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生物常识范文
时间:2023-11-17 17:47: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活中的生物常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探索
实现高中生物教学的生活化有诸多益处,不但可有效拉近文本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使之切身感受到生物知识的无处不在,还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降低他们理解和掌握的难度等,因此实现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迫在眉睫,下面我们就来做具体的研究和分析。
一、设计生活化的导入方式
导入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导入方式可以为整节课奠定良好的基础,可以帮助学生迅速融入课堂情境之中,可以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等,由此可见导入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如果教师在设计导入方式时能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生活经验入手,那么不仅可以有效激起学生听课兴趣,还能使知识更加通俗易懂,可谓一举多得。例如在学习“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在课堂伊始请同学们思考这样如下问题,“为什么在人们打吊针的药水中要加入葡萄糖,或者直接吊葡萄糖液体”,“在这其中葡萄糖对我们身体发挥着什么作用”,相信这两个问题可有效激起学生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进而纷纷开动脑筋作出积极思考;又或者在学习“细胞中的无机物”这一课时内容时,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个生活化的情境导入新课,“先拿出一个西瓜将其切开,向学生进行展示,学生可清楚看到西瓜汁流了出来,且撒到讲台上,接着教师可再拿出一个鸡蛋,将鸡蛋的一端用针挖一个小洞,以倒置状态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可清楚观察到蛋清是整个相连地流出来一部分,”此时教师可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西瓜和鸡蛋中都含有水,为什么西瓜汁可以流到讲桌四处,而蛋清液中的水却不能呢”,相信学生一定大感兴趣,进而展开热烈讨论,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教学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二、积极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实现生活化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教师务必要高度重视生活化教学情境的营造。不仅要深入挖掘和分析教材内容,并要寻找其中蕴含的生活化元素,以此拓展学生知识面。例如在学习“蛋白质”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事先准备一些含有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食品,请学生仔细查看附有的食品成分说明,接着请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你能说出多少种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在食物中添加氨基酸的用意何在”?“蛋白质在我们的生命活动中充当什么样的角色”?这些问题既把生物知识和生活常识结合了起来,又引发了学生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可谓益处良多。又如在进行“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教学时,教师可设置如下生活化教学情境,“在做凉拌黄瓜这道菜时,只是添加了盐和糖,并没有加入水,可是几分钟之后,为什么碗里会出现很多水?在吃咸菜和带盐味的瓜子时,为什么嘴唇会产生干涩的感觉?移栽蔬菜或大型花木时为什么要剪掉一部分枝叶”?通过这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问题,就能有效激起学生探究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的兴趣和主动性。
三、探究学习生活化
在新课标教育背景下,高中生活教学更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更强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但是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在实施自主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常常会脱离生活实际,导致探究过程障碍重重,甚至进行不下去。针对这种状况,教师可对学生予以必要的启发和引导,多为学生设置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探究活动。比如在学习完“三大营养代谢”的相关内容之后,教师可请学生回家之后开展一个自主探究实验,把自己家里经常食用的食物进行一个系统分类,通过书籍和网络的方式把这些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搜集清楚,并据此为家庭设计一份合理的膳食计划。又如在学习完“种子的萌发条件”相关知识点之后,可鼓励学生回家自己栽种豆芽菜,并根据课堂所学知识科学进行浇水、施肥等,这样不仅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还使学生在主动学习中深切感受到知识的魅力。
四、实验设计生活化
众所周知,实验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当前生物教材中有关实验的部分往往具有很强的生活化倾向,这一点正好契合了生活化教学的标准和要求。生活化的实验设计,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实验目的和原理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因此实现实验设计的生活化势在必行。
五、解决问题生活化
篇2
1.河豚:某些器官含河豚毒素
河豚是世界上第二毒的脊椎动物,肉质非常鲜美,但某些器官如肝脏,是剧毒致命的。这种鱼体内的毒素学名为河豚毒素,它能造成高血压、肌肉麻痹等症状,并导致中毒者由于膈肌麻痹、呼吸中止而死亡。
