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景观环境设计范文

时间:2023-11-17 17:48: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院景观环境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院景观环境设计

篇1

关键词:医院;庭院环境;景观设计;中药景观

医是中国传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哲学在应用科学领域的杰出代表,经历两千多年的实践和传承,她形成独具魅力的中医文化和价值体系,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以辽中医附属医院住院部环境设计为基础,探讨中医院庭院环境设计中的人文关怀及价值体现。

一、某中医院住院部环境设计特点

一) 关于设计原则的考虑:

1.功能性原则:充分考虑辽宁中医院庭院的功能要求,合理布置各种功能空间,组织车流、人流和休闲空间。

2.生态性原则:植物配置充分考虑生态效益和后期维护管理问题,采用乡土植被进行配置。

3.人性化原则:考虑到医院职能,环境设计尽力满足患者和医院工作人员对环境的要求.以人为设计的根本,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

4.文化性原则:设计前我们查找了与中医院相关的资料和中医文化类图书,设计试图体现中医院独有的古老文化气息,让处于其中的人们感受中医文化的神奇魅力。

二)设计结构组织分析考虑:(如下图)

1、构图取义:

以传统中医的哲学辩证理论基础“阴阳五行”为出发点,利用一个“S”和五个圆形的构图表意这个传统文化的符号。“S”型最后弱化为绿化和水系,五个圆构成了庭院的五个具有特色的文化主题广场。

2.交通流线:

在分析空间功能基础上,将原停车场地改造作为室外停车场地,结合绿化构建生态停车场,车流以单向行驶为主,方便管理。车辆从主入口进入停车场,之后可从次入口离开。

3.景观视线:

主入口置黄石,上书“辽宁中医大学附属医院”,构成入口主景,也与中国传统文化置石风格“石敢当/泰山石”相呼应,体现一种人文关怀和美好愿望。前楼大门正对的绿地内设置景墙,其上书辽宁中医大学附属医院的英文名称与前楼大门相呼应,借意传统庭院“照壁”的形式。

在两条路的交叉处,我们作了对景绿地,绿地内采用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小品,展现中医文化.借皮影戏的场景,剪纸艺术的构图,利用中医题材故又点出庭院文化主题.

功能分区及内部主要空间设计:

在上述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庭院布局功能特点,我们将庭院划分为两大功能区,即:入口集散区和中心庭院休闲区两大分区。其中,入口集散区分为主入口区和生态停车场区两个功能区。

中心庭院区为四面建筑围合的庭院空间,分为三个功能区:沿弧形园路伸展的中草药文化景观廊,以“L”形路为中心伸展的主题休息广场区和地下停车场地上部的绿地空间组成的中医理疗文化景观区。

4.1 主入口区:本区划分为两个功能区:入口广场区和生态停车场区。

4.1.1 入口广场区:位于场地的西北角,现为医院的主入口。设计布置一块黄石,置于主入口广场上,在其上刻写“某中医院”;其东侧绿地与医院前楼大门相对的设置了一块绿地,绿地内设计了一景墙,与大门呼应,借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照壁的处理手法体现一种人文的关怀和一种美好的祝愿,其上可书写医院的英文名称。

4.1.2 生态停车场:现状为停车空间;由于环境空间变化需要调整,场地有不少成年的大银杏,景观效果良好,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大树的因素,通过场地绿岛的方式保留大树。停车场以中间的主道路划分为最东西两块,道路和停车场通过通过绿化带进行分割,这样保证了分流交通,也可适当减少停车场地的突兀。为停车场地提供林荫。

4.1.3 住院部入口广场:保证医务车辆的正常通行,其前设置较大的场地,并在北陵大街与住院部大楼之间布置了一个花坛,结合植物配置行程一个大门对景。

4.2、中心庭院区:为前楼和住院部之间的中心场地,“L”型的路网通过庭院。在两条道路的交叉点设置庭院的主题雕塑,构成中心庭院的视觉中心点,突出中医院的文化底蕴。

中心庭院划分为三个景观分区:沿弧形休闲路延伸的中草药景观休闲带、沿“L”路网延伸的中医历史文化主题庭院区以及住院部楼北侧的中医理疗休闲区。

4.2.1 中草药景观休闲带:沿园路布置小的景观展示牌,其上可刻写有个中草药的图案和典故。沿弧形园路的两个圆形广场上设计了花架和景观亭,可供人们休息。在广场的绿岛和沿路绿地内结合植物配置种植具有景观效果的中草药类植物,并在植物前设立小的景观牌,讲解植物的医疗特性。

4.2.2 中医历史文化主题庭院区:为挺远的中心广场区域,“L”型路网的交叉点上设计了两座景墙,借用皮影戏和剪纸艺术将中医文化的内容整理到景墙之内。构成庭院的主要景观聚焦点。其北侧为大面积的广场,结合庭荫树的配置,已构成一个宜人的绿色广场。广场上布置景观灯具和小的景观小品,庭院灯的设计可结合中医文化的东西,将经典名句刻写在灯具上,为庭院的增加文化气息,广场中心的圆形铺装中心设计了一块被切割的景石,取义中西医文化的交接中寻求新的突破的含义。一条曲折的溪流穿过本区,溪流上布置汀步与中草药景观带相连接。中医以阴阳五行辩证的理论为哲学理论的基础,为体现文化内涵,庭院内的“L”主路铺装采用周易八卦的阴阳符号进行园路的铺装设计,展示一种古朴的文化传寄。

4.2.3 中医理疗休闲区:本区靠近住院部,其下为地下停车空间。场地只能设计小的植被和铺装,依靠接近住院部的特点,规划了较多的铺装场地,为换着提供方便的散步理疗空间。铺装多采用卵石嵌面的形式,穿着软软的鞋子踩在石子上,对脚底的按摩一定能缓解患者的病情,水系穿过本区,浅浅的水面,游动的小鱼会为患者一些心灵的安慰。溪流的设计以浅水为主,河床卵石嵌面、平整无凹凸,无水的时期,便是一条曲折的卵石小道。

二、案例总结

因此,在附属医院景观设计中,充分挖掘中医、中药、传统文化的内涵,同事使用现代景观手法与理念,为医院创造一个舒适、宜人的室外空间环境。

本案景观设计定义为现代中式景观设计。

设计理念:1.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2.追求空间多元与场地人性的结合。

3.在意环境舒适与精神回归的结合。

篇2

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周围的汽车和行人比较集中,交通密集,为了安全、通畅地处理站前广场与周围区域的交通,有必要对车站周围较大的环境空间进行总体研究。另外,站前广场不仅要满通上的要求,还要满足环境美观、有效利用土地以及车站综合开发等使用上的要求。因此,应以交通的安全性、通畅性和景观环境的高质量、独特性等为目标进行规划设计。

