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特点范文

时间:2023-11-17 17:47: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呼吸系统疾病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呼吸系统疾病特点

篇1

[关键词] 高龄病人;老年呼吸系统疾病;2型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5(a)-0111-02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环境污染程度也不断加重,导致近年来我国患有系统疾病的人数不断增加。经过研究发现,患有较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为高龄病人,呼吸系统的各种疾病已经成为了我国的一种的常见病。目前临床针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我国老龄病人发病率最高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例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具有发病时间较长,不易治愈的特点,能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3]。当前临床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有许多,例如糖皮质激素、抗氧化剂、免疫调节剂、支气管扩张剂等。但是常规诊治的方法并不理想,COPD还伴有呼吸衰竭的症状,病人的呼吸不顺畅及其痛苦,在临床当中使用有创机械诊治病人容易出现呼吸机依赖的情况,而无创机械通气方法能够有效的改善这一情况。同时近年来又由于我国的生产力大幅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丰富,患有糖尿病的人数也不断增多,目前世界卫生组织经过调查发现,全有每年有9亿人患有糖尿病,每年由于糖尿病和糖尿病的并发症导致死亡的人数为7 000万人,所以糖尿病 在近年来已经成为危害全球人民生命安全的第一危害疾病。诱发糖尿病的因数有很多,包括不良的因数习惯,先天的遗传因数,后天的药物破坏,强烈的刺激等等,而导致病人出现呼吸系统疾病的因数也有很多,包括天气和气温的剧烈变化,外界强烈的刺激,机体内环境距离变化均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4-5]。近几年国外研究人员,通过大量的统计发现,患有不同程度的呼吸系统疾病的高龄病人中有很多人有糖尿病的病史。同时也发现由于呼吸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导致死亡的人数逐年增加。所以该研究通过收集2015年2月―2015年7月到该院进行治疗患有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50例高龄病人作为研究目标,在选择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50例中青年病人作为对照。整理病人分析两组病人的发病情况,发病原因和疾病分布情况。通过实验分析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高龄病人与2型糖尿病疾病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2月―2015年7月到该院进行治疗患有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50例高龄病人作为研究目标,在选择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50例中青年病人作为对照。整理病人分析两组病人的发病情况,发病原因和疾病分布情况。发现探究组病人有50例。所有研究对象年龄在60~83岁之间,所有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73.73±8.91)岁,所有病人的体重在40.12~58.93 kg,平均体重为(51.58±9.25)kg,探究组所有研究对象的学历分别是,中专以下30名研究对象,大专以下12名研究对象,大学以上有8名研究对象,研究组所有病人患病时间在2~17年不等,平均间隔时间为(9.69±3.95)年。对照组病人中有50例研究对象,对照这种研究对象年龄在27~55岁之间,对照组中平均年龄为(41.98±11.92)岁,所有病人的体重在48.12~51.23 kg之间,平均体重为(48.92±4.65)kg,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的学历分别是,中专以下25名研究对象,大专以下19名研究对象,大学以上有6名研究对象,对照组病人患病时间在4~12年不等,平均患病时间长度为(5.4±3.76)年。所有研究对象均排除严重的心脏疾病,肾脏疾病和肝脏疾病。所有研究对象均满足我国最新出版的第八版内科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判定,对所有研究对象的年龄,身高,体重,心率脉搏和其他疾病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两组病人基本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实验方法

1.2.1 研究组 收集2015年2月―2015年7月到该院进行治疗患有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50例高龄患者作为研究目标,在选择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50例中青年患者作为对照。整理患者分析两组患者的发病情况,发病原因和疾病分布情况。针对研究组患者实施调查表法进行调查,再保证采用一对一单独填写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针对不能不识字的患者医护人员帮组患者进行问卷填写。填写完毕后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患者患有2型糖尿病的联系。

1.2.2 对照组 收集2015年2月―2015年7月到该院进行治疗患有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50例高龄患者作为研究目标,在选择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50例中青年患者作为对照。整理患者分析两组患者的发病情况,发病原因和疾病分布情况。对照组患者整理患者分析两组患者的发病情况,发病原因和疾病分布情况。针对研究组患者实施调查表法进行调查,再保证采用一对一单独填写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针对不能不识字的患者医护人员帮组患者进行问卷填写。填写完毕后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患者患有2型糖尿病的联系。

1.3 统计方法

将该实验的所以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 18.00 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所有计量数据使用均数±标准差(x±s)的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所有计数治疗进行t值检验。

2 结果

2.1 呼吸系统疾病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经过发放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发现发现,高龄患者患有不同的呼吸系统疾病的高龄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的人数为46人,两种疾病并发率为92%。对照组患者中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合并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人数为29人,两种疾病的并发率为58%,P

2.2 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情况

对100该研究进行探究分析的研究对象患有的呼吸系统疾病的种类进行探究发现,患有呼吸系统感染的人数为34人,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人数为42人,患有肺癌的人数为12人,其他疾病14例。所以发现呼吸系统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癌是本地区患者患病率较高的几种疾病。

3 讨论

患有较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为高龄患者,呼吸系统的各种疾病已经成为了我国的一种的常见病。目前临床针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我国老龄患者发病率最高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例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具有发病时间较长,不易治愈的特点,能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世界卫生组织经过调查发现,全有每年有9亿人患有糖尿病,每年由于糖尿病和糖尿病的并发症导致死亡的人数为7000万人,所以糖尿病 在近年来已经成为危害全球人民生命安全的第一危害疾病[6-7]。诱发糖尿病的因数有很多,包括不良的因数习惯,先天的遗传因数,后天的药物破坏,强烈的刺激等等,而导致患者出现呼吸系统疾病的因数也有很多,包括天气和气温的剧烈变化,外界强烈的刺激,机体内环境距离变化均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近几年国外研究人员,通过大量的统计发现,患有不同程度的呼吸系统疾病的高龄患者中有很多人有糖尿病的病史。所以本实验对2015年2月―2015年7月到该院进行治疗患有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50名高龄患者作为研究目标,通过实验分析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高龄患者与2型糖尿病疾病的相关性。

实验发现,高龄患者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人数和发病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综上所述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高龄患者常常合并患有2型糖尿病疾病,在治疗高龄患者的呼吸系统疾病时应该注意控制患者的血糖。

[参考文献]

[1] 刘琰.老年呼吸系统疾病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S3):60-61.

[2] 赵俊,陈敏,明凯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T细胞免疫状况及免疫干预[J].广东医学,2010(6):747-749.

[3] 李彦芳,沈小梅.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1):1319-1321.

[4] 曾晓丽,汤旭磊,刘晓菊,等.老年呼吸系统疾病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7):3264-3266.

[5] 张化冰,向红丁,杨玉芝,等2型糖尿病患者呼吸及消化系统死因分析十五省市19912005年住院糖尿病患者死因调查[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1,19(9):2529.

[6] 陈萍,兀威.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诊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16(17):58-59.

