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核心素养范文

时间:2023-11-17 17:48: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健康的核心素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心理健康的核心素养

篇1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素质;整合

中图分类号:g4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6-0289-02

一、对于整合研究理论依据的分析

(一)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之间的关系构建了该研究的理论基础

心理健康及心理素质是我国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时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两个概念,因此,我们在对这两者的整合进行研究之前必须先明确他们的基本定义及其相互关系。针对过度悲观及消极的心理状态,研究上面仍然存在诊断不确定等缺陷,因此,西方的相关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以心理健康完全状态为核心的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在这种模型中,将主导心理健康积极指标的主观幸福感及主导心理健康消极指标的心理疾病共同列入了心理健康的评价指标中,因此,弥补了之前在心理疾病方面的单方面视角。但是对个体的完全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评价只适用于普通的心理健康诊断,很难从根本上对人类的心理健康起到促进作用。我们对近年来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找出了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直接存在的相互关系。如果将两者之间的关系建立成一套模型,该模型由心理素质及心理状态两个方面构成,一个是内在机制,另外一个是外在行为。对于个体心理健康来说,后者是由前者决定的。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交互作用的理论基础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非常繁杂的教育体系,彼此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互相影响。所以我们基于海量的理论基础,提出了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交互作用理论。青少年在心理上面的变化是非常快速且毫无预兆的,社会现实的变化也是在不断进行的,两者同时出现并交融在一起,这是当代青少年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的最本质原因。因此,在对当代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应该抓住他们在主观及客观方面产生变化的因素及这些因素之间的互相影响,并采取强化内部心理素质和外部良好行为的战略,通过主观及客观相互作用的视角去实现两者之间的整合研究。除此之外,还应从现实社会环境适应与当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出发,精确把握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频率及发生特征,并对青少年的适应与发展、平衡与冲突等行为进行交互性研究,从多个层面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我们基于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之间的关系,提出如何将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有效地进行整合,将两者之间的关系本质处理好。

二、青少年心理素质的结构组成及测量评价方式

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测量与评价,在国内外均已拥有了较为成熟的手段,而心理素质则是最近几年出现的概念,其测量评价方式还未形成标准体系,目前仍然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有关心理素质的基本定义,我们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并充分结合近年来相关实践经验,拟定出了以下定义:心理素质是建立在生理条件的基础之上的,并将外界环境所给予的刺激转化为稳定的、隐性的内在心理品质,并具有衍生及发展等功能。简单地说,心理素质就是人类内在一种保持稳定性质的心理品质,它的形成是一个由外在刺激转化为内在品质的稳定过程,并通过人类的日常行为习惯所体现出来。心理素质由认知品质、个性品质、适应能力三个部分组成,其中认知品质指的是个体在认知过程中所体现的心理品质;个性品质指的是青少年各种心理特征的结合,由动力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等部分构成;适应能力指的是青少年对内部环境及外部环境的适应情况。我们根据所总结的青少年心理素质结构,编制了一份适用于各个年龄阶段青少年的心理素质测量评价表,这份表格很好地满足了本次研究的目的,可以在各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中展开评价。

三、当代青少年所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整合研究的主题之一便是探讨当代青少年群体主要面临的心理问题,它是合理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窗口。经过笔者的调查与分析,总结出了以下主要问题。

(一)心理压力问题

青少年群体中最常见的问题便是心理压力,且心理压力的来

通常是来自于学业及交际方面。笔者使用综合取向,并针对青少年群体中所存在的各种压力源,编写了一份详细的青少年压力应对措施问卷调查表,通过这种方式收集了一些青少年在面对压力时主要采取的措施,除此之外,还分析了压力源与应对措施直接形成的关系,构建了一套完善的压力应对模式。

(二)学习适应问题

除了心理压力问题之外,学习适应问题也是青少年群里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生活在班级群体之中,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与其他学生之间产生无形的比较,这种心理导致学生在学习时会产生压力,不能适应。笔者通过多方面调查总结出了青少年在学习适应性方面的结构框架及主要构成因素,并得出了几种最常见的青少年适应性问题类型、考试心理问题等等,并探讨了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也是青少年群体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其中,人际关系问题的主要来源是来自于同伴之间的竞争、异性之间的交往、亲子之间的沟通,等等,在这些过程中稍有不当就很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笔者根据青少年在日常交往中所交往频繁的人群,例如同学、异性、父母等等,分析了在这些不同的交往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研究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四)情绪情感问题

笔者通过对青少年一些常见的情绪问题进行研究,总结出了青少年情绪问题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其中,应围绕从生理唤醒的恐惧、对心理活动的恐惧、对他人评价的恐惧三个方面展开探讨,探讨主要覆盖青少年焦虑及敏感等情绪的发展特点极其对青少年造成的影响。除此之外,还对青少年产生抑郁症状的原因及抑郁特点等方面因素进行了探索,分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五)恋爱心理问题

恋爱心理方面所产生的变化是代表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笔者对大学生婚恋观念的基础理论进行了构建,并编制了相应的问卷调查表对青少年进行测试,通过调查去探索青少年对于婚恋观的态度及发展特征,并从恋爱心理与压力来源等角度进行结合,编制了一套测试青少年恋爱心理问题的测试表格,探索了当代我国青少年对于恋爱压力的处理方式及调节策略。

(六)职业健康心理问题

笔者针对我国青少年在职业心理健康方面较为薄弱的现状,从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出发对青少年的职业心理素质进行深入探索,并建立了一套本土化的青少年职业成熟程度的结构模式,开发了相应的测量与评价工具,由此来分析我国青少年在职业心理方面的发展趋势及发展特点,同时研究影响青少年职业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及作用原理。

三、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的具体整合方法

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整合研究是为了适应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所诞生的一种新型探索内容,目前为止并没有现成的研究方式及研究标准。因此,我们在研究过程总应该遵循以下原则进行。

