对安全教育的理解和认识范文

时间:2023-11-20 17:28: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安全教育的理解和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安全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篇1

【关键词】安全教育讲究实效安全意识 显见提高

中图分类号:P6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正文】

通过卓有成效的安全教育才能使员工安全意识得到提高,并增强员工对安全工作的认识,使人的不安全因素从一个方面得以控制,并使员工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安全工作搞好。安全教育不流于形式,在注重职工安全教育的同时,注重职工安全管理知识的学习和安全生产意义的教育,并教育职工树立主人翁责任感,使职工从思想上真正把安全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只有这样,“安全教育讲究实效性”才不为一句空话。

领导干部对安全生产的理解程度如何直接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所以首先从源头做起,对干部队伍进行安全生产意义的教育。对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管理知识的进修和学习,组织各级领导进行安全管理知识的培训,使他们能理论联系实际,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际工作,以提高他们对安全生产的见识。

职工对安全工作的重视及对安全生产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每个施工项目和每道工序的安全操作。

为了能使职工真正从思想上重视安全,理解安全,对员工进行安规教育的同时,讲解有关本企业及外单位因事故给企业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给企业的社会效益和市场占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及给工伤者本人及家属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精神上的痛苦的典型材料;讲解安全文明施工与市场竞争、与企业前途、与自身利益的关系。使他们理解安全生产与安全文明施工的物质动力,把自己的工作同企业的命运结合起来,增强了搞好安全工作的动力。

为了能使职工能站在政治的高度认识安全工作,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全体职工学习贯彻上级领导关于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干部和职工写出心得体会。

居安也要思危,安全警钟常鸣。通过组织不定期职工学习事故案例,并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举一反三,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检查,消除事故隐患。

为了激励广大职工学习安规的积极性,并强化安全思想,使安全施工入眼、入脑、入心,组织安全知识竞赛和安规有奖抢答,并利用板报、宣传栏、广播宣传安全知识、通报安全情况;施工现场悬挂巨幅安全标语、悬挂安全旗、安全警示牌、安全标语牌。使职工听有声、看有形,时时处于安全氛围中。

安全教育要注重时效性,对施工中违章者进行处罚并通报批评,并对被处罚者进行安全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处罚并不是目的,只是同经济挂钩,使他们更加重视安全生产,使其被罚得心服口服,不再重犯,并教育其他人引以为戒。

通过卓有成效的安全教育,人们安全意识得到提高,对企业的荣誉感也会增加,安全文明施工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安全教育注重实效,安全工作也见了成效。安全教育不能忽视,安全教育重在讲实效。

参考文献

[1] 天地大方编《企业安全管理全过程实施指南》,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3

篇2

【关键词】生命安全;高职体育;教学方法构建

1生命安全教育对高职学生的重要性

1.1生命安全是高职体育教学的前提

体育的教学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不管是专门的体育课,还是在早晚训练,都是围绕着训练学生的身体素质展开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中国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都非常弱,他们的身体防护力、韧性以及反应能力,都有待提升,也就增加了安全事件发生的概率。生命安全教育不仅仅是给予学生最大的关注和关爱,也是让他们在进行体育锻炼和提高身体素质的过程中最该关注的、不可忽视的问题,只有保证了学生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够完成相应的体育活动和体育教学。

1.2高职体育教学是生命安全教育的基础和手段

在高职院校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需要以体育教学活动为媒介,高职体育教学是生命安全教育的基础和手段。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的核心是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自然灾害、意外伤害等极端情况下应有的应变知识与能力,这与体育教学的目标和宗旨不谋而合,学生通过体育活动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了,对意外事故的应变能力也会随之提高。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活动可以将抽象的生命安全教育具象化,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到生命安全的意义与重要性。高职体育教学为生命安全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使生命安全教育不再局限于课本文字,能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生命安全的重视程度,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加强高职体育教学中生命安全教育的有效措施

2.1提高师生对生命安全教育的认识

在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事件没有发生时,人们是不会关注生命安全的问题,也不会有意地提高安全意识,这就需要教师自觉提高对生命安全教育的认识,这是进行生命安全教育和体育教学的最先标准要求。如果生命安全的问题没有得到应该的关注,将容易被教师和学生忽视,学校对于教师基本专业素质和生命安全意识的培养以及引导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学生方面,教师也应该时刻提醒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的重大意义,并在日常教学中向学生灌输生命安全重要性,在体育教学中更要从实际中关注生命安全,并且时刻注意,时刻小心。

2.2完善生命安全教育体系

对于生命安全教育也应该有一个完整的教学和意识体系,而且在体育教学中想要渗透生命安全教育,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情,这需要高职院校中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一起在日常体育教学和活动中完成,逐渐提高对生命安全教育的重视度,并且落实。通过长时间的关注让生命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深入人们的潜意识中。从教师的角度出发,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来帮助学生完成生命安全的教育,并且潜入他们的意识中,进行日常体育教学的彻底渗透,要让学生知道生命的珍贵,知道尊重他人生命的意义。以此来构建一个完整的生命安全教育的体系,并且根据学生日常的课程内容和课程特点来随机调整。

