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思潮的实质范文

时间:2023-11-17 17:48: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主义思潮的实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文主义思潮的实质

篇1

文艺复兴指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的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的概念在14-16世纪时已被意大利的人文主义作家和学者所使用。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历史文艺复兴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历史文艺复兴的知识11.背景:

①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政治利益,要求摧毁欧洲教会的神学世界观,打破天主教会的思想垄断。

②意大利保留了古罗马希腊的古典文化。

2.实质:

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兴起。

3.时间:

14-16世纪

4.地点:

开始于意大利――后拓展至西欧

5.领域:

文学、艺术领域

6.指导思想(核心):

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思想要求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把人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其内涵包括: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

7.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①文学三杰:薄伽丘、但丁、彼特拉克

薄伽丘——代表作是《十日谈》。全书贯穿了人文主义思想,矛头指向天主教会,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提倡人生而平等,反对封建等级观念,是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文学巨著。

②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

8.影响:

①摧毁了教会的精神枷锁,将人们从神的统治下解放出来,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其倡导的进取精神,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文艺复兴产生了近代自然科学,为科学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适应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对宗教改革也起了一定推动作用

高中历史文艺复兴的知识2文艺复兴影响:①适应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的发展清除了思想障碍。?

②人文主义思潮的宣扬,打破了中世纪神学制度,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大潮。

③动摇了神学的无上权威,对宗教改革的作用也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①思想上:给封建思想以沉重打击,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宣扬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为后来启蒙思想打下了基础

②政治、经济上:推动了反封建斗争的高涨,为新航路的开辟以及殖民扩张注入了精神活力。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③文化上: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掀起了世界文明的新篇章,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

④自然科学上: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局限性:文艺复兴的艺术家还是乐于接受教皇及教会的保护,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人文主义者没有也不可能彻底抛弃宗教;大多数人文主义者把古代那些迷信落后的东西如魔法、巫术和占星术等也保存了下来

高中历史文艺复兴的知识31.把握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开始于意大利的原因。

【点析】(1)经济方面,十四五世纪,意大利出现了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著名的工商业城巾。这些城市各自独立,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纷纷采取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封建神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文艺复兴运动首开始于意大利的最主要条件,也是人文主义思想产生的根本原因。

篇2

关键词:平等待人  尊重个性  共同的人文思想  封建礼乐的虚伪

人文主义关注的核心是“人”,《红楼梦》写出了封建社会对人的奴役与压迫,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出那不是什么“君仁臣良父慈子孝”的世界,而是一个残忍的社会,在那里每一个人都得不到幸福。而《红楼梦》中一号主人公贾宝玉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生活,在其身上闪耀着人文主义的优秀品质。

贾宝玉憎恶世俗男性,亲近和尊重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女性,他极力抗拒封建家族为他安排的传统生活道路,对封建士子的最高理想功名利禄、封妻荫子,十分厌恶,全然否定,这实质上是对自己出身的贵族阶级的否定。他只企求过随心所欲、听其自然,即在大观园女儿国中斗草簪花、低吟悄唱、自由自在的生活。

一、贾宝玉人文主义思想的形成不是偶然的。

贾宝玉人文主义思想和他的叛逆性格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小说描写了造成他思想性格的生活环境。一方面,以男子为中心的贵族社会是那样虚伪、丑恶和腐朽无能。他也曾被送到家塾去读四书、五经,但家塾的内容和风气是那样的腐朽败坏。他很少接触做官的父亲,畏之如虎,敬而远之;另一方面,家长从小把他交给一群奶娘丫鬟,丫鬟们的深挚纯洁、自由不羁的品格感染着他,她们所遭到的种种不幸也启发着他,贾宝玉在这样的环境里,逐渐形成自己思想感情的爱憎倾向。

二、贾宝玉人文主义思想的形成有一个成长的过程。

贾宝玉对待身边的女孩子们的态度,同情和亲爱始终是主导的方面,但在初期有时也暴露出一些暴戾作风,如撵茜雪,踢袭人,训晴雯等事。后来在目睹了秦可卿之死、秦钟之死,林黛玉身世的飘零、身为贵妃的姐姐内心的悲苦等一系列不平之事后,贾宝玉开始认识到在男女关系方面尊重与玩弄、纯洁与腐朽、美好真挚与罪恶虚伪的区别。他永远抛弃了打骂丫鬟的行为,对被压迫、被糟践的女孩子的同情体贴之心,更为深切周到、无微不至。贾宝玉无视“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和尊卑有序、贵贱有别的封建等级制度。他不高兴跟那些为官作宦的“俗人”应酬往来,却愿意跟那些处于社会下层被封建阶级瞧不起的人物做朋友、他同情被压迫被剥削的奴隶,有时跟他们简直没有主奴的界限,他们的悲惨遭遇常常激起他对摧残他们的封建制度的憎恨。

三、大观园是贾宝玉对于自由和平等生活的朦胧向往与追求。

贾宝玉在那个不自由、不平等的黑暗王国里,从爱与恨中,逐渐地产生了一种对于自由和平等生活的朦胧的向往与追求。贾宝玉迷恋的大观园,是少男少女们的乐园。尽管少男少女们之间有等级,有不同的性情和文化修养,但都有着年轻人的纯情和聪慧。作为“诸艳之冠”的贾宝玉,比较懂得人的价值和感情的价值,知道同情人,尊重人;在和女孩子们的交往中,特别是和女奴们的交往中,他一贯从内心表现出对她们的尊重。其他女孩子们,也能相互尊重,主奴之间没有明显的隔阂与歧视,气氛和谐友好,行动较少受“礼”的拘束。他们在园中结社吟诗,才情和创造力得以从充分发挥。宝黛真挚纯洁的爱情也是在这片净土上得以滋生、发育。当整个社会以“纲常礼教”规范人们的行为时,大观园儿女却以“情”作为人生的追求。从思想性质上说,这是带有人文主义色彩的世界,是曹雪芹理想的展示。

四.宝黛爱情建立在有着共同人文思想和自由倾向的坚实基础上。

贾宝玉这个孤独的反抗者,除了在那些被压迫的纯洁的女孩子身上得到一些生活的乐趣和精神寄托以外,还更需要同情与支持,需要一个与他有共同的思想、愿意走共同的人生道路的伴侣。他终于找到了林黛玉,林黛玉确实比她同时代的一般贵族妇女的思想要高出一筹,她无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道德规范,喜欢读书写诗,表现了出众的才华。对黛玉而言,宝玉对他人的尊重,聪俊灵秀的丰采,离经叛道的性格,黛玉也最能理解,最为欣赏,从而引为知己。黛玉爱贾宝玉,期望着能跟他结合,但却从不劝他去读书应举,立身扬名,在她身上闻不到一般贵族妇女常有的那种夫贵妻荣的庸俗气味。真正联结宝玉、黛玉这一对情人的红线,是他们共同的思想和志趣。他们都是从传统礼法中开始觉醒的人,是贵族阶级中有着自由倾向和人文主义思想的人物。

比如宝玉挨打是一次因多种矛盾纠结在一起而引发的大冲突。在这场尖锐的冲突中,真正站在宝玉一边深切而真挚地同情和疼爱他的,并不是在关键时刻喝令贾政住手因而使整个局面化险为夷的贾母,不是大呼心肝宝贝哭得死去活来的王夫人,不是表现出很有分寸的亲切而骨子里却冷若冰霜的薛宝钗,而是那个情深意切深沉柔弱的林姑娘。宝玉被打之后,黛玉去探伤,半天,只有无声之泣,万句言词只化出的一句矛盾的话:“你从此可都改了吧!”黛玉就是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将她的心剖视给了宝玉,给了宝玉巨大的体贴、慰藉与支持。而宝玉那句“我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表示誓不回头的话,只在林姑娘一个人面前说出来。在那样一场使宝玉几致丧生的大风波之后,这样的话是只能在心心相印的知己面前才能说得的。

