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艺术素养范文

时间:2023-11-17 17:47: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提高学生艺术素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提高学生艺术素养

篇1

关键词:初中美术;发挥功能;改进教法;提高素养

教师要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审美能力、综合素质为出发点,以创新策略、改进方法、优化过程为落脚点,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兴趣、催生学习情感,让学生在“宽松愉悦、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深入思考,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创作水平,展现自我、增长才干,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一、剖析教学现状,把握学生心理,让美术教学走进学生心扉

当前,有的学校对美术教学已有新的认识,但对美术学习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在思想上不够重视,让文化学习挤兑了美术教学;有的学校因美术资源、师资力量的限制等客观原因,制约了美术学科的发展,影响了素质教育教学的进程。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初中美术教学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越来越深受学生的喜爱,成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能力素质的重要学科。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把握学生的美术基础、情感爱好、认知能力,为学生讲清美术学习的动态,讲透美术学习的方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素质发展、成长进步,坚持从实际出发,整合校本资源,挖掘学生潜能,创设乐学情境,让学生想学、乐学、愿学,不断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审美能力、艺术情趣,提高学生素质,为更多的学生开辟多维成才的渠道,为社会输送更多的艺术人才。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美术学习之中。欣赏课对初中学生来说,是比较能让学生感兴趣的课型,可以让学生开阔眼界,提高审美意识。笔者在教学《外国肖像画赏析》一课时,我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亚威农的少女》《卡思维勒像》《蒙娜丽莎的微笑》等美术作品,让他们知道每幅画作的背后都隐藏了丰富的故事,从而激发学生们浓厚的学习兴趣,进一步让他们了解中外美术作品运用线条的异同,以及印象主义、立体主义的主要作品及相关知识,拓宽学生知识面,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作品内涵,在形象直观中催生了学生丰富的情感,让美术走进学生的心扉。

二、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用美术教学促进学生成长

教师要坚持面向全体发展的理念,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巧妙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识冲突,激起学生形成强烈的求知欲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全身心地学习美术、主动探究,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素质提升。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实现师生、生生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个性特长的互补,提高美术技能、创作水平,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而且要发挥学科之间相通相融的特点。教师要为学生构建“一科多知,多科渗透”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美术知识,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接触丰富的材料,指导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学会求知,学会创造,获得更多的知识与能力的迁移,以提升知识的价值。

三、结合教学实际,联系生活施教,让美术教学引领学生思维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现实学用美术,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和大自然去观察、去体验,去发现、去创作,让学生用心观察事物的外在特征,用心去体会事物的内在特点,让学生领略自然的风光,在创作、学习中体会艺术的真谛,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思辨能力、思想素质。笔者在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到公园去观察、写生,为学生创作积累素材,指导学生创作,不但激发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如,教学《线的魅力》时,我为学生展示了古人的生活情境、装饰用品,启发、引导学生与现实的情景进行比较,学生在我的引导下,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不但感受到古人生活中的线条,而且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他们充分体验了古人的智慧和线的美感。

综上所述,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教给学生一定的美术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用美术促进学生快乐学习、成长进步,全力推进素质教育进程。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2

一、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

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入早先准备好的教学进度,让学生在教学中对某个话题或某首歌曲产生兴趣。多媒体是音乐教学的重要教学工具,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去引导学生,比如通过不同的课堂情景来配合教学课堂的各种预先备课要求,并且不断形成活跃互动的良好课堂氛围。我们可以通过欣赏音乐来认识音乐家,并使学习成果从大家的观后感的讨论中得出,如此进行的师生间的情感音乐交流和沟通,对学生自身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作用。

二、讲究课堂教学艺术性

音乐课和其他课程不同,在课堂上应着重于学生的审美体验活动。在音乐课堂上,使用幽默的语言才能抓住学生的心。例如欣赏《梁祝》中经典的歌词:“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千古传颂生生爱,山伯永恋祝英台。”教师在讲解歌词时,这样说:生生爱和永恋就是海枯石烂和永不变心;教师也可以这样说:我们两人在一起,立刻登记去领证。领证之后不变心,谁个变心不是人。意思不变,味儿呢?感觉如何?同样的课,只要授课语言幽默了,整个过程就不一样了,会使学生笑声不断情绪高涨。

三、?v究课堂组织艺术性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带给学生不同的音乐情景,良好的音乐情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音乐素养,还使学生在学习音乐时感到身心愉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传统音乐融入到流行音乐中,两者相互结合,使学生对整个音乐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充分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教师也可以借助媒体通过插播动画的方式,使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欣赏音乐,得到美的享受。教师还可以穿插弹琴、唱歌或舞蹈等多种有效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注重音乐作品的情感性

篇3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中明确提出了以学生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这里的“语文素养”应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而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在课堂。通过十年来的语文教学工作总结,我觉得打造艺术性的课堂,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富有艺术性的课堂,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把知识轻松、愉快而有效地输入学生的头脑中,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下面结合高中语文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作法。

一、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引导艺术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首先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因此课前老师应根据教材的需要精心设计导入。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场,是师生凭借教材进行的最初信息交流。导入虽然在一堂课中只占很少时间,但是它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好的开头意味着成功的一半,因此潜心研究导入的方法和效率,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特别重视的问题。可以用一段小故事,一个生动的事例,一个形象的比喻,一段欢快的音乐等,使学生在教师巧妙地导入下,进入一种艺术氛围中,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增强学生求知欲望的调控艺术

