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中医健康指导范文

时间:2023-11-17 17:47: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血压病中医健康指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血压病中医健康指导

篇1

关键词: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危险因素;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R544.1R25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349(2012)12150003

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心血管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高血压(EH)是指病因尚未十分明确的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由其他已知疾病所致的血压升高,则称为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属中医眩晕、头痛等病证范畴。近些年来,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性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有助于为中医辨证提供客观化依据,更有助于将中医辨证施治与现代医学技术相结合,更好地控制血压,减少靶器官损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现将近年来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性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及危险因素

高血压病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1],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90mmHg。高血压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及《实用中医内科学》,分为肝火亢盛、痰湿壅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四型,兼夹证分为夹痰、夹瘀、夹痰瘀、夹风。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1],影响高血压患者预后的重要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男性>55岁,女性>65岁,吸烟,糖耐量受损和(或)空腹血糖受损,血脂异常,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腹型肥胖或肥胖,血同型半胱氨酸升高。

2高血压病中医证候类型的研究

目前,对于高血压病中医证候类型的研究,众多医家分型不一,其证型分布也因地域、气候、环境、生活习惯的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张荣珍等[3]将安徽省3578例EH患者辨证分为:肝火亢盛型965例,占27%;阴虚阳亢型795例,占22%;阴阳两虚型535例,占15%;痰湿壅盛型932例,占26%;未定型351例,占10%。其中以肝火亢盛和痰湿壅盛两型居多。符德玉等[4]收集上海市岳阳医院、龙华医院、瑞金医院409例EH患者,阴虚阳亢型占49.14%,其次为痰湿壅盛(22.49%)、肝火亢盛(22.25%),阴阳两虚型最少(6.11%)。周莉等[5]调查上海市某社区200例高血压患者,辨证分型为肝肾阴虚型、肝阳上亢型、肾阳虚衰型、瘀血内阻型、痰湿内阻型,其中肝肾阴虚型居多占69.50%,肝阳上亢型占19.00%,痰湿内阻型最少占2.00%。王严冬等[6]通过多中心调查分析发现,广东省珠海市瘀血阻络、痰瘀阻络、痰浊壅盛等实证比例明显增高,江苏省常州市、南京市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比例明显增高,辽宁省沈阳市心血亏虚、肝阳上亢、肝肾阴虚比例明显增高,认为南方痰瘀证明显,从南向北有实证比例逐渐减少,虚证比例则有逐渐增多趋势。谭洁等[7]将湖南省698例EH患者辨证分型,认为家族性高血压患者以肝火亢盛证为最突出证型,占患者总人数的59.2%。钱俐俐等[8]收集江苏省南京市63例EH患者,各型按比例由多到少排序:阴虚阳亢型>痰湿壅盛型>肝火亢盛型>阴阳两虚型。

3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血压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陈光亮等[9]研究471例EH患者,认为痰湿壅盛型、阴阳两虚型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显著升高,而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患者SBP、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阴虚阳亢型、痰湿壅盛型、阴阳两虚型患者SBP均显著升高。张荣珍等[3]研究3578例EH患者,结果显示,阴阳两虚型收缩压变异性较大,舒张压变异性较小;肝火亢盛型和痰湿壅盛型两组舒张压变异性相对较大;平均动脉压变异性以痰湿壅盛型最大。谷万里等[10]将477例EH患者辨证分型,认为心肾气虚、肝阳上亢、瘀血阻络三型比例随着血压级别升高呈上升趋势,阴阳两虚、痰湿壅盛型的比例随血压级别升高而有所减少,认为痰湿壅盛及阴阳两虚等因素多体现于初、中级高血压。邓冰湘等[11]对EH患者研究发现,靶器官损害组血压昼夜节律显著减弱,而肝火亢盛型24h平均收缩压异常增高,痰湿壅盛型24h平均舒张压明显增高,阴虚阳亢型昼夜收缩压节律明显异常,阴阳两虚型双重昼夜节律异常。熊伟等[12]研究121例EH患者,辨证分型为阴虚阳亢证、痰瘀阻络证、肾虚证,肾虚组血压负荷,即一定时域内收缩压和舒张压超过正常范围次数的百分率明显高于痰瘀阻络、阴虚阳亢组,预示着老年高血压肾虚证血压波动不稳更加明显,对加剧靶器官损害具有较大的风险。赵等[13]对100例EH患者进行观察,发现肝阳上亢型血压多呈勺形分布,痰浊型则多呈非勺形或反勺形分布,且两者都以舒张压增高为显著;阴阳两虚型多呈非勺形,阴虚阳亢型则多呈反勺形分布,而二者以收缩压增高显著,且脉压增大。王英杰等[14]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痰湿壅盛组、阴阳两虚组、肝肾阴虚组脉压增宽,与正常对照组、肝阳上亢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4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血脂、血糖、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4.1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血脂异常徐旭平等[15]收集浙江省150例高血压患者,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高血压组血脂高于健康对照组,且高血压患者临床分级和TG、LDL/HDL呈明显正相关,认为高血压患者病情进展与血脂密切相关。张荣珍等[3]研究3578例高血压患者,结果显示,以痰湿壅盛型和肝火亢盛型TG增高明显。痰湿壅盛组TC、LDLC、TG均明显升高,提示痰湿壅盛型存在突出的代谢性异常。等[16]研究发现,肝火亢盛组与痰湿壅盛组TC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DLC和LDLC两项在痰湿壅盛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G的变化以肝火亢盛组增高为主。张云飞[17]收集111例高血压病患者,血脂异常者51例,占46%;HDLC在痰湿壅盛证降低最明显,LDLC在阴阳两虚证中升高明显。认为TG升高和HDLC降低可以作为痰湿壅盛证辨证的客观化指标,LDLC升高可作为阴阳两虚证辨证的客观化指标。刘晓颖等[18]研究表明,TC在痰湿壅盛型组明显升高,与其他三型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4.2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糖代谢异常邢立影等[20]观察北京地区757例高血压患者,发现糖代谢异常者占49.5%,糖尿病占38.3%,空腹血糖受损占11.2%,说明高血压病与糖代谢异常有密切的相关性。据有关流行病学调查资料[21]显示,中国人群中胰岛素抵抗(IR)与高血压患病率有关。陈光亮等[9]研究发现,空腹血糖(FPG)在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痰湿壅盛、阴阳两虚型EH患者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肝阳上亢型>肝肾阴虚型>阴阳两虚型,认为高血压实证(肝阳上亢、痰湿壅盛)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明显高于高血压虚证(肝肾阴虚、阴阳两虚)患者。沈毅等[23]对150例EH患者的研究发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EH组空腹血胰岛素、C肽显著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显著降低(P

4.3高血压中医证型与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研究当人体血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10mmol/L时称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当前医学界将这类合并Hcy升高的原发性高血压定义为“H型高血压”。2002年的1项纳入12项前瞻性研究的荟萃分析表明:同型半胱氨酸每降低3μmol/L可以减少11%的缺血性心脏病发病风险和19%的脑卒中发病风险。Graham等研究发现Hcy升高合并高血压者血管疾病风险升高约11倍。Hcy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机制主要包括损害内皮细胞、氧化应激反应、改变脂质代谢及促进血栓形成等[24]。符德玉等[4]研究认为,高血压病痰湿壅盛组血清Hcy水平最高,与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5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体重指数(BMI)的相关性研究

根据2003年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公布的“中国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以BMI值24kg/m2为超重界限,28kg/m2为肥胖界限。已有文献阐明[28]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体重每增加10kg,收缩压升高2mmHg~3mmHg,舒张压升高1mmHg~3mmHg。BMI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BMI每增加3kg/m2,4年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男性增加50%,女性增加57%。钱俐俐等[8]研究显示,63例EH患者中BMI≥24kg/m2占63.49%,痰湿壅盛型和肝火亢盛型BMI≥24kg/m2分别占90.47%和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6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年龄、性别关系的研究

6.1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年龄的关系美国一项调查研究发现,自35岁以后,每增加10岁,高血压的相对危险性就会明显上升29.3%~42.5%。陈荣等[29]研究结果显示,肝火亢盛型多为青壮年,阴虚阳亢型、痰湿壅盛型中多为中老年,而阴阳两虚型多数为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各型高血压患者的患病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6.2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性别的关系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性别的相关性在众多研究中存在争议。钱俐俐等[8]研究认为阴虚阳亢型和阴阳两虚型女性多于男性,痰湿壅盛型和肝火亢盛型男性多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目前对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候分布及其与危险因素关系的研究已做了大量的探索工作,研究证明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存在相关性,为中医辨证的客观化与规范化提供依据。然而,就参考文献而言,目前研究仍存在中医辨证不统一、证候类型多元化等问题,今后应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进一步建立规范统一的高血压病中医辨证标准,从而指导高血压病的中医临床治疗和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743.

[2].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475.

[3]张荣珍,陈志祥,胡素颖,等.3578例高血压中医证型构成临床调查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19(4):360364.

[4]符德玉,祖亮华,辛效毅,等.409例高血压病患者不同中医证型间心血管易损因子水平的变化[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3(3):1518.

[5]周莉,王佑华,周端.上海市某社区高血压患者一般情况及中医证型分布调查[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0,44(3):1517.

[6]王严冬,刘志龙,刘培中,等.不同地域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J].新中医,2009,41(6):2325.

[7]谭洁,滕久祥,彭芝配.湖南省家族性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9(1):7071.

[8]钱俐俐,张洪斌.影响高血压病中医证型相关因素的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5):113114.

[9]陈光亮,王滨燕,刘海鹏,等.471例原发性高血压证型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1,30(4):2428.

[10]谷万里,史载祥,余云旭,等.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证型特征[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8(9):842847.

[11]邓冰湘,谭达全.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靶器官损害及中医证型关系的研究[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24(6):4849.

[12]熊伟,李浩.老年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血压负荷特点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9):10251026.

