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活动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17 17:47: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活动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大课间体育;新课改;原则;对策
大课间体育于1999年被正式提出,其实质是传统意义上的课间操,只是在内容、形式以及时间上更加的多样化。从根本上讲,大课间体育的形成,是我国体育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产物,是在传统课间操基础上不断创新而形成的一种体育运动形式。和传统的课间操相比,大课间体育的活动时间更长,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广泛,学生的运动量以及负荷量更大,更加符合现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大课间体育已经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课间操,成为当前学生体育运动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大课间体育更应当得到广泛的推广和运用。并在大课间体育开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树立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为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一、新课程理念下大课间体育的基本特征
1.学生整体参与性
大课间体育活动并不同于班级所开展的体育活动,而是有学校组织和管理的一种集体体育活动,是一种全校性的活动。大课间体育的开展,要求全体在校学生参与,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种强制性,以确保学生的全体参与。
2.体育锻炼目标的多样性
新课程改革强调要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由此可见,体育锻炼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生的身体素质也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大课间体育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开展,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如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学生参与大课间体育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体育活动调节的方式,缓解学生学习的压力,调节学生的心理负担,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
3.活动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性和广泛性
大课间体育之所以叫做“大课间体育”而不是“课间操”,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于其组织形式和组织内容的丰富性和广泛性。大课间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展,可以结合我国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并结合气候、天气以及季节等做出适当的调整。正是因为活动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性,促进了大课间体育运动的发展。
二、新课程理念下大课间体育开展的基本原则
1.安全性原t
“安全性原则”应当是大课间体育开展过程中应当遵循的首要原则。因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全体参与性,使得体育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是全体学生的集体参与。而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则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大课间体育开展的过程中,学校应当选择宽阔的场地,确保学生在进场和出场过程中的有序,避免拥挤产生踩踏事件的发生。
2.针对性原则
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对象主要是中小学生,而中小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由于身体素质、运动技能方面的差异,他们在活动的过程中所能接受的运动项目和运动强度也是不一样的。就拿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和六年级的学生在运动能力上都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在大课堂体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校应当充分考虑到针对性原则,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具有针对性和差异性的运动项目,满足不同层级学生不同的需要。
3.科学性原则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设计应当具有科学性。这里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学生的适宜负荷量。这里的适宜负荷主要是指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之后,不能太疲惫,但也要达到健身的目的,即要把握好一个合理的“度”。而且,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年级以及不同的气候都应当有所不同。这样的体育设计原则,是具有科学性的。此外,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应当具有实用性,即学生不仅在学校可以做,在业余生活中也可以进行体育运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4.创新性原则
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创新已经成为时展的主题。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学校在大课间体育的开展过程中,应当结合时代的发展,勇于创新,不断创新大课间体育开展的形式和内容,让大课间体育的开展符合时展变化的需要。
三、新课程理念下大课间体育开展的基本组成形式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之下,学校在设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应当实现丰富大课间体育的活动形式。总结下来,当前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广播操系列
从根本上讲,无论大课间体育如何发展,形式如何多样,广播体操都是一种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只是这种广播操和传统课间操的形式又有所区别,学校在广播操开展的过程中,也可以创新和丰富体操的形式和内容。首先,可以将广播操和学生的自主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这种组织形式主要体现为:学校在统一组织广播操之后,可以按照班级、或者是年级的方式进行划分,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是特长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体现大课间体育过程中的学生主体性原则;其次,可以通过广播体操和校园集体操组合,或者是将师生自编操等组织形式融合进来,实现大课间体育形成以广播操为基础的自由组织和发展。
2.分组活动系列
分组活动是大课间体育活动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耗时最多的部分。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分组活动的形式,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体育运动特长。此外,这种分组活动的形式,使得整个大课间体育的活动显得更加丰富多彩,并具有较强的人文气息。
总而言之,大课间体育是我国体育视野不断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新课程改革指导之下,学校在组织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应当本着安全性、创新性、科学性和针对性的原则,通过不断的创新,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实现良好的体育活动效果。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体育舞蹈 大学生 身体自我概念
1.研究目的
体育锻炼对身心的健康效应已成为当今健康心理学、锻炼心理学研究的热点。迄今为止,众多的研究涉及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如情绪、个性、自我概念等)的关系和对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等)的干预效果,均表明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是积极的。纵观已有的研究结果,绝大多数对运动锻炼的健心功效做了一些描述性研究,而真正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究的不多。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查阅发现,目前国内关于不同体育项目对身体自尊影响机制的研究主要在篮球、健美操、网球、武术等项目上,对新兴项目体育舞蹈的研究比较少[2]。在此,我以体育舞蹈练习为自变量,以身体自我概念为因变量,经过十周的体育舞蹈训练,比较他们实验前后自我概念各维度的变化,分析体育舞练习对大学生产生的心理效应。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我院09级运动人体科学班28名学生,其中男生16名,女生12名,做实验前后的比较。
2.2测量工具
身体自我描述问卷(PSDQ)
