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11-20 17:27: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改革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英语教育的现状尚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宽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扬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宽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教学建议
(一)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自始至终地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英语教师要做到:
1.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2.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设置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3.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4.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
(二)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
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2.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3.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4.活动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5.活动要能够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三)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语言与文化有密切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应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努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外国文化,特别是英语国家文化;帮助他们提高理解和恰当运用英语的能力,不断拓宽文化视野,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增强教学效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应做到:
1.利用音像和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2.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个性化学习;
3.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广播电视、英语报刊、图书馆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
二、评价建议
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英语课程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通过评价,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而教师也可以获取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适当的调整,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使学校及时了解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改进教学管理,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及学习的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一)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无论是教学还是评价都应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为出发点。评价应有益于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有助于学生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语言能力的不断发展。教师应使学生认识到自我评价对学习能力发展的意义,并学会采用自我评价的方法。在各类评价活动中,学生都应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合作者。评价应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评价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成绩与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
(二)注意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教师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风格的差异采取适当的评价方式。在日常的形成性评价中,应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或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如果学生对自己某次课堂测验成绩不满意,就可以与教师协商,暂不记录成绩,学生在经过更充分的准备之后,可再次参加评价。
(三)注重评价结果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作用。
教师要时刻关注评价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反馈作用。例如:
1.评价是否促进了学生自主性的发展和自信心的建立?
2.是否反映了学生学习的成就?
3.是否反映了教师教学中的成功之处与不足?
4.是否反映了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或不足?
教师要根据评价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篇2
关键词:山东省;高中课程改革;问题;对策
2004年秋,备受关注的高中课程改革率先在山东、广东、海南、宁夏4省进行实验,2005年又有江苏省、福建省参加实验。截止到2004年底,山东省共有862所高中,高一、高二约140万学生参与实验,因此可以说山东省的高中课程改革关系到全国高中新课程的实验与推广。为了更深入地推进高中领域的课程改革实践,确保2007年新一轮课程改革毕业生的顺利升学与就业,及时了解高中课程改革的进展与不足之处并研究适时的应对策略。教育部山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中心调研组一行6人于2005年11月20日至12月10日和2006年5月12日至18日,先后两次到临沂、日照、青岛、德州、聊城、济宁和济南、潍坊、滨州等地市进行了为期20多天的调查研究,调研组通过听课、访谈和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共向学生和教师发放近6000份调查问卷,随机听课90余节,并与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教育行政人员和一线教师分别进行了深度的面对面的交流座谈。旨在能如实地获取高中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的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在自上而下的教育行政系统紧锣密鼓的部署与管理下,整个高中的教育教学思想发生了深刻的转变;课程改革引领了教育管理与教育实践领域从课程管理、课程设置、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等具体层面的转变,整体提升了整个高中教育阶段的办学水平。但是,在具体的实践领域依然存在着许多的误区,作为课程实施主体的教师及教育系统的相关人员似乎也没有做好准备以应对。限于篇幅,我们在此仅介绍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一、高中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科书的内容与结构尚不够完善
1.部分学科教科书内容逻辑性不强,存在断层的现象。通过座谈,教师们普遍反映新教科书在内容的编排上跳跃性太大,许多内容不衔接。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模块的教科书的内容不衔接,教材内容的安排与设计各自为营,没有兼顾到其他模块的教学进度。这种内容不衔接的现象突出表现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中。这几个学科中,许多模块的教学要求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但是实际上学生在先前的模块的学习中并没有学习相关的知识,导致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弥补学生知识层的缺口,填补模块间的知识空隙,这就给教师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比如数学学科,一个被教科书编写者忽视了的问题是代数与几何在内容上的不同步,例如将《解斜三角形》放到代数第三章第二大节后,学生要在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前夕才第一次学习到《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而作为余弦定理在立体几何中的一个应用——关于求异面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推导异面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时,在高一第一学期中段考后不久便用到余弦定理(见《立体几何》教科书P44),学生第一次接触余弦定理,根本不知道余弦定理及其内容,更不用说运用了。另一方面是特定模块的内容逻辑性不强,内容的编排顺序不符合知识的逻辑发展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发展。例如平原一中的老师反映,物理学科中诸如力学、电学等许多模块的设置、编排就不符合学科本身的逻辑顺序,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而教科书的编制者也忽视了高中与初中阶段、选修课模块与必修课模块之间的内容衔接,使得教师与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感到非常困惑,许多教师不得不使用旧版本的教科书大量补充相关知识,边教学边调整教科书的知识点呈现顺序,给教师顺利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相关学科之间内容缺乏横向逻辑联系。即教科书内容的编写不能照顾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调查发现,这种情况突出表现在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科内容上。例如,物理老师们在座谈中普遍反映物理学科的教学比较困难,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物理中很多内容的教学都需要运用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但是实际的数学教学中却还没有开始相关模块知识的学习,学生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给教师带来了困难,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进度。许多物理教师在教学中不得不先充当“数学老师”,讲授新知识之前先给学生讲授一些数学基础知识。物理教师身兼物理教师和数学教师两职,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不但教师们感到“苦不堪言”,由于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感到非常困难,学习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同样的情况也突出表现在化学、生物等学科的教学中。
3.教科书编排不合理,部分内容偏离课程标准的要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而新教科书与旧教科书相比,教学内容偏多,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的矛盾特别的突出,许多老师都反映,一个学期难以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很难实现。例如,语文老师们普遍反映语文教科书内容过多,选修课教科书教读篇目4篇,学生自读的有18篇,古代文言文就有10多页,学生很难读懂,教师又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实施补救式教学。数学新教科书在旧教科书的基础上删减了一部分内容,却又增加了算法、统计、积分等内容,内容层层加码,造成内容过多。英语学科的教科书词汇量过大,而且教科书各章节的梯度偏大,对“听”、“说”、“读”、“写”的要求过高,教师、学生感觉不适应。其次,新教科书中增加了很多实验方面的东西,但是因条件限制,许多学校无法具体操作。再次,新教科书中要求学生讨论的内容太多,学生的实际水平无法达到教科书编制者的要求。热闹的讨论之后,其结果往往还需要教师告知或讲解。新教科书对知识点的安排不合理,有的重点、难点过于集中,有些章节专业性太强,术语太多,学生难以接受。最后,有些教科书中的例题很简单,但后面的习题还是老题目,难度很大,有的甚至是近几年前的高考压轴题,学生一时难以接受。
(二)“减负”工作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是欲求解放教师、解放学生,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但从实际实施情况来看,课程改革的愿望和高中教育现实存在较大反差。从教师和学生的反映来看,教师累了,学生苦了,而这恰恰不是课程改革所期望的,也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