        五、《红楼梦》中“礼乐”的残忍和虚伪。

        《红楼梦》特别突出地写出了“礼乐”的残忍和虚伪。元春省亲时,老祖母、母亲需品服大妆,向她下跪;父亲前来相见,只能隔帘行参,这种为突出君权而违背人性的仪礼,是历代儒家制礼作乐的产物。当元春和家人在笙歌缭绕中“呜咽对泣”、“硬噎难言”之时,读者都会体会到“礼乐”的滋味。《红楼梦》里面,从子女对长辈的昏定晨省,到逢年过节、生日丧葬、宗祠祭祀,等等,处处都是维护尊卑、贵贱、长幼、嫡庶等封建宗法关系的礼,处处都显示出“礼”的不可逾越。王熙凤强调办事“不过是个礼”,她就是凭着这个“礼”,肆意虐杀丫头、奴仆,欺负上辈的姨娘,不择手段把尤二姐逼上绝路。

康雍乾时期人文主义的社会基础还很薄弱,贾宝玉和林黛玉的追求与抗争,必然是失败的结局。贾宝玉性格柔懦,带有严重的寄生性,他虽然一再发表愤世嫉俗的言论,但从没有改造现实社会的能力与勇气。当大观园这个“地灵人杰”的女儿国一旦被毁灭,贾宝玉便找不到出路。他不肯走上封建家长期望于他的“仕途经济”之路,对强行捏合的婚姻又感到厌烦,那么摆在他面前的就只有一条路可走:出家做和尚。宝玉出家,是一个弱者在尝尽人生辛酸苦痛之后的悲剧性选择。黛玉“泪尽而逝”和宝玉出家为僧,正表明了18世纪中国人文主义的局限性,但《红楼梦》所贯串人文主义思想,对当时人和后世人都有着极大的启蒙作用。

参考文献:

[1]  关于贾宝玉的评析zhidao.baidu.com/question/7490748.html?si=5&wtp=wk

[2] 李广柏.  中国历史上的人文主义思潮./wenhuayanjiu/080804/16464740-2.html

篇3

关键词:新闻媒体,真实性,宣传和引导,平民化预防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8—0231—1

1 对事情发展的真实性的追求

生活和情感追求上,人们更加渴望真实,希望被理解、被尊重。这种情感需求介入到传播过程中,人们希望媒体以真诚、平等的方式,为自己提供真实的生活场景和新闻信息。人们喜欢从电视里看到现实生活中真实的自我和身边人们生活的真实的生活和生存状态,证实自我和群体的生存,并且更加深入地挖掘生活本质。“平民化”正是满足了这种社会心理需求,被广大电视观众认可。

2 传播者的提供和引导

现代社会发展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市场原则的确立,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受众本体论的核心就是一切传播活动随广大受众的意志而转移,表达受众意图及其生存状态,提高受众素质已成为传播的出发点和目的。“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幸存下来,为了吸引观众,人们制作收视率取向的新闻去奉承、取悦观众,而不是去告知和启发观众。”观众的需求,带动了媒体的跟进。

电视作为当代大众文化的代表和象征,它所具有的文化多元性,从这一点上说,具备日常化、反传统、多样化的新闻“平民化”既是受众的需求,也是时代电视发展的必然趋热。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电视传媒必然受到国际潮流的影响,不仅是观众需求的顺应者,也成为新趋势的引导者。

3 “人文主义”的张扬

传播方和受众方的行为都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离开这点,就会失去对这一现象的正确理解。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人文主义,强调人是具有理智、情感受和意志的的独立个体,并从人性出发,要求个性解放,摆脱封建等级观念,发展个人的自由意志。在人与上帝、人与自然的关系中高扬人的意义,尤其强调个人价值和现实幸福。19世纪末以来,当西方实现工业化以后,人文主义再度成为对工具理性和实利主义片面膨胀的“现代病”的一种反驳。人文主义的实质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尊重人及其文化的历史存在与价值的精神,反对人的物化。现代社会,在人文主义基础上,人们更加强调个人的权利,尤其是生活的权利。最大限度地认识社会、体验生活、享受人生慢慢地代替传统的人文思想,伴随着各种层次的文化多元主义,成为新时期人文思想的中心。这一切,催生了生活化、娱乐化甚至感官化的大众文化和大众文化传播。

基于以上原因,新闻媒体在关注民生的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过分“生活”化

“生活化”新闻不论记录内容上的原生态,还是叙事上的真实追求,都意味着理性向现象的靠拢和还原,而这种还原的最终目标是在更高的层次上寻找理性。如果过分“生活”,就会使新闻从业人员在对生活的琐碎追寻中迷失自我,失去理性的约束和理想的观照。“生活化”应体现人文关怀,挖掘生活本质,而不应成为一种素材的堆砌或简单连缀。

2.忽视宣传和引导

平民化不意味着对重大主题的排斥,更不等于新闻因而失对社会性走向“私语化”。从平民的关注角度出发,也不意味着只能与受众在同一水平线上徘徊,更不等于满足观众的全部需求,而应把关照提升到更高的层面,代表先进文化的导向,强化媒体主导意识,加强引导作用。不能忽视电视的社会责任,尤其是新闻的社会责任,而应该积极发挥电视新闻的舆论引导功能。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进行报道,积极引导大众思想,提倡健康和谐的道德理念和社会风尚,以正面报道为主,将社会生活中光明美好的层面展现出来,帮助观众树立对社会和生活的坚定信念。

3.滥用和曲解人文关怀,将生活化与低俗混同

新闻的人文关怀需具备历史的、发展的眼光,不仅关注不同历史阶段上的差异性,更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理解这些差异性。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探讨人的问题,中国人文主义关怀的是处于社会中的人,重视现实世界中的人与人的关系,特别是社会行为的问题。人文主义当然也包括对个人的关怀,但它是从社会角度出发的。这一社会性既包括具体国情,也包括未来发展,而不能沦为某一思潮的跟随。盲目地曲解或有意利用这一概念以谋求利益,忽视社会的长远发展和民族精神的建构,将会造成重大社会损失。

贴近百姓、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是平民化新闻报道风格的基本特点。平民化的创造手法已经成为各大电视媒体追求的一种境界。广大电视从业者需要不断探索,认真研究,扩大以平民化报道手段的应用范围,掌控它的发展进程,充分实现其有益价值,用一句最简单的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我们应该着眼于生活,但不因受众的要求而降低自身的标准,只有勇于探索,勇于追求,才能最终实现电视新闻推动和谐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

作者简介:刘雪峰(1968—),男,本科,就职于四平电视台。

篇4

关键词:西方教育;教育目的;教学方法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

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起源阶段,古希腊罗马文化奠定了拉丁文化的基础。城邦内部则采用最早期的共和制,古希腊时期的教育目的就是把奴隶主子弟训练成英勇的军人以及政治家和商人。雅典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苏格拉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治国人才,而治国人才需要德行和智力相统一,为了能有效到达这一教育目的,他提出了“苏格拉底法”,主要分为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四种步骤,是近代启发式教学的萌芽。

在雅典教育制度发展的同时,罗马的教育思想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西塞罗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雄辩家,教育方法主要是实际观摩学习、演说以及写作练习等。罗马帝国时期的昆体良的代表作《雄辩术原理》就是被公认为是古代西方第一部系统的教学论著作,在教学方法上其提倡三步教学步骤,即模仿-讲解-练习,强调教师要经常利用提问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

二、欧洲中世纪时期

公元5世纪到15世纪的中世纪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时期,也是西方文化教育上的黑暗时代,因为古希腊罗马的各种文化教育机构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也随之被扫荡。世俗封建主控制的宫廷学校主要是为了培养封建统治阶级所需的官吏,主要采用的是当时教会学校盛行的问答法。而欧洲中世纪大学大多是由教会学校发展而来,“大学虽然不是教会,但大学却继承了和保留了教会的特点”[1],教育的目的也是为了维护教会的权威和神学思想的绝对统治地位,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法和辩论法两种。

奥勒留?奥古斯汀作为中世纪教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说:“主,你是我的君王,我的天主,请容许我将幼时所获得的有用知识为你服务,说话、书写、阅读、计算都为你服务。”[2]而经院哲学的代表人物托马斯?阿奎那主张通过理性辩论来阐明神学的教义,用哲学来解释神学的方法,先“理解,然后信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经院哲学,虽然表现出形式主义以及繁琐荒谬的特点,但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为理性的发展和运用打通了道路。

