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课题研究范文

时间:2023-11-20 17:27: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教育课题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教育课题研究

篇1

摘 要 本文从信息时代引领下学习方式与学习需求的转变,“微时代”的来临对传统教育的冲击,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亟待提高,课课练的提出迫在眉睫,而课课练微型课程的设计是课课练高效开展的有效手段之一等方面讲述了微型课题子课题研究的背景。通过对六合区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测定以及进行课课练干预措施,针对每年学生体质健康出现的问题提出有力和切实可行的“课课练”干预措施。

关键词 初中体育教学 “课课练” 研究目标

一、微型课题子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信息时代引领下学习方式与学习需求的转变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代,信息化校园已经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学习方式也呈现出了多样化,先后出现了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形式,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新的教育方式也逐渐被采纳并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中。学习的时间也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或者一段时间内,而是以发展终身化教育、全民化教育的观念为主。如今终身学习是 21 世纪所提倡的主流教育理念,故要求学科教学必定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主旨,并为其终身学习打好基础。而微型课程的设计充分考虑到落实学科教学终身学习的思想,并充分考虑学生的“四能”发展,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开发具有创新性的教学资源。学生学习的媒介有了新的改观,从传统的教室、黑板中解放出来,电脑,手机等一切移动设备进入课堂,出现了移动学习、微型课程等新的学习概念。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需求的转变为微课程的出现与发展提供了空间。微型课程的出现并推广是符合信息化时代对学习方式和学习需求的转变要求的。

(二)“微时代”的来临对传统教育的冲击

微型课程是近几年随着自主学习、碎片化学习、移动学习的理论发展而逐步受到教育学者的关注与热议,在教育教学范畴内掀起了一股对微课程教学模式探索的热潮。微课程之所以受到追捧,笔者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微课程具有容量小、时间短、便于传播的特点,而且由于微课程时间较短,信息含量少,学生一次记忆或者学习会非常简单,不易产生疲惫感,符合学习规律。微课程和传统的课堂实录有很大的区别:传统课堂看不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微课程的出现则可以弥补这些缺憾。微型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老师的任务,让学习者学习到相关的课程,节约了教师的时间,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

(三)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亟待提高,课课练的提出迫在眉睫,而课课练微型课程的设计是课课练高效开展的有效手段之一

近年来,全国青少年体质监测结果显示学生体能素质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亟待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在这种背景下,“课课练”再次被教育部门和学校体育工作者所关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通过坚持不懈的“课课练”,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这对加深中小学体育教学“课课练”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创新“课课练”、推动体育新课程的实施,越来越显出其必要性和积极意义。当前,“课课练”内容以田径辅助项目为主,内容单一,枯燥无味,导致学生不喜欢甚至厌倦。为此,通过本课题在中学体育课“课课练”的创新实践,体现新课改的理念和体育人的创新精神,创编出具有趣味性、新颖性、针对性的微型课程,能激发学生参与“课课练”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课课练”微型课程的设计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目标,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积极寻求能够增强学生体能素质的方法和手段,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为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直观、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二、子课题研究目标及设计

梳理国内学者关于“课课练”专题教材编写及教师教学的相关研究,整理归纳“课课练”专题相关知识点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制作有关课课练的系列微型课程,收集整理专题相关的练习手段并将这些素材系统化。通过对六合区中学生(13-15岁)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测定以及进行课课练干预措施,并将数据与省市均数比较,分析六合区中学生体质与省市平均总体水平差距的规律与取向,将影响因素的调查与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同步进行并多方面、准确、客观地进行研究、评价,针对每年学生体质健康出现的问题提出有力和切实可行的“课课练”干预措施。

(一)课课练微课程中有关校本教材的研发

结合初中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理念,把“课课练”引入体育课堂教学,并整合体育学科多项体育运动知识,创编教材,通过部分运动项目作为载体,充分应用运动项目的器材、场地等开展各种身体素质练习的课课练,使“课课练”走向“校本课程”,创编成“微课程”形式呈现。本课题将从足球、武术、体操等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针对教材的特点、器材、场地开展相关的“课课练”练习,并在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与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探讨,总结足球课的“课课练”的成功经验,创新“课课练”的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为体育课堂教学“课课练”提供教学理论和方法依据。

(二)“课课练”对体育器材的研发

体育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难以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学。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应性,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而场器材资源是体育课程资源中很重要的一大资源,对该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对课程实施起到积极的作用,是构建体育新课程体系的重要基础,也是完善体育课程的重要保障,因此其意义不言而喻。“课课练”的教学内容,明确地指向有效率的身体锻炼,操作规范,锻炼效果很好,但是比较缺乏新奇性和趣味性,一味强调负荷曲线达成的体育课堂教学让学生讨厌和反感。因此本课题研究内容之一就是如何有效开发体育器材,利用器械等手段提高学生“课课练”的运动兴趣。主要表现之一是在“课课练”中将栏架、弹力带、软梯等器材作为课课练的练习手段,让学生在参加课堂活动中享受“学之乐”“练之乐”“玩之乐”,最后让学生在有趣、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习知识、掌握运动技术、增强体质、塑造个性,从而培养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主动性,促进课堂的高效。

(三)“课课练”典型教学案例的设计研究

随着我国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案例教学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多数研究主要侧重于案例教学过程、实施环节及教材分析等方面,对体育教学案例的设计研究较少。且多数案例针对性不强,不能满足所有地区学生对案例多样化、本土化的需要。而体育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直接组织者,他们最了解教学实际和学生学情,本课题基于教学一线,所搜集的有关课课练的教学案例更具有针对性,能够反应目前课课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此,子课题针对初中体育教师设计有关课课练教学案例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为他们提供设计课课练教学案例的思路指导。根据南京市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计划内容,在体育常态教学实践中教师安排几分钟的“课课练”时间,并进行针对性的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锻炼,课题组成员收集各类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究。

(四)“课课练”教学效果的评价机制

篇2

【关键词】新课标 ; 教师教学行为; 体育兴趣

1 问题提出

1.1 新课标的要求。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摆正学校体育工作在学校教育的地位是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因为学校体育在实现“素质教育”,提高国民体质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天学校的体育工作直接影响着21世纪建设人才的素质。新课程要求开放课堂,以学生的自主、健康、充分发展为核心,以开放性的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线来达到教学目标。

1.2 培养兴趣的重要性。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也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古代就有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可见,兴趣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强大动力,人的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活动中发生,发展起来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教学艺术,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方式,大胆的改革。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有兴趣才有质量。在体育教学中,培养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重要目的是要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课学生的积极性。

1.3 研究的目的。

我的研究目的旨在通过实践研究寻求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使学生充分认识自我,认识体育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我任教的学生以积极主动的表演者、交际者的角色参与教师精心设计的各项教学活动,从而形成良好的体育学习兴趣。我能时时处处为学生考虑,恰当地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的理想境界。

2 研究概述

2.1 研究目标。

2.1.1 探索小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特点;

2.1.2 探索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途径与方法。

2.2 概念界定。

2.2.1 体育兴趣。

依据《体育课标》与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特点,变革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从二期课改日常的教师教学行为入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主体性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健康主动、以饱满的情绪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形成浓郁的体育学习兴趣。

2.3 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2.3.1 研究的对象:我校的三年级学生。

2.3.2 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这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通过对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兴趣特点及二期课改背景下实施要求的了解,掌握小学生对体育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在学习理论知识、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开展实践研究,寻求培养小学生学习体育兴趣的有效方法与最佳手段。

(2)调查法:在准备阶段,通过对我班学生的访谈及问卷调查参与体育活动状况、参与交流状况等,了解学生学习体育时的状态。

(3)专家咨询法:主动联系,求得业内行家、教学专家的指导和帮助。

(4)文献资料法:主动查阅相关资料,避免走弯路。

3 研究实施

3.1 了解小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特点。

3.1.1 兴趣的广泛性:小学生的特点是爱好广泛,对任何新鲜的事物都有浓厚的兴趣,对于体育学习与锻炼也如此。他们对新项目、新游戏很感兴趣,非常想尝试。

3.1.2 兴趣的选择性:小学生对各种运动项目有不同的兴趣和选择。表现为:男生喜欢强度大的运动项目,如球类;女生喜欢姿势优美、节奏韵律强的运动项目,如艺术体操、韵律舞蹈等。

