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趋势范文
时间:2023-11-20 17:27: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改革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课程结构日趋合理化
传统的课程结构绝大部分是以学生的认知发展为目标而忽略了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吸取传统课程优点的基础上,今后的课程结构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美术的知识结构,也应重视非知识结构,如情态性的结构、身体技巧性的结构,从知识的领域(知识和智慧)和情感的领域(美术价值观、审美观)结合等方面提出合理的美术课程结构的标准。
(二)课程内容日趋综合化
一方面,充实现代科学文明的成果,扩大美术作为视觉领域的内容,绘画、工艺和欣赏相互渗透,日趋整合,单纯的绘画概念正在消解,电脑绘画、工业设计等内容已经或正在编人课程内。一方面,日愈注重弘扬民族文化,加强教材的乡土性和地域特色,课程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既有当代气息,又有浓郁的民族性,美术课程整体内容日趋综合化。
(三)课程形式日趋多样化。
篇2
1.传统的体育课程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由于体育课程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偏重运动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体育最本质的健身功能。
(2)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的进行灌输式教学,忽略了学生的参与,使得学生的潜能不能更好的发挥,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抵触和厌恶体育,扼杀了学生的体育兴趣。
(3)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偏重基础知识的口头论述,对课外体育活动不够重视,使得学生缺乏动手和实践能力。
2.体育课程内容改革的支点
(1)体育课程的内容要落实“减负”措施。1)为教师“减负”。①由于“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转变,使得教师很难适应。②老师既要上课、辅导,又要改作业等,对于多方面的工作,在时间上老师很难进行控制。③家长、教师、社会都有责任和义务对孩子进行教育,然而现代家长一味地把责任推给学校和教师,产生了极大的矛盾。2)为学生“减负”。由于每个学生的思维和接受知识的能力各不相同,教师应该因材施教,为学生减去心理负担,不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使得学生全面发展。
(2)体育课程内容要强调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并重。教师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只强调课程内容的学习,忽略了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意志、价值观念、习惯、兴趣的培养。因此,在素质教育的号召下,在体育教育中应不断完善学生的个性,锻炼学生的意志,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和素养,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进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体育课程改革的措施
1.体育观念的改革
学校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实践,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和体育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文化教育活动。现代体育课程的改革是为顺应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而提出来的,要使课程改革付诸于实践,必须提高体育的观念,把理论知识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2.教育规章制度、体育法规的健全和完善
为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锻炼习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应该具有一套完善的教育规章制度,把学校的一些体育法规文件落实到位,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在教学和公益劳动中,由于学生发生事故后,家长向法院提出控诉,体育规章制度和法规可以有效保护教师和学校的合法权益。
3.确立完善的评价标准
(1)建立完善的评价标准,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和科研水平进行评价,使得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把学术知识深入浅出的表达出来。对学生所学知识和实践内容进行评价,使得学生熟练掌握专业的体育技能,养成良好的自觉锻炼习惯,促进自己身心健康。
(2)在教育评价标注的过程中,教师给学生进行评级定分后,应对学生进行信息反馈,了解学生学习的现状,制定更好地办法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体育课程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和国外的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相比,在我国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缺乏具体的教学计划和详细的教学规范要求,制定的课程主体地位不明确,因此,加大体育课程改革的力度是十分必要的。传统的中国体育课程已不能满足当前体育课程教学的要求,必须开展体育课程的改革,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1.适应课程发展趋势,改革单一课程模式
(1)综合性原则: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中,对原有学校课程中的分科课程按照其内在的逻辑关系进行调整,使体育与健康课程有效的综合起来,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基础知识和运动形式,重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生活技能和人际间交往的能力。
(2)均衡性原则:依照全面发展的理论和相应的规范要求,使课程类型和内容保持一定的均衡性,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健康,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根据体育课程的标准规范,将学习内容有效的划分,有利于打破传统的课程理念,使体育课程在注重知识与技术培养的同时,引导学生体验和享受运动,学会相互协作,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3)选择性原则: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了解学校和学生的差异、经济和文化的差异,提出课程学习的目标和建议,规定详细的学习内容选取原则和范围,选择相应的课程类型和结构,适应不同学校的特点和文化特色,体现课程开发的思想;合理的增设选修课程,正确处理选修和必修的关系,合理正确的选择对体育课程的改革有着推动作用
2.加强体育活动课程教学实验,探索多种体育活动课程教学模式
目前我们的理解是学科类课程多侧重于对学生共性发展的要求,在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中是学校课程的主体;活动类课程多侧重于对学生个体发展的要求,在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中是学校课程的辅助形态。从课程的共性与个性关系看,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课程的主辅形态来看,两者也是互补的;从课程的优劣来看,两类课程又都有可以相互借鉴、吸收的长处。因此,只有实现两类体育课程的优势互补,才能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目标。当然,为了对活动课程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在看到它与学科课程的联系时,也要看到活动课程作为一种课程形态还有它相对独立的方面。认清两类课程的区别与联系,是搞好体育活动课教学的关键,体育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在总体目标上是一致的,在实施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两者相辅相成。与此同时,应根据体育课的特点,对体育活动课程内容进行评价与分析,探索出适合学生的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四、总结语
篇3
【关键词】中学化学 课程 改革 发展 观念 趋势
中学的化学教学是引导学生更好进行现代化学科学学习的开始,在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学的化学教学要根据人的认识发展规律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这些不能只是一句空话,因为在进行中学化学的教学中,我们教师不单单是向学生传授相关的化学知识,更不是单单为考试而教学,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课程的相关改革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就是化学教学的目的,也是化学课程改革和发展的趋势。
舍弃旧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素养
现阶段提倡素质教育,目的就是通过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
生不只是只为学习而学习,而是快乐学习,将所学的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因此舍弃旧的教学模式是必然的。旧的教学模式就是以老师为中心,学生在课堂上随着老师的思路走,老师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这种形式的教学其实完全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扩散,同时,也不能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教学调整,教学质量也得不到提升。中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思维,而且一个好的学习素养也是保证其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目的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开展适合的教学活动,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中提高学习的兴趣,加上老师的适当引导,就能慢慢养成主动学习、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的学习素养,大大提升了教学质量。
学生的学习方式应该多样化
我们知道,一门学科的学习,学生都是由不熟悉到熟悉再到牢记,这样的学习过程,许多学生都是通过老师的知识普及,被动的接受知识,然后再熟悉,最后牢记,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不适应现在的教学方式,而且学习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因此老师在教育中要注重学生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可以通过对自然、社会现象或科学实验、文字材料的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形成解释,并对这种解释进行交流、检验与评价的过程,进行发现学习,这样可以开拓学生的学习思维,更牢固的记住所学知识。另外还可以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反复观察、实践、训练、对情感、行为、事物的内部认识,最终习得某些可以言说或未必能够言说的知识,掌握某些技能、养成某些行为习惯和某些情感、态度和观念的体验学习,这样就可以通过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身良好的学习素养和学习习惯。每种学习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因此在学生学习中,老师应该指导学生综合这些优点,进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这样才能更好更快的开展教学,完成教学目标。
要进行开放式的课堂教学
