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的核心范文
时间:2023-11-17 17:47: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主义的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社区;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2
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发展的核心要务,社区人文素质培养是学校人才培养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成为学校发展规划探索中的重头戏。不过,就目前学校社区学生素质体系来看,职业素质不足,人文素质不高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不利于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本身竞争力的提升[1]。学校都在积极探索高校社区模式建设,但是这些模式往往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素质的提升,对于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够,或者可以处于缺位的状态。党的十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快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高校社区人文素质培养重构,推动核心价值观在更广更深范围内的弘扬和践行,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人文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以及成因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大学生社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理念存在一些问题,这主要体现在学校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上,观念世界不重视,国际化和信息化的理念缺乏,导致学生人文培养的目标、内容和模式方式的落后;科学化和系统化的理念不足,导致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不强。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大学生社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目标、内容与课程体系显得单一滞后。这主要体现在学校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时,没有很好的把握社区学生的特点,没有很好分析学校人文素质人才培养的价值走向,导致其人文素质提升的目标不完善和落后,内容体系和课程体系不健全,职业属性和特性缺乏,彰显了整个人文素质培养提升体系缺乏整体长远的科学规划,前瞻性和国际性缺乏。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大学生社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模式和方式单一落后。这主要体现在社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时,对于如何利用网络平台和现实平台推进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作思考不多,对于已经开展多年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地方合作的办学模式开发利用不够,导致学校社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工作模式与时俱进不够,实践模式利用不够。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大学生社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评价体系不健全,导致社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内在驱动力不足。这主要体现在社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时,整体人才培养评价体系还是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占主,没有将学生的各种人文素质提升发展纳入整个评价系统;自成体系的学生人文素质体系建设几乎是空白,导致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缺乏必要的方向指引。
5.社区教师队伍的人文素质不高,导致社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人力资源不充足。这主要体现在很大一部分社区教师本身的人文素质不高,人文素质提升意识不强烈,这必然会导致其人文素质教育能力大打折扣。
总之,从主观层面上说,社区学生对人文素质提升的意识不强烈,过于追求物质利益,忽略了自身人文素质的追求发展;从客观层面上说,现有的社会环境、校园环境存在一些不利于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因素;从机制上看,高校院校和地方没有形成联合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协同机制[3],导致了社区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合力不足。这些不同层面的原因,其实也为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加强社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工作提供一些思路和启示。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创新的路径
鉴于新时期高大学生社区人文素质及其培养现状,学校很有必要反思一下如何利用一种实用的模式和平台来推进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大学生社区人文素质重构的方向和精髓,只要大学生社区人文素质培养创新的路径与实现社会主义社会价值观目标一致时,才能为大学生社区创建最有的环境和氛围,从而决定和反映着大学生社区各个主体、客体的工作态度、工作路径和价值理念。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指导下,重构大学生社区人文素质是大学生社区建设重要组成部分,重点从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课程、培养模式方式、培养师资和培养评价体系等方面着手,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社区人文素质建设之间的契合点,努力建构适应新时期大学生社区要求的人文素质培养体系。
1.从学校层面上应该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做好以下方面大学生社区人文素质教育发展工作,将大学生社区人文素质教育与其就业教育、专业教育等紧密结合,不断提升。这就要求制定一套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方案[3],从以下几个方面全面推进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工作科学发展:
一是构建国际化、信息化与实用化为主的培养理念和价值取向,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大学生社区文化人文工作健康发展。这就要求大学生社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推进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工作时,务必要放眼全球人文素质教育,注重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目标、内容和课程体系等各个环节的实用性和国际性,从而全面引领学生人文素质提升不断发展。
二是构建系统和科学的培养目标、内容与课程体系,夯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坚实基础。这就要求大学生社区在推进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工作时,务必要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走向特点、本身的兴趣爱好性格、专业学科的特点与属性等情况,科学建构一套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面向现代化的大学生社区人文素质培养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课程体系,以此不断充实大学生社区人文素质培养的内涵。
三是不断整合创新培养模式和方式,努力增强大学生社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吸引力。这就要求大学生社区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推进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工作时,借助人文素质网络平台,共同努力建设社区文化,以此潜移默化影响和引领广大学生健康成长,为大学生人文素质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大力开展实践育人的模式和理论育人模式有机整合,不断提升学生专业学科和职业就业的人文素质。
四是融入人文素质,改革大学生社区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增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内在驱动力。这就要求大学生社区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推进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工作时,要主动与企业、地方用人单位一起,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建构一套复合创新的大学生社区人文素质发展状况的评估体系,以此督导学生人文素质工作的不断行进。
五是不断提升大学生社区教师的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以及教书育人的能力,夯实大学生社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人力基础。这就要求大学生社区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推进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工作时,还务必要根据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工作的需要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通过各种形式和平台,通过各种场域,从专业素质、综合素质、人文素质和教育素质能力等各个方面全力做好大学生社区教师的专业成长发展工作,做好教师的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力争建设一支专业水平、理论水平和实践实用能力都很强的现代化、国际化的教师队伍,以此为学生人文素质提升提供良好的师资队伍。
2.学生本身层面应该努力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文素质的要求,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质与内涵,力求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这就要求大学生社区学生要不断强化自己的人文素质提升意识,并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努力发挥自我教育的作用,积极利用大学生社区人文素质教育网络平台,从人文理论知识到人文行动与精神层面全面提升自己,主动参与各种志愿者行动和公益活动,不断培养自己的职业领域、社交领域、学习领域等方面需要的人文素质,形成一种人文素质与其他素质提升互动共赢的发展态势。同时,还要求大学生社区学生要主动参与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个环节中去,重点提升自己的职业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精神和人文行动的境界和层次,将之培育成一个有较强专业职业能力和富有现代人文主义精神气息的现代人。
三、结论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提升学校社区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工作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是一项系统复杂的长期工程,需要各个层面的努力协作。目前最关键的是要努力分析和把握好大学生社区人文素质培养模式的内涵、路径和要求,全力推动社区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与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春玲,杨鹏.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问题及内涵发展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112-113.
[2]韩方希.高职院校加强人文教育的紧迫性及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9(21):22-24.
[3]郭立.地方高校区域协同效应的运行机制及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2):69-71.