3.1.3 兴趣的简单性:小学生的形象特点比较发达,他们喜欢一些比较简单易学的运动项目,不要求有太高的技术要求,满足于掌握动作要领。

3.1.4 兴趣的易变性: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变化,包括对事物的兴趣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或是对运动项目的疲倦感,或是受到新鲜项目的冲击,容易兴趣“别恋”。

3.2 学生体育兴趣不高的成因分析。

3.2.1 学生的意识。

由于小学生自身的体育意识淡薄,他们心中的体育锻炼是在操场上自由自在的玩耍,没有意识到应该是体育课上的训练要求,主体参与的意识不强,可以说学生没有主动参与体育训练的想法。

3.2.2 教师的因素。

体育教学中过分突出教师的主体作用,重视教师单向传授知识,不放心也不舍得放手让学生锻炼;教学方法不新颖,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吝啬给予学生微笑,缺少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学生的兴趣也就无从谈起了。

3.2.3 传统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广泛流传的是重文轻武的思想直接或间接地束缚着现代教育思想的传播,加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大一部分家长认为体育学好学坏无所谓,导致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被剥夺,学生上体育课也就不思进取,更不要说兴趣了。

3.3 新课标下教师教学行为的实施要求。

在新课程要求下,小学体育教师应充分了解儿童学习体育的兴趣特点,更新自己的行为以实现体育教学的科学化。

3.3.1 指导思想的更新: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新课标确立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体系,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定义为“以身体锻炼为手段,以增进小学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的”的一门课程,突出健康是唯一的目标。

3.3.2 知识结构的更新:当今社会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系统知识结构包括:“多媒体”知识是结构的综合,它不仅是教师综合能力的表现,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普通基础知识是结构的基础,它既是教师形成教学能力以及其他能力的基础,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学科专业知识是结构的重心,它制约着教学、训练、科研工作,顺利地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有力保障。有了这类知识,我才能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使学生的兴趣得以提高。

3.3.3 教师行为的更新:新时期体育教师不再只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健康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因此要记住我的职责是教育所有的学生,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前能。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地给每位学生同等的参与练习的机会,并经常检查、反省自己是否在对待不同学生上有差别,尽量公开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在实施奖励时,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不可有不同的对待。要常常了解学生的意见,看看他们是否认为我在期望上有偏差,随时审视,随时修正。

3.4 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方法。

运动参与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关键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培养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和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3.4.1 正确引导,激发兴趣。

(1)根据学生的性别、生理特点、年龄特点,我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体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予以正确对待和引导,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维护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他们学习体育的兴趣。

(2)强化学生体育学习的意识,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方法等教学,让小学生了解到体育活动不仅是课间在操场的追逐,更是有意义的项目活动,包括体育课上的训练要求。

3.4.2 倡导愉快,培养兴趣。

(1)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

让教师把更多的教学活动让位于学生设计,教师与学生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在这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况,实现共享共进,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我在体育教学中,常常让学生来领操,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来展示自己,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让学生相互帮助,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其乐于开拓自己的知识面来培养他们的兴趣。我在体育课上让会跳舞的学生来传授一些韵律操,让学生共享他们课外习得的游戏。这样的方式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法。

学生对传统的体育课教学形式、教学内容、项目考核等越来越不愿意接受,而喜欢活动内容新颖、有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灵活多样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感兴趣的能吸引眼球的体育课。

A、儿童化。

儿童化教学就是要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进行体育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完成体育课的教学任务。教学活动中,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儿童的“本性”往往毫无保留地反映在体育课中,按照童心、童愿和童颜组织体育教学,防止体育教学的“成人化”,防止单纯技术传授。

B、兴趣化。

体育教学的兴趣化可以给儿童以情绪的满足,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手段要多样化,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采用游戏法和比赛法等培养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兴趣化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

要使学生感受到课堂中教与学的愉快过程,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挖掘快乐的潜能,通常的体育教学不外乎跑、跳、投等纯粹的技术教学,枯燥又乏味,提不起他们的兴趣,但是我们可以运用游戏教学、情景教学、互动教学等投学生所好来淡化技术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的去完成教学任务。比如:在长跑教学中,学生常感到厌烦,在教学中,就可以设计了各种发展体能的游戏,并配以音乐贯穿其中,学生愉快的,在不知不觉中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增添了他们的信心。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有目的地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和形象生动的场面,以生活展现情境,以事物演示情绪,以图画、录象、多媒体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述情境,以迎合学生心理爱好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欢乐的气氛中完成练习,在乐趣中掌握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

C、游戏化。

小学体育教学中很好地运用游戏教材,充分发挥游戏教材的教育因素对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游戏具有趣味性和竞争性,对小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体育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体育方法之一。在体育课堂教学时适当地采用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在课的开始和结束阶段,采用游戏法对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课的顺利进行。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是兴奋占优势,抑制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单调的练习容易产生疲劳。因此,要采用变换游戏方法,加深形象化教学,使每一个游戏都能吸引学生。站队时,给每人编上号,然后通过“找找火车头”“找找小伙伴”和“快快集合”的游戏,帮助学生很快记住自己在队伍里所处的位置,并能很迅速站好队。六、七岁孩子的空间知觉很差,对事物的形状、大小、特别是方位认识模糊。但可以通过“咕噜,咕噜捶”、“请你向我这样做”、“吹泡泡”、“图形跑”和“无声操”等游戏,使学生的空间知觉得到较快提高。

3、发挥主体,再现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一个适时适度的表扬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学生做得好的方面在第一时间给予肯定,学生主体性凸现,会再现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乐于去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意义,体验成功。“成功感”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成功感”的增强会对其兴趣产生和保持起到促进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用欣赏和肯定的目光对待学生是学生获得自信心的源泉,从而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

4 课题研究工作的初步成果

4.1 呈现的效果。

1、学生的学习体育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激发,师生互动良好,学习热情高涨,除去课堂上发挥了主体性之外,还延伸到了课外,产生了良性循环。

2、课堂教学中,提高了主体主动参与的质量和程度。

3、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了浓浓的兴趣,呈现出爱学、乐学、愿学的景象。

4、老师具有亲和力,师生关系和谐、平等、民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

5、学生体验成功和创造的喜悦。师生、生生的思维撞击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课堂中涌动着生命的活力。

4.2 我班学生的变化。

1、大多数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体育兴趣:愿意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项目练习,表现愿望强烈。

2、学生思维活跃,参与热情高,能积极参与到师生、生生的互动学习中。他们能发表个人独特的见解。

3、学生具有了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5 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打算

一年来,我对这项课题的研究虽有所成效,但由于研究水平不高,成效还不大,还未能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寻找差距,我认识到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 对于教科研的方法不是很熟悉,不能按照课题计划要求科学、规范地进行,不存在靠经验和思辩认识的现象,资料的积累和分析研究等意识也还有待加强,研究工作有一定成果但还没有取得具有创新性和突破性的进展。

2 在研究进度上,部分实验研究还未能达到预定的进度目标和质量要求。

3 在课题研究中对评价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本课题中缺少阶段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缺少对学生兴趣的评价,缺少对老师行为的评价,缺少对课堂的评价。

针对上述问题,在下一步的研究中,我的打算是:

1 进一步明确研究任务,并逐项进行检查。及时总结,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

2 寻求专家支持,努力在理论研究方面得出新成果、新进展,从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上解决在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学习和掌握课题实验所必需的科研方法和技术。

3 总结归纳实验研究成果。

4 下阶段的教学中,针对性地进行评价的研究。

总之,体育具有别的学科和别的事物所不具有的乐趣,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为什么人类要如痴如狂地从事体育运动的现象了。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长,明日你就停止教学,教师的职业决定了教师就是为每一个学生服务的,身为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必须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在现代社会里,教师与学生应当是平等的新型的伙伴关系、朋友关系。因此,我更应该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及时更新观念,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与爱好,为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奉献出自己应有的劳动。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8.

[2] 叶谰《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报告集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年5月版.

[3] 《体育与健康》 王占春耿培新.

