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1-17 17:48: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发展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技发展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理工科院校 文理融合 文科定位 特色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2-012-02

当代社会面临许多重大问题,如生态、人口、经济规划、城镇建设、科技发展等,要求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通力合作,解决这些问题,即要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理工科大学人文学科的建设,正是顺应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大趋势,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技能、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 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忽略, 出现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不均衡,导致在市场竞争中缺乏综合实力,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不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很多理工科院校都开设了文科,以此营造校园的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增强学校的软实力,这既是理工科大学实现综合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理工科院校设置文科专业的必要性

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使学生学习和掌握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是高等教育的目的,但不是高等教育的全部目标。我们不仅要传授自然科学与工科知识技能,还要从道德情操、社会责任感、工作态度、文化素养等方面教育和培养学生,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杨义认为,繁荣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一种“文化工程”,而文化工程是一种人心工程,具有四个要点:其一,涉及一个民族的总体科学、道德和精神文化素质;其二,涉及一个民族对世界、社会和人生的价值共识;其三,涉及一个民族对全局问题、突发事件和日常现象的理性思维能力;其四,涉及一个民族的社会管理和社会运行的质量和效率。科学技术赋予社会以物质基础、物质力量和物质形式,而人文社会科学赋予社会以前进方向和精神内容。只有把物质形式和精神内容结合起来的社会,才是一个完整的充满生命力的有机体。理工科高等院校的大学生,不仅要具备创造物质文明的才能,而且也应是精神文明的承载者与践行者。

1.文理交叉是时展的趋势。文理分家的教育模式使得我国理工科院校人文氛围相对淡薄,而现代科学正在逐步形成一个具有整体功能的大科学网络。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距离的缩小,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壁垒被打破,它们之间的交叉、渗透,融合成为当今文化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正如牛顿所说:人文与科学“在山下分手在山顶相遇”。适应科学综合化、整体化的发展趋势,在理工科院校发展人文学科,文理渗透,是遵循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必然的选择。

2.文理融合是培养现代科技人才的有效途径。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改变,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不再是工业文化时代的“专才”,而是具有专业知识技能的情商、智商兼具的复合式人才。而目前片面的专业教育状况令人担忧,科学与人文分离的结果,就会出现两种畸形人,一种是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一种是不懂技术、奢谈人文的“边缘人”。文理相隔如山,壁垒森严,这种机制塑造出来的“人才”,如何在知识经济社会担当大任?时代向人们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强调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通才教育,而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才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3.文理渗透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最佳方式。创新人才的重要标志是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源于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则是建立在抽象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紧密结合的基础之上。从研究方法论上说,一个科学的发明和发现,既需要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也需要直觉、联想、灵感等非逻辑的感性思维,只有抽象逻辑思维,而无形象思维是难以培养出创新型人才的。1981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美国加利福尼亚洲理工学院的罗杰尔・思佩里博士,以令人信服的科学事实证实了人的大脑的左半球与右半球具有不同的功能:左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右脑以形象直觉思维为主,各司其职,又互相协作,缺一不可。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左脑和右脑功能的同时开发,抽象逻辑思维与形象直觉思维的共同辅佐。

早在本世纪初,西方一些著名的大学就力图克服这种片面性,探索科技与人文的汇通之路。哈佛大学的学生在一、二年级开设“通识课程”,广泛涉及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的内容。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科学生要学习占总课时22%左右的人文课程,即是避免技术对人的异化所采取的对策。

4.文理兼备是创办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学科的综合性和人文精神的健全是大学的灵魂。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覆盖面都非常广泛,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尤其拥有强大的基础学科,这是学科发展的源泉;同时又有许多交叉科学和新兴学科,使学科群中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具有旺盛的生长点。

在众多学科中,人文学科显得尤为重要,不仅是综合性大学,也是理工科院校的精神筑基学科,正是它构成了一所大学文化性格的内核,是大学的灵魂所在。历史证明,没有人文学科丰沛的学术滋养,其它学科将有沦为技术化、工具化的危险,最终也不会得到长足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大学的办学理念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人文社会科学在现代大学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一流的人文氛围,就称不上现代意义的综合大学”,这一理念已经深入到高等教育的各个领域。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国内一些卓有远见的理工科大学如清华大学、北京钢铁学院、华中工学院等,就已领先一步,恢复或开设了人文学科。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批理工科大学也把目光投向了人文社科领域,成为繁荣发展人文社会科学事业中不可忽视的一支生力军。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实践,这些院校已基本完成综合性学科布局,改变了以往“以理为主,兼有经管、人文学科”的局面,实现了向综合性学科转型的目标,从而奠定了向一流大学迈进的基础。

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强调教书育人和传承知识是大学教育的传统。如德国的洪堡大学把人文情怀的培养、科学研究和创新知识的重任赋予了大学,美国高等教育则进一步强化了大学应当具有服务社会的责任感。由此,教书育人、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成为现代大学的基本规定。而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的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具有人文情怀和创新能力的综合性人才,这就对当代的大学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综合化发展:一方面是指综合性大学要有更大的学科包容面;另一方面则尤其要求理工科大学尽快实现综合化转型,在保证工程技术和应用性优势的同时,加强基础理论学科和人文社会科学。

二、理工科院校文科专业的发展路径

理工科高校的文科有别于综合性大学,文科建设不能一味循着综合性大学的培养道路,实力上也很难与之分庭抗礼。要提高竞争力,就必须出奇制胜,要善于把后发的劣势变成灵活的优势。在设置专业时根据自身在全国高校结构体系中的地位,找准自己的学科发展定位,既要尊重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又要依托理工背景,着力创办特色鲜明的文科专业。因此如何设置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达到预期的目标,就成为理工科院校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由于理工科为主的大学中文科的学科地位总体偏低,基础较差,资源有限,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在设立专业时不能操之过急,应当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

1.服务理工类学科,奠定本学科基础。在这一阶段,文科定位应是为学校的学科建设提供服务,增强本专业及与之相关专业的师资力量,为下一步的专业发展打好基础。开设一些通识课程或选修课,如文学、社会学、劳动关系、政府管理学、国际关系、法律、哲学、心理学、音乐以及美术等学科,作为科学与工程课程的有益补充,培养理工科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积累相关的文科师资,如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许多重点理工科大学在此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开设文科专业,服务学校的学科和校园文化的建设,对理工科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重要的影响。其一,通过开设人文学科课程,使理工科学生通过必修与选修的文科课程,获得人文学科的知识滋养,在个体的知识结构上完成文科与理工科的融合,实现知识结构上的全面发展。其二,通过师生与学生交往影响学生,文科教师以其特有的气质、价值取向与人格魅力,影响理工科学生。课下,理工科学生通过与文科学生的交往,受到文科学生的言行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影响。

2.找准发展定位,确立专业方向。理工科院校与传统文科院校的文科专业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前者很难与后者的专业水准竞争,理工科院校文科必须找准自身定位,确立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专业方向,和学校现有的学科交叉融合,增强社会竞争力。所谓的学科交叉,并不是直接将文科专业与理科专业生硬地嫁接起来,而是既要利用优势学科,又需要保持本专业本身的特点,有目的,有针对地形成一种优势资源的整合,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和融合,跨学科组织学术创新团队开展学术研究,为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学习提供便利。比如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文科发展策略,就是要“培植与工程、科学及数学直接相关的文科”。在它的课程中,有45%的是文科,但是以其所拥有的世界一流的理工科为基础。例如它在管理领域取得的优势,就是与工业生产、工程科学联系密切的生产运行管理、运输后勤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房地产管理等新兴学科相关,这样的成功案例为我国理工科大学文科的设置和发展提供了思路。

3.形成特色,走向成熟。学科要发展就不能满足于辅助和服务的地位,必须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学术和学科地位,有能够满足自主发展的一定学生规模、专业数量和学科层次,要形成一定的学科群。扩大学科规模,然而这种扩大决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学科种类的多和全,应该更加重视学科的质量和学科间的相关性,根据学校自身的情况和追求的目标,准确定位文科发展的方向之后,就要力求形成与学校发展定位相一致的文科结构和特色,应用学科和基础学科设置合理、协调发展。

4.服务社会,特色培养。鉴于文科教育和科研与社会需要相脱节的现象较为普遍,理工科院校的文科设置应该打破固守书斋的传统办学模式,及时调整和改变思路。要密切关注现实,主动投身社会实践,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根据地方需要不断调整学科方向,提供理论参考和咨询服务,切实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同时,还要坚持学科品格,不随世俯仰。如果在强调服务的过程中,忽视自身学科建设和发展,其科研和人才培养就会失去依托,最终会导致服务功能的丧失,也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大学精神在于探求真理,完善人格,教化社会,泽被人类。在当今经济日益发展、科技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势必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水平,取决于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总量和质量。因此,在理工科院校中构建大学精神,人文学科尤其要凸显其文化作用,消除市场经济使人“物化”的危险,淳化师德,涵养师生心灵,使大学真正成为知识、思想、理性、道德的诞生之所,成为人类精神的家园。

