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实施的途径范文

时间:2023-11-20 17:28: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课程实施的途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课程实施的途径

篇1

开放式体育课程设计开展途径开放式教学是一种基于素质教育理念引导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其最为显著的特征在于:既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更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通过对学生自主意识的唤醒与解放,提高其学习的自律性,进而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有机转变。中职学校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与输送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技术型工人的重要使命,在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而体育教学的核心价值在于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以便于为促进与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中职学校传统的体育教学中,由于受陈旧的教学理念与教学体系的束缚,致使体育教学呈现出封闭式的发展弊端,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受到屏蔽,自我发展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使得体育教学的实用价值极为低下。因此,在中职学校开展开放式体育教学,对于转变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所面临的尴尬境况,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一、在中职学校开展开放式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中职学校的学生与高中生处于同一年龄段上,正处于思想意识逐步发展定型、对于事物充满好奇心理的阶段,是培养学生基础素质能力的关键时期。相对于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而言,由于长时期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教学发展取向与培养目标的确定上,凸显狭隘与局限,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及教学评价的实施方面具有明显的强制性。由此造成了学生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只能够被动地进行接受式学习,而为了达成考核合格的目的,又只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枯燥的机械式模仿练习。在这种封闭式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好奇心理受到抹杀,学习兴趣的维系与发展说收到制约,自主学习意识受到屏蔽。因而,教学的实际效果与社会发展的需求间存有极大的偏失。而开放式体育教学则能够有效地打破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通过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来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得学生的自我发展需求的到有效的满足、体育教学的实际效果得到全面的提高、教学环境得到有机的优化、师生关系实现健康和谐的发展。因此,在中职学校开展开放式体育教学,无论是对于学生个体,还是对于教学活动的整体性发展而言,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实用价值与现实意义。

二、中职学校开放式体育课程的设计原则

1.“师生间教学地位的互换”原则

开放性教学的实质在于通过师生间角色的互换,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实现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全面激发,促使其自主学习意识的有机生成,使其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得到有效的培养。因此,在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开放式体育教学课程的设计过程中,必须以“强调师生间的地位转换”为基本原则,在课程内容的设置、组织形式的运用以及教学目标的确定等方面,应以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为第一要旨,这对于实现体育教学的全面开放具有先导作用。

2.“学生学习思维的解放与学习行为的开放”相结合的原则

开放式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创新以及自我完善的能力为核心。在传统的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由于教师占有绝对的主宰地位,因而造成了学生自主意识的发展受到全面的限制,使其自我发展与完善的能力无法得到全面的培养。因此,在设计开放式体育教学课程时,应注重对学生自主思维能力的全面解放,形成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教师的点拨指导为辅的全新发展态势,这不仅符合中职学校学生的年龄特征,同时,对于学生未来的自我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与保障作用。

3.“宏观调控”原则

开放式体育课程设计的另一关键环节在于对教师驾驭与调控能力的发挥,用以确保开放式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一旦出现开放过度的现象,就会造成课堂失控,失去了“开放”的本真含义,从而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因此,在中职学校开放是体育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还要严格遵循“宏观调控”的原则,真正实现教学过程的“收”“放”自如,进而确保教学的整体效果。

三、中职学校开放式体育课程的开展途径

1.营造良好的互动环境,为实施开放式体育教学提供保障

开放式教学讲求师生间地位的平等,用以达成两大教学行为主体间的信息交流与情感互动。因此,为了在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开放式教学,首要的环节在于对互动式教学环境的营造。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应以构建师生间平等对话的平台为基础,并通过对诸如构建竞争式教学环境、运用式教学环境、角色式教学环境的创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自主参与意识,进而有效地解除传统教学理念对于学生自我发展意识的禁锢,促进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当中。

2.实现教学过程的全面民主化,注重教学氛围的健康与和谐

传统的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由于教师主宰地位的牢不可破,使得体育教学成为教师的“一言堂”,不仅造成了教学氛围充斥着强制、生硬等不和谐的因素,同时,对于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的提升会产生严重的制约作用。因此,为了确保开放式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要求体育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将教学活动的主宰者转换成为辅助者与引导者的身份,将“一言堂”转变为“群言堂”,由主讲变为点拨、由全面控制变为有机协调,并通过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信息沟通以及情感交流,来建立起全新的师生关系,进而营造出健康和谐的教学氛围。

3.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自信

在中职学校开放式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地引入竞争机制,对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及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竞争是体育运动的基本属性,是体育魅力的具体体现。因此,在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通过设置相关的竞争内容,不仅能够有效满足中职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需求,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热情。使之在不断的竞争中,树立自信、体验成功的快乐,进而形成对于体育学习的浓厚兴趣,为其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打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小燕.利用课堂社会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J].学校体育,2002,(3).

篇2

关键词:建筑制图与识图;创设情境;问题式教学;教学做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5)05016404

随着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重视知识教育模式,日益呈现其弊端,脱离了社会的步伐,所以高职教育应该转向“以能力为本”,专业人才培养以满足企事业用人要求为目标,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全面实施以能力培养为本的课程建设,使“工学结合”的课程特色逐渐凸现。

一、问题式情境教学的必要性

建筑制图与识图是建筑、造价、建筑工程技术等房地产类各专业学生的一门通用技术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阅读和绘制建筑施工图的能力,同时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专业基础,也对毕业后从事建筑行业工作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

高职学生普遍以较低的分数入学,这就决定了学生本身自学能力差、自觉性低,如何引导他们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是问题式情境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2]。

问题式情境教学是注重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在建筑制图与识图课上实行问题式情境教学能达到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问题式情境教学与传统的讲课式教学不同,传统的讲课式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向学生传授知识,以学生接受知识的结论为目的,这样的授课方式不仅课堂气氛沉闷,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主动认知能力[3]。而问题式情境教学,以学科知识为背景内容,创设专门的问题情境如施工图交底会等,再赋予学生建设方、设计方的身份,以真实的情境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从而提出问题。根据认知理论,教学过程是以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方式来获取新知识的问题性思维过程。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才会去创新、去解决问题。通过问题式情景教学,学生的状态从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学习,实现了让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学习的高职教育目标[4]。

二、问题式情境教学的创新实践

“施工图交底”是指工程各参建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在收到设计院施工图设计文件后,对图纸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审查出施工图中存在的问题及不合理情况并提交设计院进行处理的一项重要活动。图纸会审由建设单位组织并记录。通过图纸会审可以使各参建单位特别是施工单位熟悉设计图纸、领会设计意图、掌握工程特点及难点,找出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并拟定解决方案,从而将因设计缺陷而存在的问题消灭在施工之前。在课堂上模拟这种方式,让一部分学生提出没有理解的问题、图纸的纰漏,另外一部分学生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展开一系列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境式教学。

高等建筑教育

2015年第24卷第5期

何培斌,等 问题式情境教学在高职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中的应用

创新必须伴随着批判的态度,问题情境教学是要学生充分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具有批判的思想,让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以发展。在课堂教学中问题既是掌握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又是思维过程的前提。所谓问题式情境教学,“问题”不仅是课堂或书本中的知识,而是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即通过问题式教学要让学生了解怎样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引导学生形成有效的认知策略。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和策略,就能迁移至新的问题情境中,甚至今后走出学校后,也能不断、有效地进行学习,这是教学所追求的最终目的。

第一,引导――导入情景、激发动机。情景教学正是针对学生蕴藏着的学习主动性,把学生带入设定好的某一情景中,让学生在探究中激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动机是情景教学的首要环节,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采用不同的形式:创设问题情景,制造悬念,让学生因好奇而要学;使用实际工程施工图,在学习中引起思考,使学生因探究而要学;根据学生对未来工作的展望,触及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因情感的驱动而要学。保证学生在这门课程及后继的课程中主动参与。

第二,理解――主动思考、积极准备。这是学习最关键的部分,所扮演的角色驱使学生主动探索、思考,收集、分析、判断知识信息,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培养自学能力、洞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协作和互助能力[5]。

