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基础知识归纳范文
时间:2023-11-19 15:42: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基础知识归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读教材;结论性语句;回归教材
高考试题每年都在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对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考查。一份有效的高考试卷其难度应该遵循3:5:2的规律,约有60%是基础题。这意味着基础题占了很大比例,而这些基础知识都在教材中。和令人眼花缭乱的教辅资料相比,教材是由全国最有经验的专家编写的,教材中的每一章节、每一实例、每一复习题都是经过他们精心挑选、精心设计而成,教材编审委员会专家对教材的把关使教材的质量得到提升。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在多年使用的试验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可以说是精品。在高三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教材是最好的参考书,是最好的复习资料,科学使用教材,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复习,才能使学生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教会学生读教材
对高中生物总复习来说,教材是纲,教材是本,教材内容高度浓缩,简明扼要。学生复习的首要任务就是全面阅读教材。虽然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部分生物知识,然而是零碎的、不成系统的,全盘通读教材有助于整体把握基础知识。在复习中,很多学生不会看书,不知道看什么,或者看不出哪些知识是重点,不能真正理解教材知识的涵义,以致做题时用到教材上的知识点仍然不会。因此,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读教材。
1.将教材读“厚”
“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是教学的依据,也是命题和备考的依据。教师应指导学生深入研究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在备考复习中,学生首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确定高考复习范围,然后认真阅读和理解教材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每一幅图,包括教材的旁栏思考题、小资料、课外阅读等,认真做每一道题,掌握每个知识点的实例,逐个突破知识点。教学中我发现,多数学生在基础知识掌握方面存在缺陷,有些知识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或者在复习完一个章节后,合上书,把课本中的知识点想一遍,遇到记不起来的地方或理解不透彻的地方,再翻开课本看一看,从而加深印象,巩固记忆。
通过通读,重点突破知识点方面的缺陷,有不懂的地方一定要问老师,或者做一些配套练习来加强理解,对主干知识、核心内容进行深探细究,做到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2.将教材读“薄”
就是学习者归纳、总结基础知识,明确重点、难点和关键,形成知识网络。经过第一轮读教材,学生对教材中的生物知识已经有了一个整体的掌握,接下来就是提炼每一章、每一节的知识点、关键字和关键词,并对高考重点考查的知识做到心中有数,增强复习的针对性,避免出现知识漏洞,因为生物知识涉及的面很广,而高考不可能面面俱到。
在这一阶段,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章、节标题,引导学生回顾、归纳、互相补充相关的知识点,这样不仅可以督促学生看书,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间的合作。重要章节知识点的归纳,教师把关,力争全面、准确。
例如:“细胞膜”可归纳为如下知识点
①细胞膜的化学组成;
②细胞膜的结构;
③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④自由扩散的运输方向、条件、实例;
⑤主动运输的运输方向、条件、实例、意义;
⑥细胞膜的功能特性;
⑦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进出细胞的主要方式。
3.列知识清单,构建知识网络
要全面系统掌握基础知识,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全面梳理知识点,把内在规律条理化,细化知识点,列出知识清单,把零散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形成完备的知识体系,从而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
例如:“细胞膜”的知识清单
一、细胞膜的分子结构:
I.细胞膜主要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的。在膜的中间是________,构成了细胞膜的________。
II.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数不是________,而是可以________。
III.在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多糖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叫做________。它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
二、细胞膜的主要功能:
I.离子和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主要方式
II.细胞膜的功能特性:________________。
III.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________作用和________作用。
二、强化记忆教材中的结论性语句
生物知识零散,有文科的性质,不易灵活出题,有些基础知识需要学生熟练记忆,做到每提到一个知识,就能立刻说出这是哪章哪节的内容,并能指出这章这节最重要的知识点是什么。
高考的问题背景是新的,但其落脚点一般在课本上,即所谓“题在书外,理在书内”。所以学生在复习中,要抓紧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比如课间、睡前等,及时回顾每天、每章、每节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反思,不留知识盲点。只有牢固记忆基础知识才能做到应用自如。
强化记忆不仅在于背,还在于平时总结,学生在读教材的过程中及时归纳出一些结论性语句,作为高考答题的落脚点,是非常有用的,能力也提高得快。
例如:“细胞膜”可归纳出以下结论性语句。
①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主要是以细胞为基本单位进行的。
②研究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大都用动物细胞、红细胞、神经髓质等作为研究材料。
③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数不是静止的,而是可以流动的。