篇2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在于推动信息与电子类学科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有助于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与基本能力、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有助于学生工程实践素质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能力;有助于吸引、鼓励广大青年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5-7]。从1994年开赛至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从某些方面有效地推动了各高校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电子设计竞赛要求参赛学生完成从选题、收集技术资料、设计方案论证、软硬件设计、元器件选择、组装制作、调试测试、排除故障、做出样品到撰写设计报告的设计制作全过程,并且要求组队参赛,因此队员需要有很好的协调能力,合理地进行分工与合作。总之,电子设计大赛对于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软硬件综合应用能力、文档书写能力及品质意志、团结协作精神等都是一个很好的训练,而这正与我们的硬件课程设计教学目标不谋而合。经过分析论证,我们提出引入国际著名半导体器件公司的技术平台与设计支持,以电子设计竞赛的方式来实施硬件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思路。

竞赛式课程设计教学的实施

课程实施形式为集中讲座与开放实验相结合。集中讲座4~8学时,内容包括硬件系统设计方法及过程介绍、规范、工具、报告文档整理等,引导学生建立系统产品开发的总体概念,明确项目开发的过程及各阶段时间节点要求、文档规范性要求与开发作品的功能与性能要求,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考虑学生还有其他课程的学习,开放实验时间约为15周。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计内容,并以报告和实物运行参加课程考核。整个过程着眼于学、思、知、行的有机结合。具体实施过程及各步骤所需时间如图1所示。由于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校阶段必修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因此设计题目应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同时兼顾设计内容的实用性、先进性。我们通过设置指定项目与自选项目、基本内容要求与发挥部分要求,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步完成项目要求并进行改善与提高,使学生够得着又不断超越。

首先学生根据所选题目,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法、各种手段去图书馆或网络查找相关资料,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对选题进行认真分析;同时还须针对所拨经费数额进行元器件的市场调研,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并进行方案论证,包括实现方法研究、技术水平分析、理论计算推导和分析设计仿真等几个方面。然后教师对每个组的设计方案进行分析、评价,引导学生发现设计方案的缺陷和不足,明确后期工作计划与努力方向,同时督促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备齐所需器件。这期间教师既要避免包办代替,也要避免撒手不管,做到既能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同时又在学生遇到难于解决的问题时不至于感到孤立无援、束手无策以至于放弃。

在课程设计的末尾阶段,专门设置2周的集中时间,使学生能进入实验室进行课程设计项目的实现、调试与性能指标的测试。这个阶段是课程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能促使学生直接面对实际工程项目与产品开发中的困难,领会科研与产品研发的挫折、压力与成功,并在实战中获取更多的实践经验与体会。

学生完成整个选题后,各个小组将在课程中展示实际成果,接受包括指导教师在内的验收教师组的评价、质询,并进行答辩。这个环节主要是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的掌握程度,项目计划组织、工程实现、总结表达能力,观察学生实践过程中在构思、方法、设计等方面的闪光点。这是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形成和提高的重要阶段,也是一个画龙点睛的过程。

我们的教学不仅仅要“授之以鱼”,更强调“授之以渔”,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全面素质的提高,促使学生能够向更高目标冲刺[8-10]。为了保护并鼓励学生的创新欲望与主动学习、主动实践的兴趣,我们在这种竞赛式课程设计教学中采用了2种评价体制并行的策略。一方面,针对电子设计竞赛,参照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施行方式,主要“强调项目以团队为单位的实现结果”,通过比较各组基本与发挥部分的功能与性能,评出奖项等级,对学生的创新与才华给以充分肯定;另一方面,针对课程设计教学环节的课程成绩,采用“结果与过程并重”的考核方式,针对所有学生实行个人评分。这样对于那些在项目中出现了错误,导致最后实现不够成功的学生,仍然可以根据其过程中的努力,给予正确的、与学生努力相应的评价分数等级。这种将学生的过程考核与小组的最后实现结果进行综合考核的评价体制,既保护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又强调了学生的个人努力与小组项目结果的协调发展,培养了学生将个人的成就荣誉与集体的成就荣誉相结合的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行为习惯,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

实践效果

篇3

关键词:生物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 课件 积件

当下,全国范围的生物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师范生物教育作为生物教育的一部分,也面临着改革中的各种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国力的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技术现代化也得到较好的发展,课堂教育技术的变革是整个教学改革的核心部分之一。教学中广泛运用的各种媒体作为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它不仅使教学视听化、形声化,而且使课堂的直观性更加突出;更重要的是多媒体“活化”了教材,所以备受广大师生的欢迎。因此,课堂教育技术现代化,将集中体现在课堂教学现代化的改革中。然而,在课改实践中,我们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现实问题:如何使计算机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

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价值体现在哪里呢?它可以帮助组织教学、增进师生感情、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突出重点和难点并帮助教师调控教学进程。由于生物课程本身的特殊性,可以说,根据教学目标借助多媒体传递知识信息是个很好的达成学习目标的手段。

然而,在生物课改中运用多媒体特别是课件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的尴尬。许多经验丰富的教师都在反思:为什么过去我们辛辛苦苦制作的大量的课件,却很少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现在新搞的多媒体课件,除了观摩教学与现场会之类活动外,也很少为广大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普遍使用?

实践出真知。课堂教学中课件运用的种种不便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积件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什么是积件呢?积件(Integrable ware)是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组合运用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的教学软件系统。它不仅仅是在技术上把教学资源素材库和多媒体著作平台的简单叠加,而是从课件的经验中发展出来的现代教材建设的重要观念转变,是继第一代教学软件课件之后的新一代教学软件系统和教学媒体理论。因此,我们认为,在生物教学中由课件向积件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课件的特点和局限性

课件是用于学校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软件和电教教材,反映了人们对CAI的认识。可以认为课件是在一定的学习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反映某种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的计算机软件。常见的生物课件的基本模式有操练与练习型、指导型、咨询型、模拟型、游戏型、问题求解型、发现学习型等。无论何种类型的课件,都是教学内容与教学处理策略两大类信息的有机结合。课件具有以下特点:

(1)课件与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学习理论密切相关,是编制者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的具体体现;

(2)课件成品后不可修改,不能由教师和学生重组改造以适应自己当前的教学;

(3)适用于事先确定的特定的教学目标与具体的教学情境;

(4)有的课件完全与教科书配套,按教科书章节安排课件内容;

(5)具有整体性、固定性、特定性、封闭性。

优秀的课件能够按照某种学习理论和教学策略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由于课件自身的基本特性,决定了在教学活动中使用范围很窄,受到很大局限。

无论多么优秀的教育专家和特级教师根据科学的学习理论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设计开发的课件,也只能适用于某一特定的教学情境,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教学情况。人们都知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世界上没有一个固定的教学模式。就我国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看,由于地区、学校、社会环境、师资素质与个性、学生对象等因素各不相同,因而同一课件很难为不同的教师应用于各自不同的教学情境中。即使参与开发设计课件的教师本人,随着时过境迁,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也需要调整课件以适应当前新的情况。师范教育更有着区别于普通教育的特点,相对而言,它具有广而浅的特点和要求。目前我们所能运用的生物课件很多是为高中生物教学服务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这些课件很难得心应手。

课件的编制者力图按照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和优秀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来设计课件,其结果却往往是以少数人的经验和智慧“包办”千百万师生的实践。显然,这是课件编制者与学校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在角色上的“错位”,即课件设计者取代了教师的地位,教师变成了计算机软件的“用户”。

生物课堂的教学改革实践证明,这种事先由教学设计确定的、有固定程序的、定型情节的、模式化的、封闭的、整体型的第一代教学软件,不利于教师和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发挥,不适应于千变万化的现实课堂教学。学校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需要从课件思想向一种更灵活的适应不同教师不同教学情境的方向发展。

二、课件向积件发展的必要性

积件由积件库和组合平台构成,包括教学信息资源、教学信息处理策略与工作环境。积件库是教学资料和表达方式的集合,可将大量的知识信息素材提供给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由使用。积件库包括以下五种类型:

①多媒体教学资料库。包括图形、表格、公式、曲线、文字、声音、动画、电视等多维信息的素材资源库。

②微教学单元库。微教学单元是以帮助教师讲授某个教学难点,或帮助学生学习某个知识技能点为目的,或为学生探究认知而创设的学习环境等而设计的“小课件”和“微世界”。它短小精悍,且又符合积件组合平台要求的接口格式,方便教师学生检索和组接在当前的教学情境中运用。

③虚拟积件资源库。将网络上的资源作为积件库资源。

④资料呈现方式库。供教师选用的各种教学素材表达的方式。

⑤教与学策略库。我国生物学教学中教师们授课和学生们学习经常使用的方法就几十种,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就几种,如讲述方式、问答方式、习题演练方式、记忆背诵方式、动手操作方式等,将不同的策略方式设计成可填充重组的框架,以简单明了的图标表示,让教师在教学中根据自己需要将不同的素材、微教学单元与不同的资料呈现方式和教学策略方式相结合,将产生“组合爆炸”式的效果,灵活地应付各种教学情况;让学生在学习中根据自己需要将不同的素材、微教学单元与不同的资料呈现方式和学习策略方式相结合,更能帮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积极探索和认知学习。