第三,实战――体验情景、扮演角色。情境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所创设的情境要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耳目一新,促进学生心理活动的展开和深入进行。以实际工程的施工图交底会议现场为情景,赋予每个学生以特定的角色,让他们将现在所学的内容与以后的工作融为一体,以实际行动响应了教学改革中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

最后,深化――思考总结、弥补不足。这里的总结首先是教师自身的总结和学生的总结,将最终的成果以书面报告形式上交,巩固加强课堂情景教学的效果。

三、问题式情境教学的程序

以建筑施工图的读图为例,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准备一套完整的施工图,保证学生人手一套。在班级内部进行模拟施工图交底,把班里的学生分成四组,分别作为设计方、施工方、业主方和监理方,学生负责给自己编制一个专有头衔,通过以下程序进行模拟的施工图交底。

(1)介绍各方出席人员姓名、职务、职称、工种。

(2)设计方介绍工程慨况。

(3)施工方、业主方、监理方向设计方提问,总共提问规定数量的问题。

(4)设计方作答,且设计方每人至少回答一道问题。

(5)按各组均能体验四个角色的原则进行角色交换,然后重复进行第3、4项,共进行4轮。

(6)任课教师可扮演质检站站长(或其他)角色做这次施工交底的总结,在本次情景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这种模式也可以扩展为班级之间的模拟对抗、校际之间的模拟对抗,不同之处在于将每班学生作为一个组,简化为两个班级分别担任设计方和施工方。由于班级内部的集体凝聚力,班级间对抗刚好体现了交底各方所站的不同立场,因此,这种对抗方式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验角色。

学校间对抗可选择本地的兄弟院校等,在重庆区域,选择了重庆大学、重庆科技学院、重庆交通大学等开设相关课程的兄弟院校进行模拟对抗。程序同班级间的对抗,不同点在于学生群体的层次与所处学习环境均不同,这就可以促使彼此相互了解,相互学习,发现问题,共同进步,这种对抗方式在双方的角色体验方面也最具代表性。

四、预期目标及实际成效

(1)加深对课程体系及相关知识的理解,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2)掌握建筑施工图阅读的基本方法,能够学以致用,在接触到新项目的图纸时,对其内容进行分析和整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解决图纸上的各种疑点,通过查阅资料、现场踏勘,将图示内容与实际施工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4)“情景教学”过程,学生扮演工程参与方角色,通过提问、讨论与回答等方式进行,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5)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带领学生亲自参加工程交底会议,加强学生的实践经验,突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问题式情境教学的引入,课堂气氛比传统教学模式活跃,纠正了学生不愿发言的现象,甚至在课后有的学生还会不断提出问题,学习积极性较高。教学效果也比传统教学好,不仅平均成绩显著提高,而且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表1为此教学模式取得的实际成效。

五、问题式情境教学探讨

将问题式情境教学模式融入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之中,是在企业及行业调研的基础之上,分析得出的培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方法。将情境教学与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相结合,是以学生为中心,模拟生产实践中的场景来实施教学。“情景教学”最显著的特点是“以实际工程为背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6]。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常规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因此,在情景式教学中,教师需转变固有思维,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探索问题式情景教学的新途径。

(一)以身作责,发挥引领作用

问题式情境教学的关键点在于“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容易,以他们现有的知识水平,要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就没那么简单了,所以在拿到一套图纸后,教师应首先熟悉图纸、发现问题,这样才能把教师组织者、传授者的身份发挥全面。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对于一些没有实际工程经验的教师,想要弄清楚图纸中所有的问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困难,这就要求年轻教师或毕业后直接任教的教师,要抓紧一切机会到企业学习锻炼,这也是职业教育中“双师”要求的体现[7-8]。

(二)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启发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勇跃提问,即使问题不专业,也不要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不要过急评论或说出正确答案,留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即使不能解决的,看他们怎样去自圆其说,对学生的回答持肯定态度,最后再给出标准的解决方案等。一个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往往也是情境教学能否顺利展开的重要因素。

(三)情境设计宜逼真化、多样化

一个好的情境设置对教学的展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施工图交底这个教学情境之所以能够取得显著效果,最关键的一点是:逼真。情境设置越逼真,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就越大。

目前所采用情境主要是施工图交底,与建筑施工技术、监理、造价等专业密切相关,能充分呈现未来工作情形,故学生对此情境的兴趣相当浓厚。但是,另外一些专业,如房地产营销等的工作与此情境并不特别相符,这就需要采用适合于各专业的多样化情境。怎样设置更为逼真、更为多样化的情境,是下一步工作的努力方向,有待于探讨和研究。参考文献:

[1]朱磊明.建筑制图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1(25):49.

[2]熊森.高职《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6):25-26.

[3]程军.谈《建筑制图》课程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促进作用[J].价值工程,2011(26):252-253.

[4]陈新智.问题情景教学模式的初探[J].化学教育,2003(2):15-17.

[5]白云.对会计专业“工学结合”模式下课程体系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8):137.

[6]王振宏.行业企业如何参与建筑类高职教育[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1):148-149.

篇3

前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创新,我国已经教育正在进行着积极的改革与创新,特别是一些新建本科或者是地方类本科高校,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培养。而很多工科类或者综合类的高校,一般都会开设有环境类课程,其中建筑制图相关的课程可以说是该类课程的主干或必修课程。建筑制图课程具有十分强的理论性,而且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和足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对这门课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并且积极融人多媒体教学,利用CAD、3D等多媒体技术或者绘图软件来提高建筑制图课程的效率和水平,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互动,转变落后的教学方式,提高建筑制图课程的专业性与应用性,为我国建筑设计及环境艺术产业提供更多的专业的、应用型的、创新发展的人才。

多媒体技术对《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

1.促进素质教育形成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环境艺术类学生学习主动性,而且计算机软件也已经成为现阶段制图、绘图所必不可少的工具,只有在理论知识讲授的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绘图和学习的能力,另外,还可以利用一些虚拟模拟和仿真技术来帮助学生生动、形象的感知和理解课程内容,在多媒体的帮助下,拓宽自己的思维,不断通过实践与发展,创新出风格迥异的个性化的建筑制图,全面提升个人的素质教育水平。

2.转变成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的知识或者从课本教材中自己获取,学习效果很差。但是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因材施教的发挥,再加上多媒体与互联网的结合发展,也给学生带来了更为丰富的可选择的教学资源,或者根据学生的兴趣偏好来着重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促进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交流,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

3.推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思维创新性十分重要,多媒体教学能够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打破了时空界限,有利于学生更多的进行绘图时间,这对于学生工学结合或者实践实训技术的提升非常有利。让多媒体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在起可以有效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成效,可以让《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更加具有实际意义,带给学生们未来发展之路上更多的选择。

《建筑制图与识图》多媒体教学的发展与运用

1.挂图与幻灯片的运用

多媒体教学在建筑制图中最传统的应用就是单一的挂图或者播放PPT。由于《建筑制图与识图》这门课程往往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识图功底,能够对基本的图例及绘图标准有清晰地把握。而相对应的,教师需要实现进行多媒体备课,把上课所需的图片拄到多媒体投影上或者是PPT内,大大节省了课上手工作图的时间,但是也不利于动态作图过程的展示,可能产生学生的认知与实践脱节。

2.录像技术的应用

录像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学方式,该技术在建筑制图课堂上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可以将现成的绘图操作录像或者是通过放映动态的建筑物效果图来帮助学生识图,大大提高了课程教学效率。比如先将整个建筑物的外部结构进行远景录像,再将建筑物结果内部与学生们通过录像分享,辅助教师对建筑结构等的讲解,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另一方面,录像技术还可以应用到实际的课程教学情景录像,及时发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不足,有效改进教学评价的真实性与实效性。

