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17 17:47: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健康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心理健康的概念

篇1

关键词:成长;创伤;创伤后成长

分类号:R395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上》)孩提时代耳熟能详的经句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苦难和挫折暗含着成长和成功的可能。一直以来。有关创伤后心理机制的研究往往过分强调创伤事件引发的负性结果,但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创伤后成长在近十几年内受到了学者们的积极关注(Helgeson,Reynolds,& Tomieh,2006)。创伤后成长强调创伤后个体自我恢复和自我更新的能力,它的提出将一改心理病理领域一直以缺陷为基础的研究预设,对该现象的深入研究能增进对创伤后心理机制的理解,其研究成果将为临床上如何更有效地激发成长以及恢复和提升创伤者的身心机能提供有益的指导。鉴于此,本文将引入创伤后成长这一概念,围绕该概念在相关研究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等方面展开论述。

1 创伤后成长的概念

早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Tedeschi等人就对个体能从创伤等负性生活事件中获得成长这一现象展开了研究,但在对该现象的正式测量中才首次正式提出并使用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growth.PTG)一词fredesehi&Calhoun,1996),并将其界定为在与具有创伤性质的事件或情境进行抗争后所体验到的心理方面的正性变化(Tedeschi&Calhoun,2004)。创伤后成长不仅能发生在个体水平上,它也能发生在群体或国家,甚至世界水平上,历经压力或创伤能使婚姻关系、家庭机能、邻里关系、组织士气发生变化,甚至能使一国和一地区内产生社会变革和文化变动(Cohen,Cimbolic,Armeli,&Healer,1998)。我们可以想象,在历经大的自然灾害,如地震后,人们的团体凝聚力会增强,慈善或正义的行为会增多。除创伤后成长外,指代该现象的词语还有很多,如与压力相关的成长(stress-related growth)、益处寻求(benefit-finding)、感知到的益处(perceived benefit)、观念的变化(changes in outlook)及心理活力(psychological thriving)等(Linley&Joseph,2004),而Joseph和Linley(2006)则提出用逆境与成长(growth following adversity)一词来统指上述各称谓。但Tedeschi和Calhoun给出了之所以选择使用创伤后成长一词的充分理由,他们认为该词不但抓住了成长的本质,而且和与压力相关的成长相比,它突出强调,了引发成长的事件的危机性、挑战性和威胁性;与积极幻想和心理活力相比,它反映了人们在创伤后表现出实际的成长以及成长与心理痛苦(psychological distress)共存的事实:而与将成长看作应对策略的观点相比,它表明成长是创伤后的结果或适应过程。因此,本文如不作特别说明,仍用创伤后成长来指称成长,但所引文献中已有的用以指称成长的各个词语仍予以保留而不作改动。

引发创伤后成长的事件和成长的领域都有很多。引发创伤后成长的事件主要包括丧失亲人、意外事故、自然灾害、心脏病发作(heart attacks)、战争或政治迫害、待和以及各类疾病,如SARS、HIV/AIDS、脑损伤和癌症等。但与其它类型疾病相比,癌症具有许多独特性(Mehnert&Koch,2007)。而创伤后成长的领域主要有觉知到的自我、人际关系和生活哲理方面的变化(Tedeschi&Calhoun,1996),还包括物质获得、娱乐价值、工作上有更好的表现、工作条件改善及法律政策的改变(McMillen&Fishea 1998)以及对他人同情和信任的增强、助人能力的提升、更为成熟地处理将至的创伤、加深对自我的认识、终止酒精与伤害以及邻里之间的互助合作等(McMillen,2004)。对特定创伤所做的研究还发现了一些特殊的成长领域,如儿童期受到待的成年被试,其创伤后获益体现在保护小孩免受虐待、自我保护、儿童待知识的增加以及更为坚强的人格品质等方面(McMillen.Zuravin,&Rideout,1995)。尽管成长的领域有许多,但有研究发现,各成长测量工具的各个子量表共享一个高阶因素,这似乎表明成长的多个领域或维度可能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fJoseph.Linley,&Harris,2005),成长领域或范围间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可能反映了事件类型、发生时间及人格等因素的作用(cohen,Hettler,&Pane.1998)。

与创伤后成长相关的概念有很多,如韧性(resilience)、坚韧(hardiness)、乐观、凝聚感(sense of coherence)、寻求意义(making sense)等。除韧性外,这些概念往往被研究者们直接当成与成长相对的不同概念,但许多研究者或明或暗地将创伤后成长与韧性等同了起来。其实心理韧性(psychological resilience)是指尽管面临人生的丧失,困难或身处逆境,但仍然能够有效地应对和适应(Yu&Zhang,2007,),而创伤后成长则指挫折后人的身心机能不但能有效地应对和恢复,而且还能有所提升。当面临挫折时,人的心理机能水平可能反弹至原先的水平,也即韧性,但也可能机能水平不但反弹至原先的水平,而且在某些方面还超越先前的水平,也即表现为成长(Linley&Joseph,2005)。相比较而言,尽管韧性一词也包含有成长之意,但创伤后成长则明确提出并强调韧性中的成长,实证研究也初步证明韧性与创伤后成长可能是两个不同的事物(Westphal&Bonanno.2007)。

2 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

2.1人口统计学变量

与男性相比,女性在与压力相关的成长量表上得分更高(Aslikesimci&Tulin,2005;Park,Cohen,&Murch,1996),Polatinsky和Esorev(2000)对失去小孩的父母亲所做的比较却发现,父母亲在获益上无显著的性别差异,但因样本量较小,有可能检测不出差异。被试年龄越小,其在益处寻求量表上的得分会越高(Lechner a1..

2003)。随着年龄的增加,个体所体验到的刨伤后成长有下降的趋势(Jaarsma,Pool,Sanderman.&Ranchor,2006)。少数民族身份是唯一可以预测成长中新的可能性的因素(Maguen,Vogt,King,L.A.,King,D.W,&Litz,2006),而且与白人相比,有色人种能从创伤事件中获得更多的益处(siegel,Schrimshaw,&Pretter,2005)。另外,也有研究发现,婚姻状况、教育水平及受雇佣情况对创伤后成长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Bellizzi&Blank.2006)。

除上述人口统计学变量外,文化与对创伤后成长也有影响。研究发现,信仰改变的开放度与创伤后成长有高的正相关(calhoun.Cann,Tedeschi,&McMillan,2000),精神性(spirituality)也与成长有显著的正相关(Cadell.Regdhr,&Hemsworth,2003)。不但如此,具有宗教性质的应对方式也与益处寻求有密切关系(Proeeitt,Cann,Calhoun,&Tedeschi.2007;Urcuyo,Boyers,Carver,&Antoni,2005)。另外,对历经恐怖事件的青少年所作的研究也发现,与没有的青少年相比,那些有者报告发生了更多的成长(Laufer&Solomon.2006)。Shaw,Joseph和Linley(2005)在对lI篇有关(religion)、精神性及创伤后成长间关系的实证研究报告进行分析后认为:和精神性通常对那些正在应付创伤者有助益:创伤体验能导致对宗教和精神性的信赖加深;积极的宗教应对、信仰的开放性、面对存在性问题的隹备性(readiness to face existential questions)、宗改参与及发自内心的对宗教的虔诚(intrinsicreligiousnessl等因素通常都与成长相关联。最后,有证据表明成长的领域及内容具有文化差异性。Shakespeare-Finch和Copping(2006)用扎根理论对澳大利亚成人所做的研究,并未发现精神或信仰因素的存在,而且精神性(spirituality)、和同情的内涵也与美国文化不同。而Samuel,Cecilia和Rainbow(2004)对中国香港188名成年癌症患者所做的研究也发现,考虑文化因素后的人际间一人际内两因素模型能比较好地拟合数据。

