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的地位和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18 10:54: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教育的地位和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教育的地位和意义

篇1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 我国加入WTO使得企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特别在外资企业的技术岗位上,不仅要求相关人员要具备技术能力,还需要具备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比如翻译新进设备的英文说明书、操作指南、接待外国客户或上级人员参观考察工厂、用英语进行电邮或电话沟通等。这对未来从事技术岗位、寻求更好发展的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来说,的确是个很大的挑战。

二、高职高专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

高职高专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语用能力,也就是平常我们说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今后在工作岗位上能够有一技之长,当遇见需要翻译的文本时能够得心应手。遇见老外可疑流利的和他们对话。英语网络技术教学应用的关键在于充分体现其工具性和交互性,通过语言、图像和声音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让他们左右脑并用,从而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多媒体网络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特点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网络教学方式具有以下特点:

1.提供真实的交际需要和氛围,给“外语环境”下的英语教学增添了语言学习气氛。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获取大量有关英语国家的背景知识,建构适当的认知图式;有利于学生培养英语语感。

2.信息量大。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信息是一个取之不尽的“信息海洋”,它可以源源不断的丰富学生的知识。

3.交互性强。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和自己所学的或者想学的群体进行沟通和交流。

4.知识新。传统英语学习,是以固定教材为主,而且为了保持教材稳定性,往往一套教材一般使用几年,有的甚至十几年,知识比较陈旧。可是,网络却可以让学生轻松、快捷地读到当天的英美电子版的报刊杂志,像《纽约时报》、《今日美国》等,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5.趣味性强。设计生动有趣是现代网络教学的一个特点,它能帮助学生很轻松地学习英语。

6.多样性。学习英语的各种方法都能在网络上实现,如,通过歌曲,电影,动画,游戏等多种手段。

二、多媒体网络技术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知识的更新不断加快,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为了从根本上扭转这种被动局面,必须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新颖的教学手段,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网络技术教学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结合网络、通讯技术集成多种信息载体的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它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活泼、信息容量大、知识结构新、应用面广、效率高、效果突出等特点。把这一技术应用于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打破了传统的教师、书本、黑板的平面教学模式,使传统媒体与现代化媒体有机结合,产生多媒体教学整体优化效应,构建了立体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教学是当今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新趋势,它注重引导学生借助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来学习和应用,通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计算机辅助的有机结合,以求得到最佳学习效果。

三、多媒体网络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多媒体网络技术很好地运用声音、文字、图片、视频图像等手段,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学习材料,并能通过不断输入大量的信息,卓有成效地培养学生英语听说的能力。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而且听说能力普遍较差。在高职英语听说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技术,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交际环境,对于改进英语课堂教学有着重大的意义,并使得多媒体英语课堂教学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首先,激发高职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对自己喜欢的、新奇的东西往往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兴趣可增强记忆,是学好外语的动力之一。高职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基本功不扎实;学习习惯不好,方法不得当;学习目标不明确,主动性差,学习英语的劲头不高。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运用多媒体技术,能使授课形式更新颖活泼,内容更生动有趣。

其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有效地自主学习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积累的经验,给学生提供一些好的学习网站。比如学习英语的“大耳朵英语”“空中美语”中央十套的“希望英语”等。通过这些网站,学生只要肯沉下心,肯坚持就一定能学好英语。

学习英语不怕基础不好就怕不坚持。平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经典的电影,让学生一边看电影一边学英语,遇到不会的句子就查字典然后记住,就这样一遍一遍的学不怕学不会。给自己定一个计划,比如每天什么时候学习英语,一天学习几次,通过什么方法学。比如每天6:00听VOA,那就每天坚持学,坚持听。这样下去,突然有一天会发现自己的英语水平提高很多,突然发现自己能听懂老外说的话,突然发现自己可以看英文报纸。

四、结语

多媒体网络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技的发展,我们不能停着不前,只能欣然接受。在当今英语教学中,仅仅依靠教材和黑板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我们只有通过网络,以便了解社会的动态,了解企业的动态有的放矢的教育学生,这样学生才学到对他们有用的知识,将来能够很好的报效祖国。因此英语学习中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助于学生获取知识,处理知识,应用知识,传输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技术与实际运用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英语课真正活起来。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北京: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2004.

[2]邱黎.《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的探讨》.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篇2

一、早期体育信息传播的地位

体育信息传播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其地位和作用有所不同,这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在体育运动诞生前,即欧洲中世纪(15世纪)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思想提出以后一直到19世纪末体育运动诞生,“体育”的概念就已经出现。不过,由于当时年代“体育”一词尚未出现。所以,欧洲教育家使用了“养护法”一词取而代之,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表述为“德育、智育和养护法”。直到19世纪60年代,英国教育家斯宾塞首次使用了“德育、智育和体育”的概念表达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因此,这一时期也被教育界、体育界称之为体育发展的萌芽时期。

1.萌芽时期的“体育”信息传播特点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由此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新式学校开始出现。教育内容也发生了变化,身体教育(即养护法)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一项内容。意大利教育家维多利诺首先在宫廷中开办了被称之为“快乐之家”的学校,采用各种游戏活动作为身体教育的内容,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由此开启了萌芽时期的“体育”发展之路。无独有偶,15世纪40、50年代,随着德国人古登堡发明印刷机,人类的信息传播从此进入了大众传播时代。因此,“体育”信息传播从一开始便与大众传播结缘,也为体育运动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但是,在体育发展的萌芽时期,大众传播还处于发展初期,所以,二者的关联度并不密切。“体育”只是作为一种身体教育方式在学校中发展,与社会大众的生活毫不相干。因此,萌芽时期的“体育”信息传播主要是通过教育类书刊在学校中传播,而没有成为报刊杂志的内容为社会提供信息。尽管这一时期欧洲许多报刊杂志中也有各种古代传承下来的游戏和竞技活动,而且这些游戏和竞技活动也是日后体育运动产生的基础因素,但是,这些活动与学校教育中的“体育”,即身体教育并不是同一概念,社会生活中的游戏和竞技活动不过是一种娱乐的内容而已。因此,萌芽时期的“体育”信息传播除了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意义外,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微乎其微。