3.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计算技术的发展又给多媒体带来了深刻的变革,特别是计算机操作及系统的更新,让基于多媒体教学技术教学过程中的图片处理、幻灯片制作、音频与影像制作与播放更加简捷与流畅。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得教学形式更加灵活,教学内容更加的丰富,特别是一些计算机绘图软件的更迭,使得建筑制图更加高效,通过投影学生便能直观的认知建筑模型,而且学生利用便捷的计算机操作就能亲自动手进行建筑绘图,极大地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思维想象力,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的结合,使得教学效果大大提升。利用影音、光盘、投影等多媒体及计算机技术进行教学已经十分成熟,再加上些实体模型的制作,活跃了课堂气氛。

4.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更是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互联网给建筑制图课程教学带来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而且大大缩短了教师备课时间,一些优秀的建筑模型效果图或者是动态的建筑图都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来展示,为建筑制图课程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丰富多样的课件使得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更加的灵活和多样,有利于我国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改革,有利于教学改革的实现。

结语

篇4

一、专题区的内涵与特点

幼儿园专题区脱胎于传统的幼儿园区角,是一种教师为了满足幼儿的内在需求、促进幼儿发展,通过组织某一类物质或精神资源而创设的,供幼儿在特定领域从事可持续、较体系化的探索、游戏和学习活动的空间。幼儿园内的图书馆、博物馆、种植园、饲养区、科学发现室、炊事室、民间工艺坊和表演区等都可以视作专题区。

与幼儿园以往常见的活动区角相比,专题区规模更大,拥有相对独立的区域以及更加完备与真实的设备、设施。如幼儿炊事区一般设在独立的房间内供全园使用,配有便于幼儿操作的烹饪台面、水池、灶具、炊具及餐具等设备,而传统意义上的美食角往往附设在班级活动室内,操作设备多为零散的拟真游戏材料。通常,专题区具有较全面的教育功用,既可以作为单独的活动类型发挥自身的教育价值,也可与幼儿园其他教学、游戏活动相得益彰,发展成为成熟的专题区活动甚至自成课程。活动区的主要功能是为幼儿开展游戏提供活动空间,为主题活动的开展提供相应的环境支持,是完整课程体系的一部分,但其自身的教育作用是有限的。例如,江苏吴江市金家坝幼儿园利用生态园,组织分班饲养、公共饲养、家庭饲养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饲养活动,开展集体教学、小组探索、个别游戏等多种活动,使幼儿在认知、技能、情感、态度上均得到了发展,达成了涵盖五大领域的教育目标,而这一切是难以仅仅通过班级饲养角实现的。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虽然使用了“区”“室”这样的名称,但并不意味着专题活动的开展在空间上是固定的。由于不同专题活动的特点和不同幼儿园的条件各异,某些专题活动可能没有固定的区域,如江苏常熟市实验幼儿园的科学发现区并没有固定的探究场所,只是将有关科学探究的材料放在一个相对固定的角落。活动室、操场、楼梯间等都可以成为幼儿探究的空间。我们主张从教育资源使用的连续性、系统性来理解“区”“室”,即一切有助于专题活动开展的空间都可以被纳入专题区的范畴,专题区是确定区域与灵活空间的结合。

专题区活动继承了传统区角活动低结构性的特征,其具体特点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专题区活动是生成的。由于该类活动的维持主要依赖于幼儿与材料之间的互动,教师很难预测幼儿会以何种方式作用于材料,获得何种经验,伴随何种情绪体验,因此更应针对幼儿的不同经验给予不同的指导。(2)专题区活动是生活的。无论是种植、饲养还是科学发现、表演,每一项活动均源自生活,而幼儿开展这些活动的方式是直接体验式的,也是生活化的。(3)专题区活动是开放的。任何专题区已有的活动总能成为新的活动的起点,且生生不息。例如,北京丰台第一幼儿园的图书馆开放后,因缺乏管理,问题接踵而至,这又成为幼儿制定管理制度的契机。(4)专题区活动是发展的。由于幼儿的兴趣与需求是专题区建设的基本依据,因此即便是同一区在具体内容上也是不断变化的,开放与发展的特性为专题区不断寻找并吸纳新的课程资源提供了可能。(5)专题区活动是具有内在规则的。任何一种专题区借鉴的人类活动都具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与规则,幼儿在活动中可以习得相应的自然或社会法则,如必须按时令种植,这些法则规定了专题区活动的基本程序,保障活动能够依照某种内在秩序持续下去,也为教师指导活动提供了基本的思路。

二、专题区的价值与优势

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过程来看,建设专题区具有如下四种特殊价值。

其一,专题区为发掘课程资源标定了方向。没有头绪是幼儿园开发课程资源时经常遇到的问题,专题区建设能够帮助教师较快地明确收集课程资源的范围,减少因缺乏目标而带来的盲目性。如江苏无锡港下幼儿园地处城市化程度较强的乡镇,长期苦于缺乏特色鲜明的课程资源,自确定了建设儿童博物馆的方向后,幼儿园为每个幼儿准备了“藏宝箱”,让幼儿集中收集喜欢收藏的东西。

其二,专题区为梳理课程资源提供了思路。初步收集到的课程资源必须经过科学筛选、整理才能进入课程,发挥教育价值。依据专题区安排相应的资源,能使课程资源层次化、体系化,便于管理。

其三,专题区为整合课程资源搭建了平台。幼儿在专题区的活动需求通常涉及多个领域,这为课程整合创造了条件。如江苏苏州花朵幼儿园的炊事活动包括了“制订计划”“采购”“择菜”“洗菜”“烹饪”“品尝”“整理”等一系列活动,将数学、饮食卫生、人际交往、劳动技能、分享等多方面的经验与发展要求整合在一起,符合幼儿的成长特点。

其四,专题区为提升课程资源提出了要求。专题区虽然具有生活化的特点,但它不是对生活的简单复制,如制作民间工艺品不是为了让幼儿掌握制作技艺,而是要发展幼儿对民族工艺的敏感与热爱。专题区所利用的课程资源总是依据幼儿需求不断变换的,这会促使教师努力去发现蕴含在这些同质异态的资源中的永恒价值,从而帮助幼儿在获得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专题区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的有效性也得益于其具有易于开展、形式丰富和组织多样的优势。首先,比之系统的课程开发,专题区建设因集中于一个专题而相对简单,教师便于上手。例如,有五所参与本课题研究的幼儿园是毫无相关经验、从未参与过规范研究的农村幼儿园,但在得到几次指导后便能胜任初步的课程资源开发,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其客观原因是由于专题区建设所需经验易与教师已有的工作、生活经验相衔接,这既提高了课程资源开发的效率,又避免了教师因不熟悉而导致的对课程建设的恐惧与排斥,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其次,专题区活动均会采用游戏、探究和教学等形式,实现了玩、学、教的结合,在尊重幼儿自主性的同时方便教师的指导。第三,专题区活动囊括了个人、小组、集体等基本组织形式,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不同幼儿的活动需求,为教师实现因材施教创造了条件。

三、专题区的建设与维护

(一)基本原则

建设专题区应遵循以下四条原则。

第一,教育性原则。专题区是为幼儿园开展教育活动服务的,因此不是所有幼儿感兴趣的事物都可以进入专题区,只有那些能够促进幼儿经验积极生长的资源才是值得开发的。例如,南京市梅花山庄幼儿园为幼儿选择民间文化时紧紧把握“引发幼儿探究兴趣、萌发幼儿审美意愿、促进幼儿能力发展”的标准,保留了那些健康、有趣、优秀的民间文化,剔除了带有愚昧、封建色彩的糟粕。

第二,科学性原则。专题区的建设不仅需要教育教学经验,还需要大量的专门知识,如建图书馆需要有图书分类的知识,种植需要有栽培植物的知识。专题区建设应积极运用这些专业知识,确保科学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必须事先掌握全面的专业知识。我们认为借助这一时机恰好可以帮助教师脱去“全知全能”的虚假外衣,成为真正与幼儿一起探索的“合作者”,这有助于幼儿意识到真理源于用科学的方法探索,而与人们的特定身份无关。