(一)坚持以“人在环境”这一理念进行研究

“人在环境”这一理念是在对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进行反思的过程中而提出的,它的主要理论依据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人的高级心理和社会化关系角度来看,人所具有的任何一种高级心理活动都和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思维、人格、情绪等等,因此想要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的整合方式,必须结合社会环境影响因素共同研究,从环境的角度对青少年的心理变化进行全面分析,有效促进个体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二是人类是生理及心理等多种因素的结合体,生理因素和非生理因素是互相影响的,除了先天性遗传缺陷之外,任何心理问题都是由外部环境所影响的,例如人际关系、就职压力、学业压力、经济条件,等等。因此,在进行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的整合研究时,必须要将心理问题及非心理问题进行共同研讨,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心理健康的目的。

(二)遵循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针对性研究

遵循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针对性研究,主要是指通过科学的基础理论及方式,对目前青少年群体中主要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解决,这种研究是具有选择性的。因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因此,在研究的过程中必须强调所采取方法的科学性及合理性,摒弃该范围内以往研究中所发现的单因素研究多、理性辨别多、经验总结多、自变

量和因变量的管控不严谨、单个问题研究时间过多、与当代背景相结合研究较少等问题。应正确使用现代化心理科学研究的有效方式,以此保证研究的科学合理性。其次,在研究过程中应结合当代青少年在心理发展变化等方面的特征,从社会环境等大背景方面切入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及整合,多层次多角度地探索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方面的整合方法。

(三)使用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方式

对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方面的整合性培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对其进行研究时不仅仅会牵涉到一些有关心理健康的科学方式,还会涉及一些其他的学科,例如,生命科学、行为科学等等。为了实现研究目的,并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正确性,在研究过程中应将这些学科进行综合。例如,在理论探讨过程中,不仅仅使用了文献分析及理论构建等科学研究方式,在对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问题的整合培养研究过程中也使用了调查、咨询、测量、分析等多方科学探索方式。在实际研究中,除了使用以上研究方式,还应加入模式构建、文献分析、过程控制等特殊研究方法。通过多数实践证明,利用多种学科进行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可以有效地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还能确保研究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张大均,王金良,郭成.关于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保障系统研究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7(2).

[2]张大均.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心理素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1).

篇2

1 健康心理素质对于高中数学的重要性

在素质教育推进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便受到了较多的关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中小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学实践来看,许多学校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心理教育,并设置了一些心理辅导岗位。对于高中生来讲,由于高考的压力,其心理健康更应受到教师的关注,而高中数学因其所具有的综合性和抽象性等特点,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度相对较大,对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等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学的相关内容,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实现教学效率的整体提升。

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讲,在高中数学中进行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能够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并且对于学习和高考等形成正确的认识,通过教师的引导形成一种乐观的学习和生活态度。传统教学理念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相对不足,通过在高中数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使得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交流增加,并且能够有效地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保证了教学相长的同时也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为教师和学校所认识,但是就当前的教学实践来看,高中数学教学中还存在许多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具有较为敏感和脆弱的心理特点,这就使得其对自己的学习有可能会有一些偏激的想法和观点。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较为常见的是由于数学本身所具有的难度,学生会产生一定的畏惧心理,并且会在考试前出现焦虑、烦躁等现象,从而影响其整体水平的发挥。

其次,学生对于学习缺乏必要的信心。高中数学具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高一数学与初中数学有了较大的差别,一些学生不能适应,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其成绩仍未实现较大改善的情况下,许多学生便会失去学习的信心。并且学生对于成功和失败的理解上的偏差,使得其不能正视自己某次考试成绩,从而产生厌学等情绪,在学习态度上也无法端正,最终影响了其个人的发展。

最后,各种压力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缺乏使得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多发。高中直接面向高考,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使学生在承担繁重的学习压力之外还要承受许多心理压力,这些都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此外,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使得学生被给予了更多的期望,对于学生成绩有了更多的关注,而心理健康教育又无法有效地开展,使得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被忽略,从而造成多种不良现象。

3 高中数学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有效措施

为了保证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对高考和学生的发展有正确的认识。高中教育所承担的不仅仅是高考的任务,还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自身教学有正确认识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改善其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将升学率作为衡量一个学校或者教师的唯一指标,注重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和培养方式的优化改革,使得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升。从学生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来完善高中数学教学,使其能够在一种较为轻松的环境下学习,得到更多的鼓励和肯定,从而树立起数学学习的信心,更好地配合教师的教学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实现其综合能力的提升。

第二,以教材为基础来实现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高中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掘教材中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掌握数学教育的有效方法。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数学教学有机结合,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自觉主动地接受数学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一些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应用,使得高中数学课堂氛围更为活跃,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能够收获相应的人生感悟,使得其心理素质能够得到锻炼和培养,为其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第三,要注重教学环境的创设。为了更好地实现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创设一种轻松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更为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学习,能够有效地减轻学生学习等方面的压力,使其学习效率提高的同时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通过教师对教学环境的组织和创设,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而自由的学习环境,促进了师生交流的增加,有利于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也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实现。

第四,教师要对学生的心理状况给予充分的关注。高中教学中,班级学生的数量相对较多,教师应该对其班级内的学生学习情况及其思想状态有充分的了解。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课堂表现来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心理特点,并且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和激励措施,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高中数学,注重其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实现因材施教,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所提升。

第五,不断完善教育评价体系。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要对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完善,不再仅仅以成绩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表现,给予学生更多的肯定和支持,使其对数学学习充满信心。通过积极心理暗示的应用,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乐趣,从而增强其学习的成就感,也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实现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的综合提升。

篇3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正随着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入越来越多地为广大学校所重视。我们认为对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主要包括: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有正确的自主意识和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有较好的人际关系等。可以说,思想政治教学的目标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使思想政治课应当成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平台。

一、精选素材,充分挖掘思想政治课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找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原因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融合

