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的核心理论范文
时间:2023-11-17 17:47: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旅游资源的核心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54(2006)04―0071―06
旅游业区位理论主要是研究旅游客源地、目的地和旅游交通的空间格局、地域组织形式的相互关系及旅游场所位置与经济效益关系的理论,它是解释地域因素如何决定并影响人类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理论,是寻找最优区位以满足地域因素约束而获得最优经济发展的决策方法,也是关于人类活动空间组织及空间布局的学说。①旅游区位是某地区在其所在区域的旅游活动中占据的地位,以及在区域旅游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与周边地区的相互关系。区位是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性要素,我们可以把旅游区位看成是旅游景点与其客源地相互作用中的相关位置、可达性及相对意义,看成一个旅游点对周围客源地的吸引和影响,或一个客源地对周围旅游点的选择性与相对偏好,因此,旅游区位包含资源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和认知区位四方面。随着旅游业内部诸要素及外部环境的变动,旅游区位条件也将相应变化,这为旅游区位重构提供了可能。
一、浙江省海洋旅游区位分析
区位重构的前提是区位分析。浙江省海洋旅游资源分布在滨海及海岛城市,包括海洋及海岸带广阔的区域,主要依托经济发达、文化传统浓厚的大中城市。关于浙江海洋旅游空间范围,本文采用浙江省海洋渔业局和浙江省统计局拟定的沿海地区的口径:即按行政区划,在辖区内拥有海岸线(包括大陆岸线和岛屿岸线)的县(市、区)。按此口径,全省沿海地区包括杭州、宁波、温州、嘉兴、绍兴、台州和舟山群岛在内的7个市的37个县(市、区)。旅游区位分析评价数据则选择2003年各地旅游资源普查成果。
(一)旅游资源区位分析及评价
旅游资源区位是从旅游区断面来看待旅游资源及景点对周围市场吸引力或相对价值,这是基于旅游资源地理区位1的区域内和邻近地区旅游业竞争态势的分析。旅游资源是一个地区成为旅游目的地的关键因素,也是旅游目的地开展旅游活动、建立旅游经济体系的基本条件,它是旅游吸引力形成的核心因素。旅游资源区位可以用资源丰度、资源品质等概念进行量化描述。资源丰度指某集合所拥有资源量的程度,储量则指分析范围内单体等级得分的总和。资源品质是对某资源集合的质量作量化评估,以便对各种类型的旅游资源,或各个区域的旅游资源在质量上作出有数量尺度的比较。根据以上资源内涵特征,我们将浙江省7个滨海旅游城市中的37个区县旅游资源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其海洋旅游资源的优势,作出适当的资源区位评价(见附表1)。
从表1中看出,浙江省海洋旅游资源区位主要存在以下特点:
第一,多数沿海城市的海洋旅游资源储量丰、品质优。浙江省海洋旅游资源的拥有量,以温州最为丰富,其次为宁波和台州,再次为舟山。舟山虽然地域不广,旅游资源总储量比不上浙江省内大市,但由于是全国唯一的海岛旅游城市,其海洋资源拥有量最为丰富和独特,资源品质也最高;嘉兴市海洋旅游总量虽不大,但品质较高,加上地处“长三角经济圈”中最接近上海和江苏都市圈,有着地理区位优势,其高品质的旅游资源开发成海洋旅游产品,将会对“长三角”旅游市场形成巨大吸引力。
第二,资源组合优势明显,海洋旅游产品潜力巨大。嘉兴、宁波、温州、台州和舟山的海洋旅游资源所占比重大,品质优,储量大,其优良级单体比例都超过15%,有些还达到26%以上,这些区域的资源组合优势巨大,能够形成对国内较大距离的旅游吸引半径,并赢得国际旅游市场。
第三,海洋旅游资源储量与旅游业发展水平不对称。浙江省7个滨海旅游城市的资源总体分布状况,以温州市资源储量最为丰富,嘉兴与舟山的资源品质最高;杭州、温州都拥有较丰富的优良级旅游资源。但是在长期的发展中,杭州作为传统旅游目的地,一直是浙江省的旅游中心地,吸引着海内外游客,其它地区的旅游发展与其拥有的资源储量并不相配,整体呈现出不对称状态。
(二)旅游客源区位分析与评价
客源区位是从客源地断面来看待周围几个旅游景点的吸引力及可达性,它是基于旅游资源的市场区位与主要旅游客流关系的分析。旅游是旅游者的一种消费,旅游景点则是旅游业的商品,旅游者选择某一地去游览与否决定于他们对该旅游地感受的效用。作为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浙江都有着十分优越的条件,浙江都有着十分优越的条件。浙江是中国旅游资源大省之一,风景名胜区总量占全国首位,尤其是滨海旅游资源储量丰富;旅游所依托的滨海城市经济、社会发达,交通便捷。发达的经济与藏富于民的观念使浙江省旅游消费市场十分广阔,旅游已成为浙江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浙江省滨海旅游城市的主要客源情况有以下特征:
其一,浙江省入境客源市场以外国人为主,杭州在入境市场中一枝独秀。根据浙江省旅游局2004年公布的数据统计,外国人占整个入境市场的55%以上,其次为台胞、香港同胞和澳门同胞。杭州是接待入境游客量最多的城市,温州、绍兴、舟山和台州,都不到总量的10%。
其二,以本省为最大客源地市场。省内客源拥有40%以上的份额,外加上海、江苏,组成一级旅游市场,份额占70%左右;北京、广东,山东组成二级旅游市场,份额在2%―4%之间;安徽、福建、江西和四川为三级市场,份额在1.5―3%之间。这种市场分布格局,与客源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息息息相关,也符合旅游市场“距离衰减”定律,体现出旅游资源的差异互补规律。
其三,客源区位排序:综合各级客源市场分布情况,浙江省7个滨海旅游城市的客源区位优劣排序为杭州、宁波、温州、台州、舟山、嘉兴、绍兴。
总之,浙江海洋旅游的客源市场发育不完全,为旅游目的地空间重构提供了必要。无论是境外市场还是国内旅游客源市场,杭州都占三成以上,而作为海洋旅游资源储量最丰富的副省级城市温州和宁波则只占到6.03%和9.13%、12.25%和20.04%,其它滨海旅游地也表现出明显不对称。
(三)旅游交通区位分析及评价
空间理论告诉我们,旅游地与客源地的空间关系,一般以旅游地相对于客源地(游客)的可达性来表示。从我国实际情况看,游客在选择旅游地时,对旅游地的感应空间与实际旅游行为空间存在较大 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交通可达性的制约。我国旅游专家楚义芳认为交通可达性对我国观赏型旅游地而言,是所有区位因子中较重要的,其权重可达8.514,而旅游地与其它旅游地的空间关系权重仅占1.468①。
交通网是实现人与物质空间流动的重要手段,一般由基本的点和线构成相互联系的网络。可以用密度、连结度、通达性来表述。一般情况下,密度大、连结度高、通达度好的交通网络是完善的交通网络。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沿海和海岛地区的交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海岸带和海岛地区的可通达性提高了,区位优势的改变为发展海洋旅游创造条件。
表2数据显示,杭州市区内及区际的交通连接度最高,陆上交通类型最齐全,处于最优交通区位之中;宁波和绍兴次之,宁波区内交通不如绍兴,温州和台州的区内交通连结度也不高,最低的是舟山。就陆上交通类型而言,舟山由于地处海岛,高速公路网无法到达,通达指数高,通达度差;因此,舟山要发展旅游产业,必须加快大陆连岛工程的建设,早日与杭甬高速接轨。同时,浙江要成为整个长江三角洲流通网络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杭州是仅次于上海的重要中心,宁波是连接世界各大港口和国内港口的重要接点,其他沿海城市也都应是辐射本地区的网络中心。
(四)旅游认知区位分析与评价
认知区位是客源地游客对旅游区景物的认同感及观赏心理,是一种较为抽象的心理认知感受,主要表现为客源地居民对旅游区景物的认知程度和认同感。从游客外出旅游的动机与行动决策来看,每个游客首先是在他已认知的景点空间内筛选备选方案,然后再根据各景点的观赏价值、需支付资金及游览时间做出综合决策,以求取最大旅游效益。现代研究表明,个人的空间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并非由客观的地理空间环境决定,而是受个人感应空间支配。旅游行为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由旅游者对目的地的感应空间所产生的拉力所决定的,这种旅游感应空间也就是对旅游目的地的一种认知区位。
客源市场与认知区位有着一定的联系,如果一个潜在的客源地对某一目的地的旅游空间感应越强,那么其旅游行为越有可能趋向选择该地;如果对该地的认同感低,旅游空间感应越弱,那么该地成为旅游目的地的可能性就越小。阿?威尔逊(A.G.Wilspn)1967年证明了空间相互作用并非牛顿的距离幂函数衰减的不变模式,而是具有距离指数衰减的不变形式,王铮等进一步发展了威尔逊的理论,并推导出空间相互作用具有一个基本形式,即:f(d)=kexp(―βd)。
对于某一个旅游目的地来说,f(d)实则为某旅游目的地对另一客源地的吸引强度,k为该目的地旅游资源值的综合量度,d为两地之间的距离,β为旅游空间相互作用参数。李山、蒋铁红等在对上海的实证研究中推算出,我国旅游空间相互作用中的参数值β约为0.00129,当然该值将会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特别是交通运输和信息传播的进步而相应改变,其变化趋势为越来越小①。我们选择浙江旅游一级、二级和三级市场中的九个客源地,选取各滨海旅游目的地到客源地省会城市的区间直线距3离和各滨海旅游地的资源总储量,计算客源地对滨海旅游城市的空间感应强度,然后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得出下表结论(见表3)。可见浙江滨海旅游地与客源地相关作用最强烈、感知强度最强的是温州,其他依次为台州、舟山、杭州、嘉兴、绍兴。这样的排列结果说明温州、宁波以及其它城市成为海洋旅游中心地的可能性。
(五)旅游区位组合度评价
丰富的资源储量并不等于该地目前旅游业发展的水平。就目前而言,海洋旅游产业的开发程度不足,成熟的景区不多。我们假设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级评定为标准,比较各类海洋旅游景区数量及成熟度,推算出该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作出旅游区位组合度的综合评价。
旅游区位组合度评价指选取了旅游区位评价层的4个指标与项目评价层的N个指标,按各指标的重要程度,给定不同的权重。各指标从第一位到第七位,由高到低设定得分为100、90、80、70、60、50、40,据此计算出浙江省各海洋旅游目的地组合区位等级(见表4)。
总之,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是不平衡的,区域旅游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全省旅游长期倚重杭州,而宁波、温州的旅游集散功能得不到很好的发挥,三个城市之间海洋旅游产业差距较大,扩散效应小于极化较应。如果突出宁波、温州二个副省级旅游城市的旅游集散功能,分别带动周边旅游地开发,由此构筑起一个完整的浙江滨海及海岛旅游带,将极大地促进浙江旅游业的发展。
二、区位重构:“一轴三群三带一核心”旅游空间新格局
(一)海洋旅游产业区位重构的理论支撑可用于指导浙江海洋旅游产业区位重构的基础理论主要有:一是Hills―lundgren的核心边缘模型,它强调了边缘地区对核心地区的依赖。二是陆大道的“点轴结构模式”,他认为初期的较孤立的数个中心地经一定时间发展,将由“点”扩散辐射成为一定空间网络结构的轴线。三是许春晓等的旅游业空间扩散、转移规律。四是王衍用的“阴影区”理论。该理论指出区域旅游地域系统中热点旅游对区对周围同类或不同类旅游资源的空间竞争现象,使周围旅游资源如同笼罩在“阴影”中而未能发挥出效益。另外,王滔等人提出的城市间的竞争合作关系,杨新军等认为我国旅游空间布局普遍地是以城市为中心等观点,对浙江海洋旅游产业区位重构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功用。鉴于上述理论和观点,综合浙江省海洋旅游实际,我们认为浙江省作为一个区域实体,旅游业各方主体间存在着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但各方主体在竞争性合作中所表现出的是一种宏观的结构;同时,浙江海洋旅游业依托城市体系结构,未来的空间布局仍然反映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层次性,未来浙江省海洋旅游各核心区发生扩散转移是可能的,从而成为一定空间结构的旅游网络。
(二)浙江海洋旅游产业空间特征及重构模式
在对浙江海洋旅游区位分析后认为,浙江省海洋旅游产业的发展应构建“一轴三群三带一核心”旅游空间新格局。
“一轴”。是指沿沪杭高速公路、杭甬高速公路、甬台温高速公路三条交通干线为发展主轴线,以杭州湾大通道、舟山连岛工程和温州洞头半岛工程三个陆海通道为纽带,依靠轴线上的城市、产业区、交通节点、旅游风景名胜区的整体优化和协同发展,构筑浙江省海洋旅游产业发展的主动脉。
“三群”。是指以杭州、宁波、温州三个城市为中心,构筑成三大旅游功能区块。
(1)以杭州为中心,串联嘉兴,构成杭州湾海洋旅游产业群。发展海盐、海宁、萧山等城市旅游产业,使其成为该旅游块区的支撑,形成以休闲度假和会议商务为主要功能的旅游区。
(2)以宁波为中心,联动舟山,构成甬舟海洋旅 游产业群。发展慈溪、象山、石浦、宁海等城市旅游产业,整合佛教文化、沙雕艺术、海岛风光等资源,形成融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功能区,打造国际级的海洋旅游目的地;充分利用区域内的资源优势、经济文化优势,使其成为国际邮轮停靠点。
(3)以温州大都市区和台州都市区为中心,形成两大区域发展极核,带动其他滨海城市,形成功能完善的沿海城市群,构筑功能互补、布局合理的海洋旅游产业群。发展三门、椒江、瑞安、平阳等城市的旅游产业,形成以瓯越风情、海韵渔情、现代商情为特色的兼具观光、休闲度假和商务会展功能的滨海旅游功能区,并与福建沿海共同构成浙南――闽东滨海旅游带。
“三带”。是指临海产业资源所形成的旅游带、海洋海岛旅游带、内陆旅游带。
(1)以沿海产业带为主要对象,沿海城市产业区为依托,发展观光旅游、工业旅游。
(2)以海岸带、海洋和海岛为平台,构筑海滨、海岛观光、休闲度假旅游产业带。形成以舟山市区为重点,以嵊泗、岱山、玉环、洞头为支撑的特色鲜明的海洋旅游带。
(3)依靠内陆腹地旅游资源,借助旅游区的辐射功能,联动陆上观光、农业、生态及文化等旅游,形成以内陆小城镇为中心的生态旅游产业带。
“一核”。是指利用舟山群岛独特的海洋生态和海洋文化优势,以普陀“金三角”为支点,带动嵊泗、桃花岛风景名胜区的开发,打造海上花园,使舟山群岛成为浙江省海洋旅游的核心区,长江三角洲最有影响的海洋旅游区和国际著名的海洋旅游目的地。
三、浙江省海洋旅游产业发展策略
(一)整合区域布局,实现功能互补
海洋旅游产业应该打破行政区域,以旅游交通线路为廊道,旅游区(点)为节点,构建旅游资源区域体系。浙江省海洋旅游产业的布局应该以三大产业群的中心城市为核心,突出区域特色,形成整体性的旅游产品;各区块之间要注意错位发展,避免近距离的空间竞争,实现功能互补。突破省际区域,向南与福建沿海共同构建滨海旅游带,东北部与江苏联动,融入“长三角旅游圈”之中,西向与江西组合成山水―宗教旅游产品,西北部与安徽联动,建立优势互补的产品群,变空间上的掠夺性竞争模式为空间合作模式。
(二)优化海洋旅游产品结构,实现产品多样化
经过20年来的发展,旅游产品结构已形成了一定体系。传统海洋旅游产品虽较成熟,但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已不能满足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尤其是重复旅游者的增长,他们更加追求个性化、趣味性和有益健康的个性化旅游消费,因此,海洋旅游区可以通过开发生态旅游、荒岛及海底探险旅游、体育健身旅游,深海垂钓旅游、游艇旅游等新型产品,以满足旅游者多样化的旅游需求。尤其是有条件的甬舟旅游区,更应该以具有特色的多样化的上规模、上档次的旅游产品,成为中国海洋旅游的标志性品牌,成为国际邮轮目的地。