第三,适宜性原则。一方面,专题区及其活动数量要得到控制。专题区不宜过多、过杂,由于专题区具有很强的整合性,不同专题区的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核心作用很可能重复,因此建议一所幼儿园集中精力建设一到两个专题区,工作的重点是持续引入新鲜的课程资源开发活动,使幼儿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能不断面对可与既有经验发生联系的新的挑战。某一专题区的活动也不宜一味求多求全,以免活动过于仓促而无法深入。另一方面,专题区的活动内容、形式要适宜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活动要着眼于以游戏、探究的形式发展相应年龄段幼儿的某种关键经验,而不是单纯的知识记忆与技能练习。

第四,操作性原则。在专题区中,幼儿是学习的主人,他所从事的任何活动都不能超出其最近发展区,应符合其实际能力。同时,创建专题区的物质条件也应在幼儿园可承担的经济、技术范围内。例如,江苏扬州市公道幼儿园供幼儿饲养的蚕、鱼、龟、蛙、蜗牛、鸽子、鸡、鸭、兔、蟹等动物,多数来自野外捕捉、农户和家长赠送,且有蚕农等指导饲养活动,这就保证了幼儿园不会因为建设专题区而承担额外的经济或技术负担。

(二)主要程序

尽管每所幼儿园创建不同专题区的具体方法、步骤各有特点,但专题区建设的程序仍有章可循,都要经过如下六个环节。

第一,研究自身,确定方向。这是幼儿园专题区建设的起点,幼儿园应详细分析自身特点,包括地理位置、社区的生产及文化资源、园所优势、教师特长、幼儿兴趣等,初步确定拟创设的专题区。下表呈现了八种常见的专题区所需的基本条件,这些条件虽不是必需的,但可供各园在确定方向时参考。

第二,制定计划。大致设计出专题区建设的主要环节,规划课程资源的分配与利用。具体来看,要计划专题区的空间布局、需添置的设备及材料、需装修的区域设计方案、动植物资源的种养顺序、不同年龄班的主要活动、拟聘请的校外专业人员等。

第三,准备软硬件。依据计划从物理环境和知识储备两方面准备。在物理环境方面,要做好活动场地、设施、材料、工具的准备工作,一要为幼儿准备专门的工具,如自制适合幼儿使用的小铁锹、小铁锄、小镰刀等;二要准备进行活动记录的设备,如录音笔、照相机等。在知识储备方面,可组织教师学习初步的相关知识,聘请专业指导人员。幼儿园应引导幼儿及家长参与这一环节。

第四,实施并记录。教师组织幼儿在专题区内开展活动,应做好儿童行为、语言及作品的记录与保存,具体方法各课题实验园已撰文详细阐述,故不赘述。

第五,反思与调整。结合记录,对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组织教师、专家、家长甚至幼儿讨论解决策略,并运用对策调整活动。此环节可根据实际情况反复多次进行直至解决问题。

第六,生成建设制度①。这一环节并不是最后一步,它贯穿于第三到第五环节,即在专题区准备与建设、维护的实践中逐步生成活动制度,并完善成文,成为幼儿园课程管理的组成部分。

(三)注意事项

为了更好地发挥专题区特有的教育优势,教师还需处理好两个重要问题。

篇5

关键词:课程;体育课程;本质涵义;相关概念

自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并实施《奏定学堂章程》,要求“各学堂一体练习兵式体操以肄武事”[1]算起,体育课程在我国已经有了一百余年的历史。然而,即使是在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到全面实施阶段的今天,人们对体育课程涵义的理解仍然歧义频生,似乎众所周知,却又似是而非。有人片面地把体育课程等同于体育课,有人简单地把体育课程归结为体育教材,还有人错误地认为体育课程就是体育教学,不一而足,却又难得要领。那么,体育课程的本质涵义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命题,同时也是一个亟需明晰的课题。

1见仁见智的体育课程定义

1.1课程涵义的多重性

之所以说“体育课程的本质涵义是什么”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命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课程是一个使用广泛而涵义多重的教育学术语。课程涵义的多重性甚至早在课程(Curriculum)一词出现的同时就埋下了种子。在西方学者中,最早使用课程一词的是英国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他在1859年发表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首先使用了课程一词。Curriculum源自于拉丁语“currere”,意为“跑道”(race-course)。根据这一词源,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斯宾塞将“课程”术语引入教育领域,并很快被西方教育学者所普遍采用。然而,在当代课程文献中,这种界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甚至对课程一词的拉丁文词源也有不同的看法。因为“currere”的名词形式意为“跑道”,重点是在“道”上,这样,为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轨道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从而引出了一种传统的课程体系;而“currere”的动词形式是指“奔跑”,重点是在“跑”上,这样,着眼点就应该放在个体对自己经验的重新认识上。[2]由此可见,甚至连选择课程的哪一个词根都反映了两种不同的课程思想,从而导致不同的课程实践。

总之,在课程论的研究中,关于课程的定义繁杂纷呈,从广义到狭义,从词语本意到引申义,从要素到功能,从课程设计者到实施者和受施者,从静态到动态,从过程到结果,从设计到评价,应有尽有。

1.2几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体育课程定义

课程涵义的多重性及我国体育课程研究的滞后性,导致了人们对体育课程涵义理解的不尽一致。以下是迄今为止国内六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1)体育课程是以发展学生体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性课程,它与德育课程、智育课程、美育课程、劳动教育课程相配合,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是整个学校教育的一个方面的课程。[3]

(2)体育课程是指为实现学校体育目标而规定的体育内容及其结构、程度和进程。它包括体育课程目标、体育课程内容、体育课时分配、课外体育锻炼等。体育课程不是一门学科的课程,而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方面的课程。[4]

(3)体育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体育课程是具有综合性的文化科学基础课程。[5]

(4)体育课程是指在学校指导下,为了使学生能在身体、运动认知、运动技能、情感与社会方面和谐发展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6]

(5)体育与健康课程是指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实现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7]

(6)体育课程是增强学生的体能,传授体育的知识、技能,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课程,它与德育课程、智育课程、和美育课程相配合,共同实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必不可少的课程。[8]

上述六种体育课程定义分别有着各自的课程理论基础,有的把体育课程归属于“学科”,有的把体育课程归属于“活动”,有的把体育课程归属于“体育内容”,有的则直接把体育课程归属于“课程”。

2体育课程本质涵义的再认识

2.1课程涵义的新进展

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对课程涵义的理解同样如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课程认识的深入,课程的定义也在不断地得以丰富、完善和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的内涵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呈现出如下六个趋势: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从强调教材的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与“空无课程”并重,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9]上述课程内涵发展的六大趋势,对重新认识体育课程的本质涵义以巨大的启示:单一的、片面的体育课程定义不再适应我国体育课程发展的需要。

2.2重新认识体育课程的本质涵义

根据当今课程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和体育课程的本质特征,我们认为,体育课程的本质涵义是指在学校教育的环境中,学生主动地提高健康素质和体育文化素养,逐渐养成体育生活方式的一门课程。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社会和体育学科协调发展的重要媒介。

具体来说,体育课程的涵义应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2.2.1体育课程涵义的整合化

把体育课程的上位概念定位于课程,符合逻辑学的就近原则。不过,这也衍生出一个新问题,那就是,这里的课程究竟是指什么?是指“学科”?还是指“活动”?抑或是指……从课程涵义的最新进展来看,无论是把体育课程归属到“学科”,还是归属到“活动”、“计划”、“内容”、“经验”、“目标”,都难以避免地存在着较强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建国以来,体育课程在我国被定位于“学科”,这在体现了当时社会发展的特征和提高了体育课程社会地位的同时,也抹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摸索之后,有学者提出,要改变传统体育课程见“物”不见“人”的现象,要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把体育课程的出发点放在学生身上,实现体育课程从“物”到“人”的转变。无容置疑,这一观点彰显了课程改革的时代特征。然而,如果据此简单地把体育课程归属于“经验”或“活动”,姑且不说“经验课程论”是否已经过时和是否适合我国国情,只需正视这种课程观在实际活动中所带来的教育过程的随意性、内容的不系统性和评价标准的不确定性,就可认定片面地把体育课程归属于“经验”或“活动”是不可取的。总之,课程涵义的整合化,是重新认识体育课程本质涵义的基础。

