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专业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3-11-17 17:47: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设计专业调研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境设计专业调研报告

篇1

关键词:环境设计专业;园林绿化设计课程;教学问题;教学改革

1环境设计专业园林绿化设计课程授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专业及学生特点定位不甚准确

就专业特点来讲,农林类院校常设置多门园林植物相关课程,形成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对于植物的学习多基于其生态习性,涵盖到对植物细胞、组织结构、器官形态结构、生长发育及与人关系等方面的教学,致力于为园林、农学、林学等相关系统性学科学习夯实理论基础。而我院作为艺术类院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园林植物课程课时量受限,课程设置较为单一,不成体系。此外,老师们的专业背景也不尽相同,有农林院校毕业的理论基础深厚的,也有更擅于设计实践,但理论知识基础薄弱的。就学生特点来讲,环境设计专业学生以艺术生居多,艺术生注重艺术实践,具备良好的艺术素养,但多轻视文化理论学习,学习能力欠佳。我院“园林绿化设计”课程安排涵盖两部分:①对园林植物艺术性的学习探索;②对植物学和绿化养护等植物基础知识的讲授。但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对植物自然属性、文化属性、美学效果及配植形式等知识饶有兴趣,但在听纯理论性专业知识时,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并且在最后园林植物方案设计阶段,也显现出理论与设计实践脱节的情况。以上这些反映出课程安排需要对专业及授课对象进行准确定位与剖析。

1.2教学目标落实不甚完善

本院“园林绿化设计”教学目标有两点:①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使学生了解中外园林发展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能够识别本地常见园林植物,掌握其基本习性及园林用途,领会不同类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植物配置手法;②塑造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能正确阅读园林工程设计图纸和领会设计意图,具备运用多种构图规律和手法对各类园林绿地实例进行分析、评判和鉴赏的能力。能够胜任植物配置设计项目。从教学目标便可看出“园林绿化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课程安排需实施理论与实践并行,但在实际教学中更侧重于课堂上理论知识的传统讲授,实践环节多是学生课下自主选择场地进行实地调研,制成植物调研报告。实践教学部分形式单一,且缺少统筹计划,对课程教学目标的落实不甚完善。

1.3课程作业设置不甚合理

“园林绿化设计”课程作业分为三部分:植物实验及实验报告撰写、设计案例方案还原和方案设计。前文已分析环境设计专业及学生特点和学习特征,农林类院校课程中实施的植物实验及记录环节并不特别适用于艺术性与实践性较强的环境设计专业,这一环节对于植物知识基础薄弱的设计类学生而言,接受起来稍显吃力,作业完成度不高,他们也由此产生消极对待的情绪,这是我们需要正视的问题。此外,方案设计部分,同头课老师对场地基址尺度有明确统一,但设计场地类型及图纸则各自行决定。几十位同学从老师提供的两处基地图纸中选择一处进行场地规划与植物设计,场地类型难免单一,学生课堂所学的各类型园林绿地规划及植物配置方法无法在方案设计中得以运用,学生设计构思受限,理论与设计实践脱节。

1.4课程考核项目不甚具体

“园林绿化设计”课程作业成绩组成是:调研汇报30%+设计作业30%+设计说明20%+展示效果10%+平时考勤10%。考核项目分类稍显粗放,课程学习具有较强的过程性,因此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也需要细化到各个阶段的表现,注重过程评价。譬如在调研汇报中,只对后期调研汇报形成了总体评价标准但并没有对学生前期调研计划、中期调研参与度形成合理成绩分配。再有设计作业部分,没有对前期方案草图阶段及中期方案讨论、修改及跟进阶段的学生情况形成考核评价。这种情况一是容易造成最终成绩评定不合理,二是容易让个别学生产生浑水摸鱼的侥幸心理。因此,课程最终的考核项目要进行具体细化,由此制定出详细的评价依据。

2环境设计专业“园林绿化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探讨

2.1正视专业及学生特点,扬长避短

前文提到环境设计专业关于植物相关课程只有一门,其中还要涵盖到一定的植物基础知识讲授,这在农林类院校原本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然而放在艺术类院校则需要进行合理浓缩。同时,鉴于艺术类学生理论性知识掌握起来吃力的现实情况,也需及时调整理论部分的课程编排方式。譬如可以充分利用不同专业背景老师的各自所长,系统安排理论讲授,实施大课与小课并行的方法。具体而言,适当安排课时,调用有农林类院校学习背景的授课老师为学生合班集中讲授植物基础概念及生态习性等理论知识,然后再分班由设计经验丰富的老师对学生进行植物艺术性、植物配置原则及手法等知识讲授,并做完整的调研指导。前文也分析了环境设计专业艺术类学生具有良好的艺术审美力及表现力,因此课程改革中要善于扬长避短,为学生提供充分施展艺术表现力的机会,表现在“园林绿化设计”课程中可以是发扬学生手绘特长,通过实地调研,让学生每人以记录手账的方式制成一本植物图册,除封皮、植物目录外,每本图册总页数不少于10页,册子内部每页绘制植物群组一组,包括平面图、群组效果图和主要植物标注,每组植物种类不少于三种,以现实植物场景为依托,可运用课堂所学植物及其配置原理,适当调整,使植物群组最终平面及竖向配置合理、层次丰富、树形多样。由此增强学生植物调研兴趣,10套甚至更多的植物配置实例转绘及再设计进行下来,学生便形成一定的设计优劣评估能力和方案设计能力。

2.2增设体验式实践教学环节,制成调研场地信息库

在原有课程安排中增设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以老师为引导,学生为体验主体,老师带领学生到较具代表性的场地进行实地讲解。体验式实践教学不同于传统“灌输式”被动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自身体验、调研与内化。具体而言,第一步,同头课老师在备课期间,共同商榷确定数处当地较具代表性的不同类型的园林绿地,并亲自走访调查,最终制成较为完备的调研场地信息库,尤其着重记录各园林绿地所使用到的典型性、多样性的植物图像,为其标注名称,建成植物资料库。第二步,在理论课程结束之后,即时将这些植物资料发放给学生,学生自行组建调研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前往老师指定的园林绿地展开首次调研,调研内容包括场地概况简介、设计理念、平面图、功能分区、地域性特征、植物名称及类别、典型性植被群落结构形式、配置手法等,制成图文并貌的速写调研笔记及植物图册,并明确记录调研感受及疑惑点。第三步,老师集中带领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场地二次参观调研,老师就布置的调研内容在调研现场展开提问,就学生反馈情况,进行关键问题分析与解答,并要求学生在调研笔记上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二次调研记录。第四步,返校后要求各调研小组先在组内展开讨论与体验汇报,推举一人制成调研报告小结。第五步,老师组织全班性的调研小结分享,各组委派一人进行陈述,可互相质疑,形成开放的汇报氛围。

2.3加强课程作业实践性与多样性,制成课题设计场地信息库

课程理论教学涉及到街道景观、公园景观、居住区景观、校园景观和广场景观等5种不同类型环境的植物配置讲授。为了使学生所学理论更好落实于设计实践,课程作业需要打破传统单一的场地图纸选择模式,同头课老师需要共同调研、讨论并决断出数套图纸,最终归为5大类设计场地信息,以供学生在课题设计时选择。老师把控学生选题,同班级内提倡图纸选择的多样性,各小组间降低图纸重复性。由此一来,学生在设计及课题汇报过程中,能看到其他同学关于不同场地植物配置的不同设计构思,有利于所学理论知识的验证,更有益于拓展学生思路,锻炼学生设计能力。

2.4完善课程考核体系,加重过程性考核

“园林绿化设计”课程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提升植物配置及表达的实践能力,理论与实践运用情况是课程考点,因此考察调研与课题设计将作为两大考核重点,加之平时考勤,初步得出考核比重为:考察调研占30%,课题设计占60%,平时考勤占10%。前文提到“园林绿化设计”课程具有较强的过程性,需要注重学生过程性考核,细化各阶段分数比重,具体而言,考察调研评分比重细分为:一次+二次调研占10%、调研笔记+植物图册占10%、调研小结汇报分享占10%;课题设计评分比重细分为:草图方案推进占10%、场地植物配置设计相关图纸完成占50%。由此,加大了课程形成性考核比例,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评价更具完整综合性和严谨性。

