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基本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19 15:42: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量子力学基本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量子力学基本概念

篇1

本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证明这样的替代物是存在的,它与50年前人们讨论的所谓唯象随机量子力学以及随机零点场理论密切相关。这是一种涨落场,属于经典Maxwell方程的解,但是在零温下有非零平均能。作者们认为量子化源于经典物理与这种零点场涨落紧密联系的深刻随机过程,而量子力学的基本理论建筑在第一原理的基础上,这个原理揭示从更深层次的随机过程引发的涌现(Emergency,或译突现)现象的量子化。

作者们在本书所呈现的理论观点是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寻找而获得的答案。长期以来,科研人员试图寻找答案的以下问题:哪些概念对量子力学的发展起重要作用;是什么为这些概念提供了物理基础;量子力学背后的物理学的最新发现中,有哪些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形成了综合的和自洽的新的理论框架。

作者认为任何物质系统都是一个开放系统,它们永久地接触随机零点辐射场,并与其达到平衡状态。从这个基础出发,导出量子力学形式体系的核心以及非相对论QED的相对论修正,同时揭示了基本的物理机制。本书打开了通向进一步探索并揭示物理的新大门。读者会看到,这一任务远没有结束,仍存在很多问题没有考察到,期待进一步研究。

本书阐明了量子理论一些核心特点的根源,诸如原子的稳定性,电子自旋,量子涨落、量子非定域性和纠缠。这里发展的理论重新确认了诸如实在性、因果性、局域性和客观性等基本的科学原理

全书内容共分10章:1.量子力学:某些问题;2.唯象随机方法:通向量子力学的简捷途径;3.普朗克分布,涨落零点场的一个必然推论;4.通向薛定谔方程的漫长旅途;5.通向海森伯量子力学之路;6.超越薛定谔方程;7.解开量子纠缠; 8.量子力学的因果性、非定域性和纠缠; 10.零点场波(和)物质。

本书适合熟悉量子力学的最基本概念和结果的读者阅读。其内容适用于从事理论物理、数学物理、实验物理、量子化学和物理哲学的研究人员、研究生和教师参考。

丁亦兵,教授

(中国科学院大学)

Ding Yibing,Professor

(The University,CAS)Ignatios Antoniadis et al

Supersymmetry After the

Higgs Discovery

2014

http:///book/

10.1007/978-3-662-44172-5

篇2

摘 要:凝聚态物理学作为物理学的一大分支,其研究前景十分广泛。凝聚态物理学是研究凝聚态物质的物理性质以及它们的微观结构的学科。其通过分析构成凝聚态物质的电子、离子、原子、分子的运动形态和运动规律,从而对凝聚态物质的物理性质进行认知。凝聚态物质是固体物理学的一个拓展方面,研究的物质的典型特征之一是其具有多种形态。同时,凝聚态物理学也为材料研究引入了新的体系。本文就目前凝聚态物理学发展情况,对其中的基本概念的产生、含义及其发展进行阐述。

关键词:凝聚态物理学;基本概念;特点阐述

凝聚态物理学的基本概念需根据物质世界的层次化进行阐述效果会更加明了。作为一门至今仍然拥有丰富生命力的研究学问,凝聚态物理学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液态金属、溶胶、高分子聚合物等等物质的研究都和凝聚态物理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凝聚态物理学发展历史和其理论支撑,是对凝聚态物理学的基本概念进行阐述的基础。

一、凝聚态物理学发展历史

1、物质世界层次化

为了对凝聚态物理学基本概念进行阐述,首先就需要提到物质世界层次化的研究方式。纵观二十世纪的物理学发展,在二十世纪初,两大划时代的物理理论突破的出现,拉开了宇观物理学和微观物理学的探究序幕。两大理论即是相对论和量子论,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是对传统物理学的质疑和挑战。其中,狭义相对论修正了经典物理学当中的电磁学和力学之间存在的矛盾;广义相对论则是为近代物理学当中的天体运行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量子论的建立正式拉开了现代物理学对于微观世界的研究,使得基于原子乃至更小系统的探究成为可能。现代物理学的研究方式正是基于这一种将物质世界进行分层的观点进行的,因为物理学当中的理论使用范围都有区别。例如,在宏观世界当中,牛顿力学成立;在微观世界当中,牛顿力学就难以支撑实验事实了。

2、凝聚B物理学的步步发展

从科学家开始探索微观世界开始,凝聚态物理学就悄然发展开来。科学家从原子物理出发,深入到原子核内外空间的研究,为了探索微观世界粒子的基本特性,建立了多代高能粒子加速器,使得近代微观物理学探索出中子、夸克、轻子类的微观粒子。同时,近代物理学的一条研究途径也是将原子物理作为基本主线。在这条研究主线当中,量子力学和统计物理学向结合,奠定了固定物理学的基础。固定物理学的逐渐发展扩大,演变为了凝聚态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的研究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宏观到微观。其结合到其他学科(材料学、化学、生物学等)共同创新,取得了巨大成果。

二、凝聚态物理学的基本概念阐述

1、基本理论

凝聚态物理学基本概念中最重要的基础则是构建这门学科的理论支撑。其基本理论当中的核心即是量子物理和经典物理。根据凝聚态物理学的发展历史来看,量子物理理论推动了凝聚态物理学的发展,使其对众多实验研究成为可能。经典物理理论在凝聚态物理学中并非一无是处,仍在一些研究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两种理论知识在凝聚态物理学当中的应用都存在着自身的适用范围,下面对其进行比较说明。在中学物理中我们初步了解到,物质粒子具有二象性――粒子与波。在粒子的二象性当中,粒子所具有的波动性使得量子力学有别与经典力学。二者的适用范围的界限通常是一些临界温度、直径、场(电场、磁场)强等方面。

2、凝聚现象

凝聚态物理学的基础概念即是凝聚现象,然而凝聚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是随处可见的。大家都知道,气体可以凝结成固体或者是液体,液体和固体之间最明显的区别是液体的流动性。根据量子力学等理论分析,在某些临界温度附近,物质之间就发生凝聚现象。发生凝聚现象的物质往往具备一些新的物理性质。例如物质原有的沸点、导电性、光敏性等发生改变。