2.2.2体育课程本身是静态的,其意义生成的过程是动态的

美国课程论专家古德莱德(J.I.Goodlad)认为,课程可以分为五个层次:观念层次的课程、社会层次的课程、学校层次的课程、教学层次的课程和体验层次的课程。处于不同层次的课程,其涵义是不一样的。其中,前两个层次的课程属于课程计划、课程采用阶段,往往表现为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是一种静态的“文本课程”;后三个层次的课程则进入课程实施阶段,是课程意义生成的动态过程。

体育课程同样具有涵义不同的五个层次。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倡导体育课程要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这是观念层次的体育课程。在“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研制的体育课程计划、体育课程标准和体育教材,属于社会层次的体育课程。各级各类学校根据课程方案和体育课程标准开设的体育课和大课间体育活动等,属于学校层次的体育课程,而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和大课间体育活动等课程实施活动中真正实施和学生真正体验到的体育课程,则是教学层次和体验层次的体育课程。无论是观念层次的体育课程,还是社会层次的体育课程,只有学校真正知觉了,教师真正运作了,学生真正体验了,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简而言之,体育课程本身是一门静态的学科,是一种自成一体的目标体系和内容计划;但其意义生成的过程是动态的,着重关注学生的活动与体验及课程目标的达成。静态的体育课程只有通过动态的过程才能实现其价值。

2.2.3从“三位一体”之“和”走向学生主体发展之“谐”

这里的“三位一体”是指体育课程三种价值取向的融合。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人们基于对体育课程总的看法和认识,在制订和选择课程方案及实施课程计划时所表现出的一种倾向性,主要包括学科本位、社会本位和学生本位等三种基本类型。这三种价值取向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同时也各有其局限性。学科本位价值取向的体育课程,强调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课程内容主要是人类长期积累下来的体育文化知识和运动项目;但由于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可能造成学生简单模仿和机械训练,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去甚远。社会本位价值取向的体育课程,认识到了体育课程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但过于强调课程的社会服务功能,必然会导致把学生作为工具来训练。学生本位价值取向的体育课程,强调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出发来编制和实施,有助于避免见“物”不见“人”的现象;但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过分倡导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实现,容易滑向人本主义的误区。

事实上,学科本位、社会本位和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并非一种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应注重学生的主体价值,关注学生的主体发展,在突出人本化倾向的同时,吸收社会本位和学科本位的优点和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实现三种课程价值取向的有机融合,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3体育课程相关概念辨析

3.1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

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究竟是一种怎么样的关系?是体育课程内在地包含着体育教学,还是体育教学包容着体育课程?抑或是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既各自独立,又相辅相成?建国以来,课程在我国被理解为教学内容,是指学校教育科目及各科教材。受“大教学小课程”思想的影响,体育课程被归属于体育教学的下位概念,等同于体育教材。显然,体育课程绝不仅仅是指体育教材。与此相反,有学者认为,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的下位概念,体育教学的上位概念。学校体育课程在没有实施前,它只是以方案和计划的形式呈现给大家,此时它所涉及的问题实属体育课程范畴的问题。如果把课程计划付诸于实施就变为教学,在这一层次所涉及的问题实属体育教学范畴的问题。[10]这种把体育课程付诸实践的过程等同于体育教学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塞勒(Saylor)等人认为,以下三个隐喻可以说明课程与教学的关系:(1)课程是一幢建筑的设计图纸,教学则是具体的施工;(2)课程是一场球赛的方案,教学则是球赛进行的过程;(3)课程可以被认为是一首乐谱,教学则是作品的演奏。[11]这一观点把课程看作是静态的计划,而把教学看作是动态的实施过程,强调课程与教学联系的互动性。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线性联系,简单地把一种概念归属于另一种概念的认识是不合理的。一方面,体育教学是体育课程付诸实践的核心途径,但并不是惟一途径;另一方面,体育教学并不仅仅局限于学校体育的范畴,还广泛存在于社会体育甚至竞技体育工作中。

3.2体育课程与体育课

有学者经过计算,认为我国体育课程根本达不到发展学生身体健康的目标,因为按照有关规定,小学1~2年级学生每年在体育课程中的运动时间不到40h,平均每天不到7min;在3~9年级,学生每年在体育课程中的运动时间不到30h,平均每天不到5min。实际上,这里存在着一个似是而非的误区,错误地把体育课程等同于体育课。体育课是体育教师根据国家的有关法规文件,在规定的时间内,对相对固定的学生所实施的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如果说体育教学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核心途径,那么体育课就是这一途径的主要表现形式。

诚然,仅仅通过体育课确实难以实现发展学生身体健康的目标,这就要求切实加强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就像体育课程实施途径的“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体育课程内在地包含着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等形式,涵盖了显性体育课程和隐性体育课程,兼有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双重特性。

4结束语

虽然课程是一个使用广泛而涵义多重的教育学术语,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课程涵义的理解日益呈现出整合化的趋向。根据课程涵义的整合化倾向和体育课程的本质特征,我们认为,体育课程的本质涵义是指在学校教育的环境中,学生主动地提高健康素质和体育文化素养,逐渐养成体育生活方式的一门课程。这一界定可以这样理解,体育课程是一种内在地蕴含着学生主体经验的目标体系和体育内容计划,体育课程本身是静态的,其意义生成的过程是动态的。

从体育课程的本质涵义来看,体育课程改革要避免见“物”不见“人”的现象,从严格遵循体育课程的学科特征转向密切关注学生的主体需要。需要指出的是,强身健体是体育课程的本质功能,体育课程改革要高度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掌握和学会应用运动技能是体育课程的独特目标,淡化运动技能的提法是不正确的。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实现,不能过分夸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不能过分夸大建构主义认识论的作用,体育课程的实施过程应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促进学生健康素质的提高、体育生活方式的养成和生动活泼地发展,这才是体育课程的真义。

参考文献:

[1]张百熙,荣庆,张之洞.学务纲要.参见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212-213.

[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3.

[3]吴志超,刘绍曾,曲宗湖.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312.

[4]杨文轩,陈琦.体育原理导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173.

[5]耿培新.关于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体育活动课程的研究.参见《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87.

[6]毛振明,赵立,潘少伟.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6.

[7]教育部.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8]杨贵仁.中国学校体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19.

[9]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68-72.

篇6

关键词:课外体育;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自教育部2002年颁布实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来,普通高校开展了一轮又一轮的教学改革探索,从教学指导思想的变革到教学模式的创新,从课程体系的改革到教学组织形式的探索,对各种教学手段、方法也进行了诸多尝试。纵观这些改革举措,在不断变更新观点、新名词的同时,一些新的措施的确提高了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对学生体质增强、锻炼习惯养成、人格修养和创新能力提高等方面也有积极的作用。课外体育是体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课外体育的范畴的界定意见趋向统一:课外体育是指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以外进行的一切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愉悦身心、提高运动技能水平等为目的而进行的体育教学活动,它包括早操、早锻炼、课间操、课余训练与竞赛、社团与俱乐部活动等。在一系列的教学改革过程中,课外体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课外体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校体育工作的实施。

一、课外体育是体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指导纲要》指出:“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文件明确指出,体育课程不仅包括体育课堂教学,也包括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与课堂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高校学生思维独立、自主意识强,通过课外体育的参与来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和创新思维是新一轮教学改革值得重视的问题。

二、课外体育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据对我国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体系的相关资料的分析,我国高校现行体育课堂教学时数有限,大部分学校每周课时只有2个学时,持续16到18周,而且,很多高校因为场地条件、天气因素和突发事件,实际的体育课堂教学时间更少。这种教学现状,很难实现既定的体育课程目标,学生学习运动技术技能、锻炼身体、活跃身心和开展交流等等教学目标都无法落实。而另一方面,高等学校的整体课程设置相对于基础教育阶段显得比较宽松,学生有大量的闲暇课余时间,如果能合理有效利用好这些课外时间,将能从多方面促进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通过课余时间的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锻炼兴趣和习惯,真正实现 “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和“快乐体育”。课外体育与课堂体育教学不是割裂独立存在,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影响,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学习完整的运动技术和锻炼方法,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可以弥补课堂教学中学生实际锻炼时间的缺陷,也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自发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课外体育是贯彻实施“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和“快乐体育”等先进体育思想的核心途径

