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20 17:27: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1-0195-02
我国当前已经进入到信息化的大时代,在农业生产中产生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些经营主体对于生产信息的获得和技术提升的要求,特别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对于市场信息及时、准确获得的呼声日益高涨。就当下而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还是用传统方式获取信息如报纸、广播、电话、电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市场信息的把握能力还是很低下,原因就是获取信息的手段非常落后,对于所掌握的信息分析能力不足。互联网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用还不是主要手段。
虽然农村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信息资源被利用率得以提高,应用高科技的技术已经深入到农业的生产生活之中,但是农业的管理水平还还需要很大的提升,特别是建立多渠道的服务模式。
综上所述,目前农业信息被利用的能力无法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需要,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说,信息获取技术需要真正革新,搭建一个真正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业信息化服务模式势在必行。
1 涉及相关概念
1.1信息化定义
1.1.1一般性定义
日本是“信息化”一词最早发明的国家,该词被日本学者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并被传播到西方世界。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社会主要信息技术相关词汇为“信息化”和“信息社会”。然而对于信息化的发展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开始。对于“信息化”这一概念在中国政府和学术界用更长间进行辩论。其中有些人把信息化理解成为应用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现代化技术;另外一部分人把信息化理解成为,信息化是把从物质制造的社会转变成为以信息产业制造为主的社会过程。
我国第一次召开全国信息技术工作会议在1997年,对于信息化提出了较为详细的定义:“信息化是应用智能工具进行应用,成为新兴生产力的代表,推动社会历史进程的前进。国家对于该产业的发展进行合理规划与布局,以此推动社会快速发展。
1.1. 2通信经济学中的定义
所谓信息化是指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从物质和倾心专注于经济结构为重心,转变到信息化下的经济结构重心。
信息化对于信息所应用高科技手段,使信息共享,应用人工智能等手段发挥物质社会的资源潜力,从而使个人行为、社会组织和决策趋于合理化了的状态下运行。
1.1.3农业领域对于信息化的定义
农业领域里的信息化定义,指农业生产活动基本资源和动力来源于信息的获得,信息技术发展对于农业产业处于基础性应用领域。从信息技术发展而来的信息服务产业成为农业结构中的基础产业,农业生产增长离不开信息所做的贡献。总之,农业信息化的概念是集成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和其他技术形成农业信息系统性的应用,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1.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概念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指一个规模比较大的、更好的条件技术装备和管理经营水平,劳动生产和资源利用和土地生产力都较高,以商业化生产为主要目标的农业企业组织。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类型包括: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经营型服务组织。
1.3信息化与新型农业主体之间的关系
信息化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时有效载体,同时是获取经营信息所依托的工具。由于在新的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过程中离不开提取信息的及时、准确,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就可以使新的农业经营主体获得适当和及时的市场信息,引导经营主体对市场信息的准确把握。在农业的应用,如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农业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现场相同的信息可以从产前,产中,产后新的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一套完整的信息化指导生产和销售渠道,信息化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2 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息化服务模式的创新
以目前辽宁农业生产产生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用物联网和农业信息化现已成熟的技术,依托“12316金农热线”服务云平台,拟设计出基于物联网的农业信息传播服务模式,如上图1所示。
建立这样的信息化服务模式,其特点是通过传统传输网络与加入如GPS、传感器互联网等现代网络相结合实现充分互动,从而开放接口实现互联互通,依托信息化手段搭建信息服务模式,准确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所需信息通过网络迅速传播到经营主体手中,使新型农业主体足不出户便可以辽解到对自己有益处的农业信息、价格行情、市场供需信息等。
该模式具体运行方式包括如下几点:一是利用物联网技术特别传感器技术对信息源的信息进行采集,收集的数据信息进行分类后存储在农业数据库中;二是通过农业专家系统,利用电信运营商提供网络电话12316服务平台,通过12316平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进行必要的指导,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品质;三是通过传统的信息渠道如电视、广播、互联网,还可以通过报刊、杂志等纸介质的渠道,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生产和经营中所出现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在12316热线电话中反映,并及时反馈和解答;四是通过MASS机发送报价和市场供求关系和其他类型的养殖的短信消息。该模型利用VPN技术、云计算、传感器和其他类型的技术,获取农业信息为农民建立新的途径,农业信息与技术服务之间的差距,为有效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信息服务“最后一百米”的问题,做出新的尝试和积极的探索。
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息化服务模式创新的对策建议
3.1 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政府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管理者,要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政府应充分尊重市场的选择,建立有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增收政策扶持。
政府对新型农业经营实体日常管理要对其基本信息核查、分类,建立档案管理制度。
政府应当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安全监管力度,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很好的环境,提供切实需要的市场服务信息。
政府应该研究规划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模式,要用市场准则进行判断,信息农业经营主体独立市场化经营,而政府对于发展模式进行监管,同时兼顾人才和技术上的服务,建立有利于新模式的发展环境。
3.2政府提供优惠的金融政策
政府对涉农金融政策制定中,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更加优惠的金融政策,同时政府要建立渠道,鼓励与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与新经营模式之中,谋求协同发展。
3.3提升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
农业信息化技术是新模式建立的基础,随着“互联网+”思想不断发展,信息化技术的研发是永无止境的,新模式的内部依托网络和信息化手段的相应技术的更新换代逐步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 张琳.青岛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战略联盟构建研究[D]. 中国海洋大学,2012:40-44.
[2] 张辉,孙素芬,谭翠萍.2004~2014 年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及趋势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5):12582-12584.
[3] 薛莉,徐婷.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J].群众,2015(2).
篇2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模式创新;保障机制
2010年以来,互联网金融业在我国爆发式增长,网络融资规模快速扩张。艾瑞咨询2015年1月28日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P2P网络借贷市场交易规模和权益类众筹融资规模分别达2514.7亿元和4.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7.8%和123.5%。互联网金融可以使得个性化、碎片化金融需求得到充分释放和满足,实现了金融服务从富人金融和大企业金融到普惠金融的转型。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挖掘工具与金融业务不断深度融合,互联网金融相对传统金融的“两低两高”优势(低门槛、低交易成本、风险高可控性、资金高配置效率)将进一步彰显。可以预见,未来较长时间内,我国互联网金融业将依然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近些年来,在农村农业生产关系不断变迁的内生力量推动下和国家系列利好政策的支持下,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经营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我国蓬勃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度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的生产经营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在化解我国“谁来务农”和“如何务农”困境、推动农业转型发展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但因其与生俱来的行业高风险、有效担保物稀少、管理运作能力局限以及传统金融机构贷款审批严、手续繁复、隐易费用高等原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很难从传统金融机构获得信贷支持,其发展中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非常严峻。在资本逐渐替代劳动的现代农业中,要保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其融资困境须尽快破题,而互联网金融衍生的诸多新融资模式为此提供了新的可选路径。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
(一)关于互联网金融提供融资的研究
“互联网金融”是国内一个本土化的命名,国外一般称之为在线金融(Online-Finance)、电子金融(E-Finance)等。1971年,美国创立Nasdap印系统,标志着网络金融正式运营,国外对互联网金融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摸索自此快速展开。Merton等认为,以信息集合及处理能力为基础的融资、信息分解及风险监管等功能的正常运转,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空间得以拓展的主要原因。Mishkin等提出,互联网等新技术部分地解决了银行和贷款者之间信息不对称,促进了银行间的信息共享,使得贷款者特别是中小企业和个人更容易获得贷款。Berger等则深入探讨了中小微企业供应链金融的内涵。
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放第一批第三方支付牌照,“互联网金融”自此被国内人们熟悉,理论界对其提供融资问题的相关研究也迅速跟上。谢平等认为,互联网金融模式具有支付便捷、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低、资金供需双方直接交易、能大幅度减少交易成本等特点。李文启的研究认为,互联网金融公平、公正地的“进入机制”和高效运转的运行机制可使中小企业便捷地进入网络融资平台并得到融资需求满足。徐细雄等则探讨了小微企业如何利用P2P网络信贷、大数据金融和众筹平台等三种主要的互联网金融进行融资模式的创新。
(二)关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的研究
国外没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提法,类似融资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关于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的融资。合作社理论者们一直认为融资问题是合作社发展中面临的具有共性的难题,因此国外许多相关研究相应聚焦在合作社融资的重要性、制约因素、融资行为的影响因素等方面。Aghion等的研究显示,贷款能显著提高低收入阶层的生活水平,这里的低收入阶层实际上也包括合作社社员和家庭农场主。Hart等指出,合作社产权结构的模糊和剩余索取权的限制,使其在获得外部渠道的资金特别是公共债务时变得困难重重。Bao等在运用托宾回归模型分析农户融资行为时发现,教育水平、年龄、借款用途和所处区域等因素对农户融资渠道的选择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概念在我国提出以来,国内理论界就对其融资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杨大蓉认为,相对传统农户而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层次多、个性化明显,除了资金之外,对信息、财务政策、金融服务的需求力度也较大。朱文胜等在探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的原因时指出,因资格认定、管理运作、信用评价等方面存在缺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难以获得传统金融的有力支持。江维国等则认为,要通过开展金融专项服务、健全金融支农补贴机制、完善担保体系、建立财政金融支农联动机制来化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困境。
综观上述,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互联网金融提供融资”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探索都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缺少专门针对“互联网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的专题探讨,尚未将互联网金融接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的“地气”。所以,理论界对互联网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的理论基础、内在关联、操作模式、运行与保障机制等基础性问题,尚未做出清晰界定和明确回答,当然对其建构性的研究亦显匮乏。
二、互联网金融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模式创新的理论基础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理论基础:信息不对称理论与交易成本理论
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双方中一方拥有比另一方更多有关契约或产品质量的信息。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信息掌握充足方通常在经济活动中处于有利地位,而信息相对匮乏方则处于不利地位;信息不对称容易导致交易完成前后分别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进而导致市场失灵或市场坍塌。交易成本是指市场参与者之间协商、订立与执行交易契约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如信息搜寻成本、谈判成本、缔约成本、监督履约成本、处理违约成本等。交易成本理论最初由Coase在分析企业的存在及界限问题时所提出,后经Williamson等人传承与拓展,目前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战略管理、组织行为等领域的研究。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有: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机制;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不确定性与小数目条件的存在使得市场交易费用高昂;为节约交易费用,企业作为替代市场的新型交易形式应运而生。
在传统金融活动中,金融机构为避免信息不对称下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并确保风险溢价的兑现,通常会设置抵押、担保、征信等程序,如果交易数额较小,这些繁杂的程序会使分摊在单位交易上的成本相对较高。因为单位成本过高,缺乏合理利润预期的金融机构就会对交易数额较小的资金需求者“惜贷”“慎贷”甚至“拒贷”,需求方也因高昂的交易成本而对贷款“望而却步”,最终结果是此类资金需求者被排斥在传统金融市场大门之外,金融领域的市场失灵由此而产生。根据交易成本理论的逻辑,在金融业演进发展中,如果已有的金融机构无法在某些市场领域降低交易成本或者缺乏降低交易成本的激励,市场自矫正机制将会诱导新的金融中介产生并有效弥补这些领域金融服务的空缺或不足。
建立在云计算、社交网络、交易平台等基础上的互联网金融增强了信息透明度,资金提供方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资金需求方的交易记录、经营状况、信用评价等资料,并利用云计算对相关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与深度挖掘,资金需求方同样可以通过开放的网络平台搜集所需信息并加以甄别、利用,资金供需双方原有信息壁垒被彻底打破。信息壁垒的打破降低了信息搜寻成本并使为防止信息不对称后果而产生的预防成本接近于零,因此,在传统金融难以改善信息不对称状况、降低交易成本的市场区间(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所在市场),互联网金融组织就可能弥补和替代传统金融机构。
(二)互联网金融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模式创新的理论基础:长尾理论
长尾理论(The Long Tail)是由Chris Anderson所提出的。他认为,由于成本和效率的因素,过去人们只能关注重要的人或重要的事,如果用正态分布曲线来描绘这些人或事,人们只能关注曲线的“头部”而将处于曲线“尾部”需要更多精力和成本才能关注到的大多数人或事忽略。长尾理论认为,市场中每个利基产品虽然销量微小,但产品的数字特征使其储存、分发的经营成本微乎其微,因此主流市场外异质化的潜在需求可汇聚成与主流大市场相匹敌的市场需求。传统金融遵循帕累托“二八定律”,关注的是“头部”市场,依靠20%的高端客户带来80%的利润。但互联网金融则以低门槛、个性化服务和良好的用户体验以争取80%的“长尾”小微客户为目标。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遵循长尾理论,颠覆了传统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中视为“金科玉律”的“二八定律”。
因规模相对较小、经营风险高、收益低等原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传统金融机构的“长尾”客户,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些年来在我国的蓬勃发展、数量日益增多则代表了我国农业微观生产经营组织的未来发展趋势,其金融需求潜力不容小觑,也不应长期被忽略。互联网金融充分利用网络经济平台,积聚相关资金并设计具有个性化和创意性的产品来满足或激发包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内的“长尾”客户的现实或隐性需求,开发和培育利基市场,在满足“长尾”客户资金需求、助推其发展的同时,也构建了自身的增长极。
三、互联网金融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模式创新的实践意蕴
(一)融资模式创新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需求
