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质量管理范文

时间:2023-04-03 03:03: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息系统质量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信息系统质量管理

篇1

【关键词】 汽车企业;DYK;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创建

我国汽车工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2012年,全国汽车产销双双突破1900万辆,再次刷新全球纪录,已连续四年蝉联世界第一。

汽车产销量的极速增加给我国汽车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2012年,国家质检总局对家用汽车召回71次,累计台次达2765065辆,汽车产品的质量已关系到汽车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如何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能以科学的管理理念和高效而又简捷的管理方式实现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网络化和自动化,已成为各大汽车企业的战略需求。

一、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

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是指在计算机与通讯技术基础上形成的对质量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改善、传输和存储,并通过电子平台实现人机对话的管理体系。它是以过程为基础,将若干个相互关联的过程及其子过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进行管理,并通过PDCA循环,实现产品质量的持续改善和提升。

二、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意义

汽车企业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继承了汽车行业先进的管理理念、方法及经验,在把握改善机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质量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以及提升顾客满意度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快速传输质量信息

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是在网络基础上建立的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它与传统的质量管理方法相比,能实现信息录入与使用同步化,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2、汽车企业规模化发展的需要

完善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通过网络实现远程质量监督、管理和应用的系统,它能实现众多公司若干产品的质量信息汇总和产品质量的自动控制,并能通过系统先期发现和把握改善的机会,通过PDCA的反复循环,实现汽车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

3、有效地节约成本

完善的质量信息管理系统是基于网络系统,应用多种质量管理软件,对以往和现在产品的质量信息进行汇总、分析,给质量改善提供丰富的历史信息。

(1)通过质量信息系统能有效地监管各公司的产品质量现况,实现质量目标和实绩的对比,并按实际需求调配和共享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管理成本的节约。

(2)通过质量信息系统,能自动检测产品质量的波动状态,并自动提示改善时机和改善信息,从而实现产品质量的先期改进,避免事后返工的成本损失。

(3)当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时,通过质量信息系统能迅速地收集历史相关信息和改进措施,能用最短的时间,和最低的成本,实现产品的质量改进。

4、丰富的历史案例

完善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储存着大量的历史信息(包括部件的设计、选材、开发、生产、储存、运输、工艺过程和作业标准等),记载着丰富的历史案例(成功案例和失败教训)。丰富的信息和案例给新车开发、质量分析、质量改进等带来极大的便利。

三、汽车企业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国内许多汽车生产企业开始研发并使用供应商质量管理、装配过程质量管理、售后质量管理等信息平台,并将这些与质量相关的信息构建系统,形成具有实际意义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

DYK作为一个新兴的汽车企业在国内的发展倍受关注,公司2009年产销24万辆,行业排名第17位,2012年产销突破48万辆,跻身行业前7强,短短的3年时间,实现了市场占有率的倍增。

DYK在激烈的汽车市场中快速发展,使得它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也倍受关注。DYK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包括质量目标管理系统、研发质量管理系统、供应商质量管理系统、制造质量管理系统、售后质量管理系统、计量设备管理系统、质量改善系统以及完成车评价系统等8大系统,基本实现了从车辆的设计到最终顾客反馈等系列质量过程的覆盖。DYK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代表了国内主流汽车企业的构建水平,且具有先进性。下面就以DYK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为例介绍国内汽车企业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构成及其功能。

DYK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名称为GQMS(Global Quality Improvement System),它将质量管理从目标的设定开始,监控研发质量、部品质量、整车制造质量等与产品质量相关的过程,形成基本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

1、质量目标管理系统

质量目标管理系统是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通过对各分工厂上一年度质量的实绩统计和新车型开发数量等参数的综合评判,制定各分工厂的质量目标。各分工厂根据起亚总社的质量目标要求,将总目标分解到各个子公司或分部门,以目标完成率作为各公司及部门的质量业绩依据,进行质量监督和考核。

2、研发质量管理系统

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设有专门的产品研发系统,但研发系统是高度的机密,所以GQMS系统中的研发质量管理系统主要提供整车生产工艺标准、检查工艺标准、检具、夹具标准以及完成车的评价及扣分准则等。

3、供应商质量管理系统

供应商质量管理系统包括供应商名录、业绩&目标、工艺过程、ISIR(Initial Sample Inspection Report)、产品改善查询系统、产品试验&认证、售后反馈等七个子系统组成。产品改善查询系统包括供应商自我质量改善部分和整车厂反馈的质量问题改善部分;售后反馈系统是整车售后发生的部件质量反馈记录及对其改善的详细信息。

4、制造质量管理系统

制造质量管理系统包括综合现况、问题点现况、车辆别现况、WORST TOP、改善率现况以及基础信息管理等子系统,系统支持车辆从焊装、涂装、总装、入库、发货等过程的检查记录和历史车辆的过程质量查询。

5、售后质量管理系统

售后质量管理系统由车型别理赔现况、理赔信息查询、CSI、SSI 等子系统构成,该系统支持理赔单台账查询,并展开售后旧件返回跟踪管理,实现旧件返回过程管控。系统还支持理赔信息损失分析、车型别理赔分布分析、零部件分布分析、早期故障率分析等质量统计分析等,为整车质量可靠性改进提供有效输入。

6、计量设备管理系统

计量设备管理系统支持计量设备检定、校准或检验的状态查询,并自动提示不符合使用条件的计量设备警示。计量设备系统始终按照设备的检定、校准或检验日期的序列排列,以便信息查询。

7、质量改善系统

质量改善系统分为质量现况、部门别质量改善、部品别质量改善、完成车质量改善、售后质量改善5个子系统。系统自动生成部品及部门别质量现况,并按时间别(年度、季度、月度)质量问题排序。系统支持过程、整车及售后反馈等过程的质量故障及改善过程的信息查询。

8、完成车评价系统

完成车评价系统包含部门评价系统、公司评价系统以及全球评价系统。部门评价系统详细记录整车日常评价的问题点、改善状态等信息;公司评价系统是指由公司级高级质量评审团定期对车辆抽查评价的问题点记录系统;全球评价系统是指由起亚汽车株式会社委派专职人员,定期到世界26个工厂进行车辆质量评价,并记录质量评价结果。

四、国内汽车企业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不足和改善措施

虽然国内主流汽车企业(包括DYK)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都实现了从质量目标的设定到各过程质量的监控,从而实现对研发、生产、销售、售后等过程全面的质量管理,但国内汽车企业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还处于初期,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下面仍以DYK为例说明国内汽车企业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的改善需求和方向。

1、整车部件信息

DYK的整车部件除安全气囊、ECU、BCM等核心部件有条形码信息存贮外,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中没有录入其它部件的详细信息(发动机、变速箱、FEM模块等仅录入总成加工信息),部品的生产批次仅能通过产量的推算获取。当市场反馈某一部件出现故障需要追溯时,仅能根据该部件的生产批次,推算可能的生产车辆,而不能准确地确定车辆的范围,给车辆的追溯带来了困难。

改善方向:供应商和整车厂识别关键部件(包括摆臂、拉杆、紧固螺栓等),通过条码或适用起点的形式,区分车辆别部件的加工信息,使得车辆的VIN码能与关键部件的加工信息(包括材料、加工设备、工艺参数等)保持一致。

2、生产过程工艺信息

生产过程的工艺信息包括生产过程设备、夹具、检具、环境等与产品质量相关的过程信息。DYK部分生产设备(如焊接机械手、烤漆房、制动液或冷媒加注设备等)没有运行状态的存贮功能,而在扭矩管理信息系统虽然存贮车辆的扭矩紧固信息,但该设备运行信息没有和质量管理系统联网,所以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中的生产过程工艺信息仍处空缺。

改善方向:增加设备的存贮功能,并将设备、夹具、检具、环境等运行参数与车辆的VIN码相对应,运用联网或录入的方式,实现过程信息的全覆盖。

3、分析运用功能

DYK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中,没有充分运用计算机软件的计算、统计、推理和分析的功能,仅对问题进行简单的排列,如TOP10、改善率等。

改善方向: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软件功能,通过质量现况统计,系统能综合分析设备、夹具或人员等因素,并运用数理统计、人机功效、FEM等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潜在的或系统的改善需求和改善方向。

4、人机对话

DYK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没有将管理职责和管理要求有机地联系起来,也没能充分利用计算机软件功能或通讯优势,实现人机对话和管理的自动化。

改善方向:系统综合分析质量信息,并将改善或管理需求按人员的职责进行区分,并通过网络或通讯系统提示相关人员需要管理或解决的事项,系统自动跟踪处理事项,直至形成管理事项的闭循环。

五、未来汽车企业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质量管理科学的发展,未来汽车企业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将会融合现代化的管理理念,运用标准化的开发平台和海量的数据资源,实现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网络化和自动化。

1、整车部件信息通过电子扫描系统自动录入

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现在不能实现的整车配件信息在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中的输入成为可能。质量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电子扫描,自动识别和存贮整车各部件的条码或电磁信息(在部品内植入电磁芯片),当车辆的某一部件出现故障,能通过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查询该部件的诸如设计、材料、试制、生产、检查、设备以及整车使用状态等系统的过程信息,通过这些信息数据与该部件以往相关故障事例的对比分析,能迅速地分析部件的失效原因或改进方向。

2、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记载车辆的生命周期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与车载电脑的远程对接,跟踪和记录车辆的使用状态。当车辆需要维修或保养时,车载电脑能自动提示客户需要维修或保养的事项,并存贮维修或保养信息(包括更换件的批次等),从而实现车辆生命周期的记载。

3、实现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网络化和自动化

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自动收集、分析和处理相关的质量信息和管理过程,并通过网络自动提示相关人员的质量管理业务,相关人员也可通过网络,查询自己质量工作相关业务的处理状态。这种自动收集、分析和处理相关的质量信息,以科学的管理理念,通过网络系统实现对企业产品质量的自动管理,从而实现企业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网络化和自动化。

六、结语

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实质是通过网络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网络自动反馈质量信息、控制产品质量过程,并以一种高效而又简捷的管理方式,实现产品质量的全面管理。我们一定要认真仔细地做好这一工作。

【参考文献】

[1] 段桂江.集成质量系统实施技术研究[D].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1.