3、凝聚态物质的有序化

根据中学物理和化学的知识可知,物质反应在平衡状态时,其系统能量内能与熵等因素的影响。系统物质内能的上升使得系统趋于不稳定性,使得熵值增加。当温度下降时,凝聚态物质则趋于熵值下降和系统稳定,研究发现,凝聚态物质往往是某一种有序结构的物相。大量物质粒子所组成的系统表现出来的直观特征即是位置序,这也说明不同的粒子直接是存在着相互联系的。当然,也存在着粒子相互作用较弱的情况,其宏观表现即是粒子无序分布。在经典粒子系统当中,使得系统有序化的物理基础则是粒子和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这可当作是量子力学当中的一个问题处理。根据中学知识我们知道,在量子力学当中,物质粒子存在着位置不确定性和动量不确定性。根据上述进行总结,凝聚态物质是空间当中的凝聚体,而相对空间往往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位置形态空间,另外的一方面是抽象的动量空间。凝聚态物质的有序化在这两个空间当中的存在形态极为丰富。

三、研究概念阐述

凝聚态物理学当中基本的研究概念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固体电子论。对固定系统当中电子的行为研究是凝聚态物理学一直在努力的方向,按照电子行为的相互作用的大小,又将其分为三个小的区域。首先是弱关联区,这个区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也是构成半导体物理学的理论基础。其次是中等关联区域,主要研究对象包括的是一般的金属和强磁性的物质,其构成了磁铁学的物理基础。强关联区受能带理论发展的影响,目前其研究还有待开拓。第二是宏观量子态。宏观量子态研究当中对某些物质的超导现象的研究是一个重点,一些非常规的超导体研究也是目前科学家所努力的方向。第三是纳米结构与介观物理,凝聚态物理学对于一些简单物质的研究已经较为清楚。按照不同物质材料的结构尺度进行探究是凝聚态物理学研究的新方向之一,纳米结构和介观物理需要量子理论进行支撑,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材料和器件的复合体,同时创造出一些具有优良性能的物理材料。

四、总结

凝聚态物理学的理论基础是量子力学,目前量子力学的发展已经趋于完备。由于凝聚态物理学设计大量微观粒子的研究,其复杂程度较高,需要研究者从实验、计算、推演等方面开展研究。凝聚态物理学作为一门高新技术,其研究前景十分广阔。只要充分结合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加以探究,一定会取得更加丰硕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冯端,金国钧.凝聚态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J].物理学进展, 2000, 20(1):1-21.

篇3

1、王翦:秦国名将王翦在横扫三晋后,提出消灭楚国非六十万人不可,当时朝臣或认为他夸大其词,或认为他意图拥兵居心叵测。而李信则认为不过二十万人便可打败楚国,秦王政大喜,认为王翦老不堪用,便派李信和蒙恬率兵二十万,南下伐楚。王翦因此称病辞朝,回归故里。然而最终还是依靠王翦带病六十万打败楚国。

2、波尔:量子力学理论刚提出时,由于它的基本概念与传统观念根本不同,众多科学家一时难以接受。先知爱因斯坦也反对量子力学的几率解释,提出著名的我不相信上帝在掷骰子。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奋起应战,据理反驳,爱因斯坦屡败屡战,苦思冥想出特别刁钻的理想实验。玻尔彻夜未眠,最终利用相对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3、达尔文:在发表《物种起源》之初受到各方质疑,坚信是上帝选择、天之骄子的人类一时间无法接受猿为人类祖先这一说法。然而事实证明达尔文进化论的正确性。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关键词:量子力学;量子理论;矩阵力学;波动力学;测不准原理

量子力学揭示了微观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为原子物理、固体物理学、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奠定了基础。它能很好地解释原子结构、原子光谱的规律性、化学元素的性质,光的吸收与辐射等等方面。从1900年到1913年量子论的早期提出,到经过许多科学家如玻恩、海森伯、玻尔等人的努力诠释,量子力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后来遭到爱因斯坦和薛定谔等人的批评,他们不同意对方提出的波函数的几率解释、测不准原理和互补原理。双方展开了一场长达半个世纪的论战,至今尚未结束。

一、量子论的早期

1 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设

普朗克在黑体辐射的维恩公式和瑞利公式之间寻求协调统一,找到了与实际结果符合极好的内插公式,迫使他致力于从理论上推导这一新定律。但是,他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努力也没能从力学的普遍理论直接推出新的辐射定律。最后只好用玻尔兹曼的统计方法来试一试。他根据黑体辐射的测量数据计算出普适常数,后来人们称这个常数为普朗克常数,也就是普朗克所谓的“作用量子”,而把能量元称为能量子。

2光电效应的研究

普朗克的出能量子假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不论是他本人还是同时代人当时对这一点都没有充分认识。爱因斯坦最早明确地认识到,普朗克的发现标志了物理学的新纪元.1905年,爱因斯坦在其论文《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试探性观点》中,发展了普朗克的量子假说,提出了光量子概念,并应用到光的发射和转化上,很好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等现象。在那篇论文中,爱因斯坦总结了光学发展中微粒说和波动说长期争论的历史,提示了经典理论的困境,提出只要把光的能量看成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地集中在一起,就可以作出合理的解释。与此同时,他还大胆地提出了光电方程,当时还没有足够的实验事实来支持他的理论,因此,爱因斯坦称之为“试探性观点”。但他的光量子理论并没有及时地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支持,直到1916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对爱因斯坦的光电方程作出了全面的验证,光量子理论才开始得到人们的承认。 3 固体比热的研究

1906年,爱因斯坦将普朗克的量子假说应用于固体比热,解释了固体比热的温度特性并且得到定量结果。然而,这一次跟光电效应一样,也未引起物理界的注意。不过,比热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能斯特的低温实验所证实。量子理论应用于比热问题获得成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有些物理学家相继投入这方面的研究。在这样的形式下,能斯特积极活动,得到比利时化学工业巨头索尔威的资助,促使有历史意义的第一届索尔威国际物理会议的召开,讨论的主题就是《辐射理论和量子》,这次会议在宣传量子理论上起了很好的作用。

4量子假说运用于原子模型

哈斯是奥地利的一位年表物理学家,他在研究黑体辐射时很早就注意到了量子论。汤姆生专门讨论原子结构的书《电与物质》和维恩的文章促使他运用量子公式来阐述原子结构,这是将量子假说运用于原子结构的最初尝试。

丹麦人玻尔坚信卢瑟福的有核原子模型学说,为了证实其正确性,玻尔利用量子假说来解决原子的稳定性问题。要描述原子现象,就必须对经典概念进行一番彻底的改造,因为一致公认的经典电动力学并不适于描述原子规模的系统行为。1913年,玻尔在他的第二篇论文中以角动量量子化条件作为出发点来处理氢原子的状态问题,得到能量、角频率和轨道半径的量子方程。可见,玻尔的对应原理思想早在1913就有了萌芽,并成功地应用于原子模型理论。玻尔的原子理论完满地解释了氢光谱的巴耳末公式;从他的理论推算,各基本常数如e、m、h和R(里德伯常数)之间取得了定量的协调。他阐明了光谱的发射和吸收,并且成功地解释了元素的周期表,使量子理论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二 量子力学的建立与发展