从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来看。西方经典理论认为,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对经济具有促进和支撑作用,金融与经济的发展程度相协调和适应。因此,经济转型和金融创新也是紧密联系、互相促进的两个进程,经济转型是金融创新的重要依据,金融创新是经济转型的有力推手。目前我国经济正步入以提质增效、结构优化为主题的发展新常态,经济转型日益紧迫和重要。经济转型发展需要金融鼎力支持,因而加快发展互联网金融,推动金融改革及其融资模式创新是对经济转型发展的积极响应和有力支撑。
从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公共财政支出来看。公共财政理论认为,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反映政府介入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范围、领域和力度。国民经济进入发展新常态,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甚至中低速增长,必然使政府财政收入增速放缓。2014年我国财政收入为14.0万亿元,8.6%的增速创下了1992年以来的新低。瓦尔纳法则表明,随着社会发展、政府职能扩张,政府财政支出具有刚性增长的趋势。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将使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范围、领域和力度相对变小,而经济实体的融资需求将反向相对更加旺盛。作为经济实体发展重要推手的金融业要在新的财政环境下履行好为经济实体服务的职能就必然要加快行业改革步伐,创新融资模式。
从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农业发展来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自立的根本保障。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农业所面临的价格“天花板”封顶、成本“地板”不断抬升而形成的双板挤压以及资源环境“红灯”与WTO规则“黄线”形成的双重约束将更加严重,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推进结构深度调整将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不二选择。农业转型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我国长期以来的农村金融抑制必然对农业转型发展形成严重制约,因此,要促进农业转型发展必然要加快金融改革及其融资模式创新,以改变我国长期以来的农村金融抑制局面,助推农业经济转型发展。
从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来看。农业生产经营微观组织是农业的微观基础,是农业生产活动的核心力量,也是农业转型发展的主力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农业转型发展大背景下,创新农业生产经营微观组织,培育承载着化解“谁来务农”和“如何务农”以及推动农业转型发展厚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尤为重要。因此,通过发展互联网金融,创新融资模式,弥补传统金融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的不足,是保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农业生产微观组织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这无疑也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要求。
从金融业自身发展来看。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内外需求相对低迷,金融收益风险急剧上升,管理压力不断增大,防线管控机制倒逼金融工具创新和金融业务优化。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入,我国金融市场将更趋开放,许多传统金融垄断将会被打破,金融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创新压力。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新一代搜索引擎、社区网络等一系列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互联网金融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国家明确支持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态度打开了互联网金融的“政策之窗”,主动适应新形势,积极融入和推动互联网金融革命,促进融资模式创新是金融行业谋求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互联网金融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的协同合作优势
从信息不对称的改善来看。大数据的获取、处理与应用能力方面的差异是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主要区别。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资金供给方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社区网络等平台获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销售额、资金回笼以及消费者对其产品、服务和售后等方面的大量数据,然后通过云存储技术与云计算能力在任何时空条件下对大数据进行挖掘和利用,从而较为准确地评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还款能力、还款意愿和持续经营能力等指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同样可以通过相关平台获取资金供给方有关贷款的利率、期限、金额等信息,这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困扰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从交易成本角度看。互联网金融交易平台运用信息化技术,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用途、征信状况和风险定价等指标进行自动化的综合处理,使传统金融模式下极为复杂的信息收集、信用等级评价、风险管理等流程变得简单化。如阿里巴巴的小额贷款公司对会员实行的100万元为限额的订单贷款和信用贷款无需抵押和免担保的政策,直接免除了传统金融模式下必不可少的抵押或担保等流程。而且因为微乎其微的储存、分发成本,互联网金融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高频小额贷款并不会带来相应管理成本的提高。因此,凭借着流程的简化或免除以及互联网金融特有的低储存成本与低分发成本优势,互联网金融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协同合作无疑具有低交易成本的优势。
从便利性的角度看。传统融资模式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正规渠道融资时必须到金融机构的物理网点办理相关手续,费时费力,且往往错过最佳用资时间。社会公众即使有闲置资金,也无法通过有效途径聚集并找到合适的投资标的,资金需求与供给无法精准对接,整个社会资金的配置处于低效率状态。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任何公众都可以通过相关互联网金融平台参与金融交易,大大方便了交易双方,这不仅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来了融资便利,也因便利性而吸引了大量社会投资者,进而为互联网金融业通过满足传统金融“长尾”客户的金融需求以促进自身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四、互联网金融视角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模式创新
目前我国传统正规的融资主要有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方式,除个别农业龙头企业外,绝大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自身实力局限,几乎不可能进入证券市场和债券市场进行融资。同时,因大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符合金融机构标准的有效担保物稀少、经营中风险系数高、借款双方信息不对称、自身商业价值尚不成熟、农业保险体系不健全等原因,传统金融机构也缺乏对其放贷的激励。因此,无论是通过间接融资渠道还是直接融资渠道进行融资,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说都是困难重重,许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发展中事实上面临着所谓的“麦克米伦缺口”。
随着我国提出要积极发展互联网金融,鼓励互联网金融向“三农”提供规范服务,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代表的被传统金融长期忽略的农村“长尾”市场可能成为互联网金融的市场蓝海,互联网金融融资也将可能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的新渠道。目前互联网金融的主要融资模式有P2P信贷融资、基于大数据小额贷款融资、众筹融资、供应链融资以及电子金融机构――门户融资等,其中前四种模式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模式创新具有较高的契合性。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P2P网络信贷融资模式
P2P信贷是指有借款需求及出借意愿的群体,通过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中介而实现的小额信贷融资,如:我国大陆的拍拍贷、陆金所、人人贷等;欧美的Pros-per、Lending Club、Zopa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P2P信贷融资是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金融服务专业网络平台寻找有贷款能力和贷款意愿并能满足其融资需求的一个或多个贷款方,借贷双方所需的资料、合同以及资金等全部通过网络实现的一种融资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交易便利、金额较小、频率较高,有效弥补了传统金融模式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取小额贷款时手续繁杂、费时费力、沟通和业务对接成本较高的不足,能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常生产经营中的临时性、应急性资金需求。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P2P网络信贷融资流程如图1所示。第一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金融服务专业网络平台自主选择符合自己意愿的贷款方,然后双方通过平台进行借贷合作沟通,初步达成合作意向;第二步,贷款方通过该平台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营业执照、线上资格、信用、还款能力等进行详细审核;第三步,借贷双方实现借贷匹配并对贷款防控风险进行量化。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于大数据小额贷款融资模式
大数据是指难以在可接受的时间内,用传统数据库系统或常规应用软件处理的、巨量而复杂的数据集。大数据小额贷款融资是指以大数据技术作为技术支撑,由电商发起成立小额贷款公司并以资金需求者在其平台累积的信用和交易等大数据作为借贷依据而对资金需求者进行的授信放贷,如我国的阿里小贷、京东商城,美国的Amazon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数据小额贷款融资是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凭借自身在电子商务平台所留下的大数据向电商平台发起成立的小额贷款公司申请贷款的融资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大数据的挖掘和利用改善了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状况,消除了借方顾虑,弥补了传统金融模式下因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使金融机构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惜贷”“慎贷”的不足,有利于信誉好、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管理机制成熟、网络营销运用较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金额较小、短平快性质的融资。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数据小额贷款融资流程如图2所示。第一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向电商平台提出融资申请,小额贷款公司用信贷数据风控模型交叉检验其历史经营、信用数据并评估其还贷能力,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决定是否向其开放信贷服务;第二步,电商平台实时监控已获得贷款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交易状况与财务情况,并将这些数据转换为信用评价,以控制贷款风险并保证信贷资源能最优配置。
(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众筹平台融资模式
众筹是指资金需求方通过利用互联网或社会性网络服务传播的特性,寻求众多意向投资者,并将这些投资者的每份小额投资汇总以达到资金需求总量进而完成特定目的的融资方式。目前主要有股权众筹和创新项目众筹两种众筹融资模式,前者如“创投圈”,后者如“众筹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众筹平台融资是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自身的创立或准备投建的新项目,以股权众筹或创新项目众筹形式利用互联网或SNS发动公众力量,集中公众资金的一种融资模式。该模式的最大特点在于,不以是否拥有成熟商业价值作为发放贷款的唯一判断标准,弥补了传统金融模式下大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经营风险系数高而难以获得数额较大、时限较长的项目启动性融资的不足,适合创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辟新项目时的融资。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众筹平台融资流程如图3所示。第一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策划方案和融资需求上传到众筹融资平台,该平台组织相关专业机构进行审核;第二步,项目获得通过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该平台项目及其融资信息吸引有投资意愿的个人和机构;第三步,投资者在募资期限内将资金转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资金账户或第三方金融机构账户,众筹融资平台对所筹资金进行相应监督;第四步,项目执行完毕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股权凭证、红利、现金、债权凭证等一种或多种形式兑现对投资者的承诺回报。
(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应链融资模式
供应链是指围绕着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等的控制,把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消费者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供应链融资是金融机构依赖核心企业的良好信用和强大履约能力,向整个供应链提供金融解决方案的一种融资模式。如:我国建设银行推出的订单融资;中国银行推出的融信达;美国的UPS(United Parcel Service)基于库存的供应链融资;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应链融资是指与金融机构合作的供应链核心企业利用其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业务往来累积的大数据,向金融机构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持,并为战略协同伙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信用担保的一种融资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供应链核心企业形成了利益风险共同体,前者的高信用惠及后者,化解了传统金融模式下后者因有效担保物稀少而难以获得融资的困境,适合业务吞吐量较大、成熟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取循环性融资。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应链融资流程如图4所示。第一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业务往来与供应链核心企业形成紧密的供应链联盟;第二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向供应链核心企业和相关金融机构提出贷款申请;第三步,供应链核心企业基于大数据下的信用评估向金融机构提供信用担保,承诺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能如期还款付息时为其代为履行;第四步,金融机构自动化地向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供应链核心企业和金融机构协同进行自动化的风险控制。
五、互联网金融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模式创新的保障机制
(一)完善互联网金融软件基础设施,保障融资模式依法、有序创新
互联网金融软件基础设施是指互联网金融交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除硬件设备外的基础环境要素,包括法律法规、监管标准、行业规范、信用体系、担保体系和会计准则等。作为影子银行的新型重要组成部分的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尚属新兴产业,传统金融业的软件基础设施并不能满足这一领域的监管要求,要保障互联网金融业健康发展及其融资模式的依法、有序创新,必须加快其软件基础设施建设。国家立法部门要统一梳理现行与互联网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修订不适合其发展的有关条款,并根据其商业特征和发展趋势为其产品创新留足法律法规空间。要从国家层面组建专门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机构,专职履行监管职责,摆脱当前分业监管模式难以对跨越行业界限、地域界限的互联网金融进行有效监管的困境。要从交易者的准入机制、责权利、退出机制和失范惩罚机制等角度加强互联网金融的行业规范建设,促进行业自律。要支持民间征信企业发展,鼓励行业自律组织牵头建立平台,共同加强互联网金融信用系统建设。要加强P2P平台自担、网络联保、网络第三方担保等多元化担保模式的建设与监管,确保不产生系统性金融风险。要建立互联网金融会计准则,确保会计信息能客观反映互联网金融各参与企业财务状况,避免因核算方法不同而产生不必要的风险与监管障碍。
(二)完善农村互联网金融硬件基础设施,奠定融资模式创新的物质基础
互联网金融硬件基础设施是指开展互联网金融活动所需的相关硬件设备,如结算系统、支付系统等。我国农村地域广袤,农业生产经营组织高度分散,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面临非常高的组织成本和运行成本,因而农村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一直落后于农村、农业发展水平。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仅为27.5%,这意味着我国绝大部分农村地区尚未开通互联网。根据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是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但社会组织与公众的参与同样不可或缺”的观点,各级地方政府不仅要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加快农村互联网金融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同时也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准则并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手段鼓励网络运营商、互联网金融机构以及其他社会组织投资建设农村互联网金融硬件基础设施。
(三)提高经营者金融资本意识和诚信意识,优化融资模式创新的软环境
我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多内生于农村土壤,其经营者多是由传统农民演变而来的。这些经营者也许是农业生产技能出众的种养能手,但他们难免也会附有我国农民几千年来特有的传统保守和风险厌恶思想并耳濡目染了近些年不断恶化的农村信用环境。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者要解放思想,培育适度的风险偏好和金融资本意识,根据生产经营需要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借助外部力量提高自身发展能力和发展水平。要改变“关系本位”历史传统,突围人缘、地缘、亲缘关系网络,努力扩展与外界的联系,扩大社会接触面,突破特殊信任达到一般信任,进而提高自身诚信意识。
