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人文主义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1-17 17:47: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简述人文主义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简述人文主义的特点

篇1

外国文学史试题

课程代码:00540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古希腊文艺论著《诗学》的作者是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希罗多德

2.贺拉斯关于文学的论文是

A.《理想国》 B.《会饮篇》

C.《诗艺》 D.《歌集》

3.被誉为古希腊“悲剧之父”的诗人是

A.埃斯库罗斯 B.索福克勒斯

C.欧里庇得斯 D.阿里斯托芬

4.16世纪西班牙最的流浪汉小说是

A.《羊泉村》 B.《小癞子》

C.《巨人传》 D.《堂吉诃德》

5.下列作家中,不属于“大学才子派”的是

A.约翰·李利 B.马洛

C.罗伯特·格林 D.托马斯·莫尔

6.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创作规则是

A.“冰山原则” B.“人物再现法”

C.“三一律” D.“心灵辩证法”

7.莫里哀在《伪君子》中塑造的伪善者形象是

A.答丢夫 B.阿巴贡

C.史嘉本 D.奥尔贡

8.法国启蒙文学中成就的作家是

A.伏尔泰 B.卢梭

C.拉封丹 D.狄德罗

9.《阴谋与爱情》的作者席勒是

A.德国作家 B.法国作家

C.美国作家 D.英国作家

10.欧洲历史小说的创始人是

A.骚塞 B.柯勒律治

C.司各特 D.华兹华斯

11.法国作家梅里美的代表作是

A.《高龙巴》 B.《卡门》

C.《萨朗波》 D.《情感教育》

12.长篇小说《奥勃洛摩夫》的作者是

A.冈察洛夫 B.奥斯特洛夫斯基

C.涅克拉索夫 D.车尔尼雪夫斯基

13.斯丹达尔的第一部小说是

A.《红与黑》 B.《巴马修道院》

C.《阿尔芒斯》 D.《意大利遗事》

14.《双城记》中的“双城”指的是

A.伦敦和巴黎 B.伦敦和柏林

C.伦敦和罗马 D.伦敦和雅典

15.被称为“短篇小说”的法国作家是

A.左拉 B.莫泊桑

C.都德 D.福楼拜

16.苏联文学“战壕真实派”的代表作家是

A.法捷耶夫 B.肖洛霍夫

C.邦达列夫 D.阿·托尔斯泰

17.美国作家德莱塞的代表作是

A.《嘉莉妹妹》 B.《永别了,武器》

C.《珍妮姑娘》 D.《美国的悲剧》

18.高尔基早期创作的浪漫主义短篇小说是

A.《切尔卡什》 B.《小市民》

C.《海燕之歌》 D.《伊则吉尔老婆子》

19.后期象征主义名作《海滨墓园》的作者是

A.叶芝 B.布勒东

C.庞德 D.瓦莱里

20.美国意识流小说家福克纳的代表作是

A.《尤利西斯》 B.《追忆逝水年华》

C.《喧哗与骚动》 D.《押沙龙,押沙龙!》

21.印度古代史诗《罗摩衍那》书名的意思是

A.“历史传说” B.“伟大的婆罗多族的传说故事”

C.罗摩和悉多的故事 D.罗摩漫游的故事

22.印度古代文学被称为“宫廷九宝”之一的作家是

A.沙恭达罗 B.优哩婆湿

C.迦梨陀娑 D.豆扇陀

23.《万叶集》中的名篇《贫穷问答歌》的作者是

A.山上忆良 B.近松门左卫门

C.松尾芭蕉 D.井原西鹤

24.《一千零一夜》的重要艺术特点

A.第一人称“我”的叙述角度 B.学习英国的讽刺艺术

C.框架式结构全书的方法 D.人物对话富有论辩性

25.希伯来文学中最早出现的独立成篇的小说是

A.《申命记》 B.《约伯记》

C.《路得记》 D.《以斯帖记》

26.中古波斯作家萨迪的代表作《蔷薇园》是

A.诗集 B.散文集

C.歌集 D.故事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7.人文主义思想的具体表现有

A.宣扬人性,反对神性神权 B.提倡科学,反对蒙昧主义

C.以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D.强调理智对感情的胜利

E.主张统一,反对封建割据

28.17世纪欧洲文学主要包括

A.教会文学 B.法国古典主义文学

C.骑士文学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

E.巴洛克文学

29.浮士德精神主要包括

A.自强不息 B.积极进取

C.勇于探索 D.怀疑一切

E.否定一切

30.下列属于荒诞派戏剧代表作家的有

A.克洛德·西蒙 B.贝克特

C.罗伯一格里耶 D.尤奈斯库

E.加西亚·马尔克斯

31.左拉描写工人生活的长篇小说有

A.《小酒店》 B.《萌芽》

C.《娜娜》 D.《崩溃》

E.《金钱》

32.集中反映川端康成创作美学特征的作品有

A.《浮云》 B.《雪国》

C.《千只鹤》 D.《古都》

E.《舞姬》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33.市民文学

34.唯美主义

35.“复调小说”

36.新小说派

37.《雅歌》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8.简述《巴黎圣母院》中“美丑对照”原则的运用。

39.简述《玩偶之家》的艺术特色。

40.简析《戈丹》中的何利形象。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篇2

Abstract: Modern design and aesthetic thought which Ruyao civil porcelain art contains a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through simply expoun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yao civil porcelain, which has very important academic value for understanding rule of modeling of folk porcelain and aesthetic tendencies at that time by study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yao civil porcelain.

关键词:汝窑;瓷器;造型艺术

Key words: Ruyao;porcelain;plastic arts

中图分类号:J5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8-0298-01

1汝窑瓷器简介

汝窑-宋代五大官窑之首,位于河南临汝我国重要的瓷器产地之一,汝窑瓷器产于,隋大业初年,置临汝为汝州,“汝窑”因此得名。在五大名窑汝、钧、官、哥、定中,汝窑瓷器样式最具典型代表性,有“青瓷之首,汝窑为魁”之说。宋皇室在河南宝丰清凉寺设窑专为宫廷烧制御用瓷器品,因为当时社会经济关系比较稳定,国家没有战争,社会经济趋向繁荣民众负担的减轻,使得生活方式改变,民众文化修养得到提高,同时对瓷器造型和瓷器烧造工艺、瓷器审美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汝窑在继北方相州窑之后,既发挥了隋唐釉下刻、划和堆、贴工工艺传统,又吸收越窑美丽釉色的特点,透现唐代瓷器审美遗风,吸收定窑印花技术,体现宋代瓷器烧造工艺成熟多元化,吸收耀州窑支钉托烧的技法,达到吸收众家之长创造了印花青瓷的特殊风格,使之成为中原地区的重要窑口之一。

汝窑瓷器分宋代皇室用的官窑瓷器和民间的民用瓷器。民用瓷器服务于民众,其用量超官窑瓷器。民用瓷器其一部分为皇室用的官窑瓷器筛选后移为民用,以饮食器为主,其用途造型类分有碗、盘、洗、盏、瓶、壶、尊、炉、盂、钵、罐等,如碗的造型又分,荷口、深腹、鸡心、敞口凸唇、敞口圆唇、敞口弧壁、斗笠等,种类花样俱全。