[2] (美)德鲁克.巨变时代的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 罗键.现代集成质量系统原理与应用[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

篇2

关键词:信息系统;质量管理;数据质量;信息系统测试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2)14-0140-02

1信息系统概述

信息系统即MIS系统,是英文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的缩写形式,它是一个由计算机、人以及各种外部设备构成的可进行信息收集、加工、存储、传递、使用和维护的系统。MIS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强化企业的信息管理水平,它通过对企业所拥有的各种资源进行调查了解后,将之建立成正确的数据,然后再进行加工处理生成信息资料,为企业管理者在进行决策时提供准确的信息,从而极大程度地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逐步与世界信息高速公路接轨,大部分企业都凭借着在计算机网络中获取的信息资源,给本企业带来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的日常办公及相关管理也都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在不断发展。通常情况下,MIS系统常被用于系统决策,其最终的目的是能够让企业管理人员对本单位的现状予以及时了解和掌握,进而确定出企业未来的发展路径。一个完整的MIS系统应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DSS(辅助决策)CCS(工业控制)OA(办公自动化)模型库、数据库、知识库、方法库以及信息交换接口等等。目前,从我国信息系统的特点及其发展来看,可大致将其分为五种类型,即DPS(数据处理系统)DSS(决策支持系统)MIS(管理信息系统)AI(专家系统)以及OA(虚拟办公室)。信息系统一般都具备如下几种功能,输入功能、输出功能、存储功能、处理功能以及控制功能。

2信息系统的质量影响因素

就信息系统而言,其属于较为复杂的一种系统,影响系统整体质量的因素也相对较多,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2.1人的因素

无论是系统的设计开发、操作使用,还是日常保养和维护,人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人与系统之间以某种特殊的方式进行交互,如提供输入、输出、处理、控制等等,在这一过程中,人的综合素质以及能力水平等均会对系统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2.2数据因素

这里的数据主要是指各种信息,若输入到系统中的信息本身就是错误的,即便处理的过程完全正确,也不会获得到正确无误的信息。而由系统输出的数据信息,它的正确性完全取决于输入信息及处理过程是否正确。

2.3硬件及软件因素

2.3.1硬件

一般情况下,构成系统的硬件设备都是由各大厂商直接提供的,而系统在开发过程中只需要对这些硬件进行合理使用即可。但是,由于硬件产品的生产厂家较多,产品质量也参差不齐,一旦所选的硬件产品本身质量不合格,势必会对整个系统的质量造成影响。

2.3.2软件

这部分是整个信息系统的核心,软件质量的优劣对系统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在数据信息本身是正确的前提下,如果输入的过程有误,那么仍旧会对系统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此,在进行软件设计时,最基本的要求是应具备数据检查及核对功能。若是软件的计算方法不正确,也很难得到正确的数据信息。

2.4开发过程

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过程是整个信息系统质量优劣的关键,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开发人员的素质高、应用的技术先进合理、设备选择的正确无误,那么能够有效地确保系统的整体质量,反之则会对系统的质量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

3信息系统项目的质量管理策略

3.1强化源头数据质量管理

首先,为了确保数据质量,应当以数据产生的源头为出发点进行管理,并对数据运行的过程进行实时监控,掌握数据质量的变化与发展趋势,对发现数据质量问题的根源及其客观规律进行深入研究,科学分析和判定其产生的机理,运用有效的控制方法予以解决;其次,提高对数据质量问题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认识程度,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提高数据质量的方法进行分阶段、分领域研究;再次,树立全方位管理数据质量的思想观念,将这一观念贯穿于数据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之中,同时也将其作为指导参建信息系统人员工作的核心思想,以确保数据的唯一性、一致性、精确性、有效性、完备性、及时性。数据质量管理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由于其在产生的过程中会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极有可能导致数据质量问题的出现,所以必须从源头上对数据质量问题加以控制,防止其蔓延。信息系统可以为数据安全运行提高良好的运行环境,应当重视信息系统项目的建设与管理,从而提高全面数据质量管理水平。

3.2实行定量化管理

为了进一步提高信息系统项目中的质量管理效率,可在质保和质控的过程中采取定量化的管理方式。质保主要是指从信息系统的工作质量到相关产品的生产、加工以及检验等管理过程中,充分体现质量管理的综合性、系统性和整体性。而质控则是指对产品生产前的质量预防,通过对将要生产的信息进行监控,以此来确保信息的产出质量,其属于预防性管理。质保与质控的定量化管理具体是指利用一套完整的数学理论对信息产品的质量进行定性分析、处理和检验,借此来增强引用数据信息的可靠性和精确性。例如,采用统计法对信息产品进行检验、抽查、观测后获得相应的数据资料,再借助计算机进行加工整理、计算分析和对比,达到对产品质量标准正确判断的目的,以此来控制信息产品的质量,使各个环节加工的信息都能够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3.3信息系统测试

测试是确保信息系统质量的必要手段。本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快速原型法进行测试,这种测试方法与传统的生命周期法测试存在明显的差别,不仅包括在代码测试前准备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而且还将面向对象测试分为以下四个层次进行,即算法层测试、类层测试、主题层测试和系统层测试。算法层测试是针对类中定义的每个方法进行测试,也可对类中的多个方法进行同步测试,其测试的目的在于判定方法是否能够实现预期的使用功能,及时发现方法内部存在的错误之处;类层测试是对同一类中所有方法与属性之间参数传递、作用机理等方面的测试。由于类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础模式,所以可将类层测试视为特有的模块测试。测试人员在进行类层测试时应当选出最有可能产生操作和属性错误的某些情况进行测试;主题层测试是检查各个类和对象(处于统一协同工作状态下)之间的相互作用,该项测试与传统测试中的集成测试极为类似;系统层测试是指在各个子系统组装成完整的面向对象系统的过程中进行测试。由于信息系统对数据约束性、完整性、正确性的要求较高,所以系统层测试的用例采取了边界值分析和等价类划分的方法进行设计。同时,系统开发人员必须控制数据的输入范围,以确保数据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1]谷斌.信息系统建设中的数据质量管理体系研究[J].情报杂志,2007,(5).

[2]韩晓红,雷维宁.基于信息系统和质量分析的质量改进模式探究[A].第三届中国航天质量论坛论文集[C].2010,(9).

[3]叶晓青.在信息系统开发中如何开展质量管理工作[J].微计算机应用,2010,(1).

篇3

关键词:供应链 质量管理 信息系统

基于供应链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框架

基于供应链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应面向产品的全部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实现对产品设计质量、生产质量和使用质量的全面控制与管理,保证整个供应链上所有成员间的信息集成和过程的集成,从而实现企业间共同协作控制产品质量的目的。该系统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由核心企业负责系统的建立、维护管理,核心企业、各级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和用户都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该系统,系统提供面向产品全部生产过程各个阶段和各层次的质量管理的信息化支持,实现供应链所有成员的数据同步,达到真正的全员参与共同保证最终产品质量的目标。为了实现系统设计的总体目标,系统网络采用Internet、Intranet和Extranet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互联网、企业内网和企业间互连网的合理信息共享,以SQL server 2000作为数据库系统实现数据信息的存储,通讯连接通过TCP/IP通讯协议,运用浏览器实现信息的录入与查询(如图1所示)。

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

依照前面的基于供应链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架构,基于供应链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采用图2所示的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实现了基于供应链的质量管理的核心功能,即: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协同产品设计质量管理、产品销售质量管理、供应商评价与选择、销售商评价与选择、客户反馈及评价和系统管理等功能域。

生产过程质量管理模块主要用于实现下游企业对上游企业传递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后的产品信息的反馈,它包括:质量计划管理、不合格品管理和质量改进管理。

协同产品设计质量管理模块用于向整个供应链协同产品设计信息并选择确定协同设计参与的对象。它包括:协同设计计划和协同设计确认。

产品销售质量管理模块用于监控分销商和零售商的服务质量,它包括:分销商服务质量管理和零售商服务质量管理。

供应商评价与选择模块用于对各级供应商进行评价,通过统计日常生产过程质量模块中不合格品的信息和协同设计质量模块的数据和信息实现真正科学的、公正的对供应商的评价,从而可以淘汰不符合核心企业发展要求的供应商,使整个供应链始终都能按照核心企业制定的质量管理要求发展。