我们知道,中学生在学习化学的时候,更多的是在课堂和实验室,接触更多的是课本和试验用品,但是相对封闭的课堂教学和实验室教学,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加之化学相对于语文、英语等,没有教学情景,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因此一方面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将学校教学资源、自然教学资源、社会教学资源和网络教学资源能进行充分利用。当然这个“课堂”可以是教学课堂,可以是户外课堂,也可以是工厂课堂,目的就是通过开放式的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调查和动手,去明白其中的道理,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升学习兴趣,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另一方面开展多中心的、开放式的课堂教学,也充分利用了有效的教学教学资源,发挥其教学优势。
四、与时俱进,开展多媒体教学
21世纪,是信息化的社会,更多的领域开始步入了科技化、信息化和数字化,作为化学教学,完全可以与时俱进开展多媒体教学,这样就能通过多媒体的视频、音频、声音等方式传达教学信息。能在教学中,将教学过程更加具体化、细致化和人性化,同时可以通过网络这种新的教学资源,可以实现教学共享,了解更新的教学方式,实现与他人合作学习与分享学习成果,网络环境下可以实现全新的互动式的教学,可完全实现个性化的学习。
教学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一个民族的发展需要创新,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创新,可见创新是发展的源泉,所以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化学老师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不仅有利于化学知识的学习,更多的适合所有学科的学习,甚至影响以后学生的发展。因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过去那种重视接受已有科学结论和事实的学习方式,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进行化学学习中,能够通过自身的知识,加上老师的指导,能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获得科学结论。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这样才能在学习中不断成长,不断探索,不断发现,老师在其中进行适当的鼓励,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直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六、在化学教学中加强与其他学科联系
在中学的化学教学中,并不是独立存在和发展的,在实际的教学中,和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也是为什么物理和化学组成了理综。因此化学教学不仅与其它自然科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也渗透到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所以,化学教育不能让学生只从化学的角度来认识、解决社会中的有关问题,要让学生能综合应用多种科学知识,以跨学科的观点和方法,从整体上认识和解决科学技术发展和现实社会中的问题。这其中一些文字理解和分析、英文的翻译、公式的计算等,都涉及到其他学科,因此只有加强同其他学科的联系,才能在化学的教学中开展有效的研究和讨论,才能推动化学教学的发展。
总结
总之,中学的化学课程的改革和发展要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大力发展素质教育,通过对课堂教学形式、学生学习方式等的创新和改革,让中学化学课程改革正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成为科学和人文的教育载体。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体育 课程 改革 实践 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b)-0197-01
体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成大学教育任务的重要方面。随着人们对体育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入,大学体育课程的反思和各种改革实践活动不断进行着,全国高校也掀起了大学体育课程新一轮改革热潮,并且取得显著成果。本文就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实践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也不仅仅只停留在理论上。各个高校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始进行有计划的改革实践,为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之路提供了宝贵经验。具体来说,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1 体育课程理念的转变
大学体育课程课程改革最重要的一点是转变体育课程理念,只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到能做到正确的实践。从另一个角度说,我国的大学体育课程理念也要与时俱进,与世界课程理念发展一致,才能保证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成功。现今,许多高校已经认识到并转变了自身的体育课程理念。从以前的“学校体育以增强体质为主”到“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转变,从“学科中心论”到“科学与人文主义融合的转变,可以说,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理念已经基本做到与时俱进。
1.2 构建不同体育课程模式
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实践的一个突出成果就是出现了许多不同的体育课程模式。比如北京大学的完全开放式,清华大学的三自主式,深圳大学的俱乐部教学模式等,这些多元化的体育课程模式满足了不同学生、不同地区的体育需求,既提高了大学体育课程教育的质量,又培养了大学生自主参与体育的意识,有效地完成了大学体育课程培养的目标。
1.3 体育课程内容设置趋于合理
在进行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之前,多数学校的体育课程内容比较单一,而由于每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程度和需要不同,每个高校的办学特色及其具体情况也不同,于是体育课程内容的改革也呈现出多样化。
1.4 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更加全面
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是大学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摒弃以往陈旧的、缺乏科学性和多样性的体育课程评价观念,把学生态度、学习过程等都纳入课程评价体系,既使得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更加全面、公平、合理,又促进了学生的自我锻炼和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2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虽然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及其实践一直在向前推进,可不能否认的是,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实践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发现和改进。
2.1 未能完全摆脱传统体育课程模式的影响
从实际的教学来看,虽然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在教学方法、内容能方面也有所突破。但是很多高校仍未摆脱传统体育课程模式的影响,比如课堂组织形式仍然是以班级上课形式为主,课程内容也是以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为主,体育理论学习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单一的课程评价体系仍占有主导地位,而且应试教育在一定范围仍然存在。这些传统的体育课程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和进一步推进。
2.2 体育课程的改革实践缺乏系统性
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实际上是一个全面性、系统性的工程,不仅包括体育课程的理念、内容、模式、评价体系等,也包括高校体育教学乃至整个教学系统、工作系统的协助。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些高校中,体育课程的改革往往只偏重于一方面,缺乏有效的整合,也缺少其他部门的辅助,因而容易造成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效果不明显,或者改革效率低下,从而也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2.3 体育课程的改革实践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体育课程的改革不仅需要国家教育部门的大力推进,学校教学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投入,更需要体育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响应。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实践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就是体育教师和学生,但现今的体育课程改革重点是如何改革,却缺少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以及忽视教师在改革中的地位和影响,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不能更好地激励教师和学生在课程改革中积极实践和参与。
3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随着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结合高校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可以预见,未来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将会在不断总结提高的基础上,向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3.1 体育课程将向着综合化方向发展
大学体育课程不仅仅是要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增强学生体质,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从更深一层来说,体育课程还要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在未来的发展改革中,体育课程更要和心理学、生理学、美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凸显出其人文特性和社会特性。
3.2 体育课程将向着生活化方向发展
所谓的生活化,就是指大学体育课程不仅仅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课堂的的活动,它应该扩展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时间上不局限于每周2课时,在空间上不局限于操场、体育场馆,组织形式也不局限于课堂班级。从另一个角度说,体育课程的内涵应该从狭义延伸为广义,广义的体育课程应该包括校内活动课程,校外的比赛训练,学校的体育文化活动,社会体育文化活动等。
3.3 体育课程将向着多样化方向发展
体育课程向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已经是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从课程教学模式、课程内容、评价方式等都体现出这种趋势。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多样化发展并不能只局限于技术方面,我们应该开拓自己的思维,容纳各种不同形式的教育理念;在放眼世界的同时,还要根据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情况,开发出属于自己特色的体育课程,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多样化。
总之,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应该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验证实践的可靠性,更应该发现问题,吸取教训,努力推进大学体育课程的进一步发展和改革,实现大学体育课程的最终任务和目标。
参考文献
[1] 高健,颜天民.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12).