2.2创伤事件的特征

(1)严重程度。那些评估事件具有中等程度以上的威胁以及适度挑战性和严重性的被试,其在与压力相关的成长量表上的得分更高(Armeli,Gunthert,&Cohen,2001)。就可控事件而言,对不可控事件采取情绪中心的应对方式将导致更多的成长(Goral,Kesimci,&Gencoz,2006)。感知到事件的威胁程度对创伤后成长的三个维度都具有显著预测作用(Maguen,et a1.,2006),但癌症的客观严重程度却与创伤后成长无关(Barakat,Alderfer,&Kazak,2006)。另外,创伤后成长与事件的严重程度可能并非为学者们早先所认为的那样。是直线关系,而实质上也可能曲线关系。譬如,与处于不太严重或非常严重程度的癌症患者相比,处于中等严重程度癌症患者报告了更多的益处寻求fLechner,et a1.,2003.),之所以如此,Tomich和Helgeson(2004)推测认为,疾病太过于严重可能完全耗尽创伤后成长赖以成长的心理资源,而太轻的疾病却不足以对创伤历经者的认知图式等产生震撼性的影响,因此成长都不易发生。(2)类型。研究发现被试感知到的益处在事件类型上有差异。譬如,与面临工作压力的人相比,那些面临所爱之人死亡的人在对人同情方面的得分就更高(McMillen&Fisher,1998),,而与飞机失事的幸存者相比,历经龙卷风灾难的人在亲密感和个人力量方面有最大的获益(MeMillen,Smith.&Fisher,1997)。另外一项为期18个月的纵向研究也发现,在控制创伤前的心理痛苦程度后,事件类型仍与创伤后成长各维度的不同组合间有关系(Ickovics,et a1.,2006)。但也有研究发现,被试在与压力相关的成长量表上的得分在事件类型上无显著差异(Park,et a1.,1996)。各研究间之所以出现差异,可能是因为事件本身的差异程度不够大或者不具有质的差异;事件类型本身对创伤后成长无直接影响,需要通过当事人对所发生事件的认知、情感评估才能发生作用。(3)发生时间。发生时间是指创伤事件发生时或被诊断出患有某疾病时离成长测量时的时间跨度。一些研究表明成长与创伤事件的发生时间无关(Park,et a1..1996;Tedeschi&Calhoun,1996),Stanton,Bower和Low(2006)也认为,从现有研究来看,我们无法确知发生时间是否与成长有关,但Zoellner和Maereker(2006)认为,成长的发生是需要时间的,从长远来看,随着时间的流逝,创伤后成长的积极面才能显现出长期的适应价值。

2.3 人格、认知变量

成长与大五的神经质无显著相关,但与大五的其余四个维度及乐观均显著正相关(Park,et a1.,1996;Zoellner,Rabe,Karl,&Maercker,2008),但也有研究发现乐观与创伤后成长的任何子维度均无关。并且不能有效预测成长(Bellizzi&Blank,2006)。研究发现,对第一次心脏病发作时所做的归因能够有效预测病人8年内的死亡率(Ameek,Tennen,Croog,&Levine,1987),而与那些做外在、特定和不稳定归因的被试相比,对正性事件做稳定、广泛和内在归因的被试报告了更多的成长(Samuel,Kwung,&Jessie,2008)。除归因方式外,自我效能感、自尊等也对成长有影响。自我效能感对生活不完美的接纳度等多个成长领域有直接影响(Luszezynska,Mohamed,&Schwarzer,2005).而自尊对心理活力有直接作用(Abraido-Lanza,Guier,&Colon,1998)。高自尊的高乐观者会报告更多的成长(Evers et a1.,2001)。另外,韧性(resilience)与创伤后成长显著正相关,而且是创伤后成长唯一的预测变量(Hooper,Marotta,&Lanthier 2008),创伤后成长也与感知到的积极品质(pereeived positive attributes)的变化显著相关(Ransom,Sheldon,&Jacobsen,2008)。

事发后旋即发生的沉思(rumination soon

after the event)程度与创伤后成长显著正相关,(Taku.Calhoun,Caun,&Tedeschi,2008)’而且对事件的认知加工深度也与创伤后成长显著正相关(Weinrib,Rothrock,Johnsen,&Lutgendorf2006)。纵向研究发现,成长与生活意义(lifemeaningfulness)在两个不同时间点上均显著相关(Park.Edmondson。Fenster,&Blank,2008)。另外,对矿难者伴侣所做的质性分析也发现,获得个人成长者,往往感知到事件对自我的威胁,并从创伤中找寻到了意义,而那些未获成长者,往往不能从创伤中发现意义(Davis,Wohl,&Verberg.2007)。除上述因素外,目标的性质与创伤后成长也有关。创伤后成长与内源性目标和外生性目标间相对重要性的变化相关联,表现为内源性目标变得更为重要(Ransom et a1.,2008)。最后。历经创伤并获成长者,将获得苦难人生的回报――智慧(wisdom),它能通过对不确定性的认识与管理等三个维度来激发创伤后成长(Linley,2003)。

2.4 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

实际所获得的社会支持对创伤后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这一发现在许多研究中都得到了证实(Karanci & Erkam.2007;Schwarzer,Luszezynska,Boehmer Taubert,&Knoll,2006),不仅如此,感知到的支持对成长也有促进作用。Weiss(2004)研究发现,仅感知得到丈夫的支持,患癌症的妻子都会报告出更多的成长,而与那些体验到成长的癌症幸存者有简单接触的被试相比,那些未有接触者会报告更少的成长。另外,来自重要他人(如伴侣)对疾病的认知和情感因素与患者本人的创伤后成长也显著相关(Manne eta1.,2004),哪怕仅有来自朋友的支持也能对创伤后成长有所助益(Lev-Wiesel&Amir.2003)。Leehner和Antoni(2004)认为,由社会支持构筑而成的团体环境是创伤后成长得以发生、发展的土壤,因为它为创伤经历者提供了一个可以交流观点、获得新的思想和信念以及共享创伤体验的平台,而这些都有利于当事人认知图式的重构和适应。

研究发现,使用问题导向和宿命应对策略(fatalistic coping strategies)频率越多者,其在与压力相关的成长量表上得分越高(Aslikesimci&rulin,2005,),而具有积极性质的应对方式也与创伤后成长的多个维度有高的正相关并能显著预测成长(Bellizzi&Blank,2006)。另外,情绪中心的应对策略也能导致更高水平的与压力相关的戎长(Goral et aI.,2006)。研究还发现,创伤后成长的领域与应对机制密切相关,也即不同成长领域与不同的应对机制相关(Morris,Shakespeare。?inch,&ScoR,2007)。另外几项纵向研究还发现,研究开始时的积极重评策略能够有效预测12个月时的创伤后成长(sears,Stanton,&Danoff-Burg 2003),而在骨髓移植前,那些使用积极重评等应对方式的被试会报告出更多的创伤后成长(Widows,Jacobsen,Booth-Jones,&Fields.2005)。

最后,除上述因素外,研究也发现情绪对创伤后成长有影响。正性情绪对心理活力具有显著的直接作用,而负性情绪则通过自尊对心理活力产生间接作用(Abraido-Lanza et a1.,1998),在间隔9个月的三个时间点上,情绪表达和情绪加工对患者本人及其伴侣的创伤后成长有显著的预测作用(Manne et a1.,2004),与那些低正性情绪、高负性情绪以及正负性情绪都低的人相比,那些具有高正性情绪和低负性情绪者,具有最高水平的能从创伤中获得活力(thriving)的能力(Norlander,Sehedvin,&Archer,2005),手术后幸存者在手术前的负性情绪对1年后的创伤后成长水平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Thornton&Perez.2006)。

综上所述,对创伤性事件的认知评估而非客观的严重程度是创伤后成长发生的重要条件,但两者到底为何种关系仍不清楚。时间长短并非表征创伤后成长发生过程的有效指标,因为现有的横断研究混淆了时间与创伤后成长的积极成分和幻想成分间的关系。总的看来,在乐观、韧性、自我效能、自尊、外倾与开放性上得高分并作稳定、广泛和内在归因的那些非白人的年轻女性.当其认为创伤事件非常具有挑战性和震撼性,对该事件进行深层次的认知加工和积极沉思,并采用了适应良好的应对策略,在有重要他人实际提供的或自己感知到的支持下,更易报告发生了成长,并且具有更高的创伤后自我恢复和发展的潜能以及对创伤更强的抵抗力,创伤后也有更高的身心机能、心理健康、幸福水平和更低的心理痛苦感水平。另外,正性情绪对成长有正向的助益作用,而负性情绪对成长的作用则不明确,其作用机制可能受到创伤事件发生的时间、对创伤事件的认知评估及应对策略的调节。

3 创伤后成长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成长与适应良好和高健康水平有关。从横断研究来看,成长与抑郁显著负相关(siegel et a1.,2005),与情绪上的痛苦(emotional distress)负相关(Urcuyo et a1.,2005).与适应水平正相关(MeCausland&Pakenham,2003)。从纵向研究来看,与压力相关的成长能有效预测6个月后的积极心理状态(Park & Fenster,2004),益处寻求对表征积极结果的一些心理指标,包括生活满意度、正性情绪和动态调适,均具有强的直接作用(Pakenham,2005),而人际关系方面的获益与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残疾程度及心理痛苦程度显著负相关,并且获益组的心理痛苦程度显著低于无人际关系获益组(Danoff-Burg&Revenson,2005),在术前1周及术后1个月和12个月的三个时间点上,益处寻求在前两个时间点上的变化能够显著预测第3个时间点上的抑郁、生活质量及对健康的担心水平(Schwarzer et a1.,2006)。但也有一些研究发现创伤后成长与心理健康的恶化无关或正相关。研究发现益处寻求与抑郁无关,与高焦虑和高愤怒水平有关(MohL Dick,Russo,Likosky,&Goodkin,1999),先天脑损伤病人的焦虑和抑郁得分与创伤后成长显著正相关(Mcgrath&Linley,2006)。而乳腺癌幸存者在创伤后成长上的得分与在抑郁自评量表(cES-D)和gyff心理幸福感量表(Ryff's