[13]赵,帕力旦,陈红霞.高血压病动态血压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J].新疆中医药,2006,24(4):2324.

[14]王英杰,胡婉英.原发性高血压病病人血管重构与中医证型相关关系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1):1113.

[15]徐旭平,杨爱珍,陶罗玲.高血压患者血尿酸和血脂变化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6):7879.

[16],杨振伟,张国伦.高血压病基本证型与血瘀的相关性研究[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9(1):5456.

[17]张云飞.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血脂紊乱的相关性[J].中医杂志,2007,48(7):626628.

[18]刘晓颖,王永霞,陈召起.高血压病血脂ET、NO变化与中医证型分型的关系[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5,23(8):14641465.

[19]罗芳.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血脂关系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8):35883589.

[20]邢立影,王健松,张慧英.高血压患者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现状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6):143145.

[21]叶德寿,李东野,李英,等.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病关系流行病学研究[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5,14(6):543545.

[22]毛莉娜,祝炜,喻荣辉,等.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血液流变学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7,9(2):2425.

[23]沈毅,张继东,胡连海,等.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43(2):142144.

[24]孙宁玲,赵连友.高血压诊治新进展20112012[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301302.

[25]陈威,王鑫,梁云花,等.H型高血压与中医证型相关性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7):11711172.

[26]张文,王剑,吕全胜.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J].新疆中医药,2010,28(4):1113.

[27]张玲端,任幼红,马兴荣.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关系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12):11051106.

篇2

【摘要】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颈动脉血管内中膜厚度、弹性及顺应性的关系。方法:高血压病患者124例,中医辨证分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和痰湿壅盛四型,应用彩超检测各型患者颈动脉血管内中膜厚度(IMT)、管腔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SPV)、舒张末期流速(EDV),并与正常血压者30例对照。结果:除肝火亢盛型外,其他证型血管阻力(RI)及搏动指数(PI)均高于正常组(P阴阳两虚>痰湿壅盛;IMT除肝火亢盛型外,其他证型均较正常组增厚(P

【关键词】 高血压病 中医证型 颈动脉 血管内膜

原发性高血压是引起心力衰竭、肾衰、心肌梗死、中风的重要危险因素。血管内中膜厚度、弹性及顺应性的改变是引起靶器官损害的共同病理学基础,其既是高血压病重要的病理变化,又是高血压病维持、恶化的结构基础。笔者就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颈动脉血管内中膜厚度、弹性及顺应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门诊及住院的高血压病患者124例,男64例,女60例,年龄35~76岁,平均62岁,病程6个月~30年,平均16年;中医辨症:肝火亢盛型27例,阴虚阳亢型33例,阴阳两虚型29例,痰湿壅盛型35例。选择本院体检的健康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3~71岁,平均61岁。各组性别、年龄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及排除标准 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参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高血压学会发表的高血压指南中的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即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Hg;排除有心脑血管、肝、肾功能严重损害及妊娠、哺乳妇女。

1.3 中医辨证 参照卫生部l993年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将高血压病分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和痰湿壅盛四型。

2 检查方法

应用美国惠普PHILIPS iu22超声检查仪,探头频率(7~10)MHz,由资深专职医师操作。患者取平卧头仰位,肩部垫薄枕,头偏向检查对侧,充分暴露颈部,在颅外颈动脉体表位置,从颈总动脉起始部位开始,对颈总动脉(CCA)、颈动脉分叉处(BIF)、颈内动脉(ICA)进行检查。检测血管内膜表面到中层外表面间的距离(IMT)、 血管内径、斑块情况、血管有无狭窄、是否偏心。连续3个心动周期,取其平均值作为颈总动脉IMT值(测定斑块外的管壁厚度)。左右颈总动脉值的平均值为平均颈总动脉IMT值(CCA IMT mean)。管腔内中膜局部隆起增厚,向管腔内突出,IMT>1.2mm,未造成管腔闭塞者称为斑块。脉冲多普勒用于探测颈动脉血流频谱,在获得3个心动周期一致的频谱后,测量SPV、EDV,自动计算出RI、PI等参数。检查中避免过分按压颈动脉,以免人为造成血管狭窄而影响结果,或使斑块脱落而引起脑卒中。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用(±s)表示,应用SPSS11.5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3 结 果

3.1 颈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SPV)、舒张末期流速(EDV) 四型排序依次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痰湿壅盛。四型中除肝火亢盛组外,其他证型组SPV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2 颈动脉阻力指数(RI )、搏动指数 (PI) 肝火亢盛组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其他证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3.3 颈动脉内中膜(IMT)厚度 阴阳两虚及痰湿壅盛组IMT较正常组和其他证型组明显增厚(P

4 讨 论

中医认为,高血压病本质为本虚标实,病变在肝,根源在肾。一般在早期偏于阳亢,中期多阴虚阳亢,后期阴阳两虚或以阴虚为主,兼挟有风、痰、瘀等。本研究证实,肝火亢盛型患者,血管受损的程度较轻,仅表现为血管弹性及顺应性的减低,无明显血管内中膜增厚;而阴阳两虚型、痰湿壅盛型患者除血管阻力及搏动指数明显增高外,血管内中膜较正常组显著增厚。说明阴阳两虚、痰湿壅盛是高血压病的危险证型。

高血压是自然人群罹患颈动脉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2]。高血压可以增加动脉壁剪应力,加大动脉环状扩展范围,从而使血流和张应力发生变化,内中膜也逐渐增厚,而斑块是在内膜增厚、脂质条纹产生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随着高血压病情的加重和病程的延长而增加。近年来,亦有综合中西医学理论,提出痰脂说,认为血脂亦即痰浊的表现形式之一,血脂增高,即为痰浊内盛。痰脂过盛,充斥体内,蕴藏血脉之中,血液黏稠度增高,血管弹性差而外围阻力大,最终导致动脉硬化,血压升高。金刚[4]研究发现,高血压Ⅱ、Ⅲ级SPV、EDV较对照组降低,血流动力学变化以流速减慢为主。高血压Ⅱ、Ⅲ级组CCA和ECA的RI、PI明显增高,而CIA高血压组和对照组的血流速度、RI、PI变化不大。本研究发现,高血压病四个证型血流速度的排序依次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痰湿壅盛。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证型的高血压病患者的SPV、EDV、PI、RI、IMT不同,阴阳两虚、痰湿壅盛是高血压病的危险证型。

参考文献

1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28

篇3

中图分类号:R544.1 R25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4.09.051 文章编号:1672-1349(2014)09-1134-03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最主要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1]。由高血压引起的脑卒中、心肌梗死、慢性肾衰竭等并发症,不仅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而且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合理有效的方法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对于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1]。穴位敷贴疗法将经络穴位与中药外治有机结合,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2],是我国传统的中医外治法,多项研究证实穴位敷贴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3-6],且该法是二级、三级医院心系疾病使用频率最高的中医护理技术[7]。本文仅就穴位敷贴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穴位敷贴在降低高血压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祖国医学对高血压的认识

高血压病属于祖国医学的“眩晕”、“头痛”、“肝风”及“肝阳”等范畴。眩晕俗称“头晕”、“头昏”等,是目眩与头晕的总称,乃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内经》认为眩晕产生多由于肝风上扰及髓海不足所致,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厥阴之胜,耳鸣头眩,愦愦欲吐”,《灵柩・海论》曰:“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说明肝经厥阴病、肾阴肾阳及气血亏虚会引起眩晕耳鸣。后世医家朱丹溪又提出无痰不作眩以及无火不晕之说,对眩晕病的病因病机认识不断深化。对头痛的阐述,则多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头为诸阳之会,与厥阴肝脉会于巅”,肾阴亏虚,不涵肝木,则肝风易气,而随其厥阴经脉上扰清空,以致头痛。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气血亏虚无以上荣于脑,则头痛随之而起;另一方面水湿停积,而化为痰饮,阻于中焦,则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或痰涎随风火上攻,则头痛亦可发生。此外,各种原因产生了瘀血之病理性产物反之又能成为一种病因,其阻于脑部经脉,则可导致头痛[8]。《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9]中医证候诊断标准,高血压证候可分为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阴阳两虚证四类,其发展过程由实而虚,始则表现为阳亢,继而阴虚阳亢,再而阴虚,最后阴阳两虚。

2 穴位敷贴概述

穴位敷贴疗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把药物研成细末,用水、醋、酒、蛋清、蜂蜜、植物油、清凉油、药液,甚至唾液调成糊状,或用呈凝固状的油脂、米饭、枣泥等制成软膏、丸剂或饼剂,或将中药汤剂熬成膏,或将药末散于膏药上,再直接敷贴穴位或患处,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无创痛穴位疗法,其中将药物敷贴于神阙穴,称为敷脐疗法,敷贴于涌泉穴则称为足心疗法[10]。凡是临床上有效的汤剂或丸剂,一般都可以熬膏或研末用作穴位敷贴,如清代医家吴师机曰:“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穴位敷贴方案中适当添加协助走窜和促皮吸收的药物可增强疗效,主要包括天然透皮促进剂,如冰片、白芥子、肉桂、细辛、麝香、牛膝等,和化学合成透皮剂,如桉油、枫香油、亚油酸、月桂氮卓酮、丙二醇、乙醇等,均广泛应用于透皮制剂的制作工艺中,可通过不同原理改变皮肤的理化性质和药物在皮肤和介质的分配,影响药物的透皮吸收。同时,穴位敷贴方案还需选用适当的溶剂以调和药物,如醋、酒、油、姜汁、蜂蜜、蛋清、凡士林、蒜汁和清水等。穴位敷贴疗法可避免口服给药引起的胃肠道灭活、肝脏首过和血药浓度谷峰现象,维持较长且恒定的有效血药浓度[11],提高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和治疗效果[12],并能降低药物的毒副反应[13],且价格便宜,因此,具有较好的治疗效益和经济效益。