三、文艺复兴时期

“文艺复兴”是14世纪初期到17世纪中期欧洲思想界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文化运动。“人文主义”是这场运动高举的旗帜,人文主义提倡人得积极能动性,贬低众神。在教育上体现为反对僧侣主义教育,要求学校教育要注重体育、德育以及美育的发展,教育目的是要促进人的解放,培养身心和人格和谐发展的人。提倡新的教学方法以破除经院学风,即运用直观教具的教学方法、手工操作法和观察法等,反对学生们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提倡学生们主动学习。

四、十七至十九世纪

进入十七世纪以后,欧洲进入了资本主义生产时代,各种教育思潮也进入活跃期,主要有自然主义教育思潮和实质论教育思潮等。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夸美纽斯所著《大教学论》是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在他看来教育目的有两种,一种是宗教观点,教育是使人为来世生活做准备;另一种观点为世俗观点,即通过教育使人认识和研究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德行和信仰,以便享受现世的幸福,为永生做好准备。

实质论教育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他认为教育目的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 “选择的目的”,即与学生将来职业有关的目的;二是“道德的目的”,即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德行的坚强品格”[3]。在教学方面,赫尔巴特提出教学需要明了、联想、系统、方法这四阶段,主张联系新旧知识,还要通过练习作业巩固知识等。

五、二十世纪以来

西方经济和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对学校教育也提出了新的需要。主要表现为欧洲的新教育思潮和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潮。新教育思潮起源于1899年雷迪创办了宗旨在于促进儿童身体和灵魂的健全发展阿博茨霍尔姆乡村寄宿学校。代表人物有蒙台梭利、德可乐利、凯兴斯坦纳等。他们反对体罚,重视儿童兴趣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倾向于培养个人解决实际问题和获得实际经验。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有杜威、克伯屈等。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就教育本身而言,是无所谓目的不目的,它自己就是目的,无需再有外在目的的[4],他认为要把“生长”作为培养学生的教育目的;同时也强调教育的社会性目的,认为教育是民主的工具。在教学方法上杜威倡导 “从做中学”,教学应该从儿童的显示经验出发,儿童应该从自身的活动中进行学习。

六、总结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得出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目的显然不同,而教育目的变化又影响着教育方法的选择,教育目的是选择教育方法的主要依据。教育目的和教育方法的选择都具有时代性,受当时所处时代的影响,任何一种教育目的的确定,教育方法的选择都与某一时代和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技术以及文化发展相适应,也只有紧跟社会现实,教育才能得到长远发展,而且教育也越来越关心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教学方法也越来越灵活,充满了人性。

【参考文献】

[1]布鲁贝克,J著;王承绪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39.

[2]奥勒留?奥古斯汀著;周士良译.忏悔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18-19.

篇5

摘要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是非常鲜明的,它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成就,并在之上有了进一步发展,究其根本就在于巴洛克音乐艺术没有违背基本的艺术美学原则,并且使历史文脉得以传承与延续,是借助音乐的符号方式传递着音乐艺术美学风格的和谐表述――音乐最终传达着人们人文精神的追求。

关键词:巴洛克音乐 艺术风格 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一 巴洛克音乐

巴洛克音乐,通常是指在文艺复兴与古典浪漫主义之间的一个比较短暂时期的音乐(1600-1750年),它是一种华丽、灿烂、极富装饰性、追求动势与起伏的音乐艺术风格。这一时期的音乐在作曲、音乐体裁、音乐审美趣味、乐段的情绪、音量的强弱、精心修饰的旋律线等等方面,都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巴洛克一词的来源,一直存在着两种令人信服的观点。一是来自意大利语,意指令人眩目、令人振奋;另一种是来自葡萄牙语,意指不规则、鳞茎状的珍珠。而它最开始在法国使用是指在建筑上奇异的装饰风格,含有贬义。后来人们将它延伸至音乐上,同样具有贬义之义。现在的人们能够比较辩证客观地来认识它。巴洛克音乐与之前的音乐无论从创作手法、表现风格、音响效果、音乐色彩等等的变化上,都有了很大的创造与进步,它气势雄伟、生气勃勃、精雕细琢,充满动感的音乐风格给人带来了很不一样的感觉,也为后来音乐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可以说贡献颇大。

综上究其根本,就在于巴洛克音乐艺术没有违背基本的艺术美学原则,并且使历史文脉得以传承与延续,借助音乐的符号方式传递着音乐艺术美学风格的和谐表述――音乐最终传达着人们人文精神的追求,这是当时先进的思想观念的表现:音乐与宗教分离,内容世俗化和人性化,人们不再只是绝望、恐惧、叹息,表现人的独白和忏悔而非“神”。“这个时期的音乐作品大量的反映了思念、爱慕、离愁、哀怨、邂逅的喜悦、失恋的痛苦、典雅的风度、高尚的情操、纯洁的友谊、甜蜜的回忆、幸福的憧憬……的主题。”譬如亨得尔的《朱利奥・凯撒》歌剧中,克娄帕特拉的咏叹调《我敬慕你》,生动描绘了她对凯撒的爱慕之情。歌中唱道:“我敬慕你,眼睛啊,是爱情之箭,你眼中的火花撩动了我的心房。”这些歌词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特征,人文主义的精神实质就是人性的解放,歌唱大自然,歌唱曾被教会禁锢的自然人性和世俗生活,人的自然欲望的满足和感性享乐变得理直气壮,人们大胆的歌颂爱情和赞美自然,崇尚理性,歌颂美好情感,洋溢着对生活的无限热爱。这时的音乐艺术表达人们共同的梦想――中、上层阶级的优裕生活和百姓阶层对这种生活的向往。由此可见,音乐艺术――“流动的建筑”以其不断的改变和突破,演绎着顺应时代的主题和风格,同时也规范着人们的审美本质和审美特征。巴洛克时期欧洲社会音乐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型音乐会与公众音乐会的逐渐兴起,使音乐活动具有了较前更广泛的社会意义。

二 创作理念

纵观世界音乐史,无论是声乐也好,还是器乐也罢,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和阶段,都在音乐本体和文化内涵之间创造了一种意义上的合成,即动态的美学合成;音乐艺术就是这样无可类比,却又“神似”的魔术般诠释了人类要想表达的一切想法与观念 ――而“人文的精神”几乎永远是表达的主流;音乐艺术家亦以其自身的美学素养和对美学的理解,用音乐流动的符号,以人声与器乐,快与慢、强与弱等等的对比,表达着历史文化的纵深感和厚重的文化意蕴,并在新陈代谢中生存和发展。

文艺复兴之前我们知道,音乐更多的是非常单纯地表达宗教的人文,而通奏低音、装饰音等这些经典创作手法,呈现在我们视野中的时候,人们人性的解放、世俗的想法才真正回到我们的生活现实中。这在17-18世纪将近150年的时段,在世界音乐文化史上以其前所未有的贡献,在世界音乐史上留下了浓重一笔。今时今日我们重温、体验又能给我们带来新的感动。

当奏鸣曲、装饰音等呈现在我们面前,其优美动人确实让人着迷,但它独有的巴洛克美学的内在气质所带来的人文美学思考与音乐艺术本体美的双重审美效果,才是我们真正无法抵御其诱惑的魅力所在。

巴洛克音乐的创作理念,把均衡与对立融为一体,“在乐曲中追求变化、对比和一定的逻辑关系或组合关系等比以前更明确”,例如莫扎特的《魔笛》创作手法,充分体现了18世纪巴洛克时期的均衡、对立理念,王子塔米诺代表善良、真理的一方,而捕鸟人则是盲目追求物质享受的一方,祭司萨拉斯妥也以其高贵的情操来感化夜后的报复……莫扎特成功地将自己的意念寄于这个童话般的题材中,并在这部歌剧里表露无遗,将自身意念等元素或符号融入音乐之中,使雅致等得以完美体现。这是文艺复兴时期哲学意识中条理性、平衡性、和谐性的理性因素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作曲家在创作初期要对全曲进行理性的构思、精心设计和合理的布局,这种严密的逻辑思维方式使得音乐表现出高度的创作力与完整的曲式结构、精湛的对位技巧和深沉宏大的乐思以及音符的逻辑结构顺序。如果说巴洛克音乐之前的有些音乐也有艺术创作的技巧美,那么巴洛克音乐所创造的则是在此基础上更有厚度的流动的美,它正是文化上的折中和美学上的自由在音乐美学上的价值体现,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在音乐发展的创作美学风格演变中,人文美学的影响力是潜移默化的,个性化、情感化等人性化带给我们的是新的富有人情味的审美空间。