Well-Being Scales)上的得分也无关(cordova,Cunningham,Carison,&Andrykowski,2001,),与生活质量也无关(Thomton&Perez,2006)。研究甚至还发现,目睹一系列恐怖和暴力事件的被试,其创伤后成长与更高水平的心理痛苦相关(Hobfoll et a1.,2007)。

创伤后成长与心理健康间关系的不一致,有许多可能的解释:其一,创伤后成长与心理健康的恶化间的无关或正相关,反映了创伤后成长能与心理痛苦共存这一事实。譬如,那些历经丧子之痛的父母会在好些年里频频报告其体验到的痛苦.但同时也会报告体验到了创伤带来的成长(Tedischi&Calhoun,2004)。其二,各研究大多以成长和表征心理健康各指标的总分作为分析单元,这既掩盖了创伤后成长的多领域性以及各个成长领域自身发生发展的特殊性,也会使数据分析发现不了某一具体的成长领域与心理健康某一子指标间的关系情形;其三,成长与心理健康可能并非如大多数研究者所预设的那样,是线性关系,而可能是曲线关系。对两个乳腺癌患者样本在术后1年及术后5-8年的追踪研究就发现,与益处寻求处于中间组的被试相比,高低益处寻求组均有更好的适应(Lechner Carver,Antoni,Weaver & Phillips,2006)。其四,有许多研究表明,成长与心理健康要受到认知等许多变量的调节。创伤发生的平均时间、研究中是否使用特定的测量工具、样本中少数民族被试所占的比例(Helgeson et a1.,2006)、癌症等疾病所处的发生阶段(Tomich&Helgeson,2004)以及乐观和正性情绪(Cordova et a1.,2001)都对成长与心理健康各变量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4 研究展望

对创伤后成长本质的进一步探究亟待解决以下问题。第一,指称同一现象的不同称谓是否真具有完全的可替代性?从现有研究来看,对癌症等疾病加以研究的学者大多采用益处寻求,而对丧失亲友、自然灾难和偶发事件的研究,则大多采用创伤后成长,而有关校园压力等的研究,则更多采用的是与压力相关的成长,这到底反映的仅是各研究者在学术背景、研究领域和使用偏好上的差异,还是暗藏着内涵和本质的不同呢?有研究发现,益处寻求、创伤后成长与积极重评这三者间尽管紧密相关,但却可能是不同的结构(Sear et a1.。2003)。另外,未来研究还须注意弄清创伤后成长与韧性、坚韧、乐观及凝聚感等概念的区别(Tedeschi&CMhoun,2004)。第二,引发创伤后成长的事件非得具有危机性和挑战性吗?从现有研究来看,激发成长发生的事件既可能是非常严重的身体疾病,也可能是相对轻微的压力事件,还可能是自然灾害、战争和交通事故,甚至也可以是因见证别人的疾病而带来的替代的痛苦体验(cadell,2007)。既然成长是个体主观感知到的(self-perceived posttraumatie growth)(Zoellner&Maercker,2006),那么符合逻辑的推论是,任何一件事件,无论严重程度如何,都有可能令被试感知到成长,只要创伤信息与事发前个体所持的有关自我和世界观念(worldassumptions)不相符或相互冲突,并有可能动摇其事发前的假设,成长就可能发生(Joseph&Linley,2005)。第三,创伤后成长具有领域特定性吗?特定的成长领域是否与特定的创伤事件相关联,成长是否为具有整合性的单维结构,只要发生,就会显现在各个领域?还是发生在不同的领域,各个成长领域各有其不同发展趋势和规律,并受不同因素的影响,而且与心理健康有着各自不同的关系?第四,成长一定只有现实面,或只有幻想面吗?Taylor(1983)认为,积极幻想在成功应对创伤的过程中不但是必须的,而且个体从创伤中痊愈还有赖积极幻想。但创伤后成长肯定也不只是一种幻想(Tedeschi,Calhoun,&Cann,2007),它也可以被理解为发生的事实(Sumalla,Ochoa,&Blanco,2009)。Zoellner等(2006)认为区分二者有赖于随时间的流逝,被试所使用的不同认知策略重要性的相对变化。第五,成长难道只是创伤后的结果吗?尽管从词面意思来看,创伤后成长一词表明成长是创伤后的结果,但不同研究者仍或者将其看成是创伤性后的结果,或者看作是一种应对策略,或者是一个过程(Maercker&Zoellner,2004)。

篇2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课程观 心理健康课堂教学 教学模式改革

一、后现代主义理念与后现代心理课程观

后现代主义,也称后现代思潮,是20世纪中西方发达国家由“现代工业社会”转入“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时而出现的一种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想是既具有多元性特征,同时又具有某种一致性的思维方式,它是一种企图在思想上解构和超越现代哲学和文化理念的新兴的思想潮流。所以从实质上来说,后现代不属于时代意义上的一个历史时期,而是特指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标新立异,彻底的反传统、反权威。其主要特征首先是反对理性至上和科学至上;其次反对基础主义,倡导差异性及不确定性;第三是主张多元论,反对中心主义,反对一元论;最后是对理性和科学带来的自由和解放观念的怀疑。

虽然后现代主义思潮带有一定的尝试性、极端性,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使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出现扭曲化,后现代主义心理学的产生,势必会影响着社会物质形态与精神文明建设,其思想发展顺应社会发展、社会潮流和科技进步的要求。后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是一个相对开放的自我表现调节,是对原有的固化模式的冲击,后现代课程观是一种全新的课程体系。后现代课程观提倡的是主观性、个体性、多元性,从深层次研究了课程的本质,其核心体现在过程思想和复杂性理论,后现代课程观为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与发展空间,倡导师生共同探讨新知识,使师生间的知识探讨与传播更加具有支持性与批判性。

二、后现代主义理念下的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建构后现代主义理念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

“块茎”是植物学的一个概念,吉尔.德勒兹在《千高原》哲学理论思想中提出的块茎理论很适合后现代主义理念下的心理健康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块茎模式是一个开放的多维理念,从字面就可以解读出这一模式能够使课程结构充分的联系在一起,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制约,在各个块中都可以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和老师的不同性格特点,从而生成不同的课程起点。

在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影响下,心理学由对普遍的、客观的、抽象的知识的追求转入对当下的、局部的、有用的知识追求。因此在教学中,应在不否定实证研究的前提下,学会用后现代主义的思维方式和视角重新审视心理健康课程的课程设计,采用多元化的方法,吸收其他学科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建立起新的教学模式。后现代主义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建构涉及的范围应该更广,具体的、情境性的、实际的、前瞻的知识更加受到重视。

(二)后现代主义理念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后现代主义解构传统的只注重知识传授,却忽视能力、素质培养的目标体系,建立在后现代主义之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互动.反思.分享”型教学模式,在心理健康教学中,能够形成一种动态的教与学的统一过程,注重情境,要求人人参与,共同分享,通过“参与、体验、交流、反省、模拟”的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课堂教学与自身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后现代主义所倡导的价值介入,即知识的具体运用和现实问题的解决。

1.参与。后现代主义强调更多的以人为本,重视教育情境创建,反对固有的教导模式,倡导自主式、对话式、探索式教学,教师与学生通过相互作用,共同得到升华。所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心理教育的渗入,增强互动,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通过一些课前活动,如游戏、辩论、绘画、纸笔练习、冥想等提高学生的兴趣,让每个同学参与其中,拉近师生距离,才更容易达到课程教学目标。

2.体验。后现代主义主张开放性,关注真实生活的人的心理状态、心理活动、心理变化、心理过程。通过互动的、参与的方式来研究主体内在的心理。体验旨在通过课堂上的情境感受,使学生产生内心的认知与情感冲突,在自身的感受中获得启发。如在团体心理辅导中,可以设置小游戏《同舟共济》,让学生参与到游戏中,体验到自己作为团队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怎样办团队的荣辱而付出。

3.交流。后现代主义注重语言研究,强调语言在人的社会发展、人际交往和思想沟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运用多元研究方式,转换心理研究视角,通过语言的重构,分享感受和看法,认清自己的观念和想法,,以改变自我认知找寻自身重建的能量和动力。可以进行论坛式的定向交流,也可以采用自由交流的方式,旨在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

