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废水的处理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17 17:47: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放射性废水的处理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公允价值 账面价值
一、换入资产成本计量的差异
(一)不涉及补价的情形
公允价值计量下,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是不含增值税的,但资产交换价值应考虑增值税。企业换出资产的交换价值为“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得到的是“换入资产的成本和换入资产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按照资产交换价值对等的原则,换入资产成本的计算公式应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换入资产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还有应计入换入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换入资产成本也应予以考虑,换入资产成本的计算公式应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换入资产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应计入换入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
当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或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时,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为基础确定换入资产成本,不确认损益。换入资产的代价是“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得到的是“换入资产的成本和换入资产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按照资产交换价值对等的原则,换入资产成本的计算公式应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换出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换入资产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还有应计入换入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换入资产成本也应予以考虑,换入资产成本的计算公式应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换出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换入资产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应计入换入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
(二)涉及补价的情形
1.涉及单项资产的情形。公允价值计量下,收到补价方换入资产成本的计算公式应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换入资产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应计入换入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补价”。付出补价方换入资产成本的计算公式应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换入资产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补价+应计入换入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
账面价值计量下,收到补价方换入资产成本的计算公式应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换出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换入资产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补价+应计入换入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付出补价方换入资产成本的计算公式应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换出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换入资产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补价+应计入换入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
2.涉及多项资产的情形。当换出或换入资产为多项资产时,应把多项资产视为一个整体,进行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交换价值的比较,进而确定补价。确定单项换入资产成本时,应先把换入或换出的多项资产视为一个整体、打包成单项资产,按单项资产换入成本的计算方法确定换入资产的总成本。再分别按各个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或账面价值占换入资产总的公允价值或账面价值的份额分割换入资产总成本,计算确定各个换入资产的成本。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过程中确认损益的差异
(一)公允价值计量下
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换出资产为存货的,应当视同销售,按其公允价值确认收入,同时结转相应的成本。由此,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2)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3)换出资产为长期股权投资、金融资产的,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账户。
(二)账面价值计量下
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换出资产承担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及其他相关税费扣除换入资产能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后的差额是作为取得换入资产的代价全部计入换入资产成本的,不确认当期损益。
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例析
(一)公允价值计量
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 20×9年8月,为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经协商,甲公司决定以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的厂房、设备及库存商品换入乙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的办公楼、小轿车、客运汽车。甲公司厂房的账面原价为3 000万元,在交换日的累计折旧为600万元,公允价值为2 000万元;设备的账面原价为1 200万元,在交换日的累计折旧为960万元,公允价值为200万元;库存商品的账面价值为600万元,交换日的市场价格为700万元,市场价格等于计税价格。乙公司办公楼的账面原值为4 000万元,在交换日的累计折旧为2 000万元,公允价值为2 200万元;小轿车的账面原价为600万元,累计折旧为380万元,公允价值为319万元;客运汽车的账面原价为600万元,累计折旧为360万元,公允价值为300万元。乙公司另外向甲公司支付补价128.77万元。
假定甲、乙公司都没有为换出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营业税税率为5%,甲公司换入乙公司的办公楼、小轿车、客运汽车均作为固定资产核算。乙公司换入甲公司的厂房、设备作为固定资产核算,换入的库存商品作为原材料核算。甲、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使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
对甲公司而言,换出三项资产,总的换出资产的交换价值为3 053万元(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 900万元、承担的销项税额153万元),对乙公司而言,换出三项资产,总的换出资产的交换价值为2 924.23万元(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 819万元、承担的销项税额为105.23万元),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双方交换价值对等的原则,乙公司应向甲公司支付补价128.77万元(3 053-2 924.23),补价就是128.77万元,说明双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对等的、公平的。补价剔除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影响后应为81万元。补价具体计算过程见表1。
甲公司会计处理过程如下:
(1)判断是否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对甲公司而言,补价/换出资产、换入资产公允价值较大的金额=81÷2 900=2.79%
①换出的固定资产账面余额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26 400 000
累计折旧 15 600 000
贷:固定资产――厂房 30 000 000
――设备 12 000 000
②计算处置厂房应交的营业税:
借:固定资产清理 1 000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1 000 000
③ 资产交换:
借:固定资产――办公楼 22 000 000
――小汽车 3 190 000
――客运汽车 3 0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052 300
银行存款 1 287 700
营业外支出 5 400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27 400 000
主营业务收入 7 000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 530 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6 000 000
贷:库存商品 6 000 000
注:这里换出的两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是2 200万元,而计入固定资产清理借方的换出固定资产的代价为 2 740万元,两者的差额540万元为换出固定资产的处置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乙公司会计处理过程如下:(1)判断是否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对乙公司而言,补价/换出资产、换入资产公允价值较大的金额=81/2 900=2.79%
(二)账面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
例2:20×9年5月,甲公司因经营战略发生较大转变,产品结构发生较大调整,原生产其产品的专有设备、生产该产品的专利技术等已不符合生产新设备的需要,经与乙公司协商,将其专用设备连同专利技术与乙公司正在建造过程中的一幢建筑物、对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进行交换。甲公司换出专有设备的账面原价为2 400万元,已提折旧为1 500万元;专利技术账面原价为900万元,已摊销金额为540万元。乙公司在建工程截止到交换日的成本为1 050万元,对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为300万元。由于甲公司持有的专有设备和专利技术市场上已不多见,因此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乙公司的在建工程因完工程度难以合理确定,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由于丙公司不是上市公司,乙公司对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也不能可靠计量。假定甲公司、乙公司均未对上述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均按账面价值开具普通发票。甲公司、乙公司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见表2。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过程如下:
(1)根据税法的规定。
换出设备应交的增值税销项税额=(2 400-1 500)×17%=153(万元)
换出专利要交的营业税税额=(900-540)×5%=18(万元)
(2)确定换入资产总成本。
换入资产总成本=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总额+应支付的相关税费=1 260+153+18=1 431(万元)
(3)按各项换入资产账面价值占换入资产账面总价值的比例分割换入资产总成本。在建工程成本1 113万元、长期股权投资成本318万元。会计分录略。
乙公司的会计处理过程如下:
(1)根据税法的规定。换出在建工程要交的营业税税额=1 050×5%=52.5(万元)。(2)确定换入资产总成本。换入资产总成本=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总额+应支付的相关税费-换入资产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1 350+52.5-153= 1 249.5(万元)。(3)按各项换入资产账面价值占换入资产账面总价值的比例分割换入资产总成本。设备成本892.5万元、专利成本357万元。会计分录略。
需要说明的是:(1)公允价值计量时,在考虑资产交换价值时,要将增值税销项税额考虑进去,当交换双方的交换价值对等时,可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当双方交换价值不对等时,交换价值低的一方,应向交换价值高的一方支付补价,补价为双方交换价值的差额。(2)当涉及运用补价判断是否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补价应剔除增值税影响。(3)公允价值计量下,因计算换入资产成本依据的是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资产交换过程中换出资产要承担的相关税费通过计入换出资产的处置代价计入当期损益,不计入换入资产成本。(4)账面价值计量下,换出资产承担的税费作为取得换入资产的代价、要全部计入换入资产成本,不计入换出资产的处置代价。Z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工艺废水;过滤器;110mAg;运行优化
1 废水处理系统设计准则
秦山第二核电厂放射性废水处理系统(TEU)采用的基本处理方式主要有过滤、离子交换和蒸发。它将产生的废水分成三类收集、贮存和处理,即地面废水、工艺废水和化学废水。
废液的分类准则如下:
工艺排水一般是化学物质含量低的放射性废液(划分界限取决于经济因素,目的是尽可能减少处理的总成本,其中包括固体废物的处理);
化学排水一般是含化学物质高的放射性废液;
地面排水一般是化学成分不同的低放射性废液(其放射性浓度低于排放限值)。
对于不同类型的废液设置了不同的贮槽,即工艺排水槽、化学排水槽和地面排水槽。收集在不同贮槽中的废液可以通过取样(REN)放射性浓度和物理化学特性等决定是经过过滤后直接将废液排往TER系统,还是必须通过蒸发或除盐来处理。
2 工艺废水处理单元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2.1 工艺废水单元的堵塞问题及应对措施
秦山第二核电厂从投运以来,工艺废水处理单元发生了堵塞、树脂频繁失效等问题,经过逐步改进,系统运行逐步恢复正常。导致系统堵塞的原因和诸多处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工艺废水单元水质差,存在浊度高甚至是浑浊的现象。目前通过对地坑、贮罐的定期清淤以及严格检修废水的分类倾倒等方式解决水质差的问题,工艺废水入口增加滤网,滤除进入系统的大颗粒杂质;
2)通过技改将预过滤器的过滤孔径由5μm改型成1μm,改善下游除盐床的运行条件;
3)前置过滤器破损后杂质堵塞在除盐床上部滤头导致除盐床堵塞。解决该问题的办法是除盐床入口管改造增加可拆卸盲板,便于用吸尘器等工具清理聚积在上部滤头处的大颗粒杂质;
4)降低系统除盐流量,降低流量运行最主要的原因是给离子交换提供足够的时间;
5)通过技改将系统中使用的树脂改型成对110mAg具有较好吸附性能的大孔树脂,阳床采用陶氏化学的罗门哈斯9766#核级大孔阴树脂 和77#核级阳树脂的配置,混床采用9882#核级大孔树脂;
6)过技改在9TEU 001/002 DE的入口滤头处设置可拆卸法兰,便于清除聚集在滤头处的少量树脂等大颗粒杂质;
7)对收集在工艺废水贮罐中的废液增加分析项目和根据分析结果选择处理工艺,对水质差、电导率高、110mAg比活度高的废液进行蒸发处理,提高下游除盐床的使用寿命;
8)避免含磷酸盐高的设备冷却水进入工艺废水系统,降低除盐床的使用寿命。
2.2 110mAg问题及应对措施
2.2.1 110mAg的来源及其理化特性
110mAg半衰期为长达249.78天。110mAg来源之一是控制棒局部破损,控制棒的材料就是Ag-In-Cd;另一个来源压力容器密封环含银,且每年都要更换,更换O型密封环时若没有采用有效清洁方法,则银会进入系统;以及我厂的余热排出、安注系统的一些阀门和节流孔板用到银作为垫片材料,这部分银也有可能进入主系统。
2.2.2 降低110mAg排放量的主要措施
减少向TER排放废水中110mAg的含量主要有以下措施:
1)废液处理系统(TEU)工艺废水单元的除盐床采用大孔树脂,以尽可能吸附胶体态110mAg;
2)对含110mAg特别高的TEU工艺废水、放射性除盐床树脂冲排水等通过蒸发分离的方式进行处理,避免废液处理系统除盐床110mAg污染;
3)将硼回收系统树脂型号变更成大孔树脂,以吸附胶体态110mAg,减少TEP浓缩液中110mAg的含量;
4)尽量避免对放射性除盐床进行反冲洗操作;
5)合理安排主动排氚;
6)尽可能利用自然衰变。
2.3 TEU除盐床去污因子低
化学人员针对近期TEU除盐床去污因子低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做了几个专项试验,得出如下结论:
1)由实验室分析数据发现,近期9TEU除盐床净化效率低主要是由9TEU002BA源水引起,同类型树脂对于其他水样的净化效率均能达到83%以上,最高可达99%,所以树脂本身不存在问题;
2)单一类型树脂对9TEU002BA中110mAg的去除均无明显效果,需要进行多种树脂床的串联以达到更好的去除效果,符合现场TEU001DE及TEU002DE的实际使用情况;
3)降低流速至2t/h可增强树脂床对9TEU002BA中110mAg的去除效果,但是现场运行工况只能将流量最低将至3t/h,不能完全达到最理想流速;可以考虑对其中一台工艺废水泵技改,采用小泵;
4)由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钠含量会使树脂净化效果降低,而本次9TEU002BA样品中含有较高含量的钠,这也是引起9TEU除盐床净化效率降低的一个原因;
5)1.0μm的过滤器对树脂中110mAg的去除有一定效果,可以考虑实际运行中添加絮凝剂或调节溶液pH来提高过滤器的过滤效果,从而提高除盐床的净化效率;
6)引起9TEU002BA水样中110mAg核素净化低的原因还不明确,但根据分析数据猜测,可能是胶体形态的110mAg,其粒径小,用树脂的离子交换功能无法去除,只能通过静电吸附、机械筛分等物理作用来去除。
3 结束语
总的来说,秦山第二核电厂作为650MW压水堆核电机组,其工艺废水处理工艺属于上世纪90年代水平的传统处理工艺,系统运行基本稳定,维护简单,但处理效果一般。当前国家环保法规越来越严格,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优化运行方式、引进先进废水处理设备与技术改进系统配置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在电厂出现预期的燃料包壳破损等工况下,系统运行的缺陷将明显暴露出来,对排放量的影响也会非常显著。因此,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才是提高电厂综合运行管理水平,是确保废液处理系统长期稳定运行和废液处理最小化的制胜法宝。
【参考文献】
[1]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废液处理系统手册[Z].20005.
[2]崔安熙.秦山地区核电站废物最小化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辐射防护研究研究院,2009,06.
[3]张志银.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低、中放废水处理最小化工艺技术研究报告(A版)[Z].2010,6.
篇3
【摘 要】医院排出的污水污物含有传染性病菌、病毒、化学污染物及放射性等有毒有害物质,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应该对其加以处理,否则会对受纳水体造成污染,危害人民健康。
【关键词】探讨;医院废水;处理工艺
【Abstract】Hospital discharge of wastewater sewage contain infectious germs, virus, chemical pollutants and radioactive and other poisonous and harmful substances, has a great harm. Should handle them, otherwise you will cause pollution to receiving waters, harm people's health.
【Key words】To discuss; Medical waste water; Treatment process
医院排出的污水污物含有传染性病菌、病毒、化学污染物及放射性等有毒有害物质,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应该对其加以处理,否则会对受纳水体造成污染,危害人民健康。医院污水主要污染物:其一,病原性微生物;其二,有毒有害物理化学污染物;其三,放射性污染物。其污水特点是成分复杂,有些重金属和难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是致癌、致畸或致突变物质,这些物质排入环境中将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危害人类健康。
1 废水类型及产生途径
医院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医疗废水(主要包括检查化验、门诊、急诊治疗、住院治疗)、洗衣废水、餐饮废水和办公生活废水。医疗废水含有传染性疾病、病毒、化学污染物、重金属及放射性物质等有毒有害物质,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1.1 含病原体废水
医院各检查化验、门急诊治疗、住院治疗等各部门产生的废水中均含有大量病原体,同时配套服务部门洗衣房产生的废水中也含有大量的病原体。含病原体的废水如处理不当,会给健康人群带来危害。
1.2 酸性废水
医院大多数检验项目或制作化学清洗剂时,经常使用大量的硝酸、盐酸、过氯酸、三氯乙酸等。这些物质不仅对排水管道有腐蚀作用,而且与金属反应产生氢气,高浓度酸液与水接触能发生放热反应,与氧化性盐接角可发生爆炸,并会引起或促成其它化学物质的变化。
1.3 含氰废水
在血液、血清、细菌和化学检查分析中常使用氰化钾、氰化钠、铁氰化钾等含氰化合物,由些产生含氰废水。氰化物有剧毒,人的口服致死剂量HCN为50mg、NaCN 100mg、KCN 120mg。
1.4 含汞废水
金属汞主要来自口腔门诊和计测仪器仪表中使用的汞,如血压计、温度计、血液气体测定装置、自动血球计算器等,当盛有汞的玻璃管、温度计被打破或操作不当时都会造成汞的流失。在分析检测和诊断中常使用氯化高汞、硝酸高汞以及硫氰酸高汞等剧毒物质,口腔科为了制作汞合金,汞的用量也比较多。这些都是含汞废水的来源。
汞对环境危害极大,汞进入水体以后可以转化为极毒的有机汞(烷基汞),并且通过食物链富集浓缩,人吃了受汞污染的水产品,甲基汞可以在脑中积累,引起水俣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汞对水生物也有严重的危害作用。
1.5 含铬废水
重铬酸钾、三氧化铬、铬酸钾是医院在病理、血液检查和化验等工作中使用的化学品。这些废液应单独收集,尽量减少排放量。铬化合物中有三价铬和六价铬两种存在形式。六价铬的毒性大于三价铬,铬化合物对人畜机体的全身致毒作用,还具有致癌和致突变作用。六价铬能使人诱发肺癌、鼻中隔溃疡与穿孔、咽炎、支气管炎、粘膜损伤、皮炎、湿疹和皮肤溃疡等,是重点控制的水污染物之一。
1.6 洗相废水
医院照片洗印废水是一个重要污染源,在胶片洗印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10多种化学药品,主要是显影剂、定影剂和漂白剂等。
彩色显影剂有CD-2和CD-3,即2-氨等基-4二乙基氨基甲苯盐酸,和4-氨基-N-乙基-N(β-甲基硫磺酰胺乙基)-间甲基苯胺单水1 硫酸盐。彩色显影剂不稳定,在空气中易氧化,动物实验证明属中等毒性。黑白显影剂有米吐尔和对苯二酚,它们都是具有一定毒性的有机化合物。
在洗照片的定影液中还含有银,银是一种贵重金属,对水生物和人体具有很大毒性。
1.7 放射性废水
医院放射性污水主要来自同位素治疗,诊断和治疗中用到的放射性同位素在其衰变过程中产生α、β和γ放射性,在人体内积累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1.8 其它
医院还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消毒剂、杀虫剂及其他药物,如氯仿、乙醚、醛类、乙醇、有机酸类、酮类等,这些物质对水中COD浓度有较大的贡献。
2 废水预处理
医院各种特殊废水预处理方法如下:
(1)传染病房的传染性病毒废水采用消毒剂进行预处理;
(2)对酸性废水采用中和处理,以氢氧化钠、石灰作为中和剂,加入酸性废水中通过搅拌达到中和目的;
(3)对于高浓度含氰废水采用“硫酸亚铁+曝气”沉淀法进行处理,对于低浓度含氰废水采用ClO2氧化法进行处理,使CN-被氧化为CO2和N2,实现氰化物的无毒化;