可以说,多媒体教学资料库中的各种素材类似于生物的细胞,微教学单元库中的各种教学“小课件”类似于生物的组织或器官,这些基本的细胞、组织和器官可以构成千姿百态的生物世界。

积件是针对课件的局限性而发展起来的新的教学软件模式和新的教材建设思想,它的主要特点有:

(1)注重人的主体性。积件将教学信息资源与教学思想、教法、学习理论相结合的主动权交给了师生,将过去课件设计者从事的教学设计回归到教师学生自己的手中,成为教师和学生教学活动的工具,因而适应任何类型的教师与学生,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重组性,充分体现了面向21世纪尊重人、以人为主体的教育思想。

(2)积件与教材版本无关性。积件是以知识点为分类线索,这样,无论教材课程体系如何变化,教材版本如何变化,积件都可被师生应用于当前教学活动中。这一点对于师范生物教育尤为重要。师范生物教育所用的教材往往与高中教材有很大差别,即使与高中所使用教材相同,也有着不同的教学目的与要求。积件这一灵活性的特点更适应于师范生物教学。

(3)基元性与可积性。教学资源素材愈是基本的,附加的边界约束条件愈少,其重组的可能性就愈大。

三、课件与积件间的关系

积件与课件的关系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积件包涵了课件的特殊性,课件是积件的特例。它们的不同点是课件适用于某一具体的教学情境,积件适用于任何变化的教学情境,积件更适宜教师学生相互交流为主的课堂教学情景。课件经过适当加工(去除冗余部分,规范接口标准),就可纳入积件的微教学单元库,为其他教师重组使用;积件经某教师组合成为适合当前教学情境的内容,也就构成了一个“临时”的课件(准确地说,是“堂件”)。课件与积件可以相互转化、相互组合、相互包涵。

综上所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全体师生的参与,积件的迅速发展将一日千里,就像今天Internet的信息爆炸一样。可以说,过去的多媒体课件,画面是运动的,思想和方法却是静止的;其超文本结构是多维的,但整个程序的组合却是一维的。积件实现了静与动的统一、一维与多维的统一、教学素材和教学理论的分离与结合的统一、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的统一,解决了教学活动中人的主体性与媒体工具性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积件集中了当代应用软件的设计思想精华,它有大量丰富的教学素材,用起来很方便,操作界面直观、明白、人性化、教学化,适于全体师生,更适用于师范的生物教学。它适于不同的教学情境,将成为当今生物课堂教学的实用工具。

参考文献:

[1]充分利用多媒体,提高生物学教学质量.

篇4

关键词:科技发展战略 实施效果 指标体系

当今世界,随着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的日趋深入,科技发展战略制定和实施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部门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要使科技发展战略真正发挥效用、创造价值,必须要从概念阶段转化为实际行动阶段,战略实施与控制给科技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保证。本文提出了科技发展战略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基本思路,并根据此思路提出一个简洁实用、合乎逻辑的评价指标体系,使科技发展战略实施效果评价更具有实际意义。

设置科技发展战略实施效果评价指标的基本思路

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对战略实施效果进行动态的跟踪评价,应着重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力求客观,注重战略目标的合理性评价。战略目标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活动的方向和所要达到的水平。正确、可行的战略目标是有效实施的前提,是战略控制的评价标准,是战略获得成功的保证。

加强管理,注重战略实施的阶段效果评价。企业只有加强对战略实施过程进行阶段效果评价,并根据评价的结果对战略目标进行调整、控制,才能保证科技发展战略总目标的实现。

突出重点,加强对科技发展战略重点实施效果评价。重点项目的完成,可以有效推动总体战略目标的充分实现,提高战略实现的水平,因此还应考虑设置科技发展战略重点评价指标。

科技发展战略实施效果评价指标及标准

一般来说,评价指标指的是从哪些方面衡量或评价工作,解决“评价什么”的问题,而标准指的是各个指标分别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解决“怎样评价”的问题。我们在遵循了指标设置的少而精原则、微分化原则、独立性原则的基础上,设置了2个一级评价指标,14个二级指标。具体如表1所示。

评价时应注意的问题

不管战略规划时考虑得多么全面、周详,由于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你总会感到“变化大于计划”。因此适时地、客观地、高效地对正在实施的战略进行效果评价,并据此采取相应行动,无疑是保证科技发展战略既定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评价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避免评价时机不当

战略评价活动应当持续地进行,而不只是在特定时期的期末或在发生了问题时才进行。当环境变得愈来愈复杂、市场变化越来越快时,战略评价活动的频率也要相应提高。

避免评价指标短期化

战略实施效果评价时,常出现注重短期的财务指标现象。由于绝大多数财务指标都不是为长期目标制定的,而有些战略需要经过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实施完毕,其实施效果可能在数年后方能显现,因此,这种做法有时不仅难以对战略做出公正、客观、准确的评价,反而在客观上“弱化”了战略目标,并极易对战略实施产生误导。因此,在确定战略评价指标时,要侧重于长期的战略目标,兼顾财务指标。

篇5

我认为,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要素是外部的科技发展、内部的人口增长和资本效率三方面。这其中科技发展是唯一的外部要素,它和人口增长是真正推动经济变大的重要要素,经济内部的资本效率是做实经济大饼的,资本效率的提高也表现在其帮助科技发展的过程中。

如果上述理论成立,那么科技发展将是任何一个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条件。中国的政策也证明了上述理论的必要性和实质性。一直是以学习日本和韩国的国家主导科技和经济开发的思想和方法走到了貌似伟大的今天,当我们意识到那些被我们效仿的国家一个个都败在以充分良性竞争为主导思想的经济体脚下时,我们路去何方呢?

作为一个资产管理者,我们眼中的中国经济不仅仅是股票市场上那些小丑企业的乱舞这么简单。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可持续的中国经济发展从何而来。一路仿制的快速经济发展随着世界化的淡化和金融危机的到来戛然而止。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经济增长是依靠仿制已经存在的科技,同时利用提高中国本身内部资本效率从而填充经济缺陷而完成的。这样的路是不可复制的。因为一旦原来较低的内部资本效率被提高和市场空白被填满,一个从百废待兴的饱和经济的过程就结束了。这时中国将和过去的日本、韩国,甚至中国台湾一样开始与世界发达国家一起竞争额外经济增长率。

产生这种额外增长率的规律是通过良性竞争有效地利用资本支持科技的发展和商业化,但这需要更深层次的社会、法律以及文化环境。

上述这些竞争所必要的社会要素,与以国有企业为经济主导单位的旧经济发展规律相矛盾。在改革开放初期,整个中国的经济氛围非常差,当时需要一群敢做敢为的企业家把当时经济中主要的经济群体——国有企业搞活和搞好,从而带动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篇6

关键词:高校;科技统计数据;科研决策

科研统计是高校科研管理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科研统计数据是掌握学校科研现状、制定科技政策、编制科技发展规划的数据基础和支撑,充分利用科研统计数据是实现科研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各个省市的科技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的科技统计报表,根据分析几个年度内高校科技统计数据的变化趋势,能够得出一些结论性的东西,这样就能帮助高校准确地进行决策,更好地实现高校科学的发展。

一、科技统计数据的来源和构成

从科技人员来看,主要由年龄、性别、学历等相关信息组成;从科技经费来看,主要由经费总量、来源、支出和结余等方面组成;从科技课题来看,主要由课题数目、课题经费额、投入研究人员数、学科分类及相关行业划分等要素组成;从科技成果来看,主要由论文数、专著产出数、获奖情况及成果转化等信息组成。

从上述数据分类及来源可以看出,这些指标的设定基本上包括了高校科技工作的全部内容,但是这些数据的采集需要涉及多个部门如财务、人事、科研等多个部门的共同协作,这些数据的掌控和分析利用,一方面可以熟悉了解高校科技统计工作的具体情况,目前发展水平和未来趋势,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为高校科技工作政策制定和未来科技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决策依据。

二、以某省相关科技统计数据为例进行分析

从分析科技统计数据入手,尊重科技统计数据、以科技统计数据为基础,进而分析未来科技水平发展与科技投入产出的成效,具有非常积极且实际的意义。

以A省57家本专科院校“十一五”期间科技统计数据为例进行分析。

(一)科技活动人员

2011年A省高校投入科技活动人员39000人,比上年增加715人,增长1.9%;比“十一五”初期增加2909人,增长8.1%。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占39.8%,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占40.4%,具有初级和其他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占19.9%。总体来看,“十一五”期间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已经逐渐构成了A省科技活动人力的主力军,具有很强的实力和很好的发展前景;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作为后备力量,人员储备雄厚;初级和其他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比例合理,没有冗余情况。

