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的常识范文

时间:2023-11-17 17:48: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运动的常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运动的常识

篇1

这些问题让我们深感到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岌岌可危,这些问题就是国家下发“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决定”的根源,是各级各类教育单位紧急思考的课题,是社会各界要关注的重要现象。

一、实施阳光体育,让阳光铺满校园

1.依附大环境,充分保证时间阵地

紧扣“四统一”,确保体艺活动时空。为了确保各学校能认真执行活动的时间要求,我县亮出“四统一”来确保时间:统一排齐上足音体美课程,确保课堂主渠道;全县统一《作息时间表》,统一“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统一下午课外文体活动。当天没有体育课的,学生必须上操场运动,依法保障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

2.加强活动阵地建设,让活动阵地成为活动开展的有效载体

由于大课间操内容丰富多彩,活动形式多样,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每天保证30分钟以上时间进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对增强体质、放松精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要保证课间活动落到实处,首先从时间上给予保证,把大课间活动作为自主性活动课纳入课程、列入课表,保证人人都有活动时间,全体学生都可积极参与,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

笔者认为,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本着开展健康、快乐且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原则,在大课间活动中开辟篮球拍球、呼拉圈、跳绳、踢毽子、跳皮筋游戏、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的活动,学生分区进行运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多角度多项目的轮流运作,既有效地利用了所有的体育设施,又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其中,真正达到 “我锻炼、我健康、我快乐”的目的。

3.做好课外延伸工作,校内校外紧密配合

(1)竞赛是最好的课外延伸

竞赛是推动体育活动开展的有力手段,特别是当学生的运动技能有所提高之后,渴望竞赛的欲望将会更加强烈,这就需要为他们提供用武之地。通过全校性的体育竞赛,如举办跳绳比赛、踢毽子比赛、拔河比赛等容易组织适于学生课外自己锻炼的传统体育活动,既可以激励学生课外自己进行练习,也能使学生通过比赛表现自己的才能,在不知不觉中又增加了学生的活动时间,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积极开展“短、平、快”的小型竞赛活动,使学生能通过竞赛看到自己的成绩,激发学生参与活动,促进学生养成锻炼的良好习惯。如:班级可以每周开展一次竞赛,决出周冠军;年级可以每月开展一次将竞赛,决出月冠军;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竞赛,决出学期冠军,每学年开展一次总决赛,决出年度总冠军。而无论是哪个层面的决赛,对成绩优秀的学生都进行表扬和奖励。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鼓励学生,还能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向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迈进!

(2)家校联系,阳光体育活动进入家庭

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家长的体育锻炼意识影响着我们的孩子。孩子是家的中心,孩子的健康越来越受家长的重视。因此,家长也是我们要关注的对象。要积极动员家长与我们一起行动,我们可以开展“阳光体育”进家庭活动。通过家长会、家长信、家长学校等多种形式,宣传素质教育健康第一思想,要求父母平时陪同子女一起参与一项体育活动,扩大社会参与度,促进全民健身运动。

(3)精心打造特色,树立学校品牌

开展体育特色运动是构建与学校素质教育相匹配的学校教育体系的需要,是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有力补充,是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意识,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在社会激烈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能力,进一步加强学生素质培养的新方法、新途径。

(4)积极开发校本教材

要想成为特色,就需要比别人做得更好、更高、更强。除了让每个学生都了解特色、参与特色,还积极编写与开发跳绳项目的校本教材。在开发中,渗透“体验、快乐、成功”观念,针对儿童的个性特点、年龄结构等因素,创编出一批具有健身性、趣味性、实用性的体艺校本训练项目。我校体育老师创编的“多种花样跳绳”项目,集竞技性、民族性、协作性为一体,便于开展,独具特色,在全县2+1活动展示中获得好评,并送至省里参评。

(5)普及中育精品

采取“抓点带面、分类指导、分层推进”的办法,提高跳绳项目的普及率,并在普及中孕育精品。如最先在四年级开展的“多人短绳” 项目,现已在全校普及,且花样不断翻新,项目人数由最初的15人发展到现在的100人。针对特色的培育,需要精心策划发展方案。特别是定期举行竞赛活动,以推进跳绳特色的品牌性,以及阳光体育在校内的开展,让学生会玩,喜玩。渗透终身体育的意识。

二、阳光体育活动初显成效

1.学生活动能力明显增强

两年来,通过各级齐抓以及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案,孩子们的活动能力增强了。如:以前六年级还有不会跳绳的学生,而现在在一年级也找不到跳得慢的孩子了;以前呼啦圈不知道怎么转的,现在也能让呼啦圈呼呼生风了;以前连乒乓拍怎么握也不知道的学生竟然打得有模有样……

2.学生的身体健康有了好转

根据学校的晨检报告数据统计2009年11月全校感冒的人数比上一年同期减少18%,2009年12月全校感冒的人数比上一年同期减少15%;2010年1月全校感冒的人数比上一年同期减少20%。这些数据足可以显示阳光体育的开展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要继续坚持,继续努力!

3.学生的笑声多了!笑预示着开心快乐

快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孩子们的童年应该是快乐的,我们要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快乐中成长。阳光体育的开展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活动与游戏,锻炼身体,愉悦身心。

参考文献

[1]鲁金华.浅谈农村小学课间活动.小学研究,2008(1).

[2]苗彩成,王平萍.小学生课外活动的现状与开展策略.教学与管理,2007(9).

[3]董丽娜.体育大课间活动认识的点滴.小学校长,2008(3).