篇2

【关键词】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 诊断与治疗; 现状

中图分类号 R72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4-0156-03

doi:10.14033/ki.cfmr.2015.04.077

儿科临床治疗过程中,小儿呼吸系统疾病非常常见,其发病率在儿科各类疾病的发病率中占首位,特别是在学龄前期的儿童及婴幼儿中的发病率非常高,对于小儿的正常发育及身体健康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及时对其进行有效的诊治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主要针对其诊治现状进行简单分析研究。

1 小儿呼吸系统的生理学特点

站在解剖学的角度对小儿呼吸系统的生理学特点进行简单分析,发现其与成人的呼吸系统结构具有较大的差别,其鼻腔相对来说是比较短小的,并且鼻道狭窄,黏膜下层没有海绵组织,咽部相对来说是垂直、狭窄的,喉部相对比较垂直,支气管、气管的管腔弹力纤维组织存在发育不良的现象,并且其黏膜比较柔弱,难以将废物有效排除,肺脏中含有丰富的结缔组织,含气量相对较少,而含血量相对较多,这使得其气体交换面积较小,与成人相比,胸廓及肺的回缩能力均较小,并且由于其血液中各种免疫球蛋白的含量较低,导致其呼吸道免疫功能偏低,这些因素的存在,直接导致了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成人[1]。

2 常见的小儿呼吸系统疾病

小儿时期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就是呼吸道感染,该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其中发病率最高的季节是春冬季节[2-3],在其疾病的诊治过程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就是实施病原学监测,这对于小儿呼吸道感染疾病的诊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关于小儿呼吸道疾病的病原学研究越来越广泛,下面就对常见的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予以简单介绍。

2.1 小儿呼吸道的细菌感染

有很多种细菌均能够导致小儿呼吸系统感染,对其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为了对相关的致病细菌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国内很多学者在这方面开展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莫拉菌、肺炎链球菌等是导致小儿呼吸系统细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等一些革兰阴性菌是其主要的病原菌,并且这种类型的病菌具有非常高的耐药性,这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临床上主要的消灭微生物病原体的方法就是应用抗生素,但是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使得耐药性细菌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导致抗生素的研发速度难以满足实际的抗菌要求,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4]。

2.2 小儿呼吸道的病毒感染

导致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种类非常的多,其中最为常见的有巨细胞病毒、麻疹病毒、SARS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病毒就是呼吸道合胞病毒,目前有关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研究中,我国相关的研究并不多,有学者在对39例持续喘息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测序的方法,从中检出了12例博卡病毒,这是一种首先由瑞典学者发现的一种细小病毒,能够引发儿童肺炎、支气管炎等一些呼吸系统疾病,将其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比较,两者的大部分临床症状相似,其中较常出现的是发热[5]。

另外,有相关的研究中,对342例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实施研究,发现其主要感染病毒为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而流感病毒及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则比较少见,在实际的病毒防治工作中,我国还没有研制出能够安全有效的抵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疫苗,但是对于该病毒,有学者发现M2-1基因mRNA中的pshRNA7816对于该病毒所导致的细胞病变效应具有明显的减轻作用,其中M2nRNA的特异性脱氧核酶对于病毒的复制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并且其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效应,能够有效的提升被病毒感染了的细胞的存活率,在未来的研究过程中,其有望成为防治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一种新型基因治疗类药物,对于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6]。

2.3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的一种形式,其属于慢性的气道炎症性疾病,临床治疗过程中,保证其治疗的规范性与有效性是非常必要的,在长期的研究与实际应用中,有关儿科哮喘的研究不断深入,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很多研究投入到了儿科哮喘的研究工作中,有研究发现,哮喘患儿中的白三烯受体基因的mRNA表达显著提升。另外,有学者在对280例毛细支气管患儿的长期随访中发现,婴幼儿的支气管炎是很容易发展成为支气管哮喘的,导致哮喘发生及发展的一种重要因素就是:过敏体质,单纯母乳喂养、大剂量静脉免疫球蛋白、及时接种BGG是其主要的防护措施[7]。

3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现状

3.1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实验室检测

有研究表明,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主要与血清硒、锌等微量元素以及T细胞亚群等的浓度变化有关,对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小儿的血清硒、锌等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呼吸系统疾病的小儿体内血清的硒与锌的浓度具有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血硒的升高与血锌含量的显著降低[8]。因此,王曾礼[9]认为,在小儿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工作中,可以将患儿体内血硒与血锌的比值作为其中一个参考指标。

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相关研究中,应用超高倍显微镜对咽拭子进行检查,看其中是否存在支原体活体,以此来对小儿支原体感染进行诊断,研究结果表面,应用这种检查方法,与血清学检查的检出率相似,但是在抽血检查的过程中,不需要要求患者空腹,并且检测结果快速、直观,对于患儿及其家长来说,这种检查方式的接受度更高。降钙素原是降钙素的前肽,其在实际应用中是一种对革兰阴性细菌感染比较敏感的早期诊断指标[10]。研究表明,其在患儿体内的升高程度与患儿体内的白细胞数目没有相关性,可以将其应用于药物疗效评价及反映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工作中[11]。将血清前清蛋白应用于小儿急性呼吸系统的感染的病因检测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可以将其应用于小儿呼吸系统感染的鉴别与疗效观察工作中。

3.2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仪器检测

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检测中,最为常用的仪器检测方法就是胸片检测,其具有简便、经济、快捷的优点,这是胸部检查过程中的优先选择项目,与胸部透视相比,其显像更加的清楚,能够清楚地看到细微的病变情况。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如果仅仅是应用X线检查,出现假阳性的概率比较大,特别是对于一些怀疑是支气管异物的患儿来说,仅仅依靠X线检查,很难对其进行准确的诊断,并且对儿童实施X线检查,对其正常发育具有一定的影响[12]。

在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工作中,一项必不可少的检查内容就是肺功能检测,通过该项检测能够对患儿气道中是否存在阻塞予以客观的反映,并且对于哮喘患儿的气道炎症的严重程度具有良好的评估作用,这是临床中的一种非创伤性的诊断技术,在呼吸系统疾病早期的诊断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对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婴幼儿喘息等疾病对肺功能的损害程度进行准确的评价,并且其可以为相关药物及治疗方法疗效的评定提供有力依据,特别是在对症程度的评价工作中,具有非常好的应用效果[13]。由于小儿的依从性比较差,在对其开展肺功能检测的过程中,应用到的方法与仪器与成人检测是不同的,儿科肺功能检测工作中,常用的检测方法:潮式呼吸意义快速胸腹腔挤压法、强迫震荡法、气流阻断法、超声波法、体描仪法等,肺功能检测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检测工作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14]。

纤维支气管镜检测,由于其纤支镜柔软可以弯曲,具有较大的视野范围,将其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检测中,能够直接检查到肺部局部出现的微小病变,并且能够对气管及支气管的动力学状况具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集诊断功能与治疗功能于一体,特别是在小儿影像学检查发现存在不明原因的肺部病灶、咳血、气喘、反复咳嗽的检查中,具有非常好的应用效果,其还能够作为先天性气道异常类型及严重程度的金标准。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该技术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具有较大的风险性,手术后可能会出现术后发热、喉痉挛、低氧血症等并发症,对于肺功能严重损害、近期具有大量咳血、哮喘急性发作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是严禁使用的,这会对患儿的呼吸系统造成交大的损伤[15-16]。

在实际的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只有明确其发病类型,才能保证相关的治疗措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对于提升其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下面就对其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予以简单介绍。

