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范文

时间:2023-11-19 15:42: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

篇1

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本来也有“人文主义”的精神传统,集中表现在封建“民本主义”的传统上。做为儒家传统文化的载体“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其内涵是爱仁。儒家传统文化主张人格独立,尊重个体人格。例如:“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充分肯定了人的价值和人格独立。总之,中西人文主义的相同之处都主张尊重人,重视人格独立。

人文主义做为一种文化思潮是由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决定,中国的人文主义思想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有很大差异。

差异之一,两种人文主义产生的历史根源不同。

中国人文主义产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根源。中国传统文化以儒、道、释(佛文化)为主体贯穿着整个封建社会,儒家思想自汉武帝以来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西方人文主义产生于希腊、罗马古典传统文化。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虽是一种古代奴隶制文化,但其作品中自然科学和哲学具有唯物主义因素,中世纪罗马教皇封建神学思想统治着欧洲,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新兴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在“复兴古典文化”旗号下去反对封建神学体系。

差异之二,两种人文主义思想下的社会管理方式不同。

中国人文主义重视封建礼治(人治),主张君权神授。皇帝是国家最高统治者,集行政权、财政权、军事权于一身。自秦统一六国以来封建统治者开始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纳董仲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从此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的正统思想。隋唐时期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明清随着封建制度的日趋衰落中央集权加强达到了顶峰。

西方人文主义反对君权神授,反对中世纪宗教神权统治和封建等级制度,意大利人文主义者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主张国家至上论,他认为君主共和制是最大好的政体形式。

差异之三:两种人文主义对人的发展影响不同。

中国人文主义主张人“无知无欲”。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个主体“道”家文化主张“无为而治”,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权”,提倡让人民“无知”、“无欲”的愚民政策,这严重地限制了人的理性发展,其结果是知足的中国人自安于愚昧,不注意真理的发现和技艺器械的发明。

西方人文主义主张反对中世纪禁欲主义,赞美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强调人追求知识,追求人生幸福。例如意大利人文主义者但丁在《神曲》中歌颂了个人情感、自由理想和求知的精神,法国人文主义代表拉伯雷在《巨人传》中歌颂了人的力量伟大,嘲讽了宣传禁欲主义的教会,英国人文主义代表培根认为知识就是力量。

差异之四:两种人文主义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不同。

中国封建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经”即《书》、《诗》、《礼》、《乐》、《春秋》、《易》,而它又是封建社会禁锢人们思想的工具。教育的目的着眼于个人的道德修养、人格完善和稳定社会和谐人际关系。教育作用:维护封建统治,嵌制思想,阻碍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西方教育主要内容是以天文学革命为开端的自然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学、医学等。教育的目的:摆脱君权神授,宗教束缚,提倡认识自然,造福人生。教育的作用:沉重打击了教会精神统治,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繁荣了文化艺术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促进了资本文义经济发展,奠定了唯物主义思想基础。

差异之五:两种人文主义的“民本思想”不同。

中国人文主义集中表现在民本主义精神传统上来,所谓民本是古代专制社会的产物。民本主体是封建统治者在实行统治时注意宽仁受民。汉高祖刘邦为了维护其统治,吸取秦亡教训,缓和阶级矛盾,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之后,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

西方人文主义集中表现在“民主主义”精神上,它的主体是人民,要求人民享有权力,天赋人权,人人平等,人享有自由,但它掩盖了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对立。

篇2

论文摘要:作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和理论,人文主义思想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剖析人文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结合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际,认为人文主义“以人为本”的思想对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

1 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

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和理论,14世纪发源于意大利,然后流传到其它国家。人文主义这个称谓来源于“人文学科”,是由世俗学校设置的,以人和自然为研究对象,同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和经院哲学针锋相对的世俗文化。人文主义者的活动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当时反封建的主力军。

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是:

(1)用人性反对神权。

人文主义者认为人有理性,有崇高的品质,有无穷的智力,可以创造一切,以此与神权相对立。“人性论”是人文主义者的理论纲领。 

(2)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人文主义者提出“个性解放”,肯定现实生活,提出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个人的幸福,从而打上了资产阶级的烙印。 

(3)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人文主义者鼓吹理性,重视人的聪明才智。他们推崇理性是“人的天性”,“知识是快乐的源泉”。 

(4)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这是人文主义者主要的政治思想。

现代性的人文主义是在19世纪作为术语概念以德文(humanismus)问世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唯科学主义的反拨,强调“人”的主体性、自由性、不可平均化的个性、不可预料性、非工具性等。现代人文精神可以说是一种自由的人文精神,最基本的是摒弃了几千年来封建社会对个人价值的漠视,把人看作宇宙间 最高价值来尊重,肯定每个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价值和意义。强调人在这个世界上人生价值的体现,不是乌托帮的空想。最重要的是人除了在自然界生存的自然规律之外,还是精神性的存在。但这种自由的人文精神必须建立在有序的人文平台上,是每个人都应遵循的规则。

2 人文主义思想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顺应人文主义思潮,完善人文教育模式,创新人文主义特征,营造鲜活的人文教育氛围,直接体现人文主义理念与特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得以实现: 

(1)改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人文主义心理学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因素和心理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人感情和个人需要,提倡包括认知和情感在内的教育。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形成个性化知识结构、认知结构和思维品质的过程,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个性,造就学生的人文素质。以人文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教育哲学主张学习者与教育者分享控制权;主张以协商的形式进行学习;主张共同承担;主张学习内容要符合学习者自身的需要。在具体的实践中,人文主义教学大纲强调学习者要为他们自己的学习负责,比如自我决策、自我选择并实施学习活动、表露自己的能力、需要和偏爱等。在这种学习模式中,教师的作用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还是学习者的指导者和顾问。人文主义心理学所倡导的教学思想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和以自由为基础的学习原则。它强调每一个学习者皆有学习潜力、学习天赋;学习应当是在没有压力的条件下自由学习等等。人文主义教学大纲的远期目标是培养符合人文主义心理学标准的人才;其近期目标则是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  转贴于

