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海洋资源的正确途径范文
时间:2023-11-17 17:47: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保护海洋资源的正确途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海洋资源会计研究体系的形成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许多会计学者将会计理论与环境问题结合起来,指出自然资源具有价值,并进行了诸多自然资源资产价值的研究,逐渐形成了自然资源会计这一会计学新的分支。目前我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自然资源会计的研究,比较成熟的有矿产资源会计、森林资源会计等,对海洋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洋开发战略与管理、海洋产业、海洋区域经济等方面,鲜有从微观的角度研究如何核算海洋资源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这是由于海洋资源的资产特性决定的。尽管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许多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条例,但这些法规的具体落实多方面均依赖于海洋资源会计的核算与监管工作。而处于探索阶段的海洋资源资产化管理问题,许多信息的取得需要通过海洋资源会计核算予以解决,因此海洋资源会计核算的研究有其必要性、迫切性和可行性。
(二)海洋资源的特性 一是海洋资源包括海洋生物资源、海洋港址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水资源、海洋再生能源等。海洋资源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的多面性,使得海洋资源总的经济价值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有形的商品价值,主要是直接利用价值部分;一部分是目前研究还不够成熟的生态环境价值。由于一部分资源产品和服务价格难以确认,因此影响了海洋资源会计的发展。二是海洋环境与资源属于无价格的公共物品,其价值在量化上比较困难,不易与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的结果比较。三是海洋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性资产,既具有一般资产的稀缺性、收益性、权属性和有偿性,又具有海洋资源特有的海洋水体流动性、海洋空间立体性、海域质量差异性及使用功能的永久性等特征,使得海洋资源的资产化管理进展缓慢。
二、海洋资源会计文献综述
(一)国外海洋资源会计问题的研究概述 对于海洋资源会计问题的研究,国际会计理论界早就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关注。早在上世纪70年代,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提醒沿岸各国注意,海岸带资源是一项“宝贵的国家财富”;艾伦・科特雷尔指出保护有限的海洋资源并展开海洋资源价值量的核算;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有20多个国家政府、国际组织或研究机构开展了自然资源核算理论方法的研究,但目前尚未有成熟的意见;CoastAnza等综合了各种方法完成了全球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估算。这些研究内容及成果具较高的前瞻性和系统性。
(二)国内海洋资源会计问题的研究概述 徐质斌提出实施海洋资源管理总的思路:即四个目标一国有资产所有权实心化、经济效益评价真实化、资源产权流动化、资源再生产循环良性化;一个核心―资源产权管理;三个步骤―产权登记、价值评估、产权经营。许启望等进行了“海洋资源核算的初步研究”,首次在国内提出了海洋资源的总价值量核算和分类价值量核算。吴姗姗对渤海海洋资源的价值量进行了初步的货币化估算。这些研究说明在海洋会计的研究上我国会计理论界也给予了较高程度的关注,为海洋资源会计的确认、计量和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些研究在我国会计理论研究领域有一定的前瞻性,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前我国海洋资源会计的研究思路。但因这些研究所使用的方法较为单一,其研究对象也不是直接针对全部海洋资源,研究主要集中在运用其他学科的方法和技术进行海洋资源价值的初步估算,没有建立完善的海洋资源价值评估体系,在我国对海洋资源采用有偿化、市场化的管理模式后,很多涉及海洋资源的会计理论问题更需做进一步的研究。
三、海洋资源会计研究体系的框架及其内容
(一)海洋资源会计研究体系的框架 整个研究以海洋资源的会计核算作为出发点,首先从会计的角度探讨海洋资源资产化管理中涉及到的资产、负债、权益、收入、成本、费用等基本会计要素,以及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问题,以此为起点,进一步研究海洋资源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和评价等管理会计的问题和微观核算如何与国民经济宏观核算对接的问题。海洋资源会计研究体系框架具体如图1所示:
(二)海洋资源会计的内容 一是海洋资源会计目标。海洋资源会计的目标具有两个层次: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基本目标是使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和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重视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优化,使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体目标是为有关信息需求者(主要包括政府、潜在投资者和企业合作者、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等)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关于企业因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破坏而产生的成本和收益的静态和动态情况,从而帮助信息需求者做出有利于自然资源保护的投入和收益实现均衡的对策。
二是海洋资源会计的对象。海洋资源会计作为会计学科体系中的一个新的分支,其对象包含以下几个层次:海洋资源会计作为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它所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海洋资源会计学形成的基本依据、形成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海洋资源会计学的学科定位、学科结构、海洋资源会计的核算和管理体系和海洋资源会计的考核指标体系等;海洋资源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活动的实施对象,它所反映和控制的主要内容是与资源生态循环过程相联系的海洋资源经济循环各阶段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海洋资源会计信息系统的具体业务处理对象是海洋资源的形成、开发、配置、运用、储存、保护、综合利用和再生等各个环节的经济活动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篇2
1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当前,就国内外学者对海洋经济的研究来看,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海洋产业投资的模式研究上,自90年代以来国外研究海洋和海岸利用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海洋产业投资的模式,其中代表性的有SorensenandMaCreary(1990)、Vallenga(1991)、Pi-do(1992)以及Chua(1993)。AdablatroVal-lenga提出了关于海洋资源利用和海洋综合管理的一系列可持续发展模型。波兰著名海洋生态学专家斯蒂芬•伊格纳尔提出了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六项对策。国内学者则较深入地研究了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问题。①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张德贤等人(2000)修正了Vallenga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型,提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从是社会发展、海洋经济、海洋资源、海洋环境和海洋可持续能力五个维度对海洋的可持续进行界定[1];金建君等(2001)根据辽宁海岸带的特点,建立一个分三层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2];韩增林等(2003)提出了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采用多层树状的层次结构设置[3];②评价方法与应用:现有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熵值法、因子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系统动力学法等。如李夫星(2013)采用了德尔菲法对环渤海沿海地区津冀鲁辽四省市的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分别进行了定量评价[4];刘明等(2008)采用层次分析法对11个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5];方景清(2009)等综合运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对天津滨海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潜力进行了集成测算[6];黄萍等(2008)采用熵值法对江苏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定量评价[7];冯晓波等(2006)、邵桂兰等(2011)、何显锦等(2013)分别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法[8~10],对11个沿海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山东省的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白福臣(2009)、方欣等(2012)分别运用了灰色关联分析法,对11个沿海地区、浙江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11,12];狄乾斌等(2012)基于社会子系统、海洋经济子系统、海洋资源与环境子系统3个模块,建立了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13]。以上研究侧重于全国、区域及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分析,尚缺乏对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较为系统的评价研究。就研究方法而言,因子分析法较难获取指标样本容量和指标量化数据;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在确定权重时,有较大主观性,评价结果缺乏客观性;熵值法对数据的依赖性较强,且对数据序列变化的敏感度较高,可能会导致权重计算结果违背实际判断。鉴于以上研究现状,本文将运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熵值法,通过集成综合确定指标权重,全面、系统地评价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渤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观,是以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及发展为目标,以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为途径,逐步实现一条人口、环境、资源与发展相协调的道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海洋领域的具体体现,它是这样一种发展模式,即:为了满足当代及后代人对海洋产品的需求,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装备手段,选择适当的海洋开发方式和资源利用模式,在确保生态环境得到正确保护下,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过程。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在某时间段内,其中的任意前一时间点上的海洋经济发展水平都落后于后一发展水平。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来看,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涉及海洋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诸多因素,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而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须主观条件、内在动力,即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应包含以上主观因素。因此,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可以定义为:在一定技术条件下,海洋系统内部各要素通过自身的发展和相互间的互动反馈,获得的支撑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能力。