篇2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问题 对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立足于中国实际的基础上凝练出来的。作为社会意识,它对大学生具有一定的规制作用。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首先需要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本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并不能简单通过直白地转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来实现,而是需要从细微处着手,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使大学生日用而不知;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使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本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认识主体在已有的认识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客观认知和对其所描述内容的价值认同。
(一)价值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础
价值认同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对某种价值的承认和内在认可,以此形成自己的价值定位。价值观认同是个体对一定价值的观念和看法,是在价值认同的基础上产生的。当个体对某种价值认同以后,就会对自己的理想、信念和行为等产生影响。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能对自身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个体在决定是否接纳一种事物和意识的时候,总是会先对这一事物和意识进行评估――它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对自己有什么价值?只有个体认为这一事物或意识对自己具有一定意义和价值,才会接纳和认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价值认同反映了某一时期人们共同的价值期许,同时也反映了这一时期人们面临的普遍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在各领域建设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社会的关注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政治能够更加民主化,社会能够更加平等、公正、法治化,环境能够更加自由、和谐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上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上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个人层面上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因此,从内容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好地迎合了人们的共同价值期许,反映了个人和社会应有的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为人们面临的普遍问题指明了解决方向。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个体而言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二)是个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的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实际上是个体对社会意识的认同。按照的观点,个体对于社会意识的认识是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个人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并不是没有条件的,而是需要社会意识描述的目标能够满足个体的某种物质或精神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一方面是让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有所了解,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是通过价值认同达到对个人意识的规约,使个体在被满足某种物质或精神需要的过程中接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逐渐将作为社会意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将个人意识上升与社会意识。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长时间的宣传和教育,很多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已经有所了解,通过实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逐步提升。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仍有很多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不够,甚至出现认识偏差。归纳起来,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表面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立足于中国实际、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中国化的优秀理论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三个方面表达了当前人们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共同期许。其本身具有语言表述通俗易懂、不同层面内容相互衔接、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理论阐述深刻等特征。大学生要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首先应该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渊源、现实背景、内容以及认同的意义。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并不全面、ι缁嶂饕搴诵募壑倒鄣睦斫獠⒉簧羁蹋很多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表面上。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情况,特对2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情况看,很少有大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历史脉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意义也理解得不全面。具体数据见下图:
从上面的统计图和统计表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一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还不够了解:有37.2%的被调查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了解不全面,还有10.4%的被调查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完全不了解。另一方面,很大一部分被调查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表示怀疑和不信任:有4.3%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没有积极影响,还有13.4%的人不确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是否有积极影响。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的价值,有8.5%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够带领我们走向富强,还有26.8%的大学生不确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能够带领我们走向富强。
(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被动化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应该是自觉自愿的。从教育学角度来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堂教学中,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客体。但是,客体是应该具有主体性作用的,而不应该将客体置于教授者和教学内容的对立面。当前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是出于取得考试成绩、获取学分的目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在大学生群体中还存在着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洗脑”的课程的想法,因此从情感上抵触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有22.9%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高校的各类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作用不大,还有2.7%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有起到作用;只有54%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自己树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31%的人认为自己还没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有15%的人认为自己树立的是其它价值观。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实质上是大学生在肯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础上实现个人感性认识上升到社会理性认识的过程。这就要关注大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困惑,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帮助大学生厘清认同逻辑、理顺认同思S,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
(一)立足个体,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
按照的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同样适用这一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当前时代我国民众面临的共同问题,大学生也同样面临着这些问题。只有立足大学生个体,通过解答大学生的疑惑、满足大学生的现实需求,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另一方面,从国家和社会层面来讲,需要加强经济建设,提升社会管理,巩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经济基础。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让大学生充分体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国家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从而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
(二)优化课堂教学,厘清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逻辑
从问卷调查的情况来看,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主要的途径。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却并不理想。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课堂教学,系统地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让大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的背景、历史渊源以及意义,而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实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或者突兀地让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优化课堂教学,帮助大学生厘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逻辑,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的深度,也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领悟。
(三)理顺思维,引导大学生通过实践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从而避免仅仅依靠个人感性认识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评判。通过实践,一方面帮助大学生弥补课堂上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的不足,另一方面还能帮助大学生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从而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由于内外部原因,当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还有待提升。这一方面需要国家加大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关心广大大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升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另一方面需要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将个人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社会层面的理性认识;此外,从大学生自身来讲,需要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实践加强对国家、社会和他人的情感体悟,也通过实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1]曾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制约因素及其破解[J].思想理论教育,2015.(10).
[2]刘建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种区分[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02).
[3]曾狄,李忠伟.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问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12).
备注:
本文系四川师范大学资助课题成果,项目编号:DXZD1602。
作者简介:
篇3
关键词 人文精神 人文主义 个性 价值 发展 创造性
近些年来,在我国教育界、学术界各类文章中,“人文主义”这个词使用的非常多,而且相当一部分文章的作者把“人文主义”和“人文精神”等同,认为“人文主义”或“人文精神”是中国的儒家精神和传统文化的总概括。却没有真正分清这两个词的不同内涵。
一、“人文主义”的内涵是什么
