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的路径范文
时间:2023-11-17 17:47: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创新的路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河北省 R&D融资 中小企业 政策支持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范围界定及特点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范围界定
我国关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范围界定,一直都是在参考我国科技部、财政部制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中的相关条款的规定。简单而言,科技型中小企业就是从事高新技术行业的那些中小企业,但是在实质上高科技企业具有持续创新和知识密集等特点,这是与传统企业明显不同的内容,一般不能采用传统的中小企业的定义来区分。所以,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定义一般都是建立在结合传统的对中小企业的定义的基础上的。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目前的高科技产业是一种高度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其核心竞争力是以先进的技术为主导的,这也是它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途径。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投入高、风险高、收益高、无形资产的所占比例较大、企业信息的透明度较低等特征。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
1.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数量众多,种类众多。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数量在逐年增长,涉及到的行业也是种类繁多,如:电子信息、能源环保、生物工程与医药、文化创意、工业设计等多个学科和领域。但是有的企业却是徒有虚名,虽然打着科技的牌子,但实际上只不过是为了争取更多的国家优惠政策,经营的只是一些普通的科技产品。
2.信息的披露较差。对于很多科技型中小企业而言,大多数是处于市场竞争的劣势,那么信息就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成功的生命线,科技型中小企业只有通过对信息的短暂垄断来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对信息的保密就显得尤为重要。很多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了自我的生存和发展宁愿冒着高利息的风险向私人借贷,只为保证自己的信息不被披露。
3.抵抗风险的能力差。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实力较为薄弱,企业的资产总额低,再加上管理经营上的不规范,使得这些企业很难面对市场经济中随时出现的各种风险。另外,很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只注重对短期效应的追求,忽视了对未来的长远规划,缺少应对风险的各种有效措施。
河北科技型中小企业R&D的融资现状
(一)河北省R&D投入水平较低,企业创新意识差
据科技部对2008年全国及各地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2009年河北省的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只有39.99,在全国排名为19位。根据第二次河北R&D资源清查情况看,2009年河北省R&D总经费155.4万元,R&D经费占GDP的比重为0.76%,只比2000年提高了0.24个百分点,不仅与经济较发达省市有明显的差距,也远低于全国1.76%的平均水平。
河北省三项专利有效数量与全国相比较,研发数量仅占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总量的2.22%,排名也靠后,甚至远低于深圳市,其中,企业研发成果占河北省的69.30%,低于全国76.60%的平均水平,都说明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能力较差。
(二)R&D融资渠道少,难度大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R&D是其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和持续发展的动力。但科技型中小企业R&D高风险、高投入、周期长的特点使R&D融资不仅渠道少而且难度非常大。
1.政府财政融资。主要是国家、省、市、县的专项科技项目融资,一是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一般项目地方资助15-25万不等,国家支持50-100万之间。据统计,10年来,全国累计立项20297个,其中河北省只有801 个项目,获得国家经费资助只有5.2亿元。二是省、市科技部门的科研项目融助,资金数量更少,远远不能满足其R&D投入需求。
2.银行信贷融资。尽管中央和省政府大力支持向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实行倾斜政策,但相对于国有企业而言,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极为突出。其主要原因有:一是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企业的R&D信息很难准确无误地传递到银行,使得银行必然提高其融资标准;二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相比传统产业能用于抵押、质押的资产少,也无法满足银行间接融资的基本要求。
3.资本市场融资。从总体上看,河北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不仅规模小,而且发展比较落后。我国资本市场中中小板融资和创业板融资要求都比较高,河北省只有少部分企业能达到上市融资的要求,这与其他经济较发达省市相比差距较大。
4.风险投资市场融资。在西方发达国家风险投资市场是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特点是投资于初创的科技类公司,再通过上市、转让股权等的途径获取收益。据科技部统计,2010年,我国的风投类企业(包括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管理公司)约720家,风险基金总额有2460亿元人民币,而累计实际投入的风险投资基金只有924多亿元人民币左右。
优化科技型中小企业R&D融资体系的建议
目前,河北省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特别是R&D融资的支持力度还远远不够,现有的融资体系根本不能满足河北发展经济,改善经济结构的需要,有必要从政府、金融、社会等多个角度优化融资服务体系,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完善政府政策并优化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
生存环境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基础,而政府的扶持战略是改善中小企业生存环境的关键所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之所以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乐园,主要是因为这些地方有着其它地区不可比拟的市场环境。
1.明确政府职责,形成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体系。政府部门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职责应放在引导、支持、规范、监督、调解与服务六个方面。一是制定科技型中小企业战略发展规划。省政府应在对过去十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形势进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制定河北省中小企业的发展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支持和保障政策。二是建立健全相应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比如:指导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的指导政策、金融促进政策、资产调控政策、法律规范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一系列围绕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使科技型企业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都能有相应的政策予以扶持。三是推进科技支持体系的市场化。市场是一双无形的手,是推进社会资源配置的最有效的手段。现有科技、统计、高校、科研院所等政府及事业单位总体上还是仅为政府服务的,是以行政手段来配置社会资源,不仅效率低,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较大的浪费。笔者认为,企业需要融资,更需要融智,要能够最大化地将各部门甚至京津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智慧引入河北,为河北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是使河北经济迎头赶上的最好选择。因此,如果能将上述部门的一些部门、资源单独拿出来,并引进京津两市科研人员,以市场的手段加以配置,必然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极大地推进科技小企业的发展,并带动整个社会产业结构的升级。
2.多管齐下,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资金是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动机。由于政府的职责和财力的限制,政府不可能投入足够的资金来支持科技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但是可以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引导社会资金为中小企业服务,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R&D融资困境。
加大R&D经费投入力度。2010年,全国共投入R&D经费7062.6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76%,而河北省只有155亿元,投入强度只有0.76%。因此,政府应通过出资、奖励等方式加大投入力度,争取五年内赶上全国平均的投入强度。
建立政府出资的再担保信用体系。目前,河北已经组建了以政府出资为主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但笔者认为,政府资金不应参与直接参与以盈利为主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因为中小企业经营风险较大,担保投入一旦成则两利,败则血本无归,担保公司可能出现大面积风险。并且直接参与担保公司也不符合政府的职能定位。因此,政府应当通过出资组建不以盈利为目的再担保公司,并将职责定位在维护担保体系运行,扩大各担保公司的信用担保能力,规范各担保公司的经营,防范系统性风险等方面。
加大税收支持力度。一是建立灵活多样的税收优惠政策。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税收减免、延长免税期、提高税收起征点、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等多种方式来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金困境。二是财政补贴政策。财政补贴是一种变相的税收优惠,比如:政府可以采取就业补贴、研发补贴、出口补贴等方式予以支持。
(二)优化金融环境并完善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
1.多渠道、全方位构建中小企业融资金融机构体系。一是充分发挥现有商业银行的作用。首先解决效益较好、有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R&D融资。创造性地解决中小企业的R&D融资,需要不断地开展信贷业务创新,比如:无形资产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集合委托贷款等多种方式。既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又不增加银行信贷风险。二是积极推进中小金融机构建设。既要充分利用其现有政策,加快对现有中小金融机构的股份改造,规范中小金融机构的运营。对符合条件的信用社,给予一定政策支持,促使其向小型商业银行转变;加快非国有小微金融机构体系建设。