篇2

关键词:生产性;环境设计专业;工作室制;岗位职业能力

环境设计专业的教育构架体系在建设过程中必须紧跟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对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进行充分的研究与学习、吸收,在教学实践验证中不断提升环境设计专业的“高层次、多维度、宽口径、多平台”的人才培养质量。而且环境设计专业的建设发展应以学科科研建设为根本性引领,以“学科科研驱动专业构建”“教师研究促进专业教学”“科研成果转化工程实践”这三大专业建设思路为主旨,强调本专业与其交叉专业的融通式共同建构,从而凸显其专业建设雄厚而宽广的学科知识系统。

一、岗位职业能力与课程系统精准对接

环境设计专业的整体构建应体现开放融通的学科特点,强调创新能力培养、对接职业技能标准的环境设计课程知识体系,深化以“理性教学、夯实基础、鼓励创新、整体设计”为主题的1~4年级的精细化本科教学改革方案。整合课程、精炼主干、任务驱动、问题导向,即形成以“现代室内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小型建筑设计”三大设计课程群为主干核心,技术类和人文类课程为两翼的“一核梢怼绷⑻迨健⒀芯啃汀⑹导化的知识框架体系。其次,须积极探索分阶段和多层次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突出设计实践教学的主导地位,启发学生掌握“特殊到一般、具体到抽象”“设计理论链接设计案例操作”的专业认识规律,籍此形成由认知实践、工程实践到真实项目设计、毕业设计的完整实践学习过程。另外,还须积极建设制度化的国际联合教学平台并开展校内跨专业的课程设计、校企合作交流设计,综合塑造“景观设计、室内设计、施工设计”三大职业岗位群,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内生性培养。通过设计课程教学、设计工作坊课程、企业赞助课程、竞赛课题导入课程、校际联合毕业设计课程等多种形式,加强实践性教学的力度和厚度。在环境设计专业建设过程中,亦可延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和职业界人士为环境设计专业师生提供最前沿、最实用、最经典的学术讲座,以建构浓厚的“学术型、研讨型、实战型”设计教学氛围与人才培养机制。

在制定专业课程系统、综合素质培养与多方面能力训练方案的过程中,可在参考国家重点院校相关课程的基础上,组织专家进行多轮式深化研讨,充分论证与修订完善环境设计专业吻合社会人才需求要点的动态式培养计划,以更好地体现“应用型、高素质、重复合、促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促进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综合提升,推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质量与三大岗位群职业能力要求的精准对接(见表1)。具体的建设措施包括推进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全面转向具有互动特征的、师生开放探讨的研究型教学,加强实验性、主题性课程的建设,深化毕业设计及设计报告的质量管理以及学生设计工作室建设等措施,积极推行“实验设计工作坊”“设计创新孵化器”等创新拔尖人才的培育机制,开辟第二课堂,培养专业拔尖的学生,且进一步通过教学设施的重构、实践基地及企业导师的拓展,为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营造综合的工作模拟氛围,帮助其自主创业。

二、支撑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条件

(一)构建一支富有“创造力、研究力、实践力”多元化结构的教师团队

环境设计专业师资应具有多元化、专业化和职业化的高素质特色,“自强不息、努力拼搏、追求卓越”应是教学团队成员所共同推举的大学精神和教学文化,即不仅追求设计理论研究的品性,更加注重设计实践底蕴的同步操作。而且必须形成一支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的专业梯队,专业教师亦应具有较高的教学及学术研究水平、稳定的研究方向和系统的研究成果,能以高度的责任心对每个教学环节进行认真实施,为培养优质的应用型环境设计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还应持续不断地培养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积极鼓励他们参与社会项目的设计,或采取与企业合作等方式,将其设计实践的经验、体会融入课堂,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兴趣,并积极摸索出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平台国际化、师资队伍多元化、优秀生卓越培养持续化等一系列教改措施,探索建构出一个科学、合理、系统的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群。

(二)搭设一个富有成效的“三位一体”式专业发展支持架构与系统平台

1.教学改革支持

(1)学校层面可通过招生就业渠道、实习渠道调研用人单位和实习单位意见,并召开相关工作研讨会,反馈至环境设计专业的职前培养;学校须鼓励环境设计专业进行深度的行业和社会调研;应适时组织召开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组织商讨人才培养的修订,邀请学科专家、行业专家参与相关讨论,聘请相关专家审定修订后的人才培养动态方案等等。

(2)积极改革教学内容,加强高水平课程建设。以精品课程、MOOC课程、微视频课程等教学资源建设为龙头,鼓励环境设计专业教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加强课程资源数据库建设,比如展开校级精品课程立项建设,积极鼓励其申报国家、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并予以资助。

2.装备条件支持

(1)基础性设施建设。在实验中心建设方面,结合设计教育类的特殊性,学校应整合校内资源,创建集教学实训、教学模拟、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开发等多个功能于一体的设计基础实验中心,该中心由学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为环境设计专业教育实践能力训练服务。

(2)结合环境设计专业特质的特色性设施建设。根据环境设计专业的特点,学校统一规划、统一预算,对于重点专业方向(如室内设计方向、建筑设计方向等)特色发展的专业实验室予以支持并采取优先建设的原则,持续加强环境艺术设计实验室、建筑材料与结构设计实验室为主导的设施建设。

3.经费重点支持

对于环境设计专业建设所需的实践条件、图书资料、师资引进等费用,学校根据规划,统一预算,进行资助,对重点专业方向执行优先预算、优先资助的原则。

三、全方位吸引优秀生源的制度和措施

通过加强招生宣传,提高环境设计专业在考生中的知名度,通过奖、助学金,国内外合作交流等激励措施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通过与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及环境设计企业、建筑设计企业、工程施工企业、创意文化企业、产品设计企业等合作单位采取委托订单式培养等方式持续吸引与保障优质生源,同时也可为其解决高层次设计与管理人才的紧缺问题。

(一)制度

1.激励机制回馈优秀学生

建立与学校招生制度改革相适应的环境设计专业招生工作制度,如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加大对高分考生的奖励力度,凡达到省一本线被正常录取并报到入学的考生,即可获一学年学费奖励;亦积极回应考生的关切,发挥新媒体在招生宣传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2.优质师资吸引高质学生

建立开放、多元、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从国内外重点引进具有教授职称和博士学位的学科带头人;扶持并创造条件使相关教师晋升职称;实施学院“特聘教授岗位制度”。保证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师源结构、职称结构合理的、德才兼备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为吸引全国及本省的高质量优质生源提供师资保障。

3.多元渠道培育有志学生

利用社会资源,拓宽学术交流的渠道,了解学科前沿的研究信息,拓宽知识视野,建立长期与国内外著名院校、同类院校、专家学者的信息联系和学术交流机制,建立与行业企业紧密的合作交流机制,为学生的个性成长与共性发展提供广阔舞台。

4.师生互动关爱就业学生

通过进一步完善合理的学生成长制度机制,开拓创新,团结协作,加快改革与发展步伐,鼓励教师加入各类专业协会和行业协会,并兼职或担任专家评委,不仅能够提升本专业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更能为学生的就业铺设通畅的管道路径。

(二)措施

1.以实践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在切实保证基本教学要求的同时,结合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大力推进设计实践教学改革,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增加提高型和创新研究型的实验性设计教学项目;在管理运行方面应建立时间、空间、内容“三维”开放的公共运行管理机制,以满足不同个性、不同水平、不同时间安排的学生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在完善“1+2+1”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通过教学计划的修订,优化课程组合,形成独立完整的专题设计,进行从课堂汇报、设计报告到实践成果的综合评定,由此完善环境设计实践课程的系统性,提高实验性设计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2.以课程建设为依托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加大实验性与主题性教学的力度,增设实验性艺术综合设计、时尚设计等教学专题,并逐渐向研究型课程过渡。以现代课程理论为指导,从高等教育学学理的层面进行课程的全面整合,确立课程标准,重组课程结构,扩充教学资源,改革课程设置,凝炼课程内容,注重原创性的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扩大现有任选课的门类,增设讲座、报告和交流课程。加强各类设计社团的体系性建设,如景观设计社团、室内设计社团等,强化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