1 “人文主义”一词,其实是一个外来词,它是英语“humanism”的中文译名。若追根朔源。这个词又是从德语“humanismus”中译来的,它是由教育家尼采曼尔在十九世纪初叶所创立的,后经多位哲学家如西塞罗和历史学家乔治伏伊各特以及雅各布布各哈特等在其著作中大量使用,“人文主义”的说法从十九世纪中叶以后便在欧洲流行开来。它的基本内涵是指以欧洲中世纪以后的文艺复兴为主导思想,其实质是追求人类思想解放、促进人的自我意识觉醒、承认并尊重人性和人的自我价值、肯定人的个性等。也就是说“人文主义”是以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即“以人为本”)作为其核心与内涵的。
2 汉语中的“人文”一词,最早出自《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后汉书・公孙瓒传论》“舍诸天运,征乎人文,则古之休烈何远之有。”李贤曾注:天运犹天命也,人文犹人事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人文”的涵义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人们常常误将中国儒家精神和传统文化概括地称为“人文主义精神”。事实上,中国古代的“人文”一词。不能构成“主义”。它主要是泛指人世间诸方面的事态、状况以及文字、文章、典籍甚至民俗、文化等一切形态。这些均可以概括为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的“人文”精神,只是不能称之为“主义”。
二、高师音乐教育中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
既然“人文主义”的内涵是以尊重人性、承认人的价值、肯定与发展人的个性、以人作为其核心的,“人文主义”的精神就应该融入到高师音乐教学中,用“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作为我们的教学指导理念。承认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对象,尊重他们的人格,鼓励与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及相互间各有差异的创造性思维。然而,在高师音乐教育和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可以明显地看到“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和不足。这种人文主义教育的缺失,实际上在我国从小学到高中都是一直存在的,进入大学以后仍无例外地延续下去。(这是否和我们文化传统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及当今的教育体制有关?值得另行探讨和研究)。
下面,我们可以从高师音乐教育中人文主义缺失的表象做出一些粗略分析:
1 以“教”为主,“学”为属的传统教学理念
用历史的眼光来审视,我们高师音乐教育和教学活动都是以“教”为中心,而“学”的过程始终是被动的。教师的授业多数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学生只需要死记硬背老师所讲的概念、定论等,不用做独立的思考,更不提倡“离经叛道”的想法,缺乏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教”要着眼于“学”并服从于学的人文主义精神。
2 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从属的传统教学模式
回顾我们几十年的音乐教学。根植于我们脑海深处的“师道尊严”和“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传统思想,决定了我们的音乐教育活动一直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从属这样一种师生关系。而这种关系在教学活动中则体现为“教师永远都是正确的”,极少鼓励学生发展逆向思维,也不提倡学生经独立思考后提出的不同意见,没有“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并鼓励个性发展的教学理念。有的教师甚至还对接受与理解能力差的同学说一些贬损人格的话语。走向了理应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反面。这样的教学方法根本不尊重人,不承认人的价值并泯灭人的个性发展,完全背离了以人为核心的人文主义精神。
3 固守传统思想与方法,个人创造性思维欠缺
交流与探讨是非常多的,也可以说构成了课堂上师生之间互动和沟通的主流教学模式。上课时,教师想方设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启发创造性思维,每个学生无论回答问题多么“离谱”都能得到老师的鼓励与表扬。像小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孵鸡蛋,以证明体温是否可以让鸡蛋变成小鸡这类想法,如果发生在我们身边,可以说很少有老师鼓励这种探索精神(不管这种行为是否幼稚),相反却会被视为~种非理性的行为令师生取笑:我们的家长也会将其作为“问题”儿童求助于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但是在国外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活动中,老师会首先肯定这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表扬学生对事物具有的探索精神,然后才来讨论用人体孵小鸡是否可行……。这样的教育方式才能鼓励与启迪创造性思维,体现以人为核心的人文主义精神理念。从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来看,我们一贯提倡的是个人服从大家,少数服从多数,个体服从集体的集体主义理念。这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社会伦理道德的进步、和谐社会的构建等无疑都是正确的。但如果把这一理念完全用于教学过程中,则会出现不提倡个性发展、抹杀创造性思维的偏颇现象。“教育要改革、大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发展创造性思维”等口号喊了很多年,仍然不见多大效果,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教育中(包括音乐教育)没有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核心的人文主义精神,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独立创新意识。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教育思想、体制和方法始终培养不出一个“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三、如何将人文主义精神真正融入到音乐教学中
1 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以人为核心的人文主义精神
“人文主义”也可以称为“人本主义”,其核心是尊重人的个性,承认人的价值,鼓励个性发展,促进个人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活动。
在高师音乐教学中,学生均是成年人,他们已具备相对固定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学习、理解专业知识的相应能力。因此,无论是课内与课外,教师需要和学生建立起一种良好的信任关系及互动关系。在课堂内就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专业知识的难点、疑惑等,师生之间以平等的地位进行分析讨论。教师要善于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并解决问题。同时,要引导学生多提出问题。教师在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时。首先要予以赞扬,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前提下,对问题要做出合理的解释,并让学生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联想、创新、思维能力,形成良性互动的课堂氛围。课外,教师也应以平等的地位和学生 加强沟通联系。无论是学习问题、生活问题、家庭问题、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均可以作为互相交流的题材,真心诚意做他们的好朋友、好兄弟、好姐妹、好师长,使师生情谊进一步融洽,体现人文主义关怀,促进教学相长。
2 摈弃旧的教学理念与模式,鼓励个人创造性思维
在旧的音乐教学模式。“教”和“学”是一种隶属关系,强调的是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案认真教学,学生能记会背并掌握一定的相应技能,考试良好就已经达到教学目的了,并不刻意鼓励学生个人的创造性思维。要知道,不同的人演奏或演唱一首音乐作品,由于个人经历、社会阅历和文化知识层次的不同,对作品的理解与感受也是大相迳庭的。教师在指导学生时,不应将作品限制在一个固定的框子里,要鼓励学生尝试多种不同的演绎。例如,取材于陕北民歌的“哀乐”,多么地缓慢、沉痛和肃穆!可它作为原生态的民歌,速度要比“哀乐”快很多。如果将这首作品从每分钟的四十二拍提高到七十拍以上,那将另是一首风格回然不同的作品。当然,有些音乐作品(特别是中外传统经典作品)也不能完全脱离原作的面貌和风格要求,只能在原作的总体风格框架内做出些许变化。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做出肯定评价时再给予正确指导与合理的解释,使学生明白哪一类作品在艺术风格方面可以尽情发挥,那一类作品只能做一些少量且不影响整体风格的艺术处理。
3 体现人文主义关怀,构建人文主义教学理念
篇4
关键词:图书馆;人文主义思想;图书馆学;以人为本
一、加强图书馆学中人文主义思想的必要性
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战略的提出与深入推进,促使我国公民的自我意识不断提升,使得人们从以物质为主的发展状态逐渐转化为以人为主的发展状态,即更加强调人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基础与动力。这就使得实现人的现代化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首要任务,而人的现代化主要表现在人的实践能力与知识素养的提升。图书馆作为提高人的知识素养与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使得图书馆的发展与建设成为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实现人的发展为根本的人文主义思想图书馆学,在推动图书馆理论建设与实践服务方面有不容忽视的价值,使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向前推进的根本要求。
二是实现图书馆社会职能的需要。一直以来,图书馆都承担着保存文化知识、传播科学信息、挖掘智力资源、实施社会教育等方面的重要社会职能。而这一社会职能的实现,不仅仅需要国家的财政支持,而且需要图书馆相关人员对人类文化事业的热爱以及爱岗敬业的人文精神。但随着各种各样信息服务形式的出现,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正在不断下降,而要增强图书馆与其他信息服务形式的竞争力,就必须从各方面强化图书馆的社会职能。[1]科学技术作为优化图书馆硬件资源的重要支撑力,使得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竞争力是必不可少的路径。而以人为本的软件资源的提升同样也不容忽视,只有不断强化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与人性化意识才能够由内而外的增强图书馆的整体实力。所以,强化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是实现图书馆社会职能最大化的本质需求。
二、图书馆学中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特征
一是人文性。任何学科的诞生与发展都离不开人们对此学科的实际需要,图书馆学同样也不例外,人们对信息知识的需要正是图书馆学出现的根因c动力。从哲学角度去看,图书馆所有活动的目的与主体都是人,图书馆学也是一门以人为核心的学科。从某种层面去讲,图书馆学就是研究人的一门学科,其学科特性展现出了人文主义思想中以人为本的文化哲学。图书馆的所有信息资源系统都是根据用户群的特定需求而设置的,其根本目的在于为用户服务,提升社会效益与服务质量也是其最高目标[2]。
二是平等性。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追求思想行动的平等性。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认为,图书馆作为开放的、公共的、免费的服务设施与组织机构,必须满足人们追求知识的平等权利与人文理想,在具体的服务与管理活动中,要充分保障广大用户实用知识资源的平等地位。具体而言,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平等性特征主要表现在:用户资格的平等性、知识资源利用的平等性、知识阅读的平等性、参与图书管理的平等性、发表意见的平等性等方面。人文主义思想认为,在图书馆学中彰显人类的平等理想是一项根本内容。
三是和谐性。图书馆学中的科学内涵,主要是指在开展图书馆相关活动中对科学技术的实用;图书馆学中的人文内涵,则是指图书馆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中要融入以人为本的思想,最大程度满足用户的需求,实现人的进步与发展。与技术学派秉承的“唯技术论”思想不同,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主张图书馆的和谐发展,即不但要重视科学技术的运用,又要兼顾人文主义的发展。[3]人文主义思想认为图书馆学的可持续发展即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也离不开人文思想的推动,只有将两者进行融合与统一,才能够促进图书馆学的和谐有序发展。
三、强化图书馆学中人文主义思想的具体路径
一是大力加强图书馆学的服务理念。图书馆是一个存储知识资源的公益性机构,其目的是为用户提供知识服务,肩负着全体公民获取知识的基本权利的责任与义务。而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就在于提高其服务意识,树立以读者满意为发展目标、以人文关怀为主要特征、以官员素养为根本载体的综合服务理念。这种人文主义思想与图书馆的社会责任相一致,因而强化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原则,确立为公众提供知识服务的思想观念等十分必要。尤其是在数字化信息发展时代,公众获取知识的途径愈来愈多,图书馆已经不是唯一的选择。所以,只有实行个性化、公平化、免费化的人本服务,切实保障每位公民利用图书馆的正当权利,才更有可能增加图书馆对广大知识用户的吸引力[4]。
二是建立健全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外图书馆学的技术学派逐渐陷入“唯技术论”的认识误区,部分激进的图书馆研究者甚至提出了图书馆消亡论。技术学派偏执于技术的观念认知,对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建设已经构成了消极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图书馆学的生存危机。所以,强化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理论建设,促使图书馆学研究认识到人文思想的重要价值,平衡人文与技术在图书馆学中的地位,建立健全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是实现图书馆学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
三是积极提升图书馆学的知识管理。知识经济是信息科技时代的核心支撑,知识是新时代国家、民族以及个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知识管理则成为了各行业高度关注的课题。图书馆作为知识资源高度集中的区域,不但拥有海量的显性知识资源,而且包含从事文献资料管理的图书管理员等隐性知识资源。所以,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既有对显性知识资源的管理,也有对隐性知识资源的管理,而知识管理则是构建学习型图书馆的基础与前提。因此,加强图书馆学的知识管理,是实现图书馆知识共享平台建设,确保每位公民都能自由行使图书馆阅读权利,充分发挥图书馆知识资源的社会价值,强化图书馆学知识推送服务水平的重要保障[5]。
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将人列为图书馆学的中心对象。这一理论学说的提出不是为了抗衡技术学派的“科学图书馆学”理论,而是为了肯定与恢复图书馆学中固有的人文主义属性,推动图书馆学人文内涵与科学内涵的统一和谐发展。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对修正当前图书馆学理论的手段范畴与目的范畴的本末倒置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与现代化图书馆学的基本范式与原则的根本转规直接相关,是将“自然与人的新的联盟”思想观念贯彻到图书馆学中的重要表现。意识到这一转规对图书馆学与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价值,对推动我国的图书馆学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付丽.试论图书馆学中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整合[J].鸡西大学学报,2005(04).