③主动运输,能够保证活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地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可见,主动运输对于活细胞完成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⑤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三、回归教材,提高解题能力
2008年的高考试题中,以课本材料为背景设计的题目居多,学生会发现试题比较熟悉,但是课本内并没有原答案,需要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深挖和钻研,转换角度和方向进行分析才能得到结论。试题透露出一定的引导性,提示学生和教师回归教材。
篇2
由于理综试卷中生物试题量较少,知识覆盖面较窄,考查内容偏少,因此很多学生不重视基础知识,只是一味做题。实际上大纲要求的知识点都是高考范围,所有的知识点上都有可能出题,而每道试题不外乎是某一知识点或几个知识点的再现。因此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要扎扎实实地将基本概念、规律、方法、技巧落到实处,认真阅读教材,听老师的讲解,作好课堂笔记,结合复习资料,对基础知识加深理解,准确掌握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融会贯通,力求做到基本概念、规律、方法和技巧“烂熟于心”。
学生要养成每天(大约30分钟)阅读生物课本的习惯,来加强基础知识记忆。基本概念及理论的复习在整个生物复习中起着奠基、支撑的作用,如果不过关,后面的综合复习就会感到障碍重重。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基础题仍占主要地位,做好了基础题就拿到了基本分,失去了基础题就失去了一切。
抓住生物三大重点
在全面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重点“攻坚”,突出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通常都是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做题时容易出错的地方。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试题,重点其实就是可拉开距离的重要知识点。要走出“越基础越重要的知识越易出错”的怪圈,除了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外,还要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及时纠正。
生物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和遗传变异,这三部分知识是高中生物三册书的“灵魂”,也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复习这部分知识时学生要特别留心,可以结合复习资料,分析涉及到的题型,并查阅自己经常出错的题型,进行归纳总结。
篇3
【关键词】初中生物;分层次教学法
为了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得到进一步提高,又不放弃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我对所带班级的生物教学进行了分层辅导模式的尝试。以下谈谈我在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些体会:
1.学生分层
学生分层就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认知结构、接受能力将全班学生分开几个层次。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A层:生物基础扎实,思维能力强。B层:生物基础中上,思维能力较好。C层:生物基础中下,思维能力一般。D层:生物基础不好,思维能力不强。对学生分层是动态的,要随时注意学生层次的变化,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发展。
2.目标分层
要做到分层教学,就必须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具体情况如下:A层:对他们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完成书本练习外,尽可能的给他们留课外有关生物前沿知识或竞赛方面的练习。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发现有关生物生活方面的问题,鼓励他们平时在报纸、网络及电视等媒体上多关注生物医学方面的新闻。B层:提高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鼓励他们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多提问,鼓励他们多多关注自身的生活规律,从中找出有关生物方面的知识点,并自己尝试根据书本知识进行解释。C层:提高他们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巩固生物基础知识,加强生物思维能力,平时多辅导多提问。D层:尽量让他们掌握生物基础知识,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生物思维能力。课堂课外要多鼓励多辅导,要求他们独立完成作业。
3.教学分层
课堂教学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主要渠道,根据生物学特点,我采用以下的教学步骤:
3.1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在课堂教学中,我一般采用复习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所提的问题只是涉及上一至二节课的重点和新课相关的知识,这样既复习了学过的知识有为新课作了铺垫。在分层教学过程中,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设计了不同的问题,给C层和D层的学生的问题相对简单却又可以很好的掌握基础知识;而针对A层和B层学生设计的问题则注重探求、讨论环节。例如在讲“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时,我给C层和D层的学生设计的问题是“人体内的血管分为几种类型?分别叫什么名称?”“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内的血流速度是怎样的?”“怎样区分这三种血管?”等等。给A层和B层学生设计的问题是“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三种血管壁的形状和厚度各不相同?”“为什么在静脉血管里有静脉瓣?如果没有这个瓣膜的存在会出现什么症状?”“这三种血管中的血液是从哪里来的?又要流向哪里去?”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导入到心脏这一新课。
3.2 学生自学。导入新课后,布置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所设计的问题都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一般分为基础题和选做题,基础题每个学生必须回答,选做题则鼓励每个学生尽可能的回答,主要是用于提高A层和B层的提高题。例如在心脏这一新课中我设计的问题是:基础题:心脏的大小及其形状?心脏有几个腔,分别叫什么?心脏的内侧是不是只有同侧相通?心脏跟血管相通,它的四个腔分别跟哪个血管相通?心脏的血流方向是怎样的?血液循环包括哪几种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和意义是什么?选做题:从心脏壁的厚薄来看,心脏的四个腔有什么不同?并解释其中的原因?体循环后,动脉血变成静脉血,为什么?肺循环后,静脉血变成动脉血,为什么?