(4)含汞废水采用Na2S沉淀法处理,汞的去除率可达99.9%,出水含汞浓度可达0.02mg/L;
(5)含铬废水收集后送电镀厂处理;
(6)洗相废水中的显影剂、定影剂、漂白剂、银等物质排放前对其进行回收利用。银的回收可用电解提银法和化学沉淀法,低浓度含银废水也可采用离子交换法和活性炭吸进行回收;
(7)对于浓度高,半衰期长的放射性污水,将其贮存在容器中,使其自然衰变。对于浓度低,半衰期较短的放射性污水,排入地下贮存衰变池,贮存一定时间使其放射性同位素通过自然衰变,当放射性同位素浓度降低到管理限值时再排放;
(8)其他特殊废水需根据其理化性质,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单独收集预处理。
同时医院食堂餐饮污水须经隔油预处理。上述医疗特殊废水和食堂餐饮废水预处理方法简单易行、成熟可靠。
3 废水处理方案
根据《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本项目废水处理采用“调节池生物处理絮凝沉淀滤池接触消毒”流程。对生物处理和接触消毒两个单元的工艺进行比选分析。
3.1 生物处理
生物处理工艺主要有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触氧化法、膜生物反应器法、曝气生物滤池法和简易生化处理法。(下转第353页)
(上接第254页)3.1.1 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是以悬浮生长的微生物在好氧条件下对废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进行降解的废水生物处理工艺。
3.1.2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采用固定式生物填料作为微生物集聚的载体,生长有微生物的载体淹没在水中,曝气系统为反应器中的微生物供氧,反应器中可保持很高的生物量。
3.1.3 膜-生物反应器
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是将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反应器结合在一起的新型废水处理工艺。根据膜分离组件的设置位置,可分为分置式MBR和一体式MBR两大类。
3.1.4 曝气生物滤池
曝气生物滤池(BAF)是生物膜处理工艺的一种。采用的新型粗糙多孔的粒状滤料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滤料表面生长有生物膜,池底提供曝气,废水流过滤床时,污染物首先被过滤和吸附,进而被滤料表面的微生物氧化分解。
根据以上分析,选用生化处理工艺。
3.2 消毒技术
3.2.1 消毒技术
消毒是医院废水处理的重要工艺过程,其目的是杀灭废水中的各种致病菌,选用二氧化氯发生器。
3.2.2 二氧化氯发生器工作原理
二氧化氯对细胞壁有较强的吸附穿透力,可有效地氧化细胞内含琉基的酶,抑制微生物蛋的蛋白质合成,破坏微生物生命结构,致使其死亡。能有效的破坏酚、硫化物、氰化物等有害物质。二氧化氯发生器反应方程式:
NaClO3+2HC1=NaC1+C1O2+1/2C12+H2O
5NaC1O2+4HC1=4C1O2+5NaC1+2H2O
医院废水经前述方法单独处理后,进入调节池,均匀水质水量后进入CASS反应池,再进入絮凝沉淀池,最后经滤池过滤,出水用二氧化氯发生器消毒后,采用Na2S2O3脱除多余的氯,然后排入地表水体。各池产生的污泥排入污泥池,污泥池内上清液回流入调节池进行处理,污泥经消毒和脱水处理后送至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处置。
4 结束语
篇4
福岛核危机的影响还未评定,日本又遭遇新的危机。
5月28日,日本NHK电视台报道称: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至4号机仍积存有高浓度放射性核污水约84,700吨,处理费用高达531亿日元,而如果将核污水转移费用及低浓度核污水处理费用一并计算的话,最终的核污水处理费用将难以预估。 2011年5月18日,日本福岛县,一艘大船驶离福岛第一核电站,船被用来盛装被核污染的水。
如何安全处理核废料,目前仍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难题,而放射性核污水的处理只是核废料处理的第一步,但日本在这第一步上走得有点踉踉跄跄。
混乱不堪的应对
日本核污水处理面临的困境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边治理边污染”。正如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发言人所称:“核电站抢修工作困难重重,现场人员面临着放射性污水不断转移又不断增加的困境。”
目前,包括1号机至4号机在内,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6个机组已全部积存了大量放射性污水。而事故处理仍难见好转,日本核能专家也开始对事故处理预期持谨慎态度,与此同时,大量的废水在源源不断地产生。
此前,日本经济产业省把部分低浓度放射性污水储存到静冈市人工浮岛内,这座浮岛原是一座海上公园,长约136米,宽约46米,高约3米,浮岛内部可以储存约1.8万吨污水。官房副长官福山哲郎也曾表示:“日本将从中国、孟加拉等国采购旧水罐来盛放核电站的低浓度放射性污水。”但中间调配环节耗时甚长,预估要6月才能到货。而日本国会议员们则提出应将低浓度放射性污水存储到油轮当中,但也因为时间上来不及而放弃。
实际上,为了给高浓度污水让出存储空间,东京电力已多次向海中排放废水。其中,1.15万吨低浓度污水计划性地排入大海时,引发日本渔业协会等团体的强烈不满,中国、韩国、俄罗斯等周边国家也表示严重关切,日本国内也充满了种种猜忌与不安。
据《朝日新闻》报道,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涡轮机房内废水,每小时释放出的核辐射线量高达1000毫西弗。在这样的情况下,东京电力将废水排放至海中实属无奈,为了防止核污染扩散,东电工程师采取种种举措用聚酯材料在海中修建两座巨大的围栏以防止扩散。但毫无疑问,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排放入海的核废水极有可能危及周边国家的海洋安全,引发海洋生物变异,甚至会随着洋流循环而影响全球环境。
针对核废水处理,日本国内核能机构的表现让人哑然不已,尤其是隶属日本内阁府的核能安全委员会屡屡爆出惊人之语。据日本《周刊POST》报道,核能安全委员会委员长班目春树在记者会见时,针对核废水处理,称“我们没有掌握具体的核废水处理知识,希望东电和原子能安全保安院能提出坚实的指导方案。”而该委员会委员长及5名委员均属日本特别职公务员,每周只有一次定例会议,会议最短10分钟,最长也只有90分钟。仅仅如此,各委员便可领取1650万日元年薪,且可分享额度可观的内阁府核能相关预算。
价格不菲的外援
一直以来,日本针对核污水问题的处理方法是冻结干燥处理,并主要由日立公司负责。福岛核电事故发生后,东芝、日立等日本企业纷纷请缨,紧急组成技术员团队赶赴福岛核电站支援。除此之外,来自欧美的核电企业也纷纷打出“人道主义救援”的旗号。据东京电力称,目前核污水处理体系实行“责任分担”,目前核污水处理设施主要由日本东芝、日立及美国GE等公司负责基本设计,而法国核电企业巨头AREVA及美国CULEON公司负责去除、稀释核污染物质。
在外援方面,表态最早的当属法国核电企业AREVA公司,AREVA公司虽名义上属于民营企业,但法国政府及政府相关机构持有的股份高达9成以上,是事实上的法国“国营企业”。在日本地震发生后不到一周,AREVA便通过其日本合作商――三菱重工向东京电力、日本政府提出具体的支援对策。而3月下旬,AREVA公司CEO Anne Lauvergeon更是专程来到日本进行公关。对此次访日,三菱重工负责人面对媒体质问,明确答复是瞄准“废炉商机”。
除了纯粹商业上的考虑,日本《东洋经济》杂志刊文分析道:“作为核能研发大国,法国约80%的电力需求依赖核电,尽快解决福岛核电站事故,防止世界范围内反核电运动兴起,是法国的‘核心利益’。”
在这样的背景下,法国总统萨科齐3月底紧急来日磋商,并带来了一大批法国核能技术专家。法国在钚等核物质处理上具有技术优势,且具有丰富的危机管理经验。就AREVA公司而言,其业务横跨核设备制造、核燃料制造以及核废料处理等,它不但曾参与解决1979年的美国三里岛核电站事故,更曾在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事件中大展身手。
另一方面,福岛核电站的原子炉均系“沸水炉(BWR)”,其制造商则是美国GE公司及其日本合作商一日立制作所。GE公司CEO Jeffrey R.Immelt在4月上旬紧急访日,与日立社长中西宏明见面会谈后,即先后赴东电集团拜会东电会长胜俣恒久、赴经济产业省拜会经产大臣海江田万里。Jeffrey R.Immelt针对日本2011年夏季电力供应不足,提出愿意提供火力发电设备燃气轮机,同时向日本陈请支援核电站事故事后处理。
在此情况下,美国核电设备商Babcock&Wilcox(简称B&W)公司则与东芝公司联合向东电及日本政府提交《福岛核电事故短期处理方案》,两家公司也在5月10日,正式签署合作意向书。
这一系列“援助争夺战”的背后是极为可观的商业利益。日本媒体披露日本经济产业省官员的话称:“法国方面提出的核废料处理费,是惊人的价位。其中,每处理一吨核废水的价格是2亿日元,初步预估最终需处理的核废水约20万吨,如此一来,需要支付核废水处理费40万亿日元。如此高昂的处理费,不但会导致东电破产,也会让日本财政陷入危机。”
4月27日,在日本众议院决算行政监视委员会的答辩中,自民党议员村上诚一郎质问日本经产省:“每处理一顿废水2亿日元,迄今已处理了约6吨,那么支付给核废水处理商的费用已超过10亿日元。”经产省回答:“详情不清楚。”这引起日本国内舆论强烈关注,随后AREVA驻日代表在日本电视台节目中虽对“1吨2亿日元”的说法予以否认,但AREVA并没有透露具体的处理费用数额,日本国内的不信任感至今仍然未除。
那么,日本国内是否具备核污水处理能力呢?专门研究核废水处理技术的东京工业大学原子炉工学研究所所长有富正宪曾向东京电力提案,采取将水和放射性物质铯分离,用凝集沉降剂予以稳固的方式处理。如此操作,可确保95%的放射性物质铯得到清除。
“这虽与AREVA公司的技术有相似之处,但处理费用可以控制在每吨10万日元以内。虽然,凝集沉降剂的投入需要远距离操作,相关的设备、机器以及作业员的确保存在难题,但以目前的技术而言,核废水处理完全可以由日本自身来完成。”有富如此表示。
那么,日本为什么要支付巨额的费用给法美企业呢?《日经BUSINESS》分析称:“日本政府有其外交考虑。法国和美国都是核能利用大国,且是日本核能发展的重要合作对象国。在德国、加拿大等反核国家的痛批下,日本未来的核电发展将更加举步维艰。法国和美国作为后盾支持,将可以有力缓解这种国际压力。”
篇5
关键词:伴生矿开发利用 辐射环境管理机制 现实问题 有效制定
1 伴生矿开发利用辐射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冶炼业、制造业以及开采业和加工业的蓬勃发展,伴生矿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进一步扩大,导致矿物资源中所含的天然放射性元素大量积聚扩散,天然辐射水平不断升高,造成了严重的放射性污染,给当地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因此,要想避免放射性污染的进一步扩散,保护生态环境安全,就必须加强伴生矿开发利用辐射环境管理,不断提升技术管理水平。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首先就要明确伴生矿的基本定义和内涵。所谓的伴生矿就是指某种含有其他矿产的矿藏,一般的矿藏都是含有伴生矿的,但是伴生矿的含量基本不太高,只有在伴生矿的价值较高的时候才会进行大量的开发利用。随着近年来,我国生产制造水平的大幅度提升,相关行业对伴生矿的需求量进一步增加,开发活动频繁。而伴生矿开发利用规模的扩大必然会造成其中天然放射性元素含量的急剧增加,进而造成放射性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平衡,给当地居民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威胁。而伴随着开采活动的进行,开采人员破土开采也破坏了地表原有的植被生长构造,造成了次生污染,常见的次生污染有土壤污染、空气污染和水源污染,严重危害了人类的生命安全,不仅可能导致儿童的智力残缺,而且还会增加儿童患白血病的几率。另外,在伴生矿的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排放大量工业废水,水中还伴有大量漂浮物。而废水的放射性水平要远远高于开采当地的一般水体,其污染程度严重超标。与此同时,在对伴生矿进行开采加工时,大量氡富集于矿井和车间内,并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给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容易使其患上一系列呼吸道疾病。伴生矿的开发利用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废渣,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废渣排放量超出了国家安全生产标准,严重破坏了地区生态环境。此外,在伴生矿资源的加工制造中,有一些放射性物质会出现浓缩,进入最终产品中,也给流入地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放射性污染。因此,加强伴生矿开发利用辐射环境管理,减少放射性污染是十分必要的。