2.2渤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体系构建通过对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内涵的分析,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涉及多个海洋系统,具体包括海洋资源供给、海洋经济、海洋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海洋科技等子系统,在对其能力评价指标选取时应综合考虑这些子系统因素。本文根据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原则,参考《2014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3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以及国内外相关文献[14~21],并根据环渤海地区三省一市海洋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了渤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具体包括经济发展(A1)、社会民生(A2)、资源支撑(A3)、环境状况(A4)、科技创新(A5)5个子系统,以及14个准则层和35个指标层(见表1)。
2.2.1经济发展系统指环渤海地区利用海洋资源、人力、技术以及资本等经济发展要素,通过合理的海洋经济结构和产业配置,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总体能力。本研究从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发展质量、产业发展四大方面来刻画海洋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方面选取了海洋生产总值、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海洋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三个指标,结构优化方面选取了三产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两个指标,发展质量方面选取了海洋劳动生产率、海洋经济密度两个指标,产业发展方面选取了主要海洋产业的实物量指标,包括海水产品产量、港口货物吞吐量、滨海国内旅游人数。海洋经济规模的扩大、结构的优化、发展质量的提高、海洋产业的发展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大的推动力。
2.2.2社会民生系统反映海洋对于环渤海地区社会民生改善的贡献程度,本研究从就业拉动、收入分配、生活质量三方面刻画。就业拉动方面选取了环渤海地区涉海就业人员,收入分配方面选取了城乡居民收入占GDP比重、城乡收入比,生活质量方面选取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渔民人均纯收入、恩格尔系数。随着沿海地区对海洋的开发利用程度的增强,就业拉动力得到增强、收入分配得到优化、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海洋在改善沿海地区人民生活与社会发展方面起到的贡献作用越来越显著,从而保证了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3资源支撑系统指环渤海地区海洋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其对沿海区域海洋经济的发展起基础性支撑作用。本研究从空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三方面刻画。空间资源方面选取了人均湿地面积、海水养殖面积、盐田总面积,生物资源方面选取了海水养殖及捕捞量、海洋生物医药业增加值,矿产资源方面选取了海洋油气产量、海滨砂矿开采量。空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支撑作用。
2.2.4环境状况系统指环渤海地区海洋环境压力,以及各级政府及社会有关各界拥有的治理海洋环境污染从而使海洋环境恢复到一定目标的能力。本研究从环境压力、环境治理两方面刻画。环境压力方面选取了近岸海域海水环境质量、风暴潮直接经济损失、工业废水直接人海排放量,环境治理方面选取了沿海城市污水处理率、海洋自然保护区面积、污染治理当年竣工项目数。环境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2.5科技创新系统指环渤海地区利用科学技术水平提高海洋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海洋环境保护能力等,以此服务于海洋经济更高效的发展。海洋科技发展水平直接体现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潜力。本研究从科技投入、科技产出两方面刻画。科技投入方面选取了海洋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万名涉海就业人员中海洋科技人员数、海洋科研机构数量,科技产出方面选取了海洋专利授权数、海洋科研机构课题投入成果应用与科技服务合计占科研课题总数比重。海洋科技始终影响着海洋经济发展的各个历史进程,并渗透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的各个要素,从而对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3研究方法
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综合发展指数(CISD,ComprehensiveIndexofSustainableDevelopmen)t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总体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本文通过构建此指数来定量评价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各指标的特征,运用递阶多层次综合评价法进行计算。
4渤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实证分析
4.1指标赋值及无量纲化考虑到数据的可获性及权威性,本文选取2007—2012年环渤海地区三省一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层数据构建其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数,数据主要来源于各类统计年鉴与统计公报,如《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各省、区、市统计年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中国海域使用管理公报》《中国海洋灾害公报》《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等。
4.2指标权重确定考虑到渤海海洋经济系统的多目标性、复杂性等特点,以及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的通用性和稳定性,为建立一个较为稳定的指标权重体系,本文选取专家咨询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AHP法)、熵值法分别确定指标权重[23~27],结合定性和定量方法综合确定权重,然后运用简均法进行综合集成,权重结果见表3。由表3结果知,经济发展、社会民生、资源支撑、环境状态、科技创新5个子系统对于目标层的权重依次为26.1%、13.3%、27.4%、15.1%、18.1%。
4.3测算结果及分析根据公式(1),以及上文确定的指标标准化值及权重,计算得到2007—2012年渤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和各子系统指数值(见表4),参照表1中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等级标准,得到渤海海洋经济整体及各子系统可持续发展等级(见表5)。下文从渤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整体水平、各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4.3.1渤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由测算结果知,2007—2012年,渤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水平呈上升趋势(见图1),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潜力较大。其中,2007—2009年渤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总体效果为不可持续,2010年为弱可持续,2011年为中度可持续,2012年为强可持续。值得注意的是,2008—2009年渤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数增速度较缓慢,主要是因为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海洋经济发展趋缓。随着2009年“蓝色经济”概念的提出和四万亿投资计划的刺激,2010年渤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数增速快速回升,2011年之后在世界经济形势衰退和国民经济增速趋缓的影响下,指数增速持续回落。
4.3.2渤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各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2007—2012年渤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子系统包括经济发展子、社会民生、资源支撑、环境状况、科技创新5个子系统,根据5个子系统的指数值变化趋势(见图1),可知:(1)经济发展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呈快速上升趋势,经济发展子指数值从0.13持续平稳上升至1.35,相应的可持续发展等级由2007年的不可持续发展状态过渡到2008年的弱可持续,再由2009年的弱可持续过渡到2010年的中度可持续,2011—2012年指数值均超过了强可持续发展等级0.75的临界值。2007—2012年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逐步向结构优化、质量效益型提高阶段发展,从经济规模看,环渤海地区海洋生产总值由2007年的8787.8亿元上升至2012年的17925.1亿元,且占环渤海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也不断上升,由34.3%增长到35.8%;从产业结构来看,环渤海地区海洋服务业呈现较快发展,海洋新兴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从发展质量来看,环渤海地区海洋劳动生产率实现稳定增长;从海洋产业发展看,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快速发展。(2)科技创新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整体上呈较快上升趋势(2008年除外),科技创新子指数值先降后升,2008年为波谷点,相应的可持续发展等级由2007—2008年的不可持续发展状态过渡到2009年的弱可持续发展状态,再过渡到2010年的中度可持续,2011—2012年指数值均超过了强可持续发展等级0.75的临界值。海洋科技创新是转变海洋资源开发方式,促进海洋经济转型升级核心要素和重要支撑力量。2007—2012年环渤海地区海洋科研投入与产出均呈增长态势,且科技产出对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贡献大于海洋科技投入,且海洋专利授权数、海洋科研机构课题数呈现快速增长态势。(3)环境状态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呈稳步上升趋势,环境状态子指数值从0.08持续平稳上升至0.53,相应的可持续发展等级由也由2007—2009年的不可持续发展状态过渡到2010—2011年的弱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而再过渡到2012年的中度可持续状态。2012年,渤海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比例已降低至约47%,第四类和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与2006年同期相比增加了近3倍,达到1.8万平方千米,约占渤海总面积的23%。尽管面临着海水环境质量恶化、风暴潮经济损失等严峻的环境压力,环渤海地区也在加快对海洋环境的治理与保护,沿海城市污水处理率、海洋自然保护区面积在逐年提高,其中,2007—2012年海洋自然保护区面积年均增速达24%。(4)资源支撑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呈缓慢上升趋势,资源支撑子指数值从0.04持续上升至0.48,相应的可持续发展等级也由不可持续发展状态过渡到弱可持续发展状态。由表3中的结果知,渤海海洋资源对其海洋经济可持续能力的贡献最大,所有子系统中,资源支撑权重最大,为27.4%,虽然资源在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其可持续发展水平却不及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环境状况。其中,传统的空间资源、渔业资源和矿产资源等的开发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海洋生物资源、油气资源的开发处于快速增长。渤海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偏弱,反映了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在加大,对海洋经济的承载力在减弱,这与环渤海地区工业化发展模式、海洋资源无序掠夺性的开发是分不开的。(5)社会民生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呈缓慢上升趋势,社会民生子指数值从0.06持续上升至0.32,相应的可持续发展等级也由不可持续发展状态过渡到弱可持续发展状态。反映了海洋对沿海地区就业拉动、收入分配、生活质量等社会民生改善方面的贡献突出。其中,环渤海地区涉海就业人员数量逐年递增,2012年涉海就业人员数占全国从业人员总数的1.5%;环渤海地区渔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012年达到1.3万元,年均增速为8.1%。