自主性学习就是指学习者能够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监控学习计划的实施以及学习技能的运用和发展,自我检查评估。在目前高校招生普遍扩招的形势下,由于学生的水平各异、学习能力各异、学习策略各异、学习动机各异以及普遍的师资匮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语言学习中心”或“英语自主学习中心”,甚至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自主学习英语,从而最大程度地实行个性化学习。校园网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室时空限制,构建了一个无限开放的教学空间,学生可以在校园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开展学习,需要学多久就学多久。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需要,自主选择不同程度的学习材料,设定学习目标,决定学习进度,不断作出调整,并最终实现自己设定的学习目标。

(2)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2004年4月份起,教育部在全国180所院校试点实施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这次英语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把原来以阅读理解为主转变为以听说为主,把教学中心转移到全面提高英语的综合实用能力上来。此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更加注重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改革的手段就是要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加上课堂教学,来推进英语教学改革。改革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把现有的大纲朝着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方向改变;二是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三是改革评估方法。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特别是网络技术,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具备以下优点:①大班授课与小班操练相结合;②课堂教学与开放式自主学习相结合;③光盘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④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这些优点与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有着天然的联系。 

(3)改革评估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变化必然要求评估方式发生相应的变化。众所周知,语言测试的目的是根据被试的考试分数来衡量其语言能力,因此在语言测试中要充分考虑试卷的信度(reliability)、效度(validity)、真实性(authenticity)、交互性(interactions)、影响(impact)和可实践性(practicality),利用测试的反拨作用来促进教与学的理念的变化,保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良好的语言测试应该建立在语言学、语言教学法、学习论和心理测量学等理论基础之上,它是教学工作的辅助手段,并只能服务于教学工作。

3 结语

基于上述分析,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英语教学水平,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必须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而不是简单地移植国外二语教学理论;二是推行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是改革评估方式,进一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因此我们只有顺应人文主义思潮,在教学中渗透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把单纯对教学法的研究转移到对教学法和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双轨研究方向上来。

参考文献

[1]蔡基刚. 大学英语教学若干问题思考[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5,(2).

[2]程晓堂. 论自主学习[M]. 学科教育, 1999.

篇3

了解和掌握文艺复兴的扩展,拉伯雷、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等文学巨匠的成就,近代科学的奠基,“天文学革命”,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伽利略对天文学的贡献,布鲁诺关于宇宙无限的理论,开普勒,哈维探明人体血液循环系统。

通过学习文艺复兴在欧洲各国的扩展和延伸到近代科学领域,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掌握文艺复兴运动的全貌,更加深刻地领会文艺复兴运动地性质及其影响。

通过学习近代科学的奠基者,使学生认识到:新天文学的确立过程,说明自然科学是建立在反对封建神学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知识必然战胜愚昧,科学真理必然战胜封建迷信。同时,也要使学生认识到:知识战胜愚昧,科学真理战胜封建迷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教学建议

重点分析:

欧洲其他国家的文艺复兴是重点。14世纪开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很快扩展到了欧洲其他国家。这就使得文艺复兴运动在深刻性、广泛性等多方面与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都有明确的提高,这就使得文艺复兴运动已经发展成为波及整个欧洲、影响遍及世界的一股资产阶级文化的新潮流,以更加汹涌澎湃的怒潮冲击着封建神学,给封建制度以更为有力的打击。

难点分析:

近代科学的奠基者是难点。14世纪开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不但很快扩展到了欧洲其他国家,而且还冲击着其他领域尤其是近代自然科学领域的发展。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学生由于思维水平问题还一时间难于理解,需要教师的点播。

本节教材地位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发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向广度方面发展,二是发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向深度方面发展。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篇4

关键词:孝文化 校园文化 内涵 实践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的体现,是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也是学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校园文化建设反映了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因此,倡导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始终是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校园文化又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具有引导性的亚文化,一种特殊的社区文化、一种精神文化。从其构成上看,它是以物质条件为基础的载体文化和以人文为中心的人和社会精神文化的统一。校园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一专多能的跨世纪、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1.高校校园文化的特点及作用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以课余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文化的多科学、多领域广泛交流及特有的生活节奏为基本形态,具有时代特点的一种群体文化”。同时,校园文化又是一个多层次、立体的文化,涵盖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生活文化、艺术文化、行为文化、体育文化、社团文化、科技文化、心理文化等多方面的文化范畴。

高等学校是一个十分有特色的群体组合:“有朝气蓬勃、风华正茂的莘莘学子;有德高望重的专家学者;有丰富的图书信息资源;有较发达的传播媒体;还有多种学术团体、研究机构和学生社团等等。这些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既依存于社会文化,又有着高层次文化水准并具有相对完整的文化环境,蕴涵着巨大的文化创造功能。同时大学校园是多种新思想、新思潮、新观念、新信息最先接受、传播或诞生的场所。这种氛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具有巨大的育人功能。它可以促进大学生认识人生、认识社会,学习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扩大知识领域。校园文化又具有导向功能。如讲座、学术报告、知识竞赛以及各种文化活动,对学生有直接或潜在的导向作用,深刻地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心理趋向和行为规范。开发创造功能,课余文化生活补充和丰富着课内的学习,并有力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多方面发展,如科研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组织工作能力等等。除此,校园文化氛围还具有娱乐调节功能。娱乐是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活跃、调节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生活,增添生活的情趣。”娱乐的同时也在提高人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和文化素养。寓教于乐是校园文化教育功能的延伸,可以陶冶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培养良好的个性品格、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激励凝聚功能,校园文化可以提高人们对学校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激发师生拼搏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实际上校园文化开展的过程,就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提高的过程。

