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篮球教学内容范文

时间:2023-11-18 10:54: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篮球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篮球教学内容

篇1

【关键词】小学 篮球 内容 思考

篮球是一项个人与集体相结合的运动项目,深受学生们喜爱。在新课改形势下,怎样促进篮球教材的教学内容更适应小学生的学练水平,利用适宜的篮球教学形式更好的服务学生,这些都是篮球教学需要探讨的问题。

一、对小学篮球教学的思考

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小学生的篮球学习心态和认知水平,适应不同学段学生发展需求,思考和促进教师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变化,针对不同水平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小学生打篮球实际上是参与以篮球为载体的游戏和竞赛活动,其主要目的是进行游戏活动,愉悦身心,在运动中体验乐趣;其次才是学练技能、技巧,以及结伴交友和锻炼身体。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篮球教学中思考教学内容与形式,将篮球技战术进行趣味化处理,对活动进行必要的选择和改编,做到分层开发。

二、各水平段篮球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探讨

通过对篮球教学内容的设计,教法的选择,促进掌握篮球技术、技能,突出篮球的载体作用,让学生愉快的参与,实现锻炼身心的目的。基于这样的构想,就小学段篮球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考,以及在小学段适宜采用的教法提出如下探索:

水平一 学习内容:

1. 耍球游戏:按顺、逆时针转动地面上的球;双手抛、接不同高度球;双手抛旋转球;抛球多次击掌接球。

2. 地滚球游戏:单、双手拨动并控制球在身体周围作前后左右滚动;移动中沿直线或曲线拨动并控制球。

3. 拍球游戏:原地拍球;左、右手交替拍球;走动拍球;拍球转圈。拍球比多;拍球比低;拍球接力赛。

4. 传接球游戏:双手抛球蹲起交替接球;原地迎面传接球;三角传接球;传球过“障碍”比赛。

5. 投(击)准游戏:持球“打靶”比赛;“保龄球”比赛。

教学思考:

1. 注重简单动作的重复练习,突出以小篮球为器械基本活动能力的教学。2. 重视挖掘小篮球活动的趣味性,以游戏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3. 重视学练水平和基本活动能力等方面的激励与评价。

水平二 学习内容:

1. 耍球游戏:双手转动球;双手环绕转动球;单、双手托球向上拨球;抛球多次击掌后接球;抛球换手接球;托、持球奔跑比赛;拍地面静止球比赛。

2. 地滚球游戏:绕腿间成“8”字控制球;沿直线滚动球;体操棒赶小篮球比赛;地滚球打击目标;击球出圈游戏。

3. 运球游戏:变换高度运球;曲线运球;跑动运球;运球过“桥”;运球绕过障碍;定点交替换位运球;交换运两球;运球比低;两人运球追逐跑;

运球“拉网捕鱼”;运球接力赛;小组纵队集体合作运球比赛。

4. 传接游戏:胯下前后传递球;体后传递球;原地迎面花样传接球;四角、五角、圆上多球传接游戏;小组多球传接比赛;抛球叫数接球游戏。

5. 投准游戏:持球投进地面的目标;持球投击墙壁或空中固定目标;移动篮圈投篮比赛;运球、传球接力游戏;运、传、抢比赛。

教学思考:

1. 强化简单动作的重复练习,突出球性练习与控制球能力的教学。

2. 注意培养学生抬头运球的习惯,强调同学间练习时的相互配合。

3. 加强基本技能与体能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水平三 学习内容:

1. 球性活动:原地、行进间体前拨动球;体前抛球体后击掌接球;颈部、腰部、胯下环绕交接球;手指旋转球;手臂、前胸滚动球。

2. 运球活动:左、右手高、低运球;体前换手运球;前后、左右推拉运球;听指令、看信号做左、右手高、低运球游戏;听指令、看信号做停、起游戏;运球“找朋友”游戏。运球过障碍接力赛。

3. 传接活动:对墙的胸前传接球,反弹传接球;抛球跨一步接球;体侧抛接球;双手前上抛球跑动接球等;前后移动中传接球;传接球接力赛。

4. 投篮活动:单、双手持球投击移动目标;双手胸前投篮比赛;连续投篮比赛。

5. 综合竞赛活动:赶小篮球比赛;两人抢、打球游戏;接球、运球转身投篮比赛;“角篮球”游戏;“橄榄球”游戏。

教学思考:

1. 重视学生控制球、支配球能力教学。

2. 重视运用游戏和竞赛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

3. 提高在学、练中综合运用运、传、投等基本技能的能力。

4. 提倡学生参与自评互评,进行基本技能的评价和动作优劣的甄别。

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采用以篮球趣味性活动为主体的,融球性、球感于练习之中,将基本技能练习隐含于个体或集体的游戏活动之中,让学生在玩耍中熟悉球性、掌握简单的基本技能,提高控制球的能力,形成集体协同的意识。

2. 采用竞赛学练法。把基本技能的学练与各种竞赛结合起来,营造竞争的学练氛围。在竞赛活动或教学比赛中应用篮球技术技能,享受打篮球的乐趣,增进合作与竞争意识。

篇2

关键词:小学体育;篮球;教学

G623.8

一、小学篮球游戏教学的遵循原则

小学体育课堂开设篮球课的目的更多的是一种启蒙,激发学生的篮球兴趣,完整素质教育的体系。而作为一项具有教育意义的体育项目,篮球运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健美的身姿,发展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增强学生体质。但是因为技术性较强,并不容易在校园内得到推广,只有趣味性的、新奇性的游戏,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在实际的教学中,即使是简单的游戏,也可以通过创编产生诸多的花样,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举一反三、灵活多样的完成学习任务。将游戏融入到篮球运动中,也可以为师生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游戏中逐渐提高自己的接受能力,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观察,也更有利于因材施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能力范围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因为学生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接受的发展,所以更加凸显出篮球游戏在篮球教学过程中发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篮球游戏可以作为课前准备活动,代替乏味的跑步和一些简单的准备活动,能够使学生通过参与篮球游戏缓解学习上的压力,在教师正确的讲解和示范下,自然而然的掌握篮球基本知识和篮球基本战术。