语文课堂教学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要使其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步骤进行有序活动,教师必须随时了解学生课堂学习情况,适时调控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过程、方法、训练方式及学生的情绪等因素,以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对课堂教学的调节控制能力是教师必备的三项能力,即设计能力、调控能力、评估能力中最难把握的,因而它也最能体现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准。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变量的动态系统。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要求教师随时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面对意外发生的情况,敏感地洞悉学生思维活动的势态,迅速作出反应,及时采取恰当措施。高超的应变能力不是教师无原则的随心所欲,我觉得它应该建立在这样四个基础之上: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精通教材和谙熟教法。

三、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结课艺术

篇4

此次调查结果令人惊诧不已:只有2%的学生勉强算得上经常阅读文学作品;95%以上的大学生说没有什么书籍对自己产生过重大影响。对“你是否有一个长期为之奋斗的目标?”和“你心理会经常记起他人的恩情或优点吗?”作出肯定回答的大学生也寥寥无几。对“你会经常不图任何回报帮助他人吗?”“你做一件事前,会先考虑对方或他人的感受吗?”“与他人发生矛盾时,你经常选择主动沟通解决吗?”等这些问题的回答都不尽人意。最令人痛心的是,居然有过半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是人文素养。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面对如此情形,深感悲哀。这说明艺术类大学生在人文意识、人文素养方面非常欠缺。艺术类大学生相对虚荣心较强、急功近利,他们忽视了汲取人文知识提高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其中,大部分学生自制能力较差、没有坚定的人生理想。因此,这些大学生价值取向脱轨,不能以实事求是、诚信的态度为人处世。因此,艺术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迫在眉睫。在教学中如何实施人文素养的提高呢?我们把探究的视角投向了英美经典文学作品阅读与赏析。

二、英美经典文学的教育功能

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如何选择?教师必须指导大学生阅读经典著作。经典需要我们认真对待、花力气、下功夫。我们得先向经典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经典的真正价值。读世人公认的名著,开卷有益。名著欣赏就是与伟人面对面地交流的过程。因此,阅读经典名著就是一条获取真理、提高个人修养的有效途径。

(一)丰富大学生的情感。文学作品阅读的过程是体验他人情感、震撼自己心灵的过程。大学生涉世不深,对人生感悟浅薄,在形形的文学人物身上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人类复杂的感情。比如:霍桑《红字》中的海斯特传递给读者善良、宽容、忍耐,爱情、母爱与友爱的伟大等优秀的品质;梭罗的《瓦尔登湖》传递给读者的是大自然的纯美和宁静、人类的暂时孤独感、人与自然的和谐等不一样的美感。在实际交往中,这有助于增进对他人的谅解和信任,有助于和他人建立长久的友谊。感情丰富的人都富有同情心、爱心,善于为他人着想,心态平和,态度谦虚,敬重他人,知道感恩等基本的人文素养。这也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前提。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素质被行为化为乐于助人、礼貌待人、温文尔雅、乐观向上等。良好的人文素养具有感染和迁移的功能以及扩散与泛化的规律,这种以情动人、以情育人的交际方式会使得更多的大学生受到熏陶、感染,从而提高整体的人文素养。

(二)形成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首先,英美文学是世人公认的西半球的优秀人类精神活动成果,也是东方文化孕育长大的大学生们精神和思想营养的重要补充。千条人生路、万种生活态,每个人亲历边角而已。如果要在短暂的时间内感悟缤纷的世界、丰富的人生,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借鉴于优秀文学作品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其次,经典文学阅读有益于人的性格、气质塑造。英美文学名著是智者洞察世界、体验人生的智慧结晶,是伟人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的思想成果,大都具有超凡的教育指导作用。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一直深刻而恒久地影响和感召着世人。

(三)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尤其是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精力旺盛,富有激情,可塑性强。让他们充分认识文学对其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指导他们主动地去学习优秀文化。阅读中思想的共鸣、情感的波动将潜移默化的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产生重要的影响。比如阅读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女主人公卑微的出生、恶劣的生长环境、痛苦的遭遇,足以让当今的大学生反思自己应该感恩这个时代、感恩这个社会、感恩这个国家、感恩父母无偿地给了自己这么多。当今中国社会方方面面发生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改革与进步,包括人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文化价值观念等。在优越的社会环境、安逸的生活条件下,部分大学生迷失了方向,丧失了理想与斗志,重物质和利益,多多少少人生观发生着扭曲。国家正在实现伟大中国梦,中国梦也就是十几亿中国人的个人梦。因而,大学生有必要运用文学赏析来打造精神、坚定信念、修正世界观、实现梦想。文学作品中传承着人类优良的人文精神,能够培育大学生理智、健康地追求真、善、美,能够引导大学生自觉地恪守道德防线、维护人格操守。

三、结语

篇5

一、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应该注意的问题

1.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参差不齐和思想上不重视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义务教育课程为基础,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对结果作出正确评价,并形成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使高中学生发展为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但由于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列入毕业考试的科目,部分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平时很少开设甚至不开设信息技术课,等到这些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几乎不了解信息技术,即使了解,也知之甚少。