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能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首先,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可以增强学生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兴趣,促进自身的思想观点、心理素质、价值取向及思维方式的改变。一位哲人曾说“对大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第二,可以弥补大学人文学科课堂教育的不足。第三,加强校园文化是提供丰富自身内涵的重要形式。利用校园文化活动,既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又促进学科专业的深化,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创造一种和谐向上健康文明的环境氛围,形成良好的校风。

虽然,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但校园精神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精神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专业课程所无法比拟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高等院校的文化品位主要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来提升。健康、向上、丰富、有序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个性品格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

2.孝文化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孝文化有其普遍性:从孝的意识的产生来看,它基于血缘关系和共同生活而自发形成的最朴素的亲亲之情,是一种“东海西海,心同理同”的普世情感和普遍人性。在朴素自发的孝意识的基础上,我国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孝”的思想观念加以发挥并作出系列基本规定,在孝亲之外,注入社会、政治和教育价值,使“孝”上升为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再加上历代统治者的提倡和强化,孝道便成为一种长期稳定的深入人心的社会道德规范。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来强调孝道是一切德行的根本,这方面的论述比比皆是。如“孝为百善之首”、“罪莫大于不孝”。“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先王有至德要道,至德要道元出于孝,孝为本也。”“夫孝,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一个孝子除了具备对家庭的责任感外,必然也会产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将孝道由私德引向社会公德,将社会公德建立于个人私德和人伦自然情感之上,是孝道能够成为传统道德建设的基石的根本原因。

孝文化有其发展性:当今社会呼唤孝文化的恢复与发展,发展孝的表现形式,办好社会公益事业,把个体的孝,发展到集体的孝;物质的孝,发展到精神的孝;低级的孝,发展到高级的孝。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孝文化的发展,因为脱离孝文化发展的社会,将是一个无序的社会,是一个混乱的社会。一次次的“破四旧”、“批孔”,大革文化之命,“孝”这样的传统道德,大承鞭笞,历尽劫数。从此,人们对“孝”噤若寒蝉,谈“孝”色变。直至今天,人们仍然不能正确对待“孝”道,仍然简单地把它当成封建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因此,孝文化应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共同向前发展。今天我们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得到了较高程度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因而,今天我们要对传统孝道进行根本的改造,要结合时代特征,在道德建设的实践中不断进行孝道创新。我们要建设的新孝道,应该是建立在家庭成员和全社会成员人格平等的基础上,符合现代生活方式,体现人道、科学、民主的新型伦理道德。这种新孝道,应该既有利于家庭的和睦稳定,有利于个人的健康发展,又有利于人们正确地处理个人、家庭、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孝文化具有现实性:虽然各种版本的二十四孝都是过去的故事,但是二十四孝故事在过去教育人,而且在现在、将来都能教育人。同志提出以德治国,孝是“德”中最主要内容。现在推行的公民道德纲要,孝成为主要内容。现在,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以德治国,执政为民,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更是孝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必要性的体现。因为一个连父母都不孝的人,何以服务社会,何以做到执政为民,何以主持正义,何以遵纪守法。人生百行孝为先,无孝即无政绩可言。加强对孝文化的研究和推广,定会促进学风,文风,社会风气的好转,为稳定社会做出贡献。当孝的要求作为普遍原则深入人心后,人们为了对父母尽孝,必须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创造能够使家庭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而在既有的孝的思想情感和道德习惯的基础上,通过宣传、教育和劝导,使人们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较高的道德境界,是可以期望的;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等道德要求,也可以从孝道扩展和迁移而落实。在家庭中,子女尊敬长辈,长辈爱护子女,共享天伦之乐;在社会上,人们尽职尽责,对国家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对个人,不断修身养性,以实现自己的宏伟理想。这样,社会秩序就将日趋和谐有序,社会道德就将日益进步,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和要求也将在其中得到较好的落实。

3.孝文化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人文素质教育是以塑造人的精神境界、人格品位乃至民族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念等方面的问题。”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和文化启蒙的主要形式,校园文化直接影响着人的思维品质、行为价值及元认知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了科技时代,技术性淡化了人性,使人失去了对他人的热情与关怀,只为自己的名誉地位忙得不亦乐乎。传统的人文素质教育逐渐被专业技术教育所取代;“人”的培养逐渐被“才”的训练所取代。与此同时,对人自身的培养却受到了不应有的忽视。

“孝”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表现,长久地存在于中国的历史之中,是构建于血缘关系上的一种特殊的情感。传统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为孝的文化;传统中国社会,更是奠基于孝道之上的社会,因而孝文化是使中华文明区别于其它文明的重大文化现象之一。孝之所以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就在于孝是中国文化精神(民族精神)――人文主义的思想渊源,当代社会文化应当努力实现功利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统一。以孝文化为基础的中国人文主义传统是建构当代社会时代精神的重要文化资源。孝是爱国心的根源和动力,孝是民族团结、兴旺发达的精神基础,是中华民族精神和凝聚力的核心。在高校培植与实践孝文化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起点。大力弘扬孝文化是形成现代和谐人际关系的价值渊源,是形成和睦社会风尚、保持社会稳定的精神措施之一。加强以孝文化为核心的人文素质教育,是解决人才高科技与低素质的矛盾的有效途径。防止一些掌握高科技的人,由于素质上的缺陷,个性畸形发展,导致精神空虚,人格堕落,甚至异化为“经济动物”、“智能强盗”,让高科技犯罪严重地扰乱着社会秩序。

4.孝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践

篇5

(一)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1.主要内容:

2.智者学派思想的主要特点:

(1)专业性。智者学派多是知识渊博、才能出众的职业教师。

(2)狡辩性。智者学派常用各式各样的狡辩语言和方法阐释其观点。

(3)进步性。智者学派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作用。

3.古希腊哲学中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以人为本;洞察宇宙;探索人生;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