关键词:铁路客运站;广场;景观;设计原则

1遵循功能

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一方面是城市的交通空间,即人流车流的集散场所和旅客换乘其他交通方式的换乘场所;另一方面是城市的休闲娱乐公共空间,即作为人们交流、休息的公共场所,在设计这类广场的过程中首先要满足上述功能。

1.1满通功能 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的主要功能是合理组织集散人流、物流,为城市交通转换和人流车流的安全迅速集散服务(图1)。从错综复杂的交通流中,我们可以找到三个研究问题的切入点:城市人流与广场人流的整合、城市车流与广场车流的整合和广场人流与城市车流的整合。理顺它们之间的关系、使他们“各行其道"的关键是通过对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进行合理的设计,从而实现广场与城市道路的整合。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交通体系的组织原则是分区明确、流线清晰,以广场上的人流、车流运行安全顺畅,人流、车流能迅速集散,各种人群各有所归为目的。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的交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规模越大,流线的组成就越复杂。它是由广场上人流、车流、物流等各种要素以及广场与周边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组成。

1.2满足商业功能 站前广场应为来往旅客和提供衣食住行方面的商业服务设施(图2)。同时,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作为城市活动的一个据点,可能会考虑设计支持周围各种城市功能的连接平台、地下空间,把广场与周围商业、商务建筑以最短的距离连接起来。另外还要考虑老人、残疾人行动的便利性,适当配置电梯或自动扶梯等。商业设施布局应紧密结合广场周边的环境,注重旅客与市民的共用关系。

1.3满足休闲功能 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应为市民及旅客提供休闲、观光、娱乐和交流的场所(图3)。休闲则是指市民(附近居民和城市过境人员)在广场上进行小憩或娱乐活动等。短暂休息与市民休闲在空间上相互渗透,在时间上先后相错,在物质上充分共用。两者的兼容性充分反映了现代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的综合特征。

1.4满足服务功能 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作为城市活动的一个据点,可能会考虑设计支持周围各种城市功能的连接平台、地下空间,把广场与周围商业、商务建筑以最短的距离连接起来。另外还要考虑老人、残疾人行动的便利性,适当配置电梯或自动扶梯等。商业设施布局应紧密结合广场周边的环境,注重旅客与市民的共用关系。

1.5满足防灾功能 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是城市内重要的开放空间,也可作为城市防灾空间发挥一定的作用。如果广场在城市防灾规划中具有一定位置的话,那么就应该考虑紧急情况下的使用,应确保地面平坦、空间宽敞,而且在设计上要满足相关法规的要求。

2形式美观

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作为城市的“窗口”,应满足形式美,进行绿化、美化,以增强城市吸引力。绿化时应考虑美观、景致、空间分离、缓冲带等的作用,根据城市历史、特点设计树木、雕像、小品等。(图4)此外,还应注意与交通的配合,尽量不要影响交通通道。

3符合城市形象定位

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这个城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展示城市特色、树立城市形象先天上的地理优势,它能直观地向外地旅客传达城市的相关信息。另外,随着人们文化素质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市民和旅客都希望广场能有良好的视觉感受的同时体会到城市的精神面貌和城市特色。因此,设计出的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不但要有美学价值,还要传承城市文化和体现地域特色。

4与城市规划相统筹

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的景观环境艺术设计与城市规划息息相关。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是整个城市空间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设计过程中,要统筹景观设计与城市规划。

4.1景观与周围建筑高低、体量的关系 在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的设计中,要协调好广场与周围建筑高低、体量的关系,尽量与周围环境相统一。

篇3

【关键词】贫困;精神病;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调查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1007-01

精神病是以大脑精神活动异常为症状的一类疾病,近年发病率逐年增加。贫困精神病人由于经济原因,就医会更加困难。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精神病人的治疗和管理需要政府、社会团体的支持和参与[1],研究者所在的河南洛阳荣康医院(省级精神病专科医院)响应政府号召、关注贫困人群,建立了由医院精神病防治办公室(精防办)负责的“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对贫困精神病人进行治疗、监管和家庭探视及报病等工作。为探讨该管理模式的效果,研究者对贫困精神病人家属进行了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河南洛阳荣康医院贫困精神疾病患者家属113名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现场匿名问卷填表的方式,有同一位医生对被调查者讲解问卷中各项问题及填表要求,并当场收回调查表。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结果 共发出问卷113份,收回107份,合格107份,有效回收率94.69%。本组有效调查资料共107例,其中男43例,女64例。

2.2.107名贫困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对由精神病专科医院牵头、医院精神病防治办公室(精防办)具体负责、基层社区或乡村诊所共同参与的“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相当满意。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2.1 对医院进行的普查登记,建档工作满意。贫困精神病人就诊时,精神病专科医院就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对门诊、各病区登记的贫困精神病人逐一进行检查,具体包括:精神疾病诊断证明、贫困证明材料、登记贫困精神疾病病人家庭情况并建立电子档案。确定贫困(指持有低保证和贫困证明或五保户的病人)精神疾病人数,进行防病、治病、康复一条龙服务。

2.2.2 对构建的贫困精神病人监护小组相当满意。贫困精神病人监护小组由患者监护人、医院精防办医生、社区工作人员组成。通过他们的监护,使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管理和治疗;遇到患者病情突变,监护人立即报告社区工作人员或医院精防办医生,使患者得到及时的诊疗和护理。

2.2.3对医院精防办人员的定期随访、指导用药相当满意。医院精防医生定期对病人进行电话随访和家庭访视,对病人的病情波动、治疗情况、用药、心理状况等都详细了解;发现病人情绪波动,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调整治疗方案,有效的减少了贫困精神病人的病情复发次数,降低了复发率。

2.2.4 对管理使用的宣教工作非常满意。精神疾病患者即使在症状缓解期,仍需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药物维持治疗。医院精防办人员经常打电话,对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有关药物的使用、保管知识。嘱咐药品要单独放置并要有明显的标志,最好能专柜、专人负责保存并上锁,千万不要同一般家庭常用药物混放[2]。社区医生也经常检查病人用药是否合理,目的是使药物副反应的发生率降低,利于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3]。

2.2.5 对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建立的“心理咨询室”非常满意。医院精防医生定期到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心理咨询室”坐诊,对社区内居民、精神疾病家属及康复期的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发现病人病情突变时及时向精神病专科医院转诊。

3 家属的其它建议

3.1 建议精神病专科医院和洛阳市残疾人联合会向政府申请,对符合“洛阳市低收入人群”贫困精神病人给予一定的补贴标准,这样,患者每月可以在家属的陪同下到就近的精神病专科医院进行免费相关化验或取药。建议政府给予医院一定的精神激励。

3.2 建议社区应加强对精神疾病认识的宣传教育。社区应加强对一般精神疾病症状常识的宣教,使社区居民对精神疾病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冷静对待处于精神疾病恢复期的病人,不要因为这类病人有一定的社会功能缺陷,就潜意识里歧视他们。应该对居民宣传一般的精神卫生常识、疾病的性质、特点、复发早期的临床表现等,这样就可以使居民和患者家属早期的、全面的了解患者的病情动态,利于及时采取措施。还可促进社区居民对患者的关心、爱护,为患者创造出一个舒适、宽松的康复环境。还可以安排贫困精神疾病康复期的患者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及时肯定他们的社会价值[4]。诸如此类的社区精神卫生工作的普及和大力开展,可以为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和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增强信心。

参考文献:

[1] 周逸如,陈树乔,吴泽敏.社会支持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5,20(19):3-5.