1.教师的工作量加大,感到身心疲惫。在与教师访谈的过程中,我们听到的最多的一个字就是“累”。当被问及“参与高中课程改革后,你的工作量与以前相比”时,有57.1%的教师回答“增加许多”,有37.5%的教师回答“增加一些”,也就是说有94.6%的教师认为参与课程改革以后工作量加大了。我们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主要是:
首先,备课、上课要求的提高超出教师的现实水平。对教师备课的要求是“既要备课本又要备学生”,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就既要研究与传统教科书有了很大变化的新教科书,又要了解学生对新课程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并且想出应对措施;新课程要求教师“不是‘教’教科书,而要‘用’教科书”,教师就要花大量心思琢磨怎么‘用’,其中的措施之一,就是要跑图书馆、档案馆、资料室,寻找很多课本以外的包括文字、图片、老照片、录像带之类的资料,以丰富教学内容。新课程对教学手段有新要求,教师就要学会使用多媒体、做课件,还要发明并动手制作新教具。新课程要求课堂不能总是“满堂灌”,教师就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包括小组讨论、做游戏、演课本剧、做实验、户外观察、社会调查等等。新课程要求作业也要花样翻新,不能老是机械训练,教师就要在这上面动脑筋,设计出形式活泼、又能巩固知识的各种作业模式。
其次,靠加班加点来应对常规的教学研究。从调查的情况来看,被调查学校的教师平均日工作时间(坐班时间)大都超过10个小时。而且所有学校一律都是每四周才休息一个星期天。就这一个星期天,学校还经常安排学生在星期五、星期六考试,由老师在星期天加班阅卷。像这样的工作节奏,教师的身体承受能力已经达到了极限。
再次,各种检查与评估让教师难以应对。评价是改进教育教学的动力和源泉,其基本目标是为了促进教师的工作,其目的在于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但是,实施课程改革以来,各级各类的督导、检查、评比层出不穷,花样繁多,几乎到了三天一检查,五天一评比的状况,传统的考核制度搞得教师疲于应付检查,每天忙着填写繁杂的教案项目、测试记录、听课记录、作业批改记录等等,还要应对学校组织的周考、月考、检测考等大量考试,根本无暇仔细认真研究新教科书。
最后,正常工作与进修提高之间存在矛盾。为适应新教科书、新课程,教师必须对传统教育观念进行更新,要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理念。因此,教师在教学之余,还要进行不断的学习与“充电”,既要积累更完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又要更新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因此,教师鲜有闲暇时间,每天都是超负荷运转。同时,许多教师反映,课程改革以来各种各样的培训像潮水般涌来,从通识培训、课标培训到教科书教法培训,从省、市、区到学校,各级都举办,各级都考试,让教师们应接不暇。而仔细审视一下,就会发现不少培训是有其名无其实。主要表现在大多数培训是敷衍了事,在培训内容上,授课者讲授的多是纯理论性的东西,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等讲得过多,但对中学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怎样实施课程改革、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贯彻新思维等等实践层面的问题却很少涉及,这种理论和实践脱节的讲座很难激发教师们的参与兴趣。另外,本来教师就因职业的特殊性而承受巨大的压力,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一系列新的要求又将成为他们新的压力源,导致许多教师产生自我否定的痛苦感、自身素质缺失的焦虑感、相互矛盾的茫然感。这些心理不适往往使教师对于课程改革的信心产生动摇。
2.学生的学业负担、经济负担在短期内上扬过大,心理负担加重。在调查的过程中,许多教师一再向我们强调:现在的学生太累了,负担太重了。根据我们调查分析,“累”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课业负担加重。“课程改革后,教学内容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原来要三年完成的教学内容,现在最短一年、最长一年半就要学完,所以改来改去,反倒是加快了教学速度,增加了学习负担,真是有点吃不消了。”不止一次听到学生这样的苦诉。在对学生进行“课程改革后,你的学业负担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的问卷调查统计发现,回答没有减少的学生达84.6%,其中43.6%的学生回答学业负担加重了。在教师问卷中,“参与高中课程改革后,您认为学生的负担与以前相比”增加的教师占到89.7%。之所以出现课业负担过重的情况主要原因是新教科书容量太大,如语文,一学期50多篇课文,还不包括写作、测验的课时;化学知识点非常多,虽然要求是常识性的,但学生凭借所学的知识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老师就要补充内容;英语词汇量要达到3500个左右,水平达到八级,相当于大学英语二年级的难度。教科书容量的加大,势必会预示着相应的配套练习增加。为了赶上进度,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增加了早自习和晚自习,个别学校更是把早自习和晚自习当成正课来上。
其次,经济负担增加。课程改革实施后,不但学生的课业负担加重,而且经济负担也是直线上升。对“参加课程改革后,你的经济负担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问卷调查发现,84.9%的学生认为没有减少(由于这次调研的学生对象是高一、高二参加课程改革的学生,所以学生可能难以找到一个确切的参照系数,无法和以前进行准确的对比)。在与教师访谈的过程中,我们得到的信息是参加课程改革后,学生的经济负担增加了3-5倍。学生经济负担的增加主要是因为教科书的增加。以书费为例,以前的书费一个学期需要100多元,而现在需要400-500多元左右,这还不包括地方课程教科书和校本课程教科书的费用。课本数量增加了,配套的复习资料就相应地增加。从目前来看,一套教科书要相应地配备两套复习资料,这还不包括学生主动购买的资料。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的书本资料费大致在1000多元左右,对于农村学生来说,这显然是一个很沉重的负担。
最后,心理负担过重。同教师一样,沉重的课业负担和经济负担最终转化为学生的心理负担。面对没完没了的上课、作业和不间断的收费,许多学生对学习出现了厌倦情绪和对任课教师的排斥感。持“破罐子破摔”心理的学生越来越多。
(三)管理制度与教学实际之间存在很大偏差
1.“学分制”、“走班制”与“选修制”的实施困难重重。在课程管理方面,借鉴国际高中课程改革的普遍经验,强调实施选课制度和学分制管理,新课程改革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高中选修课的设立也正是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它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适合其个性化发展的课程资源。“选课制”是“学分制”和“走班制”的基础,“学分制”和“走班制”是“选课制”的必然要求,没有“学分制”和“走班制”,“选课制”就失去了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为了保障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选课制度的行之有效地实施,为了规范普通高中学生的学分认定和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行为,山东省专门出台了《山东省普通高中选课指导意见(试行)》和《山东省普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管理暂行规定》等指导性的文件,从行政与制度方面为新的课程管理模式的实施开辟了道路。但具体到学校的管理层面,校长和教师们普遍地感到“学分制”、“走班制”与“选修制”实施的管理难度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
首先,学生习惯了班级管理模式(班主任的管理),不习惯按课程管理,教室的不断调换,课桌椅的不固定,给学生之间的交往与情感的交流增加了障碍,而且容易导致学生缺乏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给班主任思想和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其次,学分制的选课、场地的安排、学分的计算等增加了教务管理的工作量和难度。再次,新的课程管理体制对学校的师资、上课、实验、实习的场所和学校的实验设备等的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普遍反映,按照原来的学科教学组织的师资队伍无法满足选课制对大量师资的需要,受到师资条件和各种条件的制约,一些城市的高中都无法保证选修课的全部开设,更不用说广大的农村高中了。尤其对于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课程,师资的短缺导致大多数高中学校没有开设,有的学校将本校的数学老师或物理老师强行拉来,勉强开设,其效果可想而知。
问卷调查显示,在所调查的3000多名学生中,只有30.5%的学生认为本校的选修课开足开全了,有52.9%的学生认为本校的选修课根据师资情况,有的开有的不开,另外16.6%的学生认为选修课基本不开。在所调查的300多名教师中,有66.7%的教师认为选修课的开设主要受高考升学率的影响,27%的教师认为是学校资源限制了选修课的开设。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为了适应时展的需求,选修教科书将一些“高端”设备引入到了教学中,如多媒体教科书中就涉及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扫描仪等设备的使用,可是目前—些学校并没有这些设备,即便设备齐全,一些任课教师自己也不熟悉这些设备的应用,这样的选修课如何开展?要想真正地开设好选修课,教学管理人员问:谁来为这些昂贵的“教具”买单?现在一些高中普遍存在的班额过大的现象也制约着“走班制”的顺利开展。面对我们调查研究人员,大部分校长直言不讳的说:“走班制适合小班教学,在目前高中教学班大都五六十人的情况下,根本没办法走班,因为走班和选修的结果必然带来一些优秀的老师和某些教学模块的内容有更多的学生选择,而目前的教室中的学生数已经达到最大量,无法容纳更多的走班的学生。”这样的条件必然给走班、选课带来限制。
2.“学业水平测试”难以被认同。在高中课程的管理方面反映最多的是关于学业水平测试的问题。作为高中课程改革试点省之一,山东省教育厅正式颁发《山东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工作管理暂行规定》,规定从2004级普通高中学生起,山东省实行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不再进行毕业会考,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学籍、考籍一体化管理。学生在学籍注册的同时,即取得考籍和参加学业水平考试资格。本次调研中教学管理人员、教师普遍反映学分认定与学业水平测试之间存在着矛盾,认为学业水平测试有悖于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因为在学分认定的管理规定中明言:校长是学分认定的第一责任人;学分认定小组成员由同学科或同课程内容的任课教师担任。这等于是把学生学分认定的主动权交给了学校,引导学校采取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来促进学生发展,而学业水平考试一考,无异于原来的会考改头换面重新上阵,学校领导认为这是政府部门对自己的学分认定工作的不信任,各校的学分认定委员会也觉得既然要进行学业水平考试,自身的工作似乎也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学生毕业资格的获得与否等于又寄托在一张张考卷的成绩上。济宁市某校校长坦言:“就学业水平考试的问题来说,目前95%以上的高中教师持比较强烈的反对意见。”聊城市某高中老师说:“学业水平测试总体上说与课程改革的精神不符。”看来,目前的学业水平考试问题的确在高中教育管理与教学层面引起很大的争议,这足以引起有关部门的慎重考虑。
(四)课程资源欠缺、课程资源开发力度不足
新课程改革推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赋予地方和学校更大的课程自主权,使其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灵活地开设一些适合本地区和本学校特点的个性化的课程。
1.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面临困难和挑战。校本课程的发展和开发引起了各个层面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校本课程的实践也在部分有条件的学校开展起来,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由于校本课程的发展立足于地区性或校本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因此,受制于人力、物力、财力诸因素的有限性,农村学校的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的开发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和挑战,处于“应为”却“难为”的境地。校本课程要求各个学校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资源开设相应的特色课程,但是,由于地区间、学校间发展水平及办学水平的差距,可利用的本土化资源分布极不均衡。我们调查发现,广大农村高中,常常连基本的办公经费都难以为继,维持基本的教育工作的正常运转尚且困难,又何来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发、研制校本课程呢?在农村及部分县市的高中,连部分学科的演示实验都存在困难,在具体进行有关实验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就是单纯的讲实验。在刘集镇的东阿三中执教的某教师说:“我们的课堂教学基本上还是沿用老的教学模式,我们也想教师在课堂上少讲一点,学生多探索一点,可是一些具体的探究要有相应的资源,一些实验要用到设备,我们基本上无法开展,即使用到一些陈旧的仪器和设备,效果也很不理想,还不如不做。”“新课改的设置可能会比较偏向城市学校,对山区农村学校来说,推行的确有一定困难。”某市教研室一老师不无担心地说,而且,部分山区教师也对新课改缺乏信心,特别地,他们大部分人认为教学条件将会是新课改实现的重大障碍。