3.以产教融合作为支点开发设计实践教育

构建实验、观摩、校内实训、考察、实习、研习相结合,不断线的实践教学体系,积极探索定岗实习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为主线,以艺术设计实验、创新和操作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完善、拓展、建设等方式,建立实验型、创新型和操作型的校内实验室,以弥补一般课堂教学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同时,鼓励师生带着专业研究问题和项目深入企业,详细了解企业的生产、建设、服务、管理和运行规律,掌握企业各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将环境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的岗位实际需求相结合,鼓励师生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相关调研报告,收集形成相关教学案例,取得相关专业技能等级证书或行业资格证书。

四、环境设计专业培养实效的评估机制

评估环境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能否达成,关键在于“三个强化”,即强化环境设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强化专业建设的合理定位,并强调“两个突出”,即突出专业的内涵建设和突出专业特色发展。同时,构建环境设计专业教育的质量监控体系,以推进本专业设计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设计教育质量;建立与与企业界的联系机制,依据培养目标以及产学研结合标准、人才培养对设计产业发展的适应性等对本专业办学状况进行“评价与诊断”。

本专业评估流程中的自评报告是自评工作的文字表现形式,应对照指标要求,通过举证的方式,详细说明为了达成人才培养目标所开展的各类各级评价评估方式与效果,以及教育教学实践与取得的成效,以阐释本专业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途径以及目标达成的程度。现场考查的主要目的是核实本专业《自评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以了解《自评报告》未能反映的相关问题,对本专业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程度做出判断,并明确指出本专业存在的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通过《自评报告》与《现场考察报告》,进而输入得出本专业的《认证报告》,以全面评价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即说明定期评价培养目标的达成度以及定期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的制度、机制是否已形成,同时,必须详细阐明培养目标的制定过程、持续修改过程中行业和企业的介入情况(见图2)。

篇3

【关键词】环境设计 创造性思维 教育培养模式

思维是人脑对事物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联系进行认知的过程。对于环境设计而言,从最初的场地分析,到设计理念,从凝练设计创意到付诸设计表现,这一系列过程从始至终贯穿着主体的思维活动,而设计作品的核心更是强调一种创造性思维的行为再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长期以来一直是设计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目标之一。正如柏拉图所倡导的:“教育的基本原理在于,使人们在孩提时代就建立起良好的思维体系”①,设计教学中对教育模式的探求,其实质是寻找形成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一、环境设计专业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环境设计是针对室内外人居环境进行美化与装饰的空间艺术,设计除满足场地的功能属性外,还要求对社会文化和审美需求进行创造性表达。因此,其设计思维的形成既有理性的分析研究,同时也包括了感性的发散与抽象,具有一定的独特性。笔者借鉴斯滕伯格(Sternberg)提出的“创造力三维模型理论”②,综合专业特征,可将环境设计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信息整合层面。作为一种有目的的创造,设计思维的形成是一个过程,必然建构于对形式、方法和文化等主体知识认知的基础上,现代设计观念中许多重要的思路均是与材料、工艺以及科技等发展紧密联系的。创造性成果必然有着一定的思维原型,没有对学科以及相关知识的综合理解是无法超越的。综合而系统的知识体系,明确而有效的操作方法以及表达形式,均是环境设计专业创新思维形成的先决条件。

第二,思维导向层面。环境设计过程中,设计者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一定的设计理念与取向,而这些理念与取向的形成都深刻渗透着设计者所处社会的价值观。价值观是对客观事物的价值标准、价值信念,以及价值规范的稳定的思维模式,在环境设计领域表现为对专业的本质理解和对设计问题的相对固定认知。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思维在一种文化环境或多种文化交流中形成了一定的信息模式和创造原型,内在地决定了设计的走向。

第三,思维输出层面。设计构思并非一次性构想而完成,其既需要形象思维对现有形式进行联想、抽象、重构以及再创造,也需要逻辑思维对场地环境、设计要求以及技术条件等多种因素进行科学分析、综合以及总结。排除分析阶段中各种不合理因素,将形象进一步通过某种形式完善与发展。这两种思维交替反复,实现了从经验概括到理论形成的思维深化过程,同时在思考中触发设计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将设计思维向设计语言转换,以形象化、直观化的图纸来对构思进行表达与阐述,同时其内涵反映着设计的逻辑与本质。

二、以创造性思维为导向的教育模式

(一)阶段融合,主轴明确的课程结构

环境设计有着多层次、多类型、交互影响的知识结构,全局化地认识知识间的逻辑关联性是筛选有效信息、形成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合理的课程体系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信息择取观念与综合化的思维方式。

一方面,在知识层面上强调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目前,环境设计多数课程设置是以“点”的形式出现,仅在固定的1至2个学期集中完成,③如设计表现、造型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而这些看似技能训练的基础课,其实质是关于如何观察、理解和设计的素质训练,其在高年级景观设计与室内设计课程中都需要综合应用。因此,可以在保持总学时不变的条件下,将基础课程拆分延伸到多个学期中,保持连续性,减少每个学期的学时。同时将高年级的设计课程,以方案分析、设计认知或情境设计等形式部分延伸到低年级。这类课程可以采用专题或教师工作室课题等形式,如开设方案分析课程,教师通过对某一主题项目的分析,由具体工程实例到抽象设计方法,有针对性地要求学生进行资料收集、评判以及成果汇报,从而实现“认知――筛选与提炼――观点输出”的思维建构模式。

另一方面,针对不同知识类型,归纳为“技术线”“理论线”“设计线”来明确教学目标与线索。其中,“技术线”侧重于美术技法,造型原理以及工程技术,是设计实践的基本支撑;“理论线”强调史论合一,通过对设计史、美术史、城市史论的构架,从历史与理论中获得智慧和创新的基础;“设计线”则是课程系统中的主轴,具体而言,通过各阶段设计课程对“技术线”“理论线”中知识的运用与拓展,联系相关学科,有所侧重的同时突出各线教学内容间的联系。如技能线中的表现技法课程,不局限于单纯的临摹或写生,可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设计作业,有主题性地完成。

(二)主动化、参与性的实践教学方式

环境设计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一名合格的设计师,除应具有专业知识、设计理念以及经验技巧外,更重要的是实践过程。通过实践加深对专业的理解和思考,真正把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可以说,实践的过程就是专业思维不断展开和提高的过程。

而教学中的实践并不仅是单纯地将项目纳入到课程中来,社会化的工程反而容易让学生可能听命于项目业主,其设计思维并未较传统课堂听命于教师有所不同。实践过程的意义,一方面是对课程中知识、原理以及技术的补充,更多的则是加深学生对实践中各种约束条件的转化,帮助学生扭转被动思维方式下“画设计”的现象,探求专业的社会性与复杂性。同时,教学中的实践过程也能有效推进教师与学生的讨论、双向交流以及互相激发,提供学生与本专业及相关专业教师广泛接触的机会,促进其专业知识的全面培养以及兴趣点的深度建构。

例如,可在中高年级组织指导学生积极参与专业竞赛与展览,针对不同年级采取“真题真做”“真题假做”或“概念方案”等形式。这类实践过程,一方面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打破从教学任务布置、课堂指导到设计考核的固有教学方式,有效地实现以问题为中心(problem-centre)、以课题来组织(project-organized)的新型教学模式;另一方面,这些挑战性的竞赛课题也要求各教学团队结合更广的专业背景和更深的理解层面以研究的态度来进行专业教学。从学生角度而言,参赛学生主动对竞赛要求进行资料收集,即就某一目标进行海量信息筛选、评判以及应用。学生除需要快速吸收与运用本专业的知识外,还会涉及市场调研、课题汇报,技术支持甚至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自发与规划、园林、市场乃至环境工程等各专业自由协作。

(三)多维度、开放式的教学评价体系

从设计角度而言,思维形成与输出过程中,设计师会不断评估方案的优劣。评估标准是与特定的社会文化和价值体系联系在一起。评估的结果反映了不同阶段设计师与成果之间的价值关系,并影响着设计师的思维导向,而评估主体的不同也会让设计成果呈现出复杂性与矛盾性的特点。