(三)加快海陆空交通网络的建设,改善旅游区的可进入性
加快交通网络建设包括区际交通网络的完善和景区(点)交通网络的建设。温州、宁波为新兴的海洋旅游集散中心,应该加强区内交通网络以及市区与各景点(区)交通网线建设;作为浙江省海洋旅游核心区的舟山群岛,加快与大陆公路网的快速对接十分关键;岛际交通网络的建设可以拓展思路,从海陆空三个方面考虑,尤其是边缘极地岛屿,发展直升机航运有着广阔的市场。但鉴于目前市场仍未成熟状况,让单纯的航行与海洋观光结合是降低游客心理感知风险的、降低飞行成本的有效方法。
(四)海陆联动、山海并举,构筑整体性海洋旅游产品
旅游资源的区域差异是客观现实,这种差异通常表现为旅游资源的空间极化现象。运用核心―边缘理论对旅游资源所存在的客观差异进行空间辨识,突出国家级、省级等高等级资源的核心地位,以此为核心并形成旅游开发的增长极,逐步构筑起滨海旅游、岛区旅游和海区旅游互通的海洋旅游产品体系。另外,还要注意海洋旅游产业的发展向内陆延伸的增长极化现象,注意把内陆、山区的生态旅游与海洋旅游结合起来,塑造以民俗风情、海韵渔情、现代商情为特色的,兼具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展功能的地区性旅游产品。
篇2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论文百事通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
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许春晓将旅游资源非优区定义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国家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及属性,马耀峰等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体要素,是地貌、气象、水体和生物中具有旅游吸引力的部分,从根本上说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而人文旅游资源是由人类活动所产生,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事物。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特定地域内的分布是不均等的,存在优弱丰疏的差异。由于区位条件和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存在这样一大批自然旅游资源禀赋优势比较明显而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如我国西部很多贫困地区,长期交通不便,区内工业发展缓慢,人文遗址遗迹较少,但自然生态资源保存良好,这是其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属性,本文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定义为,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于地理区位、经济区位等条件所限和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轨迹不同,拥有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人文旅游资源特征不明显、优势不突出,暂时难以形成特色旅游形象及产品的现象。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是一个相对概念,具有相对性、普遍存在性和可演变性的特征。随着当地经济、旅游业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在科学的旅游规划导引下,凭借区内自然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创新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经过成功的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也可成为旅游资源优质区。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对地理空间选择、经历和体验的过程,旅游目的地形象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行为选择。对于正待开发或已在开发中的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更需要以真实、独特、充满感召力的旅游形象驱动目的地旅游的发展。区域文脉、地脉是区域自然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它鲜明地展现了区域旅游的特色,旅游形象也会因区域文化差异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中普遍面临的难题是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匮乏和特色不鲜明,难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深刻人文内涵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文化资源具有延续性、动态性、可创造性、非独占性的特点。MommaasHans从增强地点的身份、吸引力和市场地位,进行革新和创意,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民族主义探讨了文化产业集群策略,对文化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基于工业遗址改造利用而兴起的北京798艺术区,现已成为京城令人瞩目的新旅游吸引物。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可通过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创新,结合当今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汲取外来优秀文化元素,通过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将其融合进区域旅游形象塑造、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发展之中,进行卓有成效的旅游营销,并逐步向旅游资源优质区演进。
四、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发展策略——以安康市为例
1、安康旅游发展简介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在秦巴山地之间。秦巴山地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交界线,山地垂直高度大、气候复杂多变,森林垂直带谱明显,汉江从西向东纵贯全市,两山夹一川的地形格局使这座山水之城独具特色。长期以来秦岭巴山阻隔造成其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目前仍为国家级贫困地区。与分别以秦汉唐历史文化遗迹著称的近邻西安、咸阳等和以楚汉文化历史遗迹见长的湖北武汉、荆州、陕西汉中等地相比,其“秦风汉韵楚文化”的自我文化定位形象相形见绌。1983年安康曾发生特大洪灾,洪水几乎摧毁安康古城,原县城内历史文化遗迹和陕南小城建筑格局饱受灾难。然而其山、水、林特色突出,有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典型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原旅游形象模糊,旅游商品开发滞后,旅游产业链短。2007年国内游客为206万人次,旅游收入7.21亿元,国际游客8000人,旅游外汇收入144万美元。在周围西安、重庆、成都、武汉、汉中等具有人文旅游资源优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屏蔽下,亟需独特的旅游形象和产品发展。
旅游形象和旅游资源并非旅游发展的唯一保证。目的地可进入性、交通容量、空间节点分布同样重要,而旅游开发反过来也会促进目的地交通环境的改善。如与安康毗邻的汉中市,在西汉高速公路开通后获得了旅游发展的良机,2007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3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2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的5.9%。安康旅游面临的机遇使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陕南突破发展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西康高速(包北高速川陕段)、十(十堰)天(天水)高速、襄渝、阳安铁路将相继建成和安康至湖南常德铁路专线、西康二线铁路也已进入开工建设准备阶段,这将会有力地促进安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整合、创新人文旅游资源,形成旅游产业集群
文化氛围是蕴涵在一切环境与气氛中的文化现象与文化特征。从心理学的视角看,城市文化氛围是某种城市心理的形成并起作用的过程,是弥漫于城市空间的社会气候。与西安、汉中、重庆、武汉等周边城市相比,安康可供旅游开发的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安康这所陕南小城具有浓郁而独特的茶文化、酒文化、娱乐休闲文化;多元、移民文化融合形成兼容并蓄以及长期处于经济落后状态下安于现状、淡定悠闲的城市气质;汉江穿城而过的浪漫氛围等因素交织出安康特有的休闲旅游文化氛围;“灯红酒绿”的汉江两岸将成为最令休闲度假旅游者留恋往返的景观和旅游亮点。要力争塑造出区别于忙碌、拥挤的现代大都市的独特旅游形象——保留小城市素有的恬美、浪漫和独特魅力,承袭传统地方文化渊源,创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当代文化符号。如以传统的汉剧、陕南民歌、陕南民俗、文学、书画等艺术创作、文化元素打造陕南风雅之城;修建或修缮各类博物馆、电影院、剧院、名人故居、地方传统建筑民居、画廊、特色街区等使之成为这座风雅小城的文化标志,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元素在这座素有多元文化色彩的城市中交汇融合,通过休闲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
3、旅游形象塑造
旅游形象指旅游者通过各种传播形式得到的,目的地旅游资源、服务产品与项目、管理体制与水平、设施体系、交往经历与态度的综合感知,是吸引旅游者做出前往目的地城市旅游的关键因素之一。旅游者所持有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将对他们的质量感知、游后评价、口碑宣传和重游意向都会产生深刻影响。
旅游形象策划的关键在于对目的地旅游资源、文脉、地脉的准确把握和提炼,对旅游者的需求、购买决策、消费行为等关于旅游目的地形象意境地图的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目的地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提炼目的地旅游特质并从周围旅游竞争对手的同质旅游产品和形象屏蔽中脱颖而出。以语言口号、理念、行为和视觉等形象设计表达出来,由理念内涵、行为系统、传播感觉系统、风情塑造、核心区塑造等共同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复合形象系统。通过旅游形象口号向公众传递,向旅游市场宣读自身的产品定位和独特魅力,唤起特定市场的旅游欲望进而做出旅游决定。
在缺乏具有鲜明特征的人文旅游资源和形象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的制胜之道是“串联”目的地不同的旅游吸引物,组合旅游产品,塑造多元化、复合型的旅游形象,提高目的地的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如新西兰成功塑造的“100%纯净的新西兰”(100%pureNewZealand)和“世界探险之都—皇后镇”(World’sAdventureCapital)的独特形象。安康形象塑造基础是秦巴汉水在安康境内构造了良好、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汉楚等多文化、多地域移民文化大融合的人文底蕴。由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完成的《安康旅游总体规划》,将其形象定位为“水舞秦巴自然安康”,一个宜游、宜居、自然,兼具优美山水自然风光和休闲格调的旅游胜地呼之欲出。根据这一旅游形象定位,可以将不同类别的旅游产品横向串联起来,形成纵、横交错而又相互关联的立体的旅游产品网络结构。自然真山水的安康旅游形象定位与塑造,为安康从周围历史文化资源型旅游目的地如西安、汉中等旅游形象屏蔽下突围。新晨
4、营销策略
RyanandGu认为在旅游景区私有化发展趋势下,旅游形象已成为目的地营销者的首选产品和现代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旅游目的地营销需采取卓有成效的营销战略,打造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统一的独特形象。对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旅游营销更应注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营销合作,建立紧密的营销网络,统筹构建、运行,由形象塑造、产品设计、包装、传播与管理组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整合营销体系,协调、整合旅游地营销要素,培育统一和谐的形象系统,以较低的成本取得最佳营销传播影响力。
安康旅游营销可采用“旅游整体营销+核心旅游产品重点营销”模式,将目的地作为一个整体旅游产品进行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MarketingCommunication,IMC)。通过广告、公关和形象推广活动、销售奖励、节庆活动、事件营销、网络营销、面向旅游市场和旅游中介商的直接营销等,针对特定目标市场,宣传真实、独特、充满魅力的亲山近水、自然健康、浪漫休闲的旅游形象,传达一致的旅游产品信息,实施对目的地的全方位推销。
(注: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安康、汉中两市旅游产品差异化发展战略与旅游合作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08JK001。)
【参考文献】
[1]许春晓:21世纪中国旅游地理学的新领域:旅游资源非优区研究[J].旅游学刊,2000(1).
[2]许春晓: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与性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4).
[3]许春晓:旅游资源非优区“依附式开发”论[J].旅游学刊,2005(1).
[4]罗艳菊: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若干理论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9).