三 创作特征

巴洛克这个最早出现在资本主义初期的文化思潮,首先在建筑和设计史上于17世纪开始在欧美盛行。而巴洛克时期音乐的华丽却乐风复杂,实际是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漫长黑暗的中世纪教会音乐禁锢人们思想自由和世俗情绪所引起的一种反叛的延续。在探求新的音乐艺术风格的过程中,“人文精神”的表达仍然是当时的创作源泉,也是当时人们创作追求的目标之一,它显示了人们对于理性的向往。众所周知,文艺复兴时期所主张的人文主义思想,集中体现了当时人们的人生哲学:尊重理性,强调个性自由,以“人性”取代“神性”,以科学取代消极悲观和避世。可见,文艺复兴“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世界观,使得艺术家逐渐摆脱了神秘主义和禁欲主义的束缚,艺术家的个性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发展,思想豁然开朗,开始表现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敢于抒发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赞美人的价值,肯定人生的美好。这就打破了中世纪以来欧洲单一的宗教音乐局面。这是巴罗克音乐更加自由得到创造发展的基础,也使得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大大不同于以前的音乐。巴洛克音乐的主要创作特征如下:

1 追求感情的戏剧性表现

为了追求感情上的戏剧表现,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家们创造了许多方法,有意识地运用各种装饰强烈的(鲜明的强弱对比、音色变化等)创作手法,来造成感情上的冲突、渲染夸张,用一系列的手法来创造这些气质,使听众在聆听音乐时获得真正感情上的冲击,得到精神上的慰藉。

2 注重装饰风格的运用

巴洛克时期对音乐作品的华丽装饰、波音、颤音等装饰音的运用,与17世纪上半叶人们处处追求豪华、壮观风格的生活作风密切相联。17世纪后半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科学和艺术领域不断发展,一股新的社会力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人们追求自由,把思想、观念等抽象化为音乐语言,在音乐艺术作品中予以充分表达。

3 普遍运用通奏低音

这是一种简化的手法,当时作曲家在创作时,只写出两声部,而中间声部是在低音部分的上面或下面用数字标记需要的和弦,音乐表演家通过阅读数字进行表演,这是巴洛克时期最为独特的音乐风格。这种创作手法,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锻炼人们思维和创造力的作用,人们思维较之以前更加开发、活跃。

4 器乐创作获得独立的发展

在文艺复兴时期,器乐虽然有了发展,但其形式在美学上却没有地位,它仍依附于声乐作品或大多采用改编的方式。从巴洛克开始,器乐获得了与声乐同等重要的地位,音乐逐渐脱离了宗教的束缚,有了个性自由的发展。乐器制作技术空前发达,大大扩展了乐器的表现力,十二平均律的出现则拓宽了作曲技术,单声音乐与通奏低音的广泛使用,均给器乐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空间。这不仅促进了器乐演奏技巧的发展,提供探索各种器乐表演的可能性,并涌现出大批器乐作曲家。开始出现速度术语、表情术语等。奏鸣曲、三重奏鸣曲、大协奏曲、独奏协奏曲等体裁得到确立和发展。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因此变得丰富多彩,表现内容广泛,如:悲剧性、戏剧性、世俗性,还有人生哲理等观念的各个方面的内容。这时期代表的人物有:巴赫、亨德尔、库普兰、拉莫、斯卡拉蒂等,他们的音乐作品中蕴含着人文主义精神。尤其是巴赫,他的音乐体现了巴洛克风格的精髓。人文主义者主张以人为本,认为人的行动由人的意志、人的情感来决定,音乐艺术是情感的艺术,它首先应表现人的情感。欧洲巴洛克钢琴音乐中的情感论美学――理性主义的情感论音乐美学、思想情感论美学,就其产生的本来目的而言,就是为了帮助作曲家“如何更好地用音乐表现情感”的美学原则。“音乐可以表现情感”,正是情感论音乐美学的基本主张。

5 符号性的音乐语言技术特点

文艺复兴时期,理性主义思潮和情感论,使得巴罗克音乐深受影响,存在一种理性主义倾向,相信音乐与人的情感具有相互对应的符号关系,认为每种情感都能通过某种特定的音乐形式表现出来。如“用下行音(跳进或级进)表现‘下降’、‘罪恶’、‘落入深渊’、‘诅咒’、‘破坏’;用缠绕的音表示‘蛇’,‘牵累’、‘纠缠’;用高音区与低音区表示‘光明’与‘黑暗’……等等”。这种符号性音乐语言的技术,是文艺复兴音乐技术特点的继承与发展,也体现了巴洛克音乐家在美学观念上理性主义倾向更为显现,他们力图将音乐与情感的关系明确化、理性化。巴洛克音乐传递给我们的符号语言和美学感悟是:音乐不只是一种纯音乐的存在,它同其它阶段音乐一样延续着历史的继承性;巴洛克美学至今仍然影响我们,是因为它已经成为人类精神结构中的一种历史情结,一种埋藏在人类心灵深处的原始图式;当巴洛克音乐抛开一些冰冷、不讲究人性的宗教音乐,而更多的介于理念与艺术的意境,更多的注入情感超越,那么带给我们的必然是能够上升到哲学和美学相容境界的、适合人的“好”音乐。它不单在自身的层面上有着打动我们的“性价”比,更在于它有经典持久的魅力和丰富的美学内涵。其实不管任何时期的音乐之风迎面而来,它会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是不需要质疑的。首先我们应当肯定,巴罗克音乐创作思想是继承和发展了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观念,其人文主义是其表现的核心观念。此外,音乐与具有表情功能的修辞联系起来,表明情感、感性等的人文因素在巴罗克音乐的创作中已占一定的比重。总之,巴罗克音乐中体现了人文精神的本质,情感体现人文,人文包含情感。人文中有理性,理性中有人文。

四 小结

巴洛克音乐上承文艺复兴的人文精神,但它比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少了宗教感,更具世俗感。它强调个体的人文精神,真正把人的精神独立出来。巴洛克音乐下启古典主义乐派的形成,譬如装饰音的运用、强烈的节奏律动,精致的旋律线条,多样的形式等,使它比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更具个性同时更对整个西方音乐的以后发展起着奠基的作用。巴洛克音乐所追求和表达的人文精神的内涵,也是所有艺术一直以来所追求和表达的目标之一。对巴洛克音乐文化人文精神的探讨,使我们对巴洛克音乐艺术文化内涵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参考文献:

[1] 尚家骧:《欧洲声乐发展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版。

[2] 刘新丛、刘正夫:《欧洲声乐史》,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3] 蔡良玉:《西方音乐文化》,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

篇6

一、“什么是语言文字训练”与“语言文字训练是什么”

什么是语言文字训练?这个问题似乎是一个很好回答的问题,深究起来,实是在问哪些训练属于语言文字训练?也就是说,语言文字训练是不是只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不一定。比如,在数学课里,应用题的审题能说不是一种语言文字训练吗?在思想品德课上,对行为规范的语义的理解不也是语言文字训练吗?班主任工作中,教师可以通过日记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偶尔也要指导学生如何写日记,这显然是一种语言文字训练。在家里,孩子说错了一句话,妈妈给予纠正,不能说不是一种语言文字训练。 因此,语言文字训练不仅存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也存在于其它教育情境里。所不同的是各种教育情境中语言文字训练的目的,在数学应用题中审题是为了让学生弄清问题和条件,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辅活动;思品课为行为规范的释义是为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在家庭里,妈妈纠正孩子的语病则是一种不系统的随机语言教育的活动。

语言文字训练是什么?训即训示,指导;练即反复学习。语言在这里显然是指口头语言文字及书面语言,合起来说,语言文字训练是学生有指导地反复学习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过程。这就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内涵。