3.3 分组提问,归纳总结。自学之后,针对以上问题,老师在讲述新课的过程中,分别对各个层次的学生提问,最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要做个别重点指导解决。针对重点、难点、共性问题,老师要加以讲解、归纳、强化,是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清晰、完整的知识体系。
4.作业分层
学习生物跟学习其他课程一样,仅仅依靠课堂的讲解和练习,不通过独立做作业,学生是难以牢固和熟练的掌握知识和技巧的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常常被统一大量的作业所累,成绩好的学生会觉得一些作业简单无必要而不做;成绩差的学生因觉得一些作业太难、做不出而不做。因此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就应对作业进行要求分层,作业不同于上课,作业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更不能太简单或太容易,难易要适中,多少要适量。所以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别差异出发,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及所授内容,在一定范围内,除使用教材的配套练习外,有的放矢地按A、B、C和D四个层次来设计布置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佳巩固发展。
对作业的要求是:D和C层以抄写、朗读、记忆为主,主要是在于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B层通过选择、填空、复述课文等形式来巩固所学内容,侧重知识的综合;A层以综合和探究性问题为主。这样能使全部同学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5.辅导分层
课后分层辅导是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辅导可以查漏补缺,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对C层和D层学生,重点是进行基础知识辅导和心理辅导,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帮助他们对基础知识进行归类总结,归纳要点。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树立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A、B层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给他们一些开发性的问题,让他们去探索,去实践,鼓励他们想象、发散、求异,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6.分层评价
分层评价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保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给每个学生都提供了表现自我,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体验学习生物的乐趣。
对于C、D层次的学生,评价应该是偏向对他们的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正确看待自已取得的学习成绩并加强进行激励;对于A、B层次的学生,正确地肯定他们的成绩,但要注意掌握分寸,帮助他们认识自已存在的不足。
篇4
【关 键 词】 生物;高考;复习;策略
当高考生物学科的复习进入二轮,临近高考如何提高考前复习效果?这是老师、考生、家长关心的问题。由于各学科自身特点不同,因而不同学科考前复习的方法和策略也有所不同。就生物学科来说,我认为,现阶段考生在复习时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基础知识
由于理综试卷中生物试题量较少,知识覆盖面较窄,考查内容偏少,进入二轮复习后,很多考生不重视基础知识,只是一味做题。实际上,大纲要求的知识点都是高考范围,所有的知识点都有可能拿来出题,而每道试题不外乎是某一知识点或几个知识点的再现。所以考生在二轮复习时,一定要回归课本,抓好基础知识。在课上一定要跟紧老师,学会依据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不同要求逐个突破知识点,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查漏补缺。课下对当天学过的知识进行消化,并养成每天(大约30分钟)阅读课本和笔记的习惯,加强一些重要概念、原理和重要结论的记忆。基本概念及理论的复习在整个生物复习中起着基础、框架的作用。因此,必须切实注意这一环节的复习,讲究方法,注重实效,经过阅读、做题后总结复习,努力把每一个概念及原理、规律真正弄清楚、弄明白。
二、注重重难点,构建知识体系
在回归课本抓基础知识的同时,二轮复习时,考生还要重点突破,突出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通常都是考生难于理解的内容,做题时容易出错的地方。如生物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和遗传变异,这三部分知识是高中生物第三册课本的灵魂,也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复习这部分知识时,考生要特别留心,可以结合手头资料,分析涉及到的题型,并查阅自己经常出错的题型,进行归纳总结。找出这部分知识考查的特点和规律,突破重难点,使自己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考生二轮复习时还应跟随老师把课本相关的知识有序地组织起来,形成知识链和体系,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例如:与蛋白质有关的知识点。
三、关注培养解题能力
在一轮全面深入复习的基础上,考生临考前还应重点培养下面几种解题能力,提高应考能力。
审题能力。考生在大量做题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审题读题的重要性,因此在二轮做题时要特别注意:寻找题干中的关键词语,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排除其他干扰因素。
语言表述能力。考生要学会用准确的生物学语言表述答案,不能用生活用语描述。答题要做到简明扼要,答出要点。同时,还要注意逻辑关系,因果关系等。
分析综合能力。在熟知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考生要学会应用知识。
如现有三个番茄品种,A品种的基因犁为AABBdd,B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C品种的基因型为曲aaBBDD。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并且分别控制叶形、花色和果形三对性状。请回答:
(1)如何运用杂交育种方法利用以上三个品种获得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用文字简要描述获得过程即可)
(2)如果从播种到获得种子需要一年,获得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最少需要几年?