2.樱桃:果核含氢氧酸
如果你吃樱桃的时候不假思索地咬开了核然后留在嘴里没有吐出来,你很可能就吞下了氢氧酸。一旦樱桃核被咀嚼或咬碎了,它就会自动产生氢氧酸。轻度中毒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意识错乱、焦虑心慌和呕吐。大量的氢氧酸会导致呼吸困难、高血压、心脏跳动过快及肾衰竭。其他反应包括昏迷、抽搐,最严重的会导致呼吸衰竭致死。
3.木薯(树薯):木薯含氰化物
木薯的味道和气味轻重主要是取决于所含生氰化物的量的多少,这种物质是有剧毒的。木薯的毒性可能导致神经麻痹疾病,也会引起永久性瘫痪。
4.腰果:生腰果含漆酚
生腰果含有漆酚,这也是毒藤里能找到的同种有毒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能使身体产生与接触毒藤和毒橡树同样的反应。摄入大量漆酚可能致命。虽然腰果中毒的案例比较少见,但是给他们去壳生产的工人由于亲密接触,有时候会有一些不良反应。
5.杏仁:生杏仁含氰化物
如果不经过某种形式加热的话,杏仁是剧毒的,而要去除毒性的主要是苦味杏仁,它富含氰化物。
6.蘑菇:蘑菇含蝇蕈素等
蘑菇可能导致肠胃不适。蝇蕈素是最致命的蘑菇毒素之一,它能造成肝脏严重损伤。我们所说的毒蕈也是有毒蘑菇之一。
7.番茄:茎和叶含生物碱
番茄果肉本身不含毒素,但其茎和叶却饱含一种叫作配糖生物碱的化学物质,会导致胃功能紊乱和焦虑紧张。在野生番茄里这种物质的含量更高,人工种植的番茄多少也有一些。
8.苹果:果核含氰化物
苹果果肉里并不含有毒化学物质,但在苹果核里含有氰化物。把一个苹果核全吃了虽然不会致死,但也会对身体不好。当然,如果你吃太多的苹果核,(前提是要咀嚼并吞下)就有可能发生并发症。
篇3
【摘要】 目的 检测生活污水中大肠菌群对当前常用抗生素是否有耐药性。方法 采集南宁市琅东污水处理厂初沉池中的水样,用多管发酵法分离其中大肠菌群,采用药敏试纸扩散法,检测了分离出来的大肠菌群对七种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先锋霉素Ⅴ、先锋噻肟和氨苄西林的耐药性。结果 大肠菌群对青霉素和红霉素表现出耐药性(S),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处于中介(I),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先锋霉素Ⅴ、先锋噻肟四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为敏感(R)。耐药性大小顺序依次为:青霉素>红霉素>氨苄西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先锋霉素Ⅴ>先锋噻肟。结论 在现有的停留时间内,生活污水中大肠菌群对革兰阴性菌的抗生素都没有产生耐药性。
【关键词】 抗生素;大肠群菌;耐药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termine whether antibiotic resistance probability of Coliform bacteria in sanitary sewage is in existence. Methods Coliform bacteria has been separated from Sanitary sewage samples of Nanning Langdong sanitary sewage plant,and its antibiotic resistance has been detected to seven kinds of antibiotics,including Benzylpenicillin, rythromycin, Ampicillin, Gentamicin, Cefazolin, Amikacin, Cefotaxime. Results Coliform bacteria shows antibiotic resistance(R) to Benzylpenicillin and Rythromycin,shows intermediary(I) to Ampicillin,and shows sensitivity(S) to Amikacin, Gentamicin, Cefazolin Sodium, Cefotaxime.The antibiotic resistance rank is: Benzylpenicillin >Rythromycin>Ampicillin>Amikacin>Gentamicin>Cefazolin Sodium>Cefotaxime. Conclusion There is no prominent resistence of the Coliform bacteria from Nanning sanitary sewage plant to the antibiotics whose function is for Gram negative bacteria.
【Key words】 antibiotic;coliform bacteria;antibiotic resistance
国内外医学界早就开始关注病原菌的抗药性问题,并且在微生物抗药性的机理方面作了广泛的研究。但长久以来,人们关注的主要是病原菌的抗药性。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同时也会有一部分没有被代谢掉的抗生素会随排泄作用而不断进入环境,从而使得环境中的微生物长期处于低浓度抗生素的训化状态中,经过一定时间后也有可能逐渐产生耐药性。微生物耐药性产生的机理之一就是耐药基因的形成,比如抗性基粒。一旦产生这种基因,就有可能会引起更广泛的传播。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现代社会抗生素的大量应用所带来的深远的环境效应、生态效应及健康效应。
水环境中的药物残留因为浓度很低,检测的难度很大,因而对检测技术要求较高,长久以来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然而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已有人对各种水体,如河流、湖泊、地下水、受污染的海水等做了研究,均发现了药物残留问题[1~4]。
污水处理厂接纳的污水通常包括了人们的生活污水,甚至有医院污水、药厂废水等,抗生素残留的可能性很大。污水处理厂通常只监测一些常规的指标,如悬浮固体、大肠菌群、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等,至今尚不可能关注到其中的抗生素含量和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本研究就是从南宁市琅东污水处理厂初沉池中采集水样分离出大肠群菌,并采用药敏试纸扩散法选用了七种人们常见也是经常使用的抗生素,进行了抗药性的初步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水样 南宁市琅东污水处理厂是南宁市第一座现代化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厂,污水主要是来自南湖和竹排冲流域的南宁市东北部市区的城市污水管道及管渠收集的城市生活污水。平均日处理污水10~11万m3。本研究于2006年4月取南宁市琅东污水处理厂的初沉池的水样,用经灭菌的玻璃瓶装回实验室。