从2006年到2011年,A省高校科技从业人员只从36091人增加到39000人,增加了2909人,平均每年只增加582人,增加的幅度是非常缓慢的。高级职称的人数从13976增加到15503人,只增加了1527人,平均每年增加305人。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出现这种情况深层次的原因:第一方面,A省高校科技从业人员并没有像高校在校生人数一样同步地增长。学校规模的扩大速度远远超过高校科技人员增加的速度。目前高校的编制还是由省人社厅负责的,每一所高校都有固定的编制数,这个数量并不是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而随意的增加或者减少的。第二方面,A省高校科技发展水平始终在徘徊。可以说是一个教育大省,但是“十一五”期间的发展仍然缓慢,不足以称为教育强省。

(二)科技活动经费

2011年A省高校科技活动经费总收入44.93亿元,比上年增收6.67亿元,比“十一五”初期增收22.02亿元,增长96.1%。其中:政府资金18.89亿元,比上年增收2.64亿元,比“十一五”初期增收11.04亿元,增长140.6%;企事业单位委托经费22.89亿元,增长16.6%,比“十一五”初期增收9.30亿元,增长68.4%;当年学校自筹经费1.56亿元,比上年增收0.13亿元,比“十一五”初期增收0.52亿元,增长49.5%。“十一五”期间,相对于学校本身对科技活动的投入,学校科技活动经费收入的增长主要来自各级政府的拨款和企事业单位的资助。一方面,因为“十一五”期间是中央大力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时期,加大了科技的投入和项目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我们国家也加大了科教兴国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的力度。

(三)科技成果

2011年A省高校发表学术论文36685篇,比上年增长16.7%,比“十一五”初期增长67.1%;其中SCIE(科学引文索引)4818篇,EI(工程索引)8196篇,ISTP(科技会议索引)2865篇,分别比“十一五”初期增长112.1%、168.4%和153.8%,由此看出,“十一五”期间A省三大检索收录论文的增长幅度远远大于全部论文的增长幅度,的层次和水平有大幅度提升,科技成果已经逐渐从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方面转变。

2011年A省高校专利拥有数6669项,其中发明专利3280项,分别比上年增长28.4%和36.1%;比“十一五”初期增长198.1%和212.7%。专利数量是体现科技为经济发展支持的重要指标。“十一五”期间A省高校申请专利数量一直在飞速地、稳定地增长。

综合以上简单的实例,我们可以看出将科研统计中的各项指标和数据结合起来分析,能够得出很多科研发展过程中呈现的趋势,掌握高校乃至全省科研发展各个环节的动向,为合理地制定科研发展政策、调整科研激励机制、健全聘任考核体制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综上,将科技统计中相关指标、数据相结合进行分析,进而展现科技发展新趋势,既可以动态掌握高校及整个省科技发展中相关环节的走向,同时也对科技发展政策的合理制定、促进科技创新、保障考核聘任等相关体制健全等方面工作的顺利开展都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

三、科技统计数据对策探讨

(一)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可用性

科技统计工作是基础性工作,真实、准确、可用是以此为基础的各种分析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但是仍然有部分高校对这项工作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在基础数据采集和更新上经常发生数据缺失、数据失真的情况,这样不扎实的科技统计工作是不负责任的。对上下两年增减幅度较大的高校,应进行严格核对,排除因新统计人员对统计指标的理解、统计口径的把握等因素,要做到对每个数据的来源都有根据;对省级主管部门来说,在汇总数据上应该加强基础数据审核的力度,不能单单审核报表。

(二)加强科技统计队伍建设

从历年省级高校科技统计工作布置会上可以看出,目前高等学校科技统计队伍不稳定,频繁更换统计人员,每次都有很多新面孔加入,科技统计工作人员流动带来的不稳定性给这一基础性工作的部署和落实带来了挑战,必然给我们的统计数据的质量和工作的连续性造成负面影响。在对相关统计指标的理解和统计口径的理解把握上,也存在着众多亟需解决的问题。

首先在确保科技统计人员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基础性工作的重要性决定了要有专人负责,并对统计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统计人员不仅要有统计理论知识、计算机知识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也要有相关的科研管理、科研理论方面的素养,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统计工作者提出的基本要求。但是我们个别的统计人员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不能及时地吸收先进教育理念,因此很难适应现代教育发展对统计工作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三)推进统计工作由“单纯收集上报”向“利用分析”转化

应从战略高度给予科技统计工作重新认识,高校科技统计工作不但在基础收集上报阶段要做到真实、准确、可用,还要进一步利用分析基础数据库的资料,不能简单将收集上报作为任务完成了之,要认识到基础性工作的重要性,更要认识到对数据进行分析利用才是进行科技统计工作真正的意义所在,通过对科技统计数据分析利用保障科技考核机制落实、制定相关科技发展决策、进一步开展规划高校科技项目,统计工作由“单纯收集上报”向“利用分析”加工转化,是高校科技工作不断深化的体现,也是为高校、为自身所处的行业提供相关决策的重要依据。

四、结论

要实现高校科研管理高效性、科学性,必须要以科技统计数据为基础,并且分析数据背后原因。这不但有利于科技统计数据的真实性,还可以实现高校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的规范化管理,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确实的依据,更好地促进高校科研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瑞祥,尚斌.决策原则视野下的高校科研成果评价与激励制度[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4).

2.刘岳启.科技统计在科研决策中的应用[J]. 科技管理研究,2010(5).

3.于刚,张慧.论科研院所科技统计与科研管理创新[J]. 科技创新导报,2010(24).

篇7

自从启蒙运动以后,随着人类理性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质财富的不断涌流,“进步”已经成了人们心中不言而喻的观念:科技进步表明了理性的进步,理性进步和科技进步带来了经济增长,这一事实再加上达尔文的进化论——从经济的发展到生物的进化——不断强化着人们的“进步”观念。这使人们相信一切都会进步的,一切都在进步着,一切都是进步的!这使得人们根本不再去认真思考“进步”的含义,似乎只要社会存在着,它就必然是进步的。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孔多塞甚至认为,历史的进步就表现为人类理性的发展,理性的进步可以统领一切进步;只要人类理性进步了,包括人类道德在内的社会的一切就自然而然地进步了。近几个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又进一步强化了人类关于进步的信念,似乎科技的进步就必然带来社会的进步;社会进步不仅被等同于科技的发展,而且被等同于经济的增长。于是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就形成了一个公式——社会进步=理性进步=科技进步=经济增长。与此同时,人们还常常把社会进步与现代化相等同,似乎实现了现代化社会就当然进步了。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国家都致力于科技发展和经济增长;没有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几乎都把全部精力致力于实现现代化,现代化成了所有国家的共同追求;GDP的增长速度成了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重要甚至唯一的标准。在当今世界,政治、文化、教育都在竭力为科技发展服务,因为人们清楚地意识到,科技是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或者说只有科技才能推动社会的繁荣。科技发展和经济增长成了社会的强势话语之后,其他的一切都退居到次要地位了,当然也包括哲学和社会科学。在个人追求权力、地位、名誉、金钱、享乐、幸福,社会追求科技发展、经济增长、市场繁荣的现实当中,哲学不是被当作无用的东西而遭到拒斥吗?作为社会的高雅文化形式的文学艺术不也沦为经济和科技的婢女而去迎合社会上的一些庸俗需求吗?教育不同样已经是去了它自身应有的传承知识、创造知识、服务社会、引领社会的功能而凸现出一种工具特性吗?一些大众媒体和互联网不是天天奉献给大众铺天盖地的商业广告和时尚的娱乐节目来挑起人们的消费欲望、满足着人们的感官刺激吗?天天忙于赚钱、忙于追求名誉地位、忙于享受生活享受幸福的人们哪里有时间、有兴趣去追问诸如到底什么是幸福、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究竟何在、人类是否需要有精神家园、人类拼命去发展科技到底是为什么、什么才是真正的社会进步等等问题?