思想政治教育课不仅仅是单纯的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塑造人的全面素质,促进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可见,促进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心理健康是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作用的基本因素。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目标是通过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认可正确的道德规范、行为要求和思想模式,并内化为自身的人格目标,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政治素养。而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通过开展维护和增进人的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帮助和鼓励人们树立增进心理健康的愿望,知道如何达到这样的目的,从而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并学会在必要时如何寻求适当的帮助,以达到保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目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的也是人格与品质的培养,强调激发教育对象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从长远来看,两者的根本目的都是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良好的品质、提升综合素质。目的的契合性使两者的融合有最终指向的归一性。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过程的相互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两者相互影响和渗透。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心理健康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乃至整个素质教育提供心理基础和内在动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彰显人文化的核心;思想政治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推动力。

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推助。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表现为良好的意志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乐观豁达的处世方式等,而这些都是学生从小就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一个人道德品质和政治素养的高低,会影响到他的个性发展和整个心理面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的这种互渗性又决定了教育过程的互渗性,使两者的融合有实际操作的可能性。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完全可以运用心理学知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思想意识,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融于思想教育全过程,帮助学生形成和发展完整的人格。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相互补充

目前许多学校有了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他们肩负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任。一般来说,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主要工作方式有两种:一是利用专门课程(包括活动课程)或讲座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与相关训练;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是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

一名优秀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当熟悉哲学、法学、社会发展史及时事政治,了解文学、美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伦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以及数学、统计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自然科学和现代方法论。这样的能力和知识结构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从多角度、多侧面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对各种心理和问题进行立体的综合分析提供了理论可能。在其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贯穿其中。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对策

(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必然涉及人的心理活动,受人的心理特征、心理过程的制约。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要对学生的心理状态作出准确的判断。除了具备合格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能力素质以外,更应具备完善的知识素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在知识储备上,除了掌握牢固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以外,还应拥有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要有意识地通晓与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成果,多收集一些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典型案例,并结合案例熟练地掌握、运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技巧和方法。

同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较好的心理素质,遵循心理活动的科学规律,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发展积极的个性心理,养成身心愉快、情绪稳定、气质优良、意志坚定、动机正确、行为端正的个人品质。

(二)“精炼内功”,以优秀的师表形象“阳光”学生的心理

新课程环境下的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师生平等,民主和谐,情感交融,交流合作”的关系。亲密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使师生双方自尊自信,教和学成为一种乐事;反之,紧张冷漠的师生人际关系,则使师生双方心情压抑,视教学为畏途。心理学家科宁-邓普和里安等人提出:在学生群体中,教师对有影响力的学生施加压力,实施惩罚,采取讽刺、挖苦等损害人格的做法时,会引起师生对立,出现抗拒现象,有的学生甚至捣乱、胡闹,以至产生一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波纹效应”。有关调查证明,不良的师生关系是导致在校青少年心理疾患的重要原因。

因此,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方面,教师与学生应平等相处,尊重学生的意识和人格,理解并认可不同的意见和分歧,以便使学生从惧怕权威、缺乏自尊心以及卑微之感中解放出来。只有在师生合作融洽的人际氛围熏陶中,学生的身心才能和谐健康地成长与发展。

(三)营造富有生命力的课堂心理气氛

课堂心理气氛是指班集体在课堂上的情感。活动状态,主要有积极主动、健康活泼和消极被动、冷漠沉闷两种表现形式。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的基本特征是,充分发扬民主、自由平等的作风,课堂情景完全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发展特点。

篇4

一、尹文刚老师的《中小学教师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通过学习,让我对教师心理健康有了全新的认识,心态的调整是我们教育教学的职业所决定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正常进行日常的工作,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高素质的学生。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对教师职业精神及专业能力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时代的要求,必须不断学习,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意识,保持良好的心态,掌握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通过放松训练、转移注意、与人交谈等方法来减轻工作压力。

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综述及案例分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指导课堂教学的具体设计和内容,是推进英语学科发展的灵魂.本课以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为研究对象,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实现途径和测评方法等角度着重分析其研究发展历程,为一线教学提供明确的改革方向。

三、《英语学习方法分享》。通过本课学习,让真正了解了在当下的英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极其重要,即在使用英语进行理解和表达时,第一思维是用英语,而并非先用母语理解再进行思维的转化。中国传统教育更多的偏向老师的“教”,学生的学习无形之中就处于被动地位了。很多学校会因为学生年龄小的缘故而不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的做法是有失妥当的。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中心都应该是学生,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是课堂主人的愿想就难以实现。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比赛心理,充分挖掘我们的英语教材,扩展教材内容,细化活动步骤,在不同阶段抛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多方位思考,听取他们的思维成果。同时给机会让学生提问题,不管是什么角度什么方向,只要源于实际都应给予肯定。

篇5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人格素质

大学时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由于在这一时期受到学习、工作、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影响,再加上社会转型与变革的时代背景,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使得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且这一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了当代社会的热点问题,各高校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力图解决这一问题。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过去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存在很多不足。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现状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的缺欠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中文化层次最高的社会亚群体,如果仅仅从生理健康的角度来看,处于18~23岁的青年应该是最有活力、最健康的群体。他们应该朝气蓬勃,有强烈好奇心,具有远大的理想。然而,从科学的健康观出发,特别是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分析,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着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有的甚至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恐惧、焦虑、强迫、神经性抑郁症和情感危机等。许多研究表明,大学生中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已经明显地影响到一部分学生的智能素质、人格成长以及身体健康。