身体自我描述问卷有澳大利亚Marsh教授提供英文版问卷,将问卷进行中英文互译,由徐培和李安民英文与原量表核对,结果表明,中英文量表一致性很高。该问卷包括70条题目、11个维度:(1)身体健康;(2)身体力量;(3)身体耐力;(4)身体灵活;(5)身体肥胖;(6)身体活动;(7)身体外表;(8)身体协调;(9)身体运动能力;(10)整体身体;(11)身体活动、身体自尊。采用五点制,PSDQ在我国使用具有一定的信效度,在我国研究身体自我概念可以使用[1]。
2.3实验过程和方法
我院28名学生参加这次实验,在本实验中大学生按照要求进行了10周的体育舞蹈练习,每周进行2次,每次90分钟。在试验未做之前发放问卷进行测试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的各维度,在进行为期10周实验期间,都是以体育舞蹈练习为主,没有系统练习其他体育活动。在实验结束后,再次发放问卷测量他们的身体自我概念,进配对样本t检验。
3.结果与分析
3.1实验后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的各维度比较
通过10周的实验,分析探讨试验组前、后测各维度的差异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发现:试验后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各维度都有改善,在健康、协调、身体活动、运动能力、整体身体、外表、灵活和整体自尊分值上都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健康=0.00,p协调=0.002,p身体活动=0.005,p整体身体=0.088,p外表=0.006,p灵活=0.000,p整体自尊=0.004,p都小于0.01)。
3.1.1健康维度。通过十周实验干预,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中健康维度有了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0
3.1.2协调维度。通过10周的实验干预,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的协调维度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2
3.1.3体育活动、整体身体、灵活。试验前后大学生在身体自我概念中的体育活动、整体身体、灵活、各维度上有显著差异。体育舞蹈以身体动为基本内容,参与者通过面、头、颈、肩、臂、手、胸、腰、胯、臀、膝、足及躯干和四肢的动作配合,按照多变的节奏和丰富的韵律,构成各种造型,进而有效地锻炼了人体的各个肌群与关节。由于身体各关节肌肉均参与运动,促使身体新陈代谢逐步加快,从而促进机体水平的不断提高[2]。并且这种持续时间较长的有氧运动对于控制体重也有较好的效果。因此,大学生自我概念中体育活动、整体身体、灵活各维度的效果明显。
3.1.4外表。通过10周的实验干预,大学生维度有了非常显著的提高(p=0.006
3.1.5自尊。经过体育舞蹈的练习,大学生的整体自尊有了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4
3.2实验前后男女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各维度的比较
表2结果显示,实验后男生在协调维度、体育活动维度、身体肥胖维度明显高于女生,而在整体身体维度、外表维度、整体自尊各维度上女生明显高于男生,其他几个维度上男生女生就没有明显的差异了。
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我认为以下几点:男女生自我概念在不同维度上本身存在差异,女生在未作实验之前一般来说协调性就比男生好,所以经过十周的体育舞蹈实验后,她们的协调维度并不像男生那样有了明显的提高。在身体肥胖和体育活动维度上男生明显高于女生:男生在课余时间的体育活动一般都高于女生,男生活泼好动,女生斯文安静,男女生在性格上本来就存在差异,所以男生在试验后体育活动维度明显高于女生的。女生对于体型肥胖还是苗条本来就十分敏感,男生在这方面不是太在意,可能是男生对自己的要求不高,女生过分要求自己的身材,所以男生肥胖程度明显高于女生。女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中的外表维度差异非常显著。经过10周的实验后,大部分女大学生通过体育舞蹈练习后对自我的外貌、体形更加肯定了,这与她们最初期望通过跳舞改善自己的身形、气质达成一致。体育舞蹈是体育与艺术的结合,它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给舞蹈者与观赏者以美的享受,女大学生通过参与这项运动,艺术修养及审美情趣都得到了提高,同时提高了自信心。因此,在自我概念的整体身体维度上、外表维度上、整体自尊维度上效果十分明显[2]。
4.结语
4.1体育舞蹈的练习能够有效地提高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
经过10周的实验研究发现,除了身体肥胖、耐力、力量三个维度上提高不明显,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在总体上都有了提高,特别是在健康、协调、灵活、整体自尊等各维度上有了明显的提高,这说明体育舞蹈能够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身体自我概念。
4.2不同性别的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各维度上存在差异
男生身体自我概念的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女生,通过表2可以看出,男生在体育活动、身体肥胖、外表、整体自尊上都有显著的差异,而在健康、协调、整体身体、灵活维度上都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女生在灵活维度上有显著的差异,在健康、协调、整体身体、灵活和外表维度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所以男生在8个维度上都有提高,而女生只在6个维度上有提高,男生自我概念的发展水平高于女生。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群众体育,社区体育,现状,东莞
1、 前言
社区是指依靠某些共同利益维系起来的人群,他们通常生活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它的构成是共同生活的人群以及生存的地域,包括生活服务设施。社区体育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提出的新概念,最早的有关研究20世纪30年代出现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我国社区体育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发展起来,它逐渐被深化研究并且它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体育的桥梁,是实施全民健身的载体,发展社会体育是把两个文明建设落实到基层的重要途径,本文对东莞市社区群众性体育锻炼活动的开展现状调查分析为切入点,通过几大典型性、代表性社区的群众体育活动问卷调查和跟踪调查,了解我市社区群众体育锻炼活动的开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科学的对策和建议,旨在推动我市社区体育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东莞市滨江体育公园、南城文化广场、金丰体育花园、人民公园随机选取765名参加体育锻炼的市民。
2.2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法。
2.2.1 文献资料法:查阅社区体育发展相关的资料,加以分析了解目前发展概况。
2.2.2 调查问卷法:通过问卷统计进行分析比较,从中发现问题。
2.2.3 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法:结合逻辑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全面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社区体育活动现状
3.1.1 基本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社区体育活动参加者中,19岁及以下者占34.2%,20-39岁者占50.4%,40-50岁者占12.8%,60岁以上者占2.6%;其中未婚者占72.5%,已婚者占27.5%;有高中学历以上者占79.6%。说明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人群青少年居多,中年人次之,老年人最少。未婚者、学历高者参加体育活动较多。其中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较少的情况应引起有关方面注意。
职业分布方面:政府公务员占17.7%,文员占9.2%,商人占1.8%,工人占6.4%,售货员占2.1%,退休人员占1.4%,家庭主妇占4.1%,学生占56.8%。可以看到除学生之外,则以政府公务员和文员者所占比例较高。说明职业特点,及收入等对参与社区体育活动有一定的影响。
3.1.2 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情况
从调查结果看:经常参加活动的人数占38.4%,不经常参加活动的占59.3%;表明改善社区各方面条件,提高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人参加活动是当前社区体育工作的紧迫任务。
从社区居民选择体育项目内容情况看:选择篮球者占16.6%,跑步者14.6%,游泳者13.2%。表明居民选择篮球、跑步、游泳 羽毛球等项目活动为多。(表1)
社区居民进行体育活动的场所,主要以体育场馆和公园为主;分别占总数的38.1%和24.6%。而参加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大多是属于无组织活动,占总数的56.8%,有组织的活动形式占32.7%。这一结果反映了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表1社区居民选择体育项目内容情况 N=765
篇4
关键词:家庭;家庭成员;家庭生活;家庭体育;最临近的群体归属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3612(2010)06-0009-04
A New Interpretation to “Family Sports”
ZHANG Yongbao1,TIAN Yupu2