2.课程开发与建构的意识能力还很薄弱。调查中发现,关于课程资源开发方面的问题也存在着不少争议,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建设者、实践者。理论的设想固然周到,要求教师摆脱“教书匠”式的教科书附庸意识而发展课程建设与开发的能力。但是,受长期的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体制和处于“法定文化”地位的“国家课程”的制约,作为课程实施者的教师总是游离于课程的编制体系之外,他自身的课程主体意识与课程研制开发能力已大大萎缩。教师们认为,当前的教科书编写在匆忙中出台,教科书内容本身具有许多漏洞,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边教边进行修补;有的内容在教科书中讲解得非常笼统,在课程标准中教学目标的要求也非常模糊,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认真而又具体的研究;在当前的学科教学中要求教师更加关注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合作探究,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上好这种课需要教师在备课时比以前花更多的精力,需要教师不断的关注、学习和研究新知识、新问题。这种不断学习的压力和挑战是巨大的。
(五)课程与教学的评价缺乏实质性改革
1.成长记录袋的实施。新课改强调过程性评价,侧重考察学生的发展能力,成长纪录袋则是实施过程性评价的重要形式,成为当前课程评价改革的新亮点。但调查发现,许多学校和教师对成长记录袋存在着很大的困惑,主要表现在:一是成长记录袋“装什么”。许多学校对成长记录袋的认识还存在很大偏差,将其理解为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评价记录,学生各门课程学习状况或学习过程评价表、奖励记录、期末综合素质报告单成为成长纪录袋的主要内容,而本应是成长记录袋主要成分的学生作品收集,却被使用者忽视了。二是成长记录袋的内容“如何评价”。将成长记录袋应用于泛学科领域,缺乏明确的使用目的,使成长记录袋演变成为一个无所不装的大口袋,难以清晰地反映学生一段时期内在某一领域成长的轨迹和发生的变化。而且,缺乏对成长记录袋中所收集的学生作品、活动记录、评价记录等丰富而有用的信息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解释,没有给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发展与改进建议。这不仅影响了成长记录袋潜在优势与功能的实现,也在一定程度上销蚀了教师对应用成长记录袋的兴趣与信心。
2.2007年高考改革方案。调查发现,尽管高中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两年半的时间,但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仍然难以消除。几乎被调查的所有的校长和教师们都认为,山东省高中课程改革是否能成功,高考方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课程改革背景下出台的《山东省2007年度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指导方案》,校长、教师、家长乃至社会各界反响强烈,不断地质疑改革方案。第一,方案对课程改革缺乏指导作用。第二,“1”作为高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不得不引起考生、教师、家长们的关注。一位教师的话很有代表性:方案当中的“高中课程的技术”涉及的范围到底是哪些,是指所谓的“信息技术”还是指还有别的内容,如果只是指信息技术的话,这一个操作性极强的科目,怎样在一张试卷上面体现出其科目的特点?如何体现学生的操作能力?而且像“1”当中提到的许多内容,在许多学校是以一种校本课程的形式来实施的,这些校本课程大多数是学校根据自身学校的特点和本地区的具体情况来设置的,无法将不同学校的校本课程内容在一张试卷上面体现,也无法体现地区间的教育资源的均衡性和公平性。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往往无法在书面上反映出来,尤其是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因而如何进行“1”科目的内容进行定位是一个难题。
(六)课程的推进及其保障体系不够坚实、稳妥
1.政府投入不足,行政保障乏力。毋庸讳言,任何一次教育改革的成功推进都需要社会各个部门的关注并提供相关的保障措施,尤其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与财政上提供的相关的保障。高中课改实验的核心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需要比以往丰富得多的教学资源,特别是硬件设施,才能满足学生选修的需要。因此,本次课程改革引发了整个教育教学系统的全面转型,需要各级教育部门与主管部门的全力投入,需要基础教育部门进行相关的经费与人员的投入。而当前的现实是一些该配套的措施和政策没有及时地出台。许多“不可知”的因素与“不可预期”的问题都对改革的推进发生潜在的影响。
2.师资培训方式单一、差异较大。据调查,各高中学校教师基本上完成了初步的教师培训,问卷显示,56.3%的教师所参加的各级培训的累计时间都在10天以上。可见,山东省已经在教师的培训工作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是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素质水平还与新课改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据本次调查分析表明:教师认为在本次课程改革中遇到的主要的困难,就是时间紧、任务重,而教师自身又缺乏有效的指导与培训,培训的内容与形式不能真正地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很多教师反映本次课程改革的教科书变动幅度太大,很难适应,而且认为培训的量要大,时间要长,质量才能有保证。据教师问卷调查统计:在所调查的400多名教师中,有3.2%的教师只参加过校级培训,尤其在山东省的济宁、聊城、德州三个经济相对不太发达的地市,在所调查的200多人中有3.4%的人甚至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同时,在师资培训的内容和方式上,过于单一。专家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走马观花式地讲一些深奥的理论,大多采用讲授、报告或讲座等简便易行的方式,这样的简单的结论呈现式的教授对于教师的行为改变并没有实际帮助;某些教科研部门的专题研究或学科备课式的培训同样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
二、有效推进高中课程改革的建议
(一)注重实际,确保政策有弹性
任何教育改革的推进都必须要考虑到这种由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带来的问题,不同的社会结构、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必然对先进的观念具有不同的适应性。受客观条件与主观认识上的制约,在课改推进中学校之间存在着较大程度的不均衡。
面对这些不同表现,教育行政部门、政府教育督导部门要加大监控力度,综合考虑各地区和学校的实力,区别对待,稳步推进,将先进的树为典型,对观望的督促引导,对落后的加大投入,从整体上保证地区课程改革的均衡发展。当然,新课程改革也不可能是“毕其功于一役”的战争,必须逐步探索,稳步推进。我们既然能够允许一些地区的经济体制保持多年不变,对于关系到民族的未来的教育体制的改革,我们更应当慎之又慎,尤其要避免一刀切的问题。对于一些地区一些学校,我们总得给他们一定的准备时间,该降低要求的一定要降低要求,保证它们的平稳过渡。
(二)依靠高校专家队伍,提高政府决策能力
课程改革发展到不同的阶段,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所扮演的角色与所发挥的职能也应该发生相应的改变,否则极有可能苦了自己,累了学校,阻碍了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我们认为,高中课程改革先是自上而下,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在这一阶段处于主体地位,其主要任务是进行课程改革的宣传与发动工作,切实把课程改革的意图解释清楚,使学校有章可循。当这一阶段结束以后,课程改革进入了自下而上的阶段,学校成了课程改革的主体。在此阶段,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做好课程改革的政策引导工作,而要把课程改革的权力下放给学校,让学校各显其能,百花齐放。而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能就是为课程改革提供好组织、经费、教研、设备、师资等各个方面的条件保障,为课程实施及时提供督导、评价等方面的政策保障。
为提高政府部门的决策能力,提升决策的理性水平,减少决策失误,政府部门应该委托专门的研究机构进行相关的指导和帮助,也可以依托高校基础教育课程中心,组建课程改革的专家队伍。由专家学者参与决策,将极大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并且可以对新课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调研与专业分析,他们既是政府决策的理性支持系统,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问题反馈渠道与研究人员。专业引领是新课程改革持续发展的关键,政府要从财政与政策上支持专家队伍的建设。
(三)加大高考改革步伐,完善高考改革方案
新的高考方案既要体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理念,“绝不让进行课程改革的学校和地区吃亏”,又要考虑到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实际状况和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校际差别等先在因素的影响,避免搞一刀切,这似乎是一个两难选择。在“应然”和“实然”之间如何进行恰到好处的平衡,真正体现出对考生的“公平”和“公正”,值得我们深思。山东省2007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指导方案体现了我省高考改革方面的进展,但还需要在考试方式、科目设置、命题思路等方面不断完善。
首先,在考试方式上,倡导给予多次机会,打破惟纸笔测验的传统做法。考试的方式应体现灵活多变,体现学生素养的评价思想,考虑将过程评价与终结考试相结合。其次,在命题思路上要有变化,要让“应试训练”抓不住“把手”,摸不着“门路”,找不到“捷径”,让那些真正素质全面、综合能力强、特长突出、个性丰满的学生在考场能发挥好。做到这一点,高中教学的风气就会慢慢地发生变化,教学就会真正恢复到其适当的位置上来。同时,试题应具有普遍适应性,避免需要特殊背景知识和特殊解答方式的题目,尽力避免由于城市和农村不同教学条件和能力而在题目设计上有潜在的倾向性,避免偏题、怪题。更要注意不同选做题目之间分数赋值的科学合理与分量的均衡性。最后,“1”的考试需要进一步完善。当前“1”的考试内容过于宽泛,在教学上难以把握和操作,加重了学生的课业、经济和心理负担。而且,对于音、体、美等学习内容也用考试的方法来评定学生的学习状况,无疑又加重“应试教育”的嫌疑。很多老师反映既然音、体、美也要考,那么就可以完全不顾及学生的能力发展,只要让学生背诵运动学知识、美学理论和乐理知识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教学生唱歌、画画了,体育课也由外堂改内堂就行了。姑且不论这些教师对“能力”的考试方式在理解上是否存在误区,“1”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的不明确却是不争的事实,何况采用纸笔测验来考察学生的能力本身就存在着理论或实践上的矛盾。建议目前的“1”进一步完善后改为学业水平测试,合格者参加高考。
(四)取消目前的学业水平测试,加强学分制管理
从我省课程改革的实际操作来看,统一的“学业水平测试”不符合课程改革的思路,与学分制管理模式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因为课程改革是“学分控制,模块推进”,给予学生和学校教学安排上很大自主权。换句话说,新课程方案的思路是,在每个阶段中,每个学生学习的程度和进度不同,每所学校开的课程也不一样,无法举办“齐步走”的“学业水平测试”。如果硬要按统一的管理模式进行统一的学业水平考试的话,必然就要对学校的教学作统一的规定,这不是新课程倡导的。这次的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一大特点就是在教学管理上的改革,给予学校较大的教学自主权。学分认定的主要责任在于学校的校长和教师,要求教师在对学生的考试成绩的量化的评价方式之外发展质的评价方式,而在学分认定的基础上增加的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制度名义上是为了监测普通高中文化课教育教学质量,指导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实际上无形中又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引向了“考试是法宝”的老路,不少教师反映,“只要学业水平测试存在,学分认定工作的位置就无异于是‘聋子的耳朵——摆设’,其存在根本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反而大大加重了师生的学业负担。
试想,如果推行学业水平测试,那么如何理解它和学分管理的关系?假如衡量一个合格高中生的最终标准在于学业水平测试,那么学生的学分必然会处于“鸡肋”地位。在高中师生课业负担如此沉重的情况下,如果再让师生进行程序繁琐、耗时费力、徒有虚名的学分管理很显然是非常不现实的。假如衡量一个合格高中生的最终标准在于学分管理,那么再搞学业水平测试,除了加重学生的课业和经济负担之外,还有其他吗?因此,在规范学分认定的前提下,是否可以取消学业水平考试,以减轻学校、教师、学生的负担,值得教育行政部门深思。
篇3
关键词:市场营销 课程改革 用人需求 教学方法 建议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众多高校普遍开设了市场营销专业,这对传播市场营销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曾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近几年来,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企业面临的竞争格局加剧,对营销方面的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适合企业要求,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实用营销技能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 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市场营销作为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和灵活性很强的课程,与市场的实际需求和发展联系密切,涉及到市场经营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实际授课环节,教师必须有效地突出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有选择性借助一些具体实际更好地启发学生,提高其课堂授课效率。但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一些教师一味地讲授理论知识,授课方式单一,不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和提升,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目前,高校在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方面问题:
1.1 课程设置和内容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面对整合营销的发展、网络营销的兴起,移动互联网的崛起等营销环境的诸多新变化,众多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还基本沿用十多年前的教学培养计划,在课程设置方面上不能有效跟进和反映,影响了学生营销专业能力的提高,更不必说让学生通过理论的学习指导以后的营销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走向社会后大多是从基层销售工作做起,可高校在教学内容安排上,长期以来却忽视对学生销售技能的培养,造成与企业的期望和社会需求脱节。
1.2 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市场营销属于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只有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市场营销相关理论,提高营销技能,保证教学效果。然而我国高校大多沿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老师讲理论,学生记笔记,这种灌输式的教学,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机会少,不但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影响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虽然有些教师也在引用案例辅助教学,但大多是国外五百强的公司,而且相对陈旧,与学生亲身感受到的营销环境差异较大,使得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1.3 实践教学缺少载体
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适当的实习和实训对实践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各高校在教学培养计划中,虽然也有一些实训类的课程,然而从各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流于形式。由于没有实践教学的载体,很难统一组织学生进行集中实习和实训,所以往往采用学生自己选择实习场地和活动,学校难以有效监督和管理,更无法有效跟进和指导。这样实践教学也就成了学生走马观花式的到企业看一看,然后提交一个书面总结,根本无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对市场营销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2.1 从企业和社会需求出发,不断调整教学培养计划
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紧跟营销理论的新发展,积极参加营销实践活动,以营销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趋势为依据,不断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同时高校应该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效对话机制,运用科学的调研方法,了解企业对营销人才需求实际,站在企业的用人需求角度,细化落实教学培养计划。
2.2 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单调的营销理论与学生身边的营销案例结合起来,并运用任务导向、问题驱动的案例讨论方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将专业学习与学生的个性发展相融合,积极探索学生喜欢、实用的教学方法。
2.3 优化改进现有实训体系,构建层次分明的实训体系
营销实训是提高学生营销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经途径,所以必须完善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训体系。由于各高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定位不同,实训的侧重点可以不同,但应本着从简单到复杂,从模拟到实际操作,从感性到理性分层次推进,以切实提高营销技能为落脚点。第一,可以考虑以营销沙盘实训为载体,以企业模拟运营比赛为手段,让学生对营销工作和营销技能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第二,以类似用友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综合实训为载体,模拟实际工作环境,进行实际操作模拟训练;第三,顶岗实习,搭建校外实践基地,校企合作,聘请企业导师,校内老师与企业导师共同辅导学生实习实训,将实训真正做实。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适应时展,推进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发展,高校必须积极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案例讨论、沙盘实训等角度改进市场营销专业现有教学培养模式,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改善教学效果,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董静洁.高职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刍议[J].教育探索,2010(9).
[2]古广胜.对现代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10):31-33.
篇4
关键词: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建议
【中图分类号】G42
面对基础音乐教育对于师资的要求,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有责任、有义务改变自身目前的教学现状,为培养出合格、优秀的音乐师资而努力。本论文针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现状提出几点改革的建议,以期对人才培养有所裨益。
一、明确培养目标,增加实用课程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是未来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与中小学校的教学情况多沟通,倾听来自中小学校的声音,多增加一些对学生未来工作有实用帮助的课程,这样一旦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就会学有所用。在中小学校中,音乐教育不仅局限于课堂内,而且课堂之外还有大量、丰富的音乐活动,尤其以合唱这种集体参与的音乐活动为最多。但是,由于生理基础的不同,中小学生的发声状态与高师院校的大学生所学习的美声唱法、民族唱法的发声状态有很大的不同。很多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发现自己学习到的那些发声技巧、歌唱用语等无法运用在中小学生的歌唱教学当中,面对中小学生应如何歌唱常常变得手足无措。因此,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中应增加一些关于童声教学的课程,来加深学生对于童声的了解程度,比如儿童歌唱训练、童声的保护与训练、童声合唱的训练等。此外,合唱指挥与伴奏的能力也是实际音乐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虽然这两门课程是音乐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但是,由于一方面课时少,另一方面学生的实践机会也非常少,通常情况下,学生并不能自如地在实践中进行运用。因此,应该适当加大这两门课程的比重,增加学生的实践环节。
除了合唱之外,舞蹈也是中小学课外音乐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一般情况下,舞蹈的编排都是由音乐教师来负责的,而且,在音乐课堂上,运用肢体语言也已经成为中小学音乐课堂上调动学生兴趣常见的教学手段。因此能够独立编排、设计舞蹈也是音乐教师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因此,本人认为,除了形体课之外,还应该开设一些其他的舞蹈课程,比如,民间舞、古典舞等等,少儿舞蹈编排课程尤其作为重点课程纳入到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中。
在现有课程内容中,还应适当向学生渗透一些中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内容或者其他体现儿童特点的音乐作品,这种做法对学生日后以最快的速度适应教学,顺利进入音乐教师的角色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伴奏课上需要的歌曲完全可以采用中小学课本上的歌曲,合唱指挥课与音乐欣赏课同样可以选择一些儿童音乐作品。这种学习经历使学生在进入实践环节时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避免以后出现由于对中小学音乐教材内容或儿童音乐作品陌生而手足无措的尴尬局面。
二、重视民族音乐,倡导多元音乐文化教育
在现有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中,与西方音乐类课程相比,民族音乐类课程所占比例很小,比如邢台学院只有民族民间音乐概论这一门课程,而且在这门课程中,学生接触到的也多是一些汉族音乐,对于很多其他有着悠久历史以及丰富文化内涵人少数民族音乐内容知之甚少。中国有56个民族,56个民族代表着56种文化,汉族音乐文化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分支,根本不足以代表整个的中国民族音乐。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力度,并且尽一切可能为这些音乐文化提供展示的平台,使人们有机会去感受它们的魅力和文化。高师院校的音乐教育同样有责任、有义务去弥补这种空缺。除了汉族音乐课程之外,还应该开设少数民族音乐课程,如果条件允许,建议经常组织学生进行田野调查,让学生深入到某种民族音乐文化的氛围中去亲身体验和理解,这种实地考察对于学生加深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认识,树立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有着极大的帮助。
在学生对中国范围内的多元民族音乐文化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下一步就应该帮助学生把视野放到世界范围内,学习和了解其他国家中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相关课程包括世界民族音乐、音乐人类学等。由于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在基础音乐教育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在高师音乐教育中,多元音乐文化课程不应作为选修课来开设,而应作为必修课来设,只有这样,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理念才能逐渐渗透进高师的音乐教育之中。
三、加强教育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的联系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是中小学音乐教师,因此,学生在学校必须掌握必备的教学技能、教学理念,对基础音乐教育进行深入而广泛的了解,只有这样,在面对真正的教学工作时才能驾驭自如,也才能够符合高师院校的办学宗旨。因此,高师院校中的教育理论课程不应是一项可有可无、或者课时极少的辅课程,而应作为音乐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来开设。同样,实践环节也应该贯穿于高师音乐教育过程的始终,因此教学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环节应该有计划、有规律地交叉进行。高师院校应该积极地调动社会上一切的办学办量,建立起与高师音乐教育相对应的基础音乐教育实习基地,并与之建立一种稳定、长期、相互沟通、相互促进的交流合作关系。实习过程中,除了有高师院校的相关老师进行实习指导之外,从事基础音乐教育一线的老师对于如何教学最有发言权,实习学生应该悉心听取这些老师的意见或建议。除了走出去实习之外,高师院校还应该不定期邀请中小学校的优秀音乐教师进入学校以公开课或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传授一些教学经验,与那些枯燥的理论知识相比,这些切实可行的教学经验对他们来讲更是相当宝贵的。
总之,高师院校中的教育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是相辅相承、密不可分的。如果对于两者的学习继续处于脱节状态,那么学生对于日后所从事的音乐教学工作,其危险系数也会大大增加。实践证明,优秀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所具备的能力和品质都是在经历了无数次不成熟的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一点点积累和形成的。因此,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以培养基础教育师资为己任的高师音乐教育必须重视音乐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向黎.新课标与高等音乐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改革[J].乐府新声,2003,(2).