从教学评价体系而言,传统教学评价主要针对教师授课效果与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均是针对“教”与“学”的内部评价模式,其屏蔽了部分源于社会、行业以及企业等外部评判的有益信息。专业前沿信息以及发展趋势仅依靠教研室或教师个人的判定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应架构内外结合、开放的教学评价体系。如在设计课程教学中引入评委会制度,评委可以由教师、职业设计师甚至学生代表组成,在多方面评价意见的碰撞下,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设计成果进行多个层面的反思,完成设计思维的进一步深化与升华。同时也可以在高年级课程中,采用更多团队合作的设计工作方式,增加集体讨论的频率和深度,避免设计教学过程变成“教师讲,学生听”的封闭交流,提倡设计理念的共享和争论,尝试推行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体系,以引导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审视自身的同时重视团队的力量。并且,在评估标准上,应重视教学的过程性,避免片面评价,采用综合评分制,减少学生过于强调最终“图面”效果等问题。例如,环境景观设计课程的评分,可以采用场地调研报告,中期成果汇报,草图以及最终成果等部分组成。各个阶段有分项的评定标准,并以“议图”来取代“改图”,将指导教师的角色集中在学生自学能力的完善和培养方面。

结语

总之,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应重视学科专业特征,从课程结构、教学方式以及评估体系等方面统筹考虑,以“信息收集――实践参与――评估验证”为线索,建构完整、完善的环境设计创造性思维系统。保证课程与教学的有效性,并兼顾到学生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注释:

①萨尔曼・可汗.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互联时代的教育革命[M].刘婧,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191

②何克抗.创造性思维理论――DC模型的建构与论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8―39.

篇4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脱胎于20世纪90年代我国最初设定的工艺美术范畴的室内装饰专业,伴随着我国社会改革和市场化的进程,社会经济、技术、文化各方面日趋发展,室内装饰专业逐渐融入了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公共艺术设计、人机工学及文化生态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实践,涉及工程、技术、经济、生态、文化等各个领域,发展成为一门内涵深广边缘综合的新型学科。目前,国内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已经成为艺术类招生的热门专业,就业形势也随着人才市场的逐渐扩大而显得异常火热,但是在这种大的背景形势下,环境艺术设计行业却面临着人才匮乏的局面,归根结底,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的不够深入和缺乏实践训练,这最终导致毕业生在进入行业后,面临真实的设计项目时缺乏经验,而不知所措。据了解,目前在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环节教学中,大多数的实践平台和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时间都只能使项目设计停留在方案阶段,使其不能客观地指导设计工作。而概念创意设计教学着重强化学生基础素质的培养,通过概念创意的创新设计教学,使学生能掌握基本的设计思维与工作方法,其结果未必能够实现,但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感性思考和理性策划的能力,为其留有进入专业领域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后劲。因此,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必须立足当下,针对环境艺术设计“内涵深广边缘综合、实践性强”的专业特性,来寻求学科发展的方向与需求。

二、结合毕业设计的实践性教学课题研究

(一)课题概述。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的最后专业训练课程,要求学生综合运用以往所学知识和技能并针对性地补充和学习实际项目所涉及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了解项目设计的过程和要求。湖北文理学院作为保康县歇马镇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服务的援助单位,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接受了歇马镇政府的邀请,承担了所在镇的21个村庄进行规划设计,课题组团队成员由带2011届毕业班的专业辅导教师组成,团队结合本次课题纳入了毕业设计的实践性课程,结合学生毕业考察和毕业设计进行展开,学生通过这一毕业课题的学习和训练,了解和掌握项目设计的基本运作,并对新农村建设中的规划原则、现行政策法规以及新农村规划设计相关政策和方法规范等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树立对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价值观,有利于今后参与同类项目实践,提高专业设计素养和实战水平。

(二)课题的目标与要求。每年毕业设计课题都因项目而有所不同,往年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方向的学生大都以虚拟训练课题为主,设计目标和对象比较模糊,设计要求也不太明确,本次的毕业设计课题作为真实项目进行开展,目标明确,并要负担责任,因此对课题设计的要求和所要达到的目标相对较高。

1.课题项目背景分析。本课题名称为“保康县歇马镇新农村规划设计”,歇马镇地处保康南部,驻足沮水河畔,背依荆山腹地,大小山头418个,其中标名大山头37座,山峦重迭,沟河纵横。东与两峪乡的大岭交界,南与兴山榛子乡的黄家垭接壤,西与马桥镇的高桥河相连,北与后坪镇大石脑毗邻。属山区热带季风气候,因地势高低不同,气温差异较大,有“高一丈、不一样,阴阳坡,差得多”之说。歇马镇地域较广,地形条件复杂,海拔较高,其旅游资源丰富,产业目前以烟叶为主,以后着力发展以九路寨为中心的旅游产业,但是21个村庄的规划各有特色。

2.设计内容和要求如下。第一,以设计村庄的自身产业特色和村庄形态特色为入手点,对所在村庄的地块环境进行实地考察和分析,对地质地貌、产业结构、基础设施条件、民居建筑的历史、形制、风格、使用状况及周边环境作进一步现场调查和资料查证,并参考国内外相关实例的成功经验,完成调研报告。第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村镇规划编制办法》、《保康县总体规划(修编)》(2002~2020年)等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歇马镇提供的规划资料及有关建设意见,提出对所规划村庄的具体规划设计方案,包括如下内容:村庄产业、基础设施、居民点等规划设计方案;居民点详细规划设计方案;风景区沿线的景点规划设计;近期环境改造方案(包括环境和旧建筑的改造);新建居民点的户型和效果图方案;规划编制说明。第三,以本课题为基础,挖掘和整理农村民居建筑的历史人文价值和风格特点,以探索如何通过改造使新旧结合,重新彰显出其历史风采和地域特色为命题,完成毕业论文的创作,并结题。

三、毕业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与教法的创新与特色

毕业设计阶段是学生从学校进入社会或继续深造前一个重要的过渡期,因此选择合适的毕业设计课题,以及深入现场的教学方法是把握这门课程的两个关键要素,也是毕业设计教学实践的特色所在。

(一)创新特色一:教学和科研相结合解决毕业设计选题。毕业设计选题常常困扰着毕业设计的指导老师,选题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自2003年课题组申报了鄂西北新农村民居建筑模块设计的省级科研课题,课题组成员一直关注新农村建设和规划设计,自2007年开始课题组就将每年的毕业设计选题与新农村建设进行结合,课题逐步由虚拟性转向真实性,强调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2009年课题组参与第一个新农村建设规划项目,针对保康县城关镇的9个村庄进行设计实践,并关注农村快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的问题与再生话题,与湖北襄阳所处的鄂西北大环境发展的背景、社会环境以及工程实践紧密联系起来。2007~2010年历年毕业设计选题都采用真题真做的方式,确保课题的时效性和挑战性。一是教学的介入必须在项目进行前,使学生能了解村庄现状的真实情况:课题组成员的教师带领毕业班学生进入保康项目所在地,并驻扎在所在村庄,深入农户和田间地头,进行为期一周的田野调查,从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现状、村居建筑分析等方面取得了珍贵的第一手调研资料,并形成调研报告;二是选择历史价值深厚或有突破性利用的区域和乡镇为课题对象,对所在项目区域的地域特色、民俗民风、民居特色等作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有所重点地进行研究,特别是景区村庄形成的历史风貌,人文特点等作了更为详实的考证,使课题的深度和高度有所加强。三是村庄及其环境规模宜小巧适中,以便学生能集中精力深化设计,在实践过程中,选择难度较小、特色相对不明显的村庄让学生全程参与并完成规划方案的设计实践,鼓励学生组成课题小团队独立完成项目。

(二)创新特色二:深入现场的教学方法。项目进行前或早期是开展毕业设计教学的最好时机,这样学生可以针对村庄的基本现状做实地考察并撰写考察报告,到现场了解许多真实的村庄现状以及实施所面临的具体情况,并且联系县镇的政府代表、规划局、旅游局和相关技术负责人等在现场或其他同类项目带领参观和技术讲解,使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印象深刻,对他们日后快速适应工作岗位需求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通过以上谨慎的选题和现场的指导,使学生在乡镇规划设计、室内设计和环境设计、建筑保护利用等方面逐步建立起批判性视野,启发他们去思考新旧对话与共生问题。通过产学研的互动,不断建立一个将历史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