篇3

关键词: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教师教育改革与建立适合现代教育发展的教师教育体系,是当前从事教师教育的师范大学十分关注的问题。与此相关的问题是,在师范大学普遍向综合大学转型的背景下,如何改革传统的教师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以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需求,适应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当前对师范大学转型与教师教育改革的探讨只是停留在对改革的背景、思路和定位等宏观层面的讨论上,而极少涉及师范大学转型后的教师教育模式,以及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问题的探讨。其实在改革的宏观思路上已经形成了一些基本共识,目前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把这些共识落实到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中。本文以一所正在转型的省属师范大学和刚刚组建的教育学院为案例,对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进行探索,以期引起大家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一、教师教育培养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教师都是由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承担培养的,师范院校的专业设置是与中小学的课程设置相对应的。严格地说,师范院校只有一个专业即“师范专业”。教师的培养是混合式的培养模式,即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和教育实习,专业教育与师范教育混合在一起,在四年中完成。这一培养模式的弊端在于:1.师范院校各个专业、学科的结构单一,偏重基础学科,学科之间缺少相关性。由于强调与基础教育课程对应,忽略学科之间的渗透和新的学科增长点,影响了教师教育的水平;2.所有专业既要搞学科建设,提高专业水平,同时又要进行师范教育,这就形成了师范大学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关系问题。最终的结果是,几乎在所有的院系中,师范教育的课程与师资队伍建设都受到忽视,教师教育的效果不能令人满意,教师教育又成了学校学科建设不完善、学术水平不高的借口;3.师范教育在师范大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脱离基础教育实际,不能对师范生教师角色的培养与教学能力的提高发挥应有的作用;4.学生进入师范院校就注定要当教师,没有再次选择专业的机会,不利于学生个性和兴趣的发展,也不利于把真正热爱教育事业的学生吸引到教师职业中。

什么样的培养模式才能克服上述弊端,与教师教育改革的目标吻合起来?不同水平、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结构的学校采取的培养模式应该是不一样的。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的分离是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步骤。随着国家高等教育进一步改革,师范生与非师范生的界线逐渐淡化或取消,大学的专业设置更趋于多元化,专业方向也将不断拓展,专业也会随着社会需求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调整,不可能受制于基础教育的相关课程。未来的教师也需要基础深厚、口径宽广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专业人才。因此,高水平师范院校的转型与教师教育改革的基本模式就是“综合大学+教育学院”[1]。综合大学是目前较高水平师范大学的发展目标,每个学院和专业都应该按照综合大学的学科建设标准建设自己的学科,学科建设的综合化对于学校学科的发展、科研水平的提高、高质量人才的培养以及良好校园文化的形成都是十分必要的。多学科、高水平、综合化与教师教育水平的提高、教师教育地位的加强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师范大学在向综合化方向发展的同时,要全面整合全校教师教育资源,组建教育学院。教育学院不是师范大学的教育系或教育科学学院的简单翻牌,而是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教育学院的主要功能有:为全校选择当教师的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和模块课程;培养教育类各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包括教育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以及为中小学教师的校本研究提供指导;承担所服务区域内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以及校长和教育行政人员的培训;为社会上愿意选择教师职业者提供教师职业资格证书所需要的培训课程和考试。教育学院的师资队伍不仅包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教育技术等专业的教师,还应包括有不同专业学科背景的学科教学论教师。

师范大学转型和教育学院的组建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其一,我国目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大学+教育学院”的成功办学模式,目前在综合大学组建的教育学院,还不能提供不同层次的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因此,我们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参照。其二,传统师范大学混合式的教师培养模式根深蒂固,师范性已经渗透在各个专业的办学理念和行为方式之中。各专业学院与教师教育分离,在短期内还难以适应。尤其是各专业学院原来从事学科教学法教学的教师进入教育学院后感到失去了专业依托和根基。其三,地方师范大学必须承担相当规模的高中教师的培养任务,新组建的教育学院还不能全部承担本科和教育硕士层次教师教育的任务。因此,师范大学的转型以及新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的建立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分离后采用什么样的教师教育模式,这是目前参与教师教育的师范大学正在探索的问题,也是首先要回答的问题。这一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因为不同的学校办学水平和层次不同、服务的区域不同、培养学生的规格也不同。即使在同一所大学里,学生的选择也会不同。比如北京师范大学提出教师教育培养层次上移,[2]主要培养教育硕士和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因此4+x的教师教育模式就是一个适合的模式。地方师范大学目前还受许多条件的限制,还不能完全做到。好的教师教育模式既要保证培养的质量标准,同时还应该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假如学生为了获得与其他专业相当的学位,而需要更长的修业年限,那么这个模式就没有吸引力。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从目前可行的角度而不是理想的角度来看,地方师范大学可以尝试选择3+1教师教育培养模式。

二、教师教育课程结构

无论选择什么样的培养模式,都需要通过课程来实现培养模式的目标。师范大学传统的教师教育课程仅有“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三门课程和一次教育实习。这样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无论从占用的课时比例,还是从课程的内在结构以及内容来看,都过分强调教育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注重理论而忽视实践。教师教育类课程在师范大学普遍不受学生欢迎,也远远不能满足职前教师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从整体的课程结构来看,美国通行的教师培养模式有四种[3]:1.基础公共课程占总课程的25%左右,专业课程约占总课程的50%左右,教育课程约占总课程的25%左右;2.基础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含教育实习)、教育课程各占总课程的三分之一左右;3.4+1模式,前四年完成本科学士学位基础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后一年完成所有的教育课程(含教育实习),获教育硕士或教师资格证书;4.4+2模式,前四年完成本科学士学位课程(基础公共课和专业课程),后两年完成教育课程(含教育实习),获教育硕士及教师资格证书。我们可以看到,无论采取哪一种模式,教育课程的学时均占到了总学时的25%~35%,而目前我国各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含教育实习)仅占总学时的10%左右。教师教育课程不仅质量不高,而且课时严重不足。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发生冲突时,人们总是强调专业课程的重要性,常常会牺牲教育课程。我们长期以来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大学的职前培养教给学生的是可以享用整个教师生涯的专业知识,把教师的职前培养看作是一次性的、终结性的。这显然是一种过时的、与建构终身学习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的目标不相符的观念。

4+1模式增加学生学习年限,是在严格实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教师职业资格准入要求很高的国家中普遍选择的培养模式。4+2教育硕士模式在部分较高水平的师范大学有限制地推行,在未来我国高中教育加速扩张的背景下,教育硕士不会很快成为主导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因此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3+1模式是愿意做教师的学生主要选择的培养模式。3+1模式的涵义是学生4年完成占总课时25%的教师教育课程,包括教育实习和教育见习。教师教育课程从3年级开始介入,3—4年级的一半课程是教师教育课程,课时比例比原来混合式培养模式的教育类课程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转贴于 3+1教师教育模式是职前教师培养模式,培养的对象是高中教师。这一课程体系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未来教师应该具有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精神、专业伦理以及自我专业意识等方面,同时还要满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生涯的终身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接受这一培养模式的学生是受过良好的专业训练的学生,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所讲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是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师专业能力。与培养目标相对应,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也包括培养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态度与伦理、自我专业意识等方面的课程。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学生至少要必修和选修3门专业方向的课程,这样可以使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之间有良好的衔接和过渡。

3+1模式中教师教育模块课程要能充分满足教师内在专业结构的要求,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教师专业培养水平并为教师自身专业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课程的选择和设计还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要全面反映基础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2.要适应和满足教师专业和教师生涯可持续发展的需求;3.有一个合理的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技术、态度、情感和行为体系;4.要适应学分制管理背景下学生选课的需求,因此要有足够的课程门数。课程分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我们在考虑教师教育模块课程的结构时,以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师的工作实践需求为导向,而不是以教育科学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为导向,充分考虑不同性质的课程在教师专业结构培养中的功能以及在每一课程模块中的分布。