1德布罗意假说 2电子自旋概念的提出 半年后,荷兰著名物理学家埃伦费斯特的两个学生在不知道克罗尼格工作的情况下提出了同样的想法,并写成了。这得到了海森伯的赞同,不过,如何解释双线公式中多出的因子2,一时还得不到解答。玻尔试图从相对论推出双线公式,但仍然没有结果。终于,在1926年,在哥本哈根研究所工作的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才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样一来,电子自旋的概念很快被物理学界普遍接受。

3矩阵力学的创立 集正是线性代数中的矩阵,此后,海森伯的新理论就叫《矩阵力学》。

玻恩着手运用矩阵方法为新理论建立一套严密的数学基础。与数学家约丹联名发表了

《论量子力学》一文,首次给矩阵力学以严格的表述。接着,玻恩、约丹、海森伯三人合作,系统地论述了本征值问题、定态微扰和含时间的定态微扰,导出了动量和角动量守定律,以及强度公式和选择定则,从而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

4波动力学的创立 5波函数的物理诠释 6测不准原理和互补原理的提出 海森伯在创立矩阵力学时,对形象化的图象采取否定态度。但他在表述中仍然需要“坐标”、“速度”之类的词汇,这些词汇已不再等同于经典理论中的那些词汇。为解释这些词汇坐标的新物理意义,海森伯抓住云室实验中观察电子径迹的问题进行思考。他意识到电子轨道本身的提法有问题,人们看到的径迹并不是电子的真正轨道,而是水滴串形成的雾迹,水滴远比电子大,所以人们也许只能观察到一系列电了的不确定的位置,而不是电子工业的准确轨道。因此,在量子力学中,一个电子只能以一定的不确定性处于某一位置,同时也只能以一定的不确定性具有某一速度 。可以把这些不确定性限定在最小范围内,但不能等于零。这就是海森伯对不确定性的最初思考。海森伯的测不准原理是通过一些实验来论证的,他还通过对确定原子磁矩的斯特恩-盖拉赫实验的分析得出结论:能量的准确测定如何,只有靠相应的对时间的测不准量才能得到。

海森伯的测不准原理得到了玻尔的支持,但玻尔不同意他的推理方式,认为他建立测不准关系所用的基本概念有问题。于是提出了互补原理。他指出,平常大家总认为可以不必干涉所研究的对象,就可以观测该对象,但从量子理论看来却不可能,因为对原子体系的作何观测,都将涉及所观测的对象在观测过程中已经有所改变,因此不可能有单一的定义,平常所谓的因果性不复存在。对经典理论来说互相排斥的不同性质在量子理论中却成了互相补充的一些侧面。波粒二象性正是互补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其他量子力学结论也可从这里得到解释。

三 关于量子力学完备性的争论

玻恩、海森伯等人提出了量子力学的诠释之后,遭到了爱因斯坦和薛定谔等人的批评,他们不同意对方提出的波函数的几率解释、测不准原理和互补原理,双方展开了一场长达半个世纪的大论战,许多理论物理学家、实验物理学家和哲学家卷入了这场论战,至今还未告结束。

正是由于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EPR一派和以玻尔为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的长期争论,才使得量子力学越来越完备,很多问题得到了系统性的研究。

1965年,贝尔在定域隐参量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关系,人称贝尔不等式,于是有可能对隐参量理论进行实际的实验检验,从而判断哥本哈根学派对量子力学的解释是否正确。从70年代开始,各国物理学家先后完成了十几项检验贝尔不等式的实验。这些实验大多数都明显地违反了贝尔不等式,而与量子力学理论预言的相符。但也不能就此对爱因斯坦和玻尔的争论作出最后裁决。目前这场论战还在进行之中,没有得出最后的结论。

[2]卢鹤绂.哥本哈根学派量子论诠释.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

篇5

粒子物理学一直是我们对于最小尺度物质终极结构研究的前沿,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进展,粒子物理本身现在已经拓展到研究宇宙的结构和发展历史,成功地把极小尺度与极大尺度连接在一起,成为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巨大研究领域。要掌握它,通常不得不追随研究的进展去读各种主题的不同著作,内容涉及粒子物理学的历史背景、基本的实验数据、量子场论、数学概念、理论模型以及宇宙学的大量概念等。本书作者尝试把粒子物理的全部理论和实验内容的大部分论题纳入到一套著作中,系统而全面地介绍近几十年来粒子物理取得的巨大进展。

标准模型(SM)是电弱相互作用与量子色动力学(QCD)的一种统一理论,从20世纪60年代创立开始,迄今已经取得了极大成功,至少在原则上解释了所有已知的现象。它的基本概念超出了粒子物理范围,已经成为宇宙学、原子核理论以及某些凝聚态物理的核心。本书解释了SM的基本概念和实验基础。作者在第一卷中详细地阐述了量子场论,为粒子物理的深入研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并揭示了SM在历史上是如何形成的。尽管第二卷可以看作是第一卷的后续,但实际上除了一些基本公式偶然需要参考第一卷之外,它自成一个体系。

所有的重要概念和截面公式都从第一原理以自成体系的方式推导出来。读者如果具有本书第一卷中给出的场论知识,应当能够自己推导出在第二卷中给出的所有除包含高阶修正之外的公式。而对于高阶过程,除了必须重新生成精确的 Z共振峰数据之外,都只给出了定性的讨论。对于理解一些特殊过程的方程式所必须的数学公式和工具在附录中给予补充介绍。

本书没有讨论重夸克衰变、微物理问题、以及必须非微扰处理的所谓的软过程等。此外,对于超出SM的问题本书完全没有提及。作者准备将它们作为本书第三卷的主要内容。

本书(卷2)内容分成两大部分,共11章。第一部分为电弱动力学,含第1-6章:1. 标准模型;2.中性流;3.W粒子;4. Z共振峰物理;5. 电弱理论的精确检验;6. CKM矩阵。第二部分为QCD动力学,含第7-11章:7. QCD;8. 深度非弹性散射;9. 喷注和碎裂;10. 胶子; 11. 强子反应中的喷注。书末给出了12个附录,对于正文中的一些较为困难而又十分重要的数学细节作了补充介绍。