(二)文艺复兴

1.主要内容:

2.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特点:

(1)以人和自然为研究对象,肯定人的价值和权利。

(2)批判封建教会的禁欲主义,提倡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追求。

(3)主张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力,反对消极的人生态度。

(4)提出和论证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和国家学说,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

(5)重视科学实践,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6)在文学艺术上表达人的真实感情,反对虚伪造作,欣赏新的文学艺术和新文化的表现形式。

(三)宗教改革

1.背景:

(1)文艺复兴的影响。

(2)德意志四分五裂导致天主教会的掠夺。

(3)罗马教皇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

2.主要内容:

(1)马丁・路德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获得拯救;主张每个基督教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

(2)其他新教:简化宗教仪式,否定罗马教廷权威,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3.影响:

民众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和发展。

(四)启蒙运动

1.兴起原因:

(1)自然科学取得重大成就。

(2)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主要内容:

3.基本特征:

(1)从批判对象看,矛头指向专制主义、教权主义。

(2)从批判领域看,集中在政治、思想领域。

(3)从批判方式看,摆脱宗教的束缚,强调“理性”。

(4)从历史作用看,为资产阶级革命和统治做了思想动员和理论准备。

六、近现代西方科学发展历程

(一)物理学

1.发展历程:

(1)伽利略通过实验证明了哥白尼学说的正确性;证实了匀速运动定律和匀加速运动定律。他的发现以及他开始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伟大的成就之一,标志着近代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2)牛顿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力学体系,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对解释和预见物理学现象有着决定性意义,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3)爱因斯坦打破了传统的绝对时空观,于1905年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光速不变原理,指出时间、空间和物体的质量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随着物体的运动而发生变化的。1916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不可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空间结构和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分布,由此使人类进一步深化了对时间、空间和引力现象的认识,将物理学发展推到全新的高度。

(4)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物质的辐射能不是连续的,而是以最小的、不可再分的能量单位即能量量子的整数倍跳跃式变化的量子假说。这一假说宣告了量子论的诞生。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世界粒子运动规律的科学,标志着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了微观世界。

2.牛顿学说的主要影响:

(1)牛顿在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等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并确立了相关学科的科学体系和科学的研究与思维方法。

(2)为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学科发展树立了楷模。

(3)推动了启蒙运动。

(4)当然,牛顿的机械决定论对某些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生物学

1.主要内容:

生物是进化的,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①物种不断地变异,新物种产生,旧物种灭绝。②生物的进化是连续的,没有不连续的突变,自然界没有飞跃。③生物间有共同祖先,彼此间有一定的血缘关系。④自然选择是变异最重要的途径。

2.重大影响:

进化论思想对欧洲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是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它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结束了上帝造人类的神话。它所揭示的关于生命自然界辩证发展的规律,不仅结束了生物学中物种不变论的统治,也为唯物辩证法的创立提供了重要的自然史的基础。它不仅丰富、发展了生物学本身,也使生物学各分支学科统一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并使它们获得了新的发展方向。进化论思想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产生了巨大震动。当时先进的中国人把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当作改造社会的利器,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三)科技革命

1.概况:

2.三次科技革命的异同点:

(1)相同点:①都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②都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巨变。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两大直接对立阶级的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了垄断组织的形成;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人类社会生活结构的变革。③都对世界格局的变化产生了巨大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列强的殖民扩张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④受到多国政府的重视。

(2)不同点:①从发明者看,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是劳动者生产经验的积累,发明成果绝大部分是对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后两次科技革命的主导者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各种发明几乎都是在精确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之上取得的。②从发源地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之后慢慢传播到其他国家;后两次科技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国家。③从突破口来看,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轻工业为突破口;第二次工业革命以重工业为突破口,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军事工业为突破口。④从社会环境看,前两次工业革命都处于一个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第三次科技革命则开始于二战期间。

3.科技革命的主要作用: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蒸汽成为新动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使工场手工业转变为机器大工业,使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步形成,促进了近代城市的产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电力成为新能源,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更多的工业部门涌现出来,也使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从而导致了垄断组织的形成,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的社会化,同时也极大改变了城市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方式。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核能成为新能源,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引起人类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革命性的变化,同时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七、近现代世界文学艺术发展历程

(一)文学

1.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比较:

2.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的比较:

(二)美术

1.新古典主义美术与浪漫主义美术的比较:

新古典主义美术主张绘画要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在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中寻找创作题材;在表现形式上,强调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浪漫主义美术主张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注重表现人的感情,强调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与刻画,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使画面丰富多彩,辉煌瑰丽。

2.现实主义美术与现代主义美术的比较:

(三)音乐

1.发展历程:

2.现代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

(1)多样性。有摇滚、蓝调和爵士乐等。

(2)时代性。一战后爵士乐成为主流;二战后摇滚乐成为主流;20世纪70年代后出现更多风格。

(3)音乐的商业化趋势日益明显。

(4)音乐发展呈现大众化和多元化趋势。

(四)影视艺术

1.发展历程:

2.社会影响:

篇6

本论文主要通过研究文艺复兴时期教堂建筑、贵族宫殿和市民广场这三个方面来表现人们的审美重心在文艺复兴时期由神到人的转变。

关键词:建筑; 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 大众世俗化

中图分类号:I10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奔腾不息的人类文明的长河中,建筑如实地反映了人类历史的每一次发展。建筑不仅是人类避风遮雨的物质存在方式,也是人类精神、情感直接建构与传达的物态方式,是文化总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艺术的转变对其后世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一、文艺复兴的社会历史背景

西方的中世纪是一个一切以宗教为中心的时代,宗教拥有绝对的权力,基督教的传播甚至要强过当初古罗马帝国军事的扩张。一切文化思想知识都成了神学的附庸,人在神的面前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人应该谦卑地依附于神和他的教会,只有通过教会才能与上帝沟通。