三、课程体系建构过程

课程体系建构指通过哪些课程实现职前教师教育的目标,包括课程目标厘定、课程宗旨、结构与组织、教学科目、方法与时间分配等。教师教育课程从何而来,课程提出的依据是什么,这是教师教育课程研究中的基本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看法,直接影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的确定和课程体系的构建。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有学者对教师教育的取向进行了分类,主要有五大类。1.学术取向:这一取向强调教师要清楚知道所教授的学科内容知识,注重精确的学科知识传递。2.实用取向:强调教师应是具备熟练技术及艺术气质的从业人员,教师既是研究员又是从业人员。3.技术取向:主张教师应着重教学知识与技能,教师教育的目的就是使施教者能熟练地执行教学工作。4.个人取向:强调教师在教育中能获得个人发展机会,教师教育课程注重培养教师个人心理发展,通过教师的个人修养、人格魅力、价值取向对教学产生影响。5.社会批判取向:认为教育具有改造社会的功能,理想中的教师是具有反省能力和批判精神的公民。哈勃曼(Haberman 1990)认为[4]教师教育应具备一套完整及确定的知识和技能,这些都是教育工作者共同拥有的、非一般大众所拥有的常识。专业教师的知识都是由理论、研究、一套专业价值和职业操守所衍生出来的。舒尔曼(Shulman 1987)[5]把教师教育课程分为七大范畴。1.内容知识:学科本位的知识基础,学生必须对所任教的学科有专业的和深刻的认识。2.学科教育学知识:教授这些知识所需要的教学技巧。3.学习者的知识:认识学习理论和学习者的特征,如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学生辅导等。4.一般教学法知识:针对课堂管理与组织的理念和策略。5.课程知识:课程的基本理论以及对学校课程的认识。6.教育脉络知识:了解教师群体的文化特征,学校、社区及政府政策之间的关系。7.目的、价值、哲学和社会背景知识:即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价值的知识。国内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系统研究比较少见,他们更多是依据教师教育课程的问题,以及基础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而强调教师某一方面的知识或能力的重要性。比如,强调教师的反思批判能力,强调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行为的自我监控能力,强调教师应具有立足校本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等等。我们综合各种观点,把教师的专业结构归纳为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伦理和自我专业意识等几个方面。

我们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研制过程中,课程的来源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近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培训中开发的一些比较成熟的课程,以及与新课程的理念比较吻合的课程。如“综合活动课设计与教学”、“研究性学习”、“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等等;国际合作项目开发的培训课程,如“教育公平”、“性别平等”、“学校发展计划”等等;国内外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经验,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和美国、英国等国家综合大学教育学院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情况。与此同时对中学教师和校长作了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问卷调查,通过他们了解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的教育理论、观念、方法和专业发展的需求。我们还对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师、各学院从事教学法研究和教学的教师以及教育行政管理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在问卷调查、专题座谈、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职前教师教育的课程模块结构。

课程模块确定后,要进一步确定每一个模块由哪些课程构成,这些课程是否能够实现每一个模块的功能。笔者首先以开放式问卷的方式向大学教育学院教师、学科教学论教师、中学教师、中学校集教师教育课程设想。对征集到的课程进行整合并在表述上进一步提炼,确定了50余门教育类通修课程,每个专业方向分别确定了8门课程。最后把这些课程再反馈给被调查者,让他们对这些课程应该是必修、限定选修或是任意选修作出判断。根据三类课程容纳的门数和所占的课时数,以及被调查者对每门课选择的频数,确定了24门教师教育类通修课程。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的划分都考虑了对于教师职前培养的专业内在结构的相对完整性,即教育理论、教育理想、教育理念的相关知识和事实;教育技术、教育方法、教育控制的手段和操作性程序;教育体验、教育态度、教师的专业精神等三个方面。必修课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最低要求的教师职前训练课程体系。限定选修课与任意选修课是在必修课最低要求基础上的拓展,同时也充分考虑了不同性质的课程在教师专业结构培养中的功能与分布。

教师教育通修课

必修课8门:教育概论、儿童与青少年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习理论与实务、教育研究方法、教学测量与评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概论、现代教育技术。

限定选修课8门(从中选5门):国际比较教育、品德心理与品德教育、课程与教学原理、实用教育统计学、学习与教学策略(案例教学)、学校心理辅导(案例教学)、综合活动课程设计与教学(案例教学)、网络教育资源及其利用(案例教学)。

任意选修课8门:简明中外教育史、教师修养、多媒体课件制作与运用技术、教育行动研究(案例教学)、问题学生诊断与干预(案例教学)、课外活动设计与组织(案例教学)、课堂观察与分析技术(案例教学)、研究性学习设计(案例教学)。

专业方向课(以数学教育专业为例)

必修课2门:数学教学论、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限定选修课(从中选1门):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论、高中数学教科书研究、高中理科综合课程研究。

任意选修课:数学学习心理、初等数学研究、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教育教学实践环节(必修)

教学实习8周,要求进入实习学校之前完成微格教室训练,并提交30分钟微格教室试讲录像带,教学实习应不少于8节课,并兼任不少于3周的班主任工作。课堂观摩与学校见习6次,并要求提交观摩记录和评课报告。

教师教育模块课程是基于学分制背景的,学生第4学期开始选修教师教育课程,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较大的选择空间。教师教育课程总学时(含实习、见习)约占4年总学时的20%。课程突出了案例教学,课程开发的形式也不完全是教科书,其中有教科书、活动指导书、活页、课件、光盘等,构成了一个教师教育课程包。在具体实施中,可根据各个学校和培养对象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钟秉林.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之路[J].求是,2002,(17):46-48.

[2]刘岸英.教师专业化:教师教育的基本走向[J].教育探索,2002,(7):101-103.

[3]钟秉林.教师教育的发展与师范教育的转型[J].教育研究,2003,(6):23-36.

篇4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课堂提问是老问题,从有教学开始,我们就开始用嘴,无论是最古老的教学模式,还是最现代的课堂,教师的嘴无一不成为课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也许这是老调,国内外就这一问题已取得相当的成绩,但,老调新弹的原因,是我们以一线教师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一问题,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教师嘴上的这一问,以一线教师的实践研究,从我们的高度来解决我们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学校工作的需要

朝阳七校新教师多,教师教学能力正在不断地进步当中,与学生一样,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头几年,往往是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水平进步最快的几年,我们需要抓住这一时机,在教师个人专业素质发展方面,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让我们的新教师更快更好地进步起来。同时,我们的老教师虽然已工作多年,但在新课改的前提下,教育观念的快速更新,教育教学方法的不断进步,也在不停地考验着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教学功底,因此,我们需要在教师培训方面再做些工作。新教师的课堂教学如何才能更快速的成长起来,我们的教师如何进步得更快,我们很需要一个切实可行的平台,恰逢十一五课题立项期间,结合我校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工作,为教师发展搭建一个舞台,让教师的课堂精彩起来,也就会让学生的生命精彩起来,同样的,学校才有可能精彩起来。

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来说,因素有很多,而其中重要的,应该是教师的语言,无论是任何辅助工作,都是在教师语言的基本上进行的,而教师语言中,最重中之重的,应该是这一“问”,引入教学内容需要问,激发学生思考需要问,引发学生情感需要问,唤起学生共鸣也需要问,甚至在教学评价中也会用到问,有时是提问,有时是设问,有时是追问,等等等等,因此,从问入手,是打开优质课大门的一把金钥匙,是教师成长的一把扶梯,我们选择精彩一问,选择更精彩的课堂。

2、教师个人发展的需要

从理论角度: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现代认知理论认为: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获取新知识的问题性思维过程.解决问题首先是要提出问题.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的作答".问的艺术越高,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的效果就越好.因此,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个过程,还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微观环节,都应十分重视问的艺术.

从教学实践角度:许多教师尤其是新教师都会有这样的困惑:提出的问题不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有的时候学生回答不清楚,或是一个问题没问到关键,又问一许多问题来解释这一个问题,浪费大量课堂时间又让学生更迷糊等等等等,交流是教学的本质,而提问又是构成课堂语言相互作用的必要的组成部分,教师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提问的技巧。经过细致调查,发现相当多的教师在这一问题上有困惑,想研究,确实能够使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策略有更好更快的发展。于是,我们决定将这一问题从实践中拿出来,再放回实践中去研究,把这一“问”做细,做透,从而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和事实依据

现代认知理论认为: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获取新知识的问题性思维过程.解决问题首先是要提出问题.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的作答".问的艺术越高,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的效果就越好.因此,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个过程,还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微观环节,都应十分重视问的艺术.

许多教师尤其是新教师都会有这样的困惑:提出的问题不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有的时候学生回答不清楚,或是一个问题没问到关键,又问一许多问题来解释这一个问题,浪费大量课堂时间又让学生更迷糊等等等等,交流是教学的本质,而提问又是构成课堂语言相互作用的必要的组成部分,教师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提问的技巧。经过细致调查,发现相当多的教师在这一问题上有困惑,想研究,确实能够使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策略有更好更快的发展。于是,我们决定将这一问题从实践中拿出来,再放回实践中去研究,把这一“问”做细,做透,从而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三、课题的研究内容

从广义上讲,是研究教师课堂中的“问”怎样更精彩,更有效。

从一个一线操作者的角度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内容:1、积累课堂教学中的精彩一问,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2、分析课堂教学中的精彩一问:为什么这样的问题学生爱答,为什么这样的问题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更有效,它究竟精彩在什么地方。3、反思课堂教学中的精彩一问:这个问题达到了什么效果,可以怎样改进能更精彩更有效。4、创造课堂教学中的精彩一问:如果要激发学生兴趣,我应该怎么问,如果有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我该怎样问等等。5、精彩一问的分类研究:如何提问,如何追问,如何反问等。6、精彩一问的辅助研究:配合精彩一问教师在语气、表情、体态等方面应起到什么样的辅助效果。四、课题的研究方法

1、积累法:积累在听课、讲课、研究课的过程中发现的精彩一问,让教师们首先能够分辨精彩一问,激发教师研究精彩一问的热情和信心。2、个案分析法:反复推敲名师的示范课及课题组教师自己的研讨课,研究每一个问题的来龙去脉,研究为什么这样问好?能不能更好?