二、在语文教育中为什么要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由教育思潮的流变,对教育的价值与功能产生了许多不尽相同的解释,概括起来包括如下几种争鸣,一是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争论,二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争论,三是主体性教育的争论。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争论焦点是人性与物性是否同构?教育是以人为本还是以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为本,或是说教育的价值在于审美、教化,还是在于传授知识。素质教育在于发展人的素质,认为人的发展中存在着基本的构成要素,这些构成要素是高级发展层面的基础。而主体性教育认为教育在于发展人的主体价值,而不是把学生作为客体加以塑造,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应具有自主性,而不是既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教材的刻板的执行者。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争论是努力使我们看到人性的多样性与独特性,而素质教育则努力使我们看到人性中存在的基本层面,主体性教育的争论则使我们看到人在实现人的价值中的主体作用。

关于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训练问题的争论正是在这种教育思潮的流变中我们对于语文教育的价值的一种理性思考。

语文教育性质的讨论由来已久,这种讨论的中心话题是:语文教育是干什么的?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我们主要是从语文教育的功能、目的层面去思考语文教育的性质问题。就语文教育功能目的而言,受三个方面制约,一是社会对语文教育的价值期待,二是语言文字本身的内在逻辑,三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内在规律和价值期待。长期以来,我们较为重视社会对语文教育的价值期待,比较重视语文教育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的教化功能。反映在教学大纲和教材上以及教学过程中,语言文字的内在逻辑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教师主要是作为社会道德的体现者的角色出现在课堂上,而学生语言发展的规律,我们则知之甚少,学生对语文教育的价值期待没有得到适当的回应和重视。

在此种情形下,提出语言文字训练的问题是顺应了教育思潮对于人性的呼唤和重视,是人们从语文教育的结构和过程对语文教育的实质的一种深入思考。

在数学课里,在思品课里,教师可以不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这对于这些工作的开展并无大碍,但要不要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则是把语文教育与其他教育区分开来的最重要的标志。如果语文课里不进行系统、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语文课就成为空壳。因为语文教育就是为了让学生获取系统的语言文字知识,形成系统的语言的沟通能力,而这些目的离开了系统的语言文字训练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审美和道德教育在语文课中也是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进行的。

三、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语文教学的问题不在于要不要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而在于如何进行这种训练。如果把语言文字训练看成是一种纯技能、知识的训练,显然是一种误解,语文训练理应在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层面。思想、政治、道德、审美教育显然不能离开语言文字的训练,如果离开了则成了无本之源,无异于缘木求鱼。

由于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考虑较多的是教什么以及怎样教的问题,对于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则是以教师的教为依归的。而教什么的问题似乎并不是一个问题,因为教学大纲已明确规定了一个小学阶段教学目标,教师的任务就在于按照既定的大纲和教材进行教学。这里教师的自主性表现为对教材定课文的内容的前后顺序的处理上,教师对教学阶段的前后联系的方式和程度保持着一种被动状态,而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基本由教师的教学设计所决定,学生对语文教育的价值期待基本处在自发状态,只是偶尔迸出一点火花。

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需要极大的提高,这是增强教师教学自主性的重要前提。也正是因为教师整体素质较差,大部分教师已经习惯于按照既定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亦步亦趋地进行日常教学,以至于教学参考书成为判断是非曲直的唯一标准,而没有教学的自主性,创造教育的口号无异于空穴来风。在总结著名特级教师的教学经验过程中,我们有一种非常朴素的想法,那就是,特级教师的教学生涯中是不是存在一种“恒常”的教学模式,而我们往往把这种“恒常”的教学模式,就看成是一种教学规律的表现,并努力使它具有一种推广的价值。这样的做法在建国五十年的教育史上应该说是一种较为惯常的做法,我们甚至试图将教材的每一课搞出一个教学流程图,以便教师拿起来好用。这些做法很大程度上顺应教师的低层次心理需要,如果有了这种“科学”的教学流程图,教师的课程运作能力显然就是多余的。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适宜于制作这种情境性很强、操作性很强的流程图呢?显然,人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和审美个性不适宜,人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能力和道德个别差异不适宜,人的认知发展的个别差异不适宜。惟一适宜的是便于标准化考试的语文知识和简单的语文技能。因为这样做,可以回避多样性,而人的成长的多样性与模式往往是矛盾的。

四、对语言文字训练的误解可能导致的后果

在语文教学中显然要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但语文课并不只是语言文字训练课。形式教育论较为重视语文教学的教育功能,这在我国有着久远的传统,因为语文历来作为国学,而实质教育论较为重视语文教学的本位价值。如果从本位价值出发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会把学生训练成语言知识和语言技巧的储存器,学生无法完成从一个学习语文的人到善于使用语文的人的转化,学生无法经由语文的学习去体验美、实践美,体验善、实践善。

对语言文字训练的种种误解已经在实践中产生了如下几方面的偏差:

1.教学中较为重视书面语言训练,轻视口头语言训练,因为考试不考口语。

2.重视“训”,轻视“练”。教师讲得太多,问得太碎,学生读得太少,写得太少,想得太少,说得太少。

3.较为重视接受性的反复学习,较为轻视学生发现性的领悟、意会、体验、揣摩、顿悟。

4.较为重视训练的逻辑性、连贯性,把语文教学看成是一种既定目的展开过程,教师与学生对于这种既定的目的保持一种被动性,较为轻视训练中教师与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情趣萧瑟,兴趣寡然,以至于教育理论界醉心于专家程序和模式的研制,教师渴望能有一种拿来就能用的无须费心的样板。

篇7

关键词:现代主义艺术思潮;中国当代舞蹈;碰撞;融合

现代主义艺术思潮,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一部分,对于我国的文化艺术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当代舞蹈在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的碰撞与融合中也要学会批判的吸收,虽然在创作手法上现代主义艺术思潮是进步的、先进的,但如果对其核心思想把握不好,也很难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本文针对现代主义艺术思潮对中国当代舞蹈的影响,简要探讨了现代主义艺术思潮与中国当代舞蹈的碰撞与融合。

1 现代主义思潮的形成与发展

现代主义思潮与传统文化截然不同,现代主义思潮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具有很强的进步性和创新性。现代主义思潮兴起于19世纪晚期,到了20世纪,现代主义思潮已经遍及全世界。现代主义代表了一个时代,是时代精神文明的体现,现代主义的思想根源在于19世纪末西方现代哲学的形成与演化。西方现代哲学不仅对艺术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于艺术家的创作也影响深远。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在意识形态、思想观念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认识水平迅速提高,开始重建新价值观、新概念,而现代主义作为一股强大的思潮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现代主义艺术家们在西方现代哲学的影响下出现了诸多的流派,如超现实主义流派、象征主义流派、表现主义流派等,这些现代主义艺术流派、艺术思潮最大的特点就是反传统。对于现代主义艺术家来说,他们强调从人的内心世界出发,强调主体的作用、自由的表现,当然,现代主义虽然比较重视主观,但他们也不排斥模仿。现代主义艺术家对于生活的情感喜欢通过暗示的手法来引发人们思考,他们习惯于在艺术创作上对客观现实进行再创造,在艺术描述中无限夸大以“我”为中心,通过变形、夸张来突出自由,通过对客观外部形态的夸张引发人们的思考。

2 现代主义艺术思潮对舞蹈家创作思想的影响

随着现代主义思潮的形成与发展,在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舞蹈艺术也在不断创新,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依莎多拉・邓肯作为现代舞之母,在现代舞创作中融入了自己对现代主义的理解和认识,使现代舞摆脱了传统舞蹈思想的束缚,变为一门新兴舞蹈艺术,影响着舞蹈艺术的发展。l9世纪末,中世纪以来的思想观念被彻底打破,人们急切地想要解放身体、重塑自由,打破传统观念对人性及人身体的束缚,在工业革命的喧嚣声中,人们心灵深处急切呼唤自由、民主,艺术家们开始回归自然,积极探索回归古代文化、回归田园,而这些都需要革命来完成,用感性的真实和人性的力量去寻找最质朴的“根”。在现代主义艺术思潮产生之前,许多西方舞蹈家设计舞蹈动作时只能按照芭蕾的程式,自己的创造力和天性很难得到有效的彰显,而现代舞的出现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得到了彻底改变。比如邓肯倡导的“现代舞”摆脱了芭蕾的束缚,邓肯认为研究人体的运动是学习舞蹈的根本法则,身体的体操动作要与人的心灵相一致,如果肉体和心灵不能够统一,残酷的肌肉训练就会让人产生一种痛苦的感觉。所以,创作现代舞要做到以人为本,身体的动作和心灵要合二为一,邓肯的舞蹈变革使得舞蹈创作重新树立了人文主义的新舞蹈观念,在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的影响下,舞蹈艺术不再是没有自我张力的艺术,舞蹈艺术不仅可以彰显人类个性,还可以表达人类思想,舞蹈艺术真正变为有着深刻内容的高尚艺术,而不仅仅是一种供人娱乐或欣赏的艺术。可以说,现代主义艺术思潮影响着文化艺术的创作。