5结论与建议
本文从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环境状态、资源支撑、社会民生五大方面建立了环渤海地区三省一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体系,并运用CISD线性组合模型构建了可持续综合发展指数,对环渤海地区三省一市的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及各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测算结果显示,2007—2012年环渤海地区三省一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呈上升趋势;经济发展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由不可持续快速上升至强可持续;科技创新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由不可持续快速波折上升至强可持续;环境状态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由不可持续稳步上升至中度可持续;资源支撑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由不可持续缓慢上升至弱可持续;社会民生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由不可持续缓慢上升至弱可持续。综上所述,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而环境、资源子系统可持续发展偏弱。为促进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应统筹兼顾经济、社会民生、资源、环境、科技各子系统的可持续性协调发展,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提升路径和政策支持的切入点:
5.1强化海洋科技创新强化海洋科技发展是提升渤海海洋经济科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现代海洋经济的发展是以海洋科学知识的创新和海洋高新技术的发展为依托,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多变性和高风险性,决定了海洋开发和海洋经济的发展必须紧紧依靠高新技术的发展。当前渤海海洋经济已经进入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历史阶段,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其海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环渤海地区应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海洋产业,形成新兴海洋产业,提高海洋技术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整合科技资源,形成多元化的渤海海洋创新投入体系;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和示范项目,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和产品,加快实现海洋技术跨越,全面提升环渤海地区的海洋科技综合实力和区域创新能力;集聚创新要素,加强海洋科技园区建设;健全高等院校的海洋专业,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海洋科技创新人才。
5.2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健全海洋环境监测预报系统当前,由于近年来盲目开发和环境污染,渤海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环境负荷已处于过载状态,海洋生态环境已成为制约渤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将渤海海洋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由损害为主向恢复保护为主转变,提高海洋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对其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环渤海地区应建立污染防治与管理的法规体系,对渤海的综合管理、环境保护、污染防治、资源有偿使用等做出明确规定,使渤海的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和管理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加强海洋环境统一监督管理,使各沿海省市的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网、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测网成为环渤海环境监测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陆域环境监测网共同组成从流域到海洋的有效的环境监测体系;完善海洋环境监测预报系统,对海洋灾害实时评估监测与灾后快速反应,有效地减轻和控制海洋灾害。
5.3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当前,环渤海地区三省一市海洋经济发展仍然没有摆脱以资源环境破坏为代价获取经济增长的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部分资源过度开发,资源已经成为制约其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将渤海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从外延式开发为主向内涵式开发与恢复为主转变,对其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应制定统一协调的海洋开发政策,建立健全有利于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法律法规;实行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方针,综合有效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提高海洋资源开发的科技含量,不断发现新资源,利用新技术,形成和发展海洋新产业;海洋资源开发应与海洋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建设良性循环的资源经济和海洋生态环境系统。
篇3
关键词:舟山 海洋文化 海洋经济 互动融合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4-049-02
海洋约占地球总面积71%,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地,孕育了世界上丰富灿烂的海洋文化。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有着丰富资源的海洋成为了人们争相开发的对象,海洋经济被视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舟山作为中国第一大群岛,有着悠久的海洋文化发展史,同时又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广阔的海洋经济发展前景。因此,新世纪,发展海洋经济成了促进舟山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而正确处理好海洋文化和海洋经济的关系,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对于发展海洋经济至关重要。
一、舟山海洋文化的渊源和内涵
海洋文化是相对于大陆文化而言的,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伟大的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辉煌的大陆文化,同时也创造了灿烂的海洋文化。舟山群岛历史悠久,舟山海洋文化是中国海洋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舟山海洋文化是人们在认识、开发、利用群岛周边海洋的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包括人们对舟山沿海海洋的观念、思想、意识、心态以及由此而生成的海洋型生活方式和海洋型开发利用方式,具体包括与海洋有关的生活理念、习俗信仰、文学艺术、科技知识、法律制度以及与各项海洋产业有关的各种表现形式等。舟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进程决定了舟山海洋文化既有海洋文化共有的特征,又有自身的内涵。
1.舟山海洋文化的源起及发展。舟山海洋文化是在海洋经济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如在大陆史前文化的基础上,在独特的海岛地理环境下,伴随着早期的捕捞等耕海活动,形成了原生的海洋农业文化,它与外来的农业文化不断融合中,形成了其特有的海洋农业文化;在造船技术、航海技术不断发展,海港不断开发的基础上,海岛与外界的联系加强,商品生产和交换规模日益扩大,形成了独特的海洋商业文化;在海岛人长年的海上冒险生活对心灵慰籍和精神关怀提出强烈需求的基础上,形成了奇特的海洋崇拜文化――观音文化。如今,随着海洋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海洋文化亦不断的丰富和发展起来。随着海产品加工、海水养殖、造船、海洋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随着万吨级、几十万吨级码头的建成,随着海洋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随着对海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不断深化,形成了相应的海洋产业文化和海洋生态文化,舟山海洋文化的包容性、吸纳性日益增强。以来,舟山的对外经济、文化交往迈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这给舟山海洋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极好的发展机遇。
2.舟山海洋文化的内涵。舟山海洋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同时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
首先,舟山海洋文化有着先进的海洋意识。舟山地处海岛,海岛人以海为生,在此过程中形成了敬畏生命、崇尚海洋的理念,坚持人与海洋的和谐相处,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广阔的海洋使海岛人树立了“海纳百川”的广阔胸怀,能够接纳形形的移民文化,兼容并蓄、博采众长,显示了大气与创新,体现了自强和自信;大海的危险性、多变性培养了海岛人的勇敢冒险、开拓创新精神,构建了其豪爽、旷达、不拘一格、容易接受新事物与新观念的心理素质,形成了强悍、机智、生机勃勃、充满想象力与创造性的海岛海洋文化。
其次,舟山海洋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海洋科技知识。海洋科技知识是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舟山海洋科技围绕开发海洋做出了重要贡献,从海产品的养殖、捕捞、水产品的加工、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到海洋运输、港口码头建设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同时,蓬勃发展的舟山海洋教育事业为开发海洋,振兴舟山培养了大量人才,为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海洋文化氛围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再次,异彩纷呈的海洋艺术是舟山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与大海打交道的过程中,海岛人形成了对社会生活的独特理解,并通过丰富多彩的形象再现了生动的社会生活,创造了包括海洋建筑、海洋雕塑、绘画、海洋文学艺术、海洋旅游鉴赏、海洋生物标本展览等丰富内容的海洋艺术。