篇3
关键词:温点旅游区;效应理论;商丘古城;影响研究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7-0073-02
一、概述
温点旅游区是相对于热点旅游区和冷点旅游区提出的一个概念。笔者通过对在我国现有旅游区进行考察、分析结合旅游区的相关理论,将旅游区分为热点旅游区、温点旅游区和冷点旅游区,它们大致成中间多,两端少的正态分布,温点旅游区居于中间位置,占大多数。
二、温点旅游区的界定
温点旅游区是相对于热点旅游区和冷点旅游区提出的,目前尚没有明确的评判标准来区分这三类旅游区,本文也不再对其标准做具体研究。参照何文俊《旅游温点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以四川广元为例》一文关于旅游温点地区的定义,笔者将温点旅游区定义为:某一特定时期,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旅游资源优势不明显或优势没有明显地表露出来,市场认可度不强,旅游经济效益较低,旅游收入及游客接待量在该区域内处于中等或者偏下水平的旅游区。
在研究某个温点旅游区时,一般先将该旅游区所在的某特定区域作为研究范围,本文在对温点旅游区――商丘古城旅游区研究过程中,以河南省内其他旅游区为参照对象,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三、效应理论
虽然温点旅游区在旅游区中占多数,但目前对其产生影响的效应理论研究还很有限,笔者通过归纳、总结并融合个人观点,将这些效应理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温点旅游区产生积极影响的理论;另一类是对温点旅游区产生消极影响的理论。
(一)消极效应理论
本文提到的消极效应理论是指那些对温点旅游区产生消极影响,对温点旅游区的发展起到负面作用的理论。主要包括旅游屏蔽效应理论、感知灰度区理论和消费者行为理论等。
1.屏蔽效应理论。屏蔽效应理论是许春晓于2001年提出的,旅游地屏蔽现象是指某特定区域的旅游资源,因某些限制性因素的存在而开发利用价值大为逊色,甚至不能顺利开发的现象。
如图1所示,不知名旅游区B在被放大了的知名旅游区A的形象范围――C(虚线范围内)内,完全不能为游客所感知,处于感知的盲区,一种真空状态。由于A的形象被扩大化,受其扩大化的形象的影响,周边很多旅游区的形象如B因为被屏蔽,而很难被游客感知。
2.感知“灰度区”理论。李国平、叶文认为旅游感知“灰度区”是指在游客心目中,旅游形象不突出,呈现模糊或灰度状态,还不足以形成理想旅游目的地的地区。如河南商丘古城旅游区等地。与“灰度区”相对应的游客感知“光环区”是指在游客心目中,具有鲜明旅游形象的旅游目的地,如山水桂林、“天堂”苏杭、神奇九寨等。事实上,随着自身和环境要素的改变,“灰度区”和“光环区”也是动态变化的。目前,游客感知“光环区”张家界、云南丽江、河南焦作云台山等地正是昔日的感知“灰度区”。
3.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追求效用的最大化是有关消费者行为最基本的假定。笔者将消费者行为理论应用到温点旅游区,用以分析旅游者的心理和行为。研究发现旅游者前往温点旅游区旅游,通常使得他们在旅游途中所耗费的时间和费用成本较多,在旅游信息收集等方面存在一些不便,在游览过程中得到的心理和生理的收益较小。根据消费者行为理论可知:一个理性的旅游者在进行旅游行为决策时会选择最优的组合,以得到最大的旅游消费满足,因而通常会选择那些知名度相对较高、资源价值相对较大、开发条件相对较好、可进入性较强、满足程度较高的热点旅游区。这样,温点旅游区就成为旅游行为减值区,从而限制了温点旅游区的发展。
(二)积极效应理论
与消极效应理论相对应,本文提到的积极效应理论是指那些对温点旅游区产生积极影响,对温点旅游区的发展起到正面作用的理论。目前此方面研究不多,主要有核心―边缘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等。
1.核心―边缘理论。在旅游市场中,边缘地区与核心地区是相对而言的。杨i将边缘型旅游地定义为“由于地缘因素,地处某一强势旅游区域(圈层)的沿边地带,旅游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旅游交通结点集散力不强,从而导致具有一定资源禀赋的旅游地开发困难、旅游业发展处于劣势的温点地区。”旅游资源的核心地区是旅游的热点地区,它拥有良好的自然资源或蕴涵着浓厚的文化资源,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2.比较优势理论。笔者认为温点旅游区的比较优势主要是在与热点旅游区对比过程中显现出来的。温点旅游区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传统的热点旅游区旅游业开发较早,初期的旅游开发过分看重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牺牲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传统的热点旅游区不得不采取限人或分流的措施,这就意味着大量的游客将流入温点旅游区;其次,温点旅游区可以吸取开发较早的旅游区的先进规划、管理经验和教训,实现跳跃式发展;再次,部分热点旅游区开发较早又缺乏项目的更新,环境容量的超载,这些因素使得大批游客流向了温点旅游区。最后由于多数温点旅游区门票、住宿、服务等方面价格较低,这也对一部分游客构成了吸引力。
诸多因素表明,温点旅游区在发展其旅游业时存在很多比较优势,也恰恰是这些优势,为温点旅游区旅游业赢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四、温点旅游区理论对商丘古城旅游区的影响
(一)消极效应理论对商丘古城旅游区的影响
笔者在前文已经分析了几种影响温点旅游区的消极效应理论,下面用这几种理论对商丘古城旅游区进行简要分析:
商丘古城旅游区是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的4A级旅游区,该旅游区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品质较独特但优势不明显,历史底蕴深厚但知名度不高,民情风俗丰富多彩但市场认可度不强。因此从以上分析来看,目前商丘古城旅游区尚属于温点旅游区,处于“郑汴洛”旅游区和焦作云台山等热点旅游区的阴影之下,受到屏蔽效应的影响,形成感知的“灰度区”。
作为温点旅游区的商丘古城旅游区,处于“郑汴洛”旅游区形成的“光环区”内,一方面资源与“光环区”内很多旅游资源雷同,另一方面旅游形象定位还不够准确,“玄鸟与火”的旅游形象标识还不能在旅游者心目中形成亮点,造成了商丘古城旅游区旅游形象模糊,个性不鲜明的状态,处于游客形象感知的“灰度区”。因而,目前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商丘古城,其绝对价值没有发挥出来,其相对价值仅仅相当于省级或更低层次。游客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大多会在“光环区”内或在不同“光环区”之间进行比较,而不会把“灰度区”放在考虑范围之内,“灰度区”很多情况下只是一个地理概念,而不是一个旅游目的地品牌。
由屏蔽效应理论可知,屏蔽效应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商丘古城旅游区目前处于郑汴洛一些旅游区的屏蔽之下,但这也绝不会是一种永久的现象。作为温点旅游区的商丘古城旅游区要摆脱其屏蔽效应,可以选择性地采取以下两种策略:(1)实施差异性形象定位战略。通过推出全新的个性化形象,对旅游区的形象实行差异化的形象设计和宣传,突出自己的特色,这样就可以力揽狂澜、出奇制胜,使被屏蔽的形象从阴影中走出来。(2)整体形象带动策略。目前“郑汴洛”的旅游业已形成良好的旅游形象和强劲的发展势头,商丘古城旅游区可以借这股“西风”,通过开发整合旅游资源、提升核心吸引力、将自身形象融入到“郑汴商洛”旅游形象一体化的大局中去,成为整体形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直接竞争转化为合作。
(二)积极效应理论对商丘古城旅游区的影响
下面用积极效应理论对商丘古城旅游区进行简单分析:
商丘古城旅游区具备边缘型旅游地的一些基本特性。商丘古城旅游区因其独特的区位因素,无论是旅游资源的分布、产品的推广,还是交通网络的构建、旅游形象的传播,都与核心区――郑汴洛一些旅游区之间存在着相对性、可比性和参照性。目前,“郑汴洛”等核心旅游区域的部分旅游区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环境容量有限、可进入性差等问题,使得核心旅游区的游客有向边缘性旅游地转移的趋势。如2003年前后,焦作云台山风景名胜区在黄金周期间曾经一度出现景区内交通阻塞,采取限制游客进入的情况。这也为后起之秀的边缘性旅游地商丘古城旅游区提供了发展机遇,一方面可以发挥“郑汴洛”延长线的边缘型旅游区优势,将“郑汴洛”的旅游区一部分游客吸引到自己的旅游区来;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郑汴洛旅游区东大门的边缘型区位要塞的作用,让商丘古城旅游区作为游客前来河南旅游的第一站。
商丘古城旅游区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便利的旅游交通,低廉的旅游服务价格等方面的优势,也为其旅游业提供了良好发展条件。根据比较优势理论,目前商丘古城旅游区正处在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五、结语
温点旅游区在我国旅游区中占多数,可以说其目前的发展状况和其理论的缺乏是不无关系的。本文对温点旅游区的理论仅做了简单的探讨,希望能够给一些温点旅游区尽一点微薄之力,也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起更多学者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许春晓.旅游地屏蔽现象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
篇4
摘要: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提出了新的挑战,体验经济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不和谐体现在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资源禀赋和体验经济内涵、旅游产品形式和游客体验本质的不和谐三个方面。在构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基础上,从开发理念、产品设计和旅游服务等角度提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优化的思路,并结合典型历史文化名城西安进行案例研究。
关键词:体验经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西安
截止2007年底,国务院确定公布了三批及11座增补城市,共110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极强的吸引力在众多类型的旅游目的地中脱颖而出,它不仅是具有特殊价值和意义的城市,同时又是极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承载物。它在不断满足国内外旅游者需要的同时还要肩负历史文物保护的重任。从某种角度看,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是城市旅游和历史文化旅游的复合体,它们彼此互为依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然而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人们消费方式的变革,这种变革势必映射到旅游活动中,它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发展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体验经济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之间是否存在不和谐因子,如何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进行优化以更好地适应这种新的经济形态则是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
一、体验经济与旅游
1998年,美国学者B. Joseph Pine Ⅱ和 James H. Gilmore 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题为“欢迎进入体验经济(Welcome to the Experience Economy)”一文。首次提出体验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体验是指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从而为个体消费者营造一种难忘的经历。两位学者从“顾客的参与程度”和“与环境的关系”两个层面将体验划分为以下四个组成要素:教育、娱乐、审美和逃避[2]。〖JP+1〗体验经济在服务经济的基础上产生,而又完全不同于服务经济,其实质是强调“顾客参与”和“顾客与环境的关系”。无论是顾客的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都将成为“体验”的重要环节,顾客在体验的同时又参与营造了体验的氛围;顾客与环境的关系无论是“吸收(absorption)”还是 “沉浸(immersion)”都极大地体现了消费者的主体性和与消费环境的互动性。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人们消费心理和消费方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个性化的服务、个性化的产品和个性化的消费方式将逐渐占据体验经济时代消费活动的主体。
旅游作为体验经济的一种典型代表,在体验经济背景下具有一些新特征: 首先,从消费结构看,旅游者更多地关注精神享受和情感需要;其次,从消费内容看,旅游者从习惯于标准化产品和一般化服务向定制化产品和个性化服务转变;第三,从消费价值看,旅游者由消费“结果”转变为消费“过程”。不再是只关注产品本身,而是关注整个旅游活动过程的感觉和体验;第四,从旅游产品形式看,旅游者更青睐于互动参与式双向沟通型产品。最后,从心智模式看,旅游者由对自身利益的关注转向对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注[3]。
二、体验经济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不和谐因素
(一)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然而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中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的矛盾表现突出、由来已久又似乎很难调和。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既有矛盾的一面,又有相互促进的一面。当然相互促进的一面更好协调也更易理解;而在实践当中,旅游开发者则更多地强调其经济特征,强调文物旅游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即使旅游开发者能够意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但因其视角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正如旅游界众所周知的“水洗三孔”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很多争议,的确令人深思。
(二)资源禀赋和体验经济内涵
历史文化名城以文物为主体的旅游资源禀赋就决定了其自身发展旅游的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局限性。这些城市的旅游资源往往是总量丰富、文物价值高、知识含量高,专业特色浓厚,通俗性较差,参与性较低,或者说静态资源多动态体验少。而旅游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其本质是追求审美和愉悦,通过旅游的过程去体验差异和新奇。而且不同于其它城市旅游,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相对而言要求旅游者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和较强的感悟能力,具备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基本素质。然而这两者之间的距离又要通过旅游媒介(包括旅游中间商、导游服务、目的地居民等)去弥合。旅游媒介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旅游者的体验质量,动态体验环节的不足又与体验经济时代的消费特征相抵触。
(三)旅游产品形式和游客体验本质
历史文化名城的资源禀赋决定了它的旅游产品形式。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核心产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博物馆类、陵墓类、名人故居、节事类(庆典事件、仿古模拟)、古代建筑、宗教类(宗教建筑、礼仪庆典)等。这种产品形式强调文化性、历史性和知识性。游客体验的本质为“过程消费”而非“结果消费”,体验的核心精神表现为以互动参与式取代单项沟通式。某种程度而言,游客也是“生产者”而非单纯“消费者”。体验经济时代,游客趋向于追求个性化的产品、服务和自身的“沉浸”和愉悦,这种不和谐关系如图1所示。
三、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优化的理论依据
(一)系统论原理
所谓的系统论是指以一般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理论,也成一般系统论。一般系统论将系统定义为:由若干个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4个概念,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系统论认为系统可以定义为相互作用着的若干要素的复合体,系统往往是一个多极的、多层次的复杂结构。一个大系统一般可以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子系统又可分为多个亚子系统,而亚子系统可以再分。现代系统论的出发点在于运用科学方法寻求系统的最优化,使整个系统的功能大于各子系统的功能总和[4]。
(二)体验经济理论
体验经济及其内涵前面已经有所阐释,此处不再赘述。目前国内有关体验经济和旅游业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体验经济背景下的特种旅游开发、景区管理模式创新、旅游产品设计等领域[5-7]。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和谐理论