篇2

一、对中外优秀运动员横向比较看,步长是决定100米成绩的关键因素

从历来世界重大比赛看,绝大部分为步幅型运动员,这些运动员跑起来步幅开阔,轻松自如,保持高速度时间较长。

不同水平的100米运动员步长不同,同一水平的100米运动员绝大部分的步长是非常接近的。以21届、22届奥运会100米前6名平均参数与24届奥运会100米前6名平均参数进行比较,平均成绩分别低0.19秒和0.31秒,平均步频每秒分别高出0.38步和0.13步,平均步长分别小9.5厘米和11.5厘米。更能说明问题的是第24届奥运会100米前6名获得者,在前6名中除第五名西尔互步长大于第四名米切尔以外,其他运动成绩的好坏,名次的前后均可以用步长的大小来排定,哪怕是微乎其微的差别也表现在步长上。

我国男、女100米运动员步频均高于外国运动员,步长与外国运动员相比差距则较大,如:我国男子100米纪录保持者周伟成绩为10.17,全程45.66步,平均步长2.19米,平均步频4.49步/秒;世界名将刘易斯,成绩为9.93秒,全程43.6步,平均步长2.29米,平均步频4.40步/秒。周伟步频每秒快于刘易斯0.09步,全程要比刘易斯缩短距离0.09×10.17=2.00米,而刘易斯每步步长多于周伟0.10米,全程要比周伟缩短0.10米×43.6=4.36米。这样算来,步长上的优势要超出步频上的优势。

从以上中外优秀运动员个人成绩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提高100米成绩中,步长的优势远远大于步频的优势,无论身高怎样,要想达到理想的100米成绩,必须发展步长,步长才是提高100米成绩的金钥匙。

二、从个人纵向成绩提高看,步长是提高100米成绩的关键因素。

100米运动员从成绩的初期到成绩达到顶峰(或取得较好成绩)步长对成绩的影响远远大于步频对成绩的影响。遗传学告诉我们,步频主要靠先天遗传所得,后天挖掘的幅度较小,并且,在儿童时期发展较为理想。而步长的提高主要靠后天的训练获得,通过力量、柔韧、协调等素质的发展,去获得理想的步长,对于少年运动员来说,可以进行双向发展。而对于进入高等院校学习四年的大学生来讲,他们大都在18-24岁,身体各方面的发育已经成熟,且经过初期的训练,成绩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再提高步频已不大可能,只能通过增加步长的训练来提高100米成绩。这些条件与优秀运动员相比有很多相近之处。

我国早期优秀运动员陈家全100米成绩从10.4秒提高到10.0秒步频减慢了0.07步/秒,步长却增加了11厘米。上世纪70-80年代名将袁国强100米成绩从11.1秒提高到10.3秒,平均步长增加了14厘米,全程步数缩短了4步,而步频只增加了0.03步/秒。郑晨、周伟成绩的提高也主要靠增加步长。美国名将刘易斯100米成绩从10.07秒提高到9.93秒,也是靠增大步长来取得的。

三、大步幅跑是长时间保持高速度的主要因素

运动生理学告知我们,百米跑的供能方式为ATP供能,但人体内储存的ATP只能供人高速运动6-7秒,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如何合理的、有效的利用这些能量,并能快速的使ATP再合成,这只能靠轻松、协调的跑进才能完成,而轻松、协调的跑进要靠大步幅来做保证,因此,大步幅跑可以合理、经济的利用人体固有的ATP能量,并能促进ATP的再合成。

我们对10名(6男4女)二级以上短跑运动员进行试验。首先,准备活动后,脉搏达到120次/分,进行100米测试,然后,立刻测定30秒脉,作为测后脉搏,要求运动员,以最快步频跑完100米;1小时后,重新准备活动,脉搏达到120次/分后,再以大步幅为主跑完100米,并立刻测定30秒脉,在6个月内共试验了6次,其结果同一人同样成绩或相近成绩,高频跑比大步幅跑脉搏每分钟要快8-12次。这个简单的试验可以证明,大步幅可以节省能量,有利于能量的再合成。换句话说,大步幅跑可以较长时间的保持高速度,这也是取得100米优异成绩的关键。

四、增加步长的训练方法

1.力量训练:①上肢和全身负重力量练习:提拉杠铃、抓举杠铃、高翻杠铃,卧推杠铃;②下肢负重力量练习:深蹲走、半蹲走、体前屈、弓箭步跳或走;③负重摆臂练习:持1.5公斤左右的哑铃进行摆臂,每次100次为宜,组数因人而定。

2.上坡跑和下坡跑:坡度1-3度为宜,上坡跑或下坡跑后要跑一段平地。跑步时在保持速度的同时,做到动作放松。

3.橡皮带高抬腿或后蹬跑:橡皮带要绑在膝关节上方10厘米处,手扶肋木进行练习,动作幅度要大。

4.标志跑:距离30米为宜,用实心球在跑道上做一定距离的标志,要比运动员平时步长大一些,让运动员从标志物上方跑过。

5.跨步跳:规定级数的跨步跳或规定距离的跨步跳。

6.负重仰卧举腿:仰卧垫上,双脚夹2―3公斤重量物体,向上举腿,次数、组数依据训练水平而定。

篇3

关键词:体育设施;爱护;维护

社会的发展和政府的关注加快了学校体育设施的完善,如今大部分农村学校也有相对完整的体育器材室。我们学校的体育器材室则是按国家标准配备的,它是我们学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也由当初的兼职保管员变成一个专职保管员。我看到了学校体育器材从无到有的过程,同时也见证了体育器材损耗的数量巨大和速度惊人,我作为一个保管员深感器材的维护和保养的重要性,下面是我长期与体育器材为伴得出的一些延长体育场地器材的寿命的方法与心得。