最后,日益完善的海洋基础设施、形式多样的海洋组织是舟山海洋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港口、码头、航线、航标、海洋景观、连岛大桥等海洋基础设施以及各类海洋类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术团体及组织等是舟山海洋文化中重要的物质财富。
二、舟山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国务院2003年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海洋经济是开发利用海洋的各类产业及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是人类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全过程中的一切生产、经营、管理等经济活动的总称。舟山有着广阔的海域面积和丰富的海洋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海洋经济的条件,2009年全年海洋经济总产出116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9%;海洋经济增加值358亿元,增长11.8%,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为67.2%,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促进舟山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这些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舟山正在向海洋经济的拓展阶段进发,海洋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渔农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在缩小,高科技精深加工和服务业在经济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高新技术产业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点主导力量。
2009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2.39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渔业总产值89.94亿元,增长4.3%。全年水产品总产量123.78万吨,比上年下降1.4%,其中远洋渔业产量10.42万吨,下降38.2%。全市海水养殖面积7.98千公顷,增长2.2%,海水养殖产量12.74万吨,增长12.0%。全市有国家级无公害养殖水产品39个,省级无公害水产品基地36个,面积2866公顷,全面推进了水产品生产质量管理。全年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共610项,其中国家级20项,省级188项。此外,政府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2009年全年获省市级政府奖励的科技成果55项,其中省级奖10项,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6家,新增省标准创新型企业6家,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2.经济开放度不断提高,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对外贸易依存度逐年增大。2009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含保税仓库货物)70.2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0%。其中,进口总额32.84亿美元,增长18.7%;出口总额37.39亿美元,增长13.8%,其中船舶出口额19.39亿美元,增长44.6%,占全市出口额的比重为51.8%,比上年提高12.4个百分点。年末舟山口岸对外开放陆海域面积1193平方公里,新增28平方公里。此外,利用外资和对外经济合作也取得了新成绩,合同外资金额1042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倍,对外劳务合作营业额3670万美元,增长3.8倍。
3.海洋旅游资源不断开发,海洋旅游业迅速崛起。旅游保持了旺盛的发展势头,经过旅游部门对外的大力促销,舟山的知名度得到了迅速提升,“佛教文化、海洋休闲、海鲜美食”三大海洋旅游品牌已在长三角地区唱响。2009年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共1752.9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6%,实现旅游总收入116.52亿元,比上年增长16.1%。
4.借助独特的深水港口资源优势,港口和临港工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从“十五”开始,舟山确定了依托深水港口、岸线资源发展船舶、石化等临港工业的新海洋经济战略。如今,临港工业已唱响舟山经济发展的“主角”,2009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1006.29亿元,其中临港工业总产值763.89亿元,增长24.3%,对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86.0%,占全部工业比重为75.9%,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港域港口货物吞吐量19300万吨,比上年增长21.7%。至年末,全市有生产性泊位336个,比上年末增加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34个,比上年末增加7个。
三、舟山海洋文化与海洋经济的互动融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客观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海洋的世纪,正确的把握舟山海洋文化与海洋经济相互交融的发展趋势,对于促进其良性互动、共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海洋文化与海洋经济的互动融合表现为海洋文化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和海洋经济推动海洋文化的发展两个方面。
1.海洋文化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舟山海洋文化对海洋经济的促进作用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考察。
第一,舟山海洋文化中先进的海洋意识渗透于海洋经济的方方面面,大大促进了海洋经济的发展。海洋文化中海纳百川的胸怀,开放的意识大大促进了舟山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促进了产品的销路,这种自强、自信、勇于博采众长的意识有利于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力;海洋文化中勇敢冒险、开拓创新的精神在海洋经济建设中有助于形成敢于尝试、勇于探索、不断拓展的氛围,在不断研究、不断突破中不断崛起,不断前进;海洋文化中人与海洋和谐相处的主张有利于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有利于海洋环境的保护和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舟山海洋文化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海洋科技知识极大的促进了海洋经济的快速增长。舟山要建设海洋经济强市,必须要以海洋科学技术作为动力和智力支持,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步伐,实现海洋经济建设的新发展。目前舟山已取得的科技成果如深海网箱养殖技术、海洋生物工程技术和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水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海洋环境保护技术等对于增加海洋经济高附加值,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海洋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海洋经济的发展培养的了不可或缺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有力地推动了海洋经济建设,为全面实现海洋经济的跨域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第三,富有地方特色的海洋文化艺术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力。海岛人在长期的涉海实践活动中积淀了深厚的海洋文化,催生了大量的艺术精品。繁荣的群众文艺创作、富有海岛特色的主题文化活动、以海洋文化为主题的系列博物馆的创建、一系列海洋专题的研讨会的召开等异彩纷呈的文化艺术活动不仅提升了市民的文化品位,提高了城市的凝聚力,而且大大提高了舟山的知名度,为海洋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而“印象・普陀”等体现舟山海洋与佛教文化特色的大型文艺节目的成功举办,又为舟山海洋经济的发展增添了一张新的文化名片。
第四,海洋文化中的硬件设施是舟山海洋经济的发展的坚强后盾。舟山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前沿、我国沿海航线的中心点、长江航道的出海口,有着明显的地理优势,其天然的深水港口优势为临港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舟山大陆连岛工程实现了舟山与长江三角洲大中城市的对接,为舟山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对于海洋经济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海洋经济促进海洋文化的繁荣。舟山海洋经济对海洋文化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首先,海洋经济是海洋文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海洋文化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开发利用海洋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是以海洋经济作为自身发展的基础。在探索、利用海洋的过程中培养了海岛人先进的海洋意识,在发展海洋经济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完成了大量配套的海洋基础设施建设,极大的推进了海洋文化的发展进程,促进了海洋文化知识的积累和扩展。
其次,海洋经济的发展和活动空间的扩大给海洋文化提供了更优质的传播媒介,促进了海洋文化的传播以及与其他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随着舟山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舟山海洋文化与内陆文化、与世界海洋文化之间的互动不断加强,各种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的召开、频繁的异地文化交流活动,既展现了舟山海洋文化的独特魅力,又在互动中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再次,海洋文化越来越借助经济手段实现自身的发展。随着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趋势不断发展,海洋文化不断和海洋经济融合,依托海洋文化产业这块平台发展自身。舟山海洋文化旅游业、海洋文化产业制造业等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推动舟山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了海洋文化的进一步开发和发展。
21世纪,海洋经济与海洋文化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已成为舟山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舟山海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海洋文化的支撑,海洋文化的繁荣又必须以海洋经济的蓬勃发展为物质前提。为此,在今后的建设进程中,必须继续一手抓海洋经济建设,一手抓海洋文化建设,实现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交叉融合,走出舟山海洋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色之路。
(本文为浙江海洋学院校级课题,课题组成员有杨菊平、袁媛淑、贝静红)
参考文献:
1.许维安.论海洋文化及其与海洋经济的关系.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2(5)
2.赵利平.论舟山海洋文化的源流及其发展.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1)
3.刘福芳.试论海洋文化的哲学内涵.理论学刊,2006(11)