本书对于粒子物理专业的研究生是一部难得的教材。具有量子力学和狭义相对论基础知识的读者可以用本书作为自学粒子物理的很好的参考书。

篇6

关键词:工程教育;“材料计算与模拟”;实践教学工程教育教学方法。

一、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1)理解并恰当研究、分析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实际问题的基础理论与方法。“材料计算与模拟”专业课程主要内容为原子分子尺度的理论计算模拟,涉及的理论方法主要为量子力学和分子动力学方法。其中,量子力学方法较为深奥,分子动力学方法因与经典牛顿力学联系紧密,相比量子力学较为简单。考虑工程教育理念侧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故在基础理论方法部分将课程目标设置为了解基本理论方法的概念和基本计算流程。(2)针对复杂工程问题,能够有效地运用工程图学语言、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提出改进或解决方案。如何将工程实际中的复杂工程问题通过理论计算模拟提出改进或指导意见是本课程期望的终极目标。其中,如何培养学生通过思考和分析,将工程实际问题分解为理论计算问题并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计算参数和条件,将是本课程最重要的课程目标。(3)能够正确运用现代工程工具、技术与资源对材料科学与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工程教育背景下的课程侧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本课程的实践内容主要是利用计算服务器或集群进行材料科学领域的计算模拟。其中,如何使用国家超级计算中心集群(如上海超算、深圳超算)进行高性能计算,并利用科学计算软件进行结果分析,是本课程的重要课程目标之一。

二、教学方式的改进

本课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目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部分各占一半。承接自过去以教为主的教学理念,本课程目前的主要教学方式还是先讲授相关理论内容,然后进行上机实践操作和练习。在工程教育理念的背景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成为课程教学的重点,同时还要兼顾实践练习与相关理论知识的衔接,本课程提出基础理论内容先行传授,其他内容采用先实践后理论的教学方式。首先,对于必需的相关课程基础理论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式,在讲授期间有意识地向学生传递工程教育的理念。其次,以较为简单的实践案例先进行实践练习,使得学生简单上手并且产生对本课程的新鲜感和好奇感,结合基础理论讲解让学生对基本理论和操作流程有一定的了解。最后,从简单案例出发,不断深入,并向实际工程问题靠拢,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思考,着重于引导学生了解和练习如何将实际工程问题分解为计算模拟可以解决的问题,并通过理论计算与模拟为指导和解决问题提供依据。作为持续改进、教研相辅的体现,“材料计算与模拟”课程所有实践案例定期根据最新文献报道进行更新,保持实践教学案例的时效性,同时不断开发新的实践案例及相应计算流程。考虑到实践练习与课程课时可能的矛盾或不足,本课程还将所有实践教学案例进行视频录像,同时将与实践案例相关的理论内容关键词以字幕的形式添加到录像中,便于学生随时翻看和熟悉。

篇7

关键词:大学生;量子物理;物理学史

作者简介:丁艳丽(1979-),女,回族,辽宁辽阳人,沈阳化工大学数理系,讲师;母继荣(1964-),女,河北乐亭人,沈阳化工大学数理系,副教授。(辽宁 沈阳 110142)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5-0067-02

量子力学是反映微观粒子(分子、原子、原子核、基本粒子等)运动规律的理论。[1]它是20世纪初在大量实验事实和旧量子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人们认识和理解微观世界的基础。量子物理和相对论的成就使得物理学从经典物理学发展到现代物理学,奠定了现代自然科学的主要基础。量子力学的发现引发了一系列划时代的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通过量子物理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素质、科学思维方法和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科学思维能力以及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另外,量子物理是处于发展中的理论,怎样将量子论和广义相对论(引力作用)统一起来仍是困扰人们的问题。“弦理论”的提出使人们看到了希望,通过这部分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横、纵向思维和不断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因此,在大学物理的教学中应适当增加量子物理的教学内容。由于量子物理里好多概念、思想和宏观世界里的完全不同,叫人无法理解,以致量子论的奠基人之一玻尔(Niels Bohr)都要说:“如果谁不为量子论而感到困惑,那他就是没有理解量子论。”[2]那么怎样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学好量子物理呢?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物理学史有利于学生掌握其核心,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实现启发式教学,而非纯粹的概念和公式的教学。下面主要从几个方面阐述物理学史在大学生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一、非物理专业大学生学习量子物理的需要

即使是物理专业的学生,多数人在学习量子物理时一直如在云里雾里,虽然知道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也知道不确定原理,了解原子的轨道理论,但是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这一方面是由于量子物理里好多概念、思想和宏观世界里的完全不同。另一方面,学生没有掌握量子物理的核心,没有从整体上把握量子物理的基石。一些教材对这部分的介绍也较少。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引入量子物理的发展史,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学生理解量子物理的概念和思想,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场史诗般壮丽的革命,深刻体会量子论的伟大,有利于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的形成。而非物理专业的学生与物理专业的学生相比,在学习量子物理时难度更大。这是由于物理专业的学生开设了许多物理专业课,如原子分子物理、物理学史等课程,为量子物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而非物理专业的学生没有前期的知识铺垫,对知识的掌握难度增大。如果能适当加入量子发展史的介绍,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难度,还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这就更突显出物理学史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从整体上介绍量子物理的发展史可以使学生掌握量子物理的核心,从整体上把握量子物理的基石,即波恩的概率解释、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和玻尔的互补原理。[2]这三大核心原理中,前两者摧毁了经典世界的因果性理论,互补原理和不确定原理又合力捣毁了世界的客观性和客观实在性理论。一些实验和理论斗争的介绍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19世纪末20世纪初,好多物理学家认为物理学大厦已经基本建成,后辈的工作只是做些细枝末节的修补和完善。但当时物理学天空漂浮着两朵小乌云,一朵是“以太的绝对参考系”,另一朵是“黑体辐射的紫外线灾难”。前者导致了相对论的建立,后者导致了量子物理的建立。

对量子物理三大基石的掌握,即波恩的概率解释、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和玻尔的“互补原理”是量子物理的三大支柱。大学所学的量子物理学是基于这三个支柱的。这就像数学中的公理一样,对于大学生而言不能去讨论为什么,只能是是什么。

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

大学物理的量子部分教学不同于物理专业学生的量子物理教学。大学物理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辩证唯物主义观等素质教育,重在方法而非纯理论教学。因此,大学物理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在大学物理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中,都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科研探索精神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量子物理发展史的介绍和讲解有助于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1.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培养