3、文献资料法:查找阅读相关文献,并把研究者的积累编辑成册,边积累边研究,为研究提供材料,为积累提高层次。

4、行动研究法:将积累和研究中的精彩一问应用到课堂,反思所应用的问题和方法,并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一问。

5、比较研究法:将同一时期不同教师的课做比较,寻找差距与不足,及同一教师不同时期的课做比较,证明研究的有效性,让教师更有动力和信心。

五、课题的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xx.9-xx.12)

建立方案,准备材料,学习相关理论,提高理论修养,明确人员分工,完成课题研究的各项物质准备。

(二)课题实施阶段(xx年.3-2010.6)

1、实施课题研究:

(1)课题组成员每人每周积累一个精彩的问题,要求有问题背影(提出过程)及入选原因(你为什么觉得这个问题好)

(2)每月四次集中研究,包括一次名师示范课研究讨,两次课题组成员课题课研讨,一次理论总结。

(3)每月将课题组成员积累的问题及研究过程中的成果装订成册,制成校刊,课题组成员人手一份,在第二个月对第一个月的精彩一问进行应用反思,并将反思内容以札记的形式书写于校刊笔记处。

(4)每学期将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进行小结,并形成自己的成果或论文。

(5)结合教学工作进行课题课展评工作。

2、做好反思总结工作,对课题研究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不断地调整。

(三)成果形成阶段(2010.9-2010.12)

1、将所积累的“精彩一问”进行筛选,分科分内容整理,集结成册,编著《精彩一问》

2、总结研究成果,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六、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研究能力和组成结构

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二十五位参与研究的教师中,80后就占到了十八位,年轻也许意味着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相对较弱,可是,这是一支有活力,有干劲,对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着强烈渴望的队伍,他们可以更快地接受新事物,更快地进行学习,更新自己的观念,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上进行双提升,而且,我们有像王金芝,齐艳丽,王晓斌这样的科研前辈,也有像潘明华老师这样的科研骨干,也有像孙晶,隋丽芳这样经验丰富的教学能手,这支队伍的科研能力会越来越强。

七、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本课题参加人员想要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的愿望强烈,队伍年轻,同时校领导骨干教师的加入,保证了课题研究的科学性,提高了课题研究的质量。

2、本课题研究资料文献部分学校大力保障,积累部分获取难度不大,且教师积极性高。

3、所需实验仪器设备能够保障,录像刻录等设备齐全,技术有力。

4、虽然学校经济并不富裕,但能做到首先满足科研需要。

篇5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以理论讲解、课堂作业和期末考试来评价成绩,使学生处于为应付考试而学习的被动局面,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使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写作出现不同程度的科学研究方法问题。

1.学位论文大量抄袭,研究方法错用、误用和滥用现象严重。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是评价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科研方法,设计和完成科研工作的一个综合表现。体育专业学生普遍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及意义认识不足,其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过于简单,对毕业论文的设计与写作内容了解不全面。加之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的答辩及成绩评定标准过于宽松,个别教师的责任心不强等原因,多数本科生毕业论文大量抄袭原著文献,将教科书的内容、网上下载的文章和已毕业学生的论文等资源作为毕业论文的内容。在本科生毕业论文调查中发现,采用文献综述和总结性评述类的约占51.2%,通过课题设计,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撰写的有价值的论文很少。由于本科阶段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不足,使体育专业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学位论文也存在研究方法上的错用、误用和滥用现象。对此,我们必须深刻反省,用科学的态度审视体育科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2.投稿论文选题不当、写作格式不规范。投稿论文是研究者将科学研究成果公开发表的一种形式。与学位论文相比,其审查通过的标准和条件会更加严谨、更具科学性。在投稿论文中因存在选题不当、题目大而空及写作格式不规范等问题,使体育学术期刊对稿件的录用率低至10%,体育类核心刊的录用率更低仅为5%左右。而且,不仅是体育专业学生,甚至体育专业领域的教学与研究人员中也存在应用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类似缺陷和不足。

3.申报的科学研究课题缺乏新意、理论依据不充分。目前,各级体育科学研究课题的种类及数量不少,但由于课题申请者所掌握的国外文献不足、信息交流少、学术视野窄、不了解各学科前沿动态、选题仓促及科学研究方法不当等原因,有不少选题重复、内容缺少新意、理论依据不充分、实践价值和经济效益不高等现象。这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体育科学研究的课题设计质量须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4.体育专业学生的科研能力的评价不高。科学研究能力反映一个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能力,也是评价高校教学工作与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汪元榜对全国部分高校体育专业本科生、教师及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及体育教师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的教学能力和组织能力的满意度均达到70%以上,而对科研能力的满意度还不到34%。本科生认为自己科研能力好的只占11%,近90%的学生对自己的科研能力不满意。这说明,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

5.课程内容严重老化,开设的时机不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目前,我国22所综合性大学的多数体育专业研究类课程开设时间较晚,除几所学校在三年级第一学期之外,普遍都在三年级第二学期或者四年级第一学期才开设科研方法课。而且教材内容严重老化,主要罗列各项内容的一般操作方法,还达不到技术的层面,可参考的专著和书籍也少。最为明显的是,在国外作为科学研究方法的经典专著,体育专业研究生及体育科学研究者必读的Thomas和Nelson合著的《ResearchMethodsinPhysi-calActivity》一书,自1985年以来已第4版,而国内还未见该著及相关内容的翻译与报道。以致对国外前沿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和掌握不充分,体育科学研究很难与国际接轨。

二、实践性教学过程

体育专业毕业论文作为学校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和评价学生体育基础理论、运动技能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熟练掌握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能够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也是一门应用课程。根据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和目标、教学内容和时数等具体内容,对课堂讲解内容及实践性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的分解和系统整合,可使实践性教学成为系统的科学研究过程。

1.课堂讲解内容及实践性教学内容的安排。本课程教学时数为32学时,因尚无实践课程时数,在课堂讲解中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必须对实践性教学内容进行分解,使实践性教学过程的实际操作部分作为课外作业来编排。实践性教学的实际操作部分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依据课程内容及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思路,在32学时内将每个单元的内容进行单独的实际操作和练习,课程结束后利用课外4周时间,将全部内容系统的整合和融会贯通,形成实践性教学模式。

2.实践性教学的基本模型。实践性教学过程从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开始,至参加论文报告结束。其具体过程可包括学生寻找问题、设定问题、检索文献资料、整理分析及写出论文等内容。同时,全班同学也参与每个人的科学研究活动,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激发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通过相互交流、互相提高,使课程教学真正成为一个科学研究的互动平台。另外,任课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实践性教学过程给予认真、切实的建议和指导,使学生完成的科研论文不仅包含科学研究的因素,而且写出的论文符合科学论文的写作格式和规范。

3.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通过本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改革,使学生基本掌握科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经过写作论文的系统训练,大多数学生在了解本课程分解单元内容的基础上,掌握课程全部内容的有效衔接和使用,使教学过程达到教学目标。同时,通过论文写作过程,学生不仅掌握论文写作的格式和规范,而且也学会在学术会议上进行论文报告的形式,为学生的毕业论文的写作提供良好的基础训练。学生认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他们真正学到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学会阅读论文、设计研究计划、撰写论文和报告论文。另外,参加学生论文报告会的教师也认为,本课程能够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创新性,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效的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也可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三、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及建议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改革以体育教育专业2年级蒙语授课班的学生为实验对象。目前,许多专业课程还未开设,学生的专业理论和知识水平还不高,对体育领域相关内容的了解不足。为此,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1.采用课堂讲解和实际操作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到的内容仍然停留在书本知识层次,还不能升华或转换为具体技能。因此,要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精心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使每个独立单元内容变得更加具体且具有可操作性。通过了解和熟练掌握不同单元的内容及具体操作方法,为各单元内容的整合和相互衔接做好准备工作。然后按照科学研究方法的系统过程和程序,将课程内容与实践内容相互链接,课堂讲解与实际操作同步实施,使学生能够对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更加透彻,明确重要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熟悉科学研究的全过程,这样才能使学生切实提高运用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综合能力。

