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心理学设计案例范文

时间:2023-11-17 17:47: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设计心理学设计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境设计心理学设计案例

篇1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57~62页,尝试利用查找并思考以下预设问题:

问题一: 假期旅游若从海南到哈尔滨,沿途看到的自然景观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问题二:假期旅游若从北京到乌鲁木齐,沿途自然景观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问题三:假期旅游若去爬高山,从山脚到山顶感觉自然景观一样吗?为什么不同?

2.教学课题

鲁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第三单元第一节《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3.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

(1)了解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异规律。

(2)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3)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进行分析,并可以图文转换;阅读“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获取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和见解。

4.课文分析

教学重点:

(1)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含义和体现。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产生的原因。

教学难点:

(1)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产生的原因。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与农业生产地域差异的关系。

5.教学方法

(1)教师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紧密联系本课内容,创设情境,提供案例,引导学生学习。

(2)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进行问题探究式学习,体现其自主性。学习过程中师生共同运用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等。

6.教学过程

学生:观看视频,并根据课前预习课文内容回答教师提问:什么叫自然带?如何形成?世界上主要有哪些自然带?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前教学背景中的3个预设问题。

学生:小组讨论形成成果,推荐代表并尝试回答。

教师:对上述回答进行点拨评价,然后用多媒体展示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基础、自然带排列规律以及典型地区。

学生:小组讨论后填表:

教师:点拨所填表格,接着用多媒体展示“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中纬度地区自然带排列,思考从沿海到内陆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基础、自然带排列规律、典型地区。

学生:对比思考后尝试填表并回答

教师:点拨所填表格。

(联系实际)百度视频搜索:西北绿色。

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西北地区植被应以什么为主?为什么?

教师:点拨总并结。

学生:观看视频:非洲自然,思考植被有何变化?为什么?

教师:点拨并总结,然后通过多媒体展示“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南坡从山麓到山顶有哪些自然带?

(2)分析说明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自然带排列规律、典型地区。

学生:小组讨论形成结论并填表、回答

教师:点拨表格所填内容并总结比较三个分异规律,引导学生比较自然带谱的数量多少和基带的差异。

篇2

关键词:品牌形象;环艺设计;教学方法

1品牌形象设计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当前高校设计类专业的教学中,品牌形象设计课程作为视觉传达专业的主要课程在开设,针对环境设计专业开设的相对较少。也有相关院校在环境艺术专业课程设计中加入了品牌形象设计课程。据实际调研,品牌形象课程的开设也是时展的结果。首先从专业角度来讲,环境设计是一个技术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较强的专业,所涵盖的知识面较广。尤其近年来,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越来越成熟,环境设计教学逐渐向系统化、规范化发展。在这样的契机下,开设品牌形象设计课程是很有必要的。其次,从市场选择的角度来看,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让很多专业品牌应运而生,很多企业着力打造高端品牌,相应的连锁产品与空间设计得到重视。因此,不管是从专业培养还是社会需求的角度,品牌形象设计课程的开设都是必需的。

2品牌形象设计课程在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

视觉传达专业教师更多从产品本身展开,大都侧重CIS和VI内容的讲解,重点培养学生有关VI手册制作的能力。把品牌形象设计课程引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体系该怎么进行呢,如何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中来贯穿品牌形象设计与环境设计的关系呢?如何通过一系列的专业训练使学生把平面知识与环境设计知识结合起来,建立完善的设计思路,掌握丰富的设计方法,且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重点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三方面展开探索。

2.1教学方法求时效

我国的教育家孔子曾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针对品牌形象设计课程,这种办法也一样有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所处的生活与教育环境及接受专业知识的速度不同,这些因素影响其对艺术设计的认识和理解。作为教师在课程开设之初要对学生的状况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依据学生的特点和专业接受程度,采用与之相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针对品牌形象设计课程,在教学方法的大方向上采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的模式。即课程理论知识的讲述、优秀案例的临摹以及实地调研与模拟实践设计作业相结合,环环相扣,大大提升了学生对品牌课程知识的掌握度。这就要求在开课之初,教师对整个教学阶段尤其针对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掌控。首先,针对基础理论阶段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在进行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至少临摹五幅优秀案例作品,让学生初步把握品牌课程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关系。其次,在调研阶段采用引导式教学,即依据设计自己未来的公司品牌为题进行前期调研,进一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最终,在教学中发现各个学生的思维闪光点。教师要详解课题的重要环节,将更多的时间分配给学生,让他们去分析、研究,逐步形成正确的思维模式,培养独立设计的习惯。另外,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利用设计的概念以及方案设计过程去指导学生从设计的特征、风格、地域以及时代等角度打开个人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用形象的,充满情感和想象的方法进行创造。

2.2教学内容求融合性

品牌形象设计课程的基础内容更多的是视觉传达的内容,比如CIS和VI内容是基础内容必不可少的,通过导入式的案例与环境设计内容相结合。首先,通过引入连锁品牌设计,如安踏、肯德基、万达商场等案例的导入与商业空间设计知识的融合。其次,引入企事业单位的VI手册的讲解,引导与办公环境设计知识的融合等,重点培养学生有关VI手册的了解与制作能力。最终通过介绍设计到位、实施科学的视觉识别系统内容,让学生了解品牌形象设计课程的重要性。因此,在讲述品牌设计课程基础内容的基础上引入不同室内空间的环境设计知识,融合相关的企业经营知识,比如消费者心理学、相关营销学知识等,最后确定该课程的主要设计内容。并通过设计自己未来工作室品牌形象设计课题,包括工作室logo,以及工作室室内环境的设计内容,初步掌握品牌形象设计的内容与流程。品牌形象设计课程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情。任何一个课程的进行都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教学内容的融合性是教师必备的知识储备。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地讲授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结合多门类来灌输知识,争取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3教学模式的灵活性

针对品牌形象设计这种知识融合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应该采用灵活的教学模式,比如讨论、小组学习等,增强教学互动性。这不仅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习惯,发挥创造潜力等具有推动作用。另外,课堂灵活性还在于由学生来讲老师听的模式。在课堂上,让学生针对调研和设计专题作业做成PPT的文本,给所有老师和同学展示、汇报,同时教师给出相应的评价。这种教学模式更有益于提高学生的胆识和表达能力。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充实新的信息、观点和方法,并结合现实案例,更新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更新,是用不断发展的观点去分析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会从相近的学科中得到启发,多列举有特色的案例,拓展学生的设计思维。

3教学目标的体现

品牌形象设计作为环境教学体系中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目标是既要让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具备设计能力。因此,要让学生不仅能牢固掌握理论方面的基础知识点,还要养成良好的专业学习习惯。首先要细心研究优秀案例,积极学习比较好的设计方法和表现技巧。其次要勤奋,随时把自己的创作灵感和想法记录下来,或者通过手绘的方式绘制下来,通过长期的积累一定会有很大提高。再次,具备开阔的眼界。环境设计是一门综合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只有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才能有较大的进步。除了养成以上的学习习惯外,学生还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灵活的教学模式的目的就在于不断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让他们把自己的设计意图与设计思路表达出来,有利于以后更好地将他们的作品推出去。

4结语

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体系中开设品牌形象设计课程是有必要的,也是时展的需求。作为教师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情况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不断摸索教学方法,充实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才能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赵静.综合性院校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研究初探[J].艺术教育,2010(4).