3 穴位敷贴在治疗高血压病中的应用

3.1 穴位敷贴的降压机制

3.1.1 穴位刺激和药物吸收 穴位作为脏腑气血汇集之处,对于药物具有储存和放大作用,而经络具有联系脏腑、沟通表里,贯穿上下,运行气血、营养全身的作用,外与皮肤肌腠相连,内与五脏六腑相接。将药物贴敷于穴位,既可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络之气,以发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恢复脏腑阴阳平衡的作用,药物有效成分也可通过皮肤肌腠的透皮吸收到达五脏六腑或吸收入血,发挥降压作用。因此,穴位刺激和药物吸收两者可能产生相互激发和协调作用,导致生理上的放大效应而使药物的外治效果优良[14]。

3.1.2 降低细小动脉外周阻力 殷之放等[15,16]研究穴位敷贴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认为穴位敷贴可降低细小动脉外周阻力,外周阻力降低,减轻了心脏后负荷,使每搏心输出量和每分心输出量增加,改善全身血液循环,但同时也不能排除穴位敷贴可使大中动脉顺应性增加的可能性。

3.2 穴位敷贴治疗高血压病的常用方法

3.2.1 吴茱萸敷贴涌泉穴 吴茱萸敷贴涌泉穴是使用频率最高的高血压穴位敷贴方案,即足心疗法,可适用于各证型高血压患者。该法可引火下行、平冲降逆而降低血压,醋则是最常用的调和介质,能与多种吴茱萸生物碱结合成盐,增强吴茱萸有效成分的溶出及其活血解毒作用,同时能以其酸收之性制约吴茱萸的辛散而增强疗效,并制约吴茱萸大热的燥性[17],部分研究还采用姜汁或蜂蜜调和,并配以川芎、冰片、白芥子等引经之物以促进吴茱萸有效成分的透皮吸收。妥玉珍等[18]取吴茱萸研末用醋调和后敷贴于双侧涌泉穴,每穴用药3 g,每次6 h~8 h,7 d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降压总有效率达83.87%。张泽等[19]将吴茱萸用食醋、生姜汁、清水调和后,置于3 cm×3 cm的小胶布中央并贴敷双侧涌泉穴,每日1次,共敷贴4周,在降低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的同时能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总有效率可达93.33%。强建新[20]将吴茱萸和肉桂各150 g捣烂如泥,用生姜汁调成膏状后敷贴于双侧涌泉穴,每日治疗1次,每次30 min,每10次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可降低并稳定高血压患者治疗后、治疗3个月后及治疗1年后的血压,具有良好的远期效益。

3.2.2 敷脐疗法 敷脐疗法的敷贴部位为神阙穴,该穴不适合针刺治疗,却特别适用于穴位敷贴。大部分中药均可经神阙穴透皮吸收入血,且该穴多与其他降压穴位配伍使用,适用于各证型高血压患者。神阙穴即人体脐部,属于任脉腧穴,通过任督冲带血脉而统属全身经络,既为先天之本源,又为后天之根蒂,是生命之根[21]。在现代医学中,脐部皮肤屏障功能最弱,药物最易穿透弥散[22],且药物粘合后能与脐部形成一种汗水难以蒸发扩散的密闭状态,可使角质层含水量由5%~15%增至50%,皮温从32℃增至37℃,促进药物有效成分吸收[23]。刘兴颖等[24]将附子、三棱、川芎和白芥子研末炮制后敷贴于神阙、内关、太冲、三阴交和肝俞,隔日1次,6次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3个疗程后治疗组中医证候、血压水平、每分心输出量和外周血管阻力均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3.2.3 辨证穴位敷贴 部分研究者结合中医证型对高血压穴位敷贴的穴位或中药进行了辨证。于海青等[14]和王晶[26]研究在敷贴相同中药基础上进行穴位辨证。于海青将吴茱萸、川芎用醋调和后贴敷主穴双侧涌泉穴,同时肝火亢盛证配肝俞、痰湿壅盛证配太冲、阴阳两虚证配肾俞,每日8 h~10 h,10 d为1个疗程,连用6个疗程,降压总有效率为95.29%。王晶则肝火亢盛证取曲池、风池、合谷和太冲穴,阴虚阳亢证取曲池、合谷、三阴交和足三里,痰湿壅盛证取曲池、合谷、丰隆和太溪穴,阴阳两虚证取曲池、足三里、气海和涌泉穴,均采用生大黄2 g、生石决明5 g、牛膝5 g和冰片0.5 g,穴位敷贴,每日1次,次日对侧再贴,每次6 h,2周一个疗程,共2个疗程,干预后患者血压波动在(120~140)/(80~90)mmHg,降压总有效率达95.75%。罗发生等[27]则在敷贴相同穴位基础上进行中药辨证,肝火亢盛证采用天麻、、牛膝、水蛭和磁石,痰湿壅盛证采用白芥子、半夏、莱菔子、白术和牡蛎,阴阳两虚证采用党参、丹参、川芎、黄芪和当归配伍贴敷神阙穴,每次5 g,每次6 h~12 h,隔日1次,4周为1个疗程, 2个疗程后降压和证候改善总有效率可达95.29%。吴茱萸加珍珠母调和后贴敷风池和涌泉穴能平肝潜阳,对肝阳上亢证高血压有效;贴敷百会和肾俞能补肾益精,用于降低阴阳两虚证高血压;痰湿壅盛证高血压则敷贴内关、中脘以和中降逆祛痰;阴阳两虚证高血压可用此方贴敷百会和脾俞穴以补益气血[28]。莱菔子、茺蔚子、夏枯草、石决明、钩藤和杜仲用水煎提取后加蜂蜜调匀贴敷三阴交、太冲和内关[29],或天麻10 g、钩藤10 g贴敷神阙和涌泉穴,均可降低肝火亢盛证高血压患者的血压[30]。郑琼莉多年经验方三子养阴汤(沙苑子15 g,女贞子20 g,决明子15 g,枸杞子15 g,生地20 g,15 g,白芥子10 g,细辛3 g)用醋调和后贴敷内关、曲池、三阴交和涌泉穴对阴阳两虚证高血压有效[31]。

4 结 语

穴位敷贴作为一种取材简便、方便实用、疗效可靠、价格低廉、安全无害的中医外治法,能够有效降低和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但目前关于穴位敷贴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仍存在以下不足:①研究样本量过少、严谨性和科学性欠缺、缺乏远期疗效对照以及对靶器官损害的评估。②敷贴用药和选穴未与辨证分型紧密结合,时间、频率和疗程标准参差不齐。相同中药在不同研究中其配比剂量和用药剂量均不一致;穴位敷贴时间从半小时到数天不等,同样的中药敷贴同样的穴位,在不同的研究中其敷贴时间不尽相同。③穴位敷贴与针刺、内服西药和中药的疗效尚无深入的比较研究。④穴位敷贴的制作工艺有待提高。中药透皮吸收能力差和敷贴所致的皮肤过敏是有待解决的关键点和难点。因此,未来有必要在辨证分型的基础上对穴位、中药、敷贴时间、频率和疗程进行进一步深入的大样本量研究,探索穴位敷贴降低高血压的作用机制并评价其安全性,以建立规范化的高血压穴位敷贴执行标准,为穴位敷贴在临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使穴位敷贴能真正为高血压患者带来福音。

参考文献:

[1] 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1,3(5):42-93.

[2] 吴少霞,刘真真,李丽霞.吴茱萸加醋外敷涌泉穴在高血压病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3):34-35.

[3] 赵会芬.中药敷贴涌泉穴防治社区中老年人临界高血压18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2,18(9):121-122.

[4] 莫鸿辉,王艳红,利丹.温胆片结合穴位敷贴治疗痰湿中阻型高血压病35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0,42(8):112-113.

[5] 商翠莲,李敏.吴茱萸贴敷神阙穴治疗高血压60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3,12(2):44.

[6] 林治萍,刘淑茹.复方吴茱萸穴位外敷对高血压病的保健治疗[J].职业与健康,2007,23(18):1638.

[7] 张广清,林美珍,邓丽丽,等.广东省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应用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13):80-83.

[8] 张问渠.心脑血管病中医诊治[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79-82.

[9]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3-77.

[10] 谭兴贵,廖泉清.中国民间特色疗法[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41-44.

[11] 陈红梅,陈民.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老年人高血压病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4):190-191.

[12] 胥云,庄桂霞.中药现代经皮给药制剂的临床应用与发展前景[J].中医外治杂志,2005,14(2):6-7.

[13] 杜玲,颜芳.中药穴位贴敷干预高血压的效果分析[J].山西中医,2011,27(10):44-45.

[14] 于海青,赵千英.高血压病中药穴位贴敷120例[J].光明中医,2011,26(6):1184-1185.

[15] 殷之放,汪司右.针刺与穴位敷贴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比较[J].上海针灸杂志,2000,19(5):9-11.

[16] 殷之放,汪司右.针刺加穴位贴敷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病临床初探[J].上海针灸杂志,2005,24(12):16-17.

[17] 肖小惠.吴茱萸穴位外敷治疗高血压病小议[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2):64.

[18] 妥玉珍,张美卉子.中药贴敷疗法治疗对临界高血压的影响[J].黑龙江中医药,2011(5):42.

[19] 张泽,陈民.穴位贴敷联合降压药物改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5):531-533.

[20] 强建新.中药敷贴疗法治疗高血压随机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10):33-34.

[21] 刘玮,冯琪,李良田.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57例临床分析[J].贵州医药,2012,36(12):1114-1115.

[22] 李东晓,高洪春,王翠兰.平肝降压片治疗高血压病44例临床观察[J].国医论坛,2001,16(2):31-32.

[23] 张小斌,陈书存.降压稳贴片的制备及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8,28(2):156-158.

[24] 刘兴颖,聂茸.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高血压60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23(12):120-121.