在这种情况下,在高中阶段如果依据新课程标准来实施教学,就给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那么谈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另外,虽然现在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已经列入会考、学业水平测试或高考,但由于考试的内容过于简单,通过率很高,导致很多学生在思想上不重视,上课时不认真听讲,操作时不按照要求去做,这些都影响着他们信息素养的提升。

2.信息技术教师方面的原因

信息技术教师是培养和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实施者,信息技术教师信息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新课程目标的实施效果。要将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目标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信息技术教师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理论和技术,更要具备很高的信息素养。但目前信息素养高且教学经验丰富的复合型教师非常少。首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主要是大专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他们一般在计算机理论和技术操作上比较熟练,但缺少社会和生活等其他方面的知识广度和深度,导致信息技术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不高。其次,很多信息技术培训往往局限于一些理论培训,缺少如何培养和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实践培训,因此不能有效地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的能力。第三,现在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不但要承担教学任务,还担任其他方面的烦琐工作,他们从早忙到晚,很少有时间来加强自身的学习,无法集中精力改进教学,影响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3.信息技术学科自身的原因

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不仅涵盖面广,而且与许多学科联系紧密,而信息技术仅仅是它的一种工具。另外,现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所开设的课时也很少,如果仅靠信息技术教学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就显得很乏力。

4.终结评价机制的影响

新课程虽然已经实施了好几年,但最终评价的方式就是通过考试来检验教学成果,而且考试的题型和内容很难检验学生的信息素养,比如选择题和填空题大多是一些基本理论和一些软件的某些操作步骤,而操作题纯粹就是对某一软件的操作。考试内容大部分过于简单,题目的质量不高,因而不能完全体现学生的信息素养。另外,信息技术考试能否通过影响着学生将来的高考录取,使得考试通过成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唯一选择,使得平时的信息技术教学纯粹是一种应试教学,影响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对策

1.制定相应的政策制度和评价标准,为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作保证

国家相关部门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制度,确保在中小学开好开足信息技术课程并进行监督,对违反制度的学校要作出相应的处罚。对所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制定相应的评价和考核标准,以提升信息技术教学的地位,这样从制度上保证信息技术课程的正常开设和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2.不断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必备条件

教师的信息素养状况对学生的信息意识和学习热情有直接的影响。从原来的纯技术教育,转向技术教育基础上的信息素养提升的教育,需要教师挖掘技术所蕴含的方法和思想,挖掘信息社会和生活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以及知道信息技术是怎样影响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首先,教师要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多学习,拓宽知识面,提升文化素养,不断进行创新教学实践。其次,主管部门要创新培训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培训的实效性。要以典型的成功案例引导教师在交流和分享中学习他人长处,自主建构新课程倡导的教育教学新理念。第三,多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成长。

3.把信息素养教育整合到各科教学中去,通过多学科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一种涵盖多学科的综合能力,把信息素养的培养整合到各学科中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又受到信息知识的熏陶和信息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把信息技术当做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的认知工具。各学科教师要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对本学科进行辅助教学,要实现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而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一种演示工具。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育思想和方法,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并应用到教学中,如建构主义理论等。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根据需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问题探索、信息交互、自主学习等,从而达到培养和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

4.制定科学的考评机制,为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指明方向

考试内容和形式直接影响到教学过程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但当前的考试内容和形式明显地制约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和教师能动性的发挥,需要进行改革。首先,要设计出符合新课程理念、难易适中的题型,不要纯粹考查某个理论知识或某些技术操作,试题的内容和形式设计要充分体现过程化、人性化,面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原则。这就要求试题设计者对信息技术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把握要准确,对信息技术的理论和技术掌握要透彻。其次,要突破技术瓶颈,设计出人性化、交互性强、容量小、易运行且安全的优秀评测系统。这些都需要主管部门认真研究并加大投入。

三、结束语

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科学的且与时俱进的。虽然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历史较短,在实施过程中可借鉴的经验较少。但是只要我们从思想上重视,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积极投身到课改中来,持续不断地从事新课程的体系、内容、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完全能够实现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新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 曹恒来,薛冲.信息技术新课程实验的成绩、问题与对策[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4):19-20.

[2] 蔡福民.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冷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4):25-27.

[3] 祝智庭,顾小清.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1):37-41.

篇6

一、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意义

音乐素养主要包括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生观的塑造,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音乐教育开展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将音乐教育工作与学生的情意素质之间进行必要的联系,进而能够激发学生的音乐思维,帮助学生形成一种高尚的品质。这样就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音乐素养,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需要为学生提供一种娱乐性比较强的音乐教育形式,这样就能够将音乐教育引入到教学工作中,以便完成对学生的人格的塑造,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素质。

二、国际化背景下对学生的音乐素养进行提高的主要措施

(一)努力做好基础性的音乐教育

在音乐教育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值得注意的是:音乐课程教育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学生缺乏必要的音乐素养。学校和教师也不能对学生的音乐素养形成一个足够的重视。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让学生能够成为艺术家,而是应该让学生掌握基础性的教育要点。在这个过程中,音乐教师应该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努力做到教育理念的与时俱进,并在教学的过程中,紧密结合当前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同时,能够针对音乐教育的主体,努力开发学生的音乐思维,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这样就能够在学生的音乐教育中起到一定的导航性的作用。