人类的生存固然离不开丰裕的物质生活,社会的发展固然要依靠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但人类生存绝对不是仅仅需要物质享受,社会发展也绝对不仅仅表现为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除此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类所特有的精神生活或曰精神文明。我们不总是以万物之灵长自居吗?这灵长就灵在人类有精神文化生活而自然万物没有。如果我们仅仅看重物质生活,仅仅追求物质享受和感官快乐,那人类与野兽何异?一个社会不可能没有物质文明建设,舍此,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便失去了经济基础,任何其他社会活动也无法进行;一个社会同样也不可能没有精神文化建设,舍此,科技发展、社会发展便失去了目标。

其实,进步的社会必须有进步的道德水平与之相适应。普遍道德沦丧的社会肯定不是一个进步的社会!所以评价社会进步的标准更应该把道德标准包含在内,而不是用单纯的经济标准、科技标准或其他什么标准来衡量。“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但单纯的物质富有同样不是社会主义,普遍地道德沦丧更不是社会主义!一个社会是进步的或者落后的,不是以社会制度和物质财富的多寡来判断地,也不是以科技发达不发达来判断的,不一定经济落后的社会就一定是一个落后的社会——我们能说古希腊是一个落后的社会吗?能说中国的盛唐时代史一个落后的社会吗?判断社会进步应该有一个综合指标,它至少应该包括经济、政治、科技、文化、道德、教育、公民的精神状况等方面,很难就某一个或几个方面来断定。否则,即使人人有汽车、家家有别墅,天天都可以吃“满汉全席”,但却失去了精神家园,处于一种无家可归的状态;人与人之间相互防范,相互之间只是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用歇斯底里和狂歌曼舞来掩盖精神的空虚,用浅薄的感官刺激来掩盖精神世界的荒芜;开着轿车去、乘着飞机去贩毒。这样的社会能说是一个进步的社会?我们所追求的社会能说就是这样一种社会?

在特定的时期特定的情况下,我们不能等待理论上的争辩有了结果后再去行动,因此,“摸着石头过河”在一定时期有其合理性。但对于一个民族来说,面对着未来漫长的历史发展,我们总不能永远凭着摸石头去寻路吧?当我们行走在小河或浅滩时,大概还可以摸着石头走。但如果社会的航船行进在无边的大海中,根本不存在摸石头的可能时,难道我们就原地打转或者任由海浪把这艘航船随便冲向任意的方向?由此可见,社会发展需要导向,科技发展需要导向,经济发展同样需要导向。没有这种导向,我们就不知道促进经济和科技发展到底是为什么以及怎样来促进它们的发展,就不知道社会的航船究竟要驶向哪个港湾。这种导向就是一种与几个世纪以来盛行的发展观根本不同的新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这种新发展观由谁来提供呢?当然是由哲学社会科学来提供的!一个时期以来,为了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有人提出哲学社会科学也是一种生产力。其实,何必要把哲学社会科学与生产力连在一起?哲学社会科学又何止只是一种生产力呢?我们不说哲学社会科学创造着社会的精神文化——这种精神文化是一个社会绝对不可缺少的,也不说它也确确实实可以创造物质财富,但它更重要的价值则在于不断关注着社会的发展方向并为这艘航船的前行指明着方向,它是社会前行的指南针,是社会进步的航标灯!虽然它所起的作用与科技的作用全然不同,但这种作用却是无可比拟的,是根本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无论在哪个历史时期,社会的“应然存在”和“实然存在”之间永远都会有一定的张力,但这种张力永远都不能成为放弃对“应然状态”追求的理由!换言之,人类永远不能放弃对应然的追求,哪怕它永远都只是一种“应然” !而哲学社会科学所追求的正是这种“应然” !

篇8

关键词:国家科技计划 管理 发展 创新 改革

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10-009-04

党的十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我们党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决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明确要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加快科技发展是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实现我国建设创新型战略目标的重要基点。国家科技计划是政府科技投入的主要途径,是为实现国家发展战略进行统筹科技资源、激励和引导科技活动、落实国家科技方针政策的重要手段,在推动国家科技发展、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国家科技计划的特点与作用

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依靠科技创新提升综合国力、增强地区核心竞争力,走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当前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国家科技计划是政府将有限的科技资源配置到国家迫切需要的地域和领域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国家科技发展、提升国家科技实力、增强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体现政府意志,弥补市场不足

国家科技计划主要面向国家急需的高科技领域和基础研究领域,着力解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是政府科技意志的具体体现。国家科技计划一方面能够实现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体现政府意志;另一方面是弥补市场不足。国家科技计划的实施需要调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要多部门协调参与完成,而且一些创新性研究、基础研究研究周期长、成功率低,且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总体来看,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是国家科技计划的显著特点,这样就很难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为了弥补市场的不足,有必要发挥政府的调节作用,通过实施国家科技计划,一方面满足国家发展需要,另一方面有效地弥补市场不足,从而保证关键科技领域有稳定的支持,促进国家科技研发活动稳步发展。

(二)战略性、前瞻性显著

国家科技计划针对某一特定时期内国家科技发展总体框架下,为了实现预定的科技发展目标,在政府部门的组织下开展的事关国家中长期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前瞻性的科研活动,是国防和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要为实现国家的经济、科技、教育及国防等领域的总体战略目标和任务服务。

国家科技计划是国家从战略层面布局科技资源的有效手段,是国家在着眼未来,综合考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抢占世界关键领域技术制高点等因素下对科技资源进行的针对性安排。国家科技计划的前瞻性体现在:集中攻克关键领域的前瞻性技术难题,紧跟世界科技前沿,为国家获得关键的核心技术,保证国家的总体科技发展水平持续领先或逐步赶超科技强国,掌握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为国家未来的科技发展提供导向、打下基础。

(三)是国家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国家科技计划立足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需求,着手解决国家科技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难题,是实现国家科技发展目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国家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科技计划围绕未来科技发展方向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行,因此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科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各国推出的国家科技计划除了满足国家战略性发展需求外,还要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并不断把国家科技计划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促进本国的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美国和日本的国家科技计划现状

20世纪30年代以美国“曼哈顿”计划为代表的、政府主导的重大科技计划的成功,表明了国家科技计划实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让战后许多国家认识到政府统一组织实施的一些重大科技计划能够在国家科技进步中发挥显著的作用。

进入新世纪,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一些国家也在逐步强化国家科技计划的地位和作用,充分体现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加强提高国家科技竞争力的科技储备,推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在经济、科技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国外科技发展对我们的影响不容忽视,许多国家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一些国家科技计划,了解科技实力强、技术水平发展迅速国家的国家科技计划的发展情况、政府科技投入的重点方向和最新的改革动向,将对我们产生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美国的国家科技计划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科技实力最强的国家,其国际竞争力稳居世界第一。美国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一直实施不同的科技计划,不断抢占关键领域的技术制高点,本着重要科技领域位居全球前列,若干领域处于主导地位的科技发展战略,维持其在全球科技发展中的绝对优势地位。

美国的国家科技计划分为两部分:一是在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等机构协调下设立的跨部门的科技计划,具体包括全球变化研究计划,新材料技术研究计划,高性能计算机与通信研究计划,数学与科学教育研究计划,先进制造技术研究计划,生物技术研究计划等六个跨部门计划和国家安全战略计划,基础科学战略计划,环境和自然资源战略计划,健康、安全和食品战略计划,信息和通信战略计划,交通研究与开发战略计划,民用工业技术战略计划,教育研究与开发战略计划,国际科学与工程技术战略计划等九个科技战略计划。二是联邦政府各部门设立的科技计划,这些计划的设立或管理部门主要有:国防部、农业部、能源部、商务部、交通部、国土安全部、联邦小企业局、环保署、国家航空航天局、国家科学基金会、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等。

美国没有成立专门统一管理科技计划的行政部门,其宏观政策和法律法规建设主要依靠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等协调机构来推动,国家跨部门科技计划的实施和管理一般由各参与部门具体负责,并成立有专门的管理委员会或顾问委员会,各部门的科技计划在国家统一的法律约束下进行分类管理,从项目的立项到成果的转化应用都有具体法律规章来进行规范。总的来说美国国家科技计划的管理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从科技计划的管理政策到相关机构,都有法律法规或制度约束,保证了科技计划实施管理的规范性;二是依靠不同专业管理机构对科技计划实施专业化管理的分散为主、集中为辅的管理模式。分散体现为研发活动中以企业为主体,具有市场前景的竞争性技术的研发和科技成果的商业化以企业为投资和研发的主体,科技计划的管理由专门的机构负责,政府的职责时制定具体的科技规划、完善制度,制定相关的税收和金融政策进行引导和支持,起到监督和间接的调控作用。集中是指政府在基础性研究、共性技术研发及关系到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的前瞻性、公益性基础研究计划中,政府作为投资的主体,由政府相关部门和机构直接负责制定具体的规划,并协调实施和管理。

(二)日本的国家科技计划

日本科技实力雄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迅速崛起充分显示了其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经过多年的发展,日本政府形成了一套以《科学技术基本法》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体制,并已经融合到政府内阁及相关部门具体的科技管理工作中。

日本政府的科技计划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国家重大科技发展战略和计划,由日本科技发展的最高领导机构综合科学技术会议(2001年1月设立,之前是科学技术会议)负责,该机构主要是制定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协调各省厅的科技事务、对研发项目和国家重要研发项目进行审议或评估。二是政府各部门(省厅)制定的科技计划与发展战略,重大科技计划提交综合科学技术会议进行审议,一般的科技计划由部门的科学技术审议会议决定。三是各政府部门管理的科研机构(咨询机构)制定的科技计划,由科研机构的运营和管理委员会进行具体的实施和管理。日本政府不断强化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具体研究计划的制定与实施,通过立法的形式将国家科技计划纳入增强国家竞争力的战略目标中。综合科学技术会议依据《科学技术基本法》从1996年开始先后制定了四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第一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1996-2000)、第二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2001-2005)、第三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206-2010)、第五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2011-2015)。期间也先后制定实施了《国家产业技术发展战略》和《国家科技新纪元工程》研究计划。2013年为配合“日本再兴战略”的启动,出台了面向2030年的《科学技术创新综合战略》,近年来的科技经费预算重点支持国家科技行动计划重大项目、重点科技项目包计划、科技技术计划专项(包括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等内容)和科学技术振兴专项计划。下一步重点实施的科技计划还包括产业再兴计划、战略市场创造计划(针对关键领域进行专题攻关)、国家开展战略等。