和谐理论的核心强调“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自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提出以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意识到了旅游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并提出了实现和谐旅游发展的相关建议[8]。旅游业以其综合性强、关联度高、影响力大等特点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动力产业之一。和谐理论指导下的旅游发展强调“人地和谐”,即旅游者和目的地之间的和谐;“人态和谐”,即旅游者之间、旅游者和目的地居民的和谐;“人企和谐”,则指旅游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和谐相处,利益共赢。和谐理论应用于旅游发展的实践,可以归纳为和谐的发展目标、和谐的经营理念、和谐的旅游环境以及和谐的消费意识。
四、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优化模式
(一)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的结构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的最基本构成是需求子系统和供给子系统。需求子系统主要构成要素是旅游者,具体涉及旅游者的欲望、动机、需求、偏好、选择、决策和评价内容;供给子系统则包括核心吸引物(文物、遗址遗迹、历史事件、人物等)、交通、市场营销、信息流和旅游服务等。旅游影响(效应)具有双向性,无论是经济、社会还是文化效应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需求和供给子系统。旅游环境作为支持系统包括自然和人文两方面,人文环境则囊括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
(二)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的优化
鉴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的构成,其发展优化主要表现在对供给子系统的优化方面。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是旅游者以文物、历史事件等为主要吸引物的城市旅游体验活动。旅游体验主要是游客以“三求”为出发点,通过体验过程的“三性”来达到“三感” 的目标。所谓“三求”即求解脱、求补偿、求刺激;“三性”即可感知性、可参与性、可理解性;“三感”即新鲜感、亲切感和满足感。
1.开发理念优化:突出“三求”,有所选择
首先,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将有些资源实行“保护”和“开发”相对分离。即不宜开发的旅游资源暂且不开发,以保护为主,谋求长远利益。对于旅游开发价值高的资源进行科学开发,满足旅游者的审美愉悦需求。其次,在开发理念上强化旅游者旅游体验的内涵,改变以往资源导向型的旅游开发模式,变“资源导向型”为“资源依托型”。依托于适宜开发的历史文化资源,突出旅游者“求解脱、求补偿、求刺激”的本源旅游体验要求,在文物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
2.产品设计优化:注重“三性”,不断创新
比较而言,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产品有其自身的特点:知识性、历史性和文化性。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产品蕴含大量的知识背景,旅游者自身的知识素养会直接影响旅游体验的质量;并且,以文物为主体的旅游产品往往存在于非自然的历史时期,如遗址遗迹、古代建筑设施、历史事件和人物都凝结了后人对历史的诠释和感悟;关注旅游体验的“三性”,即可感知性、可参与性、可理解性,不断创新,利用高新技术全方位展示历史文化内涵,是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产品设计的根本所在。
3.旅游服务优化:追求“三感”,以人为本
旅游服务渗透于游客体验的每个环节,它包括旅游接待的硬件设施,旅游宣传促销和目的地的接待服务等。“以人为本”,为旅游者营造新鲜感、亲切感和满足感,从而实现旅游者效益的最大化是旅游服务的核心。
五、西安城市旅游发展优化
(一)西安的旅游资源赋存及旅游业发展现状
西安市辖9区4县,在9983平方千米的地域范围,巍峨陡峻、群峰竞秀的秦岭山地与坦荡舒展、平畴沃野的渭河平原界限分明,构成了西安市的基本地貌。西安市自然旅游资源规模体量大、种类较为齐全,拥有3个主类(缺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标中的天象与气候景观主类)、16个基本类型,共67处资源单体;与自然旅游资源相比,西安市人文旅游资源地位更加突出,全市共有人文旅游资源单体2 081个,占到全部旅游资源的969%,涵盖了4大主类、14个亚类和79个基本类型。可以看出,西安市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并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体,其中建筑与设施、遗址遗迹等文物类旅游资源为西安旅游资源的核心。
丰富的旅游资源不能反映在旅游业的发展规模和效益指标上。西安虽然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成员,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尤其是人文旅游资源数量多、规模大、品位高、分布广,被誉为中国的“天然历史博物馆”。西安的国际旅游收入和其他城市相比处于很大劣势,在全国排名曾一度降至17名。体验经济的来临,对西安旅游业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充分利用优势的文物旅游资源,在弘扬中华文化的同时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具有了现实意义。
(二)西安旅游发展优化的具体构想
1.优化资源开发理念:有所选择,强化体验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产生、存在的重要原因是为了保护这些城市所赋存的文物以及具有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资源。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要树立“有所选择、注重体验”的理念。不是所有的历史遗存都要开发,也不是所有的文物资源都适合旅游开发。进行旅游开发的历史文化资源应尽可能具有相对高的审美愉悦价值,尽可能符合旅游者的体验要求。西安作为典型的历史文化名城虽然旅游资源赋存数量多、品位高。但不能追求“高开发利用率”,而是有所选择、走资源开发内涵式发展的道路。西安人文旅游资源中比重很大的遗址遗迹和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可以选择性滞后开发或者不开发。
2.旅游产品优化:细分市场、活力精品
西安旅游产品功能结构相对单一是长期以来旅游学术界关注的问题。西安旅游产品在设计上应有所区别,突出重点。针对一般国际旅游者特点,突出观光旅游、体验旅游产品。激发他们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提升西安旅游的国际品牌知名度;其中重点进行秦始皇兵马俑及其周边环境的整治和配套,增强参与性、提高感悟性。如博物馆内分设体验区(相关知识竞答、仿陶俑烧制、电脑游戏仿真等)。对国内游客,则融观光、文物、体验、商务会展等旅游产品为一体,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展示西安周、秦、汉、唐文化和现代都市文化;对省内游客,重点依托关中平原向秦岭山地过渡地带的自然旅游资源,打造休闲度假、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产品形式。提升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和影响力。
3.旅游服务和市场营销优化:追求人性化
旅游服务的对象是旅游者,而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旅游者又会因不同的文化背景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就要求旅游服务要具有“个性化”,追求“人性化”。西安可以借鉴欧洲很多旅游城市,在火车站、飞机场、港口等旅游者集散中心设立游客信息中心(Tourist Information),提供涉及主要客源市场语言的旅游宣传册、地图和旅游专线的票务服务。再加上免费的人工帮助,使旅游者体验到亲切感和满足感。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市场营销在客源地的保持和开拓、市场营销渠道的选择、经销商的选择都有自己的特色。针对国际市场:突出西安作为“秦俑故乡、丝路起点、东方古都”的城市旅游形象;国内市场:突出西安“西部最佳、中国立体博物馆”等城市旅游形象;省内市场:强化“古城新貌、休闲度假、生态旅游”等旅游形象。可以通过文化传媒、大型节事活动、巡回展览、名人效应等多种途径来加强宣传促销力度。
4.旅游环境和旅游效应优化:和谐发展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环境包括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旅游环境系统更多地强调西安作为旅游城市所应具备的有利于游客更好感知西安的通道。该系统的优化存在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耦合,或者说是利益的博弈。最终达到旅游者和城市资源之间的和谐;旅游者和社区居民的和谐;旅游者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和谐。旅游影响系统则具有双向性:即针对旅游者又对历史文化名城本身;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如何强化西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对旅游者的正面影响,同时减小旅游者对西安的负面影响也值得探讨。
六、结论
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是具有特殊价值和意义的城市,同时又是极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承载物。它在不断满足国内外旅游者需要的同时还要肩负历史文物保护的重任。体验经济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不和谐体现在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资源禀赋和体验经济内涵、以及旅游产品形式和游客体验本质的不和谐三个方面。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最基本构成是需求子系统和供给子系统,其发展优化主要表现在对供给子系统的优化方面。其中开发理念优化要突出“三求”、有所选择;产品设计优化注重“三性”、不断创新;旅游服务优化追求“三感”、以人为本;西安作为典型的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并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体,〖JP+1〗其中建筑与设施、遗址遗迹等文物类旅游资源为西安旅游资源的核心。为适应体验经济的本质要求,西安旅游应在旅游资源开发理念上有所选择、强化体验;旅游产品上细分市场、活力精品;旅游服务和市场营销领域追求人性化、体现个性化;旅游环境和旅游效应系统平衡博弈、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EB/OL].[2008-04-22].gjgy.com/chinawhmc.html.
[2]B.Joseph PineⅡ,James H. Gilmore. The Experience Economy[M].New York: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Boston,Massachusetts. 1999.
[3]陈兴,“体验经济”背景下基于人类学视角的我国“旅游体验”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旅游学院,2006.
[4]马建华. 系统科学及其在地理学中的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5]刘敏,石学勇. 体验经济与内蒙古特种旅游开发[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18(5):128-131.
[6]李晓琴. 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项目设计与实证研究[J].人文地理,2007(3):69-72.
篇5
一、旅游地理筛选理论
旅游是人们利用闲暇时间对社会资源或者自然资源产生的一种消费行为,包括物质消费和心理消费,并获得精神和心理上的满足与慰藉。而旅游的实现,最为关键的就是旅游对象,也就是一定的载体,所谓载体可以理解为旅游资源,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是当前旅游市场最为核心的经济增长点。而消费者对旅游资源的选择,会结合一定的信息进行目的地的帅选和选择,筛选就是要对旅游目的地的资源进行详细的解读和分析,找到适合自己需要的资源和目的地。
旅游地理筛选理论就是消费者对旅游目的地的资源进行筛选的行为。这种行为结合目的地资源的丰富程度或者人性化程度会造成旅游消费过旺或过于冷清的两种局面。旅游地理筛选理论就是要对旅游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社会资源进行综合的考量,并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融合分析,最终确定目的地和消费内容。
二、茶文化旅游特点
茶文化旅游是近年来旅游消费市场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主要是以茶文化资源为基础,融入多元而丰富多彩的茶文化活动,如,采茶、制茶体验、品茶、茶道文化、茶艺欣赏、茶俗文化等。茶文化旅游模式的发展,主要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心理。首先,我国是产茶大国,茶文化历史悠久而丰富,在当前人们对传统文化越来越注重的背景下,茶文化旅游消费成为热点;其次,当期,人们对养生和保健的重视程度提高,喝茶、品茶成为很多人休闲娱乐或者放松身心的一种方式,人们对这种生活方式背后的文化有了更多的探究欲望,旅游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其次,随着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延伸,以及消费者对体验式和自助式消费旅游的热爱,茶文化旅游逐渐受到追捧。
茶文化旅游体现出一种文化与消费结合、资源丰富多彩、体验式程度高、生态自然等方面的特点,满足了当前旅游消费者的心理。
三、基于旅游地理筛选理论的茶文化旅游模式
基于旅游地理筛选理论的茶文化旅游,实际是一种以茶文化为基础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结合市场需求完善茶文化旅游市场资源,并对现有资源进行及时调整。另外,还要根据茶作为人们生活中的主要元素,以健康和养生为主要内容的资源开发,注意茶叶作为一种农作物,其生长和生产有着一定的特殊性,且品种繁多、制作工艺复杂且差异很大,旅游资源开发应该要有一定的区域特色和保护意识。基于地理筛选理论的茶文化旅游模式,应该既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又考虑到茶文化的保护和资源开发力度。
1.定位准确合理
茶文化旅游模式本身是一种新型的旅游消费产品,对其开发利用要有准确的定位,发展模式要科学合理。茶文化是基于一定的地理条件和区域生产条件而存在的,定位过程中要对当地的茶文化历史和资源有充分的了解,将传统与现代进行有利的结合,定位多元化的茶文化旅游资源。
例如,江西婺源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茶叶产地和制茶地,目前还有很多传统的种茶和制茶村落保存了下来。对于这种历史悠久且保存完好的茶文化区域,应该定位为“古村落观光型”产品,主要是对当地的茶文化古村落资源进行开发,对古建筑、古制茶器具、传统制茶工艺进行保护和挖掘,供游客欣赏和体验。其中要加强讲解服务,可进行人工讲解和电子讲解两种,在历史遗迹或者物质遗产周围做好历史介绍,包括文字和图片介绍。
2.进行产品创新和融合
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成熟,旅游产品的进步和完善,消费者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对旅游产品的丰富性和多元性有更多的需求。茶文化旅游要想满足消费者对资源开发的高层次需求,就需要不断创新和融合,避免消费者产生疲劳。茶文化旅游内容较为固定,应该将茶文区域内的相关绿色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和融合,进行创新开发,实现跨行业发展。例如,可以在餐饮中融入茶文化,有很多茶文化旅游地的酒店或餐馆,将当地特色的茶叶用来制作菜品,将茶叶经过清洗和煎炸进行烹炒,味道非常鲜美,或者将茶叶打碎进行糕点制作,味道非常独特,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消费者。
除了和餐饮行业的融合,还可以融入住宿行业、休闲娱乐行业、交通行业等多个和茶文化旅游消费有关的行业中,拓展思路,拓宽渠道,吸引更多的茶文化旅游消费者。
3.丰富产品内涵
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有着深度和广度的可开发资源,满足消费者日益加深的产品内涵需求。当前,人们对茶文化旅游消费不仅仅集中在对自然、生态、恬静、自由的环境追求上,还对茶的内涵和所在地区的文化内涵有着更多的了解需求,欣赏内容日益多元或。消费者对茶的药用价值、保健功能、茶艺表演、茶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关注度升高。对此,要进行产品内涵的开发,例如,可以对茶叶品种进行讲解,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制茶工艺进行展示、通过表演、录像放映等方式展示茶的起源、发展以及茶道艺术等,还可以让游客体验采茶、制茶过程,学唱采茶歌等(如图,外国游客体验采茶),让游客在游玩的同时获得茶的有关知识,尤其是对青少年?M行历史文化熏陶和素质培养有很好的作用。通过以上多种方式,丰富产品的内涵,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篇6