4.模拟。后社会主义强调存在,却强调过程,认为互动的主体间的差异性,通过差异和互动的思维方式,认识多层次、多维的心理演化过程。模拟也是情境模式下的一种心理体验,比体验阶段更高了一个层次,通过角色扮演或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学会主动关注自己内心的认知,并通过对比,了解到认识偏差,进入深入地探讨阶段。

5.反省。主义重视人的能动性和自我调节。在心理健康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主体的自我认识、自我剖析以及自我评价,完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自我探究、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以达到自我改善和自我提升的目的。

后现代主义理念以及后现代课程观对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和长足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其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但是后现代主义在反权威、反传统、反科学名义下,对科学主义心理学的全盘否定,既有其进步色彩,也有偏颇之处,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要以立足传统,推陈出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扬弃的眼光来利用后现代主义理念,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张云超.权力话语的另类表达――福柯权力哲学思想研

究.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马鹏云.教育中的生活体验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

(23)

篇3

关键词:体育锻炼;心理健康;中学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追求健康的意识不断增加,也逐渐意识到健康对中学生的重要性。目前,正是中学生长身体、学知识的黄金时期,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学习紧张,性格内向,缺乏锻炼,加之家庭压力,社会的影响等种种原因,常常被一些心理疾病困扰,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身体健康。因此,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显得越来越重要。作为促进心理健康重要手段之一的体育锻炼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心理健康起着积极的作用,对中学生的智力、人格、情绪、自我概念等不同的心理健康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及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

1.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是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健康的全面关注的表现。不同学科的学者对心理健康有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国际心理卫生协会把心理健康定义为:心理健康是人在身体、智能以及感情上,在与他人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志为: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高效率的生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和麦特曼提出了心理健康的10个标准:(1)有充分的安全感;(2)充分了解自己,并能估计自身能力;(3)生活目标,理想的确定要切合实际;(4)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5)能持有个性的完整和谐;(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适度的情绪控制和表达;(9)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展个性;(10)在不违背道德规范的情况下,适当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国内学者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有:(1)智力正常;(2)能够正确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3)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健康;(4)正确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自我评价;(5)意志健全;(6)能够从心理上接纳自己;(7)行为符合公认的行为规范;(8)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9)能积极主动地适应新环境,调节、平衡各方面的心理冲突。

2.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我国中学生大多属于心理健康者,但也有约占10%的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及精神分裂等方面。社会的高速发展在给我们带来日益丰富的物质享受的同时,也使我们的身心受到更多的心理困扰,承受更大的精神压力。而体育锻炼是促进心理健康的有效手段之一。迄今为止,已经有许多学者就体育锻炼与一些心理健康指标(如情绪、个性、人格、自我概念、认知过程等)之间的关系,以及体育锻炼对心理疾病(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二、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体育锻炼对中学生智力的影响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自己的智力水平,不仅使锻炼者的注意力、记忆、反应、思维和想象等能力得到提高,还可以使其情绪稳定、性格开朗、疲劳感下降等,这些非智力成分对人的智力水平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2.体育锻炼对中学生情绪状态的影响

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的指标。人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经常会产生忧愁、紧张、压抑等情绪反应,体育锻炼可以转移个体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使人从烦恼和痛苦中摆脱出来。中学生常因名目繁多的考试、相互间的竞争而产生持续的焦虑反应,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可使自己的焦虑反应降低。

3.体育锻炼对人格的影响

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格的形成及其发展与人的行为活动密不可分。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锻炼者自己是活动的主体,这样有利于思维活动与机体活动的紧密结合,从而促进人格的发展。Brawley研究指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更易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著名学者麦亦尼认为,游戏和运动具有启发创造性、消除紧张、保持友谊、使人乐观等心理保健价值;还有一些研究发现,体育锻炼还可以增强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等。

4.体育锻炼对自我概念的影响

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对自己的身体、心灵、思想和情感等的整体评价,它是由许许多多的自我认识组成的,包括“我是什么人”“我主张什么”“我喜欢什么”“我不喜欢什么”等等。由于坚持体育锻炼可使体格强壮、精力充沛。因而体育锻炼对于改善人的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至关重要。

身体表象是指头脑中形成的身体图像。身体自尊主要包括一个人对自己运动能力的评价,对自己身体外貌(吸引力)的评价,以及对自己身体的抵抗力和健康状况的评价。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与整体自我概念有关,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对身体表象的不满意会使个体自尊变低(自尊指自我概念的积极程度),并产生不安全感和抑郁症状。有研究表明,肌肉力量与身体自尊、情绪稳定性、外向性格和自信心呈正相关,并且加强力量训练会使个体的自我概念显著增强。

三、合理的运动负荷与心理健康

只有根据自己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来参加体育锻炼才能促进心理健康,反之会给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体育锻炼应因人而异,两种不同的锻炼方式:一种锻炼方式是散步、慢跑,另一种锻炼方式是踢足球、打排球、练习体操与放松练习相结合,每周3~5次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每次锻炼时间20~30分钟。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联系,身体健康寓于心理健康,不良的心理健康会影响身体健康,科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而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中学生整体身心健康水平,关系到民族的兴旺和国家的未来。因此,积极、科学地参加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培育一代新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于晶.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2,4(4).

[2]赵玉梅.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中等教育研究,2006.

[3]张力为.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因素.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

篇4

关键词:大学生 体质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067-01

1 引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地不断提升,民众有更多的财力来提升自己子女的生活水平。理论上而言,生活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学生有更加充足的财力和物力进行身体锻炼;但从现实角度来看,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学生体质的整体水平不断趋于下降。除身体健康外,我们还要更加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影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很多,其中体质与其心理健康是否存在关系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2 相关概念界定

2.1 体质概念界定

体质,即人的身体质量,它是在先天性和后天性基础上表现出的外在身形结构、生理结构和心理结构等组成的具有相对综合和固定的特点。它包括了外在的身体、内在的生理、心理健康以及表现出的对环境的适应,运动能力等方面。

和其他生物不同,人在进行相关活动时,除了看得到的物质活动,还包括相应的思维、情绪、情感等抽象的心理活动,这些是难以被察觉到的;一方面,心理活动需要相关的生理活动作为基础,而心理活动也可以对生理活动的产生、发展进行一定的控制,所以说,生理和心理两种活动本身就是密不可分且相互统一和联系的。

2.2 心理健康概念界定

随着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其概念的理解也更加多样化,到目前为止,相关心理健康概念的表述也越来越多,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中的心理百科全书中提到:“心理健康作为名词时是特指一种状态,主要指此时的个人在和外界相处时所获得的自我满足,能否较好的融入社会,当其作为动词时,指的是为维持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减少精神不安等所付出的努力,在这两点上,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有相似的概念。教育部出版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也为心理健康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一是心理健康主要指此时的个人在和外界相处时所获得的自我满足,能否较好的融入社会,二是指的是为维持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减少精神不安等所付出的努力,该标准还要求学生要养成积极乐观的心理素质,学会自我排解情绪和自我发泄,形成坚强的意志形态,更好的开展学习活动。

2 体质健康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长时间以来国内外专家始终都在进行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研究,并且研究成果也在不断的突破。体育美国学者迪什曼从事游泳、慢跑、骑自行车、力量训练与跑步等体育活动的研究,发现这些运动能够有效治疗抑郁症,据统计可高达85%。伯格(Berger)等人的研究表明,很多体育活动像游泳、慢跑、有氧体操、健美训练、帆船、瑜伽、放松训练等运动种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节情绪。另外,中等强度(最大吸氧量的60%一75%)的体育锻炼经过规律化,每次活动持续20-60分钟也能够缓解情绪。

从刺激与反射的层面上对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进行深入的分析,心理学指出,事件的起因和结果经过持续的反馈可转化为相互强化作用。例如:人的行为模式与自我概念形成相互强化的反馈全,也就是积极(消极)的自我概念带来积极(消极)的行为,但是积极(消极)的自我概念可通过积极(消极)的行为实现巩固。若是将心理健康转化为行为模式,则良好的身体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会推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但是不良的体质健康肯定会引起不良的心理健康,相反不良的心理健康能够使得学生对自己的体质健康产生怀疑,也不喜欢积极的投入到强化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的行为中,进一步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此类消极的相互影响作用可导致学生的健康状况出现问题,想要使得这样的状态得到有效的改善,就一定要基于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外部环境出发,利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影响学生产生正确的信念系统,继而利用合理情绪模式创建正确的行为模式,可以很大程度的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

3 身体锻炼对心理产生积极影响的探索

季浏基于国外近期的资料得出关于体育活动的心理健康效益的结论:强化唤醒水平、降低应激反应、消除疲劳、增加社会满足感、治疗心理疾病。

蒋碧艳,祝蓓里利用《简式心境状态剖面图》中国修订版和《运动力量等级量表一》,根据上海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深度研究。其结论体现出体育锻炼能够缓解抑郁、紧张、愤怒、疲劳、慌乱,提高和自尊感,运动量与心理健康可呈正比例,体育乐趣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运动的坚持性。

结合以上论述,尽管锻炼身体能够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的探索目前也没有确定的结果可供参考,但是专家的不断探索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心理健康问题中恰当的运动锻炼具有积极作用,占重要地位。

4 结语

身体和心理的健康问题存在着潜在的关系,人类的遗传特点是心理和生理相同的物质前提,环境和教育则是构成其结构的主要因素。运动锻炼的意义体现了人们身体和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许多联系,并且两者之间互相制约。心理健康状况随着体质地提高而有所提升。所以作为教育从业人员,应该指定合理的教育计划,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以此降低学生心理健康疾病的发生,这对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此外,应该增加高校体育课程的时间,学校应该将学生的适宜体育锻炼提上教育议程,以体育课程为理论,提供有效的根据。

参考文献:

[1] 侯乐荣,张艺宏,秦朗,居媛媛.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J].卫生软科学,2010,24(3):229-232.