4 小儿呼吸系统的治疗现状

4.1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常用药物

氨溴索是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过程中常用的一种药物,由于小儿呼吸系统解剖学生理特点的特殊性,导致其呼吸道分泌物容易滞留于肺部及气管中,这会导致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具有较大难度,常出现难以治愈或者是治愈之后反复发作的情况,盐酸氨溴索是临床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祛痰药物,其能够有效的稀释痰液,并且还能够湿润呼吸道中的分泌物,维持呼吸道黏膜纤毛上皮细胞的正常功能,对于抑制小儿呼吸系统炎症的进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将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应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不会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17]。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各种不同的生理功能,对于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脓毒症型脑病、严重喘憋、全身严重中毒症状、高热不退等合并症的重症肺炎患儿,可以适当的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但是需要依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对其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对于一般的呼吸系统疾病,是不需要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并且该种药物尽量不要应用于极低体重儿的慢性肺疾病的常规治疗或者预防工作中。

免疫增敏剂,通过为呼吸系统疾病的患儿应用免疫增敏剂来改善其免疫功能,提升其治疗效率已经成为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有效手段,依据来源的不同,可以将免疫增敏剂划分为:中草药、化学合成小分子、微生物制剂、生物制剂等多种类型,其中最为常用的一种生物制剂就是免疫球蛋白,其能够通过调节补体与细胞因子的功能来诱导靶细胞的凋亡,并通过对树突状细胞的活化等方面进行调节,来维持机体免疫系统的稳定性。

其中常用的一种微生物制剂是斯奇康,其能够通过增强小儿体内UK细胞活性及巨噬细胞活性,促进嗜碱细胞膜的稳定性,并能够有效的诱导感染素的生成,从而对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及集体细胞免疫进行调节[18]。

目前临床上报道的相关的中药组分也比较多,如:牛膝多糖、黄蔑多糖、香菇多糖等,其都是活性非常强的生物反应调节剂,可以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的提升患儿的免疫能力,以便于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19]。

4.2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辅助治疗措施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辅助治疗措施主要有:(1)吸入氧气雾化,这是一种将氧气作为驱动气的雾化吸入法,通过氧雾使药物形成微小颗粒,治疗过程中,患儿在吸入药物的同时,还会吸入一定量的氧气,有利于患者肺泡中氧气与二氧化碳的气体交换,能够有效的改善患儿气促、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20]。(2)吸入NO,这是一种内源性的血管舒张因子,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并且其能够参与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其能够有效的抑制细菌中毒素介导的炎症反应过程,并且能够抑制中性粒细胞产生超氧离子、提升肥大细胞膜的稳定性,对机体产生有效的免疫保护作用。患儿在吸入NO之后,能够起到一定的抗炎、抗菌作用,这对于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具体的吸入持续时间、吸入最佳浓度等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21]。

综上所述,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在临床中非常的常见,并且其种类众多,导致其发病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依据患儿的自身特点,分析其发病原因,及时采取有效的诊治措施,对于患儿的恢复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主要对小儿呼吸系统的生理特点进行了简单分析,并简单介绍了其常见的几种呼吸系统疾病,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其相关的诊断与治疗手段,对于临床实际的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海英,胡长青.呼吸道持续正压给氧治疗小儿呼吸衰竭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111.

[2]何少茹,孙云霞,梁穗新,等.纤维支气管镜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2,18(7):239-242.

[3]靳蓉,卢根,苏守硕,等.纤维支气管镜术在小儿呼吸道疾病诊治中的作用及安全性研究[J].贵州医药,2012,28(19):555-558.

[4]卢根,靳蓉,苏守硕,等.纤维支气管镜术诊治小儿呼吸道疾病作用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26(16):689-692.

[5]郝素莲,张亮.肺功能检测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诊治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3,26(9):1023-1026.

[6]韦珍爱.41例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治疗与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6):121-122.

[7]范木英,杜晓华,余泽明.肺功能检测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诊治中的应用[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1,15(7):456-459.

[8]赵昱.小儿门诊呼吸系统疾病患病情况调查[J].中国保健营养,2013,25(13):1234-1236.

[9]王曾礼.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治现状-呼吸系统疾病(11)(上)[J].新医学,2013,12(11):1024-1028.

[10]邵彩虹,姚静,余琼,等.小儿门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患病情况调查[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1,25(19):306-309.

[11]张海英.被动吸烟与婴幼儿呼吸系统疾病及生长发育关系的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30(15):556-558.

[12]陆权,张育才.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诊治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3,27(13):741-743.

[13]童志杰,邓力,周名秀,等.小儿纤支镜在婴幼儿喘鸣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2,19(8):1145-1148.

[14]杨永弘,刘春峰.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诊治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4,28(6):1026-1028.

[15]程雪艳.浅谈小儿呼吸内科疾病的预防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2012,24(7):852-854.

[16]陆权,曾玫.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诊治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1,25(5):101-103.

[17]于翠云.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相关因素探讨与预防措施[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137-138.

[18]薛辛东,黄敬孚,宋国维,等.常频呼吸机在儿科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26(9):147-149.

[19]谢城.夫西地酸钠和头孢克肟治疗小儿呼吸系统感染的对比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20(7):303-304.

[20]古力尼沙・依明,拉・提.与季节变化相关的常见小儿呼吸道及消化系统疾病[J].临床误诊误治,2013,42(11):1023-1025.

篇3

关键词: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儿童的健康状况已成为全世界的社会问题,改善儿童的健康状况是我们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呼吸系统疾病、胃肠道疾病以及其它感染性疾病是影响儿童健康的重要疾病[1]。儿童由于体质虚弱,导致其致病因素繁多,且无法逐一得到有效预防。近些年来,随着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诱因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空气污染已被广泛公认为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气候因素、大气污染以及粉尘污染等作为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诱因,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诱发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期,对大气污染的关注度持续增高,大气污染物中的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的微粒PM10以及细颗粒PM2.5等也已被公认为导致大气污染的重要污染源[2],且可被人体吸入而直接影响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而诱发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对儿童的作用尤为明显。