销售商评价与选择模块通过对产品销售管理模块提供的数据的分析,实现对分销商和零售商服务质量的科学评价,从而更加科学有效的选择符合核心企业发展要求的分销商和零售商。

客户意见反馈模块作为与客户的接口,它主要负责客户对产品质量的反馈和产品销售过程服务质量的反馈。

系统管理模块通过用户/角色/权限三级控制策略,实现了系统的权限的控制,将用户的权限控制细化到记录级别,为整个系统提供了安全保障。它由核心企业按照供应链质量管理模式的要求分配适当的权限,从而有利于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

应用系统进行供应链质量管理的流程

(一)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的处理流程

核心企业确定各级供应商产品质量标准,输入质量计划管理模块,各供应商通过该模块可以查阅本企业产品的质量标准和其上游企业产品的质量检验标准。当确定上游企业传递的产品质量的检验标准后,对其产品进行检验,通过检验把不合格的产品信息通过计算机输入到不合格品管理中,不合格品信息会自动共享到质量改进管理模块和供应商评价与选择模块。各级供应商通过查阅质量改进模块可以确定传递到下游的产品中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信息,对其快速反应。

(二)协同设计过程的处理流程

供应链上各企业根据需求确定自己的协同设计需求后,输入协同设计信息计划中。有意向的成员企业,把自己的意向信息输入到协同设计公告中。当协同设计企业确定协同设计企业的名单后,输入协同设计确认中,各企业通过查询协同设计确认中的信息可以清楚的了解参与协同设计企业的名单。

(三)用户反馈过程

用户购买产品后登陆系统输入产品质量反馈和服务质量反馈同时服务质量信息会共享到零售商评价中,产品质量反馈可以使企业较快的了解客户的需求。

(四)供应商评价与选择过程

通过共享不合格品信息到各级供应商评价与选择模块,实现对各级供应商的科学评价与考核,以满足供应链成员动态更新的要求,实现供应链整体的质量管理的要求。

(五)销售商评价与选择过程

零售商可以通过分销商评价对分销商进行评价,核心企业通过零售商对分销商的评价信息确定对零售商的考核,同时通过用户提供的服务质量的反馈信息实现核心企业对零售商的考核与评价。

(六)用户对产品质量的反馈信息的处理过程

用户作为产品的最终使用者对产品质量的反馈对于企业确定自己的产品质量标准以及产品质量发展需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核心企业通过对用户反馈的质量信息的分析确定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作用。

基于供应链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为供应链的核心企业提供了一个信息系统平台,使得异地分布的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能够快速、经济地部署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质量管理信息的协同、质量控制的协同和产品设计的协同,真正实现基于供应链的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煤炭企业;质量检验;管理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9)05-1106-02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Distributed Qualit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of Coal

LIN Pei-xian,LUO Jian,CHENG Lin-mei

(Department of Automation,Xiamen University,Xiamen 361005,China)

Abstract: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quality testing flow for the management of coal enterprises,using C#.NET,Delphi and SQL Server database technology,structure qualit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of coal combined with C/S and B/S,the system integrate with quality business,statistical analysis,query the decision-making,has officially launched production operations,improve enterprise productivity and decision-making support.

Key words: Coal enterprise;quality testing;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煤炭质量检验是煤炭行业对煤炭进行质量管理的主要手段,在煤炭企业的生产运营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对相关检测项目的化验分析,得出不同矿井、煤层不同煤种的质量情况,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进行合理配煤、售煤,提高企业的决策支持能力。然而煤炭行业的信息化程度普遍较低,特别是一些地方性煤炭企业,质量管理过程,尤其是质量检验信息采集传递、处理分析等还是采用纸质记录、人工传递、手工汇总等传统的管理方式,企业缺乏系统性的质量管理平台。因此,建立一个集成、高效的网络化协同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对促进企业信息化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系统分析和设计

1.1 系统分析

本系统是基于福建境内一家大型煤炭企业开发设计,公司质量检验管理流程为:各发运站采样人员每日对发往本发运站的各单位的煤进行抽取样本,然后再交由制样人员进行制样,化验人员通过样本对相关成份进行化验,得出各单位煤种的化验报告单,再将所有单位的化验报告单交给统计部进行分析、统计、汇总。最后,统计部门再以纸质报表的形式每日将本发运站质量信息传递予公司管理层。整个流程主要存在以下弊端:

1) 采样、制样、化验3个流程之间没有进行严格的权限控制,存在舞弊行为。

2) 统计部门需在质检部门报告单的基础上再作分析统计,存在重复性劳动,整个过程均为纸质记录、人工传递,人为失误较多。

3) 质量信息主要依靠各发运站统计部门每日以纸质报表形式传递,实时性差,管理层无法及时得到相关质量信息情况,决策速度慢。

1.2 系统设计

目前经典的分布式设计模式为客户端/服务器端(C/S)和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皆具有各自优缺点。C/S结构交互性强,执行速度快,更利于处理大量数据,且由于C/S是配对的点对点机构模式,安全性可以得到较好的保障。B/S结构简化了客户端,用户操作更为简便,更适用于信息且易于扩展[1]。综合分析,系统采用C/S和B/S混合模式,充分发挥其各自优势。首先采用C/S模式,在各发运站安装客户端软件进行质检业务;其次使用B/S模式, 通过权限控制,使公司相关人员通过浏览器实时查看质检业务信息,对相关数据进行实时分析、统计,提高决策、反馈速度。

考虑到煤炭企业网络实际情况,即在网络中断情况下也可以进行质检业务,各发运站均保留本地数据库,在网络畅通的情况下,将处理的业务数据分别保存到本地数据库和中央数据库,当网络出现故障时,可以先将业务数据保存于本地数据库,在网络畅通时立刻通过后台程序将本地数据传输到中央数据库。

1.3 系统功能模块

根据上述分析,质量检验管理信息系统整体可划分为如下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

1) 发运站质量检验:开展质检业务,采样、制样、化验流程按照3级编码转换进行,对基础业务数据变动进行全程跟踪,防止作弊行为。

2) 总公司抽样检验:公司对各发运站质检业务定期进行抽样检验。

3) 基础数据管理:包括公司矿井单位、煤种信息管理,自定义公式库管理,煤种检测项目维护,数据传输备份管理等。

4) 报表管理:根据业务需求,灵活方便的实时绘制各类明细、统计报表,管理与打印。

5) 业务数据查询:全方位查询各类业务数据,及数据变动情况。

6) 决策支持分析:基于中央数据库,进行数据挖掘,支持决策判断。

7) 用户权限管理:根据公司业务流程,设定相应不同权限组别,严格控制系统用户权限。

2 关键实现技术

2.1 数据库访问及事务处理

系统主要采用ADO(ActiveX Data Objects)完成对数据库的访问。ADO是Microsoft提出的访问数据库的最新方法,是一组优化的访问数据库专用对象集,将对关系数据库的操作封装在几个类中,用户只要生成这些类对象,就能够采用标准的SQL语言完成创建、插入、删除、修改等工作[2]。

由于各业务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数据依赖关系,当某一业务数据发生改变时,其它业务数据必须作出相应的变化,同时,考虑网络环境,在网络出现故障情况下必须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安全性和可恢复性,系统在充分利用SQL Server数据类型、规则、限制的基础上,对一些复杂的逻辑单元进一步引入了数据库事务处理机制,在故障情况下进行事务回滚,保持事务的原子性(Atomicity)。

2.2 自定义公式库

随着企业业务的不断发展及需求不断变化,系统需充分考虑这些可预测性的变化进行灵活设计。如根据公司市场部业务变化要求,对不同矿井产煤检测项目超标采取不同扣重方式。对此,系统引用自定义公式模块,根据业务需求录入自定义公式,系统先对自定义公式进行解析验证,再还原引用公式进行计算。

自定义公式库的实现步骤分为三个部分:参数的转换、公式表达式的解析、公式的校验。

function change(s1,s2...sn,fstr: string): string;

//其中s1代表第一个参数的实际值,sn代表第n个参数的实际值,fstr代表公式表达式字符串

var

p: Integer;//定义变量p

begin

p:=Pos('x', fstr);//此处假定参数一为x,把公式表达式中找到的第一个参数x的位置赋给p

while p0 do

begin

//公式字符串中第一个参数x位置前和后面的字符串保持不动,将参数x的实际值s1替换x

fstr:=Copy(fstr,1,p-1)+'('+s1+')'+Copy(fstr,p+1,Length(fstr)-p);

//依次在公式中找参数x,如果有,则把它在公式字符串中的位置赋给p

p:=Pos('x', fstr);

end;

//依照找寻参数x的方法,将字符串中的第二个参数到第n个参数均用它们的实际值s2到sn替换

... ...

... ...