[2] 卢静,赖琪,蒋学华. 药疗差错及其发生环节的分析[J].中国药房,2007,18(1):11.中国药房,2007,18(1):11.

篇4

【关键词】医疗环境 人性化 景观要素

1. 基本概念

1.1医疗环境的含义

所谓"医疗环境"是指人们对医院空间所产生的心理、生理和社会意识的综合评判。在二战后的和平建设时期,西方科学技术和现代医学突吃猛进,医院建筑与医疗技术、建筑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

在"医疗环境"这个术语中包含了对医学意义的深化认识和对整体概念的"人"的关切,引入生活气息来满足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1.2"人性化"的设计概念

"人性化"的设计强调设计师与使用者双方的沟通、联系和交流,而不是闭门造车式的设计,反对把设计与使用者看成对立的两端。设计师的设计思维逐步转向人性化层次,通过听取使用者的意见,反馈使用者信息,以及对设计形式和功能等方面的"人性化"因素的注入,赋予设计以"人性化"的品格,使其具有情感、个性、情趣和生命来达到设计与使用对象的协调,从而令使用者更加满意[1]。

2. 人性化医疗环境设计的作用与特点

2.1医疗环境的人性化设计是科技发展的平衡剂

科技在展示人类伟大的征服力量和无与伦比的聪明才智的同时,也带给人新的苦恼和忧虑,那便是人情感的孤独、疏远和感情的失衡。所以约翰・奈斯比特认为:"无论何处都需要有补偿性的高情感。我们的社会里高技术越多,我们就越希望创造高情感的环境,用技术的软性一面来平衡硬性的一面"。"我们必须学会把技术的物质奇迹和人性的精神需要平衡起来",实现"从强迫性技术向高技术和高情感相平衡的转变[2]。

2.2满足人生理、心理和精神上的需求

蔡德勒・格林内尔建筑师事务所的建筑师罗杰S.伍尔瑞克对保里纪念医院环境对病人的影响进行了长达10年的研究。他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病人可以从他们的窗户看到室外园林中的树木,比他们直接看到砖墙需要的药品减少30%,而康复速度提高30%。

因此,从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方面深刻地理解和创造与整体医学模式相适应的人性化医疗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当代设计师已将设计的触角仲向人的心灵深处,通过富有联想意义的色彩和审美情调的设计,在医疗环境设计中赋予更多的意义,让使用者心领神会而倍感温馨,不再紧张,从而满足患者更深层次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2.3医疗环境设计的人性化反映了"为人而设计"

自然环境为人服务,景观环境为人而塑造,只有在医疗环境设计中突出了人、反映了使用者的需求,才是比成功的。因此,人是医疗环境设计的中心和尺度。这种尺度既包括生理尺度,又包括心理尺度,而心理尺度的满足是通过人具体的设计得以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性化设计的出现,完全是设计本质要求使然,决非完全是设计师追逐风格的结果。

3. 人性化医疗环境的设计

3.1景观空间规划

医疗环境需要提供多种场景设计,例如入口空间、休息交流场地、健身娱乐场地、医护人员休憩场地。丰富的景观类型,可以满足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例如:明登约翰人刮に沽忠皆荷栌腥肟诰肮酆湍旱榷嘀志肮劭占洌景观空间功能丰富多样,让使用者可以根据不同空间功能进行选择场地进行个人活动(如图1)。

尽可能的将户外的景色可以引入到室内,供人们观赏,让在院内因疾病不能外出的患者可以看见室外景观,放松心情,减轻病痛, 带入大自然的气息,让患者仿佛置身于自然中,从而增加他们到户外的机会,减轻病痛带来的伤害,获得最多的恢复健康的可能。

另外设计时应考虑如何避免外界噪音的干扰,达到户外空间的宁静[3]。

3.2植物设计

绿化设计以绿色植物为基本色调,然后配置不同色彩的树种和花朵。设计时根据季节的变化选择树种,让患者从视觉感受到四季的变化。患者需要交流空间,因此可以利用植物外形将植物栽植在桌椅旁边围合或者半围合,形成灵活的私密感。比勒体验花园的绿化设计中,以绿色为主,但配置了不同色彩的花朵,增加了景观的丰富性,还利用植物的外形形成了私密的交流空间(如图2)

3.3景观小品

景观小品作为医疗外环境的重要组成层部分,对增加医疗空间中景观的美观的动能性起到一定作用,通过视觉冲击,对患者的情绪起到一定调节作用。因此小品的设计可以根据医疗环境类型和不同使用者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设计。

例如:巴黎儿童护理中心中的景观雕塑色调可爱、鲜明,以卡通形象为主,利于吸引儿童注意力,减少儿童进入医院的恐慌感和不安全感,加快身体康复(如图3)。

3.4色彩

据有关的色彩学、生理学、心理学知识,分析人们在不同场所所期望产生的不同生理与心理需求,再以环境色彩来满足这种需求,以激发或抑制患者的心理与生理反应,达到辅助治疗、早日康复的目的[4]。

色彩丰富的医院空间环境能使病人消除对医院所产生的陌生、紧张等不良心理。极发挥色彩的生理作用,形成舒适宜人的色彩环境。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的建筑外外立面和花园中的植物色彩丰富,符合儿童心理,不仅形成舒适宜人的色彩环境,可以减少患儿的紧张情绪,而且具有标识功能,让使用者明确所在的空间环境。(如图4)。

4.小结

"人性化"的设计是以人为主体的,应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本文通过景观空间规划和路径、植物、景观小品、色彩等景观设计要素的具体设计和相关案例分析来体现医疗户外空间设计的人性化。根据不同的使用者活要求进行设计和研究,永远是设计者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书目:

1. 崔轶.人性化的医疗环境设计方法初探.东南大学[D],2004(6)

