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信息化管理范文

时间:2023-11-17 17:48: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教学信息化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教学信息化管理

篇1

1.对教育信息化没有足够的认识,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如有些学校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忽略了对教学平台和信息资源等方面的同步建设,有些是没有制定具体的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建设队伍人员不足、素质低下,对信息化建设落实不到位。

2.中学教育信息化管理理念不正确,存在严重的误区。如在中学教育信息化管理中,不能很好地利用网络,网络的作用仅仅在于适时传递,而对其系统内存储的教师信息、成绩信息、课程信息等基础数据没有充分利用,完全失去了资源共享的意义。

3.教育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教育管理人员对信息没有足够的理性认识,对信息的敏感性也比较差,不能有效地实现对各种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在存储和传递交流信息方面能力差,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信息不能很好地得到利用,教育信息化管理效率低下。

二、提高中学教育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1.创新教育信息化管理观念。只有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对中学教育的重要影响,创新教育信息化管理观念,才能提高中学教育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性。这就要求各个中学将课程和信息技术进行合理、科学的融合,确保学校能够及时地了解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况,并根据实际需要适时进行调控,进而保证管理部门之间的政令畅通和信息的顺利交换与传递,使信息的使用价值得到最大的发挥。但信息化管理的目的并不是为实现管理而管理,而是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各种实时性、公正性信息,提高中学教育质量。因此,各个中学要切实转变思路,创新教育信息化管理观念,将以管理本位、结果处理、信息管理为主转变为以教学本位、过程监督、知识管理为主,通过信息技术将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集合,形成一种网状联系,并实行开放式管理,这样,通过知识的生产、共享和利用,能够对具体的进行进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教学决策、适时调控、教学咨询等提供最科学的依据,进而提高中学整体教学质量。

2.建设并完善中学校园一卡通系统。新时期,信息化校园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建设并完善中学校园一卡通系统则是信息化校园建设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也是中学校园现代化教育管理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学校园一卡通系统有利于使学校各种业务和管理体系相互联系、有效协调,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现象,避免重复建设,消除各个学科或部门之间存在是信息不通、管理不畅的严重局面,实现各个学科的校内信息资源在学校范围内能够有效地流动,进而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网络就使用这些共享信息的平台。校园一卡通系统中的各种信息以及信息变动,可以及时反映到一卡通的数据库中,实现教学、管理、行政和后勤等管理系统的信息流通和统一管理,节省了大量的空间资源和人力资源,使各部门之间能够对资源共享,避免中学教育各部门因为信息不同步而造成的不协调现象,为学校管理层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进而提高中学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

3.加快中学教育信息化人才的队伍建设。中学教育信息化人才的队伍建设主要包括信息化中学教师队伍的建设、中学教育信息化管理队伍的建设、中学教育信息化技术维护队伍三个主要方面。教育信息化要求中学教师必须要跟上时展的步伐,掌握先进的教育技术,使自己在信息化下的执教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中学教育信息化管理队伍,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和决策层必须根据具体的地位和职能掌握相应的信息管理技术,进而使决策更加民主和科学,促进学校教育的快速发展;中学教育信息化技术队伍,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必须掌握最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并且不断进行学习,掌握更多相关的技能,为学校的教学活动和具体管理提供最专业的技术保障和技术服务。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培训,对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还可以鼓励全体员工积极参加在职学习,努力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学校还应注重提高学校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根据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情况,结合教育管理人员的岗位特点,选取有针对性、科学的培训内容进行重点培训,如信息处理方面、教育信息评价方面和信息应用能力方面,切实提高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能力。

三、小结

篇2

[关键词]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监控体系;建设路径

[DOI]10.13939/ki.zgsc.2017.10.246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各级各类高校发展也面临着新的发展环境和艰巨的发展任务。如何有效地提高高校整体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前瞻性和先进性、提升人才的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已经成为各级各类高校必须思考和面对的现实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不断提升高校教学管理水平,努力构建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体系,提升监控体系的现代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程度,已经成为高校教学革新的首要环节和关键步骤。当前,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体系建设上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诸如信息化程度不高、管理方式传统粗放、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等,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

1 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思想滞后

需要看到的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中包括分析机制、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反馈机制等多个子系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进行科学设计和规范建设。可是,当前大多数高校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上重视程度不足,高校管理者更愿意将大量的教学资源用在教学基础设施和教学科研上,这就导致很多高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滞后。同时,还有一部分管理者简单地认为,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信息化就是管理手段的信息化,就是简单地建设几个网站、购置一些设备而已,忽视了监控体系内各个子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导致系统内的分析机制、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反馈机制等无法发挥作用,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水平的提升。

1.2 管理体系滞后

为了实现高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就必须建设一个科学、高效、规范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现管理监控体系建设的信息化。当前,很多高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存在明显的滞后问题。其中的分析机制、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反馈机制等各个子系统相互独立,无法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无法对教学过程中反映出来的信息第一时间进行收集整理,无法对这些信息第一时间进行分析研判,导致教学管理监控体系运行效率不高,采集信息实效性不强,无法为决策机制提供信息支撑和数据支撑,自然导致教学过程中反馈出来的很多问题无法在第一时间内得到有效的解决,长此以往,就会积累越来越多的矛盾和问题,不利于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然无法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

1.3 管理方式传统

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另一个突出因素就是管理方式传统,信息化、网络化程度低。当前,很多高校教学管理体系运行还是主要依靠传统方式来进行,很多教学信息的收集、反馈、整理还是依靠人工来进行,造成管理监控体系运行效率过低,无法为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管理提供必要的支撑。同时,很多高校对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建设缺乏足够重视,在硬件设施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投入,还有一些高校虽然建设了相关的教务网络管理系统,但是在建设、管理、使用、维护等方面仍然十分滞后,加之相关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无法让这些网j管理系统充分发挥作用。

2 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信息化建设路径

2.1 不断提升对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要想从根本上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信息化建设水平,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升高校管理者的思想意识问题,不断提升对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信息化建设的认知水平、了解水平和重视水平。一要提高认知程度。各级各类高校管理者要不断加强对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的认识和了解,真正认识到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建设与高校自身发展密切相关,提升对重要意义和作用的理解,提升管理者对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二要加强分析研判。各级各类高校管理者要不断加强对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信息化建设的研究力度,定期召开相关会议,召集相关人员加强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对其发展的规律性和前瞻性进行合理把握,从人力、财力、物力等各个方面给予资源保证,扎实推进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信息化建设进度。

2.2 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的规划和设计水平

要想不断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信息化建设水平,就要从内容筛选和细化、制度体系的规划和设计上下功夫。一要加强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内容的科学筛选。要抓紧管理从质量监控体系的搜集、分析、评估、应用等几个环节来进行深入研究,紧密结合高校各个院系和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实际,使体系内容可以对教学实际进行完整反映,确保可以对教学信息进行全面完整的收集和反映,以期对教学质量进行实时的跟进和推进,特别是可以从教学、考试、评价、就业等多维度进行创新和实施。二要对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内容进行认真的细化和分解。在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的设计上,要坚持重在细节,让体系建设与教学内容一一对照,从课堂教学、技能培训、实践教学等各个方面,探寻出教学监控体系与教学活动的平衡点和立足点,以保证监控科学有效地实施。三要加强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网络化、现代化建设。针对当前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尤其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网络化、现代化建设,一一寻求破解路径,积极打造教务网络管理系统,不断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信息化程度。