篇3

关键词:安全管理;“亲情化”;安全生产

中图分类号:X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057-01

一、“亲情化”安全管理的理解和定位

所谓亲情化安全管理,就是要以人的身心健康以及家庭幸福、社会的和谐稳定为目标,把安全生产的目标、意义及各种常用的法律法规、措施、规程、制度等单调枯燥的条条框框用亲人帮教的形式恰当地表现出来,让企业的每一个员工在喜闻乐见特别是寓教于乐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熟悉、理解与掌握,从而在心灵深处真正地理解企业为什么要求自己必须这样做,并经过较长时间的磨合最终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之所以提倡“亲情化”安全管理,主要基于以下四个方面的考虑:第一,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的内在的要求。安全教育工作的最基本的出发点必定是关心员工、理解员工、尊重员工,这种管理作风与管理原则的提出完全是时代进步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在新的生产经营条件下,只有不断地创新安全教育领域的新措施、新渠道,才能更科学地达到管理员工、提高员工素质、激励员工工作热情的目的;第二,新时期、新情况下,特别是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变化情况下员工在思想方面也出现了多元化倾向,对传统的安全教育手段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员工思想的多元化发展。诸多内部的、外部的因素的共同影响,制约着员工的思想、情绪的稳定,导致员工居安思危、防微杜渐等方面的意识淡薄了、弱化了。这势必对如何改进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三,安全教育“标本兼育”的迫切需求。传统的片面理性教育和“事后追究型”处理手段只注重育标,不注重育本,员工对安全教育曲解成了“别人得病、自己吃药”,安全教育入耳不入脑的现象日趋严重,迫切需要探索能激发员工认可的标本兼育的安全教育形式和方法。第四,“亲情化”安全教育并不一定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但它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能够通过长期持久的办法影响着员工的行为。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安全管理中,如果我们从掌握员工的思想、转变他们的观念入手,利用亲情、关爱这一方法进行安全宣传教育,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安全工作便会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促使员工思想由“要我安全生产”到“我要安全生产’的根本性转变。

二、亲情化安全教育的具体做法

(一)提高认识,健全机制。提高认识是推动亲情化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一要抓引导,统一认识,提升理念。在油田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重管轻理、以罚代教或以管代教等共性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以管代教或以罚代教看似解决了问题,但容易使员工产生对立情绪,许多员工虽然嘴上同意,但是心里不服,所以水过地皮湿,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思想问题。安全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变“雇用”关系为亲情纽带,把单一说教式的我说你听、变为双向平等交流沟通,能赢得员工的心,取得员工的信任,这样安全工作才会有可靠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础。

(二)以人为本,强化素质。提高素质是搞好亲情化安全管理工作重要保证。要坚持把人本管理理念渗透到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从源头做起,下真工夫,用实功夫,采取言传、身教、帮带、联保等有效方式和手段,大力营造尊重员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技术的浓厚氛围,努力打造一支安全和谐的团队,促使其养成正规的操作习惯,从而使上标准岗,干标准活成为职工的自觉操守。

(三)亲情互动、凝心聚力。开展亲情化安全管理,核心是从亲情、关爱入手,积极营造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的浓厚氛围,使每名员工能够在亲情、友情、关爱的浓厚氛围中,自觉增强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和搞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主动性。通过抓阵地建设,构建亲情教育宣传网络;通过抓载体建设,开展亲情呼唤安全活动;三是抓感情投资,处处尊重、关心、爱护员工。

三、几点思考

1.开展亲情化安全管理工作,首要的条件是对员工一定要有非常深厚的感情。大量的实践证明,管理者只有对员工怀有深厚的感情,才能在日常的管理中与员工坦诚相见,互相交流,才能使管理者与普通员工相互间彼此信任、相互尊重与理解,通过建立和谐、平等、友爱的人际关系,开展安全教育才更有良好的效果,员工在落实管理制度过程中才会更加具有自觉性。

2.在开展亲情化安全管理工作的同时,一定要密切关注员工们的所需、所想与所盼。要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干部就是公仆”意识,员工所想的,就是管理者所要准备干的,员工所需的,就是管理者要去办的,员工所盼的,就是管理者必须要立即去干的,要想方设法解决员工在安全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千方百计为员工创造条件,激发和保护好员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

3.开展亲情化安全管理工作,要求企业的各级领导要自觉地转变作风。一是言语上要平和亲近,对待出现的问题要少批评、多鼓励,少责备、多理解,少歧视、多尊重。二是在行动上要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简单地说,就是要带头深入员工中间,与员工交真正的、贴心的朋友,想方设法为员工办实事、办好事。三是工作方法上要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要讲究语言艺术,讲究工作方法,用人格魅力感化员工、凝聚员工。

4.开展亲情化安全管理工作,要注意员工工作环境与生活环境方面的不断改善。因为一个良好的环境可以影响人、改造人、教育人、激励人,因此,要加大对员工的工作生活环境建设的投入,确实能够让员工住得舒心、玩得开心、吃的放心、干的尽心,尽可能为员工营造一个温馨舒适愉快的生活环境.让员工时刻感受到“家”的温暖。通过良好的环境影响,使确保安全生产真正内化为广大干部员工的一种内在需求、一种人生觉悟、一种自觉行为。

篇4

一、职业安全教育对预防事故的作用

化工行业的特点是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泄漏、连续生产、事故易发、安全生产风险较大等,属高危行业。要防止事故,就需要掌握事故发生和控制的原理,即事故预防原理。在现代安全系统论原理中,事故系统涉及四个要素,通常称“4M”要素,即:

人(Men)——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的最直接的因素;

机(Machine)——机的不安全状态也是事故的最直接因素;

环境(Medium)——生产环境的不良影响人的行为和对机械设备产生不良的作用,因此是构成事故的重要因素;

管理(Management)——管理的欠缺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因素,因为管理对人、机、境都会产生作用和影响。

人作为安全活动的主体,是安全系统中最活跃、最能动的要素,成为实现动态安全的关键。人的安全行为受安全意识的影响和支配,安全意识的形成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安全教育。随着科技的进步,化工生产逐步向集中化、复杂化、连续化发展,化工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随之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操作人员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那些高危化工生产过程的企业来讲,高素质的操作人员对于安全生产显得尤为重要。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培养“双师型”师资