4.舟山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篇4
一、旅游文化深度开发原则
为了避免旅游文化深度开发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其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遵循四大原则:
(一)市场导向原则
当前我国各旅游景区(点)或相关单位在旅游文化深度开发过程中需要首先以市场需求为杠杆,只有满足旅游者的实际需求才能真正实现旅游产品价值。
(二)个性化原则
旅游景观能够吸引旅游的关键点就是要有鲜明的个性,这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灵魂。然而,现如今,我国依然有许多景区存在着旅游项目开发雷同、旅游产品开发单一、旅游方式单调等问题,现已成为各地区旅游开发工作面临的巨大难题。因此,想要提高旅游文化产品的吸引力,就必须要结合本地区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尽量突出地域性、文化性等差异。
(三)可持续发展原则
旅游文化深度开发要建立在保护优先的原则上,正确衡量开发区生态资源的重要性,确定合理旅游环境容量,实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
(四)综合性原则
主要包括开发内容、开发形式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性发展,以实现旅游文化产品开发与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等协调统一。
二、当前我国旅游文化深度开发的重要性
(一)当前我国各地旅游文化深度开发的重要作用
随着旅游业市场竞争力逐步加大,许多旅游城市都开始注重旅游文化深度的进一步开发,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基础设施得到深度开发
旅游基础设施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着该旅游城市旅游业发展成熟与否。以海东市为例,该市极为重视景区基础设施的深度开发,强化旅游交通(辅助旅游的“六纵六横”公路网络)、旅游服务中心、旅游接待、周边综合环境配套、餐饮住宿、旅游商品开发等多个方面的建设。据统计,2015年上半年,该市共计实施此类旅游项目达到35项,共完成投资7.6亿元,且争取到省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2250万元。不仅如此,海东市还利用自身独特的地理优势,举办许多享誉国内外的体育赛事来拉动当地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更是不断研发和壮大本地区特色产业,例如互助盘绣、化隆回绣、循化博艺黄河石等,有力的提升了海东市旅游文化内涵。
2、统一营销,凝聚旅游品牌
虽然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各地区接待游客数量也在逐年攀升,但是许多地区在景区(点)建设上依然难以实现“多点合力”。事实上,结束“满天星”状态,避免各自为战是实现旅游文化深度开发的一个重要途径。以山东淄博市为例,该市整合规划了全市旅游资源(拥有国家A级以上景区50家),不仅提出了“齐风陶韵•生态淄博”的旅游品牌口号,更是逐步结束以往单打独斗的旅游营销策略,以本地区旅游主管部门为媒介,统一对外宣传,并策划统一主题,以整体关注度来提高本市旅游文化产业的对外竞争力。
3、突显特色化、体验性
由于当前我国旅游产品较多,旅游者的选择性增加。各旅游城市势必需要深度开发旅游产品特色,以增加旅游吸引力。以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为例,该区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对自身旅游产品文化进行了合理定位,并深度挖掘旅游特色,以体验性旅游为核心,不断深化旅游文化内涵。一方面,潮阳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对此该区旅游部门深入挖掘海洋旅游市场,并结合“海洋文化、潮汕人文、华侨文化”三大主题,打造旅游海洋文化特色;另一方面,潮阳区海洋资源形成了五大平面(内海、外海、滨海、海滨、海滩)和三大立面(海空、海面、海下),开辟了包括“海洋农庄旅游”、海滩旅游、海滨旅游等平面旅游特色,以及海空水上滑翔伞、海面快艇、海底潜水等全方位立面旅游特色。不仅如此,该区针对不同的旅游项目还设置了文化体验、立体式海洋体验等多种体验形式,使得旅游产品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4、深入挖掘传统文化
中国传承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极为宝贵,许多旅游城市也开始注重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旅游业。以信阳茶文化为例,其旅游文化深度开发路径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茶俗文化开发。包括客来敬茶、客云顶上茶、亲朋送茶、香茗献茶等。茶馆文化开发。例如元贞茶社、龙潭茶馆等都极具文化特色。禅茶文化开发。例如净居寺禅茶的“净”、灵山寺禅茶的“灵”。茶艺茶道开发。这种深度开发茶文化的旅游文化开发形式深受旅游者的追捧,也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良好的载体。
(二)旅游文化深度开发重要意义
综上可见,旅游文化深度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而言:
1、有利于合理规划旅游资源,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产品的核心是旅游资源,整合旅游资源、凝聚旅游产品核心竞争力,将会大大提高该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资源价值。例如上述提到的山东淄博市、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等,其在合理规划自身旅游资源基础上,通过统一营销或者体验式营销的方式让顾客产生旅游需求。这种“人本主义”的旅游资源开发设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具有持续发展性。
2、有利于丰富旅游者的旅游体验
篇5
关键词:高中地理;海洋教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2C-0035-01
目前已有多项教育研究资料表明,现阶段我国许多高中的地理学科海洋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学校与教师不重视海洋教育、学生获取海洋知识的途径单一以及学生海洋意识薄弱等,教学现状不佳,教学效果不理想。当前环境下,高中学校与任课教师在地理学科实践教学中需重视并加强海洋教育,以增强学生对于海洋环境保护的觉悟,并培养其发散思维与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满足社会人才需求,推动社会现代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一、适当扩充教材中的海洋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当前形势下,我国许多高中学校的地理学科教材中的海洋知识不完善,学生在课堂接触和学习的海洋知识有限,从整体上来讲教学效果并不乐观。故现阶段,教师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需严格遵循新课程标准,有选择地对教材中的海洋知识进行扩充,以增加学生海洋知识储备,促进其全面发展。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选择课堂扩充知识点时,需提前进行深入调查,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其感兴趣的海洋知识点,依据既定的教学目标,制定课堂教学程序并认真执行,以增强课堂知识扩充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例如,在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补充“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等知识,并将二者有机融合、相互渗透,以拓宽学生学习知识面,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资源节约意识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同时还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二、巧妙设置专题探究问题,增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问题探究教学属于研究性教学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是目前我国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新型教学策略,应用于海洋教育具体可表现在:教师依据某种海洋事实或海洋现象提出问题,指导学生搜集、分析和研究海洋知识并最终解决问题。此种教学手段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理性思维,提高对各种海洋资料的分析与使用能力及其知识迁移能力等均具有重要作用。所以,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师在实践课堂教学中需重视问题探究教学,可通过巧妙设置专题问题,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在带领学生学习教材知识后,提出具有神秘色彩的探究问题:请同学们从海洋航线的选择角度出发认真思考一下,为什么泰坦尼克号会沉没?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习动力;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积极联系海洋运动、海雾形成以及冰山等多项知识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最终得出答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知识形成过程,体会课堂学习成功感。
三、积极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海洋知识实际运用能力
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许多高中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未在现实生活中看过海,对海洋的印象仅仅来源于教材、电视或书籍,故学生很难对未接触过的新鲜事物产生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教学效果不佳。故当前环境下,教师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需多从学生实践学习考虑,尽量开展多样化的课堂或课外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近距离地接触海洋,增强海洋知识认知。例如,教师可在6月份的“国际海洋日”于校内举办“海洋知识科普月”活动,并组织学生成立兴趣小组,指导其搜集和研究海洋资料,鼓励开展个人化海洋知识讲座;或在周末空闲时间,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观海洋馆,帮助其进一步了解海洋生物,增加其海洋知识积累并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总之,目前我国许多高中地理海洋教育过程中仍存在问题,教学效果不甚乐观。针对这种情况,本文笔者建议任课教师重视海洋教育,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适当扩充教材中的海洋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并有目的地设置专题探究问题,以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教师也可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各种综合性实践活动,以增强学生对海洋知识的认知,提高其实际运用能力以及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6
试卷立足地理基本知识与地理基本技能的考查,围绕中学地理的主干知识布题。试卷题型、分值与江苏地理高考考试说明所规定考试内容相一致。综合题设问点多立于地理核心问题,如分布规律和原因、区位因素和条件分析、重大工程的措施和影响等角度,综合考查学生对于地理信息的获取和解读,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特征和分布规律,运用地理原理和正确地理观念,尝试解决地理问题,学科特色明显。
本试卷考查必修部分的考点涉及:雪线分布及原因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太阳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大气环境、天气系统、气候地区差异及其对水资源分布的影响、湖泊水体的变化、地壳运动、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洋流对渔场分布的影响、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自然资源特点、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口迁移、人口分布及影响因素、区域土地利用、城市地域结构及影响因素、产业结构升级、能源消费与GDP增长、生态农业、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城镇等级体系、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地域类型、工业区位因素、生产活动中的地域联系及影响因素、可持续发展、区域比较、区域环境与发展、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及影响、地理信息技术。