2 我国伴生矿开发利用辐射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伴生矿开发利用辐射环境管理可追溯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国从那时开始重视其相关管理工作,并针对伴生矿废渣与尾矿处理工作制定了一系列计划和目标,在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上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我国在1983年到1990年由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组织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的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在这次的调查中发现很多问题,虽然我国对伴生矿开发利用中辐射环境影响的关注持续近40年,但是依然存在管理无序等现实的问题。正是管理机制的缺失才导致了这些问题的发生。首先,监管职责不正确,虽然《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对伴生矿的开发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和制度的制定,但一些企业环保意识淡薄,对伴生矿开发利用辐射污染的认识不到位,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配套监督措施,导致辐射环境管理工作停滞不前,违背了我国伴生矿开发利用辐射环境管理的初衷。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伴生矿辐射对环境的影响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就短期来看,其影响不明显,容易被人们忽视。但分析其长远发展情况,伴生矿开发利用辐射势必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一系列消极影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明确监管责任,加强监督管理,实行责任制,规定责任到人,强化管理者的责任意识,提高管理质量。但目前从总体来看,我国伴生矿企业在实际监督中缺乏明确目标,工作积极性不高,管理效率低下,同时缺乏统一的质量监督认证标准,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同时,由于目前国际上尚未制定出统一的伴生矿质量管理标准,我国在质量监管上无据可依,各地政府在处理相关监管工作时只能依据往常经验,从而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制定相关质量认证标准势在必行。另外,我国当前尚未确立统一的放射性污染控制标准,伴生矿废水、废渣、废气等的处理存在监管漏洞,在我国的规定制度中并没有关于含天然放射性核素的尾矿和废矿石等的相关规定,现行有效地放射性污染控制值不利于放射性污染的控制,只会控制废水的排放和不易操作的个人剂量。
3 伴生矿开发利用辐射环境管理机制的有效制定
虽然国际上对辐射安全的认识和管理的政策不同,但基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的共同目标,各国在伴生矿辐射环境管理上达成了共识,均要求加强伴生矿开发利用辐射环境管理,建立统一的伴生矿开发利用辐射环境管理机制。以我国为例,我国大力加强伴生矿辐射环境管理工程建设,并制定了一系列有重点、有针对性、有计划、有步骤的监管机制,集中处理伴生矿放射性废物,还建立和完善了相关资金保证制度,为后续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3.1 建立有效地监管机构
目前,伴生矿企业管理者普遍存在管理意识淡薄、监管认识不足、监管效率低下等问题,没有履行好其监管职责。对伴生矿开发利用企业而言,质量监管与其经济效益联系性不强,因此缺乏监管动力。因此,要想改变当前现状,相关部门就必须加强监管机构建设,以建立监管机构为重点,有效地推进伴生矿开发利用的辐射环境管理。由于伴生矿的企业众多,规模大小不同,所以应对全国伴生矿开发利用辐射环境实施统一的监管管理制度,通过制定技术导则的方式,最终研究出一系列相关实施管理技术,以提高管理质量,从根本上降低放射性元素浓度,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安全。而在管理方法上采用分级的管理方式,针对不同的污染源,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并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政府可以对伴生矿企业进行集中管理,并建立相关安全生产监督机制,以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保证伴生矿开发利用辐射环境的安全,避免放射性污染的进一步扩大。
3.2 开发伴生矿放射性废物处理示范工程和资金保证制度
在建设伴生矿放射性废物处理示范工程处理放射性废物时,可以由政府组织,选定特定的伴生矿企业进行实施,针对典型的放射性废物研究处置策略和思路,综合各方因素选择最适宜的场地开展一系列废物处理工作,加强工程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相关安全生产机制,大力开发新技术新手段,加强伴生矿辐射环境管理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另外,在对放射性废物进行处理时,相关技术人员要秉承“分类处理,统一管理”的工作思路,根据各类废物放射性核素活度水平的不同,制定个性化应急处理方案。一般地,对于那些放射性水平较低的废物可就近处理,无需另行处置;而对于那些放射性水平较高,污染程度较大的废物则需运送至专门的处置场深层填埋;对于现有的放射性废物,应由监管部门统一集中进行处置。
环境管理理念之一就是“污染者付费”,其费用的承担者主要就是伴生矿企业,这也是构成伴生矿开发利用的必然成本,并以税费或是保证金的形式体现出来,应建立以辐射环境监管部门为主体的多方面部门共同承担的协调机构,负责组织制定资金保证制度,其中包括资金筹集,管理形式,管理组织等多方面事物,其辐射环境管理资金可采用基金式管理,结合监管机构的管理,由监管机构设立监管委员会,将基金用于辐射环境管理,并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管理资金的来源主要包括预提保证金,废物处置基金和对企业所导致的污染罚金。这样的管理方式可以极大的降低企业在污染方面的程度,企业为了不升高不必要成本,会积极地减少“污染者付费”费用。
4 总结
综上所述,在本文中说明了伴生矿开发利用辐射环境管理的必要性,随后又写出了伴生矿开发利用辐射环境管理的现实问题,最后总结了伴生矿开发利用辐射环境管理的解决方案。由此可以得知,伴生矿开发利用辐射环境管理对于伴生矿企业来说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利益,还涉及到人类的安全与健康。所以,做好伴生矿开发利用辐射环境管理,是现如今伴生矿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魏方欣.伴生矿开发利用辐射环境管理机制探讨[J].中国环境管理,2012(10).
[2]魏方欣.伴生矿开发利用中放射性环境监管机制探讨[J].三峡环境与生态,2012(11).
[3]帅震清,温维辉,赵亚民,赵永明,张利成.伴生放射性矿物资源开发利用中放射性污染现状与对策研究[J].辐射防护通讯,2011(08).
篇6
[关键词]放射安全;预防;管理
放射诊断和治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是应用频率高、涉及受检者或病人最广泛的医疗技术之一。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涌现,使用频率的快速增长,重视放射防护与安全问题、防范事故性医疗照射等的发生显得越来越重要。尤其在基层医疗机构,人员少,设备陈旧,管理制度缺陷等问题更为突出,加强放射安全的预防和管理成为当务之急。我们在具体工作中,结合本院实际加强了这方面的管理,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
金东区孝顺镇镇域面积130平方公里,人口7.15万人。中心卫生院承担着辖区内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2010年1-12月门诊人次103785例,住院812例,农民健康体检12247例,其他健康体检734例。其中接受X线透视734例,各类X线摄片检查6274例。
2方法。
2.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与防护条例》及医疗机构放射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并结合本院具体情况,制定各项制度并上墙公示。主要包括:放射工作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放射事故预防措施与应急方案;放射工作场所内、外环境监测制度;放射工作场所或设备电离辐射警示标记;放射诊疗装置或设备的质量保证实施方案等。并按照制度严格遵守质量保证监测规范。
2.2成立放射防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亲自担任组长,设定专人兼职放射防护监督员,负责放射工作的安全、检查、监督和管理。由院办、科室实行二级管理,定期督查和考核结果列入科室和个人的综合绩效考核。
3讨论
3.1放射事故是指后果或潜在后果不容忽视的意外事件,大剂量射线照射可对工作人员及或患者的健康造成损害。如在400rad的照射下,受照射的人有5%死亡;若照射650rad,则人100%死亡。照射剂量在150rad以下,死亡率为零,但并非无损害作用,住往需经20年以后,一些症状才会表现出来。放射性也能损伤遗传物质,主要在于引起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使一代甚至几代人受害。在诊断放射学中,剂量测量的差错及医用辐射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等均会给患者以有害的甚至是致命的照射。
3.2诊断放射学中事故性医疗照射包括:①各种诊断中剂量明显大干预计值的,或者剂量反复并显著超过所规定的相应指导水平的诊断性照射。②各种可能造成患者的受照剂量与所预计值显著不同的设备故障、事故或其他异常偶然事件。放射事件通常源于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或设备故障。可能的故障原因包括:设备关机失败、计算机故障、联锁控制系统失灵、对设备的恶意干扰等。因此无论是在使用、备用的开放型放射源,停止运行的辐照设备的密封型辐射源,或是暂时以及长期不使用的放射源都必须加强安全防护管理,必须制订相应的规则和严格地质量控制程序,否则都有可能发生潜在的事故[1]。定期进行设备稳定性检测和校正,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维护保养。
3.3除了制定对患者或受检者进行放射诊疗时的安全防护要求之外,对患者和受检者进行医疗照射前,工作人员应事先告知辐射对健康的潜在影响。放射工作场所出入口、射线装置的工作场所应有规范地醒目标识,特别应预防对胚胎或孕妇的意外照射[2]。
3.4根据规定,新建、改建、扩建的放射工作场所的建设项目,放射诊疗装置的防护性能与技术参数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要求。施工前应委托有评价资质的技术中介单位出具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和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报告书,经环保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项目建设。放射工作场所建设项目竣工后,应进行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效果评价,经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3]。
3.4工作中产生的放射性废水应集中收集在不锈钢桶内。对属于乙级水平的放射性工作场所应专门设立废水衰变池或废水处理装置,处置后的废水必须经环保部门监测确认符合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对放射性原液或中、高放废水应予以专门收集贮放,待积到一定数量后,再集中送环保部门专用的放射性废物库内贮存。
3.5从事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放射工作人员,均应定期参加安全防护知识教育培训,并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工作。放射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必须佩带个人剂量计,并进行个人剂量检测。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后每年应进行一次职业健康检查。建立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档案和职业健康检查档案,并做好相关的档案管理工作。
防范事故是加强防护与安全的系统工程,防护与安全的管理要求与技术要求都不可忽视,包括不断提高所有有关人员的安全文化素养。放射防护安全的关键取决于人们的行为表现,法规、标准、操作规程和其他的行政手段虽然都是很重要的,但为达到放射防护或安全标准,其本身又是不够的[4]。造成放射事故时,不得缓报、瞒报、谎报或漏报。应正确分析事故原因,从事故中汲取经验教训。放射诊断和治疗是直接施给受检者与患者的医疗措施,更应重视人为因素,更应把安全文化素养的观念贯彻到医疗工作始终。每一个放射工作人员都必须将防护和事故预防作为其日常职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来对待,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
参考文献:
[1]丁云龙,韩承宏,杜世平等.一起机器故障及操作不当致放射事故的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08,20(4):38-40.