2汝窑民用瓷器造型中的艺术形式

2.1 汝窑民用瓷器造型艺术的主要特征现代陶瓷设计理论认为:瓷器造型设计顺应时代的要求,体现现代化精神,适合现代人的需求。注重造型、材料等因素,生产器具要符合时代的要求根据生活实际需要设计陶瓷的造型和结构,根据原材料性能和生产技术条件确定造型,根据审美趋向的变化确定造型,创造优美的符合诸因素的外观造型,以最本质的功能为主要因素,将材料和工艺技术以及审美统一确定造型,充分发挥材料的特性。汝窑制胚讲究,胎质细腻薄密,釉料稠润晶莹,恬静柔和,素雅清逸,造型规整耐用。汝窑民用器形丰富多样,其不光有满足民间日常生活需要为其生产的目的造型,还有受皇室官窑瓷器筛选后流入民间的御用器形造型,汝窑民用瓷器的整体风格,特征一:外观设计素雅单纯明确的造型样式,不做过度的华丽修饰,追求瓷器整体的简洁和浑厚,器形表面开片以二维视觉营造出的三维空间拥有了无限的美感,别具一番情趣。特征二:日常用器形的造型设计风格上,汝窑民用瓷器采用对称、均衡、重复等现代设计构成理念。

2.2 汝窑民用瓷器中体现出的意境美注重意境是中国艺术和工艺美术的重要特征,意境美是中国民众长期创造艺术和工艺美术原则之一、创造美的过程中对意境美的形式规律总结,其一: 意境美主要受唐代宋代文人士大夫人文精神影响,唐至宋出现了多少文人墨客,不胜枚举都以美好事物、美景佳人转以诗词歌赋表现追求意境之美。其二:宋代是追求美发挥创造意境美的一个朝代,提出这一观点不是没有道理的,水浒传描写到好些梁山好汉头上带花,又如宋代徽宗嗜好绘画书法其文人花鸟画为追求意境美之典范。如此知两宋从市井到皇权都有崇尚意境美之风习,其瓷器工匠们正是在领会意境美法则后烧造出釉层莹厚,有如堆脂,视如碧玉,扣声如磬,“雨过天晴云”精美瓷器,寥寥几字足可见宋代审美追求的意境美。其三: 汝窑民用瓷器意境美还体现在器形烧造出窑的器形色彩上,这一点与御用瓷器是一样的,汝窑瓷器以青釉为主出窑色为卵白、天青、粉青、豆青、虾青,虾青中往往微带黄色,还有葱绿、天蓝等。尤以天青为贵,粉青为上,天蓝弥足珍贵,从出窑色表现来看以青色多,现代色彩理论分析青色为色谱中间区域,其色温柔和上下浮动不大,其色性平和中带几缕艳气和几丝深邃,与中国画用色之头青、二青、三青相和,符合两宋人追求美和表现人文精神审美趋向。

2.3 汝窑民用瓷器中体现出的形式美形式美是现代艺术设计的特征,是人类长期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出来的观点。形式美的主要法则有对称均衡、单纯齐一、调和对比、比例、节奏韵律和多样统一等。宋代瓷工匠领会形式美表现规律的特定表现工艺、审美趋向及所需的形式效果后,再根据实际需要正确选择对称、均衡、重复等的形式法则,从而创造出符合形式美的汝窑瓷器来。

汝窑民用瓷器,造型浑厚质朴,端庄大方,凝练深邃,素雅清逸,神形俱佳;釉料稠润晶莹,釉色润泽细密,以青釉为主调的天青、豆青、豆绿、聪翠绿、艾青、卵青等色调的汝窑瓷器,出窑瓷器晶莹明丽,恬静柔和;土质细腻,胎骨坚硬,技艺精湛。用现代美学观念来评价汝窑民用瓷器之美,有含蓄、平淡、和谐、素雅、清纯、宁静、古典、柔婉、浑厚、明润、大气等特点。符合中国哲学思想和中国文化的人文主义精神。

汝窑民用瓷器器形从宋时代看有唐遗风的稳重厚实感,唐宋代追求至美的精致巧丽,其造型设计多采用对称、均衡等形式美法则的基础上合理设计各种器形比例关系,对比其外形轮廓产生曲直、高矮、凹凸、宽窄等丰富变化。在组合的汝窑民用瓷器设计样式中,注重各器形间的关联性、外形设计的合理性与思想性。

汝窑民用瓷器体现的形式美集中表现为和谐、单纯、平淡。汝窑民用瓷器中和谐的美在形式上的表现特征为:对称统一的造型、端庄大气的器形造型、流畅的弧曲线造型、恬静的釉色、素雅的青色韵律。汝窑民用瓷器在釉色上讲究细腻和润泽,追求表面开片特殊的肌理层次如蟹爪纹、鱼子纹和芝麻花等质地效果。在造型和装饰上,汝窑民用瓷器既注重于矛盾中的统一,又善于从统一中寻求变化,在充满生命的动感中求得和谐的表现。

汝窑民用瓷器在技法上提倡“精湛技巧”、“气韵神通”、“形神兼备”, “以器传意”、“以器宣理”为其审美的最高标准,汝窑民用瓷器是功能、技术与审美的有机结,是求器型功能的同时,经济性与审美趋向的高度统一点。汝窑民用瓷器是物化的意境,物化的中国哲学世界观。时至今日,我们用现代的眼光去审视汝窑民用瓷器艺术特性,历史沧桑留下来的汝窑民用瓷器艺术精品,仍可以让我们对古代工艺的惊叹和对古代生活意景的向往。

参考文献:

[1]吴山,徐思民,陆晔.中国八千年器皿造型.台湾艺术图书公司,1994.

篇3

关键词:大学校训;图腾镜像;香港高校;多模态校徽

一、引言

大学校训是大学通过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的话语培养专业人才及服务社会发展的基本准则,也是对自身文化传统与文化精神的价值认同。[1]校训作为大学办学理念的核心价值,凝练大学办学的宗旨和特色,承载大学精神寄托和理念传承。校徽是根据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及办学过程中沉淀和积累的人文精神将具有象征意义的图像、文字和色彩组合一起寓意深刻的图形,是高校形象的重要识别符号。[2]校徽承载浓郁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价值内涵,既是大学形象的时代图腾,也是大学精神的重要载体。当前学界对校训和校徽的研究窠臼于狭隘纵向视角和横向维度的宏观总结及抽象概括,从多模态符号学视阈综合考察校徽与校训的内在联系尚不多见。基于此,本研究结合视觉设计语法理论和香港八所公立大学(下文简称“公立大学”)校训及多模态校徽语料,建立校徽认知意义诠释框架,企冀探索高校校徽建构大学校训视觉图腾镜像的过程及范式。

二、我国高校校训及校徽研究综述

(一)校训研究简述

校训最早起源于意大利,我国大学校训始于近代教会大学,随后“校训”一词从日本引入中国。蒋树声认为,校训指具有指导意义的行为准则,能最大程度体现高校的传统和特色。[3]丁艳红等指出校训具有稳定性、时代性、个性化和导向性等特点,具有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影响并引领社会进步以及培育健康的国民性格等社会功能。[4]胡刚总结校训的遣词特点和造句特色:用词简洁、精炼,以名词和动词为主;句式主要由四言八字、二言八字和四言十六字的结构组成;校训的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凸显大学精神,体现“育人”教育观,宣传办学特色。[5]宋永忠归纳百年来校训的传播和缺失:以学为主,强调主体知行的和谐;以德为先,力求社会群治的和谐;以美为辅,认识自然和谐的缺位。[6]何雪莲把校训分为古风类和白话类两种类型,认为其价值取向是意识形态导向的国家道德主义。[7]于建福概括校训的三个文化源流:单部文化经典、多部经典组合和自身文化命脉,提出校训的育人理念体现在六个方面即追求知行合一、培养完善人格、崇尚追求真理、营造包容精神、传承自强理念和引领社会价值。[8]李剑从教育审美视域比较中西各百所一流大学的校训发现,在服务社会、追求境界等“求公”视角,中方显著优越于西方。[9]王振华、张庆彬运用评价系统分析框架探究中外大学校训的语义发现,中外大学校训的评价意义都是基于其社会功能而不是个人情感,受儒家文化影响较大的中方校训侧重道德、仁义等社会评判功能。[10]朱海龙、杨韶刚对比中国“211”工程大学和美国排名前一百名的大学校训提出,中美校训都强调追求真理、培育道德、力求博学和崇尚实践等方面;中方深受儒家德性伦理学说的多年浸润,因而重视集体主义观念,并且喜欢使用明喻方式刻画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11]