(三)毕业设计实践性课题研究的体会。一是通过对国内外环境艺术设计创新性教学实践的比较分析,围绕教学中针对设计创意、设计逻辑等问题展开研究,注重拓展学生的创新设计思维与方法。二是利用专题性、实践性较强的环境艺术教学课题和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三是以跨学科为启发点、依托毕业设计等实践性课程,提出多学科交叉融合密切的综合课题,引导学生作出基于对建筑造型艺术、技术、文化、生活经验等多维因素综合思考的创新设计结果。四是通过本项目,组建一批观念活泼、创造力旺盛的教研团队,以教师为表率迸发出设计原创爆发力来影响学生。利用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针对同一课题,从不同的视角来分析研究,取长补短,全面系统地满足专业教学。

四、结语

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网络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建设是体现高职院校办学实力的重要方面。要想办出特色、打造品牌专业,离不开专业建设的支撑。而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则是专业的课程建设。以课程建设为中心,则师资的合理规划、实验环境的配置、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等等专业课程的建设项目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建设项目间的权重比也就有了衡量和设置的标准。现就我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如何实践学校“五位一体”办学宗旨的实务进行剖析和讨论。

一、明确专业定位,确定人才培养方案

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集中体现在致力于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施计划――课程结构的特征之中。人才培养方案的确定,对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来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既要和行业、企业积极合作,出于前瞻性的考虑,又要从自身条件出发不能盲从。其关键问题在于培养目标的定位问题。通过定期开展人才需求调研、区域内企业调研、企业专家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毕业生调查反馈等多种手段。切实做好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工作,为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的制定提供正确指导作用。

具体的讨论和分析过程中要注重以下几点:

1. 注重企业实际需求的调研,准确定位培养方案。要充分调研本地企业,明确其人才需求规格、数量,才能更好的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适用性。目前,企业在选择导致当前高职学生就业难最主要因素的顺序如下图依次为:

① 社会适应能力较差(65.2%);② 就业心态和就业预期不匹配(50.9%);③ 对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2.6%);④ 职业生涯规划不够(28.3%)。

注重差异性。目前,新型网络型人才需求走强,主要是在网络建设、网络应用和网络服务三个方面。但各地的网络企业根据资质的不同在业务上有比较大的差异,网络增值服务企业的差别更大。这势必造成各企业择人标准的不同。

2.保持对行业信息的敏感度。结合供应商ISP建设项目和网络接入节点建设和发展规模等多方面数据进行分析,有利于我们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性把握。如今年中国电信已经决定投入800亿人民币进行C网建设。截至2008年7月,中国互联网网民总数已经突破2.53亿;宽带用户占到网民总数的75.6%;电脑的拥有量城镇达到了每百户47台。必将在路由器和交换机等核心设备应用和宽带网络建设和维护方面人才产生强大需求。

3.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为手段的反馈环节。学生求职的成功与否、难易度是对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定位的最好检验。但这个过程不光有知识和技术准备,也有职业素质和心理上的准备。就业能力的构成要素,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比较典型的如瑞士的戈德斯密德的五要素说:就业动机及良好的个人素质;人际关系技巧;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有效的工作方法;敏锐的、广阔的视野。专业定位是否准确;专业的技能训练和职业生涯规划是否能给为学生足够的自信;专业核心能力是否和岗位核心能力相匹配等问题需要毕业生跟踪调查为手段的反馈环节。

二、网络技术专业课程设置

网络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应体现使毕业生具有“平台技能扎实、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职业素质高”的特点,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虽然从毕业生就业瓶颈因素排名上,对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占(32.6%),只列第三。但减少这个32.6%是最能体现专业建设中的专业(professional)特色的点。也是课程体系的优化建设的目标之一。

1. 采用行业企业标准,必须尊重企业认同。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必须尊重企业认同,以行业企业标准为参照。网络设备供应厂商认证在业界认可度高。如网络专业对思科、华为等高端认证证书建设、课证整合、网络学院建设等对于目前的“双证制”和“多证制”的教学模式添加了核心内涵。对于单机和宽带网络维护可以从行业龙头企业联想的Lcse工程师认证为标准做好课证融合工作。

2. 课程体系建设模块化。模块化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理顺课程链路和衔接关系是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根据岗位需求分析和企业调研,对专业核心能力进行课程分解,突出专业主干课。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是学生立足社会,从事一种职业的主要支撑。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必须突出专业主干课程,相对传统专科教育,非但不能缩减,而是要适当加强。同时对于专业的平台课程的建设也可以大致模块化成:web基础模块(包含硬件、软件两方面)、计算机语言模块、数据库应用模块。

3. 企业、学校共同参与课程建设。要把企业用人需求转化为高职的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设计中体现出来。不但在课程的决策阶段建立相应的企业参与机制,而且在课程的建设中也离不开企业。在建立相关企业或用人单位有关人员参加专业管理委员会,研究制订专业发展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聘请有经验的企业技术骨干加入课程建设中来,把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企业生产过程、员工工作过程相结合,才能做好课程的建设,更好的把握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4. 推广项目化教学、明确教学子任务要求。项目化教学不但课程本身的职业性、应用性体现出来,老师对于课程的教学目标也更容把握,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衔接更加清晰。高职网络技术专业总目标是培养出社会急需的大量动手能力强的网络组建建设及管理人员。每门专业课的子目标都要从属于总目标。企业项目的引进和教学化对于学生的技能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岗位环境和职业熏陶,课程的培训目的更加明确,学生更易掌握。例如,《组装与维护》课程中通过企业购机方案的编制的项目学习,可以使学生从单纯的微机硬件组成及硬件性能参数掌握,转化为对于价格、性能、品牌为主导因素下的微机硬件性能参数的应用,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课程由若干个项目组成,每个项目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岗位任务或相对独立的产品,子任务的要求明确,编排方式有递进式、并列式、流程式三种。

项目化课程减少了课程开发中的重复性建设。IT技术的更新速度非常快,所以课程内容、教材选用与编写、实验环境设计与实施等各个环节都会处于动态之中。由于课程中的项目和岗位工作过程大致相当,可以相对稳定。工作职责(过程)不变,项目不变,变的是设备、实现技术、开发工具等等。

三、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教学组织实施

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既有较深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又有较强的实践性,在教学中将抽象的理论课程具体化仅仅包装若干项目是不够的。

1. 注重实践、实训,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共同培养。高职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弱,教学过程中比之普通高校学生更需要感性的体验和实践操作。对于专业核心能力模块中的课程,有条件的要开设项目实训、课程设计,特别是主干课程,并做好实训项目职业特色要求。课程的教学在实践教学场地允许的情况下,要尽量满足实践:理论1的学时分配。可以安排适当的课时参观学校的网络系统:从网卡、网线、到路由器、交换机等;从配线架、机架到设备间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等,并鼓励学生在假期主动联系各电脑公司、企事业单位,进行实地调研、参观实习,以调研报告和实习报告做为成绩验收凭信。

2. 设立企业兼职教师库,规范化管理。设立企业兼职教师库,整合各专业资源,是充分发挥企业兼职教师在实训课程指导上的工程经验优势的前提条件。高职院校大多数和当场企业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也聘请过不少企业兼职教师。但是企业兼职教师的时间安排不确定性较强,各专业在兼职教师的聘请和任用上随意性也较强。设立企业兼职教师库,方便宏观角度的调试与整合学院各专业的资源,更易做到规范化管理。

3.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网络专业的课程要求动手实践能力比较强,而且是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实践技能。所以在项目化教学的过程中,要合理的穿插、引用、引申理论知识。综合使用讲授、任务引导、分组讨论、演示、问答启发多种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有条件的实施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要让学生领悟到网络各课程之间的联系,以利于他们以后在组建网络或排除故障时能够全面考虑,而不是孤立地看问题,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整体能力。

4. 建立e-learning、e-doing学习环境。E-Learning是指通过因特网或其他数字化内容进行学习与教学的活动,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是学生预习、重温课堂和师生互动交流的新方式。E-Doing是E-Learning的深化,对于网络专业来说,相当于把实训室搬回寝室、搬回家。教师和学生可以进行网上虚拟实验。打造一个全天候的实验环境,学生的网上学习不仅仅只是浏览,而是一个包含咨询、决策、计划、执行、评估、补偿纠错的完整工作过程。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结语

在建设我院的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中,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将理论知识够用为度,在实践中掌握技能。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这种体系主要特色在于:首先是核心技能的定位与职业能力挂钩,从而明确了技能培养的目标,然后,采用了自顶向下的分析和论证,形成了模块化岗位能力课程支撑体系,使学生在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方面真正受到职业化的、全方位的培养、锻炼。

参考文献

[1]陶书中,黄君录,王佳利.基于市场需求的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

[2]焦泽昌,李艳.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教学中的实施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03,(4).