[2]刘长安,乌丽娅,王文学等.慎重对待孕妇的x射线检查[J].中国航天医药杂志,2002,8(4):77-78.
篇7
关键词:实验室;废弃物;环境污染;治理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各类实验室的需求越来越多,各学科的重点实验室、各学校、各系统内的重点实验室层出不穷。从实验室的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学校(包括各高等院校和中学学校)、科研机构、检测机构和企业中的检验研究部门。企业实验室的污染问题可归纳为企业的环保问题,易于被各级部门重视,企业在处理自身的环保问题时,污染问题也得到相应的处理。而各类实验室多为相对独立的行政单位,区域分散,单个污染少,易于被忽视。
我国目前拥有各类高等院校1100所(1999年统计数字),普通高中1.5万所,初中6.3所。科研院所、质检、卫生防疫、环境监测、农林等各级检验机构近20000余个,已成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实验室实际上是一类典型的小型污染源,建设的越多,污染的越大。这些实验室,尤其是在城区和居民区的实验室对环境的危害特别大,因为很多实验室的下水道与居民的下水道相通,污染物通过下水道形成交叉污染,最后流入河中或者渗入地下,其危害不可估量。科学工作者或者未来的科学工作者成了环境的污染者,令人十分遗憾。环境保护是事关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大战略。在环保面前人人平等,必须本着“谁污染环境,谁负责处理”的原则贯彻执行。实验室的成本核算和对外收费都应包括实验室的环保费用在内。
实验室的污染源种类复杂,品种多,毒害大,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制订处理方案。
1 实验室环境污染种类及危害[1]
1.1 按污染性质分
1.1.1化学污染
化学污染包括有机物污染和无机物污染。有机物污染主要是有机试剂污染和有机样品污染。在大多数情况下,实验室中的有机试剂并不直接参与发生反应,仅仅起溶剂作用,因此消耗的有机试剂以各种形式排放到周边的环境中,排放总量大致就相当于试剂的消耗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排放量十分可观。有机样品污染包括一些剧毒的有机样品,如农药、苯并(α)芘、黄曲霉毒素、亚硝胺等。无机物污染有强酸、强碱的污染,重金属污染,氰化物污染等。其中汞、砷、铅、镉、铬等重金属的毒性不仅强,且有在人体中有蓄积性。
1.1.2生物性污染
生物污染包括生物废弃物污染和生物细菌毒素污染。生物废弃物有检验实验室的标本,如血液、尿、粪便、痰液和呕吐物等;检验用品,如实验器材、细菌培养基和细菌阳性标本等。开展生物性实验的实验室会产生大量高浓度含有害微生物的培养液、培养基,如未经适当的灭菌处理而直接外排,会造成严重后果。生物实验室的通风设备设计不完善或实验过程个人安全保护漏洞,会使生物细菌毒素扩散传播,带来污染,甚至带来严重不良后果。2003年非典流行肆虐后,许多生物实验室加强对sas病毒的研究,之后报道的非典感染者,多是科研工作者在实验室研究时被感染的。
1.1.3 放射性污染物
放射性物质废弃物有放射性标记物、放射性标准溶液等。
1.3 按污染物形态分
1.3.1 废水
实验室产生的废水包括多余的样品、标准曲线及样品分析残液、失效的贮藏液和洗液、大量洗涤水等。几乎所有的常规分析项目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废水污染问题。这些废水中成分包罗万象,包括最常见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有害微生物等及相对少见的氰化物、细菌毒素、各种农药残留、药物残留等。
1.3.2 废气
实验室产生的废气包括试剂和样品的挥发物、分析过程中间产物、泄漏和排空的标准气和载气等。通常实验室中直接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实验都要求在通风橱内进行,这固然是保证室内空气质量、保护分析人员健康安全的有效办法,但也直接污染了环境空气。实验室废气包括酸雾、甲醛、苯系物、各种有机溶剂等常见污染物和汞蒸汽、光气等较少遇到的污染物。
1.3.3 固体废物
实验室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多余样品、分析产物、消耗或破损的实验用品(如玻璃器皿、纱布)、残留或失效的化学试剂等。这些固体废物成分复杂,涵盖各类化学、生物污染物,尤其是不少过期失效的化学试剂,处理稍有不慎,很容易导致严重的污染事故。
2 对实验室污染物的处理办法
为防止实验室的污染扩散,污染物的一般处理原则为:分类收集、存放,分别集中处理。尽可能采用废物回收以及固化、焚烧处理,在实际工作中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尽可能减少废物量、减少污染。废弃物排放应符合国家有关环境排放标准。
2.1 化学类废物
一般的有毒气体可通过通风橱或通风管道,经空气稀释排出。大量的有毒气体必须通过与氧充分燃烧或吸收处理后才能排放。
废液应根据其化学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点,通过密闭容器存放,不可混合贮存,容器标签必须标明废物种类、贮存时间,定期处理。一般废液可通过酸碱中和、混凝沉淀、次氯酸钠氧化处理后排放,有机溶剂废液应根据性质进行回收。
2.1.1 含汞废液的处理
排放标准3:废液中汞的最高容许排放浓度为0.05mg/l(以hg计)。
处理方法:①硫化物共沉淀法:先将含汞盐的废液的ph值调至8-10,然后加入过量的na2s,使其生成hgs沉淀。再加入fes04(共沉淀剂),与过量的s2-生成fes沉淀,将悬浮在水中难以沉淀的hgs微粒吸附共沉淀.然后静置、分离,再经离心、过滤,滤液的含汞量可降至0.05mg/l以下。[2]
②还原法:用铜屑、铁屑、锌粒、硼氢化钠等作还原剂,可以直接回收金属汞。
2.1.2 含镉废液的处理
①氢氧化物沉淀法:在含镉的废液中投加石灰,调节ph值至10.5以上,充分搅拌后放置,使镉离子变为难溶的cd(oh)2沉淀.分离沉淀,用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检测滤液中的cd离子后(降至0.1mg/l以下),将滤液中和至ph值约为7,然后排放。
②离子交换法:利用cd2+离子比水中其它离子与阳离子交换树脂有更强的结合力,优先交换.