日本对国家科技计划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制定针对性的计划、规划进行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一些具体措施表现出了借鉴国外的特征,如最高科技决策机构综合科学技术会议的设置类似于美国的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每五年一期的《科学技术基本计划》类似于我国的科技发展规划。日本政府制定具体的科技发展战略和科技计划时一般立法在先,将整个科技计划活动置于法律的保障和约束之下。日本宏观的科技发展战略或规划及一些重大科技计划由综合科技会议提出或审议,一般性的科技计划由相关部门的科学技术审议会议审定,各省厅依据专业发展需要实施的科技计划可自主制定,但要报文部科学省审查,避免与其他机构的科技计划重复立项;综合性的科技计划项目由文不科学省统一组织实施。总的来看,日本政府重大科技发展战略、科技计划等,是由与各级政府管理部门相对应的审议或咨询机构审议通过,经各级政府的认可后才实施的,最高科技管理机构审议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各部门具体执行科技计划的设置与管理,充分体现了日本科技计划管理中高水平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三)美国、日本国家科技计划的总结

1.从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看:均有从事国家科技宏观管理的高级机构,主要负责对重大科技计划的审议和相关法规及政策的制定,但不负责科技计划相关的具体事宜;具体科技计划的制定、管理和实施由政府的专业管理部门负责;虽然科技计划的层次不同(有的是政府机构,有的是政府所属的科研机构),但都是中央财政资金支持。

2.从科技计划类型看:基本分为基础类研究和应用研究;应用研究一般包括公共(益)技术研究、行业关键技术研发、政策引导计划、战略性科技专项计划等内容。

3.从管理制度建设看:十分重视立法工作,强化了国家法律法规对科技计划工作的保障和约束,赋予国家科技管理最高决策机构承担着协调多部门制定和实施科技计划的职能,突出了政府专业管理部门对具体计划的落实和管理。

三、我国的国家科技计划

为了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提高我国科技发展水平,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按照不同时期的科技发展规划,组织实施了一系列不同层次的科技计划。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科技计划体系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完善。从1982年开始,国家有关部门先后组织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国家级科技计划和相关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研究开发活动,促进了科研成果的广泛应用。

(一)我国科技计划的发展

我国的科技计划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步完善的发展历程。“六五”期间原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在《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重点项目和项目建议的基础上,经反复咨询、分析和讨论,从中筛选出最迫切和可能的38个项目,编制为《“六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于1982年11月经五届人大五次会议讨论通过。“六五”攻关计划的出台,标志我国科技计划已从科技发展规划中分离出来,具备了独立的形式,成为我国第一个具有高度综合性和可操作性的科技计划,国家科技计划体也由此开始酝酿和产生。

“六五”(1981-1985年)期间,我国的科技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国家“六五”计划期间出台的科技计划有: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大技术装备研制计划、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国家技术开发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项目计划、国家重点新技术推广项目计划。

“七五”(1986-1990年)期间出台的科技计划:国家星火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科技扶贫工作、民科技开发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火炬计划、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七五”期间,随着国家科技计划逐渐充实扩展,初步形成了一个具有多方面功能(研究开发、中间实验、技术成果推广应用)的、在三个层次分别部署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见下页表1)。

“八五”期间(1991-1995年),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进入了新阶段,加强技术的工程化与集成配套能力、推动基础研究发展、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科技计划相继出台。期间出台的科技计划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基础性研究重大项目计划(攀登计划)、国家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计划和示范工程、生产力促进中心。

“九五”期间(1996-2000年),国家科技计划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根据国内外科技发展形势,分别制定了:社会发展科技计划、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知识创新工程、中央级科研院所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资金、科技兴贸行动计划、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三峡移民科技开发专项、国家大学科技园、西部开发科技专项行动。

“十五”(2001-2005年)期间,根据《国家“十五”科技发展规划》提出的“有所为、有所不为,总体跟进、重点突破,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的科技发展指导方针,对我国的科技计划进行了新的调整和完善,出台了: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奥运科技(2008)行动计划。

“十一五”(2006-2010年)期间,科技主管部门推进国家科技计划的改革和完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在原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重大公益技术和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支持力度,由科技平台计划上升为主体计划,《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的16个重大专项纳入国家科技计划。经过多次的改革和调整,“十一五”期间已经形成由5个基本计划和重大专项构成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

进入“十二五”时期,科技主管部门根据科技发展形势和国家发展战略布局的调整,对科技计划体系的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使得新的科技计划体系更加符合我国科技工作的需要。与“十一五”相比,“十二五”科技计划体系对基本计划的内容进行了调整,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将国际合作专项计划由原来的“政策类引导类计划与专项”提升为与973计划、863计划平行的国家基本计划;第二,把原来的“政策类引导类计划与专项”调整为现在“政策引导类计划”和“其他专项”两个内容;第三,把“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改为“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计划”。同时,也相应的调整了各个计划的具体内容。这样一来,“十二五”科技计划体系由重大专项和基本计划组成。

上述国家科技计划的内容是以科技部管理的科技计划为主,我国的科技计划一般是以科技部为主进行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部、水利部、农业部、教育部、国防科技工业局、商务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国家部委协作参与。

另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之一,也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科技计划。多年来,自然科学基金坚持支持基础研究,逐渐形成和发展了由研究项目、人才项目和环境条件项目三大系列组成的资助格局,在推动我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发展,促进基础学科建设,发现、培养优秀科技人才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

(二)我国国家科技计划总结

1.设立专门的科技管理机构。我国设立有国务院直属的科学技术部作为国家科技规划、科技计划的制定和管理部门,目前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其余的科技计划均由科技部牵头组织实施。

2.科技计划在科技发展整个链条上全方位覆盖。我国的科技计划的具体内容基础研究、技术研发、科研平台建设、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发展等多个环节,研究领域涉及多学科、多行业,参与主体包含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

3.计划类型分层设计。16个领域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是我国在重点领域实现战略性跨越的保障,基本计划是促进我国科技稳步发展和推动原始创新、带动关键产业发展的关键基础。基本计划中973计划侧重基础研究,863计划重点是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高技术问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强化我国对外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计划目的是改善我国科研基础环境,政策引导计划重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其他专项为关乎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和行业提供针对性支持。

四、改革我国国家科技计划的思考

毋容置疑,我国科技计划的实施为我国的科技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启动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工作的逐步开展,对于科技计划的设置和管理也应该进行一些调整。近年来暴露出来的一些科技计划管理和经费使用问题也对国家科技计划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为此,应该与时俱进,逐步调整科技计划体制,使其更加适合科技发展规律和专业化管理的需求。

(一)当前我国国家科技计划继续调整的方面

1.不同部门的科技计划容易出现重叠。最典型的就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973计划,两个计划都重点支持基础研究领域,从公布的研究领域看有交叉和重复,实际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个项目多个计划支持的现象。

2.业务管理与行政管理分离,不利于科技计划的监督和调控。我国的科技计划的管理和实施以科技部为主,承担主体是中国科学院、高校、企业等机构,在行政上中国科学院归国务院直接领导,高校由教育主管部门管理,企业实行了政企分开,原则上没有行政主管部门,业务上由行业主管部门指导,主要涉及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农业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部门。科技部负责科技计划的立项、结题、经费划拨等日常管理工作,并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各承担主体具体参与完成科技计划项目,这样对于监督和调控科技计划的实施带来一些不便,在我国现行的垂直管理行政体制下会造成不同职能部门管理上的交叉或错位,有时甚至是相互冲突,影响了科技计划的管理工作和执行效果。近年来科技计划项目中出现的学术不端行为、经费管理问题也说明了这一点。

3.涉及市场调节领域较多。政府科技计划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弥补市场失灵,而不是直接参与或干预市场行为。近年来我国科技计划种类不断增加,涉及领域也在不断拓展,一些竞争领域没有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尤其是科技成果转化领域,政府通过科技计划用政府资金直接技术市场的发展、支持成果的转化等行为有些违背客观的市场经济规律,没有实现让市场发挥调节科技资源的额重要作用。

4.一些计划定位不准确。目前国家科技部开展实施的科技计划叫“国家科技计划”,其他部委的设置的专业性科技计划被称作“部级”科技计划,同样是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领域也一样,计划的级别有明显的差别。比如:国家软学科研究计划,主要是针对国家科技政策开展的软课题研究,而其他领域,如农业、扶贫、工业等领域的软科学课题被定为部级政策研究课题,同样是为国家不同专业领域开展的软科学研究课题却呈现了明显的级别划分。