篇3

关键词:人体工程学;设计;教学改革

人体工程学是设计专业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专业基础必修课之一。它主要服务于实用艺术,为提高事物的使用功效和舒适度提供科学依据和保障。在现代生活中,随着科技成分在社会生活中所占比重的增大,人体工程学已成为实用艺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门课程教学的成效也直接关系到后续的设计类专业课程教学是否能顺利展开,对相应的设计理论课也起到示范作用。如何使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正确理解人体工程学的内涵,并将该课程的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的设计项目当中,是一个值得所有专业教师共同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学模式陈旧,缺乏针对性。人体工程学对于设计类的学生来说是一门非常头疼的课。部分院校的艺术设计由于办学时间不长、师资力量不足等原因,在人体工程学教学时还是采取传统的“课堂理论知识灌输+课终闭卷考试”的模式进行教学。学生普遍有厌学心理,虽然靠在考前死记硬背都能基本过关,但考过之后很快就忘记。

2.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社会实际脱节,难以使学生从现实层面了解课程内容。人体工程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在学校期间的学习往往和社会实际脱节,难以使学生从现实层面了解课程内容。

3.教学手段和方法缺乏启发性。目前的教学比较趋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理论课程主要以教师授课为主,教授人体生理学、人体心理学的基础知识等。课程中安排的实践教学主要是对简单的家具进行测绘,然后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这种授课方式没有跳出传统模式固有的框架,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启发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二、教学方法探讨

1.多元化的教学方法。(1)重视设计实践教学。在信息多元化的社会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教师要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目前的教育方法主要还是以教师单方面授课、学生个人动手实践的模式居多。根据现实需要,教师也可挑选网上设计招标项目,如家具、展厅或环境小品的设计等,让学生自组团队,设计投标,当然教师也可虚拟课题进行。在这种实战或模拟的互动教学中,学生会更加投入,互相协作并且了解哪方面欠缺,为以后自学指明了方向,有利于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2)合理运用多媒体。在课件的设计上采用多媒体课件形式,将繁杂枯燥的理论知识化为浅显易懂的图表,灵活运用多种直观形式如文字、图形、声音、视频等,将传统教学中的各种信息表现出来,在较短时间里,让学生的各种感官并用,利用多种信息渠道,提高对信息的吸收率,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3)结合案例进行讲授。为了使学生在具体的设计中能更好地运用人体工程学原理,更好地理解其使用范围和应用方法,在教学中就应注重运用丰富、典型的案例进行阐释,通过对具体案例的评析、讲解和讨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人体工程学和本专业的关系,学会进行相关知识和方法进行设计。例如:在“人体测量与数据应用”这一章中,为了更好地理解各个人体测量数据的应用范围及应用场景,除了选择书中介绍的案例外,还参考了大量和艺术设计相关的案例,特别是大量的人体测量数据与环境设计和室内设计的关系,像室内展厅设计中的空间设计、展具设计等,就会涉及到身高、立姿双手上举高、眼高的相关尺寸等。

2.灵活进行课程设计。虽然人体工程学是理论课程,但是它的作业最好要求学生以简单的设计形式来完成,或者开设相应的课程设计进行辅助教学。(1)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重新理解,本课程设计了一次调研报告:“用人体工程学眼光去审视我们的校园环境”,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思考,从室外环境景观――寝室、教室、绘图室、阅览室等――坐具、寝具、文具等三个角度,去发现现实生活和校园环境当中不合理的人体工程学问题。此次作业可随着课程章节内容的展开逐步进行调研及资料的搜集,重点在发现问题,深入分析问题和提出完善的解决方案。(2)小课题的设计。本课程安排了一次小课题设计“工作椅设计”,根据人体尺寸依据及椅子设计原则,分析目前学生用椅的缺点,设计一种适合学生用的椅子。作业提交内容包括效果图、必要的结构图、基本外观尺寸图及设计说明。(3)大课题的设计。大课题设计既是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又是教学的核心内容。以小型空间设计作为设计题目,如居室设计、书房设计、小酒吧设计、小办公环境设计或专卖店设计等,制定完整的任务书,要求根据空间功能恰当地分割空间、布置和营造空间,尺寸处理要满足人的心理和行为需求,其中的家具及用具设计要以人的舒适使用为宜,并将设计意图以效果图的形式体现出来。

篇4

环境设计是集艺术、人文、科技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学,设计对象涉及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生态环境的各个领域。“室内设计原理”是地方院校环境设计专业的核心基础理论课,课程系统阐述了室内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密切联系建筑技术、关注建筑室内设计发展趋势。通过系统讲授理论知识,完成学生基本专业技能的培养,树立学生正确设计观,为培养从事建筑设计、室内设计专业工作的人才奠定坚实理论基础。课程内容包括室内设计的含义、发展,室内设计的分类和方法步骤、室内空间组织与界面处理、室内采光与照明、风格流派、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等知识,以及室内装饰材料、陈设与家具、室内色彩、室内绿化及与工程实际密切相关的重要知识点。

1“室内设计原理”课程在环境设计专业的定位

“室内设计原理”是环境设计专业的理论基础专业课,是专业设计先修课程,对设计初步与表现、设计基础、创造性思维等基础课程起到汇聚及导向,在环境设计专业几大方向课程体系中都有着对相关课程的链接作用。同时,在专业教育进程中室内设计原理处于理论基础到设计实践的过渡课程,发挥着引导基础理论课和支撑核心设计课的作用。

2“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为例)

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设计实践课教学,回顾近年来理论课程的传统教学体系,“室内设计原理”作为环境设计专业核心基础理论课从课堂教学、辅导教学、教学效果反馈、考核评价机制等教学环节均反映出一些问题,具体有以下几点:(1)传统授课模式滞后“室内设计原理”传统授课模式为理论知识系统讲述,图文结合进行大量设计案例解析。授课模式虽有丰富性,但对于一门以“空间设计”为核心,以建筑设计为背景的专业理论而言,授课方式过于平面化,缺乏新意,难以体现专业特色,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模式雷同,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无法得到训练。另外,大量实际案例解析涉及面广,内容宽泛,难有知识点针对性,导致学生在脑海中实际案例与理论知识处于割裂状态,教学效果很不乐观。急需在授课方式上考虑迎合学生心理,授课方式需要新颖,授课内容需要更加直观。(2)理论学习难以紧密联系设计实践一个完整的专业教学体系中,知识点相互关联的课程应紧密联系才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现阶段室内设计原理课程与室内相关设计课的时间安排跨度过大,设计实践课时间设置相对滞后,学生无法及时消化吸收理论知识运用到设计训练当中。另一方面,课程内容从概论到设计要素各个层面,知识点比较分散,概论式讲解针对性差,欠缺有效归纳总结,难以直接指导学生进行后续专题设计,达不到融会贯通的效果。因此,从教学内容的完善、知识结构的调整和课程时间安排方面都需要进行教学改革。此外,课程考核内容及方式欠缺灵活性和客观性。目前课程考核方式以考查为主,考核内容为设计案例分析与评价和建筑小空间环境设计。考核结果反映出学生往往从较浅层面分析空间布局、美感与设计缺陷,深度不够,对设计规范、材质应用知之甚少;环境设计只能进行简单的家具摆设、空间分割,无法应对稍微复杂类型的空间设计。

3解决问题的教学新思路

3.1打破传统的授课模式

教学方法的革新是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依据环境设计学科专业特点和教学规律,笔者提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动态”教学模式,其作为一种新的直观教学手段,内容涵盖三个方面,“动态步骤、动线引导”“人视三维立体空间”“可变换设计元素的体验式多媒体设计”(见图1)。(1)“动态步骤、动线引导”演示性教学该教学模式是“动态”教学模式中重点的理论授课方法,以单个空间界面逐步动态组合为各种类型整体空间,加之视线、交通流线,以动线引导的演示方式进行教学展示。课程的重点难点知识如空间构成、空间序列、空间分隔与过渡、空间类型等均适用于此教学模式。(2)“人视三维立体空间”体验式动态教学“人视三维立体空间”体验式教学主要应用于室内专题设计的解题和辅导环节,针对不同功能的空间类型如居住空间、餐饮空间、售卖空间以及观演空间设计,根据场地平面图构建三维立体空间模型,以人视角度进行三维空间演示,使学生直观地感知空间结构、尺度、界面肌理等。(3)“可变换设计元素的体验式多媒体设计”此动态模式借助可变换设计元素的多媒体平台,在既定空间内进行界面材质、色彩、灯光照明、家具陈设的变换,快速形成不同功能、风格的成品空间模板,启发学生对不同类型设计风格、设计流派产生体验进而认知的过程。这种教学模式适用于本课程大部分理论知识教学,如室内照明设计、室内色彩设计、材质设计、家具设计。以本课程建设为先锋率先实行“动态”教学模式,融入现有教学方法,促进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完善,确保课程发展的多元化与统一性,使学生对知识结构和课程目的更加清晰。