2.1.3 含铅废液的处理
在废液中加入消石灰,调节至ph值大于11,使废液中的铅生成pb(oh)2沉淀.然后加入al2(s04)3(凝聚剂),将ph值降至7-8,则pb(oh)2与al(oh)3共沉淀,分离沉淀,达标后,排放废液。
2.1.4 含砷废液的处理
在含砷废液中加入fecl3,使fe/as达到50,然后用消石灰将废液的ph值控制在8-10。利用新生氢氧化物和砷的化合物共沉淀的吸附作用,除去废液中的砷。放置一夜,分离沉淀,达标后,排放废液。
2.1.5 含酚废液的处理
酚属剧毒类细胞原浆毒物,处理方法:低浓度的含酚废液可加入次氯酸钠或漂白粉煮一下,使酚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如果是高浓度的含酚废液,可通过醋酸丁酯萃取,再加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萃取,经调节ph值后进行蒸馏回收.处理后的废液排放。
2.1.6 综合废液处理
用酸、碱调节废液ph为3-4、加入铁粉,搅拌30min,然后用碱调节p h为9左右,继续搅拌10min,加入硫酸铝或碱式氯化铝混凝剂、进行混凝沉淀,上清液可直接排放,沉淀于废渣方式处理。
2.2 生物类废物
生物类废物应根据其病源特性、物理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地点,专人分类收集进行消毒、烧毁处理,日产日清。
液体废物一般可加漂白粉进行氯化消毒处理。固体可燃性废物分类收集、处理、一律及时焚烧。固体非可燃性废物分类收集,可加漂白粉进行氯化消毒处理。满足消毒条件后作最终处置。
2.2.1 一次性使用的制品如手套、帽子、工作物、口罩等使用后放入污物袋内集中烧毁。
2.2.2 可重复利用的玻璃器材如玻片、吸管、玻瓶等可以用1000-3000mg/l有效氯溶液浸泡2-6h.然后清洗重新使用,或者废弃。
2.2.3 盛标本的玻璃、塑料、搪瓷容器可煮沸15min.或者用1000mg/l有效氯漂白粉澄清液浸泡2-6h,消毒后用洗涤剂及流水刷洗、沥干;用于微生物培养的,用压力蒸汽灭菌后使用。
2.2.4 微生物检验接种培养过的琼脂平板应压力灭菌30min,趁热将琼脂倒弃处理。
2.2.5 尿、唾液、血液等生物样品,加漂白粉搅拌后作用2-4h,倒入化粪池或厕所。或者进行焚烧处理。
2.3 放射性废弃物
一般实验室的放射性废弃物为中低水平放射性废弃物,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废物收集在专门的污物桶内,桶的外部标明醒目的标志,根据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长短,分别采用贮存一定时间使其衰变和化学沉淀浓缩或焚烧后掩埋处理。
2.3.1 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短(如:碘131、磷32等)的废弃物,用专门的容器密闭后,放置于专门的贮存室,放置十个半衰期后排放或者焚烧处理。
2.3.2 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较长(如:铁59、钻60等)的废弃物,液体可用蒸发、离子交换、混凝剂共沉淀等方法浓缩,装入容器集中埋于放射性废物坑内。
3 解决实验室污染的措施
3.1 提高认识,制定技术规范
各级实验室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实验室环境污染问题的认识,不能回避,听之任之,而是应该根据本实验室工作的特点、重点,积极探索,想方设法减少实验室污染。国家有关部门也应认真研究实验室的污染特点和防治途径,提出操作性强、简便实用的技术规范,并出台相应的考核要求及办法。最好是融入实验室的建设和验收中去,使之成为能力建设的一部分,从而有利于贯彻落实各项实验室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3.2 建立实验室环境管理体系[3]
实验室在能力建设、质量管理的同时,还要建立完备的实验室环境管理体系。按照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理念和要求,全面考察实验分析的各个方面,制定相应的程序文件,规范实验室环境行为,充分贯彻iso14001一贯强调的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的基本要求,力争减小每一个过程的环境影响,从而不断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
3.3 全面推行绿色化学、清洁实验
3.3.1 选择污染少的分析方法
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前提下,用无毒害、无污染或低毒害、低污染的试剂替代毒性较强的试剂,尽量用无毒、低毒试剂替代高毒试剂。在一些特定实验要用到高毒性药品时,一定要用封闭的收集桶收集废液。
学校在进行教育实验中,还要特别注意发挥教学多媒体的作用。教学多媒体是知识经济的产物,它是信息社会的标志之一,在实验教学中,计算机辅助教学模拟化学实验(仿真实验)是一种化学试剂和仪器装置“零投入”和“废弃物零排放”的特殊实验方式,它非常适合于演示实验。因为演示实验主要是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用于模仿而不是训练动手操作能力的。某些毒害较大的化学实验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从而可防止为了学习一点儿知识而付出高昂的环境代价的作法。[4]
3.3.2 改进实验条件,开展推广微型实验[5]
在实验中改善实验装置,是有效防止有毒气体逸散、有毒液体外溢的重要举措。一些商品化实验装置的产生可以大大减少实验中化学试剂的用量。
微型实验是指在微型化的仪器装置中进行的实验,其试剂用量是常规实验的数十分之一至千分之一。因此,开设微型实验,是节约药品,减少开支,降低实验污染的简便方法。
改进实验方法,可以减少试剂使用量。在农残检测中利用固相萃取取代传统的液液萃取,可以大大减少乙腈等有毒试剂的使用,减少污染。
3.3.3 成立试剂调度网络
过期、失效的化学试剂的处理是世界性的难题。各实验室可以合作成立区域性的试剂调度网,选择一部分危害大,用量少,易失效的试剂进入网络,实行实验室间资源共享,尽量避免大批化学试剂失效,也可节约实验成本。
3.3.4 加强地区中心实验室的功能
现行的管理体制使各级行政部门都拥有各自小而全的实验室,既浪费了大量资源,又不利于环境保护。应发挥地区中心实验室的作用,集中部分项目,对社会开发。从而达到资源共享,相对降低实验室污染物的排放,对污染相对大的实验室有利于集中治理。
3.3.5 一些行之有效的清洁实验行为的实例
•在满足实验要求的情况下,适当降低采样量;
•不要购买暂时用不上的试剂;
•尽量利用可回收的试剂;
•应使用可降解的无磷洗涤剂;
•使用酒精温度计从而避免水银温度计可能带来的汞污染。
4 国内外实验室污染治理的现状
在国外,有专门的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站来集中收集处理。实验室废弃物集中处理站的管理规范、严格,安全环境保护意识极强。专门地点集中、专门房间、专门容器存放,专门人员管理,严格分区、分类,集中送特殊废品处理场处理。各种废弃物由各实验室分类上交后,处理站要对交来废弃物称重后将信息存进计算机,再分类放到规定地方集中。例如,报废放射源、废机油、报废化学试剂、化学合成“三废物”、化学品废弃容器等都分类存放。[6]
废弃物集中处理站设计内容周密,设施完备先进,安全可靠。为防止集中后的地下渗漏二次污染,设计时将处理站地下全部用水泥整体浇注。危险化学品、放射源存放在专门房间,还有安全监控、排风系统。
废弃物集中处理站的费用由政府每年的经费预算中列支。另一方面,可回收废品被收购后所得资金则用于废弃物集中处理站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我国对实验室的污染排放并没有专门的规定,一般参照企业的污染排放标准。实验室在建设或认可验收时会对实验室的废弃物排放提出要求。如气体实验在通风处做,废弃物由专门的环保公司回收等。由于实验室污染种类齐全,情况复杂,多数项目产生的污染量较小,缺乏相应资金,操作起来存在着相当难度,给污染治理带来一定困难。目前除少数一些环保意识强的实验室,没有直接排放废弃物外,多数实验室仅仅把环保放在口头上,废弃物回收协议签在纸上,大量的废弃物仍然直接排放。
由于实验室大多数项目只是零星开展,各项目之间的工作频次不均匀,废弃物排放物规律,污染分散,这些也给环保部门监控带来困难。一些环保措施的后处理没有完善,如残液缸满后如何处理,都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篇8
由于在计算机技术下控制电极电势的便捷性,实现物质的氧化或还原易如反掌,电化学技术可以方便地用于工业产品的生产,这种技术对环境基本上无污染,当然可应用于环境污染物治理,通过氧化或还原反应去除对环境有害的物质。该技术在环境污染物监测、废水废气处理、土壤再生、气态污染物处理、环境监测、以及开发化学新能源等诸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环境保护和物质再生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它在环境保护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优越性主要为:(1)环境兼容性高,(2)多功能性,(3)能量利用率高,(4)经济实用。当下处理环境污染物对该技术的主要运用有:电吸附、电凝聚、电渗析、电沉积、电化学氧化、电化学还原、光电化学氧化、电化学膜分离等。
1.1废水处理中电化学技术的作用
水污染是危害人类生存环境最主要的杀手,福岛核污染引起的水污染至今让日本人谈水色变,有数据称,水中的有害元素经水草、鱼虾生物链的富集,进入人体时有害元素含量是水体本身的数百倍,水污染造成的危害由此可见一斑。在电镀工业中生成含氰废水,如采用具有良好抗腐蚀性能的镍电极,在碱性电解液中氧化处理氰化物,当CN-质量浓度较高时(≥1g/cm3),不仅不会产生HCN气体,而且成本更低。处理的氰化物质量浓度可以从1000~2000g/cm3降到不超过1g/cm3,残余的CN-再用氯酸盐进一步氧化,可防止产生HCN气体危害。运用电化学技术处理含酚废水,水被氧化为OH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吸附在电极表面与酚反应生成CO2;或是通过间接电氧化的方式破坏有毒物,如Ag+在阳极氧化为Ag2+,在30~60℃下,Ag2+可破坏有机物并可重复使用。有文献报道,对于染料行业中的有机污染物如蒽醌、三苯甲烷以及其他含氮染料等,在有氯离子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电化学氧化,印染废水的脱色率可达99%,此法还可用于处理含酚、含油、含菌的废水。含铬的废水中以六价形式存在的Cr6+,毒性很高,运用电化学技术使溶液中的Cr6+被还原为Cr3+,毒性随之消解,反应式为:有文献报道利用电化学还原技术处理甲醇-水混合液中的六氯代酚,电流效率可达60%。
1.2土壤再生中电化学技术的作用
清除土壤泥浆中放射性物质、重金属、某些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电化学方法是最便捷的方法之一。它的原理是:先在电流的作用下,在阳极区产生酸,酸液穿越土层,从土壤颗粒表面解附污染物;后通过电流促使土壤间隙中的相关物质和电极区人为引入的处理液发生电迁移;最后利用电流产生电势差,进而通过电渗作用,清除土壤中的污染物。电化学方法清除污染物的过程包括(1)电迁移(2)电渗(3)电泳三种机制。使用该法时只需将通以直流电的电极插入土壤里,形成离子的对流、扩散和电迁移运动,即可获得满意的效果[23]。利用电化学技术可以去除土壤中的无机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据报道,已有人采用电化学方法去除土壤中的多种重金属、甲苯、二甲苯、酚类化合物和含氯有机化合物等。
1.3废气处理中电化学技术的作用
炼钢厂、化肥厂、化工厂、热电厂等众多厂家在生产中都会排放出许多含有毒、有害的气体(如Cl2,H2S,SO2,NOx,CO2等)。这些污染物大多是电活性的,因此可以采用电化学技术处理。电化学技术处理废气的原理是:溶解和反应转化。即使有害气体溶解在液体中,然后用电解法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如将Cl2直接在电极上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或是通过间接电氧化(还原)使Cl2还原成Cl-,N2O则通过电化学技术还原为NH3,SO2可通过多种电化学手段氧化为H2SO4或还原S。其中最成功的方法是ISPRAMARK过程,其原理是利用阳极氧化将HBr氧化成Br2,然后Br2与SO2和水反应制得硫酸。还可以Ce4+为均相氧化还原媒介辅助工艺,将SO2和氮氧化物同时分别转化为硫酸和硝酸;PbO2、连二亚硫酸盐工艺也可有效处理SO2和氮氧化物废气。反应如下。1.4电化学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环境保护的前提是环境监测,电化学技术通过选择不同的电极和电解池,设计和制造为传感器、监控器、控制器,可用于环境监测控制。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电化学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已经实现了监测和控制的高灵敏性、快速和自动化,已在环境监测中获得广泛应用。如许多工业部门将电化学技术用于H2、O2、CO2、SO2、NO2、NH3、乙醇、麻醉剂、神经性气体、金属离子等的分析和控制,军工领域自动装甲监测车对战争中化学武器和核子武器爆留物的取样分析等。