1.2 大肠菌群的分离 大肠菌群并非细菌学分类命名,而是卫生细菌领域的用语,它不代表某一个或某一属细菌,而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大肠菌群是粪便污染的指标菌,可以以该菌群的检出情况来表示环境中是否有粪便污染。该类细菌最适宜生长温度为37℃。
本实验采用多管发酵法[5]分离和鉴别水样中的大肠菌群,培养温度为37℃。经过纯培养以后,再挑取菌落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培养24h后备用。
1.3 耐药性测定(药敏试纸扩散法) 采用药敏试纸扩散法[6],首先将乳糖蛋白胨培养基制成平皿,用灭菌棉签蘸取少许上述备用菌液,涂布整个培养基表面,反复3次,每次旋转60°,最后沿平皿内缘涂抹一周,保证涂布均匀,每样10个平行;经室温干燥3~5min后,用无菌小镊子分别夹取七种药敏试纸贴于培养基表面,并轻压使其紧贴培养基表面。翻转置于37℃恒温培养箱内培养24h。各纸片中心相距应该>24mm,纸片距离平皿内缘应>15mm。24h后观察测量各抑菌圈的大小。
转贴于
2 实验结果
恒温培养24h后,将培养皿取出,可观察到七种药敏试纸周围均出现大小不同的抑菌圈。分别测量各抑菌圈直径如表1(以mm表示)。
抑菌圈的大小可直接用来估计该微生物对研究抗生素的耐药性,抑菌圈越大,表明该微生物对抗生素敏感,即抗药性差,反过来则表明该微生物的抗药性强。根据常用的判别标准,将微生物的耐药性分为三层次:敏感(S),中介(I)、耐药(R),每一种抗生素都有相应的判别标准,各测量数据和各标准值均列于表1。表1 大肠菌群的抑菌圈直径及耐药性评价从表1可以看出,该大肠菌群在青霉素和红霉素药敏试纸周围的抑菌圈直径小于耐药性标准值,评定耐药(R);而在氨苄西林药敏试纸周围的抑菌圈直径介于耐药和敏感之间,评定结果为中介(I),在其他抗生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先锋噻肟、先锋霉素Ⅴ等药敏试纸周围的抑菌圈直径均处于敏感标准值范围,因而评定结果均为敏感(S)。
可以用抑菌圈直径与耐药标准值的最大值的比例大小来表示耐药性的大小,比值越小,说明耐药性越大,反过来比值越大,耐药性越小。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大肠菌群对各抗生素的耐药性大小排序为:青霉素>红霉素>氨苄西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先锋霉素Ⅴ>先锋噻肟。
3 讨论
大肠菌群属于革兰阴性菌。实验选用的抗生素是当前医院常用的抗生素。各抗生素所属的种类以及抗菌谱范围归纳列于表2。表2 实验用各抗生素抗菌范围由此可以看出,青霉素和氨苄西林均属于青霉素类,红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属于氨基糖苷类,先锋霉素Ⅴ和先锋噻肟属于头孢菌素类,抗菌对象是革兰阳性菌的有青霉素和氨苄西林和红霉素,抗菌对象是革兰阴性菌的有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和先锋噻肟,先锋霉素Ⅴ主要抗革兰阳性菌,也抗部分革兰阴性菌。
从大肠菌群的抗菌实验结果来看,大肠菌群对青霉素和红霉素有较强耐药性,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处于中介,这三种抗生素的抗菌谱都是革兰阳性,大肠菌群之所以对这三种抗生素产生较强的耐药性,主要是由这三种抗生素的抗菌谱范围决定的。其他四种抗生素的抗菌谱均为革兰阴性菌,污水中的大肠菌群对他们都表现出敏感性,说明污水中的大肠菌群没有对抗菌谱为革兰阴性菌的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参考文献
1 Alvero CC. Antibiotic resistance of heterotrophic bacterial flora of two lakes.System Appl Microbiol,1987(9):169-172.
2 Campeau RC,Gulli LF,Graves Jf.Drug resistance in Detroit River Gram-negative bacilli.Microbios,1996,88:205-212.
3 Mezrioui N,Baleux B(1994).Resistance Patterns of E.Coli strains Isolated from Domestic Sewag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Both Aerobic Lagoon and Activated Sludge.Water Resources,28(11):2399-2406.
4 Zwiener C,Gremm Tj,rimmel FH. Pharmaceutical Residues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and their Significance for Drinking Water Production,Pharmaceuticals in the environment:Sources,fate,Effects and Risks,Berlin,Germany,2001,
5 王家玲.环境微生物学实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81-85.
篇4
研究表明,每晚睡5~6小时的女性,体重增长速度要大大超出每晚睡7个小时的女性。
每晚睡眠时间低于5小时的成年女性的平均体重要比睡眠达到7小时的女性重2.3磅左右。
每晚睡眠6小时的女性,体重则要比睡眠7小时的重1.5磅左右。体重增加达到33磅的女性中,绝大多数每晚睡眠只有5小时,其次才是每晚睡眠6小时的女性。
美国健康协会专家在圣迭哥举行的国际研讨会上提交的一份研究报告称,中年女性夜间睡眠时间越短,她们体重增长的速度就越快,以后患肥胖症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房芳)
常做家务少患子宫癌
美国的研究人员最近指出,妇女常做家务,能减少患子宫癌的风险。在此之前已有其他研究显示,运动能预防多种癌症及心脏病和糖尿病的发生。
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研究中心的查尔斯・马修斯所领导的研究小组指出,成年妇女运动能将子宫内膜癌的患病危险降低20%。马修斯和上海癌症研究所的同行合作研究又发现,步行和做家务能将妇女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降低40%。
研究人员对974名年龄在30~69岁的上海女性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每天步行60分钟以上,或做家务4次以上的女性,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要低30%。
(刘光)
频换洗发水易脱发
有些人经常更换洗护用品,全是刚上市的新产品。其实,每更换一次洗发水,就会带来对头皮的物理刺激。
不同的洗发水pH值不同。人的头皮对洗发水有个适应的过程,如果一直用偏碱性洗发水,头皮已经适应了,突然换成偏酸性的,会对头皮造成刺激,引起脱发。