2.体育运动诞生初期的信息传播地位体育运动产生于19世纪末,当时欧洲工业革命已经完成,社会生产力有了飞跃性的发展。欧美各国民众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为体育运动传播奠定了基础。同时,就大众传播来说,也是如此。欧美近代工业在动力、冶金、机械、化学和造纸业等方面的发展,促进了传播技术的进步,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如19世纪30年代,美国费城出版了《一分钱报》,标志着报纸开始廉价进入“大众化”时代。早在20世纪20年代,广播媒体诞生改变了延续几百年的纸媒传播方式,使信息传播无论在传播范围,还是传播力度方面都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尽管如此,在体育运动诞生早期,体育信息作为大众媒体的传播内容,在大众传播及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并不平衡。在教育领域,体育信息传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作用。因为体育运动是在教育过程中孕育和产生的,对近代教育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体育运动诞生并通过媒体传播,得到了欧美以及世界各国教育界的广泛认同。学校体育开始从英国走向欧美、走向世界。在社会领域,即普通社会民众的生活中,体育信息传播则没有如此幸运。对于媒体传播而言,体育运动与近代早期社会中的各种游戏和竞技运动一样,仍然是一种消遣、娱乐的内容。媒体传播体育信息纯粹是为了满足个人健身和娱乐的需求。对社会民众而言,体育运动不过是富裕阶层休闲娱乐的生活方式,对大多数人来说,并没有多少实际价值和意义。因此,尽管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从体育运动诞生之日起,就将它视为一项人类共同的运动,旨在实现“体育为大众服务”的目标,但由于社会发展的局限性,这一时代远未到来。所以,从媒体的体育信息传播中也可以看出,早期的体育运动只是娱乐内容的一部分,而且,在媒体信息传播中占有极少的分量,处于边缘地位。

二、体育信息在媒体传播中地位的确立

体育运动诞生伊始,由于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情结所致,在希腊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共鸣。报刊、杂志等媒体连篇累牍报道了第一届奥运会将在希腊雅典举办的消息,使成千上万的雅典人兴高采烈、手舞足蹈,期盼着这一历史性事件的发生。但是,世界其他国家在体育运动诞生初期,媒体对体育运动信息的传播并不十分热衷,也没有激起广泛的社会效应。其原因在于社会民众以及各国政府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尚处于初级阶段,媒体信息传播自然要与社会民众和国家需要相适应,没有表现出对体育运动信息传播的热衷。这一点从第二届法国巴黎奥运会和第三届美国圣路易斯奥运会的散乱无序和媒体报道的关注程度可略见一斑。如前苏联的瓦•利•施泰因巴赫在《奥运会通史》中所提到,“如果浏览一些当时(指第二届巴黎奥运会)的报纸就不得不肯定,当时的报界对奥运会的反应是非常冷淡的,以至于至今都很难写出取胜者的名单,更不用谈及一个争论至今的话题:到底是哪种比赛是属于奥运会的正式项目。”①顾拜旦也对本届奥运会评价说:“世界上有一个对奥运会非常冷淡的地方,这就是巴黎。”

那么,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对体育运动的认识不足,以及社会民众由于经济条件和生活方式导致没有对体育运动表现出热衷态度,所以,造成了媒体对体育信息传播的冷淡。而在英国,这个体育运动的发祥地,直到1908年才获得了第四届奥运会的举办权。英国也因此修建了一座能够容纳7万人的伦敦白城体育场,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型体育场。可见,英国政府对发展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不仅如此,在本届奥运会上,“各国代表团第一次高举着自己国家的国旗,而且每个代表团身着不同的服装……这种在入场式服饰上的争相表现,与后来出现的技术成果、建筑及其他许多方面的竞争一样,都使奥运会大大超过了纯粹是体育比赛的界限。最终,它逐渐演变成今天这样:它不再只是年轻人的节日,而且还展示了各个领域的成就和繁荣。”③所以,由此开始,体育运动逐渐成为各国政府展示国家形象的一种工具。基于这一点,媒体对体育运动的关注力度开始增强,也从此确立了体育信息传播在媒体中的地位。到1936年的德国柏林奥运会,媒体对体育信息传播的关注程度和传播力度达到了二战以前的极致状态。这一年德国举办了冬夏两季奥运会,希特勒出于政治需要不仅耗巨资建造了气势恢宏的体育场馆设施,而且,派出代表团到世界各地游说,以展示纳粹帝国热爱和平、没有种族迫害的“政治秀”,掩盖法西斯德国企图发动战争的政治目的。在信息传播方面,德国不仅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等多渠道宣传和报道本届奥运会,还首次将刚刚诞生不久的电视设备运用于奥运会中进行现场直播,并且向世界许多国家进行实况转播。由此可以看出,体育信息传播在社会生活中之所以能够从被忽略的边缘地位转向被重视的主要地位,首先在于它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联系在一起。这是以往任何游戏活动和竞技活动所不具有的社会地位。