3.2针对性整合知识点,分解嵌入以联系设计实践

教学模式的革新,必然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室内设计原理是环境设计专业骨干课程与先导课,承上启下作用十分明显。应立足专业培养计划,根据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与更新课程内容,调整知识结构,整合与其内容紧密相关的其他课程知识,使之形成课程群链接关系。从知识结构出发,把课程内容与课时分解为基础理论与专题指导知识两部分,先进行本课程基础理论讲解,随后将专题指导知识针对专题类别分解,分别嵌入在后续各个设计课程中,在专题设计开题阶段进行专题解析,发挥及时、全面、深入和针对性强的作用。将基础理论教学作为铺垫,确保专题指导知识教学能直接地、有针对性地支撑实践课程中的各专题设计,以达到理论与设计实践的无缝对接(见图2)。

3.3科学安排相关课程时间表,丰富课程的考核方式

考虑到知识体系完整性和学生的记忆时限,“室内设计原理”与课程群中的其他理论课及实践课需在课程安排上紧密联系,且先行于设计课开设。根据课程不同知识类型以及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作用,提出一种具有灵活性和客观性的立体式考核机制。在传统考核方式基础上加入形式丰富的测试环节,对重、难点知识进行考核,监督、确保学生学习效果由认知到深入理解,由深入理解到掌握的渐进过程。(1)分解调研。细化考核内容,进行分解式调研,将调研内容拆分若干环节,针对不同类型知识点,完成小案例调研解析报告。目的是通过感知体验的方式增加学生对各个理论知识点深入思考的过程,达到由认知到深入理解的目的。(2)分解设计。进行点对点的小课题设计,提取重要知识点,进行针对这一知识点的快速设计,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设计意识与快速分析的能力,达到由理解到逐步掌握的目的。

4结语

在专业发展引导下,社会发展新形势及人们对环境的新理解促使环境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及教学内容应及时更新与完善,与之匹配的教学模式必须与时俱进,不断革新。“室内设计原理”教学改革通过调研分析国内外地方院校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情况及我院本课程教学现状,在我院进行初步的教学改革试行,除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的革新,在教学各环节还需加强合理师资配合,构建专业背景全面、组织性强、教学灵活性以及协作互动力强的教师团队,同步建立适合本课程建设的教学、辅导及答疑制度。另外,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是现代高校教育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建立“室内设计原理”课程专门网站与教学资源库,对重要知识进行整合与提炼,制作微课,实现校内外教学资源的共享,充分发挥本课程的外延内渗作用,促进教学交流与监督(见图3)。在此基础上发挥本课程在课程群链中的带动作用,将调整后的教学改革方案逐步渗透到课程群的其他课程中,进而推动完善整个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华,职业教育视野下的当代建筑理论教学,[J]建筑学报,2011.11

[2]常青,建筑学教育体系改革的尝试——以同济建筑系教改为例,[J]建筑学报,2010.10

[3]李晓丹;金莹;吕达猛;史芳,一体化与多元化教育模式探索——以建筑学专业室内设计教学改革实践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1.6

[4]吴静,室内设计专业的设计构成教学改革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1.5

篇5

人体工学课程是工业设计、家具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展示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学生的设计必修基础课,是形成设计人才基本设计理念和专业修养的出发点。该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建立人本理念、科学设计观的初步设计概念,并帮助学生掌握任务分析、环境评价的科学的设计流程和设计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科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国内高等院校设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艺术设计学院均有开设此课程,一般作为设计理论基础课程设置在大学二年级上学期,学时48节左右,但在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理论和实践的衔接脱节,专业针对性缺乏,学生兴趣低下等问题,因此,课程教改势在必行。

一、课程的重要性

随着20世纪后期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环境艺术设计概念从艺术设计专业中脱颖而出。20世纪80年代后期,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随着国内艺术设计界的环境意识的高涨而诞生。从1988年国家教委设立此专业到1998年成为艺术设计专业的下属专业方向的十年间,全国600余所高校建立了环境艺术设计方向。该专业旨在培养能运用设计理论基础和技能基础知识,在设计企事业单位进行概念设计和方案实施的。创新思维与专业技能并重的专业人才。

而人体工学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设计启蒙课程,为家具设计、室内设计初步、住宅空间设计等专业设计课程提供基础性的导向。其内容可以划分为基础理论和理论运用两大版块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该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人在使用环境时的生理、心理、行为特点,为确定空间范围、家具尺度及人对环境的感知能力提供设计依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引导学生奠定环境设计的人本理念基础和设计领域的科学基础。

2.培养学生运用人体工学研究方法进行数据获取、分析和设计实践及研究。

3.提供给学生环境设计参考数据、环境舒适度参数等技术支持。

二、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专业针对性。人体工学研究范围极其广泛,包括心理学、生理学、解剖学、工业与工程设计、建筑与照明工程、管理工程等专业领域,具有交叉学科的内容综合性强、学科边界模糊等特点,因此,在课程教学中难免出现教学方向模糊、教学目的不明确等情况,然而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对学科内容进行筛选和提取是尤为重要的。

面向环境艺术专业的人体工学课程应从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和理论课程结合课题实践的教学结构来调整教学的侧重点,这是提高专业针对性的出发点。

2.缺乏前沿理论的拓展。人体工学属于交叉学科领域,是科研的热点,但目前相关教材中缺少最新研究成果的反映。国际人类工效学协会(IEA)成立了20个技术委员会对工作分析和设计的行为理论、老龄化社会、儿童和教育环境的人机工学、设计的人机工学、健康护理人机工学、人机交互、组织设计和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国际人机工学研究组织的研究成果和方向深入扩展学科理论。选择性地引入相关新理论,对于扩大学生知识面,加深学生对学科的认识和了解,提升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3.缺乏完善的实践流程。主要表现为用于实践环节的课时比例分配不均匀;课程单元内容和单元实践验证的衔接不紧密。

三、教学改革方案

就以上提出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总结了以下三点教改方案。

1.加强学科针对性。在有限的课时内,全面学习所有内容并不切实际,因此就环境艺术设计学科而言,需要对学科内容进行筛选提取,从而加强学科针对性。

(1)扩充系统中的环境因素及其与人机的关系。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环境因素在设计中的重要性,在讲授人体工学的性质、学科范围、发展史、定义、研究内容等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扩充了^―机一环境系统中环境因素及其与人的关系的相关知识,比如环境中人的行为心理、肢体活动范围、人的感知觉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2)增加建筑及环境评价知识。为了促进人体工学理论向实践的转化,提高学生的知识广度,在教学中引入了人机工程评价和居住后环境评价(POE)量化理论,分析了人机因素和环境评价因素,引导学生建构评价项目群,对评价结果进行量化,并训练学生按照环境评价程序收集空间数据,为环境设计奠定基础。

(3)缩减作业环境中的人体因素。其中包括人的输入与输出系统、人的肌肉施力和作业效率、人的信息加工过程、人的感知觉环节知识。

2.深化教学理论。为推动通才教育的总体目标的实现,增加学生的知识广度,使学生更深入了解人体工学学科的应用范围,提升专业设计素质的全面性。针对缺乏最新研究成果的扩展现状,为增强学生的设计科学观和理性分析能力。针对课程的理论研究途径引人以下两点内容:

(1)引入任务分析法。为细化并完善设计流程,在教学中引人人机工学研究行为的任务分析法,就行为主体的行为过程进行层级分解,了解分解每个行为节点间的衔接性,并根据每个节点确定行为主体的行为需求。从而寻求功能设计的突破口。

(2)引入其他设计领域的人体工学知识。在满足环艺设计专业教学要求的基础上,以设计为主线,用户为中心,通过相关人机工程内容介绍和案例剖析,引导学生学习了有关人体工学在产品设计领域和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应用。产品设计领域中,主要通过家具设计教学来扩展教学广度。侧重家具设计的人体因素。包括工作面高度设计、座位的设计和床的设计;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中,教学侧重人的视觉特性和视觉信息辨认能力限度。