Result:=s1 ;//返回替换后的公式字符串

end;

用户根据实际需求自定义公式表达式,由于此时的公式只是字符串,所以很有可能存在非法的公式,例如缺少运算符号或者缺少必要的参数等。所以公式的校验保证用户录入的自定义公式表达式合法有效,方便其他程序的调用。公式的校验基本思路:查询公式字符串内括号的匹配、运算符有无多余、除数为常数的不能为0等。

2.3 报表的生成与管理

在企业质量管理过程中,报表是质量信息的重要载体之一,因此,如何合理地实现报表的生成、浏览和管理,使其符合用户的业务需求和操作习惯,是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实现内容。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根据企业业务需求,分别在C/S及B/S架构下独立开发出适合各自业务模型的报表系统。在质检业务数据的基础上,用户可在C/S客户端软件上,通过灵活自定义字段,绘制满足各自不同需求的业务统计报表;在B/S架构下,系统采用水晶报表工具进行报表开发设计,用户可通过浏览器选择不同组合条件,实时产生明细、统计报表,并绘制不同统计饼图,方便统计分析。

系统生成的报表均可快速导入Excel,统计分析饼图也可直接快速生成PDF文件格式,方便管理打印。

3 结束语

质量检验管理系统,结合了C/S、B/S架构的优点,体现了C/S与B/S架构组合使用的优越性。既满足了基层质量检验业务的需求,又实现了各级管理人员实时查询与决策的要求。目前该系统已正式投入企业运营,并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5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系统主要是协助院领导监督医院运行过程中的总体质量,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对医院的质量做出客观评价,对存在质量偏差的部门和影响质量提高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持续质量改进的建议加强医院的质量管理是全面提高医院各项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和前提条件,关系到医院是否能够满足社会和患者需求。近年来,随着医患矛盾突出和医院科室工作内容不断扩大,需要收集整理的数据也成倍递增,手工操作与计算等传统方法巳经很难满足现在的业务需求W。传统的医疗质量控制主要是以质量评价与反馈为主,往往很少涉及不同环节的质量,缺乏科学的控制手段,存在医院质量管理效率低下、医患矛盾突出等问题。此外,国家卫计委在2014年5月8日的《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规定,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实行院、科两级责任制,建立全员参与、覆盖临床诊疗服务全过程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制度。由于规定时间较短,目前国内还缺少成型的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系统产品,且现阶段大部分国内医院在全面质量管理方面没有一个统一的系统平台,很难做出对科室和医务人员的客观评价。因此,建立快速、高效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是医院管理的当务之急,同时也是加强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途径。

云计算技术能够有效解决现有信息系统设计和运行中的各种不足,将分散的计算机软硬件资源虚拟地结合起来,实现应用层面的软硬件资源共享。此外,云计算作为我国信息技术的重点发展对象和应用创新产业,其应用前景及经济和管理上的优势推动了医疗卫生行业的飞速发展。针对当前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系统现状和国家有关规定,本文提出利用云计算技术构建医院全面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旨在降低系统设备成本、提高系统计算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快速实现对医院全面质量管理的综合分析与客观评价,提出持续质量改进的建议。

2.云计算技术

2.1概念

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云计算技术是分布式和并行计算以及网络存储、虚拟化发展融合的产物。当前,广义的云计算定义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人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如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和服务等。在云计算环境下,只需要投人很少的管理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较少的交互即可快速获取配置好的资源共享池中的资源。云计算技术的主要作用是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通过网络,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所谓云就是指提供资源的网络,是一些能自我管理和维护的虚拟计算资源。云中的资源在使用者看来可以无限扩展,而且还可以随时获取和按需使用。云计算技术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可扩展性、按需服务和极其廉价等特点。这些优势已经促使云计算技术逐渐演变为未来计算机行业发展的一种趋势。

2.2云平台设计和搭建

各种类型的信息平台要实现云计算,其中虚拟化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内容,已经被迅速应用于数据中心与其他设备上,正在从主流的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技术蔓延到IT应用的各个角落。此外,基于云计算的信息平台使用“池”的概念,通过虚拟化技术构建标准化的虚拟计算池、存储池、网络池、桌面池、安全池等资源池,每个池都可以通过资源动态调整实现调度,最终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云计算平台基于分层设计思想,利用服务器虚拟化、分布式存储和互联网技术等将不同软硬件资源进行整合、协同工作,为医院全面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提供服务平台。与常规的云计算平台相似,本项目所搭建的云计算平台核心架构依然为包括基础设施和管理层、接口层、应用层在内的3层结构。在设计的基础上,即可展开云计算平台的搭建工作。首先,在服务器上通过安装VMwareWorkstation软件来创建虚拟机,设置主节点和子节点以及主机名称和IP地址等信息。其次,将主节点上生成的密匙分别复制到所有子节点实现不同虚拟机之间的无密码登录。再次,进行Hadoop系统的安装和包括节点地址、访问权限、端口号等信息在内的配置以及子节点文件的格式化处理。最后,将系统原文件和数据库分别放到Apache和MySQL中,以此实现医院全面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安装工作。

3.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

3.1分散设计,开发标准不一,可扩充性较差

大多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是由医院各个部门独立实施,未充分考虑到各种资源的共享与联机,且在开发建设中缺少统一的标准,以至于出现了不同类型的、脱离于整个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之外的小系统,例如药品管理、人事管理、物资供应、统计分析等,这些小系统难以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且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复开发。此外,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大多是从解决局部问题开始,通常只是注重眼前的问题,没有长远考虑和整体规划,难以进行扩充及兼容,造成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浪费。

3.2数据类型复杂,数据量大,难以标准化处理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存储的数据类型多样化,包括字符型、逻辑型、日期型和数字型等。从数据量上来看,每一个病人的医疗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处方信息、医嘱信息、挂号和收费信息、化验信息以及B超、CT等各种图片信息等,数据量非常庞大。此外,这些数据类型和海量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也非常复杂。而计算机应用就是对信息标准化和代码化处理的过程,这就要求从数据获取、传输到存储、分析等过程都要规范统一,但是现实情况却非常困难。

3.3开发思想需要改变

当前,绝大多数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仍然以财务为核心,虽然在短期内可以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但是长远来看这与医院以病人医疗信息为核心的本质相违背,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医院管理系统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弊端也会逐渐显现出来。例如,最初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就应该逐渐从以财务为核心转向以病人医疗信息为核心,妥善处理好病人医疗信息与财务之间的关系。此外,当前以财务为核心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只能提供小范围、局限的病人医疗信息,不能为有关主管单位或决策部门提供全面的、系统的科学信息。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思想也要发生转变。

4.构建基于云计算的医院全面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问题

4.1引入PDCA循环制度

结合计划、执行、检査、处置(Plan,Do,Check,Action,PDCA)循环不断优化业务模式,全面整合数据,科学汇总分析。充分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帮助医院实现质量管理的流程优化、资源整合,大大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4.2选取合理的加权项进行全面质量评价

针对医院质量管理的实际内容,将医务人员的各项指标作为考察项目,全面、客观汇总统计评分,科室/个人总分=处方质量+检查申请单+病历书写+病案归档+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出诊+出院随访+医德医风等项得分总和。此外,本项目还根据卫计委的最新文件要求,按照医院质量管理科的业务来设计实施结合卫计委、医院下发的各种技术和业务指标,实现不同医院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高度统一,确保共享和集成。

5.基于云计算的医院全面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5.1主要设计目标

5.1.1全面医疗质量管理系统架构

5.1.2规范各种医疗接口在医院全面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中,不但要规范信息模型和共享接口标准,而且还要规范系统集成的信息交换标准及其相应的接口规范标准,只有这样方能实现后续的集成要求。如病人就诊信息的集成,形成病人主索引,建立对外的统一数据交换接口;外部信息交换系统标准的集成,形成科室间交换、与医院间交换、与医保系统交换等信息交换接口。

5.2技术路线与实施方案

5.2.1技术路线本项目按照医院质量管理科的业务来设计实施,结合卫计委、医院下发的各种技术指标、业务指标等,实现高度统一。图2为本项目构建的一个操作简便、业务流程清晰的全面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体结构。

5.2.2实施方案(1)建立一个基础平台,符合面向服务设计理念且可扩展的IT基础架构。为医院内部、多机构、多业务系统的接人提供底层支撑;和医院现有的信息系统形成对接,实现信息共享交换架构,基于先进的语义分析技术,对各个科室数据深度汇总利用;规范业务数据交换标准和系统接人方式,确立以HL7为标准的数据交换标准,形成一套规范的集成接入接口的设计,方便各类系统的接入。(2)构建模式以云计算为基础。云计算利用网络将分散在个人计算机端口的闲置计算资源和计算能力整合利用起来,获得高性能、高可用性、低成本的超级计算机功能。云计算体系架构分为核心服务、服务管理、用户访问接口3个层次。在国家新医改方案中提出,信息技术是推动我国医疗“四大体系,体制机制”发展的重要支柱。充分应用云计算技术,能够有效帮助医院实现流程优化、资源整合和降低运营成本,同时还能提高工作效率、管理水平以及医疗服务质量。(3)在整体设计中,医院全面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包括数据集成系统与医院资源管理系统,能够实现与现有的临床业务系统和手术室等业务应用系统集成。(4)全面质量管理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总线提供HL7信息解析,实现基于消息的数据传输、智能路由和数据转换,提供对核心业务系统的集成接入。全面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以下层次:集成适配器服务层负责数据源的接人及数据传递;集成服务层以总线的方式构建集成平台,负责实现整个系统与其他系统的信息交换功能;数据服务层负责整个数据中心库的数据管理,即数据中心库;基础应用服务层负责整个基于数据中心的应用开发部署平台;页面展现层构建门户,实现单点登录和个性化处理。