2.编写“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蒙古文教材。“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尚无蒙古文教材,采用汉语教材作为主要参考书,对汉语水平不高的蒙古族学生来说,首先遇到语言这一个难题。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蒙汉语双语教学,使学生理解课程内容的同时,也学会阅读相关科学研究的汉语文献。因此,编写“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蒙古文教材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针对计算机蒙古文软件普及率不高,撰写蒙古文论文存在文字输入及编辑等困难,学校图书馆应免费提供计算机蒙古文文字处理软件等相关操作平台。

3.建立和提供蒙古文文献检索系统。体育相关领域蒙古文论文及参考文献甚少,加之缺乏蒙古文文献检索系统,学生检索文献还需要传统的图书馆文献检索,费事、费力,又不全面、不系统,为论文的写作带来不便。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学生收集蒙古文文献,还要学生学习和掌握在CNKI等学术网站检索论文的方法。对此,学校图书馆应建立和提供蒙古文文献检索系统。

4.增设论文写作课程。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其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的实用性、工具性和实践性意义。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理解课程相关内容、熟练相关操作,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其应用本课程所学内容的综合能力。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程度,本课程开课前,可增设“论文写作”课程,通过有效的论文写作训练,使他们的论文格式及内容的表述更加科学和严谨,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水平。在此基础上可以采用让学生撰写论文的教学形式。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及文献、整理和分析资料、依据科学论文的格式及写作规范,撰写课程论文,并通过公开的论文报告会评定成绩。

篇6

一、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 一体化”教学模式设定

现代学校体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不仅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生理和心理特点,而且要具备多元化的教育功能。任何一个独立的教育环节是不能最优化的达到这一目的的,只有将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实现学校体育的多元化教育功能,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体育课更多的强调了学生的技术学习,而身体训练时间相对不够,开展课内外“ 一体化”教学,可以将身体训练与技术训练统一起来,互相弥补不足,因而能更好的实现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中,可以通过俱乐部选项课、各种体育竞赛和其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觉锻炼的习惯。加强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横向联系,可以更好的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形成一个体育教学体系纽带。

二、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 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意识有待加强

体育意识包括体育认识、体育情感和体育意志三个方面,它是发展学生体育行为的先决条件。由于受到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总体上比较肤浅,体育知识掌握有限,对体育锻炼价值和意义了解也不深,很多学生意志品质薄弱,遇到困难不能克服,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很多学校的体育锻炼只注重形式,缺乏长效机制,致使课内外一体化教学遭遇诸多瓶颈问题。

(二)教学层次有待开发

不同的学生在运动能力方面存在差异性,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区别对待。但是体育课教学通常以班为单位进行授课,因此身体素质不同、运动水平不同的学生都是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进行教学,因而无法保证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和递进性,阻碍了课堂分层教学的实施。此外,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也存在层次变化不明显、锻炼缺乏个体针对性的问题,因为绝大部分的学校师资条件有限,因而不能很好地照顾到各个层次学生的运动需求,造成“吃不饱”和“吃不了”的两级分化现象,很难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加课外体育锻炼。

(三)教学资源有待完善

教学资源是学校体育顺利开展的基础,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顺利实施的物质保证,也是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载体。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不断推广和深入,场地、器材设施不足的矛盾日益显现,成为影响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制约因素之一。许多学校对体育投入严重不足,也没有将场馆建设、器材设施添置纳入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致使场地器材短缺,不能很好地满足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

(四)课外管理有待规范

很多学校将课外活动作为体育课程的组成部分,将其纳入体育成绩的评定范围,在制度上保证学生的参与率,但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的学习环境更为轻松和自由,往往形成参与学生多、指导教师少的局面,这给课外活动的管理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教师疲于统计锻炼考勤,很难认真组织实施课外锻炼内容,更妄谈合理评价锻炼效果,造成教师、学生共同应付完成上级任务的消极思想。

三、构建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对策和建议

(一)组织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活动

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活动是将体育课程与社团活动有效结合的重要形式,也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阶段性成果。体育选修课与体育社团具有相同的特点,将体育社团与选修课相结合,作为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的基础,是选修课的初级课程。经过初级课程的学习,具有潜力的可以被选拔为校一般运动队,代表学校参加普通大学生的比赛,一般运动队的成员还有可能成为高水平运动队的补充。单项体育俱乐部形式的整合途径是将体育选修课程与体育社团有机结合为基础的,不仅使体育社团在学校体育发展中的地位得以提升,同时还可以将教育经费、高水平运动队和社团的资源有机整合,优化配置,可以很好的解决体育社团在资金、场地、人力等方面的资源缺乏的问题。

(二)优化与整合体育课程资源,加快体育课程建设

充足的场地设施、人力资源及丰富的课程内容资源是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一方面,学校应该加强学校场馆设施的建设,保证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另一方面,体育教学部门应在合理配置利用现有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可利用的资源,如与社区的合作,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积极参与到社区家庭体育活动去,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走进社会,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篇7

关键词: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

一、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知识结构不合理

随着终身教育、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入,体育教师知识结构体系应是全面、开放的知识体系。目前,现行的课程体系专业性太强,而对其他体育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知识重视不够,如体育美学、体育经济学、体育管理学、大众体育指导等。由于知识结构不合理,导致部分体育教师组织教学生硬、呆板。因此,必须调整课程知识结构,根据培养目标选择课程,合理分配课程比例。适当增设社会学、文学、艺术、伦理等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课程,注意增设反映现代社会需要的新兴学科的课程。

(二)教育理论课程不足

体育教育理论课分为普通教育理论课程和体育专业教育理论课程两类,一般占总课程的7%~15%。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中教育类理论课程偏低,一般是在10%以下,总体表现为教育类课程不适应教师继续教育的需要。因此,应加强教育理论课程设置,适当开设教育心理学、教育课程论、体育教学心理、教案教学分析等方面的课程。

(三)缺乏学术性

科研能力一直是体育教师的弱项。体育事业的发展给体育科研提供了广阔的外部环境,很多体育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待以开发,而我们现阶段开设的与提高学术性有关的课程,无论在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明显不足,这势必会阻碍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因此,应适当增加体育科研方法的课时数,增设体育科技论文写作指导课等。

(四)忽视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教师能力不应再局限于培育运动技术能力,而应随着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竞技体育的发展和社会生活方式等的变化,逐步构造综合能力的培养模式。应以培养复合型高校体育教师为目标,把提高教师创新能力、教材教法运用能力、教育能力、训练能力等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师资培训的重点。

二、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原则

(一)针对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教育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主要途径,因此,在课程目标、设计和组织实施等方面,都应体现“健康第一”的要求。对同一批次的培养对象,应针对其是“岗前培训”或是“骨干教师培训”等不同来设置相应的课程。对不同性质的学校体育继续教育而言,应考虑专业设置和实际需要,使课程既适应特定人群,解决问题的阶段,又考虑其终身学习的连续性,使各阶段学习有效地连接。

(二)科学性

体育教师的专业实际包括学科专业与教育专业,且教育专业更为基础,体育教师只有在把握教育的真谛、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懂得基本教育原理及热爱和关心学生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运用体育学科知识从事教学活动。以往的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过分关注体育科学而弱化教育科学,造成体育教师不能把所学专业知识有效地应用到教学中去,严重影响了体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也使体育继续教育的效果大大降低。

(三)全面性

素质教育的实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增强人的适应性。因此,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应遵循全面性原则,强调各科内容之间的平衡,改变课程设置较为单一的状况。课程设置应充分体现继续教育的特点,在开设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术科课程以及教育专业课程的同时,应加强社会和人文等方面的课程,培养具有宽泛学科知识和人文知识的体育教师。

(四)创新性

基础教育课程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内容应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以及本专业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发展动态,使课程内容具有探索性、开放性、主动性和进取性。为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的新型体育教师,提供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思维方式、认识方式和精神实质。