一个学校的体育场地与器材往往耗资较大,在使用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检查、维护和修理,如果完全依靠学校后勤,往往会因为处理不及时造成更大的损坏,甚至引发安全事故。所以,本人认为体育教师应该及时关注和维护学校的场地器材,这样不仅为学校节约了资金,更有效地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我认为每个学校都应该有体育器材室的管理制度,这样才能有效地抑制器材的大量损耗与丢失。管理制度具体应包括下面几个主要方面:(1)台账的建立,器材明细账应与账物相符,对丢失物品、易耗品及时办理注销、报修手续。(2)课外活动和体育课外借器材需由任课教师开据“器材使用单”并注明日期、节次、器材、数量等方可外借,归还时要检查数量和有无损坏。(3)学校运动队和学校其他教工借用器材,要履行登记手续,归还时要予以注销。(4)借用体育器材丢失或损坏者,酌其程度予以一次性赔偿,并进行登记加以说明。

由于体育教师的课堂大多时候在运动场,所以,他们更容易发现场地器材的损耗情况,还有学生运动时可以及时向他们反应场地器材的情况,这样,体育教师就非常熟悉和了解这些情况了,从而体育教师可以根据情况做出一些处理意见。具体如下:(1)损坏不是很严重的情况,譬如,哪颗螺帽松了等情况,体育教师就应该马上自己动手进行修理和维护。(2)在检查到损坏的器材已经不能自己动手处理的情况,应及时向学校后勤汇报。(3)遇到损坏的情况比较严重时,而且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时体育教师要及时做好回收和隔离处理,直到维护结束。(4)体育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和课外活动时间向学生讲清运动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体育保管员平时要对学校的场地使用情况了如指掌,要经常指导体育教师和学生如何爱护场馆和正确使用场地器材,具体做法如下。

一、塑胶田径场地的保养和维修

经常性地保养和维修,每次使用后必须整理和打扫场地。冬季和雨季里特别要加强对场地的管理与保养,如疏通下水道、排水沟,消除垃圾杂物等。跑道上不准抽烟,要防滴油腐蚀,防燃防爆,不得用刀具或尖锐物品穿刺和切割。场地如发生碎裂、脱层等现象应及时修补。进入场地者必须穿运动鞋。杠铃、哑铃铅球、铁饼、标枪等器材,严禁在塑胶场地上进行训练。

二、足球及足球草坪的维护及保养

保持场地干净和及时打扫。禁止吸烟、严禁携带食物进场。对草坪小的损坏应及时修补。足球不要在水里泡和在有石子的地方踢,球皮损坏快。充气气压要适中,切记不要把足球当篮球打,不能累了当板凳坐。将足球远离尖锐物体,也不要将球长时间暴露在阳光直射的地方。

三、篮球、排球及其场地的维护及保养

场地的清洁、维修和保养是一项经常性工作。除天天清扫外,要做到每季度清刷一次。场地门口树立使用说明作为预防性维护。篮球架每年两次检查连接、焊接部位的锈蚀程度及牢固性。发现松动、锈蚀等异常现象应及时进行修复和防腐处理。篮球架表面清洁应使用中性洗涤剂,以免损伤球架塑粉表。篮球最忌讳的是在水里打或者地面不平有石子的地方打,球皮坏得最快,想用久点的话尽量不要在太阳光很强的时候出来打,最理想的是木板或者橡胶地面,长时间不玩的话最好用干布擦擦球面避免灰尘进入球内。定期检查篮球的充气饱和度,不能太饱或没气。注意篮球存放地方的温度及湿度,不能放在高温的地方,不能以高压或重力施于篮球,会造成篮球内胆变形或爆裂。

四、乒乓球场地及乒乓球的维护及保养

场地的清洁,除天天清扫外,还要做到每月清刷一次。定期对乒乓球桌、网进行检查。场地上的各种标志应经常保持清晰醒目。不允许学生坐在桌子上玩,更不能擅自拆卸桌子。不允许把瓜果皮壳带进场地内,成人进去不能抽烟。反胶球拍在使用时要保持胶皮的清洁,不要用有油的手擦拭胶皮,每次打完球后贴上塑料薄膜。正胶球拍在使用时要特别注意保持胶皮的干燥。如果在潮湿的地方打球,可使用干燥剂擦拭胶皮,以减少胶皮表面的湿度。球拍的保护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球板,球板要防潮、防外力损坏,最好是打完放在拍套里,在套里放一个干燥剂,球板的边缘贴一层专用的护板边,可以减轻打球时磕碰球台对球板的损害。

篇4

【关键词】 体温 运动训练 白细胞介素-6 发热

Abstract: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long-term exercise training on normal body temperature and lipopolysaccharide(LPS)-induced febrile responses in the rat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interleukin-6(IL-6).Methods Core temperature(Tc)and motor activity were monitored by radiotelemetry.Effects of long-term exercise training on normal body temperature and LPS-induced febrile responses were observed in rats after 8 weeks of access to running wheels. Plasma IL-6 was measured by a double mAb sandwich ELISA.Results ① After animals voluntarily trained on running wheels for 8 weeks,there were significant elevations in daytime and nighttime core temperature of the exercise rats.On the average,core temperature of the exercise group was 0.4℃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during the daytime.During the nighttime,the core temperature of the exercise group was 0.5℃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② Exercise training led to a marked increase in the pyrogenic effects of LPS.That is,both control and exercise animals underwent an elevation in daytime core temperature following LPS,but the febrile response was greater in the exercise group.③ During the daytime,motor activity was almost identical in both exercise and control animals.At nighttime,motor activity of the exercise animals was slightly higher than in the control animals.④ Plasma IL-6 of exercise group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long-term exercise training, especially of the LPS-treated animals.Conclusion The data indicated that long-term exercise training led to a marked increase in normal body temperature and the pyrogenic effect of LPS.Its effect is closely relative with elevation in the Plasma IL-6.