5.科技计划中间管理环节错综复杂。目前,表面上看国家科技部在实行科技计划的管理职能,除了前面说到的科技计划管理中业务管理与行政管理分离的问题,科技计划中间管理环节也十分错综复杂,相关的专业管理部门也不能直接行使管理权力。比如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科技部制定规划后由各相关专业管理部门牵头实施,专业管理部门并不直接负责科技计划的管理实施,而是转交给下属的事业单位或行业协会,由这些机构负责科技计划的立项、评审等日常管理工作,无形中延长了科技计划的管理链条,增加了科技经费寻租的空间。

(二)改革我国国家科技计划的思考

1.改革目前科技部主导国家科技计划的管理模式。应该参照美国、日本设置国家科技计划的一些做法,各种科技计划应该根据专业领域分别划分给不同的职能部门来负责实施和管理,科技部负责相关规划、计划的制定,并研究出台相关的引导政策。如:973计划可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合并实施,工业领域、信息通信领域可由工业信息化部负责具体的实施和管理,农业领域的科技计划由农业部负责实施和管理,医学领域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实施,等等。

2.成立国家科技工作协调办事机构。成立由国务院直属的国家科技工作协调办事机构,负责协调安排各部委负责的各类科技计划,审核各部门科技计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避免部门重复立项。该机构还应该负责完成由科技部拟定的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和法律法规的审查工作。各专业性计划交由各专业管理部门自主审定、实施。

3.适当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内容。突出国家科技计划服务社会需求、弥补市场不足的作用,逐步取消国家科技计划对竞争性和市场能够很好发挥调节作用的领域,同时及时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引导市场的发展。进一步强化对尖端技术、关键产业技术研发工作的支持。

4.明晰国家各类科技计划的定位。国家科技计划服务于国家宏观发展战略需求,通过国家专门的科技发展规划进行明确,由中央财政资金直接支持,具体的实施和管理由各专业行政管理部门具体负责,没有在国家科技发展规划中明确的科技计划均不是国家科技计划。各行政管理部门为满足各自领域发展需求设立的科技计划属于部门计划。同时,应该加强从而进一步明确国家科技计划和部门科技计划的定位,理顺相关科技计划的层级。

5.简化科技计划管理的中间环节。消除当前各级部门“转包”科技计划管理权限的做法,各专业管理部门负责科技计划应该由具体的业务部门直接负责科技计划的立项、实施、验收等管理工作,避免行业协会和其他中间机构组织成长为“科技计划项目中介”,增加科技计划管理工作的复杂性,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因此,要消除科技计划管理中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强化专业管理部门对科技计划的直接管理和监督,逐步实现国家科技计划的专业化管理。

[科学技术部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科技计划成果进场交易运作模式研究”(2013GXS6B210)]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14年国际科学技术发展报告[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2] 丁辉主编.政府科技管理沿革与启示[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4

[3] 中国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国家科技计划年度报告(2011)[Z].http:///ndbg/2011ndbg/.

[4] 中国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国家科技计划年度报告(2013)[Z].http:///ndbg/2013ndbg/.

[5] 江笑颜.美国、欧盟、日本科技计划管理现状、特色做法以及启示[J].广东科技,2013(16)

[6] 闫绪娴,侯光明.美国科技计划管理及其特点[J].科学学研究,2004,(S1)

[7] 赵铮,顾新.发达国家科技计划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8(12)

[8] 李丽亚,李莹.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及其管理的演变[J].中国科技论坛,2008(8)

[9] 赵捷.国家科技计划体系与管理改革回顾及相关问题分析[J].太原科技,2009(3)

[10] 王欣.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

[11] 张宏.我国科技计划管理的现状、问题和改进[D].山东大学,2007

篇9

[关键词] 农业科技 水平 因素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S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2-0077-01

1 发展农业的科技的重要性和我国的农业科技水平

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良好的农业发展情况是国家社会稳定的基本保障。全球粮食危机后,农业发展已成为全球议题,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我国是农业大国,有超过8亿的农业人口,用不到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1/5的人口,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促进农业发展十分重要。

科技是推动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和根本出路,是农I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是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是调节产业结构、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所以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尤为重要,不可马虎。

然而,我国的农业科技水平虽然获得了飞速发展,但整体上偏低,还处于初级水平,农业的机械化水平较低,农业生产经营的科技贡献率低、农业科技水平的转化率较低,农业资源的利用水平较低等等,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和“三农”问题的解决。

2 制约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

制约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下面简要概述其中几点。

2.1 资金投入不足,农业科技研发力度供不应求

近年来,国家更加重视农业的发展,加大了“三农”问题上的资金投入,但是和我国农业人口和农民的比重相比,资金投入还是严重不足,而且投入的资金中,用于农业科技研发的部分很少,导致科技研发没有充足的保障,研发缺乏后劲,阻碍了农产品品种优化改良。

2.2 农村教育水平落后,阻碍了机械化和农业科技的大力运用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我国农业区域发展极不平衡,东部和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农业水平较高,基础设施比较健全,农民的综合素食也较高。但是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偏远的西部山区,经济发展十分落后,农民的受教育水平低,文化程度不高,导致农业生产的观念十分落后,而且不善于吸收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农业机械化一方面是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一方面受限于地形条件,一方面农民的素质跟不上没法进行机械化操作和农业科技运用,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十分不利。

2.3 农业科技体制不健全,推广水平低

农业科技运用于农业发展需要健全的制度支持和制度保障,然而很多地区的农业科技发展没有强有力的奖励制度、科研体系、推广规范等制度支撑。另外,农业科技的推广队伍水平也很不足,比如推广队伍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推广的内容和方式有待创新和丰富,推广的地区和领域需要更深入等等,这些都限制了农业科技的进步与发展。

造成我国农业技术水平偏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文章只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进行分析,要想发展我国的农业科技,最根本的还是要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

3 推进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有效措施

发展农业科技,走科技兴农之路是推动我国农业长远发展的根本途径,必须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我国农业科技的进步与发展。

3.1 增加资金投入,建立新型农业创新体系

要加大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必须加大资金投入,使得农业的科技研发获得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投入最大时间精力进行农业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优化农产品品种、改良种植技术、提高病虫害防治能力,促进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同时强大的资金 保障也是促进农业机械化、专业化、产业化种植的有力保障。

3.2 将科技创新与教育相结合,推动科技的运用和农业机械化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推动科技的重要保证。我国的科技创新不应是单独的埋头研发,而是应和高校、优秀企业、优秀的农业生产实践人才相结合,产学研结合,从理论和实践两面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另外,教育是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唯一出路,只有发展教育,改变农民陈旧的思想观念,提高其文化程度,才能正确认识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力量,并懂得利用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生产和生活,运用先进设备服务于农业生产活动,根本上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反之促进农业科技的进步与发展。

3.3 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提高农业推广水平

农业科技创新离不开健全的制度体系保障。我国应加强农业的科学研究与开发体系,鼓励全国性的农业科技创新,为典型农业科技创新或具有重要意义的农业技术发明提供给予一定的奖励。建立专业的与农民科技相结合的农业推广队伍和服务体系,增强推广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积极进行推广内容、方式的创新和推广领域的推展与深化。另外,积极利用现代科技,建立农业科技信息网、信息交流平台等,促进农业科技的信息共享和成果转化。

结语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国家发展和安全稳定至关重要,我国是农业大国,促进农业发展是我国的重大使命。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科技兴农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途径。然而我国的农业科技水平虽有进步还十分不足,文章对此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对推动我国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文章的研究具有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许会平,多小珍.农业科技进步对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J].农民致富之友,2016(22).