篇3
多年来,任丘市始终突出农业的基础地位,大力实施‘三化’互动,在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同时,积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用城镇化理念建设农村,强力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紧抓机遇,先行先试,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力量,积极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新机制新模式。
2014年的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对农村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重大举措,、那么先让我们来说说什么是新型农民呢?新型职业农民”是个与时俱进的概念,它不仅要有农业生产技术,还要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政治素质、科技素质和身体素质诸方面,能够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经济发展而使自身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它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律、讲文明、综合素质高,具有现代特征农民的总称。自2014年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以来,我句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890人,其中生产经营型640人、专业技能型150人、社会服务型100人。通过培训,全市涌现了一大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等致富带头人,辐射带动了周边农民,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1 开展新型农民培训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农民是建设现代农业和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只有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才能形成持续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力量源泉,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
1.2 由于历史的原因,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较短,整体素质不高。
1.3 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1.4 通过对农民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并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移风易俗,使之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2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意义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迫切需要。强调,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就要提高我国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让十几亿中国人吃饱吃好、吃得安全放心,最根本的还得依靠农民,特别是要依靠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只有加快培养一代新型职业农民,调动其生产积极性,农民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得到提升,农业问题才能得到很好解决,粮食安全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迫切需要。我国正处于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时期。作为基层的一名农业技术员,在深入走访农村、农户的过程中,发现农业生经营方式正从单一农户、种养为主、手工劳动为主,向主体多元、领域拓宽、广泛采用农业机械和现代科技转变,现代农业已发展成为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产业体系。只有培养一大批具有较强市场意识,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现代农业发展才有人才支撑。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大农业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素质结构性下降的问题日益突出。以妇女和中老年为主,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比重超过50%。60%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不愿意回乡务农。今后“谁来种地”成为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确保农业发展“后继有人”,关键是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作为关系长远、关系根本的大事来抓,通过技术培训、政策扶持等措施,留住一批拥有较高素质的青壮年农民从事农业,不断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3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3.1 拿我市举例来说农业人口58万,农业从业人员46万,目前全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890人,认定目标309人,远远不能满足全市农业适度发展经营需求。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资金支持力度,适当增加认定数量,扩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总量,尽快形成一支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主力军,助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3.2 允许学员连年培训,提高农民职业技能水平。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具有发展意识、自身素质较高的青壮年农村劳动力已转移出去,而留守本地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年龄普遍偏大或文化素质较低,对职业技能的接受能力较差,由于项目要求,同一学员三年内不能重复培训,造成部分学员职业技能水平提升不明显。建议根据农民的生产、生活、文化水平等特点,按照产业发展需求设置课程,允许有适度经营规模的学员连续进行培训,适当延长受训时间,切实提高农民的从业水平和整体文化素质。
篇4
关键词:TFP;农业投资;现代特色农业
一、榆林现代特色农业基本情况
(一)现代特色农业概念和发展情况
现代特色农业是指依托区域资源比较优势,将区域内特有的农业资源转化为现代特色商品的农业经营方式。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黄土高原和毛乌素大沙漠的交界区和陕甘宁蒙晋五省(区)接壤地带,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光热资源丰富,是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和陕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基地,目前共有各类农作物46种,其中23项优势农业资源占据陕西省第一位。随着榆林特色林果区、旱作农业区、特色种植业区、特色草畜区和农副产品加工带等“四区一带”产业布局的逐步形成,现代特色农业已呈现出区域化种植、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良好发展势头。然而,仅仅拥有良好的农业资源禀赋,而没有配套政策措施和金融资金的大力支持,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仅仅是一句空话。近年来,中省市各级政府和金融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快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扶持农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支持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和专题规划等政策保障措施促进榆林特色农业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和农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此外,在发展间接融资的同时榆林市鼓励和协助本土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债券市场、资本市场的发展,目前榆林已扶持三家特色农业企业在上海股交所挂牌。
(二)榆林现代特色农业的现状和特征
榆林地处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属于典型农牧交错区域,不仅有广袤的黄土地,而且有丰富的沙地资源,非常适合现代农业的多样化规模经营,正在成为继八百里秦川之后陕西第二大粮仓,农业产能和农民人均收入稳居全省前列。2014年榆林粮食播种面积476.40公顷,其色产业规模覆盖面积达到80%;2014年榆林实现农业总产值134.78亿元,特色农业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70%;2014年榆林农民人均纯收入9730元,其色农业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达50%以上。
1.现代农业主体不断壮大,农业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
作为现代特色农业主体的主力军,榆林市已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31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923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570个,农业经营主体居全省第一。此外,榆林还是全国唯一实行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整市推进的地级市,目前纳入追溯系统管理的企业或合作社达到123家,占全省总数的80%。从最初的示范带动到集中推广,榆林现代特色农业园区在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壮大,截至2014年末共建成现代农业园区188个,其中省、市、县级分别为40个、56个和91个,基本实现了县区全覆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榆林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也于2013年成功晋升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定位于打造中国西部最大的现代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目前,各类园区入驻企业达到135家,形成基地45万亩,实现总产值23.9亿元。
2.现代农业产业项目势头强劲,特色农产品品牌效应凸显
依托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优势,榆林已打造出了一批国家级、省级名优农副产品,初步形成了榆林山地苹果、榆林羊肉、榆林红枣、大漠蔬菜、榆林马铃薯、榆林小杂粮等六大公共区域品牌,27个省级名牌产品或著名(驰名)商标,有力促进了农业产业升级晋档。特色农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份额明显,品牌影响力不断加大,其中红枣占国内市场份额的1/5,羊绒初加工产品占全省市场份额的4/5,羊肉占全省市场份额的3/4,“大明绿豆”占日本绿豆市场份额的1/3,现代特色农业逐步展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3.农业投融资体系逐步完善,由单一化的政府投入向多元化社会融资转变
在“三农”投入方面,榆林政府每年将新增财力的30%用于“三农”发展,从2009年开始,省市共筹集3亿元设立了现代农业专项资金,促进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和产业集群的建设。2014年与邮政储蓄银行签订了“深化金融合作,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框架协议,授信6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榆林市现代农业发展。此外,随着国际能源经济疲软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榆林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开始从煤炭、房地产等行业转向投资现代农业,由于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在非农领域积累了一定资金和市场经验,在推动农业产业园建设、特色农业、设施农业规模化发展上敢于大手笔投入,多元化社会资本的注入有效助推榆林现代农产业发展。
二、支持榆林现代特色农业的路径选择
(一)加强金融支持力度,推动现代特色农业发展
一是继续强化以农商行为代表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支持。以农商行为代表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作为本土金融机构,一直是“三农”信贷投入的主力军,截至2014年末,榆林涉农贷款余额1001.72亿元,其中以农商行为代表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涉农贷款达444.45亿元,占全部涉农贷款的44.36%,主要投向农林牧渔、农用物资和农副产品流通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农产品加工贷款等,有力支持地方特色农业发展。二是加强以小额贷款公司为代表的准金融机构支持。自2008年榆林成立首家服务“三农”和支持“小微”的民间信用中介平台-神木惠民小额贷款公司以来,全市已经陆续成立65家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达64.52亿元,其中支农、支小贷款约占全部贷款的2/3,有力满足了“三农”和“小微”的贷款需求。
(二)逐步完善农业投融资体系,助力现代特色农业发展
随着近期国际能源经济疲软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在经济新常态下,榆林积极转变原有能源经济一枝独秀的发展方式,引导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开始从煤炭、房地产等行业撤出,转向投资现代特色农业,建立了以各级财政为主导,社会各界参与的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投入机制。例如:府谷煤炭行业巨头高乃则投资兴建了高庄则现代农业园区,靖边县石油老板投资建设了10万头生猪场,知名企业羊老大公司也开始投资农业园区建设和农业产业发展。在多元化社会融资发展的同时,积极鼓励和协助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债券市场、资本市场融资,逐步设立园区中小企业特殊联保贷款体系和小额贷款担保公司等融资平台,解决由于农业企业弱质性面临的资金难题。
(三)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带动现代特色农业发展
1998年,米脂县的“孟岔模式”开启了榆林市农村土地流转的序幕。通过多年发展,涌现出一批各具特点、可供借鉴的典型模式,例如定边县西关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经营模式”、“榆阳土地细碎化整合模式”、神木县尔林兔镇农户耕地互换规模经营模式等等,使“条条地”变成“整装田”,土地产出率和农业机械化水平明显提升。目前榆林市农村土地流转从最初的互换和转包逐步发展为转让、出租以及股份合作等形式,累计流转土地面积192万亩,占全省流转面积的32%,占据土地流转面积全省第一,主要流向种养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现代农业园区和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经营主体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后,通过建立农业生产基地,开展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推动了现代特色农业化发展。
(四)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园区建设,引领现代特色农业发展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园区是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着力打造现代农业“500强”———重点建设“百强现代农业园区”、“百强龙头企业”、“百强家庭农场”、“百强专业合作社”和“百强一村一品示范村”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园区引领、推动和示范效应,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通过农业产业化来实现农业现代化。
三、加强金融支持现代特色农业的政策和建议
(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信用体系建设,增强区域资金集聚力
一是充分利用资源型经济的资金积累优势,引导政府财政和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改造、品种开发等用途的投入,拓宽对农业产业投资的渠道,提高对农业产业的投资比例,为引导其他资金进入农业树立导向。二是以涉农金融机构为主体,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为平台,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逐步将涉农信贷业务信息纳入征信系统进行专项监测。此外,还要大力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创建活动,加大对信用优良农村经济主体的授信额度和支持力度,通过改善当地金融生态和信用环境,解除金融机构信贷的后顾之忧,增强区域信贷资金集聚力。
(二)加强融资渠道建设,增强融资选择的多样性
首先,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以农商行为代表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要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在信贷、担保、审批、防控等环节,加大对农业经营主体信贷支持。其次,要引导、规范和管理工商业资本和民间借贷行为,通过正确引导工商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向现代特色农业投资,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的科技推广、生产加工、经营销售等服务。最后,增加中小金融机构数量,推进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建立,同时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设立中小金融机构,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提供更多的融资选择。
(三)财政金融合力设立专营机构,提升投资现代农业的信心
农村金融投资公司是立足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将金融融资和产业投资相结合,实现农村金融与农业产业一体化的新型金融组织。通过农村金融投资公司的平台,既能够引领社会资本、金融资金投向现代特色农业,又可将财政支农资金集中运作,通过资本投资和运营平台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借助“杠杆效应”,实现财政资金、金融融资和产业投资的良性互动,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
(四)健全保险体系,解除现代农业的后顾之忧
设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区别于传统的商业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以政府财政补贴和农村产业主体支付小额保费为基础,实行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和市场化运作的模式,一方面能及时分散农业风险,补偿农村产业主体损失;另一方面有效解决商业保险趋利性强、覆盖面窄的问题。此外,以农村关联主体间互担保机构和民营商业性担保机构为基础,建立农业担保基金,并向上逐级建立再担保机构,通过开展一般再担保和强制再担保业务,为区域内以乡镇龙头企业为主的农村产业主体提供信用担保,解决农业融资中无担保和担保不力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锐,杨鹏亮,盛瑞.榆林市农业产出增长动力来源寻找[J].榆林学院学报,2015(5):66—70.