Key words:body temperature;exercise training;interleukin-6;fever

一般认为发热是由于外源性致热原进入体内作用于致热原细胞,而产生的内生致热原以不同的途径将发热信号传入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调定点上移,使体温上升到较高的调定点水平[1,2]。内生致热原是体内引起调节性体温升高的基本信息分子,其中来自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白细胞介素-6(IL-6)在发热机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2]。近年来发现,骨骼肌细胞也分泌IL-6[3],在运动免疫中有重要的作用[4~6]。

啮齿类动物夜间的体温明显高于白天,夜间体温升高的原因之一与夜间活动增加,提高产热有关[7,8]。众所周知,运动可以提高体温,但长时间的运动训练对正常体温和发热反应的影响尚不清楚。因此,本实验使用无线遥测技术同步连续记录动物的体温和活动,观察大鼠长时间自愿转轮运动对正常体温和细菌酯多糖(LPS)致热效应的影响与体内IL-6变化的关系,旨在探讨长时间运动训练是否影响正常昼夜体温和LPS引起发热效应的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和试剂

实验用成年雌性SD大鼠(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提供),体重220~270 g,在22℃~25℃的环境中饲养,明暗时间各为12 h,动物允许自由进食进水。LPS为Sigma公司产品,用无菌生理盐水溶解成50μg/ml.黄涛,等.长时间运动对正常大鼠体温和LPS发热反应的影响与IL-6的关系

成都医学院学报2008年3月,3(1)

1.2 动物手术

用4%戊巴比妥钠溶液腹腔注射麻醉动物(40mg/kg),按照常规手术方法切开腹部皮肤和肌肉,将无线温度探头(DSI公司TA10TA-F40型)放入腹腔,缝合腹部肌肉和皮肤,并肌肉注射青霉素以防感染。然后将动物分别单个置于塑料大鼠笼中饲养10 d后,进行实验。

1.3 体温和活动的记录方法

用无线温度遥测仪(美国DSI公司产品)连续测量大鼠的体温和活动。具体方法是将腹腔内置有无线遥测温度探头的大鼠放入清洁的鼠笼中,然后置于遥测仪的接收板上,让动物处于自由活动、进食和进水状态。动物体内无线遥测温度探头测量到的体温和运动信号由接收板接收后,输入计算机储存和数据处理。

1.4 实验分组和步骤

实验包括长时间运动训练和未进行运动训练(对照组)两部分,每部分实验分为LPS发热组和对照组,每组7只大鼠。LPS发热组:腹腔注射LPS 50 μg/kg(50 μg/ml 无菌生理盐水);对照组:腹腔注射无菌生理盐水1ml/kg.

转轮运动训练组和对照组大鼠分别单只饲养于转轮鼠笼(实验开始前将转轮锁定)和无转轮鼠笼中。实验时将运动训练组的转轮解除锁定,动物可自愿进行转轮运动,持续运动训练8周。动物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自由进食进水,每周称体重一次。对照组大鼠在同样环境条件下饲养8周。

大鼠在转轮鼠笼中自愿进行转轮运动训练8周后,实验先分别连续记录运动训练组和对照组的体温和活动48 h,然后于实验当天上午10时,给LPS发热组腹腔注射LPS,对照组腹腔注射同容量的无菌生理盐水后,再连续记录48 h 体温和活动的变化。在实验过程中运动训练组动物,仍然继续在转轮鼠笼中进行转轮运动活动。

1.5 IL-6的测定

实验结束后,用含有肝素的注射器经心脏穿刺法抽取血液,血标本在5℃条件下离心15 min(4 000×g),然后将血浆放入-20℃的冰箱中保存以备测定IL-6。IL-6测定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试剂盒由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1.6 统计分析

实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或团体比较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长时间运动训练对大鼠体温和活动的影响

正常大鼠的体温和活动呈现出典型的昼夜周期性的波动,均为白天(明光)低,而夜间(暗光)高,体温24 h 的波动范围在1℃左右。所有大鼠的活动主要是夜间多,白天活动很少(图1)。

大鼠在转轮鼠笼中进行自愿转轮运动训练8周后,与相同实验环境条件下对照组的大鼠比较,白天和夜间的体温均明显提高(图2)。在白天(明光),运动训练组大鼠的体温较对照组平均提高0.4℃;在夜间(暗光)则较对照组平均提高0.5℃(图2)。

2.2 长时间运动训练对细菌酯多糖发热效应和运动的影响

给动物注射生理盐水或LPS后,首先均出现快速的体温升高和活动增加反应(图3和图4)。注射LPS后可明显提高转轮运动训练组和对照组大鼠白天(明光)的体温,但是运动训练组的发热反应明显高于对照组大鼠的体温。对照组大鼠注射LPS 4 h 后, 平均体温只升高了0.7℃;而运动训练组大鼠注射LPS 4 h 后,平均体温升高达1.1℃,明显高于对照组动物(P<0.05)。LPS引起大鼠发热反应持续到下午6时,动物进入暗光期的体温上升相;而给大鼠注射生理盐水出现快速应激性体温升高反应约持续2 h后体温就恢复到白天的基线水平(图3)。 从图4可见,除了注射药物时引起快速应激性体温升高过程中出现的活动增加外,对照组和转轮运动训练组大鼠的活动几乎未出现明显变化。在白天,两组大鼠基本上处于不活动状态。在夜间,转轮运动训练组大鼠的活动略高于对照组大鼠的活动,但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2.3 长时间运动训练和注射LPS后血浆IL-6浓度的变化图4 给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LPS活动变化的时间曲线 表1显示运动训练8周后的大鼠血浆IL-6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生理盐水)组,其水平与LPS组大鼠血浆中IL-6浓度相似;而给运动训练组大鼠腹腔注射LPS后,血浆中IL-6浓度明显高于运动组和LPS组动物。 表1 大鼠运动训练和LPS引起血浆中IL-6浓度变化的比较