2.3 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的管理和运行水平

在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的管理运行方面,主要从管理和维护方面下功夫,主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提升日常的管理和维护。加强对教务网络管理系统的日常管理,对教学管理软件的选取要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不可一味地求洋求新。在日常管理上,要建立规范的制度和应急机制,加强对教师和学生个人相关信息的管理力度,确保教务网络管理系统安全平稳运行。二是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要想促进教务网络管理系统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当前,一些高校的教学管理人员年龄偏大,知识结构陈旧,对网络信息技术手段掌握不灵活,缺乏探索和开拓意识。在这方面,必须要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力度,通过开展知识讲座和培训课的方式,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通过创新管理体制的方式,激发管理人员的主动性。

综上所述,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信息化建设关系高校自身发展和人才培养,必须引起高校管理者和教育管理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不断加强对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思考和分析力度,进一步创新思维,开拓视野,加强创新,推动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信息化建设不断再上新水平。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物流管理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provides another option for the theory-practice integration teaching. Theory-practice integration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logistics management specialty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se the teaching with the virtual environment and simulation teaching software. We point out that to implement the practice teaching mode of“43”to unfold theory-practice integration teaching, integrating synchronization of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course and the process of theory-practice integration teaching, interspersed with the teaching competition in the theory-practice integration teaching, and perfecting the inspection standard.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ogistics management specialty; theory-practice integration teaching mode

“教、学、做”一体化是从技能高效传授的认知规律入手,按实际工作过程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高职院校都在不断探索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引起了教学的深层次变革。有关专家明确指出当前整个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正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高职层次的物流管理专业一体化教学,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知识的呈现方式、信息的获取渠道,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终身学习创造了技术条件。结合信息技术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一体化教学,使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让学生在其职业生涯中终身受益。

1 基于信息技术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进要求

1.1 一体化教学概念。一体化教学体系,就是整理融汇教学环节,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单独制定教学计划与大纲,构建职业能力整体培养目标体系,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来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一体化教学是职业教育的方法,旨在提高被教育者的综合素质,采用教、学、做、考四位一体的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1.2 将理论课与实践课教学时间结合统一。打破传统将理论课和实践课分开上的做法,将两种课程合二为一,成为“一体化”课程,实现理论课与实践课在时间上的结合统一。教学内容上,将专业课分拆,能采用一体化教学的课程尽量实施一体化教学。一体化教学采用模块式教学方法结合信息技术,依行业实际工作任务构建模块,每个教学模块相对独立,可以进行多重组合。

1.3 教师的角色转变。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师生角色对换,学生行为主导,自主策划并完成任务;教师引导辅助、评价学生的执行过程和结果。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及主动性;学习的内容是工作,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流程模拟、使工作岗位职责明确,变先学后练为边做边学,使学生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实际操作技能得到较快提高;对每一任务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加强了授课中的过程监控,真正达到考核的目的。

2 广西城市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以广西城市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选取该专业13门专业课程进行说明(见表1)。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目前广西城市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以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为主,该模式贯穿了大部分的专业课程,同时适应信息技术条件,全部专业课程均采用多媒体教学,该教学模式源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主要采用“复习旧课―激发学习动机―讲授新课―巩固练习―检查评价―间隔性复习”的基本教学程序,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知识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的作用,非常注重教师的权威性。目前采用一体化教学的课程是物流信息系统、物流综合实训,同时,下一步还准备选取核心课程例如运输管理实务、仓储与配送管理进行一体化教学研究。

3 基于信息技术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设计思路

3.1 采用虚拟环境进行教学。实训教学环境可分为现场环境和虚拟环境。虚拟环境是指在进行实训教学时并不存在一个真实环境,而是通过计算机模拟的一系列过程来完成实训教学的任务,虚拟教学环境以计算机模拟实训为主,比如3D动画整个系统提供包括现实生活中各类物流企业的真实运作环境,采用3D动画实训,可以让学生通过模拟现实企业的场景以及各种业务的流程操作达到迅速上岗的目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实训课程的特点、教学目标和预算投入等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实训教学环境。现场环境由于各种原因,学生不可能接受到物流企业实质性重要岗位的实训。因此,学校采用虚拟环境进行教学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3.2 采用仿真教学软件教学。与传统的实验室、实验设备相比,采用仿真软件辅助教学有着独有的特点与优越性。例如:①效率高,仿真结果可以在电脑屏幕上显示,非常清晰,配合教师的讲解,学生很容易掌握。②节约成本。真实实验设备贵重,容易损坏,维修困难,仿真软件的使用只要有一个安装了仿真软件的计算机机房即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在教学中单纯使用仿真软件也有不足之处,可尝试将软件仿真与传统实训相结合。教材方面,学校可与行业企业合作编写一体化教学专业教材,使教材内容具有工学结合的特色。例如,在物流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采用益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虚拟企业软件,通过3D仓储、运输、第三方物流管理模拟实训系统,让物流专业的学生在学校通过模拟现实的环境中反复实训,可以了解现实中物流企业的各种类型,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可以以完整的校内实训体系,获得宝贵的上岗经验,毕业后能迅速胜任现实物流企业的各个岗位。

4 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进建议

4.1 采用“43”分阶段的实训教学模式来展开一体化教学。分析研究物流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和特点,以工作项目、工作任务为载体,任务驱动、情境模拟系统地开展一体化教学。构建“43”分阶段、分环节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即:必要理论知识讲授阶段布置任务阶段学生设计方案动手操作阶段 教师评分反馈阶段;专业初级实训环节、专业分解技能实训环节、综合实训环节等三个实训环节。

4.2 实现职业技能培训过程与一体化教学过程的同步性。实践教学过程就是职业技能培训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以“全真+仿真”的实践教学模式为途径,强调让学生在做中学,不仅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还针对与专业紧密相关的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完整的行动方式来进行教学,真正实现将职业技能鉴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融入到实践技能之中。在实践教学中,以动手操作和技能训练为主,教学内容涵盖“物流师国家职业标准”等相关职业标准中相对应专业知识要点和操作技能要求,实现职业技能鉴定与一体化教学同时同步。

4.3 在一体化教学中穿插教学竞赛。“竞赛式”教学法源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理论,通过竞赛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它不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还加速了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真正做到了教学的有效性。在一体化教学当中,由于是模拟实际的工作流程,竞赛时间可以设计整节课或几节课,也可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十几分钟的竞赛环节。可以自然组为单位,把学生分成四个小集体;也可以以两大组为单位,形成两军对垒的局面;这些都是集体的对抗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4.4 优化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标准。一体化教学考核环节比较重要,一体化教学环境中的师生角色应为师徒关系、上下级关系。在具体教学中,师生采用“员工”间的讨论与交流,企业式的分工与合作,差别化的能力培养计划与进度,启发式的自主探索和创新。同时,鼓励学生根据物流专业教学设置的项目要求完成任务,进而据此建立合理的考核标准。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参考企业的绩效考核方式,将企业制度引入教学管理中,如对项目完成出色的同学给予职务晋升的奖励等,改变传统的用试卷分数来反映学生学习水平的方式,真正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优化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为社会提供优秀的物流人才。

参考文献:

[1] 周静,胡海清.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物流管理课程体系中的整合研究[J]. 现代企业教育,2013(10):267-268.

