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展示设计案例范文

时间:2023-11-17 17:48: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俗文化展示设计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民俗文化展示设计案例

篇1

一、旅游业发展对民俗文化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一是旅游业是民俗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是展示与宣传民俗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当地政府和人民对民俗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意识,丰富了旅游资源,使旅游内容更加多样化。二是旅游业的发展也会带动民俗文化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民俗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旅游方式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旅游业与民俗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可以弘扬当地民俗文化,增强当地人民的文化自信。

(二)消极影响

一是旅游业的商品化和庸俗化使民俗传统文化面临挑战。二是外来文化会对当地传统文化带来负面影响。三是民俗传统文化发展的外部环境会受到干扰。

二,民俗文化的变迁对旅游业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一是旅游业和民俗传统文化的结合不仅使当地珍贵的民俗文化资源得到人们的重视和保护,还使得当地旅游资源更加丰富。安阳的民俗文化真实地表现出了当地鲜明的旅游特色,增强了旅游竞争力。二是民俗文化丰富了旅游业的内容和文化内涵,提升了旅游的层次,提高了旅游吸引力。三是民俗文化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不仅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更对当地经济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消极影响

一是由于部分当地居民文化保护意识薄弱,年轻一辈对民俗传统文化缺乏兴趣,使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面临危机,对当地旅游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二是民俗文化商业化和庸俗化会严重干扰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甚至过度的旅游开发会导致民俗文化的遗失和灭绝。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是一种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科学研究方法。在本次研究过程中,笔者充分研读了崔凤军的砜景旅游区的保护与管理》、乌丙安的《民俗学原理》、钟敬文的《民俗学概论》等书,这些书籍对研究都有很大帮助。

(二)调查法

调查法的主要特点是,以问题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针对问题进行陈述的方法。根据研究的需要,可以向被调查者本人做调查,也可以向熟悉被调查者的人做调查。此次我们研究的对象不是具体的人或物,而是一种具体的现象,所以设计了一个问卷调查,了解人们对这一事物的看法。

(三)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指对某一个体、某一群体或某一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从而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种研究方法也称为案例研究法。本次研究以安阳为个案,通过研究安阳旅游业发展与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状况,找出现代旅游业与民俗文化结合过程中面临的共性问题,为旅游业发展与民俗文化的结合找出一条可行之路。

四、调研过程

一是通过资料查找、网上文献查阅等方式找出有关“旅游业的发展与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材料,对课题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二是制订调研计划,确定行程,明确到安阳要进行调研的地点,比如殷墟博物馆、红旗渠风景区等地。三是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已经掌握的初步情况进行分析,然后设计问卷调查表,进一步了解民众对旅游业发展与民俗文化传承保护的看法。

五、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建议和措施

(一)加强政府主导,合理开发利用

一是防止过度开发导致民俗文化破坏严重,降低民俗文化吸引力;二是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使民俗文化发展出现商品化、庸俗化,扭曲其原始性;三是注重保护本地民俗文化,减少外来文化和现念的冲击。采取“政府主导十企业运作十社区居民监控”等管理模式,使民俗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

(二)培育地方特色,树立品牌文化

就地取材,依靠当地固有资源,统筹考虑当地的自然经济条件,以“人o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民俗旅游产品,培育地方特色,树立品牌文化。坚持民族特色,突出民族个性,在保持民俗文化原生态的基础上,树立特色品牌。突破传统民俗单纯的看表演、看古建筑等形式,整合地方资源,深入挖掘民俗特色,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

(三)采用合理的模式,开发民俗资源

一是集锦荟萃式。它是将散布于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典型民俗集中于一个主题公园内表现出来,如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和美国佛罗里达州锦绣中华集中表现了中国的民族民俗文化,其优点是可以让游客用很短的时间,走很少的路程就领略到各地的民俗文化,其缺点是在复制加工过程中会损失很多原有的民俗文化内涵。

二是复古再现式。它是对现已消失的民俗文化通过信息搜集、整理、建设、再现,让游客了解过去的民俗文化。如杭州和香港的宋城,无锡的唐城也属此类。

三是原生自然式。它是在一个民俗文化相对丰富的地域中选择一个最为典型、交通也比较便利的村落对旅游者展开宣传,以村民的自然生活生产和村落的自然形态为旅游内容,如广东连南三排瑶寨,其优点是投资很少,让游客有真实感,能自然与当地居民交流,缺点是难以将旅游开发的利益公平分配给村民。

四是主题附会式。它指将民俗文化主题与某一特定功能的旅游业设施结合起来,形成相得益彰的效果,如苏州名园“网师”近期推出的“古典夜园”活动,游客可以领略苏州园林在夜景下的意境。

五是短期表现式。其一,出于民族民俗传统的节庆活动,如蒙古的“那达慕”大会等;其二,流动性的民俗文化表演活动,如贵州组织民间表演队到国外演出松桃苗族花鼓等。

(四)加强文化保护,健全法规制度

建立旅游、公安、交通、工商、质监、安监、环保等部门联动执法机制,加强当地民俗文化旅游市场的治理整顿,切实维护旅游者合法权益。突出抓好旅游安全工作,建立旅游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加强旅游法制建设和法律政策研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五)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专业人才

目前,各地民俗旅游市场存在开发模式单一、雷同现象严重、规划不科学、经营模式滞后、服务质量低、服务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其关键在于缺乏民俗旅游专业人才,因此,要切实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培养民俗旅游专业人才。

(六)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民俗旅游

地方政府要深入领会和创新执行国家各项旅游开发政策,主动探索与本地区相适应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如建立民俗保护区等,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严格保护好地方民俗特色,切实增强地方文化的软实力。

篇2

关键词:艺术民俗学;文化产业;教学模式

艺术与人类的总体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随着人类的文明、习俗发展而不断演变。以艺术为对象的研究也在不断地完善,在艺术学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者们从艺术的起源、艺术发展的规律、艺术与社会的关系、艺术的创造等方面进行探讨,更有学者从民俗学、人类学等角度对艺术展开研究。就艺术与民俗而言,有学者从民俗中的艺术展开讨论,另有学者从艺术中的民俗进行探析。不论民俗中的艺术还是艺术中的民俗,都是对艺术与民俗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的探究,旨在深入了解伴随民俗产生的艺术本质以及艺术产生、创作的民俗文化内涵。正如学者钟年在其文章中所述“对于艺术的认识,不能‘止步于对艺术事象的静态分析’,而应该‘以艺术活动中的审美形式与情感效应为材料,将其置于民族区域社会中生产生活的、社会时尚的、的广阔背景下予以观测论析’”。[1]就此研究视角,张士闪教授首先提出了“艺术民俗学”的学科建设理念,尝试在民俗文化研究和艺术学研究的学科间,建立一门交叉性的学科研究理念,旨在研究艺术与民俗之间的关系,同时对艺术进行民俗学的视角研究。学科归属上,艺术民俗学是艺术学的分支学科,由艺术学与民俗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相结合而形成。艺术民俗学的研究对象“首先是作为艺术活动背景的民俗文化,包括民俗事象和民俗观念。其次,它将以民俗学的视角重新审视、阐释艺术的源起,本体,功能,以及艺术与民俗的真实关系。”[2]艺术民俗学的研究对象不仅是民间文化的表象之一,同时还是文化形态的一种表现方式,它们在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地发生着形态和功能上的演变。文化产业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就“产业”而言,其本源之意为国民经济的各种生产部门,后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而逐渐拓展为“泛指各种制造、提供物质产品、流通手段、服务劳动等的企业或组织”。[3]从文化产业角度结合艺术民俗学的研究视角对其进行观照,能更全面地对艺术的本源进行阐释,同时也对其产业化发展展开更深入地探讨。当下,我国的文化产业事业正蓬勃发展,在此热潮中应运而生了文化产业专业教育,尤其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同时也与民俗、民间艺术联系紧密。因此,要发展文化产业,对艺术民俗的研究、探讨必不可少,在文化产业专业领域开设艺术民俗学这门课程也是有必要的。笔者在本文中将尝试探讨艺术民俗学在文化产业这一专业领域中的教学模式,从而为今后的文化产业民俗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1教学模式制定的理论依据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首要功能之一,在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正如潘懋元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理论“:教育外部关系规律指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即必受一定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教育内部关系规律指教育必须与人的发展规律相适应。”[4]同样,艺术民俗学在文化产业专业领域中的教学也应遵循以上的教育规律。由此,制定与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相一致的教学模式是有必要的,而且应该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1结合艺术民俗学的教学特征,应该突出区域特征或民族特色

就笔者执教所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而言,该地区世居12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有壮族、瑶族、侗族、苗族、水族、毛南族、水族、彝族等11个,民族文化资源丰富,艺术产生所依附的民俗文化也各具特色。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整理各民族文化资源,构建富有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的文化产业专业领域艺术民俗教学特色,强化学生的优创意识、特色意识和品牌意识,在保护和传承该地域中优秀的艺术、民俗类文化的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文化产业领域中进行艺术民俗的研究。

1.2重视学生能力培养

通过日常教学,使学生接收系统的理论知识培训,包括艺术民俗学学科所涉及的艺术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基本理论知识,以及艺术民俗学科学专业知识和规范,对学生进行专业的理论训练,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同时使学生具有一定程度的学术研究水平。

1.3促进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

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完善专业结构、巩固艺术民俗学专业优势,逐步建立健全该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制定有效的教学评价标准,拓宽文化产业专业领域学生的专业视野,是艺术民俗学在教学中亟待完成的重要任务。艺术民俗学教学除了遵循专业研究规范外,还要围绕我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标准,结合我国国情下的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专业教学。在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高等教育质量观贯彻于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科研创新、服务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创新之中”。由此可知,艺术民俗学教学贯穿在文化产业专业领域中应结合该专业的学科特点,让学生在掌握文化产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民俗学、艺术学的专业研究方法,尝试艺术民俗与文化产业等学科理念融合展开科学研究,进行文化创新和传承。

2艺术民俗学教学目标与规格设计

目前高校教学在面对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市场与就业需求下,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由此,在文化产业专业领域中艺术民俗学的教学中,要本着“突出地域特色和民俗特点”的目的,抓住在文化产业中如何发展民间艺术与民俗的基本点,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人文素养的,即掌握艺术与民俗知识又能够将其灵活运用于文化产业相关领域的学生,具体如下:首先,通过艺术民俗学在文化产业领域环境中教学,让学生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交叉性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提出以下几点要求:一是必须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了解并驾驭历史文化发展与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理论体系。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的逐渐加强,作为文化产业专业的学生,在此领域中更应该具有敏锐的触角,而且要意识到艺术民俗学这一交叉学科在学习过程中仅纸上谈兵是不能为今后从事的专业服务的,必须学会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引导学习实践以及学术研究,要注重当下新的形势、政策、信息、思想等,做新型的文化产业与艺术民俗的复合型学者。二是学生要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同时掌握民俗文化与民间艺术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民间艺术的生存需要民间文化的沃土滋养,艺术的创作也离不开对民间艺术的了解和掌握。民间艺术体现了不同地域、不同人群所特有的审美观念与道德意识,其间更蕴含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理念。因此,在艺术民俗的教学中,以艺术、民俗文化为根本,秉承传承传统文化的观念,站在当下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高度,探求如何构建新时期艺术民俗学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通过整合学科知识和运用知识传播发展艺术与民俗文化的能力。其次,通过教学,让学生在不同学科的交叉学习中具备传承及实践创新能力。张士闪教授提及艺术民俗学的研究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研究:一是从民俗学研究的整体文化观出发,对典范社区内曾经存在的和仍然存在的艺术事象予以梳理,对其中的各个艺术门类进行慎重的微观性分体研究和宏观性综合研究,为社区文化的艺术定位、发展提供出指导性建议;二是注重艺术活动与民俗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双向的动态研究;三是中国的艺术民俗学研究应注意其自身特色。[5]文化产业专业领域中的艺术民俗学教学,除遵循以上几点研究原则,还要结合社会文化的发展现实,让学生把社会实践同创新思维相联系,在日常学习的实地调研等实践活动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学习知识,同时学会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其运用到具体的案例分析和操作过程中。