三、体育信息传播的价值演变条件

当今时代,体育信息传播已成为各类媒体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其原因在于体育运动已经逐渐步入大众化阶段,成为社会大众的生活内容之一,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大众需要以及国家和民族需要决定了媒体传播不可能忽视体育信息传播。具体来说,媒体体育信息传播的价值提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1.社会发展成就了体育运动体育运动是在教育过程中孕育和诞生的,也是由古老的游戏活动和竞技活动演变而来的。在中世纪的欧洲,尽管“体育”(身体教育)的思想已经出现,但体育运动并没有诞生。所以,学校中的“体育”教育不过是借助于各种古老的游戏活动和竞技活动作为促进学生身体发育和保持健康的内容。而这些游戏活动和竞技活动尽管可以实现促进身体发展的目的,但并不属于体育运动的内容,因为各种游戏活动和竞技活动是自人类诞生以后就自始至终伴随着人类的一种身体活动。体育运动是在社会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它的内容一部分是由游戏活动和竞技活动演变而来(如射箭、摔跤、掷标枪等);一部分是19世纪末新发明的体育运动项目(如足、篮、排球等)。体育运动的产生,首先是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发展进步,由此决定了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所以,在欧洲中世纪教育中出现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为体育运动产生建立了理论依据;其次,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进步的同时,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有了极大的变化,使人们在基本的物质生活得以满足之后,才有可能追求休闲娱乐的精神生活。由此可见,体育运动产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结果。同时,体育运动的发展除了社会物质条件的进步之外,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信息传播的推动:一方面体育运动的发展为大众传播提供了内容;另一方面大众传播为体育运动发展扩大了影响。彼此相互依存,共同实现了各自的价值。

2.体育的功能决定了体育信息传播价值体育运动本是一种身体运动方式,它的根本目的和任务在于促进广大青少年身体发育、保持健康和塑造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体育运动诞生以后,不仅成为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其影响又逐渐波及到社会大众的生活领域,成为社会大众的一种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成为社会大众的一种身体竞技方式。因此,就体育运动本身而言,它没有种族、地域之分,它是人类共同拥有的一项身体运动。但是,任何事物的产生与发展总是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离不开特定的社会文化的影响,尤其是社会政治的影响与制约。所以,在体育运动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各国政府出于种族延续、国民健康的目的认可并推动体育运动发展;另一方面则将体育运动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以展示其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并为捍卫其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做身体准备。因此,体育运动不可避免地成为国家政治的工具。就信息传播而言,无论是作为商业工具的媒体传播还是作为意识形态工具的媒体,它传播信息的起点都是一致的:一是国家和民族利益;二是社会大众利益。离开了这一基本点,信息传播就没有意义。所以,体育运动由于其本身的功能所决定,既符合国家利益,又符合个人利益,自然成为媒体传播的重要内容。而古老的游戏活动和竞技活动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也同样自始至终地存在,也是各国、各民族喜闻乐见的娱乐内容,但它却不可能成为体育信息传播的重要内容,这同样是由于各种游戏活动和竞技活动的功能所决定。

3.体育的作用强化了体育信息传播意义体育运动的作用不言而喻,在社会生活中体育运动之所以能够广泛传播完全是由于体育运动的功能与作用决定的。从个人方面来说,通过体育运动能够促进身体发育、成长,增进健康,所以,自欧洲中世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思想提出之后,身体教育一直是教育内容的一部分并延续至今。同时,参与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培养青少年的意志品质,而且能够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使之能够在身心方面协调发展。因此,自体育教育思想处出现以后即在教育领域逐渐传播,并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世界各国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从生活方面来说,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运动逐渐成为社会大众生活内容的一部分。通过参与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实现促进和保持身体健康的目的,而且能够调节生活实现休闲娱乐的目的。所以,大众媒介关注体育信息传播既为社会民众提供了所需要的信息,也强化了信息的价值和意义。

篇3

体育不是建立在运动上的,而是建立在生理学、营养学、美学的基础上的一门交叉科目。学校的运动技能的传授只是促进身体健康发展的一个途径,不是学校体育的主要内容。只有学生学到了这些知识,掌握了人类身体的发展规律,才会利用好自己的身体,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以及认识到身体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积极地去加强身体锻炼,不是被动地接受。

体育是否应该担当起传授以上知识的能力?是否扩大了体育的职能?有没有必要?从中学科目的设置和体育自身的处境来看,这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以上的讨论是以身体的认识、保护为核心的,而体育确实是与身体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样也沟通了生物与体育的关系。另外,以上的知识属于基础性知识,教师完全有能力学会。教师可以通过讲座的形式来讲解这些知识,并通过运动技能的实践达到了学以致用。目前中学体育课每班一星期有两个课时,这是可以分配的。就当前中学体育教师来说,所授内容是很轻松的。可以说以上所说的是有理论意义并有实践操作意义的。

我们必须重视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赋予体育教育应有的地位,承担起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应有的责任。提高体育教育的地位,实质上是给予它应有的地位。

人的一生就是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实践自己的一个过程。而认识自己不仅仅是对自己心灵、精神、灵魂的认识,不仅仅是发展智力,同时也是对肉体的认识。可以说,人类一切所有的活动都是建立在肉体的基础上的,如同地球之于人类的关系;肉体就是人类的栖身之所。体育教育在认识肉体、保存肉体、发展肉体、运用肉体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这个作用不是靠传授运动技能就可以的,而是要结合以上提出的知识。

