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耗材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1-19 15:42: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用耗材管理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用耗材管理的重要性

篇1

关键字:医用耗材管理、重要性、医改、措施

一 加强医用耗材管理的重要性

1 规范医疗器械行业是国家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给予重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已经2014年2月12日国务院第39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修订后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自2014年6月1日起已经施行。医疗耗材是医疗器械的一个组成部分,医疗耗材的安全、有效、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得到国家的重视,并且在全国的医疗卫生系统中逐渐落实和完善。

2 完善的医用耗材管理符合国家医改的大环境,是医药卫生管理和监督体制的一部分,有利于医改目标的达成。我国医改的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管理办法》及其他有关医疗器械管理方面的行政规章,反映医药卫生管理系统对医用耗材管理的重视。

3 加强医用耗材管理是现代化医院管理的一个实践环节,已经得到各大医院的重视,成立了专业的管理团队,大大的提高了医院的整体运营效率。由于医用耗材种类繁多,使用数量庞大,规格复杂,用途多样性等特征,相对于药品和诊疗项目在医院经营中更容易出现问题,所以许多大型医院制定了详尽的医用耗材管理制度和流程,从质量评估、采购管理、购进渠道、品种审核、入库验收、保管保养、出库复核、有效期管理、使用说明等方面进行专业的管理,配合医疗人员的工作,提高了医院医疗服务的效率,减少因为耗材管理混乱无序而造成的浪费。

4加强医用耗材管理,不仅能从质量和供应及时性上保障医疗的安全和服务质量,也能节约患者的费用支出。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专业的管理人员,能从采购成本、质量性能、检验和使用等方面把关,最大限度的减少因为质量、管理不善和使用不当等给患者带来的风险。据统计,在医疗服务中耗材费用是仅次于药物费用,而且耗材费用多是由患者自费,特别是高值耗材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完善的医用耗材管理队伍,更加了解市场行情,采购高性价比的产品,减小了患者的自费压力。

二 医用耗材管理中存在部分问题

当前,大部分市级医院的医用耗材管理还达不到现代化医院管理的层次,处于松散和粗放的状态,存在一些问题:

1采购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不够专业,对耗材市场价格和质量情况调研不足。有的医院未实行集中招标的采购形式,甚至部分科室自订、自购医用耗材,导致耗材的成本比较高,有的医院的药占比和耗材占比接近,其结果造成医院的资源浪费和患者的医疗费用增加。

2 医用耗材申请制度不规范,随意性比较大,管理混乱。现代化的医院耗材申请要坚持程序化和科学性,分管的院领导、物价管理部门、科室和物资管理部门等要对所需的医用耗材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进行综合分析。

3 医用耗材管理制度不科学,使用管理等方面有漏洞。现代化的医院医疗器械管理和使用,需要物资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和科室统一配合,要有专业人员研究耗材的性能、用途、价格和使用情况等信息。有的医院还未实现专业化和网络化管理,有时会出现耗材方面的无序无章。

三 结合本院实践谈谈医用耗材管理有效措施

从数据统计上来看, 2015年4月-2016年3月,门诊次均费用为220.7元,同比下降比为2.03%;住院次均费用为6219元,同比下降为2.9%,耗材费次均费用分别下降8.8%。医改后药占比、耗占比分别为为29.65%、10.34%,我院提前完成医改规定的药品、耗材占比不超过40%的目标。2015年省农合中心将我院农合病人的门槛费由1100元,下调至890元,减轻了患者负担。医改后我院"三费"控制的成效显著,主要得益于以下措施。

1集中配送措施

经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准许,我院于2013年5月份开始实施医用耗材的集中配送,具体做法为:

(1)配送公司遴选。根据公司的资质、配送能力、年销售额、注册资金、仓储设施、信誉度、让利幅度等综合比较,邀请符合条件的公司参与比选。

(2)公开透明的招标。获邀比选的配送公司将医用耗材所有的品种和价格表明,参与我院自主的集中招标,最终确定耗材的品种、价格和配送公司。

(3)选定集中配送的公司。根据耗材分类采用整体打包的形式进行集中配送,与对应的公司签订合同,明确配送公司的试用期、保证金、供应率和服务等要求,同时也明确了医院的回款时限。

该项举措开展两年来,运行平稳,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首先,通过公开透明招标和集中配送,降低了耗材的进价。另外,医院采取"耗材收入不作为科室有效收入"的方式计算绩效,从源头上控制了耗材的不合理使用,减小患者的费用负担。

其次,管理更加便捷。配送公司从70多家缩减为两家集中配送,这两家公司与我院的医用耗材管理人员对接,沟通便捷,保证临床所需耗材及时供应,提高了工作效率。第三,与现阶段的医改工作要求相契合,使得医院和患者双方受益,提高了医院管理的效率,也对全市医保农合资金的稳定运转起到积极的作用。

2医用耗材内部管控措施

(1)医院成立专门"药品、耗材"使用管理领导组,负责对全院药品和耗材的管控。将药占比和耗材占比不超过40%纳入年度工作目标,并根据目标将药品和耗材指标分解到科室,与科室签订目标责任书,严格考核,确保任务完成。

(2)控制耗材使用的浪费现象。医院采取"耗材收入不作为科室有效收入"的方式计算绩效,源头上控制了耗材的不合理使用。

(3)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用耗材使用管理规定》。对特殊耗材纳入临时申购管理,新引进耗材必须通过耗材评价小组会议,并且需严格控制年使用量。

(4)以"双控"降"三费",制订药品、耗材、检查费"相对值"和"绝对值"的控制值,配套考核同步跟进,达成"三费"控制目标。

(5)开展了"抓医改、强质量、保安全、促提升"为主题的质量专题月活动。提升全员医改意识,让医护人员主动参与药品和耗材的管控。

(6)高值耗材省网网采,规范采购过程。按照"皖医改【2014】1号"及"药采【2014】57号"文件要求,根据省采购平台限价备案目录时间,我院逐步推行第一批、第二批医用耗材的网上采购工作,对照省标目录梳理医院在用品种,结合临床使用、价格等情况进行品种遴选和替换。2015年底省卫计委大督查药品耗材网上集中采购情况通报数据,我院药品网采率及骨科高值耗材网采率均处于全省前列。

篇2

随着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耗材产品的更新升级较快,新产品隐藏的高风险随时可能在医院任何一个流通环节显现。医用耗材特别是医用植入性高值耗材使用风险较大,有的产品自身存在缺陷,如手术材料、介入材料、麻醉材料、置入材料等,对医疗质量有直接的影响[3]。有的产品厂家为了抢占市场,缩短临床试验周期,致使临床试用成熟度打折扣;有的供货公司为了使自己所的产品能被医院或使用科室认同,在产品介绍时着重强调性能优点,避免谈隐性问题及可能为临床带来的风险,导致医院在医用耗材风险防范上防范意识不强,防范重点不突出。有时只能是出现问题后才去查漏补缺、打补丁,缺乏系统、完善的机制与体制。

2医用耗材精细管理

2.1完善精细化管理制度

医院在确立建设"精细管理工程"方向性的思路后,重要的就是结合现状,按照"精细化管理"思路,找准关键问题、薄弱环节,分阶段进行检查评估,建立完善精细管理体系。我院先后修订完善了《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医用耗材申购使用流程》、《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规范》、《医用耗材采购、验收与出入库管理》、《医用耗材资质审核与管理》、《加强医用耗材流通环节监控管理指导意见》、《医用耗材供货单位质量、价格与售后服务综合考核评估实施办法》、《医用耗材跟踪溯源管理办法》等40余种规章制度,把这些规章制度融入医院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医用耗材从产品选择到确定供货商、临床申请,到领导审批、耗材采购,到质量评估等每个流通环节,实时处于监管与被监管之中。

2.2确定精细化管理目标

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的核心目标在于确保产品合格、质量安全、价格合理。尽可能从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选购产品,加强对生产企业、供货单位和产品资质审查力度,专人专项负责产品资质管理,定期检查更新产品资质,注重临床使用效果评估,跟踪耗材流通中各项环节的质量把控。严格执行总后、军区药材集中招标采购结果;总后、军区集中招标外的品种,医院执行驻地省内招标价格;省内未招标的产品实行院内招标和询价采购,确保采购流程规范,质量价格可靠合理。

2.3增强精细化管理意识

精细化管理是对医院战略、目标分解细化和落实的过程,是让医院的战略规划能有效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同时也是提升医院整体执行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加强专项教育引导,开展专项交流讨论,不断增加全院医护人员精细化管理意识,形成机关领导、基层跟进,领导带头、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是推进精细化管理常态化、经常化、基础化的有效手段。