二、小学篮球游戏的教学方法

1.教学目标要结合实际

教学目标是教学所要完成的任务,所要达到的目的。这个目标中包括知识技能目标、情感态度目标、认知能力目标。即使是在小学篮球的教学中,这些也是被当做重要的目标加以实现的。但是要想充分体现出这些目标的达成度,对于小学篮球教学来说,还是具有难度和挑战性的。小学篮球教学目标可分为总体的教学目标和每堂课的教学目标, 而总体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分阶段、分层次的全面科学的实现每一堂课的目标。而每堂课则是将三维目标根据教学的实际,进行合理的细化与取舍。目前,小学篮球的教学目标过于程式和机械化, 教的教案中一堂课要把所有的三维目标罗列进去,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的教案不过是摆摆样子,应付领导的检查。要是真的按照教案上的目标去完成,一定是将师生都搞得疲惫不堪,无所适从。真正科学合理的教案设计是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遵循学生身心特点,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编排的。比如, 在刚接触篮球的教学中,学生主要完成的是对于篮球的认知,情感目标要远远高于知识技能目标。教师通过对篮球基本知识的简单传授去激发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初步形成对篮球的正确认识,进入中段教学,才谈得上是进行知识技能的学习。 2.慎重选择教学内容

小学生处在生理和心理的高速发育期,对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认知需求, 但是小学生的注意力不持久,不能够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再加上小学生的体能、骨骼、身高还处在发育过程中,因此在对小学篮球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慎之又慎。实践教学中反映出的一个最大的状况就是,很多小学篮球教学呈现出严重的竞技化。利用成人教学内容对儿童进行篮球教学,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比如在教授行进间上篮练习时, 教师严格按照成人教学的步骤进行教学, 学生完成起来,难度很大, 大部分学生不能够达成教师的要求,使学生身心遭受双重挫折。小学篮球教学内容要坚持去竞技化的原则,可以适当地加入游戏,对传统的篮球教学内容进行改编和创编,借此提高教学内容的娱乐性。比如在传球练习中,不要过度的强调手指和手腕的动作,而是以将球传到位为准,还可以将学生分为两组, 每组的人数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每一组的学生在克服来自别组的干扰的情况下,通过各种形式的努力,将球准确的传到本组同伴手中, 每成功的传好一个球得一分。

3.采取渗透式游戏教学策略

所谓的篮球渗透式教学,教师首先要根据篮球教学的具体内容,来选择教学策略,组织教学内容。在篮球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有计划的渗透认知策略的教学和训练。例如:在进行防切入技战术的教学时,考虑到切入技术本身包括的方法很多(如:横切、纵切),并且切入的战术配合也很丰富(如:传切、空切)。可以渗透比较加工策略的教学,来引导学生在切入技战术的学习过程中,运用比较加工策略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在防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预判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利用逆向思维游戏渗透教学,引导学生从进攻的角度去想防守,从进攻的角度去总结防守的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预判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了解,注意对学生知识实际运用情况的观察,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惑。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了解,也可以根据学生对篮球教学内容的学习情况来判断其学习情况及运用情况。另外在渗透式教学中学生通常是在一知半解之中把知识学了进去,其知识体系中的漏洞非常多,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与指导,就学生的练习及运用情况给予反馈。在需要的时候要给予学生理论的支持,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的体系,做出正确示范。三、结论

小学篮球教学作为体育教学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身心发展、综合素养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高度重视小学篮球教学工作的开展,是当今教育的大势所趋。将游戏融入到小学篮球教学中,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蒙学生的体育意识,全面创新的发展当前的教育体系,优化教育质量都是最为实效的策略。

参考文献:

[1]张元文.少儿篮球适宜教学体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7

[2]许元元.儿童篮球运动启蒙教育理念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5

篇3

通过提高教师思想和业务素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重视篮球基本技战术和篮球意识的培养、处理好师生在课内外教与学的关系等方法,来提高小学篮球课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提高;小学;篮球教学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2-0307-01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小学体育开设了很多项目的体育课,篮球是小学生非常喜爱的运动项目,篮球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它能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健康,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因此深受小学生的喜爱。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相关的小学篮球教学文献,提出了一些对提高小学篮球教学质量的探讨。

1 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新的教育观念和新课程改革实施,要求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水平。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小学体育发展的动力和保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体育教师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是终身学习、持续发展的过程,是体育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篮球教学作为体育教学的一部分,它不是独立存在的,只有综合技能和素质得到了发展提升,篮球的教学才能深入提高。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首先,要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要加强思想教育,加强政治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教书育人价值观。也要加强自身修养,做到自尊自爱,正确对待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关系,正确对待奉献和索取的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自身素质,教学中才会有信心和动力。其次,教师要具备较高的专项业务素质,掌握篮球教学训练理论及篮球发展规律,这样可以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强科学性和艺术性。更重要的是必须系统地学习篮球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教学方法、竞赛规则裁判法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按照篮球课的教学大纲要求,把各种方法合理运用到体育教学中,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