篇4

(一)体育教育生命化的意义

目前,我国的体育教育虽然说已经有了一定的改观,但是体育教育的生命文化还是需要不断充实的,然而,目前普遍大多数的体育教育部门,对于体育教育生命化的文化认识还是比较滞后的,这就致使体育教育生命化的弊端出现,而且在一定的程度上还阻碍体育的教育,因为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和束缚,大部分的体育教育都是在锻炼的时候并没有真正的实施生命化,也就说在进行体育教育的时候,只知道一味的进行单一的体育教育。然而要想改变这一现状,那么就要改善这一对体育教育生命化认识的误区,也就是所说的将体育教育生命化彻底的贯彻下去,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完善的进行体育教育的生命化,并且在进行体育教育的时候,减少对体育教育生命化的误区。

(二)提升体育教育生命化的影响

提升体育教育生命化的文化意识目前最重要的一件事,也就是说要提升体育教育生命化文化意识。与上述的体育教育生命化的方法不同,前者是从精神上提升体育生命化的文化意识的作用以及积极意义,而后者则是从实际入手,利用学校中的大学体育优势,深入到体育教育体育知识以及锻炼身体的设计内容。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实际实施永远没有理论来的快。因为体育教育的人员并没有统一性和规范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去提升体育教育生命化意识是非常的困难的,对于这种情况,那么解决的方法就只有建立一套完善体育教育生命化的教育体系,因为要想提升体育教育生命化的作用,那么首先就确认一套相对来说较为规范的体育教育生命化体系,此外还要加强体育教育生命化体系的管理,从而体育教育生命化在锻炼的时候能够有节制的去进行休息,以体现出体育教育生命化的意义。从而提升体育教育生命化的文化意识。

(三)利用优秀的体育人员去更好的实施生命化教育

在确定了体育教育生命化文化体系之后,就可以让优秀体育人才去体育教育体系中去普及生命化体育教育,传授锻炼身体的方式,这样的做法就是可以有效的帮助受教育人员提升其生命化教育的意义。此外降低受教育人员身体上的荷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建设这样的体育教育生命化组织,可以适用多方面性的体育教育生命化体系,因此他们在进行并没有一定的相同性,因为建立的体育教育生命化体系的时候,体育教育生命化的一些受教育人员并没有一定的组织性,此外,在实施体育教育生命化教育的同时,还要符合一些相关的教育规定。这样才能更好的实施体育教育生命化教育。

二、利用体育教育的优势进行生命化教育

在提升体育教育生命化教育的时候,应该充分的利用学校体育教育优势,比如说,学校中现有的体育设施,以及学校里体育文化的人才,在提升体育教育生命化的时候,应该充分利用这两个因素,在对体育教育生命化教育体系建设的时候,体育教育生命化的地点健身锻炼空间也仅仅局限于某个地方,这个时候,就应该充分的发挥学校现有的体育优势,比如说学校的体育馆,这样的做法可以充分的帮助体育教育更好的实施生命化教育。然而因为我国目前关于体育教育生命化教育的规定还不是非常健全,这个时候,要想去进行更加合理化体育教育生命化教育,那么就要在不断的摸索中去进行创新。就目前我国的体育教育的情况来讲,体育的教育模式的地位并不是非常的重要,重视体育生命化可以起到帮助学生们强身健体的目的。在体育教育的时候还可以尽量的将生命化融入到实际的体育教育文化当中,从而体现出体育教育的多面性,在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目前的体育教育文化已经体现出了多面性,体育教育的如何实施生命化教育已经日渐成为人们所关注的话题。因此,如何更好的实施体育教育人性化教育才中重中之重。要想做好体育教育人性化教育,必须要以人为中心,在进行体育锻炼之时,要有适当的休息时间,从而体现出体育教育人性化的宗旨。

三、结语

篇5

1.学生个人能力发展的需要。现今的体育学习已经不单单是一种课程的学习,而更应该是将体育的学习当成一种必备的能力来培养,将这种能力化作学生生命中的品质。体育学习的意义也并非只是在具体的比赛中,在现实中体育的作用也不可忽视。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健全的体魄是非常重要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了健康的体制和充沛的精力才能够积极地融入到各项活动中去,贡献出自己应有的力量,为集体创造更多的荣誉。

2.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当今的社会是高速发展的社会,每个人都在从事着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早晚都会面临社会的考验。在激烈的社会角逐中,如果没有健康的体魄就很难更好地适应社会,所以加强体育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不仅仅需要专业、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更要有健全的体魄和强大的抗打击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应该从学生时代就要着重加强这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积极地参加体育活动,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在社会激烈的竞争中占有更多的优势。

3.素质体育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素质教育改革下,尤其加强了对体育能力的要求,作为素质教育重点改革的部分,加强必要的改进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应试教育中尤其要加强素质和能力的训练,是为了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中更好地发展,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和核心竞争力。体育的学习看似仅仅是运动和比赛,其实其本质意义还是为了综合、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只有身体素质搞上去了,学生才能够以更加充盈的步伐和饱满的精力从事其他社会上的活动,让学生领悟到体育本身的价值和意义。

二、深化体育素质教育改革的几点举措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向来是学习的主体,对于实践性很强的体育来说更是如此。只有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提高,让学生在体育的教学中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够让学生得到最大限度上的能力的训练。体育的教学是灵活多变的,应格外地重视学生的自我训练,让学生更多地进行锻炼,掌握各种运动的技能,不断地发掘自身的潜能,在体育的课堂上学到更多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起到引领和点拨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指点和教导,而不能代替学生的作用。