[2]课题组.金融支持农业产业链发展研究[J].西部金融,2015(2)):43—46.
篇5
一、培育对象遴选确定问题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不是一种简单的教育和培训,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创新性工作。要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卓有成效,首先必须明确并遴选好培育对象。中央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目的是引导和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生产技能和经营能力,促进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快速形成,吸引和留下一批综合素质高、生产经营能力强、主体作用发挥明显的农业后继者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从根本上解决 “谁来种地”、“怎样种地”问题。这就对新型职业农民提出了较高要求。近年来,全国各地有关部门及大批专家学者对新型职业农民都进行了积极的研讨,目前已形成比较统一的认识和概念,即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且达到一定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在《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农办科〔2013〕36号)和《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农民培训工作的通知》(农办财〔2014〕66号)等文件中都对新型职业农民作了具体表述。从中可以看出,新型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兼业农民不同,新型职业农民是职业农民中的优秀者,其基本特征:一是新型职业农民是市场主体,其充分地进入市场,并利用一切可能的选择使效益和报酬最大化,一般不低于外出务工收入。二是新型职业农民把务农作为终身职业,具有高度的稳定性。三是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观念,不仅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还要求其行为对生态、环境、社会和后人承担责任。四是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受到社会的尊重。因此,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我们应准确把握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和内涵特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新型职业农民的遴选标准,正确遴选培育对象,让真正从事农业生产、迫切需要提升素质和生产技能、愿意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人优先接受培育。
二、教育培训问题
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高素质的鲜明特征,决定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首先要对培育对象进行教育培训。要达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目标,仅靠短期的一事一训的农民培训是不够的,需要进行全面系统的农业职业素质教育,使受教育者不仅具有基础、系统的农业知识技能,还要有农业方面的宽广视野、综合经营管理能力、优良职业道德和诚信经营意识等。因此,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至少是农业中专学历教育,短期培训仅是辅助环节。应按照“教育先行、培训常在”的理念,大力构建经常性短期技术培训、系统农业培训和农业职业教育互相补充的教育培训层次,坚持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并重。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中专学历教育,教育部、农业部在2014年4月已联合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这是为新型职业农民量身打造的中职教育方案,当务之急是各级政府应大力支持积极付诸实施。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财政部已经列出专项资金进行扶持,各级政府也应配套资金努力扩大培训规模。应加快建立包括留地务农农民教育培训、农业后继者培养和认定后新型职业农民经常性培训的配套制度。为确保教育培训质量,要创新教育培训模式,对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分类、分产业、分工种、分岗位开展培训,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分段安排课程,要注重实践技能操作,推行农民田间学校的教学培训方式,实行“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育模式;要创新教育培训内容,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和农民实际需求安排教学培训内容,制定针对性强的培育计划,课程设置要符合农民特点和学习规律,教学实践活动要形式多样;要创新教育培训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在线教育培训、移动互联服务、在线信息技术咨询、全程跟踪管理与考核评价等教育服务活动。
三、认定管理问题
认定管理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一个重点环节。从当前的实践看,各地对认定管理的认识还不够到位,认定主体不明确,职责划分不清晰,对于认定标准如何确定、认定后怎么管理,考虑得不周密。新型职业农民只有通过有效认定,才能得到确认并据此享受优惠政策扶持;只有搞好管理,才能规范新型职业农民、建设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认定管理是对新型职业农民扶持、服务的基本依据,是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的载体和平台,应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管理。根据农业部的意见,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主要是对生产经营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对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主要开展农业职业技能鉴定并建立统计制度。
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县级政府要制定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明确认定条件、认定标准、认定程序、认定主体、承办机构、相关责任,建立动态管理机制。认定条件是新型职业农民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应包括思想道德、身体状况、从业经历和教育培训情况等。认定标准是新型职业农民必须达到的标准。要充分考虑不同生产力水平和当地实际,分产业确定初、中、高三个等级的认定标准,重点考虑专业技能标准、生产规模标准和收入标准,确保新型职业农民的收入不低于一般外出务工收入。认定程序是新型职业农民认定过程中应严格执行的程序,各地应因地制宜制定认定程序和操作方案,一般需要公告、个人自愿申报、村委推荐、乡镇审查、县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办公室汇总审核,然后报新型职业农民评审认定委员会评审认定,认定后应由县级人民政府发证。新型职业农民认定主体是县级人民政府,由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由于认定工作的复杂性和长期性,最好是委托各地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具体承办。认定后对获证的职业农民要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和科学管理制度,实行动态管理,明确相应权益。要坚持政府统筹、农民自愿、动态管理、政策配套等原则保证认定管理制度的可持续性;要通过规范、严格的认定制度和工作规程来保证认定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可靠性,有效防止认定工作出现徇私和寻求部门利益的倾向。
四、政策扶持问题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首要目标是要培育稳定、高效、可持续的农业从业生力军,实现未来有人务农、能人务农、职业务农。为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实行政策扶持,建立健全培养人才、激励人才、留住人才的良性机制。只有对新型职业农民落实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才能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吸引力,才能更好地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所以,强化扶持政策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关键及根本保障。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扶持应是全方位的,归纳起来可分为支持教育培养、扶持产业发展、提供保障服务等政策。一是要大力强化教育培养政策。各级政府应加大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投入力度,积极推动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纳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助学和免学费政策范畴,对获证的职业农民,要建立免费继续教育制度,定期免费开展农技、经营、管理等培训。应加快农业职业教育、农民培训、农技推广等体系的融合,建立专兼职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与新型职业农民结对帮扶制度,保证新型职业农民的知识技术更新适应产业发展要求。二是要因地制宜出台产业扶持政策。以良好的产业政策增强农业吸引力、保障农业人才活力。新型职业农民需要以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为条件,应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出台土地流转政策,使土地适当集中;要在土地流转、农业补贴、金融信贷、农业保险、农业项目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倾斜力度,确保种地能得实惠。三是要积极创设保障扶持政策。用以解决农民职业化发展的后顾之忧,包括社会保障、服务保障、社会地位保障等。应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参加并享受职工养老与医疗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与农业社会化服务,引导社会资金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直接服务于新型职业农民产业发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各级政府制定有效的扶持政策措施,国家层面应尽快做好顶层设计,地方政府也要积极出台配套政策,形成稳定的制度。农业各部门以及财政、人社、发改、土地、教育等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也应积极挖掘本部门的潜力,最大程度地支持扶持新型职业农民。
五、培育体系建设问题
篇6
(一)倡导绿色生产,实现农业资源循环利用
要将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特点、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理念纳入到农业发展中,就要从农业的各个生产环节进行管理。要想进行循环型农业经济就要找到切实可行的构建渠道,以此更好的为构建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提高有利的执行条件。具体来讲就是要在前期进行广泛的宣传,让人们意识到循环型农业经济的特点和利益关系,发展循环型农业经济所带来的先进技术在耕种及发展使用上的便利条件和所能带来的直接的经济利益。除此还需要强调的是,循环型农业经济的主要问题就是绿色生产。要保证生产过程中的科学施肥,以及如何节省资源。在农业生产方面要想充分保证顺利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农作物施肥问题上尽量采用科学的测土施肥法进行耕种,充分利用家肥的再利用。在农作物防虫上要避免毒性较大的农药长期喷洒,采用一定的防治技术,是产品的质量在现有条件内达到最优。
(二)发挥政府职能作用,促进高效生产,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要发展循环型农业经济,构建较为完善的农业经济体系,就需要我们在生产经营方式上做好规划。在规划上政府要发挥其职能作用,运用政府职能权利作用进行市场渠道的开发和宣传及资源的有效配置,在建设体系上对于资金的运转和使用上一定要严格的控制及支配,以其加将循环型经济理念同土地、技术、资金以及人才达到集中和充分利用的效果,达到生产的技术转变,以此形成农业生产的产业链模式,最终实现集约化发展模式,从而有效的实现投资低、各方资源利用率高,回报率最优的目的。
二、构建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措施
(一)完善农业服务配套体系,并将其落实到位
政府需借助相关机构向大家宣传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特点,营造良好的构建氛围。使大家在这种氛围下充分的了解到循环型农业经济所能带来的直接经济利益及生态利益;要想保证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顺利实施就需要有技术及人才的支持。因此,要加大农村服务体系及科研力量的建设,组建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技术型人才队伍;加大农村信息网络的建设,使耕种者思想和行为都提升到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轨道上。还需要投入大量的技术设备进行支持,才能更好地实施循环型经济体系。现在比较常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有废弃物资源化技术、二是耦合技术、减排减量化技术。如水肥药高效利用技术等;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建设的着重点就是农药喷洒机械等对于农药使用上减量化;废弃物商品有机肥生产加大化、固液分离、沼气发酵等废弃物资源再利用化。
(二)提高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水平,打好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基础
要构建区域型农业经济体系,就要利用好农业的主体地位。地区农业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体系构建的成果。因此,构建区域型农业经济体系就要提高当地的农业发展水平,主要手段就是确保农民的主体地位,以市场为发展导向,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及高科技设备为支撑,采用现代的管理方法,达到地区农业特色和人文特色等发展最优的目的。通过规范的管理方法和措施,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为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打造一个坚实的运行基础。
(三)实行节约生产、集约化经营,明确在发展循环经济中政府的作用
要保证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有效运行,实现节约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的目的就要求政府在各个流程上都有选择有效的服务途径和有一个有效的实施方案和明确的政策导向。在土地的选择、合作及资金问题上都有明确的执行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整个农业生产过程有机的联系到一起,真正的形成一条完成的产业链条,从而保证农业经济体系的发展和运行。规模化的发展还需要政府建立并健全农业的产业体系,将资源配置和技术支持落到实处,从而有效的拓扩大经营规模及产业链的延伸工作。只有形成一个有序的健全的产业链,才能保证农业经济体系的有效运行。
(四)大力发展以循环经济为基础的环境产业
建立在新型循环型农业经济理念基础上的生态农业产业必将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并列成为当代最具发展潜力的三大领域之一。通过发展循环型的农业环境产业,加强“三废”综合利用,充分开发并利用再生资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延伸产业链,开辟新的生产领域的措施。对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对无法再次循环利用的污染进行无害化处理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
(五)区域循环经济体系的制度创新
循环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是集经济、技术、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其启动和运行离不开制度的约束。因此,要发展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需要不断的对传统的运行制度进行创新。包括利用市场本身所具有的有效配置资源的效能,来鼓励对环境有建设意义的活动,阻止对环境有破坏性的生产活动,建立起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有效机制,以资源循环利用为基础,维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同时依据区域循环模式,制定相应的制度并将制度进行创新,形成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内多重循环从而形成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内多重循环共存共荣。
三、结语
篇7
领导文萃:我国未来最大发展潜力在城镇化,而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您长期从事农业和农村经济政策、农村产权制度和农业宏观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多次参与中央1号文件起草工作。请您谈谈应如何看待城镇化与“三农”的关系,推进城镇化对“三农”有哪些影响?