选修部分的考点涉及:海洋地理——海底地形类型海洋权益、海洋资源类型、海水温度及原因分析、海底地形类型及其成因、海洋灾害对航行的影响。城乡规划——城镇布局的影响因素、住宅区分布的影响因素、城市用地类型、城市规划与建设。旅游地理——旅游信息的收集途径、旅游资源的优势、旅游资源的欣赏方法、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环境保护——水土流失的原因、外力作用方式、生态环境问题及重点生态工程、防护林建设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分析。
贴近生活、关注热点,体现人文精神
本试卷结合热点时事,如“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四川雅安——西昌高速公路、新疆乌鲁木齐等地区的城镇带规划、南极科考、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汶川特大地震灾后的北川新县城建设、杭州西湖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等事件,以及生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能源消费与GDP增长、人口迁移、生态安全战略工程、传统文化保护、海洋权益等社会经济话题。引导学生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一方面关注国家重大生态、经济、社会问题方面的规划和决策,另一方面也关注身边的、生活的地理,关注热点事件中的地理发生区域,并尝试从地理角度对问题进行剖析。
试卷中有很多地方,设置的情境也很生活化,让学生学会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27题中第3小题设问“科考船往返中山站和乌斯怀亚港之间可能遇到的困难有哪些?”立足在学生综合分析区域自然环境背景对实际生活情境的影响。再有第27题第1小题设问:“该地在 时期,可以用光学望远镜24小时不间断地对星空进行天文观测”,立意角度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经验,分析星空观测的背景条件是黑夜,但切合题意,要24小时不间断的对星空进行观测,则是意味着要全部是黑夜。对于南极地区24小时全部是黑夜的时期,即意味着“极夜”时期。但是,南极的极夜时期,具体是多长,到底是哪一个时期,南极是一个大范围区域内极夜的长短和日期范围又存在差异,故而这个笼统的答案“极夜”,是最准确的答案。但是作答时部分学生立足在某个具体的时间段,反而导致了错误,这也反映了学生知识的理解并没有精确到位。
考查获取信息能力,重视自主探究过程
试题所考查的知识、原理均来源于教材,但是呈现形式、立意角度往往都高于教材。试卷不仅仅考查学生对于所学地理知识、原理的掌握情况,更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关注学生“探究”的过程。
例:(2012江苏卷第9、10题)图1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读图回答9~10题。
9.属于背斜谷的地方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⑤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
A.褶曲隆起 B.褶曲凹陷
C.断裂下降 D.断裂上升
参考答案:9.D 10.C
有不少学生可能看到这道题,就直接把图中虚线当做地下的沉积岩层的海拔高度来作答,这样就导致明显的错误,如认为“①②④”皆属于背斜谷。因此,需要细致审题,即图中虚线表达的是“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而不是“深度”,要想弄清岩层实际的弯曲状况,必须将“地表的海拔高度”与“岩层埋藏深度”相结合,做一个图图转换——画出一个辅助的曲线,即实际“地下岩层的海拔高度”,才可以准确判断,得出第9小题中的“背斜谷所在地方”只有“①④”两处,而实际②处对应的是向斜谷。也可以精确的判断出⑤处的地壳运动的形式为一断层。
自然与人文比例相当,区域基础要求高
篇7
【关键词】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补偿机制;资源税
一、资源补偿机制的含义
资源补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的手段,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环境经济政策。主要针对区域性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区域,是一项具有经济刺激作用,与“污染者付费”原则并存,基于“受益者付费和破坏者付费”原则的环境经济政策。建立和完善我国的资源补偿机制是我国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措施,生态补偿机制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以区域经济统筹发展为主线,以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逐步建立公平公正、积极有效的资源补偿机制,逐步加大补偿力度,努力实现资源补偿的法制化、规范化,推动各个区域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二、陕西省的生态环境和资源补偿机制建设的现状
陕西省地处我国黄土高原腹地和秦巴山区,北邻内蒙古大草原,南接秦岭山脉,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三北”风沙综合治理防治区之中,以上三个地区均为生态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地区,其中陕西省在生态环境建设中面临如下问题:(1)水资源极度匮乏,区域分配不均。陕西省水资源总量442亿立方米,居全国第18位。全省人均占有水资源量1240立方米,是全国人均量2300立方米的53.9%。(2)森林面积小,覆盖率低。省内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秦岭、巴山、关山、黄龙山和乔山五个林区,2009年全省森林面积767.56万顷,森林覆盖率37.26%,森林面积仅占全省面积的22%,平均森林覆盖率11%,森林是最天然的固沙防风的蓄水库,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尤其重要。(3)水土流失问题十分突出。目前,在陕西省1075万平方千里水土流失面积中,中强度以上的流失面积42万平方千里,其中以陕北榆林地区、延安地区、渭水流域水土流失情况最为严重。全省每年约有9.2亿吨泥沙输入长江黄河,其中入黄河的泥沙8亿吨,占三门峡以上地区输沙量的50%。
当前,陕西省资源补偿机制的建立还面临着众多难题,诸如资源补偿机制的具体内容和实现途径;由于陕西省三大区域的具体情况不同,资源补偿的标准难以确定;有关资源补偿的立法工作落后于生态环境建设的现实,生态环境建设与资源补偿问题产生缺乏理论与法律条例支持;补偿资源相关的资金缺乏,公共财政给予的支持远远不够,再加上资源补偿涉及的范围广泛,部门众多,立法的不完善使得协调各方利益难度加大。在现阶段,陕西省要不断尝试新的政策和途径来完善资源补偿机制,资源补偿工作是事关省计民生的大事。
三、完善陕西省生态环境建设的资源补偿机制对策分析
(1)调整和完善有关资源税的问题。第一,扩大征收资源税的范围。对于矿藏资源我们要适当征收资源税,但对于非矿藏资源如森林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海洋资源等列入征税范围,这样不仅有利于保证地方和国家税收,也能以价格机制来加强环境资源保护,特别是对于那些浪费现象比较严重以及资源存在枯竭趋势的资源要客以重税。第二,重新界定资源税的范围和重点,适当地调节资源税率或税额。对于一些以资源作为主要经济支撑的城市予以税收返还,这有利于解决我省“资源大省,经济弱省”的矛盾,资源禀赋本应是一个地区发展的推动力,返还的税收可以作为基础设施的专项资金或者用于解决资源采集地的福利问题。(2)积极建立“资源财政”,巩固经济基础。资源补偿机制的建立应该是以中央政府为主导,以地方政府为依托,中央和地方合作的方式来实现。(3)完善生态环境建设的立法和投融资体系,建立科学的资源资产价值评估体系,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扩大资金投放面。第一,加强组织领导工作,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建设的综合效益,切实做好资源补偿机制的立法工作。第二,建立资源资产评估价值体系,正确估算资源的市场价值。由于目前陕西省缺乏对于资产的估算标准,这给资源补偿的资金返还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参考文献
[1]王松霈.生态经济学[M].陕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董小君.建立资源补偿机制——让西部走出“富饶的贫困”[J].中国经济时报新视点.2007(5)
[3]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建立西部地区资源补偿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07(44)
篇8
德育是教师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活动,借助优势学科进行德育是当今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地理学科有着丰富的德育内容,理应担当德育的重要角色。
1 顺应时展的客观要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已悄然发生变化,道德滑坡、信仰危机、利己主义泛滥等不良思想倾向已引起了有识之士的担忧。地理课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以及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形成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
2 实现地理教育价值目标的重要途径。地理教育的价值目标一是要让学生拥有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和技能,二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在地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实现地理教育价值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使其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使学生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使学生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地理教材中渗透德育的素材
地理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优势学科之一,地理教材中有着丰富的德育内容。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结合教学充分发掘地理学科本身的德育因素,寓德育于地理教学之中。
1 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地理教材中有着丰富的国情教育素材,如在高中地理教材中的陆地资源、海洋资源、气候资源、环境问题以及工业、农业、交通、城市化等内容都涉及国情教育。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了解到我国国情的优势,同时,学生又可认识到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文化素质不高、人均资源少、资源浪费严重、经济发展不平衡、环境问题突出等国情劣势,使学生既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又产生建设祖国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2 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素材。辩证唯物主义是德育的思想基础,地理教材中的许多内容都充满着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如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四季变化、海陆变迁、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形成等。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认识到: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自然地理中的各章节普遍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师要抓住时机培养学生用唯物辩证法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辩证思维的素养。
三、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