在大学物理的教学过程中融入物理学史的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如关于光的本性的争论持续了300年,光的波动理论和微粒理论艰苦卓绝地斗争了300年。量子论就是在这种斗争中逐渐建立起来的。托马斯·杨的双缝干涉实验、菲涅尔的圆盘衍射等实验形象的描述可使学生体会到光的波动性;而光电效应实验、康普顿的X射线散射实验等实验的介绍可使学生深刻体会光的粒子性;德布罗意电子波及实物粒子波理论的介绍及戴维逊和革末关于电子的实验,电子通过镍块时展现了X射线衍射图案,证明了电子具有波动性,由此人们认识到了光及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这部分的教学可使学生领悟到看似毫不相干的量实际上存在着深刻的联系,波动性和粒子性原来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就像漫画中教皇善与恶的两面,虽然在每个确定的时刻只有一面能够体现出来,但它们确实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从中学生们可以深刻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人们要辩证地看待问题。这部分历史的简单介绍还可以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一个艰苦长期的斗争过程。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在大学物理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一些实验的描述或利用多媒体等手段演示实验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对康普顿实验的讲解分析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康普顿的分析过程,而非纯理论上的推导分析。康普顿在研究X射线被自由电子散射的时候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散射出来的X射线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和原来的入射射线波长相同,而另一部分却比原来的射线波长要长,具体的大小和散射角存在着函数关系。如果运用通常的波动理论,散射应该不会改变入射光的波长才对。但是怎么解释多出来的那一部分波长变长的射线呢?康普顿苦苦思索,试图从经典理论中寻找答案,却撞得头破血流。终于有一天,他作了一个破釜沉舟的决定,引入光量子的假设,把X射线看作能量为hν的光子束的集合。这个假定马上让他看到了曙光,眼前豁然开朗:那一部分波长变长的射线是因为光子和电子碰撞所引起的。光子像普通的小球那样,不仅带有能量,还具有动量。当它和电子相撞,便将自己的能量交换一部分给电子。这样一来,光子的能量下降,根据公式E=hν,E下降导致ν下降,频率变小,便是波长变大。这样,X射线被自由电子散射的问题得到完美的解决。然后再进行理论推导,根据动量和能量守恒解决该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印象深刻,还锻炼了物理思维能力。

3.求实精神的培养

通过大学物理量子史部分的教学,介绍科学家严谨的治学态度、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勇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作风。

4.科学观察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融入量子发展史的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观察和思维能力。如玻尔的互补原理的提出过程。当海森堡完成“不确定原理”后向玻尔请教,两人就“不确定原理”是从粒子性而来还是波动性而来展开了论战,从而提出了互补原理:波和粒子在同一时刻是互斥的,但它们却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统一在一起,作为电子的两面性被纳入一个整体概念中。这就是玻尔的“互补原理”。它连同波恩的概率解释、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共同构成了量子论“哥本哈根解释”的核心,至今仍然深刻地影响人们对于整个宇宙的终极认识。讲解过程中应形象生动地描述海森堡和玻尔的讨论过程及他的思维过程,使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培养科学观察和思维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适当介绍思维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科学分析能力。如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的提出过程就借助了思维实验及1935年爱因斯坦提出EPR思维实验等。[3]

5.创新意识的培养

通过学学物理学的研究方法、量子物理的发展史以及物理学家的成长经历等,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探索精神、创新欲望以及敢于向旧观念挑战的精神。如普朗克能量子假设的提出体现了敢于向旧观念、权威学家挑战的精神。而创新意识对一个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的。

6.科学美感的培养

以麦克斯韦方程组为例,描述麦氏方程所表现出的深刻、对称、优美,使得每一个科学家都陶醉在其中,玻尔兹曼情不自禁地引用歌德的诗句“难道是上帝写的这些吗?”描述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美。[2]一直到今天,麦氏方程组仍然被公认为科学美的典范。许多伟大的科学家都为它的魅力折服,并受它深深的影响,有着对于科学美的坚定信仰,甚至认为:对于一个科学理论来说,简洁优美要比实验数据的准确来得更为重要。依此引导学生认识物理学所具有的明快简洁、均衡对称、奇异相对、和谐统一等美学特征,培养学生的科学审美观,使学生学会用美学的观点欣赏和发掘科学的内在规律,逐步增强认识和掌握自然科学规律的能力。

7.科学探索精神的培养

物理学在追求着大统一。许多科学家献身于这项伟大的事业,比如弦理论的提出。讲述其发展过程可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三、科学发展的需要

科学发展到今天,是建立在前人取得成就的基础上的。牛顿都说:“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以史为鉴,才能少走弯路。物理学发展到今天只剩下了最后一个分歧,但也很可能是最难以调和和统一的分歧,即量子物理和引力理论。只有了解和掌握了前辈所创造的财富,才能找到解决物理大统一的有效道路,才能实现物理学的梦想。这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可能需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才有可能实现。很多人正在为之不断努力,这也是人们不断追求的科学理想。

大学生量子物理的学习需要适当引入物理学史,这既有利于学生学好大学物理,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分析问题和解决解决问题的能力、求实精神、科学观察和思维的能力、创新意识及科学探索精神,又有助于启发式教学。

参考文献:

[1]周世勋.量子力学教程[M].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曹天元.上帝掷骰子么:量子物理史话[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篇8

本书分3部分共13章。第1部分 晶体对称性,含第1-5章:1.引论,主要介绍了晶体的哈密顿量、绝热近似和在考虑了绝热近似后对称性在哈密顿量中所起的作用;2.群论的概念,定义了群,并展示了群的基本性质,最后检验了群论和量子力学的联系;3.晶体对称性,介绍了原子排列对称性中的基本概念、晶体系统的概念和布拉伐晶格;4.群论下的晶体对称性,介绍了空间群和晶体学点群;5.晶体的X射线散射,介绍了由X射线散射实验引起的对晶体对称性的研究。第2部分 晶格振动,含第6-8章:6.晶格振动,介绍了晶格振动模型和用群论讨论晶格振动;7.晶格振动热力学,介绍了晶格振动和固体热力学性质之间的关系,其中对爱因斯坦模型和德拜模型进行了重点展示;8.晶格振动对X射线散射和中子散射的影响。第3部分 晶体光谱,含第9-13章:9.物质和辐射的相互作用,介绍了电磁场的谐振子模型,以及此模型在揭示物质和辐射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应用;10.固体中掺杂的光谱Ⅰ,介绍了掺杂对晶格振动的影响,另外分别介绍了在考虑纯辐射和声子助生跃迁两种情况下,固体中掺杂阳离子的光谱;11. 固体中掺杂的光谱Ⅱ,对固体激光材料的有效哈密顿量进行了推导,并应用此模型讨论了固体中掺杂物的辐射、电子振动和无辐射跃迁的性质,另外温度对于光谱的影响也一并进行了探讨;12.晶格振动和光的相互作用:红外吸收和非弹性光散射,对固体光谱中的红外吸收、拉曼光谱和布里渊光谱进行了探讨,并建立了各自对应的数学模型;13.晶格振动和激光,探讨了晶格振动对于固体激光光谱的影响。