篇5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115-01
新课程改革正处于如火如荼的发展阶段,通过反思教学实施的过程,体会到了新课程带来的喜悦和一些问题。教师需要放弃自己多年来所形成的固定思维模式和经验,积极接受和学习新的思想或知识,在舍弃与接受中发展。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我们教师的教学方法改变得较慢,处理新课程的改革有些不理想,没能透彻的进行深入了解。那么教师如何应对好新课程改革所带来的转变呢?
一、区分新课程与旧课程的区别
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是理念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不同的课程观:旧课程观中的课程是文本课程,教师是传授者,因而教师是中心。而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它倡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2、整合观不同:旧课程观认为课程与教学是相互分离的,教材意识是第一意识,按教学大纲完成教学计划则是第一要务,而新课程观则认为教必需服务于学,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才是首要的任务。所以,做好迎接新课程到来的同时,教师要认真深入的去了解新课程与传统教学的区别,只有把他们区别开来,才能透彻的去展开教学工作。
二、新课程所带来的困惑与建议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课程改革是必然的。在2001年6月8日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共18门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并于2001年9月1日起正式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新课改给我们带来新的教学理念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困惑与问题,我们部门、教师、学生该如何应该这些问题呢?
1、过多的活动不利于减负提质
有的科室未经整合就发文到学校导致同一时段内要参与多个活动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非教育主管部门也可以对学校对教师发号施令,甚至还任意调用教师(特别艺体教师)资源为其单位争光添彩。在较多的活动中,学校的工作计划常常被打乱,有时甚至面临较大的代课压力和安全管理压力,教师学生频繁参与这些活动挤占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在教学和活动的来回折腾中处于疲于应付状态,造成师生的倦怠心理。建议上级各部门对开展的活动进行整合,一年内不宜安排过多,两个活动期间应安排较宽裕的缓冲期,对每年必须开展的活动定时举行,形成常态。各科室发文给学校应当交综合科统一签发,签发时综合科应列出时间表,发现同一时间或两次活动间隔太短时,应调整时间发文或取消发文,以减轻学校和教师工作压力,从时间保证学校课堂教学的正常开展。
2、循环书籍的使用面临尴尬境地。
自循环书籍政策实行以来,我校在循环书籍的回收、保管和利用方面下了很大功夫,确实在资金节约、环保教育方面都做得不错,但是我们的工作并不被家长和学生接受。在家长会中,每次都有家长提出发放学生新教科书的请求,家长认为环保教育不是几本循环书籍就能做好的,再穷不能穷教育,循环书籍节约不了多少资金,只要其它方面少挥霍少浪费,就可以保证这部分资金的需要,学校实在不愿定购的,家长愿意自己掏钱为孩子买。有些言论过激者甚至认为循环书籍的使用是教育的倒退。在对学生的调查中,许多学生认为教科书中前面学习的学生已批注过,自己学习还得记在其它本子上不利于保管。建议就循环书籍的现状开展全面调查,重新考虑或调整制定循环书籍政策。
3、放眼各地,现行评价体制已远远不能适应新课改需要
篇6
[关键词]检验检疫实务 报关与国际货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2-0186-01
随着检验检疫大通关建设的步伐,报检报关人才的缺乏已成为目前制约中小型外贸公司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就迫使我们重新审视和制定检验检疫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和重新调整教育教学侧重点,在不改变高职高专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对传统的报检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一、高职检验检疫实务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材单一
目前,高职院校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检验建议实务课程,采用的是国家质检总局资格考试委员会编写的《报检员资格考试全国材》,由于是考试教材、教材内容侧重于理论,实践教学环节基本没有,无法满足该专业学生的教学需求。而由于国家政策更新变化较快,教材的更新跟不上国家政策更新,学生又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这就使得学生很难适应所学知识与实际操作之间的差别。
(二)教学方法不够系统
就高职院校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而言,由于课程设置和实训实验条件的限制,教师在传授知识时重理论、轻实践,对学生而言难以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现行的课程标准不够完善,教学方法、手段不灵活,教学做结合准备不充分、不齐全,未建成网络课程。
(三)英语能力欠缺
报检是许多货物进出国门的一个重要环节,课程具有相当强的涉外性,这就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需要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然而,由于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基础普遍比较薄弱,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偏低,这也给教师上课带来一定的难度,无法更好地落实高职院校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外贸课程双语教学要求,只能对英文部分内容做一些简单的讲解,教学效果不明显。
(四)考核手段单一
目前,高职院校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检验检疫实务课程考核方法采用的是综合考试的形式,总成绩由平时成绩、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组成,其中,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这种考核方式实际上考的是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能力,无法真实有效的反映出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尤其无法反映出学生对该课程实践操作能力的掌握程度,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高职检验检疫实务课程改革的建议
(一)强化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专业综合能力
在现有基础上广泛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将课本知识通过图例、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产生一个直观的理解,采用启发式和研讨式教学的方法,为学生提供提出问题和探讨问题的机会,从而增强他们吸收知识的能力。
同时进行课程资源整合、完善,完成全系列整合上网,有计划进行课程录像摄制并上网。进一步改善校内报检实训实验室的实训环境,加强报检岗位的工作职责、任务及必备知识技能调查分析。大力开拓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争取能与货代公司(报关公司)签订长期校企合作协议,满足学生顶岗实习要求。
(二)选择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材,必要时可自编教材
检验检疫实务是一门政策性较强的课程,在选择教材时,充分考虑到学生未来工作的前景,可选择一些案例较为丰富,实践性较强的教材,必要时可以组织相关人员根据我院《检验检疫实务》课程标准,编写课程项目化校本教材。
(三)重点培养学生外语知识能力,加强课外英语辅导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基础底子薄弱的情况,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各专业需求及学生未来就业的实际情况,增加专业英语知识的传授。另外,应注重英语课程的课外辅导,可以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英语社团、英语角等活动,加强对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优化高职英语课程设置。
(四)坚持“立足现状,提升层次,优化结构”的原则,培养与完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队伍
以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本课程现有专、兼职教师8人,其中专任教师3人,校内兼职教师5人。校内教师均具有双师资格,要在现有教师结构下实行“走出去、请进来”战略。校内教师每年到货代企业进行挂职、顶岗锻炼,同时聘请校外报检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参与报检课程体系建设和指导工作。同时,教学团队所有成员实行集中备课制,学习国家新的政策变化,补充自己的知识面,增强教学团队的凝聚力。
(五)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改进课程教学手段,改进课程考核模式,做到学生考试一人一卷,不重复
改变现有状态下以一张试卷评判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模式,采用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的模式。除了传统闭卷模式以外,加入上机模拟考试、实习报告、实践结果考核等环节,通过各个环节的综合情况来评判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从而更加客观公正地对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授课效果进行检验。
【参考文献】
[1]余瑜.职业教育课程设计改革——以《外贸跟单实务》课程设计为例[J].继续教育研究,2009(05).