[25] 张峻,朱俭锋.穴位敷贴治疗社区原发性高血压101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0,19(4):22-23.

[26] 王晶.穴位贴敷法治疗眩晕病的观察与护理[J].辽宁中医杂志,2013,40(8):1694

[27] 罗发生,李功辉,李奇林,等.辨证分型穴位敷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1):108-112.

[28] 陈绍月.穴位贴敷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6):147.

[29] 马春.中药贴敷穴位防治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9):154-155.

[30] 黄世香.加用穴位敷贴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J].广西中医药,2012,35(4):23-24.

[31] 刘俊丽,郑琼丽,祝炜.穴位贴敷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2,34(4):65-66.

篇4

【关键词】降压药

高血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因此降压新药层出不穷,虽已发展到多达近百种,有利尿剂、α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β阻滞剂六大类降压药,但在控制血压、改善临床症状上仍不尽理想。临床常见同一降压药在不同患者的降压效果和不良反应有较大差别。如何选用降压药才能取得最佳的疗效并且副作用最小,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中、西医学对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从不同的理论体系出发有各自的认识,治疗理念上也有较大的差异。中医重视气血、脏腑、阴阳的平衡,强调心理、整体、环境的调整,辨证使用中药能有效改善高血压病的症状;西医注意血压指标及危险分层,使用抗高血压药可有效、迅速控制血压,但临床症状改善有时不理想,如失眠、便秘等长期困扰患者,有的患者还因药物本身的不良反应而新增加一些不适表现[1]。近年来,国内已有降压西药辨证应用研究的少量报道。

1降压药的中医辨证应用

在中西医两套理论的指导下用药,根据中医辨证选用抗高血压西药,可以减少降压药物的用量,明显提高原有西药使用的准确性,降低使用盲目性,避免其副作用[2]。

1.1利尿剂常用的如寿比山(吲哒帕胺),系非噻嗪类吲哚啉类衍生物,具有利尿作用。有研究表明,寿比山对痰湿壅盛组的降压疗效和症状疗效、降压幅度明显优于阴虚阳亢组,且痰湿壅盛组的患者对吲哒帕胺耐受较好,这说明寿比山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较阴虚阳亢型更为有效,临床用于有水肿或舌体淡胖等痰湿壅盛表现的高血压患者尤为适合[3]。对其作用机制,有人提出“气血阴阳失调、津液代谢障碍是高血压病的总病机”的假说,认为痰湿壅盛与脾虚、肾虚相关,脾失健运,津液内停、水湿不化;肾阳虚患者血浆心房肽含量低,利尿作用减少。寿比山能拮抗其利尿作用减少、组织饱满度增高,从而起到降压的作用[4]。因此,利尿剂或有利尿作用的降压药(如寿比山)对于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疗效较好。

1.2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能降低血浆肾素活性,抑制中枢及外周交感神经,降低心排出量,适用于高血流动力状态(心率快、心排出量高)的患者。此类症状类似中医肝阳上亢证的表现,因此,β受体阻滞剂对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疗效较好[5]。

1.3钙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钙拮抗剂)能扩张冠状动脉和周围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减低心脏后负荷。钙通道阻滞剂对痰湿壅盛型、血脉瘀阻型高血压疗效较好[5]。对第2代钙拮抗剂波依定(非洛地平)的降压作用与高血压病的四种常见中医证型的关系研究表明,波依定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的血压降低幅度更明显、症状改善的有效率高,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的疗效优于其他三型[6]。

1.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临床应用广泛,对该类药的辨证应用研究也相对较多。如洛汀新(盐酸苯那普利)对肝火亢盛型高血压的血压降低幅度更明显、症状改善的有效率高,对肝火亢盛型高血压的疗效优于其他三型[6]。依那普利对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也优于对非肝阳上亢型。中医肝阳上亢证的主证有烦躁易怒、头痛、头晕、烘热等,这些症状与交感神经功能兴奋有关,而交感肾上腺素能系统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关系非常密切。高血压患者的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阳上亢型以高肾素、高血管紧张素Ⅱ居多。洛汀新和依那普利作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具有抑制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及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等作用,故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7]。另外,阴虚阳亢或肝肾阴虚型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更佳[1]。综合上述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肝阳上亢型、阴虚阳亢型或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疗效较好[5]。

1.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伊贝沙坦与氨氯地平的降压疗效比较研究表明,二者总有效率和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伊贝沙坦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证候疗效均优于氨氯地平,而且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伊贝沙坦通过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从而改善肝阳上亢的症状。表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也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疗效较好[8]。

1.6肾上腺素能抑制剂利血平是影响交感神经递质的肾上腺素能抑制剂,能耗竭血管壁和心脏等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囊泡中的肾上腺素,从而降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功能。已有研究表明,利血平对肝阳上亢、肝阳夹湿、肝肾阴虚、阴虚阳亢等热性证候的症状有效率、降压疗效均优于脾肾阳虚、痰浊内阻、脾胃虚寒、风痰阻络等寒性证候,可以使阳亢症状消失或减轻,起到平肝潜阳、清泄肝火的作用[9]。因目前该药使用较少,缺乏后续的临床研究报道,性味归经、配伍等问题也有待进一步研究。不同降压药对同一中医辨证分型的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也不同,如复方降压制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4种降压药临床疗效的综合对比性研究显示,肝火亢盛证、阴阳两虚证患者服用上述4种降压药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阴虚阳亢证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效果最好,其次是钙拮抗剂、复方制剂,利尿剂效果最差,痰湿壅盛证服用利尿剂效果最佳,其他效果则相似[10]。

2降压药中医辨证应用存在的问题

通过上述有限的报道可以发现,降压西药的辨证应用,是中西医两种医学适应证的交集,更体现了高血压当代个体化治疗的最新理念。其中有代表性的研究是吕士选等[9]的“从中医理论角度探讨利血平的药理作用”。虽然学术界对此仍有争议,但是我们发现,在符合西医用药规范的基础上,同时在中医辨证指导下运用降压药,是增加了中医适应证的进一步优选,可以提高降压药的临床疗效;由于辨证论治,因人而异,可以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明显提高西药使用的准确性。目前关于降压药中医辨证应用的研究还不成熟,很多方面还需要完善、改进。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实验数目少,范围有限。迄今为止,辨证使用降压西药的相关临床研究只涉及了临床常用的六大类降压西药中的一部分,而每类降压药中又有很多不同的种类,它们的作用又互有异同。(2)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各家说法不一,中医证型的客观化研究也存在争议。对有些证型,如阴阳两虚型还没有相关西药辨证治疗的报道。(3)样本量小。除了“波依定与洛汀新治疗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疗效比较”的实验为适宜样本外,其余均为小样本或次小样本。(4)关于利血平的实验研究未说明各组之间受试者年龄、病程、高血压病分期及并发症、用药时间等各证型组组间分布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关于“利血平的中药样特性”的推导仅从“利血平的片剂与针剂味甘,且中药平肝熄风的药味也有甘味的记载,故将利血平的药味定为甘”的推断有待商榷[11]。而且只解释了利血平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原因,而肝阳夹湿和肝肾阴虚有其自身的特点,作者却没有进一步的研究说明。(5)钙通道阻滞剂对痰湿壅盛型、血脉瘀阻型高血压,β受体阻滞剂对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阴虚阳亢型或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疗效较好的机制还有待研究。(6)对降压中、西药的相互作用以及降压西药之间、西药与中药之间的联合应用,以及是否可以按照中药复方君臣佐使配伍应用的研究还几乎为空缺。因此,降压西药的辨证合理应用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3进一步研究的思路和展望

现代医学将高血压病定性为终身性疾病,降压药的研究虽然日新月异,但是还缺乏完全无副作用和更长效的药物,仍需终身服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医学对于高血压病的治疗不仅关注降低血压,而且对靶器官损害及相关疾病加以重视,并按照循证医学的方法开展了大样本多中心观察研究,发现降压治疗能明显降低心血管疾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其所致的病残率和死亡率。西药着重于降压治疗,具有确切的降压效果和靶器官保护作用,广泛适用于某类型高血压或高血压的某项并发症。但是不少病人服用降压药后血压虽有所下降,但临床症状未解除,少数病人甚至加重,生活质量反而有所下降。随着“联合用药、个体化”的高血压病治疗新理念的提出,西医也开始更加重视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着眼于提高生活质量。另外,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还要重视降压药的性价比,即用最少的药物、最小的剂量,取得最佳的疗效,同时价格又便宜,使患者经济上能够承受长期服用。因此,从中西医结合的理念出发,分别从中、西医理论对高血压病进行全面、系统的认识,除借助现代诊察手段外,融合中医的四诊、辨证,通过中西药理的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贯穿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在中医个体化的辨证用药指导下应用降压药,具有更好的针对性,可以提高降压药的疗效,减少药物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在迅速有效地控制血压的同时,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并将副作用降到最小。总之,降压药辨证应用的研究是一项很有意义的课题,将对降压药的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和指导方案,是中西医结合在临床药学领域的有益探索。在不增加患者医疗费用和风险的前提下,为克服西药毒、副作用,发挥药效和寻找新的用途提供了可靠的思路与方法,不但能丰富中医药学的内容,而且有利于中西医的交流、融合,是中西医结合工作切合实用的研究方向,虽然存在上述诸多问题,但非常值得我们去克服困难努力完成。相信随着研究的开展,会有更多的有志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研究的临床医师加入到研究中来。

【参考文献】

1LiG.Clinicthoughtwayandexperienceonhypertensivetreatmentwithintegratingof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byShiZaixiang.ZhongXiYiJieHeXinNaoXueGuanBingZaZhi.2006;4(3):235-237.ChinesewithabstractinEnglish.李格.史载祥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思路和经验.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4(3):235-237.