(二)校徽研究表述

大学形象识别包括理念识别、行为识别及视觉识别等方面。校徽起源于中世纪时期的欧洲徽章,是视觉识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金锁归纳校徽设计的汉字类型:直观性的装饰字(如黑体,宋体),人文性的书法字(如篆书,隶书),艺术性的变形字(如文字,图形)。[12]李金桥、时章明认为校徽的功能包括象征功能和隐喻功能,其意义表现在“大学形象的标志”和“大学灵魂的象征”两个方面。[13]朱仁洲从谱系学的角度考察英美国家和亚太地区大学校徽的文化渊源指出,校徽设计既要考虑历史符号的纵向传承,亦需兼顾文化符号的横向表达。[14]李金桥提出校徽产生的意象和意蕴具有强大的美育功能。[15]刘福英把校徽的主体意象造型分为文字类、图像类、图文结合类和抽象类四种类型,并总结其五个多模态隐喻特征即图文之间形成互补关系、隐喻源域包括代表性、隐喻途径包含创造性、语境决定隐喻解读以及寓意彰显信息本质。[16]胡金平探索早期校徽的五个文化图腾特征:培养道德伦理、塑造人文氛围、倡导典雅校服、挖掘地域特色和培育开放胸襟。[17]

(三)研究综合概述

从上述学界对校训和校徽的已有研究我们不难发现:首先,学界对校训的研究侧重于结构特点、本质特征、历史渊源、文化影响和中外比较等方面,对校徽的研究偏向设计类型、基本功能、内容意义、隐喻特征和隐喻途径等方向。其次,校训和校徽之间存在很大的交叉空间和共同之处。最后,将校训与校徽结合一起开展的深入探讨寥寥无几。鉴于此,我们通过建立校徽认知语义分析框架,相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界在该领域存在的一些不足。

三、香港高校校训的图腾镜像

多模态符号学领域中的图文话语分析是指人们通过视觉、听觉和嗅觉等不同的模态考察图像、视频、动作和文字等多元符号资源。[18]Barthes认为图像包括具有直指功能的编码肖似图像和涵指功能的非编码肖似图像,图像信息包括图片信息和文字信息,图片扮演说明文字的角色,文字充当接力图片的作用。[19]Halliday指出语言是建构意义的系统资源和符号系统,图像是语言价值的标识,图文之间形成身份识别关系。[20]

(一)理论框架

Kress和van Leeuwen提出视觉设计语法理论(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用来解析图像建构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与构图意义。[21]再现意义分为概念结构和叙述结构,涉及过程、参与者及环境等要素。概念结构包括分类过程、分析过程和象征过程,叙述结构包含动作过程、反应过程、言语过程和思维过程。结合“公立大学”校徽语料我们在视觉语法理论基础上建立多模态校徽认知意义诠释框架(参见图1),用来探索校徽图像建构大学校训图腾镜像的方式及特征。

(二)研究语料

我们选取的语料为“公立大学”的多模态校徽(参见图2)。遴选依据是基于以下要素的考量:首先,“公立大学”是香港特区政府教育资助委员会特别资助的八所公立高校,在国际上享有公认的权威社会地位和崇高学术声誉;其次,与内地高校相比,香港特区高校具有各自独特的校训使命和校徽特色;再次,“公立大学”校徽色彩鲜明,凸显强烈的视觉张力,图文元素交相辉映,呈现丰富的多模态象徽;最后,当前学界对校徽设计如何体现校训理念的研究尚未深入。

(三)研究问题

本研究试图探索以下问题的解答:

RQ 1 “公立大学”校徽建构了怎样的认知语义?

RQ 2 “公立大学”校徽为校训建构了怎样的图腾镜像?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解析相互结合的研究范式。对于RQ 1,我们使用图1建立的多模态校徽认知意义诠释框架解构“公立大学”多模态校徽的图文语义。对于RQ 2,我们结合“公立大学”校训语料在RQ 1的研究发现基础上探索校徽对校训精神的映射形式及意义。

(五)研究发现

现代意义的大学可以追溯至欧洲中世纪时期承担学校教育角色的各类教会机构。大学校徽来源于早期盾牌图像,是象征保护教会的教义符号。盾形徽章通常设计为勇猛战士或凶猛野兽位于盾牌两侧,顶端为象征权力的飞禽、走兽等圣物。十二世纪中期到十三世纪早期的盾徽来自上宽下窄的鸢形盾牌,形式较为单一。[22]自此之后,盾徽的发展经历了由初期结构简单、色彩鲜明到现代构图充实、纹理复杂的时代嬗变。对校徽发展历史的充分认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探究校徽对校训的折射力和阐释度。

1.校训内涵

从表1对“公立大学”校训和使命的文字描述我们可以发现,词语“知识”一共出现了四次, “教育”出现三次,“培育”出现两次,这表明香港高校的办学理念聚焦于传播人文和科学领域的先进知识、倡导博雅与全人的教育理念,以及重视以人为本的培育效果。从横向视野考察,“公立大学”既重视中西文化之间的融会贯通,也强调行业领域相互的密切合作,如岭南大学推行“中西博雅教育”,香港教育大学实施“文行兼修”。从纵向视阈探索,“公立大学”注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和传递,以及对未来更加广阔求知领域孜孜不倦的潜心求索。如香港科技大学“创未来”,香港大学对过去秉承“卓越传统与优势”,对未来“不断扩阔学术领域”,香港中文大学致力于保存过去的知识、创造未来的知识及应用和传播现有的知识,香港理工大学推动知识的未来创新。

2.校徽语义

结合图1的框架和图2的校徽语料我们可以探索大学校徽的认知语义,同时能够探究校徽语义建构校训的图腾镜像。对于校徽图像,我们围绕“过程”、“元素”、“语境”、“色彩”和“构图”等范畴展开研究。对于校徽文字,我们从“组成”、“字体”及“渊源”等方面进行考察。

(1)图像

首先我们考察“过程”、“元素”和“语境”范畴。象征和隐喻是校徽设计的明显特征,Guo和Feng认为叙述过程是描述图像“发生什么”的具体特征,概念过程是描写图像 “是什么”的抽象表征。[23]叙述过程的四种类型中只有香港大学校徽建构的金狮对视观众的“反应过程”,相比之下,概念过程中的“象征过程”在“公立大学”的校徽图像均得以建构。洪缨指出象征知识的视觉元素在校徽中通常表现为书籍、光芒等暗喻符号和望远镜、调色板等学科图像。[24]