5.3主要技术和经济指标

5.3.1技术指标(1)医院系统内部采用B/S架构,MSSQLServer数据库服务器作为整个系统的主服务器,Web服务器采用稳定的Tomcat6.0,客户端只需要通过H:浏览器即可实现对全面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访问。(2)采用云计算的构建模式,所有账号授权、功能授权以及功能升级都由医务科或质控科主任(超级管理员)来统一管理,具有执行效率高的特点。

5.3.2经济指标通过对全院各个工作环节质量的总体监控,获得统计数据,不断优化医疗质量管理方案。利用获得的目标、指标、计划、措施、效果评价、信息反馈等信息建立医疗质量监控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能够实现基础质量监控、环节质量监控、终末质量监控等,定期自动汇总统计进行全院会议通报,从而能够达到以下经济目的:(1)减少不必要医疗纠纷,保障医疗安全,提升医院整体医疗质量、管理效能及学术水平。(2)提升患者满意度,大大缓解医患纠纷;维系重点病人,增加医院就诊率和收入。(3)创新医院管理思路,增强竞争力,从而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

6.结语

将云计算技术应用到医院全面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不仅能够整合现有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软硬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克服传统医院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重复建设、运行效率低下和共享性差等问题,而且还扩展了云计算技术在医院管理领域的应用,切实为全面提高医院管理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撑。基于云计算的医院全面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具有快速计算、存储资源共享以及集中统一的安全防护和容灾能力,提高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还减少了系统维护,降低了运行成本。虽然本文提出的基于云计算的医院全面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还不够成熟,但是云计算技术的应用有望成为信息系统未来发展的方向;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软件技术来支撑日益庞大的全面质量管理平台,将是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有着广阔的前景。

篇6

【关键词】 病案统计管理; 信息系统; 数据; 质量控制

Analysis of Data Quality Control of Medical Record Statistic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XU Yan-ling,LUO Yuan-mei,LI Pin-lin,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7,14(17):140-143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medical record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data errors,and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data quality control in the medical record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help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ospital medical records management and data management level.Method:January to December 2015 in our hospital medical record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data statistical verification,statistics of the error data,and the causes of errors in data analysis and summary.Since January 2016,our hospital for medical record statistic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data error,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trol measures of data quality,January to December 2015 and January to December 2016 in our hospital medical record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data error conditions and statistical quality management score.Result:The medical record statistic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mainly distributed data error in the hospital medical record archives,did not return the loan records,medical records without encoding,did not return the image data,the main reason for the errors of system function lack of knowledge,lack of awareness of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the function was not pared to January to December 2015,January to December 2016 in our hospital medical record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the total data error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incidence of (P

【Key words】 Medical record statistic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Data; Quality control

First-author’s address:Foshan Fifth People’s Hospital,Foshan 528211,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17.036

随着信息化时代对人们生活影响的日益增大,加上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逐渐增高,如何有效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率是医院管理方面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出现使得医院运行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而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属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子系统,其应用大大提升了医院数据统计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有利于避免手工统计造成的数据误差和错误,但在实际工作中,病案统计管理系统在处理数据时也会出现个别差错情况,使数据的整体质量大打折扣[2-4],因此,有必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对医院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错误予以有效规避,提高数据统计质量。本研究主要是针对2015年1-12月本院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错误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分析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错误原因,并与2016年1-12月实施数据质量控制措施,借此来对数据质量控制在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为提高医院病案统计管理和数据质量管理水平提供借鉴和帮助,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5年1-12月本院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进行统计核查,病案录入数量共16 498份,就诊人次994 562。自2016年1月起,本院针对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错误情况,全面实施数据质量控制措施,2016年1-12月的病案录入数量共有16 454份,就诊人次1 056 845。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对2015年1-12月本院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进行统计核查,对错误数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错误数据的分布特点,并对错误数据的出现原因进行总结。自2016年1月起,本院针对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错误情况,全面实施数据质量控制措施。

1.2.2 数据质量控制方法 针对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中数据出现错误的原因,对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管理进行质量控制,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加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定期组织病案统计管理人员参与专业化的病案统计管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计算机操作技巧、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知识、录入内容要求和注意事项、各种突发和异常情况的处理,并对培训人员进行严格考核,如考核未能通过,需再次进行培训,直至通过,以建设一支专业化的病案统计管理人才队伍。(2)培养质量管理意识:组织病案统计管理人员学习病案统计管理的质量标准、检查手段和方法,重点突出讲解数据质量对病案统计管理的重要性,同时,还可加强对病案统计管理的质量抽查和评价,将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错误情况作为考核指标,严格执行奖惩制度,使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数据质量在病案统计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其质量管理意识。(3)完善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优化病案统计管理的硬件设施,对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集内容、数据元属性等进行描述,确定数据长度和数据格式,构建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络支撑平台,如服务器、存储设备、数据库、信息安全体系、技术平台等;实行病案首页网上编目,引入系统自动报警配置或提示对话框功能,协助管理人员做好数据质量管理工作;对未归档或未编目的病案资料进行严格核对,每月对这类病案数据进行清查,注明未编目、未归档的原因等;建立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共享服务系统,实现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相应数据的共享,有利于减少重复录入,进而可提高数据录入效率。

1.3 观察指标 比较2015年1-12月和2016年1-12月本院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错误情况和病案统计管理质量评分,其中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错误情况包括住院病案首页填写错误率、数据错误总发生率;病案统计管理质量评分从病案首页、入院记录、病程记录、出院记录、辅助检查、书写等6个方面进行打分,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说明其病案质量越好[5]。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的错误数据分布特点和出现原因分析 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错误主要分布于未归档的住院病案、未归还的借阅病案、未编目的住院病案、未归还的影像资料等资料中,错误原因主要为系统功能认知不足、质量管理意识缺乏、系统功能不完善。

2.2 两年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错误情况比较 相比于2015年1-12月,2016年1-12月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错误总发生率明显降低(P

2.3 两年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的病案统计管理质量评分 相比于2015年1-12月,2016年1-12月的病案首页、入院记录、病程记录、出院记录、辅助检查、书写等病案统计管理质量评分均明显提高(P

篇7

【摘要】 目的 研究开发麻醉信息管理和质量控制相结合的应用系统,探讨麻醉质量控制新方案。方法 完善自动麻醉信息系统运行环境和系统结构,通过对自动麻醉信息管理过程提供提示、报警功能和量化评分功能来实现质量控制,进而实现对麻醉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麻醉信息管理和质量控制相结合的应用系统建成后进行试运行观察。结果 经过为期10月余的建设和调试,麻醉信息管理和质量控制初步运行显示:麻醉信息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应用系统促进了麻醉质量管理,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麻醉医生的工作风险;尚存在有待改进之处。结论 可利用麻醉信息管理进行麻醉质量控制,结合麻醉信息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应用系统有助于提高麻醉医疗质量控制水平。

【关键词】 质量控制;麻醉信息管理;麻醉记录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and develop an application system for anesthesia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quality control,and to explore new way to anesthesia quality control.Methods By improving system operating environment and structure,anesthesia quality control of anesthesia processes was achieved by reminding,alerting,and quantification scoring on every steps during automatic anesthesia recording.Results After a primarily operating period,it is showed that a anesthesia quality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anesthesia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an promote anesthesia quality control,improve quality management of both anesthesia department and hospital,and alleviate anesthetist’s daily work intensity in some degree.And there still exist problems for further improving in this system.Conclusion Anesthesia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an be utilized for quality control.An anesthesia quality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anesthesia information management will be helpful in promoting anesthesia quality control.

【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anesthesia information management;anesthesia recorder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对计算机及网络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数字化医院”的概念已经为广大医院所接受[1],麻醉信息管理系统作为“数字化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近年来,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控制论在医疗质量控制领域逐步深入应用,使如何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控制力度的问题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2]。在2004年1~10月期间,我院进行麻醉信息管理和质量控制应用系统(Anesthesia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quality control system,AIMQCS)的研究和开发,本文拟结合该系统的研发,观察通过麻醉信息管理进行麻醉质量控制的可行性,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临床麻醉质量控制新方案。

1 系统开发工具和运行环境

我院应用软件系统采用多层分散式架构(Client/Server)模式,可支持Windows终端、PDA等信息终端的工作方式;软件开发工具使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C++语言;数据库管理系统运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AIMS要求的网络环境运行Windows工作组,服务器需可以运行Windows2000 Server with SP4,客户端可以运行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with SP4以上版本的操作系统。我院系统采用的硬件配置中服务器为两个PⅢ-700MHz;软件环境为Windows 2000 Server with SP4,客户端计算机配置P4-2.4G,操作系统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with SP4。

2 应用系统基本要求

(1)系统设计模式合乎潮流,升级简单,可扩充性良好。(2)系统设计以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的临床麻醉和疼痛诊疗服务为出发点,突出医生在系统中的主导地位,并使全院所有手术科室从中得到方便。(3)尽量减少对病房电子病历的依赖程度,如病房电子病历系统未开展或未充分开展,则可通过与医院内其它系统如入院信息系统等整合而取得一般资料。(4)系统操作简单方便,人机界面友好,对操作者要求不高,只须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IE上网的能力。(5)系统各个功能模块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取舍组合,便于推广应用。(6)业务权限设定。权限的验证分三级:系统登录、模块使用和数据矫正。通过权限设定使麻醉科业务工作的重要环节落实到人,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

