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安全管理应急预案范文

时间:2023-11-20 17:28: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安全管理应急预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篇1

关键词:学校;安全长效机制;应急管理

一、当前校园安全管理机制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安全管理理念滞后

多数学校采用了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虽然在校门口设置了门卫,在校内也有巡逻人员,但是这些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工作期间经常无故缺勤,校外人员可以在任何时间随意进出学校,而不需要进行登记,这为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同时宿舍管理人员在检查时过于敷衍,流于形式,很难发现宿舍中的危险物品,学生也普遍缺乏危机意识,这无形中增加了意外事故的发生概率。

2、应急预案可操作性不强

虽然教育部门强制要求每所学校都要制定应急预案,在发生突发性事件时作为执行准则,但是学校制定的应急预案可行性较低,大多是学校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草草拟定的,不仅不具有实践价值,反而会产生误导作用。应急预案是学校安全管理的重要一环,学校应给予高度重视,如果学校始终抱有侥幸心理,那么在发生意外事故时就会手足无措,发生更大的损失。

3、安全管理模式较为落后

如今很多学校的安全管理模式过于被动,不具备预见性和主动性,学校只是在发生事故时才改进现有的管理模式,而没有提前做好安全教育工作,也没有按照要求进行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演练,导致教职人员和学生都将安全抛诸脑后,在突发意外事件时缺乏应变的能力和自救的手段,往往随波逐流,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了巨大的危险。

二、加强校园安全长效机制建设的对策

1、明确安全管理责任主体,建立安全责任机制

思想上高度重视,组织健全,切实加强对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级领导为副组长,学校中层为成员的学校安全领导小组。校园安全工作实行党政同责,齐抓共管,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领导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的安全稳定管理系统,层层落实责任签定好责任状,最大限度的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管理的力度。

2、抓源头管理,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机制

从校园安全源头抓起,健全校园安全应急体系。建立健全安全应急响应工作机制,完善治安、火灾、食物中毒、拥挤踩踏、公共卫生、自然灾害特别是外来侵犯等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狠抓校园安全隐患自查与整改,坚持学校安全巡查督查制度,着重督查危险源监控、楼道管理、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

3、加强门卫安全管理,建立值班巡逻机制

严格落实校门查证、会客登记、携物出校门查验登记、值班记录及交接班签字等规定,要求学校上课时间一律实行封闭式管理,把好校门出入关;针对校园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安保、校园巡逻以及学校周边巡逻进行明确的分工与要求。同时,学校要与公安部门建立警校共育机制,加强校园在建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使学校周边治安保持良好的秩序。

4、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建立协同工作机制

深入开展协同工作,进一步落实协同工作责任,不断完善协同组织网络,逐步健全协同工作机制。加强与辖区公安、村、组等有关部门联系,重点对校园内有精神疾病、心理障碍、心态失调、家庭矛盾突出、生活特别困难等方面的教职工和学生及学生家长逐一排查,采取有效监控措施,加强教育管理,严密管控“高危人员”,努力化解影响社会、学校稳定的突出矛盾或纠纷。

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

搞好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利用“安全教育日”、“消防宣传日”、“法制宣传日”等主题活动,开展安全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聘请法制副校长和治安联络员,定期开展法制教育和预防在校生违法犯罪教育。学校还应制定完备的应急预案,每季度至少组织两次防火、防震演练,并根据具体问题及时修订应急预案。

6、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建立校园综合治理长效机制

坚持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长效工作机制,依靠公安、城管、文化、工商、卫生等部门和单位,对校园周边存在的不法摊点、非法网吧、录像厅、歌舞厅、电子游戏室等进行综合整治,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同时学校应持续深入地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切实改善学校育人环境和校园周边治安状况,实现全年无安全事故的平安校园。

三、校园应急管理模式的新探索

1、树立科学应急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是领导者做好应急管理的第一原则,只有时刻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才能将学校的应急管理当作一个长期探索的课题,才能将危机处置当作一项关乎学校发展的重大责任,才能将应急救援当作关系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本职工作。因此学校的领导层必须加强对应急管理和危机意识的宣传工作,并应将宣传落到实处;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还要尊重师生的知情权和主观能动性,第一时间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有效的解决各种突发事件,保证师生在全面获知真实情况的基础上配合应急管理工作。

2、常规应急处置原则

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应急管理部门,并指派受过专业学习的人员负责应急管理工作,统筹协调教学、医疗、安保、后勤等各部门的日常职责,以保证应急响应的速度和动作模式。对于学校领导层和应急管理部门负责人进行定期的培训,通过法律法规的学习、典型应急处置案例的讨论等方式探索新的应急处理方式,提高领导者的应急管理水平。

3、将应急管理与教学科研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首先,领导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切忌胡乱决策,应始终秉持谨慎的态度,及时向上级汇报情况,并对当前形势进行客观的分析。其次,将应急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教导学生各种灾害的应对方法以及急救手段,使学生树立自救和救人的意识。再次,借鉴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制定本校的应急预案,在演练中不断完善预案细则,经常保养和维护安全设施,确保安全设施的正常使用。最后,开展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及时处理学生的各种心理疾病,引导学生走出迷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总结

校园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学校应重视安全长效机制的建立,加强对校内的安全管理,协调好各个部门的工作,化解来自各个方面的矛盾和纠纷,并加大安全宣传,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同时与社会各界协同合作,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最大限度的保障学生的安全。学校还应借鉴国内先进的校园安全管理经验,从实践演练中不断发掘现有应急预案的不足,以提高应急预案的预见性和可行性,从而彻底杜绝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篇2

结论二 上下学路上、课间休息时、上下楼梯时和节假日最易发生安全事故;上下学路上最担心的安全问题是交通安全和社会治安问题

结论三 学生违反交通规则、打架斗殴、拥挤打闹、私自游泳最易引发安全事故

结论四 学生最担心的校内安全问题是同学间的敲诈勒索和打架欺负现象

结论五 学校安全管理机构已较为完善,但仍有近半学校安全管理政策落实不到位

结论六 三分之一以上学校安全设施和提示不完备,西部学校和农村学校的安全设施存在较大隐患

结论七 近八成学校制定了比较完备的应急预案;中西部地区尚有学校从未组织过安全演练活动

结论八 逾五成学校由当地政府购买了学生意外伤害校方责任险

一、目的与方法

为了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安全工作,在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直接领导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资助下,在2005年安全现状调研的基础上,我们于2009年11月再次对中小学的安全管理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问卷自编,分别从安全事故发生现状、学校安全管理机构、安全设施设备配置、重点时段和人群的安全管理、应急与突发事件处理、保险等几个方面设计了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以期从教师和学生的认知角度来探究校园安全管理现状。

本次调查抽样的样本考虑到了地域差别、城乡差别和学段差别。共回收有效学生问卷5164份,有效回收率为95.6%。共回收有效教师问卷4804份,有效回收率为96.1%。