篇7
【关键词】室内装潢设计专业 高职高专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034-01
0.前言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蓬勃发展,社会与企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高职高专在专业教学若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内容,其所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是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这就要求高职高专院校对专业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以提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提高各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
室内装潢设计专业作为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学生基础水平差、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课程教学方法定位不够准确以及缺少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等等,这对室内装潢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极为不利。因而,对该专业课程进行优化、改革,具有极为重大且现实的意义。以下笔者将就室内装潢设计专业课程改革提几点意见与建议。
1.合理设置专业课程
在对高职高专室内装潢设计专业课程进行设置时,应当依据专业的调整与更新,对其基础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优化,这是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点[1]。就室内装潢设计专业而言,在对其课程进行设置时,应当依据现今专业的发展,对其实际的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例如在“色彩构成”基础课程中,可依据专业变化与时展,对其课程内容予以调整,增加一些有关光和色彩之间的关系、家居色彩以及娱乐空间色彩表现等方面的内容;在“平面构成”基础课程内,可适当添加一些有关三居室平面图点线面的表现方式、室内背景墙面的分割和比例、书架的构成和表现等方面的内容。上述中所提及的一些内容,都是室内装潢设计专业学生到高年级之后所必须学习的内容,学校在学生低年级时就让其提前涉及这些内容,可以为其今后专业设计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优化课程教学方法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往教学中所采用的“三中心”传统教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要求,而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已经逐渐发展为新时期教学的必然趋势[2]。例如在室内装潢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时,采取案例教学法展开教学,即让专业学生亲身参与到工程项目中,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学生完成课程任务的整个过程,就是参加工程实践的过程,通过参与实践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并且还能强化教师与学生彼此间的互动、交流,进而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采取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如信息处理能力、项目协调能力以及管理能力等)的培养极为有利。
3.加强课程实践和交流
交流促进学习,沟通使人进步,在室内装潢设计专业的学习过程中,交流与沟通是极为重要的,在交流互动过程中,可以实现自身的专业水平的提升。在艺术设计专业学习期间,可展开多元化的交流,如加强院校和院校之间、院校和设计单位之间的交流,可以加强不同领域之间的交流。在不断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推进专业本身的发展与建设,能够促使学生与教师之间互相交换信息,且对其进行分析与处理,以确保专业设计教学理念的更新,且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此外,在互动交流过程中,能够构建开放化的专业课程体系,运用“引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在诸多方面(如专业课程、师资力量等)开展合作,互通有无、资源共享,进而实现共同进步与发展[3]。
不论是学习哪个专业,其最终的目的都是让学生进入社会、走向市场,投入实践运用。德国,其设计教育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十分有名的,他们在设计教育中,往往将“为设计专业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创造参与设计实践工作的机会”摆在第一位,且始终坚持并相信: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能力等,是由客户、企业以及社会来判定的。在我国,企业在对设计专业人才进行招聘时,往往都会要求一点,即拥有两到三年的实际工作经验,这种做法从某种层面上而言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专业能力的质疑。对此,高职高专院校的设计专业教育,应当与时俱进,积极转变教育观念,由纯粹的知识传授向学生设计实践能力培养方向上转变。在室内装潢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上,应当注重实用性与社会性,强化基础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具体运用办法与手段的指导,推进专业学生智能结构的快速发展。高职高专院校应当站在时代与社会的高度上,对专业动态变迁进行分析与研究,大力开展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引进具备较高综合素质水平的专业设计人员,以构建强大的专业师资团队;除此之外,还应当进一步加强市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例如“设计实践”、“设计实务”、“设计见习”等等,以此实现高职高专院校应用型设计人才培养的目的。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如室内装潢设计等艺术设计专业,是高职高专院校艺术教育中的一个关键构成部分。然而,一些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更新思想观念,强化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对提升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与效率,为社会培养具备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范亚华.对中职装潢设计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的探索[J].职业技术,2011,(1):23.
篇8
关键词:实践;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8-0094-02
传统教学模式是以理论教学为主、以实践教学为辅的课程教学模式。此种模式适合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对实践性强、理论较弱的建筑给水排水课程来说存在许多问题。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完成基础知识学习后接触的主要专业课之一。它与给排水管网和水质工程学一起构成完整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体系,是城市健康水循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建筑给排水工程研究的“水”局限于建筑或小区内部,与通风及空调系统、建筑电气等学科共同组成建筑设备工程[1],具有创造卫生、安全、舒适的生活、生产环境,提高建筑使用质量的功能属性。
一、课程特点
1.知识面广
此课程涉及建筑给水、污废水、雨水、热水、中水、消防、小区给排水、景观给排水及游泳池给排水等诸多方面。从各系统的认识、组成、设计到管理等,内容丰富、庞杂。
2.注重设计
此课程是在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注重设计方面,在施工及管理方面相对较弱。
3.缺少理论
由于课程和实际较接近,更多是经验数值,对其原理理解并不多。纵观整个课程,唯一理论较深的是排水系统中关于管道压力波动的探讨和认识。
4.要求学时数不合理
按照全国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指导委员会教学要求,课堂教学40―50学时,课程设计1周[2]。以此安排课程,只能将基本理论和基本系统讲解给学生听,无法很好地形成工程设计理念[3]。
二、存在问题
1.教材内容相对落后
随着高层、超高层建筑的不断崛起,住宅小区的大量兴建,舒适、健康、节约水资源等观念日益普及,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有很大的发展。目前,建筑给水排水工程领域内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已广泛应用,相关规范规程不断更新,一本教材要想及时反映这些技术的发展有相当的难度[4]。需要不断的补充和更新现有教材内容。
2.高层建筑给水排水系统讲解匮乏
目前给水排水工程本科教学中,对于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置较不重视,很多院校将其设置在任选课上,导致部分同学不选或是不重视。然而高层建水恰恰是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这门课程的延伸和提高,是形成建筑给水排水系统设计的前提和锻炼,因此,如何将建筑给水排水课程和高层建筑给水排水课程融合在一起,从教材和讲课上解决衔接的矛盾将是至关重要。
3.知识掌握不透彻,设计程序不明确
大部分学生的反馈意见是,对建筑各个系统的主要内容基本了解,但只处于应付考试状态,不能灵活应用。虽然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介绍过如何进行设计以及设计的主要步骤,但事后学生的印象不深刻,课本又无资料显示。有的设计基本上是照猫画虎,似像非像,结果还是不明白[5]。
三、改革建议
针对上述课程特点和存在问题,应将传统课堂讲学转变为实践讲学为主,课堂讲学为辅的教学方式。因此对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提出以下几点改革建议。
1.改变单一课堂理论教学,增加现场教学
课堂讲解知识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然其收效甚微。尤其对于建水课来说更加不合适,因此需要针对实物进行讲解,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更有实物的概念。根据各个系统,将本应课堂讲解的系统组成、设置方式、管道附件等内容改成1―2学时现场教学。比如,在讲生活给水系统、生活排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雨水系统及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选用的管材、管材的连接方式时,可要求学生到教学楼、办公楼、寝室等地实地观察,如果教学条件许可,可把课堂移到这些地方,进行现场教学,加深学生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6]。这样现场教学需要18―20学时。
2.改变单一理论教学,增加视屏、图片及模型教学
在现场教学的同时,有时候很多细节由于现场很难看到,因此,需要积累施工阶段视屏及某些特殊场所的视屏。例如卫生间管道施工视频、消防管道安装视频、太阳能安装视频等。在课堂上针对视屏、图片和模型讲解。这无疑是增加信息量和立体感。减少理论教学的枯燥性,增加课堂教学的立体感。
3.改变单一教师传授,增加学生自主认识
某些章节以主题形式进行设计,例如给水设计秒流量计算、消火栓位置设计、水景概述等。可由学生备课进行0.5学时讲解,再由教师进行讲解。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更能让学生掌握知识并印象深刻。最终将此课某些章节做成主题讲座形式的教学方式。
4.改变单一书本讲解,增加课外知识讲解及组织专家面向学生讲解
邀请知名专家或业内人士,以讲座形式给学生讲解某方面知识,以此来拓展课程知识并接轨实际工程。例如:排水检查井的构造、给水阀门的构造、锅炉的构造、无负压给水系统的设计和施工、游泳池水处理系统的维护和管理、中水处理系统的维护和管理等。邀请设计院工程师讲解建水系统的设计、邀请规划院高工讲解城市管网的规划等。
5.改变单一公式推导,增加练习及实验教学,自主开发增建实验项目
目前使用的教材并没有习题和工程实例,而学生习惯课后以这种形式巩固知识点。因此,需要设定一些典型的题目和实际工程案例。典型题目以注册设备工程师考试题目或实际工程实例计算为主,实际工程案例以简单的多层建筑案例为主。
增建建筑给水排水实验室,以此来缓解理论讲解时抽象的概念。目前,全国没有专门的建筑给水排水实验室,亦没有人对建水实验室设定的项目进行探究。许多实验项目需要自主开发。笔者针对各高校给排水专业情况,目前可开设的实验项目如下:
(1)大便器冲水实验
此实验项目是模拟大便器冲水以探究其冲水能力及绘制冲水曲线。以此来说明大便器管道设置的管径和设置的垂直高度的概念;对市场上大便器的质量和排水时的噪声有大致的印像;对比直冲式大便器和虹吸式大便器,喷射虹吸式和漩涡虹吸式大便器之间的区别。
(2)排水管道压力波动测试实验
通过模拟家装卫生间卫生洁具排水,测试排水支管及立管压力波动情况及存水弯水封损失情况。以此来明确设计排水管道和卫生洁具注意点。例如卫生洁具设置前后顺序、设置存水弯水封高度要求、通气管道设置的必要性、自由出流的重要性、底层单排的理由等。
(3)虹吸雨水斗实验
利用水泵将水抽送到模拟天沟内,测试天沟内雨水斗淹没水深和雨水立管排水能力之间的关系。以此来探讨雨水斗泄流量和斗前水深的关系、重力式雨水斗和虹吸式雨水斗的特性、雨水斗整流罩设计或雨水斗构件设计对泄流量的影响、雨水排水管道水流状态等。
(4)管道连接及拆装实验
利用已有材料进行塑料管的胶结、热熔连接及金属管道的丝扣连接。掌握各种材质管道连接方式、如何连接及了解各种材料特性。
(5)洁具拆装实验
拆装市场上大便器、盥洗槽等洁具。了解各洁具的构造、性能及连接方式,掌握洁具和管道的连接、存水弯设置及浮球阀的动作原理等。
(6)同层排水实验及沉箱排水实验
利用现有设备探讨同层排水沉箱内积水排除问题。测试不同形式同层排水系统和普通的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比较。以此了解同层排水系统及存在的问题。
(7)给水水泵并联工作工况点实验
通过自制水泵并联装置,计算管道特性曲线和厂家提供的水泵特性曲线,算出理论工况点。利用实验装置测试出实际工况点,两者进行比较,以明确水泵并联工作及建筑给排水系统中水泵的选择。
从实验试做情况看,每项实验需要1学时时间,因此,需要实验学时数为7学时。
6.改变单一分块分章节式讲解,增加实际工程一体化式讲解
建水课本是分模块分章节对建水各系统进行讲解,一旦面对课程设计和实际工程,很多同学一脸茫然。因此,需设定一典型例子,从第一个系统讲到最后一个系统。此种授课需在计算机房讲解,并在讲解的同时要求学生动手做。在学期末,设置2周的建筑给水排水课程设计,以进一步将所学知识一体化。
四、改革后教学实例图解
根据上述情况及改革措施,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重新设置,见图1。
图1 实践引导理论教学整合图
注:图中实线框为课堂教学,虚线框为实践教学。其中,课堂教学为3学时,实践教学为5学时。
根据上述教学整合图,给水系统总体需要课时数为8学时,其中实践教学项目占5学时,理论教学为3学时。较好的解放了课堂灌水式教学模式,以此计算,整个教学过程需要64―70学时左右,和全国给水排水指导委员会规定的40―50学时相差20多学时。
结语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改革与研究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以上内容与方法是本次教学改革与研究的重点。通过以强化实践教学为主,以课堂理论教学为辅的教学改革,旨在引导学生如何将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相对应,所学知识和实际工程相对应。实现从重视知识的传授、智力的培养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从以学习知识为主的“知识目标观”向以学习方法和实践为主的“能力目标观”转变;从“培养知识型人才观”向“培养卓越工程人才观”转变。
参考文献:
[1] 戚玉丽.关于建筑设备在现代建筑中地位的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4,(4):8-10.