关键词:地方文脉;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
引言
区域旅游产业如何在日益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获得一席之地就成为了各地区发展旅游业需要考虑的至关重要的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提升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培养已经成为区域旅游保持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1] 一般学者们研究区域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都是以竞争优势理论、迈克波特的“国家钻石”模型对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影响水平以及产业集群化与产业族群对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上。固然这些影响因素的研究很关键,但总体来看这些研究主要是从浅层面对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外在表现进行客观的分析和描述,忽略了隐藏在这些影响因素之后的关键因素“地方文脉”的作用。本文正是基于此,分析了地方文脉与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系,探讨“地方文脉”在区域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和提升的作用。
一 地方文脉
地方文脉是指旅游地所在地域的地理背景,包括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环境特征,也包括当地的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人文地理特征,因而是一种综合性的、地域性的自然地理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的四维时空组合。[2-3]文脉是指一个区域的社会文化氛围和社会文化脉承,即社会人文脉络。[4]在旅游区水平上,文脉是由自然景观、文化景观的“绮交”而体现的旅游区文化形象,它“脉注”在旅游区,体现文化主题或者说文化精神,给旅游者以特有的文化感受。一个旅游区的文化主题与精神一致就形成了文脉。[5]
二 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
以旅游资源为内核形成的旅游吸引物是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核心。[6]核心竞争力是反映一个产业的整体素质和发展潜能的重要指标。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在政府主导下旅游产业、企业依靠自身独特的资源(包括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人力资源、旅游服务、区位条件等),经过努力而培育创造的独特的竞争能量和优势。[7]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构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要素上:一、资源是形成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因,是形成竞争能量和优势的主要来源;二、旅游核心企业是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主要操作主体;三、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最终的表现形式为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四、政府在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中起到辅助作用;五、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需要创造和培养。其中最主要的要素当属资源、旅游产品、旅游核心企业三个方面。
三 基于地方文脉的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分析
(一)地方文脉与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研究
对地方文脉对区域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作用的探讨,必然要分析地方文脉与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即地方文脉是如何介入到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之中。从第二节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区域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由以下几个主要因素构成:资源、旅游产品、旅游核心企业竞争力、政府的主导和对旅游产业的培育等,其中最核心的就是资源,最有效的载体就是旅游产品,由资源转化我产品和服务又离不开旅游核心企业的经营管理,因为它们在资源转化为产品,以及产品推向市场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要探讨地方文脉对旅游产业
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作用,必然要以资源、旅游产品、旅游核心企业为切入点进行分析。
1地方文脉是区域资源形成的“根”
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亦或是其他各项资源,从区域的角度来看,都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它展示的是区域发展的历史沉淀,同样它预示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地方文脉都会在区域资源上留下深深的印记,是区域资源形成的“根”。
2地方文脉是区域旅游形象塑造的源泉
地方文脉是区域旅游的文化精髓,区域旅游主题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对地方文脉的挖掘和凝炼,旅游主题形象地方文脉的体现不仅能够丰富区域旅游形象的内涵,同时还能够让游客深刻的感知地方文脉的独特吸引力,因为只有差别话的地方文化才能够引起游客的兴趣,才能够激发游客的旅游欲望。游客对一个区域的文脉感知是不容易忘记的,只有能够深深印入到游客脑海中的旅游主题形象才能够被游客所感知、所喜爱,地方文脉的融入恰恰能够符合游客的这种感知需求,是区域旅游主题形象核心塑造源泉。
3地方文脉有利于区域旅游产品的开发规划
旅游产品是区域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最有效载体,旅游产品在市场上占有的份额大,竞争力强,区域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必然得以提升。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规划无时无刻都离不开地方文脉,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在转化成旅游产品的过程中都要根据区域旅游主题形象来进行合理的开发规划,而区域旅游形象的塑造来源于区域的文化脉络,来源于区域地方文脉的挖掘和提升,当区域旅游产品的开发与区域旅游形象主题相吻合,旅游产品的形态、材质、内涵均与区域旅游主题形象想贴切的时候,旅游产品才能够在市场上引起游客的共鸣,才能够让游客感受到区域的特色和独有的文化品位,这一点在人文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的过程中更显的尤为突出。
篇7
[关键词]旅游规划理念;发展历程;演变规律
我国以发展旅游为目的的旅游规划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旅游规划事业经过30多年的大发展,取得了大量成果,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随着规划实践的发展,关于旅游规划理论的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旅游规划理念研究属于基础理论层面的研究,而旅游规划本身则更强调应用性,由于旅游规划学术基础薄弱,旅游规划学术方面的研究更多是从规划的主导思想、旅游规划战略等问题进行研究,对旅游规划的主导理念研究较少。
而旅游主导思想与旅游规划的理念有着本质的区别,旅游主导思想更强调主观性,是以旅游规划者的角度和学术研究为出发点和依据,旅游规划理念则是以旅游者的感知和价值观为依托,强调旅游者在旅游活动和过程中的需求和感受,是反馈给旅游规划工作者的游客需求,对旅游实践有着更为突出的意义。
一、旅游规划理念的定义
目前学术界对旅游规划理念的研究不是很多,对旅游规划理念的定义也没有统一的认识。王艳丽等人认为旅游规划的理念是旅游规划中所具有的理性观念体系,是与旅游规划有关的价值观体系的综合,是旅游规划活动整体的价值观和理念。因此旅游规划理念可以定义为“贯穿于旅游规划整个编制、实施过程,对规划起着统领性、方向性、根本性指导意义的规划目的性思想”。
我们认为,旅游规划理念是从游客感知和游客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旅游规划价值观,是贯穿整个旅游规划编制过程和实施过程(包括旅游形象设计与定位、旅游产品开发、旅游线路设计、旅游商品开发、旅游景观设计、旅游营销与管理等方面)的对规划起着统领性、方向性指导意义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二、我国旅游规划理念的发展历程
我国以发展旅游为目的的旅游规划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在30多年的时间里,旅游规划理念主要有5种,各个理念指导阶段并没有完全按照时间的推移来完成旅游规划理念的转变。在我国旅游规划发展的30多年间,各种旅游规划理念都有体现,在每个时期都有几种理念共同指导当时的旅游规划工作,也反映出旅游规划理念在我国发展演变的过程。
(一)“资源主导”理念
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旅游规划刚刚起步的时期,旅游发展战略、旅游景区规划等相关规划的基本出发点都是以当地旅游资源的优劣,旅游资源的禀赋与组合为规划的主要依据,对旅游市场的分析、旅游产品的打造也都是重点突出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旅游战略制定、旅游产品打造、旅游开发措施和旅游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规划。
旅游规划的资源主导理念只停留在经济发展的肤浅层面,并没有过多的考虑旅游开发必须要关注的如对环境的破坏,对当地人文环境的冲击等方面,也没有从游客和旅游功能本身进行思考,这一时期的旅游规划将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作为唯一的规划依据。
在这一时期的旅游规划实践和研究中,并没有对区域文化和环境有足够的重视,只是沿用一种“就资源论开发,就旅游讲发展”的思路,导致了盲目开发。魏小安曾指出:在过去的发展中,形成了“全国办旅游”和“全民办旅游”的热潮。全国各地大兴饭店建设、大办旅行社,兴起了修庙挖坟之风、兴建游乐场之风。这就是资源主导的旅游规划理念造成的社会资源浪费。
这种资源导向型的旅游规划理念指导下的旅游开发并没有考虑到游客的真正需求和旅游偏好,只是单纯的以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等方法进行旅游开发,这种无视游客需求的规划即使拥有世界级的旅游资源,其规划后旅游产生的效果也一定会大打折扣。同时,对于旅游目的地来讲,单纯把旅游业当作经济产业来开发,也不可避免的会忽视旅游的发展对旅游资源的破坏,造成旅游开发对当地社会、文化、民俗等方面的破坏和影响。
很多规划都出现了规划与实际脱节的现象,尤其是旅游市场与规划预想的偏差最大。由于缺乏对旅游市场的调研,缺乏对旅游经济规律的把握,缺乏对旅游管理的经验,这一时期的旅游规划普遍存在操作性差的现象。
(二)“市场导向”理念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规划编制者开始摆脱单一以旅游资源作为旅游规划主导理念的桎梏,认为旅游开发要成功就必须符合游客的心理需要,满足市场需求才是旅游开发的必要条件,认识到客源市场的差异性旅游需求才是旅游开发成功的前提,旅游规划必须根据自身区位条件为前提进行分析,以自身旅游资源的类型为依托,细分为不同的旅游市场,针对不同的客源市场和消费层次开发规划相应的旅游产品、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设施等。此时的旅游规划依然重视旅游资源的基础作用,但是在旅游规划理念的指导方面更侧重旅游市场的需求,尤其是对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的规划,更多的注重市场的需求而开发,而不是单纯就旅游资源而开发。
这一时期的旅游规划虽然比之前有了很大的飞跃,重视了旅游市场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成效,但是在旅游产品的设计,旅游服务设施的规划方面却很少体现人文关怀,尤其是对特殊游客的需求如残疾人、儿童、老人等,并没有考虑到他们的需求。但是对当时的旅游规划从业者也不能有太多的苛求,当时我国的旅游事业刚刚处于一个大发展的起步阶段,还处于旅游规划的粗放阶段,旅游规划行业还并没有与国际接轨,还没有吸取国外一些先进的经验,是我国旅游规划的一个必然阶段。
(三)“以人为本”理念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入的全面发展”。在这种宏观背景下,旅游开发和旅游规划者开始深切关注“以人为本”在旅游规划中的运用和实践。“以人为本”的旅游规划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重视人文关怀,重视游客的心理感受和人文需求,强调通过旅游活动让游客在精神上得到放松,获得审美享受和丰富知识。“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在旅游产品的打造、旅游环境的营造、旅游设施的设计、旅游线路的安排以及旅游解说系统的设计等方面都体现人文关怀,就是以旅游者的需求为规划的重点和核心,要尽量满足旅游者的合理需求。
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让旅游活动真正回归到游客价值,让旅游真正达到休闲放松和休闲娱乐的功能,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获得审美和愉悦的感受,也让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从旅游活动中获得平等和公平的发展机会,使旅游活动能够真正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实现旅游者得到审美享受和休闲放松,旅游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当地居民获得平等的发展权利的和谐统一。
(四)“反规划”理念
“反规划”(Anti-planning)一词最初出现在《论反规划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俞孔坚、李迪华,2002)一文中,是由国内著名的景观规划师俞孔坚教授首次提出的。“反规划”的理念主要针对城市建设和开发过程中对自然系统缺乏认识和尊重,以牺牲自然过程和生态格局安全、健康为代价的城市化过程,提倡尊重自然的过程,以自然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作为城市规划的前提。“反规划”思想要求城市规划和设计应该首先从规划和设计非建设用地人手,而非传统的建设用地规划。它是城市规划与设计的一种工作方法。
“反规划”理念应用在旅游开发中则是一种景观规划的途径和方法,是对我国旅游规划发展30多年来存在问题的反思,对旅游景区建设存在问题的反思。具体表现为旅游开发者在旅游规划内容中要有一个强制性的不开发区域,避免景区的盲目开发建设。
(五)“可持续”理念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虽然不是新生事物,但是在我国旅游规划中的体现和应用的时间却不是很长。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以保持生态系统、环境系统和文化完整性为前提的,在保持和增加未来旅游发展机会的条件下所实现的旅游发展。其内部特征是生态环境压力与社会环境压力小于旅游系统的环境承载力,其外部特征是增长连续性、系统稳定性和代际公平性,能接受环境与社会承载力反馈的规划体系。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成为全球性的旅游规划发展哲学,认识到环境是人类自身的环境,对环境的关怀就是对人类自身最好的关怀。在实际的操作中应将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念内化于旅游规划体系之中,并在规划实施中实践、发展和完善这一理念,使之成为旅游规划编制实施的核心理念。作为一种价值观和指导理念,可持续发展观的理念是全面的指导理念,不仅指导旅游开发和规划,同时也对我们的旅游观念起到一定的引导和督促作用。采取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可以使旅游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都达到优化。
三、旅游规划理念演变规律研究
旅游规划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规划理念为指导,但是每个阶段旅游规划的理念又不是单一的和一成不变的。我们认为旅游规划理念的演变主要有以下规律。
(一)旅游资源始终是主导理念之一
无论旅游规划的理念如何演变,无论旅游规划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怎样的理念做指导,旅游资源都始终是旅游规划者要依托的重要规划理念,也是旅游规划最核心的要素,资源导向时期的旅游规划注重资源,市场导向、以人为本导向及“反规划”理念为指导的旅游规划仍然是以资源为依托。
(二)每个时期都有一个核心主导理念
资源导向阶段的旅游规划是以资源为旅游规划的基础,注重旅游资源的调查、分析与评价;市场导向阶段的规划则以市场需求进行资源开发,强调旅游规划应该“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人为本导向阶段的主导思想是可持续的以人为本观念,追求旅游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的综合优化……总之,在我国旅游规划30多年间,每个时期都有一个核心的理念作为旅游规划者的指导理念。
(三)不同时期的主导理念在不断变化演进