二、结果与分析

(一)学校发生安全事故现状

1.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学校是一个安全的场所

55.8%的被调查学生认为每天在学校生活和学习感觉“很安全”,33.2%的学生认为“安全”,仅有1.4%的学生认为“不安全”。

2.“上下学路上”、“课间休息”、“上下楼梯时”和“节假日”最易发生安全事故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反映学生最容易发生意外伤害的三个主要时段分别是“上下学时”(41.2%)、“课间”(24.6%)和“节假日”(21.1%)(见图1)。学生认为最易发生安全事故的三个主要环节依次是“上下学路上”(67.6%)、“上下楼梯”(39.3%)以及“课间休息”(33.7%)(见图2)。调查结果不存在地区、城乡的差异。

3.学生最担心同学间的敲诈勒索和打架欺负现象

调查结果表明,校园内最让学生担心的三个安全问题依次是:“同学间存在敲诈勒索、打架欺负现象”(57.3%)、“学校有些场所(如厕所、楼梯等)存在安全隐患”(40.9%)和“学校的设施设备(如体育设施破损、缺少消防设备等)存在安全隐患”(28.1%)(见表1)。这与对教师的调查结果高度一致(见表2)。

4.学生上下学路上最担心交通安全和社会治安问题

73.6%的学生在上下学路上最担心的安全问题是“发生交通事故”。学生第二担心的是“被抢或被索要钱物”,占40.3%(见表3)。“被狗或其他动物追咬”是西部地区(52.2%)和农村学校(42.2%)的学生担心较多的安全问题。

5.教师认为“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差”是学校发生安全事故的首要原因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认为学校发生安全事故的四个主要原因依次是“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差”(58.7%)、“学校周边环境存在不安全因素”(42.5%)、“学生对安全教育问题不重视(27.2%)”和“家长对安全教育问题不重视(27.2%)”。县镇学校教师认为“安全教育内容脱离生活实际”,县镇和农村学校教师认为“校领导对安全管理和教育问题不重视”也是学校发生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见表4)。

6.教师认为学生“违反交通规则”、“打架斗殴”、“拥挤打闹”、“私自游泳”最易引发安全事故

教师问卷调查表明,由学生自己导致发生安全事故的四大行为依次为“违反交通规则”(45%)、“打架斗殴”(37%)、“拥挤打闹”(34.8%)和“私自游泳”31.5%(见表5)。教师对安全事故发生原因的看法存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学段之间的差异。东部地区学校、农村学校和小学教师反映学生“购买无照商贩的食品”,中部地区学校、县镇学校和高中学校教师反映学生“去网吧”,以及初中和高中学校教师反映学生“与校外无业人员交往”等行为也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二)学校安全管理现状

1.仍有近一半的学校安全管理政策落实不到位

52.3%的教师反映学校在收到上级发送和传达的关于安全问题的文件后,分管校长会详细解读并贯彻落实。但是也有接近一半的教师认为学校对安全管理政策的落实不到位,仅仅只是在大会宣读或批示给相关人员即了事(见表6)。

2.学校安全管理机构已较为完善

调查结果显示,84.6%的教师反映学校有安全管理机构,有专人负责且都能负起责任来。70.1%左右的教师认为教育部门布置、检查、落实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好”或者“很好”,83.7%的教师认为本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好”或者“很好”。

3.绝大多数学校能够随时排查或定期排查安全隐患

43.0%的教师认为学校能够“随时排查安全隐患”,46.4%的教师认为学校“定期排查安全隐患”。9.8%的教师选择了“有人报告后排查安全隐患”。但仍有0.8%的教师选择了“从不排查”(见表7)。

4.西部学校和农村学校的操场设施安全隐患较大

在“你校操场上的运动设施全部做过安全防护处理吗”一题中,有64%的学生选择“全部”,但也有10.7%的学生选择“没有”。可见操场设施在大多数学校情况较好,但在部分学校仍然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从地区来看,东部好于中部和西部:有78.4%的东部学生选择了“学校操场的运动设施全部做过安全防护”,中部为62.7%,西部为57.5%。而选择“没有”的比例在东、中、西部则分别为3.1%、12.6%和13.9%。

从学校位置来看,城市和县镇学校间的差异较小,但农村学校的安全隐患较大,仅有54.4%的学生选择“全部”设施做过安全防护处理,还有12.5%的学生选择“没有”。

5.近九成学校教师经常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但仅五成左右学校经常有教师监督学生集中时段的上下楼行为

在回答“同学们进行课间和课后活动时,老师经常提醒同学注意安全吗”的问题时,89.9%的学生选择了“经常”。在询问“课间和上下学集中上下楼时段,你校有没有老师在教学楼楼梯处疏导或指挥”时,56.6%的学生选择“每次都有”,12.7%的学生选择“没有”(见表8)。

6.逾三成学校缺少安全通道、应急灯以及应急疏散示意图等设施和提示

在“你校有下列安全提示和设施吗”一题中,学生反映学校的提示和设施率为:“有上下楼梯迎面墙上的安全提示和安排宣传画,如靠右走、慢走等”的占89.8%、“有安全宣传栏或黑板报”占88.4%、“有安全通道和应急灯”占62.9%和“有应急疏散示意图”占52.8%,还有1.4%的学生选择“没有”(见表9)。

7.近两成学生未买保险,一半左右的教师反映学校由当地政府购买了学生意外伤害校方责任险

对学生的调研结果表明,81.8%的学生购买了保险,但是还有19.2%的学生没有购买保险。对教师的问卷调查表明,55.2%的教师反映所在学校由当地政府购买了学生意外伤害校方责任险(见图3)。

8.近八成学校制定了比较完备的应急预案,中西部地区尚有学校从未组织过安全演练活动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6.2%的教师反映学校“制定了完备的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20.2%的教师反映学校“制定了完备的应急预案”,20.3%的教师反映学校只制定了“应对部分事故的应急预案”,此外,还有3.2%的教师反映学校“没有制定应急预案”(见图4)。

约八成的学校都比较重视安全演练活动,每学期会开展1-2次演练活动。初中学校和高中学校组织安全演练的平均次数少于小学;从未组织过安全演练的学校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

三、讨论与建议

(一)学校安全状况总体趋好,但仍需常抓不懈

本次调研发现,大多数学校都制定了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开展了安全教育活动,能定期组织安全演练活动,并且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学校是一个安全的场所,这表明我国中小学的安全状况总体趋向良好。但是调研中也发现学校安全工作存在两极分化现象,例如,有的学校能确保每学期开展1-2次安全演练活动,而有的学校从未开展过,这种差异提示我们仍需要重视安全工作,对安全问题要常抓不懈。

(二)学校安全管理应落实到行动中

调研结果显示,中小学基本都制定了一定的安全管理制度,但是其完善性和执行力有待改善,特别是要注意学校日常生活细节的管理。实践表明,有些安全隐患问题的解决需要有一定的经费支持,但是更多的问题可以从严谨、科学的管理中得到很好的预防。例如,课间和课后是意外伤害发生频率相对较高的时间段之一,但目前教师对课间和课后安全的重视还主要是停留在口头提醒上,近年来学校中时有发生的拥挤踩踏事故就是一个惨痛的证明。为此教育部制定了很多有关的管理措施,其中对于预防拥挤踩踏事故最有效的一条措施是“每次课间和上下学集中上下楼时段安排教师值班疏导”,但本次调研发现仅有一半左右的学校能够做到这一点。如果学校能够做到将口头提醒和现场疏导结合起来,将能更好地保证学生的安全。