2JiaHZ.Monomerdrug''''sspecialeffectandapplicationofwesternmedicinebasedonthetheor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ZhongXiYiJieHeXueBao.2003;1(5):15-17.ChinesewithabstractinEnglish.贾海忠.论单体药物疗效的证型差异与西药辨证应用研究.中西医结合学报.2003;1(5):15-17.

parisonoftherapeuticeffectsofindapamideonhypertensionofdifferentTCMsyndrometypes.ZhongYiZaZhi.2002;43(6):455-456.Chinese.刘望乐.寿比山对不同中医辨证类型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比较.中医杂志.2002;43(6):455-456.

4DengXG.DiscussionofTCMpathogenesisofhyper-tension.ZhongYiZaZhi.2001;42(4):197-199.Chi-nese.邓旭光.高血压病中医病机若干问题探讨.中医杂志.2001;42(4):197-199.

5ShiZX,HuangLH.Diagnosisandtreatmentofhyperten-sionandcorrelateddiseaseswith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Beijing:People''''sHealthPublishingHouse.2003:203.Chinese.史载祥,黄柳华.高血压及相关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03.

6ZhaoZH,HuHY,FanLL,parisonofthera-peuticeffectsofplendilandlotensinonhypertensionofdifferentTCMsyndrometypes.ZhongYiZaZhi.2005;46(9):690-691,701.ChinesewithabstractinEnglish.赵泽红,胡海燕,范翎翎,等.波依定与洛汀新治疗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疗效比较.中医杂志.2005;46(9):690-691,701.

7YanD,JiangWM,ChenXH,etal.Recentdevelop-mentofresearchonTCMsyndromedifferentiationofhypertension.ZhongguoZhongXiYiJieHeZaZhi.2000;20(1):70-72.Chinese.严冬,蒋为民,陈晓虎,等.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的实质研究近况.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1):70-72.

8WuXM,HuangQX.Curativeeffectanalysisofirbe-sartanandamlodipineonliverYangexuberancesyn-dromehypertension.XianDaiZhongXiYiJieHeZaZhi.2005;14(11):1409-1410.ChinesewithabstractinEnglish.吴夏棉,黄启祥.伊贝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疗效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1):1409-1410.

9LüSX,YueFX.ClinicalstudyonbasicpropertiesofreserpinumwithTCMtheory.ZhongguoZhongXiYiJieHeZaZhi.1995;15(3):177-179.Chinesewithab-stractinEnglish吕士选,岳凤先.从中医药理论角度探讨利血平的药理作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5(3):177-179.

篇5

关键词:50~60岁人群;社区常见病;中医体质辨识;康桥

Abstract:Objective Through the Cambridge community 50 ~ 60 outpatient clinic population constitution of TCM identification investigation,and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type of constitution in population of common diseases,to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stitution classification theory in common disease prevention,health care,community health education,health management,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application to provide epidemiological data support.Methods Nine constitu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TCM scale,the 50 ~ 60 years old people in the TCM clinic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stitution identification of collection,screening and analysis.Results Hypertensio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 constitution of damp heat, phlegm dampness constitution; diabetic patients with Yin deficiency mainly; stomach disease patients with damp heat, Qi deficiency, Yang deficiency mainly; insomnia patients without obvious physical differences.Conclusion In this community, the types of physical fitness of patients with common diseases are obvious, and the health interven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Key words:Aged 50~60; Common disease community; TCM Constitution identification; Cambridge

中医体质学认为,一般人群中具有不同的体质类型,不同性别,年龄,地域等人群的体质特点也有差异,体质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化转归有很大的相关性,通过此研究了解社区50~60岁人群常见病患者的不同体质特点,通过调整体质从而起到未病先防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长期居住在康桥的50~60岁以上的中医门诊就诊的人群,随机筛选患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胃脘痛、不寐患者各100例。

1.2方法 主要采取门诊就诊的方式,对就诊者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了解就诊者姓名,性别,生活方式,运动,饮食,睡眠,二便,既往病史等情况,对社区常见病患者随机筛查出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胃脘痛、不寐患者各100例,进行8种体质偏颇类型分类(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

2结果

2.1 500例样本中湿热质118例,占比23.60%,为最高,其次为气虚质、痰湿质、阴虚质,占比分别为:16.00%、15.60%、15.00%。总样本体质分型分布见表1。

2.2不同疾病中医体质类型的特征不同,高血压病、冠心病患者以湿热质、痰湿质为主;糖尿病患者以阴虚质为主;胃脘痛患者以湿热质、气虚质、阳虚质为主;不寐患者体质类型中除了气郁质、特禀质占比少以外的其他体质类型占比差别不大。常见疾病与体质分型构成比分布,见表2。

3 讨论

体质类型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之中,是各种疾病发生、发展的制约条件,影响疾病的发展变化[1]。《黄帝内经》中明确指出了“治未病”的学术思想,通过积极改善特殊体质,可阻止疾病的进展,从而起到预防的目的。

体质类型的形成与发展取决于先天遗传因素,又与自然条件的差异,如气候特点、地理环境、水土性质的差异等有关。不同地理区域的人群,体质结构差异明显[2]。上海地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地处亚热带,气候炎热,湿润多雨,夏长冬短,人体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而且嗜食海鲜发物易酿生湿热,加之50~60岁人群代谢功能开始下降,所以体质多呈湿热质,本次的调查湿热质占比23.60%,为最高,不同疾病体质类型特点不同,高血压病、冠心病、胃脘痛患者以湿热质为主,糖尿病患者以阴虚质为主,不寐患者的体质类型无明显偏重,应与不寐形成因素多,病因复杂有关。以上结果提示对该社区的湿热质、痰湿质应给予干预,加强健康宣传,指导饮食,合理锻炼,以及药茶,药膳等措施,改善该社区常见病的体质使其趋于平和,从而协助慢性病有效的控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此次调查从中医“治未病”的角度,对社区常见慢性病患者病情的控制及缓解,以及对提高其健康水平及生活状态均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高血压 预防护理措施 膳食 宣传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118-02

高血压是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能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有关卫生部门资料显示,我国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已达1亿,并且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每年的新增患者超过300万。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将达到最高。由于我国国民科学文化水平不高、医疗设施和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仍很低。为此,我们要努力提高国民的保健意识,做好高血压的控制和防治工作。

1 高血压的发病因素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很复杂,目前还不是很清楚,现在医学界普遍认为,高血压的发病主要与下面几个因素有关。

1.1 遗传因素。高血压的发病几率和遗传有一定关系。大量临床资料表明,家族中有人患上高血压病,其下一代就比较容易患上高血压。高血压的患者,其父母死于这类疾病的几率也要比一般人高4倍。

1.2 饮食结构。食盐摄入量的增加可升高血压;低钾、钙饮食可增加高盐膳食对血压的升高作用;脂肪摄入过多可引起肥胖,造成血脂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相继引起高血压。

1.3 肥胖因素。美国一项研究表明:短暂性血压增高和超体重同时存在的人患高血压的机会是血压暂无增高者和正常体重者的12倍;另有一项研究:肥胖者发展成高血压的概率是正常体重者的8倍。

1.4 情志因素。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情志因素在高血压发病中占第二位。人的过喜过悲、极度愤怒、焦虑等情绪,会引起体内脏腑功能失调,心肝胆等脏腑功能受扰,造成肝阳上亢,心火亢盛,最终引发高血压。

针对引发高血压的各种因素,结合笔者的临床经验,探讨以下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2 预防和护理措施

2.1 合理膳食。不良饮食习惯会导致高血压,因此,改善膳食结构,健康饮食,对预防护理高血压很重要。

2.1.1 减少脂肪的摄入,控制体重。过量使用高脂肪的食物,会导致动脉硬化、诱发肥胖,这些都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因而高血压患者应该饮食清淡,多食粗粮、杂粮,少吃或者不吃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烹饪时,多采用植物油,胆固醇限制在300mg以下。另外,高血压患者可以多吃些降脂类的和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比如绿豆、海带、黑木耳、大蒜、山楂、蔬菜、水果等。

2.1.2 补充优质蛋白质。优质蛋白质包括动物蛋白和豆类蛋白。其中动物蛋白对脑血管具有保护作用,所以高血压患者应适当食鱼类、禽类、瘦肉和牛奶等动物蛋白。中国营养学会建议,蛋白质每日的摄入量以每公斤体重1g为宜,其中植物蛋白应占50%,并且最好用大豆蛋白。

2.1.3 降低食盐的摄入量,多吃含钙、钾的食物。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食盐标准[1]是:≤5g/d,而我国国民的食盐摄入量平均达到了每天10g,已经远远的超过了这个标准值。研究表明,血液中氯化钠浓度增大将引起血压的升高[2]。建议每日食盐摄入量为3~5g,以达到预防和减轻高血压的目的。高钙饮食可以降低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可以多吃含钾、钙丰富食品,比如土豆、芋头、茄子、冬瓜、牛奶、酸奶、菠菜、虾类、木耳等。

2.2 戒烟限酒。我国男性高血压患者中,大部分都有吸烟饮酒的不良习惯。烟中尼古丁可使血压升高,并降低服药的顺应性,增加降压药物的用量。饮酒过量可引起动脉硬化、使血压升高,酒精还有拮抗某些降压药的作用。研究表明,吸烟、饮酒的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病率是不吸烟、不喝酒的2~3倍。因而,我们提倡戒烟限酒。相对于烟酒来说,绿茶中含有大量的茶多酚,可以保护血管,降低血脂,高血压患者可多喝绿茶。

2.3 休息与运动。适当的休息和睡眠可以降低血压。早期高血压患者宜适当休息,精神压力大、工作过度紧张者应保证每天8小时睡眠。高血压患者早上起床要做到“3个半分钟”;白天要坚持做到“3个半小时”[3],这些都可以有效降低血压。