不同的洗发水配方和添加剂也不一样,植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含量也不尽相同,头皮对新的配方不适应也容易损伤头发,或加剧脱发。
人每天都会掉头发,每个人的头发大概有10万根,每天脱发50~100根是正常的。
专家建议年轻女性在洗护头发时,要选择相对稳定的产品,用适合自己的一两个品种一直使用即可,不要跟风赶潮流。当出现瘙痒和皮屑过多时再考虑更换才是正确的选择。 (刘小平)
几种导致女性不孕的食品及饮品
1. 咖啡:咖啡对女性受孕有直接影响,每天喝一杯以上咖啡的女性,怀孕的可能性只有不喝此种饮料者的一半。
2. 胡萝卜:胡萝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以及对人体有益的其他营养成分。但妇女过多摄入胡萝卜素会引起闭经和抑制卵巢正常排卵功能。因此,想生育的妇女不宜多吃胡萝卜。
3. 酒: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能使身体里的儿茶酚胺浓度增高,血管痉挛,导致女性月经不调、闭经、卵子生成变异、无或停止排卵等。
4. 烤牛羊肉:未烤熟的牛羊肉上存有弓形虫,弓形虫感染可导致女性不孕,或导致新生儿弱智、瘫痪、畸形等。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是弓形虫高发区。
5. 木瓜:木瓜是一种有效的避孕药,木瓜中所含的木瓜蛋白酶,可与孕酮相互作用,从而达到避孕效果。
要说明的是,咖啡、胡萝卜等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可以限量食用。
(王洪波)
人造食物危害大/生活小妙招
人造黄油 化学名称“反式脂肪酸”,还有着各种好听的名字,如植物奶精、植脂末、起酥油、植物奶油等。这种美味会给人们的健康埋下隐患,导致糖尿病、动脉硬化、肿瘤等疾病的高发。饼干、面包、巧克力派、沙拉酱、奶油蛋糕、冰激凌、珍珠奶茶、咖啡伴侣等都是反式脂肪酸的“重灾区”,要尽量少吃。
味精 是一种化学调味料,其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在人体内可转变成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吃味精过多,可能会导致人体中各种神经功能处于抑制状念,出现眩晕、头痛、肌肉痉挛等症状。味精中含有钠,过多摄入还可能导致高血压。
罐头肉制品 亚硝酸盐常被作为染色剂和防腐剂应用于加工熟肉,尤其是罐装肉制品中含量更高。过量摄入亚硝酸盐会导致食物中毒,出现头痛头晕、胸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长期食用甚至会致癌。
炸鸡 煎炸食品时,为保证口感,常会选棕榈油等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饱和脂肪酸能使胆固醇升高,诱发高血脂、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炸鸡时,通常还会裹上一层面糊,这会使人摄入更多油脂。煎炸食物的油,通常会使用5~7天,反复加热的油会产生有害物质。
碗装方便面 碗装方便面的包装盒中通常含聚苯乙烯,这种材料在65℃以上的高温下,会产生致癌物质,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另外,方便面的调料中还含有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
(童玲)
一勺芝麻酱胜过三块鱼
芝麻的营养和鱼有很多相似之处,鱼的营养非常丰富,在肉类食品中名列前茅。而普通平凡的芝麻酱和鱼的营养成分相当。
1. 健脑:鱼肉中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被人称为“脑黄金”,对健脑益智、促进儿童智力发育有好处。芝麻酱也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芝麻酱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是黄花鱼的13倍多,是草鱼的33倍!
2. 护心降脂:吃鱼保护心脏和心血管,这些好处也是鱼肉中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带来的。而芝麻酱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也有同样的作用。一勺芝麻酱(大约20克)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超过半斤草鱼或鲤鱼!
3. 补钙高手:芝麻酱中的钙含量也比较高,每100克芝麻酱中含有612毫克钙,远高于牛奶、豆腐等常见的补钙食品。
4. 养血佳品:芝麻酱还含有比较丰富的铁和叶酸。铁和叶酸都是造血不可缺少的原料。我国有近1/4的人患缺铁性贫血,补充富含铁的食物非常必要。
5.防糖尿病和高血压:芝麻酱还含有较高的锌和钾,这两种矿物质在防治糖尿病和高血压方面有很好的作用:锌参与胰岛素的合成与降解;钾有舒张血管、促进钠排泄的作用,有利于血压稳定。
篇5
生物学的产生和发展与广大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密不可分。生物学研究的对象是生命现象和规律,其中也包括人类自身,这使得“生活联想”在生物教学中不可或缺。它借助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生命现象的了解,用真实的语言,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形象化中理解生命现象的定理、定义、概念等。用此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教学成功有极大的帮助。
在新课程标准中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在追求课程目标是,教师应该用经历、体验、探索等方法对课程加以描述。“生活联想”便是这一特点在教学中的体现。学生个人的经历、体验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充分加以运用,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知识来源于经验,经验来源于实践生活。生活是灵活多变的,那么对知识的传授和吸取也不能一成不变。教师可以用生活搭建知识与学生的桥梁,在实践中理解知识,反过来用知识去指导实践。在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就是将课本教材中缺失了生命的知识重新恢复其活力,使学生从中充分享受研究与发现的乐趣。但“生活联想”不是凭空的想象,也不是把生活上的经验往课本内容生搬硬套,而是通过事物的相近性,让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教师将生活引入课堂,通过对生自学成才的联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他们的思想,可以借助以下几种方法:第一,借助新教材的优势,引入生活联想。