2.构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可以通过四种途径优化和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R&D融资:一是积极鼓励商业性担保机构开展业务,如对R&D担保项目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免税或税收优惠。二是鼓励企业间的互助担保的发展。对互保中产生损失,可以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三是建立健全行业协会,通过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减少商业性担保机构的“寻租”行为,降低高科技中小企业R&D贷款的融资成本。
3.组建中小企业产权转让市场。组建类似于三板的产权转让市场,使风险投资资金可以在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上市融资之外,有另外一条退出渠道,同时也可以让科技型中小企业的R&D投入的成果通过市场转化为货币,从而可以带动R&D投入的循环增长。
(三)完善中小企业R&D融资服务体系
R&D投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个成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一般要经历种子期、创建期、成长期、成熟期四个阶段。在四个阶段中,除了和R&D融资相关的环境外,针对中小企业的服务体系也是其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1.在各中等城市建设科技型中小型企业产业孵化园。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产业园区的建设,将各园区建设成集生产、研发、孵化、培训、商务及行政、法律等配套服务设施为一体的市场主体,孵化培育和发展一批规模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加速推动R&D投入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
2.建立和完善中介服务机构体系。一是建立科技中介机构体系,即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决策和管理咨询等专业化服务的机构;二是大力发展与融资相关的投资咨询、工程咨询、投资顾问、投资银行、保险、会计、法律、资信评估、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体系。
参考文献:
1.于潇,白雪秋.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关键完善信用担保体系[J].商业时代,2010(35)
2.施慧洪.高科技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模式及风险问题研究综述[J].商业时代,2012(14)
3.吕玉芹.中小高科技企业R&D融资问题探讨[J].会计研究,2005(4)
篇2
深化科技金融发展的实践逻辑
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安排,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金融改革创新的目的在于推动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深度融合。因此,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该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实践逻辑:
有助于促进科技需求结构和金融供给结构的对接。科技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金融需求的性质与规模各有不同,不同金融供给方式的成本与收益也有显著差异,在一个阶段有效的资金供给方式可能不适应另一阶段的科技企业发展需求。因此,科技金融改革创新,就是要促进从种子期、创业期、成长期、扩张期、成熟期乃至衰退期各发展阶段的科技金融需求结构和政府投入、银行机构、创业风险投资、科技保险和资本市场等科技金融供给结构的动态对接,其中促进重技术、轻资产、高风险、高成长的初创期中小微科技企业融资供需对接是科技金融改革创新的关键,而这取决于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机构的多样性、金融组织体系的完善程度、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以及金融工具的丰富程度。
有助于解决科技融资过程中的收益和风险不匹配。在科技创新融资过程中,阻碍科技与金融深入融合的主要原因是存在着两种不同的风险与收益不匹配:一是科技企业创新风险与创新收益不匹配; 二是银行机构经营风险与所获收益不匹配。由于两种风险与收益的不匹配,一方面使得科技企业资金需求强烈,融资难、融资贵,缺乏“雪中送炭”机制支撑; 另一方面,银行等金融机构乐于投资于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成熟期科技企业,不愿意“锦上添花”般投资于种子期或初创期的科技企业。因此,科技金融改革创新,就是要促进金融体系中多层次保险及担保体系的形成,进一步完善抵质押制度,推动金融工具创新,发展多层次的风险分摊体系和多样化的风险控制手段,有效地控制和分散科技金融系统中的各种风险。
有助于缓解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除了具有普通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特征之外,中小科技创新企业通常更缺乏有形资产、未来不确定性更大、更多依靠技术和智力等无形资产创造利润,在没有取得商业成功之前,金融机构难以评估科技成果的货币价值和企业经营风险。在现有市场环境下,银行机构想要客观、科学地评估科技成果的货币价值和企业经营风险,需要花费大量的信息交易费用,这是银行机构在科技金融中裹足不前的重要原因。因此,科技金融改革创新,就是要通过强有力的股权、债权约束以及完善的金融合约(例如,以科创企业较多拥有的知识产权、股权为抵押物的抵质押贷款以及第三方担保),缓解科技金融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还需要在银行机构、股权投资机构、担保机构、政府部门和科创企业等之间建立合作机制,形成信息共享,降低交易成本。
有助于协调政府职能与市场作用的发挥。科技创新本身需要市场化运作,但又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也无法完全由市场机制完成,所以科技金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市场机制运作和政府推动引导双重作用的结果,必须把让市场在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要避免政府在科技金融发展上过度干预,合理确定政府职能的边界,以免妨碍市场机制、降低经济效率。因此,科技金融改革创新,就是要协调好政府职能与市场作用的发挥。从国际经验来看,美国、日本、德国、以色列等科技创新大国都大量使用政策性科技金融工具或依靠政策性金融机构来支持科技创新。虽然对于不同成长阶段的科技型企业,政府支持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从我国情况来看,政府的作用主要在于以政策性金融工具和组织来黏合科技创新和商业性金融,采用财政科技投入、优惠贷款、贷款贴息、信用担保、风险补偿、政府引导基金入股等方式,运用市场的机制和办法,发挥服务、引导和辅助功能,实现科技金融中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的有效融合。此外,科技金融中的政府职能还体现在制定法律法规、完善要素市场体系、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实施税收优惠措施以及建立科技企业资源数据库和科技金融信息服务网络等公共服务平台上。
武汉科技金融改革创新的效果评价
近年来,武汉利用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积极探索,全面推进,着力探索实践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的有效融合机制,科技金融改革创新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也依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完善科技金融组织体系,促进科技金融供需对接
商业银行等加快设立科技专营机构,并实施科技金融专营机制。截至2016年10月末,湖北省共有科技信贷分支专营机构21家,主营科技担保的融资担保机构13家,主营科技信贷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15家,各类科技金融中介服务机构200家。此外,开展科技保险业务的泰康在线财产保险公司已在武汉挂牌成立,以“科技金融”为主要经营目标的湖北首家民营银行――“武汉众邦银行”也已获批筹建。
深化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解决风险收益不匹配
一是扩大科技信贷抵质押物范围。金融机构针对科技企业轻资产、重技术的特点,灵活运用知识产权、股权、保单、仓单和订单等抵质押物,积极推广“专利权+应收账款”“专利权+订单”“专利权+担保”等混搭式组合质押贷款。
二是推进科技信贷产品创新。依据科技企业生长周期和资本市场特征,金融机构积极探索萌芽贷、三板贷、上市贷、并购贷、补贴贷、助保贷等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切实对接不同发展阶段科技企业信贷融资需求。2016年前三季度,武汉城市圈科技型企业贷款新增141亿元,同比多增48亿元,增长51.6%。
三是扩展科技企业贷款保证保险覆盖面。武汉东湖高新区建立“第三方信用评级+银行贷款+保证保险+政府补贴”的科技贷款风险分担机制,积极推动科技型企业贷款保证保险业务,有效解决科技企业贷款有效担保抵押物不足的融资困境。
推动银行投贷联动业务试点,创新科技信贷新模式
2016年4月,武汉东湖高新区获批为全国5个自主创新示范区首批投贷联动试点(“我投我贷”型投贷联动)地区之一。2016年10月,武汉“我投我贷”型投贷联动试点正式进入实施阶段,相关政府部门初步建立投贷联动风险分担机制,设立了风险专项补偿基金,并制定投贷联动风险专项补偿基金细则。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分别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汉口银行签署了“投贷联动”合作框架协议,三家试点银行给予第一批三家科技企业共1.15亿元资金支持。同时,未进入首批试点范围的银行以及已进入试点范围但尚未设立投资子公司的银行通过通道模式、产业投资基金模式、财务顾问模式等方式积极开展“他投我贷”型投贷联动业务,努力满足传统银行信贷模式难以满足的初创期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
拓宽科技创新直接融资渠道,完善全产业链融资服务
一是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支持作用。近年来,湖北省多层次资本市场全面推进,三板上市挂牌再融资迅猛增长,四板市场建设位居全国前列。目前,全省已建立由500家企业组成的拟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积极推动科技企业IPO上市,武汉股权托管中心创新设立全国首个“科技板”,设置和引入符合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制度安排,拓宽相关融资渠道。截至2016年10月末,全省新增三板挂牌企业114家,同比增长45%;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登记企业2667家,挂牌交易企业1921家,其中“科技板”挂牌企业728家,挂牌数量和交易额均居中部地区第一位。
二是引导创业投资资本参与科技企业融资。湖北省先后设立省、市、县等多级创投引导基金以及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和省级股权投资引导基金,积极引导创业投资资本参与科技企业融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政府引导基金体系,吸引了各类股权投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基金开展科技金融服务。截至2016年10月末,全省已登记各类股权投资类企业912家,注册资本合计546.69亿元;设立天使基金42家,规模达11亿元。
三是积极推动科技企业债券融资。截至2016年10月末,湖北省已建立包括7000家企业的武汉城市圈银行间债券市场融资后备企业库,加强对科技企业债券融资的辅导培育。同时,支持汉口银行获得银行间市场B类主承销商资格,为扩大科技企业债券融资提供有利条件。
健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缓解信息不对称
一是建立科技企业融资网上对接平台。武汉东湖高新区积极打造“科技金融创新创业服务平台”,聚集创投资本、金融机构等资源为科技企业提供网上对接服务,进而高效实现网下融资对接,重点解决科技企业投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资本进出渠道不畅和信用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目前,该平台汇聚科技型企业12000余家、各类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400余家、金融产品600余种,成立以来累计促成中小科技企业融资6.8亿元。