高校体育教学的根本目标是要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全面发展。目前高校课堂教学现状不仅体现在教学时数少,而且教学内容单调陈旧,教学组织形式和方式方法上脱离学生实际,忽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外体育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在时间安排上可以灵活多变,在组织形式上可以变化多样,而且,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可以摆脱教学常规管理等条例的束缚,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和“快乐体育”等先进体育思想融入教学课程体系是体育教学改革向前推进的动力,这些思想的本质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文体育观,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放在体育教育的首要位置,这种目标的实现,现阶段的体育课堂教学根本不可能完成,课外体育正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自由、自发的巩固体育知识技能、施展体育才能、愉悦身心、社交合作等活动的平台。

四、课外体育是开展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推行素质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实施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体育课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基本途径。课外体育在促进素质教育方面比课堂教学具备更大的优势,其主要表现在:一、课外体育具有机动性和普及型,无论是定期参与还是偶尔为之,无论参加社团或俱乐部活动,还是独自锻炼活动,无论在何种场地和群体,广大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性参与课外体育活动,这种自由和自主的状态为学生创新思想的萌芽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发展提供很好的平台。二、课外体育活动需要学生自主自发参加,而且活动安排很多是通过团体和团队活动的形式,需要参与者沟通协作,这种方式给学生更多心理体验和人际交流的机会,学生不仅在课外体育活动中锻炼了身体,而且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社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篇7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课程 人力资源 资源开发 原则与途径

“健康第一”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宗旨,因此,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应当是健身的知识和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人类的健身手段与方法十分丰富,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发展。目前,除竞技体育外,社会上还有许多广大青少年喜爱的新兴体育项目、娱乐体育、休闲体育、民间和民族体育的内容,如各种时尚的健美操、健身舞、民族舞、街舞、软式排球、气排球、轮滑、攀岩(人工)、飞盘,以及有特色的体育项目等,有的体育教师还动脑筋想办法,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创造出不少既令学生喜欢又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锻炼方法。体育课教学内容的开发还应当包括对常见的竞技体育项目的改造和利用,不少竞技体育项目,只要我们降低技术要求或器械标准,突出其健身与娱乐的功能,就会成为学生喜爱的好教材。在现代社会里,人们普遍关注自己的健康,因此,各种媒体都注重报道一些关于健身、保健方面的新知识、新观点、新方法。这些知识的来源是非常丰富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选用一本好的教材外,教师还应当通过各种书籍、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广泛搜集有关材料,及时补充一些新的教学内容。

1.《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人力资源开发

体育课程人力资源可以理解为介入该课程并对课程的实施起积极作用的人力来源。课改要求体育课程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的人力资源不但包括校内的体育教师、学校有关领导、班主任、学生等,而且包括校外的有关专家、教练员、社区体育指导员、家长等。这些人都可能对体育课程的实施起到积极的作用。以往,除了体育教师,很少有人会直接介入体育课程的实施工作。然而,开放式的体育课程,由于时间和空间的拓展,内容与方法的多样化,需要多方人力的介入才能得到较好的实施。为了更好地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校内,需要校领导、教务管理人员、班主任和学生积极介入学校体育工作。体育课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仅靠体育教师的力量往往是不够的,在必要的情况下,完全可以考虑聘请校外的有关专家、教练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担任部分的教学工作。有的学校还提倡校内外体育人力资源的相互流动,不但提倡在需要时可灵活聘请校外人员担任教学工作,而且提倡在允许的情况下让体育教师走出校门,担任社区体育的指导工作,参加各种业务进修,以此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体育课程改革,体育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体育教师既是课程的主要实施者,又是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素材资源的载体。因此,充分挖掘体育教师的潜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是人力资源开发最重要的环节。在课改的进程中,体育教师应当尽快完成角色的转换,即从原来的课程执行者转变为决策者,从一个“教书匠”变为一个课程的研究者。角色的转换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应当为体育教师创造条件,让他们有机会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与技术,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体育教师自身也应当加强学习,积极思考,参与教学研究,在改革的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以适应课程改革形势的发展。

2.《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与途径

当我们建立了新的课程观后,我们的视野将扩大,将会发现体育课程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可以说,一切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资源都可成为本课程的资源。但事实上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资源都加以开发和利用,因而应当根据资源的优劣和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2.1《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

2.1.1学生的健身性原则

“健康第一”是学校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首要目标。因此,我们在开发课程资源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健身性原则。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在他们发育成长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体能发展敏感期。所以,我们在选择素材资源时,应当根据不同阶段学生身体发展的特点,科学合理地加以选择,保证这些素材能真正起到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的作用。

2.1.2学生的兴趣性原则

兴趣是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动力,学生只有对教学的内容、方法、环境产生兴趣,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在开发体育课程素材资源时,切忌选择那些技术要求太高,学生根本学不会,或枯燥无味的素材。青少年活泼好动,我们应当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选择他们喜爱和欢迎的运动素材。

2.1.3学生的适应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是指在开发体育课程资源时,与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在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发现很多很好的课程资源,但是否能够很好地利用,还要看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如学校的场地器材、财力和环境等是否具备应有的条件,体育教师是否具备开发的能力,学生是否具备应有的基础,甚至还要考虑到能不能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等。

2.2《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

《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是新概念,它的开发与利用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崭新的课题。然而,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不能靠闭门造车,更不能盲目进行,而应当经过广泛的调查分析,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实证,用实践来检验所选用资源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只有通过这些途径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

2.2.1调查研究

在我国辽阔的大地上,各省、市、自治区,甚至每所学校所在的社区,都客观存在着许多可开发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但这些资源如不去发现、挖掘,就谈不上利用。因此,开发体育课程资源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充分掌握可利用资源的实际情况,再经过比较分析,从中选择最佳的资源加以利用。

2.2.2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是开发《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必经途径,只有通过教学实践的验证,才能证实所开发的资源是否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是否受学生的欢迎。因此,在开发课程资源时,应当提倡采用科学研究的方法,以实验的结果证实所选择的资源的有效性,并从中选择最佳的资源加以利用。

2.2.3交流推广

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当今《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一个新亮点。近年来,不少地方和学校在这一工作上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经验,他们在素材资源的特色化上,在社区条件资源的利用上,以及在人力、财力资源的开发上,都打破了原有旧课程的框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们的好经验是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的。因此,在开发课程资源的工作中应提倡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做到信息资源的共享。

以上三项工作,可由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或学区教研部门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开展,也可由各学校体育教研室在学校的支持下展开研究开发,甚至还可以由有热情、有能力的体育教师独立进行开发。总之,应广泛发动各方面力量开发和利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资源,使《体育与健康》课程更加生动活泼,深受学生的喜欢,并促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

3.结语

《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是指形成《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根据资源的功能特点,可把《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分为素材资源和条件资源两大类。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地位进一步得到提高。要实施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与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地方、学校和体育教师必须积极开发本课程的资源;开发《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首先要更新观念,打破原有课程的框框,将课程视为开放系统,拓展课程的时间和空间,全面开发和利用素材资源和条件资源;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必须经过严格的筛选,按照健身性、兴趣性和适应性等原则进行选择,选取最佳的资源加以利用。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主要有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和交流推广等。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6.

[2]刘晋.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研究.园丁工程体育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论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90-396.