但是到14世纪时,随着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初步发展,时代对艺术有了新的看法和要求。随着古代文化渐渐地被挖掘出来,人们渐渐认识到古典文化的价值,又重新开始认真地学习古典文化。新兴资产阶级在反对世袭的封建贵族的同时也不断地与宗教势力作斗争,他们视中世纪文化为历史的倒退,是“黑暗、野蛮的时代”, 认为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是光明发达的典范,力图复兴古典文化,由此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

二、文艺复兴的内容

文艺复兴的主要内容便是人文主义精神,其核心是发现自我。人的力量开始被发现,人们对世界、对人自己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人们意识到人是有能力去探索、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人甚至可以代表神去描述这个世界的秩序,而不像中世纪时人的一切行为都要遵照神的旨意。

尽管文艺复兴在知识、社会和政治各个方面都引发了革命,但令其闻名于世的还在于这一时期的艺术成就。这时的美术不再是神学的奴仆,相反,借宗教传说中的人物和故事来歌颂现实生活。由于对古典文化的推崇,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力求真实与现实之美,在手法上更写实,观察和表现也都更贴近现实。文艺复兴最著名的“美术三杰”正是用他们的笔和刀表达了人文主义者对人性的发现,唤醒人们重新审视人、认识人,这些具有鲜活生命力的作品向世俗世界展开了一个生机勃勃的世俗人生。

在建筑领域,人文学者们冲破了中世纪神权的严酷统治,从宗教的非理性狂热中解放出来,进而转向理性和秩序。他们强烈抨击带有强烈宗教色彩的“哥特式”建筑,虽然在今天看来哥特式建筑在艺术和结构上有着非凡的成就,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哥特式并没有能力和办法去表达这个世界的真实性,甚至我们可以说中世纪一切的艺术品最后总是回归到一种象征性,它是属于宗教的,而非属于现实生活中的人,因此哥特式注定要被人文学者们所抛弃。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教堂建筑

由于宗教在西方文明历史中的重要地位,教堂一直是欧洲建筑的主要建筑对象。教会建筑有着非常丰富的历史发展,基本可以追溯到早期基督教时期。作为文艺复兴的报春花――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的建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筑师伯鲁乃列斯基勇于推陈出新,创造了全新的建筑形式,为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开辟了道路。为了创造出超越古代建筑的成就,他采用了集中形式的建造样式,甚至是以牺牲空间功能为代价,把对宇宙美和人体美的理解综合于这代表西方世界的建筑中,展示着人类的豪情和无限创造力,也使教堂成为最能代表文艺复兴时期特点建筑类型。

作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纪念碑,圣彼得大教堂的建造可谓波折重重。许多著名的建筑师和艺术家曾参与设计和施工,在长达120年的建造过程中,新的、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同天主教会的保守势力进行了非常尖锐的斗争。教堂的最初设计者伯拉孟特于1505年设计了集中式的平面,但尚未完工就去世了。之后接管教堂建筑工程的拉斐尔则为大教堂重新设计了一个拉丁十字式的方案,未及实施拉斐尔也去世了,其继任者佩鲁齐又回到了集中式的格局。之后教堂的建设几度中断,设计图亦更改数次,直到1547年米开朗琪罗设计了与集中式平面相应的中央大穹窿与正立面,其比例和格调和谐一致。但教皇则认为集中式不能突出圣坛的地位,也不利于制造圣坛是“彼岸”的气氛,又命令玛丹纳把教堂改为巴西利卡式并在前面加建了如今硕大无比的大门廊。结果尽管后来伯尼尼在教堂前面设计的巴洛克式的广场非常宏大,但是从广场入口看教堂时,大穹窿仍被遮住了大部分,大大地削弱了大教堂的艺术表现力。

四、文艺复兴时期的贵族宫殿

文艺复兴时期的府邸不像中世纪塞堡那样由几个独立的部分组合在一起,其平面趋于紧凑、整齐。与之前的公共建筑追求的欺人气势相比,这一类的市民建筑更显清新明快。这表明了城市建筑的崛起。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庄园府邸就是帕拉迪奥设计的圆厅别墅,它位于维晋察郊外一个庄园中央的高地上。其平面为正方形,第二层正中是一个直径为12.2m的圆厅,四周房间依纵横两个轴线对称布置。室外大台阶直达第二层,内部只有简陋的小楼梯。台阶上的立面正中,是6棵爱奥尼柱子顶着山花。列柱和大台阶加强了第二层在构图上的重要性,使其居于主导地位。这个别墅的构图是十分理想化的,外形由明确而单纯的几何体组成,显得十分凝练。方正的主体、鼓座、圆锥形的顶子、三角形的山花、圆柱等多种几何体互相对比着,变化很丰富。同时,建筑结构的主次十分清楚,垂直轴线相当显著,各部分构图联系密切,形体统一、完整。四面的柱廊进深很大,不仅增加了层次,构成了光影,而且使建筑物周围开阔的郊野产生了虚实的呼应。

这栋别墅不仅影响了当时的建筑界,也深深地影响了后世。其与山丘景观自然协调地融合在一起,仿佛就像建筑从泥土中长出一般,深深地融入到现实世俗的风景之中。

五、文艺复兴时期的市民广场

中世纪的城市大都是以教堂或是地方统治者为中心的,但是文艺复兴却使得大众化的广场开始成为城市的中心。

圣马可广场是世界上最卓越的建筑群之一,威尼斯旅游的必去之地。它是威尼斯的中心广场,主要可分为大广场和小广场两部分。大广场东西向,位置偏北;小广场南北向连接大广场和大运河口。大广场是梯形、封闭式的,长175米,两端宽度分别为90米和56米,周围是下有券柱式回廊的房屋,是该城的宗教、行政和商业中心。小广场是大广场的一个分支,开口朝向亚德里亚海,南端的两根柱子划出广场与海面的界限。此处是该城的海外贸易中心。