2.4严格精细化管理流程

精细化管理流程是构建医用耗材采购使用高效合理的重要途径,流程应当包括按需订货、按单验收、质量把关、资质核对、入库登记、库存管理、出入记账、使用跟踪、信息反馈、考核评估等重要环节,每个流程作为一个单元相对独立,同时也与之相关联的上下流程相互融合互通、相互监督制约。第二个流程应对第一流程起到监督管理与审核把关作用,以此类推。当遇到问题或矛盾时,立即停止流程,直到问题或矛盾解决为止。

3医用耗材风险控制

3.1增强风险管控意识

风险存在于医用耗材每个流通环节,风险的出现会造成医疗纠纷事故(件)发生,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影响医院声誉形象。因此,对医用耗材进行风险分析评估与科学管控,并探讨如何控制风险就变得非常必要。加强教育引导,统一和提高全院医护人员风险意识;制定配套规章制度,加大奖惩力度,全面扭转医护人员风险意识弱化实际;实施科学决策与有效管理,形成机制体制,定人定岗定责,全程跟踪督查监管,不断增强医护人员风险意识并引向深入。要让全院医护人员意识到风险控制的重要性,更要培养他们运用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保留法去控制处理风险的能力,从而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减少风险损失与不良影响。

3.2加强采购流程监管

加大对医用耗材采购流程的监管力度,依法按规科学采购,按需审核合理订购。医用耗材采购时要专人定岗严把"四关"。一是严把供货单位确定关。医院按照产品质量合格、配送价格合理、售后服务到位等基本要求,采用招标、邀标等形式初步筛选一批供货单位报送院党委会研究讨论,选择一定数量的供货公司作为医院医用耗材供货单位。二是严把资质审查备案关。医用耗材采购前,重点对供货公司及其所提供的产品相关资质进行集中审核,通过上网查询、市场了解等方式,全面掌握供货公司相关情况,对资质提供不完整、相关证明有缺陷、产品质量不安全、供货价格不合理、售后服务不到位的供货公司进行二次筛选淘汰,把主要风险堵在耗材进入流通环节之外。三是严把产品质量对照关。采购员在采购医用耗材时,要充分尊重临床需求,对所购产品的名称、厂家、批号以及规格型号、生产日期、注意事项、保存要求等相关信息进行全面了解,严格货比三家,对同类产品的质量安全与性价比进行对照,确保采购产品质量好、安全好、价格好。四是严把到院物资验收关。采购耗材到院后,专职验货员与监督审核员要根据医院采购需求,严格对货物与随货发票清单进行验收。重点查验所到货物与采购所需是否一致,货物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与数量是否一致,发票金额与合同订价是否一致,查验有无变形坏损、发霉变质、过期失效等问题,防止不合格产品进入医院。

3.3加强物资库存管理

入库时应详细记录耗材的名称、规范、单位、数量、价格、生产厂家、批号、生产日期、灭菌日期、有效日期、发票号、是否有检测报告等各项信息,为进一步的管理提供数据基础[4]。库存管理重点是物资上架分类储存,定期检查核对数据,定期进行清查盘点。根据临床需求与出入库流通情况,对每个品规设定一个相对合理的库存基数,在减轻库存压力的同时,尽可能避免浪费现象发生,同时还为采购员采购物资提供信息帮助。医用耗材库存管理要设定下限与效期报警系统,系统通过发出响声与显示出不同颜色来区分库存耗材状态。专科耗材实行零库管理,高值耗材打印条形码后采取备货与跟台方式进行管理。出库管理严格"先入先出、近效期先出"规定,根据临床请领报表核对发放物资,监督管理员要对请领物资进行二次审核并完善相关记录,以防出入库账物出错。

3.4严格临床使用督查

篇3

关键词:物流管理;原材料;医疗机构;库存管理

医疗机构物流在现代医疗机构管理中拥有战略性地位,几乎涵盖了医疗机构所有业务部门的日常作业和管理活动。如医疗机构文书档案传输(包括病历、医生处方、检验报告单、医疗收费单据和账目等)、医用物资传送(药品,药械器材、无菌医用材料、手术器械等)、医用标本送达(化验标本、病理标本等)以及医疗机构后勤部门的采购、装卸搬运、储存保管、供应等保障活动等,都可以纳入医疗机构物流范畴。

1医疗机构医用物流管理重要性

医用物流不是简单的药品进、销、存或者是药品配送。所谓的医用物流就是指:依托一定的物流设备、技术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有效整合营销渠道上下游资源,通过优化药品供销配运环节中的验收、存储、分拣、配送等作业过程,提高订单处理能力,降低货物分拣差错,缩短库存及配送时间,减少物流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实现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效益化。加强医疗机构一般性耗材的质量管理,可以从根本上对医用卫生耗材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质量控制,从源头上有效防止热源反应、院内感染,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医疗事故。保证耗材需求及时得到满足,如何降低医疗机构运营成本,如何在现有支出的情况下,优化医疗机构运作模式,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在新的医疗形势下,医疗机构的效益水平成为衡量医疗机构竞争力的重要标准。然而,效益从何而来?实践不断地证明,除了医疗机构医疗技术与服务水平外,其内部管理水平的高低也是医疗机构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而物流管理恰恰是医疗机构内部管理的重要方面。物流作为现代经济运作的基本活动之一,对医用耗材管理起着重要的后方支持作用。发展医疗机构现代化的物流管理、构建科学的物流供应量,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收益,正在成为医疗机构耗材管理部门面向21世纪做出的重要战略选择。

2医疗机构医用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是指为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成本最低而进行的从起点到终点的原材料、中间过程库存、最后产品和相关信息有效流动及储存的管理。

2.1加强内部物流信息化管理。1)应用条码技术,对医用物资仓库进行管理。随着医疗机构医用物资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逐步加强,条码技术的应用对医用物资库存控制、实施自动化仓储管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条码技术不仅实现仓库管理自动化,而且对提高物流作业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医疗机构医用物资品种多,传统的人工拣选盘点速度慢,给物资保管、物资分配、信息及时传递处理等带来很大的影响。通过条码技术的应用,实现医用物资信息的采集、录入、拣选等自动化,不仅可提高使用效率,降低作业强度,也将大大提高医用物资仓储保管作业的准确率,进而实现仓库管理的全面自动化。2)应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实时监控医用物资流通。应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对医疗机构医用物资的物流管理实时监控,从医用物资入库到出库及配送至各科室的流通过程进行实时跟踪,完成对医用物资的动态监管。一方面,可以极大地提高医用物资内部配送的效率,减少差错率;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医用物资的动态使用信息,预测未来各类医用物资的使用量和周转次数等物流管理基本信息。3)按需、专人、定时地配送医用物资。医用物流管理部门应依据医疗机构场所的特殊性质,将人流与物流分开,防止二次污染的发生。按需求、派专人、定时进行医用物资配送,在特殊情况下,如果科室有急需物资,应单独及时与仓储部门取得联系,对于缺货的急需物资在申购单上将物资的型号、数量、规格等填写后,交予仓储部门或采购部门(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在医疗机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改善医用物资仓储环境的硬件设施,采用现代医疗机构医用物资物流管理的技术手段,提高医用物资物流管理作业效率。

2.2加强仓储和库存管理。对于仓储和库存管理,随着社会上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成熟,即时配送服务到位,医疗机构就可将仓库全部或部分推给专业物资送货商,医疗机构内部的仓库将浓缩为一种小型的转运空间,减少存货总量,降低仓耗和保管人员的支出,大幅度节省开支,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零库存。当然,这需要快捷、高效的信息系统支持。降低库存成本并不是简单由一个经营者转移给另一个经营者,医疗机构内部库存降低的同时,服务费用和采购价格将有所上升。只有两者权衡,总支出仍低于总收益时,才能运作。

2.3医疗机构物流系统的基准化。医疗机构作为一个特殊的服务性行业,与一般企业一样,同样存在着如何对医疗活动中的药品以及医疗器械设备和后勤物资的物流进行科学有效管理的现实问题。由于医疗机构自身的特殊性,其物流活动较一般企业相对复杂,成本也较高,所以有学者认为建设现代化医疗机构应该优先考虑物流问题,对物流方面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医疗机构整体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建立医疗机构物流基准,如建立标准化流程、物流作业绩效指标等,一方面为医疗机构物流提供了考核与评估的基本依据,另一方面,也为JIT、ABC、BPR等先进技术应用提供了必须的管理基础,如信息数据的收集、物流分析模型的建立等。从医疗机构物流流程看,它包括三个基本子流程:1)采购/订货子流程。2)库存控制/管理子流程。3)补货/供应子流程。根据国外医疗机构数据统计结果,劳动成本占医疗机构物流成本的比例高达60%。而首要的成本影响因素是医疗机构人员在从事不同物流活动和作业中所耗费的时间,其次,是用于物流技术支持方面的花费。医疗机构物流的有效管理,建立在对每一项具体物流作业的成本-效益分析基础上,识别出每一项物流作业及其所耗费的成本。

3结论

现代医药物流除了简单的药品进、销、存等药品配送,还包括了依托一定的物流设备、技术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有效整合营销渠道上下游资源,通过优化药品供销配运环节中的验收、分拣、存储、配送等作业过程,提高订单处理能力,降低货物分拣差错,缩短库存及配送时间,减少物流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实现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效益化。

参考文献

[1]赵宁志,张玉琴,曾宏逵,等.医用高值耗材管理探讨[J].医疗机构管理杂志,2010(9):12.