[分析] 本题以自由组合定律、被子植物生长和发育的知识为载体,主要测试考生的理解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回答本题要注意区分“种子”或“植株”的区别,种子的基因型指胚的基因型,种子种下后即长成植株,这是对理解能力较深刻的一种考查方式。根据提供的材料,及育种目标,只须将A、B、C三品种的任两种杂交得F1,F1再与另一个品种交得F2,F2自交得到目标种子aabbdd,将该种子种下去(下一年度)即可得到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举例如下:AABBdd×AAbbDDF1:AABbDd,F2:AABbDd×aaBBDDAABbDd×aaBBDDF3:AaBBDD+AaBBDd+AaBbDD+AaBbDd,F2自交得F3,其中AaBbDdF4:aabbdd。
[答案] (1)A与B杂交得杂交一代,杂交一代与C杂交得杂交二代,杂交二代自交可得到基因为aabbdd种子,该种子可长成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 (2)4年。
[总结] 应对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和人工诱导多倍体育种等常规育种,及敲(删)除基因育种、基因转移育种、细胞融合育种等现代育种技术实施研究性学习,进行比较和归纳。审题能力、信息获取、分析应用、语言表述等能力体现。
总之,只要我们在二轮及以后的学习中注重知识、关注过程、重视能力的培养,特别注意不放过基础,在高考中就会得到应有的胜利。
【参考文献】
[1] 钱忠文. 高中生物复习指导策略探讨[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2).
篇5
一、纵横联系,理解基本概念
理解基本概念的含义是学习的基础,也是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的前提。在复习过程中,为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基本概念,要纵横联系,把容易混淆的概念放在一起进行辨析学习,排同求异,抓住实质,准确理解。如:(1)基和根;(2)基团和官能团;(3)“五同”即同系物、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位素和同一物质;(4)苯、苯的同系物、芳香烃和芳香族化合物;(5)酯和脂;(6)水解、水化、皂化和酯化;(7)聚合、加聚和缩聚;(8)蒸馏、分馏和干馏;(9)裂化和裂解等等。
二、主次分明,掌握重点知识
首先,从知识的编排体系上,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顺序由小分子到大分子再到高分子,书本(鲁科版)依次介绍了烃、烃的衍生物、糖类、脂类和蛋白质合成材料。烃是简单、基础的有机物,是后续知识的基石;烃的衍生物部分内容是烃的延续和拓展,重点介绍了官能团的性质和相互转变;三大营养物质及合成材料结构特点、性质和用途予以简单介绍。
再者,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以一些典型的烃类为例,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碳架结构,掌握各类烃的碳碳键、碳氢键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以一些典型烃的衍生物为例,了解官能团在化合物中的作用,掌握各主要官能团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了解糖类、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和结构、主要性质和用途;初步了解重要合成材料的主要品种、主要性质和用途,理解由单体通过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简单原理。
通过以上可以看出,烃的衍生物部分内容在有机化学中的重要地位而烃的衍生物之间的相互转化是重中之重,所以在复习过程中应详略得当,合理安排时间,重点掌握有机化学学习的精髓――官能团。
三、反思归纳,形成知识网络
“学而不思则罔”,有机化学知识具有多、乱、碎的特点,在复习期间,要及时认真思考,细心地归纳总结,将这些看似繁杂、零碎的知识通过一定的内在联系和相关的理论知识,形成“知识主线、知识点、知识网”,从而使知识“结构化、网络化、系统化”,并根据“由线到点,由点连网,由网成体”的程序进行复习,则用很少时间就可以掌握这部分知识,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四、针对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篇6
一、提高基础知识复习的有效性
进入二轮复习很多学生为了能迅速提高成绩,开始采用题海战术,希望通过做大量的习题来增加知识面,而忽略了阅读课本巩固基础知识的环节。实际上题目有很多,任何一个地方进行改动都可以形成一道新题,通过题海战术进行基础知识复习是不可取的,关键是要掌握题目中包含的知识点。不管题目怎么改变,知识点是不变的。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二轮复习时,仍然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复习,不能忽略看书的环节。值得注意的是,二轮复习基础知识要讲究方法,不能像一轮复习时每个知识点都面面俱到,这样学生会没有新鲜感,复习失去动力,课堂效率很难保证。为了提高基础知识复习的效率,我在课堂上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充分利用概念图构建知识网络
概念图是指将一组相关概念用线条和文字连接成图形,直观而形象地表示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的知识,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在新课标教材中几乎每一章的自我检测都有一道画概念图的题目,足以说明概念图在复习时的重要性。但是教材中的概念图也有不足的地方,它只是每一章知识的小结,并没有体现出不同章节相关知识的联系。因此,在二轮复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绘制跨章节的概念图,形成相关知识网络,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课上教师可用学案或课件的形式给出不完整的概念图,由学生补充完整;或者给出几个相关的概念,由学生分析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再绘制成图。例如,教师带领学生构建以细胞为中心的概念图,组建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知识网络;构建以神经调节为中心的概念图,组建人和动物体生命活动调节知识网络;构建以蛋白质为中心的概念图,组建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知识网络等等。
2.精心设计问题解决重难点知识
二轮基础知识复习的重中之重是突破重点、分解难点,很多教师在处理重难点时采取的方法是直白地讲授、一遍又一遍的重复,但学生接受知识的效果并不好。实际上高考题中涉及的重难点知识的考察并不是简单的识记或对过程的描述,更多的是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如果在复习时教师能设计与之相应的有梯度的问题串,将难点知识分解为许多小问题,引导学生从基础题出发层层深入,步步逼近,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例如,在二轮复习基因工程这部分内容时,我将一道高考题进行改编,设置了九个问题,将基因工程的四步骤融入到题目中,并将其中比较难理解的酶切过程和重组质粒的筛选过程配以图形进行解析,使原本抽象的内容形象化。课上利用一题多问的方法,让学生参与进来,有效地完成了这部分重点知识的复习。