(二)学校要积极开展必要的艺术活动

当前,学校和老师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的过程中,学校应该开展必要的音乐艺术活动,以便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学校还应该设计一些审美性比较强的艺术活动,这样学生就能够积极参与到不同形式的艺术活动中,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就能够积累到更多的经验,也能够在于他人的合作中感受到快乐。教师在日常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选拔一些有潜力的特长生进行培养,同时也成立一些艺术团体,并成立专门的艺术小组来进行歌唱表演。与此同时,学校还应该在每个学期开展必要的艺术团招募活动,并将招募的名额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参加艺术团的兴趣。在招募的过程中,学生在通过考核之后,教师还应该认真进行研究,这样才能对学生名单进行确定,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出更多的具有高超音乐素养的音乐人才。

(三)建立完善的音乐教育评价机制

在当前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想要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就必须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激励和评价体系,进而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有效了解到自己的进步,也就能够增强学生的信心,使学生的音乐素养能够不断地提高,也同时提高了当前音乐教学工作的质量。音乐学科是一项实践性比较强的内容,对这门学科的教学质量进行提高,不仅需要对学生的音乐成绩进行有效评价,还应该结合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与实践,一边促进音乐教学工作的深入发展。

在评价的过程中,评价对象要有一定的发展,这样的评价方式就会变得更加灵活。同时,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利用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让学生能够有一个相互激励和竞争的平台。例如:某音乐教师在期末考核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特点制订了相应的考核内容,内容的设定也是十分的丰富多彩的,这样也对学生的音乐学习情况进行了有效的考核,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在建立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还应该结合学生的艺术特色,针对不同学校的不同特点,来对相应的艺术评价体系进行完善。同时,还应该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让学生为了提高标准而努力,这样就能作为评价学生音乐素养的关键标准,有效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审美观念

音乐教育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应该帮助学生树立必要的审美观念,通过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来对学生的道德情操进行启发。同时,将音乐教育与音乐艺术教育进行有效的结合,还能够让学生进行必要的融会贯通,进而对学生的道德情操进行必要的启发,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道德观念。在音乐教材中,很多歌曲都是经得住考验的优秀作品,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老师应该烘托课堂教学情境。例如:某音乐教师在让学生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过程中,应该先为学生讲述一些革命先烈的爱国故事,并利用课件为学生演示国旗飘扬的图片,学校同时可以结合集体的升旗仪式来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之后再播放一些爱国歌曲,就能够引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进而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五)加强对学生的音乐实践教育

音乐教学并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因此,需要借助一定的实践教学工作来完成。在进行音乐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音乐教师应该营造良好的音乐表现氛围,与学生之间建立起比较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同时,也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体验音乐学习的乐趣,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篇7

【关键词】改进;美育教学;审美素养;人文素养

一、美育在育人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独特作用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界对美育在育人方面的重要意义和独特作用,已经形成共识;美育研究、美育理论、美育实践都有了较大发展;教师对于美育的自觉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也不断得到提升。“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一要求把美育明确定位为素养教育、通识教育,而非职业教育、专业教育;定位为以人为本位的情感教育,而非以技术为本位的单纯的知识教育。这无疑对改进美育教学,让艺术教育类通识课程回归美育,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这一要求还指明了改进美育教学的目标。审美素养是脱俗的、纯洁的,人文素养是入世的、为民的,因此,“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意味着改进美育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培育以俗的态度入世的人,即培育以纯洁、高尚、先进的价值目标和情感态度,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利人和为民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从而为社会进步发展做出贡献的人。

二、改进美育教学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改进美育教学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以动人的课堂教学,让学生的情感世界得以纯洁化和高尚化。美育主要是一种情感教育,是作用于人的情感和心灵的教育。在我们的美育教学中,美育发生作用的机制或效果是“感动”,是“动之以情”。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当好这个角色,美育的实施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它是教师走进学生情感世界或心灵世界的捷径。所以,美术课的色彩、音乐课的音符、语文课的文字、历史课的记忆,都应是富有动人的情感的,而非单纯的技巧和知识。美的特征之一就是动人性,就是能感动人、打动人;不能动人,就没有美,也不会有美育。

三、如何更好的运用音乐课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音乐作为一种声音的艺术,有其独特的魅力,而音乐教育,尤其是小学音乐教育,更是一门教育的艺术,她对孩子情感的陶冶、智力的开发、个性的张扬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音乐课中歌唱是音乐课教学的最重要的手段,大多数音乐课都是教唱歌曲,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有的老师就很少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时一学期学完了,学生都会唱了,但是几乎没人知道这些书本上的歌都是表达什么样的意思,有什么样的创作思想等等,没人知道,就好像古代的一个成语“人云亦云”。照此下去,音乐课的作用也就少之又少,而国家早就提出的素质教育更是无法真正的实施。尤其是对于孩子们,当他以后每听到一首自己认为好听的歌曲想学的时候,也不管歌里到底唱了什么,就只管学了,这还不算,更有甚者,接触不健康的歌曲,从而模仿歌词的内容,做出一些错误的事情,那才真是后悔莫及了!而追根到底就是缺少基本的音乐审美能力,不能正确的分辨好的音乐,我觉得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引导:

(一)引导学生主动愉快地歌唱

在提倡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的歌唱教学要面向全体,并引导孩子们能用心、用情,主动地积极地投入到歌唱活动中,自然而然就会唱出动听的歌声,也给每个孩子带来欢乐和愉快。

(二)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歌唱

我们教师首先要引导孩子大胆地创新,独立地思考,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现在提供给孩子学习的歌曲一般都是开放性的,都留有给孩子探索创编的余地,例仿编歌词、根据歌曲创编动会唱这些歌也就作、用不同的形式、感情、速度演唱歌曲等等,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孩子创造性的发展。对于孩子的创造行为,我们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教师应当结合教材讲音乐故事,将古今中外音乐家传记,名人与音乐,趣闻轶事,作品珍闻等用故事形式讲给学生听或让学生讲,在学生细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三)寓德育于教师的自身形象之中

假如教师不爱自己的事业,对自己的家乡,自己的民族缺乏亲情,对追求真善美没有热忱,他就不可能从教材中挖掘深刻的内涵,也不可能按《大纲》的要求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去。

一个献身于音乐教育事业的教师应当具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丰富的知识,认真的态度,这将会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教师整洁大方的衣着,自然端庄的教态、形象生动的语言、富有激情的歌唱,优美动听的琴声,准确娴熟的指挥、工整认真的板书都会时刻影响着学生,使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特别是教师的师爱品质,道德行为对学生一生都可能发生着影响,因此,教师必须从自我做起,平时严格要求自己,抓好个人师德修养,为人师表。

四、改进美育教学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改进美育教学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深入的课堂教学,培育学生关怀人、关心人的情感与情怀,使其情感世界得以更好地社会化。人文素养的核心内容就是关怀人,关怀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理想。它要求美育教学要着重培育学生关怀人、关心人的情感倾向,养成他们以人为本的价值情怀。

五、小学生音乐素质培养研究与实践

美育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而艺术教育是与美育联系最为紧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要加强音乐、美术课堂教学,高等学校应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我们认为,小学艺术教育不仅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而且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他们的艺术审美修养的基本素质,而不是针对少数学生,提高他们的艺术技能技巧的培训教育。但是,小学艺术教育要培养学生哪些艺术素质?通过哪些途径和方法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是小学艺术教育必须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很明显,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有得于我们对小学艺术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面有较为清醒的认识,促进小学美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有利于通过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总之,光有思路不行,重在执行,重在实效,重在发展,重在评价。要有一盘棋的思维,在摸索中前进,不断创新,合理配置我校艺术教育资源,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这样一定能开创具有国光特色的艺术教育新风貌。

【参考文献】

[1]《音乐学习与教育心理》

篇8

一、明确培养目标,制定授课计划

综合素养全面是笔者学校确定的“3+4”本科贯通培养班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中一项重要目标。综合素养包括文化素养、艺术素养、体育素养、文明素养、职业素养、社会能力素养等诸多方面,艺术素养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体现一个人综合素养的主要考量指标。

艺术素养是一种审美素质。它是通过对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建筑等一切美的东西的认知和感受,来提高人们的内在审美能力。

具备艺术素养主要是指具备艺术的基础知识与审美能力,并使这种知识与能力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由内而外体现一个人的艺术气质。这种气质一旦养成,将会如影随形,伴随一生,使人终生受益。

因此,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就要从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入手,提高他们的艺术审美能力。明确这一目标后,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成立了艺馨话剧社,在对学生系统介绍话剧基本知识、中国话剧发展史,以及观摩了经典话剧后,排演了话剧《白毛女》《雷雨》《日出》等经典剧目;开设了世界名画欣赏、经典名曲欣赏两门选修课,精选了100幅世界名画、100首中外经典名曲作为授课内容,制订了详细的授课计划,在高一至高二4个学期为学生开设较为系统的名画、名曲欣赏知识讲座,使学生在接受名画、名曲和话剧艺术熏陶的同时,提高艺术审美能力,艺术素养显著提升。

二、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话剧社成立之初和刚刚开设选修课时,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活动和上课时出勤率较低。为扭转这种局面,笔者除了采用电子白板、投影仪、多媒体等方式进行课堂授课外,还建立了微信群,借助现代传媒手段在群里布置预习和课后作业,在群里讨论课上讲授内容,并在节假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参观热河书画院画家的作品展、热河民俗博物馆的展览,观看避暑山庄清宫音乐社的演出、承德大剧院音乐会演出、承德话剧团小剧场演出等,将课堂移出教室,走向更广阔的艺术空间,使学生沉浸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艺术熏陶。在每次观看展览和演出后,让学生写欣赏感受,然后放在群里让大家浏览,或是选出优秀者的文章在课上朗读,或者投稿给校园广播站、校报、校园网站。此举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另一方面也向全校宣传了“3+4”话剧社和艺术选修课,带动全校学生亲近艺术、提高自身素养,并借助学生的社交圈,提高了“3+4”专业的知名度,取得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通过上述措施,到高二下学期,笔者任辅导教师的艺馨话剧社有成员32人、3个排演小组,达到了学校提出的活动有固定时间、固定人员、固定场所的“三固定”要求,是“3+4”专业中4个二课、社团中活动最好、成员最稳定的社团。笔者任课的名画、名曲欣赏选修课,学生稳定在56人,因小班教室容纳不下,只好到大合班教室上课。在学期末的学生评教中,话剧社和名画名曲欣赏课均得到学生好评,优秀率为96%,居二课、社团和选修课之首。