1影响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空气污染因素

1.1室外空气污染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 通过研究发现,室外空气污染主要表现为空气中微粒物质增多和空气中其它有害气体含量超标,且以微粒悬浮物对人体的影响最为显著。室外空气中的微粒主要分为PM2.5和PM10,前者是指粒径小于或等于2.5?滋m的极细微粒,后者则指直径小于10?滋m的颗粒状物质。就人体的肺部和呼吸道结构和生理特征而言,粒径超过10?滋m后很难被吸入到呼吸道并进入肺中,多数能够被鼻毛、鼻腔粘膜或呼吸道粘膜捕捉[3]。但是,当微粒的直径小于10?滋m大于2.5?滋m时 ,颗粒则可随着呼吸进入人体的呼吸道和肺部,可诱发呼吸系统不适。但是随着人体粘膜的外排作用的不断加强,颗粒最终可随着人体的呼气、打喷嚏或者痰液排除体外,对人体的危害较为有限。但是,当空气中的微粒直径小于2.5?滋m时,不仅容易进入人体呼吸道系统,而且可以在呼吸道内大量蓄积并逐渐进入人体肺部,当人体免疫力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其可在人体支气管或肺泡内发生致炎反应,诱发慢性阻塞性肺部、支气管炎甚至是尘肺病。儿童作为免疫功能较弱的特殊群体,相对于成年人而言更易于收到PM2.5或更小粒径微粒的影响。魏复盛等对PM2.5所致疾病的流行病学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长期吸入PM2.5可大大增加哮喘、支气管炎的发病几率。Desqueyroux等[4]对空气污染致病的相关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哮喘、慢性阻塞性肺部的发病与PM10、PM2.5以及臭氧在空气中比例的增加有着较为直接的关系。国外一些临床研究还证实[5],NO2和臭氧是目前导致上呼吸道感染、肺病患者住院率上升的重要原因,且一直处于恶化态势。在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死亡率方面,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6],NO2和PM10的浓度是导致呼吸系统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其与患者的死亡率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正相关性,进一步说明了空气微粒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王海荣等[7]对支气管炎、肺炎以及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流行病学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PM2.5、SO2、NO2、PM10等空气污染物的浓度是导致儿童哮喘、肺炎的主要致病因子;支气管炎的主要致病因子则为NO2和PM10,而导致儿童肺功能减弱的主要致病因素则为SO2,且女性儿童更易受到影响。关于SO2导致人体肺功能下降的原因,Sam等[8]进行的临床研究证实,当人体吸入大量SO2后,可导致患者出现呼气流量峰值(PEF)下降,使肺部无法获取足够的氧气而逐渐导致肺部功能受限、肺部功能下降。

1.2室内空气污染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的致病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室内的装修质量,大量新型的装饰材料不断被广泛使用。甲醛、苯等在室内空气中的含量超标,一直是困扰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也已被社会广泛肯定为室内主要的污染源。室内装饰材料所释放出的甲苯、甲醛、苯等有害气体,人类长期接触不仅会出现神经过敏症状或免疫功能紊乱症状,严重时可导致白血病、肿瘤等恶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巨大。研究证实,当甲醛的在室内的含量超过0.25ppm/m3时,即可诱发呼吸系统疾病,对儿童和体质虚弱的成年人最为明显[9]。儿童长期在室内污染较为严重的环境中玩耍,可因室内污染源发生各种呼吸道疾病以及其它较为严重的器质性病变。因此,在新房装修时,应对房间及时通风、尽量购买释放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较少的装饰材料,以减少装饰材料对室内环境污染的程度。朱悦等[10]对室内环境在影响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方面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室内空气中的甲醛、苯以及室内环境中的螨虫、微粒等均是儿童呼吸道疾病的重要诱因,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极为重要,对于降低儿童因室内环境而诱发的呼吸系统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3煤炭燃烧后的一次、二次污染物对儿童呼吸系统的影响 一直以来,煤炭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能源被广泛使用,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生存资料。虽然煤炭的燃烧可以为我们带来电、热等能源,但其所产生的粉尘或有害气体同样是困扰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煤炭燃烧后所产生的SO2、烟尘等一污染物在空气中可与其它污染物发生反应,并逐渐形成二次污染物,比如SO2、NOX和CO等。二次污染物可通过呼吸系统而进入人体,且不可经肝脏代谢而消除,NOX和CO可以逐渐进入人体血液而导致人体产生一些炎症性疾病或者全身不适症状。北方相对于南方而言,煤炭燃烧后的二次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危险情况更为明显,主要由于北方冬季因天寒采暖需燃烧大量煤炭,其空气中煤炭燃烧所致的污染物的释放量较大,可对儿童的健康产生直接影响。近些年来,冬季燃煤取暖导致室内CO中毒的案例发生率逐渐升高,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赵宝新等[11]对冬季采暖燃煤所致空气污染对儿童呼吸系统健康的影响所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采暖期时空气中的PM10、SO2水平大幅增加,所处该环境的儿童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呈降低趋势但呼气流量峰值(PEF)有所升高,即说明PM10、SO2可降低儿童的肺功能。此外,就季节而言,冬季时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肺炎、支气管炎等发病率明显高于其它季节,除与冬季气温交替频繁有关以外,与冬季燃煤导致的空气内污染物含量增加也有着显著的相关性。

2户外尘沙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

有大量的研究证实[12],沙尘天气是导致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且具有季节性的特点。王振全等[13]指出,在一些沙尘天气高发的地区,尘肺病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大大高于无沙尘天气的地区。赵春霞等对沙尘暴对儿童呼吸系统的影响以及呼吸系统症状的相关因素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表明,在沙尘天气发生的前一天,该地区的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大幅上升,且主要集中于体制虚弱、免疫力低下爱的儿童。孟紫强等进行的关于沙尘天气影响儿童呼吸系统的相关研究也表明,处于沙尘天气地区的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高于其它地区,且沙尘天气能够与其它户外污染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对儿童的心脑血管、呼吸系统产生影响而诱发相关的疾病[14]。

3展望与结论

从上文中可见,室内外的空气污染、环境污染等均是导致儿童出现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诱因。儿童作为免疫力和身体机能均较弱的特殊群体,对于一些致病诱因的抵御能力较弱,探明导致儿童出现呼吸系统疾病致病因素很有必要。就上述的内容而言,空气污染导致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① 室外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所致的空气中PM2.5、PM10等微粒的含量大幅增加,儿童吸入体内后在免疫力低时可诱发呼吸系统相关疾病。②室内装饰材料或其它污染源所释放的甲醛、苯等有毒气体,可刺激儿童的呼吸系统并进行其肺部,诱发相关呼吸系统疾病。③煤炭燃烧、秸秆燃烧等导致大气中烟尘、SO2、CO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增加,增加了儿童患病几率。④沙尘暴、尘沙天气或者高发区域空气中粉尘和尘沙的含量较高,容易导致儿童出现慢性阻塞性肺部样症状或者相关呼吸系统疾病。因此,改善大气环境和周边生活环境对于降低上述因素所致的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具有重要的实质性意义。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的共同难题,欲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任重而道远。但从世界范围内的儿童以及全世界人类的健康出发碳、节能、环保洁净的生活模式是我们所面临的共同任务。

参考文献:

[1]李宁,张本延,彭晓武.大气污染与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住院人数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9,25(12):1504-1505.

[2]魏复盛,胡伟,滕恩江,吴国平等.空气污染与儿童呼吸系统患病率的相关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00,20(3):220-224.

[3]胡伟,魏复盛.空气污染与呼吸系统疾病对儿童肺功能的交互影响[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4,6:361-363.

[4]Desqueyroux H,Pujet J C,Prosper M,et al.Short-term effects of low-level air pollution on respiratory health of adults suffering from moderate to severe asthma[J].Environ Res,2002,89(1):29-37.

[5]查日胜.空气污染对学龄儿童呼吸系统病症影响的纵向研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1,21(18):445-446.

[6]李宁,张本延,彭晓武.大气污染与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住院人数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9,25(12):1504-1505.

[7]王海荣,翟秋敏,沈娟.大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以河南省A市为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3):54-57.

[8]Sam Pattenden,Temenuga Antova,Manfred Neuberger,et al.Parental smoking and children's respiratory health:independent effects of prenatal and postnatal exposure[J].Tob Control,2006,15:294-301.