香港科技大学:冉冉升起的旭日象征成立于1994年香港科技大学的无限期望和该校莘莘学子充满智慧的崭新大脑,金色海洋隐喻香港的别称香江,打开的书本代表宝贵的知识资源,“U”形字母表示虽然建校时间不久,但是香港科技大学已经在科技研究领域赢得国际领先的支柱地位,烧瓶图像则是科技研究的典型象徽。

香港大学:1913年香港大学校徽获得英国纹章学院许可,确认其权威的国际学术地位。自1233年教皇格列高利九世授予剑桥大学“校长及大学学者”显赫的学术地位称号以降,象征英国皇家高贵地位和权威身份、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金狮图案通常出现在英国、英联邦成员国和英属殖民地的大学校徽中。校徽上端的金狮是英国的标志,校徽下面的绿色图像代表香港大学四周环海的美丽景致,蓝色图像表示香港大学所在地香港岛。

香港中文大学:1967年香港中文大学校徽得到英国纹章学院许可,证明其领先的国际学术影响力。校徽以中国神话中的“凤”形象为标志,别具一格。“凤”长期以来被人们认为是“南方之鸟”,既与该校位于中国南方的地理位置相互呼应,又体现了该校高贵、忠耿和庄严的社会地位。

香港城市大学:校徽由该校英文“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简称“CityU”艺术图像形成,蓝色图像传递沉稳、文明、科学的精神,绿色图像传达清爽、理想、希望和生长的理念。

香港理工大学:校徽四个圆角表示该校英文“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简称“PolyU”中的字母“P”及“U”,校徽内字母“T”代表科技的英文单词Technology首字母,校徽四个周边开口的设计揭示该校与社会各界的紧密联系。

香港浸会大学:校徽由圣经、波浪和绳结图像构成,圣经象征培育学术、伦理及灵性的基督教育,波浪代表以岛为主、香江所在地香港,绳结彰显耶稣的怀抱和基督徒的联结。

岭南大学:校徽上的白云山图像寓意该校师生的最高理想,珠江寓意岭南教育理念的薪火相传,小径寓意全体师生默默奉献、耕耘,向未来之路奋勇前进。

香港教育大学:校徽是该校英文“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简称“IE”的视觉图像。太阳象征崇高的目标和卓越的水平,绿叶寓意该校学子豆蔻青春和健康活力,五片绿色代表组建该校的五所学院即香港工商师范学院、语文教育学院、柏立基师范学院、罗富国师范学院和葛量洪师范学院。

分类过程分为显性分类过程和隐性分类过程,隐性类型的关键视觉特征是图像符号的等同地位通过对称的构图得以实现,包括符号之间空间距离、尺寸大小和图像颜色等视觉要素。[25]对称与均衡凸显的秩序稳定和庄重威严特征赋予校徽作为大学视觉形象的杰出代表。“公立大学”校徽都是以对称形式设计,从设计轮廓上看,香港大学校徽将盾徽横向及纵向分割,香港中文大学则是直接纵向分割。盾徽中加入不同的从属图案或切分为更多的图形,能够建构相应的族群、亲属和姻缘关系,因而在潜移默化中扮演身份识别的特殊功能。[26]受它们的影响,其它五所大学的校徽采取了不同形式的对称类型(参见图2)。

其次我们考察“色彩”和“构图”范畴。早期的校徽色彩使用局限于六种颜色组成的“银色和金色”以及“红色、黑色、蓝色和绿色”两组搭配中。李金桥认为大学校徽的最高意境是图像、文字和意蕴融为一体的至臻至美化境。[27]常敬宇指出红色象征光明和胜利、忠诚和仁义,金色寓意中华民族和中央政权,蓝色营造高远与深沉、宁静与理智,紫色代表祥瑞与高贵,绿色体现青春与和平、平安与希望,灰色表示深沉与重义。[28]彭秋荣提出红色象征信仰、博爱,金色隐喻智慧、光荣,蓝色建构忠诚、高雅,绿色展示永存、愉快。[29]Painter等人发现红色和金色等鲜亮色彩属于高饱和度,能建构活力、精神的情感及温馨、舒适的氛围,蓝色、紫色、绿色和灰色等灰暗色彩属于低饱和度,能营造冷静、稳重的情感和端庄、严肃的氛围。[30]由此可见,香港科技大学校徽蓝色图像象征香港平静的环境;香港中文大学以金色和紫色为校色,其校徽取意自金色象征果敢与坚毅、紫色象征热心与忠诚;岭南大学校徽红如火、灰如铁的红色和金色象征岭南师生的忠义与热诚。从表2可以发现,“公立大学”校徽六种色彩出现次数的排列顺序依次是金色(5次),蓝色(4次),红色(3次),绿色(3次),紫色(2次),灰色(1次),这表明“公立大学”对中华民族归属具备强烈的身份认同意识以及对学术研究定位具有前瞻的国际领先眼光。

依照图1“构图”框架的“理想信息是上面位置”、“重要信息是中间位置”和“真实信息是下面位置”构式我们可以推断:太阳图像位于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教育大学校徽的顶部位置,这表示对太阳象征未来的无限希望和崇高目标是这两所大学的理想所在。类似地,香港大学校徽上端金狮头像象征的高贵社会身份和权威学术地位也是该校始终不渝的夙愿之地。书写“明德格物”和“笃信力行”的书籍分别位于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校徽的中央,可以解读为这些文字是这两所大学的校训圭臬。“Sapientia Et Virtus”和“博文约礼”依次出现在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校徽底部的绶带上,意味着“Sapientia Et Virtus”(明德格物之意)和“博文约礼”是这两所世界知名大学矢志践行的办学理念。李金桥指出绶带源于希腊神话和英国史诗幻化而来的带状叶子,缠绕在身体上象征荣耀;英语世界很多名校校徽中都包含绶带物象,寓意大学强大的影响力和旺盛的生命力。[31]

(2)文字

“公立大学”中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的校徽中都出现校训文字,其中香港浸会大学校徽上还出现该校中英文名称(参见图2)。从校训文字的字体上看,香港大学的字体为古体,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的字体为篆体。《汉书・艺文志》指出汉字发展成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等“六书”,会意指望图/文生义,能够启发观众的无限联想。汉字的字体设计注重传统文化源流的支撑,如篆体以结体端丽、凝练庄重和雍容高古的独有特色为人们广为使用。篆体在秦朝时期就作为官方通用字体,具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是我国书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书写构造呈现线条均匀、简约朴实和庄重严谨的独特美感,体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继承。尤其是小篆字体结构对称工整、修长俊俏,能与观众的审美观相互契合。

从校徽文字的渊源维度考察,香港大学校徽上的文字“明德格物”出自《礼记・大学》开明宗义的论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和“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故欲平天下,首当格物也”。宋代朱熹把“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作为儒家学说的三个基本纲领,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当成儒家思想的八个关键条目和基本步骤。“明德”的含义指揭示与生俱来的光辉德行,“格物”的意义为穷究事物基本原理,教育则是实现“格物”的最有效途径。香港中文大学校徽上的文字“博文约礼”是孔子的教育规则,取自《论语》“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博文”含义为知识渊博,“约礼”意思是遵守礼仪。香港浸会大学校徽文字“笃信力行”中的“笃信”来自《论语・泰伯》“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力行”来自《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笃信力行”意指坚定信念,努力践行,体现香港浸会大学致力于传播中西文化的全人教育信念。