三、多方引进资源,丰富授课内容

在开设名画名曲选修课和成立话剧社之前,笔者只在大学学习美学概论,艺术专业的基础知识底子薄弱,开设选修课和辅导话剧社尚显吃力。为此,笔者重新拾起在大学学过的美学课程,在网上观看美术、音乐、话剧方面的基础课程讲座,研读中国美学大师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宗白华老先生的《美学散步》。关于西方美学,拜读了傅雷大师的《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通过充电学习,自身的艺术素养有了很大提高,给学生授课时也有了底气。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丰富授课内容,经学校批准,笔者还邀请承德民族师范学院音乐系和美术系的教授来校给学生开设讲座,教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向同学们讲授欣赏名画、名曲的方法,他们的讲座声情并茂,激情澎湃,还与讲座现场的学生互动,讲到精彩之处,场内掌声不断,气氛十分热烈,讲座效果超出了预期。此后,艺术选修课上座无虚席,再无逃课情况出现。因为学生已经意识到,艺术素养培养是对人终生有益的事情,而不翘课是对老师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这也是个人综合素养提高的表现。

四、引导学生实践,切实提升素养

为了检验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2015年上半年期末,艺馨话剧社接受学校欢送毕业生文艺晚会的演出任务,重新排演了话剧《白毛女》选段。此前话剧社活动时,虽然作为教学实践内容排练了此剧,但那只是练习,而要正式上台演出,就要对剧本精心修改,重新选定演员,准备服装道具。为给即将离校的毕业生奉献一场精彩的演出,笔者和剧组成员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反复观看网上演出视频,一遍又一遍地排练,但总觉得不尽如人意,又不知如何改进,排练遇到了瓶颈,难以突破。

面对困境,笔者向领导提出,聘请专业演员辅导,打破排练僵局。经多方努力,请来了承德市话剧团的副团长――一位有着四十多年演出经验的老演员给同学们辅导。专家观看学生的排练后,立即指出了其中的问题,并亲自示范,从一句台词、一个眼神开始进行纠正。经过20多个小时的精心辅导,同学们的演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增强了他们登台演出的信心。经过认真排练和精心准备,在欢送2015届毕业生的文艺晚会上,艺馨话剧社排演的话剧《白毛女》选段成为当晚演出的亮点,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演出获得巨大成功。这个话剧片段的上演,也改写了笔者学校文艺演出中从未有话剧演出的历史,在学校的文艺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此后,该剧目又作为经典节目为省教育厅领导和技能节来校参观的家长演出,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排练和演出的艺术实践,既锻炼了学生、挖掘了学生的艺术潜力,又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这种素养已经逐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话剧社成员和选修艺术欣赏课的学生有着与众不同的气质,他们也成为学校和班级的文艺骨干,他们用自己内在的艺术素养,为学校和班级的文艺工作发挥着自己应有的作用。

篇9

摘要:艺术知识和艺术技能是幼儿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重新架构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结构,调整艺术教育课的比例;激发学生学习艺术教育课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艺术教育课重要性的认识;改革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课的教学,提高艺术教育课的教学效益;能够培养出既有较高综合素质又能够适应幼儿园艺术教学活动的“应用型”、“艺术型”的幼儿教师。

关键词 :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基本策略

艺术知识和艺术技能是幼儿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据。在幼儿园的艺术教育中,幼儿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艺术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技巧,否则就无法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目标也就无法实现。因此,为幼儿园培养专业化幼儿教师的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帮助学生掌握丰富的艺术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技巧,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方能提高其综合的从业能力。

笔者通过对自己进行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实践的总结和探索,认为要使学生掌握丰富的艺术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技巧,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出符合幼教需要的有就业竞争力的幼儿教师,宜采取如下基本策略。

一、重新架构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结构,调整艺术教育课的比例

诸多研究表明,3~6岁的幼儿正处于艺术能力形成的关键期,而影响幼儿艺术教育水平高低的关键则是幼儿教师的艺术素养。幼儿教师作为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最直接的组织者、实施者、创造者,必须具有丰富的艺术专业知识、较高的艺术教育水平和较强的艺术教育技能。幼儿教师职业素质所包括的会写、会画、会唱、会弹、会舞、会做也正是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所必需具备的基本技能技巧。

课程结构是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是课程实施活动顺利开展的依据。要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职前教育阶段形成良好的艺术素养,就必须在课程结构中,重视艺术素养和技能的培养,调整艺术教育课的比例,删减那些用处不大,专业性不强的公共课程,适当地增设艺术课程,使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教育有足够的时间强化学生基本艺术技能技巧的训练。如除开设必修的音乐基础(乐理、试唱练耳、琴法)、美术基础(素描、色彩、设计、简笔画、手工)、舞蹈基础(基训、民族舞、幼儿舞)和幼儿园艺术活动指导课等外,还应开设一定比例的选修课,如幼儿园实用美术、幼儿园环境艺术、幼儿音乐创编、儿童歌曲即兴伴奏、幼儿舞蹈创编等。开设这些丰富多样的选修课,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创作能力,而且还能增强学生对幼儿音乐、美术、舞蹈的审美情趣,并在表演、创编中获得丰富的艺术审美体验,从而提高其艺术素养。这不仅能使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教育课程贴近幼儿园实际,而且能增强该专业的实践性,缩短其岗位的适应期。