对血压稳定在一般水平,没有明显器质性损害的高血压患者,除保证充足的睡眠休息外,还可适当参加体育运动。不过患者应结合自身体质与病情,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量及运动方式,建议快走(每分钟80~100步)、慢跑(每分钟110~130步),提倡游泳、打太极拳、爬楼梯等。

2.4 心理指导。研究表明:高血压多与情绪、外界环境及心理因素有关。高血压患者多存在焦虑、恐惧、紧张、烦躁的情绪,这些不良的情绪容易引起血压波动,甚至会诱发中风等心脑血管急性病。因此,要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指导他们学会进行心理调节,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宽容待人,避免焦虑等不良情绪。特别是老年患者的心理比较脆弱,医务工作者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提供患者舒适安静的休养环境,帮助其培养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避免大喜或者大悲[4]。

2.5 普及健康知识,增加保健意识。我国很多民众对高血压并不是很了解。一方面,医生有必要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的病因、治疗手段、预防和护理方法;另一方面,医院可分发医疗小册子给患者,张贴宣传画,播放医学视频等手段来加大宣传力度,普及有关高血压的健康知识。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使他们不仅能配合医生的治疗,更能主动摈弃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以达到预防和治疗并重的目的。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血压的防控要从患者心理,生理与社会等多方面进行,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普及有关高血压预防护理的知识,提高患者的保健意识,倡导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力争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不仅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对健康群众的良好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肖慧芳,杨光,陈树丹.高血压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12):2069-2070

[2] 张艳华.高血压病患者的自我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0,8(9):136-137

篇7

(湖南省马王堆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0)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对老年高血压疾病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所能够产生的护理疗效。方法:选取在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高血压疾病治疗的老年病患80例,为了完成调查目的,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于观察组的40名病患实行早期康复护理,对于对照组的40名病患实行常规护理,对护理的方法进行详细记录,并调查两组病患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在采用不同护理方法的协助治疗后,两组病患的身体健康状况都有所好转,但是观察组病患的治疗效果明显偏高,且该组病患对护理方式的满意程度明显偏高,P<0.05,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帮助老年高血压病患恢复身体健康,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老年;高血压;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561(2015)07-0091-01

高血压疾病可以分为原发性高血压以及继发性高血压两种类型[1]。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疾病的患病风险也在不断提升,高血压疾病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此,对其应用合理的护理和医疗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我院选取80名老年高血压病患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检验,现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对比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这12个月的时间范围之内,在我院进行高血压疾病治疗的80名老年病患。向这80名病患详细的说明本次实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之后,病患自愿参加本次实验,他们都具有清晰的意识和言语表达能力。其中男性44例,女性36例,年龄均在60岁至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6±12.3)岁。观察组病40名病患中有男性20名,女性20名;对照组的40名病患中,有男性24名,女性16名。经过临床确诊,这80名老年病患都有着明显的高血压疾病特征,而且并不患有其它重大的身体疾病。两组病患在年龄、病情、病程等方面并不存在较大的差异,p>0.05,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可以用于本次的对比研究。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为了达到对比分析的目的,本次实验中,对于对照组的40名病患实行常规护理,医护人员对其进行日常用药、饮食方面的指导,叮嘱病患遵从医嘱,在此过程中,对病患每天的身体恢复状况和饮食、用药等情况进行记录。

1.2.2观察组:

医护人员对观察组的40例老年高血压疾病病患施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法。首先,在病患入住医院的初期,护理人员与其进行经常性的沟通,用亲切的语言风格与病患进行交谈,了解其基本的病情状况,向其解释并说明进行高血压疾病治疗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打消病患的顾虑,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同时也要与其进行一些生活问题方面的交谈,减轻病患在医院中产生的紧张感,使其放松心情,积极配合治疗。

同时,需要向病患及其家属讲授必要的高血压疾病护理和用药等方面的知识,向其明确说明日常生活和饮食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这些基本的护理知识告诉病患的家属,护理人员与家属一起对病患的日常用药、饮食等行为进行监督。同时也要帮助病患戒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吸烟、饮酒、晚睡等。护理人员应该协助并督促老年病患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比如饭后散步等等,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进行必要的户外活动不仅可以帮助老年病患呼吸新鲜空气,为老年病患创造一个舒适、愉快、轻松的心情,让老人忘掉日常的治疗带来的心理压力。这对护理和治疗都有很大的协助和促进作用。护理人员要在充分了解病患的个人喜好和基本身体状况的条件下,为其安排合理的饮食,保证其中营养均衡,尽量以清淡为主,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是比较好的选择,肉类的安排要得当,摄入量过多会加剧高血压的恶化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早期康复护理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但是要更加关注每一个病患其个人的身体状况,实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帮助其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对于子女不常在身边的老人,护理人员要给予更多的陪伴,缓解其心中的孤独感。医护人员要注重为病患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并对病患的日常情况进行详细的数据记录,协助主治医生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1.3调查方法:

记录两组病患日常的身体健康恢复情况,在护理工作结束之后,调查两组病患的护理满意程度。

1.4统计学方法:

针对本次早期康复护理对于老年高血压疾病患者所产生的康复效果进行分析,文中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包对其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X2进行检验,当P<0.05时,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患的身体在更短的时间内恢复到了相对健康的状态,并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之内。观察组病患的护理满意程度达到了95.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程度为70.0%,P<0.05,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高血压疾病发生的风险与患者年龄的增长相互呈现一定的正比例关系,通常情况下,高血压疾病的病情状况可能会随着内部或是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发生一定的改变。老年人是高血压疾病的高发群体,由于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尚不明确[2],因此在对其进行护理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尤其注意方法。

与常规的护理方法相比,早期康复护理更加注重研究病患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注重满足病患的独特心理需求,并以此为基础,协助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可以对病患产生长期的影响,帮助病患保持身体健康的状态。

早期康复治疗对医护人员的个人护理知识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能够为病患提供更加合理且优质的护理服务,创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也能够提升病患对医院整体服务的满意度,为医院带来更高的声誉。这不仅能够促进医院的进一步发展,也能促使我国的卫生医疗事业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通过对比研究可知,早期康复护理可以帮助老年高血压疾病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健康,并维持在一个比较平稳的状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总之,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舌色;面色;望诊;客观化;关键

 

望诊是中医四诊之一,在中医四诊中位列第一,古人有“望而知之谓之神”之说,可见望诊对于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性。望舌与望面部是中医望诊的主要内容,近年来对于中医舌色、面色诊断客观化的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各种理论相互争鸣,新科技、新方法不断被应用到中医舌色、面色客观化诊断研究之中。 

 

1 舌色 面色诊断客观化研究的关键问题 

 

舌色、面色客观化诊断之主要问题在于要探索出能够真正与中医临床诊断实际相符合的诊断模型、诊断数据与诊断仪器,其核心环节在于如何客观化表达中医对于颜色的特殊认识。在中医诊断中,望色主要按五色诊方法进行,即青、红、黄、白、黑五色进行,当然还有淡、暗、深等程度不同的描述。需要指出的是,中医的望诊五色与现代色谱上的相应颜色是有所不同的,在中医望诊中,将所有病人舌色或面色等的颜色变化均归属在五色之中,故而中医的望诊五色具有非常广泛的颜色内涵,是中医对于客观颜色的主观感受集合。现代色度学虽然可以解释这一现象的发生,但却不能完全实现可见光谱与人体视觉感受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因此,我们无法以现代色谱中的某一颜色代替中医的望诊五色。 

现代色度学研究认为,颜色最基本的3个要素是色调、饱和度和亮度。其中,色调表示光的颜色,它决定于光的波长;色饱和度指彩色的深浅或鲜艳程度,通常指彩色中白光含量的多少;亮度表示某种颜色在人眼视觉上引起的明暗程度,它直接与光的强度有关。对于颜色的计算,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使用比较多的几种颜色模型有:RGB模式、YUV模式、HIS模式、Lab模式、Ohta模式、Hue模式、YCrCb模式等。究竟哪一种模式更适用于中医色诊的客观化研究、更能准确的描述中医的望诊五色的各种参数特征,目前尚无定论,这也正是中医舌色、面色望诊客观化研究的关键难点问题。 

 

2 各种颜色模式在舌色面色客观化研究中的应用探索 

 

在近些年关于中医舌色、面色客观化诊断研究中,研究者们根据各自的理解,采用了不同的颜色模型进行了各具特色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已在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验证。 

 

2.1 RGB模式 

刘文兰等采用了“中医舌诊专家系统”检测了慢性乙肝患者及健康人的舌质、舌苔、舌下络脉、面部和手掌的颜色,测定了RGB值,结果表明通过舌质、舌苔、舌下络脉、手掌、面部RGB的检测,既可区别慢性乙肝与健康人的色诊特征,也可以对慢性乙肝各证型进行鉴别诊断,徐志伟等采用RGB颜色模型对青紫类舌色的量化特征进行研究,采用R、G、B各分量值与其总和的比值作为指标,结果得出了青紫类舌色与其它常见舌色的数量特征,青紫类舌色特征为B比值最高,G比值较高,R比值最低。 

 

2.2 YUV模式 

危小健等研制了“舌色仪”,该舌色仪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七·五”攻关指导项目,采用YUV模式,通过对正常人、病患者1355人次进行测试,计算u值、V值,结果临床符合率正常人达83%,患者舌象达70%以上。

2.3 HIS模式 

张志枫等研制了WZX中医舌色分析系统,采用HIS颜色模型,主要功能有舌体图像提取、舌象区域分割、色度测量等。张志枫等应用该套舌色分析系统,对343例胃病患者的舌象进行了信息处理,结果得出了不同证型中医舌色特征、不同病种(胃痞和胃脘痛)舌色特征、以及现代西医胃病不同病种舌色特征。张志枫等还应用WZX舌象颜色计算机分析系统,进行了中成药疗效的评估,在治疗前后进行舌色H、L、S值的测定,结果治疗后H、L、s值渐趋正常,认为可以应用该系统进行舌色视觉计算并作为中药疗效客观评价的方法。 