[2]张恩科,王凤,李宪军,等.医用耗材二级库与流量流向管理[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2(2):66.

[3]李蕊,赵杨,张岩.医药批发企业应加快向医用物流转型[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2(18):105.

篇4

关键词:医用高值耗材 二级库管理

与普通卫生材料相比,医用高值耗材与人体直接接触,由专业科室的医疗工作者直接使用,对安全性要求极高,利用消耗型医疗器材生产和制造,生产成本和价格相对较高,如麻醉材料、消化类材料、血管介入类、人工关节类、心脏介入类等。如今,高值耗材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中,对于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也起到了积极影响。高值耗材价格过高,直接与病人身体或内脏接触,所以对管理能力的要求较高。高值耗材的管理与病人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是医院运营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通过一级库管理模式管理高值耗材。该管理模式价格低廉,流程简洁,然而可靠性和安全性较低,存在一定的漏洞和隐患。

一、医用高值耗材管理模式及现状分析

医用卫生材料的价格、材料和种类千差万别,价格从几分到上万元不等,增加了管理难度。在医院成本中,卫生耗材的价格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为卫生材料用途广、规格多、数量大、结构复杂,增加了医疗卫生材料管理的难度,在实际工作中要详细记录每一种卫生材料,而部分材料明细很难直接获取,经常发生账实不符、材料流失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医院的利益。如今,大部分医院采用一级库房管理模式,根据领用出库量进行医疗耗材的统计,会计核算和监管无法监控二级库房,只能对一级库房进行监管,使得部分卫生材料数量、用处不明确,无法真正发挥会计监管的作用,使得成本核算与责权发生制不一致,无法保证核算结果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准确性,收入和支出也不适应。部分卫生材料还发生“库外库”的问题,导致成本核算结果不准确。

二、二级库管理模式的探讨

(一)二级库模式概述

二级库管理模式为两层结构,由一级和二级库构成。一级库用于维护基础、退货、报损、入库、采购等高值耗材信息,对二级库的发放、领取情况进行统计。二级库用于管理库房内高值耗材的提取和入库,以及导管室、手术室等临床科室计费、发放、领取、申请高值耗材的信息。二级库模式为:厂商将货物配送给一级库,库管员负责货物的入库,并完成相应的手续和记录;二级库没有充足的库存,从一级库中调出部分耗材;医护工作者到库房中领取耗材,耗材出库时由病人自行缴费;二级库中的耗材出库后,将出库信息提交给财务机构,进行耗材的结账,与厂商对接。在紧急条件下,临床科室能够从一级库中领取耗材。

(二)二级库设立的原则

二级库是与总库不同的模式,遵循下列原则建立二级库:一是就近原则,为专门科室、病区建立二级库,为实际使用提供方便;二是消耗量高原则,即心内科、骨科、手术室等科室对高值耗材的消耗量较高,建立二级库能够为实际使用提供方便,口腔科、放射科、检验科等专业科室也需要使用专用材料,建立二级库能够为实际诊疗提供方便。

(三)二级库流转制度

卫生材料进入到一级库房后,根据物价标准和进价比例对零售价进行合理设置,科室领取材料的出库价以此为基准。高值材料的出库价和进价的差额由科室自行进行计算,并将其当作经济收入。科室领取材料,在二级库内根据零售价记录出库和入库价,根据“二级库”内的材料类型、数量和价格计入科室的账本,采取管理模式的数量化和品种化。

(四)二级库管理模式的优势

1.库存管理更加精确

一级库管理模式中,卫生材料消耗主要通过“以领代耗”的模式,二级库管理模式的卫生材料消耗为真实消耗,能够准确、真实地记录材料消耗量。一级库管理模式中,材料库存量以总库房中的记录为准,二级库管理的卫生材料耗材为真实耗材,切实保证了库存管理的准确性、真实性和有效性。二级库管理模式中,总库房中的库存有未领用物资和总库房的物资。

2.为财务预算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

二级库管理模式有机整合了一级和二级卫生材料库系统,能够准确、清晰、真实地记录实际库存和消耗量,对每月、每周或每日的卫生材料消耗进行统计。物资管理部门根据卫生材料库系统内的数据,对卫生材料采购和供应方案进行合理调整,合理设置消耗额,更加真实、准确、客观,不会导致随意和盲目采购,提高了资金利用率,调整并优化了库存结构,为库房管理和财务预算提供真实、准确、有效的数据,提高资金利用率,避免资金压制,标准化、规范化财产管理流程。

3.加强科室责任人

采取分级管理的模式进行卫生材料的管理,将责任下放到个人,增强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心。建立双层监管体系共同对卫生耗材情况进行监管,使管理质量显著提高。

4.为全成本核算奠定基础

利用软件得到审计和财务数据,对院、科消耗卫生材料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合理预测耗材消耗情况,实现卫生材料消耗监控的全方位、立体化,为成本核算、决策制订提供参考。医用卫生材料管理采用二级库管理模式,能全面监管临床反馈、材料出库、审核、领取、入库和采购等环节,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采取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提高卫生材料的管理质量和效率,减少积压库存和成本支出,准确、有效、真实地核算成本,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

三、实现二级库管理的必要条件

(一)领导支持、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的理解和配合

医院各科室的管理工作都会受到二级库管理模式的影响,其工作流程、业务规范也需要进行相应调整。临床科室建立二级库以后,其使用者主要为医务人员,不仅要负责医务工作,还要盘点和维护二级库,无疑加重了其工作负担。此外,二级库采取严格管理和追踪材料的模式,增加了管理者和使用者领取卫生材料的难度,从而引起管理者和使用者的抗拒情绪。所以,医院领导要鼓励并支持二级库管理模式的建立,加深临床医务工作者对二级库管理模式的认识和了解,让他们认识到二级库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积极配合二级库管理系统的建立,从而提高卫生材料管理质量和效率。

(二)建立条码管理体系,实现条码追溯管理

条码技术是一种自动识别技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通过扫描条形码能够自动识别出产品信息,具有速度快、效率高、使用方便的特点。条形码具有唯一性,从而保证扫描结果的准确性。卫生材料入库之前,要为其绑定唯一的条码,并输入到信息库系统内。物资供应链管理系统能够自动存储和识别条码,分析追踪产品的追踪码、有效日期、生产日期、生产批号、编码和厂商。流传耗材时,利用条形码监管耗材流转的各个环节,实现监控的全面性。对不同批次和有效日期的产品进行全面监管,降低了误操作发生的概率,安全性和可靠性显著提高。产品所有数据包存储在临床消耗登记表内,直接对条码进行扫描,就能在病人、厂商、供应商的记录表中存储产品信息,方便快捷。病人使用高值耗材后如果出现副作用或不良反应,扫描病历中的条形码就能将使用的高值耗材的信息提取出来,为后续诊疗提供参考。在医疗纠纷和诉讼案件中,高值耗材能够作为证据,借助法律手段能够帮助医院在医疗纠纷中处于有利地位,从而减小医疗风险发生的概率。

(三)建立物价及耗材集成管理体系

对耗材和物价集成管理系统进行优化,将物价信息和耗材信息联系起来,设立专人负责管理耗材和物价信息,定期维护和更新。

(四)盘点制度

核算、审计和财务机构要盘点卫生材料实际库存,通过抽查或定期盘查的方式及时掌握卫生材料库存情况。能够查询实际库存与申请量、出库和申请信息,结合查询结果合理组合出库单,提高材料盘点效率。如果出现材料账实不一致、有误差的现象,严格遵循规章制度给予奖励或处罚,责任人承担相应后果,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参考文献:

[1]王菲.浅析医用卫生材料的二级库管理模式[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4.

[2]赵样,梁方舟.二级库管理模式在高值耗材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2008.

[3]任筠.医用高值耗材采购供应流程的改革探索[J].卫生行政管理,2015.