篇5
一、我国对国外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研究现状
1. 研究美国地理课程改革现状
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以结构主义为指导思想到90年代基于标准、生活化地理为地理课程教材编写依据,体现美国地理教材内容选择逐渐由注重理论向突出实用转变;内容组织由注重表述向重视探究转变,内容表达更加灵活多样、生动形象。地理实验设计与过程强调多样性、实用性、探究性与层次性,注重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包括概述、地理学科知识、地理技能与方法、地理观点等。实施过程中重视地理课程对培养现代公民的重要性、凸显地理核心技能培养、地理经验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等特点。美国中学地理教科书虽未材,但注重通过地理活动以获取经验、强调体验式问题解决,并采用专栏形式组织内容,有助于提高学习地理兴趣和学生地理素养。美国生活化地理课程标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各州对课程标准执行参差不齐、内容标准操作性不够强、地理教师对课程标准缺乏深入了解、地理课程地位不高等。
2.研究英国地理课程改革现状
英国国家地理课程分为教学目标与说明、关键阶段1~4学习计划、地图三大部分,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地理技能,特别强调国际教育和环境教育。《地理教育国际(草案)》明确提出“地理教育最主要的是国际教育和环境教育”。课程内容主要以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环境地理等系统地理知识为主,区域地理比重相对较少。英国国家地理课程反映当前世界地理教育发展新趋势。
从英国国家地理课程可以看出世界地理课程发展具有以下趋势:世界地理教育向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方向发展;综合考虑地理教育整体设计以照顾不同能力学生差异;突出能力培养和重视野外实习,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及时反映地理科学最新成果,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
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目前,英国中小学地理教育“正处于危机时期”。造成地理教育危机的直接原因是20世纪末英国地理教育改革,这场改革主要受内外因素影响。内部因素:地理教师专业素养亟待提高,甚至出现大量非专业教师任教。外部因素:官方教育政策过度重视考试成绩以及文化重建主义影响;中央政府加强对学校的监控和管理;国家地理课程文本不够具体明确、缺乏可操作性;教育系统内部国家课程政策、地理教师和学术团体之间没有达成协调一致关系。
3.研究德国地理课程改革现状
德国作为传统教育强国,地理学教育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德国的实科中学、综合学校与完全中学等各类学校都开设地理课程。从5~13年级均有地理课,其中学初级阶段和中级阶段为必修课程,课时较多,中学高级阶段则为选修课程,课时相对较少,且整个中学阶段连续开设地理课程强,课程地位较高。中学初级、中级阶段地理课程以区域地理为主,穿插专题地理,中学高级阶段以专题讲述人文地理为主,结合区域地理实例。德国地理教材编写由地方负责,类型多样,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相互贯通,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专题相互穿插,实用性强。但地理教材使用有限期,5年后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科发展更新、修改和完善,出版供应新的教科书,利于提高教材质量。
4.研究加拿大地理课程改革现状
加拿大地理课程融入丰富的多元文化教育内容。由于加拿大只有指导性教学大纲,尚未材,教育部只对中学课程设计提出最低限度要求和原则性规定,其目的在于给学校留有余地,使校长和教师能结合本校实际进行具体设计。因此,加拿大地理课程多元文化教育特点:课程设计权利交给学校和地理教师,以多元文化角度开发地理课程;借助多种资源创设丰富学习情境;学习方式多元化并以体验学习为主;以质性评价为主并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这些都对我国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5.研究日本地理课程改革现状
日本于2003年4月全面使用新编地理教材,教材内容以区域地理学习为主,且教材版本多达20余种。目前日本地理教材主要具有以下特点:突出时间与空间概念,强调地理事物发展过程;重视学生自身体验,强调学生调查、考察及分析与综合能力;重视区域性与区域联系;加强“近邻国家”学习,内容表达丰富鲜活;由近及远,结合身边事物学习世界地理知识。2009年3月日本文部科学省颁布最新的《高中地理学习指导要领》,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构成、课程处理建议等,将地理分为A和B,这三部分在A和B课程中各具特点,其中课程目标注重态度、能力等多维目标达成;注重过程、方法与能力培养;注重现实感与爱国心培养,课程内容更多体现生活气息、突出实践运用;重视知识联系、注重综合性学习。这些特点对我国地理课程改革具有借鉴作用。
二、国外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特点及研究中存在不足
通过对国外部分发达国家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现状相关文献研读分析,可以看出国外地理课程改革呈现如下特点:地理课程内容组织重视地理经验学习,突出地理实用价值,特别强调环境教育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理念;地理课程目标注重学生主体地位体现,重视发展学生个性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地理课程地位得到显著提高,且地理课程开设年限较长;地理课程教学重视学生参与度,教学方式手段更加多样化和现代化。
2003年我国新课程施行以来,加强对国外地理课程改革探索的研究,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集中于对国外地理课程标准与地理教材研究,对地理课程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深入研究较少;更多关注国外中学地理整体研究,对具体某一地方或某一教学过程研究较少;更多关注对国外地理课程的质性研究分析,而对量性研究分析较少;对国外中学地理课程研究方法更多集中在历史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等,未能很好对其深入研究。
三、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改革发展趋势预测
随着各国经济快速发展、交流与合作逐渐加强,人类科技也在快速发展,地理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高。为了更好地适应全球化、信息化社会,地理课程改革应进一步加深对地理课程开发研究、地理教材设计与编写、地理教学与评价改革等方面研究。为此,可作如下探讨。
*逐步提高地理课程在整个学校教育课程中地位,促进中学地理课程连续性,解决九年级与高三年级未设置地理课程的问题。
*进一步修订地理课程标准,特别是对地理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应进一步深化,使地理课程标准更具操作性。
*编写地理教材过程中关注学生身心发展需求,以生活中地理知识为主,鼓励多版本教材发行,处理好教材使用与教学考试间关系。
篇6
【关键词】新课改 误区 反思
一、课改的初衷
课程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面临知识经济浪潮的冲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急需大量的、高素质的建设者,而传统的教育满足不了这样的需求。传统的教育培养了大量的精英,却忽略了全民素质的提高,形成社会劳动力量多而质不高,成为制约社会持续发展的瓶颈。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民主与法制的进步,以及世界人才的竞争引发的教育竞争,使我国课程设置面临难题。为了更好地彰显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需要对课程进行改革,提出新的教育理念,明确对个体发展的尊重,学生的全面、健康、积极的发展。课程改革是为了更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学生的素质提高当然应该包括学得更多、考得更好。
二、改革中的误区
1.把传统的基础教育当成应试教育而全面摒弃。许多人认为,以前的教育扼杀了人的个性特长,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是传统的教育造就了一大批“高分低能”人。这种看法至少是片面而不准确的。不管我们称传统教育为精英教育或者应试教育,我们作为传统教育的受益者,是千军万马从独木桥上挤过去的精英,传统教育也没有成为我们学习、工作中的桎梏,于是才有了今天研究教育、反思教育得失的学者,才有了我们今天在课改实验中不断提出新的理论与方法的教师。