[2] 包晓明.运动营养干预对增强北京市中学生体质的效果评价[D].泰山医学院,2011.

[3] 季浏.身体活动与心理健康[J].天津体院学报,1994,9(3):16-21.

篇5

关键词:体育锻炼;大学生;心理健康

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不惜伤害自己及他人的事件屡有发生,且有上升趋势。如2004年2月23日发生在云南大学的四名大学生被杀的“马家爵杀人案”,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体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体育锻炼的独特功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1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健康是人类生命延续的基础,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健康的诠释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人们对客观世界和自身的认识不断深化,从而对健康的认识更加确切,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界定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衰弱,而是保持体格方面、精神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完善状态。即应该从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三方面来对人的健康进行评定。

随着健康意识地不断更新,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能保持同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并将个人心境发展成为最佳的状态。即心理健康是指人在生活中能保持稳定的情绪、敏锐的智力和具有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能力的心理状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成员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社会上心理疾病的患者与日俱增。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目前至少有5亿人存在各种精神心理问题,约占全球总人数的10%。大学时期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发展趋于成熟的时期,大学生由于学习、择业、交友、经济压力和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因素的影响,精神负担过重,因而导致了许多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国家教委于1989年在全国范围内对12.6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抽查,结果表明,在校20.33%至25.63%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近年来,大学生中因此而引发的出走、休学、退学以及自杀、凶杀等恶性事件也呈上升趋势,尤其让人忧虑的是这一数字近年来呈不断上升趋势。据最新公布的统计,30%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马家爵杀人案”便是由于心理问题引起的极端行为事件,因此心理问题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首要问题。

2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体育锻炼作为促进心理健康的有效手段之一,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体育教育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既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有关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表明,各项体育活动都需要参与者具备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坚定的信心、勇敢果断的意志等心理品质作基础。长期的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心理健康,治疗心理疾病。迄今为止,己经有许多学者就体育锻炼与一些心理健康指标(如情绪、人际关系、认知过程等)之间的关系,以及体育锻炼对治疗心理疾病(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因此,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时代赋予学校体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2.1体育锻炼促进智力发展智力是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即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的综合,其核心是抽象思维能力。体育锻炼对人的感知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方面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经常从事体育活动和身体锻炼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增强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功能,使大脑充分获氧,进而使记忆力增强,思维更加敏捷灵活。体育运动还可以增强大脑兴奋和抑制过程的转化能力,从而加强神经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反应性和灵活性,对智力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2.2体育锻炼对自我概念的影响自我概念是指个体主观上对自己的身体、心理、思想和情感等的整体评价,它是由许许多多的自我认识所组成的。由于体育锻炼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它总是与人群发生着交往和联系,因此,人们可以通过进行体育锻炼来达到增强体质、调节心理问题、提高自己适应环境和适应他人的能力。许多研究表明,体育锻炼有助于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如,Valliantetal(1985)有关体育锻炼对老年人认知和生理影响的研究发现,锻炼者自我概念在体育锻炼后有显著的加强。Plummeretal(1987)有关有氧锻炼对女大学生自我概念影响的研究指出,经常参加锻炼的受试者比习惯于坐着的受试者自我概念分数高;Woelke的研究结果发现,运动参与者的身体知觉能力高于非运动参与者。Salokun以青少年为受试对象,探讨篮球、曲棍球对于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影响,结果发现,体育运动训练对于自我概念的发展具有正面的意义。

2.3体育锻炼改善情绪状态情绪是个体心理体验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社会生存和适应的必要机能。长时期的情绪压抑和紧张是导致其他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体育活动能有效调节人的情绪,能带来流畅的情绪体验,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活泼愉快、积极向上的精神。体育活动能够使学生不良情绪得到合理形式的宣泄,使学生的精神状态达到平衡和缓和。从而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疲劳,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体育运动的不同项目,不同的运动强度、速度、幅度和节奏对人的心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可以破坏心理障碍患者的消极心理导向,消耗他们长期聚积的大量不良的心理能量,为郁积的各种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公开、合理的发泄口,达到心理平衡。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会随着身体运动加强而逐渐降低强度,激烈的情绪在体能的消耗中逐渐减弱。

许多研究也发现,经常参加愉快的、非竞争性的或有节奏的体育锻炼会形成良好的情绪状态。如,Mclnman等人(1993)对运动后的受试者立即进行了测量。发现他们的焦虑、抑郁、紧张和心理紊乱等水平显著降低,精力和愉快程度显著提高。Berger(1993)也认为,有规律地从事中等强度体育运动,有助于情绪的改善。

2.4体育锻炼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是衡量其能否适应社会的重要标志,同时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必不可少的条件。体育活动不仅是一种个体活动,更是一种社会性活动。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通过手势、表情、身体动作等进行交流与互动,能够满足其交往的心理需要,克服孤僻、忘却烦恼,增强社交能力,改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Brawley研究指出,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更易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著名学者麦亦尼认为,游戏和运动具有启发创造性、消除紧张、保持友谊、使人乐观等心理保健价值。还有一些研究发现,体育锻炼还可以增强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等。

2.5体育活动能够治疗某些心理疾病据国外报道,许多国家已经将体育活动作为治疗心理疾病的一种方法,根据学者Kyan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750名心理医生中,有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手段来消除焦虑症,80%的人则认为体育活动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临床研究表明,慢跑、散步、太极拳等中低强度的有氧体育活动,对治疗抑郁症和抗抑郁症效能十分明显,能减轻症状、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而中等强度体育锻炼对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有着积极的作用。Hayden等人(1984)有关有氧锻炼与焦虑和抑郁关系的研究发现,长期有规律的锻炼者比不锻炼者在较长时间内很少焦虑和抑郁。还有研究结果显示,身体锻炼可以帮助精神病患者改善情绪、增强自我观念和提高自制能力。总之,体育锻炼对心理障碍患者的情绪调解有明显效果已被大多数心理医学工作者所认同。

此外,体育锻炼对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不怕艰苦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总之,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是当代大学生成才和成长的重要保证。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的热点,解决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迫在眉睫。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中,体育教育可发挥着重要的独到的教育功效。体育锻炼作为治疗心理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已经得到了许多国家的广泛关注。作为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适应新时期高校体育改革的步伐,应该摈弃传统的健康观念,树立身心并重的健康观念;努力提高自身心理发展水平,不断深入地研究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采取有效的体育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有的方矢的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理念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刘丽霞.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因[J].高教论坛,2005,(1).

[2]梁剑芳.从马家爵案看现代化人的心理健康[N].南方日报.2004-3-25.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1-18.

[4]高强.体育健身的科学基础[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207-212.

[5]丁雪琴.体育与心理健康[N].中国体育报,2001-3.