3.认真分析教材完成专题归纳
除按照教材进行基础知识复习之外,教师还可以打破教材的顺序,就某一相关知识进行专题复习。例如,教材在不同的章节介绍了几种育种方法,这些育种方法在内容上存在一定的联系,但也有一些区别。在课上我指导学生从原理、方法步骤、实例、优缺点、应用等方面进行归纳,完成生物育种专题的复习。类似的方法还可以归纳出蛋白质专题、遗传相关计算专题、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专题等等。在二轮复习中要加强归纳和总结,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建立知识间的逻辑关系,使学生在考试中面对不同的问题情境,能够准确快捷地调动相关知识来解决问题。
二、提高模拟试卷讲评的有效性
在二轮复习阶段学生会经历多次的模拟考试,测试后教师及时带领学生分析试卷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试卷讲评课也成为二轮复习十分重要的一种课型。试卷讲评课应该怎么讲?讲什么?是不是只要及时更正答案,把学生做错的题讲一遍就达到目的了呢?实际上一堂高效的试卷讲评课应该是教师针对学生试卷出现的问题反复推敲、精心设计的一节课。通过教师的讲评帮助学生解决考试时出现的问题,达到学生能力的提升。怎样才能提高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性呢?在试卷讲评课上,我通常是这样处理的:
1.整体分析试卷
上课前我会对学生的试卷进行评阅和研究,分析学生在本次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并将问题进行归类。了解哪些题目是学生的知识性错误,哪些是马虎性失分,哪些是规范性失分。在课上,我将阅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告诉学生,让学生知道自己失分的原因。另外,我还会告诉学生试卷的难易程度,这次考试年级的平均成绩,让学生对自己的成绩做到心中有数。
2.归类讲解重点题目
在阅卷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经常会在一些重难点知识上出现差错,有时是某一道题,有时是某一类型的题目,这些具有共性的问题就是试卷讲评的重点。通常我会将题目涉及的知识点进行归类整理,帮助学生发现题目的本质,并通过举一反三进行强化训练,真正达到掌握知识的目标。例如,有一次模拟考试要求学生写出红绿色盲伴性遗传的遗传图解,在阅卷时我发现很少有学生能正确规范地写出。于是,在讲评课上我将教材涉及的几类遗传图解作为重点知识进行了归类复习。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由几位学生扮演其他学生挑错最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的方法。通过发现并更正错误的演练,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加深对知识的掌握。
3.总结方法技巧
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试卷讲评课除了让学生听懂题目解除疑惑,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解答某类题目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学生在拿到试卷后首先遇到的一大难题就是如何读题、审题,经常有学生向我反映某道题根本没看懂、没读懂,这就需要教师在试卷讲评课上教会学生审题的方法,怎样去抓住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如何找到题眼排除干扰条件。另外分析不同的题型,教师也应适当地总结方法技巧。比如,怎样做图表题,怎样做简答题,怎样做实验设计题等等。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能只泛泛地讲理论,而应结合题目来分析引导,并配以习题进行强化训练。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技巧,当类似的题目出现时,他们就能迅速判断出题者意图,把握答题的方向,在短时间内做出正确答案。
篇7
关键词:高考;生物;复习;策略;技巧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试卷,结合高考理科综合卷分析报告,可以发现,考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基本概念把握不清;设计实验能力不够;阅读理解能力不高;文字表达能力较差,表现出几个现状:审题不仔细,书写不规范,基础不扎实,思维不灵活,表达不清楚。这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高考复习备考时进行有效的策略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是会得到很大改进的。
在高三复兴应考阶段,要切实把握好生物高考大纲的基本要求,更加突出对学生生物学习能力的培养,在选择复习测试题目时,立意于能力的提高,注重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运用能力,但又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复习。这就要求高三生物老师,要始终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出发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多方面培养学生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一、注重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
高考中无论是什么样考察形式,都离不开基础知识的支撑。基础知识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源泉。生物复习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加以整理和归类,使之成为知识链和知识网,便于学生理解性记忆和回顾。如,脱氧核糖核苷酸――基因――DNA――DNA结构和复制――基因表达――基因突变――可遗传变异来源――进化。这样帮助学生归纳出一条主线,以利于学生系统地获得知识,并形成联系的观点,活跃思维。
二、注重生活问题,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思维方式
现在的高考趋势越来越贴近生活,尽量避免纯知识性的题目。这样有利于将死知识活化,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逾越思维障碍、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否则无法解决高考综合能力问题。
当前的生物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老观念、老方法,应该以发展人的品质和智力为目标,应该将生产、生活中的生物问题融入生物课堂教学中,以增强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教学不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能以扼杀学生的能力来换取有限的教学成果,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从生产和生活中发掘生物学知识来开拓学生的思路和人文精神的培养。高三生物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生命现象、生命规律并用生物学知识来解释。例如,植物施肥过多的“烧苗”问题的分析、CO中毒原因的解释、生长素可以作为除草剂的原理剖析、无籽果实形成的特点分析等。