(三)增加投入,提高学校安保质量

政府加大投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在农村地区尤为紧迫。访谈中,西部一农村学校校长说,目前80%左右的农村学校已经对危房进行了改造,但这些学校全都由于危房改造而负债累累。调查还发现,由于缺乏经费,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整改措施的支持力度不大,导致很多教师对教育行政部门的安全工作执行情况不甚满意,甚至认为他们对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部署和检查工作只是在走过场。经费问题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安全设施水平,最终会影响到学校整体的安全教育与管理质量。建议政府把对学校的安全保障经费纳入常规的教育预算,确保学校有足够的资金来聘请保安并配置和维护必要的安全防护装备,提高学校人防、物防和技防的水平。

(四)推广校方责任险,缓解学校安全工作压力

根据本次调查统计,东部地区已有相当一部分学校由政府出资购买了校方责任险,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校安全工作的压力,深受学校的欢迎。但是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很少为学校购买这个保险。我们认为,应该在全国各地推广校方责任险,以此来缓解学校安全工作的压力和减轻安全事故后的学校经济负担。此外,由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是政府举办的非盈利机构,因此应该由政府出资购买校方责任险;对于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可以由政府和学校分担购买资金。

篇3

福贡县地处怒江大峡谷中段,集边疆、民族、宗教、贫困和高山峡谷为一体,从2012年至今,上级有关部门先后为福贡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4 201.87万元。在此基础上,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400万元,用于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对不享受营养改善计划学生的营养费,县政府按每生每年600元(从2014年11月起,每生每年调至800元)的标准补齐,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含民办幼儿园)在校生全部同标准享受营养改善计划。

按照国家的有关要求,福贡县成立了全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分管教育副县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县涉教部门及乡(镇)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负责处理“计划”实施工作的日常事务。

福贡县委、县政府结合福贡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统筹制定了《福贡县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各相关部门(单位)的工作职责及主要责任人。重点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制定预案,确保安全。根据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结合县情和学校实际,县政府办公室和各学校健全和完善了校园食品卫生安全突发事件的管理应急机制,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进一步明确突况下的应急措施,细化人员救治、危害控制、事故调查、善后处理、舆论应对等具体工作方案,并及时组织演练,做到防患于未然。县直有关部门和乡(镇)政府定期不定期组织食品安全卫生专家巡查各学校,通过现场指导、讲座培训等多种形式,指导各学校强化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措施,提高师生和餐饮工作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二是因地制宜,科学供餐。结合福贡自身实际,采取“牛奶+X”的供餐模式实施营养改善计划。

福贡所有寄宿制学生(含民办学校学生)一日三餐都在学校,还有部分不住校的学生也在学校吃午餐。但福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学校办学条件特别是食堂条件还比较落后。为加强学校食堂建设,改善学生就餐条件,福贡县多方筹措资金,本着节俭、安全、卫生、适用的原则,对县内16所学校的食堂进行修缮、改造,2014年在县级教育附加费中安排了50万元,购置学生食堂设备。

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福贡县广泛深入宣传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重要意义,及时总结推广试点学校好的做法,取得了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广泛理解和大力支持。各学校严格落实国家教学计划规定的健康教育时间,对学生进行营养健康教育,建立健康的饮食行为模式,使广大学生能够利用营养知识终身受益。各学校以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为契机,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教育形式,向学生、家长、教师和供餐人员普及营养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的营养观念和饮食习惯,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共同监督和共同推进的良好氛围,为顺利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供了舆论保证。此外,福贡县多次举办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膳食营养指导培训班,邀请牛奶厂家营养专家进行科学饮奶知识培训,指导试点学校食堂设立营养餐供应窗口,选择合适的供餐形式,制定营养丰富、味道可口的营养餐食谱。

为把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做成阳光工程、放心工程,依据招标采购有关规定,经县政府同意,福贡县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了“学生饮用牛奶”洽谈会,就牛奶供应问题与厂家达成一致,并签订供应合同。

篇4

“圈养”成风。为了预防学生安全事故,基层学校大都采取过度的安全防范措施――全封闭管理,不准学生参加任何校外活动,只要可能有危险的活动几乎全部取消了。现在学校体育活动项目大大缩水,有的体育教师被迫改掉了一些“危险”项目的教学内容,有些学校“一刀切”,干脆删掉了所有体育课中的单双杠、跳马、对抗性比赛等教学项目。学生活动空间逐步浓缩,学校为了避免麻烦,严格限制学生在校时间,不到上学时间不开校门,一放学就把学生轰走,有的学校干脆大白天紧闭校门,限制学生出入,必要的课外实践、课外活动也能免则免。家长对子女更是“关爱倍加”,学生一到家中,立即对其“关禁闭”,不允许子女擅自外出,更不让孩子参加社区活动。学校、家长如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自然迎合“民声”,干脆对开展春游、秋游活动和校外实践活动下了禁令。于是乎“圈养”学生成了我国各地中小学普遍存在的奇特现象。

“说教”成习惯。安全教育是学校的头等大事,列入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安全教育的课程建设、实践机制相对滞后,一些中小学往往把安全教育视为安全知识的说教,一时间安全教育天天讲,安全讲座、安全教育周、宣传月接连不断,学校安全公告、学生安全须知、告家长书铺天盖地,好像什么都说到了就安全了。安全工作一下子简化为常常放在嘴边的各类“说教”,而学生真正需要掌握的安全防范技能的实际训练,学校安全应急预案的疏散演习,却因为“安全”起见,得不到落实。只停留在表面的说教,没有安全实践与体验,让学生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普遍成了纸上谈兵。

“避险”成要务。由于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对象――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在社会经验、防范意识、应变能力等方面的局限性,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难以避免,而我国尚未出台学校安全法,对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认定缺乏权威的法律规范,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和处理都会给学校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因此,规避安全风险成为中小学压倒一切的首要事务,学校出于学生安全系数的考虑,于是就取消了一切容易发生事故的教学活动,如社会实践、参观访问,实验课只要有万分之一可能的危险都取消,图画课写生只是反复在校内进行,作文课春色秋景只是在课堂遐想……有些学校在安全防范上甚至出奇招,如一些学校连运动会都不开了,把运动场上的器械卸下,规定学生在课间只能走不能跑,甚至有些学校在课间除了上厕所和喝水,不允许学生到教室外活动。学校为了自身的利益,宁愿牺牲学生活动的权利,学生安全管理中的因噎废食逐渐成为很多基层中小学的共同行动。