篇5

关于医院财务个人工作总结范文最新   20xx年xx医院财务工作注重学习和提升财务服务能力,积极探索和推进医院财务管理由规范走向科学的整体改革,坚持“服务、效率、和谐、廉洁”的管理理念,紧紧围绕医院20xx年事业发展需要,合理安排财力,加强预算管理,理顺业务流程,强化基础工作,努力增收节支,为医院事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财力保障。以下是今年的财务工作总结。

  一、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学习

  财务科通过多种形式认真学习,增强了财务人员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奉献精神。尽管同其他医院相比,我院财务人员数量少,工作量大,但是科里的每一位同志都能够做到以医院利益为重,积极为做好财务工作献计献策,工作中不讲条件、不谈个人困难,经常加班加点,有力保障了医院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明确了医院财务工作

  组织领导责任和经济责任,在有效执行预算的过程中坚持节俭意识、廉洁意识,注重借款风险,提高了医院资金营运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进一步加强了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理顺业务流程,为提高财务服务质量提供了制度保障。财务科按以往积累的经验进行适当调整,支出一起;统计,核算,收帐,调拨放到一起减少了不必要的环节,给医院财务工作打开了一项新局面。

  三、做好医院专项资金管理工作

  在积极调研论证、多方协调的基础上,医院进一步明确了项目经费是解决发展问题的主要经费来源,是项目实施单位为完成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之外通过编报专项资金预算申请的财政专项资金。

  为了加强医院项目经费管理,保证专项资金项目顺利实施并使专项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医院提高了服务质量,技术水平,进行医院人才的技术培训,吸引广大参合农民来我院就诊,充分体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惠民,利民政策。

  四、认真完成了医院“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

  医院财务管理的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面对新的理财环境,医院定了从规范理财向科学理财迈进的财务发展战略。医院进一步完善了收费政策和收费公示制度,确保各类收费公开透明,实现了“阳光收费”。行政事业性收费继续坚持按照国家政策由院财务科统一收取、管理和核算,服务性收费坚持成本标准、收费公示和自愿付费原则。

  进一步推进了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医院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构建医院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有助于医院各级领导及时了解、掌握医院财务情况,科学决策、科学管理;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探索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一级核算”的财务管理运行模式。根据财权和事权相结合的原则,明确了医院二级管理科室参与理财的方式、方法。

关于医院财务个人工作总结范文最新   到医院工作已有两月余,期间在XXX院长的领导下,在XXX科长的指导下,以全面落实预算管理,强基础,抓规范,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各项财务工作有了明显提高,现将这两个月的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质量贯标为契机,不断增强全员的预算管理意识

  根据财务管理的特点以及财务管理的需要,及时听取段院长指导思想,从而使每项工作有计划、有落实、有监督、有考核。在费用控制方面,

  一是采取科室协调统筹的方式,将手机、座机费、办公费、医用耗材费和科室水电费定额控制,节约、超支自负,培养了职员的节约意识。

  二是采取预算审批的方式,对定额以外的费用,必须先层层审批,没有审批发生的费用,一律不予报销。在现金预算方面,为提高现金预算的准确性,在实际支付时做到,没有现金预算项目的不予支付,超预算支付标准的不予支付,从而提高了现金预算意识。在职员借款还款方面,规定了借款必须于出发后十五日内还款,并将其写入科室方针目标,确实起到了降低借款数额,减少资金占用,避免呆帐发生的积极作用。通过预算管理这一有效的管理手段,职员的规范意识进一步增强,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以培训为动力,不断提高自身的财会业务水平

  一直以来,院领导都把人员培训视为医院发展,增强医院竞争力的突破口,财务管理工作同样迫切需要高素质的会计从业人员,因此鄙据实际工作的要求,入职前就制定了个人的会计进修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进行自修。通过学习,鄙进一步了解了医院的各项管理制度,懂得了医院会计人员的工作要求,如何更好地做好财务工作等。提高了干好财务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同时,鄙亦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努力提高涉及财务管理的各方面水平。财务科成员就是要把提高自身素质当成是能否胜任工作,能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头等大事,鄙深谙此理,故积极进取,努力学习,争取在明年考取会计师初级职称,为干好医院财务工作提供更高标准的素质保证。

  三、以考核为手段,促进财务基础管理水平的提高

  随着医院管理的进一步深入,财务的管理职能逐渐增强。为加大责任制考核力度,保证责任制的贯彻落实,鄙协同院行政办公室及医务科一起积极参与考核,严格按责任制考核兑现,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体现了责任制的严肃性与公正性。

  在这两个月的财务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借市局的考核体系,采取了工作质量与方针目标的考核机制,将管理的要求与重点,纳入工作质量与方针目标考核。制定了医院会计、库管方针的目标及工作质量考核的标准,将科室费用预算、职员借款写入方针目标。通过月份考核与工资挂钩,与奖金挂钩等,兑现按《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法》的要求,全面提高财务核算质量,实事求是的体现财务经营成果,做诚信纳税单位。并顺利通过每年一次的地税关于纳税情况的检查,强化了财务的监督管理职能,规范了各科室的财务控制行为,有力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积极参与院库房经营管理,搞好医院财产物资的清查与盘点

  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财务的管理职能日益显现。财务管理参与到医院管理的方方面面,从物资采购中的比价,到实际采购的审核,再到废旧物资的处理等等,鄙随陈惠芳科长都参与其中,起到了财务科在医院管理应有的作用。

  通过核查,提高了医院耗材进库、保管的责任心,规范了各科室耗材物资的控制工作,有效的防止了错误的出现。这就加强了管理,确保了财产物资的帐帐、帐实相符,提高了财产物资的利用效能。

  五、搞好财经秩序整顿工作,全面做好迎接审计的准备

  根据陈惠芳科长关于财经秩序整顿工作的要求,结合我院自身的实际,认真搞好自查与整顿,特别是把整顿工作视为规范医院经营行为的良机。首先,对20xx年以来的医用耗材、医疗设备购、存业务认真检查,并与后勤科核对一致,确保做到帐帐、帐实相符,没有发现违反规定的行为,保证了自查工作的质量。其次,对医院各科室进行全面审计,加强对各科室的成本预算控制,再到采购中涉及到的财务工作,鄙都紧紧跟着陈惠芳科长的脚步,规范了财务的基础工作,为迎审计署的检查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六、加强资金管理,减少资金占用,提高资金利用率

  我院资产负债率虽不高,但为了切实把资产负债率降到,特安排一切成本控制工作从点滴抓起,控制资金占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首先对欠款情况进行了分析,会同各科室积极回收欠款。其次做好现金预算的预算和编报,防止资金的积压。第三、严格执行省资金结算中心的管理规定,从严控制医院资金占用,将医用耗材款、仪器款、广告款和药款及时按要求上划。从而减少了资金占用,降低了财务费用,极大地提高了医院的资金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以上是鄙入职以来所处业务事宜的总结报告,在未来的一年,鄙将认真听取段院长的指导讲话,紧紧跟随陈科长的脚步,计划、统筹和落实好院财务工作的事务,为医院的持续、稳定、长久发展尽己之力。

  关于医院财务个人工作总结范文最新

  医院财务工作在医院各级组织的领导下,结合计划安排,全科人员目标明确,同心同德、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医院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确保医院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各项制度的改革,不断地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努力加强财务管理,保证医院各项经济目标的顺利实现。经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完成了的财务计划工作,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进行政治、业务学习,提高职工队伍职业道德素质

  1、组织财务科会计人员学习预计20xx年度将实施的《医院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通过学习让会计人员提前掌握国家关于医院会计制度的变化。

  2、参加各种学习培训,如会计继续教育学习、审计继续教育学习,学习后全部考试通过。

  3、对收费员进行职业道德培训:强调收费员“廉洁自律、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并将医院目前正在执行的《收费办理制度》《退费管理制度》《医院关于加强医收费票据控制与管理的有关规定》对收费员进行了讲解。

  二、做好日常工作及财务分析,加强财务收支管理

  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加强医疗业务收支管理。努力增收节支,减少医疗费用支出,充分利用医疗技术和设备,积极开展医疗服务。实现总收入***万元,其中财政补助***万元,医疗收入**万元,药品收入**万元,其他收入**万元,总支出**万元、其中医疗支出**万元,药品支出万元,财政专项支出万元,其他支出万元,因此本年累计结余约万元,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门诊收费员总计收费单据x张,收费金额x万元。住院处住院登记x人次,收取押金x万元,办理病人结帐x人次。

  三、加强资产管理,确保医院资产安全

  1、采用有效的方法和监控措施加强货币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

  医院每日货币资金流动量较大,为确保资金安全,收费处要按下发的每日收费制度执行,出纳每日都按时将现金送交银行。由于医院的特殊性,经常在出纳银行存款后有病人交费住院,造成现金超库的情况,为此财务建立了现金报告制度。财务科对门诊收费员退费进行随机抽查,以此监督退费行为,但发现此项工作仍有缺陷,财务思考新的管理办法以堵塞漏洞,强调退费、报损、作废票据必须全部上交,建立了票据交接机制。