2. 李淦.北京医院老北楼重建工程方案简介.建筑创作[J],2001 (2)

3. 张茁苗.医疗户外空间设计中的景观体验研究.东北师范大学[D],2013(5)

4. Eb. H.蔡德勒,张神树译.医疗科技的进步,医院的可变性和健康的环境.世界建筑[J],2002 (4)31一32

篇5

对于以服务环境为竞争优势的民营医院而言,优雅舒适的医院环境自然是至关重要。站在建筑设计的角度来说,医院只是一个钢筋水泥的结构,治愈患者的疾病才是医院设计最重要的目的,设计需要灵敏地感受到全体使用者的需求。增进健康的设计理念有助于满足利用医院各个群体的需要,可以使医院更具竞争力。

构成医疗环境的诸多要素与患者尽快康复、减少治疗的痛苦以及降低失眠干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此外,在大楼中厅现场演奏音乐、通风、将公共区域与患者转送区域分离、水景观以及家庭式病房也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医院环境是无声的语言,它在潜移默化地影响这患者的就诊心理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医疗服务的竞争首先从视觉的竞争开始。

我们来看看加拿大一个私立养老院的环境设计:

外观均有着欧式古典风格,大厅、房间、环境均很舒适。需要老人或子女联系入住。按护理级别分区域,凡是痴呆住的区域,通道大门是凭密码开关的,每个探试的家属凭密码进入,防止老人走失。

房间全部是一室一厅一卫一厨的公寓,配置舒适的家具,基本和住就酒店一样,费用含概了一切。当老人入住后,每月的养老金不再全额付给本人,政府直接从帐户划到养老院,但不是全部,每月会余点零花钱给。

老人院的一楼大厅,布置的很温馨和古典,就和这些老人以前的家一样。这里每个月每一天每一时间段的娱乐安排都在日历上,每个老人一份,然后你可以选择参加与否,总之很丰富。各种设施也很完善。设有健身房、电影院、图书馆、餐厅等,每周还有相关课程,如上网、网络游戏等。

国内的医院环境设计之中也不乏出色之作,我们选择了一些值得借鉴的医院以供参考:

医院环境设计案例

成都安琪儿妇产医院

成都安琪儿妇产医院打造了西部妇产科服务的新高度。安琪儿深知,优雅环境是作为一个高端产院的一个基本元素,安琪儿的服务环境围绕着“您,最珍贵!”这个核心理念展开。安琪儿率先引进了“3H”管理及服务标准,即Hospital(医院)、Hotel(酒店)、Home(家),将“医院的关怀、酒店的舒适、家的温馨”三者完美融合,促进客户生理、心理的双重康复。安琪儿在环境设计、人性化服务和人才引进上下的功夫,全面导入数字化系统和“绿色环保”理念,最终目的就是为准妈妈们提供超五星级的环境和服务。

总 结

医院设计领域的专家们最多考虑到的就是医疗环境对于使用者的生理和内心感受方面的影响,受到影响的群体既包括就诊的患者,也包括医院的员工。了解员工和患者对于医院环境设计的需要,将资源集中利用在必要的环节上十分必要。但医院管理者往往很少考虑到医院的环境对其员工所产生的影响。

篇6

【关键词】现代医院 环境设计生态化

【Abstract】based on their particular clients and users, hospital buildings as a special type of construction. Hospital is there for patients, and patients as clients, in addition to cure the body of the patient, their psychological, mental status of patients and equally important, so the hospital indoor and outdoor Environmental Design and Special needs of understanding on the phase in higher, the hospital Building and user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ll-round relations have been developing increasingly wide.

引 言

现代医院建筑的功能结构和组成要素处在动态发展中,其中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功能已不容忽视,特别是医疗模式的不断完善,也促使对内外环境设计的缜密推敲成为医院建筑设计中的关键。

一.环境设计的生态化原则

医院是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的建筑,医院环境的空间氛围给人带来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病人肌体得到治疗的同时,良好的就医环境气氛,如室内自然采光、绿色庭院、能够触及的绿色病房等,也是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有利条件。

在世界能源危机的大背景下,各国建筑师在绿色、生态节能型建筑的设计理论和工程实践上都有所涉及。当前我国对公共建筑的节能也提出了新要求,而医院建筑在公共建筑中面临的耗能压力是相当大的。注重环境是生态建筑的一个突出特点。

在一些项目工程中,院方为追求豪华气派,盲目扩大空间尺度,高度越来越高,体量也越来越大,必然拉开了医院建筑与生态、绿色的距离。这样不仅使能耗增大,而且极其不利于患者的康复。绿色是生命之源,绿色植物不仅仅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氧气和视觉上的放松,更是生命力的象征。

为了改变医院的环境,许多新建大型医院将“生态绿肺”和生态中厅的设计理念融入到设计当中。在医院环境设计中注重生态化设计,与设计简单的庭院绿化空间不同,这种生态化的环境设计要体现医院建筑和生态绿色相结合的特殊空间形态。

医院环境设计的生态化原则,首先应该注重创造自然、环保、节能的绿色医院环境,追求优质的室内外环境品质和自然生态绿化系统,注重房间的自然采光通风,使患者尽可能地享受到绿色。其次,强调绿色建筑设计准则,运用生态原理、理念和方法来研究和发展医院环境设计,努力形成健康的医院环境。

二.生态环境的设计方法

1. 整体结构上的环境设计

现代医院建筑的整体空间布局可以说经历了由传统分散式到集中式、半集中式的一个发展历程。传统医院多采用分散式布局,建筑以多层为主,各功能部分之间有庭院或绿地分割,这样的整体布局病人完全可以自由享受到绿色的生态环境。但近年来城市用地日益紧张,分散式布局占地面积大,已不适应形势的要求。因此集中式布局在国内外医院建设中占有了一席之地,这种设计布局将门诊、医技、病房全部置于一栋建筑中,虽然很好地利用了土地,但建筑无限制地向高空发展,病人在看病就诊过程中,完全被封闭在人为的有限的建筑空间内,更不用说住院病人,常常被安排到十几甚至二三十层的高层病房中,几乎与地面完全隔离,更谈不上与自然、绿色的交流。庆幸地是,人们慢慢在使用过程中意识到这一点,将完全集中式布局演化为半集中式,即指将门诊、医技、住院分别集中,再通过走廊、交通枢纽等组合到一起。