(1.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West Anhui University,Li u’an 237012,Anhui China; 2.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Nanjing Norm 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97,Jiangsu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method of documentation theoretical analysis,theory of sociology,athle tics and logics,the article probes into the connotations of family sports. With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external and internal meaning of fami ly,the paper combines the real situation of the modern family and family life a nd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and misunderstandings in the some definitions of f amily sports. The connotations of family sports here are defined as an educatio nal course and cultural activity taken by one or more family members. They arra nge or voluntarily participate in the exercises. The basic approach is physical exercises. And the goals are acquiring sport techniques,meet the demand of ho bbies,enrich the family life,recreation,fitness and facilitating family harmo ny. Then,the paper gives a detailed explanation to the definitions
Key words: family; family members; family life; family sports; the close st group belonging
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构成整个社会的“细胞”,同时,家庭也是个人在其中生活 最长久的单位。因此,家庭的发展状况及其发展趋势,不仅涉及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而且 关系到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兴旺和国家的富强[1]。家庭体育是社会和体育发展到 一定阶 段的必然产物,是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家庭体育已成为社会体育的基本 单位,是开展全民健身的新领域,是贯彻和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系列工程的新生点 [2]。家庭体育的研究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目前, 我国学者的研究主要涉及家庭体育的内涵、家庭体育的多方位功能、家庭体育开展的现状、 影响家庭体育的因素和发展对策等诸多方面[3]。统计分析发现,在众多专家学者 的研究成 果中,对家庭体育内涵的界定存在“定义不一”和“要义不准”之处,即众多专家学者对家 庭体育内涵理解的意见不统一,且存在有悖社会学家庭理论和不符合家庭生活实际等现象。 研究认为,这种现象不仅不利于学术思想的统一和人们对家庭体育这一概念的准确理解,也 不利于学术界对家庭体育的深入研究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甚至会影响政府的相关决策及职能部门相应的组织和管理,进而制约了家庭体育良性发展和 全民健身进一步推进。本文运用社会学、体育学和逻辑学相关理论,并联系家庭和社会的发 展现状,试图对家庭体育内涵给予新的界定。
1 家庭的内涵与外延
迄今为止,社会学中有关家庭的定义有数百种之多,但释义大同小异[1]。家庭是 “社 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人们共同生活的社会组织形式中一种最典型的初级社会群体”[4]。传统的家庭是指以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为基础,以、母爱、父 爱等特殊情感关系为纽带,以持续的共同居住和共同经济生活为特征的社会群体[1]。所谓社会群体 ,简单地说,就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一群人的合成体。社会群体成员之间具有直接、明确和 持久的社会关系和共同的身份、意识以及有一定的群体边界等基本特征,且在规模上可分为小群体和大群体[4]。当然,这种规模上的大与小是相对的。就整个社会而言,家庭属于小 群体,机关单位和学校属于较大的群体,而社区、城市就是更大的群体了。就一个人而言, 可以归属于不同规模的社会群体,即既是一个家庭的成员,也是一个社区或单位的成员,也 是一个城市的市民,等等。
社会学中通常以家庭代际层次和亲属关系结构特点为划分标准,将传统的家庭分为核心 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等类型。核心家庭根据家庭成员的完整性可分为完整核心家庭、 夫妇家庭、残缺家庭和空巢家庭,主干家庭根据家庭成员的完整性可分为完整主干家庭、配 偶主干家庭、单亲主干家庭和断代主干家庭,联合家庭主要是指有父母和几个已婚子女以及 孙子女组成的家庭[1,4]。另外,由于近几十年来两性关系和家庭价值观发生很大 的变化, 家庭形态出现了异化并派生出了一些变异家庭,如单亲家庭、单身家庭、非婚同居家庭和同 性恋家庭等。单亲家庭指由父亲或母亲一方与未婚子女组成的最为常见的残缺核心家庭,单 身家庭是指丧偶(或离异)且又无子女或子女已婚公立门户以及终身未婚而独身生活的单身 户,非婚同居家庭和同性恋家庭在国内外也较为常见[1]。总体看来,就我国社会 发展的实 际情况而言,核心家庭是主流,主干家庭也较为常见,联合家庭现今极为少见,单亲家庭和 单身家庭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现象之一。
2 家庭体育定义的岐见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家庭体育研究进入我国体育界部分专家学者的视野,对家庭体育 内涵的界定也有多种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观点一:家庭体育是指以家庭成员为活动对象,家庭居室及其周围环境为主要活动场所 ,根据居室环境条件与成员的需要与爱好,利用属于自己时间选择健身内容和方法,达到增 进身心健康的目的,以促进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发展[2,5]。该定义没有限定参与 人数,但指出活动场所以“家庭居室及其周围环境”为主且“根据居室环境条件”。
观点二:家庭体育是指以家庭成员为活动主体,为满足家庭成员自身的体育需求,以两 人或两人以上的家庭成员为单位而进行直接或间接的体育活动,不介意其体育活动的地点是 否在家庭内[6]。该定义明确了活动可“直接或间接”参与,也“不介意是否在家 庭内”开展,但将参与人数限定在“两人或两人以上”。
观点三:家庭体育是家庭生活中的体育活动,是家庭教育的组成部分,社区体育的基本 单位。也是家庭成员自我完善的重要手段,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家庭体育不仅是对 每个家庭成员个人的身体健康、思想道德、意志品质的培养有着直接的作用,也与社会的稳 定、进步和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家庭体育的任务是,强身健体,防治疾病,陶冶情操,和睦 家庭,丰富和调节精神文化生活,以及延年益寿等[7]。该释义主要是对家庭体育 的属性 、作用和任务等进行了阐述,没有给予逻辑学意义的内涵界定,但明确了家庭体育是家庭生 活中的体育活动,是家庭教育的组成部分,是社区体育的基本单位。
观点四:家庭体育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体,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家庭成员为单位,根据成 员的需要与爱好进行体育活动,以达到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发展[ 3]。 该观点主要是将观点一和观点二相集合进行表述,并依然将参与人数限定在“两人或两人以 上”。
观点五:家庭体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以家庭成员活动为基本形态的活动,是家庭成员 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求,按照一定的体育要求所进行的以增进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养成良 好的健身习惯为目的的各种体育锻炼活动形式的总和。它包括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里对儿 童和青少年进行的体育教育,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环境中的体育活动[8,9]。该观 点没有 限定参与人数和活动地点,但明确了家庭体育是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中的活动,也指出了家 庭体育包括家庭体育教育和家庭体育活动,并强调了家庭体育教育是“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 家里”实施,家庭体育活动是“在家庭生活环境中”进行。
综观众多观点,专家学者的共识之处是,参与者的身份必须是家庭成员,活动目的比较 认同满足爱好需求、增进身心健康、丰富家庭生活和促进家庭和睦。“定义不一”点集中体 现在:有认为“可个别或全家”参与,有认为应“两人或两人以上”参与;有“不介意活动 地点是否在家庭内”,有指出在“家庭居室及其周围环境”或“在家里”及“在家庭生活环 境中”;有强调是“家庭生活中”的体育活动,有将家庭体育教育纳入其中,有将“临近的 属概念”表述为“体育活动”,但也有对这些问题未能提及或明确的。而“要义不准”处主 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 活动地点家庭环境说。将家庭体育活动地点限定在“家庭居室及其周围环境”或 “在家里”及“在家庭生活环境中”,存在将家庭这一以“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 为基础的社会群体”狭义地理解为“家里”和“家庭居室”等家庭生活的具体环境之倾向。 让人把举家或部分成员外出参与体育活动,甚至是远足进行体育旅游,以及家长送孩子在社 会培训机构接受体育教育等理解为不属于家庭体育,显然是不符合逻辑。笔者比较赞同家庭 体育是“家庭生活中的体育活动”这一观点,只要活动属于家庭生活安排,不管何地,均应 归是家庭体育范畴。
2) 活动形式多人参与说。将家庭体育的参与人数限定在“两人或两人以上”,一是 把单身家庭成员进行的体育活动排斥在家庭体育之外,有悖社会学中现代的家庭观点;二是 多成员家庭的某一个成员在家庭生活中进行体育活动也不能纳入家庭体育范畴,不合乎常理 和家庭生活实际。研究认为,即使是一个家庭中某一个成员的体育活动,只要属于他的家庭 生活安排,就应该属于家庭体育范畴。