3.图腾镜像

基于对“公立大学”校训内涵和校徽语义的多维考察,我们认为本研究选取的校徽图文语义能够成功建构校训本质的图腾镜像。

“公立大学”校徽设计浓缩丰富的中西文化多元特色。如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作为英国殖民地时期的高校,其校徽呈现盾徽附带绶带的英国传统样式。盾形和圆形图像的校徽是英美大学校徽特有的表征,“天圆地方”体现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辩证思维。如盾形是对中世纪剑、盾文化的历史传承,圆形折射注重中和、圆润的儒道精神,西汉杨雄“圆则杌矗方为吝啬”的哲学思想蕴含“天圆产生运动变化,地方则收敛静止”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另外,地域文化以其特定的文化底蕴和特有的精神内涵也能帮助精确诠释大学校训的精髓,大学教育与地域文化的完美联结能够帮助贯彻“全人教育”的务实理念,这在“公立大学”多模态校徽中得到了完美阐释。

“公立大学”校徽图像蕴涵浓厚的人文主义本质特征。大学校徽凸显学术思想和人文精髓的显著象徽通常是书本、蜡烛和光芒等知识符号以及天平、神灯和星体等学科符号。起源于牛津大学校徽的“书本”图案象征教化是教育的真谛。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教育的著名“五育”教育观,指出美育占据重要的地位。“公立大学”多模态校徽通过多元的色彩设计和多样的对称艺术图形,给观众在视觉享受上带来盛大的饕餮盛宴,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观众的美术情操,从而顺利实现美育熏陶的目的。

四、结语

本研究中香港八所知名公立大学的校徽设计充分体现香港高校多元共存、兼收并蓄的世界眼光。校徽是大学历史传统的时间积淀,也是大学人文精神的艺术体现。研究发现,“公立大学”多模态校徽图文包括含有大量中西文化特征和浓郁人文主义特色,能够建构校训精神及其使命的图腾镜像。囿于语料局限,本研究结论可能存在一些不够科学和客观之处。展望未来研究,我们相信在更加庞大语料基础上开展的深入探索能够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我们现有的研究发现。

参考文献:

[1]王洪波.从校训看中国大学的价值追求[N].光明日报,2013-06-04(15).

[2][13][27][31]李金桥,时章明.大学校徽的功能与意义[J].现代大学教育,2008(1):91-94.

[3]蒋树声.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百年传统与南大校训[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2(3):5-7.

[4]丁艳红,陈怡,郑惠坚.大学校训的文化蕴涵及其功能[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7-86.

[5]胡刚.大学校训刍议[J].现代大学教育,2006(2):68-70.

[6]宋永忠.大学校训百年:传统和谐理念的传承与缺失[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0):23-27.

[7]何雪莲.大学校训:一个无涉时代的场域[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09-112.

[8]于建福.大学校训的文化价值传承取向及其育人理念[J].高校教育管理,2011(2):15-22.

[9]李剑.大学校训的中西差异:超越生命与二元对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9):16-19.

[10]王振华,张庆彬.基于语料库的中外大学校训意义研究―“评价系统”视角[J].外语教学,2013(6):7-12.

[11]朱海龙,杨韶刚.中美大学校训中的价值取向研究―以“211”大学和美国排名前百所大学为例[J].高教探索,2015(6):64-68.

[12]高金锁.大学校徽设计中的汉字应用分析[J].包装工程,2007(4):128-130.

[14]朱仁洲.从谱系学的视角看大学校徽的文化意蕴[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1(2):73-77.

[15]李金桥.大学校徽的意蕴与意境[J].现代大学教育,2011(1):36-40.

[16]刘福英.大学校徽多模态隐喻现象及解读[J].河南社会科学,2012(5):87-89.

[17]胡金平.民国时期学校文化的图腾[J].教育科学论坛,2015(7):25-30.

[18][21]Kress,G & van Leeuwen.Reading Images: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M].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1996 / 2006:1-15.

[19]Barthes,R.Rhetoric of the Image: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Forms[M].New York:Farrar,Straus & Giroux,1985:31-40.

[20]Halliday,M.A.K.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M].London:Edward Arnold,1978:108-126.

[21]彭秋荣.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1(1):30-33.

[22]von Volborth,C.Heraldry of the World[M].London:Blandford Press,1973:7-8.

[23]Guo,S.& D,Feng.Infusing Multiliteracies into English Language Curriculum:The Visual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in English Textbooks from an Ontogeneric Perspective[J].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2015(31):115-129.

[24]洪缨.欧美大学校徽设计阐释[J].学术研究,2011(10):57-61.

[25]李战子.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外语研究,2003(5):1-8.

[26][法]Pastoureau,M.纹章学:一种象征标志的文化[M].谢军瑞,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20-25.

篇4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中国古代文学;采访建议;不良影响

0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在大学课堂的广泛应用某种程度上已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本世纪以来,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及信息技术的快速普及,使得大学教室的配备更加多媒体化,极大推动了多媒体教学的发展。从教师多媒体教学的经验来看,多媒体教学并非适合所有学科,学科特点是影响多媒体教学适用性的重要因素。就我们所讨论的中国文学来说,多媒体的应用在某些方面有其重要性,然而有时候人们过于肯定了它在实际教学中的必要性,导致其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不良作用。为了充分认识并理解媒体教学对古代文学课堂的不良影响,笔者对其进行了调查研究。

1调查情况阐述

因实际情况,笔者以采访的形式搜集资料,考虑研究的主题,综合自身授课和听课的感想整合出以下几个要点。

1.1采访主题

古代文学教学使用多媒体的不良影响。

1.2采访人物

负责古代汉语教学的教师大约15人;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理论、外国文学专业老师各3人;中文专业本科生30人。

1.3资料整合方法

以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为谈话场所来搜集资料,选择笔者有针对性的记录内容概括整合出所要的信息。

1.4采访情景

以座谈会、学术聚谈和日常聊天的方式对古代汉语同行进行采访为主。在聚餐中对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理论及外国文学专业的教师采访,以笔者的工作特点采用两种方式对30名中文专业学生进行采访。一方面,.因笔者给此专业本科生讲授汉代文学,所以采访就以课间交流的模式进行。2另一方面,笔者近年来从事毕业论文指导,在工作方便之余通过看学生论文了解到多媒体在古代文学课堂上的负面影响,以此进行采访。

1.5整合访谈内容的方法

(1)因研究课题为“古代文学课堂使用多媒体的不良影响”,为达到与内容相一致的效果,关于多媒体正面作用的内容,一律没有录用。(2)为使研究更具说服力,在进行学生访谈意见整合时主要录用那些正在准备中文研究生考试并有一定古代文学素养的学生的意见。(3)所述内容类似时只录入一次。采访看法较为口语化出时笔者根据需要进行适当修饰。