目前,化工类技工院校大都没有开设安全教育方面专业课程,也没有专职的安全专业教师,并且教学所用教材及所讲内容,不少与生产现场实际相脱节,而一些在生产中早已普及使用的先进设备,却没有出现在安全教育的课堂上,这必然导致安全教育效果不好。

学校应增加安全教育的师资力量,注重师资的外引内培,真正让安全教育做到卓有成效。一个途径是聘请企业中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来讲授安全专题教育课。企业工程师大都掌握许多关于安全生产的案例,通过企业技术人员现场授课,可以加深学生对安全重要性的感性认识。另一个途径是专业教师去企业生产现场收集安全案例,体验各种生产现场,参与企业的实际操作。教师把收集到的事故进行分类整理,配以资料、图片和课件,对各种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防范,发生事故后如何处理等,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强的安全知识培训。事故案例教育在培训中对学生有极大的震撼力和说服力,学生听起来精力集中,记忆深刻,使学生把已有的对安全知识模糊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进而提高安全意识。

三、在理论教学中有意识地强化化工安全内容

教师可以在讲授化工工艺方面课程的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将化工安全教育渗透其中,包括化工生产的特点与安全、化工生产中的重大危险源、化学危险物资、防火防爆技术、工业防毒技术等内容。在讲授化工设备、化学产品有关原料性质、工作原理等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求学生按照正确的操作规程去实施操作工作。

四、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渗透安全意识

篇5

一、评价目的

(一)帮助幼儿获得生活中常用的安全知识和技能,让幼儿学会识别和判断危险,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帮助教师真实地了解并指导每一位幼儿在安全领域的发展,安全教育要面向全体幼儿,保证每一个幼儿都能够在集体的安全教育中收获成长。

(三)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在安全方面的表现和进步,并能够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共同关注幼儿的安全成长,并能够在家庭教育中以身作则,给幼儿在安全教育方面树立榜样。

二、评价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每一个幼儿都是不断发展的个体,在安全教育活动中,应当看到每一个幼儿发展的可能性,帮助幼儿成长。

(二)整合性原则:将安全教育活动与对幼儿的评价有机的结合,在活动中完成对幼儿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完成教育活动。

(三)差异性原则:每个幼儿的经验、身心发展水平等都有所不同,因此在安全教育中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发展,不能用同一标准去衡量每一个幼儿的发展,应当认识并尊重个体的差异性。

(四)家园合作原则:安全教育需要幼儿园和家庭共同配合,才能帮助幼儿真正获得安全知识和技能。

(五)数字化原则:在安全教育活动中,可以使用电脑、手机、摄像机等帮助教师记录下每一个精彩的时刻。

(六)全面性原则:将安全教育与其他领域的教育结合起来,帮助幼儿全面发展。

三、评价标准(或教学目标)

总体目标:幼儿应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5~6岁阶段目标:

1.能自觉遵守基本的安全规则和交通规则。2.运动时能注意安全,不给他人造成危险。3.知道一些基本的防灾知识。

大班幼儿下学期目标:

1.幼儿能够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2.幼儿能够对安全标志进行分类。3.幼儿能够将安全标志与具体的情景相结合,并做出正确的行为。4.幼儿能认识交通标志、指示灯、交通规则等。5.幼儿能够在出行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四、评价任务设计

任务一: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标志集

(一)学习目标

1.幼儿能够在大人的提醒下,认识安全标志的含义,说出常见安全标志的名称和意义。2.幼儿能够根据不同地点、不同的安全标志,做出规范的安全行为。3.幼儿能够画出常见的安全标志图。4.幼儿能够给安全标志图分类(如: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提示标志)5.幼儿能够将安全标志与其对应的情境结合起来,能指出某一地方应设置什么样的安全标志。

(二)任务说明与要求

1.在9月开学后的第一周就布置创作“安全标志集”的任务。9月、10月的“安全教育活动”中,要求幼儿把收集到的安全标志带到学校,进行分享、交流。因此,在生活中,需要家长在带孩子外出时,随时看到安全标志,随时给孩子讲解。在认识安全标志,分享和交流的过程中,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2.在收集完常见的安全标志后,在家长或教师的帮助下,通过安全标志贴图,帮助幼儿理解每一个安全标志的含义。3.幼儿清晰地认识了安全标志后,能够对收集到的标志图来进行分类。4.家长(有时教师)观察幼儿在设置有安全标志地点时的行为是否能够遵守安全标志的规范,同时家长(教师)要为幼儿树立榜样,以身作则。5.幼儿能够在安全标志的提醒下,而非大人的提醒下,经常做出正确的、符合规范的行为。

(三)学生作品

生活中常见的安全标志集

任务二:交通安全伴我行

(一)学习目标

1、幼儿能够说出基本的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靠右行等)。2、幼儿认识常见的交通标记(如红绿灯、人行横道线、禁止行人通行等),并且知道这些交通标记的意义和作用。3、幼儿收集交通标志图,在活动中能够与同伴分享、交流。4、幼儿在日常生活出行中,在大人的陪同下,遵守交通规则,正确过马路。5、幼儿在“安全教育活动”时,能够分享自己身边的由于不遵守安全规则而发生了危险的故事。