2.突出教学的重心和中心。在体育的课堂上,教学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体育本身涉及到多方面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到的两点是重点突出和高效。高效是要简明扼要地给学生进行讲解,把各项运动的核心要领告诉学生。其次要注意重点突出,即将各项运动训练项目的核心告诉学生,带领学生不断地加强学习,突出学习的重点和核心,努力地深化体育的素质教育的改革,为学生的体育学习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3.将体育的教育拓展为全方位的素质教育。新时期中的体育学习已不再是简简单单的技能或者某些体育项目的学习,体育的学习涉及到多方多面,不仅仅包括身体素质的提高,还有心理素质的训练、精神意志的培养,体育的意义是多重的,它能够积极地促进学生向全面发展的人才迈进,为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而努力。

三、体育素质教育在实践中的应用

篇6

Abstract: The continuous optimization of teaching environment of P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significant. The author used the sociological research methods of literature, survey interview, logical analysis to analyze the PE teaching environment under back ground of the quality education, to provide operational observa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optimizing the teaching environment.

关键词: 体育教学环境;高等院校;理性思考

Key words: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environment;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rational thinking

0引言

体育教学环境作为学校体育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在多个方面影响和制约着体育教学活动本身的发展,对于全面实现学校整体教育的教育目标有作用十分突出。笔者正是基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学生全面发展这一目的,对优化体育教学环境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与讨论。对于优化体育教学环境的意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讨论。

1优化体育教学环境更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就在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基础上重视个性的发展,既重视道德品质的培养又重视综合能力的发展,既重视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又重视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简言之就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遗传、环境、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影响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四因素。遗传因素是后天成长过程中无法改变的先天因子,全培养学生,使其健康成长的关键因子就在于后面三个方面。教育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培养学生促进其发展的基础,而环境则可以理解为影响和制约着学生是否能健康全面发展。从多方面、多角度不断优化教育环境,为学生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培养学生关键因素之一。

体育教学与训练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最为有效的手段和方式之一,在全面塑造学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健康心理、完善人格的塑造作用也是十分突出。体育教学环境作为体育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在全面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地位也较为突出,因此在大力实施体育教学改革的同时,必须加强和完善校园体育教学环境的改善和提高。从总体看来,体育教学环境更是整个教育教学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在全面培养学生,促进其健康发展中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优化体育教学环境更有利于校园文化整体环境建设

校园文化整体环境所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校园体育环境是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校园体育环境我们可以理解为校园的综合环境、校园体育的自然环境以及校园体育的人工环境。其中体育的人工环境是最具可塑性的,因此也是建设的重点,体育的人工环境既包含了在人力作用下形成的运动场地或高度人文化的自然环境,也包括人类活动所造成的自然环境的污染。由于学校的特殊性,教育教学功能的突出地位决定了校园体育教学环境就是校园体育环境建设的核心环节,学校体育环境也必须围绕体育教学环境这一核心因素来建设。

优化体育教学环境可以很好提高学校各项体育工作的开展与实施,不仅仅只限于有效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这一方面,更能服务于校园群体活动、阳光体育活动的良好开展,在改造学生体育观方面也有突出的表现。所以,优化体育教学环境对于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我们必须根据自身的条件,积极优化校园体育教学环境。

3优化体育教学环境更有利于体育教学系统的良好运作

我们对于体育教学环境最基本的理解可以表现为有关体育教学的各级各类政策、指导思想、教学大纲等诸多规范性文件,用于体育教学的各种体育场馆、器材、设施等硬件环境,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与体育教师之间的各类关系;另外,自然环境、体育地位,领导重视等方面也是体育教学环境建设的因素之一。完善的规范性文件、优越的场地设施、融洽的人际关系是有效实施体育教学、切实实现体育教学目的重要保障,因此,体育教学环境的优化更有利于体育教学系统的良好运作。

4结束语

体育教学环境作为体育教学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对于学校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全面培养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优化体育教学环境更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更有利于校园文化整体环境建设,更有利于体育教学系统的良好运作,因此高等院校必须较强校园体育教学环境的建设和优化工作。优化体育教学环境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更好上好体育课,真正的目的在于全面促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姚蕾.体育教学环境的构成要素、功能与设计[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5):649-651.

[3]周林等.论体育教学环境的优化与创建[J].体育科学研究,2004(4):79-81.

[4]沈财利等.试论优化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的策略[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3):113-115.

[5]王秋艳.试论体育教学环境的创设与应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4):77-78.

篇7

摘 要 快乐体育的思想观念是当今时代的精神反映,并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以及教育事业的改革有着密切的联系。现阶段,学校的体育教学已经逐渐从以竞技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摆脱出来,开始实行“快乐教学”等方面的现代化的体育教学模式。以“快乐”为主要目标的高中体育教学理念的形成,可以为学校的体育教育注入新鲜的血液。本文对快乐教学法对于体育教学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认真探讨了快乐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有效运用途径。

关键词 高中体育 快乐教学 运用

快乐教学法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体验到理解、掌握、参与以及创新的乐趣,进一步的激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在高中的体育教学中运用快乐教学法,要明确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和激发学生在体育运动方面的乐趣,使其认为体育教学的过程是一种快乐的过程。本人从快乐体育教学的意义入手,对如何更好的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快乐教学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一、快乐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通过在实践中的不断探索,更深一步的了解到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运用快乐教学法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作用。快乐教学法使体育教学过程中只对学生传授技能和知识、促进其体力发展的单一的传统体育教学理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快乐体育教学提倡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并向他们传授技能和知识的同时,应该从情感的基础出发,加强对学生的情感培养,改变以往传统的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以及老师对其进行强行灌输的体育教学方法,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由教师通过启发式与发现式的教学方法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化被动为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力,积极主动地的在体育运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使心情时刻保持良好的状态。高中学生平时的学习压力比较大,快乐的体育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他们的紧张状态进行缓解,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二、如何将快乐教学法更好运用到高中体育教学中