篇6

关键词: 体育锻炼; 心理因素; 心理健康; 锻炼干预

中图分类号: G8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1-0108-02

一、前言

在运动心理学领域,身体活动是个上位概念,它是指任何由骨骼肌肉产生的导致能量消耗的身体移动,包括体育锻炼以及职业劳动。也有学者认为,身体活动是指那些能量消耗高于休息时新陈代谢水平的人类活动,通常指那些日常生活中经常进行的有助于健康的身体活动,如有规律的长时间散步、骑单车、爬楼梯等等。而体育锻炼则包括各种与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和耐力、柔韧性和身体成份等有关的活动形式,它通常指那些有计划、有规律、重复性的、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能为目的的身体活动,如慢跑、举重等。

(一)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研究的背景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研究进展比较缓慢。这一方面与人们对体育锻炼的态度有关,另一方面,也受到生物医学领域大脑-机体二元论观点的影响,该观点认为,身体和心理相互分割,所有的疾病和身体不适都与解剖结构的变化和生理过程的紊乱有关,与大脑无任何关系。因此,这种身心分割的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研究的进展。进入20世纪70年代之后,社会环境的变化使运动心理学家们开始将注意力从研究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转移到研究普通人体育锻炼的心理状态,锻炼心理学因此迅速地发展起来,成了大家共同关注的重要研究领域。

(二)都市环境的变化以及工业化国家这疾病率与死亡率的改变

20世纪70年代,一些与生活方式有关的慢性疾病、不适或损伤变成了死亡的主要原因,而此前,一些传染性疾病如流行性感冒、肺炎、胃肠炎等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此后,人们开始关注疾病的预防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且越来越多的人也意识到作为健康行为之一的体育锻炼有着积极的身心效应,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减少疾病,还能够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愉悦感。因此,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也被受广泛的注意。

(三)导致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得到发展的一个因素

医疗费用上升、余暇时间增多、传统治疗手段有限等因素的出现是致使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研究得到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现代社会中,各种各样的医疗器械不断出现,其使用价值局限很大,价格也非常的昂贵,如一盒五行针价格在100-200元之间,这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就是近半个月的收入了;都市上班族现在的假期越来越多,闲暇时间就多了,而玩的机会也普遍上升,上网打游戏,使其大脑受到辐射,严重得影响了自身的发展。很明显,体育锻炼是一种非常经济、合算的健康行为。因而,体育锻炼也开始受到人们的欢迎,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和身体活动纷纷涌现出来,而锻炼心理学也就因此又寻回了其存在的社会价值。

(四)现代人健康观念发生了变化

健康的内涵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三个方面,表现为个体生理和心理上的一种良好的机能状态,亦即生理和心理上没有缺陷和疾病,能充分发挥心理对机体和环境因素的调节功能,保持与环境相适应的、良好的效能状态和动态的相对平衡状态。现代人在健康观念上发生的变化,是促进锻炼心理学发展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人们对健康和疾病有了全新的理解,健康不再被看作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被看作一种良好状态的存在。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这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健康和疾病是生物、心理、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这也为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出现了大量关于锻炼的心理疗效的研究,其中很多涉及到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的锻炼疗法,如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酒精或药物依赖等。据统计,1983年至1990期间,对抑郁群体的研究增加了约40%,有23项研究是针对锻炼的抗抑郁效能,有42项研究是针对焦虑、心境和其他自评症状,另外还有一些研究是对抑郁、焦虑以及自我概念等所进行的元素分析。此后,研究者又对锻炼处方、锻炼动机、锻炼人群、锻炼干预等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讨。

二、心理健康的含义及衡量标准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其影响因素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等方面。因而它既是一种医学现象、心理现象,同时又是一种社会现象。对于什么是心理健康,理论界一直众说纷纭,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心理健康进行了解释。在《心理学百科全书》中,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卫生,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1)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情况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2)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心理健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心理健康,其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广义的心理健康则是以促进人们心理调节、发展更大的心理效能为目标,使人们在环境中健康地生活,保持并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更有效地为社会和人类作出贡献。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关于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一直是一个争议颇多的话题。国际心理卫生学会确立的心理健康标准是:身体、智力、情绪反应协调,能较好地适应环境,在人际关系中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心理健康的具体标准为:认知过程正常,智力正常;情绪稳定,乐观,精神舒畅;意志坚强,做事有目的、计划、步骤、方法,能克服困难达到目的;人格健全,性格、能力、价值观等均正常;养成健康习惯和行为,无不良行为;精力充沛地适应社会,人际关系良好。季浏(1995)指出,心理健康的标准至少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智力正常;(2)适当的情绪控制能力;(3)对自己能作出适当的评价;(4)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1]。王极盛(1998)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为:(1)智力正常;(2)心理特点符合年龄;(3)情绪稳定而愉快;(4)意志健全;(5)行为协调;(6)人际关系适应;(7)反应适度[2]。

三、体育锻炼造成的心理耗竭

心理耗竭的含义及测量。

心理耗竭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它是一种运动应激症状,它是指运动者在运动中因长期无法应付的运动应激而产生的一种耗竭性心理生理反应,它与运动者的认知因素直接相关。有研究者认为,心理耗竭是一种综合症,是体力和情感被耗尽、运动被贬值和运动表现不佳的综合表现。心理耗竭不仅损害心理健康,而且往往会直接导致运动者中途退出锻炼。其主要症状如下:失去活动的欲望;失眠;躯体和心理上的精疲力竭;消极的自我意识;头痛;心境变化;药物滥用;价值观和信念的变化;孤立感;焦虑等。

应用最为广泛的心理耗竭测量工具是心理耗竭量表,它主要用来测量自我报告的疲劳感的频率和强度。该量表主要测量心理耗竭的三个成分:(1)心理上的耗竭:自我感觉精疲力竭。(2)去人性化:消极的自我意识和一种对生活、工作、他人的消极态度。这是一种对人疏远的感觉和宛如行尸走肉般的经验。(3)个人成就感:是一个人具有胜任能力和成功愿望的感觉。疲劳者常常会感到低成就感,这通常是由于自己感到缺乏控制情境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颜军等.体育运动对神经心理免疫影响的研究述评[J].体育与科学,1999,18(5):48-52.

[2] 王极盛.体育心理健康的标准[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8(2):21-25.

[3] 颜军.运动损伤与运动性疲劳的心理因素[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52-55.

[4] 王长生.体育健身中的心理疲劳及其疗法[J].湖北体育科技,2000(2):61-64.

[5] 简耀辉等译.竞技与健身运动心理学[J].台湾运动心理学会,2002(3):44-46.

[6] 符明秋.季浏.当代运动心理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94-203.

篇7

心理健康对于一个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其特征如下:①智力正常。这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劳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②情绪稳定与愉快。这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它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意味着机体功能的协调。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行为协调统一,受意识的支配,思想与行为也是统一协调的,并有自我控制能力。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与思想相互矛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混乱,语言支离破碎,做事杂乱无章,那么他就应该进行心理调整。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及虚弱现象。”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与我们传统的理解有明显区别――它包涵了3个基本要素:①躯体健康;②心理健康;③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社会适应能力是国际上公认的心理健康首要标准。全面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部分,两者密切相关,缺一不可,无法分割。这是健康概念的精髓。

不少人曾认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两个没有关系的概念。实际上,这是不正确的。在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心理健康每时每刻都在影响人的生理健康。一个人如果性格孤僻,心理长期处于一种抑郁状态,就会影响内激素分泌,使抵抗力降低,疾病就会乘虚而入。一个原本身体健康的人,如果老是怀疑自己得了什么疾病,就会整天郁郁

XIN LIWEI SHENG心理卫生寡欢,最后导致真地一病不起。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应该注意合理饮食和锻炼身体,另一方面更要陶冶自己的情操,开阔自己的心胸,避免长时间处在紧张的情绪状态中。当感到自己的心情持续不快时,要及时进行心理自我调试,必要时应到心理门诊或心理咨询中心接受帮助,以确保心理和生理的全面健康。

随着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所处的社会也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工业化、现代化、信息化、社会化、一体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时间越来越宝贵,人们越来越为效益所驱使,自主的、创造性的劳动和高级的智力劳动越来越多;人们的活动范围在不断拓展,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多。不可避免地要处理微妙复杂的人际关系;各种各样的竞争的强度也越来越大。

在现实生活中,有人整天愁眉苦脸、心烦意乱、以安眠药助眠,长期在苦闷绝望中挣扎、煎熬,甚至走向自杀的绝路;也有人终日以酒为伴、酗酒成性,打人骂人;有人与人敌对、冲突、犯罪;有人常常感冒,患高血压、关节炎等非器质性疾病,甚至身患绝症、早亡;有人不能和他人正常的交往及融洽相处,整日疑神疑鬼;有的夫妻不和、争吵、打闹、离婚……

篇8

【关键词】心理健康 幼儿园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5-017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心理健康受到的关注与日俱增。然而我国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均起步较晚,发展缓慢。尤其是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面临诸多困惑和问题,内容选择就是其中核心问题之一。

一 从“幼儿心理健康”概念的界定来看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当前,我国尚未对“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做出准确界定。因此,对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探析将以对其核心概念,即“幼儿心理健康”的考察为切入点。关于健康的定义,普遍为人们所认可的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47年提出的:“健康是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我国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使用了相似的定义:“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但究竟什么是心理健康,众多学者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至今尚未有定论。不过可以确定的是,研究者普遍认为不能将关于成人心理健康的界定直接推广到婴幼儿身上,婴幼儿心理健康有其独特性。