3 讨论

IL-6是发热机制中的重要细胞因子[1,2]。但近年来,IL-6在运动免疫中的作用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文献报道,IL-6是运动中产生量最多的一种细胞因子[4-6]。运动不仅可导致骨骼肌细胞产生IL-6增多,而且血浆中IL-6的浓度与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和肌肉募集的体积有关[4,6]。众所周知,运动可以提高体温。所以,我们考虑观察长期运动对正常体温昼夜周期性的变化和LPS发热反应的影响,特别是研究长时间的运动训练对白天大鼠基本不活动的情况下正常体温和LPS致热效应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实验用无线遥测技术同步连续观察发现,大鼠进行自愿转轮运动训练8周后,其24 h 的体温较对照组大鼠明显提高。有趣的是在白天,大鼠基本处于不活动的状态下,体温仍然高于对照组,这种体温升高现象显然与动物活动没有直接关系,但血浆中IL-6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结果提示,长时间的运动训练引起血浆中IL-6的浓度升高可能是导致正常体温升高的原因之一。

大量的实验证明,腹腔注射LPS(50μg/kg)能引起啮齿类动物出现明显发热反应,但在IL-6基因敲除(knockout)小鼠,同样剂量的LPS不能诱导发热反应[9]。给大鼠静脉注射LPS(2.5~10μg/kg),体温的上升期和发热持续期血浆中IL-6 的水平与发热幅度呈正相关,而给大鼠静脉注射抗IL-6血清可明显减弱LPS引起的发热反应[9]。我们给自愿转轮运动训练8周的大鼠腹腔注射LPS后,不仅发热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血浆中IL-6的浓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大鼠的活动则与对照组动物的活动相似。实验证明,长时间自愿运动训练能提高大鼠对LPS致热效应的敏感性,其机制与运动训练引起血浆中IL-6升高有关;同时证明与动物的活动无关,因为在发热期动物的活动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

在实验中给运动组和对照组动物腹腔注射药物后,首先均出现快速的体温升高和活动增加现象,这种现象是由于注射药物的刺激和移动动物而引起的应激性体温升高和活动增加反应[10]。

从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长时间的运动训练能提高正常大鼠白天和夜间的体温,其机制与长时间运动引起血浆中IL-6升高有关,而长时间运动本身不直接引起体温升高,至少白天体温升高与动物活动无直接关系,因为白天大鼠处于睡眠状态而很少活动,体温却出现升高反应。值得注意的是本实验发现,长时间的自愿运动训练能明显提高大鼠对LPS致热效应的敏感性。这种现象是长时间运动训练导致动物的体温调定点升高而引起的一种适应性反应,还是体温调节功能的异常表现,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Dinarello CA.Infection,Fever,and Exogenous and Endogenous Pyrogens:Some Concepts Have Changed[J].Endotoxin Res,2004,10(4):1-22.

[2]Fan H,Cook JA.Molecular Mechanisms of Endotoxin Tolerance[J].Endotoxin Res,2004,10(2):71-84.

[3]Bente KP.Mark F.Muscle-derived Interleukin-6-A Possible Link between Skeletal Muscle,Adipose Tissue,Liver,and Brain[J].Brain Behav Inmmn,2005,19(5):37l-376.

[4]Jonsdottir I H,Sch jerling P,O strow sk i,et al.Muscle Contractions Induceinterleukin-6 mRNA Production in Rat Skeletal Muscles[J].J Physiol 2000,528(Ptl):157-163.

[5]Ostrowski K,Rohde T,Asp S,et al.Chemokines Are Elevated in Plasma after Strenuous Exercise[J].Eur J Appl Physiol,2001,84(3):244-245.

[6]刘艳,黄元汛.运动和营养补充对白细胞介素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4):146-148.

[7]杨永录,方军.AVP V.受体阻断剂对昼光和暗光中正常大鼠体温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学杂志,2003,19(1):83-86.

[8]Sugimoto N,Sakurada S,Shido O.Changes in Ambient Temperature at the Onset of Thermoregulatory Responses in Exercise-trained Rats[J].Int J Biometeorol,2000,43(4):169-171.

[9]李沧海,霍海如,姜廷良.利用基因敲除小鼠研究发热机制的进展[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2,18(9):1 151-1 156.

篇5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本学期的体育工作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依据,以开展群体工作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为出发点。狠抓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和习惯及运动竞技水平。力争使学校的体育工作有新的突破。

  学校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健身功能,开展切实有效的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培养学生体育学习习惯,体育卫生习惯,身体护养习惯,有一定体育文化常识,身体锻炼常识,体育运动常识,初步具备体育运动的基本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使学生学会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掌握自我锻炼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身体护养习惯,有一定体育文化常识,身体锻炼常识,体育运动常识,初步具备体育运动的基本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使学生学会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掌握自我锻炼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意识,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思想素质及业务理论水平。

措施:

1、 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实施意见”,充分调动每位体育教师工

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2、 继续完善学校体育工作的各项制度,使体育工作逐步达到制度

化、规范化、科学化。

3、 组织体育教师认真学习教学大纲,熟悉教材,制定教学计划,

做到超周备课。

4、 抓教改,促创新。开展体育课教学评优活动,提高体育课堂教

学质量。

5、 定期召开体育工作会,总结工作,提出要求,组织学习,进行交流。

(二)继续学习新广播操,提高广播操质量。

1、利用课间操、课外活动及课余时间,逐节纠正广播操动作。

2、2月——4月10日,进行850人的集体舞训练。逐节纠正每一个动作,力争做到整齐划一。

(三)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措施:

1、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2、体育教师做好课外活动计划,做到时间、地点、人员、内容、器材五落实。