我们可以依据新教材,课前布置一些与生活有关的作业,让学生带着问题深入生活,然后把生活中的问题带入课堂中与教师共同解决。第二,用常识引入生自学成才联想。课本中的每个知识点都与生活常识密不可分,而学生对生活常识的兴趣往往大于对课本内容的兴趣,这时教师把生活常识引入课堂中,让学生通过常识联想到知识,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三,把生活经验引入课堂。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经历,也有不同的经验,这些日常生活积累下来的经历和经验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教师让学生充分运用这笔财富,主动深入课堂。这要求教师首先了解学生所知所感,联系课本提出与学生生活的有关问题,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然后再根据科学知识找出他们的不足。这样既让学生学习到知识,又让他们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第四,运用实例,建立生活联想。生活中有很多的实例,看似与课程无关,但是只要仔细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教师就可以用形象化的事物来解释抽象的事物,加深学生的理解,促使他们认真听课。
篇6
情况
学生的知识技能实际、能力状况以及非智力因素等情况分析六年级学生对原自然学科的掌握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大部分学生还只是停留在形象理解和认识上,对现象的本质属性还没能上升到一个理性化的高度,动手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本学期要
达 到 的
教学目标
本学期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等)通过4项主要的活动,培养学生在动手、动脑方面的能力,同时培养他们亲近自然,热爱科学的品质,这四项主要活动是1、工具与机械
2、形状与结构
3、能量
4、生物的多样性
本学期教
学的主要
任 务 和
要求
1、通过认识工具与机械,掌握工具的基本原理及使用技巧,并能使用这些简单机械解释生活中的应用例子和设计省力的机械来帮助解决实际生活例子;
2、通过对形状与结构的学习,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小常识,并掌握一些建筑上的应用技巧的原理,同时能应用这些原理自己动手设计和制作“桥”;
3、了解和掌握能量的来源和它的转化过程,同时提高学生合理利用有限自然能源的意识;
4、通过校园或自然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生物的多样性的特点,以及人与人之间长相差异的原因,同时增强学生亲近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和主动性。
教材的重
点和难点
1、通过认识工具与机械,掌握工具的基本原理及使用技巧,并能使用这些简单机械解释生活中的应用例子和设计省力的机械来帮助解决实际生活例子;
2、通过对形状与结构的学习,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小常识,并掌握一些建筑上的应用技巧的原理,同时能应用这些原理自己动手设计和制作“桥”;
3、了解和掌握能量的来源和它的转化过程,同时提高学生合理利用有限自然能源的意识;
4、通过校园或自然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生物的多样性的特点,以及人与人之间长相差异的原因,同时增强学生亲近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和主动性。
本学期提
高教学质
量的措施
1、尽量安排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
2、通过秋游活动,指导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
3、要求学生每节课记笔记
教导处成员、学科组长会议
1、 工具性学科期中测试
2、三年级英语字母验收
3、镇一年级汉拼过关检测
4、六年级学生钢笔字过关检测
5、镇非工具性学科质量调研
6、教师“六认真”抽查
7、到村小随堂听课
8、继续了解班级特色活动课利用情况
1、镇语文教师基本功比赛
2、四优工程”初评、修改
1、辅导区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篇7
[关键词]农村中学 生物教学 农业技术 食品安全 实用性
农村中学的生物教师应该结合当地实际,在教授课本知识的同时,注重其实用性――渗透生活常识、农业技术、生产绿色食品。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生物,并能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和指导农业生产。
一、农村中学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农业技术和食品安全知识的必要性
农村中学肩负着双重任务,既要为上级学校输送人才,又要为农村经济建设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对于农村学生而言,中学毕业后,大部分的青年要进入社会生产与服务之中,并且,大多数人要从事农业生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地区多数以农业为主,依靠种植业、养殖业来发展区域经济。所以,种植业、养殖业发展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当地经济的兴衰、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农村中学的办学方向之一,就是为本地区培养发展经济的实用型人才,而生物学科与农村经济发展联系最密切。现行的中学生物教材中涉及到的知识有一半以上是动植物、环境保护、生态及人口知识,这些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生物教学中,让学生在接受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渗透生活常识、传授一些现代农业生产的实用技术,推广和普及农业科学新技术,生产绿色食品,显得十分必要。
二、农村中学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农业技术和食品安全知识的有利条件
1.农村学生对生物和农业具有丰富感性知识
农村学生从小就接触到动、植物及大自然,对农业生产及动植物比较熟悉,而且直接参加生产劳动,具有丰富感性知识。在生物教学时可利用这一优势,渗透农业技术知识,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在生物教学中,有便利的实验和实习条件