2.对改革目标理解的片面性。再次细读课改目标时,发现里面隐含着改革的设计者良好的愿望,那就是充分肯定传统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课改的每一个目标都是用最准确的语言诠释着这样一个信息:改革过去那种在教育目标、教材、方法、评价等方面走极端,压抑了人性的全面发展,课改的倡导者本着良好的初衷,对传统教育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后提出了课改,从“过于”“过重”的措辞上明显地表示出:传统教育中不乏优异的成分,只是实践过程中存在过于重视某一方面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课堂教学是整个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老师应是灵魂。新课程弘扬创新精神,也倡导“扎实、朴实、老实”的教学风格,呼唤课堂教学的删繁就简,返璞归真。“张扬不同的个性色彩,散发自由的人性光辉”。我们都明白一个道理: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也不能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张扬个性,中国的教育在今天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4.研究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相辅相成,不是任何时候、任何内容都需要探究。探究性学习与接受学习是相辅相成的,是根据内容的需要而灵活选择的学习模式,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不可能让学生全部进行探究。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这种精神为重点,但不是作为一种必然的教育模式。
5.学习一个参与的过程、是一个主动掌握的过程。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但不是把整个课堂交给学生,教师才是一堂课的灵魂。一堂课无论何种形式都是教师事前精心准备、设计好的,都是为更好地学习、思考、感受知识服务。我们把课堂的交给了学生,并不是说热闹了就是课改。课堂上热闹、课后没有成效这不是改革的本意,我们要全面发展学生,教师就得合理、高效地利用课堂时间,把更多的课余时间留给学生。
三、课程改革的反思
我们在总结经验与失败的时候不妨把目光重新回到传统的教育上,从那里面可以找到许多有利改革的思想精髓,课程改革继承过去,秉承丰厚的文化遗产,并以放眼世界的高度再度反思课改,丰富课程的内涵,认真研究课改的含义,使改革取得实质上成效。1998年,一些“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却发表宣言称:“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要回首2500年,到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孔子“性近习远”的素质发现观、“有教无类”的教育机会均等思想,“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学而时习”“学思结合”“下学上达”的为学之方,“启发诱导”“举一反三”的教学之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勤勉精神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今天的素质教育理念。但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由孔子始,那古老而特别的人道精神和人格思想、那重视现世人生、力主经世致用的理性态度、那乐观进取、舍我其谁的积极精神,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感染、教育、熏陶了多少仁人志士!
篇7
〔论文摘要〕教师的内涵储备是指根据课程要求,针对教师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教师在专业技能、精神意志、生命存在等方面的进步和完善,既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同时也使教师在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丰富自己的精神、获得生命的幸福,成为诗意的存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从知识与技能、精神与意志、生命与存在三个层面详细阐述了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内涵储备的价值取向,具有借鉴意义。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政治、经济、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客观需要,它的根本任务是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以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课程体系。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改变传统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和升学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形成正确、健康的情感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最终要靠教师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才会产生现实效应,教师是实现这一关系到中华民族振兴和每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改革的关键。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以及学科课程结构的多元化要求教师必须能够密切课程内容与时代生活、学生实际的关系,必须能够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有效的整合处理,这对学科教师的数量以及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针对这个要求,学校应该从效益的角度,转变仅从数量上分科的教师储备模式,从教师量的储备转变为教师质的储备,摒弃粗放型储备模式,寻求教师的内涵储备之路。
教师的内涵储备是指根据课程要求,针对教师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教师在专业技能、精神意志、生命存在等方面的进步和完善,既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同时也使教师在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丰富自己的精神、获得生命的幸福,成为诗意的存在。教师的内涵储备既可以是学校行为,也可以是教师个体行为,最好是学校行为和教师行为的有机结合。
笔者认为,当前教师内涵储备的价值取向应该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一、知识与技能层面
1.丰富专业知识,完善专业结构
在任何时代,传授知识都是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苏格拉底曾提出“知识即美德”的命题;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形而上学》中写下的第一句话就是“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他认为,求知是人的最本质的冲动。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作用更是不容质疑。当代社会中知识更新和衍生的速度加快,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教师必须尽可能多地储备各种知识,尽可能合理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2.整合交叉学科,开发教育资源
学科交叉的趋势在当前文化发展中体现得非常突出,学校的分科教学已经突现不少弊端。作为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本学科知识的教学,而应该将有联系的交叉学科进行整合,充分利用其他学科资源,实现学科教学的综合性和开放性。首先,应该打破文科、理科壁垒,理科教师要懂得一些人文科学、语言科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文科教师也应该了解一些前沿性的自然科学,并且要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将二者融合。其次,应该根据生活化的原则,充分挖掘社会生活资源、社区教育资源、影像资源、网络资源等有效资源,引入教育教学。
3.提高对话、交往、探究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育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就一定教学内容进行对话的过程,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对话、民主交往的关系,教师必须讲究对话和交往的艺术,提高对话和交往的能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探究学习是新课程主张学生应该养成的一种主要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而要实现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真正养成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就必须加强学科教育研究,以培养和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
二、精神与意志层面
1.爱与宽容
爱,是人类情感的最高形式,更应该是教育情感的最高形式,有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爱,应该是自然的迸发而不是故作姿态;应该是不求回报的甘心付出,更应该是数十年如一日的长久滋养。爱不仅意味着每个学生的喜悦和苦恼都敲打着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关怀和担心,不仅意味着小心翼翼地、深思熟虑地、关怀备至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更意味着拥有一颗宽容之心,去引导学生暂时失当的行为,去唤醒学生暂时迷惘的灵魂,去搀扶暂时迷路的心灵。