3 现代主义艺术思潮与中国当代舞蹈的碰撞与融合

现代舞的发展状态与水平,不仅标志着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文化艺术的开放程度,还标志着该国家、民族和地区接纳、吸收与融合世界文化的水平。我国著名舞蹈家吴晓邦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已经将现代舞的发展理念率先引入并身体力行。随着社会、时代的变迁以及历史、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现代舞才逐渐兴盛起来。随着国际文化交流不断深入,现代主义思潮对于中国现代舞的创作影响越来越大,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现代舞团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如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广州现代舞团等越来越多的引起人们关注。中国的现代舞创作也开始使用意识流手法、象征主义手法等现代主义创作手法。现代主义创作常用的手法就是意识流,以人的潜意识为表现对象,人所要表现的主观自我、人的内心世界不是通过塑造外物形象象征,而是用“内心独自”“自由联想”“感官印象”等手法描写心灵深处的活动。这种意识流的手法不需要用理性加以整理、综合,完全是自然主义的,这种手法直接影响着中国现代舞创作。

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台湾云门舞集的《红楼梦》。创作者力图用现代主义的解读方式表现中国名著的文化精神,去解读传统文化名著的美学内涵,林怀民用象征的手法喻示人生,抛开了戏剧性的故事叙述,将原著人物所经历的繁华和衰败、曲折的情节凝练成四季交替的概念。他淡化了人物形象,用象征性的表现手法展现人物本体的情感。小说中衣着华丽的富贵公子贾宝玉,在舞蹈中变成了仅穿绿色短裤的少年,人物形象与衣冠端正、道貌岸然的贾府的老爷们形成鲜明对比。“云门”以现代主义的表达方式,将原著中的精神实质予以集中呈现,反雷同的创作方法与现实主义艺术思想的融入,对中国现代舞创作影响深远。

当然,在创作手法上现代主义艺术思潮是进步的、先进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够简单地采用拿来主义,许多东西物极必反,只有运用得当才会获得良好的艺术效果。中国当代舞蹈创作不仅要把握好主观个性的尺度,更要把握好风格,只有这样,才能够在现代主义艺术思潮与中国当代舞蹈的碰撞与融合中编出符合现代审美意念与民族神韵集一体的优秀作品。作为舞蹈作品的核心人物,舞蹈编导的世界观、艺术倾向对于当代舞蹈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代著名舞蹈编导王玫的一系列优秀作品中,如《也许要飞翔》《雷和雨》,能够发现现代主义对她的影响。王玫的代表作《雷和雨》舞蹈的构图非常好,在这个作品中,王玫运用心理变化打破空间和时间,在剧中人物的互相推搡中将作品的意图表达出来。作品中不拘于客观描述,从原著出发但不局限于原著,她借助作品的人物动作表现唤起观众内心的情感,使观众在思想上产生共鸣。

4 结语

现代主义艺术思潮与中国当代舞蹈的碰撞与融合,为中国当代的舞蹈注入了活力,使得舞蹈编导在创作形式上不断创新,在吸收、接纳现实主义思想的同时,理解现代舞蕴含的深层哲理,以便走出一条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舞蹈创作之路。

参考文献:

[1] 郑予顺.浅析现代舞欣赏的角度[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07).

[2] 盛宁.对“现代主义”在中国影响的再思考[J].文学评论,2012(01).

[3] 高建平.美学与艺术向日常生活的回归[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4).

[4] 金浩,新世纪中国舞蹈文化的流变[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篇8

关键词:明末清初;女性文化;价值观

一、明末清初复杂的社会语境

晚明时代高压的封建集权已经显现出腐朽的颓势,与此相反的是商品经济的发达造就了物质生活的富足,由此引发了王阳明、李贽、杨慎、何心隐等思想家以“心学”、“狂禅”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对压抑人性的程朱理学的反叛,文人群体的心态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新兴的市民阶层迅速崛起。就明清思想史的发展线索而言,晚明思想的裂变是明代学术演进的结果,革命性的王阳明心学勃兴成为中国后期哲学的高峰。王守仁之后,王畿、王艮对思想界的自由风气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泰州学派则通过结社讲学等活动,对传统社会形成猛烈攻击;而作为传统专制社会“异端之尤”而备受关注的李贽,则高举起晚明思想启蒙的大旗,继之而起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颜元、戴震等人的哲学中都已蕴含了近代思想的因素,呈现出类似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新哲学与新思想,显示出中国文化的自我更新。

传统文化尤其是宋明道学对人的精神自由与人格独立进行压制,将纲常伦理上升到天理的高度,使道德自律变为道德宗教,使人在追求理想人格时反而丧失了人的本性,最终走向道德的反面,陷入 “伦理异化”的悖论。明清之际,内生于中国传统内部的人文主义思潮,具有反抗“人的异化”,追求个性自由的启蒙性质,明确了“立人”在中国早期启蒙学说中的核心地位,对明清女性的性别觉醒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以明代文艺启蒙领域为例,女子胜过男子,是市民们喜闻乐见的流行趣味,如张凤翼《红拂记》、梁辰鱼《浣纱记》、《红线女》、徐渭《女状元》、《雌木兰》等剧本,都包含了对男尊女卑传统男权观念的反抗;而汤显祖、袁宏道、冯梦龙等文人,则将主情反理的时代潮流推向最高,开辟出一片提高女性人格尊严、倡导独立审美趣味的全新天地。

与此同时,明清启蒙思想蓬勃发展之际也遭遇了重重困难:王守仁“致良知说”与王学左派思想自提出之日起就遭到学术思想界的批判,其禅化的倾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叛逆传统的力度;中国封建社会长期而充分的发展、意识形态领域的顽固,也使得17世纪以来试图冲决封建罗网的启蒙思想屡遭挫折、道路坎坷。明清人文思潮革新的最终难产,使得此期女性价值判断与审美文化在张扬个性解放的同时,亦呈现出多重矛盾嬗变,上演出了一出出迂回曲折的启蒙画卷。

二、多维视野下的明清女性审美创作

明末清初女性艺术创作异常繁荣,从诗词、戏曲到小说、散文都有所涉猎,才女结社的现象也较之前代突出。以“名媛”与“名妓”为代表的女性群体兼善书画、音乐、歌舞、戏曲表演等领域,展现出多方面的艺术素养。首先,在女性文学创作领域,据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著录,中国古代女作家凡4000余人,明清两代就有3750人,占总数的90%以上。如果以中国思想文化史和文学史的发展为坐标体系,将明代中晚期出现的启蒙思潮与女性文学的独特关联性纳入研究视域,会发现此期女性文学已开始出现从传统向现代的逐渐嬗变,其主体意识的确定加强,女性作家不愿桎梏在闺阁之内,而是欲凭才华与勇气走向社会。在此过程中,女性文学呈现出群体化倾向:无论是商祁、蕉园两大家族女诗人群、苏州“午梦堂”叶氏文化世家、山阴祁氏家族、袁枚随园女弟子群,还是黄媛介、顾若璞、商景兰、吴藻等杰出个体,明清之际的女性文学创作者,或拥有才子佳人式的美满婚姻(丈夫往往同为诗人、名士),或以学识应对人生的挫折磨难(夫妻分离、丧偶、无子、子女早夭、持家辛苦),都以笔下风景冲击着传统男权秩序,融通了传统闺秀 “林下之风”的不羁才情与“清心玉映”的端庄气质,在挥洒才气、情感个性与恪守道德、理性之间努力获取平衡,完成女性自我意识与自由精神的文化认同。其次,在女性艺术修养与日常审美领域,明清之际亦是一派繁荣景象。