张红宇:我国1996年城镇化率达到30.48%,进入了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率以每年一个百分点以上的速度提升,到2012年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2.57%。城镇化是二、三产业不断聚集和产业结构转换的过程,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迁移的过程,也是城镇的各种资源向农业农村扩散和支持农村发展的过程。城镇化与“三农”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紧密关系。党的十明确提出要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是正确处理城镇化与“三农”关系的重要指针。
城镇化会对“三农”发展带来全面的变革。对农业来讲,城镇化及与之相关的二三产业发展,将创造出对农产品的大量需求,为农业发展提供广阔市场空间,同时又给农业发展提供技术、装备、管理支撑,推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对农民来讲,城镇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真正意义上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仅仅表现农村人口职业的转换,而是要让农民变市民,享受到和城镇居民一样的就业、住房、教育和社保等公共服务。农民变市民既可以扩大消费的即期需求,也可以带动住房投资等长期需求。对农村而言,健康的城镇化应该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城镇化对“三农”良性作用的发挥,关键是要选择一条合理的城镇化路径,建立起城镇带动“三农”发展的良性机制。
农业对城镇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要素方面。随着农产品需求快速增长,农业的产品贡献和市场贡献功能需要不断强化。而随着农村土地、劳动力、资金等资源不断减少,要素贡献的功能需要逐渐弱化,特别是土地资源贡献应当慎之又慎。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要求农业生态贡献的功能更加凸显,并要求得到加强。此外,农业对稳增长、控物价有重要意义,农产品供给充裕、价格稳定,对宏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突出。
领导文萃:说到要素贡献,提供农产品始终是农业的第一要务。推进城镇化对粮食安全和农产品的供求有什么影响,城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之后我们是否还应坚持立足国内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方针?
张红宇:从全球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只要有农业,其发展的核心目标和首要任务都是确保农产品供给。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保障农产品供给更是重中之重。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镇人口增加、消费结构升级会导致粮食和农产品需求的增加。城镇人均口粮的消费水平要低于农村人口,但间接消费的粮食和农产品水平则要远高于农村人口。对比发达国家的食物结构和农产品人均占有水平可以发现,工业化、城镇化导致城乡居民食物结构发生变化,肉奶蛋消费水平提高、比重增加。比如美国人均粮食、牛奶、植物油消费量分别为1000公斤、260公斤、130公斤,分别是我国的2.5、9.3、2.2倍。据测算,仅由于膳食结构中肉蛋奶增加一项,我国每转移一个农村人口,就增加饲料用粮75公斤。2002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一直在35%-38%之间徘徊,表明食品消费结构升级等因素延缓了食品消费占比下降的趋势。目前全国每年大体增加粮食需求400万吨、肉类80万吨、植物油50万吨,粮食等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的态势不可逆转。
但与需求持续刚性高增长不同的是,粮食等农产品的供给增长并不容易。近年来,在强农惠农政策的有力推动下,我国粮食生产战胜多种困难和风险挑战,2012年粮食产量达11791亿斤,创历史新高,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首次“九连增”,主要农产品供给充足,满足了世界上最大规模也是最快速的城镇化对农产品供给的要求。实事求是地说,这一成绩的取得,是在耕地、水等自然资源高强度利用的情况下取得的,代价不小。而且在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争地争水还将进一步加剧农业发展的资源约束。1996—2011年底,我国耕地面积净减少1.25亿亩。近几年耕地数量下降的趋势虽有所缓解,但占优补劣问题突出。农业用水比重从1997年的69.7%下降到当前的61.3%左右,降低了8.4个百分点,减少了200多亿立方米。未来保供给的压力将日趋加大,粮食供需将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长期趋势。
城镇化对粮食安全和农产品的供给带来了很大压力,但我们更要坚持和强调立足国内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基本方针。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原因很明显,中国人的饭碗只能由自己来端,别人也端不起。2012年我国粮食产量占全世界粮食总量的25%左右,是名副其实的农业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靠国际市场是确保不了我国粮食安全的。因此,城镇化越是快速发展,越是要强调农业的基础支撑,越是要强调提高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自给能力和水平。
目前,我国重要农产品的人均产量均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保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总量平衡有基础、有条件,但结构失衡、产销失衡和进出口失衡的风险不可忽视。近年粮食“九连增”、人均粮食占有水平提高,是以减少粮食以外的农产品种植面积和生产能力为置换代价的,是以粮食以外的农产品自给能力降低和进口量增加为置换代价的。2012年我国农产品进口额达1125亿美元,进口依存度已达14%,比2006年上升了3.5个百分点;粮食净进口1296万吨,大豆、植物油、棉花、食糖进口量分别达5838万吨、960万吨、542万吨、370万吨。据专家统计,我国进口的农产品已相当于6亿亩耕地的产出量,实现结构平衡难度越来越大。
如何满足快速城镇化对农产品日益增加的需求,并实现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等诸多目标?我认为,一方面,要对重要农产品进行战略排序。根据大宗农产品需求规模、国内生产潜力和利用国际市场的可能,统筹规划、合理确定各品种的阶段性自给率目标,有保有压有放,并相应调整产业结构。以粮食特别是水稻为首要保障对象,即使没有比较优势也必须保障,这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棉花、油料等经济作物可适当进口,对没有比较优势、无关国计民生的小宗农产品,则完全可以放开进口。从而既确保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也为其他国家出口农产品提供空间。另一方面,要加强农产品进出口调控。思考和谋划我国农业在全球农业中的准确定位,既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增强出口农产品竞争力,也合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进口调剂余缺和防范进口冲击之间找到平衡点。充分利用世贸政策空间,加大生产性补贴力度,实现财政支持总量增加、比例提高、结构优化。充分运用关税、配额管理等措施,加强对大宗农产品的保护,做好贸易预警,及时启动贸易救济,加强贸易补偿,强化外资监管。
领导文萃:但在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除了您刚才提到的耕地、水资源之外,还包括劳动力等资源也是大量从农业流出的,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拿什么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张红宇:各种农业资源大量外流无疑增加了保供给的难度,但这并不意味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是一道无解方程。2004年以来,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各种资源大量流出的同时,我国农业取得了“九连增”巨大成绩,做法与经验值得总结借鉴。大体来讲,基本的思路就是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推进农业机械化、应用先进农业科技、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等途径,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业资源要素的整体配置效率。2012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4.5%;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7%,农业生产正在实现从主要依靠增加资源要素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转变,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向主要依靠机械动力转变。2011年,我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和旱涝保收面积已分别增加到了9.25亿亩和6.51亿亩,比例分别达到50.7%和35.6%,“靠天吃饭”的局面有了改善。此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较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不断健全,都为“九连增”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认为,要同步实现城镇化快速发展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目标,是有基础、有条件的,也是我们必须完成的目标任务,关键是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提高中低产田的产出能力。按照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注重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注重耕地质量建设,培肥地力;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二是大幅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基本的做法是依靠机械化替代农业劳动力,重点是解决好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和培育农机服务组织三大问题。三是依靠科技提高农业单产水平。着力解决农业科技中的创新问题,大力培育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突破性科技成果,努力提升单产水平,这方面空间很大、潜力也很大。四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完善针对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政策,鼓励新型经营主体规范发展、做大做强,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五是调整政府行为。下决心解决农业经营方式问题,促进小生产和大市场对接。加强政策引导,一方面要推动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另一方面为普通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提供更高质量的公益性生产服务。
领导文萃:刚才您提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是一个很热门,也是比较新的提法,这一群体的出现与城镇化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具体包括了哪些主体,对其应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取向呢?
张红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是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凸显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大批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之后,务农劳动力绝对数量和相对比重都大幅下降。目前,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已经从1991年最高峰时的3.91亿人下降到了2.58亿人,占就业人员的比重则从1978年的80.5%下降到了33.6%。与数量和比重下降相比,更为严重的是务农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出现了结构性下降。目前,务农劳动力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性别结构都出现了明显变化,老龄化、低学历化趋势明显。2006年第二次农业普查的结果表明,50岁以上的农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就已经达到32.5%,比1996年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时提高了14.4个百分点,近年来这一趋势还在不断加剧。如何解决“谁来种地”问题,同样是城镇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命题。
解决“谁来种地”问题,关键要使农民“去身份化”,成为一种职业选择而非身份象征。留乡农民职业化与转移农民市民化是同一硬币的不同侧面。一方面,只有转移农民市民化,留乡农民才有条件扩大经营规模,实现充分就业和专业化生产;另一方面,只有推动留乡农民职业化,解决好“谁来种地”问题,城镇化发展和转移农民市民化才有坚实的基础。在城镇化进程中实现农民群体的职业分化,使农民“去身份化”,成为一种有尊严、有保障的职业选择,是城镇化进程中农民问题的最终目标。从国际经验看,很多国家都采取措施来解决城镇化之后的农业劳动者减少和老龄化等问题。日本从1993年开始实行认定农业者制度,对从事专业化农业经营的生产者给予重点支持,在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增加经营者收入、抑制农地的闲置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小农经营体,日本农业的今天有可能就是中国农业的明天,其经验教训值得参考借鉴。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与职业农民紧密相关的一个概念,是比普通农户更为专业化、规模化的农业经营者。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类群体。第一类是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目前,全国有经营面积达30亩以上的种植业大户887.4万户,家庭农场87.7万个。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的优势在于兼具家庭经营和规模经营的特点,既充分发挥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能获得较高的经营收入,应当成为未来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扶持政策不完善,整体力量还比较薄弱。第二类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典型的代表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优势在于能将农民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通过组织化实现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是未来提供农业生产的中坚力量。面临的问题是运行机制普遍不够规范,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不强。第三类是涉农企业类组织。其优势在于资金充足、管理先进、科技水平高,是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附加值、增强农业竞争力的主导群体。问题在于逐利动机强,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存在“非农化”、“非粮化”倾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数量规模虽远小于普通农户,但对农业生产的作用远大于普通农户。以粮食生产为例,目前我国有种粮大户68.2万户、粮食生产合作社5.59万个,这两类主体种了全国1/10多的地,产出了1/5多的粮食,已经成为粮食生产的骨干力量。
不同类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不同优势,政策导向也有不同。一是强化对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的扶持政策。尽快研究针对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的扶持政策,帮助其解决土地流转、设施用地、流动资金、风险保障等突出问题。同时着力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为规模经营主体提供生产。二是加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重点加强示范社建设,扶持政策和合作社是否规范相挂钩,引导合作社健全运行机制。三是探索工商企业租种耕地的准入监管办法。研究提出鼓励和限制工商企业进入的农业领域,探索监管工商企业经营风险、土地用途的具体办法,既要有效控制“非农化”现象,也要避免束缚企业发展活力。
领导文萃:目前我国有1.63亿在城乡之间流动的农民工,社会各界对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张红宇:城镇化最终是要实现人的城镇化,当前的推进城镇化的种种政策取向,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的人。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了52.27%,但非农户籍人口仅占总人口的35.29%,中间17.28个百分点的差额,主要就是外出农民工。同步推进农村人口的迁移与农业劳动力转移,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提高城镇化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目前,全国外出农民工数量有1.63亿人,其中在城市有着稳定就业与收入的这部分农民工及其家属,就是市民化的重点群体。要逐步使这部分农业转移人口完全融入城市,解决“伪城镇化”的问题。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突破口是户籍制度及与之相挂钩的各项待遇。核心是就业、住房、社会保障和子女教育几个方面。对于有迁移意愿、具备基本条件的那部分农民工而言,住房、社会保障和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要性更为明显。目前,仅有0.6%的外出农民工在务工地自购房,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基本与农民工无缘。农民工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参保率分别仅有14.3%、24%、16.9%、8.4%和6.1%,总体水平仍然很低。特别是对于很多年纪较轻的农民工而言,为子女争取更好的教育条件已经成为其落户城镇的重要动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户籍的迁移固然重要,但户籍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含金量”,与户籍相联系的这些待遇和服务才是关键。
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核心是要解决市民化相关成本的分摊问题。要使农民工享有与本地市民相同的各项权利和公共服务,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相关的住房、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的问题,需要一定的公共投入。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典型调查,一个典型农民工(包括相应的抚养人口)市民化所需的公共支出成本总共约8万元。这是一个总体的平均概念,在不同地区存在较大差别,总体看东部沿海地区较高、中西部地区较低,大城市、特大城市较高,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较低。解决农民工城镇化的成本投入,关键是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摊机制。农民工本身要通过劳动积累,以及其农村土地、房屋等权利的资产化,为实现迁移创造必要条件。但更为重要的是,农民工为流入地城镇的繁荣和企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流入地政府和企业也有投入的义务。政府主要致力于解决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方面的公共投入,企业则主要承担缴纳各种社会保险的义务。当然,从宏观上也要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地域方向上有所调控,更多鼓励以中西部地区、中小城镇和小城镇等市民化成本较低的地区作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点区域。
领导文萃: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在城镇化进程中大量的农地被低价征用,还造成了很多失地农民和社会问题,您认为应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一问题?