3) 体育教育家庭实施说。家庭体育中存在家庭体育教育这是不容置疑的,部分观点 中未能提及实属缺憾。但家庭体育教育是否一定要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里”实施呢? 笔者认为,判定对孩子进行体育教育的过程是否属于家庭体育教育范畴,其核心是看该过程 是否属于家庭主观行为。家长利用寒暑假或周末等空闲时间将孩子送往社会培训机构接受体 育教育,让孩子获得一定的体育知识、技能并得到强身健身和丰富生活等目的。虽说不是由 “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里”实施,但这个过程是家庭主观行为,也是家庭体育教育一种重 要途径,应属于家庭体育教育范畴。
4) 看活动目的的表述。首先,家庭体育中教育活动目的还应包含获得体育知识技能 ,众释义中均未涉及;其次,从个人的生活需求和体育功能考虑,“休闲娱乐”应是家庭体 育动机之一,文献中也未能提及;再次,开展家庭体育活动的确具有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 发展”,但把“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界定为家庭生活中开展体育活动的目的,显得有点“夸 大其辞”;再有,对家庭体育目的文字表述应尽可能简洁,“强身健体、防治疾病、延年益 寿”等仅用“强身健体”一词表达即可。
5) 再看临近的属概念。家庭体育属于社会体育的一种形式,属于体育范畴。用类似 “体育活动”之词来表示家庭体育的临近属概念,存在“循环定义”之嫌疑。研究认为,家 庭体育的“临近的属概念”应与“体育”的“临近的属概念”相一致。当前,对体育临近属 概念较为统一或新的表述有,“体育是一种社会活动”[10]、“广义的体育是一种 社会文 化活动,狭义的体育是教育过程”[7]、“体育是社会实践活动”[11]、 “体育是教育 过程和文化活动”[5]和“体育是教育活动或其他文化活动”[12]等。为 了避免“社会 活动”或“社会文化活动”所带来的理解偏差,笔者认为,用“教育过程和文化活动”作为 家庭体育的临近属概念更为贴切。
3 “家庭体育”内涵新界定
鉴于以上分析,笔者采用逻辑学中较为常见的“属+种差”定义方法,将家庭体育定义 的种差限定为“一人或多人在家庭生活中安排的或自愿以家庭名义参与的,以身体练习为基 本手段,以获得运动知识技能、满足兴趣爱好、丰富家庭生活、达到休闲娱乐、实现强身健 体和促进家庭稳定为主要目的”,将家庭体育的临近属概念确定为“教育过程和文化活动” 。分析认为,这不仅能够较为准确地与社会学、体育学和逻辑学等观点相吻合,同时也较能 符合家庭生活中开展各种体育活动的实际情况以及家庭体育的发展趋势。
1) 把参与人数限定为“一人或多人”。首先,将“单身户”在家庭生活中从事的体 育活动也纳入其中,与社会学意义上家庭的外延保持一致。其次,也把多人口家庭中一人、 多人甚至是全部成员在家庭生活中参与的体育活动包括在家庭体育范围之内,与不同家庭成 员的家庭生活安排可能不同以及家庭生活中安排的一些活动也不一定是全体成员都参加这一 实际情况相吻合。
2) 将活动性质界定为“家庭生活中安排的”或“自愿以家庭名义参与的”,这是区分家庭 体育与其他形式社会体育之间不同之处的关键所在。
首先,看“家庭生活中安排的”。它要求参与者从事的体育活动是其家庭生活的具体安 排,即是家庭生活中安排的体育活动。那么,对于个人而言,什么样的活动才应属于家庭生 活中安排的呢?研究认为,这要看这个人在从事该项活动过程中的群体归属是不是自己的家 庭。如果是,那么这项活动则属于家庭生活中安排的。通常情况下,个体在不同的场合下, 会因其群体归属而有不同的身份属性。如一个成年人,下班回到家里,是一个家庭成员,而 上班在单位里,是单位的一个职员;一个孩子,放学回到家中,是家庭子女,而上学来到学 校,是学校的一名学生。当然,成年人也好,孩子也罢,即使是回到家庭,也不能改变自己 是一个单位职员和一个学校学生的身份。因此,这里所说的个体在活动过程中的“群体归属 ”是指最临近的群体归属,即在该活动过程中最能代表个体身份的社会群体。同时,个体在 不同的场合下参与的活动,会因其不同场合下的群体归属不同而有所区别。如成年人在单位 工作时,最能代表自己身份的社会群体是单位,因此,以单位职员的名义参与体育活动就属 于职工(或单位)体育,而回到家里时,最能够代表自己身份的社会群体就是自己的家庭,自 己在家庭生活中参加的体育活动则属于家庭体育。同样,孩子在学校上学时,最能代表他身 份的社会群体就是学校,所以,他在学校接受体育教育就属于学校体育;而放学或寒暑假回 到家中时,最能代表他身份的社会群体也就是自己的家庭,此时在家庭或周边环境进行有关 体育活动以及被家长送往社会培训机构接受体育教育就属于家庭体育。值得阐明的是,成人 或孩子下班或放学回家后,包括各种节假日,也有可能在空闲时间中到自己单位或学校的体 育活动场所从事体育活动,这应有别于他们在单位或学校参加的有组织性的单位体育或学校 体育。因为,既然已是下班或放学甚至是放假回到家中,家庭就是他们“最临近的群体归属 ”,虽说是在自己的单位或学校中进行体育活动,但并非单位或学校组织开展的,而是家庭 生活中的一次体育活动安排,这与其他非单位人员或学校学生来这里参加体育活动没有性质 区别。因此,这种性质的体育活动属于家庭体育范畴。
其次,看“自愿以家庭名义参与的”。家庭体育是家庭生活中开展的体育活动,这不难 理解。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很多社会群体在组织文化活动时 也将家庭这一初级社会群体给吸收进去,要求以家庭为单位形式自愿报名参与,如“全家总 动员”和“宝贝2+1”等电视节目活动。就体育活动而言,在构建全民健身体系和实施阳光 体育运动的新形势下,一些学校甚至是机关单位和社区在组织体育活动时常设立一些要求以 “家庭名义”自愿报名参与的比赛项目,如很多小学举办运动会时设立的要求父母和孩子即 “一家三口”自愿报名参与的“亲子项目”。就学校而言,运动会设立“亲子项目”及整个 活动的比赛过程,无疑属于学校体育范畴,但对于参与这个项目比赛的“一家三口”而言, 则是自愿以家庭名义报名参加的。从自愿报名到参加比赛,这“一家三口”中每个人都代表 自己的家庭,即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家庭是这“一家三口”最临近的群体归属。对于“一家三 口”参与这次比赛而言,它体现的是这个家庭的体育参与意识,反映的是这个家庭的运动能 力和水平,展现的是这个家庭的精神面貌,应该归属于这个家庭的一次体育生活安排。研究 认为,这不仅属于家庭体育范畴,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家庭体育已渗入学校体育和其他形 式的社会体育中,并逐步与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互动发展的趋势。这是时下家庭体育的一种 新形式,也是发展家庭体育的一种新途径,更是推进“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一体 化”[13]发展和构建全民健身体系的一种新思路。
第三,没有对家庭体育的活动地点加以限制,这主要是与现实社会中的家庭体育的实际 情况相吻合。一个家庭的单个、部分或全体成员在安排家庭体育活动或体育教育时,可能在 家里或户外以及周边环境,可能进入离家较远的某一公共性或经营性体育活动场所或培训机 构,也可能举家外出进行体育旅游,还可能是举家参加有组织性的体育活动。不论是在家里 的、户外的、社会上的和出远门的,还是参加学校、机关单位和其他部门组织的,只要属于 这个家庭在“家庭生活中安排的”或“自愿以家庭名义参与的”体育活动,均属于家庭体育 范畴,打破了“活动地点家庭环境说”的局限性。
第四,将参与家庭体育的目的表述为“以获得体育知识技能、满足兴趣爱好、丰富家庭 生活、达到休闲娱乐、实现强身健体和促进家庭稳定”,既包括了家庭生活中安排的体育教 育动机,也较全面地包含了家庭生活中安排或自愿参与的其他形式的体育文化活动目的,同 时文字上也力求简洁并尽可能地避免“夸大其辞”。
第五,从“教育过程和文化活动”这个家庭体育的临近属概念看,家庭体育包括家庭体 育文化活动和家庭体育教育。不论在“临近的属概念”上,还是在“广义和狭义之说上”, 均与体育概念保持一致。另外,就“安排”和“参与”而言,既可以是参加打篮球、跑步等 体育运动,也可以是观看体育比赛、体育新闻等一些与体育关系密切的其他文化活动。从体 育的社会分层意义上说,这是参与方式及参与程度分层,前者是直接参与,后者是间接参与 [14]。
综上所述,家庭体育是“一人或多人在家庭生活中安排的或自愿以家庭名义参与的,以 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获得运动知识技能、满足兴趣爱好、丰富家庭生活、达到休闲娱乐 、实现强身健体和促进家庭稳定为主要目的教育过程和文化活动”。从活动内容看,包括家 庭体育文化活动和家庭体育教育;从活动性质看,可以是家庭生活中安排的,还可以是自愿 以家庭名义参与的其他社会群体组织的;从参与人数看,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或全体 家庭成员;从参与形式看,可分为直接参与体育运动和接受体育教育,也可以是间接参与其 他形式的体育文化活动;从活动目的看,主要是满足获得知识技能、体育兴趣爱好、丰富家 庭生活、达到休闲娱乐、实现强身健体和促进家庭稳定等方面的家庭生活需求;从活动范围 看,已突破家庭生活环境而融入社会,与学校体育和其他形式的社会体育互动发展,并将逐 步形成学校体育、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一体化发展趋势。
在社会体育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特别是在全面建设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家 庭体育的地位和作用日显突出。首先,《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升了人们的体育观念, 改善了社区的体育环境,为体育进入家庭生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其次,市场经济的发展打 破了“单位体育”局限,使家庭体育快速兴起成为必然;同时,独生子女家庭日益增多,社 会和家庭对独生子女健康的特别关心,家庭体育教育倍受重视;另外,5天工作日制和各种 节假日的增多,家庭及个人获得的较多支配时间,为开展家庭体育活动创造了更多的便利; 再次,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不良生活习惯也给很多人带来了更多的健康忧患,人们对 健康、科学和文明的体育生活方式,特别是家庭体育生活方式的追求欲望日益增强;再有, 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根深蒂固,家庭体育活动对维系和巩固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关系,促进家 庭和谐稳定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后,家庭体育教育还是发现和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摇 篮。总之,家庭体育作为社会体育的基本形式,是学校体育的基础,是终身体育的起宿点, 是竞技体育人才的发祥地,是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可持续性发展的落脚 点。
参考文献:
[1] 陈成文.社会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6-87,90-92.