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后期到成年人的转变阶段,大学生活将会使他们逐渐走向成熟、走向独立。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从青少年向成年人的转变,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相当艰难和充满危机的特殊时期。在这一阶段,大学生在生理上逐渐发育成熟,身体的内分泌水平发生明显变化,身体的各项指标处于非常旺盛的状态,身体的内部平衡被打破了。但是,由于客观环境的改变,大学生逐渐产生了种种不适应,诸如学习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恋爱问题与择业问题等这些问题均摆在了这些心理上还欠成熟的青年人面前。倘若对这些变化调适不当,就非常容易引发各种心理不适,甚至引发心理障碍或严重的心理疾病。目前,当代大学生心理上所面临的困惑已经引发了各种问题。许多大学生普遍处于一种低迷的状态,对周围事物丧失了基本的激情与好奇,整日沉迷于游戏、恋爱等。对现实漠不关心、道德沦丧、信仰丧失等现象更是普遍存在。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内在因素。内在因素主要包括自我意识、自我经历以及自我愿望等方面的因素。当代在校大学生主要是“80后”“90后”,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实际交往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或自卑、自负而不愿与他人交往,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比较差,易于形成不完整的人格。内在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自身条件的不自信。在外在条件上,少数大学生因自身长相、身材等方面不太完美或身体患有疾病,而对自己不自信。在内在条件上,有少数大学生性格内向、孤僻封闭、固执多疑等,这些因素很容易使大学生在与同龄人的对比中造成心理负担。二是难以把握个人情感。大学生正值情感的敏感期,他们渴望与异性产生友谊甚至发展爱情,但由于他们身心发展程度不一,当来自情感的压力和矛盾不能及时排解,就可能引起心理失衡,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精神类疾病和过激的行为。三是对人际交往力不从心。大学生对于自己言行的控制力有限,往往会因为一些琐事与身边的人发生矛盾或冲突,在自身无法妥善解决这些矛盾时,就会导致交往受阻,进而产生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焦虑。

2.外在因素。外在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学校教育观念因素等。在市场经济日趋发展的今天,人们的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与此同时,物质、金钱的刺激给大学生带来了强烈的精神诱惑。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以及父母本身的人格气质类型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心理。传统的学校教育理念,使高校过度强调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而忽略了他们心理素质的提高,这种教育指导思想势必会加剧大学生的心理负担,使他们在心理上容易出现暂时的迷茫和困惑。外在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竞争压力大。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和体制的变革,高校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社会竞争压力,美好理想与渺茫前途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内心的失落影响着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二是家庭压力大。对于“80后”或“90后”的独生子女来说,父母的期望既是他们学习的动力,也是他们的压力来源。同时,对于地域和家庭背景的差异,无疑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学习和交往过程中无法回避经济上的压力,他们不得不靠勤工俭学来维持生活,因此,他们所承受的心理负担明显地超过了其他同学,极易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三是学习压力大。这里的学习不仅仅是专业文化知识的学习,还包括文体、社交、组织、宣传等各方面,大学生活使得一部分大学生原有的优越感不复存在,强烈的心理落差会使他们形成极端的自我否定。

三、提高人格素质是构建当代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重中之重

对于当代大学生健康心理的构建问题,提高大学生的人格素质应是重中之重,这也应该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具体来说,就是要培养大学生具有博大、高尚、健康的人格素质。

1.培养博大的人格。博大的人格包括一个人的价值观、信仰、理想以及观察世界与人生的特殊视角。首先,人格的哲学层面的建设,要解决人生终极归依的问题,它是人进行各种社会活动和创造行为的精神动力。在生活中找到自我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应该成为当代大学生人格构建的内核。另外,哲学层面的人格建设,要为主体提供与众不同的生存空间。哲学为人的创造行为提供了直接的理性支撑。有哲学素养的人能真实地感受到一种内在的自由,这样的人对于生活的要求就不仅仅是简单的适应,而是要创新构建;对于自我,不是沉湎消极现实,而是自我的超越。

2.培养高尚的人格。高尚的人格是指人格素质的道德层面。它的主要功能是协调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真诚、善良、正直、容忍、宽容等道德人格素质。在这一方面,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值得青年一代传承和发扬的,例如,儒家以“仁”为核心的“忠、孝、信、义”的人伦规范和“温、良、恭、俭、让”的行为方式,墨家提出的“兼相爱”的道德原则,以及中国广大劳动人民世代相承的勤劳俭朴、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正道直行、见义勇为等传统人格美德。道德人格的培养对于大学生克服心理问题将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3.培养健康的人格。健康的人格是指人格素质的心理层面。它的主要功能是协调个体内部的关系,最终达到心理平衡和人格和谐。同时,健康的人格必须具备良好的个体心理品质,包括认知品质、自我意识品质、情感品质、意志品质、交际品质等。

实践证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途径不仅仅是依靠心理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依靠以育人为目标的素质教育。大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等同于拥有良好的人格素质,与其单纯地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如究其根本,以构建良好的人格为出发点,从根源上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四、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目前,各高校都开始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普遍给大学生配备了专业心理教师,设立了学生心理服务部门。例如,盐城工学院党委学工部设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校内也有专门的心理健康协会,各个二级学院设有分管心理健康工作的辅导员、心理部,各个班级设有心理委员。此外,在每一学期都开展“5.25心理健康活动月”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每年新生入学的“大学第一课”系列主题教育中专门安排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内容。目前我国许多高校还在新生入学时进行人格问卷调查,然后把学生分成a,b,c三类,问题比较突出的学生归到a类,大学四年跟踪了解;问题不大的学生归到b类,请辅导员关注;没有问题的学生归到c类。大学生要形成正确的认知体系、优秀的意志品质、健全的人格特征,离不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必要的心理学知识,也离不开学生所参与的社会实践和良好校园环境的熏陶。

培养健康的心理需要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结合学习和生活的实际,通过有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使得正确的理念逐步内化为他们的认知体系,使得大学生能够学会认识自我、发展自我、适应自我,学会调节和控制情感、自我矫正情感的偏移、有意识地磨炼意志品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决不能仅靠说教,而必须创造条件让学生去体验具体的情景和心理感受,在体验中产生或巩固正确的认知、锻炼意志品质、改变不良行为。因此,按照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标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

篇6

【关键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因素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908-02