篇8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教学方案

体育课程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肩负着重要责任,渗透着人们对理想的追求,是人们期望变理想为现实的过程。每个接受中学教育的受教育者都会憧憬中学阶段能给自己提供什么样的体育课程。而很多体育教师包括本人自己在还没有经历过教育实习前,都或多或少错误地持有阶段体育观、体制教育观、竞技体育观,或者“赶时髦,搞形式主义”等错误的观念。熟不知,普通中学的体育课程是中学体育工作的核心,切不可顾此失彼、因小失大。况且,只有基础体育抓得好,才能得好苗子,才能出人才。

一、初中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特点分析

体育课程改革涉及到体育、教育和社会情境。它的核心部分就是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这一过程是复杂的、系统的和整体的,整个体育实施过程有着许多不可预期性和不确定性,这与影响体育课程实施因素的复杂程度是明显相关的。体育课程改革与传统体育课程相比,其策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转变。

1.改变光注重运动技能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内容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体育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2.改变内容“难、繁、偏、旧”的现状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改变现行体育课程的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改变现行体育课程的评价

过分强调运动成绩的现象和过于注重甄别的功能,发挥体育课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促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改变现行体育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体育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策略新探

体育课程改革正在稳步开展,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一些原因,也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应当加强对体育改革进行力度,进一步提升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1.改变体育课程教学的观念

教育观念的转变必然带来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学方式的最大改变,将是更加注重情景创设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体育课过程中,无论是初中生还是小学生都有自己对体育的感受,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旧的体育课程模式却把成人对体育的认识和竞技化的方式强加给学生,造成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本来喜欢体育活动的学生大部份变得不喜欢体育课、甚至也不喜欢体育活动了。正如卢梭所批评的:“儿童本来有自己的情感和感受方法,可是社会却把成人的情感和感受方法强加给他们。”新的教学方式,要求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

2.增强体育课程改革重要性的认识

体育是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织部分,我们应该同等对待。体育课的性质: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其价值则是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

要加强学校领导,特别是校长的体育课程改革理念的培训工作,把体育课程的实施效果引入到校长年终考核的业绩上来。体育课的课程改改应当和其他科目(如语文、数学等)的改革一样,受到同样的重视。不仅需要思想上重视,而且还要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来推动课程改革。鼓励教师进行课程改革的研究,加强教师间交流,同时应当加强对课程改革的监督。

3.提高学生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

要使学生对体育课有兴趣是关键的因素。在体育课的组织和管理上,突出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使学生拥有更多的自来管理体育活动,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下,无论学生有何想法,都必须按照教师的意愿和口令来完成。这种做法有利于“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的同时,其实也将教师摆到了学生的对立面。体育课教学要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当摆正位置,调整和学生的关系。应当调整教学语言,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体育教师不应该总是以命令式的语言和学生交流,适当采用亲切、自然、通俗的口语来与之交流,这样容易和学生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情意体验,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从有利于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出发,在教学活动中要特别注意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4.提高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

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体育教师作为实施者,是课改成功的关键。体育教师在认真落实课改文件的基础上,要把体育课程从提高运动技能和增进身体健康、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提高对课程目标的认知。要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编一定的适宜的体育项目或者游戏,如健美操、体育舞蹈、乒乓球和羽毛球等等,制定出具体的、适宜的教学目标与计划,以促进学生体育兴趣的养成及健康体魄的形成。此外,教师在进行教学研究的时候,不能单纯的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主要局限在教学方法、教学原则、教学手段以及教学内容方面,还要重视教学的主体―学生。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研究以及教学实践中,一定要遵循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重视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改革 体育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马望华(1975-),女,硕士研究生,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一、何为职业、职业类技术学院

什么是职业呢?从百度网搜索职业的定义“职业是人们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谋生手段的工作;从社会角度看职业是劳动者获得的社会角色,劳动者为社会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并获得相应的报酬;从国民经济活动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角度来看,职业是指不同性质、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操作的专门劳动岗位。”不论从何角度看,职业就是人们从事工作,并获取劳动报酬的工作形势。社会发展至今,大学生谋求一份职业已经不在像以前一样容易,那种包分配形势离当下的社会已经越来越远,因此大学生谋求职业就必须以自身专业为基础,对职业要求做出相应的调整。这就显示出在谋求职业之前,职业教育成为当下最有效的谋求手段,职业教育途径很多,有社会办学,国家办学,私人办学等等,多种职业教育相比之下,国家办学在就业形势,学历保障,学习内容,名誉信度上,都占有一定优势。因此职业类学院就必然成为职业教育出发点。

二、职业类技术学院课程改革

国家在设置高等职院的课程时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主要是根据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 的实际需要来设置和调整专业,由承办学校自行确定,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备案。专业口径可宽可窄,宽窄并存。”从以上高等职院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出,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技能,那么这就要求课程安排要以技能、技术知识为主,当前随着社会的需求,单位企事业的需要,高职的发展,越来越显示课程改革是不可回避的问题,那么体育课程在这一改革浪潮下不可能一层不变。

三、体育课程的改革现状

随着教育体质的改变,二十年里,体育课程也在体育模式与全面发展体质的目的下进行变化,这样的变化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今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与体质文化的需求。而高职的前身主要是各中专,技校、商校等发展起来或合并起来的大专类院校,其体育课程主要走的是中学,中专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下的体育课程与现今发展要求来看,存在着以下几个缺陷:(1)教学观念陈旧:教学观念上还停留在教学内容多样化,课程目标多样化,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等特点上。(2)教学模式单一:主要体现在上课形式上单一,(3)教学内容复杂,与现今的社会存在着格格不入的局面,教学还停留在以体质检测为主的教学内容上。现今,各类职高学院为了适应社会大发展,进行课程改革,在职高类课程改革浪潮下,体育课程也要求思变,转观念。

四、体育课程改革方法

体育课程是职业类学院的一门课程,虽然它与职业无关,但却是职业的基础,为了更好适应职业的发展,体育课程不能停留在原来的教学水平上,这就要求体育课程有一个全新变更。

4.1体育功能相结合进行体育课程改革

现在体育功能主要是以职业特点为依据进行发展,这一阶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可以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制定体育课程内容,然后根据学生喜好,选项教学,选项教学由于是学生自己感的内容,所以有利于学生提高掌握,同时体育课程是为职业服务的特点,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的培养,第二部分,根据学生专业对学生进行专业强制性体育课程安排,这一过程主要是从学生专业出发,内容也许不是学生所乐于接受的,但却是学生专业所必需的,像旅游专业的学生,职业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是除了性格开朗,身体健美,还要具有良好的耐力,因此要对他进行耐力内容方面的体育课程安排,像长跑,这一项目大多数学生都会对其厌烦,但却是职业所必需的。

4.2 与体育课程资源利用相结合进行体育课程改革

所谓课程资源:在钟启泉教授主编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中是这样论述的: 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根据这一课程资源的解读,体育课程资源可分为体育课程进行所必需的物质资源和必需的文化资源。物质资源包括场地、器材、设备、设施等在内的实物性资源;文化资源包括项目所具有的民俗文化特性和教师科研与实施课程教学的水平。资源的利用是对体育课程实施的保障,怎样利用好体育资源,是对体育教师上好一节体育课程的考验。另外课程的实施除了资源以外,也包括显性的课程计划、科目、活动, 和隐性的教师影响、师生关系、校园文化等。融合好体育课程各项基能,是体育课程所必需的前提。

4.3 与素质教育、终身体育教育相结合进行体育课程改革

体育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过程,在此过程不仅要教会学生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运动技能,而且要教会学生在将来如何用所学过的运动技能、卫生保健知识去锻炼和养护身体的能力,同时还能带动周围的人进行身体锻炼。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要在过程性评价的基础上,再对其开展终结性的评价。

参考文献:

[1]、赵顺来.试析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1( 1) .

篇10

关键词 农村学校 体育课程 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Difficulties and Strategies of Rural Schools in Sports and

Health Curriculum Standards Implementation

LIU Yangbo

(School of Sports, Zunyi Normal University, Zunyi, Guizhou 563002)

Abstract Spor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chool education, but at the edge of the state on the basis of long-term education. Especially in rural areas, lack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by various constraints,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in rural schools in more serious. In 2011, the state issued under a "compulsory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demanded the fall semester began in 2012 in the National Executive. Rural schools face many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 standards, but it also has its own advantag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ural schools Zunyi PE and health curriculum, based on this, put forward some recommendation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schools'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urriculum standards".