本书涉及的内容颇具针对性,对于专业素养方面的要求较为苛刻。适合作为物理学专业学生的教学用书,也适合物理学、光学和激光方面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进行参考和借鉴。

方智,硕士研究生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Fang Zhi,Master

篇9

二十世纪即将结,二十一世纪即将来临,二十世纪是光辉灿烂的一个世纪,是个类社会发展最迅速的一个世纪,是科学技术发展最迅速的一个世纪,也是物理学发展最迅速的一个世纪。在这一百年中发生了物理学革命,建立了相对信纸和量子力学,完成了从经典物理学到现代物理学的转变。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现代物理学在深度和广度上有了进一步的蓬勃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新学科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物理学理论达到了一个新高度,现代物理学达到了成熟的阶段。

在此世纪之交的时候,人们自然想展望一下二十一世纪物理学的发展前景,探索今后物理学发展的方向。我想谈一谈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和观点。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上一个世纪之交物理学发展的情况,把当前的情况与一百年前的情况作比较对于探索二十一世纪物理学发展的方向是很有帮助的。

一、历史的回顾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经典物物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均发展到了完善、成熟的阶段,随着热力学和统计力学的建立以及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建立,经典物理学达到了它的顶峰,当时人们以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物理世界的清晰、完整的图画,几乎能完美地解释所有已经观察到的物理现象。由于经典物理学的巨大成就,当时不少物理学家产生了这样一种思想:认为物理学的大厦已经建成,物理学的发展基本上已经完成,人们对物理世界的解释已经达到了终点。物理学的一些基本的、原则的问题都已经解决,剩下来的只是进一步精确化的问题,即在一些细节上作一些补充和修正,使已知公式中的各个常数测得更精确一些。

然而,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正当物理学家在庆贺物理学大厦落成之际,科学实验却发现了许多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事实。首先是世纪之交物理学的三大发现:电子、X射线和放射性现象的发现。其次是经典物理学的万里晴空中出现了两朵“乌云”:“以太漂移”的“零结果”和黑体辐射的“紫外灾难”。[1]这些实验结果与经典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有尖锐的矛盾,经典物理学的传统观念受到巨大的冲击,经典物理发生了“严重的危机”。由此引起了物理学的一场伟大的革命。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海林堡、薛定谔等一群科学家创立了量子力学。现代物理学诞生了!

把物理学发展的现状与上一个世纪之交的情况作比较,可以看到两者之间有相似之外,也有不同之处。

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建立起来以后,现代物理学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了成熟的阶段。人类对物质世界规律的认识达到了空前的高度,用现有的理论几乎能够很好地解释现在已知的一切物理现象。可以说,现代物理学的大厦已经建成。在这一点上,目前有情况与上一个世纪之交的情况很相似。因此,有少数物理学家认为今后物理学不会有革命性的进展了,物理学的根本性的问题、原则问题都已经解决了,今后能做到的只是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在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发展现代物理学,对现有的理论作一些补充和修正。然而,由于有了一百年前的历史经验,多数物理学家并不赞成这种观点,他们相信物理学迟早会有突破性的发展。另一方面,虽然在微观世界和宇宙学领域中有一些物理现象是现代物理学的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的,但是这些矛盾并不是严重到了非要彻底改造现有理认纱可的程度。在这方面,目前的情况与上一个世纪之交的情况不同。在上一个世纪之交,经典物理学发生了“严重的危机”;而在本世纪之交,现代物理学并无“危机”。因此,我认为目前发生现代物理学革命的条件似乎尚不成熟。

虽然在微观世界和宇宙学领域中有一些物理现象是现代物理学的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的,但是这些矛盾并不是严重到了非要彻底改造现有理认纱可的程度。在这方面,目前的情况与上一个世纪之交的情况不同。在上一个世纪之交,经典物理学发生了“严重的危机”;而在本世纪之交,现代物理学并无“危机”。因此,我认为目前发生现代物理学革命的条件似乎尚不成熟。客观物质世界是分层次的。一般说来,每个层次中的体系都由大量的小体系(属于下一个层次)构成。从一定意义上说,宏观与微观是相对的,宏观体系由大量的微观系统构成。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分成很多层次。物理学研究的目的包括:探索各层次的运动规律和探索各层次间的联系。

回顾二十世纪物理学的发展,是在三个方向上前进的。在二十一世纪,物理学也将在这三个方向上继续向前发展。

1)在微观方向上深入下去。在这个方向上,我们已经了解了原子核的结构,发现了大量的基本粒子及其运规律,建立了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认识到强子是由夸克构成的。今后可能会有新的进展。但如果要探索更深层次的现象,必须有更强大得多的加速器,而这是非常艰巨的任务,所以我认为近期内在这个方向上难以有突破性的进展。

2)在宏观方向上拓展开去。1948年美国的伽莫夫提出“大爆炸”理论,当时并未引起重视。1965年美国的彭齐亚斯和威尔逊观测到宇宙背景辐射,再加上其他的观测结果,为“大爆炸”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从此“大爆炸”理论得到广泛的支持,1981年日本的佐藤胜彦和美国的古斯同时提出暴胀理论。八十年代以后,英国的霍金[2,3]等人开始论述宇宙的创生,认为宇宙从“无”诞生,今后在这个方向上将会继续有所发展。从根本上来说,现代宇宙学的继续发展有赖于向广漠的宇宙更遥远处观测的新结果,这需要人类制造出比哈勃望远镜性能更优越得多的、各个波段的太空天文望远镜,这是很艰巨的任务。

我个人对于近年来提出的宇宙创生学说是不太信的,并且认为“大爆炸”理论只是对宇宙的一个近似的描述。因为现在的宇宙学研究的只是我们能观测到的范围以内的“宇宙”,而我相信宇宙是无限的,在我们这个“宇宙”以外还有无数个“宇宙”,这些宇宙不是互不相干、各自孤立的,而是互相有影响、有作用的。现代宇宙学只研究我们这个“宇宙”,当然只能得到近似的结果,把他们的延伸到“宇宙”创生了初及遥远的未来,则失误更大。

3)深入探索各层次间的联系。

这正是统计物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二十世纪在这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先是非平衡态统计物理学有了得大的发展,然后建立了“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和突变论,接着混沌论和分形论相继发展起来了。近年来把这些分支学科都纳入非线性科学的范畴。相信在二十一世纪非线性科学的发展有广阔的前景。