[2]黄顺荣.图书馆与社会――《图书馆学五定律》之图书馆社会学思想浅析[J].津图学刊,2001(01).
[3]靖继鹏,陈勇先.试构造以用户为核心的情报学理论体系[J].情报业务研究,1991(04).
篇5
【关键词】高中课堂教学;人文主义精神关怀
1 引言
怎样才能提高高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不少专家学者,教师对此提出了很多珍贵的意见,包括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与素质修养、使用多媒体、使用多元化的评价机制等等。但是,在平时的高中课堂却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那就是人文主义关怀的渗透与培养。我们完全可以让人文主义参与进高中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并营造一个个高效的课堂环境。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在人文主义精神方面的体现如下:积极推进评价考试制度改革。各地要引导学校进行教学评价改革,强化评价在教学诊断和促进学生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确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尤其要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改进评价方式和方法,注重过程性评价。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命题,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经验的有机联系,在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的同时,特别重视对具体情景中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考查。首次把情感态度列为高中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人文主义观点。中学教师为之振奋,但更为之倍感不解:如何才能把关注学生情感发展的人文主义落实到日常的教学中,使学生以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每天的学习生活中去呢?教师仅仅具有思想、智力、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素质是难以完成教育目标和达到教育目的的。教师应有情感方面的素质,情感智力是现代高中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
2 什么是人文主义精神
什么是人文主义精神呢?人文主义源出于拉丁文humanus。十四到十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先进思想家,为了摆脱经院哲学和教会思想的束缚而提出的,作为反封建、宗教统治的武器,提倡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而现今我们所倡导的人文主义思想理念,应该是要求人们有心血和良心,要有同情和怜悯,要培养一种真挚的充满人格的品格。这些思想理念在以前的教材中体现是薄弱的,不被人重视的。在高中教学中,关注人文主义精神对塑造学生的灵魂,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有极其重要意义的。
3 高中课堂中的人文主义精神关怀的具体体现
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显然已不适应当前教育改革新形势的发展,教学应更科学地走向教学模式立体化,即打破传统知识灌输的单一模式,进行自主性、探索式学习,在与人合作交流中主动又积极地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的主体性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的一个以承接人类文化科学知识为主线的特殊的心理过程,是对师生双方都有价值的人文关怀过程,也是师生都得到培养和发展的过程。人文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应是一种自发的、有目的的塑造自我的愉快学习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心理需求、兴趣和持续注意作为前提,密切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采用合理的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体现教育过程的民主化、人性化,以求全面、真实地反映教育事实。人文主义在日常高中课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加强师生情感交流,促进师生和谐沟通。具体表现有:一要礼貌回应学生的问候语,促进日常师生之间的交流。二要提问学生的语气要关爱和亲切,要用鼓励和商量的语气。三要切忌杜绝对学生的挖苦和嘲讽。四要诚实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好奇心,多鼓励引导。教师能够真正做到以上几点便能增加对学生心理活动过程的认可,学生由此能获得尊重感,这定能促进“教”与“学”的有效实施,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篇6
【关键词】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科学;美术;文化
文艺复兴,原意是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再生。它的核心就是人文主义精神,其性质是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领导的反封建文化运动。而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是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
一、文艺复兴在社会和历史上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第一,文艺复兴运动首发于意大利,后经传播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出现了著名的城市如罗马,佛罗伦萨等城市。文艺复兴运动作为资产阶级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在传播过程中,为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奠定了深厚基础,也为积累了原始财富。也为新航路的开辟,宗教改革及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必要条件。
但是文艺复兴运动在传播过程中因为过分强调人的价值,也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如造成个人私欲膨胀,物质享受和奢靡。
第二,文艺复兴打破了以神学为核心的的局面,为以后的思想解放进步扫清了道路,使各种世俗哲学兴起,其中著名的有英国的经验论唯物主义,它也推动了政治学说的发展。马基雅维利为后来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 “人民”以及“三权分立”等理论。
第三,文艺复兴提倡重视现实生活,反对权威,打破了宗教神秘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有力地推动和影响了宗教改革运动。文艺复兴提倡重视现实生活,反对权威。
第四,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文艺复兴恢复了理性、尊严的价值。虽然文艺复兴在哲学上成就不大,但是它摧毁了僵化死板的哲学体系,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这种求实态度、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为17到19世纪的自然科学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在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和世界观,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文学的中心思想。它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下解放出来。宣扬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平等,反对等级观念,崇尚理性。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提出了民主政治思想,也要求民主自由,但其有早期的不成熟的特点。从另一个角度说,人文主义并没有统一的定义。而他们的世界观以及他们对人的观念可能很不相同,有些人文主义观念互相之间非常矛盾。约翰·沃尔夫冈·歌德和弗里德里希·席勒的人文主义往往被称为历史主义,而威廉·冯·洪堡的人文主义则与启蒙运动的人文主义完全不同。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
文艺复兴力图恢复希腊、罗马时的古典文化,其实是通过学习古典的途径创造新文化, 并非单纯的复古。古典艺术的具体形式给人人以启发,但重要的是从中领悟到现实主义的方法和古典社会的民主思想。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则是力图突破中世纪教会控制的非现实主义,为此文艺复兴在创作和实践上密切结合。这个时期是大师辈出的年代,其中最耀眼的便是文艺复兴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菲尔。
达芬奇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他的成就不仅仅在艺术,在自然科学方面的造诣也颇高。他擅于将艺术创造和科学相结合,《蒙娜丽莎》描绘了一位端庄秀美的银行家的夫人,她温文尔雅,身着华贵,给人一种美的无限的遐想。达芬奇敏锐的抓住了她一瞬间发自内心的微笑,直击她灵魂深处,这是对人的一种赞颂,以真人为表现内容。
《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接受米兰圣马利亚·德烈·格拉契修道院的订件时作的。从人物的活动、性格、情感和心理反应等特征上着手,通过耶稣与犹大的冲突反映出人类的正义与邪恶之间的对立。这幅画是达芬奇从现实生活中对各种不同人物的观察,获得不同的个性形象,观赏者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欣赏此画,感受大师在作画时是我心里活动。
文艺复兴的第二位大艺术家米开朗基罗,不仅是伟大的雕刻家,画家,还是位了不起的建筑师、军事工程师和诗人。《大卫》是米开朗基罗整最重要的雕像之一。大师通过作品来表现他心中的大卫,是个充满青春活力的英勇斗士。在大卫决战前的瞬间,以站立姿态,重心落在一只脚上,显得轻松自然,表现出面对强敌毫无畏惧,是一种准备迎接战斗的姿势,这种身体得放松和精神得专注形成对比。米开朗基罗赋予这块原本废弃的大理石以新的生命,使它具有精神的象征性。
四、结束语
文艺复兴不仅仅对欧洲的社会和政治产生深远影响,也在另一个程度上影响着西方的美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绘画,并在人文主义的氛围中体现出它的风貌。艺术家解放了思想,提倡个性自由,继承了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主义传统。借助理性与科学知识,使生动的形象和真实的场景再现,开创了现实主义。对后世美术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吴于廑,齐进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 苏珊·伍德福特等编著.《剑桥艺术史》第二册.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4]《外国自然科学哲学选辑》,哲学研究编辑部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
[5] 丁宁著.《西方美术史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
篇7
【关键词】中学数学 教育 与人文主义 教育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学科。它是人类生活、学习、生产、研究科技的工具,它的内容、思想、方法、语言、早已深入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中,成为现代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数学的功能:一在科技,二在文化,数学教育中既要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又要注重人文思想的挖掘、渗透、传播。众所周知,人文主义教育是以人为中心的。亚里士多德曾提出文雅教育和闲暇教育,其目的就在于使教育应服务于人,而不是服务于实利,人才是教育的根本。渗透人文主义思想教育也是数学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所谓人文思想,即人对人类社会中的各种文化现象的理性认识。视人格完善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或终极目的,是人文主义教育观始终坚持的一个核心观点。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教育呢?