3.完善实践流程。

(1)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课时量。学时总共48节,实践性教学量由原先的8节增加至16节,占总课时量的30%。

(2)将课程单元内容和单元实践紧密衔接。将人体尺寸测量、人体结构模型制作、实地尺寸测量、空间环境的人、机、环境因素调研、环境评价和课题设计等实践内容同理论教学结合起来。

(3)控制好“择取――过程一总结”三个环节的参与程度和质量。为了将实践教学作为环艺教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必须做好实践教学内容和范围的“择取”;注重“引导”的方法和质量;明确“总结”以后应当做什么。

(4)以“理论讲授为中心”向“以典型案例分析为引导”转变。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讲解,增强学生对人机工程学理论的认识。以理论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厌学的情绪,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

兴趣,并加深对交叉性学科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教学方式由“以理论讲授为中心”向“以典型案例分析为引导”转变,因此典型案例的筛选和引导方法就显得很重要。

四、实践情况

通过2009年12月14日至12月31日的人体工学课程验证了教改方案的有效性。此次课程授课对象为08东方室内,授课人数为32人,授课地点为艺术学院楼7103室。

在充分考虑教学实践的可参与性和参与程度后,把专业教室确定为实践教学场,按照单元教学内容结合单元实践作业来完成理论与实践的初步转换,分析实际问题,把设计课题和实际环境结合,做到“实题实做”,切实增强学生的主观感受和设计分析和实践能力。

1.通过缩减人体输入与输出系统、人体信息加工和人的感知觉等单元知识后,把更多课时安排在人体尺度、行为心理、与环境的关系和环境评价内容上,使得学生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体工学知识掌握的程度加深。

2.在人体尺寸与作业空间单元环节中,进行人体尺寸测量和教室实地测量实践,为学生建立基本的尺寸概念和环境设计的人本概念。在统一测量项目的前提下,以班级为样本(≥30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人体静态和动态尺寸测量,如图1所示,并根据其中1名组员的尺寸测量结果制作人体结构模型;实地尺寸测量环节要求学生使用常用测量工具对教室家具和教室环境的结构性尺寸的测量,记录整理作为改造性设计的参考依据,通过此环节建立起学生的初步尺寸概念;在空间环境的人、机、环境因素环节中,由学生自行调研任意空间完成;在家具设计中的人体因素环节中,按照任务分析法,针对面向绘图过程的设计专用课桌椅进行参照性设计,并进行了最终的绘图桌椅设计验证。结果表明,学生通过运用此方法明确了设计的目的,增强了设计过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环境评价环节中。按照评价六个流程制定专业教室环境评价计划。按照环境中的声、光、热、空气和空间五种环境类别分别制订计划,每一类别分为物理测定、语义差别量表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三个侧面依次实行,收集并汇总原始数据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数据统计,建立环境评价模型,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篇6

一、固有教学模式所存在的问题

目前,很多独立学院纷纷转变为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在这样的趋势下,独立学院在创办之初由于办学历史短、师资体系不完整、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模式大多是从上级院校或其他普通本科院校借鉴发展而来的,教学的不足逐渐凸显。首先,教师体系“两多一少”,即老年教师和青年教师多,而应起着中坚力量的中年教师数量较少。老年教师常年执教精力有限,知识更新较慢;青年教师缺少接触实际工程的机会和时间,在教学中显得底气不足。这样的教师体系无法满足转型后民办普通本科高校所强调的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其次,国内民办普通本科高校本身就是一个新的学校形式,其办学模式也在摸索中前进。作为热门专业的环境设计专业属于新兴专业,其教学模式大多根据其他本科高校的相关专业借鉴甚至衍生而来,尚未形成独具自身特色和需要的、成熟且完整的教学体系。

二、“开放性教学模式”探索

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开放性教学模式”的课题研究是为了解决环境设计专业的高招生率所带来的教学负荷和学生就业等现实问题所进行的特色研究。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应该从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方面出发,多角度、多方位地引导学生,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质量,并将教学和社会实践充分结合在一起,让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创新,并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魅力。只有这样,才能向社会输送大批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1.教学模式的作用

低年级的专业基础课学习以“被设计的资源”为主,进入学习中期,应以“被利用的资源”作为学习的主导资源。“被利用的资源”指利用一切能对学习起到促进作用的各种社会资源,如实际的项目案例、行业最新信息、各种设计竞赛、项目负责人讲座等。在环境设计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收集、分析、整理、利用各种资源,提供一个开放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设计竞赛、图书资料、网络资源、实际项目等,从各种途径汲取社会生产、生活各方面的信息。要解放思想,让学生敢于走出去,扩大视野和接触面,这对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十分有益。

2.教学模式的意义

与社会需求接轨,进一步明确民办普通本科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定位和自身优势,对于提高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将改革成果与同类院校进行学术交流,推广到其他院校的教学中。

3.教学模式的特色、创新点

(1)特色实践创新:不拘泥于课堂教学,以教师工作室为依托,聘请优秀设计师、工程师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提供假期实习机会,与社会需求充分接轨。应用创新:明确主干系列课程在环境设计专业教育中的具体作用,在确保教学秩序稳定的前提下,有机地将课程教学改革成果应用到相关的课程教学中。

(2)创新点以实际项目为学生的课题作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建课题库、试题库,方便教师相互交流。

4.教学模式的操作原则

其一,对课程进行针对性的研究,解决一对一讲解的教学方法中师资不足的问题,通过课程商业伙伴、学校跨学科伙伴等模式对教师体系进行补充。如,邀请项目设计师、工程师等社会从业人员对课程项目(任务书)进行讲解,并分析学生的设计作业。其二,对教师工作室加以利用,使优秀学生在工作室通过分工分组、模拟实际项目、商业伙伴对话等方式,将实战引入课程作业,增加实践感。其三,对课题设计任务书的编制进行改革,让学生参与编制环节,获取实际项目进行真题真做,解决设计任务书单一、不真实带来的学生设计成果不切实际的弊端。其四,在课程任务书的编制中还可以利用各种设计竞赛资源,如利用网络平台组建竞赛群,在网上及时各类竞赛信息,指导学生参与和实际课程相关的竞赛,也可以按照课程进度进行安排,以达到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其五,在课程设计中,单人作业与分组作业并行。可以在课堂上布置两份任务书,有注重团队合作的分组作业,也有注重个人特色的单人作业。在课堂上,既尊重个人的个性发挥,也尊重集体方案制作的团队合作精神。其六,增强学生的实际参与感。在课程设计中,要求学生动手动脑,将优秀作业展示出来,加强学生的荣誉感,并亲自感受课程带来的乐趣。在此过程中,学生逐渐理解艺术与技术的联系,也使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逐渐转换成用户、设计管理者、设计师的角色。其七,建立完备的多媒体课件库、讲义库、课题库及试题库,避免教师“唱独角戏”的情况。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使教师与学生资源共享,从中获益。

三、开放性教学模式的最终目标

篇7

【关键词】环境设计 设计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033-02

一、环境设计专业历史沿革及特点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名称,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设计系为仿效日本,而将院系名称由“室内设计”改成“环境艺术设计”。一时间,全国众多设计院校步其后尘、纷纷效法。本专业所涵盖与涉及内容非常广泛:室内装饰装修设计、景观园林、景观小品(场景雕塑、绿化、道路)、建筑装饰装潢等等。但其名称的确立备受争议,特别是“艺术”二字的出现使它与国外相似专业的名称相冲突。近期,我国高校专业名称目录中,将该专业名称确立为“环境设计”专业。

环境设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相较于其他专业开设的课程,更注重设计方案在现实中的实施性,所学部分内容具有相应的专业规范性。学生学习的不仅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兼具着对美学理论上层建筑的领悟与实际施工实践能力的掌握。

二、传统环境设计课程教学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实践性强是本专业设计类课程最大的特点,同样也是学生学习中最大的难点。因此,本专业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运用近乎实际设计项目的训练,才能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设计的基本技能,提高全方位的设计能力。而在现实的基本教学过程中,却以多媒体课件讲解理论知识内容及设计案例分析最为常见,其并不能较好的为学生诠释所学内容。虽然一些设计原则和规律可以通过简单案例图片讲解,但环境设计的主体毕竟存在于三维空间甚至是四维空间,诸多理论知识只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会使学生感到难以掌握。