 

2.4 Ohm模式 

王爱民等采用基于学习矢量化(LVQ)神经网络分类器,实现了舌象分析中的舌色、苔色自动分类。在分类器的设计中,提出了基于“2σ”准则的训练样本筛选方法,并用Fisher比率作为色度空间选择的依据,在RGB、HIS、Ohta、YUV等中,Ohta色度空间Fisher比率最大,并以此为颜色模型设计制作了舌象分析仪,经实验表明,上述方法能够获得与中医专家相一致的结果。

2.5 Hue模式 

龚一萍等采用Hue颜色模型进行6种常见病理舌色的定量分析及与高血压和其证候的相关性,结果认为采用该颜色模型更符合人眼对颜色的心理感知,各舌色可以用数值来量化,其定量值能反映不同的舌色,具有特异性。不同舌色在高血压病中出现的频率说明肝火与肝阳上亢是高血压病的基本病理机制,高血压病各证型其舌色的定量值不同。 

 

2.6 Lab模式 

徐顺潮等运用光电积分法的测色原理,以Lab模式为颜色模型,研制出了智能式光电积分法舌色仪,经临床测试表明。该仪器所获得的色度学参数能确切地反映舌质的颜色。王鸿谟等采用Lab色度系统,应用全自动色差计对广州市、北京市女性面色进行了实测,结果表明广州市、北京市女性面色变化可以用色度学方法进行阶段性探索、实现数字化表达,并可以指导化妆品的研制和生产。孟智宏等运用SHSY-1型舌色测定仪对4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舌色进行了测定,颜色模型采用Lab,结果其色度学参数与健康人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除此之外,还有直接应用光子技术进行舌色、面色客观化研究的报道。如王鸿谟等应用红外成像技术开展了中医色诊学的定位定量研究,测定了正常面温、脏腑色部中心温度、比较了颜面部与明堂色部、男女两性温差、左右两侧温差。其后,王鸿谟等又改进了传统明堂色部和颜部,配合面部整体观测,发现面温与阳气呈正相关的多种现象,提出凡不符合正常值范围者为病态,高于上限者可考虑为实热阳证,低于下限者可考虑为虚寒阴证。此外还有蔡光先等利用色差计对102名正常人四季面色进行了定量观察,以及田雪飞等运用测色仪直接测量正常人和脾病不同证型的色相光波反射率光谱曲线等。为将光子学技术进一步引入到中医学研究中,刘颂豪院士、邓铁涛教授还共同提出了“光子中医学”的概念,并联合筹建了光子中医学实验室。 

篇9

中医药治疗MS有独到的优势。从单纯的降压、降糖、降脂的效果来看,中医药的作用不如西药起效快。但对早期MS患者除了改善生活方式,注意饮食和运动外,西医尚缺乏适当的药物干预手段;中医药对MS的治疗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在改善生活方式综合干预基础上,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组方,疗效显著。

代谢综合征涉及多种症候、多个系统,中医对其无系统论述。现代医家大多从相对应的中医病名肥胖、头痛、眩晕、消渴、胸痹等病证范畴论治。

1病因

MS的发生发展既与先天遗传易感性有关,又是后天饮食失节、少动、情志失调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饮食不当,过逸少动,损伤脾胃,脾失运化,水液停聚为湿为痰;情志不舒,肝气郁结,血行艰涩,水液代谢受阻,也可为痰为湿;年老体虚,肾气亏虚,蒸腾气化作用失常,津液不能蒸化而为痰浊。

2病机及演变规律

前期:此阶段脾郁、肝郁,枢机不利为其本,可表现有气、血、痰、火、湿、食六郁。饮食过多,壅滞中焦之气,有碍脾胃升降,枢机不得斡旋,最终导致运化失职,脾气郁滞;饮食偏嗜,喜嗜膏粱厚味之品,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多滞中焦之气,脾气郁结。脾气郁滞,胃气不降,食积不化,运化不健,水湿不化,津液不布,湿痰浊邪内生,发为本病。

早期:此阶段郁久化热,热证的表现最为突出,以胃热、肠热、心火等多见。

中期:此阶段病机较为复杂,表现为肺胃津伤、肺脾气虚、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等多种证型,但多虚实夹杂,可夹热、夹痰、夹湿、夹瘀等。

后期:因虚极而脏腑受损,或因久病人络,络痹脉损而成。此阶段的根本在于络损(微血管病变)、脉损(大血管病变),以此为基础导致脏腑器官的损伤。

MS病位在脾、肝、肾三脏;病性为本虚标实,脾肾两虚为本虚,痰、浊、瘀、水等病理产物为标实;肝脾肾三脏失调,久之则脏腑功能虚损、气血逆乱或衰败,阴阳失调,虚实夹杂产生虚损变证。

3胰岛素抵抗的病理生理

肥胖与MS高度相关。研究表明,脂肪组织不仅是能源的贮存中心,分泌游离脂肪酸;而且还是一个调节内分泌、主动参与能量代谢平衡的内分泌器官。脂肪细胞能分泌大量的激素和细胞因子来调节自身和其他组织的功能,如脂联素Adiponectin、瘦素Leptin、抵抗素resistin、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Ⅰ型纤溶酶原启动剂抑制物1(PAI-1)、过氧化物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s activated receptors,PPARs),内脏脂泌素Visfatin等,这些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或肽类物质统称为脂肪细胞因子。这些脂肪因子参与免疫反应、血管调节、调节能量摄入和消耗,调节糖、脂肪代谢。这些脂肪因子参与肥胖相关的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过程。

胰岛素抵抗时胰岛素分泌缺陷的特点:对血糖变化不能作出快速分泌反应,第一时相减弱、消失,第二时相分泌推迟。早期:相对不足,分泌量可为正常或高于正常,但对高血糖而言仍为不足;后期:绝对不足,分泌量低于正常。

4代谢综合征的定义

因人种、生理乃至文化方面的差异,不同学术团体或专业学会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了MS或以胰岛素抵抗综合征(IRS)命名的工作定义。WHO(1999)、IR欧洲研究组(EGIR,1999)、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第三次指南(NCEP-ATPⅢ,2001)、美国内分泌学会和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学会(ACE/ACCE,2003)、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CDS,2004)、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05)等均提出了相应的工作定义及诊断标准。

2005年IDF代谢综合征的全球共识已被世界各国采用。诊断代谢综合征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中心性肥胖(欧洲男性腰围≥94cm,女性腰围≥80cm,不同种族腰围有各自的参考值);(2)合并以下四项指标中任二项: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150mg/dl(1.7mmol/l),或已接受相应治疗;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男性<40mg/dl(0.9mmol/l),女性<50mg/dl(1.1mmol/l),或已接受相应治疗;血压升高:收缩压≥130或舒张压≥85mmHg,或已接受相应治疗或此前已诊断高血压;空腹血糖(FPG)升高:FPG≥100mg/dl(5.6mmol/l),或此前已诊断2型糖尿病或已接受相应治疗。如果FPG≥100mg/dl(5.6mmol/l)强烈推荐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但是OGTT在诊断代谢综合征时非必要。

5治疗

代谢综合征是涉及多系统的疾病,应结合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等情况综合治疗。临床上尽可能应用对降压、降糖、降脂、减肥、防止或减轻胰岛素抵抗作用的中药,发挥中医药多靶点作用的优势。

降糖中药的传统功效分类:益气用人参、西洋参、白术、黄芪、绞股蓝、红景天等;养阴可选生地、玄参、麦冬、玉竹、女贞子、黄精、枸杞子等;清热可选天花粉、黄连、知母、山栀、黄柏、生地、地骨皮等;活血化瘀可选三七、大黄、丹参、鬼剪羽、白芍、虎杖、牛膝、葛根等;降血压可选黄芪、葛根、三七、丹参、丹皮、牛膝、仙灵脾、夏枯草等;降血脂可选绞股蓝、大黄、灵芝、虎杖、泽泻、丹参、昆布等;减肥可用大黄、灵芝、女贞子、泽泻、丹参、枸杞子、山茱萸、牛膝、苍术等;除烦安神可选灵芝、丹参、玄参、黄连、麦冬等;腰膝酸软可选仙灵脾、菟丝子、熟地、牛膝、山茱萸等;收涩固精缩尿止汗可选五倍子、山茱萸等;补阳温里可选附子、仙灵脾、菟丝子、仙茅等;解表可选苍耳子、桑叶、葛根、牛蒡子等;化痰止咳平喘可选桔梗、昆布、桑白皮、枇杷叶、蛤蚧等;祛风湿止痹痛可选威灵仙、桑枝、仙灵脾等;化湿渗湿可选苍术、茯苓、泽泻、虎杖、玉米须等;补血止血可选白芍、熟地、仙鹤草等。

具有降压、降糖、降脂作用的单味中药:

黄芪:有降压、降糖、降脂。黄芪多糖具有提高脂肪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增加葡萄糖消耗的作用,从而改善MS病理机制中的IR情况。

枸杞子:本品滋阴补肾,明目润肺,有显著而持久的降压作用,且可降糖、降脂。

地骨皮:本品凉血退蒸,清泻肺热,兼有降压、降脂、降糖作用。

何首乌:本品补肾益精,养血祛风,也具有降脂、抗动脉硬化、降压、降糖、保肝、推迟衰老作用。

黄连:本品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其具有降低动脉血压、抑制肝糖原异生、促进外周葡萄糖利用、降低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泽泻:本品利水渗湿,清热,也具有降血脂、血糖和扩张冠状动脉及主动脉的作用,而且还具有利尿作用。

茵陈:本品清热利湿,退黄,有扩张内脏及中枢血管、降压、降低胆固醇和β-脂蛋白、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糖、抗凝血及促纤溶等作用。

人参:本品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通经活血、安神生津、推迟衰老之功效,扩张血管和降压作用,显著降低血糖,而人参皂甙可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并能增强机体免疫机能,可强心和抗疲劳。