三、注重表述问题,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的迁移能力
在高考复习阶段,要按照专题对图表类进行复习,加强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高三复习应加强对学生认识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图表图解------基础知识之间的思维转换模式,促使学生思维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分析图表、图解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表达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往往会转化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不能忽视学生对图表、图解问题的分析能力的培养,但是往往学生对此类题目存在着分析能力较差,从图、表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能力不足,对题目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等不良的审题习惯,对此教学中可以用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的导向来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审题并形成思维迁移能力。
四、注重比较运用,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思维方法
比较法有利于学生将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如,通过对知识的比较帮助学生对教材中有联系的前后知识加以比较,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因此,生物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的内容,前后知识的联系,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能力等,指导学生进行比较法的学习。例如,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植物吸水和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比较、新陈代谢基本类型的比较、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的比较等,这样易于理解和掌握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五、注重材料分析,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材料分析是高考常见题型。教学中我们没有忽视给材料题、给信息题的复习,精心选题目,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始终要求学生必须细心阅读给出的材料,围绕问题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和解决问题,这种复习充分体现了认知规律,利于学生积极思维。这种创设情景、提供信息的材料题,打破了只重视知识定论、死记硬背的教学格局,改变了传统的只注重传授知识而忽视能力培养的教学。
篇8
关键词:九年级;物理复习;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3-0243-02
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逐渐推广,现阶段全新的教育体制也对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九年级总复习是提升学生综合水平的阶段,是归纳并总结三年来学生物理学习情况,同时也是学生分析梳理物理知识的重要时期,可以促进学生对物理各知识点的理解,更深入地把物理知识详细化。九年级物理总复习的教学效果不但直接影响着学生物理学科的分数,还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升学考试,更影响着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也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学习情况。
一 九年级学生物理学习情况分析
1.九年级学生物理认知起点分析。学生经过两年的基础物理学习,到了九年级已经掌握了很多物理学科定义。学生们基本都掌握了什么是作用力,什么是密度,什么是惯性等。但是这些定义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却没有清楚了解。
通过这种方式的归纳总结,学生可以从这种对比表格很清晰地看出两者的关系和差异,同时对这些定义产生更加深入的了解。
2.九年级学生物理学科起点分析。这个时期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理解能力,但是在思考过程中具体形象理解方式还是占有主导地位。学生可以清楚的理解普通定义和规律,但是却很难理解一些比较抽象的、相似的定义,例如质量和重量、压力和压强等概念。
二 九年级物理复习实践分析
根据以上对学生的物理学习特点分析,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这些问题,并将理论与实践、抽象与具体有机结合,做好九年级物理总复习计划。
1.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1)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九年级学生即将面临中考时,物理复习时间很短,但是任务量却很大,这就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多看书、做练习,不断思考并总结;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加强练习,一直到解决为止;指导学生将练习题分类,然后掌握类型题的解决方法,这样对于考试发挥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2)重视复习,掌握学生心理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学生基本对知识储备能力有了很大程度提高,但是面对中考这种大考,学生的心理还没有适应,可以进行适应性练习,主要是提高速度和准确率。很多学生面对中考会出现浮躁和不稳定的心情,所以考试前教师应主动和学生交流,让学生做好心理工作,并鼓励学生以正常、平稳的心态学习和应对考试,对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应该单独辅导。
2.重视知识,讲究技巧。
(1)抓住课本基础知识。中考前期的复习主要是巩固并加深平时所学知识,然后进行总结登上更高的台阶。总复习就要以课本为主,但是可以将课本内容重新编排,按照热学、电学、力学、光学的类型进行复习。最近几年的升学命题中我们可以发现,中考试题和教材的关系很密切,有的甚至是利用教材和课后习题作为参考而编排的考题,或者将教材中题目进行整合而成的题目。