2汉语文学老师看法的简述

笔者从多媒体在教与学中的负面作用的角度出发对不同等级的很多古代汉语老师进行采访,得出以下结论:从教的角度:(1)多媒体的使用需要设备的支持,一旦设备故障,会影响教学进度。以A老师(汉语文学老师)的例子来说:她原本想是用多媒体,但使用过程中突然黑屏。这种状况下即便维修人员及时赶来修理,但教学进度和师生心情都遭到破坏,大大降低了课堂的质量;(2)客观看待对多媒体在古代汉语课堂上的使用。B老师认为,汉语文学的内涵是朴素,这种品质要求我们笔墨纸砚是最好的传承文化的方式。所以透过屏幕所传递出来的东西并不能真正的直击人心;(3)C老师因工作需要,经常去听同行的专业课。他发现好多老师们是被迫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因为他们觉得现代化的课堂就应该用多媒体。有些老师觉得屏幕显示方便了自己的教学。从学的角度大概包括以下几点:(1)D老师觉得,学生通过课件拷贝而非动手记笔记的方式去学降低了学习的效率。其次,学生主观认为老师所讲就是课件上的内容,自己课后可以自己学,这导致他们在上课时不注意听讲,错过了老师的讲解;(2)E老师认为,讲师的教学情绪会不自然的被身边的机器干扰使用,这直接导致学生心情也变得沉闷压抑,也会让活跃积极的学生显得很浮夸;(3)F教师表示,多媒体毕竟是以光电技术为主的现代科技,而这些光电并不能在汉语文学课堂中达到人文精神传承的效果。所以,我们需要淡化光电在汉语文化课堂中的使用。

3其他中文专业教师的意见概要

本人通过举办一次聚会同样从教与学两个方面采访了其他中文专业的若干老师,包括上文所提到的,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其负面影响主要为:从教的方面:(1)G老师觉得:记诵是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必经之路,一个好的老师不应该是学富五车,出口成章的那种,这样的才能根本无需使用多媒体,上课就能滔滔不绝。相反,过度使用多媒体反倒使老师懈于丰富自己的知识,这样对传统教育是严重的打击;(2)H老师表示:多媒体教学与古代文学的学习指向相违背。我们学习古代文化是为了使人情得到练达,这应该是一个心灵的交流。可是多媒体却使课堂变得机械化,甚至是过于呆板,这一切都不利于古代文化的学习;(3)I老师认为:汉语古代文学源远流长,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中国文化,包含着我们民族的自信,通俗点讲这是与西方完全不同的只属于中国的珍贵的东方文化。但多媒体技术却是西方科技发展的产物,用西方科技来传递东方文化隐约都会让人感觉到西方文明的压迫感,这对中国文化的传播是不利的。从学的方面:(1)J老师觉得:多媒体的使用中国古代文学课堂会出现古今杂糅的不和谐氛围,这对古代文学知识的传递是个干扰信号;(2)K老师表示:与文学理论课堂不同,中国古代文学课堂的宗旨是透过教学努力使学生克服文字差异、理解错误、语言传达障碍等一些列困难而“直达作家心源”。多媒体机器对于学生追求与古人“心灵想通”是一个让人头痛的重要干扰因素;(3)L教师认为:长期使用多媒体,使学生将关注的对象从老师转移到屏幕,长期以往老师的素质和才能就得不到重视。

4中文专业学生想法概述

笔者同样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分别采访了若干位多位涉及中文专业且都上过《中国文学史》这门课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总结出使用多媒体的负面影响,内容如下:从教的角度:(1)大一教材上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主要是用华丽的语言进行修饰,从而表达出内心的所想。所以这一时期“辩说”的文化氛围很浓烈。如果老师上到这段内容时使用多媒体则无法是学生领悟其中要领;(2)对大二课堂的看法:像《赠汪伦》这种令人回味无穷的唐诗,图片的展示反而使诗中的朦胧意境被破坏掉。这同时也是老师对自己讲课不自信的一种表现,如果讲解很生动又何须用图片来增强学生的理解呢?(3)针对大三课堂的看法:很多老师觉得在课堂上放一些经典著作翻拍的影视剧会活跃课堂氛围。但学生未必这样想,反而会觉得老师在图省事;(4)大四毕业生的看法:过多的多媒体使用让学生产生一种老师的注意力在屏幕而不在学生的错觉。从学的角度:(1)大一课堂的意见:先秦文学中提到到了很多的名物,老师为了让学生对名物有一个大致的认识会用多媒体展示相对应的图片。但过多的文物图片让学生分不清主次,觉得这是来文物考古还是学习古代文化?(2)对大二课堂的看法:现代很多音乐都是在古代诗词上谱曲的,比如李清照词。很多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会选择在学习过程中播放音乐。虽然配乐使学生对李清照词中的婉约有了一些意会,但学生如果不够清醒就把这首现代曲子误当成李清照那个时代的音乐,这样就会产生一些歧义。若学生太过清醒,就会在潜意识里排斥这种仿古作品;(3)对大三课堂的看法:透过影视作品来学习古代文学作品也许适合艺术专业学生,但对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这绝非良策。文学学的是作品本身,过多的视角效果反而会让学生形成思维定势,局限了学生的想象力;(4)大四毕业生的看法:用多媒体进行古代文学教学,仅仅方便了我们的学习过程,其效果未必有老师直接讲课,学生记笔记的方式好。

5综合以上访谈的分析

(1)多媒体教学的不良影响具有普遍性,不光在古代文学,同样存在于其他学科。2004年,美国一著名调查研究所以“高等教育的教学技术问题”为主题在全国进行调查。综合多所不同类型的大学生的访谈结果,得出以下结论:大多数学生觉得,一些老师比起在黑板上直接写教学内容,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反而更差。这表明多媒体教学的不良影响在全球是一个普遍的问题。(2)多媒体教学的不良影响是新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多媒体教学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学习的必不可少性,现在依旧不能清楚的表明。正如上面访谈所提到的,多媒体教学如今正在一点一点的吞噬传统的古代文学的教学模式,这些都导致了老师和学生在很多方面的不适应。也许多媒体的综合性对文字的淳朴和简单是一种摧残。(1)因为中国古代文学是一个关乎人情和内心感受的学科,而多媒体的使用却与这一学科属性相违背,这就是造成多媒体教不良影响的关键因素。古代文学的核心是人文主义精神,其主要内容包括:“心灵”和“情意”。这种人文精神告诉我们最好的古代文学课堂应该是师生之间心灵上的沟通,思想上的辩论,这样才能通透先人的内心世界。这样学生才能达到老师们心目中“才气充盈”和“诗意通达”的理想状态。然而多媒体的使用却对古代文学课堂造成了“课件干扰”:有老师埋怨光电技术对自己的情绪造成不良影响;有老师觉得讲台上的机器设备使师生产生了心灵隔阂,让内心交流变得苍白无力;学生指责多媒体教学过于注重试听效果,这淹没了他们对文字本身产生的情感。拿古代文学课堂来说,多媒体的使用将形式表现得太过露骨,一点也没有古代文学的含蓄之意,更别提内心世界了,学生的情感都被光电机器设备挤掉了,这使得形式和内容的主次关系发生对调,形式反倒凌驾于内容之上了。综合的说,多媒体教学便捷了大学课堂的教学,但却使得古代文学的人文精神消磨殆尽。

6结束语

综合以上的观点,即使多媒体教学在大学古代文学课堂中的应用已是司空见惯,然而它的必不可少性和优越性在教学实践中并没能完全展现,也没有足够理论来反驳这一观点。相反它的不良影响却成为了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面对这种情形本人提出以下建议:(1)大学教务处要对这种感受给予理解,改变支持利用多媒体进行古代文学教学的立场。(2)对古代文学课进行教学测评时应考虑该学科的属性,客观合理的给出一个综合评价。(3)综合多媒体教学为主的中国古代文学课堂和老师使用多媒体的真实效果两方面,考虑多媒体产生的不良影响,对使用多媒体的课堂效率进行调查核实与谨慎评估。

参考文献

[1]韩林.第二届中国古代文学文化研究研讨会综述[J].学术交流,2016(09).