3艺术民俗学教学模式中的课程教学设计

文化产业专业领域中所设立的艺术民俗学课程教学有别于一般学科中的艺术民俗学教学,除遵循一般课堂教学原则外,还有其独特的课程教学设计,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具体如下:

3.1根据实际情况展开教学,注重因材施教

综合来看,文化产业专业领域的学生的文化素质一般较高。但就艺术民俗学这个学科而言,涉及了艺术和民俗,具有一定特殊性,尤其是艺术,并非每个学生都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掌握艺术、民俗文化基础知识的具体情况,进行专业知识教学。对艺术基础常识较弱的学生,让其多听、多看,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对民俗文化常识较弱的学生,可通过消化课堂讲授知识和实地调研体验,增强学生的民俗意识和文化自觉性,掌握民俗文化基本理论。

3.2把握教学整体性与灵活性

在进行艺术民俗学的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方式通常采用纯理论性的授课方式,难免会枯燥乏味,让学生在冗杂的理论学习中失去对课程的兴趣。因此,笔者认为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传统的理论授课分解为理论与实践穿插,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灵活掌握课程的进度。例如,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各自选定一个调查对象,在进行前期的理论知识学习后,学生可在规定时间内对其选定的对象进行文化、现状、发展、艺术性、民俗特征等方面的调查,并根据调查情况写出调查报告并做课堂展示。学生的课堂展示不仅要表述清楚所调查对象的具体内容和文化背景等,还要结合文化产业的专业特点进行思考并展开有效的阐释。此类学生课堂展示的教学形式,将以学生为主体,自主策划每次课堂演示,教师为辅助对展示完的学生进行提问引导,从而达到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艺术、民俗文化素养。

3.3掌握学生实践学习的合理性

艺术民俗学在研究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必须将艺术活动与民俗社会之间的关系结合起来,同时进行双向的动态研究。由此,将这个研究观念引入其教学模式中也是非常必要的。在艺术民俗学的教学中,尤其在文化产业专业视阈下的艺术民俗学教学更加要关注在变迁的民俗社会中艺术活动所发生的变化以及动态的艺术活动所依附的民俗社会大环境。从而,在学生将艺术民俗学基本调查方法运动到实践过程中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调查进度随时给予指导,适时纠正学生在实践中所遗漏的关键信息,指导学生合理运用相关学术知识进行实地调研和调查报告写作,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民俗活动和具有特色的艺术形式。在张士闪教授提出构建艺术民俗学这一学科开始,就提出本门学科应该将文献资料、历史考古和民俗调查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展开学术研究,从而更清晰、准确地认识存在于各地域、人群中的民俗和艺术。同样,今天我们将艺术民俗学放置文化产业这样的专业领域中进行教学,不仅要遵循以上学术观点进行教学,而且要与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结合,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引导式教学,从更广阔的视角去看待艺术民俗学,也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教学实践依据,让艺术民俗学研究的对象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年.《艺术民俗学》评述[J].民俗研究,2001(2):169-170.

[2]张士闪.当代艺术民俗学的研究视界[J].齐鲁艺苑,1998(2):48.

[3]王伟.民俗艺术产业化的路径研究[J].学术论坛,2010(8):161.

[4]潘懋元.教育基本规律及其在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中的运用[J].教育发展研究,1997(2):1-7.

[5]张士闪.当代艺术民俗学的研究视界[J].齐鲁艺苑,1998(2):49-50

篇3

1.课程特色

(1)具有浓重的地方性

《最美是家乡》着重从周村的故事传说、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名胜古迹、民俗文化、名优特产等角度,通过照片、图片、文字资料、事例链接来展现“金周村”。

(2)具有深远的人文性

周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通过“今日无税碑”的由来,以及名人故事、名胜古迹、民间故事,让学生体会周村悠久的历史文化。

(3)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通过展示家乡新貌、民俗文化、周村名优特产,进而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周村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化提升。

(4)具有清晰的层次性

配套教材主要是以了解为主,通过看、说、画、写来进行设计安排,同样的内容会根据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要求和设计。

(5)具有明确的针对性

校本课程凸显学校特色,整合教学资源,体现本土化,追求合作与实践的理念。低段重了解、重体验、重感受;高段重交往、重合作、重实践。采用学科整合的方式,让学生走进天下第一村体验和感受,传承本土文化;让学生融入其中,用各种方法去学习、研究,并把这种学习、研究的方法运用到其他的活动和生活中去。

2.课程设计思路

《最美是家乡》本着“来自本土,面向本土,服务本土”的原则,充分利用丰富的乡土内涵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教材组织结构上采用主题单元的形式呈现,在每个主题单元中,立足周村乡土教育资源,又融合多学科的知识,使学生能更了解家乡,培养热爱家乡、报效祖国的感情,提高科学和人文素养,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体验和能力。教材分为五个单元,供三至五年级学生使用。借助“一对一”信息化教学环境,课堂上以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和对活动结果的分析与整理为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实施方案

学校把校本课程纳入课程表,各班每周安排一节专门的校本课,授课内容以《最美是家乡》为主,按照校本课程的实施要求精心设计方案,通过“一对一”教学模式,彰显校本活动的精彩瞬间。实施过程如下:

(1)内容决定形式

针对校本课程内容的不同,我们设计了不同的活动方案组织开展活动。让学生以自愿为主组合小组,每组3~5人,去调查收集、研究整理自己身边感兴趣的文化遗产,或以论文、小报的形式,展示研究结果。研究内容可包括自然风光、文物古迹、历史人物、民俗风情、方言小调等,旨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实践调查,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

(2)调查、收集材料

明确了选题和目标之后,接下来就是收集整理材料,这是很关键的一步。材料收集的方法主要有:①由教师提供范例供参考,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查询相关资料。②学生自己收集材料。③实地考察、采访,获得第一手资料。

(3)动手操作

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充分地让学生动手动脑,积极思考,获得最真实的感悟与体验,如在《家乡的烧饼》这一内容的学习中,教师为了让学生了解周村烧饼的制作过程,组织学生亲自制作烧饼,学生感受至深,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典型案例节选

《我们的周村》是《最美是家乡》中的一个案例,以下为其活动的片段。

1.演绎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请你猜一猜:有一个地方,被称为旅游胜地之一;有一座城市,被誉为“金周村、旱码头”;这里,是世界最早的商品免税区;这里,是中国花灯、芯子的故乡。这里是哪儿呢?

生:周村!

师:对,“千年商埠旱码头,北方民俗第一村”,这就是我们的家乡——金周村。今天咱们就一起走进我们的周村。

出示课题:我们的周村。(齐读课题)

(2)前置性学习展示

师:课下,同学们已经进行了自主学习,这节课,我们首先来分享同学们自主学习的收获。(播放幻灯片:在班级博客上分享资料的截图、QQ群上交流的抓图、同学们拍的部分照片、做的一些电子报刊、“我眼中的周村”博客内容截取。出示周村地图,教师简要介绍周村的地理位置。)

全班同学拍手说唱:周村古城,上溯“春秋”;於陵为邑,历史悠久。明清兴旺,盛产丝绸;日进斗金,美誉码头。往昔辉煌,盛名不朽;今日风貌,更上层楼,更上层楼。

(3)周村历史文化

创设情境,以讲故事表演和扮演小导游等形式带领学生走进周村的历史文化。

①周村故事。

师:(幻灯片:周村古大街)同学们,你们愿意听我讲讲周村的故事吗?

生(刘琼徽):故事?什么故事?

师:你们瞧!

(《缠绵往事》音乐起一个老爷爷上,老人家环顾四周。)

归国华侨(马璟琦扮演):是这里,就是这里!还能闻得见那熟悉的周村烧饼的香味。多想再吃上几片薄薄的、又香又酥的周村烧饼呀!

生(刘琼徽):老爷爷,给!

华侨:孩子,谢谢你!

华侨:每一块古老的石砖,隽刻着深深的爱恋。当你回想起这些故事,就看到了历史,看到了昨天。

师:每一家古老的商号,凝结着文化的符号。当你走进那深深庭院,就读懂了历史,读懂了周村。

生(刘琼徽):每一个古老的房子,是那样的陌生又熟悉。我想走进那庭院深深,想去了解历史,去了解周村。

生(刘琼徽):看,这块石头上写的是什么字?

全体学生:今─日─无─税。

生(刘琼徽):今日无税什么意思?

师:在这块石碑的背后,有一个为周村商业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李化熙的动人故事。

(教师、学生下,音乐《流水》起,京剧锣鼓点,皇帝和李化熙上……具体演绎过程限于篇幅略去)

师:李化熙原为清朝刑部尚书,清顺治十一年辞官回乡。据说在他回家以前,皇帝问他要什么赏赐,他为了发展家乡经济,就向皇帝要了“今日无税”的手谕,回家后就在大街北首立下“今日无税”碑。

生(刘琼徽):这么说,周村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保税区”了?

师:没错。

生(刘琼徽):想不到这块看起来普普通通的石碑,背后还有这么有意思的故事。老师,李化熙是不是传说中的状元?

师:他不是。但是咱们周村确实出过状元,而且还是个武状元,他叫王应统,现在的状元街上还有他的状元府呢。

生(刘琼徽)(抬头看):快看,大─染─坊,前面是大染坊!

华侨:记得我小的时候,经常溜进去看老师傅们染布,那些鲜艳的颜色,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生(刘琼徽):这就是电视剧里的那个大染坊吗?

师:电视连续剧《大染坊》一经播出,就名扬天下了。这部电视剧就直接取材于周村的大染坊。历史上有“世界丝绸看中国,中国丝绸看周村”的说法。

华侨:咱们周村是丝绸之路的源头之一。

生:真的吗?丝绸之路也是从咱们周村走出去的,太令人自豪了。

师:丝绸业的繁盛,是周村工商业繁盛的源头,也是周村古商城的源头。

周村故事和周村名人还有很多呢。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打开老师的博客,读一读《周村民间故事》和《周村名士渊源》,了解更多的周村故事、周村名人。

师:你了解到了哪些周村故事?

生答。

师:你最喜欢哪一个故事?

②走近周村名人。

通过刚才读《周村名士渊源》,谁来说说周村的名人呢?

生一:除了我们刚刚谈到的爱民免税的李化熙,还有清初名士顾炎武、一代才女王碧莹、千古孝子董永。

生二:还有武状元王应统、名士毕自严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

生:清明节的时候妈妈还带我去了王村西铺,我参观了蒲松龄书院呢。

(音乐起,老爷爷上)

老爷爷:好啊,这么多年过去了,文化传统还是没有变,在海外,每当有人问起我的家乡,我总是自豪地告诉他们,我的家乡周村有多么丰厚的文化底蕴,我会给他们讲聊斋的故事,讲大文豪蒲松龄的故事,我小时候就经常去西铺,那里就是蒲松龄写《聊斋》的地方。

师:西铺的那棵蝴蝶松,现在还在石隐园里,当年蒲松龄称之为“腾飞的绿蝴蝶”。

生:那里是蒲松龄的家吗?