国外对幼儿心理健康的界定相对清晰。如美国0~3岁任务联合机构(Zero To Three Task Force)把幼儿心理健康定义为:在家庭、社区和文化背景下,儿童从出生到5岁才形成亲密、安全的人际关系,体验、调节和表达情绪,探索环境和学习方面一直发展的能力。总之,国外研究者普遍认同幼儿心理健康基本等同于健康的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甚至有研究者认为幼儿心理健康(early childhood mental health)与早期社会―情绪发展(early social-emotional development)可互换使用。因此,国外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也以促进幼儿情绪和社会性的健康发展为主。从内容来分析,《指南》中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涉及社会适应、情绪的表达和调控两方面。这与幼儿心理健康的定义也是相吻合的。

二 当前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存在的问题

第一,对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认识不清,存在概念混淆。不管是在理论研究中,还是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均存在对“幼儿心理健康”与“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界定模糊的现象,表现为:在当前少量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等著作中,大多偏重心理学,侧重对幼儿异常心理和常见的行为问题的介绍、诊断和治疗,这些内容对于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笔者认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问题预防为主要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应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概念做出区分。此外,在教育实践中,不少教师片面地将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幼儿心理与行为问题的诊断、个别心理辅导与治疗当作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以至于时常觉得力不从心或无从下手。

第二,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零散,缺乏有机整合。具体表现为:首先,在对幼儿教师的职前培养中,开设专门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高校少之又少,相关知识零散见于学前卫生学、幼儿园健康教育等课程。致使幼儿教师普遍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认识不清,常常出现重身体保健轻心理保健的现象,有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教育活动或在其他领域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活动数量十分有限;其次,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凌乱分散,除健康领域课程之外,大多体现在其他领域课程内容之中,如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引导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等。这些内容之间没有一个内在的联系和统一的观念,而且还有许多有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没有纳入到幼儿园教育之中(如性教育的缺失),或没有引起教育者的足够重视,这导致幼儿园在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时,大多只能借鉴其他相邻学科或中小学、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经验,而且整合不够。

三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选择的原则

第一,以促进幼儿情绪和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为主线,适当扩展。我们已经明确,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情绪和社会性发展为主。如张辉娟建构的幼儿园心育体验课程内容包括自我适应和社会适应两项主要内容。此外,研究者普遍对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扩展,内容涵盖了幼儿自我意识、意志品质、情绪情感、性教育、人际交往训练等方面。一项在上海实施的国际性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比比和朋友”课程包括了感情、沟通、建立和破坏关系、消解冲突、面对改变和失去、面对新环境的策略六个单元。毋庸置疑,这些内容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作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第二,侧重于预防幼儿可能在未来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而非解决幼儿已产生的心理或行为问题。需要明确的是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应主要针对全体幼儿,侧重于预防。对于个别化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予以个别辅导,而对于较为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障碍,教师不应也难以承担相应的治疗任务。及时识别并通过家园合作、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的帮助来解决这一问题才是更好的选择。

第三,具有共性的、时代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更值得学习。虽然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都有其价值,但是价值大小不同。如针对儿童遇到的共性问题 “我是从哪儿来的”、“不开心怎么办”等内容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就比以仅仅发生在少数幼儿身上的“攻击”为内容的活动显得更有价值。还有在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下出现的新问题,如过度依赖电视、电脑而出现的“电视孤独症”,大多数独生子女自私自利、耐挫折能力差等都可以纳入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中来。

第四,同一主题的教育内容可以在拓展教育内容的深度与广度的背景下反复开展。很多教师在找寻适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方面存在困难。事实上,为广大学者所认可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如情绪情感教育可以在幼儿的不同年龄阶段反复开展,但是在组织内容的时候要注意把握内容的层次性和系统性。如情绪方面的教育内容大概应遵循情绪识别―情绪表达―情绪调节这样的顺序。

参考文献

[1]郑晓边.幼儿园健康教育与活动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张建人.当前幼儿园健康教育的主要问题[J].学前教育研究,1998(3):12~13

篇9

一、人的健康与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这样定义:“健康乃是一种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这就充分说明了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人健康概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不光是生理健康,还有心理健康。人体的健康不应仅指躯体生理上的正常,还应包括正常的心理和健康的人格。心理健康表现为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适应与完好的一种状态。

近几年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新的健康概念:人的健康分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四个层次,并且后面的健康层次是以前面的健康层次为基础而发展的更高级的健康层次。

生理健康,指人体的组织结构完整和生理功能正常。人体的生理功能是指以人体内部的组织结构为基础,以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为目的,协调一致的复杂而高级的运动形式。判断心理是否健康有三项基本原则:其一,心理反映客观现实无论在形式或内容上均应同客观环境保持一致;其二,一个人的认识、体验、情感、意识等心理活动和行为是一个完整和协调一致的统一体;其三,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道德健康以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为基础并高于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发展。社会适应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适应,包括职业角色、家庭角色及学习、娱乐中的角色转换与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适应。

需要注意的是,人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当生理或心理方面产生疾病时,另一方面也会受到影响。比如,当生理上有病时,人会情绪低落,烦躁不安,易发怒;而当面临重大抉择而紧张焦虑时,人会胃口大减、失眠、头痛等。因此,健全的心理离不开健康的身体,健康的身体亦需要健全的心理。

尽管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是健康不可分割的部分,但是,二者在标准上有很大的差别。心理健康标准不像生理健康标准那样具体而又精确。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个相对概念,很难有一个精确的标准,因此一般采取“常态”和“变态”,或者“正常”与“异常”来做出划分。由于“常态”与“变态”、“正常”与“异常”之间的界限非常模糊,目前为止,心理卫生学界对心理健康的标准仍尚无定论。

此外,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完整的社会适应能力也是分不开的,一旦人的心理陷入了反常状态,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就会受到破坏,甚至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从而给个人和家庭带来极大的苦恼和不幸,乃至给社会造成危害。因此,没有疾病(包括生理的、心理的)仅仅是健康的最低要求,健康的目标应该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社会适应和更充分的自我实现。

二、心理健康是企业青工成才的基础

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工作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就业的严峻形势,青工在心理上存在多方面的压力:一是怕失去工作的压力;二是来自工作岗位本身的压力;三是来自整个社会不断加快节奏所带来的压力。相当一部分青工的心理素质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对压力和挫折,有的表现踌躇不前,有的自我封闭,更有甚者空虚绝望,严重影响了青工的成长和成才。青工是企业的主要劳动力,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生力军。从成才的意义上说,提高身心素质,维护身心健康,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青工人生发展的需要。心理健康对青工成才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心理健康可以促进青工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这是青工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青工的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

第二,心理健康是青工顺利工作的基本保障。在企业的工作过程是一项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于一身的十分单调的活动,长时间的工作,往往会引起身体疲劳和精神紧张。良好的心理状态,保持愉快、乐观的情绪,不仅有益于促进人的思维,而且有助于提高人的记忆力。相反,悲观、失望、苦闷、抑郁等不良情绪,不仅有害于身体健康,而且还会导致人的大脑机能失调,给正常的工作、生活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第三,心理健康是青工适应社会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目前我国企业状况和就业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在改制过程中的激烈变革必然会使青工心理上产生困惑和不安定感。因而,面对新形势青工要注意保持心理健康,培养自立、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使自己在变幻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做出选择适宜自己角色的正确抉择。

第四,心理健康是青工发展正确自我意识、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的基础。青工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表现为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气质主要是指情绪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气质所包含的特征外,还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当代青工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现为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较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等,这些有利于青工的健康成长,但对个体青工而言又具有不同的差异。身心健康的青工,都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能够客观评价自我,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既不自轻自贱,也不自视甚高,他们能以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勇敢地面对工作和生活的困难与挫折,积极进取,敢于拼搏。反之,身心健康状态欠佳的青工,往往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长期存在着自卑、忧郁、苦闷、悲观等不良情绪,以至于形成了人格障碍,并对工作、生活和社会适应造成不利影响。

三、加强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加强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因为个人的心理障碍与疾病不是被传染的,也不是外伤得来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由个人自己“制造”出来的。它只能通过个人的调适,包括在专业与非专业助人者的协助下的自我调适,经由一个类似再学习与再教育的过程,才能走向康复。因此,在维护个人心理健康的过程中,在心理障碍与疾病的预防、治疗的过程中,当事人自己的责任感、自我维护的意识与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青工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心理健康首先反映在一个人健康的人生态度上和价值观上,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是心理健康自我维护的第一要义。青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与否,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青工对生活抱开放态度,乐于吸取新经验;学会以积极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看待他人和自己;增强利他精神,在帮助别人、伸展自己的过程中增强自我价值感;增强敬业精神,在忘我工作的过程中使个人精神有所寄托。