篇6

近年来,由于医疗卫生事业受客观经济调控的影响,整体效益下滑,使得许多医院的发展步履维艰。然而,正是在这种境况下,谁能够更冷静地思考,更切实地抓好基础管理,更有效地把医疗费用降下来,谁就占据了新一轮竞争的先机。因此,关于医院内部物流系统改造的思考和探索正是基于这样一个背景下进行的。

物流是一门科学。物流科学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新兴学科之一,它揭示了物流各个环节的内在联系,是管理学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综合学科,是应用系统工程的科学成果,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可以更好地实现物流的时间和空间效益。现代物流要求既要降低成本,又要充分满足受供者的需求。

物流的概念自80年代初从日本引入我国以来,其研究对象主要是集约化生产的企业、连锁经营的零售业和各类形式的储运业等。而物流在医院方面的应用研究和实践则是近些年的事,尚未建立一个完整的共识。为此,根据物流学研究的一般规律,综合医疗行业的特征,力求探索医院内部在原有的物流基础上进行流程再造,以最少的资金成本保障医院的物资供应,是作者思考的目的所在。

医院物流研究的产品主体是药品、医用耗材、办公用品等大宗物资,其资金用量约占医院年收入的40%~50%,是医院最主要的成本支出,其重要性对于任何医院而言均是不言而喻的。医院物流不能照搬其它行业物流的经验,例如,一般行业物流把配送作为其最后环节,而医院物流需要对配送后的物资进行有效监控,部分物资使用后还需回收。医院物流的实现方式可有多种选择,不一定拘泥于一种模式,可在现有条件下从易到难,循序渐进。一般情况下,如果医院的信息网络运行较健全的话,实行网络申领,按需配送,有效监控,合理储备的物流方式是可行的。

医院物流研究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库存管理和最佳批量模型。传统思想认为仓库里的物资越多,表明单位兴旺发达,现在则认为零库存是最佳的库存管理。当然,合理的储存是医院进行持续性医疗活动所必需的。这里需说明一下库存与储存的区别,库存单指仓库中处于暂时停滞状态的物资,而储存则是指包括库存在内的各个环节所有物资的总和。库存管理的目的是在满足服务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对库存进行有效的控制,力求尽可能地降低库存水平。

医院使用的物资种类繁多,每个品种的价格不同,需求量也不等。为了使有限的时间、人力、物力、资金等资源能够得到最佳的利用,应对物资进行ABC分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别的物资决定不同的库存、采购方式和配送方式。ABC分类是按物资占总资金的比例和占总品种的数量的比例这两个指标进行分类的,下面以医用耗材的ABC分类举例:

具体地说,A类物资为高值耗材,品种约占医院使用总品种的5%~15%,而使用资金占资金总额的50%~60%,C类物资为低值耗材,品种约占医院使用总品种的60%~70%,而使用资金占资金总额的20%以下,B类物资介于两者之间。

对物资进行分类后,根据医院的经营策略和实际使用情况确定不同的库存和采购方式。A类物资:为零库存物资。由于这类物资价格昂贵,时间要求不高且是不可计划的,一般采用定时招标即时采购的方式。值得注意的是,这类物资往往是国家法律法规特别关注的物品,应对进货渠道、质量、有效证件等严格把关。C类物资:为计划库存的物资。由于这类物资单价不高,数量较大,是医院持续开展医疗活动的保证,不可断货且是可计划的,一般采用集中招标采购下的定时、定量供货方式。B类物资:介于上述两类物资之间,可视情况而定。医院每次订货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库存水平和总成本。经济批量模型就是通过平衡采购进货成本和保管仓储成本,确定最佳的订货数量。在年需求量是已知和连续的,订货到货间隔时间是固定的且不发生缺货的条件下,下列数学模型成立:Q=2D·I/J 其中:Q=最佳经济批量,D=年需求量,I=每次进货成本,J=单位货物仓储成本。例如:医院年需采购胶片10000张,每资订货成本是100元,胶片的单位仓储成本是4元,则最佳经济批量Q=≈700(张)每年的订货次数,N=10000/700≈14(次)每次订货的时间间隔为:T=365/14≈26(d)

经过2~3次的配送到订货点,经过一定的到货时间(t)间隔后,恢复原有存的库存水平而完成一个周期[1]。

配送是物流最具代表意义的节点运动。从环节上看包括了货物的品种、规格、数量、送达时间要求等,同时还融合了存储、分栋、配货等活动。事实上医院的供应室、病区药房等均可看成是配送中心。

配送的方式有很多种,如定时、定量、即时、看板供货等等,这与病区的需求量及需求方式有关,从医院的现状看以下几种方式比较合适。(1) 定时配送方式:以周配和日配形式为佳,在病区的病人数量一定的情况下,一般C类物资的需求量是一个相对确定的数量,这种配送方式要求配送中心通过一定的形式(如网络)掌握各病区的住院病人数。(2) 看板供货方式:一般为B类物资,要求配送中心按照各病区根据自己的工作特征和节奏提出的需求,适时配送物资到现场的方式,是需求与供应同步运转的一种行为方式。(3) 即时配送方式:一般为A类物资,根据病区对于一些特定物资提出时间要求、供货数量、品种规格后,到货及时进行配送的形式。配送的基本环节有备货、理货、独立配送与共同配造三个。一是备货。为了使配送持续运作必需存一定量的货源保证,储备是按照一定时期内配送活动要求和根据货源的到货周期有计划地确定的,一般以2~3个配送周期为妥,而安全储备则以库存形式,采用先进先出的方式轮转。二是理货。理货是配送的重要内容,也是配送区别于送货的重要标志。作业人员拉着集货箱在排列整齐的储货架间按配货单所列的品种、规格、数量将某个病区所需要的物资装入集货箱内,然后集中码放。三是独立配送与共同配送模式。独立配送模式是由一个配送主体独立完成一类物资(如医用耗材)的配送活动,其组织体系相对较专业和简单,而共同配送模式是为了提高物流效率,以几个配送中心经整合后共同进行配送的形式,也可建立共同的储备区,分别理货,共同配送,就目前而言,由于受专业知识的限制,医院一般采用独立配送的形式,与一般配送概念有区别的是,一般配送出去的物资与储备物资不发生关联,而医院内各病区尚未用完的物资仍应视作储备的组成部分,因此,在一个合理的时间间隔内,正确地反馈各病区的物资储备是必需的。(4) 回收:由于医院是一个特殊行业,许多物资使用完后不能随意丢弃,需回收后经专业处理,目前多数医院设专人回收交由专业公司处理,也有承包给专业公司上各病区回收并处理的,事实上,应回收的物资常是容易人为流失的物资,医院完全可利用回收的环节对这类物资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监控。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物流管理带来了标志性的进步。在信息社会中,信息已成为任何单位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有利的竞争地位,医院一定要树立人才是支柱,信息是生命的经营理念。物流信息反映的是资源、仓储、配送等物流活动各个环节的内容、形式及其发展变化。目前市场上开发并应用于医院的有《库存管理系统》、《供应室管理系统》、《药库管理系统》等,在空间上是互相独立的,尚未整合成整体的物流管理系统。但若将进入医院所有的物资纳入一个系统进行管理,由于受专业知识和人才的限制,目前实施的难度较大。而对现有体系进行流程改造,先按物资分类进行物流管理,在分系统运行成熟的情况下,再整合成一个系统进行管理是比较切实可行的。目前,物流人才不足和物流人员的知识不到位是制约医院物流发展的瓶颈。物流工作的实践性非常强,物流人员要求有财务知识,熟悉医院的业务和供应链管理,能提供整体规划方案并懂得现代物流理念和一般贸易规程,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并能处理数据信息及精通电子商务。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医院的物流人员要有敬业精神,努力学习相关知识,借鉴先进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工作内涵。

物流管理涉及医院内部的多个部门,由于单位里的很多东西已形成固定模式,要进行流程再造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需要各部门达成共识,尽可能地了解和学习这方面的知识,经过充分协调共同把这件事情做好。

篇7

关键词:高校;办公耗材;使用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0-0226-02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产品的开发和各种新技术的发展对设备的使用、研究、开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办公耗材的使用范围也逐渐扩大,而采购、使用和管理这些耗材已经成为高校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结合高校实际,对高校办公耗材使用和管理存在的普遍现象进行剖析,分析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如何优化使用和管理,以及通过优化途径给高校管理等方面带来哪些益处提出个人的观点。

一、高校办公耗材管理存在的普遍现象

高校办公耗材由管理部门采购,而管理部门根据使用部门实际情况进行采购。管理部门采购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如有由相关负责人去市场购买或指定相关单位供应商进行购买等。一般是缺什么买什么,没有一定的统筹规划,如果出现应急状态,要不亲自跑到市场购买,或者由指定单位进行送货上门。对程序及时间没有统一性,对供货商也没有一定的监控体系和约束力,往往会送货不及时,影响工作进程。而这样不定时的入库、报销会给设备处和财务处相关负责人背负一定的工作量。购买好的设备虽有专人保管,但没有一定的管理制度,对耗材的流向和使用情况没有作书面登记,没有完善的监控体系。