一、人文主义教育在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人文主义是“以人为本”的一种文化精神和生活准则,它包括人的价值、尊严、情趣、道德、人性等内容。它以完整人性为基础,以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目标。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生活质量日益提高,但各种问题也随之摆在了人们的面前,如核威胁、环境恶化、人际关系冷漠等。这些问题促使我们思考,让我们重新审视人文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
二、在解题思路教学方法上渗透人文主义思想教育
博伊竭力呼吁:“教学内容不应当仅仅局限于学科范围本身,还要在课堂上体现出人文主义的教育精神”。 当今,现代教育正在逐渐朝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培养既懂专业技术,又有人文思想 的新型人才,已成为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解答数学问题时,在方法上要渗透人文主义思想教育。
1、数学的作用在于它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规律,又反过来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一抽象即意味着求简、求美、求新。促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知识会进行由未知到已知的转化。要认真审题,紧扣已知条件,由条件展开思路,抓住关键点,尽快完成由“已知—可知—需知—未知”变为知的转化。
2、回想、联想、猜想展开多种思维,多思、多变、多解、发展求异思维,尽可能将新问题转化为自己熟知的且有充实内容、意义丰富的领域,导致问题的解决。
3、分析法—执果寻因;综合法—由因素果,两法并用;或舍一般选择特殊,或从分割到“单一”,从最简单做起,在“退”中探求结论。抓规律求简化;改变符号信息求简化;数形结合构造图形,借助直观,启迪思维,以求简化。
总之使学生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展开多项思维,以实现思想品德素质与智力能力的提高。
三、利用新颖多变题型,让学生获得人文主义教育和启迪
要重点突出,优美新颖,且具有独创性、启迪性、生活性、实践性、现实性等等。除填充、计算、化简、解答问题外,设计一些源于生活的开放型,探索型、应用型的题目。开放性、探索性题目的特点在于结构不稳定,思维方式灵活多样,重于能力的考查,体现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比如竞争、纳税、环保、节约水电能源、献爱心、法制辩证面例题,使学生明了做人的道理,遵纪守法,又能展开思维,且体会到数学也充满生活的乐趣和魅力。
四、加强教材建设,深挖教材内涵,渗透人文思想
1、通过用字母表示数、数与式的运算分析,理解认识事物的过程,是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再由一般到特殊;通过二次三项式可用求根公式来分解式;“四个二次”的关系,指数与对数的关系;通过揭示几何知识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关系,以及概念性质之间的联系和图形的动力变化,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2、通过各种运算和代数式、方程、不等式的变化,公式的推导,概念法测的推理;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定理的论证等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通过数轴、绘画、列表;建立直角坐标系解答函数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到事物是相互联系和有规律变化的;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题;又通过几何三角知识的教学积极渗透与数学结合的思想方法,使之“数中见形,形中有数,体中有面,此中见彼,从抽象到具体等到”。
4、按照一定的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不同的种类给予讨论研究,通过论证和画图的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慎密性、全面性、灵活性。结合数学史料,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成就和不良现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热爱家乡、热爱新农村,遵纪守法等方面的教育。
5、通过“统计学”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收集、整理、应用信息的能力,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养成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篇8
论文摘要: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理想崇尚人的价值、尊严和高贵。反对宗教神学的禁欲主义。热情讴歌了美好的爱情,纯洁的友谊。充满真善美的人性和人类征服时间、主宰命运的美好愿望。虽然他的诗歌中掺杂着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精神糟粕。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却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渴求美好感情、追求个人幸福的人文主义精神。具有积极进步的社会意义。
一、人文主义理想的起源
在英语中,“humanitarianism”一词译作人文主义。人道主义或博爱主义。人文主义思想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对当时的英国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人文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一、关注人性,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重视人的个性发展,反对宗教神学对人性的束缚和心灵的压抑。二、主张灵肉和谐。肯定现实人生和尘世生活,追求个人幸福和世俗享乐。人文主义思想击碎了由来已久的神学统治一切的精神枷锁,肯定了个人的崇高和伟大,主张个人是自身命运的主宰。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与以“神”为本的“神道主义”背道而驰。它注重个人首创精神,提倡全面发挥个人潜能准崇人的自尊自信和人格魅力。
二、莎士比亚诗歌中的人文主义理想
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一生创造了两首长诗(《维纳斯和阿多尼斯》(1592—1593)、《鲁克丽丝受辱记》(1593—159411和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其中包含了许多以歌颂爱情、友情和真、善、美等人性光辉的不朽诗篇。莎士比亚的很多诗篇完成于其艺术创作的早期。这一时期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和艺术风格逐渐形成。当时的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鼎盛时期,王权稳固,经济兴旺,国力昌盛。人心安定。此时的莎士比亚青春年少。意气风华。对人生寄予了美好的期望,对理想充满了无限的向往。作品中洋溢着乐观明朗、积极向上的主流色调。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以优美的旋律和动听的辞章歌颂了世间最为美好的情感——爱情和友谊,征服了古往今来一代又一代的众多读者。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流溢出强烈的感情和深邃的思想,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辉。这些思想无情地抨击了中世纪黑暗时代的封建礼教,热情赞扬了人的个性。宣称人的平等,赋予了人以崭新的内容和意义。达到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最高水平。
1、莎士比亚诗歌中的“美好爱情”
爱情可以给人带来自信和勇气,希望和快乐。幸福和安宁。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为之倾倒,为之痴狂。人文主义者认为追求爱情是人的天性,人人拥有享受爱情幸福的权利和自由。爱情是纯洁的、高尚的,它不受父命、君命和权命的摆布。也不受金钱、门第、宗教和种族的限制。这种崭新的爱情观念与神权主义所宣扬的禁欲主义是截然对立的。
莎士比亚在他的诗篇大胆歌咏爱情。盛赞尘世的,以炽热的情怀谱写出一曲曲爱的赞歌。诗人抒发了爱情给人带来的欢愉与欣喜,悲凉与忧伤。表达了对矢志不渝的忠贞爱情海枯石烂誓死不变的坚定信念。在诗人的心目中,爱情是那样的珍贵和美妙,神圣而又崇高。在莎士比亚的爱情诗篇中,诗人使用了一系列的缤纷“意象”。烘托出爱人的娇媚容颜和美好心灵,讴歌了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他把爱人比作“太阳”、“夏天”和“芳艳”等自然界中的美好事物。即使这样。这些自然尤物仍然稍逊一筹,因为它们都有自身的缺点。而他的爱人却是那样的完美无缺。