尽管学校过分强调学生安全管理,采取百密而无一疏的“安全措施”,的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校园伤害事故的发生机率,但是为了安全管理而严重束缚学生的手脚、把应该是充满生机的学校演化为死气沉沉的管人工具,其引发的危害是无法估量的。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其动力是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活动。活动是儿童内在生命的外部表现。儿童喜爱活动。对儿童来说,活动往往比食物还重要。如果以强迫的、屈从的、被动的、静止的所谓“纪律”剥夺了儿童活动的自由,则不仅扼杀了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抑制了儿童的生命潜力,窒息了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只能培养出反应迟钝、智力低下、奴性十足的人。除此之外,由于长时间地缺少运动,对儿童的身体健康也将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鲁迅先生在《华盖集》里曾说:“不动,失错当然就较少了,但不活的岩石泥沙,失错不是更少么?我以为人类为向上,即发展起见,应该活动,活动而有若干失错,也不要紧。惟独半死半生的苟活,是全盘失错的。因为他挂了生活的招牌,其实却引人到死路上去!我想,我们总得将青年从牢狱里引出来,路上的危险,当然是有的,但这是求生的偶然的危险,无从逃避。想逃避,就须度那古人所希求的第一监狱式生活了,可是真在第一监狱里的犯人,都想早些释放,虽然外面并不比狱里安全。”

借“安全”将孩子们的肉体和精神软禁在狭小的活动范围里是一种“成人本位”的、逃避应负的教育责任的行为――为了成人们的私心,将孩子们身心的健康成长当成了牺牲品。如此这般,安全是安全了,但孩子们却失去了宝贵的自由以及拓展自身创造力与思想活力的机会,本来应该是神圣的教育场所的学校仿佛异化成了囚禁孩子们的“现代监狱”。学生被束缚与管理者编织的虚拟的“安全网”中,鲜有危险和风雨的侵袭,使学生失去了经受必要的磨砺、挫折的机会和自我成长的可能,习惯于“圈养”、纸上谈兵、精心呵护的“笼中兽”、“书呆子”、“室中苗”,是无法适应充满危险因素的真实生活世界的,更缺失生命硬度和韧性,实际上是学生成长中的最大“安全问题”。

学生安全管理必须尽快走出禁锢化、去生活化、教条化的阴影笼罩,回归学生的真实生活世界和学校教育的本真。

第一,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学校安全管理应以保障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基点,以促进安全意识的形成、安全防范能力的提升、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为重要目标,以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最终方向,管理制度、规则的设计和运行要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发展学生,走向人性化与制度化的完美结合。学校对学生的安全管理和教育应当把握适当的尺度,既要使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一定的自护自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又要充分保护学生爱好活动、乐于实践的天性,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不至于因安全问题而使学生感到过多的束缚、压抑甚至恐慌,阻断学生个体自有充分和良性的发展。每一个有点生物学、动物学知识的人都懂得,长在温室的苗子,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养在动物园里的老虎,是没有森林之王的霸气的。“圈养”孩子,他们长大了,会是什么样的人?学生在哪里生活?其主要生活范围在何处?今后又将走向何方?学生仅仅会在校园内注重安全防范,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又当如何保障呢?放养的动物总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安全教育和管理应走出“圈养”的误区,尽量拓展孩子们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范围,而不能用“安全”等借口剥夺他们活动的自由。我们需要正确面对校内外偶然事故的发生,科学分析界定偶发事故的原因及责任,更需要真正的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安全规章制度。如果孩子在学校或户外活动出了安全事故,社会与家长也不应将责任一味地推向学校,更不应无理取闹,而应明晰校方与自己各应承担的相关责任,据理索赔。此外,为所有的学生购买“学生人身伤害校方责任险”及“学生意外伤害险”也是以降低学校承担巨额经济赔偿的风险,减少学校的“圈养”动机的有效途径,学生家长应积极配合有关教育部门尽早采取这一措施,坦然承担孩子成长必然付出的代价。

第二,主体构建,促进学生的高度自觉。对于管理者来说,学生安全管理的最高境界并不是人人担惊受怕,时时严格周密,处处小心翼翼,而是通过科学而实际的管理和教育,唤醒和激励学生的自主安全意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安全行为习惯和安全防范能力,让学生成为自己的安全卫士。体验与实践是增强意识、发展能力、形成习惯的最佳途径。它超越任何说教式的教育和管理。如果学生不是基于内心自觉,而是出于畏惧惩罚而实施所谓的安全行为,是虚假性的承诺和表示,全然不具有真正的安全意识和价值。如果管理者只是一味地反复叮嘱或不断训斥,而没有真正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那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和行为习惯是无法形成的。学校应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从安全管理实践中挖掘安全教育素材,让学生体会和感悟生活中各种有益或有害于安全保障的行为和现象,通过耳濡目染的教育熏陶逐步增强学生的自主安全意识。可以寓教于管,通过创设富有现实意义的安全教育场景,展示具有深刻启示意义的各类安全管理实践案例,让学生真切体验树立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并且能够主动学习自我保护的基本知识、提高安全自卫的基本技能,形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第三,回归生活,促进学生的素质优化

篇5

长沙电梯安全管理办法完整版全文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电梯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电梯的生产(包括制造、安装、改造、修理)、销售、使用、维护保养、检验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个人或者单个家庭自用电梯的安全管理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电梯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电梯安全管理及重大安全问题的协调处理机制。

市、区县(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安全监管、住房城乡建设、工商、规划、物价、公安等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电梯安全监督管理的相关工作。

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本辖区内电梯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 电梯的生产、销售、使用、维护保养单位和检验机构应当遵守电梯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建立健全电梯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保障电梯安全运行。

第五条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加强电梯安全宣传教育,普及电梯安全知识,增强社会公众的电梯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鼓励学校、新闻媒体、社会团体开展电梯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倡导文明乘梯。

第六条 鼓励采用物联网等先进科技手段,提高电梯的安全管理水平,增强事故防范和应急救援能力。

鼓励电梯生产、维护保养单位和电梯使用管理者参加电梯责任保险。

第二章电梯的生产与销售

第七条 电梯制造单位对电梯安全性能负责。电梯的安装、改造、修理,应当由电梯制造单位或者其委托的依法取得相应许可的单位进行。电梯制造单位委托依法取得相应许可的单位进行电梯安装、改造、修理的,应当对其安装、改造、修理进行安全指导和监控,并按照电梯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校验和调试。

第八条 电梯设置应当执行国家、省、市相关规定和标准,保证电梯选型、配置及电源的要求与建筑结构、使用需求相适应,并综合考虑急救、消防、无障碍通行等功能。

电梯的数量、位置功能布局等设置不符合国家、省、市相关规定和标准的,规划部门不得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九条 电梯井道、机房等与电梯安全相关的建筑物、附属设施应当符合建筑工程质量和电梯安全技术规范要求。

第十条 电梯安装、改造、修理的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将拟进行的施工时间、施工地点、施工内容、电梯参数以及电梯使用管理者等情况书面告知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第十一条 电梯安装、改造、修理竣工后,安装、改造、修理的施工单位应当在验收后三十日内将相关技术资料和文件移交电梯使用管理者。电梯使用管理者应当将其存入该电梯的安全技术档案。