从旅游规划理念演变的过程和关系来看,每一个具体的旅游规划主导理念,都是在前一种理念的基础上演化产生的。是一种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变化,是旅游规划理念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时代潮流的结果。
从内容来看,我们所见到的旅游规划研究的主导理念演进,都是一个接着一个,也有在同一时期同时出现几种规划理念的。从资源主导理念到市场主导理念,从人本理念到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以后出现的“反规划”理念,都是在旅游规划发展到一定阶段,不断变化演变出现的。
(四)每个时期都有几种规划理念并存
旅游规划理念在演进过程中,都不是单独以某一个理念作为规划的指导理念,而是同时兼顾其他方面。如市场导向时期也同时兼顾旅游资源在旅游规划中的作用。在旅游规划主导理念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前一个主导思想与后一个主导理念是相伴发展、相互促进的。每一种新的理念出现,并不意味着以前的理念失去了指导旅游规划实践的功能,它们共同对旅游规划实践起着指导作用。
四、结语
由于缺乏统一的方法和标准,学术界对旅游规划理念的定义和界定却一直没有得到统一,存在很多争议,不同学术背景的研究人员对旅游规划理念的认识也各不相同。对我国旅游规划理念的演变过程和旅游规划理念转变的规律也缺乏概况和总结,本文从旅游规划理念的界定与我国旅游规划理念演变的规律做一些浅显研究。但是由于旅游规划理念研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相关资料缺乏,本文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
(一)旅游规划理念的定义及内涵还应做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尤其是旅游规划理念与旅游规划指导思想的区别应做更深入的分析和解释;
篇8
关键词:乡村;休闲旅游;系统特征;济南市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21-5361-04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Leisure Tourism Resource System:Taking Jinan Surroundings for Example
CAI Lei
(Department of Common Courses,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nan 250031,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areas around the cities in China,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leisure tourism resource system were analyzed. Taking Jinan surroundings as an example, the optimization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in ter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tourism, the system structure of rural tourism resources, and resource system function,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Key words: rural areas; leisure touris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 Jinan city
随着城市人群对乡村休闲生活方式的体验需求,以休闲、养生、健身为目的、以回归自然为导向的乡村休闲旅游逐步占据了旅游市场的重要地位,出现了民俗游、采摘游、登山游、垂钓游、农家乐等乡村旅游方式,逐步构建了交通、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全方位的旅游资源功能系统。依据美国学者Gunn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旅游功能系统理论(简称TFST[1],即系统要素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依赖与相互作用),分析与研究了中国城市周边乡村休闲旅游资源系统的结构特征、功能特征及优化措施等,对于完善与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布局,提高农村旅游业发展的竞争力及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乡村休闲旅游相关研究综述
近年来,有关乡村旅游的研究较为活跃,与区域休闲旅游研究相关的主要有区域界定、资源含义、系统功能等。美国学者Gunn提出“都市旅游环带模式”的模型,是划分都市旅游区位功能的重要研究成果[2]。中国学者对于城市周边功能区域划分进行了很多相关研究。顾琛琛[3]提出城市边缘区具有城市与乡村两方面的特征,即城乡结合部说。在中国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卷》中对城乡接合的地域称之为“城市边缘区”。2002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中将此地域确定为建设用地交错带。方修琦[4]提出城乡过渡带说,即此地域为城市的主城区核心地带与农业用地中间的地域实体。对于旅游资源,国家旅游局定义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现象和因素,均称为旅游资源[5]。学者杨振之则将旅游资源定义为一种单向吸引功能的系统。李华辰[6]借鉴TFST理论,发展性地把旅游系统细分为客源市场(需求)系统、目的地(供给)系统、出游系统和支持系统四要素。
2 乡村休闲旅游资源发展特点
2.1 乡土性
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使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通过各种行为排解心理压力,愉悦身心已成为现代人不断自我完善的重要技能,乡村休闲旅游的固有特征“乡土性”正是迎合了城市人群的这种需求。“乡土性”既是与各种旅游相关联的资源营造的氛围,同时也是在乡村形成发展的历史中形成的,即具有历史文化特征,能够吸引城市人群到乡村进行休闲娱乐的特有资源特征。
2.2 广泛性与多样性
乡村旅游资源的广泛性、多样性是中国城市周边乡村地域的重要特征。从地理条件来看,中国地域特征表现为幅员辽阔,地形地貌特征较为复杂,各种自然地理条件都有所表现。同时,中国的乡村旅游资源类型较为广泛且种类繁多:以资源的传统观来看,有自然、民俗风情,人文,传统饮食,工艺品,都市、田园风光等;以资源的现代观来看,有观光型、生态旅游型、休闲娱乐型、度假型、养生保健型等;以资源的基本属性来看,有自然、社会、人文等;以资源级别分类,既有按照“A”来定性的旅游景点级别,也有按照“一、二、三、四”级别划分的标准。
2.3 系统性
依据系统理论,中国目前的乡村旅游资源无论从其资源的组成、种类以及各资源的功能来看,都具有显著的系统性特征。乡村旅游资源既是系统的因子,同时也是一个相互依托、相互制约、开放的有机整体;是一个由社会、经济、文化以及自然等要素(或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系统,同时也是自然与人文条件构成的旅游系统整体[7]。系统资源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部分对于系统的运行都具有重要作用,其中某一因子发生变化就会造成整个系统运行出现偏差甚至于出现运行障碍。
2.4 季节性
中国乡村休闲旅游从其地域特征来看主要是在乡村这个特定的环境进行。因此,众多的旅游项目都要根据其季节性特点来进行,还要根据农作物的生长规律以及气候条件的发展变化来确定。中国的乡村旅游资源主要以大自然风貌与农业生产规律相适应的旅游项目为主,而这些旅游项目要遵循季节变化的总体规律,要受到地域、地理纬度、气候变化等条件影响,季节性特征是乡村旅游资源的重要特征。
2.5 民族性
中国的乡村生活方式一般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广大的农村地区是民族传统得以传承的重要根据地,其中各种民间的习俗、特定的节日、重要时刻的人的行为规范、各种生产与生活的活动等都可以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如泰山的东岳庙会、菏泽的牡丹花会、潍坊的风筝节、临淄齐文化旅游节、平阴玫瑰节等多项具有丰富民族特色的旅游项目。
3 济南市周边乡村休闲旅游资源系统特征分析
3.1 济南市周边乡村休闲旅游资源概况
济南市位于中纬度地带,其位置南依泰山,北跨黄河,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的交接带上,城市南部有长城岭、跑马岭、梯子山、黑牛寨等山峰,地势南高北低。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较为清爽,冬季气温低,但无严寒。济南周边旅游资源丰富,既有历史名胜古迹如龙山文化发祥地、齐长城遗址、四门塔、罗庄汉墓等众多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又有五峰山、跑马岭、金象山、波罗峪、九如山、红叶谷等山地旅游资源。同时还有众多充满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长清万亩杏花园休闲观赏项目;商河县鼓乡神韵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历城区柳埠镇大樱桃采摘、乡村体验项目;民俗风情线项目(市区高家庄彩石三王峪山水风景园明水百脉泉锦屏山旅游度假区朱家峪)等。济南城市周边有黄河、小清河、南北大沙河、玉符河等河流,为乡村休闲旅游项目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2 旅游资源系统结构分析
3.2.1 空间结构 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不同的空间结构,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旅游资源特色,同时也会引导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速度以及规模效益的时空安排[8]。济南市周边乡村休闲旅游资源在空间结构上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是地域分布特点。城市南部主要是依托以山地为主的特色旅游资源,也是主要的乡村休闲旅游的重点发展区域,是集山地、瀑布、植被、园林、峡谷等为一体的风景休闲旅游地域。城市的北部主要是依托黄河、小清河等水系发达的自然资源而形成的垂钓、水上娱乐、温泉等形式的旅游资源。城市的东部主要是依托历史文物形成的辅旅游资源,如龙山文化发祥地、罗庄汉墓等。城市的西部主要是依托农作物种植、花卉养殖形成的主题旅游文化资源。从旅游资源开发的角度来分析,济南市周边旅游资源开发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空间结构态势。南部山区旅游资源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以及可观的经济利益驱动下获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并已经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旅游经营联合体形式。济南的东部、西部、北部与南部相比,其旅游资源的开发与项目的规划设计以及配套设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没有形成有规模的经营联合体(表1)。
3.2.2 行业结构 旅游行业结构是指旅游产业相关部门提供并为满足旅游消费者的各种需要而形成的综合性产业,以及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依据旅游业的特点以及旅游资源系统的行业结构特征,可将乡村休闲旅游资源行业结构划分为餐饮、旅馆、景点、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娱乐消费等行业。通过对济南市周边休闲旅游发展状况的研究与分析,得出济南市乡村休闲旅游行业结构特征具有以下特点:济南市周边乡村旅游更注重餐饮的乡土化、景点的自然化以及旅游娱乐与消费的特色服务,并非追求现代化的旅游基础设施与星级服务;旅游交通对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会对旅游项目的推广与吸引众多旅游消费者产生重大影响;旅行社作为旅游消费者与旅游景点或旅游项目的重要桥梁与媒介,在城市周边乡村休闲旅游项目起到的旅游引导作用逐渐弱化(利益驱动),见表2。
3.2.3 市场结构 依据济南市周边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其旅游的市场结构可分为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和旅游目的地市场结构。旅游客源市场即旅游需求市场[9],其特点是距离对于旅游客源市场的市场结构存在相关关系,距离越近则游客出游概率越大,客流量越大;距离越远则客流量越小,出游概率越低。济南市周边乡村休闲旅游的客源市场主体主要有当地的城市人群、附近地市的旅游消费人群、以济南为旅游目的地的外地旅游消费人群。乡村休闲旅游的主要消费人群以当地旅游消费人群与附近地市消费人群为主,旅游出行的方式以自驾、公交为主,旅游出行的时间多在2日以内,属于短途短时间的休闲娱乐旅游模式。同时,旅游消费能力也是旅游客源市场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能力强的客源市场会促进产业的发展,反之则会产生副作用。旅游目的地市场结构主要依据史密斯提出的中心地标准距离公式:
AR=■
把每个客源地在目的地客源中所占的份额作为权重,公式中结果AR为济南市的客源吸引半径,Xi为第i个客源地的游客比重, di为第i个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 n为客源地总数[10]。通过计算得出济南市周边客源目的地的吸引半径为173.52 km,可以辐射到泰安、德州、聊城、莱芜、济宁、淄博等地市。
3.3 旅游资源系统功能分析
依据乡村休闲旅游资源的系统组成以及功能划分,可以将系统分为需求、供给、出游、支持四个子系统。需求子系统主要包括客源市场与产品市场。济南市周边乡村休闲旅游客源市场主要有本地及周边的近距离客源需求市场(主导)以及国内远距离的旅游中转客源市场,同时还包括部分国际客源市场,其旅游产品主要以休闲、娱乐、康体、健身、乡村体验为主。供给系统主要包括旅游吸引物、旅游服务与劳务、基础设施。其中包括大量的名胜古迹、民俗活动(地方节日)、收获性主题活动(采摘等)、旅游服务、人造景观与娱乐中心项目等,是吸引旅游消费者参与旅游活动的主要原动力。出游系统是指旅游交通设施及相关措施;需求与供给两系统中间的交流媒介(市场营销);与出游相关的各种服务等。支持系统包含与旅游相关的各种法律制度保障、行政管理监督、自然环境的保护等措施,其主要体现在政府管理者层面(图1)。
4 城市周边乡村休闲旅游资源系统优化
首先从宏观层面上讲,要优化外部管理体制。旅游资源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构成系统的诸多方面是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的。因此,对于其复杂的系统性,监督与管理往往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同时也会出现某类问题需要多部门联动才能解决的现象。要实现乡村休闲旅游资源的高效服务,就要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进行优化,使地方政府与职能部门进行监督与管理资源的有效整合,促进多方面协调统一。要优化旅游产品的结构,形成产品结构的合理化配置。旅游产品结构既有空间结构,同时也有行业结构,还存在产品结构。因此,要合理地配置资源结构,要使旅游资源产生“正近邻效应”,使旅游资源的独特性与共同性协调统一,增强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要以旅游项目为中心配套协调发展,实现布局合理。旅游的吸引力是以旅游项目来带动并发展的,实现旅游资源的合理布局要始终坚持以项目为中心,以项目促进配套设施,以项目促进服务。
其次,从微观上要建立适应产业发展的专门机构,提高管理的效率。要解决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各种瓶颈问题,就要处理好农民个人、农村集体以及地方政府等各自的利益问题。要建立适应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高效管理体制,提高乡村旅游产业监督与管理的效率。要促进产业的内部重组,淘汰落后的发展方式。乡村休闲旅游多以松散的家庭为基本单位,存在规模小、项目单一、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不够规范、服务标准低等问题。要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基本思路,促进小规模的家庭式经营模式转变,使之走向联合经营、股份制经营模式,将现有的乡村旅游资源合理有效地优化整合,提高经营的效率,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处理好发展与资源保护的协调统一。旅游资源是一个有机的、相互关联的系统整体,在进行旅游开发、项目构建时,要时刻注意处理好发展与资源保护的关系。乡村旅游资源反映的是大自然的规律,是不可逆的,一旦破坏就会对整个旅游资源系统产生灾难性影响,因此处理好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杨新军,窦文章.旅游功能系统:结构与要素分析[J].人文地理,1998,13(2):33-37.
[2] 魏 伟,周 婕. 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的概念辨析及其划分[J].人文地理,2006,21(4):29-33.
[3] 顾琛琛.城市边缘区旅游规划模式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1.
[4] 方修琦.近百年来北京城市空间扩展与城乡过渡带演变[J].城市规划,2002,26(4):56-60.
[5] GB/T 18971-2003,旅游规划通则[S].
[6] 李华辰.边缘旅游区理论体系构建研究[D].河南开封:河南大学,2008.
[7] 佟玉权. 区域旅游系统结构优化的理论研究[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8,15(2):28-30.
[8] 王爱忠,何玲姬.昆明市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36(4)21-23.