(一)重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体育教学过于重视教师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以及学习兴趣大大的降低,体育教学没有明显的成效。现代快乐的体育教育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提高教学成效的手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程度、性格、心理、思想存在较多的差异,教师应该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个体的发展,因材施教,对每个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他们对体育的热情。

(二)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与创新

体育新课程体现了体育教学课程的时代性,其主要是对改革教学的内容与方式进行改革。运用快乐教学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只有当学生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兴趣的时候,他们才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若不感兴趣,学生上课时就会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课甚至对课程产生厌恶感,因此,快乐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运用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在快乐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把现下流行的瑜伽、健美操以及跆拳道作为体育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自身的锻炼意识以及学习动力,也可以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比如在进行站立式起跑接加速的练习时,可以采用男女分组的形式,两组相互加油助威;采用快乐教学法中的创建情景的方式,使学生身临其境,增加其活动欲望;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体育教学过程中充满无限的乐趣,锻炼学生的身体、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转变教师角色,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实施后,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的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高中体育教学是复杂、多边双向的活动,教学的目标、内容以及进度由教师掌握,教师利用自己的知识技能、良好的形象以及品行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学生的兴趣、身体状况、思维能力、学习的动机、目的、以及积极性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经常举办具有快乐性质的体育活动,对学生个体进行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充分挖掘每个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潜力,使其体会到参与体育运动的乐趣。同时在锻炼学生体质的状况下,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特别是高中生,在紧张的学习状态下,容易产生心理上的压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生进行沟通,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四)进行一定的强度练习,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在为高中生创造轻松、快乐的教学环境的过程中,要为其分配能够引起学生参与性的一定的教学任务,使学生能够全身心的进行实际的体育练习,有助于其养成经常锻炼的好习惯。如在篮球的练习中,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体能和战术,使学生能享受到更高层次的体育活动乐趣,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三、总结

在高中体育中运用快乐教学法,要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高度的重视,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注重个体发展,对教学内容以及方式进行创新和改革,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使其感到学习的快乐,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和自觉性,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卫军.学校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的实施原则和运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1).

篇8

手段论体育观认为,运动的目的在运动的本身以外,把运动作为一种手段来实现运动以外的社会目标。

目的论体育观认为,运动的目的在运动的自身,所谓自身是指把目的定位于运动自身和作为运动的人的自身。因此强调人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达到自我满足以及自身的发展。

手段论体育观和目的论体育观均不否认通过体育运动作为手段,可以达到体育的直接目的和间接目的的客观现实,它们所不同的是价值取向的重点不同。

作为体育价值的全球发展趋势是由于手段论向目的论的转化;或者表现为由学科中心论向人本主义教育的转化。我国正提出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和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趋势是相同步的。

目的论体育观也好,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也好,素质教育也好,它们均是教育观念的延续、继承、变革和发展。我国提出的素质教育的理论,是在兼顾学科体系,兼顾社会需求,兼顾学生发展阶段,使其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在兼顾的基础上,确立了一个核心,这就是学习者主体的素质全面发展。

由手段论体育观向目的论体育观的转化毕竟是世界性的发展趋势,它们两者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

(一)价值取向的重点不同

手段论价值取向的重点不论把它放在社会需求还是学科体系上,最终代表这种需求和体系的则是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追后落实到一系列的统一要求的知识技能上,这种价值取向的重点偏差造成了体育过程以技术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堂为中心唯独不考虑以学生素质发展为中心的偏离现象。目的论体育观把价值取向的重点定位于运动着的人,它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全面发展学生素质作为价值取向的重点,两者是有根本区别的。

(二)行为主体的地位不同

体育的行为主体是教师和学生,特别是学生。但手段论体育观把教师和学生处于体育过程的从属地位,同时又把学生处于教师的从属地位。以学科规律或社会需求或以学生生活经验为根据制定出来的教学大纲也好,教学内容也好,技术规范也好,均是体育的物化条件,体育行为的客体,可悲的是有的教师甘愿成为教学大纲的奴隶,认为贯彻大纲、改进教法就能提高教学质量的观点就是忽视教学行为主体的片面观点。体育行为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应当有执行大纲的灵活性,学生应当有选择教学内容的自主性,一切体育过程均围绕着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提高来设计,这就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是目论的体育观的实质所在。

(三)体育实施的途径不同

篇9

【关键词】体育运动;心理“亚健康”;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释放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由于大学生各种各样心理问题以及由此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在高校和社会上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2003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党委高度重视,切实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议事日程,采取有效措施。笔者对12所大学,6528名大学生的心理问卷调查显示,大学生群体中大部分人心理是比较健康的,有一般心理困扰,如恋爱、学习、交往的占26,6%,对正常学习生活明显产生影响、有心理障碍的约占7,8%,患精神疾患的学生不到1%。绝大部分学生不是心理障碍,而是走向成长过程中的出现的心理困扰,是心理“亚健康”状态,如果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给予主动关心、及时调节、加以引导,这些成长中的心理问题是可以克服的。