篇10

[关键词] 技术预见;科技创新;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 G303 [文献标识码] A

科技创新从来都是一种全新的探索,需要不断确立崭新的思维,保持超前的观念。科技人员需要具有一定的预见能力,尽可能地预见和把握不确定的未来。

技术预见对于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它将使科技创新符合时展规律,使科技创新的指向性更强;可以使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因此,技术预见与国家关键技术选择有许多重叠,相似之处在于强调科技与经济的一体化,强调技术的市场实现,都是通过构建官产学研互动平台和建立沟通、协商与协调机制来强化官产学研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使各方对于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及其作用形成共识,并据此相应调整各自的战略。

1 跨部门协同创新,组织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

在组织上,技术预见的参与专家由来自多个部门的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人文科学家组成,尤其注重选择具有战略眼光的科学家,成立专门需求组与社会专题研究组,进行需求研究,并与技术研究密切沟通。从社会、经济需求研究到技术选择,贯穿预见的全过程。

为了保证技术预见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一般都要建立高层专家组成的技术预见委员会。技术预见一般由官方机构领导,专家委员会则是官产学合作的形式。例如,美国国家关键技术委员会由13人组成,其中9名由白宫科学和技术政策办公室主任指定,包括3名政府官员、3名私人企业的技术专家和3名大学和研究所的专家,另外4人是国防部、能源部、商务部和国家航空航天局首脑指定的代表。日本第7次技术预见由科技政策所、未来工学研究所组织,在预见和选择中都采用产学官结合的方式。

“十二五”《科技教育发展专项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和技术预见工作”。我国历次科技发展计划与中长期规划都包含了相关方面的研究工作。北京市面向2020年的技术预见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承担。上海市正在进行的技术预见由上海市科委领导,委派其下属的科学学研究所组织并实施。江苏省在面向2020年的高新技术产业技术预见中则由江苏省科技厅组织,委派省内重点高校针对专门领域展开预见研究。在专家选择过程中,调查和咨询的对象都是活跃在学术界、产业界及政府部门的杰出专家。

2 理念与准则的变化:技术选择体现经济与技术的结合

技术预见中,选择的关键技术与通用新技术强调的不完全是竞争前技术,目标不是为了技术控制,而是强调社会和市场需求,强调产业竞争力,强调本国的科学技术实力。因此在科技需求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技术项目,并优选重点技术,能满足产业界技术前瞻需要,提高产业界的竞争力。力求将技术的需方和供方联系起来,围绕关键技术来沟通双方,对每项备选技术在各产业应用需求的重要性及其对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行评价,根据产业需求强弱来评价和选择关键技术。这种选择体现了技术与产业经济的结合。对企业来说,其基本任务是向市场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以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并以此获得利润。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在采纳新技术时,客观上必然要求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合理性的统一。具备投资能力是企业应用科技成果的重要条件,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采用先进技术的动因和目的。

技术预见涉及的技术项目数量众多,不仅要选择关键技术,还要选择能够提高产业界竞争力的通用新技术。在技术项目的筛选上,除了技术本身的发展外,还要考虑技术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与可能为企业带来的竞争力。为此选择的关键技术与通用技术应具备下列属性:

(1)关键性――如果该项技术不及时攻克,将制约某一科技产业的发展。(2)带动性――属方向性、带头性、覆盖面广的技术,它的发展能带动一大片技术的发展或引起一大片技术的响应。(3)可行性――该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已经成熟,国内也有了相当的基础,在短期内能够攻克。(4)经济性――该技术的攻克和推广应用能产生重大的经济或社会效益。

3 研究路径变化:产业界全方位参与

在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日趋一体化的今天,一个国家的技术战略就是它的产业战略,它决定着这个国家在什么地方进行竞争。发达国家利用自己科技发展领先地位和现有的优势产业基础,又一次站在了新一轮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起跑线的前端。一方面为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长期繁荣,需要继续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另一方面,任何国家能够用于发展科技的资源总是有限的,世界上已经没有哪个国家有发展所有科技的能力。制订合适的科技政策与选择恰当的科技发展战略对任何国家或地区来说都显得格外重要。

面对新的形势,关键技术的开发者必须与客户进行更多的互动,以了解市场的需求,而产业界在这方面占有优势。限于知识和眼界,个人很难准确把握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及其社会经济影响力,而官产学研群体智慧的集成能克服这种局限性。以需求定位面向高科技产业群的技术预见,产业界参与具有全方位性。这是因为:

第一,表现在候选技术清单的征集上,充分吸收产业界专家的意见。

第二,表现在设计德尔菲调查问卷上,突出产业界参与技术选择。

第三,表现在函询专家的选择上,产业界专家是函询专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表现在目标控制范式上,在问卷的统计处理中,产业界的意见被赋予相对较高的权重,他们的选择才代表市场的选择。

第五,表现在技术预见的议题上。议题包括产业需求的调查分析,经济社会对技术的需求趋势、环境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而衍生出来的科技研发需求,经济社会与文化方面对技术发展方面可能施加的制约,政府必须干预的问题领域,一些瓶颈问题的解决等,而不仅仅是形式与操作方法上存在差异。

4 技术预见方法――德尔菲法等

技术预见的方法非常繁杂。主要的操作方法包括:德尔菲法、情景分析/规划、关键技术选择、头脑风暴法、技术路线图法、趋势外推法、层次分析法等,其中,德尔菲法是最主要的技术预见方法之一,并经过长期发展产生了很多变种。德尔菲法也是在超国家层面和国家层面的预见活动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德尔菲这一名称起源于古希腊有关太阳神阿波罗的神话,传说中阿波罗具有预见未来的能力。因此,这种预测方法被命名为德尔菲法。德尔菲法依据系统的程序。采用匿名调查问卷的方式,使每一位专家独立自由地作出自己的判断:专家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与组织人员发生关系。在收到专家的问卷之后,将他们的意见分类统计、归纳,不带任何倾向性地将结果反馈给各位专家,供他们作进一步的分析判断,提出新的估计。通过二三轮次专家问卷调查,以及对调查结果征询、归纳、修改,最后汇总成专家基本一致的看法,作为技术预见的结果。运用“市场德尔菲法”的专家更多的是来自高科技园区产业界的技术专家、技术管理专家,并让其全方位参与技术预见的过程。

5 运作程序具有阶段性、模式化

虽然各国的技术预见在组织实施上有差异,技术清单与关键技术选择的内容也不相同,但从预见活动总的过程来看,从准备调研、实施预见到结果利用,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由于日本技术预见的成功,使德尔菲方法成为技术预见方法的主导,建立在此方法基础上的技术预见逐渐形成模式化的运作程序,大都遵循建立技术预见组织、确定预见领域与时间跨度、确定技术清单、实施调查、分析并撰写预见报告这个逻辑过程。

预见前期:确定面向高科技产业群技术预见的目标和任务;建立技术预见组织;搜集相关信息并展开预见方法论研究。实施预见:对科技现状趋势以及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进行系统研究;了解挖掘产业界急需的关键技术和市场前景良好的通用技术;确定高科技产业群所属的技术领域;形成备选技术清单;设计德尔菲调查问卷并组织调查;统计分析、技术课题的整合与优化;撰写预见报告及组织专家论证。预见后期:建立技术预见数据库;将技术预见结果与产业科技政策和计划制定相结合,成为目标更为明确的科技发展战略计划的基础。

6 技术预见与关键技术选择的内容体现了研制、开发、推广的一体化

技术预见选择的关键技术与通用技术的内容并不全是大型显赫的重大应用项目,而是给产业界带来竞争优势的技术,尤其是在区域性的技术预见中,既有高技术,又有传统技术,各种技术相互联系,体现了传统技术的高技术化和高技术的实用化。从发展的角度考虑,既有先进技术发展的长期目标,又有近期正在商业化的产品和工艺,甚至包括对现有技术的改进和提高,以此形成研制、开发和推广的一体化。例如,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技术预见中提出未来AD年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开发出生物能源新技术,酒精秸秆发酵生产技术、酒精连续生产新工艺、生物柴油与烃类的生物转化。”

7 结束语

技术预见是要对未来较长时期内的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系统研究,以确定具有战略性的研究领域,并选择那些对经济和社会利益具有最大化贡献的通用技术。而国家关键技术选择是在社会资源有限、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为实现国家目标,在弄清现状、把握未来的基础上选择技术发展的重点领域。技术预见的核心就是充分理解在技术政策形成、计划和决策中应该考虑的塑造长远未来的各种力量和因素。技术预见过程在实践上包括预见和选择两个精密相关的环节。预见是为了把握方向,选择是为了保证重点。

以需求定位面向高科技产业群的技术预见活动具有政府主导、需求定位、专家运作、社会参与、重在应用的特点,预见理念由关注技术推动向关注社会、科技产业发展的重心转移,预见领域和项目不断在横向上拓展和纵向上深化,体现对技术与经济的整合。目前,我国以需求定位的技术预见活动刚刚展开,应充分吸收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关键技术选择与技术预见的经验,不断深入对需求定位技术预见的理念、特点、程序、方法的认识,通过预见和选择,寻求产业的技术发展方向,满足我国跨越式发展的产业技术升级的实际需要,为国家和地区的中长期战略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1]程家瑜,苏文江.日本21世纪对前30年科技发展的预测[J].中国科技成果,2002(4).

[2]王瑞祥,穆荣平.从技术预测到技术预见:理论与方法[J].世界科学,2003(4).

[3]杨耀武.技术预见的基本理念[J].世界科学,2003(4).

[4]张英兰编译.英国技术前瞻计划及对其基础研究的影响[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10).

[5]《技术预测与国家关键技术选择》研究组.从预见到选择――技术预测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出版社,2001.

[6]李健民.全球技术预见大趋势[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7]穆荣平.北京技术预见:实践与思考[J].世界科学,2003(4).

[8]崔志明,万劲波等.技术预见、关键技术选拔与产业发展[J]科学研究,2003(1).

[9]李海丽;张士运;王世民.北京未来10年新材料领域技术预见的组织和实施[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