篇6

关键词:工业工程;网络教学平台;结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91∶G64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7-9831.2016.02.022

工业工程(IndustrialEngineering简称IE)专业是培养既具有现代工程技术和管理科学专业知识,又具有系统分析、规划、设计、评价、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新兴专业.因此,专业涉及领域广泛,内容分散性大,与生产实践联系紧密[1].目前,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1)相关教学资源少,教师多以多媒体辅以板书的教学方式授课,手段相对单一,内容略显枯燥;(2)教学课时少而内容多、学科理论抽象,学生理解困难,教学效果不理想;(3)工业工程作为发展活跃的学科,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应用层出不穷,而教学内容更新速度与之不匹配;(4)工业工程学科实践性强,应特别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促进专业学科建设,探索构建具有工业工程专业特色的网络教学平台整体框架.

1网络教学平台构建意义及目标

结合黑龙江科技大学应用型本科高校实际,网络教学平台设计应符合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以适应专业学科建设发展.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网络教学平台具有现实意义[2-4],应坚持教学内容与技术手段相结合,以此更好地辅助工业工程专业教学.

1.1营造开放的专业网络课程体系

工业工程学科具有系统性、连贯性和交叉性,在课程设置上,网络平台教学部分划分为专业必修课程、选修课程、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实习实训5个区间(见图1).覆盖全部课程教学内容,形成融会贯通的开放式的网络课程体系.

1.2整合教学资源优化配置

在工业工程专业的网络平台上进行资源建设,可实现专业资源的有效分类和优化配置,保证专业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通过网络平台丰富的教学资源共享与交流、整合与优化,使学生对工业工程专业建立整体的认知并进行更为有效的学习掌握.

1.3促进各层面的交流沟通

教师导学并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教师可通过教学视频、课件和成果等资源共享展示(如工业工程现场应用案例),增加专业教师之间教学、学术等方面交流的机会,促进教学团队文化建设.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信息及心得,可以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互帮互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师生而言,在平台上开展辅导答疑、专题讨论、实践应用和创新设计等活动(如IE实践创新大赛),使学生能够更便捷地获取与专业学习有关的知识和经验,同时锻炼加强实践能力.

2网络教学平台结构设计

工业工程网络教学平台由三大模块组成,包括IE教学系统模块、IE学习系统模块和IE管理系统模块,系统模块之间相互配合、相互联系,构成完整的工业工程网络教学平台系统.教师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可以设置课程信息、和批改试题、同步或异步辅导答疑等.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可以进行选择性的个性化学习、查阅学习资料和完成测试作业.同时,可开展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及师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共享成果和资源.平台管理员可进行用户和资源的管理(见图1).

2.1IE教学系统

IE教学系统专供工业工程专业教师使用,主要有课程介绍、教学单元、作业测验、资源共享和讨论答疑等5个子功能模块.2.1.1课程介绍主要介绍课程性质、授课目的和参考教材,可以针对具体课程上传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等,说明课程难度及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能迅速对课程内容有总体认知,掌握课程的研究重点、学习难点及相关资料等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以人因工程学为例,说明人因工程学的学科思想及学科定义,在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以及学科体系等.2.1.2教学单元教学单元是网络平台引导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专业教师和学生之间可实现实时和非实时的网上交流.教师可利用平台实现课件增添、修改及删除等功能,也可将课堂实际授课过程录像后,通过上传视频点播.以人因工程学为例,分为5个教学单元,包括学科概论、人体生理与心理、环境因素体系、机器体系及人—机—环境系统.以课件上传为主,对于课程重点和难点部分,如人机界面设计采用录像点播.2.1.3作业测验专业教师可利用平成作业测验等的与管理,可以在线或下载批阅,进行测评并反馈给学生.以人因工程学为例,5个教学单元均布置有调查报告与创新设计,包括人因问题调研报告、人体尺寸数据应用、大学生宿舍环境设计、高校多媒体教室控制台设计及实践基地人—机—环境系统设计,5项内容均可在平台上高效实现完成.2.1.4资源共享专业教师可根据课程需要上传相关的数据、图表、工程应用实例视频及照片等,同时可以对自己上传的资料进行删除、修订和更新,并共享他人上传的资源.该平台支持多种格式文件的上传和下载,同时给出相应学科网站链接,帮助学生拓宽视野、丰富知识.以人因工程学为例,结合教学单元,工程实践案例的现场照片、视频及古籍记载、国家标准等.2.1.5讨论答疑该模块提供师生相互交流的子平台,可以进行实时和非实时答疑.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或是相互讨论,进而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提高,最大程度上实现师生互动.分为3部分:答疑专区、论坛专区和典型疑难解答专区.答疑专区是教师针对学生对课程内容及相关拓展知识的疑问给予解答,学生可以相互讨论;论坛专区话题可以自由设定;教师在答疑专区可以对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标注,将典型的疑难问题转移到典型疑难解答专区,以方便学生学习思考.

2.2IE学习系统

IE学习系统专供学生使用,主要有信息查询、在线学习、测验专区、资源下载和论坛BBS等5个子功能模块.2.2.1信息查询专业学生可以查询相应信息,如学习课程、课表时间安排、课程具体信息和课程成绩等.2.2.2在线学习专业学生可以浏览课程介绍、课件视频资料等;还可以自主预复习,把传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方便灵活.2.2.3测验专区该模块有阶段测试和综合测试2种方式.阶段测试是对各教学单元内容进行测试,综合测试是对课程整体内容进行测试.测验又分2种形式,一种是试卷,学生可从试题库中任选;另一种是调研创新设计,教师做出成绩评定和指导后,学生可以在线查询.2.2.4资源下载专业学生可以根据需要下载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资料,浏览相应学科网站.2.2.5论坛BBS在该模块中,专业学生可自行建立板块、确定主题,可提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IE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IE就业方向等,大家可互动讨论解决.

2.3IE管理系统

IE管理系统主要有注册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和信息管理等4个子功能模块.2.3.1注册管理对不同身份登录的用户提供不同的系统使用权限.2.3.2学生管理对专业学生相关信息进行管理,如班级、学号、信箱、电话和家庭住址等.2.3.3教师管理包括专业教师资格审查、教师授课管理和教师信息档案管理等.2.3.4信息管理包括公告信息及在线讨论和答疑部分的自由信息等.

3基于Web构建网络教学平台

目前,高校网络教学平台主要有三大类,一是购置商业化平台,特点是可根据设定功能内嵌结构模块,可靠性好,但是购置服务维护费用较高;二是高校自主研发,具有针对性,且成本较低但兼容性较差;三是利用开源软件,如Sakai,Moodle等,进行个性化设计[5].根据工业工程专业网络教学平台的结构设计目标,拟采用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C/S)模型,并使用中心数据库MySQL存储和组织各类资源,用户使用浏览器向Web服务器提出访问请求,服务器审核后通过中间控件与后台数据库链接,把请求服务内容以Web页面形式通过浏览器反馈给用户,以保障工业工程专业网络教学平台功能及目标的实现[6].

4结束语

构建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具有工业工程专业特色的网络教学平台,其教学模式具备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的优势,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师导学网络辅学的特点,突破时空界限,延伸课堂空间,拓展思维方法,有利于学生建立专业整体认知、明确专业体系构架、进行量贩式自主学习,可有效促进和提高教学质量.专业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结合工业工程专业本身的特性、行业发展背景和本专业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求,做到既具备教学基本功能,又能够突出专业特色.