1 大学新生的心理特点分析

1.1 成人感以及独立性明显增强 大学时期是一个人生理发育走向成熟的阶段,这一阶段大学新生在体态上已经逐渐有成人的影子,最为主要的是这一阶段是他们第一次脱离父母的照顾,独自走向生活的开始,这样的客观环境使得他们更有成熟感。对此,他们更加在意学校、家庭、甚至社会对他们怎么看,在内心中会有想摆脱学校、家庭、社会的约束和干涉,体现出来的是强烈的独立自主性。

1.2 交往需要与交往恐惧并存 在大学这个由五湖四海组成的小社会里,对于新生来说他们告别父母和亲友进入一个全新的交往环境,带着期盼与向往来到大学,首先内心中存在着一种实在的孤独感。再加上学习压力上的减轻,迫使他们在交往上无拘无束起来。但由于地域、家庭、文化的背景上都存在着差异,使得他们在交往过程中价值标准、兴趣爱好、生活习惯、语言上更是千差万别,最终很难形成互相体谅与包容的好朋友,尤其在与异往过程中更是手足无措,经常的结局是不欢而散。当他们这种交往的需求遇到挫折后,内心将对真情抱有怀疑的态度,常常表现出来自我封闭,而且在今后的交往过程中慢慢学着隐藏自我的真实内心,这种不健康的心理最终导致他们形成交往恐惧心理,这种内心的需求与恐惧是并存的,是相互影响的。

1.3 放松感与压力感互相牵制 由于我国现阶段任然采取应试教育,此种教育方式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是欠缺的。现今社会和家长以及学校给学生灌输的思想就是考上大学是自己的最终目标和理想,而对于考上大学的新生来说他们自然就着实地松了一口气,而且进入大学生活中他们也感受到与之以前的可支配的自由时间相比是更加宽裕的,这类学生在思想上就随之放松,有的甚至产生惰性。但是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和今后优胜劣汰的社会现实他们往往又会产生强烈的压力感,这两种思想的作用下使得现阶段大学新生在思想上存在强烈的矛盾,如果将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发展下去那么必将在毕业后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最终达不到大学教育的目标。

2 完善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大学新生无论是从个人对社会及自身认知方面都存在强烈的意识,这一阶段根据其自身心理特点可以看出对个人以后成长及发展是非常关键,学校及社会应足够重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

2.1 积极的自我认知能力 对于大学新生来说积极的自我认知能力是大学生必须具备心理健康的核心特质。大学生应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开展自我认知,充分的自我意识是让自己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的有效方法,这种有意识的认知不但可以让自己的长处与潜力得以发挥,更加可以让自己接受自己的缺陷。最终达到自我的完善。具体实施起来就需要大学生首先接纳自己、喜欢自己、欣赏自己,体会自己的个性,在此基础上体验积极心理、价值感、满足感。理智与客观地对待自身的长处与不足,冷静地看待得与失,在生活中注重提升自我,发展和完善自我。

2.2 增强自我调适能力 大学新生由于刚刚离开父母的照顾,在思想上还存在很大的依附性,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增强个人的适应能力,学会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压力,掌握应对压力的技能。首先,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适应环境的基础,其次,在交往过程中应该掌握有效的人际沟通技能,做到满足自我尊重他人的要求。在增强自我适应能力过程中,个人需要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并有团队协作意识;在面对日常压力和困境时,应敢于接受和面对、主动寻求帮助、善于利用他人所能提供的社会支持。而面对压力,应具有坦然、淡定的处事心态。自我调适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也是大学生自我成长的关键,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人际关系的处理。

2.3 努力学习、提高文化素养 大学生亦是学生,作为学生本身来说应该以学业为重,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必要的知识、技术及能力,从而形成优秀的品格,促进心理和人格的全面发展,现今社会竞争激烈,大学生不应被当前的物质形态蒙蔽住双眼,需要将眼界放开,首先应该将基础知识(专业课)学好,其次多读好书,深入思考,在不断丰富自我开阔眼界的同时使得自我的心理问题得以舒展,通过知识的积累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是将来走向社会的必要条件,更是提高文化素养的毕竟之路,带着丰富的知识和健康的心理走向社会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3 结 论

大学新生的心理教育很大程度上需要新生本人的积极配合以及自我的调整。教育者应当与时俱进,应当不断地改进教育的方法,使教育和治疗更加富有成效,不断扩大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健康成长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刘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青年科技,2010年第3期.

篇7

关键词:高年级语文教学 心理健康 教育研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当中,应结合语文学科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沟通的特点,可以渗透学生们健康的心理教育,教育学生发展其健康的品格,培养学生坚毅的意志品质,促使学生积累和开拓自我、全面、和谐的发展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一、提高自身素质,为学生以身作则

想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提高学生们的整体素质使之拥有美好的人生未来,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拥有良好的态度和健康的心理。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调整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以积极向上的情绪调整整个课堂气氛向学生传递有用知识和正能量,在课堂上以真诚的笑脸和友善温柔的话语,使学生自己能够主动学习并且在学习中产生乐趣,这样才能使其自身心理健康并有良好的学习效果。在平时语文课程中有爱国主义内容的课文时,我们要充满着正义爱国的心情,教育学生拥有饱满的爱国心情,让学生的心潮随着你的心情激荡澎湃,产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忠诚拥护国家,热爱社会。在课堂中,给予学生一定的回应比如一个笑容、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都可以给学生一种激励和鼓舞,又可以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活泼的气氛。当课堂出现沉闷的气氛时,学生也学习不好,上课会产生一种压抑感,但是教师适当的调节一下讲一些开心的事情,调动学生的心情时,就会使学生开怀大笑,学生开始高兴起来对学习有一定促进作用。学习中能够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沟通师生情感提高学习效率,可使学生思维活跃,处于最佳学习状态并能够自己积极的完成学习,同时可以进一步促进学习效率,从学习中找到乐趣知道自己学习是为了以后有美好的为了,知道自己学习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学习丰富自己的头脑以致可以影响更多的人。