就目前本专业教学情况而言,无论是在教学内容选择还是教学方式运用都存在一定问题。首先,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只限于本专业,忽略了与其他专业之间的联系。其次,教学模式太过单一,基本采用教师讲授知识内容并布置作业的方式,缺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降低了教学效果。再者,对于学生的设计成果,只以成绩高低的形式作为对学生能力的评价,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失去了对学生二次教育的机会。

三、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通过上述实际教学过程中所存在问题的分析,并对同类院校同类专业本课程教学过程的调查研究,得出以下改革措施:

(一)跨学科、跨专业知识综合教学

环境设计专业依据自身特点,开设的一系列设计课程之间不仅相互关联,还与文化、历史、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密切联系,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构建多学科、全方位的知识体系。这也是本专业作为一门综合设计学科的专业特点。因此,在相关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这一综合性的特点指导学生,使其认识本专业设计课程的性质以及在专业学习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学生端正理论学习的态度,深刻了解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注重自身的基本专业素养的提升,其中也包括跨专业甚至跨学科的专业知识学习。

此外,在学习相关领域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并注重文化历史的熏陶,以及对自然环境的热爱等。这样通过将多学科的知识交融贯通,提高学生全方位的专业素养,为日后成为优秀的设计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系统多元化课堂教学

根据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性质,在实际教学中,应摈弃以往枯燥单一的教学方式,而注重全方位的互动交流,并通过一系列相互连贯的教学模式,这包括初期图书阅览式“头脑风暴”构架创意思路;中期思维导图绘制辅助设计方案以及后期小组探讨合作交流、作业评审等。

1.图书阅览式“头脑风暴”构架创意思路

设计之初,对大量现有文献资料、图片讯息的阅读分析,有利于开拓思维并引导设计师完善自己的设计构思。在较短的时间内,设计师可通过摄取大批高质量的信息与设计思维相碰撞,从而形成独具创意的设计构思。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集中组织学生在固定的时间段内根据自己设计的内容选择阅读大量的书籍,反复观看相关案例图片,为自己的设计方案构架创意思路。这种方式有别于普通意义上的“头脑风暴”,不是个人与其他小组成员的探讨商议,而是自己在脑海中对设计方案进行反复否定,最终得到一个独特的创意思路。

2.思维导图绘制辅助设计方案

通过上述的教学方式,创意思路被初步确认下来,但它只存在于学生的脑海里,稍纵即逝,是一种不稳定的存在。这就要求学生快速的将构思出的创意表达出来,表达方式以文字和图形为主。但是无论单一的哪一种,都不能完全快速、准确的充分表达这些创意思维,而思维导图绘制就可以快速的解决这一问题。它不仅具有文字的说明性,还具有图形的直接描述性,并且更加系统化、科学化。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可将创意思路内容记录下来,并展开发散,从而进一步完善创意。

3.小组探讨合作交流

实际的设计课程教学中,理论知识的传授不再是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式。而是学生根据教师给予的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教案、教学设计,以五人为一团队分派研究所涉及的知识理论,并各自推选团队内的某一成员上台讲授共同完成本课程理论知识学习,以树立“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整个学生活动的过程,由任课教师进行调控,对学生整体讲述的课程知识进行梳理,查缺补漏,确保教学过程系统化、理论化的完成。并形成“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教师总结”的教学方式,这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我完成的创新能力。

作业评审的过程也应引入学生的参与,如将作业讲评的方式模拟成真实的设计方案竞标的现场,安排学生团队进行方案的汇报――包括设计的理念及来源、设计创意点的形成、运用的设计手法等。然后组织学生评委进行提问,并做出评价给出修改建议。这样讲述方案的学生不但锻炼了竞标的能力,还可相互比较,全方面了解自身方案的不足;当评委的学生则可通过对不同设计方案的评价,了解到一套设计方案如何评价、如何完善。虚拟课题的设定,也根据真实的招标要求,形成“真题真做”的效果。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设计能力,还为学生提供了练习口才和随机应变能力的机会,为以后步入工作岗位适应社会需要做好铺垫。

(三)成果展示反馈教学

根据本专业的特色要求,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设计方案中标后应进行公示以获得大众的反馈意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完成最终的设计方案后,也应通过适当的规模、形式进行展览。再收集参观者的意见,形成此次学生作品的客观评价并反馈教学。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静态展览,将学生绘制的设计方案构思、设计效果图及施工图打印制作成展板并制作模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规模不同的作品展览,可以是班内展览、年级展览、学院展览,也可以在全校举办课程设计成果展。

动态展览,通过电脑辅助设计,可将设计方案制作成三维动画,并通过后期合成影视作品。其内容不仅是设计方案也可以是整个设计过程或者课程学习的过程,最后通过校园多媒体的形式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展览,形成一定的规模,逐步扩大涉及范围,使之成为社会或相关用人单位了解本校学生专业能力的平台。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创作热情、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也可以为学生就业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董志峰,互动式教学: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2,(2).

篇8

纯粹的理论讲授太过枯燥,只能停留在“理论框架”的构建,过于单薄、简陋,学生兴趣不高,而且也不利于学生进行理解和记忆。但是如果在“框架”的基础上加入“墙砖”、“水泥”、“门窗”进行充实,这个建筑就变得有吸引力了。同样在课程的理论框架中加入案例,理论就会变得丰满、生动,自然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选择案例时坚持典型性的原则,案例应该清晰、透彻地对理论进行解释,同时采用真实的、学生身边经常发生的、有切身感受的案例更能提高学生的关注程度。另一个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是启发学生去寻找自己熟悉的案例,因为学生在生活中同样也扮演着消费者的角色,他们有自己对消费活动的认识和理解,这样的案例不仅生动而且激发学生主动分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二、多媒体的使用

在教学案例中有一部分是视频或者图片,这就需要借助多媒体的力量。多媒体使得案例更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更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例如视频广告可以清晰地展现企业的产品定位,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产品的定位是不是与消费者的需要相一致,如果不一致,应该如何修正,这些都一目了然;视频短片,能够很形象地展示某产品的特色、消费者的真实行为和感受或者某环境设计的特点等等,逻辑性强,比单纯的讲授更清晰、生动。因此多媒体视频或图片是语言讲授方式的一种延伸和拓展,能够对艺术设计理论课教学起到非常有效的辅助作用。

三、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

现代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方法,而注重课堂的效果,注重学生的参与,因此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放在很重要的位置。

(一)讨论:在课堂中,适当设置讨论环节,用以启发学生思维。一方面,避免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另一方面是对学生思路的引导,使学生能够跟随课堂节奏,及时对课堂内容有所反馈。而且经过讨论后,从学生回答的问题中,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从而调整课程的进度。

(二)作业练习与讲评:通过作业讲评的形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同时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和想法,所以构筑一个平台让他去展示自己的成果,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一开始学生会有紧张、害羞、讲述不连贯、表达不清晰等情况出现,这时候应该以鼓励为主,教师可以加入进来,进行适当的引导,使其表达全面,经过几次这样的锻炼,学生都能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这些方式使得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使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对于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深化更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知识

掌握知识的另一个途径就是学生动手实践,实践出真知,只有通过亲自动手,亲眼观察,亲自实验,才能得到深刻的印象,从而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例如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章,通过课堂来讲授问卷法,学生只能有大致的印象,如果不加以练习,很快就会忘记,所以设置两个课时的时间,让学生亲自到市场上作调查,把自己的问卷发给目标消费者,通过和消费者交流,说服消费者填写问卷,然后收回。对收回的问卷进行数据分析,针对每个问题进行数据统计,从结果中可以看到问卷中的问题是否具有代表性、区分度,能否得出有倾向性的结论。同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调查结论。在此过程中,学生一方面掌握了问卷制作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另一方面也对此种形式有很高的热情,因此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考核方式的探索

理论课的考试往往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但是对于《设计心理学》这门课并不适用。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在设计中考虑消费者的感受,而单纯去让学生背诵理论知识点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因此需要在考试方式上进行了改革。