二、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缓释作用

1. 加快适应过程

大学生不同年级有不同的心理困扰,特别是对于刚入学的大一学生来说,主要的心理困扰是适应的问题,生活适应问题,学习适应问题,人际交往适应。体育运动的基本手段是身体练习,各种身体练习都是人类生活技术、劳动技术、军事技术的提炼结合,它们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大学生掌握体育的身体练习,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自理的信心,对他们适应社会的需要是极其重要的,甚至能影响他们的一生。体育教学也要求学生只有自觉积极主动的参加体育锻炼,才能有效的提高体育成绩,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是典型的自律学习方式,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很好的诱导作用。体育运动最具特点的作用是强烈的自身参与和频繁的人际交往,在形式多样的学校体育活动、体育竞赛和体育教学中,大学生们得到许多和别人交往的机会,会学习到有关的交往技术和能力,得到必要的实践和训练,能够很快的适应学校生活,也为以后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2. 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

在运动场上每个成员的地位、角色和作用是与他自己的运动能力和特性相适应的,是以了解自己与他人,并承认差别为前提的。运动场上所处的地位、角色,以及与该地位、角色相适应的行为而产生的社会关系,该角色所要履行的职责、权利与义务,应与群体规范一致,适应群体。运动过程中有助于自我教育,在比较正确地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便会自觉或不自觉的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培养和提高社会所需的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使自己成为符合社会需要,能适应社会的人。帮助学生尽快认清和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调解自我心态的能力得以提高,心理水平不断提高,体育运动可以有效的引导大学生认识到,我是谁,我能够做什么的社会角色定位。通过运动场上的角色学习,还可以使学生体会到经过个人努力是可以成功扮演各种角色的,从而体验出人的主观努力是可以改变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在现在社会里,这一点尤其重要。

3. 帮助理解遵守社会规范的意义,形成尊重权利观念

道德、法律和社会规范意识与观念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必须遵守和自觉形成的,是适应社会的主要方面。规范教育是青少年进入社会前必不可少的社会化过程,体育运动可以向人们提供社会规范教育的场所和实践社会规范的模拟机会, 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都是在一定的规则和规范中进行的,必须确立明确而细致的行为规范,这是进行各种体育运动必不可少的前提,是体育活动得以延续下去的必要条件。体育教学要有课堂常规、教学要求、考核要求、标准。体育比赛有竞赛规程、比赛规则、运动员守则、体育竞赛道德标准等。体育游戏也必须确立明确的游戏规则与行为规范,这种自治的结果使得游戏与比赛更为公平。在教师和自己在内化完成这一过程中,是对社会法规和伦理道德学习的模拟过程,有助于理解遵守社会规范的社会意义和重要性,有利于形成尊重权利的观念,重视相互尊重与合作的价值。这种模拟实践有着非常明显的社会化效果。

4. 培养意志品质,提高挫折承受力

体育运动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它的最具特殊的作用是使学生在体育运动和体育竞赛的竞争与失败中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毅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并从中体味到人生的哲理,提高心理调适水平。学生在参加体育运动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还可以通过体育竞赛的反复输与赢,培养学生的心理抗击打能力,提高挫折承受力。就个体而言,善于自我心理调节,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是保证心理健康的基础,也是维护身心健康的最有效的途径。

三、结论

体育运动对社会所具有的第一个重要功能便是促进人的社会化。特别对在校大学生来说,体育运动不仅可以为他们提供社会生活所需要的行为能力、行为方式与规范等,加速他们对社会的适应过程,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而且还可以帮助理解遵守社会规范的意义,形成尊重权利观念,使他们学到其他社会生活领域中的规则。体育还可以使他们学习到互相尊重,养成良好的社会态度,发展自主性和对道德问题的判断力,促进他们个性形成与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快乐体育;体育教学;学校体育

一、快乐体育的定义及其产生背景

1.快乐体育的定义

快乐体育是指学生在体育运动中,通过参与体育活动而体验到深层的心理或成功感,从而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立足尊重学生的体育运动中的主体地位的同时,重视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乐趣,并认为体育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快乐,有吸引力的。“快乐体育”一词的提出大约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从文化源头看,“快乐体育”无疑与原先的“自然主义教学”理论有关,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对原有体育教学的反思中,它由外国引入。快乐体育的提出和实践上的实施是伴随着体育教学改革而出现的,体现了对当时某些僵死、被动式教学的纠正,我们从字里行间也能领会快乐体育的一些共性要素。首先,快乐体育重视运动快乐感的体验;其次,快乐体育以体验运动快乐感为契机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地参加运动的兴趣;最后通过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的态度和能力。

2.快乐体育产生的背景

快乐体育萌芽于20世纪60-70年代。作为一种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快乐体育是以通过体验运动的快乐感和喜悦感来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目的。它的产生和流行是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反映了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教育的新要求,是时代的产物。人们喜欢向多样化发展,不喜欢整齐划一,喜欢符合自己的情趣和个性发展。反映了体育活动与身心健康的价值关系。

我国学校体育传统的教育模式近半个世纪基本源自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思想,重智主义教学流派在学校教育中的再现,它强调教师、教材、课堂三中心论,主张教师主宰、师道尊严、实施成人化、公式化和刻板化的教学,为此严重压抑了青少年儿童活泼开朗、爱玩爱动的天性和本能,同时也压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个性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厌学情绪、逆反心理较为普遍,因此传统式体育教学与现代教育观和现展主流有较大的落差,明显的错位,并对教学主体产生了负面影响。