3、班主任必须配合体育教师组织好学生的课外活动,做好课外活动记录。体育教师和班主任要坚守岗位,绝对保证学生安全。下课后,以班为单位按顺序带回。

4、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广播操评比,评出优秀班集体,进行表彰。

5、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篮球比赛”。

6、教导处不定期抽查课外活动质量。

(四)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和竞技能力。

措施:

1、加大甲、乙田径队、篮球队,男、女乒乓球队的训练力度,认

真做好训练计划,按时训练、及时记录,确保人员到位,以加强训练的

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市篮球运动会做准备。

2、开展小型多样的体育单项赛,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爱好和兴趣。

3、学校对在市、区各类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教练员给予表彰奖励。

4、抓好学生体质健康评价工作。

5、举办体育节,开展单项赛:

(1)举行5——6年级男、女篮球赛。并将成绩列入春季体育节团体总分。

(2)4月19日——21日,召开学校春季体育节,在开幕式中各年级要进行特色展示,进行850人集体舞表演。

(五)加强体育器材的使用和管理。

措施:

1、充分发挥学校规模大,空间广阔的优势,开发、利用现有的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

篇6

“阳光体育运动”的主体是亿万学生。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年龄集中在13至18岁,他们不仅有繁重的家庭作业,而且面临升学压力,背负家长的期望。在与学生的多次接触中,我发现他们大多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也很乐意参加体育运动,但是平时只能在学校利用仅有的两三节体育锻炼,学校的大课间活动只能是进行特定的项目,没有自己的兴趣选择,造成一些学生不愿意参与体育锻炼。大多数学校的体育设施不完善,学生没有办法参加热爱的体育项目,教学资源缺乏。调查发现虽然国家对阳光体育运动进行了一定的宣传,各地不断动员人们参加阳光体育运动,但真正知道并了解阳光体育运动的学生并不多。

影响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原因,“升学压力”居首位。家长把学生的学业看得十分重,自然学生的升学压力非常大,学生学习任务繁重,是阻碍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自身惰性”的形成有许多内在原因,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对学生吃苦精神的培养。在影响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多方面因素中,“缺乏活动时间”、“自身惰性”、“没有体育伙伴”、“缺少场地器材”、“体育课程内容枯燥”、“外界不支持”“课外体育内容单一”等都占有较大比重。学校的场地和器材是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基础,体育设施和条件跟不上,学生就无法得到锻炼,这是影响“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是常事,特别是意外伤害,这就更阻碍了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由于一些学校的体育设施比较差,体育器材不完善,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差,在学校一旦发生伤害事故,则学校将面临很多问题。学校体育活动不能得到正常开展,体育教师的技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体育课得不到创新。学校应采取一定的措施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准备器材,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课外体育锻炼,这不失为一个让学生自由活动和锻炼的好办法。

大部分学生对阳光体育是支持的,只有少部分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心存怀疑。学生表明自己喜欢阳光体育运动,并指出阳光体育运动让他们收获颇多,大多数学生认为在参与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体育与保健的知识,这都是以前没办法了解到的常识,与此同时也增长了见识。一些学生认为参加阳光体育运动不仅能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缓解学习压力,使紧张的情绪得到放松,提高学习效率。在锻炼过程中还能增加生生感情,增进交流。这说明,阳光体育运动是一项能够给学生带来希望和光明的体育工程。我们相信,我国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一定会对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发挥重要作用。

在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大部分中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了解不全面,学生参与阳光体育活动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学生对阳光体育的了解不深,少部分学生不知道阳光体育是干什么的。

篇7

一、体育课教学应突出德育为首

体育课中的德育渗透,就是要利用体育课教材的内容和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例如,集体项目需要团结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精神;游戏项目受规则的限制,有利于学生培养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诚实、正直的思想品质;投掷等有一定的危险性的项目要求做到听从指挥,动作规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自我防范的意识、遵纪守法的意识。中学生大多喜欢大型的体育比赛,特别是世界杯赛、奥运会等大型的比赛,这些赛事是中学生谈论最多的话题,可以适当引导,使学生从中学到很多人文常识、历史常识、体育常识,特别是奥运健儿勇敢拼搏,胜不骄、败不馁,为国争光的精神,更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好教材。体育课绝不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莽夫,而应是思想内涵丰富、知识面广博、有炽热爱国情感而又身体健壮的合格人才。

二、体育课教学应渗透“学会求知”的原则

学校的体育课,其实也应是传授知识、训练体能、培养合格建设者的基地。因此,体育课教学首先应培养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怎样激发学生上好体育课的兴趣呢?笔者认为,除了让学生自发地倾向于吸收信息和扩展自己,还应通过实践产生快乐的体验。兴趣和成功相互交替和补充会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人们从成功的体验中会产生一种满足,学生对学习中取得的进步也会产生一种满足,人人都渴望成功,因此在教学中可适当降低要求,先练好基本功或完成部分分解动作,使学生在不同要求下同样获得成功,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不断成功,鼓励学生在“成功一尝试一成功”的循环中不断进步。

三、体育课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由于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学生的天赋受到压抑。在减负条件下,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有了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可能。

首先,应营造民主宽松的气氛和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应有强烈的民主意识,要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激发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欲望,培养自己学习的兴趣和习惯。每一个人都有创造力,它埋在较为深层的自我中,需要我们付出辛劳且常去发掘,才能得到它。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在克服重重困难的过程中得到表现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无论是室内理论还是室外实践课,都要尽可能巧妙地创设各种教学环境和条件,不断地创设启发式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投入到创新思维的尝试中。

其次,在体育教学中,授课者要能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引导,让他们明白,正规的方法、动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是体育运动员获得佳绩的条件,鼓励学生能从不同的途径尝试不同的方法,比较优劣;让学生明白运动员成绩的提高,是在不断探索、实践、改进中进行的,从而激活学生创新的欲望和不断进行创新的尝试。