二、激发学生学习艺术教育课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艺术教育课重要性的认识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悦的心理状态,兴趣能使人们目标明确,积极主动,从而能自觉克服各种艰难困苦,获取学习、工作的最大成就。因此,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败。只有当学生对其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才会乐意去学,才会去积极思维,才会受教育于轻松愉快之中,才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去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要激发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艺术教育课的学习兴趣,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学生对艺术教育课重要性的认识。首先要使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充分认识到艺术素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艺术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高职高专美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它对于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及德、智、体、美等全面和谐发展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要使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充分认识到艺术素养是从事幼儿教育的基本素养。这就要求幼教工作者要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具有音乐、舞蹈、绘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弹、唱,画、跳的基本技能、技巧,形成能够欣赏音乐、美术、舞蹈等作品的基本素质。再次要使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充分认识到通过艺术进行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幼儿教育的指导思想。幼教工作者的艺术素养是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职业素养,只有掌握较宽泛的艺术基本知识,形成扎实的艺术技能技巧,培养一定的艺术审美能力、艺术创造能力和艺术教育能力,并能将自己的艺术素养转化为实际的教育教学能力,才能为自己将来成为一名既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又掌握扎实幼儿艺术教育技能的优秀幼儿教师打下基础。

三、改革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课的教学,提高艺术教育课的教学效益

1.要丰富艺术教育课的教学内容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教育

课不同于艺术专业的艺术教育课,要以满足幼儿艺术教育的要求为原则,要在传授艺术教育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进一步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独特的专业特性和要求,加强蜡笔画、手工制作、儿童歌曲的即兴伴奏、边弹边唱、幼儿舞创编等内容的教学。除乐理与视唱练耳、乐器演奏、声乐、舞蹈、音乐素养基础、绘画、手工制作这些基础内容外,可适当增设一些能训练学生弹(弹琴)、唱(唱歌)、舞(跳舞)、说(儿歌、故事创编)、画(画画)、做(手工、玩教具制作)等技能的课程。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艺术教育教师的素质

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教育教师必须是高水平、高素质的,不仅要有正确的审美观点,较高的鉴赏美、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还需要有广博知识和较高的专业能力。可以聘请知名的画家、书法家到学校兼课,也可以聘请艺术团体有实践经验的设计师到校指导艺术教育。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教育教师还应该是“双师型”教师。他们既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较高的教学水平,能较为熟练地进行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的教学,又能深入幼儿园,了解当前幼教艺术教育动态和前沿理论,具有较强的幼儿园实践教学素养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能够懂得幼儿园老师如何运用说、演、弹、唱、画、编等技能于教学之中进行艺术教育教学。

3.要改进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课的教学方法

苏联教育家孔德拉秋克说:“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妥善地运用教学方法。”承担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教学的教师要运用灵活、多样、针对性强、有特色的教学方法,让枯燥的课堂鲜活起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完成教学任务。由课内走向课外,由学校走向幼儿园,构建一个开放的课堂,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去接触原型,去感知,去领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艺术教育课的兴趣。

4.加强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艺术实践能力训练

艺术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必须多参与,多实践才会习得较强的艺术能力,因而应多给学生一些在实训室练习的机会。学生也应利用课堂内、早晚自习、课外活动等一切机会多到琴房、练功房、画室、手工室、陶艺室等实训室练习,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各种艺术课外活动。社团要多举行一些演出或术比赛活动,如声乐比赛、器乐比赛、幼儿舞比赛、儿童画创作比赛等,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生自己开展的艺术教育活动之中,给学生提供展示才华、创作及与同学间多交流的机会,以其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加强学生在幼儿园的见习、实习活动,采取集中见习、分散见习、参与式见习、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参与教育实践形式,让学生观察、思考音乐、美术、舞蹈在幼儿园的各种活动、游戏中是如何运用的,幼儿园是如何组织艺术课教学的,并主动参与,使学生组织、实践艺术能力在真实情境的依托下得到培养,促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离校前基本完成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

总之,在学前教育蓬勃发展的之际,通过对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课程结构的重新架构,随着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艺术教育课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和教学的改革,我们一定能够培养出既有较高综合素质又能够适应幼儿园艺术教学活动的“应用型”、“艺术型”的幼儿教师。

参考文献

[1]张建波.新纲要背景下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J].学前教育研究,2009(5).

[2]孙琳.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13(8).