就半集中式布局而言,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集中式布局在绿色生态环境设计上的缺陷。半集中式布局又可分为两栋式和三栋式两种布局形式。两栋式是将医技部向门诊和住院楼转移,形成门诊、住院两栋建筑。在多层部分前后排建筑之间或多层与高层之间都可以空出室外庭院,作为生态绿化部分。三栋式即根据基地的条件由门诊、医技、住院部以走廊连通成前、中、后“工”字形、“王”字形布置,或左、中、右呈“山”字形排开等。三栋式布局形式比两栋式在绿色环境空间的处理更显灵活。另外半集中式布局又恰当地缓和了用地紧张的问题,充分利用有限的用地,是目前新建医院最多采用的形式。

总之,医院在规划设计时,整体布局结构上的生态设计方法就是必须将环境绿化放到重要的地位,不能一味地追求容积率,房子挨着房子,在狭小的场地上建超密度的建筑,完全违背生态化原则。只有在室外环境设计上注重庭院化,反映人类向往自然的本性,才具有很好的医疗价值。在门诊部分设置庭院,使之成为内部候诊空间的延续,缓解拥挤、嘈杂的状况,改变封闭环境给人的内向、忧郁的气氛。在住院部设置庭院,能更有效地为患者提供休息、散步、放松的自然气氛。一个整洁美丽、温馨舒适的绿色就医环境,不仅能使患者大大受益,而且也可以展现医院的特色风貌,形成现代化医院必备的生态型绿色医院。

2. 领域间的环境设计

目前医院的发展趋势,一是综合医院“大而全”,二是专科医院“小而精”。现代综合医院容纳了越来越多的功能,包含诊疗空间和非诊疗空间等。这里暂且把这些功能空间成为“领域”。这里的领域可以是门诊的一个科室(如内科)、医技科室(如影像中心),甚至是住院部的一个护理单元等。

领域间的生态环境设计可以为水平和垂直方向。

第一,领域间在水平方向的生态环境设计。在目前医院设计中常用的设计方法,是用“医院街”或者中厅的形式将上述的各个领域串连起来,所以领域间的生态环境设计部分就是医院街或中厅、过厅的设计。其中医院主街虽然主要是交通功能,但作为串连各部分的枢纽,可以通过局部放大或划分区域的方法进行植物种植,使行走在医院街中的病人在室内也能感受到绿色带来的活力。在中厅则可以配合上下贯通的空间种植高大乔木,并在中厅的首层布置室内庭院,即形成“生态中厅”的氛围。

第二,领域间在垂直方向的生态环境设计。领域间在垂直方向的联系就是建筑外墙面了,在外墙面进行垂直绿化就是把绿色植物等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有机地融入建筑物表皮的内部空间,如低层屋顶、雨棚顶、外廊顶、凹入墙面的阳台花台,双层幕墙之间的绿化等。这种垂直方向的立体绿化大大增加了绿化总面积,可以作为建筑物的内部和外墙有效的遮阳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为医院建筑提供了更健康、更适宜的建筑物外部和内部小生态环境。

3. 领域内的环境设计

领域内的生态环境设计更多的应该注重细节,内部空间环境中的一棵树、一盆花,都代表有生命的、有活力的大自然。在医院建筑的各个领域内,需要开放的环境、绿意盎然的效应,这种效应可以改善空气、减少噪声、消除眩光、界定和过渡环境。

首先生态环境设计在门诊、医技部分的重点是病人候诊区,病人在医院中呆的最长的时间就是等待。如果病人在一个黑暗的、不能自然采光通风的空间里候诊,带来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无论是廊式、厅式或厅廊式候诊形式均应该尽量做到自然采光通风,适当地在廊边、厅中央布置绿色植物及生态小景观,这里是病人最近的能直接触及到的空间氛围,候诊区的生态环境设计要从小处着眼,可以充分利用除去必要的交通以外的空间,给病人在漫长的等待时间里以绿色、轻松、自然的氛围,有益于病人的心理健康。

其次就是护理单元领域内的生态环境设计。住院病人在病房内呆的时间最长,远离自然,面对病痛,心理健康也是很重要的。在护理单元内,可以通过设置病人阳光活动室,内配绿色植物,给住院病人提供自然休闲的交流空间。

另外在病房区对医生护士工作环境的关注,也成为近来医院设计中的重点,医生护士长期在无自然通风采光的环境中工作,特别是在采用复廊式设计的方案中,更接受不到自然的气息,很难缓解工作中的压力,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在南北两侧的房间中,将靠近护士站的部分打开,形成前后开敞的空间氛围。

结 语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切实地融入到了现代医院建筑设计的每一个细节当中,创造好的空间环境,营造一种生态的、节能的、建筑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全新的绿色医院成为现代医院环境设计的新特点。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环境设计;心理;人性化;医院建筑

随着社会进步,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开始对自己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越来越重视,开始注重生活的品质,体验生活的乐趣,期待生活于高质量的环境中。人们去医院就医,不再仅仅满足于问诊,治疗,恢复健康这些基本的要求,更加注重医院的环境质量,对就医者而言医院在满足诊治需求的同时,还要更多的满足就医者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新的需求,这些需求值得我们去开发,去研究。未来医院建筑环境设计的关键是:如何提高医院的环境质量,如何处理人和环境的关系,这将是现代医院环境设计的发展趋势。

1现代综合医院建筑环境人性化设计的必要性

一位名叫马斯洛的美国行为科学家曾提出需求层次论,提示医院内部设计需要个性化。马斯洛将人类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家庭和爱情) ,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五个层次的需求是逐级上升的,只有当较下一级的需求得到相对满足后,较上一级的需求才能产生。人类的设计目的由最初的简单实用,到最终的除了实用之外还要蕴含各种文化因素,这正是人类需求逐级上升的表现。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开始意识到,对于医院建筑的设计,单靠医疗技术和设备来延长和保护人们的生命是欠缺的,治疗过程与病人脱离,把病人看作“肉体物质”或“有生命的机器” ,这样将会导致医疗行业的畸形发展。由于医院由各种不同的区域组成,而且不同部门的使用者,对医院内部环境的心理需求是不同的,因此为满足使用者心理上更高的人性关怀需求,这种设计是必须的。这绝不是设计者的心血来潮,而是医院建设内部环境设计的内在要求。

2加强医院建筑的室内环境“人性化”设计

2.1从门诊病人的心理特征出发,进行“人性化”环境的设计

门诊的空间设计应该从净化门诊大厅,改良候诊环境,合理分布科室,理顺问诊路线等方面着手。为了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应对门诊大厅进行“个性化”设计,科室的布局要清晰明确,各个科室要配置导诊员。大厅楼层,电梯位置应清晰可见,有条件的还安放一些鲜花盆景,或水池喷泉等,给人一种亲切和温馨的感觉。还应该精心设计候诊区的自然景观环境和人工景观环境,这样的环境使候诊者情绪稳定,耐心等候,减少他们的孤独感,并避免其产生焦躁不安的情绪,获得较好的心理感受。门诊空间应该是开放和明亮,干净的环境,舒适宜人,有一定的视觉重点,创造一个多层次的交往空间。将门诊大厅设计成包含商业、金融、休息为一体的多功能场所,可以方便病人和家属,消除病人和传统医院固有模式的隔阂。