二是搭建科技金融信用服务平台。建立“东湖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和“光谷信用网”,积极推进科技型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为中小科技企业搭建全方位信用服务和政银企沟通合作平台。截至2016年10月末,累计征集4.1万家企业各类信用信息数据239.8万条,完成企业信用评价和评级6000余份,帮助企业获得信用贷款129亿元。
武汉科技金融发展的不足之处
一是科技金融以银行机构为主,与科技创新发展相适应的直接融资机构还不够多,融资结构中信贷所占比重过大,对科技企业的权益性融资支持仍显不足。
二是金融机构在产品服务多样性、人才和技术、发展观念及体制机制方面还难以满足科技金融需求,尤其是银行机构在投贷联动业务的专业人才、业务运营、价值发现、风险抵补和管理机制等方面有待进一步突破。
三是地方政府在科技金融中的积极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科技金融支持政策和工作推动机制不够全面、协同程度不够,与科技金融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不完全匹配,尤其是对初创期科技企业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不够,存在政府缺位现象。
科技金融改革创新的发展路径
根据武汉科技金融发展的现状,从实际可操作性角度出发,下一阶段,武汉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创新主要应从以下方面进行。
进一步拓宽科技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相关政策措施包括:支持非上市科技企业利用债券融资,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利用科创企业的知识产权优势,创新试点知识产权证券化;探索在武汉城市圈设立科技创业证券公司等试点;申请武汉试点科技企业股权众筹,推动符合条件的科技创新企业通过股权众筹融资平台募集资金;优化支持创投发展的税收政策,争取在天使投资个人所得税抵扣等方面实现政策突破。
继续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除了继续支持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实施科技金融专营机制以及鼓励民间资本设立科技民营银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科技担保公司、科技融资租赁公司以外,还应采取如下措施:一是优化银行科技信贷管理模式,推动银行在金融产品、服务模式以及治理机制等方面持续创新,逐步优化支持科技创新的信贷服务机制。二是全力推进投贷联动试点工作,推动银行转换经营理念与模式,尽快建立适合投贷联动业务的信贷模式,引导银行加强与创业投资、证券、保险、信托等机构合作,完善投贷联动业务中信息共享和风险共控合作机制。三是继续大力推广科技贷款保证保险。鼓励有条件的保险公司进一步开发科技保险产品,在科技企业初创、融资、并购以及战略性新型产业供应链等方面拓宽服务领域。
不断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一是完善科技金融中介服务体系。支持和鼓励会计、法律、投资咨询、财务顾问、资产评估、保险、信用评级等中介服务机构参与科技金融改革创新,提高科技创新融资效率和服务水平。二是完善科技金融监测评估制度。将科技金融综合统计纳入金融业综合统计试点范畴,全面统计监测科技企业融资情况和科技金融组织、金融产品发展情况,对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进行动态评估。三是完善科技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推动建立综合性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收集利用分散在科技、工商、海关、法院、质监和税务等部门有关科技企业研发、生产、经营等信息,引导银行、证券、信托、创投基金、担保公司和投资机构等扩大信息共享范围。
篇3
【关键词】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对策
0 前言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金融则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杠杆。科技和金融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因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发展技术市场,健全技术转移机制,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条件,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创新商业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事实证明,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功能完备、运行高效的科技创新体系与金融体系的有效融合,能够极大地促进科技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高产业创新活力。较高水平的科技创新能力与良好的金融创新服务体系是成为建设创新型社会的重要支柱。
1 福建省和龙岩市科技金融工作的具体实践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已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环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在此背景下,科技金融的出现显得尤为及时和重要。
近年来,福建省加快推进科技与金融的结合。一是,制订科技支行风险补偿金、科技支行虚拟风险池等管理办法,支持商业银行成立专门的科技支行,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优惠贷款服务。已支持了5家商业银行在福州、龙岩等6个设区市设立科技支行,在利率优惠或抵押优惠上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优惠。已累计为6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货款3.3亿元。二是,出台科技保险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开展科技保险,降低高新技术企业创新风险。设立产品研发责任保险、关键研发设备保险等8个险种,对参保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10-25%的保费补助,带动省内1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投保科技保险4000多万元,提供了160亿元的风险保障。三是,发展科技创投基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按照3亿元的规模,设立了福建省生物与新医药创业投资基金,重点支持处于起步阶段的生物与医药创新型企业。四是,引导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出台非上市企业改制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对省内国家高新区非上市企业在改制进入“新三板”挂牌过程中分阶段给予经费补助,引导企业进入“新三板”融资,累计安排资金450万元资助家30家企业改制,共有10家企业成功在新三板挂牌。
龙岩地处福建西部,由于受到经济条件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科技与金融结合发展起步较晚。2014年7月,福建省科技厅、龙岩市政府、建设银行龙岩分行共同设立了建设银行龙岩科技支行,科技支行自成立以来,已为8家科技型企业办理近4000万优惠贷款,切实为部分中小科技型企业解决了融资难等问题。同时,还逐步推广专利权质押贷款业务,截至2015年6月,专利权质押贷款授信累计达6000多万。“龙岩科技金融促进中心”充分发挥了科技金融公共服务职能,先后举行多场科技金融项目对接仪式和专题讲座,进一步完善企业科技金融信息库。市政府成立了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将与央企、地方国企及社会资本共同出资成立产业子基金(如新兴产业股权基金、科技成果转化股权基金)投入企业。
2 龙岩市科技金融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科技和金融已经得到了中央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龙岩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创新效率低下等问题仍然存在。
2.1 政策的协同性不够
目前,省市两级政府虽然都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科技金融的发展的政策文件,但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导致财政性投入资金分散于多个部门,缺乏统筹集成,政策协同性不够,合力难以发挥。
2.2 投入资金结构单一
龙岩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较为匮乏,财政资金的投入结构单一,科技金融资本都以政府投入为主,投入资金构成规模偏小,社会上的资本没能充分调动。引导、带动社会资金投向高新技术产业的作用有限。天使投资政策环境尚未建立,风险投资更多青睐“短、频、快”的上市前企业,很少投向种子期和初创期的科技型企业。
2.3 金融中介服务不健全
在企业融资过程中,银行要求企业提供变现能力强的足额信用风险缓释措施,而科技型中小企业则面临着用担保的有效资产少、科技创新风险大等问题。专利技术、商标权等无形资产的评估和交易体系发展落后,影响了银行对中小企业开展无形资产质押贷款业务的积极性。同时,科技金融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既了解科技发展规律又掌握金融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极其缺乏。
3 促进龙岩市科技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科技金融服务业涵盖了科技、财政、税务、金融等部门,应建立全面的各部门统筹协调机制,健全跨部门、跨层级的协调沟通和分工负责机制,推动不同投资主体之间的沟通、协作和交流的模式。加强政策协调,形成推进科技金融发展的政策合力。将科技部门在政策、信息、项目、专家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与金融机构的产品、服务优势结合起来,实现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相互促进。
3.2 利用市场机制和政策调控,促进资源与要素有效整合
加强与国家政策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合作,落实科技金融政策措施,开发适合企业需求特点的融资产品,建立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新模式。探索基金制、创业投资风险补偿等多种投入方式。鼓励民间资金、民营资本参与科技投融资,撬动、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激励全社会加大对科技发展的多元化投入,放大财政资金的使用功效,真正实现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拓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
3.3 推进财政科技经费来源,创新和金融创新紧密结合
一方面,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化运作的原则,集成金融机构和金融、管理、法律、财务专家等优势资源,推动科技、金融机构和相关中介服务机构,提供专业化、高效率的中介服务。另一方面,发挥科技专家、投资专家在专业方面的咨询服务作用,推动科技项目管理、创业投资、银行信贷、科技企业改制服务等方面的联动合作,为科技企业提供全方位、专业化、定制化投融资解决方案。
3.4 借鉴福建省先进做法,制定符合本地发展计划
借鉴福建省及国内其他地区已经取得的先进经验及做法,结合龙岩实际情况,进一步推进知识产权质押、科技型企业贷款贴息的科技金融工作。完善包括后补助、政府补贴、奖励在内的无偿性资助体系。探索和利用科技保险和风险补偿基金,对科技投融资者的投资损失予以适当补偿,为金融资金分散科技创新的风险。完善包括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等政策性优惠体系,加大对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支持,提高创新成果产业化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 科技部 银监会 证监会 保监会 知识产权局关于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扎实做好科技金融服务的意见》(银发〔2014〕9号)[R].
[2]张明喜.我国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结合问题研究[J].南方金融,2013(1).