老爷爷:那里是明朝户部尚书毕自严的家。后来毕家的后代请蒲松龄教他们的孩子读书。这一教就是三十八年。

生:想不到,《聊斋志异》跟咱们周村有这么密切的关系。

师:有那么多美好的故事都是发源于周村,从周村走出的。

老爷爷:我们应该记住蒲松龄和毕家的故事。

师:更应该记住那种重视文化、传承文化的精神。

(音乐停)

③走进周村名胜古迹。

了解了周村故事、周村名人,很多同学已经迫不及待想游览一下咱们美丽的周村古商城了。谁是我们班的小导游呢?

生:老师,我带领同学们一起游览周村旱码头。(播放“周村旱码头”的幻灯片)

第二个小导游:老师,我也想当小导游。(播放“周村大街的故事”的幻灯片)

第三个小导游。(播放“周村古商城”的幻灯片)

④周村民俗文化。

咱们周村的民俗文化也很有特色。(选代表介绍,播放民俗文化幻灯片)

师:同学们表现这么好,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礼物。请欣赏周村的花灯和芯子。(展示网络资源:周村花灯、芯子的照片)

⑤周村特产。

咱们周村还有很多特产呢!(周村特产小组代表介绍,播放周村特产的幻灯片)

师:周村烧饼这么有特色,你知道是谁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吗?(播放视频)

2.新时期发展

校外辅导员王伯伯听说我们班要召开这次主题班会,还发来了电子邮件,向我们介绍了现在的周村。(大屏幕显示电子邮件内容,老师宣读)

3.一对一数字化教学:在博客上写一写“我心中的周村”

听了大家的介绍,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下面请同学们把千言万语概括成一两句话,以“我是周村人”为题,在博客上表达作为一名周村人的自豪和骄傲。(预设:听说我们上这堂课,家长朋友也很想参与进来,所以,可能也会有家长在博客上写写“心中的周村”。)

学生写,教师关注学生写的内容,及时评价、指导。华侨想发表一下感慨,也可写在博客上。提前写完的同学读一读其他同学的回复,看看哪位同学写得最精彩。

4.展评同学们写的内容,升华感情

大部分同学已经写完了,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吧!谁写的谁来读,家长朋友不能到达现场,我来替他们读。(直接上网显示博客上的内容,把这些内容串成一首诗。)

师: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我们站在这片土地上,远望着振翅欲飞的凤山,聆听着潺潺流淌的淦水,面对着眼前亲切、善良的父老乡亲,我们要说——

合:我是周村人!

华侨:是的,此时此刻,我已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周村人了;我们要自豪地在这里宣称——

合:我是周村人!

师:是的,我是周村人,不仅仅是因为(学生诵读自己写的内容)

“我们自豪,我们是周村人;我们很骄傲,我们是周村人!”(吕泓稷的这一句,老师大声地提示大家一起读……)

5.总结

师:这里有数不清的故事。

老爷爷:这里有数不清的传奇。

全体学生:留给后人无数的启迪。

师:周村,我爱你。

老爷爷:周村,我爱你。

全体学生:周村,我爱你。

6.布置作业

下课之前,教师布置了作业:把这节课上你学到的最喜欢的一个周村故事讲给你的亲朋好友听。

篇4

关键词:昆曲文化;资源保护;数字化;品牌建设

在中国的戏曲舞台上,昆曲可谓一枝独秀。其凝聚了中国传统诗词文化、古典音乐以及声腔、舞美等艺术之精华,在六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内涵,同时也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这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更是一份丰厚的文化资源。在文化产业发展氛围日益浓厚的国际背景下,各个国家都在保护和传承本民族、本地区优秀文化方面进行着积极的探索。如何有效地保护昆曲文化资源、更好地进行传承和发展是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昆曲文化资源数字化与文化品牌建设两项建议。

一、昆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

(一)意义

数字化文化资源这一做法源于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启动的一项被誉为“文化长城”的文化普查工程,研究人员首次借助高科技手段建成“中国记忆”文化艺术基础资源数字平台,解决了以文字或者磁介质记录的资料在保护与传承民族民间文艺资源方面的许多不足。此外他们建成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重要品种空间信息系统”,能有效整合民间文化重要品种的实地勘测以及数据采集等成果,并以空间信息作为民间文化重要品种管理、查询、应用、后续研究的主要概念和模式,是国内目前唯一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的空间信息系统。2012年7月,在科技部的支持下,由文化部统筹国家图书馆等产学研多方面力量共同申报的项目“文化资源数字化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被列入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可见,文化资源数字化已经被提升到了国家和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数字化文化资源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突破传统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障碍,能够极大地拓展文化资源的生存和利用空间。昆曲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戏曲,无论是从文化保护还是文化资源整合利用方面,都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现代化历史档案的处理模式和技术手段。这不仅是一种新的昆曲史料记载与保存方式,同时它还为提供昆曲文化资源的多维度输出奠定了数据基础。

(二)主要内容

数字化昆曲文化资源库建设是指将一切与昆曲有关的文化资源以数字技术为主要手段来进行收集、整理、记录的过程。主要包括昆曲的数字化文化档案建设、昆曲的数字化博物馆建设以及昆曲的新媒体对接平台建设等三部分内容。昆曲的数字化档案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珍贵的昆曲文献、演出脚本、曲谱和图片等昆曲表演的第一手资料、关于昆曲文化的相关历史文献及影音资料、关于昆曲及相关文化研究的报刊文献等。昆曲是一种载歌载舞的艺术表演形式,无论是欣赏还是教学都需要通过可视的途径加以展示。随着老一代昆曲艺人的逐渐消逝,这些数字化影像资料将成为保持昆曲原汁原味的关键所在。此外,昆曲艺术的视觉符号也应列入昆曲数字化档案建设中,即利用数字技术将昆曲的妆面、砌末、服饰、置景等视觉符号转变成色彩、图形、图案元素,形成数字化昆曲符号库,以利于在后续研究和衍生设计等领域中的应用。昆曲的数字化博物馆建设内容主要指充分利用虚拟技术对昆曲文化资源进行表现与展示。数字化昆曲博物馆建设可采取长短期目标结合的两步走方式,首先是在现有实体博物馆的基础上增加部分虚拟展示服务功能。以苏州昆曲博物馆为例,目前馆中除了定期的折子戏演出以及其它静态观展内容外,可适当增加一些虚拟的服务功能,如点播演示、语音导览等可以给游客和参观者很好的心理观照,从而提升关注度和吸引力;第二步是建设一个完全采用数字虚拟技术的昆曲博物馆,并在技术上实现与新媒体技术的对接。这一建议的提出主要考虑的是未来文化消费受众对信息的获取习惯方面。在新媒体时代,人们对各类信息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各种网络终端来实现的,这也将成为以90后为主体的新社会群体的行为习惯。同时,为了弥补传统博物馆只能观看不能进行互动体验的不足,建议在数字化昆曲博物馆的建设中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展示功能外,还应重点提供各种虚拟化体验服务,如提供虚拟的昆曲服饰试穿服务,并能够形成快照留念;充分利用交互技术和多维动态展示技术呈现一个立体化的体验空间,根据不同的剧目更换场景,使参观者可以像体验游戏角色一样参与表演。昆曲新媒体对接平台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形成统一的昆曲文化网络输出渠道,与各种新媒体终端实现完美对接。传统的文化传播途径主要包括口头形式、表演形式、镌刻形式、印刷形式等;而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则是以各类媒体终端所组成的电子网络体系为主导,并已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流趋势。在新媒体时代,网络检索能够在最短时间利用最简便的手段得到直接的信息。目前,尚没有关于昆曲文化资源的统一官方网站,很多检索内容仍处于片段化、不完整状态,有些信息甚至是不准确的。昆曲文化资源的输出应充分尊重大众对文化信息获取方式需求的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和体验消费等新型宣传策略和手段,将昆曲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以数字化昆曲文化资源库为基础,为各种媒体终端提供关于昆曲文化资源的权威性信息查询与,这不仅有助于人们认识一个原汁原味的昆曲,同时也有利于昆曲整体文化形象的对外输出。

二、昆曲文化品牌建设

品牌是指具有经济价值的无形资产,用抽象化的、特有的、能识别的心智概念来表现其差异性,从而在人们的意识当中占据一定位置的综合反应。建立文化品牌本质就是利用经济手段活化文化资源,通过品牌战略扩大文化的宣传力度,使其深入人心。因此,文化品牌建设对于传承和保护昆曲文化意义重大。昆曲的文化品牌建设首先应充分考虑其流布特点,昆曲虽发源于江苏昆山,但其发展流布的地域却非常广。其它地区如福建、江西、广东、湖南、湖北、四川、河南、河北等地都有昆曲的分支。因此,昆曲融合了中国广大地区的人文特色,在不同的地区形成了共性中的个性化内涵;其次,昆曲的文化品牌建设还应与旅游产业、传媒产业、创意产业等新型经济相结合,通过它们的经济活力带动、活化昆曲文化资源。总的来说,昆曲文化品牌建设应以舞台表演和创作为核心,同时充分利用数字化昆曲文化资源库、现代文化宣传模式和手段、结合地域特色多角度、多渠道地进行文化拓展,即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与民俗文化、旅游文化相结合

民俗文化活动是一个地方最具特色的文化展现形式,是当地人民群众因信仰和喜爱而自发传承下来的传统。民俗往往是一个地方社会生活的缩影和历史的折射,带有极强的个性,正因如此,民俗文化也就以其最具个性化、最具平民性色彩等特点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昆曲在传承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无论是在其发源地苏州,还是其他省市,都与该地的地域文化形成了血脉融合的关系。以苏州为例,苏州是一个传统民俗活动非常丰富的城市,昆曲的雅俗共赏使得其与苏州的民俗文化活动关系甚密。在周秦所著的《苏州昆曲》一书中,专门描写了苏州寻常百姓的昆曲情结。书中指出“看戏演戏,贯穿起一年四季的节令庆会,成为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1],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延续至今的“虎丘中秋曲会”。类似的民俗文化活动不仅有利于昆曲文化的宣传,更有利于提高当地的旅游吸引力。打造创意旅游特色项目是时下各个旅游地的竞争重点。笔者认为关于昆曲与各地民俗节庆活动的关系方面有大量可以挖掘的资料,这些资料目前大多都是静态的史料图片或者文字。通过数字化昆曲文化资源库的建设,可以利用数字技术手段让这些静止的历史资料再动起来。比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中那幅增加了动画和声音效果的《清明上河图》,曾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建议以昆曲为主线,整合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打造具有代表性的特色文化节庆项目,以形成昆曲文化的品牌效应。这不仅有助于带动文化旅游经济、更好地传承昆曲文化,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提升昆曲文化的关注度和文化影响力。