篇9
一、 海南影视旅游的开发现状
狭义地讲,影视资源包括成功放映的电影、戏剧和电视剧以及这些影视作品的拍摄基地。广义地讲,影视资源不仅包括影视作品及其拍摄基地,还包括所有能吸引观众注意力的音频和视频文件,如歌曲、MTV、广告片、专题片等及其拍摄地点,鉴于口头传播以及名人效应不可忽略的影响力,电影艺人以及优秀的电视栏目也被包括在影视资源之内。[ 3]
由于影视旅游在我国兴起较晚,目前而言,我国影视旅游的开发模式主要有影视外景地旅游、影视故事发生地旅游、影视文化旅游、影视拍摄制作基地旅游、影视主题乐园旅游、影视节庆旅游[4]等几大类。也有人根据影视对旅游产业发展所产生功能的差异性,将我国当前影视旅游发展概括为五种模式:借影视发现旅游景区、借影视塑造旅游主题、借影视营销旅游活动、借影视策划旅游项目、借影视创新旅游产品 。[5]
海南省的电影活动是比较早的,根据海口志的记载,“20年代电影开始传入海口。1926年无声电影从香港传入海口,1936年有声电影从上海传入海口。”[6]因此可以确定,海南省的电影活动从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了。
此外,海南省文体厅还积极规划海南的电影业的发展,按照海南省文体厅的规划和要求,2015年前海南省各个市县的城区都将拥有一家数字影院,这将让更多的老百姓都能分享到国内外的电影文化成果。[7]
目前海南影视资源的主要形式包括主题公园、全部或者主要外景在海南拍摄的电影、电视剧和戏剧片、以宣传热带风情、椰岛文化、生活习俗等为主要内容的视频资源如纪录片、美术片、风光片和专题片以及广告片等、音乐作品(主要是歌曲和MTV歌曲系列等)、海南艺人以及海南的电视栏目等等。[8]
海南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使其成为著名的影视外景地,现在每年在海南取景拍摄的影视剧应该不少于50部。[9]《非诚勿扰》中,细心的海南影迷会发现,世纪大桥、滨海大道、美兰机场等海口标志性的风景出现在这部贺岁大片里;电影《私人定制》在全国热映,电影片尾字幕第一条便提到了位于海口的观澜湖;2010博鳌国际旅游论坛上,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刘长乐在论坛上的发言谈到,“春节期间,美国《发现探索》频道播出的《荒野求生》海南特辑的热播,首次让观众意识到,海南原来不只有三亚、海水这些‘传统项目’,还有大量的原始密林,对海南旅游品牌起着良好的深化和拓展作用”。[10]另外,湖南卫视2015年真人秀节目《偶像来了》第一站也是在海口拍摄;《奔跑吧兄弟》大电影拍摄取景地三亚宋城旅游区,玩的就是穿越!三亚宋城旅游区建有三亚千古情景区、三亚热带动物园、三亚冰雪世界等主题公园。其中,三亚千古情景区一年四季活动不断,是三亚夜游的首选之地。
另外,以电影《红色娘子军》拍摄地开发的主题公园――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已经成为海南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纷纷到此;2012年10月21日全球首个以导演个人命名的电影主题旅游项目“冯小刚电影公社”正式成立;2012海南琼中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与华语电影高峰论坛相结合;2014海南影视节的举办,弥补我国长江以南地区乃至南中国海从未举办过影视会展活动的空白;2014海南传统节日――海南欢乐节在海口观澜湖华谊冯小刚电影公社举办,这些都为海南的影视旅游打出了一定的名声。
虽然目前海南的影视旅游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总体来说,海南影视旅游的开发现状并不尽如意,海南对影视资源的利用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指导理论。在2010博鳌国际旅游论坛上,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副局长胡占凡以《广播影视必将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发展提供助力》为题展开演讲,他表示:“将海南打造成为适合长期开展国际影视娱乐主体交流活动、国际性电影周电视展、国内外影视行业展览会和国际性影视传媒产业高峰论坛的重要场所,符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和发展规划的要求。”因此,对海南影视旅游进行研究和分析,探索海南省的影视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旅游产业相结合的方法和措施,有利于拓展海南省经济、文化发展的崭新向度。
二、 海南省影视旅游资源的RMP分析
RMP(昂谱)分析理论是旅游学者吴必虎在1999年提出的关于旅游产品开发的系统理论。海南影视旅游开发可以借鉴RMP(昂谱)分析理论,从资源(Resource)、市场(Market)和产品(Product)三个方面对自身进行系统分析、评价。
(一)海南影视旅游资源的R分析
广义的影视旅游面对的客体对象可以是人造景观,也可以是自然景观、人文古迹,只要与影视相关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影视旅游资源。[11]海南的影视旅游资源是相当丰富的。这里既有天然的椰树,大海,沙滩,被誉为“天然摄影棚”,又有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例如以“红色娘子军”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黎族、苗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还有海洋文化资源,移民文化资源;宗教文化资源也是中外闻名,鉴真和尚东渡纪念地就在三亚,蜚声海内外的南山佛教文化,大名鼎鼎的“玉蟾宫”道教文化,都与海南结下了不解之缘;而海南特有的女性文化也是充满了神秘感,作家马原到海南岛拍专题片,片名就叫“女人岛”。
海南还有非常悠久的影视剧拍摄史和浓厚的影视剧拍摄氛围。海南省政府也相当支持影视旅游的发展。2011年海南省制定《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海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推动力”[12],而在“文化产业里,电影产业是生态型、科技型、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其特性符合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战略发展定位。它的辐射带动能力大、产业示范作用强,外延丰富而宽泛,尤其与旅游、会展、服务等行业密切相关。电影产业还是娱乐性、体验性、参与性、时尚性的产业”。[13]
但是,海南影视旅游如果仅仅依赖这些资源是远远不够的,毕竟旅游资源不等同于旅游产品。如果海南天然的自然优势,苍山、碧海、银沙、巨石、礁盘浑然一体,椰林、波涛、渔帆、鸥鸟、云霞相映生辉,旅游的五体要素阳光、空气、海水、绿色、沙滩一应俱全,满眼诗情画意,属于“资源产品共生型”[14]的旅游资源,那么,海南更多的还是“资源产品提升型”[15]的旅游资源,这一部分的开发利用的空间很大。比如海南的贬谪文化,海南的民俗文化,海南的宗教文化等展现的不足,这方面的影视作品非常少。也就是说,海南的影视旅游资源虽然丰富,历史文化意蕴深厚,但能够吸引游客滞留下来的旅游资源很少,能给游客带来深刻体验的旅游资源很少。
(二)海南影视旅游资源的M分析
目前,旅游者市场已经变为买方市场,游客选择的余地非常大。就目前国内旅游市场而言,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旅游消费需求占市场份额比较大的仍然是中短途观光旅游产品和短途度假旅游产品,尤其是我国的假日制度进行调整以后,清明、五一、端午、中秋都只有三天,将进一步推进上述两类旅游的市场需求状况。海南虽然有着丰富多彩的影视旅游资源,但由于缺乏一定的宣传,在影视旅游市场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虽然一些有广泛影响的经典之作,如《非诚勿扰》《没有冬天的海岛》,放映后,在观众中引起了很好的反响,观众对电视剧中美丽的海南风光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这些资源已经吸引了众多的旅游消费者,促进了海南旅游业的发展。然而,还有许多影视作品虽然是在海南拍摄,但并未被旅游业界所关注、利用。例如,2002年放映的《完美夏天》(《夏天的诱惑》),拍摄地点是在海南三亚的蜈支洲岛。椰风海韵,金色沙滩,帅哥美女,是一部优秀的都市情感剧,观众无不对电视剧中美丽的风光而陶醉,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其拍摄地是海南。这也反映了海南有着具有极大开发价值的外景地景观,但却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海南的影视旅游市场发展的潜力极大。
(三)海南影视旅游资源的P分析
旅游产品是一种复合概念,是集住宿、餐饮、交通、景区、购物、娱乐为一体的组合,而在消费者看来,旅游产品是其在出游期间各种经历的总和。这些特点都决定了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创新不能独立完成,需要众多部门的通力合作。产品的构成不仅与旅游吸引物本身的开发,建设有关,也与区域经济结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等密切相关。[16]
一般认为,旅游产品由三个层次组成。一是核心产品,即旅游产品满足旅游者生理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效用,主要表现为旅游吸引物的功能;二是形式产品,即以旅游设施和旅游路线为综合形态的“实物”;三是延伸产品,即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而提供的各种基础设施、社会化服务和旅行便利。这三种旅游产品共同组成整体旅游产品。旅游产品内涵丰富,类型结构上,由观光、度假和专项旅游产品等构成;内容结构上,由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组成;要素构成上,由食、宿、行、游、购、娱等多项旅游产品构成;空间结构上,由旅游景区(景点)及旅游线路在空间地域的组合构成。[17]
目前海南影视旅游品牌效应明显,但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核心产品主要还是以优美的自然风光为主,海南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产品,贬谪文化产品等等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和开发;在形式产品和延伸产品中,便捷的机场,环岛高速等为游客提供了交通便利,旅行社也设计了一些相应的旅游路线,但是,海南还有相当一部分景点地处偏远地区,交通不便,相应的服务措施不到位;很多旅游产品停留在参观游览的层次,表演式展示、参与互动式的产品比较少。游客慕名而来,但并没有享受到想象中的那种体验,因此旅游时间短,旅游消费自然也低。
三、 海南影视旅游的发展策略
根据目前海南省影视旅游的发展现状以及RMP分析,海南发展影视旅游的前景还是非常好的,海南发展影视旅游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在影视旅游资源方面,要做好影视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影视旅游资源整合、影视旅游资源创新三个方面。
海南有着优秀的影视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有的被很好地利用和开发,但很多影视旅游资源并未被人所了解。因此,海南发展影视旅游,要做好影视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影视旅游资源整合、影视旅游资源创新。首先要统计、整合海南省优秀的影视旅游资源,将海南省的影视历史、经典外景地等进行登记保护,同时加以标示说明,而不能与一般景观混为一谈。在所有影视旅游资源中,经典外景地――如海南2015十大最佳电影拍摄取景地、冯小刚电影公社等,要加以重点利用;而电影节、电视节等活动,也要加大宣传力度,同时在资源创新方面,重点挖掘新海岛形象――除了在影视作品出镜较多的机场、天涯海角、亚龙湾、海边外,要积极突出黎苗文化、海岛历史、南洋、海岛美食、山地景观、热带植物、D家文化、服务形象、农作物(果园咖啡茶)生态环保、体育赛事(帆船、自行车、高尔夫、丝绸之路模特赛、游艇)等其他海岛旅游要素。
(二)在影视旅游市场方面,要细分市场,做好营销策略。
根据我国市场特点,具有娱乐性、体验性、参与性的旅游产品是业内发展趋势。按照加拿大学者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一般经历“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阶段或复苏阶段”。[18]“海南四处被大海包围,像颗贝壳中的珍珠。她的人文、气候、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中国只有这样一个海南,比起国际上某些公认的度假胜地,海南有过之而无不及。”[19]海南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与地理区位优势,使得它在影视旅游市场上的潜力极大。按照“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海南省要合理规划影视旅游生命周期。首先要细分市场,按照人口特征、地理特征、心理特征和消费行为特征来做好市场调查,把握市场特征,认识自身的资源潜力与制约因素,做好市场的客观定位,适时调整产品组合;其次,做好影视旅游的营销策略,游客对旅游地的选择是基于对娱乐、实现梦想以及参与的愿望,而愿望却可能是由电影、电视、文学作品和杂志等非旅游因素构成的。海南省在影视旅游的营销方面,综合考虑旅游目的地特征,目标市场,旅游者需求,旅游地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等多方面因素,比如,可以借鉴影视主题公园建设的成功经验,建设具有本地鲜明特色的主题公园。《红楼梦》就有在海南取景,但是这个景点在游客中知名度很小。投资者就可以在尖峰岭建立主题公园,利用《红楼梦》的知名度来吸引游客。
(三)在影视旅游的产品方面,要注重产品的多样化,完善旅游产品体系,打造海南影视旅游的品牌形象。
旅游吸引物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结构决定了区域旅游空间格局的形成。海南影视旅游资源分布具有集中与分散并存且发展不均衡的特点。海口及三亚作为海南两大重点城市,聚集了种类丰富且质量较好的影视旅游资源,其中三亚的酒店、度假区、景区等,闻名中外;海口作为海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相对于三亚而言,其景观景点及度假区数量较少,但资源的综合性较强,尤其是一些节日赛事,冯小刚电影公社,以及正在建设中的“环球100”电影主题公园,据悉,2017年、2018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中美电影节已签约落户海口长影“环球100”。因此,海南省在影视旅游产品方面,可以开发新的影视旅游专线,譬如,民族文化影视旅游专线,贬谪文化影视旅游专线,宗教文化影视旅游专线等等;重视影视主题酒店和餐厅、影视情节的重现等;在节日赛事方面,也要大力开发相应的延伸产品,譬如让游客参与和明星的互动等等。由于影视旅游是以影片拍摄、制作全过程以及与影片相关的事物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旅行者在游览过程中,耗费一定时间、精力,满足自己求新、好奇的心理,影视旅游意义的本身就在于体验与感受。因此,海南省在影视旅游产品开发方面,要从这些方面综合考虑,注重旅游产品的多样化。
(四)行政部门政策指导
旅游业是一个关联于许多行业部门的综合产业,政府以及相关主管部门的政策引导对其影响极大。海南省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促进海南省影视旅游的发展:一是政策支持。出台促进影视业发展的优惠措施,如增加对影视产业的财政支持,鼓励影视投资等,同时积极营造交通便利,环境宽松的影视拍摄条件,吸引影响力大的影视剧来海南拍摄。二是要积极支持打造本土的影视文化创作队伍,进行影视剧对于海南省旅游经济影响的数据统计、分析与总结,形成海南省影视旅游开发、发展的远景规划,努力将海南的影视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三是在交流和合作方面提供支持,例如吸引国际先进的影视旅游企业与海南本土企业合作,大力支持举办影视节等文化节庆活动,四是政府还应加强旅游要素建设,完善交通运输设施和服务,利用环岛高速、机场等,大力构建海南与主要客源市场便捷的黄金旅游交通网络,提高游客进入海南的便捷性,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舒适便捷的交通服务,为影视向旅游延伸提供便利条件。
参考文献:
[1](美)Riley・R VanDoren.CS Movies as tourism promption A pulfactor in push location [J].Tourism Management,1992,
13(3):267-274.
[2]刘滨谊,刘琴.中国影视旅游发展的现状及趋势[J].旅游学刊,2004(6):77.
[3]王红,吴鸿,商利梅.海南影视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J].济宁学院学报,2008(12):70.
[4]吴金梅,宋子千.产业融合视角下的影视旅游发展研究[J].旅游学刊,2011(6):31-32.
[5]赵蕾,黄猛.影视旅游的五种模式[N].中国旅游报,2006-06-05.
[6]海口市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89:195.
[7]符攀婵.海南电影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6.
[8]王红,吴鸿,商利梅.海南影视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J].济宁学院学报,2008(12):70.
[9][10]海南发展影视旅游之辩与变[N].海南日报,2014-04-12.
[11]刘滨谊,刘琴.中国影视旅游发展的现状及趋势[J].旅游学刊,2004(6):77.
[12]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N].海南日报,2011-03-03.
[13]在海口铸造国际级电影产业园[N].海南日报,2010-12-23.
[14][15]吴必虎.区域旅游开发的RMP分析――以河南省洛阳市为例[J].地理研究,2001(2):104.
[16]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309-314.