2 激发学生对篮球课的兴趣

小学生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只有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才能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要通过教师的组织教法和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篮球教学过程中,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利用篮球游戏,做两人同时在中圈内的运球并相互抢断球的练习,这样不仅避免了练习运球时的单调和枯燥无味,还提高了运球的对抗性和实战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还可以根据篮球运动技术战术复杂、对抗性强和观赏性强等特点,在篮球的教学中适当安排一些篮球欣赏课,让学生欣赏到美国职业篮球联赛、奥运会篮球赛和世界篮球锦标赛等高水平的比赛,并在学生欣赏比赛的同时,融人带有启发性的讲解,这样也可以激发起学生对篮球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利用教师的直观教学能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语言要生动形象,生动形象的语言能使学生产生对比和联想,使技术动作容易被学生接受,这样能提高学生求知的欲望。也可以把技术动作要领归纳成顺口溜或几个关键词,使学生听起来容易理解和记忆,把握动作的关键,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如把行进间投篮概括为“一大、二小、三上跳”,把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动作概括为“瞪、伸屈、拨”等。同时教师的示范要清晰、准确、舒展、漂亮,这样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篮球本身就是对抗激烈的集体运动项目,那么在教学中采用不同内容和形式的比赛,如半场三对三比赛等,可以使学生在实战中运用所学的技战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参加比赛的兴趣。另外通过考核也能引起学生的思想重视,督促学生自觉加强练习。

3 合理安排教材内容,突出重点

篮球是一项技术运用比较复杂的项目,要让小学生在短短的时间内掌握所有技战术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们在篮球课的内容安排上要合理,突出重点,要加强对基本技战术、篮球意识和篮球专项运动能力的培养。重视基本技战术的练习,篮球技术有很多,如移动、传接球、投篮、运球、突破、防守对手、抢断球和抢篮板球等,战术配合更是复杂多样。而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小学生,所以篮球课的教学一定要以基本技战术为主,如移动技术中的起动、变向跑、侧身跑、急停、转身、滑步等,这些技术是篮球运动中最常用的移动技术,教学中要重点讲解和示范,严格要求学生练习,使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基本战术中的传切、突分、掩护和策应等基础战术配合也要加强练习。同时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所学的技战术在比赛和平时锻炼中合理运用。加强篮球意识的培养,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篮球知识的掌握情况、技术水平等培养小学生的篮球意识。在基本技术的教学中,不能孤立地练习基本技术,要把基本技术教学和培养篮球意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技术的运用能力,加快篮球意识的形成。篮球课中要重视篮球理论教学,使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对篮球场上各种信息经过自己的思维作出判断,提高技战术运用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对学生篮球意识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另外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理论讲解,加上学生自己的总结、分析和课外练习,也能使学生开动脑筋,勤于思考,提高篮球意识。

4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提高篮球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智力活动去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篮球运动历经百年的发展,越来越为大家所喜欢,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它的不断变化创新。事实证明没有永恒不变的篮球技术。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虽然学生现有的水平有限,但教师应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引导学自己归纳整理学习篮球技术的方法,这样可以使学生创造性能力不断增强,学生思维更加灵敏,最终提高学生的篮球运动能力。

5 结论

以教师良好的素质和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前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重视篮球基本技战术和篮球意识的培养,处理好师生在课内外教与学的关系,才能更好地提高小学篮球课的教学质量。使学生能通过篮球运动自觉锻炼身体,促进健康素质的提高,养成终身体育习惯。

参考文献

[1] 刘玉华.中关篮球文化的差异与中国篮球的发展.体育文化导刊.2004、8

[2] 严精华、潘宁、王小安.中关篮球文化比较。体育文化导刊.2004、10

[3] 张宏成.从世界职业篮球的发展看中国职业篮球改革.体育文化导刊.2002、6

篇4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低效行为;解决方案

在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中普遍存在课堂教学低效行为的情况。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差、效率低的情况不仅影响到小学生的健康发展,也对小学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活动有不良影响。为此,我们需要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低效行为进行分析,并找出相应的策略。下面主要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低效行为进行分析。

一、课前准备不足

在小学体育课程的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课前准备不足而导致课堂效率低下的情况。例如,经常有小学生在已经开始上课的情况下,才向教师说明自己没有篮球。而这种情况下,教师只能让学生自行活动,自己到器材室去取篮球,然后才能够顺利开展投篮训练。体育课程的学习,常常需要借助各种体育器材或者体育场地。上述这种事件的发生,究其原因,是教师没有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从而导致体育课堂学习效率低下,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此,教师应该着眼于教学准备工作,认真做好备课。例如,教师应该在课前准备好训练场地和训练器材,并确保体育器材满足学生要求的数量。同时,体育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正确而合理地安排训练内容和环节,确定体育器材的数量。当然,体育教师需要注意的不仅是体育器材的数量,还有体育器材的质量,只重数量而不关心质量,也是很容易发生问题的。所以,体育教师需要在课前检查好体育器材的质量,不要让体育器材的质量问题影响到上课质量或者威胁到学生的人身安全。

二、教学重点不明

在教师教学生学习篮球时,经常会出现教学重点不明的情况。例如,体育教师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进行投球、传球、接球的练习,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训练自己的球技。然而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只注重了传球和接球,而忽略了教师所教导的传球和接球的技巧。这样教师的目的就达不到了。究其原因,是教师没有安排好课堂学习的重点。平淡而没有重点地开展教学活动,不仅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对于这种情况,体育教师需要把握教学重点,提高教学效率。在正式上课前,教师应该向学生讲明这堂课的学习重点,让学生自己参悟这堂课的目的,进行有效的学习。同时教师需要根据教学重点设置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率。