篇4
[关键词]新经济;铁路客运;服务创新
中图分类号:S1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2-0281-01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我国铁路客运服务呈现迅猛的发展势头,人民群众对铁路客运的需求量日益攀升,在给铁路客运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对铁路客运服务的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我国铁路客运服务还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铁路客运服务水平的提升。因此,探究我国铁路客运服务的发展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铁路客运服务发展现状
(一)铁路客运服务设施不够人性化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的火车站未能建立完善的车站引导系统,车站的电子显示屏幕只能为旅客提供车次信息,并不能为旅客提供完善的引导服务信息,导致乘客出现“漏乘”现象。同时,部分火车站设有固定引导牌和电子显示屏,但却未能设立自助查询系统机器,使得旅客遇到难题只能依靠询问乘务员的方式解决,导致了人力资源的大量浪费,不利于提升铁路客运的服务效率。此外,大部分火车站未能建立专门的母婴室,不利于形成文明的社会风气。
(一)候车室功能单一
由于我国人口密度较大,对铁路客运服务的需求较大,导致铁路客运服务不能充分满足旅客的需要,降低了铁路客运服务的水平,与过去的铁路客运服务相比,我国现阶段铁路客运的旅客数量不断增加,车次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就对铁路客运服务机构的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我国现阶段的铁路客运服务过程中,还存在候车时间过长和候车座椅数量不足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车站的服务水平与工作效率,仅仅以候车为主的车站服务,也不能充分满足旅客的乘車需要。
(二)乘务人员服务水平不佳
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铁路客运的速度不断提升,高铁动车被广泛应用,铁路客运过程中,有效降低了旅客出行的负担。与过去相比,旅客的经济承受能力和时间价值显著增加,对铁路客运服务水平乘车的舒适度以及列车环境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铁路客运服务水平与设施,不能充分满足旅客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可以借鉴国外铁路客运服务经验,提升铁路客运服务餐饮服务质量,完善娱乐和通信设施,从而确保旅客享受到最优质的服务。
二、基于新经济下的铁路客运服务创新发展对策
(一)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
我国高速铁路运输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实现列车速度提升与客运服务的实用性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因此,需要借鉴国际上的多式联运的方案,依据旅客出行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出行方案,从而满足旅客的出行需求,提升旅客对铁路客运服务体验的舒适度。例如,科隆和法兰克福之间高速铁路的开通运营,缩短了两个地区的铁路运输时间,使铁路运输的方式取代了航空运输的方式,通过加强法兰克福机场与德国铁路集团的合作,形成了空铁联运的运输服务方式,使航空与铁路的衔接更为紧密,提升了铁路客运的服务效果。同时,旅客可以通过汉莎航空公司订票系统预订火车票,有效简化了订票的程序。此外,铁路运输将列车的发车时间与飞机的转机时间相协调,使旅客能够在火车站办理登机手续和托运程序,方便旅客进行登记。我国积极借鉴德国铁路客运与航空运输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铁路运输与航空运输新干线,弥补了铁路客运在运输时间上的不足。同时,设计了不同的停站方案和停站时间,有效延长了乘客的乘降车时间,通过铁路与航空运输相结合的方式,还能够降低旅客的出行票价,分散铁路运输的客运人流,从而提升铁路运输的效率[1]。
(二)制定多样性的营销策略
制定灵活的营销策略,控制好铁路客运运输价格,并结合具有多样化特点的营销手段,实现车票的提前预定与座位等级划分,能够充分满足不同消费水平旅客的需求,提升铁路客运服务的水平。首先,我国铁路客运服务部门可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旅客的出行需求进行调查,依据调查结果将旅客进行分类,从而确定旅客的流向以及波动情况,并据此制定票价。同时,可以通过给予一定折扣的方式,促使旅客提前规划出行路线与出行计划,从而为铁路客运部门的调度提供充足分的理论依据。此外,还可以通过发放优惠票和普及中铁银通卡的方式,降低旅客的出行的出行费用和时间,吸引旅客选择铁路客运出行。其次,还应该参照其他国家的票价季度政策,形成我国铁路客运票价制定的科学依据。最后,还要依据列车运行的时间,制定灵活多变的票价政策。例如,我国可以根据客流量变化情况,制定不同的票价政策,在节假日与工作日可以实施差别票价,依据客流量的变化,对票价进行浮动,实现缓解客流压力的目的。同时,可以在中转列车与直达列采取不同的票价制定策略,中转列车由于中间停站时间长、停站数量多,应适当降低票价,使旅客的心理能够得到平衡[2]。
(三)完善车上服务和站点建设
列车服务是铁路客运服务的关键环节,因此应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手段,提升旅客的乘车体验与舒适度。德国高铁ICE列车,采用空调车厢,每节车厢都设有固定式桌子,在扶手上配备音频设备,并为旅客提供皮质座椅,有效提高了旅客乘车的舒适度。同时,该列车上还提供具有德国特色的免费饮料和食品,使旅客能够充分感受到德国的风土人情。我国应积极借鉴德国ICE列车模式,对我国铁路客运服务进行创新。例如,我国可以设置车上配餐服务系统、车上医疗系统和车上休闲服务系统。其中,车上餐饮服务系统负责提供多样的配餐,并提供配餐的保温加热功能,使旅客在列车上能够充分感受到家的温暖。车上医疗服务系统通过在列车上配备专业的医务人员与医疗室的方法,并配备齐全的药物和设备,使身体不适的旅客能够得到及时治疗,并加强与站点医疗室的合作,对于病情严重的旅客,能够及时传送到站点医疗合作单位,从而降低乘客的医疗安全隐患。此外,还应加强对站点的建设,形成铁路、地铁、公交和航运等立体化的交通枢纽,实现交通方式的灵活切换,提升铁路运输的效率和速度,满足旅客的不同需求。例如,贵阳北火车站的候车区将候车服务、商业服务和休闲娱乐服务融为一体,其中候车服务体现在采用人性化的座椅设置与卫生化的管理措施,提供车次信息终端与旅游信息终端,使旅客对车次信息与区域的旅游资源,能够有直观的了解,提升了旅客的候车体验。商业服务体现在候车服务区引入了京东线下实体店,供旅客在候车期间采购贵州特色产品。休闲娱乐服务体现在设置高速wifi和上网设备,使旅客能在出行过程中的舒适度进一步提升,有效提高了我国铁路客运服务发展创新水平。
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发现,进行铁路客运服务创新过程中,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明确铁路客运的市场定位,能够有效增强我国铁路客运的运营能力。在此基础上,制定多样的营销战略,完善车上服务和车站建设,能够有效增强铁路客运服务水平,促进铁路客运服务的发展创新。因此,基于新经济形势下,进行铁路客运服务创新的过程中,可以应用上述方法。
参考文献
[1] 刘建新.顾客体验的形成机理与体验营销.财经丛论,2015,(5):95-100.
篇5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银行;科技支行
Abstract:Small and medium technology-based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is seriously restricted by narrow channels of finance even though the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refore,the commercial banks support the small and medium technology-based enterprises by special credit policy,innovative financial products,set up specialized institutions, and actively collaborate with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non-bank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e commercial bank needs to further innovative financial products and business model,and cooperate with external institutions for further supports the small and medium technology-based enterprises.