(一)选定某产品进行问卷调查,问题涉及消费者的需要、动机、态度等综合要素,通过市场调查得出有针对性的结论。分析不符合消费者心理特点的产品设计,运用课程知识进行改良设计,并用手绘的形式表达设计成果。

(二)制作调查问卷,针对问卷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根据结论反映出来的消费者的需要、态度、动机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述,进而解决其中出现的问题,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向。以上两种考核方式都侧重引导学生熟悉课程知识点,进而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六、结语

篇9

[关键词]戴维・乔纳森;教育技术;教学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3-0005-05

一、戴维・乔纳森其人

戴维・乔纳森,国际教学系统设计领域著名学者,现为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杰出教授,信息科学与学习技术系问题解决研究中心主任。乔纳森博士曾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科罗拉多大学、北卡罗纳大学等大学任教,还曾先后在新家坡南洋理工大学、挪威卑尔根大学、奥地利格拉茨大学信息处理研究所、荷兰吐温特大学、以及英格兰赫瑞瓦特大学(Heriot-Watt University)计算机支持学习研究所等世界上多所大学或国际研究机构任教或访问。他还曾在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美国教育研究协会学习与教学部、美国培训与开发协会、基于计算机的教学系统开发委员会等多家专业协会和研究机构任职。

乔纳森博士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涉及视觉文化、认知风格、教学设计、基于计算机的学习、超媒体、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以及认知工具等。当前研究主要关注问题解决、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学习中认知工具的开发、认知建模与认知任务分析等领域,并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到目前为止,乔纳森博士发表了160多篇论文,32本著作,参与编写著作章节56篇。有影响的专著有:《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1996,2004)、《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2000)、《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个建构主义者的观点》(2003)、《学会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指南》(2004)、《用技术建模》(2006)、《学习解决复杂的科学问题》(2007)、《通过技术进行有意义学习》(2008)等。

乔纳森博士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贡献卓著,曾获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特殊贡献奖”(1992,with Tom Duffy)、“终身成就奖”(2004)、“杰出服务奖(Distinguished ServiceAward)”(2006)等奖项,以及美国教育研究协会教育专业部“杰出著作奖”(2007)等多个奖项。论文和著作曾获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教学开发部“教学开发杰出著作奖”(1997、1998)、教育传播基金会“James w・Brown出版奖”(1994、1997)以及教师教育部“杰出著作奖”(2005)等。

二、戴维・乔纳森学术思想与实践

在20世纪90年代,学习领域的理论发展经历了一次科学的革命,引发了教学系统设计领域的重大转型。乔纳森就是这场变革的代表者和引领者之一。他提出的教学系统范式转变观点、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理论和相关的研究实践在国际教学系统设计领域享有盛名,被认为是继加涅(RobertM.Gagne)、梅瑞尔(David Merrill)之后美国教育技术学领域的第三代领军人物。

1 教学系统设计的新范型――乔纳森的教育技术思想

乔纳森主要的学术研究领域是教学系统设计,但是我们很难仅将他称之为教育技术专家。纵观乔纳森的学术文章和著作,不难发现他的研究领域范围非常广泛,既包括理论探究,也包括技术开发实践;既涉及微观的基础认知活动研究,也涉及宏观的教育变革研究。他自己也认为教育技术、认知科学、学习科学等均属于他的研究领域,哪个领域都不能排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乔纳森的学术思想体系。

(1)有意义学习和问题解决――乔纳森学术研究和实践的学习观

在乔纳森诸多的学术研究和实践中,“绝大多数工作都是围绕一个潜在的目标――在我力所能及的任何地方尝试去改变学习文化”。作为一位忠实的建构主义者,乔纳森的工作大都是以“有意义学习”和“问题解决”为核心而展开的。

在历史上,由于认识论、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的不同,描述学习的理论有100多种:学习被看作是大脑的生化活动、是相对持久的行为变化、是信息加工、是记忆与回忆;学习是知识建构、是概念的变化、是境脉的变化、是活动、是社会协商、是混沌……乔纳森从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视角对学习认识进行了分类,在总结梳理、列举分析各种学习理论的基础上,他提出了自己对学习的理解:学习是需要意志的、有意图的、积极的、自觉的、建构的实践,是意图――行动――反思的活动(如图1)。其中,意图是区分人和动物学习的根本,是一个真正的标准,是所有行为主义者都不能解释的问题!通过对日常学习活动和学校学习进行观察分析,乔纳森认为,只有当学习者制定意义时,有意义学习才能发生。有意义学习具有五种属性:有意图的(反思的/自律的)、主动的(操作的/关注的)、建构的(明晰的/反思的)、合作的(会话的/协作的)、真实的(复杂的/境脉的)。这五种属性彼此关联、相互作用、相互依赖(见图2)。

乔纳森认为,教育的未来应该将焦点放在有意义的学习上,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怎样推理、决策和解决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复杂问题。“当人们在场景中解决问题时,他们在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因为参与问题解决的学习者往往会以主动的、建构的、合作的、真实的、有意图的方式开展学习活动。为了更有效的促进有意义学习,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问题解决成为乔纳森近些年来研究的核心内容。

乔纳森认为,在日常生活和专业领域中,人们每天都要解决很多问题。而传统的问题解决理论――用一个模型解决所有的问题――很难支持各种类型问题解决。他根据问题的结构性维度,在良构问题到非良构问题的连续统一之间区分了十一种问题类型,依次为逻辑问题、算法问题、故事问题、规则应用问题、决策问题、故障排除问题、诊断解决问题、技巧/策略问题、案例/系统分析问题、设计问题、两难问题、概括等。他认为“如果教学技术专家能阐释清楚每种问题的性质、问题表征、以及在解决各种问题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认知和情感过程,那么我们也就可以明确哪些个体差异因素可能与这些过程相互关联,也就可以为支持各种问题类型解决的学习构建教学设计方法”。因而,在对问题进行分类的基础上,乔纳森还对每种问题的特点和认知活动进行分析、创建心智模型。此外,他还对问题解决的关键认知技能进行了研究,目前,他认为,在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要有三种关键的认知技能:类比推理、因果推理以及讨论。

(2) “用技术学习”――乔纳森的技术观

以“媒体人”起家的乔纳森对媒体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也一直从事着与技术相关的实践和研究工作。从电视、音视

频技术、计算机、多媒体到互联网技术,在多年的媒体技术应用和教学工作实践中,乔纳森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技术观。

在乔纳森看来,技术不仅仅是硬件,还包括促进学习的任何一种方法,以及促使学习者参与所作的设计与环境。源于其拥有认知科学的知识背景,他特别强调支持认知活动的思维技术的研究,尤其是认知工具的研究。他认为“认知工具是指触发学习者思考并辅助特定认知过程的计算机工具。”常用的认知工具有语义组织工具(数据库、语义网络)、动态建模工具(专家系统、概念图、系统建模工具、微世界)、信息解释工具(视觉化工具)、超媒体以及交流对话工具等”。

关于学习与技术的关系,教育技术界的许多学者都做过论述。乔纳森认为,在传统教学中,技术往往被用作是知识传递的工具。人们通过与技术交互,从技术中接受信息并且尝试去理解这些信息。技术作为信息的载体和学生的导师,学习者是“从技术中学习”。这种技术传递教学信息的观念是错误的。技术不应该被用做被动的学习者运输和传递设计者信息的工具,而应该作为学习者学习的工具,让学生参与有意义的学习,即“用技术学习”。因为当学习者作为被动接受存储技术所传递的那些需要处理的信息的“容器”时,他们并没有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而当学生把技术作为开发和分享自己的“食物”的工具时,他们在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在问题解决活动中,技术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技术作为认知工具,帮助学习者表征、建构自己的世界观和理论;技术作为社会中介支持在对话和交流中学习;技术作为学习的伙伴,与学习者一起分担共同的认知任务,支持在反思中学习。此外,技术可以帮助学习者搜索信息,进行信息查询;可以作为知识表征的工具对学习任务和问题空间进行建模;可以作为建模工具和交流工具支持决策。这些对技术的理解为其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的技术设计提供了观念和方向上的指引。