[2]周晓琳.自然地理生态与中国古代文学的生成和发展[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5).

[3]肖锋.微信与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与创作[J].江海学刊,2016(05).

[4]于东新,张小侠.基于中国数字大学城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以内蒙古民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教改实践为例[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6(04).

[5]张旭.谈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悲怨美[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

[6]柯迁娣.中国古代文学实践性教学模式探索———以池州学院为例[J].池州学院学报,2016(04).

[7]郭鹏.论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内在作用机制及相关理论表征[J].文史哲,2016(05).

[8]王伟.“主题解读式”教学法在古代汉语文选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9).

[9]高萍萍.论“甚”的古今演变[J].牡丹,2016(14).

[10]任红营,曾晓舸.从现实生活教习古代汉语之可行性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11).

[11]张廷栋.分析信息时代下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出路[J].文学教育(中),2013(02).

[12]于继东.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给高校教师带来的挑战[J].长江丛刊,2016(27).

[13]刘五苟.高校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进展[J].课程教育研究,2015(28).

篇5

[关键词]:任务驱动

语用实践 方法建构 实验提升

一、背 景

背景(一):

2001年7月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显而易见,英语新课标已将学生英语学习与语用实践能力直接挂钩,要求已与国际标准接轨,其表现在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用诸方面,而目前我国中学生的英语水平,尤其是语用实践能力离国际标准和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差距较大;学生的学习观、教师的教育观同样也无法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背景(二):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日益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校校通”网络的完成为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语用实践活动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技术资源。笔者认为这种大容量、快节奏的信息化学习方式必将取代传统教学的结构形态,而新的英语课程观、教学观和教育技术手段又必将促使每位教师对传统教学方式和课堂模块进行认真反思、探索和改革,从而构建一个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相适应的现代英语中学教学方法。

二、特 征

2.1.任务型英语教学与网络环境

任务型英语教学(Task-based English Teaching)是20世纪80年代在语言习得理论和交际教学思想的研究和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理论。目前任务型英语教学已成为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并且我国中学英语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教学途径”。因此以任务为主的教学方法必定是我国外语教学改革的一种发展趋势。课题中的任务的基本载体是基于网络环境的数字化英语资源,这些资源地道、丰富和实用,切合学生学习实际,能满足学生求知的心理。因此,实施任务型英语语用实践学习是通过学生为完成任务而不断地搜索、整理和利用这些丰富的网络资源,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用实践能力的目的。

2.2、“任务驱动”与“语用实践”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基于网络环境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语用实践任务,驱使学生围绕学习任务,自觉主动地进行语用实践,使英语教学目标语用化、任务化,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语用实践能力的目的。具体地讲就是学生在老师的统一组织下,到网上不断搜索资料;让学生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筛选组合成多媒体网络课件或创设专题网站,然后向全班同学呈现、演示或;之后,再展开即时或在线交流。整个过程始终贯穿英语语用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学用结合,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2.3.方法比较

(一)基于网络下的“任务驱动”语用实践教学方法与传统英语语言教学方法相比较,不仅吸收了传统英语教学的优点而且又显示出网络特有的强大的优势。第一,“任务驱动”语用实践教学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倡导的学习理念,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内化,最大限度地体验成功的喜悦与自身价值。第二,它从理论上协调和平衡了传统英语语言教学中存在的语言形式与意义的冲突、发展语言系统与发展语言交际能力的冲突、语言教学与语言习得的冲突以及提高语言表达的流利性、准确性与得体性之间的冲突。

(二)“任务驱动”英语语用实践学习方法的任务设计是以学生为中心,因此教师教学中必须认真研究所教学生的实际,不断对任务的难度进行排序和分级,注意任务之间的衔接。在“任务驱动”和语用实践的同时,教师必须指导和帮助学生利用现代媒体学习资源,尽可能同学生一道开发新的网络教学资源,以期达到语用实践任务的顺利完成。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自主学习的策略等。

2.4. 过程

此方法基于网络环境下,通过创设情景、协商任务、分解任务、实践任务、实现任务、反思体会六个过程从而达到师生、生生、生师互动,在互动中完成语用实践;具体做法现以英语新课标高中第一册上U.3 Going Places为例加以简述:

①创设情境

在学习这一单元前,教师通过网络选择有代表性的自然风光、文化遗产等方面的英语资料片供学生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不但感知了英语语言,又直观地了解了地球上秀丽的风光及人类伟大创造的结晶——文化遗产;在学生热爱大自然,热衷于遗产、环境保护的内动力的促使下,鼓励并激发学生参与环保及文化遗产保护诸方面的任务承担。

②协商任务

环境、文化遗产保护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是当代青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仅靠书本上知识的灌输,学生的认识是肤浅的,有时甚至是枯燥的。借助这一单元环保话题,笔者动员学生通过英语网络收集环保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搜索学生发现东、西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对环保认识差异很大,在解决方法和措施方面同样存在很大分歧。为了更好地了解各地的差异与分歧,师生通过协商决定把查找世界各地的环保法律、法规作为本单元学生网络学习的主要任务。

③分解任务

通过协商师生共同对世界各地已制订的环保法律、法规产生浓厚的兴趣,从法律法规中不仅能剖析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组织在环保方面已做出的贡献,同时也能让我们用更宽的视角看待环境保护存在的困难。以此进一步激励学生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根据学生对地区了解程度的差异及个人英语能力,把总任务分解到每个学习小组或个体。完成任务的层层分解的同时也为最后总任务的综合创造了条件。

④实践任务

有任务就有动力,为完成分任务和总任务所有学生积极参与资料收集、信息组合,在资料收集及信息组合过程中进行语用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⑤实现任务

每位学生或小组不仅要完成任务,还要把分任务完成情况在课堂上向大家汇报或在网站上并讨论环保法律、法规合理性及不足的看法,老师及学生视完成情况进行合理评价,最终把学生的学习结果汇总起来并加以交流。

⑥反思体会

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总结自己这一单元网络学习的收获与体会,为下一个任务的制定或完成提供更多的语用实践支持。

以上六个过程是相辅相成、相互服务的。创设情境为师生任务的协商营造认知心理上的准备;协商任务为学生学习任务地合理分解做必要准备;分解任务为学生学习任务地正确开展制定完善的策略;实践任务为学生学习任务、实现语用能力提升的保障;实现任务为学生反思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的依据;上一任务的反思体会为下一任务情景创设提供有效的参照。其中创设情境、协商任务、分解任务应为任务前;实践任务、实现任务为任务中;反思体会为任务后。基于网络环境下语用实践方法的六个过程也可归纳为利用网络信息反馈的即时性提出任务和利用网络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开放性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两个步骤来完成,具体做法详见三----探索。

这种在互动中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研究;在养成良好的语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创新意识与合作精神,不断扩大学生的国内、国际视野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三、探 索

3.1利用网络环境信息反馈的即时性提出任务

互联网的普及,给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均带来深刻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是定时教学,而信息时代的英语教学是真实的多种任务解决的教学。“任务驱动”英语学科语用实践学习方法通过网络环境,构建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与教师在平台上实现基于丰富资源的交互式学习,其中包括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检索与搜集的学习活动。

网络环境下的“任务驱动”教学中最关键的是教师提出的任务应是学生感兴趣的,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如:在初中英语实验课中教师以“网上购物”为任务。学生对“网上购物的步骤及方式”和“网上拍卖”的各种商品等有浓厚的兴趣,但学生如想深入了解必须进一步研读“网上购物”的基本规则,以及付款方式,送货途径等相关知识。为满足学生实践的需求,我校专门建立了一个虚拟网站,网站的物品及价格,均有学生自己设定,通过这种网络环境的创设,引发学生适当的认知冲突,为学生的“任务学习”提供了较好的英语语用实践平台。