Key Words:small and medium technology-based enterprises,technology bank,technology bank sub-branch
中图分类号:F830.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2)06-0055-04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飞速发展,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但其融资难的问题也为社会各界所关注。国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效果,但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融资需求相比,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及其融资现状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快速增加,占企业总数的比例日渐提高,但处于初创期的企业占比较高。以天津市为例,截至2012年2月份,全市共有科技型中小企业2.23万家,其中,处于初创期、成长期、壮大期的各占比依次为70.16%、21.75%、8.09%,科技小巨人企业106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占天津市企业总数的比重从2010年的9%提高到11%。预计2012年底,天津市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可达3万家。
科技型中小企业对全社会工业总产值的贡献较大,对经济增长、提升就业、推动创新的促进作用较大,有一定实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贡献突出。截至2012年2月份,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超过600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近30%。虽然科技小巨人企业仅有1067家,但其2011年主营业务收入却达到4700亿元。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吸纳就业119万人,2011年创造税收225亿元,贡献了约66%的专利发明、80%以上的新开发产品。
科技型中小企业行业分布集中,以战略新兴产业为主,有助于优化产业机构,提升经济竞争力。从行业分布看,这类企业广泛分布于国民经济的三大行业之中,特别是在电子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高技术服务业、新能源及节能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较为集中。如天津市有60%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布在战略新兴产业领域。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方式以内源融资为主。首先,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创业初期对资金的需求不是特别大,企业主利用自有资金以及亲朋借贷基本可以满足资金需求。其次,因为我国风险投资行业发展较慢,风险资本退出机制不健全,制约了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加上中小企业信用水平整体较差,直接导致风险投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较低。再次,为了防止未来高收益被他人分享,科技型中小企业原有股东并不热衷于股权融资,内源融资是其主要融资方式。
二、银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方式
(一)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信贷倾斜
篇6
(一)科技型企业
科技型企业不同于一般企业,是拥有一定科研能力,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企业。对于科技型企业的概念社会各界也有不同的理解。舍曼(Sheman)认为,投入高比例的研究开发费用,拥有相当高比例的技术员工,并以产销创新性产品为主要业务的企业即为高技术企业。也有学者认为科外技型企业是指研发周期短、研发费用高、产品附加价值高的技术密集型企业。结合国内外研究及我国科技型企业特点,本文将科技型企业定义为:具有自主研究、开发、生产高技术产品、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能力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企业。
(二)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Management Innovation)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于1912年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Ray State首次提出在企业经营活动当中的管理创新问题,将管理创新与产品、流程创新区别开来。管理创新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包括组织结构创新、运营模式创新、战略发展创新等多方面内容。对于管理创新的理解,有学者认为关于新组织、新经营管理模式、新市场、新生产方式方法、新过程和新服务的“软件”内容,称为“管理创新”。这里,我们将管理创新概括为企业根据自己的企业类型和经营目标,将管理要素进行重新定位和组合,引入企业管理系统以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管理创新是管理者借助于系统观点,利用新技术、新思维、新方法等,企业获取经济效益为目标,对管理过程中的基本活动所涉及的资源进行整合和协调范式。
二、科技型企业的特点
(一)技术创新能力强
科技型企业也称高新技术企业,以研发团队为主体,以科技创新为发展动力。可以说科技创新能力是科技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不同于一般企业,科技型企业生产的产品通常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竞争力,通过不断推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来开拓市场。例如涉及电子信息、生物科技、新能源开发等主营内容的企业都是科技型企业。科技型企业内部从事技术和产品开发设计的科技人员、专业人员占总员工人数的比例较高,企业的核心研发团队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更新获得竞争能力和行业地位。在实际的生产环节,科技型企业通常把有关的劳动密集型的业务委托外包出去。将更多的人、才、物、力等资源放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上。
(二)产品附加价值高
科技型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服务通常具有较高的附加价值和极高的汇报率,因此科技型企业也是高收益、高成长的企业。企业在研发和创新的过程中会投入大量的资金,并将研发成果转化为知识或技术资本,而产品中所包含的创新技术或知识也就成为了产品的附加价值,被消费者接受。科技型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一旦在市场上获得成功,由于技术领先、知识产权的保护、品牌知名度等因素企业能迅速占领较大的市场份额,从而突破传统行业发展能力和水平的限制,实现资本的不断积累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从华为集团近年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出,技术创新和高附加价值的产品对于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意义。
(三)产品更新速度快
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不断推出新的产品是科技型企业发展必备的要素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收入的提高,人们对科技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简单或基本的产品功能已不能满足当下人们的需求,科技含量高、体现产品特性和消费者个性的产品越来越受到大众欢迎。因此科技型企业要不断通过技术创新,在市场中推出新的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才能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随着市场竞争的愈加激烈,科技类产品的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产品的研发周期不断缩短也对企业的研发团队提出了挑战。
(四)高投入高风险
和传统企业相比,,科技型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需要在产品更新和研发中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力资源来保障企业创新和活力。因此高投入也是科技型企业的重要特点之一。同高投入随之而来的是高风险。科技型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中一旦获得成功将给企业带来极高的收益和企业知名度,但是一旦研发失败或者产品在市场中没有得到消费者的任何,那么科技型企业也将面临极高的风险,造成资金流断裂,甚至企业破产。科技型企业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使对科技型企业的有效管理变得至关重要。
三、科技型企业在实际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一)市场竞争愈加激烈
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科技型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高附加价值的科技型产品也给企业带来了可观的收益,而这块市场也成了商家争抢的肥肉。随着知识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许多让企业望而却步的新知识、新技术也得到了共享和推广,高科技产品市场的进入门槛逐渐降低,科技型企业也成倍增加,导致科技产品市场的竞争愈加激烈,科技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科技型企业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除了不断的更新知识、技术,研发新的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外,对研发速度、研发成本的控制也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
(二)管理模式缺乏创新
科技型企业近几年迅速发展,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从其他行业转型而来。在对科技型企业的管理中也延续了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没有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必要的创新和改革。这些企业中往往非科研人员数量居多,能真正从事到技术创新和研发中的科技人员屈指可数。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将较大的经历放在了产品的运营商,对研发环节缺少系统的管理,对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的要素缺乏必要的监控。有些中小科技型企业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甚至延续了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对企业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缺乏分析,使企业很难在管理模式上进行创新。对企业极为重要的研发部门也缺乏保障机制,面对可能存在的研发风险,也没能建立很好的应对策略,缺乏对风险的管控。
(三)人才管理缺乏创新
科技型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知识和技术的支撑,其中人才资源师企业成长和发展的支柱。从目前科技型企业的人才管理来看,许多企业并没有对内部的人员管理进行必要的划分和有效的管理。对科技人才的管理与其他人员采用一样的标准,导致企业在人才吸收、培养等环节后,最终留不住人才,人才流失也使企业受到了打击。对于科技型企业来说。虽然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和市场的不确定性使企业承担了较大的经营风险,但是人才管理缺乏创新确是企业无法与同行业对手抗衡的根本原因。如何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管理人才是科技型企业必须重点关注的管理创新环节。不能将传统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直接运用于科技型企业之中,进行必要的人才管理创新,使人才能够真正发挥其在知识获取、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中的作用,将使企业在行业中更具竞争实力。
四、科技型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一)管理创新是科技型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随着科学的发展,技术、产品、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企业必须从以往的追求利益最大化向追求可持续发展转变。对于科技型企业而言,知识和技术是其立足的根本,而管理创新正是其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关注点和重心不在研发环节上,因此延续使用传统的企业管理方法将制约科技型企业的发展,使企业不能迅速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对于科技型企业而言,研发过程管理是企业必不可少的管理环节,对研发过程要素进行分解和有效管理是科技型企业管理创新的关键所在。因此,科技型企业应在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上,突破传统企业管理模式,以研发管理创新为主,增强企业对知识、技术以及科研人员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效度,为科技型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管理创新提升科技型企业行业竞争力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想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关键是要不断进行创新活动,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科技型企业也不能例外。知识、技术和人才是科技型企业成长和发展的要素,对这些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能够使企业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市场竞争是压力同样也是动力,有效的研发管理、产品运营管理能使企业迅速的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满足市场的需求,减少竞争压力。成功的产品运营是企业获得高收益的前提,在产品运营过程中的管理创新能够提高产品投放市场后获得认可和成功的概率,因此,经营管理创新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和行业知名度。