二、 加强办公耗材管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办公耗材的种类繁多,品种也很复杂。给管理上带来一定的难度。但耗材的应用和管理是办公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加强对办公耗材的管理也直接影响高校的经济利益。同时,办公耗材的管理和使用过程中要无完善的机制,则很可能因管理不善和使用不当而造成浪费。因此,加强办公耗材的管理克不容缓。

三、 加强办公耗材使用和管理的对策

(一)计划申报与采购

本着“节约开支,合理使用”的原则。应制定一个耗材使用计划,各部门根据本部门办公用品使用情况,每月26日前提报下月办公用品领用计划,派专员查对办公用品领用计划与办公用品台账和库存,提报办公用品采购计划,经负责人审签后进行统一采购。特殊办公用品可以经行政部同意授权各部门自行采购。

(二)物品的申领

办公耗材统一领用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流程和制度。由相关部门(如供应科)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流程和制度:根据高校实际情况制定一份领用单,为一式三份,负责部门、使用部门、财务处各执一份,领取办公耗材时必须凭领用单上的领用人和使用部门相关负责人签字方可领取耗材。

(三)加强控制使用环节管理

为了更精确地对耗材进行统计、管理,供应科应建立耗材计算机管理系统。耗材的信息化管理高效、简便,易于统计, 不但提高了管理质量,还节约了人力和管理成本。耗材计算机管理系统有静态管理和动态管理两部分。静态管理是对耗材的证件、供货公司人员情况、各种报表进行分析、统计;动态管理是依据耗材的增长率等数据加以数学分析,对各使用科室耗材的用量进行全方位动态监控。这不仅从根本上减少工作量,还提高了数据的真实性,做到了财物完全相符的保证条件。

(四)仓储的控制和管理

随着耗材使用的大幅增加,涉及的费用也会同步增长,同时也加大了仓储管理的难度。而仓库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过剩库存、积压库存和缺货的情况。这三种库存无形中增加了库存持有成本和缺货成本。因此,管理部门应平衡采购和消耗量之间的关系,实时反映物品的消耗信息,控制存储量,加速库存周转,从而降低存储成本。缺货也会给管理带来不良的后果,因此库管需要将缺货的情况报告给主管人员,并催促采购人员进货。还应对库房物资进行周期盘点,确定最高存货量,将后者与现有库存量进行对比,计算提前供货期,最大限度降低缺货成本。另外,应用条码技术进行库存管理、实现仓库作业自动化是需要迫切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利用条码技术不仅能提高作业精确度,同时,还能节约人力资本,改变仓管人员庞杂的局面。

(五)固定资产的核定配置标准,实行资产有偿使用

高校应根据各部门对教学、科研、行政资源实行总量控制,对超标准占用资产采取有偿使用办法,推动高校存量资产跨部门流动,建立资产增减进出机制,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

(六)进行审核

对全校的设备和办公耗材每月要进行一次账物核实,根据管理软件显示的库存出入进行实物的核对,如设备名称、数量、使用地点、费用的金额进行统计,如果软件上库存和实物不一致要根据领用单登记的情况进行一一校对。经核实后把所有数据上交财务处,由财务处对各部门的金费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管理。

四、提倡节约: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创建节约型高校机关

(一)转变观念

建设节约型校园,就是要将节约的理念贯穿于教师教学科研、校园行政与后勤服务等各个领域,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要认识到节俭的重要性。选择节俭,不仅选择了一种科学方式,追求一种高尚的精神品质,更是确立了一条走向健康的发展道路。

(二)制定和资源节约措施

将确立资源节约责任制,“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把资源节约工作到每个部门、每个岗位,人人有责,人人负责。各级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勤俭节约的宣传者、组织者、示范者,提倡节约,反对浪费。

(三)明确和规范资源节约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节约每一件办公用品:各应本着节约的原则领取、使用办公用品。平时注重保养爱惜,如有损坏,要及时修理。通过设备维修管理,保证设备完好,最大限度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四)管理措施

其一是计划管理。材料、仪器设备购置都要实现计划管理。按计划进行维修改造,就能较好地按必要、有序、前后一致的原则进行,较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合理使用新消耗资源,减少投入,提高效益。加强仪器设备购置的计划管理,是对现有仪器设备使用的管理监督,是提高使用效率有效措施,同时,能避免重复购置、不良购置等带来的浪费。其二是量化管理,定额用能。对教学科研单位、职工家庭等不同能源用户要实现分类收费;严格管理各单位的用能指标,实现“定额用能,超额自理,节能归己,节约奖励”的能源管理运行机制;对于大型仪器设备规定月或年开机时数和对外协作公用时数等定额,达到提高使用效率的目的。其三是成本核算。对实现企业化管理的学校后勤实体或能实现成本核算的项目,将能源等资源性的消耗纳入成本,实现全成本核算。

(五)培育节约文化,养成节约型的健康方式

节约文化是指人们关于节约的认识、观念、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方式、社会评价等。厉行节约,对于个人来说,是一种道德行为,对社会来说则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体现着社会的文明程度。

(六)节约需要投入的观念

节约不是简单的省钱。无论是购置先进节能设备、器具替换下高耗能的旧设备、旧器具,这些都是要投入的。节能灯具价格比传统灯具肯定要高,优质名牌产品也要贵一些。但是以一个使用周期加上电费的成本计算,节约的效益将是很可观的。

(七)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观念

不要因小善而不为。每人每天节约一张纸,一只笔,一度电,日积月累,就是一笔了不起的财富。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有资源、环境意识,做到厉行节约,就能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高校。

结语

对全校办公耗材进行区块归类后进行统一的管理,不但可以控制成本、规范使用,还能节约资金、减少浪费。这是管理办公耗材的关键之处。据一些高校的统计,实行了统一化管理,办公耗材这块可以省下1/3的支出。这一课题将成为经济和管理的一个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程凡.耗材集采的价与利[J].中国医院院长,2007,(24).

[2] 陈莉,吴晓,柯光辉.医用耗材的招标采购初探[J]. 卫生经济研究,2006,(9).

篇8

关键词:医院;成本监控;经济管理

一、引言

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即便是公立医院,其也同样具有营利性质,避免入不敷出是保证医院等医疗机构获得长远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成本监控则是医院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影响成本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人员、制度以及管理等,当医院成本出现问题时,一定是人员、制度或者是管理的某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如果放任不管,就有可能导致更严重的问题。因此,医院成本的管控质量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指标。

二、医院成本概述

政治经济学认为,成本就是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一切劳动象征货币的总和。根据政治经济学理论,医院成本就是医院在生产经营与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所消耗的所有货币的总和,其中既包括物质方面的成本,如房屋、医疗仪器与设备等固定资产;也包括药品、医疗用具等比较容易损耗的劳动对象;还包括人员等劳动力,医院日常经营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与成本有关。具体来看,医院成本包括公务费、卫生材料等材料费、修缮费、租赁费、员工工资、工资补助、职工福利等[1]。

三、医院成本与企业成本监控的不同之处

(一)纳税上的区别当前,非营利医院仍然是我国医疗机构最主要的形式,因此与企业相比,医院的营利压力比较小,甚至可以说没有压力。企业只有获得高额营利才能生存发展下去,还需要结合营业额进行纳税;而非营利性的医院是不需要纳税的,成本核算的主要目的在于避免过度消耗,减少资源浪费,从而促进医院良性发展。

(二)核算对象上的区别虽然企业与医院服务对象都是人,但提供服务的手段存在区别,企业主要是通过产品为大众提供服务,而医院则是以为大众提供医疗服务的方式来发挥自身的作用,所以医院成本的控制要更复杂一些,影响医院成本的因素更多,随机性也更大一些。与此同时,很多时候医院给病人提供的服务往往是长期或阶段性的服务,很难像企业那样对成本进行精准的计算与衡量。

(三)产品质量衡量上的区别企业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可以被统一核算,而医院的产品则是病人病情的好转,即便是同一种病,患者不同的经济条件、身体素质、性别、年龄等也会对治疗方式造成影响,因此治疗成本也会受到影响。不仅如此,我国当前还有各种各样的医疗保险等,因此医院的成本监控与衡量工作更加复杂。

四、医院成本监控对医院经济管理的影响

(一)影响成本信息成本信息影响经济管理策略的准确性医院各项支出成本的总和代表着一段时间内医院工作的数量,通常来讲,成本越高、医院工作的数量和质量就越高,成本对工作数量与质量起决定作用。因此,如果发现支出成本与工作数量和质量不相符,则意味着在一段时间内医院的成本控制出现了问题,医院可以借助成本支出记录对医院的经济管理行为进行分析,从而找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解决。医院管理者可以直观地从成本信息中推断出医院工作数量与质量,并从中分析出影响工作质量的原因并进行优化,最终起到优化医院经济管理的作用。