(3)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乔纳森的教学设计思想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知识的建构”,学习是“意义的社会协商”,强调学习的真实性、情境性、复杂性。基于此种学习隐喻,乔纳森认为,要促进学习者有意义的学习,特别是有目的的知识建构,应该给学习者创建适当的学习环境,走向建构主义指导下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主要工作就是设计学习环境,让学习者在真实境脉中进行有意义学习,实现个体和群体知识的建构。1999年乔纳森提出了活动理论作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框架,并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对其进行精细化和体系化研究,尤其在技术支持的知识表征、思维技术、认知工具、概念转变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学习环境设计理论体系。

在乔纳森的教学设计观中,学习活动分析是整个教学设计活动的基点,活动理论作为学习活动分析和学习环境设计的基本框架。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模型包括六个要素:(1)问题/项目空间:即选择一个问题做为学习焦点。(2)相关案例:提供相关的案例或工作范例以启动基于案例的推理、提高弹性认知。(3)信息资源:即提供学习者能够及时获得的可供选择的信息。(4)认知工具,促使学习者参与并辅助特定认知过程的计算机工具,包括问题/任务表征工具、知识建模工具、操作支持工具和信息收集工具。(5)对话和协作工具,即提供对话交流工具,支持对话共同体、学习者共同体和知识建构共同体。(6)社会/境脉支持,即为学习环境提供物理的、组织的、社会文化的或境脉的支持。六个要素相互关联,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问题是整个学习环境设计的焦点和核心,其他五个要素的设计都要围绕着问题进行。

2 学科建设――戴维・乔纳森的教育技术实践

实践是理论研究的源头活水,戴维・乔纳森在教学设计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来源于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双向互动。他所做的实践工作绝大多数是关于教学设计方面的。在1990年,建构主义认识论逐渐得到广泛支持,但却很少在学校和课堂中进行实践,因为很难确定支撑建构主义的理论原则。为了促进学校教学实践的变革,乔纳森在理论上提倡建构主义引导教学系统的变革的同时,还在实践层面不断进行技术设计开发、开展各种实证性研究。诸如研究和设计了多种认知与建模工具以支持学习者的认知建构过程;开展专家系统、案例库、微世界等在教学中具体应用方式的实证研究;设计开发真实、具体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案例等。这些工作使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模型逐渐精细化、体系化,其可操作性和对实践的指导性不断得到增强。这些教育实践的实证性研究同时也证实了建构主义信念的有效性,从而推动了建构主义思想在学校教育乃至非正式教育中的传播和推广,促进了教学设计领域的实践转型。

此外,乔纳森在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所工作过的大学中,他负责设计和修正了多所学校的硕士、博士学位课程和人才培养计划等项目。并且为硕士、博士研究生开设了许多课程,开发了相关的课程材料。其中,由乔纳森主编的《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1996年第1版,2004年第2版) “这是第一本系统总结教育技术前人研究的著作,这个领域渴望和等待了许多年”。可以说这是教育技术学领域的一本巨著,成为教育技术学领域研究生和从业者的必读书目。

三、戴维・乔纳森学术思想评介

1 乔纳森学术思想的重构和解读

作为人物思想研究,对其学术生涯以及其理论体系孕育与发展的领域境脉进行考察,进而对其理论和实践研究进行解读和重构是非常必要的,从中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其思想的内涵。

乔纳森的学术生涯和生活经历非常丰富,跨越了多个学科和专业。大学学习工商管理专业,校园兼职“媒体人”的体验让他对媒体技术产生了兴趣,并且确定这就是他所追求的东西。工作后不久他就重返学校,攻读初等教育“教育媒体”专业硕士学位课程,进行教育媒体与技术方面的学习。1976年,他获得了Temple大学教育技术和教育心理学专业教育学博士学位。随后在北卡洛琳娜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专修计算机科学、统计学和哲学。在攻读博士期间,乔纳森几乎修完了所能学到的所有学习心理学方面的课程。从那时起,他就开始研究技术在知识表征中的作用,并成为他一生的研究主题之一。这些丰富的学习经历与实践工作为其以后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宽广而坚实的基础――乔纳森的研究跨越了教育技术、认知科学和学习科学领域,使得他在教学系统转型期间能够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的领潮者。

20世纪90年代初,学习理论领域发生了深刻变革。学习的建构主义观、情境观、社会文化观的兴起引发了教学系统设计领域的转型。乔纳森率先从认识论视角对教学设计范式转变进行了哲学反思,提出了教学设计哲学范式应该从客观主义走向建构主义。他提出应该研究支持建构主义学习观念的教学设计模式。1999年,他提出了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框架,并对其组成要素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阅读其文章、著作的过程中,不难发现“超文本”、“建构主义”、“有意义学习”、“问题解决”、“心智模型”、“认知工具”、“建模”、“学习环境设计”是其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中的高频关键词。在分析其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建构主义为乔纳森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认识论和哲学基础。有意义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乔纳森所有工作的目标。问题解决作为最有效的有意义学习方式,是其理论和实践工作的核心。创设基于问题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是实现其教育理想的有效手段。心智模型、认知工具、建模的研究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和建构主义教学实践提供了技术和方法支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可以充分发挥其主体能动作用,借助建模和认知工具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通过深度思考,实现概念转变,达到有意义的学习(关系结构图见图3)。

2 乔纳森的学术贡献与启示

乔纳森的研究横跨教育技术、学习科学等几个不同的学科与领域,且在这些学科与领域中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包括教育技术学在内的学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也给予我们诸多的思考和启发。

(1)乔纳森引领了教学系统设计研究的转型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建构主义思潮、情境认知与社会文化理论研究的兴起,学习理论发生了深刻的科学革命。学习领域的深刻变革也促发了教学系统设计领域的巨大转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与开发成为教学系统领域新的研究方向。

1990年,乔纳森率先指出教学系统设计领域要发生一场革命。1991年,乔纳森在《教育技术研究与开发》(ETR&D)杂志上发表文章“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我们需要新的范式吗?”,从认识论视角对教学设计范式转变进行了哲学反思,认为教学系统设计哲学范式应该从客观主义走向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应该由教学系统设计转向学习环境设计。“就在那个时期,我们这个领域走向了一个新的、不同的方向,这对教学技术来说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分水岭。”1990年代中期,针对梅瑞尔等人提出的应该将教学设计建立在科学基石之上、坚持教学设计专业化发展路线的观点,乔纳森发表了《教学设计理论中的确定性、决定论和可预测性:来自科学的教训》一文,批评了以实证客观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教学设计模型,并对有关学习情境的特定假设提出质疑。乔纳森等人认为教学设计领域应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建议运用解释学、模糊逻辑和混沌理论作为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并依据这些理论的启迪在教学设计层面上做出一些创新性的努力,进一步明确了教学设计的未来走向。近20年来,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问题以及研究方法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站在教育技术峰顶”的乔纳森就是这场变革的引领者和推动者之一。

(2)乔纳森促进了教学设计与学习科学的融合

乔纳森的主要研究领域在教学设计领域,他认为教育技术领域“一直是一个技术驱动的领域而不是学习驱动的领域。……但是,如果我们以分析技术而不是分析学习为出发点,那么我们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教学设计的重心应该放在对学习过程的支持上。所以,他不仅在宏观上从哲学、认识论层次论述和引领了教学系统设计的转型,而且,还在微观层次上从学习科学视角对知识建构和心智模型进行了研究,使得建构主义思想得以在教学实践中实现和推广。

学习科学与教学系统设计是两个非常相关的领域,在应用技术促进人的高级学习方面有着共同的研究旨趣。乔纳森认为“教学设计与学习科学是设计教学的两个不同的方面。教学系统技术源自行为主义的传统,关注教学传播。其基本假设是:如果你能够更有效的传递教学,那么学生就会学得更多。学习科学更多地关注交互,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一个主动的参与者,而非仅仅是呈现知识的解释者。”乔纳森认为“在建构主义方面,我的主要工作是推动了教学系统技术向学习科学的方向发展。”其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模型的突出特点就是对微观知识建构过程的关注,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技术支持。而且,其对认知过程和认知技能的研究在某些程度上已经超越了教学设计的研究范畴,而更加趋向于学习科学的研究领域。