(三)管理创新降低科技型企业经营风险
高投入是科技型企业的主要特点之一,在科技型企业中大量的资金被用于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环节,研发周期长,机会成本高,投资风险大。虽然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消费需求的不断提高,科技型产品的研发成本逐渐降低,研发周期也逐渐缩短,但是这也增加了科技型产品拖放市场后遭遇失败的可能性。产品投放市场后的反响直接影响着企业运营的成败,因此伴随着科技型企业高收益、高回报的是更高的经营风险。寻求科技型企业经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管理创新,拓展融资渠道,建立风险应对机制和研发保障机制,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制度,创新企业管理模式能够使企业在高投入的同时增强企业应对高风险的能力。
五、科技型企业管理创新的实现途径
(一)知识技术管理创新
知识和技术是科技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随着知识和技术革新的周期日益缩短,产品的生命周期也日益缩短。企业的知识管理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迅速适应外部环境,增强竞争能力的关键。在对知识和技术的管理过程中,不能一味的求新求快,应建立企业的知识管理平台和技术创新知识库。整合大量的知识、信息资源和技术创新数据,并在企业需要时进行输入、共享和输出,最大限度的运用企业已有的知识和技术,避免资源浪费。整理企业历史研发数据也是知识技术管理创新的必要环节。在新产品研发中,利用历史数据可以帮助企业在新产品研发过程中降低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的风险,整合并利用最新知识和技术创新数据,帮助企业预测技术创新发展方向,降低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研发中的风险。
(二)研发过程管理创新
科技型企业以创新研发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科技含量高的产品为主旨。企业具有创新意识强,研发周期短,研发投入高特点。对于科技型企业而言区别于一般企业的最重要特点是新技术开发和新产品的研制作为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这种前期投入大的生产经营模式必将承担一定的风险。产品在市场上获得成功将给企业带来可观的利润,若产品在市场上没有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将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重创。因此科技型企业应在根据实际需求,创新对研发过程的管理,建立完善的研发管理监管流程,整合历史数据,并进行分析,提取研发流程中的要素或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进行重点控制,以减少可能存在的风险。
(三)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篇7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模式在心脏外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方法 本次实验以我院新加入的100名心脏外科护理实习生为实验对象,将所有实习生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人,并保证两组实习生在各个方面都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对实验组实习生使用临床路径模式进行心脏外科护理实习教学,而对照组实习生使用传统的护理实习教学模式,对比分析两组实习生的教学效果。结果 经过实习,实验组实习生在教学满意程度、科研学习能力、护理主动性、语言表达能力、专科技能和基础护理方面都有了较大提高,两组实习生学习指标达标率之间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关键词】临床路径模式;心脏外科护理;实习教学
心脏外科护理实习教学活动具有较高的实践性和专业性,且实习教学的结果也会对护理人员的日后工作能力、操作水平和理论知识造成直接的影响,在心脏外科护理实习教学中,教学所使用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1]。本文以我院新加入的100名心脏外科护理实习生为实验对象,探讨临床路径模式在心脏外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积极作用。现将具体过程与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实验对象
本次实验以我院新加入的100名心脏外科护理实习生为实验对象,将所有实习生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人,并保证两组实习生在各个方面都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 教学方法
实验组实习生从进入心脏外科科研室开始就采取临床路径模式进行心脏外科护理实习教学,每位实习生由固定的指导教师进行教学,为每位实习生制定分阶段的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并设定教学目标的完成时间,定期对实习生进行考核,做好教学成果的反馈和总结工作。实验组的指导教师要根据教学实纲的基本要求、长期积累的实习教学经验、心脏外科临床治疗现状和心脏病患者护理特点,在集体讨论和资料查阅的基础上,为实习生制定以实践带教学的心脏外科护理实习教学的管理细则。将实验组实习生的教学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为一周的时间,并规定各个阶段的选修和必修的教学内容,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根据心脏病的护理需要和特点,为学生设定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掌握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内容。在以上教学规划的基础上,细化每天的教学内容,并在每天的教学内容完成后,由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同时,每次完成教学内容后,指导教师要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进行消化和交流,教师在课后要听取学生反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正,对于学习效果差的实习生还要适当进行补偿教学。
对照组实习生使用传统的护理实习教学模式,实习生进入心脏外科教研室后,根据常规的教学模式和程序,由指导老师进行统一的教学和指导,选择固定的时间对实习生进行集中的教学,实习教学结束后,要对实习生的操作水平和理论知识进行统一的检验和总结。
1.3 评价指标体系
对比分析两组实习生实习教学后,在教学满意程度、科研学习能力、护理主动性、语言表达能力、专科技能和基础护理等方面的达标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卡方检验两组患者之间数据资料,对计量数据使用t检验,如P
2 结果
经过实习,实验组实习生在教学满意程度、科研学习能力、护理主动性、语言表达能力、专科技能和基础护理方面都有了较大提高,两组实习生学习指标达标率之间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3 讨论
临床路径模式是一种全新的、现代化的单病种质量管理方法,该模式也是临床上常用的质量管理手段,近年来逐渐受到了各个医疗工作者的重视和关注[2]。现阶段,国内各大教学、管理和医疗机构都进行了路径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实践,并在竞争力提升、业务效率提高和工作质量提高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临床路径模式的教学实践表明,首先,分阶段制定教学目标和计划,能够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保证教学的顺利完成;其次,围绕教学大纲设置丰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实习教学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再次,实习教学过程要适当添加健康回访、功能锻炼、饮食指导和健康教育等内容的讲解,这样既能够培养实习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掌握有效的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又能够加强学生对于护理专业知识的认识;最后,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对教学过程的满意程度。
本次实验的结果表明,将临床路径模式应用于心脏外科护理实习教学中,能够极大地提高实习生的教学满意程度、科研学习能力、护理主动性、语言表达能力、专科技能和基础护理水平,同时,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实践带实习的教学方式,让实习生能够通过临床实践形成良好的实际实践习惯,提高自我意识,从而为其日后实际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宝玲, 苏洁, 杨晶, 等. 多媒体互动式教学在心脏外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1, (7): 1765-1768.
篇8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血管外科直视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07年12月至2012年9月心血管外科收治的116例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路径组患者各58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临床路径的护理,比较临床护理路径实施的各种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路径组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不良情绪、院内感染、并发症、变异、差错、投诉发生次数及重复不必要的检查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病人掌握健康知识程度、遵医行为及患者和医护人员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血管外科直视手术中应用,实现了多学科合作、改善临床效果指标、减少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提升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及遵医行为和服务满意度、改善病人生存质量和幸福指数;且有助于规范护理行为,提升团队协作精神和工作效率,确保护理安全,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利于医院质量和成本管理,促进护理工作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临床路径;心血管外科;直视手术;效果
近年来,医疗体制改革的核心任务和目标就是努力实现让病人享有高效、优质、低耗的便民、惠民医护服务,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nursingpathway,CNP)正是这样一种可以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CNP一种科学、有效、综合、标准、规范的,在住院期间实施“以病人为中心”为目的的导向式的护理管理新模式。是各学科与病人相关护理人员,研究制定恰当、有序、有时间性的服务计划,可以为患者提供质量高、周期短、资源省、费用低、投诉少的护理服务。它在医疗领域已逐渐开始实施,首先是在常见病、多发病种中推行。目前医疗行业竞争激烈,CNP在医院的开展迫切需要扩大疾病覆盖面,即要从常见病,多发病向医疗风险大,技术含量高、费用昂贵,死亡率高的偶发的,复杂、疑难病种扩展,因为在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控制医疗成本,降低住院费用,提高综合满意度等方面,临床护理路径都发挥重要的作用,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引起医患关系备受关注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探讨其应用效果,选择在心血管外科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直视手术的病人中尝试开展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7年12月至2012年9月心血管外科收治的116例各类心脏疾病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平均年龄为36岁,其中男38例,女78例。疾病类型包括房间隔缺损12例、间室隔缺损21例、动脉导管未闭9例、法洛四联症15例、风湿性心脏病伴二尖瓣狭窄35例、风湿性心脏病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8例、二尖瓣狭窄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4例、冠状动脉搭桥2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路径组各5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生活环境、疾病类型、病程长短、严重程度、就诊时间、手术方式、家庭经济条件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心脏病变的诊断标准,患者同意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有合并症和不同意合作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依据疾病类型与手术情况进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路径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内容包括:①CNP制定:首先由医院相关各科室专业人员组建成临床路径小组,共同集中依据标准护理计划对护理程序的评估和特定病人群体临床资料的全面、分析、论证、总结,制定实时的病人住院期间工作路线图,即临床路径表,适合一定病人的,以保证科学性、实用性和以最大康复为原则,以护理时间为横轴,以各项护理手段及程序为纵轴的预期的护理目标和细节框架,并反复进行检查、讨论、修改、最后形成适用于包括医护人员和患者版两种路径表格及变异记录单。