一颗无爱、无宽容的冷漠之心,必将扼杀学生的智慧和个性。因此,教师应该修炼好自己的爱与宽容,学会微笑,用微笑去点燃学生的兴趣、理想、智慧和人格,点燃学生对生命的渴望与追求。
2.合作意识
新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以及学科课程结构的多元化,决定了教师仅仅依靠自己现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是无法独立完成课程任务的。此外,随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向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探究性学习的转换,学生的自我空间增大,自主意识增强,学生提出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并会涉及不同领域、学科,这些都需要教师加强合作。教师之间必须组成能力和特长互补性较强的关系或组织,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实施跨年级、跨学科、跨层次的协同教学,根本改变教师教育行为和工作方式,构建一种共享的课程文化。
课程是教师、学生、环境和教材整体交互、共同构建和作用的动态统一体,师生双方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知识和经验,交流感情,沟通心灵,求得新发现,生成新知识。课堂中互动的动态资源,是最具开发潜能的教育资源,师生关系是决定教育生命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应该保持一种理解、接纳和支持的态度,与学生实现平等和谐的沟通与合作,就能由里而外地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
3.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创新精神是衡量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而要培养出适应高科技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所特需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创新精神。而教师创新精神的储备需要内部和外部机制的完善。从外部来讲,学校应该努力为教师进行创新打造有效的平台,营造积极创新的氛围,在教师考核中适当增加创新指标,并对教师创新成果进行总结表彰、宣传推广;从内部来讲,教师应该意识到创新精神和自身专业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牢固树立只有创新才能发展的意识,并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积极尝试,探索新方法,寻求新思维,切实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从而带动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使我们的教育成为具有创造学内涵和创造性精神的教育。
4.个性精神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闻一多着一袭长袍、咬一柄烟斗趁着黄昏夜色开始他的《离骚》讲座,声情并茂的演讲,衣袂翩然的风度,常常让学生辨不清是闻先生在演讲还是屈原在行吟。潇洒浪漫的诗人徐志摩,对泰戈尔创办那所“把大自然当成绝妙奇书”、坚持在森林中上课的学校情有独钟,“再别康桥”之后,他一度为在国内办一所类似的大学而奔走,尽管终未如愿,但他经常带着学生走进茂密的森林,靠着梧桐树,一手拿书,一手指着蓝天白云讲授欧洲文学与中国诗学。他们都是独特而深刻的“这一个”,正因为其独特和深刻,才不可模仿,才成为教师中的师者。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具有个性精神,成为不可模仿、不可代替的独特存在。
成为一个独立而深刻的“这一个”绝不排斥合作精神,相反,“这一个”与群体是一种相对的关系,独立与合作相互映证、彼此交融。学会合作,才能更好地彰显个体,彰显个性精神,才能进行深入的合作。
当然,个性的张扬必须以共性为前提,任何个性的张扬要显示其魅力,不能和被无数教育教学实践证明了的教育规律背道而驰,不能有悖于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规律。
5.反思精神
教师是有缺憾的存在,学生是有缺憾的存在,教育也必然是充满缺憾的艺术,关键是我们以何种心态面对缺憾。换一种角度思考,缺憾未尝不是一种美丽。直面缺憾需要勇气,也需要用智慧去剖解自己的不足,剖解教育的不足,剖解学生的不足。
注重反思,教师的精神生命才会有实现的可能。教师要学会在观察中反思,让微小的瑕疵转化为宝贵的教育资源;学会在读书中反思,让书籍成为自身精神生长的支点;学会在科研中反思,让教学与科研成为生成教育智慧的契合点。直面缺憾、学会反思还意味着要正确面对各种评价尤其是批评性评价,并根据反思重新制订发展目标,促使自己在不断的反思中提高自我、发展自我,并将其转化为促进学生和学校共同发展的创造力。直面缺憾会使自己更真实,学会反思会使自己更趋完美。
6.未来精神
全球化时代、信息化时代已初见端倪,学校教育已经慢慢呈现出全球性的特点和趋向。教师应对未来社会对教育的需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把握,而不能闭门造车、关起门来“传道授业解惑”。21世纪的教育必然是立足于未来的教育,它的主要功能必然是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格人才。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引领精神,更要根据对未来社会发展前景的预测来设计教育计划、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真正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价值观、个性品质等方面的综合发展。教师必须是一个未来学者,要具有“未来设计者”的角色意识,更要有深刻的教育预见能力。教师应该记住:教学生一年,要为学生想十年;教学生三年,要为学生想三十年。
三、生命与存在层面
1.生命意识
人类的活动从本质上说是维系生命的延续和发展,教育作为一种生命的传承,实质上就是个体生命依赖教育不断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它的出发点和终极目的是生命的和谐、充盈与完满,是为了人有力量改变外来压力和内在冲动。忽视生命特征和生命规律的教育必将因为对个体生命成长的阻碍乃至戕害而在新的文化语境中被否定和扬弃。
教育是以生命哲学为基础的精神运动,而教师应该是拥有浓烈生命意识并能将之贯彻到教育实践中的“生命工作者”。教师的生命意识应该包括三个层面:学生层面——尊重每一个生命,平视每一个生命,不放弃每一个生命,哪怕是有缺陷的生命,让学生在发展过程中享有完整的、发展的、愉悦的、健康的生命;教师层面——关注自我的幸福体验,关注自我的生命质量,关注自我生命价值的实现,让自我在施行教育的过程中享有完整的、发展的、愉悦的、健康的生命;综合层面——注重互动,注重对话,注重生命轨迹的相交,使教师和学生这两种群体生命在交往过程中互相交融、互相统一、互相印证。
2.理想与激情
理想和精神作为指导人的现实行为的内在机制,具有非常强大的内趋力。欠缺了理想和精神的人绝不会成为大地上“诗意的栖居者”,而只能成为庸庸碌碌的存在者。只有当理想与激情成为整个教师群体的内在精神指向,教育的现代化才具备真正实现的可能。
教师应该拥有教育的理想和激情,应该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时常地质问自己:我们是不是对教育永远心怀虔诚并像勇敢的堂吉诃德那样践行着我们的虔诚?我们是不是追寻不懈的真理并且在有生之年让真理烛照我们的生命?我们是不是向往更好并且不断追求教育细节的完美……在这样的质问中,我们的理想一定会更加熠熠生辉,我们的精神一定会更加绚烂丰富。
3.人文关怀
人文精神形成于人类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中,并规范、指导和约束着人类自身的各种活动,是人类对于自我的精神关怀。它是人类文明最根本的精神尺度,在人类整体以及个体的进步中都扮演着“使人成其为人”的重要角色。
人文精神是一个重要的教育价值尺度,肖川在《作为人文学的教育学》一文中认为,教育学应该是人文学,人文学的任务是“唤醒和守护人的尊严,关注并提升人的价值和意义,维护人的权利,表达人的心声”,人文学者的任务是“关注、批判、纠正一切不公平、不合理、不人性、不人道的思想、制度、规则和习惯,去建立一个公正、合理、阳光明媚的社会”。这个任务也正是教育的任务和教师的任务,这种精神也正是教师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失却人文精神的教师必定不是真正的教师,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传承者,应该努力养关怀精神。
4.实现自我价值
自我价值是生命个体得以存在的根本。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自我实现看作是生命需要的最高层次;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的发展在最高层次上的实现是理想的自我和现实自我的最佳结合,罗杰斯的自我实现理论注重的是生命个体不断地找到生命的种种巅峰体验。
教师实现自我价值应该把教育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阵地,养成健康、高尚的教育情感,立足于学校教育教学本职岗位,以当前的课程改革为重要契机,激发起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全心全意谋育人,在生命的历程中不断更新自我,超越自我,最终实现个体生命价值和教育价值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张菁.在反思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J].教育研究.2004.8.