三、内容选择不当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会根据体育内容安排一些小游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也广泛存在着内容选择不当的情况。例如,教师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篮球的相关技能,却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喊数抱团”的游戏。这个游戏是指在教师报出数字后,学生根据数字抱在一起。然后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传球、接球的训练。仔细分析传球、接球的技巧,其实和“喊数抱团”这个游戏没有必然的联系,这个“喊数抱团”的游戏也不能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到篮球的相应技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会做一些教学游戏。但是,像上述这种教学游戏与教学内容无关的情况,对于体育教学的开展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教师所选定的教学游戏需要与教学内容具有紧密的联系,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选定合理的游戏,并使游戏与教学内容之间很好地衔接。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经常存在一些低效行为,我们需要对这些低效行为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体育教学过程中会出现这些低效行为主要是因为课前准备不足、教学重点不明和内容选择的不当。针对这些,我们也应做好课前准备,明确教学重点,进行正确而合理的教学内容选择,推动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

篇5

关键词:奉节地区;篮球运动现状;体育教学;中小学

中图分类号:G8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1-0162-01

前言: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NBA的关注和喜爱,以及中国篮球产业的发展,篮球运动已成为一项大众化的体育运动项目。而随着中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篮球最终也成为一项在学校教学方面必不可少的体育教学专项素材。青少年篮球项目是我国篮球运动发展的根基,只有青少年篮球运动的普及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才能使我国篮球运动迈上一个新台阶。因此在现今社会状态下,从中小学开始对篮球运动的重视和发展都是必需的。发展篮球运动,应从中小学抓起,以普及为基础,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抓好青少年的篮球训练,及把握和培养他们对篮球运动的热情,这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对于地区篮球运动水平和体育文化的进步及发展都是举足轻重的,而且对于国家输送更多的体育人才方面也能有所建树。

一、奉节地区篮球开展现状剖析

回顾1997年之前的奉节地区中小学教学内容,据县体育文献记载,1997年及之前,奉节地区还处于一个相对非常贫困的状态,对于各级体育教学设备及体育教学内容,都处于一个比较浅陋的状态,那时全县共计大概25%的中学对篮球有所教学,但教学水平及普及状况并不高,更不用说小学体育教学。

纵观奉节地区现今的篮球运动及其在体育教学中的状况,与15年之前的状况相比,可以说篮球运动的发展还是非常迅速的,至少现在100%的中小学都对篮球教学有所涉及。青少年对篮球运动的接触情况也大幅度增加。存在的消极因素则是,篮球运动除了在人口比较集中的县城及学校外,基本上都不太普及,而且整体的运动水平都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状态,而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各年级体育教学课程安排中一般都很少实际到对篮球的教学,中小学生一般都只有爱好篮球的聚在一起打打坝坝球,技术水平在没有系统的指导和训练下,很难有明显的提高。而小学篮球更是没有得到普及,这样就造成了他们对篮球运动的起点低、认识浅的不利情况。

二、在奉节繁荣篮球文化、普及篮球运动的重要意义

(一)积极推进城市文化建设,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

(二)响应时代号召,落实“五个重庆”科学发展观。

(三)培养篮球后备人才。

(四)对学生的教育、美育、德育的培养有积极的作用。

三、奉节地区中小学篮球运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问题。就目前形势来看,奉节地区的经济水平还处在一个继续发展阶段,而篮球运动在各学校能够得到外界赞助的队伍实在太少,比较集中的县城高中一般才会有诸如上述的机遇,而其他的初中及小学没有系统及专业的篮球代表队,一般在比赛中很难得到外部资金的注入,只能由学校自身解决。

(二)从业者的意识问题。中小学现在存在的主观因素方面的问题,更多的则是从业者的意识问题,包括运动员和教练员的目的、目标意识。运动员方面根本就缺乏对篮球水平提高的目的性,只是随着教练员的训练掌握基本知识,对于篮球系统的素质教育,不能够主动的去接收。教练员方面则表现在体育教学方面很少对所有学生真正地进行系统的教法,形式不新颖,目标不明确,意识不够到位。

(三)专业教练员的缺乏。对于如今中国教育方面的了解,学校教育现今最缺乏的就是体育教师人才,更别说具有篮球专业技能的教师人才。因此,教师培训是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是有效提高体育教师实践能力和执教水平,让学生获得完美的运动体验和视觉享受,切实提高课程教学效益的重要举措之一。加强篮球教练员的培训工作“走出去,引进来”培养,对中小学的篮球教练员进行培训,知识更新更是当务之急。

四、结论及建议

地区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造成学校篮球教学的发展不平衡,而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观、体育观也影响着学校篮球教学内容及篮球运动的发展方向。对于中小学篮球运动的发展,应当遵循教育规律,深化体教结合的认识。现代竞技体育竞争激烈,体育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素质,而人才素质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文化知识的底蕴。教学、训练和科研的相互结合将有利于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只有综合培养和训练,才有利于提高青少年对篮球运动的理解和认识,更好的提高青少年篮球运动的水平,有利于稳定心理,有利于给自己确立更高的奋斗目标。在篮球运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将有利于大众篮球的普及,而现在所需的是政策鼓励和发展大众篮球,普及大众篮球,对篮球运动在地区中小学的发展能够做到相互促进。而要慢慢发展和提高篮球运动水平,抓“普”即是基础。