[2] 韩光明. 基于信息技术的高职课程有效教学模式[J].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5):41-43.

[3] 钟 静,易灿. 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模式研究[J]. 物流科技,2012(5):9-11.

[4] 曲鸣飞,陶砂. 基于仿真技术的单片机实验教学研究[J]. 中国科技博览,2013(3):310-311.

篇4

关键词:高等学校 体育教学档案 信息化

高校档案信息化是随着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档案信息形态,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以网络化的方式互相连接,从而及时提供利用,实现资源共享,它给传统的档案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体育课程标准下,高等学校如何进行体育教学档案信息化的建设与管理,更好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实现体育教学目标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1 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档案的特点和功能

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档案是学校在体育教学管理、体育教学实践和体育教学研究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经过整理立卷归档的各种载体材料。它是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活动和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真实记录,是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体育教学改革和评估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具有以下特点:(1)事实的客观性与归档的主观性。(2)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体育教学档案的内容极为丰富,包含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运动竞赛、体育科研等各个环节。(3)社会科学性与自然科学性相结合。体育教学工作有许多规章制度、计划与规划、文件材料和会议记录等资料既有社会科学性又有自然科学性。(4)排他的差异性和规范性结合的特点。体育教学档案能够正确地总结体育教学工作的经验,从而为不断调整和充实教学内容、完善考试评分标准等方面提供可靠的事实依据。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有利于科学决策,宏观调控高校体育工作。使高校领导和体育教学管理部门能更全面、深刻地了解本校体育工作的优势与不足,制订出切合本校实际的体育工作规划,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宏观调控,有针对性地、科学地开展体育教学和其他体育活动,提升体育教学水平,提高学生体育素质。(2)有利于体育教师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体育教学档案本身就是体育教师教学经验的总结。通过建立教学档案,将教师零散的材料和经验系统化,同时随着档案内容的增加也丰富了体育教师的学识。(3)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知识面,丰富课堂教学。(4)有利于高校体育教学和体育工作评估。在国家对办学水平、教育质量的评估中,素来都把体育列为重要的评估条件,经常对《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要使评估结论客观、准确,符合实际,需要查看被检查学校体育工作的历史纪录,体育教学档案则能为此提供真实具体的原始材料。

2 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体育教学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指以体育教学档案资源建设为核心,以纸质体育教学档案数字化及现行体育教学电子文件管理为重点,确保馆藏重要档案、照片、底片及录像档案数字化,集中统一于管理校园办公自动化过程中形成的各类体育教学电子文件,确保全校重要电子文件及数据库的安全和有效利用并以校园网为基础,加快体育教学档案全文和电子文件全文数据库建设,并采取实时动态管理办法,确保现行电子文件和数字化体育教学档案信息化、数据库化。高校体育教学档案信息化建设在具体的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2.1体育教学档案信息化的管理不够重视。体育教学档案应该是整个档案管理的一部分,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高校档案管理比较重视人事档案、科技成果档案、学科建设发展和管理制度档案等方面,而对体育教学档案重视不够。由于对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限制了体育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2.2校园网与办公自动化的建设不够完善。高校档案工作高性能的软件设计还较弱,网站建设还只停留在宣传档案的法律、法规,扩大档案信息交流的初步阶段上,而体育教学的档案工作基础设施则更落后。

2.3缺乏专业兼职体育档案管理人员。相当多的高校没有专门的体育档案管理人员,一般由教学秘书代管,各类档案分散管理,有的处于无人管理状态。这样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必要的档案保护设施,对档案的安全及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非常不利的。

2.4归档材料的及时性与全面性不够。高校体育教学档案资料是否健全,将全面、直接地反映高校开展体育工作的情况。有的高校体育教学档案资料的收集与高等学校教学档案工作规范的收集范围相差甚远。其原因有档案室没有足够重视院系教学档案的收集工作;有些资料散落在部门或个人手中,没有及时移交档案室。高等学校教学类档案工作规范指出:“归档的重点是本校在教学工作,特别是教学实践各个环节活动中形成的不同载体的文件材料。”

3 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建议与措施

教学档案是衡量学校教学管理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学校档案的主体、核心和重点,是开展教学改革、评估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做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档案的归档工作,实现信息化管理,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教学目标的实现。

3.1提高对高校体育教学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体育教学档案工作是体育教学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不断加强体育教学档案工作的宣传,提高体育部门负责人、体育教师以及档案员对体育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督促他们主动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并按时移交给学院档案部门作进一步的整理,保证体育教学档案资料的完整性、规范性、有序性,领导要加大对高校体育教学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经费投入。

3.2加强体育教学档案信息化人才的培养。要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关键在人才。目前,高等学校档案界缺乏高层次、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必须加强档案人员多方面能力的培训,使他们尽快熟悉现代化技术技能的运用,通过培训来增强档案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才能更好地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管理、技术、实施的保障。

3.3灵活掌握归档时间和文件材料的动态规律。教学档案管理者,应灵活掌握归档时间,及时收集,随时归档,不能消极等待。学校规定在每年开学的第一个季度,向档案室移交上一年的档案材料。坚决杜绝那些上交不完整、不系统的文件材料的情况发生,避免重要的体育教学档案的流失。

3.4加强高校体育教学档案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随着计算机的应用与普及,高校体育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也应实现信息化。首先,建立体育档案计算机检索系统,将每份体育教学档案文件或案卷的内容,填写在统一格式的计算机输入卡片上。其次,建立计算机借阅管理系统,应具有借阅、预约、查找、统计等功能。第三,建立计算机统计系统,对体育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与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实行统计监督以及量化的管理。第四,体育教学档案缩微化。缩微化已成为档案存储的重要发展方向,不仅能解决档案信息存储的空间,而且在计算机处理档案信息工作中,能不断扩大信息存储量,提高档案管理的自动化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楠.教育评估与学校档案建设[J].学校档案,2003,(1):43-44.