(二)任务说明与要求

1、 在11月、12月举办“安全出行月”的活动,在本次活动初,教师就应给幼儿及其父母普及交通安全知识,并让幼儿牢记这些安全知识,父母也应当为孩子做出榜样。2、幼儿在“安全标志集”任务中,收集到的交通安全标志,能够在“安全出行月”的“安全教育活动”中,带来给同伴和老师分享、交流。幼儿能够认识这些标志的名称和意义。3、幼儿在出行时,能够在父母的陪同下,安全过马路,遵守交通规则。父母也要以身作则,同时可提问幼儿“红灯的时候能过马路吗?”等,在幼儿的回答中,判断幼儿对交通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4、在“安全活动月”的“安全教育活动”中,让幼儿分享身边的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发生了危险的故事。在分享中,让幼儿深切感受到遵守交通安全的中重要性。5、在“安全活动月”结束的最后一周,让幼儿通过绘画来表现出自己对交通安全的认识。

篇6

一、影响中学安全教育开展的原因分析

1.社会家长看重考试成才,忽视了学生健康成长。中学生的安全问题,社会很关注,家长很重视,但现代社会对中学生的关注程度往往更高度集中在选拔性考试的成功与否上,家长与学校、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往往只谈考试成绩,忽略了中学生这个时期的身心健康成长。由此可以发现,社会、家长衡量中学生的价值标准首先是考试成才而不是健康成长。正是这种扭曲的价值观,造成了当前人们对中学生关注和重视的角度的偏移。

2.学校背负升学压力,降低了安全教育的地位。必须承认,现在中学基本上都有安全制度和安全紧急预案,也有实施安全教育的措施。但是在升学的巨大压力下,安全教育大多被束之高阁,很多学校没有设置安全教育的课程,安全教育往往只体现在集会的口号上、班级的班会活动中、班主任的口头教育和家长会的提醒上面。一些学校甚至认为配备安全硬件设施、加强保卫队伍建设、限制学生活动就可以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这种错误理解使中学安全教育的地位进一步下降。

3.教师缺乏安全技能,影响到安全教育教学。目前,由于学校缺乏针对教师的安全教育培训,大多数教师获取安全知识的途径只是电视、报刊、网络和生活经验等,安全知识不系统,安全技能不过硬,自身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较弱,更不能科学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加上受过重的升学压力的影响,大多数中学教师的工作重心放在学科教育上,而对安全教育认识不到位,使安全教育工作难以在中学顺利开展。

4.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差,容易引发安全问题。中学生正处在成长阶段,生理心理发育不成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加上学习任务负担重、压力大,平时缺乏安全演练,不能够有效地理解和运用安全知识,普遍自我保护能力差。部分中学生不但不接受安全教育,反而受一些影视作品的影响,崇尚暴力极端行为,甚至盲目模仿尝试不安全行为,这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二、推动学校安全教育深入实施的几点建议

1.要重视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环境影响着人的成长,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社会环境。在当前开放的社会中,社会、学校、家庭都需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学生才能全身心地健康发展,为将来成为栋梁之材打下坚实基础。政府各部门要齐抓共管,严厉打击危害学校及中学生安全的不法行为,对校门口的一些摊点、校园附近的一些黑色网吧,对中学生存有安全隐患的一切问题,该取缔的取缔,该打击的打击,该解决的尽快解决,切实改善校园周边治安状况,净化社会空气,优化育人环境。学校要从社会发展的高度和未来发展的需要重新审视人才的培养目标,端正人才思想,大力实施好素质教育,引导家长树立健康成长比成才更重要的观念,更加关注学生生活、言行和思想等各方面的发展,从根本和长远上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和人身安全。 转贴于

2.要重视加强教师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教师是实施安全教育的主体,教师对安全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决定了学校安全教育开展的成效。学校要本着对学生、对家长、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有针对性地、有前瞻性地对教师开展安全教育培训,要认真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增强安全意识,形成科学的安全观;要引导教师充分了解校园及其周边环境,特别要认识到可能发生安全问题的地点和激发因素;要培训教师正确掌握安全技能,关键时刻能够自救和救人;要鼓励所有教师在有关课程和教学环节中由任课老师结合课程内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如在化学、物理实验课中讲授有关防火防爆方面的内容,在地理、生物教学中讲授地震逃生、野外生存等方面的内容。

3.要重视提高中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学校是开展安全教育的主渠道,要切实担负起对孩子的安全教育职责。开展安全教育,一味地“堵”不是办法,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才是治本之策。要开设好系统的安全教育课程,针对青少年年龄、生理及心理特点,以安全健康知识竞赛、讲座、防灾自救演习等教育方式向学生普及安全防护和法律等知识,帮助其掌握自救、自护知识,锻炼应对危险的技能,使中学生基本做到“三懂”、“三会”。即:懂得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危险性,懂得各种危险危害的形成原理,懂得预防各种危险危害;学会报警方法,学会预防危险,学会自护自救方法。

篇7

误区一:对幼儿限制太多,且未能讲明其中道理。幼儿知识面窄,逻辑思维不发达,因此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时,不能说一些空洞教条的话语,让孩子被动地接受。我们经常给孩子们说:“吃饭时不许说话,不然就会不安全,不能吃陌生人给的食物,不能跟不认识的人走……”,诸如此类。有一次,一个孩子就噙着饭很疑惑地问道:“老师,你看我嘴巴里还有饭,我说话,我不安全吗?”然后其他的孩子也向我投来了不解的目光……究其原因,就在于我们未能从科学健康的角度给孩子们作以解释,譬如吃饭时说话有可能把食物卡到气管里,造成呼吸停止,随意吃陌生人的东西或跟不认识的人走就有可能被诱骗拐卖等。

误区二:对幼儿周围的不安全因素未能引起足够重视。通常我们只是注重幼儿在游戏、上课、入厕活动中的安全,对于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讲的较少,如孩子们和小狗小猫等动物相处时,孩子们在使用器械时……无时无刻都存在明显或潜在的伤害。但是老师通常认为这是家长份内的事,与老师没有多大的关系。因此家园共育、共同关注孩子的安全显得尤为重要了。