(二)与产品设计、创意文化相结合

对于昆曲文化的意义和价值,人们都有基本共识,即应该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然而,文化传承的关键在于其呈现的总体样貌是否具有时代认同感,即从文化符号的角度看是否符合现代大众的审美趣味。昆曲之所以能够成为明清时期的流行文化,是因为昆曲的孕育和产生以及发展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们的文化审美习惯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等积极因素的关系。而在现代这一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以及新媒体技术为主导的社会背景下,昆曲的呈现状态必须要做出调整以适应时代的审美要求。而从昆曲的文化中提炼视觉艺术符号并将其运用于服务人们生活、满足人们精神审美需求的创意产业发展中,是当下学术界和设计界应该关注的问题。长久以来,人们对昆曲的研究都只停留在关于昆曲的表演和昆曲文化等理论研究方面。在对昆曲艺术的符号化研究方面尚比较少见。对于昆曲视觉艺术符号在设计领域中的实践应用研究更是凤毛麟角。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在旅游产品和文化产品市场中,很难寻觅到以昆曲艺术符号为主题的相关衍生产品。这说明在将昆曲由传统文化向现代艺术领域的融合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学术研究观念和实践研究方法等方面的不足,而在这一点上,欧美等西方国家以及我们的邻居日、韩等国都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方面。这些国家更注重的是对文化符号的提炼和应用,而在理论层面上则较少概括。因此,应首先打破一直以来“重道轻器”的研究理念,鼓励对昆曲文化的符号化应用研究和实践,这样才能更好地拓展昆曲文化的未来生存空间。而数字化昆曲文化资源库中视觉符号库的建设无疑为昆曲视觉符号在现代产品设计领域中的应用奠定了极为扎实的素材来源基础。

(三)与现代传媒手段相结合

近年来,关于昆曲演出下基层的活动越来越多,在园林、茶馆、学校甚至是地铁上都能看到昆曲演员的表演。昆曲一改孤芳自赏的态度主动地接近并融入群众当中,是昆曲在新时展中的观念转变。此外,白先勇的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以及在台北大学、香港大学所开设的系列昆曲文化讲座等将昆曲文化引入了大学校园,而青春版《牡丹亭》的演出也成功地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而白先勇也成了昆曲文化创新的代言人。文化专题片《昆曲六百年》则通过不同视角展示了昆曲发展的历史沧桑,展示了昆曲无与伦比的雅致之美,令人如醉如痴。这些不同层面和不同形式的活动,都充分利用了现代传媒的方式和手段呈现出昆曲的时展理念和审美追求,对于向大众普及昆曲文化知识、播撒昆曲爱好的种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数字化昆曲文化资源库的建设可以持续记录昆曲发展中的各种事件,并利用数字化手段将众多看似碎片化的资料进行数据处理与保存,为后续的研究和利用提供一手资料。2012年5月,央视播出了一部以吃为题材的大型系列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该片一经播出便在国内掀起了一股空前的美食浪潮。这说明,文化资源和现代传媒手段的有效整合可以创造出短时间内取得显著宣传效果的奇迹;再如《印象刘三姐》大型实景山水演出,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同时整合名人效应和艺术效应,打造了“刘三姐”文化品牌。这个项目之所以成功,关键在于它非常有效地整合了原生态文化、土著的生活、旅游经济、环境保护等几大资源,其整合效果使它具有了非常稳定的长效性。笔者在对这些成功案例的研究中发现,无论是纪录片还是文化表演,它们都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共性特征,即能够处理好对相应文化历史资料的理解、借鉴和利用与现代传媒手段之间的关系这一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篇5

1.了解剪纸艺术悠久的历史,了解12生肖的基本知识及民俗文化。

2.初步掌握对物体的概括、装饰表现能力。

3.通过学习增进对生活美的感受力及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生肖剪影的概括方法。

2、剪纸基本技法运用,图案的连贯性。

三、教学方法

引导点拨法 分组练习法 巡回指导法

四、教学准备

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教学器材

五、教学过程

1.教师活动。(1)剪纸艺术在我国历史悠久,每逢过年过节,家家户户窗上都会贴上很漂亮的窗花,墙壁和天花板上都会贴有大红的团花,还有很多表达喜庆之意的剪纸带给人们吉祥与祝福。(2)欣赏窗花、吉祥图案剪纸。(电脑演示片段)

2.学生活动――欣赏剪纸作品。(1)欣赏窗花、吉祥图案剪纸。让学生了解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它具有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2)学生讨论,谈一谈看过后的感想或自己对《剪纸》知识的了解。

3.教师活动。师:看过这么多精彩的剪纸作品,老师也想表演一下,剪一个给大家看看怎样?(教师剪一只猴子:图1)师:这是什么?你们从哪看出是只猴子呢?(尖嘴猴腮,长长的尾巴,瘦瘦的身体等)这只猴子和真的猴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电脑演示片段)(1)引导学生各抒己见,老师启发。抓住了猴子的基本特征,突出事物的形态,采用从外形进行夸张和概括剪纸方法,显得简练、生动、形象。(2)请同学们选一个自己熟悉喜爱的小动物,尝试自己剪一个小动物(以外形为主)。要求:抓住基本特征、概括外形。

图一 图二

4.学生活动。(1)观察教师示范,参与讨论剪小动物的方法。(2)按要求练习剪自己喜爱的小动物。(3)展示作品,学生互评。

5.教师活动:师:(出示一种动物玩具)我过生日这天,朋友送我的礼物。猜猜朋友为什么会送这个礼物给我?(引出生肖)师:你属什么?你还知道哪些属相?你能说出12生肖吗?(1)欣赏12生肖剪纸作品。重点欣赏:鸡(羽毛剪法)猪(形态夸张)兔(添加团花)(2)教师将“猴子”加工一下,增添装饰花纹,并和原作比较(运用折、剪、刻等技法进行形象表现)。(图2)(3)剪纸的基本步骤:(板书)想外形剪外形剪花纹

6.学生活动:(1)在教师引导下,了解学习12生肖的基本知识及民俗文化,初步掌握对物体的概括表现能力。(2)了解剪纸的基本方法(折、剪、刻等技法),重点理解和掌握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

六、设计意图

“十二生肖”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在我国民间世代相传。学生对“十二生肖”动物较熟悉,在这一环节中,以“十二生肖”这一主题为情境,直观形象引导学生从外形特征着手,抓住了动物的简练、生动、形象的基本特征,学习突出事物的形态从外形进行夸张和概括剪纸方法,将剪纸艺术基本意图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传达给学生,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再以增添装饰花纹,将折、剪、刻等技法融入到有趣的活动中,通过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实现人文主题与知识技能两者的有机结合,改变枯燥的艺术技能学习,使学生的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得到有效提高。

1、学生创作(电脑演示片段:媒体播放剪纸作品及轻音乐)

①可以为自己剪一个生肖,也可以为家人剪一个送给他们。能不能也试着剪一件?

②注意:把握外形特征、装饰点缀花纹

③教师巡回辅导,及时表扬

2、展示与评价

①学生边展示边自我表达与评价

②学生互评及教师讲评

3、知识拓展

①生活中剪纸欣赏:(电脑演示片段五:知识拓展,生活中剪纸欣赏。)

②一把小小的剪刀,剪出了大千世界。不少民间艺人用剪刀剪出了国际金奖,剪出了中国人的志气!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愿同学们用灵巧的双手,剪出美好生活,剪出美好未来!

七、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美术教学过程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让美术课的教学内容走向综合,融知识、艺术、人文等为一体。这不仅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而且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加灵活,更具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美术课程培养的创造精神,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将会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热爱美术、了解人与社会之间的密切关系,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学会自主创造表现美。这样才能体现美术教学在培养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方面的得天独厚性。因此我感到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

1.是教师要做有心人,精心设计“主题情境”。要让学生敢于联想,针对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精心设计出多样的“主题情境”。在本教学案例中,就是设置了“十二生肖”这一主题情境,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引起了学生的共鸣。

2.是由联想构建情境,开拓学生的创新思路。联想在心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形式。联想可以使人提出多种设想,不断开拓创新思路。在本教学案例中,教师请同学们选一个自己熟悉喜爱的小动物引入,使学生尽情在可爱的小动物情境中,以及联想造型的变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尽情地享受在创新求变中的快乐。

3.是通过情境的构建,树立学习服务于生活的意识。我们提倡学习课堂的广阔性,强调校内外教学实践相结合。但受到具体条件的影响和局限,学生在校内进行学习的时间相对较多、较固定。引导、启发学生通过联想构建生活情境,将校内的学习内容向实际生活拓展、延伸,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的技能和本领能够运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让学生逐步树立学习服务于生活的意识。作为美术教师,我们要善于发现、感受生活中的美,引导学生观察、体会周围世界的美以此激发学生的灵感和创作欲望,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自己的所看所想,创作出属于生活,属于自己的作品。

八、课后作业

1.谈谈学习感受

2.回家练习创作

篇6

天津地铁文化构建原则

1传承性

文化是一种力量,与一座城市的性格息息相关,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城市的文化塑造了这个城市的个性,而所谓的城市个性,往往则是这个城市的灵魂,文化得不到发展和弘扬的城市是难以实现持续发展的城市[2]。地铁作为城市空间的一个部分,与城市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是城市文化构成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天津地铁文化建设应当以天津城市文化为蓝本,从中获取养料,延续文化的传承;同时需要强调的是,对城市文化的传承绝不意味着一味地模仿历史,而应选择与时俱进的方式继承和发展城市文化,这样人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城市文化。

2独特性

每个城市的地铁文化建设都要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不能一味照搬其他城市的地铁文化建设,同样,天津地铁文化亦要符合天津人民的特点:务实低调、平等竞争、热情豪爽、诙谐幽默、直率大气。天津地铁文化建设的核心空间载体体现在地铁、地下连接通道空间、地铁地面附属建筑空间(出入口等)等。地铁车站空间可以考虑设立符合天津城市文化特色的民俗商业空间及部分科技体验区来展示天津地铁文化,同时,借助于地铁站内的天花、立柱、墙体壁画、雕塑等的设置,创造独特的天津地铁空间文化性设计氛围。天津地铁文化建设不仅要通过空间环境氛围得以体现,更应在每一个细节及创意上都体现出天津地铁文化中的人文关怀,突出天津地铁文化以人为本的原则。

3多元性

由于不同的城市拥有不同的历史背景、人文风俗以及文化理解方式,因此各城市文化之间往往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正是一个城市文化多元性的体现。正如美国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帕克认为:“大城市从来就是各种民族及各种文化相互混合、相互作用的大熔炉……新的种族、新的文化、新的社会形态就是从这些相互作用中产生出来的[3]。”如今,作为重要的国际港口城市及北方经济中心,天津已迅速发展成为名冠中外的北方大都会。天津独特的开放式发展、多元化的经济活动及循序渐进的城市功能拓展,决定了天津城市文化包容兼收的特征和多元化的构成。长期以来,在天津海河文化与中原文化相互融合,高雅文化与民俗文化互为补充,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天津城市文化的丰富内涵。因此,在地铁线路规划时,应充分体现地铁线路连接各区域文化定位。根据各区域独特的区域文化确定每条线路的装饰景观、空间文化特色。这里所说的区域文化包括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主题文化、时尚文化、科技文化、行为文化等。

4经济性

对于传统的商业模式,地铁商业有着其特殊的优势,这也决定了其在未来经济领域中的核心竞争力。在天津地铁文化的构建中,应充分考虑地铁经济与文化的和谐共生,挖掘地铁本身的微观功能(除地铁基本运输功能以外的其他功能,如地铁传媒效应等),从而带来宏观经济效益。地铁公司可以采取积极的措施使地铁部门与外部合作开发,以开发的经济效益带动地铁的发展,促生地铁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增强文化竞争力,打造经济与文化和谐共生的地铁文化。