羊藿:本品补肾壮阳,祛风除湿,能通过扩张外周血管降压,有降低胆固醇和血糖、抗衰老、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绞股蓝:具有抗炎、降低胆固醇、降血糖和血压,免疫调节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

其它具有降压、降糖、降脂作用的中药:如:黄芩、山楂、蒲黄、茯苓、刺五加、玉米须、生地、丹参、玉竹、川芎等。

2007年《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中MS治疗方案

气滞湿阻证:患者可没有明显不适,仅有体胖腹满、食多、不耐疲劳等症状,舌苔厚腻,脉象弦或略滑。治法:行气化湿。方药:四逆散合平胃散加减。口苦目赤加决明子、夏枯草;大便干结加生大黄。

痰瘀互结证:胸脘腹胀,头身困重,或四肢倦怠,胸胁刺痛,舌质暗、有瘀斑,脉弦或沉涩。治法:祛痰化瘀。方药: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眩晕加天麻、白术;胸闷加瓜萎;大便粘滞加槟榔;胸中烦热、痞满胀痛加黄连、半夏、瓜蒌。

气阴两虚证:疲倦乏力,气短自汗,口干多饮,大便干结,舌质淡红,少苔,脉沉细无力或细数。治法:益气养阴。方药:生脉散合防己黄芪汤加减。纳差加焦山楂、炒神曲;胃脘胀闷加苍术、厚朴。

脾肾气虚证:气短乏力,小便清长,腰膝酸痛,夜尿频多,大便溏泄,或下肢水肿,尿浊如脂,阳痿,头昏耳鸣,舌淡胖,苔薄白或嫩,脉沉细或细弱无力。治法:补脾益肾。方药:四君子汤合右归丸加减。腰膝酸痛加炒杜仲、补骨脂;下肢水肿加茯苓皮、大腹皮;畏寒肢冷加桂枝、生姜。

6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

糖尿病与高血压具有共同的胰岛素抵抗发病机制。二者并存心血管损害的净效应是普通人群的4~8倍。同时,高血压也是糖尿病特征性微血管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降低血压可使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风险率降低37%,降低血糖可使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风险率减少25%,提示高血压与糖尿病特征性微血管的关系可能大于高血糖,而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大于高血压。

积极对糖尿病和高血压进行干预,对于预防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并发症、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减少致死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寿命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属于中医“眩晕”、“头痛”等范畴。

肝阳上亢证:天麻钩藤饮加减;肝火上炎证龙胆泻肝汤加减;痰浊上蒙证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阴阳两虚证二仙汤加减。

药理证明具有降压作用的中药:血管扩张作用:防己、黄芩、钩藤、益母草、赤芍、罗布麻叶等;具有利尿作用:防己、杜仲、桑寄生、泽泻、茯苓、蓄、茵陈、龙胆草、罗布麻等;具有中枢性降压作用的如远志、酸枣仁;具有钙离子阻滞作用的如防己、川芎、当归、赤芍、红花、三棱、丹参、前胡、肉桂、五味子、槁本、白芷、羌活、独活、葶苈子、桑白皮、茵陈、海金沙、龙眼肉等;具有中枢神经节阻断作用的如全蝎、地龙、钩藤、桑寄生等;具有B受体阻滞作用的如葛根、佛手、羊藿等;具有影响血管紧张素Ⅱ形成作用的如山楂、何首乌、白芍、木贼、红花、板蓝根、青风藤、海风藤、牛膝、泽泻、海金沙、胆南星、法半夏、瓜蒌、降香、细辛等,单成分如汉防己甲素、钩藤碱、萝芙木、毛冬青甲素等的降压作用机理。

7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

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主要是指在高血糖的同时,伴有血浆甘油三酯(TG)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或伴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增高,或伴有胰岛素抵抗的一种状态。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缺乏是导致脂代谢紊乱的中心环节。在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缺乏时,脂蛋白脂酶(LPL)合成的量及活性都降低,加之糖化使LDL受体功能减退,导致富含TG颗粒的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水解速度减慢,清除时间延长,血TG和VLDL水平升高。肝脏代谢脂质的能力受损,脂肪组织的分解代谢增强,大量的游离脂肪酸(FFA)进入肝脏,原料增多,使肝脏合成并释放大量VLDL及胆固醇酯。肝脏中间密度脂蛋白(IDL)合成HDL减少,而肝脂酶(HL)活性增强,降解和清除HDL加快,使血浆HDL的水平下降。血脂异常已成为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糖尿病的早期即存在着较明显的脂代谢紊乱,由于糖尿病与脂代谢紊乱密不可分,故糖尿病也有“糖脂病”之称。研究表明,有40%-50%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血脂异常。糖尿病患者冠心病(CHD)的发病危险为非糖尿病人群的3~4倍,密切关注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并及时加以干预,降低LDL-C和TG水平和(或)升高HDL-C水平,可减少CHD事件的发生,推迟和控制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本病属中医“痰证”、“瘀证”范畴。

气滞痰凝证柴胡疏肝散合二陈汤;脾虚湿困证六君子汤;湿热内蕴证王氏连朴饮加减;肝肾阴虚证滋水清肝饮;脾肾阳虚证附子汤合理中汤。可加用降血脂、降血糖中药三七、绞股蓝、大黄、灵芝、虎杖、泽泻、丹参、昆布等。

8展望

篇10

关键词:颈部血管超声;粥样斑块;缺血性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组称为动脉硬化的血管病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1]。目前,此病的病因尚未完全确定,一般认为本病是多种因素作用于不同环节所致,这些因素通常被称为危险因素。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脑梗死的重要原因[2]。超声不仅可以准确检测血管内膜(MT)的厚度及评估管腔狭窄的程度, 而且能够通过斑块的形态及回声特点来判断斑块形状[3]。本实验研究希望通过超声观察颈部动脉斑块的大小、性质来预防早期预防缺血性脑梗死,希望给更多的群体带来实惠,也能更好的指导临床医师对本病及早的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4月4日~2014年4月4日确诊为缺血性脑梗死的患者145例(其中高血压的60例,糖尿病的40例,血脂异常的45例)为研究组,并选取来我院正常体检的136例为对照组(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两组中的年龄、性别、体质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仪器 采用深圳生产的SSI-2000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式探头,探头频率7.5MHz。

1.3 斑块判定目前,各种文献报道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标准不一, 但绝大多数以MT≥1.2 mm 为准[3]。其次,还需要判断斑块的性质,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稳定型即纤维帽较厚而脂质池较小的斑块,即硬斑。而另一类是不稳定型(又称为易损型)斑块,其纤维帽较薄,脂质池较大易破裂[1],即软斑。

1.4 方法运用超声诊断仪,依次检查颈总动脉、分叉部、颈内及颈外动脉颅外段,测量颈总动脉分叉处近端1 cm、颈动脉分叉处以及颈内动脉起始段1 cm 处后壁中膜厚度(MT),测量3 次,取平均值[4]。并观察斑块的性质记录下。

1.5 统计学方法以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研究组不同因素出现粥样斑块数比较 高血压斑块出现率为95%,糖尿病斑块出现率为90.0%,血脂异常斑块出现率为95.6%。其中三因素中,稳定型斑块个数明显低于不稳定型个数(P

表1 研究组不同因素出现粥样斑块数比较

组别 例数 斑块总数 硬斑(个) 软斑(个) 未出现斑块数 斑块出现率(%)

高血压 60 57 22 35 3 95.0

糖尿病 40 36 10 26 4 90.0

血脂异常 45 43 18 25 2 95.6

2.2两组斑块不同性质出现粥样斑块数比较 研究组斑块出现率为93.8%,对照组斑块出现率为21.3%。两组斑块出现差异比较P

表2 两组不同性质出现粥样斑块数比较(个%)

组别 例数 硬斑(个) 软斑(个) 未出现斑块数 斑块出现率(%)

研究组 145 40(27.6) 96(66.2) 9(6.2) 93.8

对照组 136 20(14.7) 9(6.6) 107(78.7) 21.3

3 讨论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中医称为“中风”。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致使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1]。据相关文献报道,脑卒中以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及并发症多的“四高一多”为特点,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并且,据相关文献报道[5],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可能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有很大关系。对于高血压患者,不论年龄和性别以及何种脑血管疾病类型,高血压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均呈正相关[6]。英国糖尿病研究表明[7],血糖控制减少了微血管病变,但对大血管病变起到了边缘性的影响。另据国内报道[8],高脂血症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有一定的先关性。

本研究显示:研究组三因素中各因素的软斑的比率明显高于硬斑;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中软斑出现个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表明,本实验中的三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与粥样斑块的形成密切相关。由于研究组中所有病例都来自已经确诊为“缺血性脑梗死”的患者,根据本实验的结果说明颈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梗死的主要因素,并且软斑块的形成是脑梗死最大的隐患。

综上所述,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粥样斑块对早期预防缺血性脑梗死是很有意义和临床价值的,它能明确斑块的性质,有利于临床医生判断患者斑块是硬斑还是软斑。若为软斑,及时告知患者软斑的危险性,并及早制定相关的预防措施,减少缺血性脑梗死的发生率,为广大百姓带来真正的健康实惠。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67

[2] Rozenfeld A, Ryglewicz D. Incidence of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in internal carotid arteries of pations and leg arteries of pations with ischemic stroke[J].Neurochir pol,2000,34(5):843-851.

[3]姬智艳.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比较影像学[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8,24(12):1707-1709.

[4]杨溪瑶,朱峰.颈动脉粥彩超检测老年梗死患者粥样斑块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导报,2009,6(8):69.

[5]孔玉,韩伯军,高志强.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粥样斑块与缺血性中风的关系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08,6(3):277-288.

[6]李春华,张文华.高血压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时程关系及影响因素[J].齐鲁杂志,2008,14(16):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