快乐体育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被引入我国并逐步传播开来。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年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各种学术思想十分活跃。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以往的各种体育教学方法和内容有各自的侧重面及局限性,实践中往往是教师单方面要求学生而忽视学生的个性需要,因此体育课变得枯躁乏味,学生毫无积极性,快乐体育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在我国体育教学中被提出、被推广,并占有一定的位置。

自从由日本引入快乐体育的词语或概念,或教育思想,特别是先后在我国召开两次中日学校体育研讨会以后,快乐体育引起全国学校体育界的重视,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取得了不小成绩。在理论上一些规模较大,甚至全国性的体育教学研讨会,现场观摩会,有时也对快乐体育的思想,以及教学中的操作方法进行研讨。

二、快乐体育的优点与局限

1.快乐体育的优点

(1)重视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长期以来,学校体育教学和课余活动,停留在传递式结构模式上,内容刻板,形式单调,方法简单,缺乏生动活泼的气氛。快乐体育强调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满足学生的动机需要,并对学生的心理与情感带来良好的影响。尤其关注不同运动项目各自独有的乐趣体验,强调要让学生愉快地、自主地从事体育学习与锻炼,从而体验到从事运动的各种乐趣。

(2)快乐体育中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快乐体育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确立每位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独立自尊的人格地位。另外,快乐体育十分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现有的能力去从事、创造、享受体育运动,并在运动过程中自觉积极地发展体能和提高技能。

(3)快乐体育十分重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快乐体育认为,体育教学是一种涉及认知、情感等方面的人际交往过程。师生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中介”作用。快乐体育十分强调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的选择,强调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形成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体验到集体中人际关系和谐的满足与温暖。

(4)快乐体育强调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快乐体育不仅重视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而且更加重视学生通过自己确立目标,自我观察,互相观察分析,自己归纳去认识与把握学习的全过程,理解已学会的技术与新学技术的内在关系,以及自己的身体、运动技能水平与新学技术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2.快乐体育的局限

当然快乐体育也同样存在一些不足,大致方面表现在:

引进快乐体育,为使学生获得运动的乐趣,许多体育教师都绞尽脑汁,搞创新,编花样,经常有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出现在操场上、课堂上,这些比赛有其积极的一面,它能激发学生参与练习的热情,为学生创造一些快乐的机会,但体育比赛也有其显而易见的弱点。如胜利者皆大欢喜,而失败者,品尝到的则是苦涩与沮丧,并无快乐可言。还有另一种并不少见的情况:在甲乙双方比赛中,影响一方取胜的往往是那些体育基础较差的少数人。这部分人会因经常影响一方的取胜而受到同伴的埋怨甚至指责,即使别人不埋怨,自己心里也会不舒服。长此以往,这些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会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

(1)快乐体育对教学班的人数及场地条件要求较高。快乐体育的实施,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学习小组。这种教学组织形式,适合班级规模较小和小组人数也较少的情况运用,并且对场地器材的数量与规格也有较高的要求。目前我国一般中小学都还难以适应这一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快乐体育的开展。

(2)快乐体育对学习系统化带来一定的影响。在快乐体育实施过程中,强调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注重学生自己确立目标,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而且强调学生的选择权。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系统学习与掌握体育的知识技能。

(3)快乐体育如把握不好容易导致“放羊式”教学。快乐体育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包括自定目标、自定步骤等,大大增加了教师指导与组织的难度,加上我国中小学班组规模大,人数多,场地器材不足,很难根据学生个体学习的需求进行个别指导和保证练习条件。如果快乐体育在实施过程中把握不好,很容易导致“放羊式”教学现象的产生。

三、快乐体育的价值意义

快乐体育在我国流行才十几年,尽管有其一定的不足,但它在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特有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

1.有利于全面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

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在体育教学中过多地强调“增强学生体质”,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全面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追求,尤其是对学生个性发展不够,扼制了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等具有积极意义的个性特征的发展。快乐体育把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自主性、主动性作为目标之一,有利于纠正过多地强调体质的倾向;另一方面,实施快乐体育的过程本身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过程。

2.有利于体育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校体育教学理论认为体育教学应以教师为主导,然而,教学实践中以教师为主导往往被演绎为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师为中心。这就剥夺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快乐体育强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在确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前提下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对于解决体育教学中以谁为主体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3.有利于体育教学内容的多样化

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要是多层次的,多种多样的,过多地强调统一就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多种多样的需要,最终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快乐体育强调让学生通过运动体验运动的快乐感,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习惯,势必要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并据此选择多样的体育教学内容,从而促使体育教学内容从统一性、规定性向灵活性、多样性转变。

4.有利于体育教学方法的双向性

体育教学的成功必须有师生双方的密切配合,多年以来,教则以灌输为多,学生则不知如何学,只好被动地学,或依葫芦画瓢。快乐体育的意义使这种以教为主,以灌为主的教学方法转向有教有学,以学为主,既要研究教师的教法,更要探索学生的学法、练习法,使学生真正能够主动地、创造性地去参与运动,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感和喜悦感。

经过十年来快乐体育教改实验的开展,快乐体育的提出和实践引起了下列一些体育教育观念的更新:

(1)改变了体育教学中单纯对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体力的身体教育观念,倡导从情感入手,在发展体力的同时进行知情并重的人格教育。

(2)改变了体育教学中教师强制灌输、学生机械再现的教学方法,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是为了学的教学指导思想和启发式的教法。

(3)改变了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学的局面,倡导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学习。强调将肉体上的苦转化为情感上的乐。在意志上,主张勤学,反对怠学,要求不怕困难,积极克服,有利于更好地学习文化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