第十二条 电梯销售者应当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和销售记录制度,并将销售电梯产品目录报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

禁止销售未取得许可生产的电梯,未经检验和检验不合格的电梯,或者国家明令淘汰和已经报废的电梯。禁止销售电梯残次零配件。

第三章电梯的使用与维护保养

第十三条 电梯使用管理者是指具有电梯管理权利和管理义务的单位或者个人。

电梯使用管理者按照以下方式确定:

(一)电梯的产权所有者为电梯使用管理者。其中,属于多个产权所有者的,可以协商明确电梯使用管理者;已委托物业服务单位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的电梯,受委托的物业服务单位或者其他管理人为电梯使用管理者;

(二)电梯安装并经监督检验合格后,建设单位尚未移交的,该建设单位为电梯使用管理者;

(三)出租配有电梯的场所,租赁合同中已经约定电梯使用管理者的,依照其约定;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按上述(一)、(二)项的规定确定。

第十四条 电梯使用管理者应当按照规定向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电梯使用登记手续。

电梯停用一年以上或者停用期跨过定期检验日期时,电梯使用管理者应当封停电梯、设置警示标志,并在三十日内到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停用手续。电梯重新启用的,应当办理启用手续。

第十五条 电梯使用管理者负责电梯的日常管理,履行下列电梯安全管理职责:

(一)设置电梯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相应数量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明确电梯安全管理岗位责任;

(二)建立电梯安全技术档案;

(三)保持电梯紧急报警装置能随时与值班人员实现有效联系;

(四)监督电梯的改造、修理、维护保养工作并提供必要的条件;

(五)在电梯轿厢内或者出入口的显著位置张贴有效的电梯使用标志;

(六)将电梯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警示标志置于乘客易于注意的显著位置;

(七)法律、法规、规章及电梯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其他安全管理职责。

电梯使用管理者发生变更的,原使用管理者应当向新使用管理者移交完整的电梯安全技术档案。

第十六条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对电梯使用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问题应当立即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电梯并及时报告电梯使用管理者。

第十七条 电梯安装并经监督检验合格后,建设工程竣工前,建设单位应当加强电梯使用管理,确保交付给业主的电梯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建设单位应当负责解决。

第十八条 委托物业服务单位管理电梯的住宅小区,其电梯管理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临时管理规约、管理规约中,应当就电梯的使用、管理、维护保养、修理、改造、更新等事项作出规定;

(二)订立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物业服务合同时,应当对电梯安全管理方面的权利、义务作出明确约定;

(三)物业服务单位应当将电梯使用管理的相关信息向业主公示,接受业主监督;

(四)电梯出现故障或发生异常情况时,应当由物业服务单位组织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不能及时整改、消除隐患,需要停止使用电梯的,物业服务单位应当及时向业主公告、说明原因;

(五)电梯的运行、维护保养及定期检验所需的经费应当在物业服务费中列支。利用电梯设置商业广告的收入,业主与物业服务单位可以约定用于电梯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保养;

(六)电梯的重大修理、更新和改造费用,需使用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的,按照国家和本市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相关使用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医院病床电梯、直接用于旅游观光的速度大于每秒2.5米的乘客电梯以及其他按照电梯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必须采用电梯司机操作的电梯,应当由持电梯作业人员证的电梯司机操作。

幼儿园、小学、老年公寓的电梯应当明确专人操作。

第二十条 电梯投入使用后,电梯使用管理者应当委托取得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电梯维护保养,签订维护保养合同。

第二十一条 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在本市开展电梯维护保养业务,应当具备相应资质条件要求,在本市设置固定办公场所,配备相应资格的作业人员、仪器设备和应急救援电话。

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将单位名称、资质范围、驻本市办公地点、作业人员、仪器设备情况、应急救援电话、维护保养对象等信息报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上述备案信息发生变化的,应当在变更之日起三十日内报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备案信息变更。

第二十二条 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对其维护保养的电梯的安全性能负责,并按照电梯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电梯维护保养,做好下列工作:

(一)对维护保养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与培训;

(二)至少每十五日进行一次维护保养工作;

(三)制定电梯维护保养计划与方案;

(四)制定应急救援预案,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应急演练;

(五)设立24小时值班电话,接到故障报告后,应当立即赶赴现场,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救援措施;

(六)建立电梯的维护保养记录和技术档案;

(七)进行电梯定期检验前的安全性能自行检查,出具自行检查报告,并配合电梯使用管理者做好电梯定期检验的申请工作;

(八)法律、法规、规章及电梯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其他安全管理职责。

第二十三条 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在维护保养中,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书面通知电梯使用管理者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发现严重事故隐患时还应当及时向电梯所在地的区县(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

(一)使用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电梯的;

(二)使用存在事故隐患、报停、报废电梯的;

(三)违规进行电梯修理、改造的;

(四)其他危及电梯安全使用行为的。

接到报告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二十四条 电梯机房、井道、底坑等建筑工程质量达不到标准要求的,电梯使用管理者可以向电梯所在地的区县(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投诉。接到投诉的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二十五条 医院、幼儿园、学校、老年公寓以及车站、港口、商场、体育场馆、展览馆、公园等公众聚集场所的乘客电梯,使用管理者应当配置具有运行参数采集功能的电梯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并与维护保养单位建立的电梯安全运行监测系统联网。

新安装的住宅电梯应当配置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并联网。

本办法实施前已投入使用的住宅电梯,在重大修理或者改造时应当加装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并联网。

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对电梯安全运行监测系统的建立和运行进行统一指导规范。

第二十六条 使用电梯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使用明示不得使用的电梯;

(二)采用撞击、扒、撬等非正常手段开启电梯层门;

(三)拆除、破坏电梯的部件及其附属设施;

(四)乘坐超过额定载重量的电梯;

(五)其他危及电梯安全运行或者危及他人安全的行为。

第四章电梯的检验

第二十七条 电梯检验机构应当依法取得资质,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及电梯安全技术规范开展检验工作。

电梯检验人员应当依法取得电梯检验资格,方可从事相应的检验工作。

电梯检验机构及其检验人员应当客观、公正、及时地出具检验报告,并对检验结果和鉴定结论负责。

第二十八条 电梯的安装、改造、重大修理过程应当经电梯检验机构进行监督检验;未经监督检验或者监督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第二十九条 在用电梯的定期检验周期为一年。电梯使用管理者应当在电梯检验周期届满前三十日内向电梯检验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发生灾害或者设备事故,电梯使用管理者应当通知电梯维护保养单位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影响电梯额定载重量、平衡系数、噪声、速度、加减速度、平层精度等性能指标的,电梯使用管理者应当要求提前进行定期检验。

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第三十条 电梯检验机构收到电梯检验要求后,应当按照电梯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完成检验工作。

第三十一条 电梯经检验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电梯检验机构应当出具检验意见通知书,提出整改期限,整改期限一般不超过三十日,逾期未整改或者整改不合格的,自整改期满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出具检验不合格报告。

检验意见通知书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报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对整改情况予以监督。