第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参与集体生活。生活习惯是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嗜好是诱发大学生身心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青工应该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意识地参加一些高雅文明的娱乐活动,加强体育锻炼,并且要用坚强的毅力克服已有的不良生活习惯。青工要努力开放自我,积极地与他人交往,积极地参与企业的各种活动,例如企业内部的体育比赛、技能比武,革新竞赛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与他人进行思想的沟通和交流,取得心理的安全感。

第三,积极化解不良情绪,培养健康的情绪。由于现实社会竞争的激烈,再加上每个青工的心理承受力总是有限的,在一定的内外刺激下,在遇到强烈而持久的内心冲突,过大的外来打击时,难免会产生心理压力,引起心理的波动、失衡,从而诱发不良情绪。其实,心理健康的人,不是没有消极情绪的,而是在有了消极情绪时能理智地分析自己的情绪,及时地调控、化解自己的情绪,迅速地走出情绪困境以避免持续而强烈的消极情绪导致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要努力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了解和掌握心理活动的规律,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应保持乐观向上、勇于拼搏的人生态度和心境,并积极寻找正确解决问题、战胜困难的方法。

篇10

关键词:老年人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

当今社会医疗、经济保障基本健全,老年人物质生活提高,身体健康问题基本可以解决,而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关注较少。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老年人安享晚年、家庭发展及社会和谐进步。因此,在如今人口老龄化趋向加重、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堪忧的情况下研究老年人心理健康颇为重要。

一、老年人心理健康概念及相关研究

1.相关概念

(1)老年人

所谓老年人,是指其年龄起点是建立在客观基础上的主观界定。目前国际上对老年人的界定标准有两个,一个是在1956年联合国推荐的65岁,另一个是1982年世界老龄问题大会上推荐的60岁。前者一般被发达国家所采纳,后者则被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所接受。我国在201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本法所称老年人是指六十周岁及以上的公民”。此外,学术界一般也将60岁作为老年人的临界点。由此可见,在中国将60岁及以上的人口界定为老年人是较为合适的。因此,本文依据我国界定老年人的标准及相关社会制度,如退休制度等,倾向于将老年人界定为60岁及以上的人口。

(2)老年人心理健康及其标准划分

国外学者对于心理健康的界定有很多角度,至今也都没有统一的概念界定,对于老年人心理健康标准亦是如此,学者们众说纷纭。国外学者对于心理健康的界定倾向于人类心理持续状况、适应性及观念态度等。对于心理健康标准划分倾向于多条标准共同满足,多条标准涉及饮食运动、学习能力、社会规范等关于人类全面发展。

我国多数学者对于心理健康的界定较认同于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够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的完整、协调一致,即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够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我国也有许多研究关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相关的学者,也提出了许多关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如我国中科院心理学研究所吴振云教授根据以往研究结果,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归纳出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理论框架应涉及五个主要方面:性格健全,开朗乐观;情绪稳定,善于调适;社会适应良好,能应对应激事件;具有 一定的交往能力,人际关系和谐;认知功能基本正常。我国著名的老年心理学家许淑莲教授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标准的划分从老年人情绪、情感和人际关系方面入手进行了概括,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热爱生活和工作;二是心情舒畅,精神愉悦;三是情绪稳定,适应能力强;四是性格开朗,通情达理;五是人际关系适应性强。

综合以上讨论,本文从自身研究角度出发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界定及老年人心理健康标准的划分倾向于从以下方面为基础研究老年人心理健康,即老年人心理健康应表现为智力正常、情绪稳定、意志健全、人际关系适应、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老年人心理健康标准划分应该有以下几点:一是有正常的感觉和知觉,思维正常,有良好的记忆;二是有健全的人格,情绪稳定、意志力坚强;三是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四是有自我认同。

本文将老年人按居住方式分为三类群体,即:空巢老人、与子女居住老人以及居住在养老机构的老人,再对这三类群体的老年人选取进行个案访谈,了解这三类群体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访谈案例作为例证,再结合文献法、实地观察法了解老年人心理健康现状及问题,最后进行影响因素分析。

二、老年人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

1.老年人感知觉、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下降,情绪趋于消极

老年人感知觉敏锐度逐渐下降,身体机能状况越来越差。根据个案访谈对象来看,老年人看待问题更倾向于主观判断,且难以接受其他人的劝告,进而使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等出现失调;个人情绪也会因自身无奈接受身体老化及老年时期遇到的重大事件,情绪、情感趋于抑郁、焦虑等。

2.老年人意志力薄弱

老年人普遍容易受到一些生活事件的打击,尤其是有关事故、死亡的新闻、亲友的离世等,普遍表现出回避、逃避的态度,消极抑郁。

3.老年人自我价值认同度低

通过个案访谈发现,多数老年人认为自己是家庭的负担,这也是其不愿与子女同住及选择安老服务中心的主要原因。此外生活中的各项事务对老年人而言也都是考验。在实地观察中还发现,老年人很难凭借自身的生活经验和阅历获得他人乃至社会的尊重与认同。这些状况加速老年人自卑心理的出现,形成较低的自我认同感。

三、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1.老年人自身因素分析

老年人自身方面是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因素的主要方面,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老年人身体状况

一般来讲,老年人普遍随着年龄增加身体各项机能逐渐衰退。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分析,老年人身体有各种疾病其安全需求未得到满足,其心理就会失衡,容易形成错误的认知。

(2)老年人消极的个性特征

具有积极乐观个性品格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好,能够进行积极的自我调节,通过自我开放缓解内心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调查还发现老年人普遍具有忧心的特点,他们会忧心各种与他们生活有关或无关的事情或者人,在与他人交流不足的情况下,导致老年人内心负担加重,情绪低落。

(3)老年人体育锻炼及交友状况

经过实地观察发现,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呈现出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他们对生活充满热情,进而保持健康的心态。除此之外,表现出愿意与外界接触,多交朋友的老年人,生活比较充实有目标。这些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好,这与老年人自我开放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息息相关。

2.家庭因素分析

(1)家庭是否和谐

一个和谐的家庭预示着家庭成员间关系良好,家庭成员间沟通顺畅。和睦的家庭氛围是老年人心情舒畅的源泉,即使有病痛,经济不景气,和谐的家庭氛围也会克服这些物质上的障碍而使得老年人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2)家庭成员变故及经济状况

亲友去世或者一些重大变故都会影响老年人脆弱的心灵,并且老年人容易联想自身,产生畏惧感,甚至连这样的消息都会影响到老年人心理。

家庭经济状况对于老年人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实地观察中发现这种忧心普遍存在于老年人群体中,因此而产生无用感、自卑等消极心理情趣,影响心理健康。

3.社会因素分析

依据撤离理论与活动理论来分析,撤退理论认为,老年人有脱离社会的倾向,社会现有制度亦会让老年人自动从社会中脱离出来。

(1)老年人社会参与度降低

老年人因退休、身体状况不佳等原因不参与社会工作,这种被迫撤离和主动脱离社会活动的老年人主要生活在家里,狭窄的交友圈现状易使老年人与现代社会逐渐脱轨。老年人朋友圈中一旦有人身体疾病加重、去世都会影响朋友圈内老年人的情绪,没有年轻人的老年朋友圈会加重老年人抑郁、低沉等消极情绪,从而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

(2)老年人被重视程度降低

社会对老年人事业的支持程度及社会对老年人的尊重程度反映着老年人群体受到重视的程度。调查发现,多数老年人普遍具有无用感意识,这种无用感不仅来源于身体机能衰弱的影响,还来自于社会外界所传达的信息,社会上人们对老年人的不尊重、对老年人能力的质疑、与老年人沟通减少等方面。

综合以上分析,笔者发现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主要原因在于老年人的心态,其他方面的因素起到间接性影响。由此可以探寻出有利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途径即为老年人积极心态的形成搭建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

参考文献

[1] 杨建辉,吕林,吕牧轩.体育活动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老年杂志,2011(3):490-491

[2] 张河川,张晓芬,郭思智.独居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0(4):466-467

[3] 王春丽,孙长安,刘洁.老年心理健康障碍原因分析[J].调查研究,2011(35):159-160

[4] 冯海英.老年人个人偏好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18):3579-3581

[5] 吕林,杨建辉,吕牧轩.不同养老模式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影响调查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17):3343-3344

[6] 陈昌盛.现代老年心理健康:回顾与展望[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78-80.

[7] 傅蓉.近十年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研究的进展[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11):104-107

[8] 高艺丹.老年人主要心理健康问题及干预对策[J].科技资讯,2013(13):249

[9] 杜敏,郭文汇.关于我国老年人社会支持相关研究的综述[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3(4):8-10

[10] 段修云.我国农村老年人心理问题探析[J].三农探索,2013(1):48-50

[11] 吴馨献.影响中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价值感的因素初探[J].广州科学城中学,2013:24-25

[12] 张静.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J].校园心理,2012(3):20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