多维的信息传递,交互的尝试学习与快捷的教学反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对适合自己方式的学习内容感兴趣。在高中英语实验课“The History of Movies”教学中,先将任务——了解世界电影发展史布置给学生,学生先进行集体讨论,教师又将学生和教师查到的大量图片、文章发送给各个学习小组,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合作学习;当这种讨论与合作学习告一段落后及时切换到个别任务上去,对每组的学生进行任务分解,让学生探究各自感兴趣的领域,如:电影的发明、早期电影拍摄技法,现代三维动画制作等;尔后,再让学生进行交互式学习,达到资源共享;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领域进行再组合,如:把教学班分成六个完成“具体任务”的小组,教师给每个小组提供5分钟时间让学生针对在《电影史》这个大背景下的某个特定领域,展示学生英语语用实践能力的机会,从而完成人——机、人——书、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和沟通。学生对信息进行充分感知后,按照协商任务——分解任务——实践任务——实现任务——反思体会的程序,对自己的任务进行择需、择要、择优,并能及时把握任务要求,使任务指向性明确。

3.2、利用网络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开放性引导学生完成任务

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资源具有开放性,笔者对本地资源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开发、积极利用。02—05年,本人参与编写了《校本课程》,其章节分为百年名校—列五中学办学史;四川、成都特色简介(包括大量的人文、自然、历史景观);诗歌、散文欣赏等版块,这些版块均知识性、趣味性、实效性强,这种通过为学生提供图文并茂、声像丰富的交互式教学情景,易于学生自己运用Google直接上网浏览。

教学情景的创设是“任务驱动”英语学科语用实践学习方法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课均选择与当前学生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任务作为中心内容确定为“锚”,如“The History of Movies”教学,教师首先申明本课的学习任务,图文并茂的介绍最近中外电影佳作,调动学生渴望了解电影知识的积极性,这个过程叫“抛锚”;由此引导学生追溯世界百年电影史;然后让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自主学习。其步骤为首先,教会学生直接进入google网站,输入关键词“Movie History”,利用高级搜索进入“电影史”相关网站,接下来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探究兴趣决定进入哪个网页、搜集哪方面的信息,最后,教师再把这些信息集中在U盘上分别发送到学生各自网站供大家讨论学习。在探究过程中教师积极鼓励学生通过BBS论坛发表自己的学习问题及观点等,这一环节强调了学生的协作学习。通过讨论交流、不同观点的修正,加深了学生对所检索信息的理解,教师在其中只扮演促进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同时鼓励、帮助学生寻找更多的学习信息资源。教师的作用是让学生通过参与真实世界相关的学习任务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包括学会与人合作、自主决策、信息收集、问题解决等技能,进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和教师在探究中的“自我发展”。

最后,要让学生把信息变为语用实践,以通过英语语用实践来完成学用结合,达到知识的升华。如“Movie History”教学中,教师设计了电影片段表演、配音、老片新编、电影知识抢答等语用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展示了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创造才能。

“任务驱动”的过程,正是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发展的过程。“任务驱动”教学关注的是学生进行的交流,同时促进学生间的互相学习共同发展。

网络技术与“任务驱动”结合使语用实践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全体学生。网络技术的优势将使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再只依赖于教师,它正从根本上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

四、 反 思 与 讨 论

通过课例实验,对《优化现代信息资源、建构“任务驱动”语用实践学习方法》反思如下:

4.1方法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参与策略

由于方法建立在网络的环境下,教师易于给学生设计轻松、愉快的学习任务,这种学习任务易于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完成教学任务的主体参与意识。如“网上购物”课例的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因此,每位学生在教学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分别承担着各种相关资料的收集、与全班同学进行语用实践交流等任务。这种方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课前、课中、课后仅有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做旁观者的局面,从而使学生成为语用实践活动的主体。这种学生主体参与意识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种主观能动性再转来激发学生参与语用实践的兴趣,兴趣的进一步提高为最终提升学生的英语语用实践能力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4.2方法体现了合作学习策略

方法通过网络环境下任务的收集、任务的交流与再分配等完成了学生合作学习意识。在语用学习过程中强调了师生、生师、生生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通过大量的信息交流、语用实践、人际交流才使得任务得以顺利完成。在课例“Movie History”中,任务就是在这种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小组之间、小组与教师之间、个人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下顺利完成的。

4.3方法体现了差异发展策略

学生的语用实践能力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多层次。方法力求任务的呈现多渠道、多样化,任务的完成尊重差异,教师力求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如:电影片段展演过程中,让每位学生根据其特点及语言表达能力在演出任务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这就允许了学生差异的存在,鼓励优者更优,使每位学生在完成自己任务的同时,体验自身的价值,提升英语语用实践能力。

4.4体现自我调控策略

方法强调教师要经常与学生一道反思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完成任务的效果,这本身就是一种学习策略。在Movie History教学中,教师设计了百年电影知识问答,问答题的内容由教师、学生共同商定,信息来源体现网络性、广泛性、开放性。通过抢答、简答等方式让学生自我评价或他人评价语用实践完成情况。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大都能客观地认识自己知识能力,为进一步提升英语语用实践能力埋下了伏笔。

4.5方法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更高

语言教育学家Nunan指出作为语言教学的活动形式——任务,由教学目标、输入信息、活动形式、师生角色和环境五部分组成,它与机械性的语言训练不同。学生为完成教师的任务所进行的准备过程是教学的必要环节,需要学生有足够的知识、信息、文化意识、能力和技能来完成任务,学生只有通过利用现代信息资源才能更好地把学到的知识和形成的技能转化为在真实生活中的英语语用能力。任务完成后学生还要对任务进行延伸,进而不断提高难度和层次。

4.6方法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观念

日前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英语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都采用任务型语言学习方法,其主要原因是:英语教学仅靠语言知识化的传授不会导致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习得。语言学习应强调“做中学”“用中学”,让学生通过完成教师精心设计的语用实践任务来习得语言,完成语用实践的过程,就是语言习得的过程。这一方法的提出定会淘汰一些落伍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从而用新的理念去引领教学一线的英语教师进行新的教学尝试和探索,因此英语教学中我们提出了“任务驱动”英语语用实践学习方法。

三年前,笔者在英语学科开始了以“开放性学习”为核心,以“语用实践”为载体,以“互动合作”为标志的“任务驱动”学习方法的研究与实践,研究课课例证明:这种学习方法是一种开放型、互动性的自主语用实践学习方法,它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自主地参加学习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语用实践能力和求异创新的实践精神。

但是,“任务驱动”英语语用实践方法不是万能的,不可能适用于一切教学条件。虽然我们的构想与实验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困难。如①教学方法自身的局限性。②教师角色的变化与知识结构上的不足。③学生对教师仍有依赖心理。④环境条件的限制。⑤学生熟练使用网络和网页制作能力差异较大。⑥学生任务后深化总结工作做得不深入。这些均影响或制约了工作的有效展开。今后本人会继续不断探索,力争使方法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国家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式,2002年

3.国家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4.张舒畅、许贵祥“任务活动中的合作学习”,《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5期

5.胡继岳“英语网络课程发展的教学方法研究”《外语电化教学》200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