误区三:未能注重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作为幼儿教师,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安全自我保护意识很重要,但是这一点被很多人忽视和曲解了。有的老师嫌孩子用小刀危险,就不让他们用刀子;在手工课上,常常是老师代替幼儿用剪刀:有些老师则认为孩子用什么东西都有可能造成危险,干脆就不让用。殊不知,幼儿只有在探索中才能学会保护自己。

面对幼儿安全教育的误区,我园采用了多种形式开展安全活动周、活动月,培养幼儿树立初步的安全意识,从小知道安全的重要性,学会自我保护,学会保护他人。为此,我们进行丁积极的探索。

一、形象直观,在教学中话安全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采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直观形象和生动活泼的形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小班的“红灯停、绿灯行、走路要走斑马线”,中班的“不玩火、不动电、不拿尖东西”,大班的“遇坏人拨打110,着火了拨打119,有病人拨打120”这些社会课上的儿歌孩子们都能倒背如流。这些顺口溜不仅使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锻炼,还让孩子们对安全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还让幼儿掌握一些关于安全的基础信息,通过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记住自己、父母、老师的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以及所在幼儿园的名称。利用活动室的环境布置让幼儿熟悉身边的各种标志。当警报响起时,孩子们抱着头有秩序地进行了撤离;通过防震演习,孩子们对地震有了全新的认识,并且学会了在灾难面前如何保护自己。

二、着眼身边事,运用有利因素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教育幼儿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蕴含着诸多的教育契机,只要抓住这些机会,随时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午睡起床时,教幼儿正确有序地穿衣服,保护自己身体:鞋带松了,教育幼儿系牢固可避免跌倒摔伤;进餐时教育幼儿将热汤热水吹一吹再喝就可以避免烫伤:教育幼儿乘车时,不要把头、手伸出窗外,不要在行车时吃棒棒糖和乱跑,强化幼儿安全自护意识。因此,我们应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三、注重实效,结合习惯进行安全教育

篇8

关键词:生命安全教育;体育课堂教学;高职学生;《体育与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存环境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因素也日益增多,主要表现在车祸、火灾、踩踏、暴力、溺水、校园安全事故以及地震、台风、泥石流、洪水等所造成的伤亡损害上,因此,生命安全正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学生时代是学习安全防范技能的最佳时期,学校应该成为生命安全教育的首要场所。如何从生命安全教育角度出发,提升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掌握有关生命安全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学会生存,学会保护生命,提高应对危机、避免灾难的能力,已成为教育专家及学校师生员工共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图通过生命安全教育融入体育课堂教学的探究来展开相关问题的讨论,分析目前高职体育课堂教学中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现状,阐述高职体育课堂教学渗透生命安全教育的意义与内容,探究两者有机融合的途径,以期能为高职体育课堂介入生命安全教育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为其他高校生命安全教育的开展提供借鉴,为更多的研究者提供素材。

1国内外对生命安全教育问题的重视

1.1国外对生命安全教育问题的重视

在生命安全教育进入学校体育教学这一问题上,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作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了生命安全教育理论思想,著作有《生命教育》。美国中小学开设了一门《健康与幸福》的生命教育必修课。从文献资料分析,美国的安全教育专家对生命安全教育目标的研究,多基于对威胁学生生命安全的因素进行,如提高认识、个人技巧、行为改善等,以其达到认识危险、评估危险、避免危险的能力。俄罗斯学校体育课程分设体育与生命安全基础两门课程,体育课程包含了身体发展、运动技能、卫生、意志、心理的身体调节方法等内容,生命安全基础课程则包括了自然灾难、交通事故、意外伤害等预防与处理等内容,课程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认识危险的能力,学会在出现危险时进行自救、互救的方法。

1.2国内对生命安全教育问题的重视

我国对生命安全教育研究较早的是江苏省和上海市的学者,但总体情况还是滞后,仍处于缺位和起步状态。我国的生命安全教育内容过于偏重认知教育,缺乏实践锻炼,学者也主要侧重于校园安全制度的建设、生命安全意识的树立、生命安全知识技能传授等方面的研究,结合学科教学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实践不多。国内对于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与生命安全教育如何结合的研究与实践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教学模式,缺乏两者相结合的策略方法。当然,随着生命安全教育受到的关注度逐渐上升,研究成果也逐渐增多。

2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与生命安全教育的关联性

2.1生命安全教育的意义

生命安全教育是指针对遭遇突发性事件、灾害性事件时所表现出来的应急、应变能力的教育,是提高自我保护、安全防卫、法制观念、健康心理和抵御违法犯罪等能力的教育。生命安全教育涉及生活、生命、生存等各个方面,学校的生命安全教育可使学生感悟到生命的有限性、唯一性,从而思考在人生实践中实现其生命价值。

2.2高职体育健康第一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发展学生体育能力为出发点,以增进大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以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学习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的公共体育必修课。

2.3体育与健康和生命安全教育目标一致

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在课程定位与指导思想上和生命安全教育目标是一致的,以身体锻炼为主的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与生命安全教育的结合有其优越性,生命安全教育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是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途径,两者有机融合是大学生获得生命安全基本技能、基础知识、良好习惯的有效方法。

2.4生命安全教育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现实需求

生命安全教育自身的价值迎合了现代教育的发展理念,生命安全教育是学生发展的诉求,体育课程的特殊性能更好地实践生命教育。高职体育课堂教学中实施生命安全教育,拓宽了体育教学功能,对当前和未来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平安校园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3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的意义