[2] 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3] 陈鲲,陈礼洪.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改革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1,14(6):225-227.
[4] 蒋蒙宾.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0,17(7):81-82.
篇9
(1.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南通 226007;2.南通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江苏 南通 226007)
摘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进行“环境监测技术”课程改革,从课程定位、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课程内容体系的确定、教学组织与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从而促进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实现与工作岗位接轨。
关键词 :工作过程;高职院校;环境监测技术;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2-0072-04
近些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与普通高等教育相区别的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以职业为导向的能力本位教育。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与专业课程建设密不可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模式,强调对学生职业行为能力的培养,以现实的工作流程为主线,将学生对知识的构建融入到实际工作过程中,是一种将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相融合的课程开发模式,尤其适用于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知识及技能的学习。
“环境监测技术”课程是高职院校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及应用性。笔者拟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探索“环境监测技术”课程改革,以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环境监测专业知识与技能,获取相应的职业从业能力及职业发展能力。
“环境监测技术”课程定位
(一)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模式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是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的前提。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学生污染监测、污染治理和企业环境管理的能力,面向企业、工程公司、环保部门及环评机构等相关岗位。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要求,构建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即通过行业需求调研,对本专业对应的“社会职业”进行分析,明确职业岗位职责,再对岗位职责进行分解,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并转换成学习任务,最终形成专业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二)课程定位
由表1可知,“环境监测技术”属于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监测的方法及程序,了解环境监测岗位的实际工作过程,培养学生环境监测职业技能及专业综合素质,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环境监测工作奠定基础,也为从事污染治理、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管理等岗位工作提供一定的专业技能储备,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支撑课程之一。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是“应用化学”、“仪器分析”、“分析质量控制”、“化学分析与检测技术”等课程的综合应用,也是“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水污染控制技术”、“环境影响评价”等后续课程的基础性支撑,同时可为水环境监测工、污水处理工、废气处理工等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奠定基础。
该课程的授课对象为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调查发现,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对将来可能从事的工作岗位有一定的了解,动手操作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为端正,但在自信心、责任感、合作意识、学习主动性等方面仍需提高,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精神也有待加强。因此,“环境监测技术”作为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除需培养学生掌握环境监测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外,还需加强学生合作意识、责任感以及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的培养。
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
(一)课程设计理念
以社会需求为背景,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驱动,以环境监测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专业课程开发与设计,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采用“教、学、做、评”一体化的模式,从“知识本位”向“职业能力本位”转变,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二)课程设计思路
以工学结合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论为指导,将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相融合,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行业企业参与课程开发和建设全过程,从确定工作岗位,明确工作任务到形成教学内容,再到实施教学方案,整个过程都有企业参与,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的思想。课程开发基于真实的环境监测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并参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的要求,进行课程教学的组织和设计。
课程内容体系的确定
(一)课程内容的选取
以相应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首先,通过召开行业、企业专家研讨会、问卷调查、深入企业调研、本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等活动,确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即环境监测岗位、污染治理岗位、环境影响评价岗位及其他分析检验类岗位,这些岗位中与“环境监测技术”课程相关的主要工作任务包括水及废水监测、环境空气及废气监测、土壤污染监测、固体废物监测、噪声污染监测等;然后,由专业教师及行业技术专家组成工作小组,从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素质要求三方面分析完成这些岗位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如表2所示。
(二)参照岗位工作实际,构建教学内容体系
参照岗位工作任务及相应的职业能力,借鉴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的要求,校企合作共同进行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从环境监测实际工作任务中提炼出学习任务,将岗位综合职业能力融入其中,设置了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内容体系。包括4个学习项目、8个子项目,每个项目又分为若干学习任务,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每一个学习项目又分为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两个子项目,其中第一层次项目属于基础性项目,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整个项目过程;第二层次项目属于主导性项目,学生在完成第一层次项目的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分组讨论等方式自主完成整个项目,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要起组织引导的作用。相较于第一层次子项目,第二层次项目更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每一个子项目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这种递进式的项目设计由简单到复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及综合职业能力形成发展的规律,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获取专业知识,逐步形成岗位综合职业能力。
在项目设计上,考虑到实际可操作性,尽量选择周边环境作为我们的监测对象。如环境水体监测我们选取南通市的护城河——濠河水体作为监测对象,大气环境监测及生活垃圾监测选择学校附近的居民区,城市交通噪声的测定选取学校门口的青年路主干道,废水、废气及噪声监测选择校企合作企业。这样做一方面考虑到项目的实际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将课程的学习与学生生活环境、将来的工作环境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由于环境监测方法、手段发展迅速,因此在教学内容上,要兼顾学科前沿发展趋势,及时补充新方法、新技术、新标准,增加环境监测技术最新研究成果,使教学内容更趋于合理。
教学组织与实施
(一)以工作情境为基础组织教学
在教学组织过程中,采取仿真化的情境设计,以职业活动为导向,营造职场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到环境监测实际工作流程。具体教学过程包括任务导入、分析探究、方案实施、综合评价等阶段。现以水和废水监测第二层次项目××企业生产废水监测为例。
任务导入 将学生分成若干工作小组,每组4~5人,教师作为项目委托方,将对某校企合作企业生产废水监测的任务交给每个工作小组,并签订项目任务书,按照环境监测的全过程完成项目工作,包括监测方案的制定、样品的采集、保存、预处理、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及建议,最终形成监测报告。
分析探究 各工作小组接到任务后,首先要进行调查研究,收集相关资料,了解企业用水情况,废水的类型、排放量,主要污染物的种类及排污去向,废水处理情况,排污口的位置及数量等,然后组内成员共同讨论,确定监测项目、点位,采样时间及采样频率,采样及分析方法,质量保证措施等,在此基础上完成监测方案的制定。然后各组选派一名学生进行PPT汇报,师生共同讨论,形成最终方案。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对项目中所涉及的理论知识进行穿插讲解。
方案实施 各工作小组按照最终方案,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监测分析工作。教师作为工作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应及时地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如对所用到的采样仪器及分析仪器的使用进行介绍,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对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解答,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综合评价 项目实施结束后,各工作小组展示最终的项目成果,小组成员与教师一起从方案设计合理性、实际工作完成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工作态度、团结协作、职业素养等方面进行点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学到的新知识、新技能进行归纳总结,完成新的知识体系的构建。
采用“教、学、做、评”一体化的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组织方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个具体的工作任务,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获取知识及技能,了解自己所从事工作的价值,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自豪感。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
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法是本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以项目带动教学,以实际工作任务为教学推动力,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及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也是对企业对员工的基本的素质要求。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内容、不同对象、不同环境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在任务导入阶段,可采用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在分析探究阶段,多采用小组讨论法、启发引导法,在方案实施过程中,要用到各类采样仪器及分析仪器,可采用演示讲解法、现场教学法,在综合评价阶段,运用自我评价法、学生互评法等。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如对于采样点的布设、分析仪器的结构及操作过程、监测机理等可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性,提高教学的表现力和教学效果。同时,建立和完善环境监测课程教学网站,包括课程设计、教学课件、课程学习参考资料、练习题、在线答疑等,构筑一个网上学习交流的平台,学生可以借助课程学习网站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课程的自学,并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及时解决课程学习中的疑点。
(三)拓展实验实训的途径
“环境监测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不断强化实践教学,拓展实验实训的途径。
良好的实训条件是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为保证每一项工作任务顺利实施,应推行实验室开放机制。如对于土壤中重金属的测定,整个过程包括土壤样品的采集、制备、预处理、分析、数据处理等,其中样品制备及预处理所耗费的时间很长,仅靠课堂上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应实行实验室全天开放,学生提前预约时间完成部分工作任务。同时,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项目,参与教师的相关科研项目,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充分发挥校外实训基地的优势,利用校外实训基地的设施、设备等条件开展教学。如组织学生到当地环境监测站、污水处理厂、企业环保部门等进行参观实习,使学生进入真实的工作环境,了解环境监测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邀请环境监测站的技术人员定期为学生做专业知识讲座,了解最新的环境监测手段、技术及发展趋势,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
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
课程考核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良好的课程评价体系是激励学生学习、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对学生的考核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实际操作技能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思维能力等。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是以学生完成每个学习项目的过程评价为主,期末考核为辅,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全过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过程评价主要考察学生在每个项目中的综合表现,从学生完成每个项目的学习态度、方案制定、方案实施、结果分析、项目报告等方面加以评价,如表4所示;期末考核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最终成绩由过程性评价与期末考核相结合,其中过程评价占70%,期末考核占30%。
结语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模式下的专业课程改革是目前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趋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对高职院校“环境监测技术”课程进行改革,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热情,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等专业综合素质,为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实际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
——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4):66-70.