篇10
【关键词】消费文化;凤凰古镇;古镇;酒吧;旅游
消费文化是指一定历史阶段中人们在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社会生活以及消费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消费行为和消费环境的总和,是文化在消费领域的渗透与发展。凤凰古镇(实为凤凰县城所在地沱江镇,又名凤凰古城)是中国旅游胜地,位于湖南省西部,著名作家沈从文出生地。古镇依山傍水,山青水秀,自然风景十分秀丽。加之古镇处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这里也充满了浓重的苗族气息,加深了古镇的文化底蕴。依托凤凰古镇旅游在我国整个旅游产业中带来的品牌效应,大量商家被吸引来到了这块聚宝盆淘金,他们迎合古镇内独特的情调,纷纷修建起了只会出现在都市里的音乐酒吧。如今,这些酒吧在古镇中的黄金地段抢滩登陆,成了景区内一股强势的新生力量。伴随着大量酒吧的存在,凤凰古镇变得不再安静,取而代之的是充满了现代化气息的灯光和音乐,它们诠释着古镇这一新生的酒吧现象。
1 酒吧现象在古镇旅游中出现的原因
随着近年来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消费方式已经逐渐由物质的消费转向了文化的消费,尤其是旅游文化。于是,国内许多旅游景点纷纷开始以各种新奇的形式来打造自己的旅游文化品牌。其中“古镇”旅游尤为突出,包括耳熟能详的丽江古镇、周庄古镇、平遥古镇、凤凰古镇、黄姚古镇等。在这些古镇中,大多数会存在一个共同的元素,那就是酒吧。当下包括凤凰古镇在内的我国古镇里的酒吧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摇滚酒吧,以摇滚音乐为酒吧表现主题元素,充斥着各种舞动和跳跃的旋律,成为很多充满激情的年轻人所向往的场所;另一类是,相对而言比较安静的清酒吧,一个歌手,一把吉他,一段旋律,就能填满不大的空间。一些比较文艺、文静的游客更倾心于这种酒吧。酒吧现象在古镇旅游中出现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1 景区独特的旅游环境
我国古镇旅游的发展历程从一开始就走得顺风顺水,在面对国内外如此庞大的一个旅游市场和数以千万计的游客,古镇旅游大可不必太过担心在市场上无人问津。回顾以往的旅游方式,大多是以自然山水为主导,游客从一个集散点出发,经过舟车劳顿到达景点,然后花上几个小时来游览,接着又带着倦怠的身体驱车返回集散地。这种旅游方式和过程总会在欣赏完心仪的景观之后心生一些疲惫,或多或少地削减了旅游主体的旅游欲望。然而随着古镇旅游的横空出世,它所不同于前者的优势也就很好地体现了出来。它更多地给游客一种旅游途中的归属感,让游客身在镇中,既能游览到以古镇为中心周边的相关自然旅游景点,又能享受到古镇中各种衣食住行的方便快捷,更能被古中独特的民族或地域文化气息所熏陶。酒吧文化恰好就很巧妙地融合到了这个旅游链条之中,所以这种介于大都市和纯自然风光之间的旅游环境,成为了酒吧文化孕育而生的良好沃土。凤凰古镇本身就依山傍水,四周的自然风景不占少数,镇中的店铺门面,夜宵小吃也让人眼花缭乱,这样高人气的小镇,自然就为酒吧的出现埋好了伏笔。
1.2 旅游主体的消费心理
旅游产业中最核心的一个环节就是旅游主体,这个环节的好与坏直接决定景区的生死存亡。酒吧文化能够在各大古镇中站稳脚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它能够快速而且准确地摸准游客的消费心理和旅游心理。众所周知,酒吧的效益一般是夜晚大于白天,都市中的酒吧基本上是人们晚上消遣放松的场合。在这个功能上,作为旅游景区的古镇酒吧也完全吻合。游客白天外出游玩,晚上则自然而然地想要来一番全身心的放松,所以,酒吧就成了当仁不让的重要选择。性格外向的人可以选择摇滚吧,反之则可以安安静静地呆在清吧。这样的旅游方式不会让人有很重的疲惫感,而能让游客心里获得极佳的旅游舒适度。凤凰古镇酒吧文化的一个重要成功之处,恰好就是抓住了游客的消费心理,清晰地看到了消费文化给它们带来的商业契机,所以才在沱江两岸建立起了这样一条独具特色的“酒吧风光带。”
1.3 商家追逐利益的心态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及越来越多游客的涌入,旅游景区渐渐变成了商业区,本来是供游人参观休闲娱乐度假的场所,慢慢变成吆喝叫卖讨价还价甚至是坑蒙拐骗的集市。随处可见形形的商贩云集,各种旅游产品充斥于旅游景区。旅游的味道越来越淡,而商业的味道则越来越浓。酒吧文化在我国古镇中的泛化出现,也不可忽视缘于酒吧商家对于景区内存在的巨大利益的追逐,尤其是面对游客数量巨大的古镇,他们更加难以抵挡如此诱惑的经济效益。凤凰古镇如今已经成为国内旅游人气指数排在前列的古镇之一,在海外也有一定的知名度,游客数量断然不会缺少。面对这样一块“肥肉”,再加之上述两点原因,酒吧商家怎能错过这样一次大赚一笔的机会?
1.4 旅游资源开发商对古镇的针对性利用
旅游开发商就像领头羊一样,决定着整个景区的格局和走向,平衡着旅游景区内各种元素之间的关系。他们有权利也有义务规划好景区的未来发展,也必须根据游客的消费方式和消费心理不断优化和完善旅游项目。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景区的活力和承载力,使得景区内的各种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在古镇旅游中,相关开发商或旅游管理机构把酒吧这个“舶来品”纳入了他们允许存在的范畴之内,更或是还给予了一定的扶持,帮助其迅速发展起来。有了这样的做法,这种新的酒吧文化就如火如荼地在各大旅游古镇中传播开来。也鉴于有旅游资源开发商或管理部门这样的“呵护”,它的发展速度则已经超越了人们的想象。这一点,从凤凰古镇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茫茫多的酒吧立于沱江两岸,一片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特别是夜色降临,酒吧内的声光音乐折射出来的韵味,昭示着酒吧文化已经成为小镇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2 酒吧现象对古镇旅游发展的利弊
2.1 酒吧现象给古镇旅游发展带来的利好
凡是存在的就有其合理性,就像酒吧立于古镇中,肯定有它存在的相应意义。
首先,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面临着都市里的各种压力,除了很多物质上面的需求,人们更多地渴望在精神层面上也有收获,他们中大部分人愿意选择古镇旅游这种新兴的放松方式,所以,之前都市中的酒吧文化,如今被搬到了一批古镇之中,必定是符合大众消费文化理念的。正是这些不同主题的酒吧,使古镇变得更具情调与韵味,从侧面增加了古镇的魅力,进而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游玩,扩大了游客的来访数量,使得整个景区借助游客这个无形的广告达到宣传自己景区品牌的目的,从而慢慢扩大旅游景区的知名度。
其次,酒吧元素的介入,又进一步丰富了古镇里的旅游资源,让游客有了更多的消费选择,不仅局限于大多数景区所具有的一些共同旅游项目,比如逛商铺、品小吃等。景区旅游资源的丰富,反过来也能为景区长期发展做出贡献。在消费文化新颖多变的今天,只有不断寻求与众不同,才能在同领域占得更多的先机,保持自己的竞争力。
再次,酒吧在古镇里的传播效果,最直接的就是拉动了景区的经济增长。每天都有庞大的游客在酒吧里消费,这无疑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结合凤凰古镇来看,镇中的酒吧如今确实已经成为当地的一个品牌,许多游客都愿意从各个地方前来,感受这里独特的酒吧文化。酒吧文化也给凤凰带了一些新的旅游价值。
因此,凤凰古镇的酒吧文化在我国当下古镇旅游这个范畴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说明这个原本属于都市的行业,是可以被嫁接到另一个看似不相符的事物上面,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2.2 酒吧现象给古镇旅游发展带来的弊端
随着近年来古镇内酒吧越来越多,酒吧文化越来越浓烈,该文化已经开始走向了和初衷相背离的方向,它带来的是越来越重的商业化,游客的消费态度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有些游客去古镇,就只是为了去酒吧肆意地玩乐,并没有真正享受古镇旅游带来的其他文化体验。所以,我们应当看到如今酒吧现象对凤凰古镇在内的旅游景区带来的一些不良结果。
首先,旅游景区并非一般的商品之地,它具有社会公共空间产品的性质,其社会环境效益要大于经济效益。旅游资源是国有资源,以这些国有资源为基础而建成的旅游景区也同样属于国家,全民有共享的权利,所以旅游景区开发、管理者在经营管理的时候不应只考虑其经济效益,更应考虑到社会环境效益。旅游景区在为旅游开发者和当地政府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应该发挥它的社会服务功能,为当地和全国人民服务。
其次,过度的酒吧出现,势必造成旅游主体超载,这是旅游污染和资源破坏的一个主要原因,破坏了原生态环境;大量游人、车辆的涌入,产生了大气污染、噪声污染、视觉污染;大批游客涌入致使基础设施紧张,同时也威胁到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和生存环境等。在破坏景区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加速了设施的损坏和旅游资源的退化,影响旅游资源的质量和吸引力。
再次,@种现象也破坏了景区及周边的本土文化。旅游是一种文化现象,体验和了解不同的文化是旅游者的主要动机之一,旅游者出行的目的之一就是了解当地的原生态文化。一个国家或地区为游客提供的旅游吸引物、旅游服务以及所提供的食品、工业品、艺术品、交通、旅馆等所反映出的文化氛围、民俗风情、生活方式等,都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旅游者关注的重要内容。如果旅游开发商和景区经营者为了一时之私利过度商业化景区,势必破坏景区的本土文化,影响旅游者的旅游满意度。古镇旅游更是这样,酒吧文化不可反客为主,抢走了古镇最本真的旅游价值。
最后,酒吧过多也会影响旅游景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旅游景区过度商业化在短期内或许能使旅游企业获利或者获取暴利,但是从长期发展的角度上讲不利于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盲目开发、乱用资源、破坏环境、不尊重当地的本土文化、缺少保护意识,这不是在发展旅游,而是在破坏旅游。因此,旅游的发展不应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追求成长的长期化。
凤凰古镇内这几年来酒吧数量与日俱增,如此大规模的酒吧竖立在沱江边,大有成为当地景区霸主的势头。夜晚闪烁不断的灯光和喧嚣的声响,一直要持续到凌晨两三点,这和当初开发古镇旅游资源的意愿背道而驰,而且也给当地居民的正常休息带来了不小的困扰。这种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实在不应该被如此放纵,要是这样长此以往下去,凤凰古镇多年来打造出的旅游品牌就可能真的毁在酒杯之中,名副其实地成了一只飞不起的醉凤凰了。
3 理性对待古镇酒吧文化的可行之举
面对我国当前有些过于泛滥的古镇酒吧文化,想要对其进行一番整改和革新,必须从多方面入手,形成多管齐下的局面,让势头正旺的古镇旅游重新焕发光芒,继续散发出它迷人的吸引力。
首先,古镇旅游资源开发、管理方应该协同当地政府相关部门一起对古镇内酒吧的数量进行严格的限制,通过各种渠道的取证调研,计算出一个最有利于古镇长期发展的酒吧数量。按照这个数量来让酒吧在古镇内安家落户,开门营业。与此同时,对酒吧经营者的素质也要有严格的把关,确保他们所经营的酒吧环境、质量等符合相关部门的规定,不可出现不正当营业的现象。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将对古镇的外在形象造成创伤,甚至是不可挽回的局面。这一解决措施目前来看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它既保证了酒吧在古镇内的存活率,迎合了现代游客的消费观念,又避免了酒吧泛滥现象,恰当地处理了酒吧这个现代性较强的事物和古镇本身所具有的古典气质之间的矛盾。
其次,仅通过从直观上来控制酒吧数量并不算是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旅游资源开发、管理者可以面向游客的旅游消费需求,围绕古镇这个旅游核心,增加、开发更多其他符合游客胃口的旅游项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分散酒吧所承载的游客数量。这种措施或许需要一定的物力人力财力,但是对整个古镇旅游的景点构造无疑是有好处的,它可使景区的布局更加立体化,游客在面临游玩选择的时候,余地更加宽,渴望更加强。这样既增加了旅游资源的厚度,又降低了酒吧文化对古镇旅游的过分干扰,可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另外,适当地分化古镇酒吧区和文化区也未尝不是一条可行之路。在古镇原汁原味的文化密集区保留少部分具有特色的酒吧,这些酒吧如同一股新鲜的血液流入古镇旅游这个充满厚重文化底蕴的环境中,给其注入新的活力,让游客身在古镇之中也能充分享受到都市里的消费方式。同时开辟新的专业酒吧区,可以建设成一条“酒吧长廊”,各式各样的酒吧都可以各种形式存在于这里。这样的话,就避免了^量的酒吧文化染醉了古镇的本真文化,很好地把双方的优势集中起来,使古镇旅游的优势和魅力发挥到了最大值,有利于深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利用价值,进一步为其长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除了从旅游客体上着手以外,通过改变旅游主体来达到想要的目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条途径。例如提高游客的旅游审美度,让游客把更多的旅游经历放在古镇其他文化项目上,更多地去关注旅游的核心价值内容,然后才是伴随着一些相对的附带活动,就如同我们一直讨论的酒吧文化。不可把用来旅游的心情和态度全部投入到酒吧之中,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忽视了旅游消费的真正含义。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旅游资源管理部门配合当地政府在相应的媒介和古镇内进行必要的宣传,倡导游客形成积极、向上、健康的旅游观念,抵制低俗、不健康的旅游方式,从古镇旅游观念上慢慢改变游客。长此以往,一定能够在古镇景区内形成一股良好的旅游风气,这也是一种不断优化、完善旅游资源配置的过程。
凤凰古镇初期在这方面做得确实不错,镇中的酒吧文化和当地的苗家文化结合得恰到好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商业利润的驱使,该古镇渐渐成了一部分游客买醉的理想去处,通宵达旦地呆在酒吧里不愿离开,也成了这些酒客习惯的生活节奏,打破了原本宁静的古镇环境。这类人群与酒吧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对古镇旅游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所以凤凰古镇需要在这方面逐渐进行改善,由点及面。国内其他古镇或多或少也存在这样的酒吧文化,如何妥善处理好这类问题,应该成为我国古镇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4 结语
如今的消费文化多种多样,旅游产业有幸能够成为其中的组成部分,其中古镇旅游更是占据了重要地位。一方面,我们应该让酒吧文化在古镇中扮演一个合适的角色,让它来为古镇增光添彩;另一方面,通过古镇旅游这个市场,也让酒吧文化得以合适地发展,实现它真正的价值。这样相辅相成的关系才是每个有酒吧文化的古镇应该追寻的目标。我们相信,包括凤凰古镇在内的旅游业会寻找到一个契合当代消费文化的平衡点,进一步促进自己未来旅游产业的发展,最终成为旅游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因子。
【参考文献】
[1]王昌忠.美学审视下的中国当今消费文化[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2.
[2]罗明义.旅游经济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