二、寻求语文课堂中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从教材中传播健康思维

现在的素质教育培养的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并非把升学当作唯一目的,而是提升高年级学生心理健康各方面因素为目标的教育内容。对于语文这一基本学科,通过教育学生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培养学生成长的必经之路,这些种素质的基础,学生不是个空壳他们有他们的思维和思考方式方法,我们需要培养的不是个空壳而是今后贡献给国家更有用的人才。而好孩子的心灵和思维是通过我们来逐渐塑造的,使他们健康的、完整的生长。在正常的教学实践设计中教师要不断的渗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根据书本上的内容,把课本引申的深刻目的传达到孩子们内心深处。需要高年级语文教师进一步地探讨,并把重点内容教授给孩子。

2.语文教学中建立心理健康的课堂气氛

在平时语文课堂中,我们需要时刻观察学生们的情绪变化,教育他们拥有健康的人格和品德,培养学生们意志健全和良好的适应能力等,比如当学生们遇到困难时,作为老师应该鼓励学生们加强自信心,不应该敷衍了事,要对学生倾注我们的感情,应该更加努力的应对问题完成它,并且建立学生健康的心灵在未来的生活中如何面对压力,减轻学生们的心理障碍。我们要尽量呈现一个轻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快乐中完成学习内容,乐于学习享受学习的过程,同学之间相互帮助,来提高学生们对学习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学生才会更加主动学习主动思考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成为学习的主人。

3.课后生活中体现心理健康教育

在课堂短短的时间达到对学生的要求是很难的,所以在课后的作业和生活中我们也要教育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由于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的要求,一些对课文的背诵和理解等,一些学生也往往因为作业的枯燥性和硬试性而不爱完成作业,就要让学生们了解中国古诗文的博大精深,故事具有抒情、简洁、丰富而短小的特点,熟读背诵并加以理解对我们学习有主导作用,从古诗中熏陶到其中的精髓和民族文化。所以教师们要综合考虑语文教学特性,在留作业时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来给学生练习,同时也要减轻孩子们的学习压力,既能让学生感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平时的课后生活中根据每个学生自己的性格、家庭背景,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把每个学生当作自己的亲生孩子,在家庭中他们出现了什么问题,与其他同学是否和睦,发生了什么口角或者嫉妒心理等问题,倾尽自己的所能帮助每一位学生。

三、结合高年级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从教材中发现历史人物个性品质,对学生们进行心理教育渗透,将优良的品质传染给学生们。情感是组建人格稳定和发展的渠道,是一种特定的心理素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情感正处于一种高度变化的过程中,高年级的语文教育就是对其情绪状态给予一条正确的道路,给学生们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形成。同时,高年级学生们可以通过调节自己的心态,在平时的课堂中和课后的学习保持健康的心情。

篇8

关键词:和谐社会 建设工作 人格熏陶侧重点 培养探究 具体对策

在和谐社会伟大进程的助推之下,国内社会经济的物质实体迅速呈现井喷式增长膨胀的导向趋势,而与之适配的社会群体精神文明的改造构筑却显得相对滞后拖沓,尤其是在社会群体的人格培养层面的思想道德的锻炼培训之上,不仅仅是陈陈相因式的乏力无为,而且依旧是老生常谈化的说教堆砌。从而也使得当下相当社会群体的基本道德素养低下、心理防线脆弱、精神架构空虚。基于辅助和谐社会伟大工程协调推进以及提升社会群体人格水准稳步拔高的核心导向,切实通过强化社会群体人格教育培训工作推展,持续推进社会群体积极健康的意识理念培养、有效完善细化社会群人格思维交流保障体系的创设铺展,从而最终实现和谐社会伟大进程架构下的社会群体人格道德修养素质的全面改善与积极塑造。

一、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群体人格培养的价值位阶

当代社会日益呈现物质极度丰富下的精神畸变、道德标准模糊,从而导致主流价值观被鄙夷、庸俗关系学大行其道,和谐社会伟大进程的推进实效也因此遭遇了阶段瓶颈,切实充分地进行社会群体的精神文明改造已经迫不及待,所以人格教育培训工作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程中的进一步确立构筑就显得至关重要。而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当适时合理地将基于唯物主义核心理论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取向、崇高正确的价值理念等人格层面的知识集合进行高效全面地普及推广,力争在丰富多元的培训实践之中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运作机制“改造思想,锻炼人格”的独特优势,从而凸显其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工程的辅效用。

社会主义人格培养机制倡导的是既要做事又要做人,在这个精神文明的改造理论体系的实践过程之中,社会系统的受教群体丰富了对自然、对社会以及对自我的整体认知,并在实践体验之中一步一步地培养出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高以及国家使命感,以及牢固树立无私奉献社会的崇高意识.并转化为刻苦学习、努力工作、报效国家的精神力量,最终协调实现自我品德情操的深层升华。

和谐社会伟大进程架构之下的人格培养机制除了要在思想道德、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等基本概念层面强化社会群体对于自然系统、社会物质实体以及精神文化载体等的评判、定位、接纳、审视的思维活动过程之外,还要协调契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导向,需要侧重社会群体这一价值主体的自我价值的能动反作用,要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伟大事业的时代使命与教学实践紧密有机地衔接,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设计、社会调查研究、社会问题处理以及反馈,在社会实践中处理好各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让社会群体真正走出课堂,走入社会,从而稳步提升受教群体运用马列主义理论分析、解决在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之中遭遇的一系列实践问题的应用能力。