[2]赵志群.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及课程开发[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2):1-8.
[3]杨春和,蒋云霞,闫生荣,等.高职环境类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1(12):41-43.
[4]马武生,于智勇.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探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370-18375.
篇10
1.医学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重视不够
生物医学模式统治医学院校时间太长了,根深蒂固,很难动摇。新的医学模式于1976年由恩格尔提出至今已30余年但在医学院校里医学心理学的受重视程度仍旧不高。医学心理学不仅课时少,而且大多数院校都把它作为考查课。医学心理学课程远远达不到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应有的地位。
在2003年出版的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中,将医学心理学分类为人文社科行为类课程,其中包括如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行为科学、医学法学、医学史、医学哲学以及文学艺术类课程等,这一安排淡化了这门课的医学和理科特征,也隔断了它与临床实践的联系。目前,大学基本都将医学心理学课作为医学基础课,在本科的大二或专科的大一开设。大多数院校安排36学时,有的五年制本科只安排30学时,比课时最少的《人体寄生虫学》的22学时只多出8学时,这么少的学时,很难使学生对该门课程丰富的内涵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一些专科则只将这门课作为选修课开设,而实用技术类专业如影像、眼视光、检验等专业则均不开设这门课,这意味着有些专科毕业的医学生将完全没有医学心理学知识。
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和医学的结合,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20世纪中期其理论体系已渐趋成熟。它的理论部分和操作部分内容都是非常丰富的,尤其后者(包括综合性医院常见的心理学问题、药物与心理行为、心理诊断技术、各种心理行为治疗、医学心理咨询、心理保健等等)更应让学生认真学习和掌握并应用于临床。
30余课时医学心理学课程,充其量只触及了普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测量与诊断学的皮毛,甚至在某种分支学科方面连皮毛也未触及;学校不重视,学生自然也不重视这些课程,相应学生到了医院也就不大可能积极运用心理学理论与技术来开展工作,其恶果就是“医患关系紧张”心因性疾病、医源性疾病増加,同时也影响了许多生物性疾病的恢复。
1.2 开设时间不合适
许多院校将医学心理学作为基础课,在第一或第二学年讲授,这本身是不科学的,而且给教学带来难度。
医学心理学的理论是在解剖、生理、生化以及临床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例如:脑的活动极其复杂,每一项心理活动都是一个有许多神经组织参与的复杂的功能活动过程。人的知觉、记忆、认知、运用、言语、思维、书写、阅读、计算等都不是孤立的功能,不是有限细胞的直接功能,故而很难机械地定位于一处的脑区,要阐述清楚这些内容就涉及到了许多基础课程。若第一学年开设医学心理学课程,与解剖、生化、生理等基础课同步进行,该课程要承载的内容就太多了。
除理论部分外,医学心理学的操作技术部分也涉及大量的临床技术问题。如各种疾病的心理问题,尤其肿瘤患者的心理问题、器官移植中的心理问题、危重症者的心理问题、手术病人的心理问题等等,都应在有一定的临床知识的基础上去学习,才容易接受。因而,这门课程与临床课程同时开设较为合适。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医学心理学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増进学生对心身医学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将所学的心理诊断、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理论和技术,在学习过程中结合临床过程加以运用。
2.教学改革建议
医学心理学课程应该在精炼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増加反映学科发展的最新内容,拓宽学生视野,加大医学心理学教育与人文社科教育和临床医学教育的结合和融合力度,并着力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1 促进对医学模式转变的影响
病因或促发因素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疾病很多,几乎涉及到了临床各个学科。有些疾病如传染病等,其病因和促发因素可能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不大,但在疾病的整个发病与转归过程中,则可能与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如2003年S\RS(非典)流行时,许多住院病人由于心理压力过大而导致了疾病的加重或死亡。北京对进入第一线的医护人员,进行了心理干预及与患者心理沟通的培训工作。专家在培训中建议医生,第一次见到病人要这样说:“我会以我最大的努力,以现有的最好条件,和你一起努力,我们共度难关”还要求医生,一定要注视患者一秒钟以上,得到患者眼神和语言的回应后再转移,注视的同时可以点头或用简短的问候与病人打招呼。抗SRSt,在心理干预、心理沟通方面,专家们总结出了最能对患者产生鼓舞作用的四种表达方式:①轻轻拍肩;②扶肩说话;③向患者伸大拇指;④向患者打V字手势。前两个动作可以拉近和患者的距离,表明医护人员并不害怕他们,而是把它们当作亲人、朋友。向患者伸大拇指,表示患者情况良好,这有利于稳定患者情绪,増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医生要离开病房时,可以向患者打一个V字手势,等患者有表示回应时再转身。有关临床医生在引用以上方法进行心理干预、心理沟通后认为:有92%的患者当医生轻轻地拍打他的背时,产生了非常强烈的正面感受,他们说医生的触摸像一股暖流,一道激光、一束射线,把SRS病毒驱走了。就是光用眼神和大拇指,也有71%的患者当天就増加了食欲。
许多疾病从发病到转归治疗都离不开心理学内容,只强调生物医学而忽视心理一社会因素是不符合目前医学发展规律的。
2.2 重视教学与临床实践的结合
在人们的习惯认识上,医学心理学是一门基础课,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轻视它与临床实践的结合。笔者一再强调这门课应与临床课程同时开设,就是强调它与临床实践结合的重要意义。到医院实习的学生,应该是已经学习过了医学心理学这门课程或正在学习,这样学生在与病人接触时,就会时时意识到医学心理学在临床中的重要意义,并时时注意使用有关知识与技术。
心理学技术,归根结底都是要通过语言来进行的(除大部分心理测验外)因此,实习时,应该要求学员重视语言技巧,与病人接触时有意识地发挥语言的治疗作用。如可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分别选用安慰、鼓励、劝说等方式以提高治疗水平。
安慰性语言,可以使病人感到亲切愉快,改善心境。成功的安慰是不容易达到的,学员要通过反复的实践提高自己的语言技巧,以期达到真正的安慰效果。鼓励性语言,实际上是医护人员对病人心理积极一面的支持,对调动病人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非常重要。劝说性语言对医护人员来说更显重要,因为对病人劝说能不能达到目的,是对医护人员心理治疗能力的一个重要检验和评估手段。其次积极的暗示语言的运用,也能显示医护人员心理治疗的技艺水平。好的暗示性语言,可以使病人有意无意地在心理活动中受到良好的刺激,有时还可以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
还要让学员避免对病人使用伤害性的语言。因为伤害性语言是一种劣性信息,会给病人以伤害刺激,从而通过皮层与内脏相关的机制扰乱内脏与躯体的生理平衡。如果这种刺激过强或持续时间过久,就会加重病情。
通过以上临床实践不仅提高了学员对医学心理学课程的深刻了解,也提高了自己的实习质量,所以说把《医学心理学》果程和临床课程同时开设,并重视这门课程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对学好这门课是有重要意义的。
2.3 医学心理学课程应结合大学生健康成长需要,充实内容
大学生群体不是脱离社会发展环境而孤立存在的,社会中的各种风气,都会在他们身上得到反映。为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使其在成长过程中实现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成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学校需要做许多方面的工作,丰富医学心理学教学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如近几年全国大专院校呈上升趋势的大学生自杀现象,就应该引起重视,并在这门课中给予涉及。大学生自杀给家庭、学校、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相对来说,大学生群体是一个比较理性、素质也比较高的群体。但有研究资料表明,在高校自杀率统计中,大学生高于一般青年重点大学高于一般大学,研究生高于本科生;同时,自杀占到了20至30岁年轻人死亡原因的首位。
虽然大学生自杀的人数相对于大学生整个群体比例较小,但是带给大学生的心理冲击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却非常巨大。因而应在《医学心理学》课程中増加自杀专章或专节,论述自杀的病因以及预防和干预措施等。
《医学心理学》教学还应配合学校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设立心理咨询机构,建立有效的危机干预组织,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善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环境等等。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医学心理学勘教学,相应也有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 上一篇:对体育课程的建议和意见
- 下一篇:数控技术的基本原理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课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