参考文献:

[1]余力,付艳,李世其.工业工程专业开放性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6):141-145

[2]朱伯玉,孙玉梅.高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高校教学新方式[J].学理论,2015(26):140-141

[3]张绍丽.走进实践进行IE专业学位课程改革[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4(2):47-48

[4]余建国,冯梅琳,黄鹏鹏,等.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与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0):95-96

[5]吴维宁.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现状和发展对策[J].价值工程,2010(31):252-253

篇7

    1.医科院图书馆开展学科化服务的必要性

    1.1学科化服务符合用户需求

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变革带来当今信息环境的 巨大变化。用户信息获取来源变得多种多样⑴。用 户希望能从图书馆得到方便、快捷、简单的帮助, 希望得到具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个性化服务。图书馆 服务模式与服务机制需要依据用户需求而转变,保 持对读者需求变化的高度敏感,从需求出发设计服 务系统,采用学科化服务模式,以用户需求为中心 提供深层次的特色服务。

1.2学科化服务可促进院校学科建设

北京协和医学院与医科院实行院校合一的管理 体制学科建设是院校发展的重要任务。新时期 医科院图书馆作为院校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 部分,为更好地服务于学科建设,需要引入学科化 知识服务的理念和模式,根据学科资源优势,建立 学科馆员队伍,实施学科馆员制度,建立和完善学 科化服务机制,为院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到位的、 深层次的学科化服务。

1.3学科化服务可实现深层次的知识服务

学科化服务是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要求 服务地点从读者到图书馆中转变为学科馆员到读者 中;服务逻辑起点从基于图书馆到基于读者的需 求;服务深度从文献服务到知识服务;服务内容从 咨询、培训到用户信息环境设计;服务特点从通用 服务到个性化服务。学科化服务将图书馆的服务延 伸到用户群中,融入用户的科研过程中〔9〕。目前, 医科院图书馆已开展了定题服务、参考咨询服务等 服务项目,并且由专门的馆员负责,这与学科馆员 制度相似,但因为没有学科分工,再加上信息服务 人员本来对医学知识的了解就不够深,很难做到深 层次的知识服务。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由学科馆员 分别深人各个院所掌握医学科学的发展情况,了解 医教研对文献信息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收集整理信 息,为医教研工作人员提供全方位、高水平、深层 次的信息服务。

1.4学科化服务可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

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是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 基本内核,学科化服务是目前图书馆联系读者,提 高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图书馆必须 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从读者需求出发,重点 发展学科化服务来提升服务质量,只有当图书馆的 服务在读者中树立起品牌的形象,获得读者满意的 评价的时候,图书馆才能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同 时,学科化服务也能进一步提高图书馆员的综合素 质,优化图书馆工作的业务流程与效率。

2.国内图书馆3种学科化服务模式比较分析

目前我国各图书馆已开始建立或者初步探索出 了一些学科馆员服务模式,其中最典型的是学科馆 员——图情教授联合负责式和学科馆员对口负责式 两种,各高校图书馆有必要结合其具体情况和服务 学科的自身特点,在实践中寻求和探索最合适的学 科化服务模式。选择清华大学图书馆、国家科学 图书馆和北大医院图书馆3家目前国内开展学科化 服务较好的单位进行深入研究。清华大学图书馆是 我国最早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髙校图书馆,国家科学 图书馆是大力推广学科化服务的丽机构图书馆,北 大医院图书馆与医教研用户接触较为紧密,开展临床 学科化服务效果较好。对这3家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 模式和服务内容进片对比分析,见表1。

清华大学图书馆面对校内广大师生,提供参考 咨询为主的普遍服务,建立了学科馆员——顾问 (教师与学生)、总馆——分馆的协作模式,学科馆 员的工作职责为用户培训、参考咨询、数据库引进 与网页建设等。国家科学院图书馆面对中国科学 院京内外所有专业学科领域研究所,提供以“资源 到所,服务到人”为重点的服务。而北大医院 图书馆建立了双向临床学科馆员制度,直接接触医 院工作人员,具有“专”、“精”、“深”的特点。

3.医科院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模式的构建

借鉴其它单位成功经验与服务特点,并结合医科院图书馆的实际情况与院校合一的特点,构建医 科院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模式,见图1。该模式是 依靠医科院图书馆资源与人才优势,以用户为中 心,以学科为基础,以双向学科馆员服务为基本模 式,以提升用户信息素养和图书馆服务能力为目 标,建立面向附属医院/研究所及其下属科室/系、 实验室、课题组和个人的服务机制,为全院校医疗 教学科研活动提供信息支撑与保障。图1中国医科院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模式

3.1学科化服务总目标

医科院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总目标是:加强图 书馆与医科院下属院所合作;促使更多用户了解并 利用信息资源;探讨一种能加强图书馆服务的协作 模式;通过文献信息服务参与和支持院校学科建 设;实现图书馆服务创新;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

   3.2学科化服务机制

医科院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机制分为全科化与专 科化两种方式:全科化是指面向医院/研究所提供 的以图书情报知识为主的基本服务,其目的是建立 起学科馆员与用户之间的双向互动联系,向所有的 科研人员提供解决信息需求的基本途径,其服务对 象范围广泛,是深人开展学科化服务的有力保障。 专科化是指面向科室/学系、课题组、实验室或个 人提供的学科知识与图书情报知识相结合的专题或 专项服务,其目的是促进院所学科建设,加强图书 馆服务能力与水平,如定题文献服务、课题科技查 新、学科信息资源导航与引进、学科影响力分析、 信息素质教育、参考咨询等。专科化服务对学科馆 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向学科或课题提供知识服 务是图书馆服务的趋势。

3.3学科化服务内容

(1)学科信息联络建立与对口院所的定期联 系,定期调研并完成调研报告,将结果及时反馈给 图书馆资源建设或服务等部门。

(2)学科资源建设包括本馆和对口院所的纸 质印刷资源和电子资源的使用情况分析和评价,协 助制定馆藏建设方案,学科网络资源导航,对学科 主题的资源建设提出建议。

(3)用户教育和服务包括新生入学教育,制 定数据库使用指南并提供简单培训,编写利用图书 馆的主题指南,开展信息素教育,建立网络学习精 品课程,提供网络课程咨询和培训。

(4)定题文献服务为学科重点实验室、学科 带头人、重点科研项目提供针对性强、更细致的专 业信息服务。

(5)参考咨询服务开展到馆、电子邮件、表 单和实时咨询等参考咨询服务,解答读者提出的各 种咨询问题,建立知识库等。

3.4学科化服务队伍建设

(1)学科馆员的素质要求具有大学本科以上 学历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最好具有专业学科背 景;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和相当的计算机操作能 力;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以及较强的信息组织和信 息加工能力;具有较高的人际沟通能力和表达能 力;具有较强的责任心、高度的敬业精神、良好的 职业道德修养;具备良好的读者服务意识团队合作 精神。

(2)学科馆员队伍建设在学科化服务的初始 阶段,图书馆可以从现有的工作人员中聘用素质较 高的人员担任学科馆员。在图书馆岗位招聘和人才 引进时,优先考虑具备学科背景和图书情报学知识 的复合型人才。现有人力资源不能满足学科化服务 需求时,可以考虑从院所图书馆员、医生、科室学 术秘书或学生中聘请兼职学科馆员。科学制定学科 馆员考核奖惩制度,鼓励学科馆员的工作积极性。 设立联系委员会或者学科馆员工作小组加强学科馆 员管理;设立由经验丰富的学科馆员和培训负责人 组成的顾问小组指导工作。举办学科馆员论坛,为 学科馆员提供交流平台,邀请其他部门的代表参 加。建立良好的学科馆员定期培训制度,强调终身学习。

篇8

导读: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如何开展?省教育厅厅长沈健在“全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上的发言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数字化校园网建设、“三网合一”建设、管理平台建设。二是加强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包括开发综合实训课程数字化辅助教学资源,推进精品课程共建共享,建设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库。三是健全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运行机制。包括强化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完善信息化教学大赛制度,建立数字资源“统建共享”机制。这些工作,有的需要政府规划统筹,有的需要职教研究机构顶层设计,有的需要地方职业教育管理者制订计划、安排步骤,但说一千道一万,最后的落实还是在基层职教工作者的身上,在职业学校的每一节课堂上面。正如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侯小菊老师在本刊2013年第二期“视点”栏目中写的那样:如何建构职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课程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深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全面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这样的考虑,本期主题论文以信息化建设为主题,所选文章侧重于学校的信息化课程建设方面,其中有调研报告、有现状分析、有建设策略,希望能给基层职校及教育工作者带来一点启发和思考。