二、和谐社会建设构架下的社会群体人格培养的更新探索

1、强化思想道德教育培训工作推展,持续提高社会群体积极健康的意识理念

首先,坚决杜绝形式主义扩展泛滥,人格培养建设工作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务必做到准确全面地传达上级领导重要指示、及时下发足量的思想道德建设指导学习手册、长期固定地组织师生群体认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会议精神的集体学习;其次,负责人格培训的相关人员需要深入贯彻上级领导的“找抓促”的重要指导方针,以身作则地在社会群体思想道德建设的建设之中有效带领社会群体找出问题症结所在、很抓关键要点、及时高效解决,从而促进人格道德建设宣传工作的扎实牢固;再者,进一步加强对未成年社会群体的思想道德建设知识的集中培训,固定组织专人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经验交流学习,及时开展“一帮一带,共同提高”的模拟演练问答活动,让未成年群体在人格道德建设知识技能演习之中落实检验所学知识,强化拔高思想认识,最终稳步学生群体的积极健康的意识理念。

2、进一步建立健全严密完备的人格培训宣传传播运作机制

社会群体人格培训系统的相关领导管理层需要通过一系列诸如社会主义标杆人物光荣事迹的积极宣传、群体性合作模拟演习活动以及参加相关革命传统集中教育的专家学者专题讲座等途径手段的创设开展,从而使得社会群体及时迅速地树立社会主义正确人格的先觉意识。相关管理层需要持续加强一系列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法制法规、德育操守、价值理念等常识技巧的宣传讲授,稳步增强社会群体的自我奉献理念、安分守法的道德取向以及社会实践技能,进而为人格培训运作机制的创设推进营造协调扎实的客观条件,最终为和谐社会建设工作的长效推进奠定坚实牢固的前提基础。

3、有效完善细化社会群体的心理健康交流保障体系

首先,人格培训管理系统应当及时创设未成年群体心理健康危机干预体系,负责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的心理精神健康信息的收集处理,并对接受心理健康问题咨询、治疗的未成年群体进行全面持续的跟进疏导;其次,通过一系列心理精神健康的课堂教育、专家讲座、团队辅导、集体活动的开展推进,迅速有效地在这一群体之中倡导树立防范未然、生命可贵的理念,从而进一步巩固提升未成年群体的心理素质;第三,相关管理部门需要积极建立与社会专业心理咨询服务机构的合作交流关系,适时组织未成年群体接受专业心理健康医疗机构的集体测试与针对训练,从而全面提升未成年群体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思想道德认知水准,最终为和谐社会的全面推进创设积极稳定的后备基础。

三、结语

社会群体的人格建设工作作为一项具备制约性、组件式、系统化的精神文化的综合工程,在整个和谐社会构筑体系之中发挥着辅助调节的关键效用。切实通过强化人格道德教育培训工作推展,持续提高社会群体积极健康的意识理念、有效完善细化未成年群体的心理健康交流保障体系等模式途径的创设铺展,最终有力助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运营系统的稳定、协调、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长荣.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几个着力点[J].教育,2012(1)

篇9

(一)主题引领

拥有积极乐观的情绪是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具有文质兼美的特点,语文教师要从文本中发现真、善、美的因素,以“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去影响学生,学生就会摒弃心理上一些不健康的因素,逐渐形成积极乐观的健康心理。一代伟人的《沁园春?长沙》一词,表现出宽广的胸怀、乐观的情绪以及伟大的抱负,这种情绪的传染会带动学生的积极情绪;《鸿门宴》中的刘邦是以一个“弱者”的身份出现的,但又体现了一个政治家的风范——以柔克刚,弱中求强,以至于强;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体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质,都会对学生的心灵起到震撼作用。

(二)生命教育

积极进取,充实生活是当代学生心理健康的又一标准。语文课程具有鲜明的人文性,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的同时,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展示生命的个性,从而最终提高生命的质量。教师就要尽力挖掘教材中生命教育的因素,让学生认识生命的本质和意义,热爱生命。如“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叶子》中,贝尔门冒着狂风暴雨画的永不掉落的最后一片叶子,却给了生命垂危的琼西带来了战胜病魔的最后希望,从而唤起了琼西对生活的向往。贝尔门用生命为自己的艺术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留下了一幅不朽的杰作,这种生命的传递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藏羚羊跪拜》一文中,“那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为“人和动物的和睦相处”提供了范列;《石缝间的生命》中借石缝间顽强生长的草木生命,让学生明白:“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锤炼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三)榜样示范

榜样示范法是以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为基石的。班杜拉认为通过观察榜样示范而进行的学习对于新的社会行为的形成比通过反应结果进行的学习更有效。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教育应该是学生没有意识到受教育的情况下,却受到了毕生难忘的教育,而这种潜移默化过程中的教育,往往具有滴水穿石的作用。”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构成了中外古今的“群英谱”,他们可以说是榜样人物,教师要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用优秀的人物来滋润学生的心田,医治学生的心理疾患,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如日本作家粟良平的《一碗清汤荞麦面》中塑造了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怀着对生活的美好愿望,通过不停的奋斗,终于改变生活状况的母子三人;《寻找时传祥——重访精神高原》中的时传祥——一个普通的掏粪工人的名字,却以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的行动,被永远镌刻在了共和国的英模录上。

(四)情感渗透

现代教学论认为:“情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它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情感色彩鲜明强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文内容,提升学生的情感温度,把亲情、友情、爱情这三条线串起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人世间的真善美,培养其健康的心理。如《背影》中抒发的浓浓的父子深情;老舍的《我的母亲》中所流露出来的那种“子欲孝而亲不待”的遗憾;《陈情表》全文表达出的“孝”心。这种至情至性之文,是陶冶学生性情,提高道德修养的范文。总之语文教材中到处渗透着心灵的光芒,只要善于挖掘,学生自然能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提高人生修养。