[2]叶澜,白益民.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王玉华,杨朝辉.创造型教师的品质特征及其培养途径[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4]张明霞主编.做成功的教师[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3.
篇8
实践取向 教师教育 课程改革
实践性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特征。在教师教育研究领域,积极开发实践课程已成为广大研究者的共识。国家教育部最近出台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教育要坚持实践取向的理念,强化实践环节,加强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训练,着力培养师范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见,加强教师教育课程的实践性已成为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经之路。
一、实践取向
实践源于哲学范畴的研究,指人类自觉自我的一切行为。社会和自然和个体的有意识的下意识的一切斗争活动、客观活动,是客观的存在。取向是对事物进行权衡、比较、选择时所采取的态度和行为倾向。
教师教育课程的实践取向是指学校在培养未来教师的过程中,面向实践,以实践为导向,通过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的实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长学生的实践智慧,为其成为合格的教师奠定基础。
二、实践取向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动因
1.教师教学实践素养不高呼唤加强教育实践课程
教师的教学实践素养主要体现在实践性知识上。实践性知识最早由Elbaz(1983)提出,认为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以独特的方式拥有的一种特别的知识,以特定的实践环境和社会环境为特征,具有行动和决策取向的属性,是高度经验化和个人化的[1],直接决定了教师课堂教学状况。
笔者近期就教师的教学状况展开调查,结果表明,83%的学校管理者认为教师的实践素养不高,实践性知识不足。高达94%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实践性知识主要来自求学过程中学校教师的示范作用和教育见习与实习。同时,他们认为,这些实践性知识不足以满足实际教学工作的需要。所有的被调查者(包括教育管理者和教师)都认为学校的课程改革应该加强实践环节,培养教师的教学实践素养,提高他们的教学实践能力。可见,加强课程的实践性已成为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2.现行教师教育课程呼唤实践取向的改革
众所周知,合格师资的培养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实现的。教师实践素养不高、实践性知识欠缺的现状让人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学校的课程设置。诚然,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很多学校都顺应基础教育的需要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课程改革,但是,存在的问题仍然非常突出。在课程结构上,教育类课程比例过小,我国教师教育类课程只占师范教育课程的7-8%[2],且仍按照“老三门”(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来设置课程,实践类课程明显不足。在课程内容上,更新速度慢,既不受学生欢迎,也不能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在课程实施上,过分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与逻辑性,忽视了理论知识与教育教学实际工作的联系;实践课程仅限于教育见习与实习,且时间短,形式单一,管理松散,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实践教学处于“自然”状态,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更未提高到“实践性课程”的高度。如此课程必然造成教师教育专业口径狭、知识面窄,教学技能缺、实践能力差的后果。
三、实践取向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路径
1.明确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标准。众所周知,教师教育是实践性极强的专业之一。教师教育就是要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教师,所以职前教师教育不应把重点放在纯粹复杂的理论建构,而是应该着眼于在中小学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促进持续发展的一线教师的培养。与之相适应,职前教师教育的课程目标应定位于培养教师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科研活动,以及完成教师这一职业任务所需的专业精神与实践能力。
具体而言,这一目标包括情意与能力两个方面。首先,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指向专业精神的培养与道德境界的提升,惟其如此,才有可能培养出具有敬业精神的教师;其次,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指向专业技能的增长与实践能力的提高,这样才有可能培养出具有较强实践素养的教师。
2.课程设置应充分体现实践取向
教育部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非常明确地提出了“实践取向”和“能力为重”的理念。依照这一精神,学校课程改革必须突出实践性。如前所述,传统的教师教育课程以系统知识为中心,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学生实践性知识的获得,导致了理智与情感、科学与人性、知识分子与普通大众之间的内在分裂,“伪造了我们整个的世界观”。[3]而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将实践素养的提高放在首位,注重专业精神的确立、专业智慧的获得以及反思能力与终身学习能力的增长。所以,实践取向的课程是立足于实践、面向实践、为实践服务的课程。
首先,实践取向的课程核心是“实践”。作为职前教师职业准备的课程,应以一线教师的实际教育教学任务为中心,培养他们在真实教育情境中进行教育教学的基本能力,帮助其形成初步的教学风格,进而提高实践能力,并增长教育智慧。所以,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必须设置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研究方法、班主任工作等课程,并加大教育实习、教育见习等实践课程的比例。因为“课程设置是体现教师专业化的中心环节。一个教师,只有通过教师教育的专业训练,取得一定资格,才能成为符合教师职业规范要求的专业人员”。[4]如果接受了教师教育课程,却没有形成最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没有为其专业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课程就是失败的。
其次,实践取向的课程并非排斥理论。反之,实践需要理论的支撑。因为“实践活动的原则不是一些能意识到的、不变的规则,而是一些实践图示,这些图示是自身模糊的、并常因情境的逻辑及其规定的几乎总是不够全面的视点而异,等等。实践逻辑的步骤很少是完全严密的,也很少是完全不严密的”。[5]所以,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既重视理论课程的学习,同时更重视教育实习、教育见习等课程的价值,并在理论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贯穿实践取向的理念,把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结合起来。
3.课程实施注重参与、体验和反思
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不仅重视先进教育教学理论的滋养,更注重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参与、体验与反思,并把他们在真实教育情境中的体验与反思作为教师专业学习的重要方式。
首先,参与是实践取向课程实施的重要前提与基础。建构主义认为:“个体对世界的认识无法脱离特定的社会―文化情境,无法摆脱具体情境中的社会互动。因此,认识的形成和发展是社会共同参与繁荣活动向内化(思想)过程的转换,个体认识的发展、精神世界的建构,是在社会参与和社会互动中完成的。”[6]所以,要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必须让其参与现实的教育教学情境。没有作为实践主体的参与,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的价值与意义就无从体现。这里的参与至少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身体活动的参与,二是思维活动的参与。只有外在活动的参与,没有思维参与的实践只是形式上的实践,只靠思维活动,没有身体活动的参与算不上真正的“实践”。故此,实践取向课程的实施既重视外在活动的参与,更重视内在思维活动的参与。