在农村,有广阔的农田、果园、畜禽养殖场,为生物教学便利的实验和实习条件。生物教材中涉及到的农业知识和技能(如农作物的栽培技术、田间管理,动物及家禽的习性观察和饲养等),都需要学生亲自操作、体验、感受才能形成较牢固的知识体系和技能。若将与此内容有关的课安排到实验场地去上,效果会更好。
3.各种实验材料和一些简易直观的教具容易得到
凡是涉及到动、植物方面的实验材料,在农村很容易得到,而且有些比较简单的动植物材料,稍加整理就可以制成直观教具,还能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动手能力。
4.有利于学生开展农业实验探究和老师进行教法、学法研究
农村中学附近大都有很多生态系统、食物链、环境污染的实例;学生家中有农田、果园和各种畜禽养殖。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研究教法学法改革,并指导学生开展开展实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教学中渗透农业技术和食品安全知识,提高教学实用性的途径
教师结合农村学生实际,采用“学以致用”的原则渗透农业技术和食品知识。
1.通过分析农业生产中的一些现象,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种子萌发时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时,可以列举当地喜温性作物玉米、瓜类等在春季播种过早时,会出现“种子霉烂”现象。用生物学知识进行分析:种子萌发时,需要的外界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水分、充足的氧气”。造成“种子霉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早春地温达不到喜温性作物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要求(10摄氏度),种子受霉菌浸染而造成“霉烂”。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种子萌发时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的理解。
2.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生物知识去分析思考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师可提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例如,平时有些同学爱喝一些饮料,这些食品往往是添加了人工合成色素,虽然喝下去没有什么副作用,但色素本身又没有营养,不如喝白开水对身体好。又如,市场上烧烤的食品对学生也很有诱惑力,然而,烧焦的食品含有的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比较多;炒菜时不要放加碘盐太早,以免碘升华而使人缺碘,易导致大脖子病等。通过拓展和分析,让学生感到学习生物学知识很有益处,又富有生活情趣。
3.关注与生物相关的社会热点、食品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1)社会热点问题。随着经济发展和人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污染、人口、粮食、能源问题、生物技术等与人类生存质量密切相关的生物类热点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例如,1996年英国爆发的疯牛病、1997年香港禽流感、1998年东南亚猪脑炎、1999年比利时等国二恶英、2001年欧洲爆发口蹄疫以及2003年发生在我国的非典型性肺炎等。这些都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巨大的威胁,并且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性问题。
(2)食品安全问题。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也日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主要表现为:化肥、农药过量施用,使有害物质残留于农产品中;在养殖中乱用激素和其他药物以增加产量却使农畜产品却受到污染;在食品加工、制造过程中,使用劣质原料、添加有毒物质的情况屡屡发生;此外:病原微生物控制不当,引起的食物中毒;生物技术产品的出现、转基因食品的潜在危险,造成了食品安全性问题。
通过对热点问题的引入,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了知识面。
4.找准生物教学内容与农业实用技术间最佳的结合点,加强实用技术教育
找准最佳结合点,不仅传授的农业实用技术易被学生接受,而且有助于学生对生物教学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教学效率。
首先,加强理论知识渗透。教师应充分利用生物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尽量将农作物的种植和动物的饲养等实用技术渗透到生物课理论教学中去。
例如,在讲“种子”时,教师可渗透当地主要农作物的优良品种、介绍“杂交种子”的特点、杂交优势的利用;在讲到“植物的矿质营养”时,可介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和常见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所必需的矿质元素,进而讲怎样施肥、施何种肥;在讲“光合作用”时,引入间作套种、轮种、反季节栽培、立体农业、生态农业等高效的现代农业生产的知识;在讲“植物的茎”时,引入对果树、花卉的种植、管理有重要指导作用的顶端优势的概念,由此再引出除草剂除草原理及正确使用除草剂的方法,等等。
篇8
一、在课堂中引入生产和生活的实际
陶行知的名言“生活即教育”人所共知,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教育扎根于生活,这和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生物本身就是一门强调实用的科学,它与生活、生产的实际密不可分,这就告诉我们在生物教学中必须走生活化的道路,加强与生活的联系,这样做不但能将生物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而且还能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生物学科在现实生活中是有用武之地的,自然就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优化他们的学习动机。