二、在课外阅读中提升人生修养,是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心理学中有一种治疗方法叫“阅读疗法”。阅读疗法是一种藉由阅读图书或接触其他信息材料,帮助读者疏解负面情绪困扰,进而达到身心平衡之状态的一种方法。“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说明读书对人的性格塑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汉代文学家刘向认为:“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书除了“成性格”和“医愚”外,还具有治病的作用。根据这个原理,在语文学科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阅读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给学生的心灵一个充满阳光的窗口。课外阅读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学生进行经典名著阅读,可以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鸿沟,吸收全人类的文化精粹。思想情感升华了,综合素养提高了,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美的熏陶,接受了人类创造的智慧的洗礼。如阅读美国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学生了解到正是由于海伦?凯勒的老师教她学习了词语,才打通了她认识世界的心灵之窗,从而激发了她对生活的热爱,塑造了身残志坚的海伦?凯勒的健全人格。学生不仅认识到阅读对于认识世界的作用,更吸收了其中的精神力量——作为肢体健全、风华正茂的学生,更要有无穷的斗志和毅力去迎接人生的挑战。

三、结合写作教学,为心理健康筑起“防御线”,开辟心理健康教育的广阔空间

对于一个学生来说,能够认识和接纳自己,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心理疾患”是因心中堆积的情感不能及时排泄,心中淤积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而形成的心理问题。写作是情感的表达和情绪的宣泄,在写作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写作的技巧、组织文章的结构、运用修辞等,在内容的选择上应投射在表达自我,剖析自身上,为自己的心理保健筑起一道“预防线”,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广阔的空间。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设置的作文题目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如作文训练中出这样的题目《我是这样一个人》,这样可以达到认识自我的目的;口语训练“自我介绍”,笔者让每个学生用“我”开头连说五句话,但是不准“自报家门”,要说出其个性来。长时间以来由于忽视了对自我的认识和肯定,很多学生说不出自己的个性特征或者羞于说出自己的个性。但经过艰难的启发和练习,他们能够正视和面对自己,不仅训练了口语表达能力,也正确认识了自我。这之后,他们在公共场合开口表达自己并不困难。

四、从语文实践活动中寻找契机,释放学生的心理空间,是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

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自己的能力是现代学生心理健康的又一标准。语文实践活动不仅提高了语文应用能力,而且增强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课外活动能培养学生公正、诚实、信用和自律等优秀品质,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如进行“名言警句的收集与整理”的语文实践活动,笔者不仅让学生收集,还让学生就某条名言警句讲其含义与喜爱的理由,每一条警句名言对学生的思想都是一次震动,学生在品味、诵读中自然地懂得了一些做人、学习的道理。

五、语文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

篇10

[关键词]高职生 生涯规划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2-0103-01

大学生生涯规划以心理健康为条件和基础,包含对心理健康的筹划,在客观上能促进心理健康。[1]高职生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规划也是相辅相成的,同时也为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起到核心作用。因此,在职业大学中将心理健康教育与高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融会贯通,使其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就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帮助学生在可持续发展的职业道路上顺利走向成功。以下将分别从三个方面说明心理健康教育与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融会贯通的迫切性。

一、加强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职业生涯规划的融通

在大学期间,高职生的心理健康课程主要帮助大学生更透彻地对自身心理和素养进行了解。在了解自身的心理特性和性格特征后,能对自己的未来生涯有更准确更深刻的定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职业生涯规划相辅相成。一方面,高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在校学生有激励和促进作用,能更好地激发个人的潜能。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能使高职生更清晰地了解自己,修正自己,辅助了其对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理性推动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为如下几点:

(一)课程目标互补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是以心理学基本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定义、要素、结论和举例分析,让学生掌握一定理论的基础上具有分析自己性格和心理的能力,从而掌握与未来职业生涯规划有关的技能方法。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大学生会主动抽取对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发展有意义有帮助的内容并进行强化,有目的性地学习可以使学生印象深刻,学以致用,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职业生涯规划的建立与发展也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二)课程内容互补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注重理论基础,以心理学为主指导行为实践。生涯规划课程以实践设计为主,建立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基础之上。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学生对自身的情感、意志、爱好和气质都有深刻的了解,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适合哪些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恰恰能从浅入深地帮助学生由内而外地逐步对自身进行剖析和掌握。只有正确地掌握自身的性格特点和气质要素,才能正确地规划人生职业生涯,定位自己在工作岗位中的角色和发展方向。

(三)课程教师一体化和工作深度化

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很高的关联性和融通性[2],由同一位教师兼授两门课是比较理想的状态,但在我国很难达到。在大学里普遍都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对其负责的是对应专业的教师,无法实行课程教师一体化,也无法从整体把握学生对两门课的统一结合。要想改变这种状况,除争取课程教师一体化外,还需教师具有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融合渗透的意识,打破两门课程各自为营的局面,深度开展课程实施工作。

二、加强高职生心理健康咨询与生涯规划指导的融通互动

积极的心理指导人的积极行为,高职生的内心是否健康是合理并积极地规划未来职业生涯的关键所在。一个人若有着积极的心理,更能激发内在的正面能量,并通过不断的努力和进取,最终达到人生职业的辉煌。这是积极健康的心理给人所带来的正面动力,并在很大程度上给一个人带来成功和良性循环。大学生的年龄正处于青春敏感期,思想波动大,性格易烦躁迁怒,若不能合理地排解负面情绪,很容易一蹶不振影响整体人生轨迹的发展。学校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在此时就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心理健康咨询机构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保障了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其次,心理健康机构又可以正确地引导学生如何贴切合理地设计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在通过耐心的沟通、彼此的信任和深入的了解之后,心理健康机构可以更准确地给予对应学生的真切建议,起到了互相配合、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心理健康机构只是一个客体,起辅助作用,真正设计和完成人生职业规划的还是高职生本身。

三、强化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生涯规划实践的融通互动

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是主观原因,而未来的职业生涯确是客观存在的,如何紧密地结合两者之间的关系成为学校教育面对的一大挑战。在学生时代,职业生涯显得遥不可及,但其就业形势形成的压力却又迫在眉睫。作为学生的培养基地,学校是否具有合理严谨的学生培养模式和衔接就业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学校开设的课程应围绕就业对口专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展开,奠定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其次,校方领导应多与社会单位企业保持良好的互助协作关系,及时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动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实战型人才,同时尽量为学生争取在企业进行实践学习的机会,提高学生就业时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