[9]潘小川.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J].中国科学基金,2005,(4):205-208.

[10]朱悦,杨小南,李宇斌.沈阳市某地区大气污染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门诊人次的关系[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8,25(7):575-578.

[11]王少利,郭新彪,张金良.北京市大气污染对学龄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和症状的影响[J].环境污染与健康杂志,2004,01:713-715.

[12]霍焱,董芹,雷正翠,等.常州空气污染特征分析及对呼吸系统等疾病的影响[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0,27(14):501-503.

篇4

【关键词】  疾病分布;流行病学;分析

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是衡水市区惟一一个三级甲等医院,内、外科临床各系统专业分科较细,而贵宾病房(以下简称我科)是我院特设的一个内科综合科室,所收治的病例,其年龄、职业、社会地位、疾病分布均比较广泛,没有做出特殊的规定与限制。所以,对于区域性的疾病分布有一定的代表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6至2008年在我科所有的住院病例,共1 164例。其中男715例,女499例;年龄16~95岁,平均年龄63.76岁;<45岁168例,男77例,女91例;45~60岁254例,男151例,女103例;>60岁742例,男498例,女253例,城镇居民730例,农村居民434例。

1.2 方法 对入选患者按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的年龄分期标准(即:<45岁为青年,45~60岁为中年,>60岁为老年)进行年龄阶段的划分。得出上述基本资料。同时统计和总结各年龄阶段的疾病分布情况。

2 结果

2.1 患者出院第一诊断疾病分布情况 前五位的系统疾病分布情况为:在<45岁的青年阶段,系统疾病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血液系统、代谢及内分泌系统、消化和泌尿系统;在45~60岁的中年阶段,系统疾病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代谢及内分泌系统;在>60岁的老年阶段,系统疾病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代谢及内分泌系统。见表1。表1 1 164例住院病例系统疾病分布情况(按第一诊断分类)

2.2 患者出院第一诊断和合并症诊断为依据进行分类,统计系统疾病总体分布情况 前五位的系统疾病总体分布情况为:在<45岁的青年阶段,系统疾病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呼吸系统、代谢及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在45~60岁的中年阶段,系统疾病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循环系统、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在>60岁的老年阶段,系统疾病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循环系统、神经系统、代谢及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见表2。

2.3 患者出院第一诊断为依据进行统计,前十种疾病分布情况 前十种疾病:在<45岁,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上呼表2 1 164例住院病例系统疾病总体分布情况(按第一诊断吸道感染、糖尿病、肺炎、高血压、急性扁桃体炎、泌尿系感染、心肌炎、过敏性紫癜、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急性胃肠炎;45~60岁,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脑梗死、冠心病、高血压、后循环障碍、肺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癌、肝癌、急性气管炎、食管癌;在>60岁的老年阶段,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脑梗死、冠心病、高血压、肺癌、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后循环障碍、肺炎、泌尿系感染、肝癌。见表3。表3 1 164例住院病例前十种疾病分布情况(按第一诊断统计)

2.4 患者出院第一诊断和合并症诊断为统计依据,前十种疾病总体分布情况,前十种疾病:<45岁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上呼吸道感染、糖尿病、肺炎、高血压、泌尿系感染、急性扁桃体炎、脂肪性肝病、心肌炎、过敏性紫癜、巨幼红细胞性贫血;45~60岁的中年阶段,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血脂异常、后循环障碍、肺炎、肺癌、肝癌、急性气管炎;>60岁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血脂异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后循环障碍、肺炎、泌尿系感染。见表4。表4 1 164例住院病例前十种疾病总体分布情况

2.5 出院的第一诊断和1种及1种以上合并症者 一体多病发生率(构成比):在<45岁占16.67%(28/168);在45~60岁占57.87%(147/254);在>60岁占56.47%(419.742)。

3 讨论

近些年,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疾病构成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为了了解和掌握衡水市区域的疾病流行病学状况,故进行我院综合内科病房病例疾病分布情况的统计和分析。在<45岁的青年阶段:系统疾病分布情况中,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为依据进行分类,呼吸系统疾病居第一位;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和合并症诊断为依据进行分类,仍以呼吸系统疾病居第一位;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为依据进行统计,前十种疾病分布情况,上呼吸道感染居第一位;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和合并症诊断为依据进行统计,仍以上呼吸道感染居第一位。这表明,在青年阶段,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及住院率高,这符合年轻人的内外环境特点。所以,年轻人要以预防呼吸道疾病为主。

在45~60岁的中年阶段:系统疾病分布情况中,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为依据进行分类,神经系统疾病居第一位,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疾病构成比相近;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和合并症诊断为依据进行分类,循环系统疾病居第一位,神经系统、代谢及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疾病构成比相近;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为依据进行统计,前十种疾病分布情况,脑梗死居第一位,冠心病发病率与之相近;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和合并症诊断为依据进行统计,高血压居第一位,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构成比相近。这表明,中年时期发病情况较青年阶段分布广泛得多,以神经系统及神经系统中的脑梗死(17.72%)、循环系统及循环系统中的高血压(38.19%)和冠心病(25.59%)、代谢疾病及代谢疾病中的糖尿病(15.75%)和血脂异常(13.39%)。以上反映了中年时期即已经以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慢性疾病为主,故中年人群的疾病预防即应以这些慢性病为重点[1]。同时,呼吸道疾病也不容忽视。

在60岁的老年阶段:系统疾病分布情况中,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为依据进行分类,神经系统疾病居第一位,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疾病构成比与之相近;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和合并症诊断为依据进行分类,循环系统疾病居第一位,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疾病构成比相近;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为依据进行统计,前十种疾病分布情况,脑梗死居第一位,冠心病与高血压构成比相近;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和合并症诊断为依据进行统计,高血压居第一位,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构成比相近。这说明,老年阶段的疾病系统和病种分布,与中年时期发病情况相近,均以神经系统及神经系统中的脑梗死(25.61%)、循环系统及循环系统中的高血压(40.03%)和冠心病(30.46%)、代谢疾病及代谢疾病中的糖尿病(23.72%)和血脂异常(11.05%)。由此可见,老年时期疾病分布可能是中年阶段疾病分布的继续,即仍以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慢性疾病为主,同时,呼吸道疾病也不容忽视。所以,老年人群的疾病预防即应以这些慢性病为重点,同时也提示我们,老年期疾病的防治重点要做好中年时期疾病的防治[2]。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120出诊疾病谱外伤脑血管病老年人

120急诊医生,既不是内科医生,也不是外科医生,应该是一种独立的临床专科医生。120出诊疾病谱既含有内科、外科,也不完全等同于急诊科,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和规律性。现分析如下:

一、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从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共出诊6922例,其中男3324例;女2675例。有1045次空跑,未拉回病人(各种原因)。

1.2方法:

将病人分成四个年龄段,20岁以下为一组;21~40岁为二组;41~60岁为三组;61岁以上为四组。疾病谱按构成比排列为:各种外伤、骨科疾病、神经内科系统、心血管系统、各种急性中毒、各种原因死亡病例、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