广场从中世纪自发形成后,经过不断的改建才形成现存的样子。建筑物均建于不用时期,但既有各自的时代特色又能相互配合,联成一整体。造型丰富的建筑群,再加上碧海蓝天的自然环境,使得这个广场成为“欧洲最漂亮的客厅”。在广场上,人们除了在这里举办各种节日庆典,平日里这里更是市民大众放松心情的好去处。这里常是市民游息、约会与自由集合的场所。

结语

文艺复兴冲破了中世纪宗教的黑暗束缚,艺术家们用浓厚的生活情调拉近了神与人的距离,强调了神的博爱,弱化了神的权威,使人们更加真切地面对现实世界,使意识形态中的“神”更加人性化,使人们更加真切地认识到自己的存在,让人们重新受到人性的洗礼。文艺复兴将人们对神的审美情结转移到了人的身上,更加关注人,以人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寻找一种以崇拜美为基础的理想。这种以人为本、从人的角度考虑、大众化世俗的审美观念让艺术家们更好的为人来服务,即使在提倡人性化设计的今天,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参考文献

1、罗小未、蔡琬英.外国建筑历史图说[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2、陈志华.外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陈志华.外国古建筑二十讲[M].北京:三联书店,2004

4、刘月.中西建筑美学比较论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5、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6、陈文捷.世界建筑艺术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

7、马慧芝.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建筑[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8年1月

篇7

关键词: 审美观;传统;中国

中图分类号:G1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97(2008)08-064-01

一、前言

审美观,简单地来说就是人们对美的看法和观点。其实这个概念是从哲学体系中分出的一个美学概念,指的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审美意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审美情感、认识和能力的总和。

二、审美观的产生

审美这一活动的产生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人类的审美是如何产生的,其二是个人的审美是如何产生的。从人类诞生之初,人们对审美这一活动就已经有了一些浅薄的意识。但是人类最早的审美活动并不是像现在这样主要体现在艺术活动中,而是体现在生产劳动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生产劳动是审美的母亲,最早的美与美感都孕育在生产劳动中。

但是,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同样,人们的审美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时代的审美标准与审美价值取向。就算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对同一件事物的审美观点也是不同的,这就是审美观的时代性。

三、审美观的形成

那么中国普遍的审美观是怎样发展、形成的呢?中国传统哲学和美学中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建立在很强的归纳性分析的基础之上。黑格尔在评价《周易》时说:“那些图形的意义是极抽象的范畴,是最纯粹的理智规定。”很显然“纯粹的抽象”正是大信息量的具体容纳,它抛弃了许多具体事物的形式外壳,而留其本质。我们祖先最早所认识的“象”,原本是“道”的物化形式,这个道,以依稀朦胧的物象为形式,可以说,自“象”诞生起就具有一种高度抽象从哲学层面上是要高于对事物的模仿的。或许在漫长的文明史中,这种高起点的哲学和美学的抽象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积淀才形成的。但是,从我们现在可以了解到的情况看,可以认为中国传统美学自从发端就占据了一个较高的哲学立场。不同的思想理论,导致了不同的好恶标准,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审美观。根据整个世界的地域来区分的话,可以分为东方和西方两种观点;而根据时代变迁则可分为传统和现代。在16世纪和19世纪,西方社会分别产生了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生活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而孕育出现代文明,同时也产生了新的审美观。随着时代和国际形势的变迁,中西方文明的碰撞,最早产生于西方的“现代审美观”也对中国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漫长的积累形成的过程中,道家美学“真”、“味”等带有强烈民族心理的审美命题同时也在稳定地影响着传统建筑的形式,道家美学,对于纯粹的艺术发展无疑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道家师法于天地,抽象于自然的美学观确实为艺术审美明确了方法。”取物观象” 的抽象方法需要对艺术表达方式反复推敲,这种对抽象的追寻,也是所有艺术向着更高层次发展所必须经历的阶段。

一个民族文化总是与这一民族的心理、民族性格以及风俗、思维方法和伦理观念等方面密切相关的。作为伦理性的文化体系,中国人把人视为主体,以物相辅助,认为“人为万物之灵”,“天有四时,地有其材,人有其智”,这表明中国文化系统中,重视人与物的关系,在对自然物的摄取和创造中,又找到社会意义,使造物的真、美与善统一起来。完美的民艺品都成为真、善、美的统一体。

四、中华特色的审美观

华夏文化是一个多民族、多地域、多种文化思想融合的一只大的文化体系,正是这个特点,决定了华夏文化的民族特色,也决定了我国传统审美意识的民族特色。它的多元结构,形成多样化的审美观念和审美心态,在这种文化的长期熏陶下形成的审美趣味,自然也是多样的。而其特定的历史和民族的内容,在我国美学史上,表现出华夏民族所特有的文化意识和美学内涵。这一切,只有深入到深层的文化背景中才能得到解释。我国数千年传统文化史上,儒、道、佛三家,既是各自独立门户,有不同的学说,但又不断互相融合,,成为中华文化的主干。华夏文化,就其主要特征而言,可以说是人文主义的,或者说是人本主义的。当然我们这里借用人文主义、人本主义这些词语,是为了表述其以人为中心这一本质特征。至于其具体的内涵则与西方的人文主义、人本主义有很大差异。人是社会的人,他不同于一般的动物,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几希!”人也是动物,但不同于禽兽,这本质的区别就在于人的社会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是抽象的概念,也不是孤立的个体,人的本质是他的社会性。荀子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说:“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群就是社会集体,任何个人都在一定社会集体中生活,受社会集体的制约。无论是“天命”论者,还是“性命”论者,立足点都是以人为本,最终还是为了解决“人事”。在华夏民族形成的漫长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深沉的强烈的国家民族意识,这是一种特有的民族感情和具有特定内容的国家观念,是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特定的国家民族所固有的一种根深蒂固的感情,是一种集体无意识。作为华夏文化传统中的国家民族意识,含有许多封建糟粕,诸如封建忠孝观念、大国沙文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等等。但是,这并不排除其中也有许多积极的思想精神因素和优秀的文化传统,诸如爱国主义精神、为国为民献身的精神等等。几千年来,这些精神使得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使得古老的中国在世界史上曾处于文明先导的地位。这就是华夏文化的精华,也是我国古代审美意识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篇8