张红宇:我国的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土地城镇化明显快于人口的城镇化。有关专家的研究表明,1990-2000年,土地城镇化速度是人口城镇化速度的1.71倍;2000-2010年,土地城镇化速度是人口城镇化速度的1.85倍。而一般认为,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应该有一个合理比值,国际公认的标准是在1∶1.12之间,但我国的实际情况远远高于这一标准。之所以存在土地城镇化远快于人口城镇化的情况,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国城镇化走的是一条以廉价消耗农民土地为代价的低成本城镇化道路,通过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大量征收农民土地,使农民成为城镇化的重要买单者。实际上,如果把历史纵深拉得更长远一些的话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低价土地和廉价劳动力所维系的,这条路已经走了30来年,这种模式目前已经难以继续维系下去。
改变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局面,直接的办法是推进征地制度改革,提高对农民的征地补偿标准。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但我以为,在提高征地补偿标准的同时,关键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权利,从制度上提高土地城镇化的成本。重点是落实中央关于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要求,依法赋予承包期限更长、权利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之所以把实现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视为强化对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保护和抑制土地城镇化速度过快的重要措施,一方面因为更长的承包期限,必然要求在让渡农地相关权益时获得更高的利益补偿,在土地被征用时可以获得更高的补偿,“长久不变”能够调动农民保护土地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更长的承包期限也意味着城镇化占地成本的提高,有助于减少征占用土地的数量,推动集约节约使用土地,改变我国目前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局面。
与城镇化紧密相关的还有如何提高有限耕地资源的配置效率问题。在大量人口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之后,目前农村人地资源配置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人无地种、有地无人种或粗放种的矛盾比较突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我的基本考虑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要保持农业转移人口与土地的财产关系,维护其土地相关的财产权利不受侵害,但要隔离与土地的经营关系。也就是稳定承包权以创造财产收益,放活经营权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在坚持农地农用和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通过健全土地流转市场、规范流转中介服务、强化流转合同法律保护等措施,稳定土地经营主体预期,为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提高农民劳动生产率创造条件。一是明晰农民土地权益。通过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稳定农民对承包权的预期,为承包土地维权和流转奠定制度基础。二是加强土地流转服务和管理。建立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明确土地流转政策边界,加强项目监管和土地用途管制,遏制耕地流转“非农化”倾向。三是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在土地流转时切实尊重农民意愿,减少行政干预。鼓励规模经营主体与农户建立长期、稳定、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保护流转双方合法权益。
领导文萃:这些年我国城镇化的步伐很快,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渐拉大的趋势未得到有效遏制。在未来城镇化的进程中,如何避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张红宇: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总体保持了持续较快增长趋势。2012年农民增收实现“九连快”,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917元,比2003年增加5295元,九年间年均名义增长13.1%。特别是2010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速连续3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由2009年的3.33∶1下降到2012年的3.1∶1。尽管农民收入绝对数量增长态势可喜,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现象值得高度关注。近年来,我国城乡收入绝对差距一直在不断扩大,2012年达16648元,比2003年增加10798元。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虽有所缩小,但也仍在3倍以上。我国农民收入水平大大低于城镇居民的状况已经持续了30多年,这在新兴发展大国中是罕见的。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倍增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短板”主要在农民这里。
农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扩大,在世界各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发展经济学上的库兹涅茨倒U曲线理论等经典理论对此早有解释。但这个问题若解决不好,反过来可能会对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产生严重不利影响。纵观上世纪全球经济发展历程,60-70年代全世界超过中等收入标准的101个经济体中,只有日本、韩国、新加坡等13个国家最终成功越过“中等收入陷阱”,大多数国家至今仍被阻挡在“高收入之墙”外。国际经验表明,南美国家长时间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贫富差距过大,中低收入者消费能力严重不足,影响了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而日韩在中等收入阶段非常重视收入分配问题,努力提高农民和低收入群体收入,因而顺利跨越了陷阱。能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顺利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直接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实现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目标,首先必须明确促进农民增收的战略思路和具体目标。要把农民增收置于重中之重的排序位次,将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向农民倾斜,改善农村民生和社会事业,实现农民收入超常规增长,增速持续超过经济增速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速,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秩序奠定坚实基础。十提出了农民收入倍增目标,在此基础上,还应当明确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目标,比如到2015年使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缩减到2.5-3以内,到2020年缩减到2-2.5,并在一个不太长的时期内实现城乡收入无差别发展目标。围绕这些目标,从国家层面制定农民收入增长规划,出台一系列重大政策和改革措施,建立起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的目标,必须在继续做大蛋糕的同时,更加注重建立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分好蛋糕。初次分配是从根本上决定农民收入水平的环节,必须在这个环节建立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关系,使农村要素价值得到合理体现,以扭转城乡收入分配失衡格局。建立合理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使农产品价格保持稳定并温和上涨。建立农产品价格和城市低收入群体生活补贴联动机制,提高城镇居民对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容忍度。建立农民工工资稳定增长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制度,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水平,使其与劳动生产率、国民经济、社会平均工资、物价水平基本同步增长。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参与市场交换的方式,充分发挥土地财产属性。完善土地征收制度,参照经营性开发项目用地价格给予征地补偿。完善留地安置政策,经营收益主要分配给村民。再次分配环节,要强化以转移支付和社会保障为主要手段的再次分配。持续加大农业补贴力度,确保补贴增速不低于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研究实行农民收入直接补贴政策。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大财政补助力度,使农村社保水平和物价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并实现应保尽保。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接轨,建立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
领导文萃:城镇化之后大量的农村人口将向城镇转移,那么是否还有必要大张旗鼓地搞新农村建设,这样会不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张红宇: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之间并不矛盾,城镇化不能替代新农村建设,也替代不了新农村建设。城市的繁荣和农村的凋敝,绝不是城镇化的目的。即使未来我国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也还有几亿人口生活在农村,推进城镇化的同时,绝不能放松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篇8
关键词:供给侧;农业结构;农业质量效益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5月3日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相对于需求侧结构性改革而言的。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诸多难题和矛盾,主要表现在供给侧方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抓住了破解农业农村发展难题和矛盾的关键环节,这是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农业现代化的战略举措,也是今后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由来及概念。2015年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跃升。
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的生产率,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说的通俗点:想必大家都听过“需求侧”,就是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的“需求侧”,“供给侧”则与“需求侧”相对应,与此同时,“供给侧”是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四大要素。
(二)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演进趋势
1、需求结构的演进。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是必然。从品种结构看,水稻、小麦等粮食类产品消费比较稳定,肉类、蔬菜、水产品、水果以及奶制品等附加值高的产品需求日益旺盛,近年趋势十分明显。从质量水平看,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对农产品需求表现出差异化分层态势,但总体上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都越来越高。国际经验表明,当恩格尔系数降至40%以下时,人们对食品营养、安全卫生水平的要求更迫切,而2013年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已分别达到32.5%和34.2%。
2、供给模式的演进。传统经济时代,农产品供给更多聚焦于一个市场、一种资源,粮棉油糖、畜牧业的若干产品以及水产品,都要求高自给率。在开放的环境下,没有必要也没有条件通过自给解决全部的农产品供给。坚持立足国内基本解决吃饭问题,适当扩大国内紧缺农产品进口和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农产品供给模式更多聚焦于自给加进口,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产品供给的基本格局。
3、资源配置方式的演进。过去,农业生产主要依靠资源投入,属于粗放型增长模式,对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压力。最近几年,生态文明建设、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农业不仅要承担产品供给功能,生产过程也要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还要释放观光旅游休闲等多种功能,表现出低碳化、生态化特征。这种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趋势非常明显。
4、经营方式的演进。近年来,新型经营主体方兴未艾,与传统承包农户一起,共同从事农业生产与服务,商品化、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由“人力+畜力+精耕细作+分散经营+实体流通”转变为“人力资本+机械化+现代科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电商与实体流通”相结合。过去从种到收、从田间到餐桌,主要表现为实物形态的流通模式,链条长、环节多、损耗大、效率低,生产者与销售者、消费者距离较远。最近几年,冷链物流加快发展,各类产销对接日趋活跃,电子商务蓬勃兴起,阿里巴巴、京东等互联网企业踊跃进入农产品营销领域,电子商务将对农产品流通产生革命性影响。
5、政府{控方式的演进。政府调控农业以直接干预的方式为主,并在具体操作办法上不断演进。时期,政府按照严密的计划安排农业生产经营和农产品购销的各项活动。改革开放以后,逐步确立了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变革了统购统销的农产品流通体制,让农民逐渐成为独立的生产经营主体,让市场机制开始在农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并加大了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推广等方面的投入,对农民提供了直接补贴,形成了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党的十强调,要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形势的变化就要求政府对农业的调控行为作出相应调整。
二、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紧迫性