3 信息管理和质量控制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见图1。信息录入遵循“傻瓜操作”的原则,即通过提供规范的模块。

3.1 点击鼠标就可完成录入的主要部分

3.1.1 手术计划接受模块 接受的手术通知单自动按照手术科室、是否污染和是否急症手术进行分类排列,手术通知单可醒目警示患者确诊或可疑的传染病。

3.1.2 工作安排模块 (1)手术编排模块,手术室对已接受的手术通知单进行手术台编排,并协调安排急症手术;(2)麻醉科业务排班模块,预先对已有的业务按照协定的规律和人员分工(含夜班)进行编排,在提高编排效率和准确性的同时,促进业务编排及人员分工的制度化;(3)麻醉医生工作安排模块,对下一工作日的麻醉根据业务排班要求进行安排。

3.1.3 术前模块 (1)术前访视模块,对手术患者术前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含麻醉风险性分级)和对术前准备和检查的做出建议;本模块设有链接电子病历各个部分的快捷键;生成麻醉科术前及其它治疗的知情同意书。(2)麻醉计划模块,对该病例麻醉做出计划,并生成设备、药物和各种消耗品计划清单,以便于麻醉护士准备。

3.1.4 自动麻醉监护模块 包括麻醉记录单、药物和麻醉费收费单功能。对所有执行HL7标准协议的监测仪器进行信息采集,服务器同步数据储存,记录麻醉手术期间所有监测数据和相关操作;手术结束后麻醉记录单可自动进入电子病历和打印完整的书面材料(见图2)。根据既定协议,术毕提供药物和麻醉费收费单,以及初步的药物和麻醉费用统计,并对可能发生的药物和麻醉收费差错提供报警功能。

3.1.5 急性疼痛服务模块 对急性镇痛病人进行管理,并提供各种镇痛管理清单,包括病人自控镇痛(PCA)的有关资料。

3.1.6 麻醉病历登记模块 提供已集成的其它系统信息,并以方便、完备的界面提供非联网监测的麻醉病历登记功能,以及每天的麻醉病历列表,以便于数据的电子储存和管理人员网上巡视各进行中的手术麻醉。

3.1.7 数据维护、检索和数字化业务管理模块 包括更新、维护和分配等设备管理,药物和消耗品的数据维护和监测数据报警功能维护等;对所有入库数据进行精确和模糊检索,检索结果以简单列表和详细信息列表显示;对麻醉科药物和消耗品使用及出库情况初步统计、加班工作量及补助、夜班补助和医生工作量化统计等四类统计功能(见图3)。

3.2 麻醉质量控制部分(图1) 运用麻醉信息管理进行质量控制,通过对麻醉信息管理部分中手术病人诊疗相关过程提供提示、报警和量化评分功能来实现质量控制,进而实现对临床麻醉实施过程的质量控制。根据国内临床麻醉实际运行的特点,我们把麻醉质量控制分为六个部分,现就各模块的具体组成和功能简介如下。

3.2.1 诊疗和管理规范化程序(SOP)模块 首先根据相关的法规、规范和医院的标准,借鉴国内外较为成熟的麻醉质量标准,制定麻醉科诊疗和管理的SOP,该SOP为下述各量化评分管理模块的基础。

3.2.2 病历质量模块 量化围术期访视、诊疗方案、会诊和抢救,以及三级巡诊制度的落实情况。

3.2.3 临床合理用药及量化模块 提供术中用药分析和监测参数出现异常前后,以及术前、术后和会诊的诊断和治疗用药分析。

3.2.4 收费监控模块 提供多种收费(包括各类费用来源病人的收费)分析功能。

3.2.5 环节质量量化模块 对病人围麻醉期过程的质量如麻醉相关的不良事件和生理参数显著波动等进行分级量化评分。

3.2.6 终末质量量化模块 诊断是否正确、及时和全面,治疗是否及时、有效和彻底,病人的康复和安全情况等进行分级量化评分。

3.3 数字化业务管理和数据维护部分 对所有入库数据进行精确和模糊检索,检索结果以简单列表和详细信息列表显示,其中质量控制数据以固定表格形式列出;对麻醉科药物和消耗品使用及出库情况进行初步统计,还包括加班情况、夜班补助和医生工作量等统计功能。

4 初步的运行效果

在业已建成的麻醉监护信息系统的基础上,立足于麻醉科的工作实质,历时近10个月完成了麻醉信息管理和质量控制应用系统的建设和调试,麻醉信息管理和质量控制应用系统初步运行效果显示:

4.1 具备了较强的实用性 本系统有效地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使麻醉科的医务人员得以很好地从病历书写的繁杂劳动中解放出来,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密切地监护患者。

4.2 促进了麻醉科和医院的质量管理 具体表现在:(1)使职责分工更为清晰,促进业务编排及其规律和人员分工的制度化,设备管理也更为完善;(2)由于系统对于围术期麻醉过程管理的提示和报警功能,以及工作的量化评分功能,使临床麻醉规程逐步达到规范化、标准化,强化麻醉科的医疗行为规范,有助于降低麻醉风险;(3)系统标准的工作流程可提升科室管理质量,使麻醉科和医院的管理更加直观、科学和规范。

4.3 提高了麻醉科质量控制和医院的医疗效率 实现手术病人麻醉工作流程自动化。大型数据库储存资料,随时都可以提供全面、可靠的临床数据,同时又为医院节省了资料储存的费用。

4.4 存在的问题 (1)由于AARS开发需要麻醉监测仪器采用HL7标准,而部分旧的监测仪器没有执行此标准,在这部分仪器的完全淘汰之前,本系统运行的同时仍需继续使用传统的病历书写规范;(2)信息系统间的集成、整合程度有待提高,尚没能实现保证安全性基础上的系统间无障碍信息共享;(3)电子病历相关的质量管理知识、法律知识以及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的推广应用开展不够,更未形成制度化;(4)尚未应用蓝牙技术,以太网络连接使手术室内线路更加拥挤和繁杂。①麻醉质量控制的评价系统和质量标准不完善;②医疗质量控制与医护人员待遇挂钩仍有待于进一步探索;③部分旧的监测仪器没有执行HL7标准尚未完全淘汰,而使用这类仪器的病人不能纳入本系统。

5 讨论

数字化管理是对医疗活动中所涉及的全部信息进行“以病人为中心”的综合利用和管理[1,4]。在国内数字化管理所涉及的各类医疗信息系统中,基于影像归档和通讯系统(PACS)的信息管理已发展多年,病历电子化的工作也开展较快,而作为医院电子病历系统高级阶段的AIMS尚刚刚起步,后者发展较慢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它对软件的技术要求和硬件的通讯标准要求都很高[3]。本系统立足于我院麻醉科的工作实际进行开发,边开发边使用,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应用效果良好。

近年来,循证医学和医疗评估的趋势在不断增加之中,医院的质量控制管理力度相应加大,国内也出现了积极的相关探讨,成立了各种临床质量控制中心,其中部分省市成立了临床麻醉质量控制中心,为麻醉质量控制积累了经验。我们在麻醉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发现,覆盖充分、功能完善的麻醉信息管理可涉及麻醉科对手术病人诊疗的全部过程,对麻醉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对AMIS的相应过程实施质量控制来实现。

麻醉医生不仅要为病人、外科和医院服务,还要满足医疗保险公司和社会的要求,其麻醉实施过程中的质量包括:(1)保证病人没有受到附加伤害;(2)为外科提供最好的手术条件,优化围术期监护;(3)发展治疗规范,达到最优临床效果[8]。从麻醉信息管理和质量控制应用系统初步的运行效果中可以发现本系统有助于以上质量的控制和提高,从而达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临床麻醉质量和医疗效率的目的。

质量控制是一个过程模式,主要着眼于工作的运行与落实,如果环节质量控制不到位,质量问题等到输出结果后再解决,就存在滞后性;但是在生产、服务的过程中,如果每个人发现的问题能及时得以纠正和弥补,使过程得到控制,输出的结果也就一定合格,所以说过程是质量管理的主线[3,7],根据质量控制的这一依据,笔者尽可能地结合日常临床麻醉工作的实际特点细化麻醉质量控制功能,使其涵盖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的相关诊疗过程,以信息管理促进质量控制,促进业务编排及其规律和人员职责分工的制度化、使临床麻醉规程逐步达到规范化、标准化、促进了麻醉科和医院的质量管理,提高了麻醉科的医疗质量和效率。

由于结合麻醉信息管理来探讨麻醉质量控制新方案缺少现成的经验可循,本系统在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诸如:尚无较为权威的质控标准可循,监测仪和电脑等硬件系统投资较大,等等。这些问题也是麻醉信息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应用系统需要改进和进一步探讨的意义所在。

总之,可利用麻醉信息管理进行麻醉质量控制,结合麻醉信息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应用系统有助于提高临床麻醉的医疗质量控制水平。

1 段会龙,吕旭东.医疗信息系统发展现状及趋势.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4,10:1-3.

2 Kalogeropoulos DA,Carson ER,Collinson PO.Towards knowledge-based systems in clinical practice:development of an integrated clinical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support system.Comput Methods Programs Biomed,2003,72:65-80.