第三十二条 电梯使用年限达到十五年时,电梯使用管理者可以委托电梯检验机构进行安全性能技术评估。

电梯检验机构应当提出继续使用、修理、改造或者报废的安全性能技术评估报告。

第三十三条 电梯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修理价值,或者达到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其他报废条件,以及评估报告建议报废的,电梯使用管理者应当告知电梯产权所有者及时予以报废,并在报废后十五日内向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注销手续。

电梯使用管理者应当对报废电梯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电梯继续使用。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三十四条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对以下电梯实施重点安全监督:

(一)位于医院、幼儿园、学校、老年公寓以及车站、港口、商场、体育场馆、展览馆、公园等公众聚集场所的;

(二)故障频率较高或者投诉较多的;

(三)经过安全技术评估认定为需要修理、改造的;

(四)其他需要实施重点安全监督的。

第三十五条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建立电梯维护保养工作质量和电梯检验工作质量监督抽查机制。监督抽查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六条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每年向社会公布本市电梯的维护保养、检验等总体状况以及维护保养单位、检验机构的资质情况。

第三十七条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建立电梯安全监督投诉举报制度,公布投诉举报电话、信箱地址,受理有关电梯生产、销售、使用、维护保养和检验过程中违法行为以及电梯事故隐患的投诉举报,并及时予以处理。

第三十八条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依法履行职责过程中,发现违法行为、违反电梯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行为或者电梯存在事故隐患时,应当以书面形式发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责令有关单位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正或者消除事故隐患。紧急情况下要求有关单位采取紧急处置措施的,应当随后补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

第三十九条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依法履行职责过程中,发现重大违法行为或者电梯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时,应当责令有关单位立即停止违法行为、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并及时向上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采取必要措施,及时予以处理。

对违法行为、严重事故隐患的处理需要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并通知其他有关部门。当地人民政府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必要措施,及时予以处理。

第四十条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实施电梯安全监督过程中,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移交住房城乡建设、工商、城管执法等有关部门依法查处:

(一)物业服务单位未落实电梯安全管理责任,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拒不执行,需要对其资质进行处理的;

(二)电梯制造、安装、改造、修理单位被依法撤销许可后,需要吊销营业执照或者责令办理企业变更登记的;

(三)电梯安装、改造、修理所涉及建筑物属于违法建筑,需要依法查处的。

第四十一条 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及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依法组织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电梯事故应急预案,建立或者纳入相应的应急处置与救援体系。

电梯使用管理者应当制定电梯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二条 电梯使用管理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电梯紧急报警装置未能随时与值班人员实现有效联系的;

(二)电梯停用一年以上或者停用期跨过定期检验日期的,电梯使用单位未封停电梯、未设置停止使用的警示标志或者未办理停用手续的;

(三)委托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电梯维护保养的。

第四十三条 质量技术监督等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对有关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七章附则

第四十五条 本办法自20xx年5月1日起施行。

电梯事故的种类从20xx年开始,中国平均每年电梯事故起数在40起、死亡人数在30人左右。20xx年电梯万台事故率为0.26万台死亡人数为0.17。

电梯事故的种类按发生事故的系统位置,可分为门系统事故、冲顶或蹲底事故、其他事故。据统计,各类事故发生的起数占电梯事故总起数的概率分别为:门系统事故占80%左右,冲顶或蹲底事故占15%左右,其他事故占5%左右。门系统事故占电梯事故的比重最大,发生也最为频繁。

篇6

为保证社区消防安全工作正常开展,我社区将消防安全工作摆上日常议事日程,明确了各自职责,做到分工明确,各负其职,还成立了专门的办公室,负责社区日常消防工作。在往年建立制度措施的基础上,完善充实各项消防安全制度措施,并且认真抓好落实。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消防日活动总结范文,请笑纳!

消防日活动总结范文1火虽然给我们带来光明、带来礼貌,但是火也是最无情的,也会吞没一个个生命,制造一场场灾难。

是谁在火灾现场不断救援?是谁在火灾现场不断救出一个又一个生命?是谁在火灾现场不顾个人安危、身影忙碌?是我们可敬可爱的消防战士。

记得,一家饭馆半夜时分着火了,当人们惊醒的时侯,馆内已燃烧着熊熊大火,浓浓的黑烟源源不断地向窗外冒,火就像一个张牙舞爪的“恶魔”,东跑西跑寻找吃的,吞没了饭馆里的饭菜,吞没了饭馆里的桌椅,一会儿,“火魔”就吞没了饭馆里的一切。馆外的人议论纷纷,个个抓耳挠腮,在慌乱中,有一个人急中生智,及时拨打119。

几分钟后,消防车鸣着警笛飞驰来车停下以后,消防战士迅速从车上下来。从后车厢拿出水管,接好后,向火魔喷射过去,但是,一阵风拂过,火势又大了起来,消防战士不灰心,几次调整了位置后,最后成功了,他们随着风的变化而变化。在消防战士的努力下,冲向前将水枪对准“火魔”喷射,“火魔”最怕水,不一会儿,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他们犹如降妖除魔的大英雄!

在电视里,我又看见,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消防战士的身影。地震中、冰灾中、洪水灾难中……消防战士用自我的努力挽救了无数人民的生命,他们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不是人人都有的!

他们有自我的家庭,有自我的孩子,但是,他们在灾难面前能够不顾一切,包括献出自我宝贵的生命。

水火无情,人有情”我眼中的消防战士,他们虽然都是平凡而又普通的人,但他们却做着不平凡的事。因为有这样的人,人民生活才这么平安幸福!我们的社会才这么和谐!我们的祖国才会更加完美和稳定!

消防日活动总结范文2俗话说:水火无情,这一点也没错,有多少例子可以证明,火灾是大多数在不经意的情况下就发生了。

常说我们离不开火,无论是哪一样,烧开水,煮饭……都离不开火,有的时候,你不好好使用它,它也会有邪恶的一面,发生火灾事故,不仅影响大,而且损失也大。

作为一名小学生,就应该掌握一些消防知识,如:初期火灾扑救方法以及会报火警119。和火在一起做坏事的还有一个东西,是火的“铁哥们”——烟雾。可别小瞧它,许多人在火灾失去生命的“罪魁祸首”的也就是它,为什么它会让死亡率增高呢?那是因为烟雾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如果不加防范,就会中毒。

发生火灾时,如果被大火包围,就拨打119报警电话,在报警中,要讲清楚发生火灾的地点、报警人的名字和火势的大小。随后,等待救援。如果火势小,就用湿毛巾、湿毛毯披在身上冲出去,逃出去时。要逆风而行,并弯腰爬出去,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免中毒。

如果火势大,可以利用房屋的阳台、下水道或其他接地牢固的物件逃生。也可以用绳索或床单撕成条状接起,一端一端拴在固定物件上,再顺着往下滑,即可逃生。如果万分情急决定跳楼出逃时,可先往地下抛出一些衣物棉被等,以增加缓冲,然后手扶窗台往下滑,以缩小跳落高度,并尽力保持双脚着地,尽可能地保全性命。

记住!我们的口号:消防安全伴我行!