天津地铁文化构建策略

1构建传承悠久历史特色的天津地铁文化

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文化根脉,决定着城市的文化形象和人们对城市的个性评判。天津历史文化反映在天津的民间艺术、租界建筑、工业文化遗产等方面,具有鲜明的文化特性。因此,传承悠久历史的天津地铁文化建设,应充分挖掘建城600年历史中最为突显的历史文化元素———鼓楼、九国租界、近代工业遗产等,结合地铁站分布的位置,将临近这些元素的地铁站空间作为展示历史文化的窗口。同时,在体现地铁历史文化的物质要素上应该利用好历史文化资源,在空间营造上注重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将古今的天津城市风貌特征用各种手法加以表达,丰富地铁站空间构成的层次;在制度要素上应把历史文化作为展示重要环节,设置合理的参观流线和展览手段,使乘客在不经意间即可领略到天津厚重的历史文化;在心理要素层面上,应将增强市民家乡自豪感、构建当代和谐天津作为历史文化的表达核心,成为物质和制度要素的根基。

2构建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天津地铁文化

城市生长于特定地域中,滋养出独特的文化。地域文化是人们生活在特定地理环境和历史下,世代耕耘经营、创造、演变的结果,是城市个性形成的根本原因。天津在城市发展历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最终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其中以“码头文化”、“市井民俗文化”、“卫文化”和“租界文化”[4]4种文化要素为天津地域文化基础,在天津地铁地域文化建设中,只有融入4种文化的特有因子,才能体现出天津独特地域文化特色。在地铁地域文化的物质要素上,应突出4种主要文化基因的表达,将文化基因中较抽象的文化概念,如“卫文化”、“市井民俗文化”用有形并简练生动的物化形象融入地铁站的物质要素中,使地域文化得到充分的展示;在心理要素上应注重营造和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场景,使地域文化最大限度地贴近生活,引发使用者与地铁文化间的共鸣。

3构建具有鲜明天津特色的地铁主题文化

地铁主题文化反映的是地铁建设的历史、区域特征、城市特色等文化特质,对突显城市文化特色、展示地铁文化个性、引导市民文化行为、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天津是我国的特大城市之一,未来城市中的地铁站点将延伸到各个重要节点,这些节点中有很大部分代表着城市的区域功能和主要特征。例如天津奥体中心、天津文化中心等作为集聚城市人流的重要节点,可在相应的地铁站点中突显区域功能,烘托主题氛围;古文化街、意式风情区、五大道历史风貌保护区、各国租界历史街区等形成外来游客接触天津的直观印象,相应的站点应作为对外展现城市特色的平台,突显天津形象;天津西站、津塔、未来的于家堡CBD等作为天津标志性建筑,是天津发展各个阶段的重要象征,临近这些区域的站点应作为展现相关主题文化的载体,突显区域特色、筑建城市自豪感。地铁主题文化的物质要素应紧扣站点所在区域背景,依托该区域突显的主题进行文化挖掘,使反映主题的文化要素转化为实体物质要素并有机组织起来,形成特征鲜明的主题文化空间;在制度要素上应将区域所在城市的特定功能或特殊意象与地铁站附属功能结合,使地铁站点与地上城市功能相呼应,让乘客感受到城市空间功能的有机融合;在心理要素上,应注重营造与区域背景相融洽的环境特征,提升站点可识别性。

4构建具有新颖特色的天津地铁时尚文化

时尚文化是与大众传媒相伴相生的一种生活方式与文化形态,其满足了人们的消费欲求,反映了当下城市发展的特点,其繁荣与否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整个城市的文化大背景。近代历史上的天津就是一个伴随着各国租界建立而紧跟世界潮流的城市,天津早已初步融合了西方文化,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多元文化风格。当代天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其时尚之都的地位已在慢慢确定。2012年1月,时尚传媒集团“中国时尚指数2011中国城市时尚力排行榜”,天津凭借优越的经济环境成为十大时尚城市之一[5]。天津地铁时尚文化的构建应紧紧抓住时尚物质要素与制度要素的表达,通过大众传媒及相应的地铁活动有效组织乘客,将各种时尚文化元素融入地铁的环境营造、运营管理、文化活动或行为之中,使乘客集中感受天津地铁所带来的时尚,除此以外,还可以与地铁商业相结合,通过构建新颖的大众传媒形式来营造独特的地铁时尚空间,使时尚文化的空间感受具体化。

5构建具有创新特色的天津地铁科技文化

地铁科技文化是地铁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通过地铁服务设施、地铁空间形式、地铁空间环境等具象因素进行展现,同时还体现在对这些内容的评价、欣赏、情感依附等抽象因素方面。天津作为全国4个直辖市之一,拥有强大的政治、经济区位优势,随着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天津已经聚集了多个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形成了天津独特的创新科技文化。天津地铁科技文化的构建应紧紧抓住物质要素与心理要素的表达。在物质要素层面,天津地铁应紧紧跟随天津科技文化的发展,通过在地铁空间中设置科技体验区,创造独特的地铁设施等方式予以表达;在心理要素层面上,天津地铁应紧扣让乘客产生独特地铁空间意向及感情归属这一原则,形成独特的地铁科技文化气息,让乘客在了解天津科技文化发展的同时,感受科技文化发展所带来的独特创新科技体验,将乘客在了解科技信息的同时感受科技魅力。

6构建具有优雅气质的天津地铁行为文化

每个城市在其历史演变过程中均吸纳了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着本地居民行为特征的生成。历史上的天津经济格局以商业为主导,工业为基础,物流业为导向。在生存竞争中,天津居民逐渐形成了豪爽直率、热情开朗,不拘小节的市民性格。在地铁文化建设中,应当在尊重属于天津人独有行为特征的同时,摒弃不良的行为习惯,构建具有优雅行为特色的天津地铁文化。

天津地铁文化建设案例策划

地铁在城市地下连通着整个城市的交通,是与地上交通系统并行的另一套地下城市交通动脉。由于线路连通的各个区域在城市中扮演着不同的功能角色,其各自区域承载的文化背景也各不相同,在规划地铁文化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线路及站点的特色,使线路中能够贯穿相同的主题。同时,地面现状也应该有重点,有主次地组织线路中站点的抑扬顿挫,使每个乘客都能够明确感受到自己所处的线路和站点中的文化,从而与地上的城市文脉交相辉映,起到增强地铁空间的识别性和导向性的作用。根据天津已建成的线路站点和近远期规划(见图5),笔者结合已论述的天津地铁文化构建策略,做出了相关特色线路的地铁文化建设策划案例。

1号线部分特色文化专线规划

1号线是天津最早修建的地铁线路,其中经过的西站、海光寺、营口道、小白楼等站点都承载着一段天津近代历史。如今新西站与地铁连通起来,地铁同时联系市中心商业地带和CBD区域,是一条富有动力和生机的线路。1号线这一部分的主题可以围绕天津近代历史和现代建设展开,从历史文化挖掘的角度展开地铁文化的建设,展示天津近代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和未来日益繁荣的发展前景。该段地铁线文化元素表达完全可以通过天津百年变迁展开,通过对通道、站台、候车区等一系列序列空间进行打造,融入两个时代的不同对比,让人切实感受到一个城市不同时代的风貌,增强乘客对天津城市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见图6~图7)。

2号线部分特色文化专线规划

天津地铁2号线走向由西南角—鼓楼—东南角,部分贯穿了鼓楼、古文化街等代表着天津悠久历史文化的区域,可以天津城厢文化和民俗文化为线路主题,挖掘地域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充分突显天津卫600年间传承的建筑和民间文化。在该段地铁系列站点中应加入商业和休闲的功能,可将老城厢的演变历程通过壁画或其他形式在站台空间进行刻画。在站点的具体设计中还可通过多种媒介展示天津的古城风貌、生活习俗和特色饮食等方面的内容(见图8~图9)。

3天津文化中心地铁交通枢纽规划

依据《文化中心周边地块详细规划》,随着天津文化中心的建成开放,未来文化中心及周边地域将与小白楼贸易商务核心区共同构成城市主中心,文化中心地区也将成为国际性现代化的文化商务核心区。此站点的文化建设应当以文化中心这一新时期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成就为主要线索,串联天津各种文化要素,通过大尺度的整体空间营造具有较强视觉冲击力的空间元素(如文化墙、构造柱等)来体现文化性(见图10)。因此,伴随着天津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逐步完善,天津文化中心将在未来形成5、6、10号线和市域Z1线的4线综合交通枢纽。天津文化中心地铁交通枢纽建设应以突出天津人文特色为主线,设计时同时结合周边小白楼地区对本地区历史及时尚文化方面的影响,整合周边资源,努力打造天津城市主中心核心交通枢纽。

篇7

[关键词]:观光农业园;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景观规划

[引言]: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和逆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逐渐在经济转型的道路上迈出了更大的步伐,人们对于农村和农业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知识,农业观光园也就随之诞生了。

1、杨凌创新园景观节点及现状分析

杨凌区位于八百里秦川关中平原的腹地,宝鸡与西安的中心位置。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经国家批准的向亚太经合组织开放的十大科技工业园区之一, 也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五大高新区之一,号称中国农业的“硅谷”,因此杨凌农业园是中国观光农业发展的缩影,是了解中国乃至亚洲观光农业的钥匙。创新园是杨凌观光农业园之一,也是较为具有代表性的园区。

现在创新园是杨凌各类观光农业园的集中体现,其中包含了农业科技展示,休闲住宿、农业采摘和农产品养培育研发等因素内容。创新园包括不同功能区,主要为四大区,观光温室、后勤服务区、创意艺术集装箱酒店和大棚采摘区。其中观光温室依据不同的功能,分成八个不同的场馆。依次为:梦幻花卉馆、工厂化育苗馆、梦幻花卉馆、无土栽培馆、盆景馆、南方果树馆、现代农业创意馆,西部特色展示馆、超级菜园。

2、杨凌农业园景观优劣分析

2.1观光农业园景观设计的弊端

每地区因多种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都有其独一无二地方自然风貌。但是创新园内的创建缺忽视甚至破坏了这“独一无二”,这个问题是观光农业发展的普遍病症。除温室景观外,园区缺少景观必备的园林建筑、小品景观和基础设施,如供游人休憩用的桌、椅、凳等设施在园区很少存在,即使存在,在园区内的摆放也过于集中,设备大多都达不到使用的要求,质量低劣,处于闲置状态道路方面,园区道路的设置没有主次道路之分,特别是在温室景观中,园区并没有利用道路的大小、材质等因素去引到游人,从而导致浏览线路混乱。

2.2园区景观设计的优势

创新园的温室每一间温室都是一片不同的“天地”,根据功能和主题的不同,景观设计也相对具有其特色。每一处温室都能全方位的满足人对自然的体验、对自然的渴望。而且馆内每一处景观都是利用不同植物的不同特性所组合搭建,植物配置上既考虑到了植物的观赏性,还考虑了生态学特征,切通过立体种植,平面种植和人造景观种植等方式加以地方的民俗、民风和农耕文化和历史典故等元素元素通过并置,冲突,融合等方式增加了管内观光内涵并给游人造成都市景观所不可能拥有的视觉感受。

3、观光农业园景观改造建议

3.1人文景观的改造

文化是园林中最具有吸引力的一部分,在园林景观中它是无影无形的存在,但是我们可以在景色中感受到它的存在,文化是一个地方的铭牌,是这片地区在时间长河中的积淀,没有文化的园林则是毫无特色,失去地域灵魂的园区。只有充分的发掘和研究关中地域的民俗和人文历史的传统,经济发展的情况,满足当地自然景观,真正做到因地制宜的基础条件下保留园区内的应该存在的农业特色,在园区主要景观和景观节点的设计上继承当地的农耕传统文化,在结合现在造园技术的前提下再现传统民俗,农业园的发展才会长久。

3.2自然景观改造

观光农业园自然景观改造应当遵守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园区的景观空间的设计上一定要遵守杨凌当地的自然生态、地理环境。保留、还原杨凌的平原地貌特色和植物景观特色。在植物的选择上应选择当地常见、且有地方特点的景观树种或者农作物,把农作物的观赏价值通过组团等园林种植常用的手法表现出来。