例如,笔者在教“蛋白质的代谢”这一内容时,笔者告诉学生生活中的一个小常识: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都提高了,豆浆、牛奶成了人们早餐的必需品,很多人喜欢空腹喝豆浆、牛奶,或者只喝豆浆、牛奶别的什么也不吃了,其实这样营养都流失了,是一个错误的习惯。为什么是错误的呢?怎么吃最营养呢?在问题的激发下,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他们会觉得所学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原来如此紧密相关,这么做到底有哪儿不对呢?接着教师引领学生带着疑问开始学习“蛋白质的代谢”,空腹喝豆浆、牛奶,其中的氨基酸被氧化分解了,来供给生命各项活动需要的各种能量。所以科学的方法是先吃馒头、面包等面食,然后再喝豆浆、牛奶,这样就能够由含糖的馒头、面包等面食氧化分解后供给能量,那么氨基酸就可以用来完成不同组织蛋白和酶的合成,或者在氨基转换作用下形成能被人体有效吸收的新氨基酸,这两种方式和上述方式就是蛋白质代谢的三条途径。当学生明白了这一切之后,他们对蛋白质代谢的这三个途径自然就有了无比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了解了生活中必备的常识,正确地养成了良好的饮食习惯,更加有意义的是将生物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二、在课堂中引入新的知识热点和科技成果
新一轮课程改革更加关注科技与社会这个学习目标,相比传统的教学只限定在教材的圈子里有了重大的突破,对以往课程中存在的缺陷也予以了关注。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生物教师要善于使用多媒体技术,有意识地将生物学科研究领域中的最新进展、重要成果以及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比如转基因植物等引入到课堂中去,用这些新鲜的信息去激活学生的热情,增强他们的兴趣,帮助他们树立高远的个人理想。
例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学到“营养的代谢”这一内容时,就可以补充三鹿问题奶粉引起的中国乳业震荡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信任危机。在讲解“病毒”这个概念时,笔者就告诉学生现在世界流行的一些影响较大的病毒,比如甲型H1N1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猪流感病毒、非典病毒等,对这些曾经在我们身边肆虐引起恐慌的病毒进行研究,分析它们能大规模传播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已经了解的一些人体免疫常识,引导他们去探讨如何有效预防这些病毒。在讲“受精作用”时,笔者向学生介绍目前最先进的治疗不孕不育症的“试管婴儿”技术和“克隆”技术等最新的研究进展和现状,结合道德与伦理的相关知识,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谈谈自己对“克隆人”的观点。
在讲杂交育种时,介绍我国育种专家袁隆平秉持坚忍不拔的科学态度,培育出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为解决世界粮食危机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在讲人类基因组计划时,介绍中国在基因测序方面的进步,也担任了1%基因组测序任务,并且首次对水稻基因组进行测序并绘出草图。
三、在课堂中引入科学家的故事
生物学是一个循序渐进、团队合作的探究历程,如同牛顿所说“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它的每一次进步,每一项发现,每一次成果,都是众多科学家前赴后继,努力工作的结果,都有许多感人奋进的故事。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材料,介绍科学发现史和科学家成才的故事。通过这些事迹,学生可以学习科学家的发现、创新、假设、实验的探究过程,学习他们在客观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模拟、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总结的思维方法,学习他们不怕失败勇于挑战的科学态度,学习他们不畏艰辛勇于拼搏的工作作风,学习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不懈追求的科学精神。
例如,笔者向学生介绍虎克是怎样自制显微镜,发现细胞,为生物研究进入微观世界奠定基础的;达尔文是怎样经过环球航行,采集标本,提出自然选择学说,打破了唯心主义学说的;孟德尔是如何通过八年努力,提出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为研究遗传规律指明了方向的;摩尔根是怎么通过饲养果蝇研究出遗传学第三定律,即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为变异的出现阐明了本质的;沃森和克里克是怎样亲密合作发现提出DNA的双螺旋结构等等。
篇9
现有的基础项目为:
月卫生评比栏,天气预报生活小常识栏。
月卫生评比栏:
每月展出各班卫生评比状况,卫生良好班级可得卫生流动红旗。以此鼓励各班级积极搞好自班卫生。卫生评比标准按月扣分的多少计算,每周卫生检查次数应各班一致。扣分最少的为优秀班级。
天气预报生活小常识:生活部下学期将把两者分开,天气预报一栏,贴出当天与第二天的天气状况,夏季填写防晒指数,冬季填写穿衣指数。生活小常识,天气气温变化随之带来的易发疾病的防止知识及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如白衬衣的多次清洗易发黄,可在清洗衣物之前在水中点入一滴蓝色墨汁,清洗后的衣物微发淡蓝;向新生介绍长春的乘车路线;另一个是初到异地,许多同学会水土不服,我们可提前张贴防治知识;最重要的是由同学们自己提出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定期解答。
制定流动红旗制:每个月末的评比之后,把锦旗发放到得第一名的班级中去,每月在系里流动一次。
宣传板:
新楼竣工,生活部预备择一合适地点,做一个生活部专用的宣传板。因为生活部需要每天更换张贴的东西多且琐碎。
下学期班级画室卫生评比细则有所改动:
(一)平时室内卫生评比标准
1.地面有烟头扣5分。画室内吸烟个人扣5分。
2.地面不净扣2分。
3.地面有杂务扣2分。
4.明显未倒垃圾扣2分。
5.窗台,门玻璃不擦扣2分。
6.室内墙壁有鞋印扣3分。
7.卫生物品摆放不齐扣3分。
8.墙壁粘贴画不整洁限期改正不改者扣2分。
(二)扫除卫生检查标准。
1.以上每条标准严格执行。
2.室内死角有赃物扣2分。
3.墙内不得有脏迹,污点扣3分。
4.室内物品摆放不整齐扣2分。
(三)室内有新颖设计的文化角适当加3—6分。
(四)在卫生检查中不配合检查取消当月卫生评比资格,随意改变卫生检查表者扣5分。
(五)全院卫生大检查有两次不合格班级取消本学期班级,成员各项评比资格,以及个人奖学金的评比资格。
活动计划
9月份长春宣传月
主要以黑板报和海报的形式,从各个方面介绍,让新生了解长春
9月06日----9月12日旅游风景名胜古迹
9月13日----9月18日美术用品的购买去处
9月27日----9月30日“我眼中的长春”主要展览同学们的作品,形式不限,摄影文字绘画海报招贴行为艺术等均可。9月10日左右就将这次活动的征集海报贴出去。
十一长假前做出一份“十一旅游指南”,并标明出游一定提高警惕防盗!