(一)农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与高库存并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消费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质量、高品质的农产品日益受到青睐,而国内有效供给却显得比较乏力,截至2015年我国粮食已经创下了“十二连增”记录,部分产品库存量居高不下。有专家估计,目前我国粮食库存总量超过万亿斤,其中玉米就超过4,000亿斤。可见,目前我国农产品面临有效供给不足与高库存并存的窘境,而这种困境的摆脱无疑需要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农产品价格“天花板”与成本“地板”两板挤压。所谓农产品价格“天花板”是指因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持续走弱,国内部分品种出现了国内外“价格倒挂”,这些国内生产的农产品价格上涨空间已经基本封闭的现象。农产品成本“地板”是指因土地租金和农用劳动力越来越贵,化肥、农药、农机、农膜等投入越来越多,我国农业生产的成本处在快速上升通道的情况。价格“天花板”与成本“地板”实际上都反映了我国农业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国内外“价格倒挂”下,巨大价差裹挟诱人的利润,洋货入市、国货入库,挤出效应将使国内部分农产品被逐出市场;而成本不断飙升,将导致比较效益持续走低,农业生产者积极性日渐丧失。
(三)耕地摞荒与过度耕作同在。由于城乡收入差异的客观存在,农民跳出“农门”思想的长期影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大量、有效转移,许多农村地区由留守妇女、儿童和老人构成的现象非常严重,耕地广种薄收、直接摞荒的比比皆是。与此同时,从“”至今,政府主要强调了农户的土地承包和经营权,但对其养护责任与义务却没有明确界定,部分地区因此而出现了过度耕作的情况。近些来,一些近效地区的塑料大棚、日光温室等设施农业,同样存在过度耕作的情况。耕地摞荒和过度耕作反映了土地资源浪费与掠夺使用同时存在,其破解同样需要从供给侧入手。
(四)公共服务水平低下和农业农村短板效应明显。由体制因素和发展阶段共同决定的、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仍是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结构性问题之一。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依然被过度、单向地向城市转移,工业和城市因此而过度发展;农业农村却难以获得工业化和城市发展所产生的红利。在城乡失衡发展过程中,农村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建设以及农村教育、医疗、卫生保健等基本公共服务均落后于城市。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低下制约了农业发展,农业发展滞后又进一步制约了国家整体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临泉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步思考
(一)优化种植结构,壮大特色产业。针对当前卖粮难、粮价低的现状,要积极引导农民尊重和适应市场变化规律,调整种植结构,在小麦种植方面,要大力发展强筋、弱筋优质、专用小麦,压缩普通小麦的种植面积。在玉米种植方面,要压缩玉米种植面积,减少玉米产量,适度扩大大豆、芝麻、杂粮等作物的种植。大力发展设施蔬菜,重c发展中、高端设施蔬菜,做大做强临泉县的设施蔬菜产业。同时,做好做精西瓜、中药材、生姜、大葱、瓜篓、芥菜、马铃薯、三粉等特色产品,着力抓好马铃薯产业发展,探索发展马铃薯种植、贮藏、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经济。
(二)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农业产业化不强是临泉县农业发展的短版。针对临泉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龙头企业少而不强的现状,我们必须大力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工程,围绕“强龙头、建设基地、创品牌、拓业态、促升级”,重点发展粮油加工、牛羊肉加工、脱水蔬菜加工、中药材加工和食品深加工等主导产业。依托现代农业园区,以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为抓手,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做强二产的基础上,加快发展休闲农业、生态农业、体验农业,推动农业与旅游、健康等产业深度融合。
(三)提高农产品品质,加快农业信息化发展。加强农业投入品市场监管,全面建立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管理和生产经营主体监管名录,实施农产品“身份证”计划。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制定主导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建立农产品追溯体系和质量安全体系。另外,把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作为推动农业市场化、倒逼标准化、促进规模化、提升品牌化的重要举措,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工流通企业与电商企业对接融合。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和农业物联网发展,实现“互联网+”现代农业。
(四)推行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以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开展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积极推广深耕深松、地膜覆盖保墒等技术。加强病虫害防控能力建设,开展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促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有机融合,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大畜禽粪污处理利用力度,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加快综合利用和收运储体系建设,探索使用加厚地膜和可降解地膜,扶持建设农用废弃地膜回收加工企业,建立完善废弃地膜回收再利用体系。推进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围绕打造区域产业生态圈,推广农牧结合循环农业模式,构建以农业企业为单元的生态小循环、以示范园为单元的生态中循环和以县域为单元的生态大循环。
(五)加强基础支撑能力建设和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以千亿斤增粮田间工程和农业示范园建设为抓手,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扎实推进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中低产田造,稳定提高地力。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快推进安徽农业大学皖西北农业综合试验站建设。加强技术攻关,支持传统技术改造升级,集成创新推广组培育苗、水肥一体化、农业物联网等一批现代农业发展关键技术。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开展公益和经营融合试点等。
主要参考文献:
[1]孔祥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政策建议[J].改革,2016.2.
[2]江维国.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6.10.
[3]毛杨花,陈红燕.农村经济发展现状[J].科技经济市场,2016.1.
篇9
关键词:新农民素质;内涵;结构特征
一、新农民特征与传统农民比较
(一)新农民本质特征探究
新农民是相对传统农民而言的,就其研究来看,目前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一个统一为学术界公认的表述方式。从历史角度看,早在《汉书》中记载,农民即“播植耕稼者”。《辞海》中的定义是:“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可见,在我国农民是集身份性与职业性于一体的概念,是在农村中与土地保持密切关系的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社会群体。但随着社会历史变迁,尤其是经济发展,其内涵和外延也与时俱进,不断发生渐变。远的不说,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逐步形成、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新农村建设,赋予了我国农民以新的时代内涵和特征。他们的思想意识、文化素质、生产方式、行为模式到生活环境等都发生了历史性的蜕变和革新,展示出新型农民特有的精神风貌和内涵品质。今天的新农民具备良好的文化基础,掌握必要的农业科技知识,有较强的现代科技意识和创新创业精神,具备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经营管理能力。是集农、林、牧、副、渔、工、商、运、建、贸于一体的综合产业者,是实施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的建设者,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二)与传统农民比较
1 思想观念不同
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农民是落后小农经济文化的产物。受居住环境、生产方式、交通条件和传统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制约影响,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人格心理与精神世界。人格上正直、诚实、善良、勤劳与依附、顺从、保守、自私、盲从交织并存。思想上重皇权等级轻民主平等,重平均轻竞争,重人情轻规范,重个人轻集体。这些严重束缚了他们心灵与思想的解放;而新型农民生活在一个高度开放、高速发展的新时代,所见所闻所感是前所未有的。面对科技日新月异、经济风云变幻和竞争日趋激烈的发展情势,扬弃长期以来束缚影响自身发展的陈规陋习和历史重负,与时俱进,转变思想,更新观念,逐步树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时代意识、改革创新意识、竞争发展的市场经济意识、现代的管理意识、民主法治意识和社会主体意识等,开始学会从大局长远开放的社会视角重新打量思考足下土地与人生(现代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问题,显示出新的思想境界与新的精神风貌。
2 文化素质差距
文化素质主要指人文与科技素质。由于历史的原因,较长时期以来,我国农村文化建设薄弱,教育发展相对缓慢,农民文化素质长期处在水平线下,全国文盲和半文盲主要集中在农村特别是欠发达地区,而且恶性循环,改善迟滞,进一步扩大了城乡差距,成为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和障碍;现代农业以知识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以创新为动力,以信息为媒体,是集约型和知识型农业。知识成为现代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新农民不能再是没有文化的“大老粗”。他们必须具备良好的科技文化素质。能够迅速地领悟国家政策、获得市场信息、了解国际行情以及发展动态、掌握农业科技及技能,能够及时调整和改进农业生产方式。如果不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不懂得科学技术,不能科学管理,不会市场经营,就不是合格的农业劳动者。
3 职业技能差别
农民职业技能和劳动能力是一定时期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历史反映,并成为制约影响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的决定性因素。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长期受自然经济的影响,文化相对贫困,农民科技水平较低,掌握农业适用技能能力薄弱,相当多的农民只有传统农耕的实际经验和技能,少部分农民所掌握的科技技能也仅仅是一些常规或单一的技术,严重制约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提高、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以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障碍;在传统农业向现代集约型、知识型农业转变进程中,单靠经验和勤劳实现致富梦想的时代已经过去,必须实施“科教兴农”发展战略,用先进科技知识武装新型农民,增强科技意识,提高科技素质,掌握生产和经营管理技能,成为新时代新农民。
4 生态文明差异
受传统农耕文明的制约和影响,我国农民在精神和物质生态文明条件上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状态。表现在心理上封建意识和小农思想影响较深重,法律意识薄弱,社会意识淡薄;健康方面医疗卫生条件落后、生活习惯不良,身体素质较脆弱;环境上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健全,交通不便,总体人居环境与条件较差;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与精神面貌都发生了深刻变革。时代赋予了他们先进的思想观念、良好的道德风尚、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参政议政的民主意识、法制观念及和谐发展的环保意识,他们赖以生产生存的家园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变迁,呈现出现代文明和谐健康的新气象。
二、新农民素质内涵与结构特征探析
(一)新农民素质内涵构建
1 文化素质
新农民文化素质在这里是一个狭义的概念,仅指所受的教育程度和掌握的各种文化知识以及所达到的认识水平与接受能力。主要包括基础人文类知识,如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艺、语言等。同时要求加快知识的更新速度,提高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实践、学会发展和交际等能力,从而有效增强职业的适应性和发展性。在传统农民向新农民转型的进程中,知识的重要性已是不争之事实。目前,农民受教育程度相对偏低,绝大多数仅有小学或初中以下水平,显然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要求。提高文化素质水平,培养有文化的新农民,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2 科技素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新农民素质的关键,是掌握科技知识的数量、质量及运用于农业生产实践的熟练程度反映。具体包括科技类知识,如现代农业科学、生产技术知识等。在当代科技革命日新月异背景下,作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新农村的最活跃并具有决定性力量的新农民,还须培养运用现代信息、生物等相关技术能力以及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由单一的种养技术向农工商综合技能的方向发展,这是新型农民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性内涵。
3 经营管理素质
这里具体是指新农民参与市场和经营管理农业的意识、技能和水平。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已融入市场并走向世界。作为农村新生产力代表的新农民,要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必须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不仅会生产,而且懂经营管理。“市场是各种交换关系的总和。”新农民应具有开放的市场意识与参与能力,具备信息接受与反馈能力和经营决策能力以及对人、财、物、土地等资源的经营管理素质,成为懂市场、会经
营的新型农民,做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促进者,农业经营方式的改革者、农业产业化的实践者。
4 思想道德素质
它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指新农民应有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包括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文明礼仪与风俗习惯等,是素质构架中形而上的精神支柱,是高尚品质与人格的体现,也是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新农村建设目标,就要求新农民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要使他们的思想观念、精神风貌、乡风民俗、道德修养、民主意识、法制观念等都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匹配,成为讲诚信、有道德、遵纪守法、顾全大局、团结友爱、热爱集体和移风易俗的一代新农民,从而为建设新农村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5 身心素质
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是素质构架的物质基础。建设新农村是一项前所未有的艰巨而繁重的系统工程。改造自然,战胜困难,应对挑战,需要强健的体魄与健康心理素质作条件。新农民应具有乐观向上的态度、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谐友好的情怀和良好的健康体魄,这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和可持续发展的坚实保障。