(五)综合性

课程的综合不是各学科课程的简单堆积,而是指学科与学科的综合、课程与社会生活的综合、课程与教学的综合、课程与教师以及学习者的综合。综合是建立在分科知识基础之上,对于体育科学和教育科学的基础知识,不但不能统整,而且还要细化,以便更好地综合。课程设置应结合知识、能力结构的研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以必修课为主、与选修课相结合的学科课程体系,构建理论课程与术科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结构。

三、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对策

(一)转变教育理念

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要从为社会培育全面发展的高级人才的角度来认识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转变过去单纯为了提高学历和改善竞技技能的培训思路,注重对现代体育信息和技能以及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的培养。体育教师要认清接受继续教育是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趋势,不断调整、充实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体育教育方法。

(二)优化教育培养模式

培训机构应适应现代体育的发展,根据不同学校对体育需求的不同,适时改革继续教育课程的设置,使所提供的课程符合体育教师的需要。因此,要改变单调、封闭的职后教育模式;不要单纯把体育教师培养成竞技运动项目的教授者,而是要从提高体育教师群体素质的高度,建立多层次、多规格、开放性的培养模式,以培养体育教师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坚持学习体育科学文化与加强运动技能和适应职业技能的统一,坚持人文素质、体育专业素质提高与思想修养的统一。

(三)借鉴发达国家的课程设置经验

一些发达国家的培训结构都是根据市场的需要设置课程,注重课程的持续性以及适应社会和市场的发展。瑞典和澳大利亚等国有1/3的学校体育继续教育课程是应用型和实验研究型课程,其余课程也多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专题发言等。日本政府积极引导大众体育消费,鼓励大众通过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相应地学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中有指导大众体育健身、社区体育、运动处方等方面的课程,以适应大众体育的发展。英国的培训课程更加注重体育经济、体育营销、大众娱乐等方面的内容,以适应欧洲大陆娱乐体育、体育产业发达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在借鉴发达国家重视能力培养、适应市场等方面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具体情况,开设需要且具有前瞻性的课程。

篇8

关键词:社交媒体;高校体育教育;变革路径

1社交媒体及其传播特征

社交媒体(SocialMedia)是一个随着媒介技术发展而提出的概念,最早出现是在2007年。目前,社交媒体没有统一概念,通过学界对社交媒体的多种版本定义,本文认为社交媒体是一种允许人们原创、分享、评论信息内容的网站技术和工具平台。现阶段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有:Facebook、Twitter、Youtube、QQ、微信、微博、博客、播客、人人网、陌陌、时光谱、SNS、论坛等社交网站和即时通讯载体。相对传统媒体来说,社交媒体有独有的传播特征:①无缝隙融合虚拟时空和现实时空[1]。②去中心化趋势明显,创造和消费活动融合传播[2]。

2社交媒体对高校体育教育变革的影响

2.1传统的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体育教育内容相对浅显,运动技能提升效果不明显。由于高校体育教育考虑到学生整体身体素质,设置课程主要是基础入门为主,故课程时间往往较短,合班上课多,内容难以深入,学生一般不会重复选修一门体育课,这些客观因素导致高校体育教育难以兼顾深度和广度。第二,体育教育手段较为单一,自主学习方式缺乏多样性。高校体育教育传统教学手段较为单一,一般是实行“老师教”和“学生学”的传统方式,学生依赖于老师。同时,由于学生自主学习受限于体育技能的学习规律,大学生难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实现自主学习和创新。

2.2社交媒体对高校体育教育的积极影响

第一,丰富大学生对体育教育内容的视野。目前,大学生日常接触的主要媒体形态是社交媒体,他们通过各种形态的社交媒体,接触到许多“高、新、奇”的体育运动项目,比如瑜伽、肚皮舞、跑酷、平板撑、轮滑和登山等新型的体育项目类型,丰富了大学生对体育教育内容的认知范畴。第二,拓展大学生的学习空间。传统的体育教育的空间一般是在田径运动场和体育馆。而社交媒体涵盖的广泛网络学习资源,无疑大大拓展了大学生的学习空间。大学生可结合自己的兴趣,利用社交媒体查阅各种相关教学视频,达到反复学习和完善技能的目的。第三,颠覆传统体育教育方式。在社交媒体中,每一个受众即每一个用户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生产者,他们之间是一种双向性的信息传播模式,颠覆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和重视书本知识传授为重点的教学模式。师生通过社交媒体的平台,不再拘泥教学角色和位置,双方之间可以开展深入交流,丰富了教学形式和内容,实现了“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交流。

2.3社交媒体对高校体育教育的消极影响

第一,社交媒体弱化了体育教育的真实性。体育教育强调师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手把手传授的真实教学情境,教学老师可以按照学生的行为特征和学习效果来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学生较为零距离地和全方位地观察以及模仿教师的肢体动作。社交媒体虽然具有学习平台多样化和学习内容丰富性等优势,但是不能为大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师生之间亲身互动难以实现。第二,社交媒体忽略了体育教育的规律性。传统教学中,体育教育遵循着一定的学习规律,体育教师根据自我掌握的体育教育理论,遵循体育教育的技能形成规律,分阶段、分步骤地实施教学活动,促使大学生开展合理科学的运动技能。作为社交媒体上承载的教学资料,虽然可以教会大学生基本技能,但是无法帮助大学生把握和控制学习的过程和效果。

3高校体育教育的变革路径

(1)社会层面:

营造健康文明的社交网络环境传播体育教育文化内涵。社交媒体是一种全社会覆盖的具有亲和力的文化传播媒介,它具有双向互动和平等开放等媒体优势,因此受到高校广大学生的认可和运用。但是对于思想尚未完全定型的大学生来说,对社交媒体中展现的体育教育项目缺乏理性思考,有时甚至接受了不健康的体育教育视频材料而误入歧途。这就需要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的优势,建设良好的社交网络环境,为大学生对体育教育的正确认知提供条件。一是政府部门要大力发展社交媒体相关网络技术,提高网络安全防护功能,防止网络病毒和不健康产品的入侵,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二是制定社交媒体使用文明制度。社会要制定出社交媒体文明使用的规章制度,以此促使网络社会秩序和个体网络自由能协调发展。

(2)高校层面:

搭建弘扬体育教育精神内涵的校园公共社交媒体。高校是开展大学生体育教育的主体。作为高校,应该充分运用社交媒体的传播优势,搭建弘扬体育教育精神内涵的校园公共社交媒体,根据体育教育类型进行分类规整,以大学生所广泛接受的生动活泼语言来推进校园公共社交媒体的建设,引领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教育文化理念。一方面是建立宣传高校体育教育的微信公众号等公众平台。另一方面是高校要组建专门的技术人员和宣传策划人员保证公众平台的良好运营,组建专门的公众平台管理团队,科学准确和巧妙灵活地表现体育教育文化,使大学生在接受公众平台传递的信息时领会体育教育的精髓;另外,需嫁接社交媒体和校园传统媒体。

(3)教师层面:

顺应社交媒体发展态势,利用社交媒体开展教学教育工作。社交媒体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潮流,它成为了一种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高校教师是高校体育教育的主体传播者,要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开展教学教育工作。一是高校教师要提高体育教育的理论素养,熟知社交媒体的优势、传播特点和使用规律,能够熟练且灵活地使用社交网络平台开展对大学生的体育教育活动;二是高校教师要深入到学生广泛使用和熟悉的社交媒体网络环境中,充分发挥社交平台交互性较强的优势,倾听学生发自内心的心声,收集学生的相关意见,创新高校体育教育方法和手段,引导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践行高校体育教育理念和本质。

(4)学生层面:

培养自我驾驭社交媒体的媒介素养。一是要设置相关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尊重人的主体性价值,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激发学生的能动意识,让大学生主动学习如何运用社交媒体进行体育教育,加强体育锻炼;二是融合社交媒体和校园媒体创造体育教育的良好实践环境。高校应充分融合社交媒体和校园媒体,鼓励学生通过这些媒介形态积极参与体育教育之中,提高他们信息传播和公共参与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体育艺术;高校课程;创业教育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条件下,高校要保证毕业生就业率,使高校得到稳定发展,就要借鉴国内外的成功创业教育经验,在体育艺术专业课程中融入创业教育,通过创业教育,调动该专业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为我国培养出更多创业型人才。