篇6

一、篮球教育价值的认识

篮球运动由美国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于1891年发明,并在1895年经美国基督教青年传教士传入我国天津,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篮球在北方,以平津发达最早,且极普及,后经过不断发展和传播,逐渐成为20世纪初中国大、中学校的主要体育活动,“多数之小学校,亦多有篮球之设备,以为高年级儿童之课外运动”[3]。篮球发展“迄今不过五十余年,环球各国无不争习之,实以此种运动富有教育知价值也”[4]。据美国大学体育课程委员会的研究,篮球运动的锻炼价值在各类体育运动中位居第二,足见篮球运动其独特的魅力。其实早在民国时期,人们已经认识到篮球在教育中的价值,包括“养成正义之心――禁止一切狡猾鄙劣及损人利己之行为”、“涵养合作力――趋向同一目的,根据同样之规则而营共同活动;由合作团结之力,并可涵养牺牲之精神,兴责任之观念”、“能率效益大――以较小之场所同时而容纳多数之运动员,并于较短时间内,可使运动者得到充分之活动”、“简易兴趣浓――方法简单,趣味浓厚。初学之儿童,易入其门径”[5]。

篮球运动因其独特的教育价值走进校园,成为当时学生重要的体育活动,也促使篮球教学不断革新。

二、篮球教学内容与方法

篮球运动走进校园,成为学校体育课程的重要内容,即是体育课程教学就离不开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制定。据《小学篮球》记载,早在民国时期已经对篮球教学进行整理分类,并制订出详细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

在教学内容上主要分为基本技术和战术两大部分。

基本技术是篮球运动的基础,早在民国时期就已经对篮球的基本技术进行分类,并对其动作要领进行了细致描述。篮球的基本技术主要包括接球、传球(又包括正面推传法、单手下传法、双手下传法、单手肩上传球、双手肩上传球法、顶上传球法、钩腕传球法、侧旁传球法、反弹传球法9种)、掷篮(包括直接掷篮法、抛掷法、推掷法、罚球掷法、托球掷篮法、单手掷法、钩腕掷法和篮下钩掷法8种)、运球(包括急停、旋转、连旋)。篮球的战术部分主要分为防御法(分为个人防御法和联合防御法)和进攻法(主要分为中圈跳球得球之攻击法、球出界时攻击法、五人联防攻击法、破围攻击法和混战中得球攻击法)。

除此之外,《小学篮球》还详细记载了篮球体育课程的教学计划:在第五学年的1、2、3月,主要以接球(一)、传球(正面推传法一)、抛掷投篮法运球、简易比赛游戏(第一阶程)、推掷投篮法、防御(对称防御法第一阶程)为主;在4、5、6月难度则慢慢加大,主要包括单手下传法、防御(对称防御法第二阶程)、简易比赛游戏(第二阶程)、接球二、传球(正面推传法二)、普通攻击法、奔跑传球法、急停法经过一学年的学习后,在第六学年又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在9月和10月,主要以顶上传球法和奔跑掷篮法为主;在11、12和1月则分别以传球(二)、旋转和远射为主,然后循序渐进,在2月慢慢过渡到正式的比赛,最后在3、4、5、6月则以巩固提高为主,包括运球、奔跑掷篮、奔跑传球、远射法和比赛。

由此可见,民国时无论是篮球的基本技术、战术思想还是教学计划,都与现代篮球教学类似,为现代篮球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篮球课程考核标准

民国时的学校体育对于体育成绩考查一项,一直以来都没有具体方法,基本上都是凭教师主观给予适当的分数,这样就存在不公平现象,有失偏颇。后经过发展,各类技能测验标准相继制定,由客观的测验得到的结果,不仅可以评判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以评价学生进步的快慢,鼓励学生学习。在《篮球技能个别测验法》[6]中详细记载了篮球技能的测验方法和评分标准。测试内容主要分为一分钟投篮、传球比准、投篮比准、运球投篮、旋转投篮和竞争投篮六个部分,在测试要求和评分标准上,民国时候也有自己的特色,如测试传球比准时以接球者接球时球所在部位进行评分,在腰带以下裤裆以上之间得5分;肩以下膝以上之间得3分;肩以上膝以下得2分;无法接得者也可以得到1分。测试投篮比准时则要求受测者在罚球区域附近9个投篮点投篮,每一点均须投中一球,投不中者,亦做一次计算,总计各人在九个位置所投次数,以定成绩。竞争投篮要求受测者设法避开防守者,接到教师传球后运球上篮,其评分标准更加有趣:投中一球得2分;球未被防守者夺去,但没有投中者,得1分;球被防守者夺去或没有投篮(即失去球权),减去1分;如果5次总计为负分者,则应在其他测试项目中扣去相应分数。

总体来说,民国时期篮球课程的考核标准与现代篮球课程考核标准不尽相同,但有自身特色。

参考文献:

[1]王家宏.球类运动―篮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徐镳.篮球教学法之研讨[J].中华体育,1945,(2-3).

篇7

一、引言

小学英语教学培养的是学生基础英语对话能力,对话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话教学是以情境为基础,让学生用简单的句型进行英语对话的教学方式。依托教学文本上的对话内容,教师让小学生进行对话,不仅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也为学生在实际中使用英语交流提供丰富的材料。教师是如何依托文本进行对话教学,本文将以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Part A的内容为例进行分析。

二、对话教学存在的问题

对话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中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教师要为学生选择合适的对话内容。但是,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对话内容。教师盲目选择对话内容,导致对话教学没有取得相应的效果。例如,在教学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 《Goodbye》一课中,教师让学生和同桌进行简单的对话,学生随随便便选择一些学过的句子进行对话:“hello,I am going to school,goodbye.”学生的对话十分简单,而且选用的都是最近学过的单词和句型,对以前学过的单词和句型都没有运用。这样的对话教学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综合组织学习知识进行对话的能力,无法起到提高学生英语交流的能力。

有的教师进行对话教学时,还会造成课堂纪律失控的现象。例如,教学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Part 5A中《Doing housework》,教师让学生进行对话:“你在做什么呢?”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好的对话情境,教师让学生选择篮球进行回答。很多男同学对篮球的话题很感兴趣,就会把对话集中在自己有多少个篮球、篮球明星、篮球电影等这些无关教学内容的问题上,教师的问题被抛之脑后。