上述的物理学的发展依然现代物理学现有的基本理论的框架内。在下个世纪,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应该怎样发展呢?有一些物理学家在追求“超统一理论”。在这方面,起初是爱因斯坦、海森堡等天才科学家努力探索“统一场论”;直到1967、1968年,美国的温伯格和巴基斯坦的萨拉姆提出统一电磁力和弱力的“电弱理论”;目前有一些物理学家正在探索加上强力的“大统一理论”以及再加上引力把四种力都统一起来的“超统一理论”,他们的探索能否成功尚未定论。

爱因斯坦当初探索“统一场论”是基于他的“物理世界统一性”的思想[4],但是他努力探索了三十年,最终没有成功。我对此有不同的观点,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我认为“物质世界是既统一,又多样化的”。且莫论追求“超统一理论”能否成功,即便此理论完成了,它也不是物理学发展的终点。因为“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5]

现代物理学的革命将怎样发生呢?我认为可能有两个方面值得考试:

1)客观世界可能不是只有四种力。第五、第六……种力究竟何在呢?现在我们不知道。我的直觉是:将来最早发现的第五种力可能存在于生命现象中。物质构成了生命体之后,其运动和变化实在太奥妙了,我们没有认识的问题实在太多了,我们今天对于生命科学的认识犹如亚里斯多德时代的人们对于物理学的认识,因此在这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是很可能的。我认为,物理学业与生命科学的交叉点是二十一世纪物理学发展的方向之一,与此有关的最关于复杂性研究的非线性科学的发展。

2)现代物理学理论也只是相对真理,而不是绝对真理。应该通过审思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的不完善性来探寻现代物理学革命的突破口,在下一节中将介绍我的观点。

三、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是完美的吗?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这两大支柱的理论基础是否十全十美的

呢?我们来审思一下这个问题。

1)对相对论的审思

当年爱因斯坦就是从关于光速和关于时间要领的思考开始,创立了狭义相对论[1]。我们今天探寻现代物理学革命的突破口,也应该从重新审思时空的概念入手。爱因劳动保护坦创立狭义相对论是从讲座惯性系中不同地点的两个“事件”的同时性开始的[4],他规定用光信号校正不同地点的两个时钟来定义“同时”,这样就很自然地导出了洛仑兹变换,进一步导致一个四维时空(x,y,z,ict)(c是光速)。为什么爱因劳动保护担提出用光信号来校正时钟,而不用别的信号呢?在他的论文中没有说明这个问题,其实这是有深刻含意的。

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表现形式,不能脱离物理质运动谈论时间、空间,在定义时空时应该说明是关于什么运动的时空。现代物理学认为超距作用是不存在的,A处发生的“事件”影响B处的“事件”必须通过一定的场传递过去,传递需要一定的时间,时间、空间的定义与这个传递速度是密切相关的。如果这种场是电磁场,则电磁相互作用传递的速度就是光速。因此,爱因斯坦定义的时空实际上是关于由电磁相互作用引起的物质运动的时空,适用于描述这种运动。

爱因斯坦把他定义的时间应用于所有的物质运动,实际上就暗含了这样的假设:引力相互作用的传递速度也是光速c.但是引力相互作用是否也是以光速传递的呢?令引力相互作用的传递速度为c'。至今为止,并无实验事实证明c'等于c。爱因斯坦因他的“物质世界统一性”的世界观而在实际上假定了c=c'。我持有“物质世界既统一,又多样化的”以观点,再加之电磁力和引力的强度在数量级上相差太多,因此我相相信c'可能不等于c。工样,关于由电磁力引起的物质运动的四维时空(x,y,z,ict)和关于由引力引起的运动的时空(x',y',z',ic't')是不同的。如果研究的问题只涉及一种相互作用,则按照现在的理论建立起来的运动方程的形式不变。例如,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的形式不变,只需把常数c改为c'。如果研究的问题涉及两种相互作用,则需要建立新的理论。不过,首要的事情是由实验事实来判断c'和c是否相等;如果不相等,需要导出c'的数值。

我在二十多年前开始形成上述观点,当时测量引力波是众所瞩目的一个热点,我曾对那些实验寄予厚望,希望能从实验结果推算出c'是否等于c。令人遗憾的是,经过长斯的努力引引力波实验没有获得肯定的结果,随后这项工作冷下去了。根据爱国斯坦理论预言的引力波是微弱的,如果在现代实验技术能够达到的测量灵敏度和准确度之下,这样弱的引力波应该能够探测到的话,长期的实验得不到肯定的结果似乎暗示了害因斯坦理论的缺点。应该从c'可能不等于c这个角度来考虑问题,如果c'和c有较大的差异,则可能导出引力波的强度比根据爱因劳动保护坦理论预言的强度弱得多的结果。

弱力、强力与引力、电磁力有本质的不同,前两者是短程力,后两者是长程力。不同的相互作用是通过传递不同的媒介粒子而实现的。引力相互作用的传递者是引力子;电磁相互作用的传递者是光子;弱相互作用的传递者是规范粒子(光子除外);强相互作用的传递者是介子。引力子和光子的静质量为零,按照爱因斯坦的理论,引力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的传递速度都是光速。并且与传递粒子的静质量和能量有关,因而其传递速度是多种多样的。

在研究由弱或强相互作用引起的物质运动时,定义惯性系中不同的地点的两个“事件”的“同时”,是否应该用弱力或强力信号取代光信号呢?我对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是外行,不想贸然回答这个问题。如果应该用弱力或强力信号取代光信号,那么关于由弱力或强力引起的物质运动的时空和关于由电磁力引起的运动的时空(x,y,z,ict)及关于由引力引起的运动的时空(x',y',z',ic't')

有很大的不同。设弱或强相互作用的传递速度为c'',c''不是常数,而是可变的,则关于由弱或强力引起的运动的时空为(x'',y'',z'',Ic''t''),时间t''和空间(x'',y'',z'')将是c'的函数。然而,很可能应该这样来考虑问题:关于由弱力引起的运动的时空,在定义中应该以规范粒子的静质量取作零时的速度c1取代光速c。由于“电弱理论”把弱力和电磁力统一起来了,因此有可能c1=c,则关于由弱力引起的运动的时空和关于由电磁力引起的运动的时空是相同的,同为(x,y,z,ict)。关于由强力引起的运动的时空,在定义中应该以介子的静质量取作零(在理论上取作零,在实际上没有静质量为零的介子)时的速度c''取代光速c,c''可能不等于c。则关于由强力引起的运动的时空(x'',y'',z'',Ic''t'')不同于(x,y,z,ict)或(x',y',z',ic't')。无论上述两种考虑中哪一种是对的,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将是高于四维的多维时空。对于由短程力(或只是强力)引起的物质运动,如果时空有了新的一义,就需要建立新的理论,也就是说需要建立新的量子场论、新的核物理学和新的粒子物理学等。如果研究的问题既清及长程力,又涉及短程力(尤其是强力),则更需要建立新的理论。