路径表的具体内容包括:患者从入院后需要实施的医疗内容、详细的入院宣教、诊断评估、辅助检查项目频次、用药范围、病情监测,手术方案、麻醉方式、心理护理、饮食、生活指导、治疗过程、护理措施、活动康复计划、出院指导、预约复诊时间等。护理版临床路径表是护理措施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由临床路径小组成员汇同多部门、多学科专业人员透过流程分析与病历审查方式,确定每日应执行的诊疗护理活动。患者版临床路径表是以健康教育为主导,可以提早让病人了解在整个住院期间每一天所有可能发生或将发生的事情,使病患认知其医疗过程,降低焦虑,增加与护理人员间的合作程度。②CNP实施:首先由责任护士包干到具体每位患者,将制定好的护理版和患者版路径表,发放给病人(家属),让患者了解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有关问题,了解住院期间的护理目标。实行首护责任制,尤其是入院当天,宣教尤为重要,可迅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从而取得患者(家属)的积极配合和参与意识增强,为病人提供整体、持续、全程的护理服务。再者,所有参与的护理人员要接受专业的培训,在全面了解该CNP记录表内容并掌握如何执行、填写的基础上,按照护理路径表内容、程序、方法和时间进行,负责随着患者走CNP记录表的传递。在执行过程中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及病情变化做到适当修改、完善并注明调整原因。在护理人员每完成一项护理措施时,病人(家属)参与督促在表格内签名或打钩以示标记。而对患者实施护理时,每天由床位医生、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一起进行护理查房,检查患者病情及护理措施落实情况,严格按照计划执行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补充和强化。对于未完成的项目应在表格备注栏中作必要注明,记录原因及纠正措施,并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记录,使患者在住院期间护理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在护理过程中,如果与临床护理路径发生偏离,则作为发生变异走出路径,对其偏离进行记录,并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及护理工作相关效果等指标。
1.4判定标准
首先制定各种量化统计表和质量检查表,由管理、财务、信息等部门负责督查、统计平均住院日,发生总费用、院感、差错、并发症等发生率。其次共同制定健康知识调查表(包括围手术期护理、饮食、药物、卫生、活动、康复等知识),由护士长进行发放,调查统计手术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再者制定医护、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包括服务态度、技术水平等),分别调查双方满意度。
1.5数据处理
将统计中所得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处理,以P
2.结果
两组患者相关效果指标比较见表1,护理工作相关效果指标比较见表2,P
3.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跨学科、综合、标准的护理工作模式,是整体护理服务模式的深化和强化。它是一把双刃剑,不仅是以患者需求为中心,以患者满意为目标,实行医护、患分组一体化,护患团结协作,调动患者及家属的积极参与,为患者提供整个住院过程,有预见、有计划、连续性、个体性的优质护理和健康教育服务,达到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院感发生率低。还能使医院的综合护理质量提升,护理项目、时间、衔接流程管理得更优化,工作效率提高,医疗成本降低,节省医疗资源,充分达到成本效益管理的目标,医护人员及病人满意度均能升高。因而临床护理路径确保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照护理念的有效实施,确实可以为医院、医护人员和患者带来共赢的效果。
目前,心脏病人及家属对于手术治疗常常不能接受和了解,尤其对医院技术水平持怀疑状态,担心手术的危险性、术后疗效,治疗费用昂贵,经济负担不起等,特别是成年人,忍受病痛几十年,思想状态更为复杂,常常表现出固执、孤僻,病人生存质量很差。另外,作为心脏手术创伤也会导致患者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实施CNP时,责任护士热情接待,耐心诚恳地全面介绍医院情况,对病人按需疏导、沟通,提前告知诊疗过程与住院情况,最大程度地尊重患者和家属的知情权,充分宣教疾病的治疗、手术、康复等方面注意事项及成功病例的介绍,取得患者家属信任。在多数病例中,是可以通过手术解除病痛或改善症状的,让病人转变思想,建立起护患指导、参与和配合的护患方式,调动病人参与到接受手术治疗及自身康复护理中,患者的遵医行为和不良情绪明显改善,从而恢复了健康,显著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CNP增进护士交流,提高健康效果,能够及时发现患者有可能发生的一些异常情况,给于健康指导,患者及时得到治疗,促进康复,CNP应用使护士主动以患者为中心,深入细致地完成预先设定的每日护理内容,主动向患者讲解疾病知识,满足患者对疾病基本知识及康复知识需求,掌握自我护理的健康知识和技能,同时进一步增强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依赖感,密切护患关系,有效减少纠纷,病人满意度也大幅度提高。
篇9
1.国内外经济形势迅猛发展形势催生铁路运输企业尝试与时俱进性的除旧革新
国内外经济形势的迅猛发展态势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铁路运输企业进行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等环节的改革进度。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必须具备强劲有力的竞争实力和发展动力。而获取这些优势的方式只有通过不断的除旧革新,以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理念改造企业原有的陈旧观念,以科学合理的制度机制变革旧有的运作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预计目标。因此,及时醒悟,未雨绸缪是我国铁路运输企业与时俱进的应有之义。
2.铁路运输企业陈旧落后的管理模式愈发加速其机制性的除旧革新
据统计,铁路行业从1994年开始连年亏损。其中,一些长期困扰铁路运输企业的问题,主要体现为:铁路企业内部机构松散,运输材料浪费严重,运输成本长期居高不下;客货运输服务管理水平较低,致使其丧失与其他运输方式同台竞争的先机和优势等等。总之,传统计划经济的弊端还大量的残存在于铁路经营管理模式当中,这成为困扰铁路行业的主要问题。时展的主流思想倡导以现代管理方式经营现代化的企业。然而,铁路行业的落后管理模式却与这种主流思想格格不入。因此,铁路行业想要真正摒弃落后陈旧的内部管理模式,非改革创新所不能。
二、影响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的成因分析
1.铁路行业整体科技创新水平滞后是制约铁路运输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21世纪是知识经济,这样的时代背景更呼唤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持续性创新。目前,我国很多铁路运输企业已经建立起相对完备的技术创新体系。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铁路技术装备水平仍然相对滞后,这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当前,我国铁路运输行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如下方面:首先,铁路运输的机车车辆装备技术不先进,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相当距离。其次,有关铁路运输理论的基础研究工作起步较晚,发展较慢,缺少在国际领域处于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再次,铁路 运输行业尚未建立高速铁路的智能一体化技术,对于高铁的检查施工方面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最后,铁路行业整体存在信息化、智能化、科技化的现代企业管理水平低下的全行业问题。
2.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相关制度的缺失是制约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的关键原因
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提倡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和依托,通过财务制度的科学化管理带动企业整个经营运作过程。“在运输生产计划既定的情况下,运输成本效能分析反映在财务工作中是运输成本核算向各个运输作业成本核算的转变,从而为运输成本管理创造基础。但是,从现有运输成本核算系统在成本项目设计和信息提供方面看,跟这一目标的匹配性还不够,还没有真正形成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全面优化成本管理的机制。”事实上,我国铁路运输企业的很多经营负责人往往只关注显示盈亏的财务结果,却不在意生产经营的动态财务过程。这导致这些短视的经营者忽视生产经营过程存在的漏洞和不足,没有亡羊补牢的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3.财务成本核算方面缺乏科学性是制约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的首要原因
“经营效能是指企业通过经营耗费所获得的使用价值与所付经营的比值;经营效益也即经营收益,指经营利润与经营成本的比值。”当前,我国很多铁路运输企业在成本核算时都将关注点集中在考核经营水平是否达到预定目标,但却忽视了对经营效益水平的达成程度进行精确的分析和测算。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核心是提高企业的整体经营效能或经营效益指标,只有达成这个预期目标才能真正说明企业的盈亏状况。然而,我国大多数铁路运输企业存在的通病就是每每提及成本控制必然将矛头指向某一确定的成本降低标准,而这一标准的确定又往往是缺少成本效能分析作为前提的盲目性指标。当前,我国众多铁路运输企业每年年初制定的全年运输成本指标总是在一个较为局限的范围之内滚动调整,对于收支管理的双向调节机制和约束激励机制严重缺位。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本应支出的确保安全生产的必要成本被人为不合理的降低。与此同时,由于政策导向偏差,调节机制不够健全,出现很多“鞭打快牛”的状况,严重抑制了铁路员工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和发挥。
三、铁路运输企业经营管理的创新路径分析
1.维度一:科技创新路径
针对我国铁路运输行业整体科技水平发展现状,应当将科技创新的路径定位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研发投入方面要舍得大手笔斥资,在锁定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方面,企业要真正做到自主研发,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一流的成套技术。第二,在铁路行业科技创新方面,要分清主次,部署铁路行业科研方面的前沿领域和具体的研究方向,关注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性提高。第三,政府相关部门要适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和配套机制,确保对铁路行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性倾斜力度。对于铁路企业科技创新而言,除了要明确铁路企业科技创新的思维路径以外,还应当进一步明确科技创新具体应当涵盖哪些领域。对此,已有学者指出,我国铁路科技创新领域应当包含下列内容:“1.重大技术领域。铁路科技创新可以我国十一五铁路科技发展目标为指导,重大技术主要包括以高速动车组技术、客运专线列车运行控制技术、客运专线修建技术、牵引供电技术、旅客服务技术、客运专线系统集成技术为主的客运专线成套技术;包括机车同步控制技术、重载机车、货车技术、重载线路技术、重载运输组织技术、重载运输通信信号技术的重载运输成套技术。2.专业技术领域。专业技术领域的创新主要包括装备技术、信息技术、运输组织与客货服务技术、安全技术及节能环保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在信息化发展越来越迅速的当下更应该加强创新。如:行车调度指挥及信号技术、专业信息系统和信息安全及共享技术。3.基础技术领域。铁路运输企业要提高铁路持续创新能力,需要对铁路基础理论进行系统研究,加强试验基地、试验手段和信息数据库建设,建立健全铁路技术标准体系,重视政策理论和管理科学研究。以基础理论的研究创新为例,高速与重载轮轨的关系、高速弓网关系,安全分析评估理论与信息安全技术等方面都需要创新研究。”
2.维度二:经营理念创新路径
知识经济要求以知识为基础,通过高科技发展带动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推进经济稳步、快速、可持续增长。铁路运输企业要适应时展要求,始终保持强劲的竞争实力,实现的路径只有通过企业经营者适应时代要求及时更新经营理念,创新管理模式,持续性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其中,这里所说的“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是针对铁路企业所具有的相对于其对手而言的,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一贯和稳定的保持某种其他人所不具备的得天独厚的自身条件和资源优势。为此,铁路企业必须创新经营管理理念,以使企业具备真正意义的竞争优势。企业更新经营理念最终取决于经营者是否能够及时更新自身观念,而经营者更新管理理念的基本前提就是其思维方式的先一步转变——铁路运输企业的经营者不能够再像以往那样单纯一味的追求业绩指标,而要将眼光放得更加长远,在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方面、管理层科学决策方面、先进管理知识的吸收和应用方面、建立高品位的人性化服务方面、完善高效率的科技创新理念方面、健全高利润的资本运作模式方面、构建高品质的产品研发团队方面、树立高效益的团队协作方面等都要敢为天下先,积极的做到与时俱进。
3.维度三:内部管理方式创新路径
篇10