篇5

关键词:信息技术体育教学训练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2-0185-01

对于体育来说,教学和训练过程都是一个非常复杂和迅速的运动过程,正是由于体育教学训练的这种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使刚刚过去的动作能再重新呈现给教练员及运动员,可以对教练员的教学与训练起到一个非常理想的参照物。所以说在这个运动过程中对相关教学训练的信息数据进行分门别类的收集处理时科学合理训练的重要基础。特别是在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高科技无处不在的体育领域,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高速摄像机技术、无线通信书籍采集技术等相关技术融合发展,充分运用于现代的体育教学与训练过程中是很多教练员和运动员非常关注的事情。

1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最为广泛的是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在日常体育教学中的使用是非常普遍的。利用计算机摄像机辅助教学,对学生要学习的知识视频化展现,优化教学设计,提高大家对课堂的兴趣,促进探索学习体育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所讲的体育理论知识及相关概念。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对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同时也对体育教师本身的知识储备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也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可以将抽象的文字、数字通过电子表格或者幻灯片等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形成一个形象具体的图片或者制作成雷达图、柱状图、饼状图、条形图等形式形象地传达给学习者。

同时在处理体育领域中的一些数据的时候通常都会运用到计算机计算方差、回归分析等问题,计算机的应用省去了大量的运算时间,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其他的一些信息技术软件的应用也在体育教学科研领域起到了很大作用,如SPSS统计软件及扫描仪等设备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2信息技术在体育训练过程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体育训练中的应用也非常常见。应用最多的要算是计算机技术处理在训练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训练信息。现有的一些运动训练计划都是通过计算机在平时训练中积累起来而研究分析总结出来的。通过记录训练信息和相关资料,可以将不同的信息以不同的形式在计算机储存起来,建立训练信息库,根据训练所需的要求进行调整组合,最终形成最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搜集各种资料更加方便。

正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教练员和运动员可以更加快捷方便地制定训练计划,极大地提高了教练员的训练效率,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时间浪费。通过计算机可以迅速、及时地准确地更好掌握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及训练情况,随时收集、保存完整系统的训练计划。合理撰写近、远期目标,安排适当的运动负荷,使运动员通过合理的体能消耗后,得到最佳的超量恢复,从而取得最佳的训练效果;通过计算机记录运动员的耐力、力量、负荷量及强度等数据,定量地评价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及水平,为运动员训练提供具体的科学的数据参考。通过记录运动员在最佳运动状态的运动技术参数,如角度、高度和位置等数据,并随时将训练过程中的情况与最佳数据进行比较,借助生物力学进行分析处理,纠正运动员的动作误区及缺陷,为教练员指导训练提供可靠依据。

3信息技术在体育训练疲劳恢复领域的应用

对体育领域来说,现实中对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并不是很清晰,但是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以及相关科学信息的相关理论探索,使得运动性疲劳所产生的机制愈发符合科学本质。

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使得运动性疲劳的诊断有原来的单一的教育观察法和自我测评手段及心率测量方法等简单易操作的测量方法逐渐转变到现在的定量性的生理指标的测量。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与先进信息理论研究的结合给体育领域带来了有目共睹的贡献。这一系列的科学技术的应用使得运动性疲劳恢复变得更加科学快速。

4信息技术对体育领域的整体

信息技术在体育领域的广泛应用,越来越普遍地改变着现代体育领域中的训练手段及比赛结果。高科技手段是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结晶,具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对于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技术。随着各种科学学科的发展对体育科学的发展促进作用,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手段也被应用到了体育领域中的运动员选拔、训练、管理及比赛过程中。信息技术指导体育教学训练也具有着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及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的支持,训练学、心理学、生物力学及营养学等多学科理论的研究促进了教学训练成绩提高与信息技术发展的相互促进。

5总结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发展的现代运动竞技场中,计算机技术在体育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例如: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办公自动化;利用仿真的方法研究体育领域问题的综合集成的实验科学,从而制定出准确地更好技术指标,更加有效地指导训练;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处理技术,将体育比赛视频进行处理、分解,科学地分析对手情况,找到自己的不足和对手的缺陷,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通过体育决策支持系统,采用先进的算法进行分析判断,提供完善的数据报表可以使教练员和管理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科学的决策;通过体育专家系统来完成运动员的选材、辅助训练和评价等等。

(淄博市周村区南郊中学,山东淄博255000)

参考文献:

[1]龚铭新.帆船运动———可视化远程实时指挥训练分析系统设计与应用的探索研究[A]. 2006年全国体育仪器器材与体育系统仿真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6:177-182.

[2]魏娟丽.基于运动过程的计算机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5):102-105.

[3]李弼程,彭天强,彭波等.智能图像处理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4]李阳.校园网对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影响和支持作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 2-5.

篇6

关键词:数据挖掘 体育成绩管理 体能分析 系统 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11.52;TP31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03-0083-01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体育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凸显,教育部针对教育课程制定了一系列的锻炼标准及成绩标准,广大教师在每年的体育考试阶段,都面临工作量庞大的现实问题。同时,随着国家对大中小学学生体质的重视,如何推进体育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根据学生每年的体育测试成绩,实施针对性教学,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促使当代青少年得以全面、健康成长是当前学校体育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将现代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体育教学中,在实现对体育成绩有效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不同运动项目成绩等相关数据的分析,将其中所隐藏的信息进行充分的挖掘,进而实现有效信息的最大化利用,为提升体育教学水平、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1 数据挖掘相关概念综述

1.1 数据挖掘的功能与特点

1.1.1 数据挖掘的功能

数据挖掘的根本目的在于从相关数据中挖掘出所隐藏的具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做出恰当的决策与判断。数据挖掘的功能为:第一,实现对数据的自动分析,为预测与决策提供基础性的前提。在以往的数据分析中,没有现代信息化技术作支撑,需要以手动分析的方法来实现对相关数据信息的分析,这种预测结果不仅耗时耗力,还存在很大的误差,而自动化分析在节省时间与人力的基础上,能够通过自身程序的设定来实现较深层次的且较为准确的分析;第二,能够实现对数据间所存在关系的分析,即所谓的关联分析法;第三,能够实现对数据的整合,进而通过聚类分析法实现对相关数据的有效分析;第四,还能够实现概念分析与偏差描述这两项功能。

1.1.2 数据挖掘的特点

数据挖掘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第一,数据挖掘的信息是基于信息库内的所有信息,因此这种挖掘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第二,能够为使用者提供其所需要的信息;第三,数据挖掘能够自动筛选出具有价值的信息,进而以软件程序所预设的规则来实现有效的信息的整合;第四,能够及时对数据所出现的变化做出反应,进而实现决策的实效性;第五,需要对现有的潜在规则实现有效的发掘,并需要对已有的规则与系统进行挖掘;第六,数据挖掘需要依赖于数据库内的资料,但是随着新数据的不断加入,最初所建构的模具无法实现对现有数据的有效分析,因此还需要重新建模。

1.2 数据挖掘的基本方法

数据挖掘的基本方法为:总结挖掘法、分类挖掘法以及聚类分析法。其中,总结挖掘法是对当前已有的数据进行整合,进而给出一个浓缩形式的表达;分类挖掘方法的应用通常要使用统计方法、机械学习法以及决策树方法等;聚类分析法则是基于“物以类聚”的思想,根据事物的特征对其进行聚类或者分类,在聚类方法的实现过程中,常见的方法有统计方法和机器学习方法。