2、莎士比亚诗歌中的“真挚友谊”
莎士比亚的绝大部分十四行诗是献给他的一位年轻男友的,这说明在他的生命中,地久天长的友谊至高无上。莎士比亚亲历了封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等丑恶的社会现实,所以他痛切地感到人与人之间的坦诚相待是多么的至关重要。友谊是人生的无价之宝,是一朵永不凋谢的花朵,赞美人与人之间真诚无私的友谊成为莎士比亚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当然,莎士比亚笔下的纯洁友谊只是他的一厢情愿,这种渗透着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精神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在当时的社会里是不能兑现的痴心妄想。但是莎士比亚在当时的社会氛围中能够独具慧眼地发掘它、宣扬它。坚定执着地维护它,并全力以赴地力求去实现它。确是难能可贵的。随着他对社会现实认识的不断深化。他的乐观情绪开始泯灭,在残酷无情的现实面前,他的美好畅想皆付诸东流,一败涂地。
3、莎士比亚诗歌中的“人性光辉”
莎士比亚一生执着追求的是一种至真至纯的包涵着真善美的美好感情。对于敏感和多情的莎士比亚来说。至善的美德是不朽的,至真的情义是不朽的。完美的名望也是不朽的。在诗人的笔下,人性充满自尊、自信、仁慈和友爱。诗人毫不掩饰对人性的热烈颂扬。不惜笔墨着力描绘光彩夺目的人性光辉。热烈地讴歌着人性之美。诗人在他的诗歌中运用了的很多美好的字眼,如:“夏日”、“鲜花”、“光荣”、“灿烂”、“忠贞”、“永恒”等来形容人性的本质。崇高而美好的人性与真、善、美交相辉映,人也因此获得了永恒。在那首“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Day”的十四行诗中。诗人用尽人间美丽的语言歌颂爱友。使之成为经久不衰的千古名篇。莎士比亚的诗歌赋予了他所歌颂的美与善以永恒的声名。所以莎士比亚的诗歌能够超越时间而世代相传。就像莎士比亚所说的那样。“只要人类在呼吸,眼睛看得见。我这诗就活着,使你的生命绵延。”
4、莎士比亚诗歌中的“时间镰刀”
莎士比亚在他的十四行诗中一再提及“时间的镰刀”。我们不禁要问:诗人为什么用“镰刀”作为时间的象征呢?欧洲中世纪的神权主义认为人只有今生受苦。才能在来生获得幸福。而文艺复兴时期的诗人们则认为人的价值在今生,而不在来世。因此人在今生就应当及时行乐。因为来世虚无缥缈,遥不可及。人生苦短,时不待我,何不趁早把酒当歌。及时行乐。这种睿思显示了人们渴望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在当时具有积极进步的社会意义。时间的大河汩汩流淌。带走一切的人世沧桑。时间摧毁生命。摧毁容颜。然而人们极其渴望战胜时间,做时间的主宰。这种渴望激励着人们在今生今世不断地奋进以获得光辉的成就。不断地追求在短暂的时间里获得永恒。时间的威胁激励着人们争相成就英雄的业绩,去航海,去冒险,去为自己的国家建功立业。从而赢得不朽,达到永恒。
5、莎士比亚诗歌中的“消极思想”
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理想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是一种进步的思想。但是它也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他的诗中弥漫着资产阶级的“人性论”、“恋爱至上”、“个人奋斗”和“人生无常”等消极思想。他的诗中过分渲染了抛开天国的虚幻。追求尘世生活。享受现世爱情的人生哲学。这种对“花开堪折只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悲观态度的过分强调终会使人沉溺于感官享乐。玩世不恭。并导致对生活的极度放纵。莎士比亚以“人类之爱”作为最高的社会理想显然也是不切实际的痴人说梦。
篇9
教育的本质是教书育人,是把学生从一个自然的人发展成为一个社会的人,即具有人文精神的完整的人的过程。因此,人文精神的渗透是英语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英语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扎实掌握英语语言知识、技能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更要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发展,同时,教育教学中也要渗透人文主义教育观。
基于这一前提,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现行主流高中英语教材语料库中所体现出的人文主义特点和人文素质教育观,试图探讨我国高中英语教材是否符合教学改革的理念和方向。
一、英语课程改革的背景
母语、一门外语、计算机操作能力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技能。由于历史原因、科技进步,特别是互联网的广泛利用,英语已经成为各种国际场合的主要工作语言。从科学研究层面讲,书面形式或口头形式的科研成果的撰写、、交流需要一个共同的语言平台,英语一直以来都是国际科技科研交流的主要语言。从我国的国情来说,虽然英语不是官方语言,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之间沟通的日益频繁,英语对中国人来说作用也越来越广。例如,图1 就展示了新世纪以来我国出国留学人数的增长趋势。
从这个例子我们不难发现,数以百万的学生在过去的几年里出国留学,中国人对英语的使用已经从单纯的学习慢慢转移到有实质性的需要了。其他如商业接触、人际交往、知识技术普及和转移等与之构成了中国人对英语的需求动因。
在这些背景下,世界各国都有强化和改革基础教育中英语教学的需求。在我国,英语是必修课程。以本文研究的高中教育为例,国家教育部的《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指出,2011年当年全国共有普通高中13688所,招生850.78万人;在校生2454.82万人;毕业生787.74万人。这里涉及的所有学生都是高中英语教育的受施者,接近四千万人。任何与之相关的讨论,都是必要的和具有强烈现实意义的。
英语既然是一门课程,就需要从课程与教学论的高度去重视它。根据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施瓦布的课程理论,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四个要素构成的。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构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对教师、学生、教材或环境的某一方面关注过多或关注过少,都会打破班级或其他教育情境的生态平衡,可以说,教材是构成英语课程的有机整体中关键的环节之一。与教师、学生和环境三个动态因素相比,教材属于相对静态因素,却往往容易受人忽视。因此,对英语教材的关注是必要的。
二、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的人文理念
2001年6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由此拉开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帷幕。2003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为新《标准》)。它根据我国的教学需要和条件,顺应英语教育教学的潮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注重人文教育,全面发展素质,充分体现了当前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时代特征。新《标准》与以往的版本相比最大的亮点之一是其把“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作为高中英语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
虽然20世纪80年代后,国家开始实施“一纲多本”、“多纲多本”的课程教材政策,但总体来说人教版的高中英语教材一直以来都占我国高中英语教材的主导地位。根据西南师大“全国高级中学英语教学情况调查”中的主体调查结果显示,全国96.1%的重点中学和86.2%的非重点中学都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与英国朗文出版公司合作编写的教材;参照性调查结果显示,采用该套教材的两类学校分别占97.6%和99.4%,这种情况一直延续至今,因此,对人教版的高中教材进行调查具有最广泛的意义。
三、人文主义在《新高中英语》中的体现
人文主义是一个相当大而涵盖面很广的概念。我们只讨论它在我国高中英语教材中的内涵。本文认为,国家在新《标准》中提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理念首先就已经是人文主义的最好体现,其他内涵还有:在教材中注重以人为本,着重开展人文教育、生活教育、情感教育、个性教育和自由与责任教育;英语教育必须从人文的角度出发,关注人的发展和人的需要。