三、明末清初矛盾的女性价值判断

明末清初节妇烈女与青楼名妓的数量都达到历史的巅峰,从主流社会到小众群体、从内在品格到外在容貌,女性审美风尚领域呈现出由贞洁牌坊、三寸金莲、与春宫图画共同勾勒的畸形审美价值取向,凸显了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不同归依、伦理诉求与身体欲望的不同投射所造就的双重标准。同时,如上文所述,明清时期被称为“女性写作狂欢”的时代,其中出生书香仕宦之家的闺阁名媛所占比例极大,但她们在“妇德”与“女才”之间摇摆不定、欲罢不能。而被她们视为末技的才艺却成为了青楼才女们挥洒才情、张扬个性的重要标记。通过大量传世作品的整理与田野考察的方式(部分作品及文献留存当地古建筑、博物馆),追问不同女性群体价值观的差异与分野,会明显发现在明清时期空前繁荣的女性文艺表象下,这场才女的盛宴已然透露出女性自我意识的觉悟以及确证社会身份的尝试。然后,作为一名女性研究者,如若引入女性主义的视角去冷静地审视这场盛宴,考察这些觉醒与解放的表象是否仍然以男性预设的审美理想为导向,就会感慨的发现,此期的女性觉醒已然是以满足男性变化发展的审美趣味和审美需要为目的,其实质,依然是女性作为“第二性”对男权更深的臣服。

结语

与明清时期相比,当代女性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大为开阔,家庭地位与社会地位显著提高,角色、价值趋向多元化。但不可否认的是,以男性为中心的价值体系仍然广泛存在,商业审美的态势则相对明清有过之而无不及。女性依然生活在男性的话语之中、凝视之下,存在物化与商品化的可能和危险。尤其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广泛存在对道德、价值、规范的迷茫与困惑。如何真正摆脱被塑造、被建构的命运,摆脱从属与附庸的角色,建构女性独立的话语价值体系,达成女性自我价值的实现,从中国女性自身的历史真实与观念发展中可以作更有意义的借鉴与思考。

参考文献:

[1]樊树志著,《晚明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罗宗强著,《明代后期士人心态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3]张建业主编《李贽全集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王端淑(清)选辑,《名媛诗纬》,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79.

[5]钱穆著:《宋明理学概述》,台湾学生书局,1984.

篇9

【关键词】和谐教育 ;和谐社会

引言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2004年10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2005年2月,总书记先后两次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表重要讲话,深入阐述了“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我党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深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最新理论成果。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三位一体,发展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四位一体。那么,如何加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我想,特别要突出解决的是教育问题。因为教育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社会对教育有制约作用,但是教育又反作用于社会,推动社会的发展。

一、和谐教育思想的产生

和谐教育及其思想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发展起来的。历史记载,和谐教育思想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有历史记载的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当时古希腊的雅典是奴隶制社会,国家的上层建筑为了管理好内部社会,为了发扬民主,当时的一些教育家提出了 “和谐的人”的教育目的。在当时的社会出现了一批倡导和谐教育的哲学家,教育家,例如:古希腊的“三哲”,亚里斯多德是当时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继承和发扬了其老师柏拉图关于灵魂三分法的思想,同时对灵魂进行了划分,分成三部分,即:理性灵魂、动物灵魂和植物灵魂三部分,还分别与三方面的教育相对应,并认为三部分灵魂密切联系、处在和谐统一之中,三者缺一不可,三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所以体育、德育与智育也是紧密地联系起来的,即对人实施和谐教育。但古希腊的和谐教育过多地强调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出现了一些新的思潮,主要体现在文艺复兴时,由于这个充满人文主义精神的时代的呼唤,涌现出了一批人文主义教育家。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以重视儿童的教育为特征,以发展人格为教育任务;强调发展人的智慧,提出了发展儿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多方面的和谐发展的人。如意大利著名的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多利诺(1378-1446)、早期乌托邦社会主义者英国人莫尔(1478-1535)、法国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代表人物拉伯雷(1493或1494-1553)等。

二、的和谐教育思想

关于和谐教育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其和谐教育思想是与其关于人的学说密切相联系的。应当说,二者有着先后顺序,后者是前者的理论基础。无论从人的两种本质、人的全面发展,还是个性的充分和自由的发展来看,都离不开人的和谐发展。和谐发展像一条红线贯穿在人的各个方面的发展之中;没有和谐发展,就不会有两种本性的协调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个性的充分而自由的发展。的和谐教育思想与其全面发展思想、个性发展思想是完全一致的,而且它把和谐教育思想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新的高度,是我国当前和今后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渗透和谐教育思想的指针,当今素质思想中,仍然渗透了很多和谐教育的思想,和谐教育的思想为全世界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人类的教育发展与科技进步提供了智力支持。

三、和谐教育的实际意义

和谐教育的发展历史悠久,从其发展历史看,和谐教育思想在国外的发展比较早,但是在国内发展的效果更加明显,尤其是可以通过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和谐教育思想来看,和谐教育思想在我国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现实意义是十分明显的,对基础教育的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且,“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的和谐社会,更需要在教育中贯彻科学的发展观,使教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证。

首先,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要求教育应以尊重、关心、理解、信任为基础,教育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为前提。如前所述,历史上任何一位倡导和谐教育的思想家、教育家在其教书育人过程中,都重新体现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观点,都可以说是教师爱人、爱学生的典范。在我国的素质教育中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我国的素质教育是对古代和谐教育思想的创新和发展,我国的素质教育思想始终渗透了和谐教育思想,始终认真把握教育人本论和学生主体论,以人为本,转换教师的角色,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淡化了教师填鸭式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表现为引导者。

其次,贯彻全面的和谐的发展观,这要求在教育中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真正的全面发展必然是和谐的,没有和谐的发展,就只能是平均发展或片面发展,就不能全面实现素质教育;同样,和谐发展也必然是全面的,对人没有全面的多方面发展的要求,又还有什么和谐可言呢?因此,和谐教育必须与全面发展教育始终相伴、同步进行,只有这样,和谐发展,和谐教育才更有意义。

再次,贯彻协调的发展观,要求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教育和个性教育的有效结合和统一。和谐教育与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教育和个性发展教育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实际上是相互影响的,在实施过程中,会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以“全面”补充素质教育,用“素质”补充全面发展,从而形成素质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素质的易于把握操作的教育格局。素质据理力争,适用于全面发展与个性教育的和谐教育思想也必然适用素质教育。可以说,在素质教育中,没有和谐教育思想的渗透,就不可能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只有在素质教育中,全面贯彻和谐教育的思想,才能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此外,在个性教育中,应当处理好人的共同性与差别性、共同要求与个别对待的关系。没有和谐教育思想的指导,就会把个性等同于差别性甚至于个别专长、强调因材施教而忽视集体教育,从而导致学生个性的畸形发展。

第四,贯彻可持续的发展观,要求全社会由制度化的教育向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转型。让教育在纵向上贯穿人的一生的各个阶段,在横向上遍及社会的各个领域,让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在任何地点接受任何方式的教育,从而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最终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总书记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到了努力建设“和谐世界”的新主张,可见和谐是全世界的、全人类的共同要求。为了这一目标的实现,我们应从和谐的教育入手,作好育人工作,让更多的“和谐之才”共同完成“和谐世界”的伟大目标。为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谐教育必须贯穿整个教育过程,从小学到大学都应该渗透和谐教育的思想。

参考文献:

[1]陈雪琴.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和谐发展的有效性[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11期.

[2]禹小平.科学发展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J].文史博览,2006年02期.

[3]黄波.廉永杰.和谐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原则[J].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01期.