[2] 叶展红.关于开展家庭体育的构想[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9,19(2):45-48.
[3] 郭戈,刘静霞,等.我国家庭体育及其研究进展[J].体育学刊,2005,12(5):13 9-141.
[4]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05,94,106- 107.
[5] 杨文轩,陈琦.体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6,15.
[6] 蔡传明,黄衍存.现代家庭体育的社会学分析[J].福建体育科技,2001,20(6):1-3 ,10.
[7]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香港体育学院.体育科学词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39,266.
[8] 王则珊,杨一庄.家庭保健体育实用手册[M].北京:海潮出版社,1990:12.
[9] 吴玉华.我国家庭体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7,(1):69-71.
[10] 体育学院通用教材编写组.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16.
[11] 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5.
[12] 谭华.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4.
篇5
1高校公共体育服务概念的界定
肖林鹏、李宗浩、杨晓晨在《公共体育服务概念及其理论分析》一文中根据公共服务的概念以逻辑推理的方法提出了公共体育服务的定义:公共组织为满足公共体育需要而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混合物品。张永保、沈克印在《我国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理论依据与内涵解析》一文中根据公共事务管理等理论依据出高校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概念为:高校以自身为主导,利用现有的体育资源,借助一定的管理模式和具体的实施途径,在不影响学校正常工作的前提下,为满足公众和社会的基本体育需求提供体育产品和服务行为的总称。我国高校不仅是执行国家教育权力和提供教育服务的事业单位,而且拥有的是国家投资的公益性资源,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是其基本责任和义务。高校公共体育服务是高校履行其社会服务职责的重要途径。
2高校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平台构建的多维性
2.1高校校内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
2.1.1构建完善的体育课程体系框架
首先,高校体育课程应具有创新性,教学方法、手段的创新,授课内容的创新,这要求必须有创新的老师。其次,高校体育课程应具有明确的目标,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就是掌握基本健康知识、医学常识和体育基础理论,使课堂所学知识应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掌握正确的健身方法,进行自我锻炼,培养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最后,高校体育课程应具有多样性,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同时开展,充分考虑学生的体育需求和个性发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园体育活动中去。
2.1.2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和群体活动
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俱乐部制的师生课外体育活动及竞赛方式是课外体育活动的不二选择。高校体育部负责构建完善的师生俱乐部制度,学校公会和学生会体育部负责俱乐部相关活动的开展,体育部定期对俱乐部进行考核,体育教师俱乐部的辅导老师,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2.1.3合理的场馆开放和资金投人
据不完全统计高校体育场地数量与国家规定的基本配备标准比较,仍存在一定差距。其中本科院校的体育场地资源相对丰富,专科院校体育场地资源情况则不容乐观,而民办高校的体育场地资源情况最为紧张。同时,各高校的场馆开放制度还需更加合理化,制定相应的场馆开放制度,增加室内场馆的开放时间和开放面,提高室外场地的使用率,使在校师生能充分利用场地、器材进行锻炼;同时政府要加大对高校体育的投资,一方面,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和改造;另一方面,高校体育活动经费的投人。
2.2高校校外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
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第十条写到:总结经验,拓宽思路,继续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和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并向社会公示开放时间和服务内容会同教育等部门,努力提高具备条件的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的开放率。高校在不影响学校正常工作的前提下,适当的向公众开放,既能减缓政府公共体育服务的压力,也可以达到创收的双赢性。
2.2.1高校体育场馆设施面向校外公众公益性开放
高校应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面向校外公众开放的方式,对于场馆维护成本较低、管理方便,危险系数低的运动项目可以选择免费开放。比如高校田径场可以选择在早晨上课前和晚上公益开放。
2.2.2高校体育场馆设施面向校外公众商业性开放
高校体育场馆设施虽然多数由政府投资建设,但是高校学生基数大,高校校园体育活动数量多,场馆、器材维护费用高,且对校外开放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对于像健身操房、羽毛球馆、乒乓球房这些维护费用比较昂贵、并且人民群众需求比较高的项目采取收费的方式对外开放。收费的方式有政府对高校的付费以及消费体育公共服务的公民对高校的付费两种。
篇6
关键词:竞技体育;班级;凝聚力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321-01
在去年的学校运动会当中,我无意中发现了个很奇怪的现象,平时在我体育课上或者学校的大课间上,一些比较内向,平时不怎么爱说话的学生,在班级的方阵里加油、助威,让我看见了"内向"同学内心"释放"出来对于竞技体育的无限热情,使我着实震惊和反思,目前的中学生基本都是"00 后",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都是在家长的细心呵护下成长起来的,他们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普遍的缺乏体育锻炼意识和合作意识,所以,体育归属感不强,进而使得中学班级缺少必要的班级凝聚力。现在,伴随着中学体育课标的改革,竞技体育在校园的氛围是否浓郁,升学的压力等等,大学生把时间基本上都花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上,班级体育活动都成为少数人的舞台。随着年级段的增长集体进行的体育活动开展的难度越来越大,班级凝聚力的强度是衡量班级建设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一个良好班级重要特征就是这个班级具有高度的班级凝聚力。那么竞技体育给学生带来了什么?
1.体育团队凝聚力的概念
1.1 体育团队的概念。广义的体育团队是指为了参加体育活动或比赛组成的各种人群组织合体,团队成员有共同的目标感和群体规范意识,有人际互动关系。狭义的体育团队是特指那些以获取竞技比赛锦标为目标而组建的从事长期专门训练和比赛的专业运动队。
1.2 团队凝聚力的概念。团队凝聚力指团队对成员的吸引力,成员对团队的向心力,以及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也有人把凝聚力定义力:团队使成员积极从事团队活动,拒绝离开的吸引力。团队的凝聚力是反映团体倾向于粘和在一起,共同去追求某一目标或对象的动力过程。
团队的凝聚力可视为团体的团结性,团体凝聚力源于团体成员对其他成员的喜欢,团队给自已带来声望、荣誉,有助于个人达到目的,取得成就等因素。
2.帮助班级成员了解班级目标
班级的共同目标说的是班级的总体目标,是班级中的每个成员个人意愿的集中指向所在,它能够让班级里所有成员因为有共同的追求目标 进而产生班级凝聚力。班级目标可以让班主任提出来,也能由班级所有成员共同探讨而制定。体育活动中的每个参与成员都有属于自己的个人目标,而个人目标与班级目标的差别指的是学生自身发展与追求的差别, 但是这种差别又会诱发学生发现新的目标和追求。班级所有成员对班级共同目标的认识仅仅通过口头表达和传递是肤浅的,而班级的体育活动有助于班级成员更好地了解班级共同目标。例如与其他班级同学进行竞赛,对班级规章制度的探讨、质疑、辩论等就能使班级成员更加全面地领悟和把握住群体的共同目标。
3.帮助班级成员体会班级责任感
如果班级成员有了自己对于班级体育活动不可或缺的意识时,便会体会到自己的班级责任感。不单单是说班干部,班级每一位成员,都应该而且必须有机会获得体验这种经历的机会。而竞技体育是一种帮助班级成员,为班体育贡献力量。
4.帮助班级成员之间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竞技体育,不管是在课堂上的活动还是在课堂之外的活动,全都能提供更多的自然的交流机会给班级成员,这些活动有利于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开展活动,能帮我们丢掉矜持,更多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开展活动 有利于释放和调解自己情绪,让参加活动的人感受到温暖和爱。尤其对于刚刚成立的班级来说,要想使班级里的人际关系很快融洽起来,开展活动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步骤。体育游戏可以使学生们很快的融入班级中。好比说,通过接龙的游戏,要求他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记住其他同学的名字还有爱好。总而言之,班级里的和谐人际关系不是靠客套建立起来的,是"玩"出来的,"玩"更是友情的催化剂。
5.竞技体育的开展要遵从的原则
体育活动包含某些常规的活动,例如学校每年组织的球赛,运动会等活动,在组织开展这些活动的时候注意要遵从几个原则。
5.1 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够领会到体育的共同目标。在组织开展体育活动时,一定要让学生有班体育是唯一的内群体这个意识,绝不允许班里出现与班级目标不一致的小群体。在每次组织开展活动之前要让全体成员了解这次体育活动的主要目标。为班级里的全部同学设定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