四、体育课教学应引导学生学会审美

篇8

关键词:热身;团队配合;自救知识

一、运动前要充分热身

学生从小到大在所有的运动或比赛之前,体育教师都一定会要求学生进行运动前的热身,学生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热身是必须要进行的。(1)热身可以帮助学生充分地使身体活动起来,促进血液循环,肌肉放松。这样在运动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效避免由于突然发力或拉伸而导致的肌肉拉伤、骨骼脱臼等问题,实际上也保护了学生的身体。要知道在运动过程中,面对意外事件的时候,再强壮的身体都是极其脆弱的,因此,准备活动的热身运动学生一定要重视起来。(2)热身运动一般在15~25分钟比较合适。时间太短根本起不到作用,而时间长了又会不可避免地造成劳累,从而使学生或者运动员注意力无法集中。20分钟前后是比较科学合理的热身时间,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的身体出汗,并充分热起来。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保持一种昂扬的精神状态,在足球运动的过程中能发挥出更好的状态,最重要的是开心地玩耍,同时还锻炼了身体,还不会轻易受伤。因此,时间要把握好,有经验的体育教师一般都会掌控得比较好。(3)热身运动的内容。前文已经提及,热身运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的身体“燃烧”起来,在运动的激烈对抗中减少受伤。足球常因激烈的身体对抗而容易使球员受伤等。所以针对以往球员或者学生容易受伤的部位,热身时要进行充分地锻炼,包括颈部运动、肩部运动、腰部运动、膝关节运动以及踝腕关节运动等,基本上都是身体骨骼的结合处,更容易受伤,所以在热身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些关节。

二、重视团队配合的作用

足球本身就是一项需要团队配合的运动,个人英雄主义是行不通的。当然,并不能否认核心球员的价值与作用。但是正如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部分哪怕是关键部分也需要依靠整体才能发挥作用。尤其是对于像足球这样需要十一个人的运动,更需要团队的完美配合才能呈现出高水平的比赛。老师在为学生上足球课或足球训练的时候,一定讲到上述内容。学生在日常的训练或者玩耍时也要注意,团队配合好才会踢得好,学生也才能够真正地尽兴。在日常的足球训练中,要注意如下几点:(1)在团队配合中培养手足感情。初中一年级阶段的孩子们在一起玩耍的时候,是非常容易建立感情的,而在足球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学生通过互相帮助以获得进球或者是取得射门的机会,所建立起的情谊也是异常深厚的,它会让互相的心中充满感激,同时也会认为对方把自己当成朋友,希望自己可以有所表现,从某种程度上讲,这就是运动精神气质的最好体现。(2)团队意识是需要逐渐培养的。在足球场,会有一些格外希望表现自我的孩子,相对于团队合作来说,他们更喜欢单打独斗,不倾向于给队友传球,这也容易招致不满。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孩子们年龄尚小,对于很多规则还不明白,需要老师和其他同学们的逐渐引导。团队配合、团队协作的意识是逐渐培养出来的,而非天生或者一朝一夕所得。这两点在学生训练、老师教课的时候一定要给予关注。

三、适当学习运动学与自救知识

如今的体育运动种类繁多,新的规则也不胜枚举。然而随着现代体育运动的发展,诸如足球这样的体育运动也更富对抗性,这也大大增加了运动员受伤的几率。欧洲作为足球的“圣地”,代表着世界足球的整体最高水准,但是在各种联赛中运动员伤亡的案例也俯拾皆是,除去疾病的因素外,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对受伤的队员及时施救。曾经在欧洲某国举办的一场比赛中,由于一个前锋拼抢速度过快,其膝盖碰撞到了对方后卫的脖子上,导致对方后卫瞬间陷入休克,而且舌头卡在喉咙处,非常危险。这时有一个球员发现了异常,及时将其舌头从喉咙拽出,才保证了该后卫的正常呼吸。这一案例中最关键的还是队员有一定经验,也知道自救的知识,所以才能及时救了该后卫。这对于学生和老师的启示就是,一定要学习自救的知识和运动学常识,可以帮助学生在关键时刻进行自救,并且为其他人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救助,最基本的是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挽救很多东西。

总之,初中一年级的足球运动需要教师进行不断地指导,在运动前一定要做好热身准备活动,这可以有效保护学生的各种关节。此外,还要重视培养自身的团队意识,以团队合作为主。最后,还要适当地学习运动学专业知识和自救的尝试,为日后的运动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篇9

生命在于运动,爱运动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无论选择何种运动项目,都必须考虑到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必须选择适合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通过学习体育课程,使小学生既能够锻炼身体,又能够促进身体健康成长,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体功能和特有的育人功能。如:田径项目里跑的项目教学时,既要考虑发展小学生跑的能力,又要考虑小学生的心肺功能特点,小学生的年龄在7-13岁之间,心脏容积比成年人小,他们的心跳频率超过成年人,心脏的每搏输出量比,因此,跑的项目练习,无论是跑的距离还是跑的时间都要适合小学生的身体成长特点,不能过分剧烈,以保护小学生的心脏健康。

2、把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的育体和育智相结合

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要注意在进行体育运动技术传授的同时,结合教学内容把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卫生与健康常识及运动损伤的预防知识传授给学生,增加体育课堂的知识量和信息量,把育体和育智有机结合起来。如:为什么运动前要做准备活动和运动后要做放松活动的道理教给小学生,有利于小学生掌握科学的运动知识和养成良好的运动卫生习惯。又如:在跑步教学中教育学生掌握正确的跑步动作和呼吸方法,科学利用跑步锻炼身体。体育教学中,教师还要结合教学内容教给学生体育运动设施的使用知识和体育运动器材维护知识,要求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时自觉爱护运动实施,懂得维护体育运动器材,使学生终身受益。同时,也是为社会培养文明的健身人群,为社会的文明进步打下真正的基础。