人文主义理念是抽象的,我们还需要寻找它在具体载体即《新高中英语》中的表征。因为教学大纲是纲领性文件,而教材是教学环节中真正指导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标准。在我国,由于缺乏英语使用的环境,教材的科学性与否显得更加凸现。调查教材是否达到预先设想的教学理念对教育教学改革良性循环和向前发展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教材评价可以分为两大类:随意的印象性评价和有系统的评价。后者又可以细分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本文属于系统评价的内部评价:即教材的编写形式及编写内容是否体现人文主义,使用的是华南师范大学外文学院何安平教授主持建立的教材语料库,它包含了人民教育出版社《新高中英语》的全套教材文本。
语料库就是语言材料按照一定的取样原则设计而存储于电脑中的语言材料的一个文本集合。教材语料库是教材的合集,它是对教材进行评估、研究、改良和使用最好的信息来源,具有可靠、计算机可读、可反复搜寻和比个人印象更具有客观性的特点。
评价教材一般先看内容选材,再看编写方式,然后重点看练习和活动设计。对练习活动评价又可以从形式的种类、认知思维的取向、参与的形式、答案的开发程度等多个角度切入。
本调查结果显示,《新高中英语》教材的人文主义内涵表达层次多样,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人文情感方面
如第一模块第一单元的练习Imagine you have to go into hiding like Anne and her family.What would you miss most?Give your reasons.该练习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情感经验出发思考问题,目标虽为要求学生使用本课所学习的语言点及短语等来表达,但是其深层理念是一种以人的情感为本的思想教育,进而让学生体验个体友情的珍贵。类似的内容可以通过检索Imagine一词得到。
2.人文生活方面
例如第四模块的第三单元,主题为A taste of English humour.本题材着重引导学生了解和品味英语文化中的笑话模式和角度,话题轻松之余还体现了教材编写者对学生需求的兼顾,与早期的大量说教类或口号类的严肃题材相比更能贴合人的生活。这类材料可以通过检索与leisure休闲话题有关的词语获取,其核心都是围绕学生年龄特点所喜闻乐见的话题,从生活的角度学习英语,讨论英语。
3.人文个性方面
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粹核心之一,但是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同样开始认同“个性飞扬”的重要性。在高中英语教材中,出现了大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保留个性的因素。如What would you do/say/rather do/have done/have done if you were…等的问题,关注的是学生个人的个性化答案,不需要千人一面,从而抹杀了各种可能性。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敢于与别人不同以及表达出自己的个性,这方面在以往的教材中基本无迹可寻。承认人的个性态度即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所在。
4.自由与责任教育
教材涉及了很多人类共同面对的困难和题材,如地球变暖、野生动物保护、水资源的保护、文化遗址的保护等,通过一系列的阅读材料和听说材料,于语言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培养出对这些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的承担感,是人文主义更高层次的体现和延伸。如第二模块第四单元的话题是Wildlife Protection,教材整合和现今濒临绝种动物的生存状况及生活条件的总体情况,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的重点是思考类似的endangered animals的保护问题,其中提到的有panda,Milu deer,South China tiger,Tibetan Antelope,the rhino,the African elephant,whales等。最后的落脚点是要求学生撰写一封信到世界野生动物保护组织WWF,描述自己的一些保护野生动物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结合所学的语言点和词汇,学生们可以建立起自觉保护濒临绝种动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注重培养批判性思维模式
批判性思维一直以来都是公认的人文科学素养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体现英语教育教学人文性的重要表征。培养具有善于思索能力的人的教育理念就是人文主义的教学理念。《新高中英语》对学生的要求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我们可以观察下面的表格,列举的是课改前教材与现有教材的对比,对比的切入点是练习对学生的具体要求。
可以看出,新课程教材对学生的创造性提出了更多更广泛的要求,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无论是练习要求的深度还是练习的数量都增加了许多。当今的教育取向强调创意思维,人文素质教育不应把这一元素摒诸门外,而教材中无论是质方面还是量方面都充分展示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理念,这可以看作是人文教育理念的隐性渗透。
6.思想性与教育性相结合
教育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并不是要成为另外一名外国人,而是通过相通的语言去了解世界和让世界了解中国,因此中国传统的思想是需要在英语教材中体现的。通过检索,不难发现高中英语教材大量地渗透了尊敬老师、社会公德、助人为乐、交通规则、植树、人口问题等题材,做到了语言技能与思想性的有机结合,从另一个侧面实现了教材所需要体现的文化的传承功能,从而反映出教育的人文性。
对教材的研究需要以资料、信息和证据为基础,然后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归纳和推论解释总结出结论和启示。由于语料库具有大规模的信息量储存,信息检索高速、准确、清晰和相关度高的优势,并且同时能提供被检索项的出现环境,这些优点与人脑在设计检索目标、观察检索结果和进行深加工研究时所特有的逻辑性、目的性和推理性结合在一起,具有较为客观和可靠的特点。
英语教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水平、高质量的教材对教师、教学过程、学生以及教学结果都起着积极的作用。遵循课程标准和先进科学教学思想、不断与时俱进的教材是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最强有力的推广者和实施者。英语是一大学科,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之一,所占的课时也很多,人文素质教育在很多时候都是以渗透的方式随机施教,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本文的调查结论是,从微观上讲,现行英语教材从人的角度出发,贴合人的需求和特点,更多地考虑学生的需要和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多维度的人文主义并非可以通过精美的图画或游戏、歌曲等替代。它在提供语言材料的同时,也向学生介绍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从宏观上来讲,渗透人文主义的英语教材更合理、更科学,能从方向上保证下一轮高中英语教育教学改革朝着正确而健康的道路迈进。
参考文献
[1] Schubert.W.Curriculum:Perspective,Paradigm and Possibility.New York:Macmillian,1986.
[2] 程晓堂.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 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4] 韩玉柱.走向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现代教育发展的价值逻辑.当代教育科学,2011(15).
[5] 何安平.英语教育教学语料库.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外语教育语料库子库,2011.
[6] 金卫东.人文主义视野下高职教育课程设置之反思.教育探索,2011(11).
[7] 张正东,陈治安,李力.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发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01.
篇10
关键词:外国文学 人文精神 《老人与海》
一、人文主义的发展及内涵