3.1生命安全教育的时代性、紧迫性和创新性

生命安全教育和高职体育课堂教学的结合,紧扣当今社会自然环境日益恶化和不稳定因素逐渐增多的大背景,切合学校的生命安全教育急需完善的现状,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紧迫性和创新性。实施生命安全与体育教学相结合的教育是对学生安全知识、安全技能掌握和安全素养提高的养成教育,是在校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必要准备。

3.2《体育与健康》课程为生命安全教育搭建平台

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特殊性,能更好地实践生命安全教育。通过搭建生命安全教育与高职体育课堂教学有机融合的平台,使高职体育课程能够更好地和高职学生的职业特点和需要紧密的结合,提高学生的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提升学生岗位迁移能力、应激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3激发学生对生命安全教育的学习兴趣

通过审视生命安全教育的内涵,找到适合生命安全教育的课程内容与相应的载体,把生命安全教育渗透到高职体育课堂教学当中,在现有的教学内容中引入互动性强、形式多样的项目载体,实现生命安全教育在运动中、在项目内容中完成,激发学生对生命安全教育的学习兴趣,提高生命安全的意识和技能,最终实现体育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

4生命安全教育与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融合的途径

4.1融入生命安全教育的高职体育课堂教学内容

4.1.1身体安全教育

在高职体育课堂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进行运动安全、运动损伤、急救等专业知识的理论和实践培训,使学生理解各种危险的发生原因及防范处置方法,储备身体安全应急避险知识,熟悉自救、互救措施,并将安全知识践行于日常生活之中。

4.1.2公共事件安全教育

通过灾害的逃生技能教育、自救互助教育等,使学生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知识和安全准则,理解采取安全行动的意义,端正敬畏生命、珍惜生命的态度,锻炼对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伤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4.1.3心理安全教育

通过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的安全教育、心理疏导与预防教育等主题教育,营造学生相互间信任、尊重、关心的氛围,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掌握调适心理状态的方法,使学生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关心和期望,从而得到心理上的安全感,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4.2生命安全教育与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融合的途径

4.2.1教学目标制定

教学目标应从培养社会安全责任感、学会运动安全技能、了解法律法规常识、掌握心理安全知识、具备自救自护能力、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等几个方面制订。

4.2.2教学内容选择

如选择安全救护、防身术、定向越野、拓展训练等运动项目,擒拿格斗、走跑攀爬等身体素质练习,紧急疏导、灾害自救互助、伤害应急处理等实战演习进行教学。

4.2.3教学形式设计

通过现有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各种选项课,渗透体育运动的安全意识、知识和技能,分阶段、分批进行授课,或者在全校开设大学生集中式生命安全教育课。

4.2.4加大科研力度,提升教师素质

生命安全教育融入高职体育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掌握大量的专项技能以外的知识,很多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掌握,努力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业务素质与科学研究能力,并将获得的知识通过有效的途径传授给学生。

4.2.5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注重运动技能的传授,而生命安全教育融入体育课堂教学需要在一定的运动技能课教学中穿插一些安全教育内容,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模式。如果教学内容为遭遇突发事件的逃生练习,教学中可根据不同险情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即应用运动处方教学、团队教学、分层教学等教学方法。如果安全教育内容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需融入主题教育,通过学生活动体验、分享回顾、教师引导来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5结论

明确生命安全教育融入体育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使生命安全教育成为体育课程教学的一部分,提升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教书育人的实效。论证生命安全教育的理论基础,充实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的内容,搭建生命安全教育路径,积累体育课程改革经验,使体育课堂教学成为生命安全教育的载体。培育校园生命安全文化,建立长效机制,开发高职体育课堂教学中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教材,发挥两者有机融合的优势。

作者:卓贤迪 单位: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曹湘.生命安全教育初探.体育世界.学术[J].2011,(1).

[2]马忠利.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增设生命安全教育方向的思考[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1,(6).

[3]王晓萍.大学生生命安全和生命安全教育现状分析[J].黑河学刊,2011,(1).

篇9

关键词:信息安全教育;案例教学;翻转课堂;实战操作

1引言

随着网络信息发展节奏的加快,人们主动或者被动接收到网络信息的种类和数量日益增加。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接收信息安全的普及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是提升自我保护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沟通、购物、学习等的主要工具,但也带来了一系列信息安全风险。在校大学生作为引领潮流的主体,在利用互联网作为生活各个方面的工具时,不同于其他任何群体,他们主要通过网络获取专业知识、查询时政信息、结交朋友以及休闲娱乐[1]。目前,许多高校都开展了大学生信息安全课程或者不定期进行信息安全知识讲座。但是,大部分课程存在教学内容枯燥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2]。因此,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对于加强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信息安全现状及信息安全课程存在问题,提出了日常沟通、翻转课堂、案例教学和实战操作四种教学方法,并且分析了它们的特点。为有效地提升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的效果提供参考。

2信息安全教育现状

2.1信息安全现状

网络的极速发展是一把双刃剑,给学生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主要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种:(1)被网贷逼迫的大学生案例时常出现,大学生学费或生活费被骗或者被盗的案例也时有发生[3];(2)电脑作为大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时常遇到被攻击的现象,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轻则导致系统运行缓慢,重则使得自己经过长时间努力得到的成果被损,如重要文件的破坏、实验数据的丢失等;(3)不良网页的影响,学生们在进入一些非正规网站时,一些不良的网页内容,不仅占用了学生学习的宝贵时间,更是不利于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大学生的身心健康[4];(4)大学生的生活环境比较单纯,不具有完全的辨别能力,他们正处于三观形成时期,对于网络交友难以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稍有不慎就可能认识一些社会上具有不良习惯的人群,这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影响非常恶劣,这些所谓的“朋友”会使其误入歧途,影响其一生的发展。