关于职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很多人认为应先转变观念,其实观念的转变需要外在制度的刺激和推动。侯小菊老师在文中提到:2004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启动“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实施近十年,“培训、考试、认证”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体系对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高、推进基础教育全面信息化发挥了重大作用。据悉,目前教育部正积极筹备职业院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的制定与培养体系的建设,针对这个题目,广大一线职教工作者可以多做思考,多写文章,供标准制定者量身定做出最适合职业教育教师的能力标准与培养体系。

【摘 要】面对信息化建设的新形势,基层职业学校应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有序推进。目前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头绪很多,可以通过网络课程建设来激发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激情,通过网络课程应用培养职校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网络课程 信息化 职业教育

从教育信息化建设六要素(基础设施、资源建设、教学应用、人才队伍、技术支持、扶持政策)的关系来看,教学应用是核心要素,其他五个要素要围绕服务教学应用展开。具体到职业学校的运行也是要聚焦人才培养、围绕教学活动这个中心,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因此,通过基于信息技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的网络课程建设、应用,来充分挖掘学生自身原有的学习动力和天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热情,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甚至厌学的局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是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突破口。

当前的现状是,在线学习离我们职校生既近又远。职业学校网络课程的建设、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学校硬件条件不能满足学生时时可学、人人可学的要求,内涵建设还不能够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网络学习资源和个性化的学习指导。笔者在中国知网上进行了检索,有关“网络课程”的文章达4470多篇,绝大多数是有关高等教育网络课程的研究成果,职业学校网络课程的研究还比较欠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加强装备、开设几门网络课程,更重要的是理念的革命。未来的教育必将从教室、实训场所的时空中延伸出去,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将成为常态。在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没有课程作为载体,没有教师的有效指导,单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职校生漫无目的地E学习是不现实的。

一、职业学校网络课程的建设

网络课程怎么建?笔者认为,首先要明确网络课程建设的主体。职业学校教师一头连着学生,一头连着同行、专家和专业公司,理所当然是网络课程建设和应用的主角。除了一些软件和技术可以购买外,网络课程如何设计、应用还需要教师团队来主导。虽然网上有大量的资源,但好的课程资源使用有门槛,免费的课程资源也不能拿来就用,想白捡别人现成的好东西不太现实。网络课程建设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教师来说需要学习、探索与积累,既要明确教师的工作职责,又要培养教师的兴趣,鼓励教师大胆尝试。

其次,要有可用的网络教学平台。网络课程是在网络教学平台支持下实施的某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的总和。网络平台为网络课程建设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很好的交互功能,学习终端不再需要安装相应的应用程序。没有网络平台,网络课程就成了无本之木,因此,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非常重要。职业学校装备的虚拟仿真软件也需要在教学平台上使用,才能产生很好的交互作用。目前,基于江苏职教网的平台已建成,是比较好的资源平台。有的学校请专业公司帮助建立了自己的平台,也有学校自行安装了开源、免费的应用软件,比如MOODLE、SAKAI。用哪一种平台不是关键,关键是平台必须服务于教师的使用习惯。教师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平台,未来的资源共享没有技术问题,一门深受学生欢迎的网络课程才有共享的价值。

再次,网络课程自身需要一个好的设计架构。魏忠认为,教育信息化并不是把传统课堂直接搬到网上,而是让新技术解放人们本来就有的学习能力。无论是教师引导型网络课程,还是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均要将以学习者为中心作为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特别是针对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比较欠缺的职校生,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根据何克抗的研究,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通常包含教学目标分析、情境创设、信息资源的设计与提供、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学习效果评价、强化练习设计等七个步骤,整个教学设计围绕自主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设计两个方面进行,前者通过各种学习策略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后者则是为学生建构意义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笔者认为,教学策略的选择是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的一个难点,目前有支架式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随即进入式教学策略和启发式教学策略,究竟如何运用教学策略,需要教师逐步积累经验。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并不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为教学实施制定明确的规范,有一个清晰的教学和考核说明,以课程标准(或教学计划)为主线、以学生的知识建构为基本任务来组织素材(教案、课件、案例、视频、练习、作业、测试、参考资料和学生优秀作业展示等)。素材的电子化要使用国际标准,为主流平台兼容,符合SCORM标准的学习内容具有高水平的可访问性、适应性、可承受性、持久性、互操作和可重用性。

不能把学习资源一股脑儿抛给学生。李艳认为,网络课程的建设应当给学习者做一个美观且实用的“脚手架”,让他们更便捷、更自信、更愉悦地从一个高度攀爬到另一个高度。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学习者构建“脚手架”属于支架式教学策略,通过“脚手架”的搭建促进学生主动地、有目的地学习。因此,课程设计的细节非常重要,比如:视频的长度尽可能要短小,一个视频主要解决一个问题;课程内容不能照搬教材,要与教材内容、实训操作分工配合;每个章节都要有明确的学习要求、作业要求和拓展指南,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基础要求或提高要求;语言类课程可以充分发挥网络优势,让学生运用口语训练软件,加强口语训练,提交口语作业,而不仅是抄抄写写;网络课程的学业考核只是一个达标要求,教师可以将题库放在网上,让学生查看和练习,结业考试的主要内容在题库中随机产生。

二、职业学校网络课程的应用

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推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变革。张剑平等学者把我国网络课程支持教学分为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取代传统课堂教学三个层次。笔者认为,具体到某一门网络课程的应用方式,是翻转课堂还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补充,要看教师建设这门课程的具体设想,以及准备工作是否充分、支持条件是否具备。

网络课程需要在应用中逐步完善,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过程。网络课程在应用初期就达到学生十分欢迎、完美无缺不太现实。建设初期肯定会存在使用不太娴熟、课程资源不丰富、吸引力不大等问题,需要在应用中逐步改进。教师一方面要听取学生意见,吸收学生推荐的优秀资源,并注上推荐者的姓名,增加学生的荣誉感。另一方面,要及时与学生互动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查看学生学习进度、批改学生作业、答复学生的提问。

当然,网络课程不能完全替代实训操作。比如:护理教学中虚拟扎针的经验与给真人打针是完全不一样的,汽车维修、机械加工也是如此。网络课程的应用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一种实际操作的认知教育和过渡体验,避免到真实的设备上手足无措。网络课程所发挥的作用是,学校不需要那么多的工位,可以适当缩减一次性的投入,尽可能节约资金,不断装备少量最先进的设备服务于教学活动。

三、职业学校网络课程的评价

网络课程的建设与应用要服务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优秀的网络课程应当具备内容高质量、资源多样化、应用动态化、交互效果好等特点。课程评价的方式当然也不同于传统课程,评价网络课程首先要看应用的交互记录。交互是基于网络平台有效学习的关键因素,是人与生俱来的需要,主要包括师生交互、生生交互和学生与学习资源交互,其中师生交互是在线学习得以有效开展的基础和最主要的途径。如果这门课程没有什么交互的历史记录,就是一门失败的课程。交互主要有以下观测点:聊天室及讨论区的使用、Wiki的主题帖的数量,以及回复数量、质量与回复时间。秦健等认为,教师的支持、合适的评价、及时的激励等对交互性的影响较大,教师在讨论中的主导地位决定了合适的教学策略会促进交互的开展和深入。因此,查看交互记录也是考察教师教学策略运用是否有效的主要途径。

其次,看评议情况。如果察看交互记录是客观评价,那么评议就是主观评价。评议包括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专家评价。学生评价可以是面对面的访谈,也可以让学生在线提交反馈调查表,看网络课程的应用有没有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没有形成学生自组织学习的生态;同行评议采取二分法,即该门课程实施方面有哪些优点和缺点,有没有把握住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专家评议主要提出加强技术有效应用的意见。未来还需要研究、建立完整的职业学校网络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四、职业学校网络课程的支持

职业学校网络课程需要在线技术支持、学习服务支持、相应机制的支持。有良好的支持保障措施,有20%~30%以上的教师积极使用网络课程、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才能让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和学发生革命。我们的现实情况是翻转课堂受到硬件条件的限制,学校计算机数量有限,移动终端的使用涉及学生笔记本电脑、IPAD、手机的配备与管理。因此,第一个问题是如何为职校生提供上网服务,并加强网络使用管理,这方面需要学校统筹设计,重新梳理管理制度,加强硬件条件的建设。有的学校与网络运营商合作,由运营商支持硬件建设,这一经验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