高中历史必修三《文化发展历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古今中外重要的思想理论成果。这一模块的许多内容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较为费劲,如宋明理学,宗教改革等。而教师要在短短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内,把这些讲清讲透讲明白,具有一定难度。对于中学一线教师来讲,迎难而上,上好思想史的课堂极具挑战性。

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容易碰到的困惑是,一方面,历史课上的像理论课,学生学得云里雾里;另一方面,脱离学生的认知思维,只灌不导,让学生死记思想主张,而不能真正理解其内涵和意义。

出现这些困惑的重要原因,就是课堂讲授太干巴巴的,不能把思想史放到特定的历史背景来讲,忽视了思想史本身的脉搏与血肉,没有意识到思想史中的人与事。钱穆老先生说:“历史讲人事,人事该以人为主,事为副。”

那么,如何在课堂上讲出思想史鲜活的人事呢?本文以《挑战教皇的权威》一课为例,引导我们关注史料中的“人”,让思想活起来。课标对这节课的要求:知道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也就是说,这节课一方面要关注以马丁・路德等改革家为主的心路思想;另一方面要关注这个历史过程在整个思想史上,尤其是在人文主义这一块所产生的影响。但是要使一节课“活”起来,使其鲜活灵动,尤其重要的是,必须赋予这节课以“灵魂”。对我来说,历史课堂的“灵魂”是一个永恒的追问:在无尽流转的时间舞台上,人究竟在扮演什么角色?本课的“灵魂”就是对这个问题的一次局部回答:人为历史所造就,但人可以选择做一个怎样的人,他可以选择活在当下,也可以选择创造未来,从而创造新的历史――这就是我通过《挑战教皇的权威》这节课想要告诉学生的。

历史学家傅斯年说:“史学就是史料学。”所以,我们学历史一定要学会运用各种史料,论从史出。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恰当地运用图片、文字乃至于课本史料,来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史料中的人与事,进而形成自己的体验和意识,最终发展为他们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由此出发,本课的框架主要由三部分构成:最初的美好――救世主;现实的黑暗――教会的腐败;天才的改革家――旧思想的摧毁者和新思想的建造者。

一、选取典型图片创设历史情境

以形象的图片来创设历史情境,介绍基督教的早期教义,这一部分虽然不是重点,却是理解的难点。中世o西方文化的核心就是基督教,而要理解基督教就必须明白原罪说与赎罪说。左边的图表达的是原罪说,右边的图表达的是基督受难图,即基督在上帝面前,用他的血为世人赎罪,所以信基督就能获救。通过这两幅图片创设情境,很直观地表现出原罪说和赎罪说,使学生能直观地理解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和教徒们的行为,从而明白基督教对绝大部分是基督徒的西方人的重要性。

二、运用课本图片进行问题设计

问题:为何要挑战教皇的权威?运用《教皇出行图》和《出售赎罪券图》,引出教皇的权威和教会的贪婪。使学生认识到是这部分“人”出现了问题。通过分析罗马教会对社会各阶层的盘剥,揭示当时的社会矛盾,将宗教改革的社会背景具体勾画出来,使学生感受到当时社会的症结所在,体会欧洲宗教改革的必然性。

三、从故事走进人物

马丁・路德是这节课的重要人物。思想史也要注重人与事,特别是思想家的经历和思想变化。在第三部分:天才的改革家――旧思想的摧毁者和新思想的建造者,重点介绍了马丁・路德。

(1)遇险。马丁・路德(1483-1546),大学毕业后,一次被雷电劈到,死里逃生。这次遇险让马丁・路德对潜心修道命和永恒有了新的思考。他决定投入修道院。

(2)苦修。刻苦学习,成为一名优秀的神职人员。

(3)转变。两次罗马之行,使马丁・路德对罗马教廷大失所望。他目睹了教会的种种腐败堕落:花天酒地、荒无度……教会言行的表里不一,促使马丁路德的思想发生巨大的转变。

(4)提出新主张。马丁・路德发表了《九十五条论纲》,并提出了新的得救方式――因信称义。

(5)辩论。路德发表了《九十五条论纲》,与教皇代表进行辩论,赎罪券是否有效。

(6)翻译《圣经》。马丁・路德用德语翻译圣经,提出因信称义。

这样的一个改革家,他是丰满的,他首先是个虔诚的神职人员,面对现实的困惑和失望,勇于摆脱权威,形成独立的见解。这样的设计使得这一环节的教学突出了人物的经历和变化,使得教学过程和内容摆脱了枯燥无味和抽象的情况,大大促进学生的感知和理解,从历史人物的活动入手,把思想史讲“活”。在此基础上对于难点因信称义,采用示意图对比法,区别“因行称义”和“因信称义”,加深对因信称义所包含的人文主义色彩的理解。

四、观察欧洲17世纪宗教改革形势图,识别新教与天主教的不同区域,体会宗教改革的影响

这些天才的改革家,他们既是旧思想的摧毁者,更是新思想的建造者。在历史的转折时期,他们勇敢地站出来,选择了创造未来,创造历史,这种改革家的见识和担当,本身就体现了熠熠生辉的人文之光。