(二)新农民素质结构特征探析
1 主体与客体互动性
新农民素质主体与社会客体各因素之间,是一个密切联系、友好互动、和谐发展的统一体。首先,从外部客观环境条件来看,到21世纪中叶,我国将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其要素为投入集约化、资源配置市场化、生产方式科技化和产业经营一体化,客观上为促进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载体与发展条件;其次,从内在主观环境条件来看,加强新农民素质内涵建设,不断优化结构体系不仅为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所驱动,最根本的还是自身内在发展需求所致。因为新农村建设是身临其境并为此奋斗的农民这个社会群体的内在强烈诉求,它决定着农民自身命运的升沉和利益得失。因此,必须把提高新农民素质,促进和谐发展,升华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让新农民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不竭动力。
2 多维与层级整合性
纵向层次性与横向多维性的有机整合,融会贯通,形成一体,是素质结构的重要特征。首先,从横向纬度来看,新农民素质是一个由多元因素集成的综合体,具有空间广泛性与内容多样性。不仅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和生态等领域,而且包括公民的身心、道德、价值和文化素质,还应具备强健的体魄、坚忍的意志、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劳动技能和职业能力、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以及和谐的人际及生态关系等。其中,思想政治道德文明是核心,科技文化知识是基础,职业技术技能是关键,健康身心体魄是条件。关键是要树立素质、全人、终身教育观,坚持“多教”并举,统筹协调,巩固义务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完善继续教育,“再造中国农民。”其次,从纵向结构形态来看,新农民素质又可分为物质(智能)和精神两个层级:物质(智能)层面,即新农民的人文科技知识、职业能力和身心体魄。这是整个素质构建的基础平台,是农民从事生产经营的必需专门技术和特殊智力,是安身立命之本;精神层面,即全部的思想政治道德文明素质,包括价值观念、人生观、道德品质、人格修养和法纪观念等。同物质(智能)相比,它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人文色彩、意识形态特征和乡土风情,是精神与心灵的所在。由脱贫而逐步走向致富的新农民已不再是传统的“工具人”,而是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心灵美、人格新、情操高、关系和,已成为新农民素质构建与成长发展的重要目标与内容。
3 传统与现代融通性
传统与现代属于不同的历史范畴。“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农业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古代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所谓传统,是指在传统农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农民文化、心理、劳动和身体素质,带有特定的历史印记。就其内容而言,有积极的一面,但也有因时事的变迁发展逐步走向消退或将被历史淘汰的一面,所谓现代,是指在现代科技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农村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现代农民新素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具体表现为适应知识经济的现代科技文化知识、应对市场经济的竞争意识和经营管理能力、符合精神文明建设的道德情操和法律意识以及顺应网络化社会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等。在历史辩证法视野下,传统与现代有着不可隔断的联系,是一个彼此交替交融演化发展的过程。首先,从二者区别来看,彼此拥有不同的价值纬度与结构形态,表现出明显的历史断代性与区别性。传统农民素质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生产与发展,必须按照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进行改革与重构。但需要指出的是,强调二者区别,并不意味着排斥与否定传统中蕴涵的积极优秀的遗产,相反,则更能增强文化自觉性,促进新农民素质建设;其次,从二者联系来看,彼此又是相互依存、制约和融通发展的。现代新农民素质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传统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农民素质建设,是一个跨越历史、面向未来、构建新质的过程。必须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根基,以现代先进文化为根本,一方面,加强与历史传统的联系,深化强化素质结构的历史文化底蕴,为传统文化释放积极因子能量提供载体和条件,为现代新农民素质构建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源泉,另一方面,推进现代先进文化建设,赋予新农民素质以时代的新蕴涵与新活力。
篇10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网络贷款 家庭农场融资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互联网金融和家庭农场的内涵
互联网金融是指金融机构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App等互联网工具,可以实现投资、支付、信息中介和资金融通等业务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网银、宝宝军团,后续P2P、移动支付等也都是互联网金融的产物。P2P是英文“Peer-to-Peer”的缩写,意即个人对个人,又称互联网金融点对点网络借款,是一种借助互联网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和网络借贷平台,将小额资金聚集起来,并借贷给有资金需求的人群,而P2P平台从中赚取一定利息差的一种民间小额借贷模式。P2P还有一种更广泛的概念,泛指互联网金融,即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的相关理财行为、金融服务。简单说互联网金融是大概念,而P2P是其中的组成部分。这里的P2P网络借贷平台是为不易从银行取得融资的部分小微企业主或者个人等提供一条民间的渠道进行融资,也可以为投资者提供一个投资门槛低、风险较低,然而收益比银行存款高的投资渠道。
家庭农场,这里是指主要收入来源为农业收入,农业经营单位的家庭成员的劳动力。在研究中,家庭农场一般具有四个特征:第一个特征是以家庭劳动力为主。为他人劳动的农业和自己劳动的农业具有不同的结果,家庭农场区别于工商资本农场的雇工农业。第二个特征是要具有一定规模,而规模上限为在现有基础下,家庭成员生产能力所产生的最大经营规模,而规模下限是保障农户生活消费的最低规模,以区别于小农户。第三个特征是家庭农场注册,家庭农场型的农业企业要进行工商注册,便于识别和设立专门的政策支持,同时方便政府的管理。第四个特征是具有稳定性。稳定性决定农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经验与技术的积累。家庭农场稳定性是必然要求的,要包括生产、规划、融资、农场继承和品牌建设等一系列问题,以区别于兼业农民和各种承包的短期行为。
家庭农场最大特点就在于可以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和现代农业组织的发展,不仅仅保存着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要求和农户经营农业的优势,还战胜了小农户生产的弊端,而这特点也是家庭农场的优势所在。除此之外,家庭农场新模式的优势还体现在: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减少耕地闲置,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吸收部分劳动力,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稳定性和农业发展可持续性等。
当前,对P2P网络借贷与家庭农场融资难问题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互联网金融(或P2P网络借贷)和家庭农场融资两个领域的单独研究,将二者结合起来的问题研究还尚少。
传统信贷制度与家庭农场的融资需求不相适应
由于家庭农场模式的发展尚处于探索阶段,有显著优势的同时,仍存在限制性因素。如土地规模细碎化导致家庭农场土地流转集聚难、农业技术支持不足和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率低等,其中较为显著的障碍是资金不足、融资困难。从传统信贷的角度看,现存信贷制度对家庭农场融资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第一,传统信贷不适应家庭农场的融资需求。一是传统信贷不能满足家庭农场的经营特性对资金需求比较高的要求。家庭农场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不同于以往的普通农户,在生产经营环节上对资金的需求更高。但是,家庭农场企业不得不面对农业先天劣势、有效抵押资产不足、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因传统信贷准入门槛高,家庭农场的经营特性难以满足银行信贷资质认证的较高要求,这些困难都成为家庭农场在融资环节面临困境的直接原因。二是传统信贷不能满足家庭农场较大规模的融资需求和较长时间的融资期限。家庭农场一般属于集约化经营,需要一定规模的土地流转,具有较大的经营规模,同时需要先进设备的购置费、承担较多土地流转费,因此具有一定规模的金融需求,以及需要较长的融资期限。另外,家庭农场农业季节性劣势、农产品销售劣势等因素,都使得家庭农场融资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是高风险项目,并不符合传统信贷业务严格的风险控制要求,家庭农场融资也因此被排斥。而对于有足够资质完成银行信贷资质认证的家庭农场而言,能够缓解其自有资金不足的问题。但就现有融资配套体系而言,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其需求。这体现为融资渠道过于狭窄,金融产品匹配度低,农业保险制度不够完善等,这就需要一条适应家庭农场的民间融资渠道。
第二,现存信贷不适合家庭农场,需要找到没有抵押物的信贷。根据贷款用途进行划分,我国现在的传统信贷业务主要有: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工业贷款、农业贷款、商业贷款和消费贷款等种类。现主要介绍两种常用的现存信贷:第一种是流动资金贷款,这是一种为了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可以正常进行,满足需求者在经营过程中的短期资金需求而发放的贷款。由于流动资金贷款具有贷款期限短、周转性较强的特点,并不适合家庭农场这种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企业申贷。第二种是固定资产贷款,主要用于固定资产项目的建设、购置、改造及其相应配套设施建设的中长期本外币贷款,是银行为解决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资金需求而发放的贷款。固定资产贷款这种业务看起来符合家庭农场融资的需求,但是,固定资产贷款的申请条件要求是比较高的。而家庭农场企业,由于从事的是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约束、市场变动影响较大。所以对于银行来说,给家庭农场贷款风险是很高的,而且家庭农场企业并没有高价值的抵押。目前现汇贷款和票据贴现可以满足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需求,比如,满足客户外汇资金融资需求,企业流动资金方面的需求等,但对于家庭农场企业来说并不太适合,家庭农场的经济活动主要是在国内进行,所以一般不考虑这种贷款方式。
由此可以看出,传统信贷不适应家庭农场的融资需求,需要寻找一种适应家庭农场的民间融资渠道;现存信贷不适合家庭农场,需要找到没有抵押物的信贷。而P2P网络信贷模式因与家庭农场的经营较为契合,能够较大程度满足家庭农场的融资需求,从而为家庭农场的融资难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
P2P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具有灵活、便捷、借贷门槛低等特点,能够解决家庭农场短期融资问题和实现无抵押借贷
P2P网络借贷的特点较大程度满足家庭农场融资需求,能够缓解家庭农场无抵押贷款和自有资金不足的问题。P2P指在网上实现借贷,借入者和借出者均可利用这个网络平台实现借贷的“在线交易”。这是一种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将小额度的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的人群或小微企业的一种商业模型。它能很好地体现提高社会闲散资金利用率、发展个人信用体系或发展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和满足个人或小微企业资金需求这三方面的社会价值。P2P网络借贷双方可以借助互联网金融平台实现借贷,而且一般额度都不高,无抵押,完全是一种信用借贷,这与家庭农场的融资需求达成共识。同时,由于家庭农场经营一般是由零散农户集合而成,它在组织结构上具有集合性的同时又具有零散性,这种家庭农场的模式正与P2P网络借贷的便利性、灵活性的特点较为契合,因此,P2P网络借贷可以较大程度满足家庭农场融资需求。
家庭农场可以通过P2P网络借贷来满足融资需求,实现无抵押的举措,但是家庭农场要想更好地融入P2P网络借贷模式,还需要依靠以下措施来解决无抵押贷款和网络贷款融资的问题:首先,网络借贷存在较高风险,网络金融平台很多,企业必须要客观考察,多方比较,选择实力雄厚,安全保障较多的网络借贷平台;其次,家庭农场具有集合性,规模不一,所以要根据企业自身的规模和具体情况来整体规划融资方案;再次,通过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来进行借款额度的限制。国内主流的网络借贷平台大都采用这样的操作模式,可以有效地规避风险,比如利用房子、车子等物品进行评估;最后,网络交易的虚拟性容易产生欠款不还和欺诈的违约纠纷,导致借贷双方无法认证彼此的资信状况,作为合作家庭农场企业来说,必须制定好以便规范管理的一套完备规则。
互联网金融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家庭农场经营者也需提高对P2P平台的识别力
一方面,需要考虑P2P网络借贷在家庭农场中应用时存在的风险,确保家庭农场无抵押贷款和融资正常进行。农业生产容易受外界影响,容易产生季节性波动。所以,作为家庭农场要考虑风险保障,对企业自身的资金链运作,要尽量降低风险,做好财政预算和应对策略。一方面,对于家庭农场企业来说,如果还没有完全偿付到期的还款,要对借款人产生逾期罚息以及逾期管理费。然而违约后违约金额还是有一定的收回率,并不等于完全损失,同时还要承担信用降低的风险。另一方面,网络平台的大量放贷人信息中可能存在擅自从事金融活动者,会因为“非法集资”、“非法吸引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管理秩序而被追究法律责任,可能出现捏造借款信息而非法集资的情形。这些情况都会间接或直接给借款人造成不好的影响,甚至无端对家庭农场的运作造成较大的打击。
另一方面,需要找到适合家庭农场自身的P2P网络借贷模式,确保家庭农场融资到位和减小无抵押贷款的风险。作为借款人的家庭农场经营者自身应该主动应对现在P2P网络借贷的风险,把风险降到最低。首先,一定要学习相关法律法规,避免在融资过程中陷入违法的圈套之中。其次,要多方考察了解借贷的P2P平台,如今的网络借贷平台多如牛毛,选择实力雄厚、可靠的平台。再次,必须具备理财知识、鉴别能力与社会常识,在选择了好的平台之后,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融资服务。最后,壮大自身发展,实行有效的生产营销策略,最大效用地使用贷款,并做好还款计划,避免逾期还款、信用受损等风险。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①MertonR.C.,Bodie Z.:《Deposit Insurance Reform: A Functional Approach》,《Carnegie-Rochester Conference Series on Public Policy》,1993.
②和毅:《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供应链融资发展思考》,《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年第12期。
③江维国,李立清:《互联网金融下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模式创新》,《财经科学》,2015年第8期。
④Phillp Strallan,Jamesp Weston:《Small Business Lending and the Changing Structure of the Banking Industry》,《Journal of Banking&Finance》,1998.
⑤严谷军:《社区银行与小型家庭农场金融支持》,《农村经济》,2008年第1期。
- 上一篇:财务预算分析
- 下一篇:培养法治思维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