2光电化学技术的应用
光电化学是将光化学与电化学方法合并使用,以研究分子离子基态或激发态的氧化还原反应现象、规律及应用的化学分支。光电化学的基础是光伏电池光解(光能转换成电能)、光电合成(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和光电催化(光能改变电极反应速度和选择性)。光电化学技术与环境科学相结合,形成了光电化学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研究领域,在环境监测、污染治理、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快速发展。半导体光电催化技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快速反应,对难降解有机物污染物治理彻底、无二次污染而成为国际环境净化处理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利用光电化学原理可以富集稀有金属和贵金属、记录和保存信息、还可用简单的方法随时消去信息,这都是发展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手段。例如,采用光电化学技术可对铜合金在不同介质中的腐蚀行为、自组装膜对金属的防护效果和将具有光响应的TiO2薄膜涂覆于金属表面进行防腐蚀等方面的研究。
3地球化学工程在改善环境中的应用
核工业化的迅速发展给环境也造成了危害。美国、俄罗斯等核大国的核武器数量巨大,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生存,除此之外,广泛应用的核电站也令人类喜忧参半,如切尔诺贝利核事故阴云未散,福岛核泄漏又让人谈核色变。因此,处理和如何处理放射性废物是人类必须要重视的问题。起初,人们是通过就地填埋方式,后来逐渐转变为严格选址、包裹深埋厚盖。荷兰地球化学家Schuiling首次提出地球化学工程学概念,其定义为:“应用地球化学过程来改善环境”。在这个理论指导的前提下,人们利用化学和化学技术这个武器去处理放射性废物。因为在地球各圈层中化学元素的分离、迁移、富集、固定、循环都服从地球化学规律,所以处理高中低放射物的也是有规律可循的。短寿命低中放射废物采取近地表处置,在具有几米厚的防护覆盖层的地表上或地表下,或者在地表下几十米的岩洞中,单工程屏障或无工程屏障的废物处置;高放的废物一般采用深地质处置,把高放废物储存在废物容器中,外面包裹回填材料,再向外为围岩多重屏障系统,埋藏在距地表500~1000m的地下深处,使之永久与人类生存环境隔离。地球化学工程学依自然固有的规律保护和治理环境,是对常规的环保产业的补充和完善,对于延缓和阻滞放射性废物迁移到生态环境可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地球化学工程处理净化放射性元素是有限度的。
篇9
论文关键词: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AP1000,二代加
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设置目的是通过对蒸汽发生器连续的排污,净化蒸汽发生器二次侧的水质,使其保持在电站正常运行的要求范围内;排污水通过该系统进行冷却、降压、净化后回到二次回路循环。AP1000蒸汽发生器系统主要流程如图1所示,M310二代加机组蒸汽发生器系统主要流程如图2所示。
2 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主要设备设置方案改进
2.1 换热器设置改进
相对二代加百万千万核电机组,A1P000机组的两台蒸汽发生器均设置了独立的排污管线,每列排污管线对应1台再生热交换器,而在M310机组中3台蒸汽发生器的排污管线是共用1台再生热交换器,同时备用了1台非再生热交换器,在AP1000机组中,非再生热交换器已取消。
2.2 除盐装置设计改进
二代加机组一直采用了传统的离子树脂床来净化排污水,这种处理方法虽然能够有效净化排污水,但缺点是需要经常更换树脂,且产生的树脂废物较多,无形中需要增加核电站中固体废物处理的能力,且运行过程中需要除盐水清洗,这也增加了废水的产生。在AP1000机组中,这方面采用了更为先进的去离子技术——电去离子(EDI)法,它是继离子交换树脂、反渗透、电渗析之后日益获得广泛应用的新型水处理技术,虽然在国内的部分火电厂已经得到了应用,但是在核电站中采用此技术,AP1000是首次。EDI技术保留了传统的树脂床优点,不仅可以连续净化水,而且可以自动连续再生,不需要酸碱及再生用水,使得系统的操作强度降低,更环保;更重要的是这种设备相对于离子交换床而言占地面积更小,对管道和设备布置而言,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2.3 排放装置设计改进
排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在排污水没有放射性情况下,需要返回到凝汽器补给水室内,由于凝汽器处于真空状态,排污水直接排向凝汽器会产生气化或者闪蒸,在这种情况下连续运行会出导致严重的腐蚀损坏,因此排污水不能直接排向凝汽器。在二代加机组中,采用了倒U水封设计方法,根据现场运行反馈,这种设计在电厂初始运行阶段容易在倒U型水封的下降阶段产生水锤、振动和噪音;在AP1000核电站中,采用了背压调节阀的设计方案,确保BDS到凝汽器的排放管线背压不会产生气化或者闪蒸,并通过在主控室实时监测排放管线上压力调节阀提供的控制信号,确保万无一失。
3 系统关键点位控制方法的改进
3.1 排污水水质监测方法改进
由于燃料包壳的破损及一回路向二回路的泄露,蒸汽发生器二次侧的水会产生放射性,放射性的强度取决于燃料的破损率及一回路向二回路的泄漏率,根据排污水放射性监测结果决定排污水是否需要排向放射性废液系统,在排污水的放射性达到一定值时必须隔离排污。因此取样监测系统的设置非常重要。经济学论文二代加机组中,核取样系统对排污水取样并对处理管路进行监督,在蒸汽发生器出口、阳床及混床除盐器出口、排放管线上均设有取样口,可以监测排污水的化学及放射性指标,在发现有放射性时,将信号传给到主控室,操作员再根据状况进行排污系统的相应操作;三代AP1000机组中,二回路取样系统位于SGS安全壳隔离阀和热交换器的下游,A/B排污系列隔离阀上游,以保证独立监测每台蒸汽发生器二回路水的化学性能,同时在排污水公用排放母管、EDI净化水及浓水排放管上均设有的辐射测量仪表监测装置,一旦检测到由蒸汽发生器一次侧向二次侧的泄漏引起的放射性,排污水会自动排放至液体放射性废物系统进行处理和排放,同时隔离EDI装置,更为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隔离排污系统。避免放射性在过滤器及EDI内积累。相对二代加机组,由放射性污染引起排污系统的动作装置更加先进,可以及时避免由一回路向二回路的泄露引起的污染。
3.2 超压保护装置
二代加机组中,排污系统只在减压站下游设置了一个超压保护装置。而AP1000的排污系统中,超压保护分为低压保护和高压保护,低压保护装置位于EDI装置下游的公用排污集管上,用于防止流量调节阀下游的低压部分超压;同时在与启动给水系统相连的管线上也设置了一个安全阀,防止下游的止回阀泄露引起低压排污管线超压;高压部分的超压保护装置位于热交换器出口的排污管线上,用于保护流量调节阀上有的排污管线,除此之外,在EDI装置上也设置有多台安全阀用于防止EDI电解除盐装置及过上游过滤器超压。
4 系统接口变化
在二代加及三代核电中,由于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的功能都是一样的,因此,两者上下游的主要接口系统没有变化。其中,一个大的变化是由于取消了非再生热交换器的做为备用,AP1000核电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省去了与设备冷却水系统的接口;其次,由于使用电除盐装置,省去了与三废系统及服务于树脂除盐器的的系统接口,如处理废树脂的固体废物处理系统,冲洗树脂的核岛除盐水系统等;最后,由于与凝汽器的接口处不再使用水封保护凝汽器的真空,因此与常规岛除盐水分配系统及常规岛废液收集系统的接口也相应取消。这些辅助的服务系统在AP1000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中的取消之后大大减少了厂房的布置工作量,可以优化厂房的布置设计。
5 结束语
篇10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等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环境保护设计必须遵循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严格控制环境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工业、交通、水利、农林、商业、卫生、文教、科研、旅游、市政、机场等对环境有影响的新建、扩建、改建和十时微个秒毫兆秒度项目,包括区域开发建设项目以及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的引进项目等一些建设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
第四条本规定有建设项目的设计单位、建设单位负责执行。
第二章各设计阶段的环境保护要求
第五条环境保护设计必须按国家规定的设计程序进行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编审制度执行防治污染及其他公害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制度。
第六条项目建议书阶段:项目建议书中应根据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等有关资料,对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简要说明,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所在地区的环境现状;
二、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分析;
三、当地环保部门的意见和要求;
四、存在的问题;
第七条可行性研究(设计任务书)阶段: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规定,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填报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必须按该管理办法之附件1或附件2的要求环境影响报告书或填报环境影响报告表。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书中应有环境保护的专门论述,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
二、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
三、资源开发可能引起的生态变化;
四、设计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五、控制污染和生态变化的初步方案;
六、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七、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或环境影响分析;
八、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第八条初步设计阶段: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必须有环境保护篇(章),具体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意见所确定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环境保护篇(章)应包含下列内容:
一、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二、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的种类、名称、数量、浓度或强度及排放方式;
三、规划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四、环境保护工程设施及其简要处理工艺流程、预期效果;
五、对建设项目引起的生态变化所采取的防范措施;