篇9

中国文化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逐渐形成的以突出人的价值,高扬仁爱精神,重视伦理道德,追求理想人格为主要内容的人文精神早已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儒家学派的早期典籍中,就已出现了很多地表现和阐释。而且,像“人文”、“人道”、“人性”这样一些表述早期人文思想的概念范畴,也已普遍被当时的人们所采用。如“人文”一词,主要是指包括社会人事在内的各种文化现象。《易?贲》云:“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说,文明应该有节度有限制,而这个节度限制的把握,是靠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问题决定于人为,这谓之“人文”。这种高扬人的主体精神,肯定人的社会作用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表现得比较明显而突出。教育家孔子更是非常重视人的价值,他说:“天地之性,人为贵。”他概括出了“仁”这个体现中国古代伦理政治思想中最高价值的范畴。其实,就儒家的仁学而言,其中就有“人”的意思。所以,孟子亦说:“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这种对于主体的“仁”,即人的价值的重视,是传统人文思想中最值得关注的内容之一。

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主张重人轻神,先人后神;二是坚持顺应自然,天人合一;三是推崇善恶兼有,教化为本;四是强调人兽之辨,人为至贵;五是提倡孝悌为本,礼义当先。这种观点是比较中肯全面的。笔者认为,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突出人的地位和作用,这是传统人文思想的核心内容。在此,我们不妨从个人自身的发展、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三个方面,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思想精髓进行简单的梳理。

第一,从个人自身的发展看,传统文化人文思想注重德性修养,自强进取。孔子曾主张通过“吾日三省吾身”来不断强化自身的道德修养。到了宋代的朱熹,进一步提出了“居敬察省”的道德修养理论,强调对人、对事、对学问,始终保持一个郑重而不苟且的态度,要求通过时时反省检查自己,不断加强道德修炼,培育理想君子人格。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始终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张扬的是君子刚健自强,发奋进取的决心,这也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追求进取,实现美好理想的精神动力所在。

第二,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传统文化人文思想推崇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共同的追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著名学者季羡林认为,“‘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大自然的合一”。它把人与自然看成一个整体,现在看来,就是要提倡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三,从人与社会的关系看,传统文化人文思想追求经世济民的社会责任。从《大学》中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到孟子“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豪迈气概;从范仲淹“远近皆忧”、“先忧后乐”的济世情怀,到清代顾炎武提倡的“天下兴亡,匹失有责”的勇敢担当,无不体现了古人经世济民的社会责任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正是在这种精神的影响下,仁人志士、英雄人物层出不穷,在善恶交锋、民族危难的紧要关头他们挺身而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当前语文教育中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讨论基本上以“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告终。可是究竟什么是“人文性”,在教育中的人本主义和语文教育中弘扬人文性的关系怎样等问题,人们并不清楚。许多人只是当作一个口号,而不是有着科学合理内涵和实践意义的理论原则。据北师大杨寿堪《现代人本主义哲学的几个问题》:人本主义,英文为“Humanism”,源于拉丁文Humanitas,在古罗马西塞罗时代,本意指人的教育,意指通过教育(教化)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与训练。而人文主义是一个文化学概念,指文艺复兴运动以来的思想文化运动。人文教育就是以人为出发点,以人的道德、情感、人性的完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

从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的儒家教育到今天的“大语文教育”及“素质教育”,都把教育当成是唤醒“人”这个主体性的事业。人文精神的核心是爱,具体体现是和谐精神、负责精神和合作精神――要求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他人的关系和人与自己的关系。事实上,按照孔子学说某种意义上讲,人文教育就是“成人”的教育。它有着不同的要求,最低要求是使人成为人;较高要求是使人成为较完整的人,即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人;最高要求是使人成为一个完美的人,这当然是一种理想追求。夸美纽斯曾指出:“假如要形成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去形成。” 这就是一种基本要求。

篇10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著名作家凡尔纳的代表作品之一,它与《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并称“凡尔纳三部曲”。凡尔纳被人们称为“科幻小说之父”,《海底两万里》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美妙壮观的海底世界充满了异国情调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人类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美好梦想。

【主要内容】

小说主要叙述了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故事发生在1866年,阿龙纳斯应邀登上一艘驱逐舰,参与追捕当时盛传的海上“怪物”,不幸被“怪物”俘获。而所谓的“怪物”竟是一艘当时无人知晓的潜水艇。潜水艇艇长尼摩邀请阿龙纳斯教授一行三人来海底旅行。沿途,他们饱览了海底变幻无穷的奇异景观和形形的海洋生物,经历了种种危险。最后,当潜水艇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等三人不辞而别,将他们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诸于世。小说悬念迭出,频起,趣味盎然,蕴含着鲜明的爱憎情感以及广博的地理知识,使人们在获得极大的精神享受的同时,感受到自然的神奇和科学的力量。

【人物形象】

尼摩船长:这是一个带有人文主义和民主思想的典型的人物形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代表着新兴的资产阶级的利益。透过他的个性,可以看到处在上升阶段的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那种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尼摩船长还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人物,他至少会说5个国家的语言。他如大海一般兼具热情、冷酷、和善、危险、温和、暴躁、任性等性格特征。他是一个在反抗殖民主义斗争的烈火中成长起来的民族志士。他所渴望的不是金钱和财富,而是人身的自由和幸福。

阿龙纳斯教授:他在本书中是以第一人称出现的。阿龙纳斯教授作为诺第留斯号的囚徒,却依然能怡然自得地利用这次机会潜心研究令他痴迷的海底动植物,体现了他冷静、沉着、富于理性的性格特点。

尼德・兰:一个引人发笑的小人物。他勇敢、直爽,遇事鲁莽急躁。虽然因为贪吃惹出过不少麻烦,却能在关键时刻显示出不凡的身手。

探究练习

1.《海底两万里》是____________(国家)____________(人名)的作品,他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说出尼摩船长与阿龙纳斯教授在海底环球旅行的路线:从 出发,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