3 Rubello D,Casara D,Pelizzo MR.Optimization of peroperative procedures.Nucl Med Commun,2003,24:133-140.

4 Jacobs VR,Mirrison JE Jr,Mundhenke C,et al.Intraoperative evaluation of laparoscopic insufflation technique for quality control in the OR.JSLS,2000,4:189-195.

5 吴伟斌,肖强,陈联忠,等.电子病历系统的研究与开展.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204-206.

6 Bahr K,Van Ackern K.Quality management in anaesthesia practice:chance and challenge.Anaesthesist,2000,49:65-73.

篇8

关键词:建设工程 质量监督 信息系统 技术开发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04-0000-00

建设工程中的质量监督主要是通过资料的收集、处理及信息的反馈实现信息的收集,其工程质量监督中工作项目相对较多,而且工作量相对较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以及技术性的问题,而在现阶段建设施工质量监督管理系统构建的过程中,其信息的收集及处理项目相对复杂,这一现象的出现为质量的信息化监督造成了制约影响。在现阶段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及信息统计研究的过程中,其信息技术开发的有效性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其规范性的制度构建及项目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工程的效率,降低项目成本,并为工程质量的监督及信息管理的开发提供科学性的依据。

1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系统信息开发的优势

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系统信息开发的过程中,通过其系统的构建,可以实现建筑工程检测的优化处理,以河北省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及管理信息体系为例。与此同时,通过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及研究,其优势性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质量监督系统的信息技术开发,可以有效改善政府的监督管理模式,并全面的提高政府监督及服务的水平,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也可以实现以质量安全监督为基础的数据采集及处理形式,从而使政府监督工作得到精细化的管理,并全面提高项目工程的监管水平。第二,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在质量监督系统构建的过程中,通过政府及工程参建主体间的信息交流及分析,可以有效减少监管数据中的无序重复现象,并在最终程度上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及安全,提高工程质量的安全性。第三,实现工程监管的标准化,在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技术开发的过程中,通过其项目标准化的构建,可以实现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以及工程质量的数据检测,并通过对项目竣工质量的安全及监督,实现规范化的项目管理,并为信息化的质量监督提供有效依据。

2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2.1质量监督中信息资源的共享性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监督信息主要来自于施工现场的数据、实验室以及基本的施工材料、以及设计场的基本信息。

2.2智能系统的功能性技术分析

通过对建筑工程监督智能系统的分析,在智能系统构建的过程中,其系统工程的技术形式主要体现不同方面,其具体的内容如图1所示。第一,其智能系统的技术功能主要来自于工程质量的监督申请表,并将其基本的信息分配在站内部门;第二,有效收集施工现场中的相关数据,其基本的数据内容主要包括工程项目的实体质量、行为质量等,对于这一项工程内容而言,可以对施现场的工程师进行监督管理,然后在将收集到的数据录入到计算机系统之中,实现信息内容的有效储存;第三,科学收集、查询并核实主体内容的基本信息,例如,在质量检测的过程中红对工程内容设计的资质进行收集;第四,通过对各个工程项目的指标查询、统计,建立与工程项目相符的统计报表;第五,在智能系统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可以定期向社会不同信息,例如,施工中地方年度项目计划、竣工计划等。

图1 信息化资源系统的功能模块图

2.3施工现场监测的数据集中处理

在建设工程项目设计的过程中,其工作内容的构建应该在实际项目设计的基础上,实现系统性的监督网络模式的设计,并通过对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流程分析,保证项目质量的有效性施工。在监督流程设计的过程中,其系统的具体项目应该包括责任主体质量行为的监督、工程实体的质量监督、工程施工的远程监督以及工作流程的汇总及统计等。通过这些项目的紧密配合,才可以实现建设工程质量的系统性实践及开发。其系统中的自动采集模块完整的嵌入了《可视量变计算机采集方法》的技术内容,通过对现场的监控,实现了远距离的观测,例如,对现场的基坑、受影响建筑物等进行形变的观测,从而为项目的监控及管理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3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优化及系统开发的过程中,为了实现技术的专业性发展,设计单位应该采用智能化的项目设计理念,通过对质量监督技术的优化,提高技术处理形式,并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实现项目的简单操作及技术的优化处理,并在质量监督的过程中,进行质量的控制,使操作者在项目分析的过程中,对信息化的技术内容有更全面的认知,逐渐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信息化技术开发。

参考文献

[1] 邓峻武.对我国现阶段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0.

篇9

【关键词】 质量管理信息系统 工程评定和分析 设计与实现

1 引言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是衡量水行政主管部门以及水利工程项目各方信息化水平、业务水平与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时,对于促进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规范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各方行为,提高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效率,实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有效监控,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满足社会公众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信息的需要,指导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工作全面、有序地推进。规范化、信息化,全面管理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情况、各方及从业人员等均具有重要意义。贵州地处山区,喀斯特岩溶地貌分布广泛,水利工程往往具有分布零星、规模小、位置偏远、交通条件相对较差、施工主要以半机械化或纯人力施工居多等特点。因此,针对贵州地区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系统应兼顾本地区水利工程建设的特点,因地制宜,深入展开调查研究,开发出一套具有贵州特色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系统,才能更准确、高效的为贵州省水利工程建设服务。

2 系统需求分析

本系统主要应用于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按照功能性需求来看,应主要具备:工程注册管理、目标管控、组织管理、过程控制、质量管理与监督、材料测试与检验、设备检测与检验、质量事故管理、检测工具、文档管理、管理规程等几个方面。

(1)工程注册管理包括监理、施工、检测、设计单位在开工前的资料信息。(2)质量目标管理主要内容有: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工序质量控制和质量控制点的重视。(3)质量组织管理,本系统设计时建立了组织机构图和质量责任矩阵图功能,不同的操作权限,对应不同的责任矩阵图,权责分明。(4)工程质量的过程控制,对工程项目制定进度计划,并在工程开展过程中的不同时期进行进度控制。(5)工程质量的成本控制,为了保证工程成本的最小化,达到节约工程总投入的目的。必须分阶段对工程成本进行控制,只要包括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工程鉴别成本和工程质量预防成本等。(6)分析与检测工具,本次设计包括了一套全面的质量分析工具,如分层排列图、直方图、因果关系图、控制图、抽样检验和相关分析等质量图形分析工具。(7)文档归档。在文档管理模块中,可提供优质、高效和系统的文档管理功能。(8)规程管理。本功能模块主要提供标准规范,技术要求,单元工程划分表等功能。(9)系统管理。系统管理模块中,管理员被赋予设置系统用户和系统权限,以及不同子功能模块的操作权限及分配工作,使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以保证。

3 系统总体结构

系统支持单位、个人数据的上报、审批,项目质量管理数据的流转。不同用户都可以在浏览器上操作,数据集中保存在中心数据库上。在使用方式上,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用户可以有2种方式访问系统:通过浏览器访问系统,也可以通过终端设备访问系统。终端设备绑定用户信息,为用户提供更加强大的功能和更加丰富、友好的界面,用户只要打开终端设备就可以访问本系统。通过终端设备访问,由于绑定用户信息,其安全性更强。系统主要采用C#语言开发,开发环境选用VisualStudio2008集成开发环境,数据库选用

SQLServer2005。采用B/S结构和在线服务的模式,将政府质量监督机构、项目法人、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检测单位及相关人员等集成于一个网络平台上,协同、高效地处理各类业务。图1为系统总体结构图。

4 系统数据库设计

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系统需要建立的数据库资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工程信息数据库、施工单位质量管理数据库、承包单位质量管理数据库、设计单位质量管理数据库、监理单位质量管理数据库、建设单位质量管理数据库等以及水利工程合同段信息和施工工艺检查内容及要求信息表等。鉴于适用范围与字典结构的难以程度,综合考虑。

5 系统详细设计和实现

5.1 系统模块设计

按模块化程序设计思想,系统功能模块主要有基本信息管理模块、质量监督模块、查询分析模块、质量检测模块、质量检查模块、质量评定模块、查询分析模块、统计报表模块、法律法规模块、档案管理模块、预警提醒模块和系统管理模块等。

质量评定模块包括单元工程质量评定、分布工程质量评定、单位工程质量评定和工程项目质量评定等内容。质量评定模块的功能是建立动态数组、输入信息、并通过层次分析的办法计算出各子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的打分权重,进行质量评定并输出结果,它的程序框图如图2。

查询分析模块的功能是对项目质量信息完成各种查询,并根据所查询的质量评定结果,对工程质量的阶段性工作进行分析,客观地反映阶段性工程质量成果,并分析其薄弱环节,提出需要整改的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的内容。访问引擎采用C++语言,在VS2008环境下开发实现,因此对于查询插件的接口采用C接口标准定义。C标准接口相对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可以为其他语言调用。查询插件共设计7个主要功能接口,用于实现该插件主要功能。

具体查询功能接口主要包括分配任务、获取任务状态、设置数据回传接口、取消任务四个接口。具体功能的一般查询流程如下:(1)首先由插件管理模块调用分配任务模块,将具体的查询任务派发给当前插件;(2)然后,插件进行具体的查询操作,并将查询到的数据进行临时存储;(3)调用者以轮询模式,不断查询任务状态,由插件根据当前的查询进度不断反馈任务状态;(4)调用者发现任务执行完毕,即可设置数据回调接口,让插件将查询到的数据反馈给插件管理模块。该操作也可以在分配任务完成后,立即调用,这样数据查询完成后可立即自动返回数据;(5)对于所有下发的任务命令,可以通过取消任务指令,让查询插件不再进行后续的查询行为。