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体育成绩管理与体能分析,其目的是为了从现有的数据中将潜在的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整合,从而为学生、体育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提供有效的信息,为实现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在实现这一系统构建之前,需要明确学生、体育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的实际需求,从而更好的实现系统目标。具体需求如下:第一,要明确系统功能所需要满足的角色,包括体育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以及系统管理员。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用户角色设置相应的操作权限,执行不同的操作;第二,提供体育测试成绩录入功能,能够实现学生测试成绩的单独录入和批量录入。同时还需要实现成绩修改、成绩删除、成绩查询和成绩导出功能。第三,体育测试的内容非常庞杂,体育课程会涉及到多个项目。所有体育测评成绩需要基于满分标准的基础上,实现测试类型的有效划分与评定等级标准,并需要对各个测试类型的分值项进行有效的权重设置;第四,能够根据需要增加、删除或修改测试类别,同时,能够实现对学生体育成绩的有效分析与计算,并要实现对学生成绩的分制转换以及导出的功能;第五,根据学生历年来体育成绩进行综合分析,形成学生体质特征信息,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第六,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系统还用具备维护、备份以及还原等功能。

3 系统总体构架

系统采用 技术开发,数据库平台选用 SQL Server,程序开发平台为Visual Studio,采用了三层体系架构。顶层是控制页面,也就是直接面向使用者的层面,中间为业务逻辑层面,实现对数据的获取、分析以及判断,底层为数据访问层,实现与数据的交换功能。采用了三层体系结构,三层之间独立处理任务,通过相关的接口进行连接,能够提高系统处理数据的速度和运行效率,同时通过功能的划分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各层之间的耦合性,确保系统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功能可扩展性,进一步提高了开发软件的效率,也为后期系统维护工作降低了工作量。

4 基于数据挖掘的体育成绩管理与体能分析

将数据挖掘应用于体育成绩管理与体能分析系统之中,第一步需要明确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进而才能根据问题实现有效的信息选择,从而实现数据库的构建。在建立数据库之后,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构建出数据模型。在构建的数据模型基础上,实现对数据的评估与分析,如果存在误差,需要进行有效的调整。最后在解释相应模型的基础上,为做出科学的决策奠定基础。

系统主要采用决策树进行数据挖掘。决策树是一种通过一系列简单的决策树规则从大量的异构数据中选择、辨别出同类数据的数据挖掘方法。目前已有多种决策树算法,如ID3,CART,C4.5,SEES,SLIQ等。其中应用最多,最具影响力的算法是ID3算法和改进后的C4.5算法,根据体育成绩数据的特点应选择ID3算法进行决策树的建立。ID3算法从树的根节点处开始,选取某一属性来区分不同的数据样本。对属性的每一个值产生一个分支,分支属性值的相应子集被移到新生成的子节点上,直到节点的所有样本都分区到某个类中。这样自顶向下的决策树的生成算法,可根据提供的不同的信息属性划分出相异的记录子集,并影响决策树生长的快慢及决策树结构的好坏,从而判断导致结果的规则信息中的优劣关系。

4.1 建立体育成绩数据信息库

在建立体育成绩数据信息库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项目信息、成绩信息等相关的信息进行整合处理,将无关的信息进行清除,判断的依据为是否与体能分析存在着关系。使用决策树进行相关数据信息的分析与处理,需要进一步将一般关联性的数据剔除,从而确保重要数据得到有效的分析,这样才能明确体育成绩和体能间所存在的关系,从而为决策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

4.2 在实现模型构建的基础上获得所分析的结果

通过决策树的构建可以得到相应的决策模型,进而找到体育成绩与体能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体育教学和训练内容的调整指明方向,能够针对学生体能方面的不足给出相应的建议,并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达标测试,进而再通过得到的成绩进行体能分析,为提高学生体育成绩、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提供有效的保障措施,这就在实现体育教学目的的基础上,简化了学校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难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5 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实现数据挖掘技术在体育成绩管理与体能分析中的有效应用,进而构建相应的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决策树的构建,实现学生体育成绩的整合分析与关联性分析,进而使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掌握学生实际体能状态,为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与体育教学内容的完善指明方向,进而提高学校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参考文献

[1]徐建敏,区木华,熊金志.数据挖掘技术在体育训练中的应用综述与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22:5492-5495.

篇7

一、体育器材管理的责任要落实到人

由于中小学校的大部分体育器材室都没有专人管理,很容易造成体育器材的流失或损坏等问题。笔者认为,为了切实做好体育器材的管理,必须把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具体应做到:首先,按照工作的需要,把一些常用的器材(如球类等)分发给体育教师,由学校为每位体育教师统一制作1个大柜子或者大木箱以便放置体育器材,实行单独管理,如有损耗,以破换新。其次,明确分工,按照体育器材的种类分别让相应体育教师负责管理。这样,就有效地提高了体育教师的责任心,从而减少了器材的丢失和损坏。

二、体育器材管理要形成制度化

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体育器材管理和使用制度》、《体育器材室管理人员职责》、《体育器材损坏赔偿制度》等。体育教师应依据相应制度做好体育器材的管理,如下课后及时收回体育器材,若有丢失或损坏,应及时填写《体育器材报损(赔偿)单》等。对于学生在使用过程中造成的器材损坏,可根据有关制度进行赔偿。我们应做到在使用中逐步完善,在完善中自觉执行,以促进师生养成爱惜公共财产的习惯。

三、体育器材管理要规范化

体育器材管理规范化是指要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模式以规范管理体育器材,从而更好地为学校体育课的开设提供有力的保障。学校体育器材有的是室内使用,有的是室外使用;有的是铁制品,有的是木制品,有的是皮制品,有的是纤维制品;形状不一,材质不一,大小不一;等等。那么,如何合理安排才能做到摆设分明、有条不紊、使用方便呢?笔者认为,具体应做到:一是要根据不同的材质进行摆放。例如,皮制和橡胶制的球类可以放一起。二是要根据不同的形状进行摆放。例如,标枪、跳高杆等形状的器材可以靠墙放立。三是要根据大小摆放。例如,体操垫、跳高垫、跳箱等可以根据体育器材室的大小选择平放或者竖放。只有根据器材的不同材质和特点分别进行摆放,才能够有效地提高体育器材室的使用率。

四、体育器材管理要信息化

目前,大部分学校都配备了计算机,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对体育器材实行信息化管理,即通过校园网或者局域网实现信息共享,让学校领导和任课教师一目了然。运用计算机可以进行以下四个方面的管理:一是对体育器材的出、入库进行管理。二是对体育器材的使用进行管理。三是对体育器材的数量、价格以及使用年限等进行管理。四是对照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备目录标准进行目标管理。