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挖掘教材内容,进行国情教育,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地理教材中有着丰富的德育内容,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寓德育于地理教学之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例如,学生通过学习我国的疆域、人口和民族、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的知识,可了解到我国地大物博、资源种类丰富、山川秀丽,以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在学习我国行政区域时,学生可了解香港、澳门的历史问题和宝岛台湾的历史问题,以激发爱国情感。
2 善于利用教材,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中的“地壳运动与地表形态”是对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最好诠释。“地质作用中内力对地壳起建设作用,外力起破坏作用,它们是同时进行的”,也就说明事物的发展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是主要的,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全球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内容中渗透科学发展观教育,可使学生懂得人口增长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要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
篇9
1、政府海洋公共管理的有限性
海洋公共管理的公共性要求政府要作为海洋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海洋公共管理理应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而公共管理理论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用总是有限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应该是职能有限的有限政府,而不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包揽一切的全能政府,政府能做和应做的是那些市场和社会不能做或不愿做的事情,以弥补市场和社会调节的不足,解决市场和社会机制的失灵问题,其主要职能是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政府海洋公共管理的有限性表现为作用范围的有限性、作用方式的有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由于作为海洋公共管理最终指向物的海洋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和海洋环境、海洋资源的特殊性,以及作为海洋公共管理客体的海洋实践活动的特殊性,市场失灵的现象更加普遍和突出,相对于陆域及其实践活动,更加需要政府的管理、干预。同时也要清楚地认识到,政府在海洋公共管理方面的作用也是有限的,海洋公共管理中的政府也应该是有限政府。因此,在强调加强政府海洋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同样应该遵循有限政府的思路,将部分政府职能转移到社会组织。
2、社会组织的非政府性、公益性和专业性
社会组织在体制上独立于政府,不受政府直接管辖,因而在决策机制上不依赖于政府,在组织上独立于政府,且是面向受益者的社会服务机构。社会组织的志愿公益性体现其主要资源来源于社会,是通过志愿服务和社会捐赠形成的,志愿服务是非营利社会组织所特有的社会资源。社会组织所运作的资产则主要通过志愿性的社会捐赠和志愿服务形成,这种公益产权是基于捐赠和志愿服务形成的、面向提供各种公益性或互益的特殊的产权形式,来源于社会并用之于社会,其运作管理要接受社会的监督。由于政府的有限性,以及海洋方面的特殊性,社会组织相对于政府更具有专业性。正是由于社会组织的非政府性和公益性和专业性,保证了其在海洋公共管理中更加公正、有效地发挥其作用。
二、社会组织在海洋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一)社会组织能够代替政府提供部分海洋公共服务,满足公众对海洋的多样化需求,提高海洋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
随着海洋世纪的发展,公共需求快速增长和公共服务供给的严重不足已成为海洋公共管理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情况下,除了通过加快建立服务型政府,更重要的是必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海洋公共管理中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作用,才能有效地提高海洋公共服务供给的数量和质量。
1、社会组织能够更好地满足海洋公共服务多元化需求
随着人的发展越来越趋于个性化,对海洋公共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呈现多样化和差异化特征。当下海洋公共需求的不断增长,尤其表现于个性化海洋公共需求的不断增长。但是,政府作为公共产品的单一提供者,要对全体社会成员负责,其服务趋向于普遍性,这就使它很难对社会的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作出及时、恰当的反应,倘若没有其他主体的参与,很难满足这些数目巨大、种类繁多、彼此冲突的“局部性”公共需求。政府在满足社会海洋多元需求方面的弱点,恰好是社会组织的优势,因为社会组织本身就是海洋社会需求和利益格局多元化的产物。当前,在海洋利益集团开始形成、利益主体和社会结构多元化已成为基本现实的情况下,不同的社会组织反映不同的具体利益要求,弥补政府在满足社会多元需求方面的不足。社会组织由于根植于民间,比起政府更能了解服务对象的特殊需要,而且,更容易看到服务对象之间,以及不同需求之间的关联性,可以更有效地传达民众的确实需求。
2、社会组织能够提高海洋公共服务供给效率
社会组织公共服务供给效能来源于其组织本身的独特性。社会组织具有民间性、非营利性、志愿性和公益性等基本特性,这些组织属性决定社会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上具有接近群众、成本低和效率高的优势。一是社会组织的民间性使得其更接近基层民众,对基层多元化的需求能作出更快捷的回应,从而降低两者之间的交易成本;二是社会组织的志愿性使得它在资源的输入上,除政府的财政支出外,主要依靠志愿者和社会捐赠,比政府和企业更能有效组合运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具有更低的生产成本效应;三是社会组织是非营利性和公益性的组织,它所倡导的是积极的公民精神,这种精神强调公民应积极主动地介入公共事务,对社会要承担个人的道德责任和有利他主义的精神,这一共同的价值取向使其更致力于投身公益事业,既降低了组织动员成本,又提高了供给效率。因此,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供给,不仅可以增加社会总劳力的产出,扩大公共服务的输出渠道,还能减轻政府人力财力的压力,避免公共部门体制迟缓和无效率的弊端,扩大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二)社会组织能够协调不同海洋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整合复杂的利益关系
随着海洋公共管理中公共需求的变化,不同海洋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不可避免。如果处理不好,将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加大社会风险程度。当前在海洋公共管理中,由于缺乏各种海洋利益群体有组织、有理性地表达自己具体利益的机制,导致了许多利益冲突事件的发生。近年来,有些地方由于海洋经济利益关系处理不当引发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往往与当地政府直接介入海洋经济活动、充当一方利益主体的代表有直接关系。要有效地化解日益突出的社会矛盾,协调平衡各方面的利益,整合好社会关系,就需要社会组织从中调停,充当各个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表达、利益协调和利益均衡的重要渠道。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社会信任、社会谅解和社会合作,避免社会冲突。在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情况下,政府不可能直接面对单个的个人来解决他们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因此,无论是国家和企业之间、还是国家和个人之间,或是企业之间都需要社会组织充当联系的纽带和沟通的桥梁。因为有社会组织是反映社情民意和上情下达的双向沟通渠道,就可以通过谈判协商有效而规范地解决海洋公共管理中的矛盾和问题。所以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整合社会关系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不仅有利于协调平衡海洋公共管理中的各种复杂具体的利益关系,有助于改善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化解社会危机因素,而且还为人们参与社会管理提供了渠道,这都会有效地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社会组织在协调和解决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整合复杂的利益关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组织通过社会组织的协调行动抵制恶性竞争、非理性的大众行为和过激行为,而且能够通过政府部门进行沟通、协商、谈判,谋求共同利益,进而有效地缓和海洋公共管理中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从而整合复杂的利益关系。
(三)社会组织能够提升公民的海洋素质,增强公民的海洋意识
社会组织从事有关海洋方面的研究、教育和有关国家海洋政策、法规的传播。社会组织通过各种大众媒体向大众传递其主张和其认为有价值的信息,引起大众的注意,提高大众认识水平,影响大众观点和倾向,从而提高公民的海洋素质。因为理想而激发出潜能可以使一个人在全神贯注中义无反顾地投入,其经验是开放性的,而非封闭性的,他能较清楚地感知个体内部或外在环境的任何刺激或影响,因此塑造出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感受力。社会组织通过对成员的约束和管理,激发了社会与个体的潜能,有力地提升了现代公民的海洋素质。社会组织可以看做是公民自身教育的学校,是公民素质培育的媒介体。公民在组成社会组织的过程中,在管理和运作社会组织中会逐渐实现开发自我的功能,形成公民自我成长社会化的现象。也就是说,社会组织的成员在参与社会组织的过程中,经由社会化的渐进过程,逐步把组织的价值观和规范内化于自我实现,学会如何履行相应责任的组织内义务。这样的社会化过程,能够有效地培养公民的综合素质和公民性人格,从而实现对公民个体和社会潜能的开发与激励,使社会的发展充满活力。因此,在海洋公共管理中,社会组织能够提供激发公民潜能、储备经验、实现理想的功能。社会组织有力协助了在个人激发潜能、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成长为成熟、积极而充满活力的现代公民,从而达到进一步巩固公民社会并促使其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
(四)社会组织是海洋公共管理中公民有序参与、合理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载体
公民的海洋素质得到提高后,海洋公共管理中的民众参与能力也随之增强。社会组织作为一种实现民众意愿,由民众自发组成的非营利性团体,担负着许多管理和服务职能,在政府、企业和公民之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公民在海洋公共管理中的有序参与一般表现为公民的集体参与,个体参与因为意见的分散和非理性往往会带来有序参与的困难。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各个机构分别占有独立的资源,使得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完全支配另一方。赢得不同组成部分支持的最佳途径就是培育和引导社会组织以集体的方式参与,形成利益表达机制,从形式上保证公民参与的制度化、规范化。社会组织通过建设性提议、各种形式的利益表达及有序参与,可以充分体现和发挥出赋权公民、平衡各种社会力量的作用。社会组织在海洋公共管理中的一个重要优势是在于其具有组织性和专业性。绝大多数社会组织在成立之初就将自己的目标定位的很明确,并相应设立了一定标准吸纳组织成员,有正式的组织机构,有成文的章程、制度和固定的工作人员等,因而能够进行更有效的利益表达。社会组织由于是一个规范性的社会团体,它在对公民进行利益表达时,往往是在法律的框架内,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程序进行的,它可以有效地避免单个人利益表达的盲目性和无知性,增强利益表达方式的理性化和合法化,代表公民利益的社会组织可以与政府通过协商、对话等理性的方式来解决公民的利益诉求,将分散化的非理性参与转化为组织化的有序参与。这种组织化参与具有目的性、组织性、有序性的特点,其政治行为的影响更大、效果更佳,进而大大提高了公民争取自身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与支持的能力;同时采取措施促进利益表达机制的制度化,疏通一些已经淤积的利益表达渠道,有效地拓宽公民利益诉求的渠道,增强利益博弈的影响和实力,从而促使利益流向的公平,使社会公共政策吸纳反映社会各群体的利益诉求,化解矛盾和纠纷。海洋公共管理中的社会组织除了能够保护公民利益外,还起到桥梁与纽带的作用:收集公民的意见与要求,使政府及时了解公民生存状态和集体需求。由于这些社会组织来自于民间,有效地掌握公民的实际状况和切实需求,并通过组织内部机制有效协调不同利益主体的冲突,整合公民的利益,疏导公民的不满情绪,减缓甚至避免其与政府的直接对抗。社会组织通过组织化的方式将促进公民的利益表达机制的形成,从而很好地弥补了当前其他各种利益表达渠道不畅的缺陷,也可以大大避免海洋公共管理中的矛盾激化,维护社会的稳定,降低社会运行的成本和社会发展的代价。