二、结果

不按年龄组,整体排列:外伤占第一位,1232例,占总数20.5%;骨科疾病占第二位,1131例,占总数18.9%;神经内科疾病第三位,1046例,占总数17.4%;心血管系统疾病第四位,623例,占总数10.4%;各种急性中毒第五位,326例,占总数5.4%。死亡303例,占总数5.1%;呼吸系统疾病190例,占总数3.2%;消化系统疾病106例。占总数1.8%;其它杂病1042例。占总数17.4%。男女之比为1.24:1,男性略多于女性。按年龄组比对:一组446人,其中男236人,女210人。男女之比为1.12:1。外伤第一位,占绝对优势,共136例,占本组30.5%;骨科疾病第二位,共40例,占本组8.9%;急性中毒第三位,共20例,占本组4.5%;心血管系统疾病12例,占2.7%;消化系统疾病12例。占1.8%;死亡7例,占1.6%;呼吸系统疾病6例,占1.3%;其他杂病,包括:低血糖晕倒、癫痫抽搐、高热抽搐、腹痛等,216例,占48.4%。二组1392人,其中男882人,女510人。男女之比为1.73:1。外伤第一位,共542例,占本组38.9%;骨科疾病第二位,共287例,占20.6%;急性中毒第三位,共166例,占11.9%;神经内科疾病第四位,共52例,占3.7%;心血管系统疾病第五位,共41例,占2.9%;死亡25例,占1.8%;呼吸系统疾病15例,占1.1%;消化系统疾病11例,占0.8%;其他杂病250例,占18.0%。三组1857人,其中男1054人,女803人,男女之比为1.31:1。本组骨科疾病第一位,共410例,占本组22.1%;外伤第二位,共392例,占21.1%;神经内科疾病第三位,共317例,占17.1%;心血管系统疾病第四位,共239例,占12.9%;急性中毒第五位,共128例,占6.9%;死亡71例,占3.8%,消化系统疾病35例,占1.9%;呼吸系统疾病23例,占1.2%。其他杂病243例,占13.1%。四组2304人,其中男1152人,女1152人,1:1。神经内科疾病升为第一位,且占绝对优势,共674例,占本组29.3%;骨科疾病第二位,共394例,占本组17.1%;心血管系统疾病第三位,共331例,占本组14.4%;死亡200例,占8.7%;外伤162例,占7.0%;呼吸系统疾病146例,占6.3%;消化系统疾病52例,占2.3%;急性中毒12例,占0.5;其它杂病333例,占14.5%。各年龄组出诊人数之比:第一、二、三、四组,分别为:1:3.12:4.16:5.17。第四组人数所占的比例,是总人数的38.4%。

三、讨论

3.1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在青、中年组,各种外伤是占第一位的,到老年组脑血管病上升为第一位,与当前疾病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是一致的,另外,老年患者的出诊比例也明显大于中青年组。

3.2我院是一个以骨科为主的综合性医院,以上统计材料中,骨科患者的比例较高。

3.3出诊患者具有突发性、紧急性,需要现场急救和担架转运的特点,其疾病谱也不同于急诊科病人。而且老年病人所占的比例较高。

3.3根据资料分析,120急救培训应以创伤急救及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危重病现场急救作为重点,救护车装备、药械配备应与其相适应。针对性的培养专业的急诊医护人员,提高正确处理和抢救能力,提高危重患者的生存和治愈率。

参考文献

篇6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对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进行中医辨证,为临床中西医结合诊断以及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提高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40例患有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辨证分为四型:肺热壅盛型、脾肾阳虚型、痰湿内盛型、外寒内饮型。对照患者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感染概率,总结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感染类型的规律性与特点。结果:经中医辨证,我院收治的40例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其中肺热壅盛型9例,占22.5%;脾肾阳虚型10例,占25.0%;痰湿内盛型12例,占30.0%;外寒内饮型9例,占22.5%。结论: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可分为以下四类,痰湿内盛型感染率最高,脾肾阳虚型患者感染率再次,肺热壅盛型患者感染率与外寒内饮型患者感染率最低。

【关键词】呼吸系统 感染性疾病 中医辨证 分型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体质、抵抗力也有较大幅度的减弱。真菌感染已经逐渐成为诱发呼吸系统疾病的突出病因,真菌已经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致病菌种[1]。患有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患者临床常见症状为有大量的痰液产生,而不一样种属的细菌感染的患者其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有所不同[2]。而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近年来成为临床医务工作者关注的热点。笔者试图将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患者感染情况相互验证,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病例均选自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400例患有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自21岁至84岁,平均年龄为49.43±11.78岁。其中经西医诊断为肺气肿患者8例,慢性气管炎患者15例,肺炎患者4例,肺肿瘤患者7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6例。

方法:对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40例患有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辨证分为四型:肺热壅盛型、脾肾阳虚型、痰湿内盛型、外寒内饮型。对照患者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感染概率,总结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感染类型的规律性与特点。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之间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之间的比较使用t检验进行分析,统计结果以P

结果:

经中医辨证,我院收治的40例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其中肺热壅盛型9例,占22.5%;脾肾阳虚型10例,占25.0%;痰湿内盛型12例,占30.0%;外寒内饮型9例,占22.5%。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讨论:

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多发病,其主要病变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在城市的死亡率占第3位,而在农村则占首位。更应重视的是由于大气污染、吸烟、人口老龄化及其他因素,肺气肿患者,慢性气管炎患者,肺炎患者,肺肿瘤患者,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等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有增无减[4]。患有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患者临床常见症状为有大量的痰液产生,而不一样种属的细菌感染的患者其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有所不同。而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近年来成为临床医务工作者关注的热点[5]。

本文将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中医辨证分型分为四类,肺热壅盛型、脾肾阳虚型、痰湿内盛型、外寒内饮型。上述四类分型其中有三类可以相互转化,外寒内饮型患者并未发生任何转变。肺热壅盛型患者转变为痰湿内盛型,其转变过程包括邪实正未虚,体现为临床病程长,发作频率较为频繁,一般肺部感染长期不愈患者易发生。患者的临床症状一般为痰液黄粘、咳嗽、痰液量大。胸闷、便干、口渴,但无发热现象。有痰湿内盛型患者转变为脾肾阳虚型,其转变过程包括正虚邪实、实邪伤正、久病致虚、正气不足。一般有长期吸烟史、肺气肿、年老体虚、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易发生。临床表现为咳吐粘稠或白色的痰液、经常咳嗽、早晨起床后痰液量较大。有脾肾阳虚型患者转变为痰湿内盛型,其转变过程一般发生在患者出现心衰后经一系列医疗措施后逐渐好转时。肺心病或慢性气管炎患者由于劳累或感冒导致病情加重,从而引起心衰、肺部感染,临床表现为不能平卧、浮肿、喘息、心悸气短。

本研究发现,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患者的真菌感染概率密切相关,患者的真菌感染率服从以下规律:痰湿内盛型感染率最高,肺热壅盛型患者感染率次之,脾肾阳虚型患者的感染率再次,外寒内饮型患者感染率最低。4种中医辨证分型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真菌感染均以白色念珠菌为主。

参考文献

[1] 范洪, 郑小丽, 石海香, 等. 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痰液真菌培养结果分析[ 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3, 2(1): 24~26

[2] 蒋洪敏, 韦超凡, 陈利玉, 等. 白色念珠菌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凋亡[ J].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1999, 19: 453

[3] 叶应妩, 王毓三主编.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第2版.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7: 461.