三、依托文本实施对话教学的有效途径

上面提到的两个问题是很多小学英语教师都会碰到的,那么教师如何进行对话教学,如何真正发挥对话教学的作用,这里提供几点意见参考。

(一)话题导入策略

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和日常生活联系的内容有很多,例如季节、食品以及爱好等。教师在设计对话教学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使用话题导入对话。这样,学生就会感兴趣,也能集中注意力。关于话题导入法有以下几种。

1.谈话导入

教师在进行新课教学前,可以先和学生谈论一些话题,逐渐把学生引入到课堂中,教师和学生谈论应该使用适合学生水平的英语对话。以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6B《 planning for the weekend》对话教学为例,教师先问学生:“who is good at PE?Who is good at playing football?What exercise do you like?”通过这一系列问题,学生回答:“I am good at playing basketball.I like reading.I like swimming.”学生回答后,教师问学生:“你们在周末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吗?你们的周末是怎么计划的?”然后让学生就这些问题进行对话。

2.设疑导入

教师教学前导入对话还可以使用疑问的方式进行。小学生好奇心很强,教师的问题会让学生产生探究渴望,从而被带入到教学情境中。例如,教师进行《season》教学时,可以在黑板上画出四个季节最具代表性的画。春天画出绿色的树木,冬天画出雪花飞舞。学生看到这些画时就会思考:“老师画这些画跟今天的课程有什么关系?”随后教师在解答谜底的同时自然就把教学内容导入进去。

3.情境导入

情境导入法是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进行对话。情境是学生发挥语言交际的重要场合,在合适的情境中,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在教学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 《In class》时,教师先让学生一个个轮流进入教室,到最后一名学生进入教室时上课铃已经响了,学生对教师说:“对不起,我迟到了。”教师问:“我迟到了用英语是怎么表达的?”大部分学生都说不知道。教师就导入:“那今天我们就学习上课迟到用英语是怎么表达的。”在这样的真实情境中进行对话,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既自然又能吸引学生。

4.复习导入

复习,就是对以前学习的知识再次进行回顾。复习导入法是通过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教师有选择性的复习能够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提供好的学习基础。例如,复习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 6《planning for the weekend》时,教师先复习这篇课文中学过的单词,然后把和运动相关的单词列出来。新的课文是《sport》,教师引出“喜欢什么运动”的话题,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让学生更加自信,因为学生进行对话不会出现词穷的局面。

(二)解读课文策略

教师根据文本进行对话教学,就要熟悉文本内容,从中获取有效的对话信息。小学英语教材中不同年级的知识点难度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对话信息。

四、结论

篇8

关键词:篮球运动 课程教学 调查分析

篮球课程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中学课堂以后,就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中小学开设篮球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以培养学生锻炼兴趣,促进学生身体健康”为目的。篮球教学是中学体育课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学篮球运动得到迅猛发展。但中学篮球课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一、苏州市苏州中学篮球教学情况与分析

1.篮球课开设情况与篮球课课时数调查与分析

在体育与健康课中,是一般体育教师的首选内容,也是学生最喜爱的项目之一,又是在各学校易于操作的项目之一。在被调查的几所学校中,全部安排了篮球项目的教学内容,但是篮球教学时数的多少呈现多样化。从每学期6课时至20课时不一,有2所学校每学期开设篮球课节数在6~8节,占调查学校的25%,有5所学校每学期开设篮球课节数在10~15节,占调查学校的62.5%,有1所学校每学期开设篮球课节数20节,占调查学校的12.5%。此外,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只有1.41%的学生选择篮球课的课时数非常充足,30.28%的学生选择充足,43.84%的学生选择少,24.47%的学生选择非常少。调查数据说明苏州中学基本能够落实学校篮球教学,各学校分别占有不同的比例,多数学生认为课时安排少,教学时数没有统一的安排和规定。

2.篮球课教学内容调查与分析

当前,篮球运动在中学开展得非常普遍,篮球课也很受学生的欢迎。但是,由于篮球教材内容多,既有身体素质、技术、战术,又有裁判法、竞赛组织和篮球理论知识等,而现时中学篮球课时却很少,通过对教师上课内容的调查发现,选基本技术、教学比赛和篮球游戏为教学内容的依次50人、41人和33人,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100%、82%和66%,选基本战术、组合技术和篮球裁判分别为20人、15人和12人,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40%、30%和24%,选择其他的为零。显然,多数学校篮球教学内容还是以基本技术、教学比赛和篮球游戏为主,战术、组合技术和裁判教学偏少,需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教学内容安排。

3.篮球课教学组织形式调查与分析

我国学校体育课特别是小学和初中体育课,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采用行政编班仍将是一种主要的教学形式,在所调查的学校篮球教学的编班形式上,均是采用行政编班上课。通过调查教师的上课人数发现,选择30人以下的有4位教师,占被调查的8%,选择31~40人的有33位教师,占66%,选择41~50人的有8位教师,占16%,选择51~60人的有5位教师,占10%,选择60人以上的为0。说明少数班级上课人数在30人以下,大部分班级上课人数在31~40人左右,有一小部分班级人数在41~60人之间。专家认为体育、绘画这类技能型课程,为了能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充分活动的机会和同学进行充分的交流,同时也更好地获得教师的指导与帮助,编班人数应该设计在24人左右,最多不超过30人。但是受教育资源不均的影响,外来人口的不断增加,苏州部分学校上课人数有可能不会减少。