五、体育器材维护要常态化

篇8

关键词:体育;信息传播;网络介质

在大部分的网站中,体育新闻占据较大的比重,不管是专业的体育网站,还是综合类的网站基本都是以体育新闻为主,体育新闻占据大约49%。这样的结果是由于国家相关政策的约束,如不允许网络记者采访新闻、禁止网络进行新闻的等,都对网络企业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体育信息的网络化传播也深受影响。这些新闻除了从国外的网站进行摘录以外,很大一部分与报纸等传播媒介的新闻没有多大的差异,只是网络信息的更新速度更快、没有版面尺寸的限制以及信息含量较大,这是其优越于报纸的一个重要方面。还有一些网站的主要内容是对体育机构组织等的介绍,从国际奥委会到国家内各个单项的体育协会,这类网站占13%,该类网站在各个体育网站之间都有相应的链接和导航,可以给观众详细全面的介绍某各组织或者机构,有资料全、更新速度快、花费小等特点,对相应的科研人员有较大的吸引力。有关运动项目类的网站占22%,这种网站大多和同项目的体育新闻网站有着紧密的联系,主要针对相关赛事和人员的介绍,而对于体育项目本身的介绍比较少,这类网站基本都以当代比较热门的项目为主体,可以很好的为受众介绍赛事的最新情况,对观众的吸引力比较大。介绍体育产品信息的网站占16%,这种网站基本上都是属于某个公司,而且宣传的体育产品也大多都是公司自己生产的,还包括一些体育产品博览会活动等的介绍,普通的网民对这类网站没有很大的兴趣。科普知识类的网站占2%,这些网站的主要内容基本都是一些健身的基础知识,里面的内容比较平淡,对那些具有一定的体育知识的人或者体育爱好者来说,没有太大的吸引力,而且这类网站还与体育产品信息的介绍有一定的联系,这类网站的内容也不尽相同,从总体的水平上来讲,网站的水平较低。还有一部分网站的主要内容是针对科研以及教学,这类网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可以为人们提供相应的科研数据以及教学的相关经验。虽然网站的内容都各有不同,侧重的方面也不一样,但是体育信息作为其中不可缺少的一方面,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体育信息网络化的传播也有很大的进步。

远程教育网络的出现不仅是教育技术的改革,更是几千年传统方式教学模式的变革。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形成基于的网络手段的现代远程教育体系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教育的未来将是形成一个全球化完整的网络教育体系。体育教育兼具体育与教育在新千年最活跃的因素,现如今有很多是关于教育类的远程教学网络,为了更好的促进体育信息网络化传播的发展,体育行业也可以借鉴这种方法,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远程教育网络,把体育局以及体育学校等连接在一起,这样可以不断提高体育的社会影响,更好的保证体育信息网络化的传播。建立体育远程教育网络可以切实做到人们对体育信息的需求,还可以有效的帮助人们学会怎么的进行科学健身,不断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建立体育远程教育网络还能创造一定的经济收入,可以面向全社会招生,利用网络教育的优势让人们更多的了解体育信息的动态,更好的帮助运动员以及学员进行合理的锻炼,最终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远程体育教育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可以作为目前体育专业院校教育资源的补充与延伸,它适合学历和非学历教育等多种教育方式。

为了更好的做到体育信息网络化的传播,应该提前建立一个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这样才能给体育信息的网络化传播创造一个良好的前提条件。紧抓制度建设,严格制度落实,进一步加强网站值班、服务器日常巡查维护与网站数据备份等工作,解决好网络与设备故障,确保全年重大失误率为零;优化网络结构,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支撑系统的可扩展性、增强网站及网络的安全及稳定性。针对体育领域的各个方面建立不同的管理制度,并且将管理信息化,这样才能更好的符合体育信息网络化传播的宗旨,针对生产体育用品、发展体育的物质基础等方面进行合理的协调,确保分工的明确性;针对运动训练等方面,信息化通过自动分析训练和比赛的过程,更全面的了解运动员,在不断的探索中制定出评定运动员训练水平的实用性程序,尽可能的做到运动训练的手段与各种辅助型的器材达到自动化控制的要求,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到体育领域管理的信息化。

艾瑞咨询整理2007年10月的统计数据显示,网络游戏、电子商务、网络视频、网络社区占据了创投市场的前4位,图中网络社区占总市场14.6%,随着web2.0的发展逐渐成熟,体育信息网络社区化将具有极大的商业发展前景。因此,在以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结合的发展道路上,建立和发展体育网络社区平台,从而促进体育网络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借助网络途径进行体育信息传播势必会成为今后体育文化和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当然也包括教育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改进,这些都会成为今后体育信息传播的主要特征,笔者相信这势必会对传统体育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孙庆祝,刘逢翔.体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4(1):7-12.

[2]瞿德明.浅谈体育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J]安康师专学报,2006.

篇9

关键词:实践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5-0260-02

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由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各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整体。具体包括实践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管理和条件等要素。狭义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则是指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即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制订教学计划时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创新制作、社会实践等)的合理配置,建立起来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教学内容体系。通常在教学中我们对专业的实践教学是从狭义来理解的,也就是说与理论教学相对的实践教学[1]。每次实践教学的经验与成果对以后的实践教学和系部学科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建立实践教学档案是必不可少的。

众所周知,信息化已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它在各个领域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成了现代社会和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实践教学的档案管理也应该与时俱进,实现实践教学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充分发挥其为专业的师生服务应有的作用。

一、专业实践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实践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化是指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高校实践教学档案资源的收集、整理、开发和利用,是同一种教学信息的存贮、检索、管理形式和载体变化的过程[2]。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采用计算机技术处理和保存档案信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提供更好的服务方式,进一步提高档案的利用价值,为高校的教学改革服务,已经成为教学档案管理必然的发展趋势。伴随着信息量的不断递增,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创新高校档案管理模式,是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者应当关注的问题。

1.实践教学档案管理的规范化能促进教学的日益规范化。信息技术强大的数据储存功能和完善的数据库系统为教学档案管理的高效、规范、准确与安全提供了可靠保证,大大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实践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有利于将各种实践教学资料按照教学管理目录进行分档归类管理,特别是电子数据的易保存、易核对的特点,有利于对电子数据进行及时更新和修改,保证整个实践教学资料规范管理。同时有助于检查实践教学及其活动过程的工作是否完善,对现在的理论教学进程起到随时的监控作用,并根据监督的结果进行及时的补缺填漏、扬长去短[3]。

2.实践教学档案的充分利用,能丰富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完善的实践教学档案管理的信息系统,能够满足学生、学校和社会不同群体对档案的需求,只要权限许可,通过档案的信息检索、查找,就能实现高校教学档案资源的共享。将各种资料、数据以电子数据的方式存贮,并借助电脑进行加工整理,加大了教学内容信息量,同时可以将各种动作和要领摄录下来,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视频技术和网络工具向学生展示,使整个枯燥的讲解变成了精彩的多媒体演示。将室外教学和室内教学、现场演示和视频展示有机地结合起来,满足学生对现代职业技能学习的要求。

3.加强实践教学档案管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专业实践教学档案管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激发创新精神,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形式。如学生在酒店实践教学环节中,从亲自动手的过程中,掌握了基本技能的操作手段,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理解和实际操作的应用,提高了他们的实践操作技能水平,就可以自觉地去发现问题,对酒店服务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大胆的猜想,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见解并付诸实施,能更好的促进酒店服务业的良好发展。