1)对量子力学的审思

从量子力学发展到量子场论的时候,遇到了“发散困难”[6]。1946——1949年间,日本的朝永振一郎、美国的费曼和施温格提出“重整化”方法,克服了“发散困难”。但是“重整化”理论仍然存在着逻辑上的缺陷,并没有彻底克服这一困难。“发散困难”的一个基本原因是粒子的“固有”能量(静止能量)与运动能量、相互作用能量合在一起计算[6],这与德布罗意波在υ=0时的异性。

现在我陷入一个两难的处境:如果采用传统的德布罗意关系,就只得接受不合理的德布罗意波奇异性;如果采纳修正的德布罗意关系,就必须面对使新的理论满足相对论协变性的难题。是否有解决问题的其他途径呢?我认为这个问题或许还与时间、空间的定义有关。现在的量子力学理论中时宽人的定义实质上依然是决定论的定义,而不确定原理是微观世界的一条基本规律,所以时间、空间都不是严格确定的,决定论的时空要领不再适用。在时间或空间的间隔非常小的时候,描写事情顺序的“前”、“后”概念将失去意义。此外,在重新定义时空时还应考虑相关的物质运动的类别。模糊数学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了,把这个数学工具用到微观世界时空的定义中去可能是很值得一试的。

1)在二十一世纪物理学将在三个方向上继续向前发展(1)在微观方向上深入下去;(2)在宏观方向上拓展开去;(3)深入探索各层次间的联系,进一步发展非线性科学。

2)可能应该从两方面去控寻现代物理学革命的突破口。(1)发现客观世界中已知的四种力以外的其他力;(2)通过审思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理论基础,重新定义时间、空间,建立新的理论

篇10

关键词:科学素养;科学方法;科学意识;科学精神;大学物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110-02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被称为“钱学森之问”的问题,已引起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普通学生的深思。中国学生虽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屡屡获奖,却一直与诺贝尔科学奖无缘。2010年11月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仅相当于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1]。面对这些事实,我们不能不对现行的学校科学教育进行深刻反思。学校和社会一直倡导素质教育,但是素质教育就是多搞文体活动和多学琴棋书画吗?这是误解,更是误导。其实,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提高科学素养。

一、什么是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这一概念是伴随着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课程改革运动”而系统确立起来[2]。尽管对这一概念的内涵尚未达成共识,但是,把科学素养作为科学教育的目标,已在世界各国取得共识。明确提出科学素养包含三个维度,并给出测评指标进行测度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美国J・米勒教授提出的公民科学素养概念[3]。J・米勒的科学素养模型维度概括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意识。自1979年以来,该指标体系及其测评结果一直为美国国家自然基金会所采用。第二种是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开发的国际学生测评项目(PISA)提出的科学素养概念。PISA将科学素养定义为“15岁学生为了理解自然界及人类活动引起的自然界变化并有助于相关决策,而使用科学知识、识别科学问题、得出有根据的结论的能力”,该定义包含“科学方法或技能”、“科学概念与内容”及“语境”等三个维度[4]。虽然以上两种科学素养概念的维度有所不同,但是可以看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都属于科学素养教育的范畴。

二、《物理》课程在培养科学素养中的重要性

《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都是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课程,而《物理学》又是一切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2007年第10期青年科学《测测你的科学素养有多高》中判断16个科学观点的对错。其中有10个观点都可以在《物理》课程中找到答案,可见,《物理》课程在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三、大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大学《物理》课程是高等学校理工科各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通识性必修基础课,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下面谈谈大学《物理》课程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尤其是科学方法、意识和精神等方面笔者的一些思考和做法。

1.科学方法的培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方法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物理学中有许多科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理想化方法、类比方法、假设方法和数学方法等是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不仅适用于自然科学的研究,也适用于其他科学技术领域和各种工作领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类比等普通的逻辑方法是《物理》学科中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更是普遍应用于人的各种思维活动。如果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就会在以后的工作中自觉地运用这些物理方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具备实事求是,严谨科学的意识。也就是说,掌握了科学的方法,就有了在未来从事各项工作的“武器”。笔者在大学《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视物理方法的介绍。①重视物理方法的提炼和总结。自然界发生的一切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一般都是比较复杂的,为了降低研究的难度,在物理研究中产生了理想化方法,就有了质点、刚体、弹簧振子、理想气体、点电荷等理想模型。在讲解这些概念时重点讲解这些模型形成的必要性和这种方法的重要性,让学生知道这是处理自然界复杂问题的常用的科学抽象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②通过物理学史的引入,加强科学方法的教学。牛顿在伽利略、开普勒等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用归纳法获得了经典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力学三大定律,又用演绎的方法获得了万有引力定律并发明了微积分。在量子力学中,从黑体辐射问题的研究中出现的“紫外灾难”到普朗克的量子假说,到爱因斯坦“光量子假说”,到玻尔的旧量子论,到海森伯、薛定谔提出的量子力学,再应用爱因斯坦相对论提出相对论量子力学的整个量子理论的发展史无不体现了假说―理论―新假说―新理论的循环发展模式;在提出假说阶段常常运用归纳和类比的推理方法,在验证和确立假说阶段的演绎推理方法又时时出现。介绍这些历史,不但让学生学到了物理知识,而且让学生用物理学家的方法和思路研究这些《物理》内容,无形中会受到良好的科学方法教育。

2.重视介绍物理的应用,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意识。科学意识就是从科学的角度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观念及其行为。学生只有知道了科学的应用,才会在生活和工作中有科学的意识。《物理》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所以在教学中就要多介绍物理知识的广泛应用,尤其是最新的应用。例如,在电磁感应部分,除了介绍常见的涡流加热和制动、微波加热、电子感应加速器外,再介绍机场安检处的金属探测器(或棒)以及交通部门的交通探测器、银行卡信息的存储和读取原理等;介绍这些实用知识不但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也会引起学生主动思考生活中的问题,树立良好的科学意识。

3.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精神包括求实精神、创新精神、怀疑精神、宽容精神等几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求实与创新。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在授课中要注意启发式教学,多提出问题,多质疑,启发学生思考和发现,培养他们的主动参与的意识和创新意识。适当增加物理学史,让物理学家们的不怕困难、无私奉献,敢于质疑以及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感染学生。

总之,在大学《物理》教学中要利用一切可能的途径向学生传授科学的基础知识,培养科学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用科学的观点理解自然界现象并能作出决断以及辨识真伪的能力,同时拥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EB/OL].

[2]李雁冰.科学探究、科学素养与科学教育[J].全球教育展望,2008.(12):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