2.2从住院病人的心理特征出发,进行“人性化”环境的设计

病房的主要用途是为病人提供接受治疗直至康复的生活空间,病房的设计必须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反感为原则,以使病人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病房室内环境的“人性化”设计,可以缩短病人心理上医院与家庭之间的距离,以减少他们对环境的陌生感。患者有被承认,被尊重的需求。他们希望有一定的隐私空间,有被尊重的感觉,也希望有个安静、干净、舒适宜人的氛围,以增强安全感。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避免病房过于单一的环境,来满足病人的互动,娱乐和休闲的需要。还要有供散步的可用空间,而且在病房外要有引人入胜的地方,来鼓励患者下床活动。卫生间和淋浴设施要方便,容易对灯光,电视和其他设备进行调控,病房内要有易于使用的电话,以便护士可以随叫随到。还要有存放个人物品以及接待探诊者的地方;病房应位于良好的朝向,以便充分引入阳光,要设置卫生间和阳台,病房内尽可能减少空调的使用。房间不仅要得到良好的自然采光和照明,还要尽量使病人能够看到窗外的景色,舒适的环境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及心理健康。

此外,病人的心理是复杂而变化的,医院内冷漠单调的色彩局面应该被打破,沃德建议颜色的分割,即依据各单元的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充分发挥色彩的作用,从而使患者尽快地安定下来以适应医院的环境。

2.3从医护工作人员的心理特征出发,进行“人性化”环境的设计

作为病房楼中重要的工作场所护士站,第一,应靠近病房,以便监护患者。它的环境色调要柔和,协调,以便稳定医务人员的工作情绪,减少焦虑和疲劳。第二,应该提供一个休息,交流和娱乐的空间。工作场所应具有一定的私密性,要避免恼人的拥挤和噪音。总之,护士站、走廊等要谨慎处理,使医护人员保持良好的工作心理,从而更好地投入工作。

医院中重要的技术用房手术部,应使墙壁和天花板的设计便于清洗,防灰尘,踢脚板和墙面应平整,避免墙面积灰。应使用无毒,无味,防霉,防尘,宜清洗的装饰材料。医务人员工作空间中的装饰,家具,配饰等设施要进行合理的设计,为他们创造一个自然亲切,安静舒适的工作环境,以消除医务人员因工作而引起的烦躁,从而提高其工作效率。

2.4从探诊者的心理特征出发,进行“人性化”环境的设计

探诊者要求有明确的空间导向以及等候休息的空间;在与患者谈话时有一定的隐私保护,还要有易于使用的电话;提供餐饮设施和可供住宿的空间,方便日夜照顾病人。重视和加强交流是现代医院室内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交流在治疗中处于不可替代的地位,积极参与交流是康复的必要条件。探诊者与患者的共享空间应冷暖适宜,动静相宜,分合随意,探休共享。

医院室内环境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需要用人性化的设计,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温馨的空间,以打破传统医院冷漠单一的形象。医院不再是盲目接收病人的机器,而是接待患者的用房。我们应该重视医院的建筑环境以及与患者的交流,实现“以情动人”,从而缩短病人心理上家庭与医院的距离。现代化的医院应该是一个集医疗与相关服务于一体,充满活力,令人愉悦的公共环境的组合。一个医院可以转化为一个社区,在这里人们可以开心快乐地沟通。打破传统医院建筑的内部空间中,不同的部门相互分隔互不相见的设计理念。公共休息室和咖啡厅,商店与医院要有视觉上的直接联系,但与医院内部交通要相应地分开。

将中庭或步行街(商城)的空间概念和相应的业务类别,如礼品店,咖啡厅,快餐店等引入医院的设计中。一个健康的情感愈合环境,反映了对患者、医护人员以及探诊者的关怀与尊敬。在这样的环境下,医护人员,患者,家属和货物流线及其他功能应相互分开,互不干扰,快捷,方便。

总之,人们的心理与身体健康有着不可分隔的联系,医院室内环境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着患者的心理和情绪,还对增强身体的抵抗力,病人的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医院建筑设室内空间环境设计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病人的心理,行为等,“一体化医疗保健”法逐渐成为21世纪医疗保健趋势,医院建筑室内环境的“人性化”设计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以及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王田福.护理心理学[M].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

篇8

关键词:北京; 综合医院; 园林植物; 频度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 植物景观已成为医院户外环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植物不仅能美化医院环境, 还能影响病人的心理而具有一定的康复医疗效果。本文通过对北京市三家综合医院户外环境园林植物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 探讨华北地区医院户外环境设计中如何选择植物种类和植物配置, 最大限度发挥植物的综合效应。

1 调查内容与研究方法

1. 1 调查内容

选取北京市北医三院、中日友好医院、309医院三家综合医院为研究对象。调研乔木、灌木、藤本、竹类、草本地被的植株数量、植物种类及应用形式并进行详细分析。

1. 2 研究方法

对于乔木、独立成株的灌木采用每木调查法, 单位为株。对丛生的灌木每一平方米折合成一株,方便计算与分析。对于竹类和草本,记录其面积和种类,不进行数量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 1 园林植物种类

北京地区的地带性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兼有温性针叶林分布,植物资源丰富。乔木是北京环境绿化的主体,此次调查也显现出此特性。3所综合医院平均植物种数为27, 其中, 乔木层的平均种数为16.3, 灌木层为7。(见表1)

表1 植物种类丰富度

三所医院共有植物44种。其中,309医院36种,种类最丰富,中日友好医院、北医三院分别为24种和21种,种类相对较少。可以看出, 北京市综合医院植物种类应用不够丰富, 且除乔木层外,灌木层、地被层种类较为单一。乔木层植物种类相对丰富, 但是在自然资源及引种驯化资源丰富的北京地区, 医院的植物丰富度明显偏少。不同医院之间植物种类数量的差异可能与医院的规模和地理位置有关。

2. 3 乔灌比

三所医院共有乔木25种, 灌木9种,其中, 常绿乔木3种, 落叶乔木25种。

表3 乔灌比统计表

从表3可以看出, 乔灌株数比最高的是中日友好医院( 1. 21),北医三院和309医院相对较低,分别为0.13和0.39。可见,北医三院和309医院的植物应用中,乔木远多于灌木,反映出其群落结构不尽合理,中下层空间丰富度较差。