3.3完善全区基础设施的建设

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的高低,是园区景观设计细节的体现,细节的完整与否又决定着这一园区旅游观光品质,以及人性化程度。增加基础设施在园区内的布局是当前园区建设或改造的首要任务。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具有农业特色的观光园区,设施在满足功能性的同时,在基础设施的完善上可以在基础设施的设计上更加本土化,包括外形设计的本土化和材料使用上的本土化,可以使用乡土的自然材料,如乡土植物、当地出产的石头、木材等,既满足了因地制宜的原则,又不需要二次加工而直接用于园林基础设施营造。

[参考文献]:

[1] 张天柱・现代农业观光温室景观设计与案例分析 [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年

[2] 刘凤妮・重庆农业观光园区景观设计的现状研究 [D]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3] 尚丽娟・森林度假酒店环境景观设计分析―以龙泉森林度假酒店环境景观设计为例 [D] 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4] 杜洁・观光农业园景观设计―以北戴河集发农业观光园中民俗作坊园为例 [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

[5] 杜洁 耿美云・浅析856农场现代农业园景观设计 [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 第26卷 第2期

[6] 段渊古 赵菲・农耕文化主题公园设计理论与方法―以杨凌后稷教稼园设计为例 [J] 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

[7] 冷畅俭 陈友富 罗广宇 谢浩波 邓志辉・大学博览园景观设计[N]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 第22卷 第4期

篇8

剪纸艺术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情意,是民间艺人们将生活中的“真”向艺术中的“美”的升华过程,它以极强的装饰性、趣味性显示出独特的生命力。

1.1视觉审美

现代装饰艺术注重形式的视觉审美,采用点、线、面以及几何形体构成特定图示,利用抽象的形式表现具有装饰性意味的视觉效果。剪纸艺术虽为传统艺术,但其构成同样可以归结为点、线、面的构成,只是制作工艺变成了剪刀剪与刻刀刻,通过阴剪、阳剪、阴阳混剪等创作技法,使最终画面以阴、阳图示的形式呈现出镂空状的视觉审美。随着艺术家“刀尖”在纸面的游走,弹落多余的残纸,一幅幅构图丰满、剪刻精细、造型生动、虚实有致的剪纸艺术作品跃入眼帘。

1.2精神审美

我国的剪纸艺术起源可追溯至西周初期周成王的“剪桐封弟”(史记·晋世家),我们可以通过梳理剪纸艺术的发展过程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制作技艺、材料、题材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唯一不变的只有其内在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例如,驱邪禳灾、祈子延寿、纳福招财等主题愿望的表达,并且剪纸艺术在发展与传承中,愿望的传达也形成了一些固有的象征符号。例如,国花牡丹,象征“富贵”,而石榴因其果肉饱满多颗而象征着“多子”。再如,“年年有余”的剪纸构图中,充分利用了“莲”、与“年”的谐音,“鱼”与“余”谐音,因而在表达生活富足的意愿时,常常使用莲花与鱼搭配构图进行象征。剪纸艺术此时俨然成为劳动人民对抽象精神追求的具象体现。

2剪纸艺术的运用现状

剪纸艺术虽然是传统的艺术门类,但是不同领域的艺术家们都在不断地尝试将其与自身所在的行业进行融合,通过大家的努力,艺术领域出现了大批富有民族色彩的“新艺术”例如,万古蟾先生于1958年导演的《猪八戒吃西瓜》,是我国诞生的第一部剪纸动画片,它开启了我国剪纸艺术与动画设计相结合的先锋。又如,2014年竣工,2015年进入试运营的佛山市新图书馆(如图1佛山新图书馆),在公共空间中以剪纸艺术进行了有意的空间陈设,既丰富的空间层次,又赋予了空间以文化内涵,直接的体现出了佛山的当地民俗文化风貌。这些“新艺术”的出现不仅丰富当代设计艺术形式,同时也拓宽了传统的剪纸艺术的发展空间,使其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3剪纸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现当代各类设计门类的发展趋势讲究学科间的交融性,展示设计是综合了建筑、室内设计、陈设设计等不同专业的设计学科。整理剪纸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运用,应先从建筑外立面设计、室内空间立面与装饰设计、展具的使用等方面了解其可运用于空间的范围,再分析其用于空间之中的形式与手段。

3.1剪纸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运用范围

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波兰馆》给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波兰的展馆在设计时,将理念立足于荷兰剪纸艺术,并且将这一理念贯穿着整个展馆,因而波兰馆由外至内都体现着剪纸艺术的魅力。走近波兰馆,首先看到的是它的外墙设计,将传统的艺术——剪纸笼罩着建筑本身,通过民间艺术纹样间的相互交织与融合,形成了波兰馆既具传统韵味又极具现代主义气息的独特建筑之美。其次,进入馆内发现,其室内空间立面的设计,使用一幅幅巨型的“剪纸作品”,半通透的“剪纸”立面围隔而成的墙体使整个室内空间既生动又有趣。波兰馆在展示道具设计方面依然延续了剪纸的主题,如馆内的电视柜、台灯、挂钟、沙发同样都是利用“剪纸”形态去表现,无不体现出了西方剪纸崇尚剪影的特点。再配上真实的屏幕和灯光,这样的组合无不让人为之感叹,在感叹设计者大胆借鉴传统剪纸艺术时的巧妙构思,同时也感叹结合了剪纸艺术后的空间所呈现出的奇幻效果。

3.2剪纸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运用方法

剪纸艺术属于二维平面的造型设计,传统的剪纸艺术是在纸上进行镂空图形的创造,它简洁明快、“阴阳变幻”的图示特征对现代展示空间的设计有着重要地启示意义。

(1)剪纸艺术意象的造型运用。根据阿恩海姆的观点可知,意象分为具象、抽象与兴象。对于剪纸而言,其中的具象与抽象都是客观的物象表达,而兴象则可理解为剪纸元素的再现运用。剪纸艺术发展至今,其形式、题材与技法都已非常的成熟,在展示空间的设计布局中,可以选择性的将好作品直接应用于空间之中,即将符合空间内涵的剪纸作品装裱后,上墙装饰,这是将剪纸艺术运用于展示空间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但在运用过程中,还是需要注意避免“标签化”的运用,简而言之,就是要求在剪纸作品的选用上,需要根据空间需求去筛选符合空间审美的作品,以到达装点、烘托展示空间的目的。传统剪纸艺术受材料所限,可运用的范围也有所限制。为将剪纸艺术形式与特点更好地融入现代设计之中,还可以综合利用不同的材料再现或提取其审美元素再创剪纸艺术,以传统抑或现代抽象的形式,布置于空间之中。例如,(图3)中的商业空间是爱马仕的橱窗设计,整体空间在湖蓝色的背景前,只存在一个以高密板压制而成的剪纸形式的陈设品(隔断),亦无其他,空间元素简洁明确,但通过造型丰富的隔断,使整体空间富有生机。再如,2010年的世界博览会上《广东馆》的设计,同样是剪纸艺术直接运用与展示设计的典型案例。整体建筑的建筑外观取材自广东的“骑楼”原型,外部用金属薄片结合剪纸形式,将骑楼的外观化繁为简后镂空处理,从内部向外再辅以LED灯光的透射,创造出了极具广东韵味的“剪纸骑楼”建筑。同样,在广佛地铁的入口设计的众多方案征求民意时,以佛山剪纸为元素的方案高票当选,其入口设计选取佛山粤剧、陶艺、武术等地域文化作为创作元素,以红色剪纸图示绘印至钢化玻璃上,如此设计既解决了入口采光的问题,也使地铁入口本身成了能体现佛山这座城市文化特色的标志,极富现代城市景观艺术审美价值。

(2)剪纸艺术中剪影形式的运用。剪影是剪纸艺术的一种形式。其造型特点为表现物体表征的外部轮廓,无内部细枝结构,即通过影的造型表现形象。在空间内,照明是剪影效果的传达媒介。当我们在利用光源对剪纸艺术进行投射时,原本平面的镂空图示随即出现投影,此时的投影即是剪影形式的再现。跟随着社会审美变化的步伐,展示空间设计开始关注到:照明设计引发的光影变化能带来特殊审美效果。通过主观布置“光”与设计“影”的形式,可以营造出实体无法比拟的空间氛围。因而在现代空间设计中,光影的作用显得更为突出。封闭的空间内,“光”透过不同形状的剪纸介质而产生不同形态的“影”,这些“影”随着布光的变化呈现出边缘放大、图形交叠等等艺术效果。前面的对于剪纸意象造型的运用是将这个“介质”作为视觉效果的中心主体,间接运用则是将其作为营造“影”的媒介,以“影”的存在来营造空间。空间中的展具是利用铁艺制成镂空的照明灯具。当光由展具内向外柔和的照射出来,穿过预设的剪纸式的灯罩,在其周围的地面、墙面、与天花投射出精美的影像。此时,光影制造的虚幻空间氛围与展具自身的实体相互呼应,构成了完整的展示空间。另外,在空间氛围的烘托过程中,我们可以将“介质”进行隐蔽设计,通过设定“介质”形态、光照的角度,使投射形成的“影”更具变化、更为生动。如(图7)的通道设计,图中的通道整体使用木材质装饰空间墙体与地面,使原本狭长的视觉效果得到了有效的扩宽,但略显单调。为了改善空间单一的视觉审美,设计师在照明设计时,充分地利用了剪纸具有的剪影特点,将图形喷绘至灯箱片上,再利用光对其照射,影投至地面形成了图片中一个一个的剪影图示:小鱼灵动的游走在长廊之上,原本乏味的空间变得生动起来,鱼与木的搭配也赋予了空间以“禅”的意境。通过预设空间氛围,选择相应借鉴手法运用剪纸艺术,能营造出截然不同、各具独特效果的空间氛围。

3.3剪纸艺术在现代展示设计中运用的意义

剪纸艺术是民俗文化的一种载体。它的创作题材是人民从日常的生活中总结得来,充满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追求,而其抽象、简洁、富有象征意义的符号都可以灵活的运用于展示设计之中。这些符号化的形象在展示空间中表现出来,有利于强化展示设计的空间视觉感染力,更有利于欣赏者直观的理解与建构形象意义(如佛山地铁口)。另外,剪纸的镂空形式和平面化、意象化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空间自身原本封闭格局,有效地拓展了空间的表现力,使空间由实体间层次的安排转向虚与实的结合(如波兰馆的空间设计)。哲学大师黑格尔在对美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时提出:美是具有内在与外在的。剪纸艺术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内化的审美情怀。因此,若能在现代展示设计中巧妙地运用剪纸艺术,能够增强展示空间的意境美,赋予展示设计作品以鲜明的民族特色,散发其在世界市场中的特有文化魅力。

4结语

篇9

[关键词]文化偏好;供需双方;差异;天柱山风景区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2)07—0041—08