4.篮球课教学方法调查与分析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调查发现:有40位教师认为目前中学篮球的教学方法依然是传统教学方法为主,占被调查人数的80%。而学生的调查几乎和教师的一。由此可见,苏州中学篮球课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依然占很大的比例,课改中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和推广,对篮球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篮球运动兴趣有较大的影响。

二、苏州市苏州中学篮球课外活动开展情况与分析

课外篮球活动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重要组成形式,是课堂篮球教学的巩固和延伸,篮球课外活动的开展与否,能够体现学校领导对篮球运动的重视程度,篮球课外活动的良好开展,必须有相关的政策和制度作为保障。通过走访学校领导得知:篮球技能的掌握仅靠每周两学时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积极参加篮球课外活动,才能更好地掌握和提高篮球技能,达到健身健心的目的。调查显示:有435名学生平时不参加篮球课外活动,占被调查总人数的76.58%,只有133名学生参加篮球课外活动,占被调查总人数的23.42%,而且参加课外活动的学生中,每周参加1次的高达80.45%,每周参加2次的骤跌到15.79%,3次及以上的仅占3.76%。以上情况表明,苏州中学学生参与篮球课外活动的状况很不理想,同时也反映出学校制订的课外活动计划执行不力,学生参与的面太窄,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教师参与指导的力度不够,这些情况不利于篮球运动在苏州中学更好地开展。

三、苏州市苏州中学篮球训练情况调查与分析

篮球竞赛是篮球运动最鲜明的特点,搞好篮球训练工作是参加篮球竞赛的前提,而科学、系统的训练直接决定了篮球队的训练水平和竞赛成绩。同时,组建篮球队并进行训练,是中学篮球教师的基本任务,还可以培养高水平篮球后备人才,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篮球竞赛是篮球运动开展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普遍重视,已经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学开展篮球竞赛不仅能使人们感官上得到享受,同时对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合作的积极进取精神、创新意识和高度凝聚的集体荣誉感都是大有益处的。而且篮球运动的平等竞争性对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和优良的心理素质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调查的8所中学发现:其中有2所学校不举行篮球赛,有4所学校每年举行1次篮球竞赛,有2所学校每年举行2次篮球竞赛,每年举行3次及以上学校为0。这说明苏州中学举行的校内篮球赛次数较少,不利于篮球运动的校园文化建设。

中学篮球的开展,需要从实际出发。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规章制度的保证。建议中学开展篮球运动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极大的发挥篮球的教学作用。发挥出学校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重要作用。通过积极参与、快乐体验和效果感受等方式,使广大学生养成主动参与篮球运动的习惯;进一步增加篮球经费,加强场地器材建设,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樊文彬.中美中学篮球教学比较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0,(4).

篇9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教学 体育游戏 增强学生耐力 策略

体育游戏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目的,在老师的科学组织下,侧重不同教学方面而开展的一种体育教学方式,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对游戏方式进行调整,能够提高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体育游戏分为很多种,常用的分类标准有人类基本活动能力、运动项目、运动形式等多种,在开展体育游戏教学的时候要选择作为合适的体育游戏类型。

一、影响中小学学生耐力的因素

(一)影响中小学学生耐力的客观因素

学生耐力水平高低与体育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因素有着直接关系,这些都属于体育课堂中的客观因素。很多中小学在开展体育教学的时候,没有对课程进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比较单一,课堂缺乏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学生的运动量比较大,通常是整节课都处于运动状态,体能消耗过大,很多学生难以坚持到底,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合适,没有对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身体素质进行详细的了解,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无法使每个学生的耐力都得到提高。

(二)影响中小学学生耐力的主观因素

除了中小学体育课堂的客观因素之外,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也会对其耐力培养造成影响。学生作为体育教学的主体,其综合素质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开展体育教学的难度,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都有待提高,运动能力普遍较低,缺乏意志力和耐力,在体育教学中经常出现中途放弃的现象。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中小学教学中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教学方式单一、枯燥,没有引导学生发现体育项目中的乐趣,很多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不能主动的参与到体育项目中去,体育教学开展难度较大。

二、游戏教学在中小学体育中的应用原则

(一)以学生为核心

在开展体育游戏教学的时候,要以学生作为核心,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性格特点进行详细的了解,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科学选取教学内容,合理安排锻炼时间,控制好课堂上的运动量,选择最为合适的教学方式,既能使学生得到足够的锻炼,又不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能够在体育项目中坚持到底,使每个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有所收获,实现体育教学目的。

(二)增强教学趣味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体育教学内容拥有足够的兴趣,才能够坚持到底完成体育项目。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需要增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开展体育教学的时候,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单一、乏味的特点,利用学生的求胜欲望,在课堂上举办小型的体育竞技活动,既能增强体育课堂的趣味性,也能实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具有教育意义

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体制、锻炼学生的意志,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具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与具有教育意义的教学内容相互渗透,进而实现更加理想的体育教学效果。在选取教学内容的时候,要结合学生身体素质以及运动能力,选择能够锻炼身体的体育项目,明确教学目的,科学组织教学活动采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增强课堂趣味性,使学生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能够感受到体育运动中的乐趣。

三、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利用游戏增强学生耐力的策略

(一)注重实战练习

实战练习是增强学生耐力的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一种方式,在中小学体育游戏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对实战练习的重视,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锻炼时间,使学生的耐力在不断的运动过程中得到提高。比如在开展篮球教学时,老师在讲授基本篮球技巧之后,需要学生自己进行实践,在不断的练习、摸索过程中熟练掌握篮球技巧;同时在学生之间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篮球比赛,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在竞技与对抗过程中提高学生耐力。