消防日活动总结范文3通过这次对消防知识的学习,对消防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掌握了一些消防安全的基本理论知识。如火灾时我们要往下跑,切勿往上逃生;住在小高层时我们不要慌乱,不要往楼下跳,如果是底层可以取根绳子坠下去;在发生火灾时切忌不要坐电梯,可以取湿布捂住鼻子弯腰往下跑;发生火灾时要把门窗都关闭,煤气泄漏时千万不能打开灯。同时火灾刚开始3分钟时容易扑灭,过了时间段就不容易扑灭,我们要时刻保持冷静,遇到危险镇定快速的想出解决办法,迅速自救!如何做好预防:

一、消防安全治理应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把消防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火灾带来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工作中却往往被忽视,被麻痹,侥幸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确实发生了事故,造成了损失,才会回过头来警醒。

二、加强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提高防范意识。我们应该定期接受相关专家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我们的消防意识。

三、消防安全工作要做到“三个抓”,不为隐患留空隙。第一是要“抓重点”除了定期的培训之外,还要经常组织进行防火检查,发现火灾隐患,要记录在案并及时研究整改。同时将消防意识和技能深入幼儿园的各方各面。不仅要加强教师的安全意识,同时还要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可以定期组织幼儿进行消防演习。第二是要“抓薄弱”。相对消防安全隐患少的地区往往是最轻易被忽略的地区,但相对安全隐患少并不代表没有安全隐患。我们要按时对幼儿园进行清理维护,使幼儿园每天都处在安全的环境中。

第三是要“抓细节”。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火灾的防范要从大处着眼,但应该从小处做起。细节不轻易引人注重,如老化的绝缘材料、放错了位置的废纸篓,没关电源的电视等。但几乎所有的重大事故都是由于起初的“不注重”、“不小心”引起的!。

最重要的是每个家庭或幼儿园一定要配置必备的消防工具!使每个老师和幼儿都会使用消防工具和学会自救!

千万别忘了消防电话119!

消防日活动总结范文4安全永远放在任何事的首位,消防安全是常见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在学校、车站等公共场合,消防安全必须得引起重视。

当火灾发生时,学生们听到警报声后,有序地离开教室,在下楼梯时不拥挤、不慌张,头弯腰捂嘴向教学楼平台行进着。在不到五分钟的时间里,全部学生已经撤离了教室,到达制定地点。随后,校领导对这次消防安全演练进行了点评,表达了对防火的重视、对掌握逃生技能的要求。

在学生时代,我们已经参加过无数次的演练活动了。从最初的嬉笑打闹到现在的严谨认真,我看到了我的成长,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今后,还会有很多类似的活动,我也一定要认真对待,熟练各种逃生技能,珍惜每一次演练。

老师的教导在我们耳旁从不间断,它真的很重要,即使我们还没有意识到。当你真的有一天面临灾难时、举足无措时,那些教导会突然出现在脑海之间,从而得以自救。每个人都有逃生的本能,面对灾难与死亡,人会有无穷的潜力,但丰富的理论知识基础是必要的。

安全大过天,安全第一。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再多的麻烦、再多的嗦都是值得的。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认真对待,熟练掌握逃生技能,面对灾难不慌不乱,从容应对。

消防日活动总结范文5今天,我们在班会课上听了消防知识知识讲座。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我懂得许多消防知识,如:用电安全、防火安全等。我还学会了一些灭火的方法,如:火势较小时,可用水或灭火器灭火,火势较大时,不要慌忙,可打火警电话119,同时要说明着火的地点。

用电安全常识有:1、家庭用的保险丝,不要用铜丝或铁丝代替。2、在家庭中外出时关闭家中所有电源开关,放学时关闭教室里的电源。3、平时要注意电视机不能一次开机时间太长。4、湿手不能摸开关、插头。5、如有情况及时向家长、老师报告。

防火安全常识有:1、发生火灾,不围观,迅速离开火灾场地。2、中小学生不参与灭火活动消防知识讲座心得体会及感受消防知识讲座心得体会及感受。3、如果在火灾之中,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墙角匍匐前进。如火势不大,用湿棉被或湿毛巾裹在身上,冲出火灾区。如果火势较大,想办法进入卫生间或厨房。如果确实要跳-楼逃生,用身体贴着墙壁往下滑,以免发生意外。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我受益非浅,我懂得了许多消防知识。

看着一幅幅凄惨的画面,听着一则则揪心的报道,我久久不能平静。火灾的危害,人人都懂,但是日常生活中却往往被忽视,被麻痹、侥幸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确实发生了事故造成了损失,才会回过头来警醒。消防工作应该是以消除火灾隐患,提高防火意识为目的,不能做口头文章,要以实际行动和措施来切实做好。

通过这次讲座,我对消防知识有了新的了解,进一步巩固了一些消防安全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例如:消防法律法规、单位内部消防安全管理、怎样识别消防安全标识、正确使用各类消防器材、如何做好火灾预防、火灾中逃生自救的方法等。

痛定思痛,我认为消防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消防安全应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消防设施,要定期的检查。电源要天天查看,重点是:有无漏电的现象,下班后电源是否断开,雷雨天要电源是否及时的关掉等。

篇7

关键词:顶岗实习 过程管理 实习质量

课 题:2012年度立项的江苏省技工院校省级教育教学课题――《校企合作模式和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研究》,编号:29,课题主持人:徐丽钟。

顶岗实习是中职学校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是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等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提高就业竞争力的良好途径,在中职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不可否认,由于顶岗实习的分散性,导致学校无法像其他校内的教学环节一样实施统一管理,普遍出现管理粗放、学生“放羊”现象,直接影响了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如何加强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确保顶岗实习的质量,是职业院校面临的一项管理和教学难题。

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顶岗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文化,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巩固在校期间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把专业技能应用于岗位实践。实现校内教学活动与职业岗位的对接,使学生可以达到从业的岗位要求,进而实现顺利就业。因此,顶岗实习是建立在校企合作基础上的教学过程。企业与学校在培养企业需要的人这个根本的目标上是一致的。但要扩大这种校企合作的基础平台,需要综合法律、经济、政策等多种手段,更要充分调动学校、企业、教育部门、行业部门以及行业协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协调各方利益,建立稳定的长效机制,才能共同推进中职学校学生的顶岗实习

工作。

尽管顶岗实习的管理涉及面很广,包括企业、学校和政府等多个层面,但首先需要的还是学校相关工作的完善。顶岗实习的学生虽然已经是一个企业的准员工,但仍然处在在校学习阶段,学校应当是承担管理职能的最重要的主体。以工学结合思想为指导,从学校的角度,对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进行全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目前中职学校顶岗实习的管理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飞跃,我国越来越重视培养技能型人才,认识到顶岗实习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在不遗余力地推进职业学校学生的实习实训工作,的相关政策文件也已经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政策框架。如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教职成[2007]4 号)、《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12号)、《关于在中等职业学校推行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的通知》(教职成[2009]13号)、《关于应对企业技工荒进一步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工作的通知》(教职成[2010]4号)等等。