5.2 让全体同学能够在竞技体育中尽到自己的微薄之力。在设计、安排活动的时候,应当尽力每位成员分配一个任务,进而全体成员便会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这样班级成员就有了集体责任感,班级成员会更加地看重班级体育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个学校之间以及挨边班级之间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体育荣誉感,进一步就会形成班级凝聚力。课外活动是学生们的"第二课堂",是学校在教学之外组织实施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意义的教育活动。课外活动大都是在室外进行的活动,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竞争性,因此深受学生们的喜爱。特别是组织排球比赛、篮球比赛、唱歌比赛,特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荣誉感和自豪感。在争取班级荣誉面前,同学们往往能够竭尽全力为班级争光。
6.让学生们在体育活动中能够与不同的同学组成小群体
在班级中杜绝小群体现象的存在是不可能的,所以,可以让同学在每次活动中和不同的同学组成不同的群体,这样做既有助于组织体育活动,又有助于学生之间互相了解,还有助于营造班级成员之间和谐的氛围。大多数学生与周边座位的同学关系比较好,大多是由于他们之间可以交流接触的机会多,时间长了,熟悉的学生之间就会形成一个群体,但这造成了与其他同学的交流机会越来越少甚至出现了排外的现象。竞技体育的优点之一就是可以增加同学之间的交流机会,因此在组织开展体育活动时充分应考虑不同小群体学生之间的搭配。
7.结论
7.1 班级凝聚力因素可以概括为班级成员组成、班级任务、班级内部管理三个大方面。
篇7
>> 高校公共体育设施资源在全民健身中价值研究 浅谈民间体育的研究现状 民间体育游戏引入运动课程的研究 民间体育游戏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从全民健身角度探讨体育舞蹈的价值 河东民间体育传承现状研究 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教育价值 羽毛球在全民健身运动开展过程中价值分析 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融入社区全民健身研究 绽放民间体育游戏的魅力 生命价值视角的全民健身项目决策模型研究 全民健身战略背景下的体育文化传播研究 传统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园中的作用与价值 民间体育走进中学体育课堂的路径研究 民间体育在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传统民间体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民间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课中的运用与研究 以丰富的民间体育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研究 全民健身视角下老年人体育健身保障的调查研究 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陈小春.论全民健身与学校体育改革[J].山西体育科技,2001,21(1).
[3]民间体育概念.[EB/OL]. /view/186157.htm
[4]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科学词典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张文涛,饶永辉.从全民健身视角审视新农村民俗体育 [J].内蒙古体育科技, 2010,23(3).
[6]黄文明,吴剑.后奥运时代民间体育发展趋势的研究[J].百花园地,2011,2.
篇8
一、高校体育文化的概念
一方面,从广泛的意义上来看,“高校体育文化”的概念是指高校在现实的创造环境中,教师,学生在体育教学,体育学习和体育活动等诸多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所有精神与物质的内容总和。体育文化首先是以身体运动为根本的,然而文化体现了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特点。身体运动是身体文化的基础,身体文化是身体运动的发展和补充。
另一方面,从狭义的意义上来看,“高校体育文化”的概念是指在具体的高校教学环境中,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过程中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缔造出的体育文化形态。
二、高校体育文化的特点
1.学生们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增多
目前,在很多的高校内都陆陆续续建立了丰富多彩的体育协会和体育社团等组织,为学生们提供了有益的锻炼机会和组织保证,提高了学生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由于素质教育的推广,许多大学生们的参与活动意识和参与活动的能力都大大增强了。
2.高校体育文化的内容更加丰富化和多元化
高校体育文化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伴随着我国的国情发展其内容必将丰富化和多元化。高校体育文化正朝着东西方文化互相融合,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互相补充等多方位,多层面的方向不断发展。这一切的发展趋势都为学生们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能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掌握良好的除书本知识之外的其他技能。能逐步培养并扩展学生们各方面综合能力的发展。
3.高校体育文化的设施环境更加完善化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在整个校园建设里起着巨大的作用。能否为高校提供良好的体育运动场所,提供完善的环境对于学生能否顺利参与体育活动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不断的更新体育文化设施,健全体育场所,完善环境是当前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
1.科学,人文化发展方向
高校体育文化是一种精神文化形态,要想获得更多的发展动力,就必须跟随时代的节奏使用先进的科学方法,体现出科学化的发展方向。当前许多高校通过学术报告或宣传健康知识讲座等体育文化活动使学生能够更多的了解有用的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使学生们能在大量的锻炼中获益。此外,高校体育文化还体现了人文精神,人文目标和人文价值。高校体育文化是社会的一个极其特别的文明市场,它对大学生们的人文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影响力。
2.国际,多维发展方向
21世纪作为崭新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每个国家都应该与全世界接轨。应充分学习和汲取一切文明优异的文化成果,积极主动与国际主流接恰,即时涉取并借鉴国外的优秀体育文化成果来不断丰富和完善高校体育文化的形式和内容。另外,高校体育文化通过丰富多元化的体育活动,有义务对大学生们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有义务提高学生们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们终身体育意识。
3.民族化发展方向
高校体育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思想,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风格,能充分展示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这是确定中国的国际体育文化地位的最核心的要求,也是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的核心方向。
四、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策略
1.强化宣传,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
目前还存在部分学生对体育抱有不太正确的理解,他们认为体育是用来放松,用来玩耍的,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体育的功能作用。事实上,体育具有较强的社会性,情感性和娱乐性等功能作用。所以在高校内应大力普及并宣传有关体育的学习活动。
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创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气氛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如果能充分调动学生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们的主人翁意识,势必将会创造一个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能有效地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
3.不断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
体育教学质量对整个高校的体育文化建设有突出的影响力。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为了满足学生们的要求,需要大力改进原有的相对传统和守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不断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
4.完善体育设施,创造良好的环境
为了满足广大师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需求,高校应不断提供良好的体育活动场所和体育活动设备,器材等条件。因此,各高校应特别注重提供和完善校内体育场所和体育器材等方面的投入。应运用适当的学校空间,正确规划体育场所,合理开展体育活动,让广大师生主动参与众多的体育活动。充分使用这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提高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氛围。
篇9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对比分析等方法,运用经济学、语言学的知识和各类产品的命名规律,以体育的本质为出发点,对体育产品的属性及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阐述。同时对体育投入品、体育商品、体育消费品等与体育产品有关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体育产品 体育投入品 体育消费品