2. 4 常绿落叶比

表4 常绿落叶乔木株数统计表

据统计, 北医三院的常绿落叶比( 落叶乔木数量/ 常绿乔木数量) 远大于其他医院, 高达1.13,这是有于北医三院树种整体数量少所致。另两所医院常绿落叶比在0.5左右,能够满足四季可观的要求。

2. 5 植物色彩应用

三家医院共有5种色叶树种。其中红色系植物有黄栌、臭椿、鸡爪槭,黄色系植物有白蜡、银杏。其中,春色叶树种有臭椿; 秋色叶树种有白蜡、鸡爪槭、黄栌、银杏;常色叶树种有紫叶李。在应用数量上, 其平均值占树种均量的35%,其中春色叶为1.7%,秋色叶为12.0%,常色叶为21.3% (见表5)。以上数据显示色叶树的使用数量不少, 但种类较为匮乏,这和北京气候条件下植物种类限制有一定关系。但在现状基础上,色叶树种种类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表5 植物色彩应用统计表

2.6植物应用形式

植物应用形式的研究是指某种植物的应用形式在所有参与调查的综合医院中出现的频率( F=[∑某种植物应用形式出现的次数/3]×100%)

从以上对三家医院植物应用形式的统计可以看出,在医院内部公园中,萱草、紫薇、国槐、白皮松、大叶黄杨、樱花应用频度较高。而对于楼前绿化,圆柏、白皮松、大叶黄杨、雪松是常用的植物种类。在道路两侧,圆柏、悬铃木得到广泛的应用。

3 小结与建议

3. 1 植物种类不够丰富

调查表明, 北京市综合医院的植物丰富度普遍不足。其中,北医三院表现的尤为明显。植物种类丰富程度,反映了景观营造样式的丰富度。据调查,有趣味性的景观对纾解病患的压抑心情有很好的效果。因此,建议医院增加植物景观营造形式,为病患提供更有利于康复的户外环境。

3. 2 灌木层植物种类、数量不足

灌木是植物群落中下层空间的主体植物,与人的视线距离近,是体现绿视率的主体植物,在三家医院中,均出现灌木层植物丰富度不足的现象。虽然乔木绿量大、生态效益显著,是绿化的主体树种。因此,建议医院增加灌木种类和数量,以营造亲近、丰富的绿色景观。

篇9

关键词:医院;康复性园林;环境设计;植物设计

1医院康复性园林的特点

1.1“自然”

不同于城市广场,自然因素是康复性园林的主要组成部分,植物、水体等在其中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有起到滞尘抑菌作用的植物,有能产生负氧离子的植物与水;另一方面良好的自然景色对生理特性的适应、合拍,能够产生特定的感受,从而促进身体健康。

1.2“互动”

由于康复性园林的使用者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生理或心理的问题,需要通过一定的色彩、有节律的声音、芳香的气味、宜人的质感刺激,改善使用者的感官。康复性园林还需要通过可操作性强的互动,使人从自身的不良状态中剥离出来,分散对身心不适的注意力。

1.3“人性化”

康复性园林的使用人群涵盖患者、亚健康人士及健康人士3个梯度,其中,健康人员包括医疗机构中的医护人员、患者家属与探访者,其在设计与使用中,充分考虑到各梯度人群的使用需要,以及各年龄层的使用者需求。

2医院康复性园林的作用

医院康复性园林对于使用者的积极作用主要在于生理意义、精神意义与社会意义3部分。其中,生理意义在于自然疗法与园艺活动,包括植物的色、香、味、质,自然界风、雨、鸟、虫对感官的刺激,以及适当地在医院康复性园林中组织园艺劳作;精神方面的意义是凭借园林自然景色消除患者的不安与急躁情绪,消除医护人员紧张的工作压力。社会意义是通过,为患者、患者家属、探访者等提供一处交流互动的空间,改善医院环境,有效提高医院口碑与知名度。

3医院康复性园林植物设计

本人所在的医院现状条件是3幢房屋建筑,占据了医院的相当一部分面积,可用于绿化的面积十分有限,对于类似的客观环境,康复性园林只能通过合理地栽植植物,丰富场所空间,提高绿化率,将有限的空间发挥出最大效益。一方面通过植物的层次设计,在有限空间内营造健康的小气候环境,提供一定的疗养保健功能,起到小范围内的空间减噪效果,避免3幢建筑之间的噪音干扰,使康复园林环境变得安静,为人提供舒适健康的环境;另一方面植物的合理配置可以用有限的面积营造诸如开放空间、半开放空间、私密空间等不同类型空间。此外,植物是园艺疗法的物质基础,尽可能在该处空间提高植物种类,利用不同类型植物刺激人们的视觉、触觉和嗅觉等多种感官,使人全方位地感受细节所带来的趣味,从而锻炼肌体、舒缓心情。

3.1生态性设计

医院康复性园林要求创造春花、夏荫、秋实、冬青四季的景观,但也需要根据具体的生境,适地适树,合理地选择乡土树种,并注意抗污染树种的配置使用,如榆树、侧柏、垂柳等。针对本院绿化场所有限的情况,生态性设计可以通过植物的乔灌草配置,巧妙地通过植物遮掩丰富空间数量与类型,确保步行空间、休憩空间与运动空间的完整,提高场所灵活性。

3.2保健性设计

医院康复性园林的植物群落保健性设计体现在植物的气味、功效和色彩几个方面。有些植物能散发促进人体身心健康的芳香气体,有助于一些疾病的康复;有些植物本身就是良好的药材,设计时在了解植物特点、习性、观赏价值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具有保健性能的植物资源,合理配植适宜不同人群的芳香、药用植物,通过完成植物群落的保健性设计,满足人们养生、观赏、休憩、保健等多方面需求。例如,根据风向确定植物栽植方位,将植物分层、分隔配置,防止不同芳香类植物混合后气味混杂;根据不同植物芳香气味相生相克的关系合理配置,增强保健效果。本院所处的杭州地区,可在院中栽植桂花与香樟,2种植物的搭配种植可为患者提供消炎止痛的作用。

3.3意境设计

篇10

关键词:功能流程; 环境 ;发展预留; 建筑设计

Abstract: the hospital building design should be simplicity, to function, to medical process analysis technology to medical origin, design experience for technical support,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improve design quality, detail design, and truly embody the " people-oriented" concept. In the medical building design, mainly is the partition function, streamline organization, building space design, the medical application of far more than the appearance of construction important. Needs of people with professional design services.