1高校体育艺术课程中融入创业教育的意义

首先,创业教育是指在教育中以培养具有首创精神、独立工作能力以及创业能力的人才为主进行的教育,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创业教育为学生创造各种与就业相关的教育环境以及教育内容,使学生能够尽早地进入创业情境,不仅能为学生积累工作经验,还能培养学生独立性、适应能力以及创业意识,为培养高校体育艺术创业人才提供依据。与此同时,在高校体育艺术课程中融入创业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技能和资源,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在课程中学习的专业知识进行创业,创业教育与传统教育比较,不是帮助学生找工作,而是传授学生自己创造工作的方法,因此创业教育为高校体育艺术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创业基础。其次,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而高校体育艺术专业学生又受到专业的限制,就业面比较窄,面临的就业压力非常大,因此在高校体育艺术课程中融入创业教育,对缓解该专业大学生就业压力,促进该专业大学生自主创业具有重要意义。只有使高校体育艺术专业大学生积极参与创业教育,才能转变大学生传统的找工作就业观念,使其转变为创造工作,主动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抓住各种可以就业的机会,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1]。

2高校体育艺术课程教育现状

首先,近年来我国社会就业压力逐渐增大,为了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国家也相应出台了一些关于高校创业教育的政策,各高校为了响应国家政策号召,逐渐开始重视创业教育,但仍有部分高校创业教育效果不佳,影响了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尤其是体育艺术专业学生的创业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问题如下:首先,创业教育是培养技术型人才创业能力的教育,而高校体育艺术专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更多地是单纯注重专业技术学习和训练,忽略了创业教育在体育艺术类专业的实际应用,进而使体育艺术专业学生不能通过有效的创业教育提高其创业能力。部分高校虽然也在该校体育艺术课程中融入了创业教育,但创业教育内容与专业教育内容区别不大,没有认识到市场对教育的需求[2]。其次,高校体育艺术课程教育主要根据课程内容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艺术知识与技能,为学生今后就业打下基础,这种教育观念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由于市场对体育艺术人才的需求逐渐饱和,且对人才要求愈来愈细化,因此即便学生掌握了良好的专业技能,仍无法在接近饱和的市场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因此许多体育艺术专业的学生在高校学习了几年体育艺术技能,走进社会后不得不将专业知识与技能全部抛弃,寻找其他就业渠道,使我国体育艺术人才逐渐被埋没,不利于国家综合素质人才的积累。再次,高校体育艺术课程教育中比较注重理论知识和技术技巧的教授,没有在教育中融入大量的实践,存在学生实践能力普遍较差的现象,这不仅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岗位工作能力,更影响到学生创业能力的提高,学生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就业与创业过程中都会对自己的能力有所怀疑,对自己缺乏自信心,严重影响到学生的独立性与适应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3高校体育艺术课程中融入创业教育的策略

3.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转变教育观念

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需要从两方面入手,首先,应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保证创业教师具有较高的创业教育技能与先进的教育理念,使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指导学生接受创业教育,并将创业教育理论应用于实践中,双师素质的创业教师不仅要具备创业理论知识,还要具备相应的创业经验,能根据切实经验指导学生进行创业,在教育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责任心。例如,可以聘请一些体育院校与艺术院校的创办人担任双师素质教师,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指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3]。其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转变教育观念,还需要高校以及体育艺术专业教师掌握市场人才需求动态,要结合每年毕业生就业率以及就业走向,不断分析与研究市场需求,对体育艺术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有一定的预见性,同时掌握最新的市场人才需求动向,根据市场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创业人才。

3.2以体育艺术专业内容为载体培养创业意识

以体育艺术专业内容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主要是指创业教育不能脱离专业知识与专业特点,应充分利用专业知识特点培养学生创业素质,例如,在体育艺术专业创业教育中,要通过体育竞赛、集体艺术表演等专业知识展现形式,培养学生竞赛中的团结竞争精神,通过艺术表演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与高度的责任心,以此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使学生在创业中具有严肃、认真、负责、团结等精神,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此外,在具体的体育竞赛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轮流当裁判,严格按照规则与制度判断竞赛双方的行为,在裁判过程中,向学生渗透规章制度在创业中的重要性,使学生明辨是非,增强大学生创业中遵纪守法的意识,为培养综合素质创业人才奠定基础。

3.3以实践活动为途径提高学生创业能力

创业是实践的过程,因此学生的实践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创业能力与创业结果,因此在高校体育艺术课程创业教育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要寻找合作企业,鼓励学生到企业中实践学习,高校可与当地歌舞团或体育院校合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条件,使体育艺术专业学生到歌舞团与体育院校中学习实践,以此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与此同时,创业过程中还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人际交往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为学生创造辩论、演讲等机会,还要在教育过程中为学生创设创业交际情境,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交际技巧。此外,教师还应要求学生轮流担当班级负责人,并给学生创造各种领导与管理的机会,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与管理能力,为创业打下基础。

4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体育艺术课程中融入创业教育是高校发展的需求、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因此,高校与体育艺术专业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应用创业教育模式开展教育工作,通过创设与创业相关的各种机会,使学生得到锻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大学生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大学生在创业的道路中得到发展,为培养更多的创业人才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刘生贵,舒颜开.普通高校体育院系开办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教育的实践探讨[J].科教文汇(上半月),2016(4):43-44.

[2]翟廷立,李芳,罗元翔,等.高等院校体育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1):70-73.

篇10

1.选题简单浮躁,没有研究价值

不少教师把课题研究当作评聘职称、评优评特、成名成家的敲门砖。务虚的多,务实的少,盲目跟风,急功近利。对选题不进行深入调查论证,不考虑是否能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不思考选题的科学性、适切性、研究价值及可操作性。核心概念理解、界定不到位,研究方向不明,实施步骤不清,胡乱拼凑立即申报立项。如课题“动手操作发展学生思维的研究”,选题陈旧,早有定论,没有重复研究的价值。课题“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研究”,缺少个性,没有新意,选题大而空,指向不明确,难有成效。

2.研究方法简单,没有应用价值

有些老师缺少理论学习与积累,不以理念创新引领行动实践,搞重复单调的教研活动,上几节公开课,写几篇教学反思,编一本教学案例集,课题研究停留在简单重复的教研活动、教学案例集的低水平和浅层次阶段。多数研究成果仅局限于实践层面,往往与课题没有多少关联度,缺少理论研究成果,不能佐证立项时的预期成果,难有推广应用价值。

3.研究过程弱化,没有真正研究

“开题冲动,结题激动,过程不动”。这是目前部分课题研究现状的真实写照。有些老师脱离教学实践,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两张皮,课题研究不能和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研究时间不能保证。再加之繁重的教学任务与工作负担,课题实施过程缺乏有效监管,致使课题研究过程弱化成为普遍问题。结题时“成果一箩筐,什么都往里面装”,没有能展示实实在在的动态研究过程的资料。

二、提高课题研究质量的对策

1.目的要明

教师开展课题研究要有“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的心境,多一份淡定,少一份功利。教师一定要有实事求是的学术风气,追求本真求实的科研文化,弘扬自主研究意识、独立思维品质。通过课题研究,真正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不贪大、不贪多、不出风头,立足解决实际问题,想好一个课题,终身去研究。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孙双金老师的情智教育等,均是教学一生,研究一生。教师立志高远,心态淡然,持之以恒,成果自会水到渠成。

2.选题要真

要坚决杜绝跟风追潮、拍脑袋立项课题,要注重校本、师本、生本需求。课题选题不是某一个人纸上谈兵,要开展充分的调研论证,让课题真正来源于客观需要,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真课题。选题论证要有具体内容,对“为什么、是什么、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等几个关键问题要回答清楚,使课题从立项阶段开始便科学可行。如“构建尚美课堂的校本实践研究”课题,结合学校“尚美教育”特色建设,探索“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的美育新途径,努力改变美育和德育、智育、体育、智育相割裂的现状,深入挖掘各学科知识内在的美育元素,发挥美育促进其他诸育发展的情感因素,让学科教学成为文化与意义的获得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选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与研究价值。

3.研究要实

课题研究与理论学习紧密结合,与教研活动紧密结合,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教师要强化教育研究的意识,加强对与课题相关的理论书籍的研读,提高自我批判和反思的能力,不断突破研究的思维方式,提倡撰写教育研究叙事,注重理论提炼与创新。重“写”文章的同时,也要重“做”课题。教师要科学安排课题研究活动,按课题实施方案中序时进度一项一项地加以落实,还要强化对课题研究成果的应用和推广意识,避免课题一旦结题研究即停止的现象。

4.管理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