(二)影响经济管理工作中医疗服务补偿的耗费尺度医疗服务补偿是医院经济管理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这项活动能够起到很好的平衡医疗资源、惠及民生的作用,不过医院在进行医疗补偿时必须量力而为,否则将会影响整个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行,限制自身的发展。而成本信息则是衡量医疗服务消耗的重要指标,保证这一指标的准确性就必然要做好成本信息的监控工作。在做好成本监控的基础上,医院可结合有关数据向财政部门提出补贴申请,保证资源合理利用。

(三)影响医院经济管理中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工作为保证医疗服务的合理性,医院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调整,避免出现群众看不起病或是医疗服务价格过低导致的医院门可罗雀、医疗资源浪费等情况,而成本监控数据则是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重要依据。做好医疗监控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医疗服务价格的合理性,医疗服务价格的合理性又恰恰是做好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表现[2]。

(四)影响医院内部激励机制的建立健全做好医院监控工作能够获得更加准确的成本信息,从而更加准确地对医疗服务情况进行反映,这样医院就能够从中发现人员是否存在不合理的操作行为,结合这些信息判断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对任务完成情况较好的工作人员进行资金奖励,从而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促使其更好地完成自身工作。

五、当前医院成本监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监控意识薄弱当前,很多医院尤其是非营利性的公立医院仍然没有意识到成本监控的重要性,在实际经营的过程中,将关注重点放在医疗研发等方面;而一些营利性医疗机构在进行经济管理时,大多将关注重点放在人员培养及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上。另外,很多医院为了提高自身医疗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盲目地对先进医疗设备进行采购,造成很多医疗资源浪费、成本增加、经济管理不力。

(二)信息化与自动化管理水平不高虽然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大部分医院都开始将信息化管理手段应用到平时的经济管理与成本监控中,不过就目前来看,很多医院只是简单地用计算机代替传统的纸质办公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管理效率,但总体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还没有完成系统化的信息化经济管理建设,在成本监控方面还缺少一定的信息技术支撑。

(三)缺乏完善的成本监控制度完善的成本监控制度是做好成本监控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很多医院的成本监控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成本监控管理部门的工作缺少一定的制度支撑,导致成本监控管理部门的职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严重影响了成本监管质量与医院的经济管理水平,在这样的条件下很容易滋生腐败,相关工作人员容易因为自身利益而做出不利于成本控制的事情,最终影响医院的整体收支平衡[3]。

(四)人员素质有待提升成本监控工作人员的素质与能力直接影响整个成本监控工作的质量。就目前来看,很多医院尤其是公立医院内部人员管理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有些工作人员在“其位不谋其职”,同时医院也没有用一定的人员管理与激励奖励制度来对人员进行管理,人员素质能力得不到提升,人工效益产出比较低,造成人力资源浪费。

六、医院成本监控优化措施

(一)对各类成本进行分类管控,合理降低成本首先,对于医用价值比较高、比较昂贵的医疗器材,医院要将采购管理作为成本监控的重点。在对这类医疗器材与设备进行采购时,首先要注意尽量以高性价比买进设备,为此需要对设备与器械的供应商进行筛选,在对供应商进行选择时,可以利用大数据对各供应商的信息进行对比,优先选择资质高、信誉好的供应商进行合作,先从资质与信誉的角度筛选出一批选项,然后考虑价格的问题,在设备采购的过程中加强同供应商的沟通,负责设备采购的管理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谈判能力,尽可能以最低的价格买进同等性能与质量的设备。其次,为了尽可能减少设备与器材的成本,医院在平时要注意加强对设备的管理,要求医护人员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对设备进行使用,同时注意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对于医用低值耗材,医院可以采用耗材配额制度对器材进行管理,结合正常情况下器械的损耗率给各个科室分配器械,当超过分配的数额后,有关科室需要提供超额申请并在申请中说明原因,通过这种方式对器械成本进行更好的控制。医院在对试剂成本进行管理时,可以结合每年的试剂使用情况,对试剂的价格规律进行了解,从而对试剂价格进行不断的调整,保证物尽其用。此外,设备老旧也会影响试剂的使用量,医院需要通过计算来合理安排设备的更新工作[4]。

(二)搭建信息平台,优化成本监控方式要想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的成本监控,就必须不断优化数据提供方式,为成本管控提供更准确的信息支持,从而在保证信息足够的基础上,对成本信息进行分析,结合分析结果对成本管控方式进行调整。网络信息技术与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为医院成本管控方式的优化创造了条件,为此医院一定要注意加强对网络信息技术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搭建一个更加先进的信息化平台,从而对成本监控方式进行优化。医院可建立医用耗材信息化管理系统,然后将所有科室的耗材信息都上传到系统上,摒弃传统的纸质耗材上传资料,让整个成本管理工作实现无纸化。不同级别的管理人员拥有不同的权限,不同的管理人员拥有自己的账号与密码,增强数据管理的安全性,降低信息丢失与被篡改的风险。此外,系统还应有一个自动报警的功能,当密码输入操作失误三次以上,或者是没有按照一定的规定进行操作,便开始自动报警,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成本信息管理的安全性。通过信息化管理简化监管程序,让整个管理活动更加便利。医院相关设备管理部门可随时在信息管理平台上查看设备、器材与试剂等的使用情况,保证无大量库存堆积的同时确保物资及时供应。

(三)做好设备管理工作,减缓设备的损耗每个医院都有自己的物业管理部门,但很多时候物业管理部门并没有尽到自身的职责,工作人员没有意识到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导致设备器械的老化速度比较快,损耗后不得不维修与更新,增加了很多设备维保与更新的费用,也增加了医院成本。为此,医院一定要加强对物业部门的管理,提升相关部门管理人员的主人翁意识与责任意识,让有关管理人员自觉遵守相关设备管理规定,自觉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做好设备与器械的日常维修工作,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器械损耗。为了做好设备日常管理工作,医院还可以加强对人员的培训,针对设备维修与管理能力,结合之前存在的问题对员工进行培训。另外,对于一些大型的、复杂的器械,最好通过原厂维修的方式进行返修,保证维修质量。此外,医院还需要对设备维护制度进行完善,每个月对物业部门进行考核,结合工作量与工作质量对工作人员进行奖惩[5]。

(四)完善员工考核制度,激发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医院可以将“评估法”纳入员工绩效考核体系,即对医院内的成本控制、中医特色以及病种治疗难易程度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整合,同时注意将成本控制的质量作为员工考核重点,客观合理地对员工的工作能力与工作量进行评价,同时结合这些信息对员工进行奖赏或者惩罚,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员工的职业危机意识与职场紧迫感,避免消极怠工现象产生。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医院还可以针对成本核算工作成立一个专门的小组,对各个科室的员工考核情况进行监督,同时为员工考核提供必要的技术与经验指导,最大限度提高员工考核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公正性。此外,医院还要注意鼓励各个部门之间加强合作,相互配合,共同利用好信息化平台与合理的考核机制来对医院各项成本支出进行监控[6]。

篇9

关键词:现代信息化;物资管理;库房管理软件

中图分类号:F2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341-0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增长,我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行业也取得了不斐的成绩,尤其是现代信息化物资管理工作,更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再加上,现今各个相关企业的各种材料资源的不断上升,更加凸显出现代信息化物资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企业由原有人工记录方式逐渐转变成为计算机记录,这种良性发展,不但使得各个企业的材料与资源得到更好的记录与管理,还可最大限度地优化企业的人才资料配置。因此,在企业中更好地应用现代信息化物资管理,就成为了当前各个企业的领导者所关注的焦点。

一、传统物资管理工作存在的弊端探析

1.传统库存的物资管理工作具备较强的混乱性。在传统的库存物资管理中,由于每一个物资的记录都需要物资管理的管理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手动的记录在案。而这些记录在案的物资账簿,不仅厚重不利于管理,还易于被破坏,使得管理人员不得不在工作中要小心翼翼地处理每一个账目,以防在保存这些账目的过程,出现损坏与潮湿损害账簿的情况发生。与此同时,手工记账还存在一定的不规范性与随意性,会严重导致物资在管理的过程中出现出、入库存手续不齐、不对以及各种形式登记不及时或漏登的情况发生,给物资的管理者工作带去了诸多困难的同时,还损害了企业的经济。