1 引言

当前,中国的旅游业正处于转型时期,文化与旅游结合的趋势日趋明显,旅游需求也由传统的观光旅游转向文化旅游。2009年,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为加快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联合出台了《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因此,将文化融入各类景区尤其是山岳型景区的旅游开发过程中,已成为提升景区质量的关键。山岳型景区是我国开发比较早且发展较为成熟的一类景区,但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旅游产品开发雷同,与旅游者的需求存在一定偏差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对景区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对旅游者需求的调查。因此,如何深度挖掘与提升山岳型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改变景区单一的旅游产品结构,满足旅游者多元化的需求,已成为各景区急需解决的问题。另外,景区旅游产品的供需匹配也是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旅游经营管理者是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他们易于根据自身的偏好开发旅游产品,而供需双方(旅游经营管理者和旅游者)对旅游资源的偏好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从而导致旅游产品供需不匹配的状况。因此,本文以天柱山风景区为案例地,通过对比供需双方对景区文化旅游资源偏好的差异,找出双方的契合点和不同点,利用IPA模型帮助旅游经营管理者识别出景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优势、劣势,并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法对比供需双方对景区的整体印象及文化印象的差异,为旅游经营管理者开发景区文化旅游产品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2 文献综述

2.1文化旅游资源偏好研究进展

文化旅游资源偏好是文化旅游研究的重要方面,但目前学术界对文化旅游资源偏好的研究比较少。因此,本文借鉴的文献多数是对文化旅游资源和旅游偏好的研究。国内对文化旅游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文化旅游资源的特征、文化旅游资源的评价。等方面。旅游偏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行为偏好、旅游方式偏好、游憩偏好、旅游购物偏好等方面。已有的研究文献均是从旅游者的视角出发,很少有从旅游经营管理者和旅游者双方视角对文化旅游资源偏好进行研究的,笔者通过研究供需双方对文化旅游资源偏好的差异,利用IPA模型得出文化旅游产品供需匹配的状况,为旅游经营管理者开发景区的文化旅游产品提供科学依据。

旅游偏好是人们趋向某一旅游目标的心理倾向,作为个体的一种心理倾向,旅游偏好包含了认知、情感和意向因素。因此,可以将文化旅游资源偏好定义为:潜在或现实旅游者对景区文化旅游资源所表现出的以认知因素为主导的具有情感和意向因素成分的心理倾向。

2.2重要性—绩效性分析(IPA)

重要性——绩效性分析法最初是由马缇拉和詹姆士提出,应用于对某汽车经销商服务部门工作绩效的考核中,即用于评价企业的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最早将此方法应用于旅游研究的是埃文斯和千(Evans&Chon),研究的是旅游政策的制定和评估。此方法以重要性和绩效性的中位数或平均值为交叉点,然后,基于该交叉点进一步画十字架,形成四象限的方格图(图1)。第一象限重要性高,绩效显著,为继续努力区域;第二象限重要性低,但成效显著,为过度表现区域;第三象限重要性低,绩效也低,为低优先改进区域;第四象限重要性高而表现性差,为重点改进区域。

在国内旅游研究领域,最早运用IPA方法的文献是由黄宗成等人对台湾中高龄族群长住型旅馆经营管理进行研究。此后,IPA被用于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旅游目的地的评价、会展旅游特征感知和会展旅游者满意度研究等方面。

本文以旅游者和旅游经营管理者对天柱山文化旅游资源偏好的值为横轴和纵轴画十字架,从而形成四个象限,为景区开发提供建议。因此,将IPA法运用到供需双方对景区文化旅游资源偏好的差异研究中具有可行性。

3 研究设计

3.1案例地概况

天柱山风景区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的安庆市潜山县境内,因主峰如“一柱擎天”而得名。自古为中华历史文化名山,史称“南岳”,春秋时称“皖公山”。1982年,天柱山与黄山、九华山同批次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后相继获得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中国自然与文化遗产地、国家科普教育基地等称号。近几年,天柱山风景区发展较为迅猛,在对自然景观开发的基础上也加大了对文化内涵的挖掘,旅游营销也由自然营销渐渐转向文化营销,引起人们的关注,同时天柱山风景区的发展对整个皖西南旅游的发展具有积极带动作用。因此,以此为案例地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3.2问卷设计与调查

问卷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针对供需双方对天柱山风景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偏好而设计的21项文化资源要素,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来测定(1=非常不喜欢,5=非常喜欢);第二部分是测量供需双方对天柱山风景区的整体印象和文化印象,也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来测定(1=非常不好,5=非常好);第三部分是涉及游客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及游览的次数等基本信息。

笔者于2010年8月16~22日在天柱山管理委员会、潜山县各政府部门发出问卷90份,天柱山风景区内的旅游集散中心发出问卷370份,总共回收436份,回收率为94.8%,其中,有效样本共计397份,有效问卷率为86.3%。使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其中,本文的旅游经营管理者主要为天柱山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和潜山县各政府部门相关工作人员。

3.3样本人口学特征

本次调查中男女旅游者比例适中(男性51.8%,女性48.2%),主要客源地为安徽(51.2%)、长三角地区(23.2%)和武汉(18.1%),以15~44岁的中青年游客为主(15~24岁占46.7%,25~44岁占39.7%),多数是企事业单位人员(31.7%)和公司职员(29.9%),学历层次高的人较多(大专以上占67.8%),大部分游客是首次游览天柱山风景区(第一次来占68.3%)。这些特征与天柱山旅游的区域吸引指向性,靠近武汉与长三角客源区位,以及天柱山营销的主要客源市场等实际情况相吻合,说明样本具有均衡性和代表性。

4 结果分析

4.1供需双方对天柱山文化旅游资源偏好的因子分析

对天柱山21项文化旅游资源要素进行Cronbach’s a系数检验,得出系数为0.737,意味着各项目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内在信用度较高。同时也对因子作适用性检验,KMO值为0.863,且对应的概率p值为0.000,小于显著水平,满足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可以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进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当以特征根大于1、因子载荷大于0.4作为确定因子的条件时,共提出5个因子(表1)。因子一包含5个项目,为社会历史文化因子;因子二包含4个项目,为饮食文化因子;因子三包含7个项目,为文学艺术及民俗文化因子;因子四包含3个项目,为宗教文化因子;因子五包含2个项目,为养生文化因子。这与旅游文化学科的旅游资源分类基本一致。

4.2供需双方对天柱山文化旅游资源偏好的差异性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供需双方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偏好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对于旅游经营管理者来说,排在第一位的因子是文学艺术及民俗文化(4.067)、接着依次为天柱山饮食文化(4.017)、宗教文化(3.973)、社会历史文化(3.896)、养生文化(3,635);而对于旅游者来说,5个因子的偏好程度排序依次为文学艺术及民俗文化(3.798)、养生文化(3.615)、宗教文化(3.500)、社会历史文化(3.488)、饮食文化(3.452),从总体上来看,除饮食文化和养生文化2个因子在排序上有所不同外,其他3个因子在旅游经营管理者和旅游者心中的排序完全相同。造成该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大部分旅游者平时生活或工作压力大,对养生等有益健康的活动较为偏好;另外,旅游者来自全国各地,口味不一,对当地偏咸偏重的菜肴或小吃的口味可能不适应,因此,对其偏好程度相对偏低。

从整体上来看,旅游经营管理者对5个因子的偏好程度明显强于旅游者,符合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本地文化存在优越感的一般规律。从文化资源要素上看,除“天柱山武术”项目外,其他20项文化资源要素,旅游经营管理者对其偏好程度均强于旅游者。并从表2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双尾概率p值只有5、12、13、14、21五项大于显著性水平(α=0.05),说明这5个项目的差异性不显著,即供需双方对太平塔、潜山弹腔、天柱山根雕艺术、天仙配和武术这5个项目具有一致的偏好。主要由于太平塔为安徽第一塔,潜山弹腔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天柱山根雕和武术本身就具有吸引力,天仙配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且天柱山的宣传语为“七仙女的故乡”。而其他16项均小于显著性水平(α=0.05),表明样本总体上存在显著差异。

4.3供需双方对天柱山文化旅游资源偏好的IPA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此处采用IPA模型对比供需双方对天柱山风景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偏好,并据此探讨天柱山风景区未来旅游开发的方向。以旅游者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偏好为横轴,以旅游经营管理者对其偏好为纵轴,以两者的均值为象限划分点绘制IPA方格图。

象限Ⅰ为继续努力区域,包括8、10、11、12、16、17六个项目(图2),说明供需双方对天柱山茶、孔雀东南飞、天柱山摩崖石刻、天仙配、黄梅戏、三祖寺的偏好程度均很高,其中有4项属于文学艺术及民俗文化因子,说明天柱山风景区在文学艺术及民俗文化方面开发和宣传做得比较好,主要由于此类资源禀赋较高,如孔雀东南飞和天仙配的知名度较高;山谷流泉摩崖石刻汇集了各代名人大量的珍贵题刻,具有很高的文学与艺术价值;黄梅戏为中国五大剧种之一,有较高的知名度。饮食文化类的茶文化也受到旅游者的偏爱,主要由于茶是中华民族的国饮,茶文化中渗透了儒、道、佛诸家的哲理和思想。总体而言,天柱山风景区的开发较为成熟,但仍未完全达到旅游者的期望,表现为旅游者对这6项文化旅游资源的偏好程度均低于旅游经营管理者,还需继续努力。未来可通过开展节庆和艺术表演等活动增强文化活动的趣味性、娱乐性、参与性和体验性,也可利用高科技手段来提高文化旅游产品的互动性、亲近性和观赏性。

象限Ⅱ为过度表现区域,包括1、2、6、9、18五个项目,说明旅游经营管理者对二乔故里、薛家岗遗址、天柱山土特产、天柱山菜肴、佛光寺的偏好程度高于整体均值,因此,对这5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比较大。目前,已利用二乔故里的胭脂井等资源建成乔公庄园,利用薛家岗遗址开发了薛家岗古人类生活遗址展示园,并在佛光寺举行了佛诞节、浴佛法会等一系列佛教活动,同时旅游经营管理者也以本地的高山蔬菜为原材料,收集制作民间菜肴的传统烹调方法,打造出“天柱山高山菜”的品牌。但旅游者对这5项旅游资源的偏好程度却低于整体均值,说明旅游经营管理者重点开发的文化旅游产品与旅游者的需求存在一定偏差。因此,该部分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呈现超前开发的状况,且对遗址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未来应放缓该区域旅游开发的速度,避免资源和资金的不合理使用。

象限Ⅲ为低优先改进区域,包括3、5、7、19、20五个项目,说明供需双方对汉武帝拜岳台、太平塔、天柱山小吃、天柱山气功、左慈炼丹房的偏好程度均偏低,反映了这些文化旅游资源的文化价值不大,吸引力较小。因此,该区域的资源仅可作为中远期开发的对象。

象限Ⅳ为重点改进区域,包括4、13、14、15、21五个项目,说明旅游经营管理者对程长庚、张恨水故居、天柱山根雕艺术、潜山弹腔、桑皮纸制作工艺、天柱山武术的偏好程度均低于整体均值,而旅游者对其偏好程度却高于整体均值。由于非物质文化的无形性和开发的难操作性,使得旅游经营管理者对其重视程度偏低,但旅游者对其有浓厚的兴趣,因此,为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今后应加大该区域旅游的开发力度。可通过恢复程长庚和张恨水故居,展现京剧鼻祖和文学大师一生的风采,促进戏剧艺术和文学艺术的发展;建非物质文化演示馆,通过传承人现场演示或与旅游者互动等活动,展现潜山的根雕艺术、弹腔和桑皮纸制作技艺等。

4.4供需双方对天柱山整体印象以及文化印象的差异性分析

旅游经营管理者和旅游者对天柱山风景区整体印象均值分别为4,17和3,98(表3),按照图桑(Tosun)的观点:李克特5点量表的均值在1~2,4之间表示较差;2.5~3.4之间表示一般;3,5~5之间表示较好。因此,两者对天柱山的整体印象均较好,并根据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双尾概率p值为0.097,大于显著水平(α=0.05),说明供需双方对天柱山的整体印象差异性不显著。另外,旅游经营管理者和旅游者对天柱山风景区的文化印象均值分别为3.92和3,32,表明旅游经营管理者对天柱山风景区文化印象高于旅游者,并且双尾概率p值为0.000,小于显著水平(α=0.05),说明两者具有显著差异。