(五)社会组织能够在海洋应急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政府在紧急调动国家资源、快速而有力动员社会公众、统一解决海洋方面的问题时具有绝对的优势,因此政府在处理海洋公共管理中的突发事件时具有核心地位。但社会组织在专业优势、灵活反应性、社会亲和力、更低的运行成本等方面的优势非常适合海洋突发事件范围广、专业性要求强的特点。社会组织应成为政府指导下的救援力量,充分利用自身亲近社区的特点,动员市民力量有效并有序地参与救援,成为稳定社会心理的安抚者。
1、社会组织来自民间,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最为直接和迅速,尤其是其民间性特征,可以很好地避免政府官僚体系由于科层制带来的低效率的弊端,在救灾应急中对民众的需求反应及时,具有高度的“回应性”特征,能够克服“政府失灵”的现象。
2、社会组织能够充分汇聚社会闲置资源,参与应急管理。社会组织的志愿性和非营利性特征,决定了其在号召社会成员参与救灾,贡献包括人力、救援物资、民间专家、资金等资源的过程中发挥着政府组织所无法发挥的作用,人们往往基于对社会组织的信任,不吝于奉献资源。
3、社会组织的多样性特征,决定了其在救灾应急中能满足公众有异于政府机构的差异性需求,政府应急通常是在紧急情况下统一、大规模供给救灾物资,受众广,能够确保广大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但也存在难以应对灾区民众差异性需求的问题,不同层次和类型的社会组织参与救灾应急能够较好地弥补这一不足。
4、社会组织在价值观领域倡导的是无偿奉献的公益精神,在救灾应急过程中能够有助于增强民众的自我凝聚能力,带动普通民众投身自救和对他人的救助。
5、社会组织能够将自发的集体行动在灾区最基层协调起来,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和瞬时的时间期限内,形成维持社会秩序的力量。
6、社会组织能够带来信任。社会组织是介于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桥梁,民众对无法把握的政府给予的信任属于制度信任,而民众更倾向于将信任给予基于熟人社会的情感信任。所以,在救灾应急中,社会组织尤其是当地社会组织更能够带给公众以信任和切实、直接的帮助。
三、结束语
篇10
1.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当今时代人文精神弱化、道德理性滑坡,在这样的背景下,道德及人文教育已被提到了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地理课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帮助学生树立人地和谐、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
2.是实现地理教育价值目标要求
在地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取向,实现地理教育价值目标的重要途径。地理教育的价值目标,最重要的有二:其一是要让学生拥有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其二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如果说前者重点在于知识和技能传授的话,那么后者的关键就在于观念的形成了,因此在地理学科中的德育渗透对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以及实现地理教育价值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特别提到: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势在必行。
二.德育渗透势在必得
1.教材中蕴含丰富的素材
新教材强调基础地理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观念和观点的教育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其次,强调地理教育应以学生发展为本,在地理教学中体现人文精神。仔细研究教材可以发现在现行高中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素材。
(1)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国情教育素材
国情教育,是向学生传授有关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方面的最基本情况,并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进行国情教育,要始终抓住人地关系这一主线,而这恰恰是贯穿高中地理教材的重要线索。如在高中地理教材中涉及有陆地自然资源、海洋资源、气候资源、旅游资源、环境问题、工业、农业、交通、城市化、人口、国土整治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巧妙设计就能够让学生既了解我国国情的优势:辽阔的国土、壮丽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多样的气候,不断发展的经济建设……同时,又实事求是地让学生认识到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文化素质不高,人均资源少、资源浪费严重,经济发展不平衡、环境问题突出等国情劣势,从而既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又激发他们的忧患意识和责任心。
(2)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的教育素材
辩证唯物主义是地理德育的思想基础,物质观、运动观、联系观、发展观教育在现行高中地理教材中都可以找到恰当的载体。例如物质观,教材中涉及的内容()有“宇宙是物质的”、“大气的物质组成”等;运动观,涉及的内容有“地球的运动”、“大气的运动”、“海水的运动”、“陆地水的循环和转化”等;联系观,涉及的内容有“日、月、地三者的关系”、“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全球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等;发展观,涉及的内容有“天体演化”、“全球气候变化”、“海陆变迁和地表形态的变化”、“城市聚落的形成”、“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等。自然地理的各章节普遍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这给教师挖掘教育点,抓住时机培养学生用唯物辩证法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辩证思维的素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2.生活实践中可得多彩的案例
“学习对生活有用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当代地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而地理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我们身边蕴藏着丰富的与地理学科相关的案例,就以我们生活的北京为例,北京的水资源现状与问题、北京的旅游资源与旅游活动、北京的工业发展与变迁、北京的城郊农业发展现状、北京城市交通现状及问题、北京的城市化及其问题、北京的城市规划的变迁、北京的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北京的气候变化、北京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等等,这些我们每天接触到的现象和问题与我们所学的地理课程有着密切联系,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地理的真实案例,如果我们把视野再扩大,在地球上,我们所听到、看到和所发生的事只要与地理学研究的内容有关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地理、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案例,而且生动、形象、真实、有说服力。
三.德育渗透的实践途径
1.适时渗透润物无声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把目光的焦点集中在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那些抽象的地理原理上,容易忽略掉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渗透有关情感、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但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几句简单的话就可以水到渠成。比如在讲授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季风气候形成的影响后,我概括了这样一句话:“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带来了不同季节海陆的气压差异,而气压的差异又导致了风向的变化,形成了季风环流,从而构成了季风气候。这一连串的连锁反应雄辩证明世界万物是普遍联系的,也希望大家能够用联系的观点来理解和掌握大气运动与气候形成之间的关系。”这样既让学生从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来认识具体的地理问题,又教给学生一种挖掘知识点之间联系的学习方法,可谓一举两得。把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掌握的基本规律,同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和思想方法,是智能培养的需要,也是地理学科渗透德育的重要途径。
2.深入挖掘巧设案例
高中地理教材侧重于对地理基本原理的阐述,有些原理过于抽象,如果我们能够深入挖掘,为这些基本原理找到合适的案例载体,并将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融入其中就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比如在《城市规划》一节的教学时,如果单纯就书本讲理论,学生听起来空洞、乏味。在认真挖掘教材之后,我引入了北京城市规划的变迁这一案例,将北京城市功能区形成的历史过程、北京工业区(特别是首钢)的搬迁、解决北京城市交通拥挤的措施等学生们较为熟悉的事作为一个个子案例逐一分析讨论,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北京“摊大饼”式的城市布局到“一轴两带多中心”城市布局规划变迁的意义所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让书本上的理论鲜明而具体,而且,在案例的讨论过程中融入了环境观、发展观,引导学生们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想、法规分析城市规划的目的和意义。
3.亲身体验自我教育
情感价值观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内化过程,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是让学生们在亲身体验中自我感悟,在老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中自我教育。比如在《旅游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一节的教学中,让学生来分析旅游活动中的常见问题和如何对旅游资源开发进行评价是常见的教学方法,为了让学生对旅游活动有更深刻的感受,我在课前设计了8个研究性课题,要求学生根据所选课题到八达岭长城进行实地考察。通过设计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学生对旅游活动中出现的种种破坏旅游环境的问题、旅游开发中出现的旅游超载问题有了直接而深刻的感受,许多学生提出了有独到之处的建议。课堂上学生们各抒己见,老师又适时引导,为本课设计了一个“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由于有了前面的铺垫,这里就可以水到渠成将旅游三要素:旅游资源、旅游者、旅游业作为三个系统来看,他们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而人的调控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点明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这样就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旅游活动》整个单元的知识及相互关系。
又比如,在地质灾害一节的教学中,关于地质灾害的防()御,往往被老师们忽略或一带而过,我在讲课中却设计了一个学生小游戏,让学生模拟表演当灾害来临时如何冷静避险、科学自救,引起了学生们的极大兴趣,让学生既了解灾害发生的原理,又知道如何防灾自救,使得地理教学与生活联系更密切,学以致用。
4.抓住机会大力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