2.传统物资管理工作的库存量相对较大,使得自身管理部门的资金周转率相对低下。该现象是由于现今大多数企业的领导者对自身物资使用情况不甚了解,从而使得物资在购买的过程中,只能靠采购人员自己臆断进行采购,这就很可能使得物资在购买的过程中,出现某项物资购买过量以及购买过少的情况发生,对于购买过量的物资来讲,其不但得不到正常的使用,还占据了大部分库存,使得其它物资得不到入库;而对于购买过少的物资而言,其不但不能更好供应给企业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还要再次花费人力、物理、财力以及精力去市场中重新购买,这种采购的盲目性,使得物资管理部门的资金在周转的过程中,不仅造成了浪费的情况,还使得物资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得不到应有的保证。

3.物资管理员的工作量大,工作效率有限。由于物资管理工作本身就存在繁杂性,再加上,企业的各个部门的设备种类众多,更加加重了物资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这种单纯只靠人工的管理方法,不仅仅需要的时间众多,效率低下,容易出现错误与漏洞,还降低了物资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二、现代信息化物资管理的效果评价探析

随着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各个企业的现代信息化物资管理的库房管理工作也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其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与经济效益方面的作用也日趋完善。其主要具备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内容:

1.现代信息化物资管理的应用不但大大地减轻了物资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还十分有效地促进了物资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了物资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的准确性与客观性,使得各个企业的物资可以更加合理地被应用。

2.现代信息化物资管理工作相对旧手工记账存入与取出库存的记录相比,其具备更强的工作便捷性。与此同时,物资管理的工作人员还能最大限度地省去看管物资账簿的工作任务,这种既方便又为工作人员节省时间的物资管理方式,正是目前急缺的。据有关的现场实验表明:如若人们随机选用10件物资进行计出入账目的填写管理工作,手工账目以供需要耗时50min,平均每件耗时5min;而我们采用相同的物品进行现代信息化物资库存管理方式,其共需耗时20min,平均每件耗时2min。从以上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现代信息化物资管理工作的具备怎样优点。

3.物资信息管理的准确性。使用现代信息化物资管理方法,不但能够最大程度的增加物资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还能不断提高物资信息管理的准确性。由于传统人工手工方式在海量的物资管理账目中,如果要想找到一个信息的真正去向,是十分困难的,因此,传统物资管理工作中就会时常发生物资莫名其妙“消失”的情况发生,不仅使得物资管理人员觉得自己失职,还给企业的经济带去了损失;而现代信息化物资管理方式,彻底的改变了这种工作现状,使得科室相关人员能够实时地查询相关的数据,实现了过去手工方式所不能完成的海量信息的搜集、管理、使用和数据库共享。

4.现代信息化物资管理工作具备更强的管理性。当前各个企业所使用的现代信息化物资管理工作,物资的管理可以每月都打印出该月份企业所使用的物资情况报表,使得企业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每一个物资的使用情况,方便了企业的管理工作。

5.现代信息化物资管理工作可以使得市场的采购部能够更为清晰的了解到每年物资的使用情况,从而使得其可以充分对明年的物资采购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在有效、科学地避免了购买物资的随意性与盲目性的同时,还减少了准备周期和库存率,降低了成本。

6.现代信息化物资管理工作还有效的反应了物资与企业会计资金被占用的实际情况,有利于保障企业的会计预算管理部门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到企业资金具体的流动状况,为企业规避金融市场风险,提供了有效保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各个企业进行物理管理的信息化是企业的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顺利的开展现代信息化物资管理不但在最大程度行减免了相关物资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还适当的提高了物资管理工作的质量,使得物资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细致化、规范化、网络化、精细化以及透明化,这种信息的网络共享性与透明性还可以使得企业的员工更加清楚的了解企业的发展现状,对于鼓动企业工作的人员的气势与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篇10

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医院的基础建设工程也逐渐增多,为了加强医院基建工程的管控效果,提高医院基建工程管理的透明度,应在审计工作中加强对基建工程的审计。在具体操作中,应狠抓重点环节审计,把握关键点,对大型项目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重点审计“中标书”的范围、质量、违约责任、价格等事项是否合理;使基建工程的管理过程能够符合实际要求,真正做好高效、优质的完成基建工程,满足医院基础建设需要。同时,在基建工程审计中,应重点对资金利用和投标过程进行审计,杜绝基建工程中腐败现象的出现,保证医院审计工作取得积极效果。

考虑到医院基建工程的规模较大,涉及资金量较多,如何管好、用好工程投资是关键。基于这一分析,医院审计工作中应加强对基建工程的审计,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基建工程审计应盯住资金管理环节基建工程对医院而言具有重要意义,要想提高基建工程的有效性,就要在审计工作中对资金管理环节进行重点审计,保证基建工程投资得到合理利用,提高资金利用率,满足医院基建工程需要,为基建工程提供有力保障。

(二)基建工程审计应对项目管理过程进行审计基建工程在开展过程中,会成立专门的项目管理组织以保证工程有序进行。为了提高基建工程的整体效果,实现对基建工程的全面监督,在审计工作中,应对项目管理过程进行审计,保证项目管理能够取得积极效果。

(三)基建工程审计应对质量和安全管理进行审计对于基建工程而言,质量和安全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基于这一认识,在针对基建工程的审计中,应对质量和安全管理进行重点审计,保证质量和安全管理能够符合工程建设要求,达到提高基建工程质量和安全性的目的。

二、医院审计工作应加强内控执行审计

医院内审要根据国家卫生部制定的《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加大对重点部门各项业务工作环节的审计力度,如对体检中心的运行程序及经管办奖金核算实施专项审计;对计财、总务、药剂、器械等科室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审计;对各临床、医技科室的收费情况进行全面审计。在医院日常运行过程中,为了保证医院的整体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能够满足实际需要,应在审计过程中对内控执行进行重点审计,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内控审计应覆盖医院的所有职能部门为了保证内控审计取得积极效果,在医院内控审计过程中,应保证所有职能部门的工作效果都在内控审计之下,实现对医院整个工作流程的审计,达到提高医院工作效率,提升医院服务水平的目的。所以,内控审计应保证全面性。

(二)内控审计应将工作实效性作为审计重点从内控审计的目的来看,内控审计主要是为了提高医院工作效率,提高整体工作效果。基于这一认识,医院的内控审计应将工作实效性作为审计重点,把握内控审计原则,切实提高内控审计水平,满足审计工作需要。

(三)内控审计应明确审计目标并确保审计效果内控审计作为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取得积极效果,就要在内控审计过程中确立明确的审计目标,并采取积极的审计手段和措施,保证内控审计得到有效实施,满足内控审计工作的实际需要,达到提升内控审计效果的目的。

三、医院审计工作应加强财产物资审计

考虑到医院财产物资管理的重要性,医院应成立有审计、计财、器械、药剂、总务等多部门组成的财务检查小组,专门负责对医院各部门所属财产物资购进、保管、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内部审计应根据政府招标采购制度,对库存物资定期盘点,审计其是否做到帐帐相符、帐物相符;有无财产物资的浪费和损失现象;审计医疗设备购置是否能根据所购医疗设备价值实行相应的报批程序和采购方法,是否建立完善的三帐一卡等;审计药品、医用耗材的购进是否合规。除此之外,医院的财产物资审计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财产物资审计应保证全面性由于医院的财产物资数量多种类杂,在实际管理和使用中如果不加强管理,将会导致物资浪费现象的发生。基于这一认识,在财产物资审计过程中,必须对所有的物资管理都进行仔细审计,确保审计的全面性,提高财产物资的审计效果,满足医院审计工作需要,保证审计工作取得积极效果。

(二)财产物资审计应提高实效性在财产物资审计过程中,我们应立足医院物资管理实际,认真核对物资管理台帐,确保物资账物相符,保证财产物资审计能够取得预期效果,达到提高物资审计效果的目的。从这一角度来看,医院财产物资审计应确保其实效性,应与医院的物资管理实现有效对接,提高物资审计水平。

(三)财产物资审计应保证科学性考虑到医院财产物资数量多种类杂的特点,在财产物资审计过程中,我们应采取科学的审计方法和计算方法,实现对财产物资的有效审计,提高整体审计效果,满足审计要求,达到促进医院财产物资审计有效进行的目的。基于这一认识,财产物资审计应保证科学性。

四、医院审计工作应加强物价收费审计

在医院管理中,收费价格的制定既要保证医院正常运营,要满足医院的成本需求,同时还要考虑到患者的实际承受能力,确保患者能够看得起病。为了保证医院的物价收费能够保持在合理的区间内,医院审计工作应对物价收费工作进行重点审计,具体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通过结合运行病历、住院病历,对住院患者的各项费用进行定期审查、核对,确保各科室收费行为规范,无分解收费、比照项目收费和重复收费。在医院的收费体系中,应确保每一个病人的收费标准都能统一。基于这一考虑,应对医院的收费体系进行全面审计,应抽查病历,检查病人之间的收费标准是否一致,确保医院的收费标准和收费行为能够达到规范要求。并且积极配合各级物价部门对医院医疗收费情况的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