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人本主义理论范文

时间:2023-11-17 17:47: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简述人本主义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简述人本主义理论

篇1

经济法即使起步相对较晚,但对时代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经济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其概念的统一性一直没有定义,人本主义作为经济法的核心理念,其加速阶段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主旨在于强调人的重要性以及发挥人的主导作用。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是人本主义近代人本思想的代表,他降低了人对社会的作用与忽略了人的实践性,没有真正发现人的主导作用,直至后来马克思重新指出人是社会人提高了人的社会地位。因此人文主义理论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理念需要人们不断认识与了解。

人本主义概述及其真义

人本主义,即人文主义,其人文思想出现于古希腊时期,加速发展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泛指那些陶冶于经典之作并为著作事业奉献一生的思想以及人。著作事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拓展了人们的眼界而且提到了人们的认识,另外人本主义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其中理智、独立思考、辨别与自尊被定义为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内容。西欧大陆人文主义思潮的引进与发展使得人们对人文主义思想有了更深的认识,并推进了社会的进步,即人文主义主张的平等、自由、博爱以及幸福的以人为中心逐渐取代了以神为中心的观念,且各种思想在人文主义者之间迅速流窜,设计到领域也随之扩大,主要应用于哲学、文学、音乐与艺术等多个领域。那时人文主义对人的定义为人是社会人,人既具备丰富的解释、判断与发明能力又具备聪慧与灵巧的能力,所以那个时期的人文主义已经发展为社会的新潮流,但是其发展较偏向于认识论与方法论。

从哲学方面理解,人文主义其实是通过人类文化中人的精神具体表现出来,人文精神每个人都需要掌握,它不仅是人类精神世界的支撑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思想、行为、情感以及人生观,即人文精神对人类的精神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人文主义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以及体现了历史文化与精神面貌。

经济法以人本主义为理念

我国经济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其概念的统一性一直没有定义,且法的理念在不同时代人类的认识世界里有很大的差异性,所以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简述其理念。

一方面,从理论角度而言,人文主义是中国经济法发展的必然趋势,且经济法归纳于国家干预经济法逐渐得到教育界与人们的高度认可。我国经济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其干预经济的原因一直没有定义,大多数人认为人本主义理念是其影响因素,经济法发展以来所规范的关系基本都体现了人本主义理念,即充分尊重与支持人以及关心人,主要包括市场竞争与社会分配关系等。从世界范围而言,人类精神已经向前跨越了一大步,人们明确认识与了解到人文主义理念,不断追求人类的共同利益与价值,且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的公约发展也逐渐受到影响。因此加强人为本的经济法发展,是国家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另一方面,从现实角度而言,我国经济法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人文危机,即缺乏人文精神的体现,所以经济法中的以人本主义为理念的出发点应强调人的真实身份。现阶段社会的不平等现象使中国经济领域以及人文危机最严重的问题,其社会不平等现象主要有:首先声际之间的不平等现象逐渐增加,社会的改革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各个地区存在差异性导致经济发展不能达到平衡;其次地区间发展的距离逐渐扩大,相关统计调查中国的贫富差距一直较大,所以会出现富的地区更富贫穷地区更贫穷的现象;最后地区的不平等现象涉及氛围十分广泛,不仅涉及经济指标与社会指标,而且基本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多多少少影响着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我国经济领域的人文危机现象较恶劣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相应的挑战,这就要求作为社会一员的我们应不断认识与创新人本主义思想,以及不断提高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篇2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 英语教学 高职英语 口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2.056

1 引言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出国旅游的人日益增多,社会对英语口语能力的要求也逐年增高。高职生作为新时代的高素质劳动者,他们的英语口语水平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也将起到重要作用。但目前许多高职生的英语口语水平相对于普通大学生来说还有很大差距。虽然在高职院校中也提倡任务型英语教学,但真正把任务型教学模式带入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并进行研究的不多。为了提高高职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笔者对任务型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进行了一些粗浅的研究,不当之处望批评指正。