所以说,教材课本还是很重要的,复习应该以教材为主。教材是所有知识加以延伸的基础,每年中考都强调以教材为主,主要就是让学生对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进行掌握。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基础知识和技能薄弱的学生,面对大量的试题,就会出现解题速度变慢或者根本不会,最终无法完成考试。而基础知识、基础方法和技能都很熟练的学生在考试中解题速度快而且精准。
因此,九年级物理复习过程中,抓好课本就是最重要的前提,然后根据基础知识、题目、方法和技能对问题进行分解,逐步递进,让学生在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课本的知识点贯通起来,学生自然就能抓住重要知识点,提高复习效率。
(2)抓住重点内容复习。将知识分类整理,如按照物理公式、单位换算、测量工具、基本实验或物理规律等来分类,还能通过对比发现知识点间的关系。如,对物理量的概念和规律整理和复习中,首先是对相关的物理量整理和分类,例如比热、密度、燃烧之、电阻、电容等概念,利用这些基本概念的相似地方,使用列表的方法进行对比,这样对记忆基础知识有很大帮助。
3.重视物理实验内容,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物理学科本身就是实验性较强。最近几年的中考考题中,物理实验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很大,而实验考题多数都是来自于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等,基本都是对学生使用仪器方法、操作能力和综合性的运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几年来物理考题的应用型考题也逐渐增多,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引领学生利用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去解决一些现象和实际问题,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帮助,从而能够提高复习的效率。
4.重视引导和有计划的强化学生能力。一般到了物理复习阶段后,想要提高学习效率,就要制定合理、可行度高的复习规划,将物理复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全面学习,第二部分知识点深化学习,提高综合运用能力,第三部分补充要点和重点,并结合热点。在复习过程中,总之,九年级物流复习不是对知识重复的出现和解决的过程,而是对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后上升至更高层次的过程。复习能够让学生将知识点结合起来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结论
总之,物理复习过程应该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保证复习内容有针对性、有创意,重视规律、过程、创意、分析、应用和提升,保证复习计划细致周密,知识点完整没有遗漏。保证学生复习物理学科的过程中有更深层次的感悟、深化和完善,更大程度的提高利用基础知识和方法解决物理难题的能力,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魏建军.浅谈九年级政治课的总复习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0
篇9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药用微生物 学习能力 项目操作能力 探讨
现代高职院校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培训企业岗位所需要的人才,使学生学有所需,学有所用,对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行了新型的课改教学,使之更适合企业的需要。
在课改教学中,药用微生物技术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完这门课后,学生在理论水平上,和项目实践操作技术上都达到中级技工对药用微生物技术的要求标准,成为一名合格的药物检验工,为企业所需。
根据课改教学的目标、要求,我们拟定了一套培养学生适应并掌握课改教材,掌握项目引领目标的新型教学手段,掌握项目实训操作技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创新能力、操作能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下面就是我们总结的课改教学方法,供大家讨论。
一、选用合适的实用的课改教材
现在各种版本、各个出版社的药用微生物的课改教材,种类繁多,各有其特点,我校是高职院校,在选用教材时要根据本校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企业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来选定教材,合适的教材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大有帮助。在选用教材时,我们认为应从下列几个方面着手。
1.选用的教材涵盖的理论基础知识要广、泛而简单明了,教学重点、难点要突出,易学易懂,总结性,归纳性,针对性较强的教材。
2.选用的教材,每章节前面都应有本节教学目标,明确规定同学在学习这节内容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一般了解、理解的概念及内容,要了解的应用性、拓展性的知识,这样的教材使学生对本节的重点,要掌握的概念、结构、特点、应用性知识一目了然,增加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目标性,针对性,减少以往在学习过程中学完一节、一章后不知道要掌握什么内容的盲目性。
3.选用的教材,在每学完一节后,有目标检测题,题的形式多样,可以有选择题(单选和多选),名词解释题、填空题、问答题,前三项题型都是比较细致。我们应而泛地、有针对性地帮助同学了解、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如概念、特点、区别等,使学生对学到的知识消化、吸收、强化,而问答题,可以在学完一章内容后,选择性地做,可增加学生的学习能力、归纳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切合专业的需要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中,我们特别强调对理论知识要精挑细选,不同的专业,对微生物这门课的需求不一样,要尽量选择和专业相关连的专业基础知识。
对于生物制药专业,主要是普通细菌、病原性细菌、霉菌、放线菌和药用真菌形态、结构、特点、应用知识的学习,并了解细菌,病毒的致病性、干扰素、抗体、免疫疫苗等相关医学知识。我们还根据高职生的学习能力,理解水平,专业特点和综合素质能力的特点,选择一些拓展性强、应用性强,先进的技术手段,使学生认识到微生物技术在生物高新技术中的应用。如柠檬酸,谷氨酸的生产原理,基因工作的基本操作步骤,原理及其特点,基因工程药品,转基因食品,糖尿病、痛风、高脂症、脂肪肝的病理及症状,微生物在有机废水处理,探矿、探油方面的应用。这样的教学内容,强调了理论学习的重点,加深了学生对重点的掌握和理解,拓展了其知识面,提高了其理论知识方面的素质,做到了有的放矢,将专业基础课的理论知识和专业课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拓展了相关连的应用性知识。
三、项目操作技能的培训