3、把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的育体和育德相结合

体育课堂是德育的大课堂。体育运动项目的比赛规则如同社会的法律法规、规范着体育运动的场地设施和比赛,规范着人们的运动行为。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教学的体育项目进行比赛规则的讲解,教育学生在运动场要遵守比赛规则,在社会要遵守法律法规,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品德。又如:在体育课堂的学习中,有的运动内容需要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和保护,这就要教育学生对他人认真负责,负责完成对练习同学帮助和保护,教育学生守信、互信,教育学生做诚实守信的人,做对他人、对社会负责任的人。

4、把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要的育体和育心相结合

体育课程教学课堂的开放性,为体育教学过程中了解小学生的真实心理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对小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如:分组游戏比赛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教育学生比赛过程中要努力争取胜利,因为体育比赛结果存在不确定性,我们必须正确对待比赛结果,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树立胜不骄败不馁的正确荣誉观。又如:大多数球类项目都是集体项目,需要相互配合,又各有分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育学生既要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和运动水平,更要根据团队的整体需要,与团队成员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实现团队水平的最佳发挥,取得团队的最好成绩。体育的集体项目如同社会的缩影,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既要全面发展个人,展示自我,在社会的竞争中取胜,又要与社会发展目标协调一致,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贡献。因此,体育教学要把对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融入到体育教学中。

5、把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的育体和育美相结合

篇10

摘 要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背景下,探究小学体育教学策略,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是每一位体育教师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目前我国大多数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策略进行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 小学体育 教学有效性 策略

小学体育是提高孩子身体素质,锻炼孩子身体机能的重要课程,它和小学中其他课程一样,都会对孩子的成长成才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老师不仅需要让孩子了解基本的体育常识并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还需要让孩子体会到体育运动的乐趣与重要性,而这些都和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息相关。因此,本文从目前我国大多数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策略进行探讨与分析。

一、通过培训提高小学体育老师的专业素养

根据研究不难发现,目前在我国部分小学中存在体育教师个人专业素养不高的问题,而这一问题往往会使得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受到限制。这是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体育课堂是他们第一次系统接触体育知识的课程,因此,在小学体育课程上,老师不仅需要教授他们基本的体育知识,还应该对他们的运动行为进行较好的引导,以保证学生能够在保证运动安全的前提下获取到更多的体育知识并得到更好的体育锻炼。然而,如果小学体育老师个人专业素养不高,那么老师很可能无法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指导,甚至部分老师无法全面的保障孩子运动的安全,而这对孩子的成长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因此,为了更好的避免这一问题,建议学校和老师能够共同努力来提高小学体育老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对于学校而言,学校可以积极组织培训与交流,培训与交流使得小学体育老师能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提高,还可以选择专业素养较高的体育老师为原有小学体育老师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对于小学体育老师个人而言,老师应该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与培训课程,并且大量的阅读与体育教学相关的书籍,争取将书本上的内容转换成个人知识的积累,并争取早日将对小学体育教学有利的相关知识更好的融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中来。

二、明确小学体育教学目的与教学主体

目前,在我国许多小学课堂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小学体育教学的目的与主体不明确,其主要表现在老师对体育课堂过于“放纵”或是在体育运动上“越俎代庖”。这是因为在部分小学里,一些老师认为体育课就是“自由活动课”,只要能够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安全,那么体育教学的目的就能够实现;另外一些老师认为体育课是具有一定危险的课程,所以在必要的时候应该代替学生完成一些体育活动,并以此来保证学生的运动安全。实际上,这两种想法都是存在误区的。

首先,小学体育课程并不意味着就是让学生自由活动。因为小学体育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体育锻炼,当然,在体育课程中适当的增加自由活动的时间确实可以给孩子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与乐趣,但是老师并不能将体育课完全变成自由活动课,因为自由活动课上学生的自主性过强,这样并不利于老师对学生提供体育运动指导。

其次,老师不应该过多的干预学生的体育运动过程。这是因为在小学体育课堂上,学生所进行的体育运动都是经过多年教学实践与科学考量的,所以只要老师能够在课堂上尽到自己的职责做好引导、保护与教学的工作,那么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安全不会受到威胁的,而如果老师过多的参与到学生的运动中来,那么往往会使得小学体育课程的主体由“学生”变成“老师”。综上所述,老师在进行体育教学之前,应该明确体育教学的主体――学生以及目的――锻炼,这样才可能使得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有所提高。

三、将小学体育教学和游戏相结合提高小学体育课堂的趣味性

对于刚刚系统接触体育锻炼的小学生而言,体育课堂不仅是他们锻炼的场所,还是他们释放学习压力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不难发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往往更富有趣味性的体育运动能够获得学生的青睐,并且学生在学习相关体育知识或是参与体育运动时会更加积极,而只要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那么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目的就已经实现了一大半。因此,老师应该通过多种方法来提高小学体育课堂的趣味性,而目前,能够更好实现这一目的的主要方法就是将小学体育教学与游戏相结合。比如说,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课程就是跑步,但单纯的跑步往往会让学生感到枯燥,而为了提高跑步这一运动的趣味性,老师可以将跑步与“击鼓传花”这个游戏结合在一起,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体会到运动的乐趣。

四、结语

对于小学生而言,体育课程是他们解放天性、锻炼身体的重要课程,因此,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老师应该深入思考,对如何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使得学生能够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更大的收获。

参考文献:

[1] 肖宗利.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J].体育时空.2013(21).

[2] 于雷.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J].科学导报.2015(10).

[3] 刘超.中小学体育有效性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