(二)丰富游戏方式

同一种体育项目具有不同的游戏方式,能够侧重学生身体素质能力的不同方面进行培养,可以全面增强学生的耐力,所以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游戏方式。比如田径教学中的长跑运动,对于大多数学生都是难以完成的体育项目,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接力跑的游戏方式,既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也能够使学生坚持到底,对增强学生耐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可以在跑道上设置一些障碍,增加运动过程中的趣味性,在增强学生耐力的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

(三)科学安排课程

科学、合理的课程安排能够更加有效的增强学生的耐力。在中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要求,选择作为合适的游戏类型,针对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不足进行重点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在体育教学中能够坚持到底,使自身耐力得到提升;做到学与玩相结合,合理分配锻炼时间与休息时间,控制好学生的运动量,避免出现体能消耗过度现象,在增强学生耐力的同时保护学生身体健康。

四、结语

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方式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实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通过注重实战练习、丰富游戏方式、科学安排课程等策略,能够使学生自身耐力在体育游戏中得到增强,有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和未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琦.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提高学生耐力水平的途径研究分析[J].科教导刊(下旬),2015,(02).

篇10

《标准》出台以来,体育教学内容自主选择一直成为各方争论的焦点。教师经历了从不会选到如何选,从能够选到正确选的成长过程,这体现了教师的探索与反思,可其中依然存在着教学内容选择与教材体系完整性之间的矛盾。我们单单看一位教师的备课看不出什么问题,教师能够根据《标准》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但如果我们拿着四个水平(九年)的备课去看,就会清楚的发现教师与教师之间、水平与水平之间、小学与初中之间因教学内容选择的不同而显现出的诸多问题。

一、问题分析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缺乏系统性

一位小学六年级的体育老师在技巧项目教学中选择了技巧组合动作,初看没有什么问题,学生经过了5年体育学习一定会具备一些技巧方面的技能,而实际情况不是这样。学生前五年的学习中技巧比重占得很小,前滚翻、后滚翻都是初步学习过,肩肘倒立、侧手翻、跪跳起等技术根本没有学过。我们不能说前面的老师教学内容选择有误,他们所选的教学内容也是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内容,只是比重分配的侧重不同。

老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因为《标准》没有对教材比重加以限制,所以教师选择时考虑的因素也较为单一,篮球专业的老师当然会把篮球教学的比重安排多一些,田径专业的老师一定会多选一些田径类项目,这样一来初看学生是受益的,得到了专业学习和指导,自身素质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以提高,但通过长时间的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学生所学是不系统的。有的六年级才学前滚翻,有的学生一年级就开始学习足球,还有的学生到了初中还不知道跑的正确摆臂姿势,因为教材的选择缺乏系统性。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缺乏连续性

体育教材包括很多“螺旋式”教学内容,比如跑的教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基本每个年级都有跑的教学内容,从小学到初中,只是每一次教学的目标不同,教学重点不同。这样类型的教材应该具有连续性,通过几年的学习学生才可完全掌握动作技术。而由于教学内容的自主选择,这样类型的教材很容易被割裂,有的老师选,有的老师不选,还有重复教学的现象,使得教学缺乏连续性。问学生学过没有,他们说学过,让他们做又做不好,究其原因就是教学内容选择了,但没有连续选择,更没有一个巩固加深的过程。

(三)教学内容的选择缺乏整体性

到初中去听课,老师们反映教学内容确定不了,我问为什么,他们讲“班级的学生来自不同学校,他们在小学阶段所学的体育技能五花八门,有的学生只学过篮球运球,有的却可以运球上篮;有的学生小学阶段根本就没有上过单杠课,甚至什么叫悬垂都不清楚,而有的学生却可以单挂膝摆动上。”诸如此类的情况很多,这就让初中的体育教师很为难了,这样的复杂学情如何来制定教学计划?如何来选择适合所教学生的教学内容?校校之间不均衡发展的情况,小学与初中的教材衔接不上的情况,暴露出学段间教学内容的选择缺乏整体性。

二、解决办法

(一)在《大纲》和《标准》之间找临界值

原有的《大纲》针对教学内容这一环节还是比较系统的,对于每个年级,每个阶段教师应该教些什么内容给予了必要规定,这样的规定要求明确且方便教师实施操作,这是《大纲》的优点。但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大纲》的缺点也反映出来,个别内容陈旧,一些比重的要求过死,束缚了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现有的《标准》针对教学内容这一环节强调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设施、学情、教师自身、校本、区域特色等因素合理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更加关注学生主体。其缺点是阐述不具体,让本应该系统的教材分裂开来,教师在操作过程中没有明确的遵循指标和依据标准。

通过《大纲》和《标准》的对比后,笔者认为应该在两者之间试着找出临界值,以方便给予教师更多的空间选择,另一方面也应该对所选内容给予必要的规定,换言之要明确必须课程,同时加大教师自选比重。为了能表达两者的兼顾关系特编制表1加以说明。

表1是笔者所设计的小学部分六年的教学内容比重,自选教材的比重在原有《大纲》基础上增加了10%~20%不等,给教师留有更多的空间,符合《标准》所提出的“根据学习目标选择和设计适合于本地区学校和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理论。在内容类别上借鉴了《大纲》,对于内容的分类更加具体和清晰。

(二)以市或区为单位统一安排教学内容

有了比重并不能使教学内容具有承接性和完整性,市区教育主管部门还应该规定具体的必修内容。《课标》在教学内容选择的灵活性方面给予了高度重视,但针对教学内容的统一性没有更多的关注,因此以地方为单位制定必修内容是十分必要的。必修内容中的重点教材也应是考核的内容,这有利于整个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系统,承上启下,由简单到复杂,便于学生按部就班扎扎实实地学习(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