在插件的设计过程中,考虑了部分后续数据分析业务的设计要求,架构设计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查询分析主要目的是完成项目质量信息的各种查询,查询界面如图3所示。

5.2 用户登录的设计与实现

当服务器和相应的数据被正确连接后,用户就会进入登录模块,登陆模块对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正确后,才可进入系统。当系统读取的用户名和密码与数据库管理员的记录相符合时,并同时进行密码验证正确后,方可进入系统的主程序,此外,系统将提示用户“登陆用户名或者密码错误”。系统设计时,要求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必须是6为有效数字或英文字母(区分大小写)与阿拉伯数字的组合,要求密码为8位,采用数字或英文字母(区分大小写)与阿拉伯数字组合,来实现保密和安全的需要。

系统的主界面分为三个部分,最上面一条,界面的左边和界面的右边。最上面的一条显示系统名称,当前用户名、角色、工程项目名称,还有四个快捷按钮,分别为“返回首页”、“选择工程”、“修改密码”、“退出系统”;界面的左边是系统的功能树,单击相应的菜单项可以选择相应的功能。

6 结语

系统将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政府机构、项目法人、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检测单位等集成于一个协同的信息平台,达到信息共享、提高效率、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系统运行正常、稳定,可较好的实现相关功能,评定结果准确,系统同时实现了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和管理相关的流程系统化、管理和数据的规范化及标准化的要求。具有完善和健壮的特点,软件用户需求分析较为合理,达到了设计的要求。实用性较强。

通过实际应用表明,系统可以起到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各个流程进行严密的控制,初步实现了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和管理过程的动态和分步控制,管理者可以根据系统的评定及查询分析结果进行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以及事后控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工程的建设质量,降低工程管理的成本。

参考文献:

[1]周勇.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3.

[2]李坤.水利水电工程质量评定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成都:四川大学,2005.

[3]杨晓云.天津市防洪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天津大学,2006.

[4]王战友.三防工程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04.

[5]刘伟.层次分析法在工程装备的战时保障辅助决策系统中的应用[J].现代机械,2005,6:72-73.

篇10

【关键词】信息化;医疗统计数据;控制

一、前言

紧跟着我国目前信息化水平的不断发展,医院医疗建设也迈入了一个新台阶。目前来看,我国大多数医院都是利用数字化和信息化这两个方式进行管理,这样的管理措施不单单会使得医院医疗统计数据质量得到提高,而且还能够在目前的医院医疗卫生改革下完成医院工作,因此,有关工作是具有非常大的意义。除此之外,在目前医院医疗卫生产业不断前进下,全方位的进行医院医疗统计数据工作,亦是当今发展的关键项目,面对有关数据信息的处理不单单还需要关注质量,还要重视成本的计算,关注对目前医院所面临的问题分析。因此,加强医院医疗统计数据的管理与控制,是现在医院工作的关键部分。

二、目前我国医疗统计数据所面临的问题

(一)标准化层次低

医疗统计数据需要把医院的具体运行状况和患者的具体健康情况准确地进行描述,将客观、全方位、高效和真实的信息进行展现出来。然而,利用调查分析得出,现在我国医疗计量和评价标准都是没有满足其要求的。紧跟着社会化的持续发展,我国已经逐渐进入到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医院也迈向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朝向发展。然而,在具体的医疗操作中,医院对医疗数据的统计是没有给予过多的关注的,使其变成了医疗数据来源中的盲区。对于医院医疗管理的中,不一样的科室和不一样的病种的医疗质量分析以及研究等,都是远远无法满足数据统计要求的。除此之外,在处理医疗数据过程中,常常会产生新的数据指标,然而在具体统计工作是没有把这样的数据信息进行反映的,往往表现为滞后以及缓慢。另一方面,医院数据统计在再设计这个层面上是欠缺的,计算机管理人员因为不理解医院在数据收集、分析、应用等方面都是无法切实反映出医院的真实情况,致使医院医疗统计数据的标准化层次较低,使得同级医院数据信息很难实施对比分析等。

(二)业务能力较薄弱

依据有关信息资料表示,在外国的一些医疗单位中,其统计人员与医院床位数的比例大概是1:12,而我国医疗单位的比例为1:100,在一些基层医院其比例甚至更低。在具体的管理中,其统计者本身能力是比较低的,其调查与取样缺少针对性和专门性,致使统计工作只可以依据报表来进行管理工作,其得到的统计数据信息不够真实可靠,而且相较于日常医疗管理工作来说,其数据信息是具有滞后的。虽然医院在相关的部门制定了相应的专门人员进行统计活动,然而因为其专业的根基并不是很高,大部分从业人员都是从医院和其它相关部门转过来的,很多都是没有通过正统的专业统计训练的,致使目前这种信息化的驱使下,其统计管理工作运行的并不是很顺畅,严重阻碍了数据统计的质量和效率。

三、提升医疗统计数据质量的措施

(一)实施监控评估

如果想要在根本上提升医疗统计数据信息的质量,第一,就是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监控评估措施。就监控来说,需要扩大其统计监督执行力度、进行相应的奖惩考核手段、设立和完善相关的管理机制,这样都是提升提医疗统计数据质量的保障。就技术来说,在医院管理体系上实施跟踪软件的设置以及安装,设定对应的在线监测体系,进而可以使得数据统计有关信息得到收集,保证行为的切实性,切实检查出相关不满足标准的数据信息。与此同时,在管理和控制上,需要按期向上级对其所面临的有关数据信息质量问题实施汇总,且对这样的信息误差实施改正,合理有效的衡量这些数据信息的规范和标准。除此之外,在进行评估之前,需要把这些分散的数据信息进行汇总,依据医院的需要,和医院的具体状况进行结合,建立相关的统计指标系统,进而促进医院内部管理和发展,对医院资源实施优化配置,发展不一样的指标综合评价形式,推动其评价可以把将医院医疗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得以表现。

(二)健全其法律法规制度

真实性和客观性是信息化医疗统计数据中的两个重要特点。如果在统计管理中,产生数据误差不单单会影响到大众的身体健康,更有甚者会危害到大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在收集和管理统计数据的过程中,需要严格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度的要求实施工作。通过建立有效合理的法律法规,使得医院医疗统计数据避免受到不良的信息进行干扰和作用,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以及客观性。例如:在门诊数据统计当中,需要科学合理分类指标系统,进而避免在就诊中产生混乱的现象,与此同时,还需要合理管理病患,使得病患可以对号入座,用这个来节省就诊时间。合时宜的补充新增加的指标,依据实际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举措以及控制措施。紧跟着医院医疗建设的发展,其统计工作也有了对应的改善,在其产生改变的同时,应切实更新其原有的含义和概念。与此同时,上级主管人员需要对基层员工的实际工作实施相关的培训和指导,进而防止最终结论产生较大的判断偏差。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统计分析系统

对于医院的经营管理程序中,综合统计分析是其主要的构成部分之一。所以,在具体的管理中,可以将医院的经验管理实际状况和管理水平进行结合。第一,要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统计分析系统,使其对比分析的结果能够实现预期的目标。第二,对医院不一样时期的统计指标进行分析和比较,且从中找到其差距,和同级医院实施对比和分析,将其结果和完成状况实施仔细地研究和分析,把影响到医院医疗统计工作的有关因数寻找出来,给出相应科学合理的建议。第三,通过因数比较,将不同因数的变化影响因素实施测量,实施投入产出的比较,对医院的经济利益实施综合评价,进行动态分析,正确把握住医院发展的趋势,对医疗格局实施科学合理地调节,有效配置医院内部中的财力、人力和物力等,重视其工作重心,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进而得到更好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

(四)人员的管理

通过管理的过程中,其信息化发展无论多么先进,机器设备多么发达,都是需要人工进行操作的。在收集、分析、保存和比较医院医疗数据信息时,人都是最为活跃的因素。紧跟着医院信息化的推动作用,要逐渐的发展和健全医院的医疗统计工作,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和专业知识技能。而这样也要求了在管理与控制中,其工作人员一定要理解和把握相关的计算机技术,而且对医学、统计专业知识、计算机技术、疾病分类防御、医学管理和信息技术等有所相关的认识,全面、全方位地来监管以及处理这些统计数据信息资料。与此同时,医院本身还需要扩大对统计部门的投入,按期实施各个层面的专业知识培训,建造一支专业技知识强的统计队伍,利用不同的形式以及渠道来实施业务能力培训,尽可能为不同的员工提供交流以及进修的机会。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管理计算技术层面的培训,进而提升管理人员道德素质和专业能力。

四、总结

总而言之,紧跟着信息化的发展和医院管理的具体要求,以前的医疗统计数据的对策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本文从实施监控评估,健全其法律法规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统计分析系统以及人员的管理这四个方面提升医疗统计数据质量。通过分析能够有效的统计信息,在现今社会下推动医院统计工作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毛云鹏,冯昌琪,方诗伟,等.卫生统计直报数据共享的研究[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2,9(6):87-91.

[2]王丛梅.信息化医疗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与控制[J].吉林医学,2010,31(3):425-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