二、当前专业实践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1.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不够高,不能胜任现代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要求。档案管理现代化需要高管理水平和高素质的专业化档案人才队伍。但从档案管理人员状况来看,档案管理现代化意识不强,普遍缺少现代化管理的基本知识和缺乏操作现代化设备的技能,导致档案工作依然停留在建档、管档、看档的水平上,不能从信息化的角度去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有些地方还是停留在保存纸质档案的基础上,对实践教学的档案管理更是缺乏。另外,很少有专职的实践教学档案管理人员,通常是由教学秘书兼任,而档案管理工作十分烦琐,这自然影响到对实践教学档案的有效利用。

2.领导不够重视,缺乏对实践教学档案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缺乏认识。从现今的现状来看,很多的学校的领导对实践教学的档案管理仅仅是停留在应付教学评估的层面上,通常是在评估检查组来临时随便拿几个纸质的实践教学档案应付评审组成员,对实践教学档案的重视管理程度不够,对实践教学档案的信息化的更是欠缺战略性的眼光。

3.缺乏必要的财力物力支撑。要把实践教学档案信息化需要有大量的财力物力的投入。首先是用于档案信息化软硬件设备及辅助设施的投入,但现实是用于这方面的经费紧缺,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加强,因而要实现实践教学档案的信息化便无从谈起。另外,档案信息不能真正实现资源共享,而且建成的数据库在与外界网站联网时很少从信息安全的角度考虑,未采取保密措施和档案数据库的信息安全管理措施[4]。

4.实践教学的档案归档制度不健全、不系统。系统、完整是实践教学档案工作的基本要求,只有完整的档案材料,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历史、延续历史,否则只能是一些支离破碎的记忆。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文件材料收集不及时,从而导致材料遗漏、材料收集不全面、不系统。二是各种教学档案中的记录不一致。比如,统计数据出处甚多,不一致现象严重。三是收集、归档制度未能落实到教学、科研等各个环节。如在实践教学档案积累中,实践教学日志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全面、准确、具体地反映教学情况,包括实践教学课程安排的形式、实践教学内容和效果、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动手能力、实践教学的进程、实践教学单位反映意见、存在的问题等等。四是实践教学档案的编研工作滞后,很多院校根本没有意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

5.许多实践教学的档案应当信息化的而没有信息化或者是信息化的资源相对分散。由于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因而存在着一些教师不能把应该电子化的档案电子化,还有的教师对档案电子化认识不足,没有及时把应该电子化的档案电子化,这就给档案馆工作人员加重了工作负担,迟滞了教学档案信息化的进程,甚至丢失掉珍贵的档案资料。另外,随着教学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产生了大量的电子公文,这些都需要及时、准确、有效地被档案管理系统所接收,但是很多教学档案馆的档案管理系统无法与学校的整体自动化系统兼容,其结果是各部门产生的越来越多的电子文件资源分散在各个部门,致使信息化档案接收的任务变得越来越重,那些电子文件资源不能在档案馆保存和共享。

三、实现专业实践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途径

1.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建立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健全相关的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制度。实践教学档案管理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必须把它纳入教学计划、规划、教学管理制度及其各级人员的管理责任制中,作为考核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标准之一。首先是领导要重视实践教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对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实践教学管理工作要落实到专门有人负责,同时拟定出相关的制度,便于规范化管理。专业教师应该严格遵循相关的制度,及时对相关实践教学资料和内容进行信息化归档,要求资料翔实完整。档案管理人员更要重视对实践教学资料的信息化管理,明确自己的责任,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对相关资料进行编码、输入、贮存、借出归还登记。同时对部分内容进行有效的保密工作。

2.加大对档案信息化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完善档案信息化必要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做到档案管理信息化装备的现代化。加快硬件设施建设,实现装备和技术的现代化即实现实践教学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实践教学档案工作的网络化、实践教学档案管理技术的自动化[5]。

3.提高实践教学档案人员的专业素质。教学档案管理人员是系部的重要资源,在档案工作中应高度重视人的因素,必须尽快培养出既懂专业知识,又懂信息技术,具有综合工作能力的信息专业人才和新型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为加速档案管理现代化提供人才保障。因此,档案工作人员首先需要提高科学素质,熟练掌握档案专业知识,时刻关注档案管理的新动向、新趋势,掌握一定的档案现代化管理知识,不断更新管理技术和方法;其次是努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人文素质、政治素质和具备较强的责任感,这是做好档案工作的根本保证。

4.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和科技技术推进实践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抓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尽快建立实践教学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实践教学档案业务工作信息化的前提是建立起资源配置合理、特色突出、利用方便的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对于专业而言,相关技能操作与运用,实习基地的基本情况,以往学生的实践表现等一系列的信息必须赶紧建立一个内容全面方便可查的信息数据库,可为学校节约不少的信息搜集费用,同时将不可控因素尽量降到最低。只有加快档案数据库建设,尽快形成数据规模,使计算机检索系统实用化,才能对馆藏档案信息作进一步深入开发,从而提高师生的实践教与学的能力。当前,应重点解决信息化建设的“瓶颈”问题,广泛开展档案的文件级著录标引并录入微机,以建立检索系统为突破口,实现实践教学档案信息的深入开发利用,实现实践教学档案由实体管理向信息管理转变。

参考文献:

[1]吕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32).

[2]刘萍,杨俊.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分析[J].管理观察,2009,(5).

[3]姜翠峰.浅析高校体育教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篇10

关键词:艺术类高校;艺术类学生;体育课;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2-0112-03

一、选题依据

大学体育课程作为学生人生阶段的最后一段系统体育技能学习,对大学生在校期间顺利完成学业和今后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有非凡的影响。

大学生年龄在18~25周岁之间,正处于青年时期,由于自我扩张欲望,冒险和尝试新奇、显示地位、追求自由和进步等的冲动,试图用标新立异来提高自我价值,超然于人,以求自我实现。大学阶段,他们对社会、自然现象形成了较系统的认识,个性日趋定型,普遍抱有不同层次的理想,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充满向往,兴趣爱好广泛,意志品质有较大发展,性格已具有个人的特点。艺术类大学生更是涌现出张扬、叛逆、强调个性的校园新新人类,表现出我行我素、勇于尝试、敢为人先的心态。

他们热切期望自己的大学体育课程学习能扬弃传统体育项目的程序和模式,摆脱规则的束缚,更多地灵活运用多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进行体育活动,追求大学体育课程要有鲜明的求异、前卫、创新、突破传统和刺激体验等,希望学校能更多地开设如攀岩、轮滑、登山、体育舞蹈、健身艺术、健美操、搏击、电子竞技、皮划艇、游泳、桌球等减缓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的体育课并使这些项目在高校流行和普及。由于《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新标准》的硬性要求促使学校必须开设以田径的中长跑、立定跳远为代表的身体素质练习必选项目以及学校开设的选修体育项目种类较少,造成了学生对大学体育课上课的排斥性和选课的被选性。这些必然会对处于特殊时期有着特殊心理需求的青年大学生产生较强的压抑,不契合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让他们的青春活力和热情呈现出分化和湮灭的趋势。在新形势下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已迫在眉睫,势不容缓。