篇7

【关键词】穴位敷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疗效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2-0064-02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因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沉重等特点,近年来已经成为全世界各个国家所面对的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此类疾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一般治疗上应用祛痰剂、镇咳、平喘药或抗胆碱药、β受体激动剂、激素等对症处理,但临床上存在疗效不显著、耐药和毒副反应等不足。穴位敷贴疗法已经得到众多研究证实,能够很好的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2、3]。故本研究应用穴位敷贴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92例,取得了理想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科住院患者92例,两组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所规定诊断标准;其中:COPD患者45例,支气管哮喘32例,慢性支气管炎15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男性35例,女性11例,年龄41~82岁,平均(65.25±9.34)岁,对照组:男性33例,女性13例,年龄47~81岁,平均(67.50±9.6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肺功能、症状等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排除严重心脏疾病、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过敏体质、局部或全身皮肤感染等。

1.2治疗方法分别按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2008年修订的《COPD诊治指南》,哮喘学组2008年修订的《支气管哮喘诊治指南》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方案:对照组:控制性氧疗、支气管扩张剂、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症状好转后减量)、祛痰剂、雾化吸入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敷贴治疗,贴敷药物为穴位敷贴治疗贴(上海丰泽园医药研究所研发),贴敷部位:包括肺俞(双侧)、肾俞(双侧),加上大椎、天突、膻中、风门、定喘;贴敷时间:每天上午外敷相关穴位,1日1次,治疗7天,每次贴2~4h,依个人皮肤敏感度不同,可适当增减时间。

1.3护理干预

1.3.1一般护理病房环境安静、舒适;提前准备敷贴材料;操作前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治疗的目的、方法、疗效及注意事项,消除患者及家属的疑惑和不安情绪。

1.3.2操作护理操作护士敷贴前需洗净双手,操作时,一般站于病床右侧,贴前清洁患者局部皮肤,确定贴敷穴位,将治疗贴贴于相应位置,将双手拇指指腹在贴有治疗贴的穴位缓缓施加压力至患者能耐受为度,局部感觉以酸、麻、胀为宜,按压手法为先顺时针方向旋揉1 min,接着逆时针方向旋揉1 min,每个穴位持续3~5 min,逐次按摩所有敷贴的穴位,共持续15~20 min。

1.3.3操作后护理一般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搔痒均为正常反应;若贴敷后局部皮肤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时,应立即取下药膏,嘱患者切勿抓挠,一般可自行痊愈;若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严重反应,需及时告知医师,必要时联系皮肤科会诊。

1.3.4情志护理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病程较长,反复发作,造成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或丧失,加之社会、家庭、环境、经济等多方面的压力,常常伴有焦虑情绪,对控制疾病缺乏信心。因此,护理人员需经常关心患者痛苦,耐心倾听其主诉,并协助患者获得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与关怀。

1.3.5饮食护理告知患者在贴敷治疗期间,以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或软食为主,勿食辛辣、生冷、硬等刺激性食物,勿饮咖啡、酒等。要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

1.4观察指标详细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参照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慢性支气管炎”章节所观察的咳嗽、咳痰、痰量、喘息症状、两肺的听诊)及改良英国MRC呼吸困难指数(mMRC),治疗第1、7天各评估一次。

1.5临床症状疗效判断(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疗效评定方法:以治疗前后的积分差与治疗前的积分相比的比值来评定疗效:疗效率=(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①临床控制: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率≥95%;②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70%≤证候积分

1.6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土标准差表示,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或四分位数表示。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正态分布),对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Mann-Whnitney U检验;对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3讨论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程长,发展病情迁延不愈,导致患者肺功能明显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亦较明显,因此为了更好地控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期望于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发挥更大的作用,穴位敷贴疗法已经得到众多研究证实,能够很好的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本研究采用的穴位敷贴,由治疗膏、医用胶布和保护膜构成,通过生物波效应和经络穴位效应发挥作用。特别是它能通过吸收人体和周围环境的能量,发射8~14μm的生物波,该波作用人体时通过“吸收”、“透射”、“反射”等过程,产生“生物共振”效应作用于人体穴位,通过经络传导发挥其疏通经络、调节气血、解毒化瘀、扶正祛邪等作用[4]。已有研究表明,人体内确实存在由机体细胞为基本单位的生物场,该生物场自人体组织细胞的物理场效应而表现出来[5]。

同时,本次研究所采用的改良英国MRC呼吸困难指数(modified 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MRC)已广泛应用于COPD、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评估,与肺功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能够很好地反映患者的临床症状。在COPD全球策略2011修订版,已将该量表列入病情评估体系中,其可靠性和反应性均较满意,可以体现出患者的健康损害[6]。

本研究发现应用穴位敷贴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在临床疗效、呼吸困难指数指标方面均优于常规西医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其具有费用低廉、操作简便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姚建义,苗树军,纪雪梅,等.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0):15-17.

[2]崔宴医.三伏天新加芥辛膏穴位贴敷治疗缓解期哮喘500例[J].中医杂志,2009,50(5):438-439.

[3]王兰娣.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补肺益寿合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71例[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9,26(6):33-35.

[4]王超东,邓柏颖,苏莉.经络实质假说的文献综述[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1):71-72.

[5]张怀亮,潘钰蔚,李晓霞,等.中医经络细胞生物场与生物共振概述[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性病学杂,2009,8(5):329-330.

篇8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出生的150例低出生体重儿的相关临床资料。

结果: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主要围产因素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多胎妊娠、流产史(≥2次);体重

结论:提高产科技术水平和加强产科儿科的协作,对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并发症,提高其存活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低出生体重儿围产因素临床结局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484-02

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和低出生体重儿(LBW)均是围生期的主要并发症,在婴儿中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和死亡率,且远期发育障碍高于正常儿。本文对我院150例低出生体重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两者的围产期高危因素及其结局。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8年1月1日~2012年8月30日我院出生的150例低出生体重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平均胎龄(31.10±3.20)周,出生体重1000g~1500g 48例,1500g~2500g 102例。产妇年龄为18~45岁,平均(27±3.50)岁,自然顺产52例,剖宫产98例。

1.2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低出生体重儿的相关围产因素,临床特点及结局。

1.3统计方法。采用X2检验及u检验。

2结果

2.1低出生体重儿的相关围产因素。本组低出生体重儿首要围产因素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其次是多胎妊娠、胎膜早破、母亲流产史(≥2次)等。导致低出生体重发生的其他相关因素包括宫颈机能不全、子宫因素、内科合并症、贫血、瘢痕子宫、生殖道感染等。本组资料显示,体重

2.2低出生体重儿的并发症及预后。常见的是呼吸系统疾病、高胆红素血症、消化系统疾病、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且常多个并发症并存。体重

3讨论

低出生体重儿由于其解剖生理特点,各脏器发育不成熟,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本组资料显示,常见的并发症是呼吸系统疾病、高胆红素血症、消化系统疾病、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且常多个并存。从本组资料来看,体重