篇10

关键词:高中历史;艺术素养;鉴赏能力;艺术创作

2009年始我校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课堂转型视阈下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实践研究”的研究任务。除了艺术课堂这一主阵地之外,我校各学科都在探索如何在学科上渗透艺术素养教育,主旨即是要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探索如何在学科课堂上渗透艺术素养教育成为我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下面就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如何进行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

一、艺术鉴赏及其能力培养的意义

文化是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的记载,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是构建和谐社会、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上层建筑领域的桥梁。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机构,人才的素质应该是综合型的。艺术素养的形成,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都是素质教育的内容。在历史课堂的教学中,在完成知识目标的同时,进一步进行艺术素养的教育,既是实践我校的课题研究,也是贯彻新课改理念的体现。帮助学生加强艺术的深层次认识和情感体验,进而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以及综合素质。

高中历史学科在内容上涉及文化史较多,在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进行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了解和感悟我国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以及异彩纷呈的世界文化。高中历史学科的新课标强调历史教学要让学生了解中外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及相关人物等历史内容。从这点出发进行艺术教学,使学生掌握和了解人类思想文化层面的发展轨迹,了解历史进程的基本特征;强调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关注学生艺术鉴赏水准的形成和提高;帮助学生理解文化传承、交融和创新的意义。

二、在教学中进行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

高中历史必修3中是文化史,课标对这一教学内容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探讨思想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影响,正确认识人类精神生产与经济活动及政治现象之间的关系,进而认识到思想文化的进步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的不可忽略的巨大影响。本册教材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汉字、书法和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特别是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以及中国悠久的文化艺术,从而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增加艺术素养。

1.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鉴赏

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体现在多媒体方面,多媒体具有直观、适时、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等特点。所以应用多媒体成为各科教学的首选,用以提高教学效果。在高中历史必修3的教学中可以选择利用多媒体再现,以视觉、听觉整合的形式,使学生领略艺术的价值和美感。

比如,在“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现那种精美绝伦的古代书法作品和经典的戏曲作品,在视听效果极佳的环境下,学生通过欣赏从而提高鉴赏能力,形成高品位的艺术素养。我国历史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积淀了丰富的华夏文化,从书法的艺术方面就可以看出,比如文字的进化正是体现了文明的程度,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演变,如果不是通过多媒体,很难让学生有一个全面而直观的了解。汉字的间架结构,是那么美妙绝伦,在书法家的手里,不是写字,是作画。起笔、运笔,无不体现出艺术性,每一个撇和捺,都是书法家的艺术设计结果。我国的国粹京剧艺术,更是我国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唱、念、做、打,一招一式无不流露出精美的神韵,如果不是多媒体的帮助,学生单纯听教师讲解,那么无论如何都没有直接观看的效果好。所以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京剧片段,进行适当地引导,让学生在欣赏中体会京剧的艺术美,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品位。

2.阅读感悟提升艺术品位

艺术素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艺术也是多元化的,文学、音乐、书画等等,都是提升人们精神生活质量的载体。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和艺术形式,形成学生头脑中的艺术元素,从而提升艺术品位。阅读是一种好习惯,在这一点上,历史和语文有一种相通。历史教材的文本以及教材知识的外延都需要学生通过文字去阅读和理解。我国是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悠久的华夏文化,醇育了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古典诗词、古代的文学名著,无不体现着我国文化的精良,特别是古典文学的内容,学生只有在细细的阅读中才能感悟古典文学的艺术美。在进行这一部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语文学习,在语文学习的基础上,去品读和感悟古典文学的艺术美。尤其是古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学最亮丽的一部分内容,一句诗词便是一幅画卷,其文字的精练和概括,匠心独具,美轮美奂。通过阅读,了解我国古典文学中诗、词、歌、赋的艺术形式,每一种文体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美。

高中生的文学阅读基底是比较厚的,所以在此基础上讲授古

典文学史,让他们再重新阅读回味,在进一步的阅读中品味和提

升。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古典文学的不同艺术形式,了解古典文学名家及其作品。鼓励学生从多个层面掌握古典文学的内容和创作形式。在阅读中提升自己,感悟古典文学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学家的精神世界和对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学生在品读中也拓宽了知识视野,提高了对文字的鉴赏能力,提升了文学艺术的水准。比如,在网络上搜索名家的作品,然后选择一些经典,特别是经过现代朗诵家朗诵的作品视频给学生播放,从而让学生感悟到文字的艺术魅力和古人对文字运用的那种登峰造极的程度。

3.欣赏领悟提升鉴赏品味

如,在“笔墨丹青中国画”一目的教学实践中,应该让学生明确中国画是我国特有的文化艺术,引导学生欣赏国画,了解国画的创作特点,甄别西洋画和国画的区别,体会中国画在作画材料、题材、表现技法、艺术风格等方面所独具的特点,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艺术发展史。教师可以展示我国画作中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的著名作品,让学生欣赏,体会画家绘画时的心情,体会画笔的精妙运用。

在有关“19、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内容的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西方的音乐创作及音乐作品,通过聆听音乐的音频资料,了解西方音乐创作的历程。学生在聆听中就实现了欣赏的目的,因而也提高了对音乐艺术的鉴赏能力,提升了艺术素养和艺术品位。

在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途径是多方面的,意义是重大的。教师只有明确教学的重点,才能够针对学生的实际采取必要的教学手段,从而实现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目标。让学生对文学、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各种艺术形式都有所了解,对各种艺术形式的发展都有所掌握,在学习中、在欣赏中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鉴赏品味。

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课堂转型视阈下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实践研究”论文(课题批准号GHB093192)。

参考文献:

[1]陈淑英.浅谈新课改下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问题[J].新课程:上,2011(03).

[2]宋颂.触摸历史感受文化:新课程高中历史文化史教学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