5 结论与讨论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对景区文化旅游产品的需求尤为迫切,但景区开发的文化旅游产品往往与旅游者的需求有一定的偏差,因此,本文通过供需双方对天柱山风景区文化旅游资源偏好的差异性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通过供需双方对天柱山文化旅游资源偏好的因子分析,得出5个因子,分别为社会历史文化因子、天柱山饮食文化因子、文学艺术及民俗文化因子、宗教文化因子和养生文化因子,这与文化旅游学科的旅游资源分类基本一致。

(2)根据两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供需双方对天柱山风景区的整体印象差异性不显著;而对其文化印象却有着显著差异,其中旅游经营管理者对天柱山风景区文化印象较好,而旅游者对其印象却很一般;从文化旅游资源要素上来看,供需双方对绝大部分文化旅游资源偏好具有显著差异,且旅游经营管理者对其偏好程度总体强于旅游者。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第一,供需双方对旅游地有着不同程度的地方依恋和恋地情结。地方依恋由地方认同与地方依赖两个维度构成,地方依赖是人与地方之间的一种功能性依恋,而地方认同是一种情感性依恋。由于旅游经营管理者基本是本地人,他们从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对他们而言,这不仅是旅游地,更是“家园”。因此,相对于外地旅游者而言,他们对旅游地有着更为强烈的地方依恋感和恋地情结,从而使他们对本地文化旅游资源较为偏好。第二,供需双方有着不同的地理文化背景。旅游经营管理者大部分生活于大别山,生活形态、方言土话、审美情趣等与本地文化一致,对旅游地的自然景观以及地方特有的文化有着更为深刻的了解;而外地的旅游者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短暂的旅游行程不能使他们很快地理解当地的文化,有些旅游者甚至还会出现排斥心理,从而使得供需双方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偏好有显著差异。

(3)采用IPA模型对比供需双方对天柱山风景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偏好,得出4个区域,分别为继续努力区域、过度表现区域、低优先改进区域、重点改进区域。其中,继续努力区域与低优先改进区域为文化旅游产品供需匹配区域;而过度表现区域、重点改进区域为文化旅游产品供需不匹配区域。

继续努力区域的文化旅游资源本身的内在品质与价值均较高,相对来说有一定的知名度,因此,供需双方对其均有较高的偏好,从而使旅游经营管理者在此区域开发的文化旅游产品与旅游者的需求基本一致,达到了供需平衡。低优先改进区域则为文化旅游资源价值较小区域,供需双方对其均不重视,也达到了一种平衡状态。

过度表现区域为旅游经营管理者过高地估计了某些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使他们对其开发投入较大,而收益甚微,呈现超前开发状况,最终导致投入浪费、供需失衡。重点改进区域为旅游经营管理者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偏好较小,从而使他们对该区域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力度较小,而旅游者却对其偏好较大,有很大的需求,因此,该区域也处于文化旅游产品的供需不匹配状态。导致文化旅游产品供需不匹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第一,旅游经营管理者对旅游市场需求把握不准确。由于缺少对市场的调查,使旅游经营管理者提供的文化旅游产品可能是旅游者偏好较小的。在旅游反馈系统等不健全的情况下,很难了解到旅游者对旅游地文化旅游产品的实际需求状况,因此,旅游经营管理者易根据自己的偏好开发文化旅游产品。第二,与文化旅游资源转化为文化旅游产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有关。旅游经营管理者对旅游地文化旅游资源内涵的挖掘不够深入,开发的文化旅游产品主要以有形的物质文化为主,且内容泛化。另外,文化旅游产品的表现形式过于单一,主要以静态的和视觉的表现形式为主,缺少动态的以及融合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等感觉全方位集合的表现形式。因而,往往会出现文化旅游产品供需不匹配的状况。

基于以上分析可得出,继续努力区域与低优先改进区域虽均为供需匹配区域,但继续努力区域内的供需双方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偏好程度均较大,同时也存在一定差异,未来还需努力提升文化旅游产品的内涵与品质;而低优先改进区域内的供需双方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偏好程度均较小,故此部分项目可作为远期的开发对象。过度表现区域、重点改进区域为文化旅游产品供需不匹配区域。过度表现区域由于旅游经营管理者超前开发,未来应放缓开发的速度,而重点改进区域由于旅游者对其偏好程度较大,而旅游经营管理者对其开发的力度又较小,因此,未来应集中力量重点开发此区域。

篇10

摘要:文化是古镇保护的灵魂,作为贵州省的一个历史文化名镇,青岩融中西文化于一地,融传统与现代于一身,既有“四教合一”的宗教文化盛观,又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以及独特的人文生态环境。本文以贵州青岩古镇为案例,通过梳理其资源优势,发掘文化内涵,探讨其开发不足,提升经济价值,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保护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文化富集;青岩古镇;旅游定位;旅游商品开发

一、青岩古镇概述

青岩古镇,位于贵阳市南郊,距贵阳市约29km,其南北长约10公里,东西宽约8公里,总面积为92.3平方公里。总户数5845户,总人口为2.8万,镇内人口7880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之地,其中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占镇内总人数的32%。古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原为军事要塞,始建于明洪武十年(1378年),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发展历史,是花溪风景名胜区独具特色人文景区。

作为贵州省的一个历史文化名镇,青岩融中西文化于一地,融传统与现代于一身。青岩古镇文化资源种类多样,内涵丰富,古镇既有来自中原、江南的汉族儒家文化,又有贵州世居的布依、苗族文化,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种类丰富;不仅有古时征战的屯堡文化,而且汇集了抗战时期的红色革命文化;既有“四教合一”的宗教文化盛观,又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以及独特的人文生态环境,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贵州四大古镇之一,被誉为中国最具魅力小镇之一。

一、青岩古镇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重视不够,缺乏系统整体的规划开发

作为休闲旅游发展新方向的古镇旅游在贵州尚未形成规模经济,政府没有充分认识到古镇旅游的发展潜力,开发中存在着只重规模和数量,不讲质量和特色,没有考虑开发的可持续性,缺乏可持续的完善的项目开发计划。同时,对古镇内开发的项目、类型、以及现有的文化旅游资源分布和开发潜力缺乏系统的分析和考证,不了解当前国内外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消费需求,缺乏对当地旅游资源进行系统的整体的考察、论证和规划,从而使古镇的旅游市场无法扩张和取得进一步的发展。此外,街道功能区划混乱,同一街区卖纪念品的、卖刺绣的、卖小吃的、和照相馆等混杂分布,一定程度影响顾客的游玩情绪。

(二)挖掘不足,未能充分展示古镇旅游的魅力

古镇文化休闲旅游是近年来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古镇是文化旅游资源富集的地区,尤其是青岩古镇的文化种类及丰富性更是在国内外众多的古镇难得一见,然而由于贵州旅游业发展时间比较短,相关职能部门将古镇旅游作为产业来经营的观念尚未形成。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还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由于缺乏对古镇自身特色和内涵的挖掘,大多古镇旅游产品特色不鲜明、规模小、品位不高,其独特的魅力未能充分展示出来,影响力小,经济效益低。

(三)开发落后,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经济链条

调查发现,在青岩,旅游商品的生产和设计缺乏现代营销理念的指导,没有对青岩文化特色进行有效挖掘,景区旅游产品弱小散乱现象较为严重,产品开发始终缺乏特色挖掘,缺乏与当地文化融合的创新思维,更多的商户的一种自发行为,定价不规范,质量参差不齐,且雷同度高、同质化现象严重,难以激起顾客的购买欲。此外,青岩古镇完整的产业经济链条没有形成,古镇住、购、娱等核心旅游产业未得到充分开发,特别是住宿业的严重滞后,使得游客通常只是走马观花的游览一圈,无法体会到古镇文化的独特之处。

二、青岩古镇旅游定位与开发的建议对策

(一)把握发展机遇,整合古镇旅游资源

要把握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发2号文件以及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贵州省发展体育旅游提供的难得历史机遇,加速实现产业转型和对旅游资源的整合。中央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为我省发展旅游业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机遇。我们应充分利用这次机会,加大对外旅游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不仅要在省内宣传,更要在省外、国际上宣传,利用信息网络,扩大海外宣传,将一个崭新的贵州介绍给海内外的朋友们。让他们对神奇的贵州充满向往,产生一种不得不来此一游的想法。开发古镇文化旅游资源与当地的人文、建筑、生态环境相结合。单项旅游资源再有魅力也难以形成规模化发展,古镇旅游要依托当地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将古镇文化与乡土民风民情相结合,在开发中遵循特色,增强参与性与体验性。

(二)打造精品项目,凸显古镇地方特色

其一,将民俗文化进行整合,通过开设民俗博物馆、民俗体验馆,民俗街等方式形成文化体验之旅,满足当代游客求奇、求新的文化心理追求,而且它所具有的娱乐性、趣味性、观赏性、参与性,会使旅游者情不自禁地产生融入和参与的欲望,使游客在亲身体味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感受古镇文化之美;其二,将宗教寺庙等景点进行线路规划,举行传统的如祭天等活动,使人们在心理上感受到宗教文化的庄严肃穆,打造精神休憩之旅,起到洗涤心灵的作用;其三,将众多的美食进行集中经营,形成一条美食街,打造一条美食老饕之旅;其四,将古镇周边的村寨进行统一规划,开发丰富多样的乡土参与项目,如:水果自采,乡土食品DIY等,尽可能综合粮、果、蔬、畜、渔等诸农业要素,打造一条生态休闲之旅。总之,通过系统的规划,以丰富的古镇开发项目和完整的产品链条来吸引游客,延长其停留,提高其消费,从而凸显古镇特色,提高旅游收入。

(三)加大宣传力度,开发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

游客需求是旅游管理部门制定营销策略最根本的出发点。景区管理者可以根据游客的具体需求,加大景区宣传,加强游客对古镇旅游市场的体验,提升游客出游的频率,进而建立游客对青岩古镇的忠诚度,加速青岩古镇的口碑传播。要结合当代的网络营销特点,注重网站平台的开发宣传,同时,可以通过与高校结合开展绘画大赛、摄影大赛等活动,扩大影响力,出一本青岩的风景集,包含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及特色小吃等,让更多的人关心青岩,并拟定主题制成各类明信片,便于传播与携带,可以很好地起到宣传的作用。

旅游商品是旅游地物质资源禀赋和旅游地地域精神文化的双重载体。因此,旅游商品开发在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挖掘民族区域精神历史文化精髓,尽可能保留传统的工艺、材料,使其充分展示该区域的质朴、独特、灵巧,真正体现民族历史文化的“土”和“朴”。青岩古镇还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调城乡文化差异,深度挖掘当地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产品品味,开发以地方农副产品、土特产、工艺品为主的旅游纪念品,不仅能够满足游客需求,扩大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还能提高青岩古镇的旅游附值。(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基金项目:贵州民族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编号:校学生科研201450号]。

参考文献:

[1]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青岩(http://)[DB/OL],2015.

[2]李华鹏,屈赛.贵阳(青岩)特色文化旅游商品开发研究[J].城市旅游规划,2015,(2):137-139.

[3]李瑞,吴孟珊.体验经济时代下古镇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基于旅游者体验行为的视角[J].旅游研究,2011,(02):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