10—12月生活常识宣传季
活动范围设计系广告系
活动目的让大家了解更多的课余知识,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付各种小麻烦,健康渡过每一天。
学生会下半年工作计划
活动要求首先每班由生活委员组织,做一个题目为“生活常识宣传栏“的主题,这样一种形式的海报。规格在2开,内容的一些健康常识,生活小常识为主,制作形式不限,每班同学都要积极参与投稿,集思广益,多多益善。每个班的作品轮流张贴在一楼大厅。制作优秀,新颖的颁发奖状。然后在12月份举办一个“生活常识知多少”的颁奖晚会,晚会以有奖知识问答为主(问题多来自于张贴过得海报上),穿插歌舞,还有对这个宣传季的总结,立若干奖项。
纳新
对于生活部所需要的部员,以下六点为基本要求
第一:申请书应出自己真实想法,不得抄袭,字迹要求工整。
第二:专业和文化成绩优秀,最好会写pop字体或毛笔字。
第三:面试时不紧张,心理素质强,游刃有余。
第四:不惧别人的脸色,在工作中遇到阻碍也不退缩
第五:我们最需要的就是能吃苦的,能够每天主动地检查卫生,立竿见影,
眼里有活这样的成员。
第六:要在工作中铁面无私,苛刻一些,绝不能心软。
对于参加纳新面试的同学,我们将会提出以下问题
1.如何看待“利益”?
2.认为怎么样提高设计系卫生质量?
3.为什么要加入生活部?
4.谈谈在工作中的团结协作精神?
5.如果加入生活部,今后打算如何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6.怎样在工作中使用“创新”?
7.为什么要进生活部?
8.大学生教育方面能否采用管制手段?
9.怎样调整工作与学习的紧张关系?
10.你是怎样理解“做人不需要技巧,做事需要技巧“这句话
11.对动画学院院风的印象如何?
12.认为学生干部应该怎样带领学生积极向上
另外,最好为班级干部。
笔试:题目一怎样从全局考虑,不要说空话。
篇10
[关键词]生物教学 衔接教学
1 高中生物教师要充分认识初中生物科教材
高中生物科教材是以初中生物教材为基础的,如今许多的中学初中与高中分离,如果没有充分认知初中生物教材,就会给高中生物教学带来一定的不利因素。初中教材内容通俗、具体、简单;而高中内容概括、抽象、复杂,牵涉知识面广、重理论分析等。另外初中个别学校特别是农村大部分初中学校实验设备配备不齐,部分教师由于非生物专业出身而难以把握生物学的准确性等现象。我们已经认识到初中生物教学与高中生物教学是有其内在必然的联系,学生的认知、教师的教学,都是以教材为基础的,所以生物教师要认真研究初高中教材中的变化。要通览教材、大纲,课标,重点理解和把握初高中生物内容主题的互补和递进关系。
2 做好高、初中生物的衔接教学的策略
2.1 做好教学方法的衔接,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初中生物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的限制,较多的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进入高中时,学生的生理从少年转向青年,学习心理也就由“经验记忆型”被动接受知识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转变;在教学方法上则更多地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激发学习主动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的内容。因此,我们初中生物教师,也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要扎扎实实地做好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课堂教学方法上,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发学生对高中生物学习的向往。我认为这一点是我们初中生物教师处理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的落脚点、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首先,要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表图示、演示实验、教学模型、等直观材料,结合当前社会的热点和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生物与社会,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经济都有着重要的联系,以此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其次,要充分利用生物课程资源,如生活环境的自然资源;人类实践活动的实物资源;社会发展的信息资源;还可以从网络中获取丰富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的充分利用,使学生体会到,生物与经济、社会、科学密切联系,作用巨大,前景美好。
2.2 重视做好实验。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尤其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下实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生物学科中大量的知识是通过实验手段获得的,从而引导学生体验知识,感受知识的存在。高中教材中实验很多,有些实验方法与初中联系很密切,对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初中实验基础,做好衔接。而且实验过程对一个人的科学态度、思维品质的养成是很重要的。
2.3 指导学生高中生物的学习方法。
2.3.1 学会阅读自学。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都要求学生要进行阅读自学。阅读自学要有目的性、要带着问题去阅读,阅读之后应归纳知识要点,找出难点,提出感到疑惑的问题从而引发思考。阅读自学可以激发求知欲,思维积极活跃,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3.2 学会知识归纳。生物知识既有各自的独立性,又存在着内部联系,学生在学习过一段知识之后,应及时进行归纳、总结,以各知识点间的联系为线索,构制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常见的归纳方法有图示法、提纲法和列表法。图示法一般用于归纳几个知识点间的联系。提纲法适用于单元总结,而列表法则更适应于期中或期末复习。学生掌握并实际应用这些方法就可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增强学习效果。
2.3.3 学会科学的记忆和正确的理解方法。教会学生改变初中时的死记硬背法,学会科学的记忆法,记的时候不要盲目记忆,要跟生活中的经验联系起来理解;要仔细了解课本内容,理解和记忆基本概念,并根据每单元的学习目标,联系各个概念进行学习,不要只记忆核心事项,要一步一步进行深入的学习,要正确把握课本上的图像、表格、相片所表示的意思,把所学的内容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理解,把日常用语和科学用语互做比较,确实理解整理后再记忆,把内容用图或表格表述后,再进行整理和理解,实验整理以后跟概念联系起来理解,把握实验目的,把结果跟自己的想法做比较,找出差距,并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养成写实验观察日记的习惯,以学习资料的解释部分和习题集的整理部分为中心进行记忆。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