其次,体验是实践取向教师教育课程重要的实施方式之一。体验是指通过对事物的直观感受而获得对事物的认识。客观地讲,实践能力的增长需要以实践性知识为基础,而实践性知识的获得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体验的过程。但是,目前的教师教育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并不重视教师的体验,所以,他们对具体教学情境的体验非常缺乏,一旦走上工作岗位,面对复杂的教育教学问题,就会茫然不知所措。因此,在教师教育课程实施中,一定要让教师亲身体验教育教学情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教学中,也应从体验入手,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观摩、角色扮演、交互训练等方式,引导教师体验和感受教育教学情境,发展他们的实践智慧。
第三,引导教师进行反思、培养他们的反思能力是实施实践取向课程的又一种重要方式。波斯纳曾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7]显然,这一公式既说明了经验对于教师成长的重要意义,也揭示了反思能力是教师成长的关键因素。如果没有反思,再多的经验不过是肤浅的知识。对于教师而言,应该对自己的生活世界加以关注,并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自我反思,通过不断反思逐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长期不断地坚持反思,可以让教师在反思中进步成长,逐渐成为具有反思精神与行动能力的研究者与实践者,并获得教师职业特有的幸福。
4.课程评价注重实践能力的发展
评价方式发挥着重要的诊断、导向、发展、和调节等功能。基于实践取向的课程评价意义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它并非为了证明教师能力的优劣,而是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机会。实践性课程评价立足于教师实践能力的发展,将重心置于教师教学实践素养的考察,充分体现评价的发展性。比如:可以让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或拟定班级工作计划,也可以给出一定的教育教学情境,让他们通过口述、操作等方式展示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等等。在教师自评和互评的基础上,根据他们策略性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虚拟教育情境的判断水平给予相应的等级。这样的评价从内容上来讲,注重教师实践能力,强调过程中的评价,从方式上来讲,提倡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口试、具体操作、研究论文、笔试等多种考核方式,必然会引导教师把更多的实践和精力放到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使其教育教学实践素养得以逐步提高。
5.建立学习共同体
与中小学建立学习共同体是实践性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保障。学习共同体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具有相同的目标,共同参与专业发展的计划、实施和反思的智力团体(intellectual group),在此共同体中,学习发生于行动中,专业智慧被广泛散布,知识通过社会性的途径建构出来”。[8]
如前所述,职前教师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离不开具体的、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教师只有真正参与在教育教学情境中,对其进行深入体验,并不断反思,才能逐步提高教育教学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增长教育智慧。故此,实践取向教师教育课程的实施离不开中小学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也离不开教师教育研究者与中小学教师的紧密配合。
在西方,很多国家早已认识到中小学校对未来教师实践能力发展的重要意义,与中小学结成了亲密的伙伴关系。例如,澳大利亚教师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将职前教师教育60%的课程安排在中小学进行,有14所大学的教育院系与130多所中小学结成了教师教育的伙伴关系。[9]这样,既有利于学校科研工作的开展,也有利于在职教师专业化发展,更有利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增长,是一种互利共赢的策略。
――――――――
参考文献
[1] 李莉春,孙海兰.教师实践性知识之生成过程:一项案例研究,全球教育展望,2010(3).
[2] 顾明远等.2004中国教育发展报告――变革中的教师与教师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 黄正夫.应然与实然: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价值的困惑与思考.高等教育研究,2010(3).
[4] 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5] 王少非.教师教育课程的实践取向:何为与为何.教师教育研究,2013(9).
[6] 曲中林.教育实践性课程的实践策略.教育评论,2005(3).
[7] 王芳亮,杨必武.师范生的实践性知识及其生成策略.现代教育科学,2011(4).
[8] 倪小敏.实践取向:职前教师教育模式的重构.教师教育研究,2010(1).
篇9
关键词:戏曲鉴赏 课程教学 改革
在大学生戏曲鉴赏课程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我需求,马克思曾说过:“‘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对于大学生而言是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因此大学生在学校期间尽可能多地接触到艺术教育,这样对今后的人文素养都有很大的帮助,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辨别能力和思维能力。
一、戏曲鉴赏课程的特点
观赏,即是观看赏析。观赏包括欣赏与鉴赏两个层面。欣赏戏曲是领略,玩赏戏曲的艺术风采,感受戏曲的艺术魅力,从中获得愉悦和,欣赏戏曲是一种审美享受。鉴赏,则是一种深层次的欣赏,它不只是领略、玩赏、感受,而且要更深人地思索、削析、判断。如果说欣赏只要能知其然就可得到满足,那么,鉴赏还要知其所以然方达目的。因此,鉴赏较之欣赏能获得更高的审美情趣和精神享受。欣赏戏曲与鉴赏戏曲不只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学问,过去,把高级戏曲观众称为顾曲家,就是这个道理。在艺术学中,一般都用鉴赏来论述。戏曲鉴赏与各类文学艺术鉴赏一样,是一种情感活动与思维活动融合而成的精神活动。戏曲还不同于文学、美术等文艺门类,其艺术只在演出时才会呈现,而演出必须有观众即鉴赏者,事实上也绝不会有没有观众的演出,因此,没有观众也就等于没有了戏曲。
二、大学生戏曲鉴赏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都比较薄弱
由于高校扩大,学生人数比原来生源相比素质都参差不齐。高校大学生通过戏曲鉴赏课程的教学,一般要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学生进行戏曲鉴赏时也要多参加一些实践活动,由于平时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特别是戏曲细胞不太浓厚的学生更需要进行鉴赏实践活动。传统的戏曲演出方式有三种类型:堂会演出、广场演出、剧场演出。这些演出方式与中国的民间风俗及经济条件有极大联系。与之相对应,传统的戏曲鉴赏方式也有堂会鉴赏,广场鉴赏、剧场鉴赏三种类型。
(二)师资不足,课时有限
在这种形势下,对高校大学生采用同戏曲专业的学生的教学课型模式是肯定不现实的,一般戏曲专业的学生,本身就懂戏曲,而作为非戏曲专业的大学生无法达到专业水平,但需要在一些基本技法和基本的鉴赏能力方面有一定的掌握程度就可以。主要是由于师资和课时问题,作为选修的课程,戏曲鉴赏本身需要的课时就多,如果压缩课时进行讲授,肯定达不到很高的水平。
(三)许多教师的教学习惯、观点有待转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高校大学生的戏曲鉴赏课程教学,不仅要搞好戏曲鉴赏课程主课的教学和戏曲鉴赏课程文化的渗透,同时还要能促进学生对其他学科如戏曲方面的基础学科的学习,对于高校戏曲鉴赏课程教学过程教师由于对大学生的特点有所掌握,认为他们不需要太多的去进行深奥内容的学习,因此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比较懒散,能不教给学生的尽量不去教,只是进行一些浅显的理论知识和基本知识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把握轻重,或者难以真正的融入这些知识中去。
综上所述,对于大学生戏曲鉴赏课程教学而言,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将来大学生面对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大学生戏曲鉴赏课程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要为大学生的戏曲鉴赏课程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大学生戏曲鉴赏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建议
(一)加强大学生戏曲鉴赏课程的教学条件
由于有一些高校条件缺乏,设备相对落后,用多媒体教室来进行戏曲鉴赏课程的讲授的一般很少,主要PPT模式来进行戏曲鉴赏课程教学,这样教学的效果肯定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需要高校学校加强戏曲鉴赏课程教学的硬件设施,让戏曲鉴赏课程教学真正是戏曲鉴赏课程教学,让高校大学生能够真正体验到真实戏曲鉴赏课程戏曲表演出来的艺术效果。