体育产品是体育经济学重要的概念之一,是联系体育生产与消费的桥梁,体育产业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体育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而展开的。对体育产品属性的界定,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结论,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体育产品”进行了分析,但很少考虑“体育的本质”。本文从各类产品的命名规律和构词法(语言学)两方面,结合体育的本质对体育产品相关理论问题进行论述。 同时对体育投入品、体育商品、体育消费品等与体育产品有关的问题进行探讨。
体育产品研究现状分析
目前,理论界对体育产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上存在不同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体育产品是满足消费者在参与体育消费过程中各种需要的服务,包括有形的物质产品和无形的精神产品。体育产品是指体育市场为了满足顾客需求和需要所提供的有形物品和无形服务。体育产品一般可分为体育服务性产品和体育物质性产品。体育产品基本上包括社会上所有与体育有关的产品。体育产业的产品都是体育产品。体育产品是满足人们体育消费需要的劳动产品的总称,它可以是一种实物、一种服务或是两者的结合。体育本体产品、体育相关产品、体育辅助产品等以不同的方式满足着人们的体育消费需求。体育产品应包括体育商品和非商品,体育器材、设备、饮料等体育用品属于体育的“派生”产品。体育产品是无形的体育劳务。体育产品作为第三产业中向社会提供体育服务产品的一个部门,是体育需求者向体育生产者购买的或者体育活动中所消费的服务产品的总和。体育产品是运动者在身体练习或运动动作的活动中生产出来的,并表现为不同的基本形态。
上述对体育产品的概念、内涵和外延的表述呈现出物质化的趋势,但存在很多模糊不清的问题,如认为体育产品既包括有形的物质产品又包括无形的精神产品,但同时又认为体育产品具有生产与消费的时空同一性、无形性与不可储存性等,这样的论述本身就自相矛盾。对于以上分歧,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深入研究后认为:体育产品就是指非实物形态的体育劳务;体育市场并非指体育设施、器材、服装等实物产品市场,而是指非实物的商品市场,体育市场的交换对象应是体育服务商品。
对体育产品定义的分析
(一)通过各类产品的得名规律对体育产品加以确认
“产品”是个集合概念,即凡是人们以工具、劳动施之于对象之上而生产出来的东西,皆可以谓之“产品”,各类产品的规范性名称皆取之以实,名实相符。体育产品与科研产品、文化产品等一样,都是符合生产活动得名模式。科研产品得名于科研活动,意为科研活动的产品,文化产品得名于文化活动,意为文化活动的产品,把体育产品解释为得名于体育活动,意为体育活动的产品,则顺理成章、自然而然。
经济学的常识说明:凡形成于某种活动中的产品都是该活动的主体借助一定的媒介,通过施加其体力或脑力劳动于客体之上生产出来的。既然体育产品形成于体育活动之中,那么体育产品就是体育活动主体在体育活动中生产出来的无形的劳务或服务,是运动者在身体练习或运动动作的活动中生产出来的,主要表现为三种基本形态:第一种是可供人们观赏的各类运动动作的组合服务产品(包括各种技、战术);第二种是人们通过运动满足自身机体、心理需要“再生产”的劳务产品;第三种是提供体育教育、训练、陪练服务的劳务产品。另外应注意的是,必须正确区分体育活动和与体育有关的实践活动(如体育组织管理活动、体育科研活动等) ,它们之间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体育组织管理活动等与体育有关的实践活动是服务于体育活动的,不能把与体育有关的实践活动看成是体育产品。
(二)从语言学角度对体育产品进行确认
词语(组)最常见最基本的结构类型有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偏正短语和联合短语,这五种结构类型体现了词的五种基本组合关系。“体育产品”一词显然属于偏正结构,即“体育的产品”。中心语是“产品”,“体育(的)”只是起修饰限制的作用。因此,对体育产品正确认识的关键就在于对体育本质的把握。
袁旦教授在《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中曾精辟地论述了体育的本质:“概括地说,我们今日称作体育的这种客观存在,本质上乃是人们为娱乐享受和促进身心健全发展而创造的,以自觉意识支配的身体运动作为主要手段,对自己的身心 进行改造并使之完善的实践。即使按照我国传统的体育观来解释“体育”,无论是sport(竞技运动)、physical education(体育教育)、还是physical training(身体锻炼),都具有以身体练习(或运动动作)为基本手段的特征,其具体形式表现为运动员的竞赛表演活动、大众日常的身体锻炼活动以及体育教育训练、陪练等劳务活动。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体育作为一种身体运动,不存在生产加工实物产品的功能,以实物形式存在的如:运动服装、器械等不能作为体育产品,只能是进行体育运动的投入品。
分析体育产品应明确的几个理论问题
(一)体育产品与体育投入品
任何一种生产活动,都要利用劳动、资本和服务等的投入生产出新的货物和服务,投入的货物和服务与产出的货物和服务是不同的,不能把投入当作产出。投入的是生产要素,它为生产活动创造条件,没有投入,生产就不能进行;产出的是产品,是生产活动的成果。体育场馆、运动器械和服装等是为体育活动创造条件的,是体育活动的投入品,而不能认为是体育活动生产出来的体育产品。
(二) 大众日常锻炼等行为的生产属性
在这一点上,有的学者否定大众日常的身体锻炼行为的生产属性,并把业余体育运动以不能雇人代替为由等同于吃饭、睡觉等人的基本生理活动。其实,大众日常的身体锻炼与身体娱乐活动也是体育产品的一种基本形态,即通过自身运动提升人的机体、心理能力“再生产”的劳务产品形态。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个人的身体锻炼活动,可以满足个人的身体与心理需求,可以生产使用价值,这使它符合产品的一般特性,即具有满足人们的特定需求,提供使用价值的基本功能。既然如此,就没有什么理由不认为它也是一种体育产品。
(三)体育产品的商品性与非商品性
从经济学意义上说,所谓体育商品就是用于交换的体育劳务产品,即商品化的体育服务。体育商品作为一种劳动产品,与物质商品同样具有一般商品的属性,即都是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统一,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它包含了以下几方面的含义:第一,体育商品是一种特殊的劳务商品,在提供劳务服务的过程中使用的大量物质商品,只不过是提供劳务服务的物质条件,其本身并不属于体育商品。第二,体育活动只有提供有偿服务时才称其为商品。体育本来不过是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其目的是通过改变自身的体力和智力而征服和超越自然以实现人自身能力的充分发展。因此,体育本身并不是商品。第三,体育活动可以通过市场交换而成为商品,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体育活动都会采取商品的形式。诸如学校的体育教育活动和国家无偿资助的群众健身活动,都不以市场交换为根本目的、不以或者不应当以市场利润为最终目标,一般也不会采取市场运作的方式,因而不具有商品的形式和性质。但一些大型和综合性的运动会也不以交换为目的,却又可以而且常常就采用市场运作的方式。
(四)体育产品价值量的确定
体育产品的价值量确定有两种情况。一是观赏性体育产品:因体育劳动过程的主客观条件差别,生产这种体育产品需要各不相同的个别劳动时间,故其价值量由生产这种产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二是体验型体育产品:其价值量由生产出这种产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和风险系数决定。
(五)体育产品与体育消费品
马克思指出:“在消费品中,除了以实物形式存在外,还包括一定量的以服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就体育消费品而言,就包括以实物形式存在的体育用品和以非实物形态存在的体育产品。体育用品的效用是向职业人员和业余人员提供开展体育运动所需的各种条件和设施,满足其物质需要;而非实物形态的体育产品则是向体育爱好者提供的以服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以满足其欣赏和健身需要。
这里有几个问题值得讨论:一是参与体育活动的相关费用,如交通费、食宿费等应不应统计为体育消费的范畴?当前的大部分学者认为这些支出也应列入体育消费的范围。 但笔者认为体育消费品应限定为直接投入到体育中的资金或消费,如体育器材、运动服装、俱乐部会员费、观看比赛的门票费、购买体育报刊等;而交通费、食宿费等不应统计为体育消费,而应视为体育对其它产业或行业的带动,这也正是体育作为朝阳行业和作为经济增长点的优势所在。二是在购买运动服装、 鞋帽等实物产品后,只是日常穿着而不参加体育运动的行为属不属于体育消费?还有就是体育书报杂志、音像制品以及体育彩票等能不能简单的划归为体育实物消费?笔者认为:从宏观上讲,运动服装、体育类书报、体育彩票等都是以体育文化为内在核心,应该统计为体育消费品的范围之内。但在微观上,我们购买书报杂志、彩票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获得书报、彩票这一实物,而是有其它更具体的目的。因此这里将体育书报、杂志、音像制品等细分为信息类体育消费品,但购买体育彩票看作博弈类体育消费。体育消费品概念的引入既符合经济学原理,又满足了体育统计的需要,把体育产品、体育商品、体育投入品等不同属性和概念的词联系在了一起。
综上所述,体育产品就是指非实物形态的体育劳务,有别于体育投入品和体育消费品等有其本身特有的属性。体育产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非体育商品(学校体育、大众健身、奥运会等以荣誉为目标的比赛等);体育劳务型消费品(体育旅游、咨询等);实物型体育消费品;信息类体育消费品(书刊、音像等);参与型消费品(观看比赛、场地租金等);博弈类体育消费品(彩票等)。除去博弈类体育消费品之外,其他5种体育产品都属于正常体育消费品,而体育彩票属于有其他目的的消费,因而排除在正常消费品之外。
参考文献:
1.赵子江.从消费角度看体育产品[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2000(3)
2.胡济群.体育产品的价格制定[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1(4)
3.刘益群.对体育产品市场运作特征的思考[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
4.一东.我国体育产业化刍议[J].财贸研究,1996(5)
5.王晓东.体育产品属性及体育产业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J].体育科学,2005(5)
6.周秀敏.新时期我国体育产品营销策略管窥[J].山东体育科技,2003(1)
7.刘江南.对影响体育市场几个要素的分析[J].体育与科学,1995(4)
8.胡立君.论体育产品的劳务性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9(10)
9.张岩.关于体育产业统计的几个问题[J].体育与科学,2002(6)
10.李朝晖.体育产品新论[J].中国体育科技,2004(1)
11.叶萤声.语言学纲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2.王锡彪.关于体育商品及体育市场内涵的界定[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5)