其呼吸中枢和肺发育不全越明显,更容易发生严重窒息、肺透明膜病、肺出血等呼吸系统疾病而死亡。所以,要降低低出生体重儿的死亡率,应避免可能引起早产的各种因素,加强对高危孕妇和高危因素的管理,尽可能延长孕周,增加出生体重。因此,提高产科技术水平和加强产、儿科的协作,对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并发症,提高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主编.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篇9

【关键词】呼吸系统疾病;真菌;呼吸道感染;临床分析

肺部真菌感染,是由真菌引起的最常见的深部真菌病,真菌属于条件致病菌,只有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菌群失调时才引起感染,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长期应用以及各种新技术的开展,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不断增加,但是临床上一方面对肺部真菌感染认识不足,易被医生忽视,另一方面肺部真蓖感染的病原体绝大多数为条件致病性真菌,咳痰标本分离到真菌不足以诊断。本文通过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67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痰液进行真菌培养,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期为本病的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患者中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71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52例,女19例。年龄53-86岁,平均69岁。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83例,肺肿瘤70例,慢性支气管炎44例,肺源性心脏病36例。肺炎43例。以上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使用过抗生素治疗,抗生素药物包括β-内酰胺类的头孢菌素(尤其三代头孢多见)、青霉素类及新型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其中应用过2种以上抗生素患者182例,同时联合2种以上抗生素者136例,肺肿瘤化疗4-8个周期,267例住院后继续治疗时间≥2周者251例。

1.2诊断标准:痰涂片找到真菌菌丝和芽生孢子,或同时痰真菌培养同一菌种3次以上阳性者,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一次真菌阳性者作为入选条件,结合以下标准诊断为肺部真菌感染:①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有导致真菌感染方面的诱因。②胸片或胸部CT提示有渗出性改变或有真菌肺部感染相对特异的改变,如曲菌球的X线表现[1]。

1.3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研究。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X2检验。

2结果

(1)真菌感染情况,267例患者发生真菌感染71例,男52例,女19例,平均年龄69岁(53-86岁),2008年、2009年、2010真菌感染者的比例分别为17.65%(15/85)、25.61%(21/82)、35.00%(35/100),可见呈逐年上升趋势。(2)真菌感染患者的疾病分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肺肿瘤发生肺真菌感染分别为34.94%,28.57%,高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

表1真菌感染患者疾病分布

(3)真菌感染的菌种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分布情况如下图表2

71例患者感染真菌种类及其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分布情况

由图中可见,白色念珠菌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真菌(X2=93.17,P

(4)真菌感染患者的抗生素及抗肿瘤用药情况: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51例非肿瘤患者均不同程度使用抗生素且时间>2周以上,而20例肺肿瘤患者在肿瘤治疗的同时也不同程度使用抗生素。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2008年-2010年我院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真菌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分析其原因:①临床医生对抗生素的使用指征掌握不严,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造成机体正常菌群失调,从而导致真菌感染。②恶性肿瘤放、化疗治疗,致使机体免疫力下降,白细胞减少,也是真菌感染的一个原因。③滥用激素,在一些基层医院,激素成为了常规用药,本研究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真菌感染明显高于其他病种,其原因是,COPO患者长期反复感染,气道有不同程度破坏,粘膜纤毛脱落,肺功能受损,削弱了呼吸系统防御功能,加大真菌感染几率。

篇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056-02

[摘要]目的:探讨呼吸系统疾病的细菌感染分布,使临床选择抗生素治疗更有针对性。方法:通过痰液细菌培养结果,分析不同菌种感染分布特点。结果:1058例细菌感染者中,革兰阳性球菌81例、感染率为7.7%,革兰阴性杆菌712例、感染率为67.3%,真菌265例、感染率为25.0%,细菌种属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

[关键词]呼吸系统疾病;细菌感染;分析

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可产生大量痰液,不同种属细菌感染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和痰液性质不同。本研究对呼吸系统疾病按中医理论辨证分型,并对辨证不同分型患者的痰液进行细菌培养,探讨呼吸系统疾病的细菌感染分布、细菌感染与年龄的相关性、细菌感染与性别的相关性,为中医辨证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707例,女351例,年龄14~85岁,年龄

1.2细菌培养

1.2.1痰液标本的留取:要求患者在早晨起床后反复漱口,然后深咳痰液于无菌标本容器内,2h内送检。痰液标本合格判断标准:痰液直接涂片革兰染色,要求白细胞>25个/低倍视野,上皮细胞

1.2.2细菌培养方法:接到痰液标本后,立即以常规方法接种于血平皿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沙保罗培养基上,培养时间24~48h,培养温度为血平皿和麦康凯培养基培养温度37℃,沙保罗培养基培养温度35℃。

1.2.3细菌鉴定[1,2]:以分纯的细菌菌落,利用美国德灵公司提供的MicroScan自动细菌生长系统,革兰阳性菌接种于Pos12鉴定板上,革兰阴性菌接种于Meg21鉴定板上,真菌菌落接种于YeastID鉴定板上,培养24~48h,系统内读数鉴定。质控菌株为ATCC25922大肠埃希菌菌株、ATCC29213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ATCC60193白色念珠菌菌株。

1.3呼吸系统疾病细菌感染判断标准[3,4]

1.3.1细菌感染:痰液培养有细菌生长,经鉴定排除正常菌群,属于呼吸道致病菌,为细菌培养结果阳性,结合临床感染症状可确诊为呼吸道细菌感染。

1.3.2真菌感染:痰液培养连续2次以上有真菌生长,经鉴定为同一种真菌,为真菌培养结果阳性,并结合患者的发热、咳嗽、咳白色粘液丝状痰或粘液胶冻样痰或脓痰、重者痰液中带有血丝、甚至咯血、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可确诊为真菌感染。

1.3.3细菌混合感染:痰液培养有细菌生长,经鉴定排除正常菌群,有2种呼吸道致病菌,为呼吸道细菌混合感染。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x2检验。

2结果

2.1细菌感染分布:本文中,革兰阳性球菌81例、感染率为7.7%,革兰阴性杆菌712例、感染率为67.3%,真菌265例、感染率为25.0%,细菌种属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

2.2细菌感染与年龄的相关性:本文中,年龄

2.3细菌感染与性别的相关性:本文中男707例、感染率为66.8%,其中革兰阳性球菌61例、感染率为8.6%,革兰阴性杆菌480例、感染率为67.9%,真菌166例、感染率为235%。女351例、感染率为34.8%,其中革兰阳性球菌20例、感染率为5.7%,革兰阴性杆菌232例、感染率为66.1%,真菌99例、感染率为28.2%。男性不同菌种感染率,革兰阳性球菌的溶血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革兰阴性杆菌的粘质沙雷菌和产碱不动杆菌、真菌的热带念珠菌明显高于女性的感染率(P

3讨论

中医学认为,痰的生成是由于气机郁滞或阳气不足,不能正常运化津液,使津液聚积所致,痰贮于肺,不但影响气道通畅,而且污染气道环境,成为细菌生长繁殖的滋生地,细菌的大量增殖亦感染气道,加重痰液质和量的改变,使痰浊阻肺,成为肺系证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同菌种细菌感染气道所表现的临床症状、痰液的性状各异,据报道,呼吸系统疾病中医辨证不同分型与细菌感染密切相关,混合感染均以革兰阳性菌+真菌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