六、绿化设计;
七、环境管理机构及定员;
八、环境检测机构;
九、环境保护投资概算;
十、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第九条施工图设计阶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的施工图设计,必须按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及其环境保护篇(章)所确定的各种措施和要求进行。
第三章选址与总土布置
第十条建设项目的选址或选线,必须全面考虑建设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选址或选线地区的地理、地形、地质、水文、气象、名胜古迹、城乡规划、土地利用、工农业布局、自然保护区线装及其发展规划等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并在收集建设地区的大气、水体、土壤等基本环境要素背景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制定最佳的规划设计方案。
第十一条凡排放有毒有害废水、废气、废渣(液)、恶臭、噪声、放射性元素等物质或因素的建设项目,严禁在城市规划确定的生活居住区、文教区、水源保护区、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和自然保护区等界区内选址。铁路、公路等的选线、应精良减轻对沿途自然生态的破坏和污染;
第十二条排放有毒有害气体的建设项目应布置在生活居住区污染系数最小方位的上风侧;排放有害废水的建设项目就不止在当地生活饮水水源的下游;废渣堆置场地应与生活居住区及自然水体保持规定的距离。
第十三条环境保护设施用地应与主体工程用地同时选定。
第十四条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烟雾、恶臭、噪声等物质或因素的建设项目与生活居住区之间,应保持必要的卫生防护距离,并采取绿化措施。
第十五条建设项目的总图布置,在满足主体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宜将污染危害最大的设施布置在远离非污染设施的地段,然后合理地确定其余设施的相应位置,尽可能避免互相影响和污染。
第十六条新建项目的行政管理的生活设施,应布置在靠竟生活居住区的一侧,并作为建设项目的非扩建端。
第十七条建设项目的主要烟囱(排气筒),火炬设施,有毒有害原料、成品的贮存设施,装卸站等宜不止在厂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
第十八条新建项目应有绿化设计,其绿化覆盖率可根据建设项目的种类不同而异。城市内的建设项目应按当地有关绿化规划的要求执行。
第四章污染防治
第一节污染防治原则
第十九条工艺设计应积极采用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的原料,采用不产生或少产生污染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尽可能在生产过程只能感把污染物减少到最低限度。
第二十条建设项目的供热、供电及供煤气的规划设计应根据条件尽量采用热电结合、集中供热或联片供热,集中供应名誉能够煤气的建设方案。
第二十一条环境保护工程设计应因地制宜地采用行之有效的治理和综合利用技术。第二十二条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避免或抑制污染物的无阻制排放。如:
一、设置专用容器或其他设施,用以回收采样、溢流、事故、检修时排出的物料或废弃物;
二、设备、管道等必须采取有效的密封措施,防止物料跑、冒、滴、漏;三、粉状或散装无聊的贮存、装卸、筛分、运输等过程应设置一直粉尘飞扬的设施;
第二十三条废弃物的输送及排放装置宜设施计量、采样及分析设施。
第二十四条废弃物在处理或综合利用过程中,如有二次污染物产生,还应采取防止二次污染物的措施。
第二十五条建设项目产生的各种污染或污染因素,必须符合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颁布的排放标准和有法规后方可向外排放。
第二十六条贮存、运输使用放射性物质及放射性废弃物的处理,必须符合《放射性防护规定》和《放射性同位素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等的要求。
第二节废气、粉尘污染防治
第二十七条凡在生产过程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粉尘、酸雾、恶臭、气溶胶等物质,宜设计成密闭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尽可能避免敞开式操作。如需向外排放,还应设置除尘、吸收等净化设施。
第二十八条各种锅炉、炉窑、冶炼等装置排放的烟气,必须设有除尘、净化设施。第二十九条含有易挥发物质的液体原料、成品、中间产品等贮存设施,应有防止挥发物质逸出的措施。
第三十条开发和利煤炭的建设项目,其设计应符合《关于防治煤烟型污染技术政策的规定。
第三十一条废气中所含的气体、粉尘及余能等,其中有回收利用价值的应采取妥善处理措施。
第三节废水污染防治
第三十二条建设项目的设计必须坚持节约用水的原则,生产装置排除的非水应合理回收重复利用。
第三十三条废水的石松设计应按清污分流的原则根据废水的水质、水量、处理方法等因素,通过综合比较,合理划分废水输送系统。
第三十四条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含医院污水)的处理设计,应根据废水的水质、水量及其变化幅度、处理后的水质要求及地区特点等,确定最佳处理方法和流程。
第三十五条拟定废水处理工艺时,应优先考虑利用废水、废气、废渣(液)等进行“以废治废”的综合治理。
第三十六条废水中所含的各种物质,如固体物质、重金属及其化合物,易挥发性物体、酸或碱类、油类以及余能等,凡有利用价值的应考虑回收或综合利用。
第三十七条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含医院污水)排入城市排水系统时,其水质应符合有关排入城市地下水道的水质标准的要求。
第三十八条输送有毒有害气体或含有腐蚀性物质的废水的沟渠、地下管线检查井等,必须采取防渗和防腐蚀措施。
第三十九条水质处理应选用无毒、低毒、高效或污染较轻的水处理药剂。
第四十条对受钠水体造成热污染的排水,应采取防止热污染的措施。
第四十一条原(燃)料露天堆场,应有防止雨水冲刷,物料流失而造成污染的措施。
第四十二条经常受有害物质污染的装置、作业场所的墙壁和地面的冲洗水以及受污染的雨水,应排入响应的废水管网;
第四十三条严禁采用渗井、渗坑、废矿井或用净水稀释等手段排放有毒有害废水。
第四节废渣(液)污染防治
第四十四条废渣(液)的处理设计应根据废渣液的书、性质、并结合地区特点等,进行综合比较,确定起处理方法。对有利用价值的,应考虑采取挥手或综合利用措施;对没有利用价值的,可采取无害化堆置或焚烧等处理措施。
第四十五条废渣(液)的临时贮存,应根据排出量运输方式、里哟感或处理能力等情况,妥善设置堆场、贮罐等缓冲设施,不得任意堆放。
第四十六条不同的废渣(液)宜分别单独贮存,管理和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废渣(液)混合贮存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及其他有害化学反应;
二、有利于堆贮存或综合处理。
第四十七条废渣(液)的输送设计,应有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
一、输送含水量大的废渣和高浓液时,应采取措施避免沿途滴洒;
二、有毒有害废渣、易扬尘废渣的装卸和运输,应采取密闭和增湿等措施,防止发生污染和中毒事故。
第四十八条生产装置及辅助设施、作业场所、污水处理设施等排出的各种废渣(液),必须收集并进行处理,不得采取任何方式排入自然水体或任意抛弃。
第四十九条可燃质渣(液)的焚烧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焚烧所产生的有害气体必须有相应的净化处理设施;
二、焚烧后的残渣应有妥善的处理设施。
第五十条含有可溶性剧毒废渣禁止直接埋入地下或排入地面水体。
第五十一条一般工业废渣、废矿石、尾矿等,可设置堆场或尾矿坝进行推存。但应设置防止粉尘飞扬,淋沥水与溢流水、自燃等各种危害的有效措施。
第五十二条含有贵重金属的废渣宜视具体情况采取回收处理措施。
第五十三条噪声控制应首先控制噪声源,选用低噪声的工艺和设备。必要时还应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第五十四条管道设计,应合理布置并采用正确的结构,防止产生振动和噪声。
第五十五条总体布置应综合考虑声学因素,合理规划,利用地形、建筑物等阻挡噪声传播。并合理分隔吵闹区和安静区,避免或减少高噪声设备对安静区的影响。
第五十六条建设项目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应符合有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规定。
第五章管理机构的设置
第五十七条新建、扩建企业设置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环境保护管理的基本任务是负责组织、落实、监督本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
第五十八条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如下:
一、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
二、组织制定和修改本单位的环境保护管理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
三、制定并组织实施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
四、领导和组织本单位的环境监测;
五、检查本单位环境保护设施的运行;
六、推广应用环境保护先进技术和经验;
七、组织开展本单位的环境保护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素质水平;
八、组织开展本单位的环境保护科研和学术交流。
第六章监测机构的设置
第五十九条对环境有影响的新建、扩建项目应根据建设项目的规模、性质、监测任务、监测范围设置必要的监测机构或相应的监测手段。
第六十条环境监测的任务是:
一、定期监测建设项目排放的污染物是否符合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所规崐定的排放标准;
二、分析所排污染物的变化规律,国制定污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三、负责污染事故的监测及报告。
第六十一条监测采样点要求布置合理,能准确反映污染物排放及附近环境质量情况。
监测分析方法,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章环境保护设施及投资
第六十二条环境保护设施按下列原则划分:
一、凡属污染治理和保护环境所需的装置、设备、监测手段和工程设施等均属崐环境保护设施。
二、生产需要又为环境保护服务的设施。
三、外排废弃物的运载设施,回收及综合利用设施,堆存场地的建设和征地费崐用列入生产投资;但为了保护环境所采取的防粉尘飞扬、防渗漏措施以及绿化设施所需的资金属环境保护投资。
四、凡有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项目均应列出环境保护设施的投资概算。
第八章设计管理
第六十三条各设计单位应有一名领导主管环境保护设计工作。对本单位所承担的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计负全面领导责任。
第六十四条各设计单位根据工作需要设置环境保护设计机构或专业人员,负责编制建设项目各阶段综合环境保护设计文件。
第六十五条设计单位严格按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规定做好以下工作:
一、承担或参与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二、接受设计任务书后,必须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批意见所确定的各崐种措施开展初步设计,认真编制环境保护篇(章);
三、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做到防治污染及其他公害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崐时设计。
四、未经批准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不得进行设计。
第六十六条向外委托设计项目时,应同时向承担单位提出环境保护要求。
- 上一篇:关于保护视力的知识
- 下一篇:走廊文化建设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