回顾历史,欧洲人文主义精神发展的鼎盛时期,人文主义精神以“提倡以人为核心而不是以神为核心”的观点与封建宗教神学思想水火不容。至十七、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出现,人文主义精神发展更趋理性,但与封建宗教神权依然是冰火两重天。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人文精神渐渐被视为国家文化的核心部分,各国纷纷倡导“以人文本”的治国理念。人文精神始终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话题,其本源的一面体现了人类以实现自我价值为目标的自我关怀、关爱并尊重生命、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然而究竟何为人文精神?至今仍未有定论。这里本文简要将人文精神概括如下:首先提倡人性、尊重人(包括其价值和任何尊严);其次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后建立人类与未来发展的良好关系,构筑自己内心的理想世界。
人文主义精神对于充实人的精神品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类文明发展都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为此,人文主义也成为了被许多社会责任感强烈的文学家们进行文学探索的目标。外国文学作品中,人文主义思想体会较为深刻的有文艺复兴时的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和二十世纪初的美国文学巨匠海明威。其中海明威笔下的人文精神更趋向理性思考,面临困难重重的环境仍保持最初的信念不被摧毁,面对他人的不屑与冷落依旧坚持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这种纯挚的人文品质在今天依旧值得我们去探讨与学习。
二、海明威笔下的人文主义
美国文学作品中的人文主义是始终以人的精神为主体,具有社会科学性并且倾向于对人们现实生活和人类社会命运的一种反思与理性思考。就社会科学性而言,人类是有思想有大脑的高级动物,他们有追求真理的权利和能力。海明威在其小说《老人与海》中就充分地彰显了主人公的这种真挚理性下的人文主义品质,正是这种精神品质让其成为了最终的赢家。尽管海明威和莎士比亚所生活的历史时期不同,两人对人文精神的思考都各持己见,但对于人的价值则有许多相同的见解。《老人与海》中老人桑迪亚哥将捕鱼视为自己此生的信念。每次出海都并非只为生存,更多的是在为信念、为自己的存在价值而拼搏奋战。面临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毫不退缩,并且坚信,只有不放弃才会获得成功。印象最深的画面是在与海鲨进行了整整三天的殊死搏斗依旧毫无结果时,老人非但没有丝毫气馁,而且依然乐观地说,“人宁可被毁灭,也不能被打败。”正是这句简单而又纯朴的话语塑造了老人坚毅伟岸的形象。整部作品都是围绕老人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和坚毅果敢的性格开展,除了这些外,海明威向我们呈现的还有其在追求创造完美文学艺术的无限想象力与创造力。本已是风烛残年的老人,面对艰险毫不动摇,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始终坚定自己的信仰顽强拼搏永不言弃,对美好未来始终保持一份热枕。
三、《老人与海》作品中折射出的人文精神
(一)越挫越勇,始终坚持的进取精神
面对失败,永不言弃始终是一个人通往成功殿堂的金钥匙。小说一开始,桑迪亚哥就是一个憔悴不堪、伤痕累累、已经八十余天连一个鱼子儿都没收获的“失败者”,甚至他连吃饭都要靠男孩救济,而他始终没有为霉运而退缩反而越挫越勇,依然坚持黎明到来前撑起桅杆决心向胜利的曙光驶进。在遇到真正的大鱼时,尽管熟知自己的力量大不如对方,他依旧不肯甘愿认输并以“我跟你奉陪到死”的态度与大马林鱼展开殊死搏斗。待鲨鱼再度袭来,他仍然是尽己所能地去与其战斗,鱼叉丢了用小刀桨把,刀子断了用短棒,短棒丢了他便直接用舵。到最后所有的鱼肉都被鲨鱼吃尽但老人顽强拼搏的坚韧意志却更加坚定。支撑他不惜一切去战斗的就是他的信念和他证实自己能力的决心,出海打鱼只是他证明自己生命力的一种方式。所以他才不会被前八十多次的失败而击垮,而是去下一次的尝试和战斗。他明白,生命的路途上困难重重,也许更大的困难和失败还在后面,而自己要做的就是绝不放弃拼尽全力博取胜利。如作品中言“他的希望和信心从来没有消失过,现在又像微风初起的时候那样清新了。”主人公桑迪亚哥的品质与精神不仅是海明威自身人格的外显,更是此时美国社会的社会精神所在:不言弃、不认输、坚持到底。
(二)正视自己、勇于挑战自我的斗争精神
《老人与海》中所有的人物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硬汉”形象,如果生命是一张任自己去挥写的画板,那么他们的画作应该名为奋斗,他们毕生都在与海鲨与暴风骤雨甚至大海不屈不饶地战斗着,并以此向社会展示其活着的价值。他们大都有着令人敬仰的过去,但却并没为此在这些曾经的丰功伟绩上流连,而是更加勇猛,更加器重,始终活在奋斗中的自己。小说中主人公桑迪亚哥一面因八十余天未捕到鱼而遭受同行的冷嘲热讽甚至连小孩子也无奈最终失望地离他而去;另一方面,他年事已高,精力有限,体力不足在精神上还顶着几十次失败带来的巨大压力,生活环境可谓是内忧外患。对此,他只有两个选择:放弃或者坚持奋斗。放弃就是认输,从此在众人的讥讽下生活;坚持奋斗或许会成功并赢回尊严,但也可能会一直失败,最终在别人的羞辱中死去。两个选择对此时的桑迪亚哥而言都近乎绝境,但只要有一丝希望他都勇于挑战自己的极限和力量,毫无疑问,他选择后者。作品中老人这种敢于向自己发出挑战的斗争精神是当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元素,仍然值得我们去学习。
(三)顽强拼搏,不畏强敌的牺牲精神
桑迪亚哥老人每天面对的工作无疑就是狂风怒吼的海面和凶恶残忍的海鲨。每一次收获都要经历这震撼人心的搏斗。破陋的渔船、孤独的老人同成群的马林鱼和鲨鱼之间对比强烈,彼此间一次次的竭力斗争更是作者此生对理想的追求和与社会的抗争的生动写照,同时也是二十世纪怀揣美好美国梦的青年志士们顽强拼搏的一个缩影。这种顽强拼搏,不计个人安危的敢于牺牲精神在小说中有两处体现较为突出,首先是老人和马林鱼抗争的时候,连续三天的搏斗体现的不仅是老人的英勇气概,更是对其坚忍不拔的毅力、超强的承受力和过人的胆识与智慧的考验。这种环境下,孤身一人的桑迪亚哥面前的对手不仅是巨大的马林鱼,还有自身体力严重透支后的饥饿困乏等身体条件。对此他没有妥协或认输,而是以死搏斗,最终取得了胜利。其次,老人和大鲨鱼之间的较量。这场斗争中面对体型庞大、尖牙利齿又极其凶残的鲨鱼,老人有的只是鱼叉、小刀桨把、短棒等不能称之为兵器的物件和过人的胆识与智慧、不放弃的信念。尽管最终他没能战胜成群的鲨鱼,并且迎来了小说中的第八十五次失败,但在读者心中,大多数人都坚信老人是最后的赢家,首先他战胜了自己,一无所有却能与鲨鱼群过招并且杀死鲨鱼,其次以一敌多、以弱抗强,这本身就是一种胜利。海明威笔下的桑迪亚哥的这种不畏强敌的牺牲精神在全球化的今天,是各个国家发展进步都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
(四)英勇不屈的英雄血性与乐观平稳的心理品质
整部小说除了对敌对双方力量严重不平衡的展示外,还有主人公敢于斗争的勇气与精神气节让我们为之动容。首先,广袤无垠的碧海蓝天下,消瘦不堪的老人撑着一艘破败的小船与体形是他几十倍的马林鱼和“每一颗牙齿都比其手指还长”的鲨鱼群较量,这是老人英勇气概的体现。其次,先是被嘲讽的对象最后却成为受人敬仰的大英雄,这一变化正是整个社会人文气息所在。一个有信念有理想并且不为通往理想和信念之路的艰难险阻所屈服的人,一个立足当下努力活出自我价值、永不言弃的人,一个放眼未来内心充满希望的人,无论其最终的成败如何,他都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可以说,主人公桑迪亚哥身上所折射出的饱含了人类的自信、自尊、自强的精神品质是千百年来人类在危机前的鲜活写照。另外,需要清楚的是,海明威笔下的老人勇敢顽强,敢于斗争,但他并不是一个只晓得去拼杀的人物形象。智慧、平和、遇事不急不躁,处理问题井井有条也是其人格魅力所在。小说借助老人的形象与事迹告诉我们,无论是个人目标的达成还是整个人类文明的演进,除了具有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勇于挑战、顽强拼搏、不畏牺牲的精神品质外,还要保持积极向上、健康平稳的心态。作品中老人在出海捕鱼之前总是“宁肯把什么都安排得分毫不差”,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会错过时刻都可能降临的好运气;在与马林鱼抗争中他坚信“一个人在海上决不会孤单”,并最终靠着智慧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取胜;和鲨鱼抗衡时,老人怀揣希望全力拼杀,并在鱼群来袭时明白“斗也不会赢了”这一事实。面对败绩,老人首先从自身找原因,只怪“走得太远”。成功总结经验、失败反思自己,老人始终对未来抱有希望。坚毅的人文精神与桑迪亚哥乐观平稳的心理品质是分不开的。现实生活中的作者亦是如此,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处理生活中的事情是我们当学习并具备的良好性格品质之一。
结语
如今,随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与落实,始终被视为国外文学精华的人文精神逐渐成为值得我国文学作品借鉴的亮点之一。从国外经典著作中剖析其人文精神,有助于为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在全球化浪潮中将中国推向世界,适应多元文化发展是每个青年的使命。《老人与海》作为一部展望未来的著作饱含了对人类的关爱和对人类未来发展的关注。小说中作者面对人类、社会及未来所倡导的人文精神值得我们深刻思考和学习。语
参考文献
[1]欧内斯特・海明威.老人与海[M].黄源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