药用微生物技术是一门理论和实验实训结合紧密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在重视理论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还要重视项目操作技术的培训,二者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地学好这门课,我们认为可从下列两方面培训学生的操作技能。
(一)平时实验实训
在平时的实验实训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在实验中发现,学生在很多操作重点和细节上,不能完全领会老师的示范操作,步骤混乱,操作不得要领,不注意操作步骤的严谨性,不在乎安全性,导致实验结果失败的情况常有发生,而且不会分析失败的原因。因此,我们在课改教学中采用下列较为有效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1.实验前播放相关实验视频,使学生对整个实验用的材料、仪器、正确的操作步骤、实验可能出现的结果,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2.在实验课堂上,教师再简短讲解实验的原理、目的、材料、操作要领、要点。教师自己再实操一遍实验中的重点步骤,如接种、移液的方法,高温高压灭菌锅的使用步骤,等等,使学生对实验操作步骤和重点有深入而客观的认识,操作起来更加容易。
3.学生边自己动手,教师在旁边观察每个学生的操作状态,及时纠正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4.结果分析。在学生做完每个实验后,要求其书写实验报告,报告要切合实际,要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如结果有失败,要对失败的原因加以分析,以避免下次的错误,使学生对实验及操作程序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专题实验培训周
在平时实验实训后,还要专门用一周来培训学生在应用性方面的操作技能,培训的内容是:①药品或食品中细菌菌落总数的测定;②药品、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③空气、水中微生物种类的测定。
这三门实训项目是在有基本的微生物操作技能后才能开展的拓展性、应用性的综合大实验,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作为准则,可以帮助同学提高创新思维,提高综合技能素质,提高实验操作的熟练度,达到学生考核中级药物检验工的要求。
通过这样的教学和实验手段,学生的理论基础水平学习能力和实操水平都大大提高了,既掌握了重点要求的理论基础知识内容,又了解了拓展性的应用性知识,还初步学会了对问题的研究,项目实验实训的操作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理论水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增强了,勇于挑战的创新精神得到了发挥,观察力、想象力、独立思考力得到了加强。在劳动局组织的技工证考核中同学们达到了98%的合格证。这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受到了同学、企业的好评,就业率大大增加了,符合了社会、企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药用微生物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
[2]微生物.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
篇10
【关键词】联系;实际;创新;教学
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生物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从生物学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习生物的兴趣,领悟生物学知识的作用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新课改的一个目标。在生物课堂,联系生活实际,是创新生物教学的改革方向。
1 创新情景助学,导入生活实际,引出生物问题
生物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最终服务于生活实际,生活离不开生物,生物离不开生活。当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基于以上认识,我在实际教学中,努力使生物教学联系生活实际,引出生活中的生物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例如,我在教学微生物知识时 ,以学生实际生活中剩余饭菜发酸变质的现象和春节学生家中做米酒为例,让学生从 身边的生活现象去体验和引导出生物问题和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增强了教学效果。
2 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感性帮助,设疑探究生物问题
教师在授课时不能一成不变地按教材赵本宣科,应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知识特点及学生心理创造性地联系生活实际设计例题,讲题尽量贴近学生实际中的经验。例如讲遗传物时,围绕DNA和RNA的区别设疑提出生物问题,展开探索。DNA在细胞 中存在的部位和作用,设计怎样实验证明RNA也是遗传物质?这样使学生联系实际回答探讨,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3 以生活实际最终结果解决生物问题
学以致用时生物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生物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生物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领悟生物“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把有些生物知识完全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学会从生活实践中解决生物学的问题。例如讲微生物联系到酿造技术,从细菌致病到医院治疗用药抗生素,由抗生素研究到制约工业,生物技术工业,将学生所学知识返回到生活实际中去,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堂上学生知识面的欠缺。自然瞒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解决生物问题,达到预其的教学效果。
4 关注课堂教学,抓住核心内容,打好生物学知识基础,创新生物教学
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下,学生通过生物学理论知识的学习,逐步掌握该学科 的基础知识,生物学是从生物生态、生物分子等多角度去探索生命现象的一般规律,内容的慨念性和理论性颇强,所以,课堂必须抓住核心,化繁为简,。例如,讲“遗传物质基础”就是一个例子,在课堂教学中,用抓核心,展细节的方法,将抽象性强、难度大、数量多的遗传物质基础,在课堂重点讲解,让学生总结出DAN是主要遗传物质,强调DNA的两个基本功能。在此基础上,将DAN的结构,DAN的复制,基因的表达,归纳出遗传信息在遗传物质体内的传递过程。抓住核心DAN,就把比较繁多的内容简单化了,便于学生记忆,达到事半功陪的效果。
5 关注生活拓思路,前后贯通,智、能共育,创新思维来思考生物问题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