2.2存在问题

目前,全国很多高校开设的信息安全相关课程,但教学形式比较单一且大部分课程内容较为枯燥。信息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理论教学多于实践;(2)实验课重视程度不够。信息安全是一门实践操作要求较高的课程,对于本科学生(非信息安全专业的学生),有必要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懂得如何在生活或学习中使用信息安全相关技术。但是,目前所教授的信息安全课程,多采用理论为主、实验为辅的形式,教学效果达不到高校学生的需求[5-6]。

3信息安全教育实现方法

针对在校大学生的特殊情况,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其对信息安全有全面的认识,提高学生信息安全的意识至关重要。面对在校大学生的信息安全教育,教学方式应具有普适性。对于非信息安全专业的学生,因为没有前期相关的知识积累,对有些晦涩难懂的知识点理解困难,就需要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用日常生活中学生容易理解的事物作比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例如在讲授知识点“rootkit”的功能时,导入“目标文件、进程、网络连接”等词汇进行讲解,势必会引入一些专业名词。如果大部分学生没有对该词汇的前期学习,就难以理解它的功能。如果描述“rootkit就像谍战片中的间谍,它就是攻击者在攻击目标主机安插的‘卧底’一样,窃取目标主机的信息”便很容易理解。同时,在课程内容选择上,应精选能够吸引学生兴趣,并且“更接地气”的学习内容为导向。在课程引入时,列举经典实例,如“棱镜计划”,“熊猫烧香”病毒,“梅丽莎”病毒,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在讲解信息安全具体知识时,精选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多,使用频繁的攻击和防守方法为主要内容,使得学生学习过程中感到学有所用,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和兴趣。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现给出以下几种信息安全教育的实现方式:(1)日常沟通提升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的前提是增强学生对信息安全教育的意识,这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实现:辅导员或班主任教师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增强学生信息安全的意识;计算机公共课教师,在上课时适当引入信息安全案例,渗透到公共课的教学[7];思想政治课中也应该引入信息安全相关的案例,使学生不仅增强信息安全的防范意识,并且不做破坏信息安全的行为。由于大学生自己可支配的时间较多,有些学生容易迷失自我,思想涣散,沉迷网络游戏,对未来生活失去憧憬,面对这一类学生,学校应积极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引导,开展心理辅导课程,使得这类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到大学的学习中,为未来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8]。(2)案例教学本文中信息安全课程的授课对象为全体在校大学生,而信息安全课程内容本身抽象难懂。引入案例教学,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很有帮助。案例教学是一种互动性较强、开放的教学方法,课堂上使用的案例都是在上课前经过精心准备和筹划的,案例教学通过结合书本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中的各种信息、经验、知识、观点的综合分析以实现启示理论学习和启迪反思生活的目的,案例的提出或者编写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案例1:在讲解“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式”时,引入在期末考试结束后录入成绩的案例,详细分析学生、教师和教务管理人员在成绩录入时的角色分工,更好地理解角色的概念和任务,通过分析教师、学院教务管理人员和学校教务处的教务管理人员各自的权限,更好地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角色中“无上读、无下写”的含义。案例2:在提醒学生注意网络诈骗时,引入学校中的真实案例:2017年9月24日15时许,王小丽同学(化名,下同)在新华南路一网吧上网进入一个网站时,被告知中了10万元大奖。随后,这个网站告诉她,要领这笔大奖,需要先支付650元的手续费。此时,王小丽已经被喜悦冲昏了头脑,她不假思索便将650元打入对方指定的账户。当王小丽再次询问领奖事宜时,对方再次让其打入手续费,王小丽这才发觉上当。本案例适用于提醒学生对于网络上出现的莫名中奖或者有打款要求的事宜,一定要非常谨慎,增强信息安全意识。(3)翻转课堂针对比较容易理解的知识点或者是在学期末进行课程复结的时候,让学生进行讲解或回顾。实施过程描述如下:首先将学生分组。以枣庄学院18云计算1班为例,全班共48名同学,分为8组。每组学生负责不同的知识点讲解。提前一个星期将每组学生负责讲解的任务进行分配,留以足够的准备时间。在课堂上,负责讲解的学生介绍该组分工情况,同一组中,每个学生的任务区不同。可以安排同一组的不同学生讲解不同的知识点细节,也可以按照组内学生的不同分工类型,有的学生负责讲解,有的学生负责制作课件,有的学生负责材料搜集等等。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学生在讲解过程中的问题,及时纠正。这种方法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4)实战操作鼓励学生多参加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取知识,激发学习动力。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演练,将学生进行分组,同一组的学生分为攻防两方。利用eNSP或同类型其他软件,让攻方同学对目标主机进行攻击,作为防守方的同学,根据中毒表现,分析判断中毒类型进行防御。案例1:在讲解设置密码的注意事项时,让一个同学设置一个进入windows系统的口令,另一个同学作为攻方,尝试破解进入系统的密码。若攻方同学能够在有效时间内破解该密码,则证明守方设置的密码过于简单。案例2:攻击者使用SYN攻击防御方,防御方通过分析中毒表现,发现系统中毒类型为SYN,接下来可以在路由器前端设置必要的TCP拦截,规定只有完成三次握手的数据才可以进入本网段,以此保护本网段内的服务器免收此类攻击。面向在校大学生的信息安全教育方法的优缺点,可归纳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日常沟通的方法比较适用于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信息安全方面的问题,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案例教学适用于概念不太容易理解的学习内容;翻转课堂适用于具有总结性的或者内容比较容易理解的学习内容;实战操作适用于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被动攻击的情形。信息安全课程内容繁杂,要想上好这门课程,单纯地使用某一种教学方法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上课过程中,应根据上课内容及要求的不同,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灵活切换。