Key words rural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strategy

0 前言

国务院2010年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与时俱进,推进课程改革;巩固与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城乡和区域均衡发展的任务要求,明确了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一直是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在《纲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战略主题下,特别提出要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为此,教育部组织专家在长时间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对2001年开始执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了修订,印发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并决定于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国执行。然而,城乡经济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性依然十分突出,广大农村学校体育教育面临着《新课标》的严峻考验。但同时,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作体育课程的有效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成为农村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特色和优势,以弥补在传统课程资源方面的不足,为农村学校有效实施《新课标》提供条件。

1 农村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现状及面临的困境

农村地区尤其是西部边远山区的农村学校体育教育条件十分困难,本文以贵州遵义市为例,对辖区13个县(市、区)农村学校(村级)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整体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与统计分析,得出制约农村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发展的关键在师资,突出的问题是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面临着场地设施匮乏、体育课程经费困难、体育学科地位得不到重视等一系列问题,使得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农村学校实施的效果甚微。

1.1 农村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师资严重不足

整体上看,农村学校体育师资较前几年有所发展,但仍然存在较大缺口。在本文调查的117所农村学校中,有84所学校没有专职体育教师,有24所学校只有1名专职体育教师,9所学校有2名专职体育教师。在42名体育教师中本科学历的16名,大专学历的21名,中专学历的5名;初级职称的23人,中级职称19人,无高级职称;平均年龄29岁。可见,农村学校体育师资呈现典型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教学经验缺乏的态势。教师在课程教育中起着关键和决定性作用,然而占72%的学校没有专职体育教师,其体育与健康课程均由语文、数学等其它科目教师兼任,在所有课程新课标同时执行的条件下,教师原本主任课程的学习和教学任务就已经很繁重,根本也无暇顾及兼任课程的教研与学习,这使《新课标》在农村学校的实施缺少了人力资源的保障。

1.2 农村学校的场地、器材设施极其匮乏

场地器材是学校开展体育课程教学、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业余体育运动训练等一切体育与健康教育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所必备的硬件条件。农村学校场地器材缺乏是长久以来的老问题,尤其是场地设施,修建或补充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在学校经费紧张的条件下建设运动场馆谈何容易,体育课程教学如果没有场地设施的保证谈何教学质量。调查中没有1所学校建有400米标准田径场和室内体育场馆,没有1所学校符合《教育部关于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备目录》标准。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是农村学校最为齐备的体育器材,但均远未达到国家标准。没有1所学校建有软性室外体育场地,甚至于有27所学校连硬化的体育场地都没有,全部为土质室外场地。可见农村学校的体育场地与器材的匮乏程度之大。

1.3 农村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随意性大,缺乏规范管理

课程教学是实现教学质量和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是体育与健康教育的主要手段,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意识与习惯、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掌握,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都需要在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中获得。教育部明确规定:“小学1~2年级体育课为每周4课时,3~6年级为每周3课时,初中7~9年级为每周3课时。”然而农村学校体育课时明显不能达到国家标准,课时得不到保障。调查中没有1所学校体育课时符合国家规定,1~6年级多数学校为每周2课时,7~9年级均为每周1课时。主要是体育师资不足,场地器材短缺等原因所限。部分学校每次课只能容纳1个班上体育课,且90%以上的学校体育课都安排在下午5、6节课,所以被迫减少了体育课时。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校没有体育课教学计划、教案,教学管理存在不重视和混乱等现象非常严重。

2 农村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的策略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程教学以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强健体魄和促进健康心理,为青少年成长为具有健康身心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健全人格奠定基础。《新课标》能否得以贯彻落实和有效实施,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未来的国民素质,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命运。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学校学生大量涌入具有优势教育资源的城镇学校,农村学校已面临着巨大的信任危机。但其实农村学校的体育与健康教育也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正确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农村这一广阔的资源市场,形成具有农村特色的体育与健康教育模式,可以解决及弥补目前农村学校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甚至可以在学校体育健康教育中形成自身的优势。

2.1 构建“凡任必学”的培训机制,提高任课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与认识

对《新课标》的培训学习,是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的正确理解,增强其执行能力,保证实施效果的必要途径。当前农村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师资是一支以兼职教师为主、专职教师占少数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业务水平不高,甚至有部分教师不能正确理解与认识体育课程本身,认为体育课就是让学生出来玩一玩,透透气、休息休息而已,不能理解体育在学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

要求凡是任课教师必须进行岗前专业培训和对《新课标》的学习,使之正确理解《新课标》的精神实质和具体要求,打破在实施中的盲目与无知状态。可建立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即校内的专职体育教师对兼职教师的培训和参加县市、省区和国家组织的各级培训相结合,不断争强体育任课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教学能力水平。大部分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不能正确认识与看待体育课程,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未能接受相关的培训,或培训学习的机会太少,受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影响,面对新观念、新理论不能正确看待,更谈不上贯彻执行。所以,构建“凡任必学”的培训机制,切实提高农村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任课教师的职业素养,是现阶段确保农村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得以贯彻实施的第一步。

2.2 加大体育师资的引进和配备力度,从根本上解决师资短缺问题

没有优质的师资作为支撑,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教学的执行者,在整个学校体育教育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对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决定性影响。

现阶段以兼职体育教师为主力军的现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师资问题,师资短缺是制约和影响《新课标》实施的主要因素之一。当前农村学校不只是体育这一科目教师的兼职情况较多,一人兼任几门课程教学和跨年级任课的现象十分普遍,教师的教学任务非常繁重,加上对体育科目的传统观念和认识,兼职体育教师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从事体育课程的教学研究,加上缺乏专业的理论基础和系统训练。使之在主客观方面都不具备搞好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条件,只有不断引进和培养体育师资,建立一支优秀的专业体育教师队伍,为农村学校体育教学提供人力资源保障,才能从源头上解决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3 “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和开发农村学校特有的体育课程资源

场地设施器材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离开了场地设施器材便很难实现。但场地器材恰好是农村学校普遍匮乏的课程资源,现阶段要短时间配齐国家标准的场地设施器材几乎是难以完成的任务,《新课标》明确指出:“各学校要大力开发和充分利用其它的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保证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有效实施。”

农村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供体育课程教学开发与利用,例如学校可以充分利用附近的地形地貌、气候和季节特点开展定向越野或登山、远足、游泳等,冬季可以开展滑雪、打雪仗、滚雪球等极具田野特色的体育课程。另外,广大农村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民间体育资源,也可以作为学校体育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

2.4 规范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与健康学习的基本形式和重要途径。规范课堂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落实实施《新课标》的重要保证。《新课标》对课程教学内容没有具体安排,这让很多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运用中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新课标》的宗旨是以目标引领过程,把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运用的主导权交给了教师,是让教师在教学目标引领下充分结合学校、学生等实际,更加灵活多样地组织教学,目的是让各地、各校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把课堂教学组织的权利全权交给了教师,要求教师以达成教学目标为宗旨组织教学。

学校要具体制定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并有效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在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上要体现“目标引领内容”的思想,即在充分考虑学校场地设施、气候、地理环境、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和生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以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3 结语

农村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师资短缺,场地与器材匮乏是众所周知的现实,受多方面条件限制,这一现状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根本解决。但《新课标》明确提出以“目标引领内容”这一精神实质,即要求各地、各校结合实际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为唯一标准,实则不但可以跳出体育课必须依靠场地器材这一传统模式,还可以通过挖掘、开发与利用农村这一广阔资源市场,将大自然这一得天独厚的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出来,成为农村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特有的资源优势,不但能够弥补农村学校硬件基础差的问题,还能成为其体育课程的一大特色与亮点,使《新课标》得以贯彻实施的同时,形成农村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新模式、新出路,切实提高农村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质量。

基金项目:遵义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研究课题(13ZYJ043)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宋超美.对2011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部分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25(1):34-37.

[3] 李艳群,赵保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资源的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6):20-21.

[4] 柴娇,张力.论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2种教学设计思路的融合[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23(5):420-423.

[5] 于素梅.中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区域特色与新时期面临的新问题[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25(2):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