篇10

关键词:批评意识 独立意识 哲学意识

众所周知,中国文学批评的复兴始于上世纪80年代,从1985年的方法论热,到人文精神大讨论,再到世纪之交的失语症,热闹至今的文化研究,每一次思潮都带动着批评的一拨又一拨的热闹,构成中国文学批评史上较为壮观的图景。客观上讲,这一热闹的景观体现了中国批评意识强化的努力,同时从没有取得实质性成就来看,中国批评意识缺乏科学性、哲学性、独立性,成为形成中国自己的文学批评的最大症结。

方法论热――缺乏科学意识的批评

“”之后,中国社会基于“现代化”的目标和进程的需要,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出现了大规模介绍西方文化思想的持久热潮。1985年中国理论界引进了大量的西方理论:文艺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原型批评、新三论(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和数学等,引起了方法论革命的,这一年也被称为“方法年”。从引进的理论在文学批评中取得的实际效果看,中国的文学批评缺乏应有的科学意识是显在的事实。

新时期以来,随着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文化寻根文学、现代观念文学、新潮文学、纪实文学等文学的出现,批评家总脱离不了将西方文学批评方法拿来一用,并众口一词地赞誉每一种文学。如对“新写实”小说的批评,批评家认为:新写实小说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消解,是消解“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表现,是最具现代性的解构主义表现。但是仔细分析起来,新写实小说是以悬置所有的价值判断来达到对意义的消解的,既有的价值判断有问题不等于不要价值判断,新写实小说创作昭示出的是作家个人的价值判断缺席的文化现象,批评家却用最具现代性的解构主义批评话语来阐释,“方法论革命”中的“批评主体自身素质”的革命被遮蔽了。当赞美的欲望大于一切的时候,批评家更多的是靠感性的审美经验和表达能力支配自己的批评行为,批评家应具有的理性品格,在这里是不存在的。当批评家发现批评方法与创作实际脱节时,批评家就开始或反思、或沉默,赞词却永远成为历史。批评家既不能以科学态度从事批评,也不能对批评本身像尊重科学那样予以崇敬和爱戴。

批评与科学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科学是一种客观世界特别是自然界的自身发展的规律,人只能尊重它。人类讲科学是人类理性地想通过对客观世界规律的发现、把握和研究,来促进人类自身更好地发展,这是人类面对世界应具有的科学意识。科学意识一方面使人摆脱盲目自大、绝对相对主义、情绪冲动型的破坏,另一方面使人对对象予以尊重,并在其中实现主体和个体的价值。在具体的批评中,个体因为科学的渗入而尊重对象,努力去发现其规,律继而找出适合它的方法,而不会崇拜所有的方法,不知如何针对具体作品选择批评方法;或只崇拜自己擅长和熟悉的方法,造成对作家作品的不尊重;或只崇拜作家作品而忽略方法论意义,产生对作品的依附和吹捧;也不会放纵自己的“个人”状态,粗暴地裁决作品的价值。这样,面对中国文学现象,区分不同的对象继而找出适合它的批评方法,就成为重视批评科学化的具体体现。方法的唯一性和方法的泛滥,本质上都属于非科学性批评。

人文精神大讨论――缺乏独立意识的批评

1992年至1993年间,由上海学术界引发波及全国甚至海外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很大程度上是将人文精神的重点放在对传统文化观念、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物欲对精神追求的遮蔽的清理和反思上,以期建立起当代中国转型期知识分子独立的批判立场。但是,从人文精神大讨论所取得的成效看,批评中独立意识的缺乏使人文精神危机批判只能停留在对现实不满的话语运动层面上。

“什么是人文精神?”在大讨论中一直是莫衷一是的概念。有人认为人文精神的核心是“自由”,①有人强调“人文精神”是在宗教精神的超越意义层面上的批判与否定精神。②有人认为人文精神意指知识分子的“道统”③等。讨论参与者对具体批判对象认识上的混乱,显示出对什么是独立的知识分子批判立场的混乱认识。如果说独立的知识分子批判立场是在既定的政统、道统和学统之外,从既定的政统规范中提出问题,经学术自身的独立思考,对既定的道统产生怀疑和批判,从而产生对新的道统的探求,并以这种探寻的成果,再对现实产生影响,那么,西方近代、现代既定道统也应包括在其中。④人文精神讨论中,对西方近、现代话语不加学理性反思,如既不考虑“自由”是指西方式的人文主义自由,还是中国传统的随心所欲的自由;也不考虑西方式的自由适合中国国情否,讨论成为简单化的批判行为,既解决不了自己的立场问题,也不能对社会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批评只能是话语运动了。

如果说人文精神大讨论已经深刻地意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反思,市场经济下物欲横流对精神追求的遮蔽应该批判,进而提倡人文精神的重建,以对社会施以影响,已经涉及了知识分子如何批判社会的问题,但是,如何实施批判始终是大讨论没能企及的问题。如对五四的反思,认为现代对西方文化的引进和追求是相当功利的。这样的反思没能意识到知识分子是用西方立场批判自己的传统文化来体现自己的独立性。由于两种文化之间的不可批判性,造成批判对现实影响的有限,知识分子的软弱性和非独立性就非常明显地显现出来。大讨论中讨论最多的问题之一是商业和大众文化的泛滥是造成当下“人文精神”失落的主因之一。仔细分析中国当下的现实会发现:持续近一个世纪的反传统,已经使中国文化结构支离破碎,人伦关系受到影响,西方各种思潮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混合成了无序的思想世界。向西方标准看齐,已成为当代中国文化和艺术的普遍问题,而不是大众文化的问题,使得只讲批判不考虑建设的“批判理论”成为社会发展的大忌,由此,人的独立性问题已远远大于物的问题才成为中国现实最关键的问题。人文精神大讨论没能对当下作合理的现状分析,没能对自己信奉的、掌握的知识作应有的批判,理论建设无从谈起,知识分子的独立立场无以体现,对社会施以影响更加不可能。总之,独立的批判意识的缺乏是“人文精神”大讨论收效甚微的症结所在。

失语症――缺乏哲学意识的批评

1995年曹顺庆先生在《东方丛刊》第3期发表文章《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战略与重建中国文论话语》提出“失语”论至今,“失语”论话语一直引发不少学者的关注与论争,表现出强烈的中国文论建设的焦虑。从论争的实效看,如何重建中国文论一直处于莫衷一是的状态,其根源在于批评的哲学意识的欠缺。

曹顺庆先生及其弟子的一系列文章涉及了这样几个问题:一是中国文论“失语症”的症状是:“中国现当代文化基本上是借用西方的理论话语,而没有自己的话语,或者说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文化(包括哲学、文学理论、历史理论等)表达、沟通(交流)和解读的理论和方法。”所以要“确立中国文化自己的话语。”⑤二是确立话语的方式应该“从传统文论的意义生成方式、话语表达方式等方面入手,发掘、复苏、激活传统文论话语系统。”⑥三是注意到立足中国的现实来重建中国文论。⑦这几个问题已经涉及文论转型、如何转型和转型的基点等方面的问题。

我们的现代文论中西方色彩浓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持续近一个世纪的反传统造成中国传统的断裂,但是并未能改变中国人注重现实生存智慧的文化元理解,用西方话语来阐释中国当下文化具有中西方文化上元理解的不可通约性,建立中国文化自己的话语成为必然。退回到中国传统立场,通过激活传统文论话语系统的方式来重建中国文论,又如何面对五四以来反传统形成的西化色彩浓重的文化现实,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物欲对人的精神追求遮蔽的现实?可以说凭借西方思想,退回传统立场都不能解决中国当代学者的“失语症”,唯有原创一个既不同于西方又不同于传统的文论才能担当建立中国自己话语的重任。那么一种既不同于西方又不同于传统的文论的生存根基是什么呢?仔细分析一下20世纪繁荣的西方文论的形成原因,不难发现每一种文论背后都有其哲学根基,文论的繁荣就是哲学的繁荣,就是理论家对世界理解力的增强和认识的多元化。建立自己的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即建立自己的哲学,并在批评中贯彻自己的哲学意识,或许是解决“失语症”的唯一方法。

综上所述,中国文学批评的成熟有赖于批评家深入分析当下现实,积累自己发现中国现实问题的能力,增强批评的独立意识、科学意识和哲学意识。

注 释:

①③张汝伦、王晓明、陈思和、朱学勤:《人文精神:是否可能与如何可能》(笔谈),《读书》,1994(3)。

②王彬彬:《我们需要怎样的人文精神》,《读书》,1994(6)。

④吴炫:《穿越中国当代思想》,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75页。

⑤曹顺庆:《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战略与重建中国文论话语》,《东方丛刊》,1995(3)。

⑥曹顺庆:《“话语转移”的继续与重建中国文论话语》,《文艺争鸣》,1998(3)。

⑦曹顺庆、李思屈:《再论重建中国文论话语》,《文学评论》,19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