Key words: functional flow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reserve building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医院建筑设计应简约朴实、以功能为主,并作为医院建筑设计的根本原则。好的建筑师做医院策划和设计,不仅是建筑本身要适用,还要考虑到如何通过设计和策划,引导先进的、节约的管理型流程,让医院运营成本降低。医院建筑外观是复杂的功能流程的表达形式之一,医院建筑的空间与流程设计才是最重要、最关键的。

医院不同于其他建筑,它不仅需要建筑师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还需要设计者要深入了解具体的医疗流程。在这方面院方就需要发挥很大的作用。医院外环境与内环境共同组成了医院的建筑环境,医院建筑外环境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内环境。医院外环境在整体医院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外环境设计中应当充分的考虑患者的心理,身体状况,处处以患者为中心,患者受疾病的影响,较为虚弱,心理负担过重,行动不方便。在医院外环境中不要片面的追求景观园林的设计形式,自然景观和多彩视觉环境,应该充分考虑到病人的特殊的心理和生理状况,在实用上应易于到达,在环境性格上应积极向上。

鉴于医院建筑的较强的专业知识性,院方首先要制定一个长远的总体发展规划,,然后再确定短期的、局部的详细建设方案。要研究如何使医疗设施的静态功能空间与医、患、物等动态使用空间相匹配。一般来说,要先做好医疗科室的设置规划,即把医疗空间规划与医院服务范围内就医者的需求相结合,据此确定科室类型、用房数量、发展规模,同时对建筑环境和医疗环境的舒适度进行性价比测算,以确定适宜的建筑面积。然后落实土地规划的城市限制条件,如建筑退线、高度、密度等。在建筑师进行方案设计之前,院方作为甲方,首先应提供一份设计任务书。在医院建筑设计的过程中,经常遇到医学出身的甲方基建代表,对医学领域的专业知识非常渊博,对建筑设计却太了解。面对复杂的医院建设项目,医学专家却无从下手。所以设计单位常常接到非常笼统的设计任务书,比如仅仅提供想要建设的床位数量,却对门诊医技科室具体功能设置及规划没有想法。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各取所长,由医学专家和建筑师共同构成的团队,以医疗流程分析为技术原点,以医疗设计经验为技术保障,高度重视设计品质,完善细节设计,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这里所说的人不仅仅是指患者,还包括医护人员。

在医疗建筑的设计中,主要是功能分区、流线组织、建筑空间的合理设计,医学实际应用性要远远比建筑美观重要,需要提供专业化的设计服务。医院建筑设计,首先是设计者要重视、熟悉。驾驭功能,使之与业主的需求协调起来,而不是被动的受业主的影响:方案既不能炫耀奇特,善于发现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医院内在特色,并在设计中加以培育和彰显。就弥漫着紧张焦虑情绪的医院环境而言,病人所必需的并非豪华时尚,而是简朴闲适,使其精神压力得到缓解。所以,医院建筑应该少一点闹市尘嚣,多一点自然清妙,以突显期以突显其康复功能。设计应十分注意患者的关注点,将复杂的医院功能加以梳理、分解、重组,以求平面功能的简洁易懂,提高其可识别性。要特别在意一般健康人不太在意的细节处理,外观设计应消除体量过重。过大而产生的压抑和冷漠感,构建无压力的医疗环境。在空间设计上应尽量利用自然景物扩大视野,以生机勃勃的生态绿化、自然风光,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从而使医院建设更加贴近普通大众的真实需求,更大贴近医院自身的现实生活。

结合自己设计过的医院项目,在医院建筑设计上应该注意,医院建筑的布局,应结合地形,适度集中,并使建筑物有合理的朝向。除了特殊的功能部门,宜采取集中成片设置外,一般不宜采用大进深的平面和高层集中式的布局,提倡采用低多层高密度的布局,尽可能地利用自然采光、通风,来实现高效与节约的建筑设计。

在总图设计的方面,应该注重合理的功能布局,清晰的流线设计,优美的自然及人工环境,合理的外部空间设计等,做到交通便捷,使患者能到容易的到达相应的诊区。可以采用院落式布局,围绕中央大庭院,周边设置多层次的室内外庭院,将阳光,空气引入建筑,营造多层次的景观环境。为诊室空间争取自然采光,又可以加大诊区间的间距,避免了交叉感染的机率。这种布局使不同使用功能的用房可分别利用不同的城市道路组织交通,快速便捷,易于识别。基地中心形成大面积的集中绿地景观,并充分有效的利用了地下空间。几栋建筑单体沿中央庭院设置连廊,将整个建筑组群连为一体,构成了既相对独立,又共融共生的总体布局。

在采用合理布局,合理组织平面功能,使绝大部分功能用房都有自然通风和采光条件,而在少量不能自然采光通风的区域,布置辅助功能或者医疗科室的机房等。

节能方面护结构采取避免冷桥的措施,在混凝土墙及梁等处采取保温处理等。遮阳百叶的运用遮挡了强烈的阳光,有效的为建筑降温,节约室内空调的费用;内隔墙采用轻钢龙骨板材墙体,既方便施工和内部暗埋管线,提高施工速度,又减轻了建筑荷载;地上建筑的设置天井通至地下室,形成开敞的地下车库,使地下车库具有自然采光通风条件,同时,地下建筑形成双层墙体,减少了潮湿环境对室内环境的影响,减少地下室的能耗。

交通流线设计,为防止交叉感染,各个医疗单元内部既相互之间的交通、物流、洁污流线均独立设置,患者和医生、清洁物品和污染物品、探视和手术治疗均设有专用的电梯和通道。就医流程方面,门急诊区应位于低层,与缴费、检验、药房各部门联系需便捷,各医疗单元候诊空间宽敞,监护病房可采用中心岛式布局。为满足不同患者家属需求,设置家属等候区和家属探视走廊等空间,减少对患者的干扰。

现代医院更注重了室内公共空间的处理方法,各种各样的修饰手段已经完完全改变了人们印象中原本的那种混乱拥挤的紧张气氛,为患者创造了愉悦舒畅的医疗环境,大大缓解了患者入院前的焦虑情绪,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由于科技的快速发展,医院建筑为了适应将来各方面增长的需求,发展空间的预留要充分体现在规划设计之中,既要有前瞻性,也要充分考虑不确定性,要给后人留出创新发展的余地。预留的方式可以是留出部分建设用地,或者对老旧建筑实施拆建,也可以是利用已建成的建筑物空间进行改造。

结束语

总之,城市空间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规划设计必须立足于空间利用的最大化。要结合医院的自身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方式。除了在总体设计上预留各部门医疗用房的发展空间外,还应注意水、电、暖、气、冷热源、污水处理等医院保障系统的增容问题。在单体设计上,对存在变化较多的科室,从空间的预留到结构的形式等各方面均应多考虑预留改建的余地。

参考文献:

[1] 中国建筑师学会建筑技术专业委员会.绿色建筑与技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 医院建设,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2(3).

[3] 罗运湖.杏林深处的绿色医院构想.建筑学报,19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