(二)戏曲鉴赏课程教学教材与学生的接受程度相适应
高校戏曲鉴赏课程教师在对大学生学习能力的调查结果显示,除了了解各类作品的难易程度,可以把程度大致相当的各种作品搭配在一起使用,还需要结合大学生的学习现状,要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在对大学生进行教学时要从浅到深、循序渐进地进行戏曲鉴赏课程教学,而不是一味地去盲目拔苗助长,急于改善学习效果,这种做法显然是不明智的。在一般情况下,业余学习戏曲鉴赏课程的大学生一般都需要使用大约一年的学习时间来完成的,对这门功课来说即使是专业学习戏曲的学生还需要至少6个月左右。这个规律具有一般性,而不是特殊的情况下。当然,在特定的情况下,每名学生是不同的,大学生学习需要多长时间具体要根据学生的个人天赋和实践的时间花费在戏曲鉴赏课程上决定。对于缺乏经验的年轻教师遵循普遍的教学规律,将是一个更安全的方法。
(三)戏曲鉴赏课程教学中不同体裁的戏曲作品要进行搭配
在教学中相互搭配使用不同体裁的作品,要抓好两个关键的问题,一是要正确掌握好各种体裁在教学中所占的比重,二是准确把握各种不同体裁作品之间难易程度的差别和一致。通常按剧种分为昆剧、川剧、豫剧、京剧等,按时间可以分传统戏与现代戏等。教材就是根据以上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编排的,这样的编排跳跃性大,同时,戏曲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在学生不具备相应戏曲知识、学习兴趣时。教师就可以在教学工作中根据实际需要来灵活搭配程度相近或大致相同的各种不同剧种的作品。教师在应用中可以根据每个学生链的不同情况和教学进度的实际需求灵活运用,酌情予以增减。
(四)提高高校戏曲鉴赏课程教师的专业素质
作为高校大学生的戏曲鉴赏课程教师,要有基本的专业水平,这样才不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失去兴趣,从而导致大学生在戏曲鉴赏课程学习过程中不能很好的掌握个中技法,可能会造成不好的影响,是造成教师和学生沟通不当,而直接满堂灌给学生,很容易形成一些假象。
四、结论
对于初学和接受能力稍弱的高校大学生而言,由于他们的演奏能力还处于很低的水平,这时候教师要做的除了教会他们的基本演奏技能外,还要培养他们实践能力,结合戏曲鉴赏课程的实际教学,更多地去欣赏一些戏曲,这样才会有鉴别的能力,相信经过不断地学习,大学生会达到他们预期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郑传寅,柯凡.关爱戏曲艺术 传播戏曲文化——《戏海飞鸿》读后[J].戏曲艺术,2005,(04) .
[2]毕玉娟.谈戏曲进入高校艺术课堂的重要性[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8).
篇10
关键词: 示范课 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 课堂效果 教学改革
示范课的开设是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教师集体和学生集体生活的智力丰富性、教师的教学方法技巧、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的多方面性,都取决于听课和分析课这一工作是否有高度的科学水平。示范课是观摩性质的,也是专供研讨的研究课和汇报课,后者为主流,对于这种有所策划的课是具有一定探讨和研究价值的,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发挥很大的作用。
一、特色专业示范课的重要性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教师每学期在起初就安排示范课计划,组织人员配合,在认真听取示范课后,又继续以热烈、轻松、活泼的气氛进行评课,因为评课是对示范课教学的进一步研究,只有通过评课,才能真正发现和实现示范课的价值。评课,不仅能够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而且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教师仔细研究了示范课的得与失及获得成功的原因,对如何上好一堂课积累了不少经验。
一个教师的示范课要上得成功,一定是这个教师的业务水平、性格特征、教学观念、师生关系的沟通方式和沟通程度等因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综合素质,因而有不同的教学风格。应积极引导教师善于把示范课教学与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比较性研究,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结合自己的特点提高个性化教学水平,让每个教师都有机会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做第一,鼓励每个教师都能抓住机会获得成功。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有些教师在教学研究中封闭性太强,对他人的成功经验不能很好地体会与掌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研究中善于学习,善待他人经验,防止因封闭导致落后,因落后导致被淘汰的现象发生。
二、特色专业示范课的要求
1.开设示范课的教师要将示范课课开设作为自我研究和自我总结的重要过程,力求使示范课的开设成为自己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机遇。
2.示范课的组织者要端正组织思想,明确研讨中心,努力让示范课的开设成为教师群体研究课堂艺术的重要平台。
3.参与示范课听课活动的教师要虚心将示范课当做自己接受先进理念辐射、学习别人长处、印证自己思路,反思自己课堂得失的重要载体,努力让听课的过程成为自己提升的过程。
4.特色专业示范课举例。(以监控设备操作实务课程中视频矩阵的安装与调试教学单元为例)
三、特色专业示范课改革
1.教师能紧扣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抓住教学重点,深入教学内容并由此拓展延伸。尤其能够创设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对学生的不同问答也能加以恰到好处的引导和点评。这样的点评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
2.教学步骤合理,教学环节流畅性好,保持良好的课堂氛围,对学生的发言教师应有善意的点评和鼓励,重视课堂讨论,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3.通过一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以便将来适应工作岗位需求。
4.示范课老师应采用项目课程的教学方法,开始给学生布置课程典型工作任务,要求学生在理实一体的实训室或多媒体教室的环境上实际操作,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求课堂内容丰富,复杂问题简单化,采用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师生互动效果较强。
四、特色专业示范课改革后的优势效益
1.专业示范课的教学设计遵循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重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体会,教学设计简明、清晰。
2.采用实际情景操作,很好地创设了有效的学习情境,自然引出了教师需要完成本堂课的主题。
3.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做到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精当的点拨、引导,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师设计典型问题提问和操作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4.注重课内向课外拓展延伸。这样的设计既让学生加深了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是主题的延伸,又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与实践能力。
五、总结与改革趋势
多年来专业示范课取得了较好效果,今后应让示范课真正成为受教师欢迎的教学研究活动,成为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鼓励和提倡教师发挥平时最好的教学水平,通过示范课教学促进平时教学水平的提升,实现示范课与平时课的真实统一。平时为教师开设院内示范课创造更多机会,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示范课教学,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减轻示范课教学所带来的压力,要求教师转变示范课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既善于在示范课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学长处,又敢于在示范课教学中暴露不足之处,真正通过示范课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孙丽红.示范课也要有“三不”精神[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28).
[2]许二平.从一节示范课看新课程改革[J].新课程学习(上),2012(09).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课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