这些政策和制度为顶岗实习提供了基本的制度支撑,明确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但是顶岗实习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现实问题,如企业重“顶岗”轻“实习”,协管职责缺失;学校重实习单位落实、轻实习的过程管理,教育功能弱化;学生离岗现象普遍,稳定性差;学生意外伤害责任不明确;顶岗实习的有关政策落实不到位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需要职业教育界加强系统研究,统筹多方面利益,考虑多方面因素,寻找问题的根源。

顶岗实习是一个系统工程,出现问题的原因包括企业、学校、政府、行业以及学生等多方面的因素。中职学校要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获得长远的发展,顶岗实习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本文站在学校这个管理主体的角度,以当前顶岗实习管理中存在的众多问题为着眼点,剖析学校在顶岗实习管理中的主要问题,以寻求科学的对策和建议。

学校普遍对校内教学方法和模式的研究比较重视,注重教学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也比较多。相反,对同为教学环节的顶岗实习却相对忽视,关注和研究都比较少,以为只要学生不出事就可以了,甚至认为校外的顶岗实习过程根本就不需要再进行教学。这种管理理念上的偏差使顶岗实习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实际上,在校外实习的学生与校内的学生相比更需要管理和指导。

2.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

经过多年的探索,不少学校也建立起了一套管理制度,但协调监督机制与管理机制还不健全。这样就导致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对学生的管理缺乏有效性和灵活性,使顶岗实习的质量得不到保障。

3.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不完善

中职学校普遍重视学生顶岗实习单位的推荐和落实,而轻视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一方面,师资短缺使不少中职院校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力不从心,难以落到实处;另一方面,顶岗实习学生的分散性、流动性,也使学校对规范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带来难度。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并未充分落实其管理职责,对实习学生的管理相对松散,走访调研少,使顶岗实习成为学校整个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漏洞都说明目前中职学校的顶岗实习过程管理不够严密和完善。

二、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理念与内涵

过程管理,这是 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强调的管理方法,它主要是在企业管理当中的每个节点进行质量控制,通过每个过程细节进行控制管理,从而达到全面质量管理。

过程管理的理念是:管理活动中,过程和目标同等重要。过程管理所强调的原则是:每个环节的管理质量必然或多或少地影响整体质量,过程管理强调对过程的全方面把握和对关键点的监控。因此适应中职学生顶岗实习这类柔性管理的需要,对每个环节细化管理并严格把关,实现环环相扣、相互促进的过程管理,可以提高生产实习管理的整体质量。

中职生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包括顶岗实习准备阶段、顶岗实习阶段、顶岗实习结束阶段的管理。学校应建立完整的实习管理制度和保障体系,用以规范顶岗实习

工作。

三、完善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1.理念引领――顶岗实习管理的先导

思想引领行动。做好顶岗实习的管理,要反复剖析,充分动员,引导所有教职员工认识到顶岗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到学校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绝不能“放羊”。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来说,顶岗实习的教育行为没有发生在学校,但依然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感受企业文化、培养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要环节。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更是要细化顶岗实习的管理,把对学生的行为和思想指导渗透其中。

2.完善制度――顶岗实习管理的保证

要不断完善顶岗实习相关管理制度并落实到位,合理的制度建设是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开展的重要保证。顶岗实习作为一种对分散在校外的学生实行的实践教学,更需要相应的制度来规范。很多学者提出建议,国家和政府应出台政策,使企业直接、全面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事实上,虽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已经出台,但没哪个部门会按要求对相关企业进行执法检查。

在学校的角度,笔者认为既然顶岗实习是教学的一个环节,学校就不能过分依赖于国家的政策,而应提高学校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管理的积极性,设计出一套周密的顶岗实习教学管理制度、考核标准和操作流程,如学生实习管理办法、顶岗实习计划与安排、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管理办法、顶岗实习学生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办法、实习生安全应急预案、实习生顶岗实习考核方案、顶岗实习成绩测评办法、实习指导教师管理办法、实习班级班主任管理办法等。这样可以使顶岗实习在制度的规范下进行,做到有章可循。

3.过程管理――顶岗实习管理的核心

学校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应是在制度规范下的全方位管理,贯穿顶岗实习的全过程。

(1)顶岗实习准备阶段。一是要开展全面的职业指导教育。从学生进校起就要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观。对学生进行专业认知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对本专业岗位的认识,了解企业对岗位能力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感情,鼓励学生主动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二是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让学生认识到顶岗实习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学生能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作风。学校要组织各种有关的专题讲座,聘请企业专家来校传授企业的情况、用人机制,帮助学生了解实习企业的情况,教育学生积极面对困难,学会适应环境,维持心理平衡,提高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稳定性。三是要落实顶岗实习单位,与单位签订实习协议。在进行顶岗实习前要对实习基地进行调研,加强对企业的考察筛选,提高顶岗实习的专业对口率,重视对校外实习基地的管理和校外实习指导教师的管理培训工作。四是要制订操作性强的顶岗实习计划,确定指导教师。顶岗实习是一个具有很强综合性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顶岗实习计划或方案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企业情况具体制订。

(2)顶岗实习阶段。一是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实现“双导师”制指导。“双导师”即学校专业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帮助学生初步完成由“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二是实行汇报制度,包括学生向组长、向学校老师的汇报,使学校掌握学生各阶段的实习情况。三是实行定期巡查指导,及时帮助学生释疑解惑,掌控学生的实习过程。

学校应拓展各种信息交流平台,确保信息渠道的畅通。同时积极与企业相关部门沟通,以实习任务为平台,以实习计划为依据,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任务驱动,提升顶岗实习过程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学校内部要建立学生实习管理档案,定期检查实习情况,确保顶岗实习工作的正常秩序。将实习考核成绩作为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把实习管理工作的情况作为考核指导教师工作业绩的重要

内容。

(3)顶岗实习结束阶段。一是按照顶岗实习计划,做好实结工作。顶岗实习学生按要求编写顶岗实习报告,顶岗实习校外指导教师评定学生在企业实习的成绩。学校召开全校性实结大会,对实习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二是按照考核方案,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对实习学生进行考核和评价。通过多维度、多层次评价体系,让学校、企业、学生都来参与监督整个顶岗实习过程的管理工作。

4.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管理的提升

顶岗实习是在企业完成的教学过程,至少包含学校、企业、学生三个主体。建立实质性、深层次、稳固的校企合作关系,无疑会提升顶岗实习的质量和效果。学校要与企业精诚合作,开展多渠道的沟通,缩小学校教育与岗位需求的差距,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可以调动企业用人的积极性。让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也可以促进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开发、人才培养,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

在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正在深深地影响着顶岗实习的效果。完善过程管理,对顶岗实习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安排、规范管理是提高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推动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科学规范发展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许建军.中职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实践与研究[C].浙江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9.

[2]刘学文.加强顶岗实习管理提高学生职业素质[J].职业教育研究,2007(10).

[3]徐礼丰.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思考[J].科技经济市场,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