13.颜日初.正确界定体育产品统计的范围[J].统计与决策,2002(4)
14.丛湖平.体育产业若干界说的辨析及相关问题的讨论[J].中国体育科技,2001(12)
作者简介:
篇10
关键词:中职;就业导向;课外体育活动
现在,很多中职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以就业为导向,开展了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教师是这一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了解他们对“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的认知及行为,对于更有效地开展这一活动,促进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对中职体育教师对“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的认知和行为进行了研究。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中职体育教师21名,了解他们对“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的认知及行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上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从中国知网、优秀硕博论文库中检索十四年来(19972010)有关就业导向体育教育活动的研究成果。
2. 问卷调查法。
(1)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咨询有关的专家对问卷的效度(结构效度与内容效度)进行检验。专家一致认为问卷有很好的效度。
(2)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本研究对广州市信息工程职业学校体育教师发放问卷21份,实际回收21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100%。
3.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获得的数据资料借助计算机进行有关的分析处理。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本研究有关概念的阐述和界定。
1.就业导向。
葛道凯称就业导向是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马树超称就业导向是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唐永泽则认为就业导向“应视为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与基本方针”。尽管学者们的表述不尽相同,其基本看法都是把就业导向看作职业教育的一个方向性、根本性的问题,认为它是对职业教育本质特征的概括。而笔者认为它是以促进学生就业为指导,不光是指狭义上的赋予学生在接受教育后所具有的一次性就业能力,更是指广义上的赋予学生在职业生涯中具备应对职业岗位的交换与工作职能的变化的能力和根据自身职业发展需要而学习进修的能力。
2.“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的概念。
中职学校学生在选择体育运动项目时,把着眼点放在自己未来从事的第一职业(也就是和自身的专业相对应的工种)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方面。
(二)体育教师对“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
体育教师对“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认识尤为重要,它关系到“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的顺利实施。
从以上表可以看出,中职学校体育教师对“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认识较好。体育教师中有14人(66.6%)认为“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非常重要”,认为“比较重要”的占14.4%,认为“一般” “不太重要”和“很不重要”的占9.5%和9.5%及0%。说明大部分体育教师对此有很好的认识,但反过来说,极少数体育教师对“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程度不够,直接导致了中职生体育意识的偏差,影响学生参与“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三)体育教师参与“就业导向”课外体育活动的行为研究。
学校体育课每周两节,真正发挥作用的是有效的课外体育活动,根据目前职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课外体育活动应与学生未来职业需求结合起来,针对各专业的实践工作特征及职业特点对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教师可以选择“抑其过补其缺”的教学内容开展活动。这就要体育教师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选项,有效地参与到“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中去。
1.体育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选项情况。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课外体育活动中,体育教师对学生的选项缺乏引导,只有10人占47.6%的教师根据职业特征引导学生选项,这样不利于“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不能很好地完成中职体育教育的目标。
2.体育教师有否讲授与职业相关的保健知识。
在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问及有没有讲授与职业相关的保健知识的情况时,经常讲授的有9人,占样本总数的42.8%,偶尔讲授的有5人,占总数的23.8%,没有讲授的有7人,占样本总数的33.4%,说明还有相当一部分体育教师没有树立“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的意识。
3.体育教师对不同的专业的体育需求了解情况。
专业不同体育需求不同。比如:钳工需要强和稳定的手力及精确的上肢肌肉运动感觉;划线工要求手部动作的协调、稳定和在长时间内进行动作的能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不但要了解不同专业的体育需求,还要能根据专业选择对应的课外体育活动的教学内容,也要会画职业图谱。通过笔者对上几个内容的调查,情况很不乐观。
从上表可以看出,95.2%的体育教师能对专业的需求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了解的情况不太乐观,66.6%的体育教师只了解1种或2种,这对于学校的发展,新专业的开辟都是不利的。
4.体育教师编制职业劳动图谱的能力。
职业劳动图谱是描述职业劳动的社会经济的、生产技术的、卫生保健的或其它特征的体系,是研究职业劳动特点的不可欠缺的前提,是对不同职业劳动过程的身体运动包括生理和心理运动的特征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描述。这就需要对各种职业的劳动过程分别进行多学科的研究和测定。这种图谱对于指导职业选择、职业培训和职工体育活动的组织等,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调查得知,体育教师编制职业劳动图谱的能力如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体育教师编制职业劳动图谱的能力不强,一般及差,很差的人数占95.3%,只有一个教师认为自己编制职业劳动图谱的能力强,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体育教师对“就业导向”这一内容研究得较少,二是体育教师没有和专业课教师沟通,了解学生职业技术必需的职业体能及职业学习劳动对人体的影响,三是没有去工厂和一线师傅等联系,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等等。
5.体育教师对“就业导向”课外体育活动的研究情况。
通过对体育教师的进一步调查发现,本校体育教学部从来没有开展过“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的改革研讨,只是中职教研会在2006年组织了全市的体育教师就这一内容进行了研讨。尽管如此,体育教师认为开展这种形式的教学研讨有必要的程度达到18人,占85.9%。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大部分体育教师对“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有较好的认识,只有少部分教师没有认识这一活动的重要性。
2. 体育教师对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选项缺乏引导。
3.在课外体育活动中,体育教师大多注重体育练习,而没有很好地向学生讲授与职业相关的保健知识。
4.大部分体育教师能对专业的需求有一定的了解,但了解的情况不太乐观。
5.体育教师编制职业劳动图谱的能力不强。
6.体育教师对“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的研究比较薄弱。
(二)建议。
1.统一认识,更新观念。中职体育教研组要充分利用每月一次的教研活动,举办有关就业导向的培训班,使体育教师树立素质教育观念,提高他们对“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认识。
2.增强体育教师对学生的选项缺乏引导。首先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了解“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以后的人生是很有帮助和有益的,使学生把兴趣转移到对未来职业有帮助的体育锻炼项目中,然后在选项方面给予学生很好地引导,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练习掌握1至2项既符合职业需要,又预防职业病的体育项目。
3.体育教师要向学生讲授与职业相关的保健知识。可以通过运动项目融入保健知识,结合运动项目进行传授。
4.体育教师要加强和用人单位的合作,可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提高体育老师对专业的了解程度和提高体育教师编制职业劳动图谱的能力。
5.加大力度,提高体育教师研究“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的能力。可请高校或高职有经验的专家进行指导。
(作者单位:广州市信息工程职业学校)
- 上一篇:孝文化的起源
- 下一篇:小学一年级足球训练游戏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体育课程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