(3)乔纳森为教育技术学青年学子树立了榜样

作为教学系统设计新一代的领军人物,乔纳森引领了20世纪90年代教学系统技术的转型。在文献研读以及与乔纳森交流过程中,我们发现他是一位充满激情、充满好奇心的学者,也是一位对目标理想执著追求的“攀登者”。虽然他涉足领域非常广泛,但是多年来一直围绕“问题解决”进行研究和实践。从他的教育背景和学术生涯中,我们不难看出,乔纳森之所以取得了如此重大的成就,一个重要根源就在于其深厚的多学科背景、宽广的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视野和宽阔而包容的多元化研究路线。他的商务管理学士、基础教育研究的教育学硕士、教育媒体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的教育学博士学位,以及和后来从事的计算机科学、统计学和哲学的博士后研究,对于他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宽广而坚实的基础。此外,强烈的问题意识、满怀激情的探究问题、对教育技术学学习变革与教学矢志不渝的追求以及开放的心态都是其能够取得如此成就所不可或缺的。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与认知科学、学习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诸多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我国教育技术学青年学子而言,乔纳森的学术生涯和学术成果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在学习和研究实践中,我们应当以更加宽广的学术胸怀、广阔的学术视野和扎实的相关学科学术基础,深入到的学习和教学情境与现场之中,开展教育技术学的学习和研究。唯有如此,教育技术学对人类学习和教育教学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教育技术学的学术地位才能够得到认可,教育技术学应有的学术尊严才能得以维护。

四 结语

篇10

关键词 公共心理学;问题式学习;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2-0085-03

Construction of Public Psychology Problem-based Learning Tea-

ching Methodology in Normal College//YANG Chunyao

Abstract Public Psychology is a required course in normal college. In order to settle existed problems such as fuzzy teaching aims, miscellaneous teaching content, outmoded teaching method and single teaching evaluation, problem-based learning teaching model is put forward. The teaching model constructs five factors Assignment, Context, Questions, Roles and Resource in one. It integrates “teaching, learning and actual operation” in one. Students can apply knowledge into actual operation, their major knowledge, skills and ability of settling problems are improved. PBL can promote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make them adapt the soci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public psychology; problem-based learning; teaching model

公共心理学是高师院校必修的一门教育类基础课程,该课程集师范性、应用性和时代性为一体,旨在培养师范生教育素养和教育能力,为师范生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鉴于该课程在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目标模糊、教学内容繁杂、教学方法陈旧和教学评价单一等一系列问题,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问题式学习(PBL)是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真实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合作解决真实的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1]。在课程整体改革的思想指导下,在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中构建情境、任务、问题、角色和资源等五位一体的问题式学习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做”一体化,进行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增强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发展。

1 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现状及成因分析

目前,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不尽如人意,普遍存在教学目标模糊、教学内容繁杂、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评价单一等一系列问题,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现象十分严重。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与教学现状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教学目标模糊 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心理学的基本分析方法,能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学习教育类其他课程奠定基础。但从该课程教学目标中看不出与其他公共必修课教学目标实质性的区别,难以保证学生学到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很难培养出师范生教育素养和教育能力,对将来教师职业发展相对不利。

教学内容繁杂 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内容以普通心理学为蓝本,补充进来品德心理、教学心理、心理健康和课堂管理等,形成繁杂的教学内容体系,在54学时的课时条件下,难以完成教学任务。另外,该课程中诸多内容与教育类课程交叉或重复,这样造成部分内容变成这类课程的知识盲点。众多教师在遇到这部分知识,教学上难以把握深浅,变成简单的重复,使学生学到的知识难以学以致用,更别说是在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得到有效的提升。

教学方法陈旧 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跟其他课程教学一样,教师基本上采用“粉笔+黑板”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或是把黑板搬家到多媒体投影上,但基本上换汤不换药,大多数教师都是以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在课堂上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教育素养和教育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割裂,教育实践流于形式,更谈不上指导学生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原理去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对用人的要求。

教学评价单一 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评价基本上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虽说是建立了题库,但毕竟只能考核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很难考核出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学生即使能得到高分,也不代表知道怎么运用这些知识。鉴于教学评价单一,学生很难突破学习的功利性,学以致用成为一句空话。

这是从教学设计层面上看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实际上影响该课程教学效果的还有学校和社会环境以及教师和学生自身的因素。

2 高师公共心理学问题式学习(PBL)教学模式的构建

为增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效果,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对该课程的教学现状和成因进行分析,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与教学现状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人的发展的重要方面,一是能获得对于现实世界的理解,能有效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二是能够不断提高理解世界、解决问题的能力[2]。问题式学习是以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为支撑,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模式。这种任务、情境、问题、角色和资源等五位一体的问题式学习教学模式,把“教、学、做”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旨在增强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任务 公共心理学课程集师范性、应用性和时代性为一体,通过创设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带着真实的学习任务,以解决问题的方式选择学习的内容。一方面,根据教育教学和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设置心理学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根据中小学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安排操作性较强的技能训练,让学生把课内、外知识系统地组织起来,掌握最新、最前沿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为将来教师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情境 根据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真实的学习任务,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把心理学与现实生活和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联系起来,通过设置情节、场景或故事,把学生所学的知识以问题解决方式激发思考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处在这样的一个真实情境中,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他们获取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同时为积极寻找解决问题方案准备充实的理论基础,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现实生活中运用到心理学知识的地方很多,把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能够给予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学生主动进行学习,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提高综合思维能力,学会学习,在知识、能力、素质的三维空间中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实践要求真实的学习任务与现实的条件相匹配,对创设丰富的学习环境提出更高的期望,以便为发现、探究、设计、实践、教学探索和建构提供更多、更广的情境化机会[3]。

问题 问题式学习,主张把学习置于解决某个复杂问题的情境中,学习者是问题求解者,认为这对培养学习者掌握解决劣构问题的探究技能和推理技能特别有效[4]。问题式学习通过问题求解的学习,学生不仅获得知识,同时发展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中,问题设计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应用,特别是与现实生活和中小学教育实际的结合,通过问题解决来建构知识,解决了新旧知识的衔接,为学生将来的生活和学习做好准备,使学生更主动地投入到有意义的学习中去。心理学的发现对于教育有帮助,但是直接生搬硬套可能无济于事,需要教育者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应用[5]。

角色 过去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课程的管理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绝对权威和主宰的地位,学生是被管制的对象,被动地学习。现代教学中,教师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促进者和研究者,学生向主动学习者、自主发展者、互动合作者和自我教育者等角色转变。师生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角色关系,形成共同探索、共同学习和共同进步的格局。这就完全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形成学习共同体,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

资源 任务、情境和问题是学习环境设计的真实要素,教师和学生作为学习环境中最重要的主体,要为学生做学习准备。公共心理学课程已建成网络教学平台,能够提供教学录像、多媒体教学课件、电子教案、电子教材、题库、教学案例和其他学习资源等,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丰富的学习资源。这些资源为学生充分理解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充足的学习资源,学生在这样一个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带着任务和问题进行学习,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解决问题,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并在此过程中知识、能力和素质都得到持续的发展,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行为的发生,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创造了良好教学空间。

问题式学习教学模式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成果展示和学习评价等五个基本环节,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转变角色,思考学习与人的发展问题;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教师以任务和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为他们解决问题和建构知识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构建基于任务、情境、问题、角色和资源等五位一体的问题式学习教学模式,以促进人的发展。

3 结束语

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与众多课程一样,存在类似的普适性问题。作为高师院校必修的一门教育类基础课程,该课程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师范生的教育素养和教育能力,甚至是将来教师职业的发展。在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中进行情境、任务、问题、角色和资源等五位一体的问题式学习教学模式探索,能够实现“教、学、做”一体化,能够使学生学以致用,在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得到有效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适应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Torp L, Sage S.基于问题的学习:让学习变得轻松而有趣[M].刘孝群,李小平,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

[2]郑太年.学习:为人的发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8:26.

[3]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促进学习者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