关键词:烟草 商业企业 科技体系 建设创新 科研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B
《烟草行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提出要按照科学布局、优化配置、完善机制、提升能力的要求,加快建立和形成布局合理、定位清晰、分工协作、运行高效的行业科技创新体系。规划纲要中对烟草行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出了总体要求,但对于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具体构成,以及体系中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没有明确阐述。
2011-2012年,安徽省烟草公司科技处成立了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课题组,结合安徽省烟草公司科技创新实践工作进行了研究,从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内容、路径、发展阶段、知识产权战略和重点领域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形成了系列研究成果和规章制度。经过三年多的实践,这些成果和规章制度在安徽省烟草公司的科技创新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探索我国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案例研究素材。
一、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内容
科技创新体系是在特定的结构性基础上,为达到技术的创造、扩散与利用,在每个特定科技领域中的组织或经济个体所形成的网络关系[1]。科技创新体系包括观念创新系统、制度创新系统、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和应用系统五个子系统[2]。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包含知识创新、管理创新、战略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技术创新8个要素[3]。
从全国的普遍情况来看,烟草行业工商管理分开后,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工作集中在开展烟草农业科技开发与推广应用项目的研究上,烟草信息化建设、卷烟流通领域、烟草专卖管理创新等方面的科技创新项目偏少。从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来看,烟草商业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还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的项目开发上,管理创新、科技服务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还明显不足[4]。
安徽省烟草公司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内容包括了知识技术创新、以科技为引领的管理创新、科技服务机制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等四个方面。以科技为引领的管理创新是以科技创新目标管理为引领,以科技项目带动科技创新工作并规范管理,从而使烟草企业的科技创新有目标地开展。科技服务机制创新包括了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制度建设、环境营造、人才培养等等。
从内容上来说,技术创新、以科技为引领的管理创新和科技服务机制创新三个主要方面又包括了不同的领域。技术创新分为烟草农业科技领域、烟草商业科技领域、专卖技术管理和质量技术监督领域、烟草信息化建设领域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分为烟草营销管理创新,烟草销售供应链管理创新以及管理创新。科技服务机制创新包括科研项目管理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健全和完善,科技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以及科技人才库和专家库建设等。
二、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路径
科技创新体系是一定范围内与科技创新相关的组织与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制度、科技创新人才构成的开放网络,通过科技手段促进和进行新的创新、传播与应用。科技创新体系在组成和功能上有部分交叉,通过科技创新的制度设计和科技创新机制的调节,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创新体系内的组织与机构、科研力量、科技人员、资源信息、科研经费等要素的配置是否科学合理、定位是否准确、层次是否清晰、功效是否互补以及整体运作是否高效。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科技创新体系由多个要素的组合,各要素之间的组合不能是杂乱无章的,而必须要形成有序的整体。体系中的各部分必须协调均衡发展、有效运行,整个科技创新体系的能力才能得以发挥。从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内容来说,涉及的相关部门众多,过程复杂,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处理和衔接必须适度。因此体系建设必须要遵循一定的路径和过程。
安徽省烟草公司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按照“建构立制、争取资源、重落实、强管理、创氛围”的步骤逐步完善。注重虚实结合,重点加强了保障机制的建设和管理流程的优化。在路径选择上,安徽省烟草公司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先易后难,先简单后综合。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对于同一职能部门可以解决和完善的问题先解决,对于需要多个部门配合的问题后解决;对于流程清晰的管理先优化,对于涉及对象的管理后优化。结合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主要形成,重点以科研项目管理流程的完善和创新平台建设为突破口,逐步形成有显性效应的创新成果。通过创新成果的应用和推广,促进企业的发展,形成创新氛围,推动整体建设的开展。实践表明,通过较为科学的制度构建和路径选择,安徽省烟草公司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三、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知识产权战略
知识产权是科技创新成果的重要体现,知识产权制度是科技创新和知识成果保护最重要的保障。在一定程度上,知识产权的有无、多少以及质量的高低直接表现了科技创新的程度[5]。烟草行业的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知识产权战略,从顶层设计上给烟草商业企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烟草知识产权战略中列举了烟草行业所涉及的知识产权类型,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原产地标志及植物新品种等。安徽烟草商业在经营过程中涉及多种知识产权,如烟叶原产地、烟叶新品种、信息化建设中的计算机程序、客户管理中的商业秘密、营销和品牌建设中的创新方法、销售模式等等。在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类科研成果,包括研究报告的著作权。安徽省烟草公司在知识产权管理中还规定,资助的科技项目,要求对发表的论文、研究报告和申请的专利等相关科研成果标注由安徽烟草资助标志等。
知识产权工作包括了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和管理四个环节。知识产权创造是源泉,知识产权的管理是保障,知识产权的保护是手段,知识产权的运用是目的。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运用是知识产权活动的三个核心环节,知识产权管理贯穿于这些环节,保障每个环节良好有序地运行。
在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结合项目的立项,方案的制定与实施,研究创新成果保护形式的选择与具体手段,研究创新成果的市场化运营。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对烟叶新品种的开发与保护,烟草流通领域的服务商标设计、注册与管理方案,商标权保护方案的制定与落实,商业秘密的开发、管理与保护,电子烟务中的计算机程序的开发和保护,客户名单和渠道秘密的保护等等都要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在实际工作中,要对企业的知识产权开展定期监管活动,检测侵权行为,在系统内部、项目资助方与承担方、系统与消费者等之间建立知识产权信息交流与反馈机制,制定和完善烟草商业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
四、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的重点领域
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所涉及的面非常广泛,在建设过程中必须突出重点才能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逐步开展工作[6]。综合创新体系的自身特点,结合安徽省烟草公司的实证研究,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的重点领域应包括科研项目管理建设、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
(一)科研项目管理建设
科研项目管理包括了科研课题从项目申请、立项论证、组织实施、检查评估、验收鉴定、成果申报、科技推广、档案入卷的全程管理。使科研项目实行制度化和科学化的管理,保证科研计划圆满完成,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提高竞争力。
加强科研项目管理建设,根据烟草商业企业科研项目管理实际,分析研究当前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创新管理的原则和创新管理的体系结构,可为今后制定科研管理规定及具体的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各层次的科研管理工作提供借鉴,从而促进科研项目管理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
(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在科技创新活动中,通过项目培养、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开展科技成果奖励等形式形成了一定的科技人才培养、激励机制,但要满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行业、提升竞争实力的要求,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一方面要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优化科技人才配置,构建评价机制,建立培训机制,提高激励机制在人才队伍培养中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人才跟踪管理及后备科技人才管理,不断提高系统内部人才的素质,优化人才的成长及发展环境。
(三)科技创新文化建设
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对于建设良好的科研环境,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激励和培育创新思维、造就创新人才、做出创新成果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是全面提高烟草商业企业整体创新能力的有效保证,是建设创新型烟草商业企业的重要内容,对建设世界一流烟草商业企业至关重要。应该有步骤,有方法,有目标的扎实推进科技创新文化的创新工作,形成烟草商业企业重科研、重创新、人人争创新的文化氛围。
(四)市场营销创新
作为流通组织的烟草商业企业,市场营销创新就是通过经营思想与营销理念、营销战略与策略、营销方式与营销手段等方面的不断变革与重组以使组织创新得以巩固和完善。烟草商业企业市场营销创新是技术创新成果得以推广和市场实现的根本前提,也是管理创新的前导。没有不断的市场营销创新就没有流通组织综合创新能力的提高,也就谈不上在我国对国外烟草企业逐步放开市场限制的情况下充分参与国际竞争,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创新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赢得市场竞争胜利的根本保障和不竭动力,促进科技创新体系的不断完善,进一步提升烟草商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当前我国烟草商业企业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只有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为我国烟草商业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劲的核心动力,才能保证我国烟草商业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要以技术创新和科研项目为主要抓手,开展科技开发与成果的推广应用研究,以管理创新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为支撑,促进科技活动的计划管理和规范管理,逐步推进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落实。
参考文献:
[1] B.Carlsson,R .Stankiewicz.On the Nature, Function,and Composition of Technological systems[J].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1991(1):93- 118.
[2] 何树全.试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框架、问题与思路[J].中国科技论坛,2005(3):64- 68.
[3] 李庆东.技术创新能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J].现代情报,2005(9):8- 13.
[4] 陈伟明.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的定位与路径选择[J].广东农业科学,2009(5):23- 26.
- 上一篇: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
- 下一篇:水性漆污水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