二、现状分析

(一)全国艺术类高校分布情况

艺术类高校指培养具备各专业知识,能从事各专业门类教育和实践的人才的普通高等院校。我国现在有本科艺术类院校40余所,并且在各类师范类院校、综合类大学中多设置音乐、美术、传媒等学院(系、科)。

截止到2013年全国拥有艺术类普通高等院校95所,其中本科42所,专科53所。本科中公立院校30所,民办本科院校7所,民办本科独立院校5所,河北省现有艺术类高校19所。

(二)河北省艺术类高校招生学生人数现状分析――以河北传媒学院和河北美术学院为例

河北传媒学院和河北美术学院作为河北省民办独立自主招生艺术类本科院校,近年来受到社会的青睐。招生日益火爆,近三年来这两所大学招生人数基本维持在1800~4500人之间。在圆很多青少年梦想的同时也引来了连锁反应。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有时男女比例1∶5,有的专业甚至只有1~2名男生或没有男生,这也就给大学体育课程造成很大困惑。

(三)公共体育课开设现状

教育部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文件中明确规定:“体育课三自主”模式。各高校在遵循教育部相关文件的同时,创新发展了自己的特色项目,努力满足当今学生健康需求,公共体育课选项课逐步增加,全国各地高校都已开始实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自己院校体育课程的有特色的创新改革。

河北传媒学院和河北美术学院也执行此规定,开设了不同的公共体育选修项目课程。

通过表1和表2可以看出这两所学校一年级开设了公共基础课(身体素质练习),二年级都开设了不同种类的体育选修课(专选),三年级没有开设体育选修项目。河北美术学院把散打和初级剑术分别作为一门选修课项目来上,这两所学校开设了具有自己特色的部分休闲体育项目。二年级开设各种类型的体育课程,以常规型教学课为主,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河北传媒学院为伤、残、病、弱学生开设体育保健课。河北美术学院没有。

但根据教育部2014年《高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文件的要求》,这两所学校开设的体育选修项目都没有达标(不少于15项),学期内容安排不够合理(三年级没有体育选修课)。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在二年级选课时“被选课”和盲目跟随别人选课。同时对伤、残、病、弱学生也是一种不公平的对待。

(四)公共体育课师生比例

教育部要求体育教师与学生数量比例为1∶150,从表4来看,河北传媒学院、河北美术学院师生比都远远超出教育部要求,体育教师数量缺口极大,尤其是河北美术学院。这就加重体育教师工作量,会导致体育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质量不高,消极怠工,身体疲惫。

(五)公共体育课班容量及男、女生比例

河北传媒学院公共体育课班级2013年的男女比例为:1∶6,2014年为1∶5。河北美术学院公共体育课班级2013―2014年男女比例均为2∶3,这两所学校的女生在学校中占主体地位。校园中的女学生是具有现代思想并充满青春活力的知识型群体。一方面,她们体育锻炼的主观思想参与倾向是积极的;另一方面她们也存在着“挑剔”和“求助”的消极意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具备良好的体育习惯,随年龄的增长其惰性明显上升,存在娇、懒、软、怕的不良习惯。在这种情形下,部分女学生走出校门后,便彻底与“体育”分道扬镳了。漂亮的面容、美丽的身材是当今所有女学生追求和向往的。有些女学生为了拥有美丽的身材往往去吃大量的减肥药,去过度地节食,这样大大地损害了身体的健康。女学生的身体的可塑性较大,她们的体型、肌肉和内脏机能都有显著的变化,她们除柔韧素质外,其他素质如力量、耐力、灵敏、速度等方面都比较差。女生被选课现象严重。

三、教学设施和场地利用

(一)教学工作实行微机管理

随着体育教学工作信息量越来越大,学生的需求越来越多,传统的体育教学管理方式已明显落后,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在繁杂的管理工作中导致低效率和高出错率,也不能更好地体现面向学生、为学生服务。在体育教学管理的实践中使用教务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网上评教系统,学生可以网上查询体育成绩,网上选课。学校公共体育课教学已经基本实现了体育课程网络信息化管理。

(二)教学场地利用(以河北传媒学院运动场地为例)

学府路校区拥有400米标准田径场1个(8道),面积为18960m2(含足球场);室外篮球场7块,面积为3480m2;室外排球场2块,面积为2160m2(含周边空场地);羽毛球场地2块,面积为480m2。整个室外场地面积为25080m2。

警安路校区拥有300米标准田径场1个(6道),面积为6453.8m2(含足球场和2个室外篮球场);室外篮球场1块,面积为420m2;室外排球场1块,面积为162m2;综合室内运动场地1个,面积为2738m2;室内综合健身房1个,为974m2;室内练功房1个,面积为368m2。整个室外场地面积为7035.8m2;室内场地面积为4080m2。

栾城校区拥有室外篮球场5块,面积为2864.47m2;室外排球场12块,面积为4571m2;室外网球场10块,面积为6937.33m2;室外毛球场6块,面积为491.4m2。整个室外场地面积为14664.2m2。

三个校区的运动场地合计室外面积为46780m2,室内面积为4080m2。

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学生人数在10000~20000规模的普通高等院校,运动场地人均室外4.7m2,室内人均0.3m2,我校运动场地室外面积应为62571.1m2,室内面积应为3993.9m2。我校现今运动场地室外缺失15791.1m2,室内缺失0m2。健身房现空置,有攀岩场地和多功能健身器材。运动场馆基本保证了公共体育课体育教学的使用。推进群体活动的开展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有部分室内场馆资源浪费。

四、结论

(1)艺术类高校由于近年来学校规模扩大,招生人数居高不下,所开设的选修项目渐少,给学生选课造成公共体育被选的尴尬状态。(2)体育教师数量缺口大,现有师资不能满足学生教学需求。(3)开设的项目已经不能适应学生需求。(4)体育教师学历和职称结构不合理,尤其是民办艺术类高校情况严重。(5)教学资源的利用不合理,导致造成学生选课困难,被迫选课情况严重,上课积极性不高,达不到让学生健康及掌握1~2门健身技能的目标。尤其是民办艺术类高校情况严重。(6)不注重学生的身体差异,没有开设体育保健课。(7)校园体育活动氛围差,学生自我锻炼积极性不高。

五、建议

(1)民办艺术类高校应以国家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全面发展为契机,在教育部及国家相关文件指导下,加大体育教育改革,制定和完善现有的教学大纲。(2)加快学院各级各类竞赛代表队的健设。(3)课外活动、体育社团的建设。(4)改革和完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5)引进师资,提高教师学历和职称。(6)开设体育休闲、时尚体育类选修项目。

参考文献:

[1]侯强.高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研究[J].实践与探索,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