2 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

任务型教学法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交际法的新发展。1989年,纽南(Nunan)在《交际课堂的任务设计》(Designing Tasks for Communicative Classroom)一书中对课堂交际任务设计进行了研究;1996年威利斯(Willis)在《任务型学习的框架》(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对任务型框架进行了分析,这些进一步深化了任务型教学的内涵。任务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做中学”,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用语言来交际,从而达到学习掌握语言的目的。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来自多方面,有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输入与互动假设以及情感过滤假说。关于“输入与互动假设”(input and interactionist hypothesis),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Kreshen, 1982)提出了“第二语言(简称二语)习得”理论,他指出“学习”和“习得”是两种不同概念:学习是指通过教学有意识地学得语言,而习得是通过交际无意识地接触语言系统而掌握语言。他认为理解是输入成为内化的前提。当学习者所接触的语言形式略高于现有水平,该语言形式就能够被理解,继而内化产生语言习得。他还特别提出了“i +l”的公式(i=学习者现有语言水平,i+l 即略超出现有水平)。他指出“输入”必须从学习者现有水平,社会经历,情感出发,只有被学习者理解的输入才可能促成习得。在任务型教学课堂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来获得目标语,他们的产出语对其他学生就成为了“可理解性的输入”。同样,根据Long(1985)提出的“互动假说”(the interaction hypothesis),语言习得不可缺少的机制是“变化性互动”(modified interaction),“变化性互动”可使输入成为可理解性的。在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中存在师生交往互动、生生交往互动,在交往互动和语言的“提高性输入与输出”中语言得以习得与进步。因此,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机或动力,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以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的成就。(程晓棠 2004)。

3 任务型教学的特征、组成与步骤

鲁子问在《任务型英语教学简述》中提到任务通常分为两大类型:学习性任务(如:听、跟读、说、读、写等)和真实生活任务(例如,选择一家合适的旅行社)。学习性的任务主要指学习语言知识的活动;真实生活任务主要指日常生活中运用语言的活动。任务型课堂教学中的任务主要指的是真实生活任务。该任务应该有以下一些特征:有意义、可完成、真实性、有差距(与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有一定差距)、可运用、动态性(鲁子问,2002)。努南(Nunan, 1989)认为课堂交际任务框架应该包括:目标、输入、活动、教师角色、学习者角色和情景等内容。威莉斯则提出组织任务型教学的程序为:任务前(pre-task)、任务环(task cycle)和语言焦点(language focus)。结合高职英语口语课堂教学实践,任务型教学模式通常的步骤如下。

①课堂导入:任务型教学模式课堂导入强调与任务的相关性。

②任务呈现:任务型课堂最好一开始就呈现任务,然后在任务的驱动下去学习完成任务所必需的的语言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③任务准备:该过程实际上就是书本上所要求的知识与技能教学。需要注意的是知识与技能教学应该是完成任务所必需但学生在此之前所缺乏的。

④任务完成:学生通过将在任务准备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或形成的技能进行迁移转化成在真实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

⑤评价总结: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后对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精神、任务完成的质量等进行评价总结。有时也可以由同伴进行评价或者进行自我评价等。

4 任务型教学课堂实例

下面以笔者在实际教学中的一节课为例:教材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环球英语教程-视听教程2》第7单元Let’s Celebrate!教学对象是高职药剂专业二年级学生。上课之前先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把学生分成八个小组。

4.1 课堂导入

本节课开始教师先询问几位学生的生日及如何庆祝生日的,然后向学生介绍老师的一位朋友Jim,并告诉学生下周六是Jim的生日,他想举行一个生日派对,并邀请朋友参加。

4.2 任务呈现

老师告诉学生Jim没有举行生日派对的经验,请同学们帮助他邀请朋友。从而导入一个较真实的情境任务――帮助Jim邀请朋友参加生日派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