参考文献

[1]郭方方,马春光,张国印.计算机信息安全课程建设研究//中国计算机教育与发展学术研讨会.CNKI,2008:96-98

[2]金松林,王顺平.信息安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6(6):26-28

[3]鄢喜爱,田华.公安院校信息安全课程教学探微.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6(009):71-73

[4]李悦,夏小玲,王高丽,等.信息安全课程的工程实践与创新教育模式研究.计算机教育,2014(01):53-56

[5]周立志,朱尚明.高校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实践和思考.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20,37(165):79-83

[6]袁旭,李忠艳,孟新.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问题研究.教育教学论坛,2016,256(18):31-32

[7]朱韫雯,范静,章佳玮.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机制--以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为例.丝路视野,2019(004):44-45

篇10

关键词:幼儿;安全教育;感触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也就是说,幼儿的安全是一切发展的保障,只有在幼儿生命健全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年幼的孩子,由于他们安全知识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薄弱,加上他们对周边事物的好奇,不能清晰地看到周围环境中潜伏的危险因素,缺乏对行为结果危险性的预测,更不会正确、及时地应对各种突发的危险的事件,从而酿成严重后果。因此,对幼儿实施“安全教育”理当成为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重中之重”。

从幼儿园安全教育的现状来看,有些问题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例如,认为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就是给幼儿上安全教育课;只关注幼儿在园内的安全教育,而忽视与幼儿安全和发展有直接关联的家庭因素等;安全教育活动犹如“流行风”,不能有始有终地开展,有的则是“雷声大雨点小”,没有切实地开展。通过这些年的工作实践,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个途径。

一、加大安全宣传力度,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根据各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认真、有针对性地制定园安全教育计划,定期对教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发放安全学习材料。同时可要求各年级制定每周安全教育计划,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安全工作。利用班务会、教研活动、年级安全会议、校会和黑板报,对师生加强安全知识的宣传。切实提高教职工对安全工作的认识,做到责任明确、措施落实。

二、安全教育渗透于一日活动中,提高幼儿安全防范意识

针对幼儿形象思维占优势和理解能力差的年龄特点,我们要求教师针对幼儿年龄特征及认知水平,以五大领域为蓝本,充分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制定安全教育计划,利用每周的安全教育活动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游戏、情境表演、故事、训练、实践活动,把各种抽象、单调的自我防护知识有机地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中,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中树立起安全意识。通过长期、一贯的教育形成良好的班级常规,帮助幼儿习得自我保护的简单知识和方法。

首先,开展寓教于乐的安全主题活动,实施安全教育的“释疑解难”。孩子们对于身边的事物,总是通过视觉观察、触觉感知、嗅觉体味等去认识,但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周围世界太神秘了,以至于他们会不计后果地去尝试了解,结果是顾此失彼。针对这一特性,我们应该寓安全教育于教学活动之中。对于小班幼儿以“静听”的方法为主,借助一些故事中的动物形象深化其内容。中大班则采用“动静相宜”的教学方法,通过认识常用安全标记如交通安全标记、用电安全标记、防火安全标记等,让他们知道其危险性所在,并通过竞赛和体育游戏等形式加以巩固,也可通过电视录像资料,制作简单明了的操作卡片,编一些朗朗上口、优美动听的儿歌等,向幼儿讲解和传授一些生活中所必须的安全知识。总之用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帮助孩子释疑解难,达到给孩子解惑的目的。

其次,运用多种手段,强化安全教育氛围。幼儿园安全教育的主体是天真活泼的孩子,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离不开全体教职工以及孩子们的积极配合,这就需要制定有效的安全制度并建立起安全网络,形成安全教育有专人负责,教育过程人人尽责的良好氛围。我园一方面必须强化教师安全教育的责任感,定期组织她们学习和讨论,必要时可进行安全教育的说课、课堂观摩和评比,对教学环境、安全设施等硬件也可进行安全性评估,找出不安全因素;另一方面在教育过程中,可纳入考核机制,将教师的安全教学实绩与个人收益挂钩,以进一步促进安全教学质量。

再次,通过模拟预想、逃生演习,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基础上,不仅要让孩子懂得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做了有危险,还应让幼儿懂得当危险发生后,该如何去处理不安全问题。

每学期我们都会进行一次防震、防火灾、防踩踏等事件的安全演习,让孩子们掌握逃避自然危险的能力。让幼儿根据所学的安全防护知识,拓宽思路,独立思考提出各自的观点和处理的办法,逐渐形成一种安全意识,以及应对危险的能力等,达到防治相结合的目的,提高幼儿应急能力。

通过以上活动和教学形式,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都将有较大提高,同时,有效的活动不仅使孩子在娱乐中增强安全意识,玩得更为开心,也使家长更为放心,老师教学更为宽心。

三、利用班务会、年级安全会,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落实工作

定期开展班务会,年级安全会,将安全工作落到实处。班务会由班主任、带班教师、保育员组成,主要是由班主任小结半个月来的班级情况,然后教师、保育员针对班级出现的安全问题想出一些有效的建议和措施,不能解决的交予年级安全会议上讨论;年级安全会议上由年级组长组织本年级的老师学习安全知识,分析案例,然后各班将班上出现的问题提出来,大家讨论,寻求解决办法。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有助于幼儿的安全意识,形成良好的班级安全常规。

四、加强家园联系,共创平安幼儿园

幼儿园的安全工作不仅仅只是幼儿园及教师的任务,家长和社区的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与家长的沟通、社区资源的共享等都是幼儿园安全教育顺利进行的前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提出:“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家园配合,使幼儿在园获得的学习经验能够在家庭中得到延续、巩固和发展;同时,使幼儿在家庭获得的经验能够在幼儿园的学习活动中得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