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金融理财产品的理解范文
时间:2023-11-17 17:47: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金融理财产品的理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知情权;消费者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2-0108-02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金融市场不断的发展,金融创新不断的加快,银行理财产品也日益增多,同时也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消费者的知情权屡屡遭受侵害,商业银行隐瞒真实信息或者虚假告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的制度不足,以及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消费者基于其弱势地位无法与商业银行在维权层面进行抗衡。
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界定
2005年9月中国银监会颁发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是商业银行在进行个人理财业务中推出的产品,根据客户的不同特点,推出适合不同人群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对投资消费者而言具有一定的高风险性、复杂性。第一,商业银行对资金的完全支配能力。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时能够实际的对资金进行占有、处置,并且根据合同的内容由商业银行对资金如何支配进行设定,以致于银行处于主导地位,消费者处于被动地位。第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涉及状况复杂。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不仅涉及风险状况复杂并且还涉及多方利益关系。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在设计时可将风险收益结构在不同投资者之间进行差别分配,导致它的风险高于储蓄存款,高于股票等投资行为,并且流动性差。涉及多方利益是指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一般是买卖双方即商业银行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但在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设计的过程中,可能有融资对象、担保人等参与,所以导致其状况更加复杂。
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银行信息披露义务
由于理财业务的高速发展,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日趋多样化,同时也导致了矛盾纠纷的增多。商业银行销售理财产品时,应当遵循诚实守信、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充分揭示理财产品的风险,不得对消费者隐瞒事实或进行虚假销售。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消费者的知情权体现在金融消费者在进行金融产品交易之前、之中及之后所享有的要求金融机构向其全面、准确、及时、透明地披露有关信息的权利。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消费者的知情权与商业银行信息披露义务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消费者的知情权需要通过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才能得以实现。
由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自身的高风险性、复杂性,使得消费者充分理解理财产品的内容并有效行使知情权,从逻辑上讲必须具备两方面的要素:一是要求消费者能够获知全面、真实、可理解性强的信息;二是商业银行合适的告知方式。然而,事实却是消费者在理财产品消费过程中与经营者商业银行的信息不对称状况难以消除,经营者商业银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行为屡屡发生。其常见的侵权手段主要表现为:一是向个人理财产品的消费者故意隐瞒真实信息或告知虚假信息;二是商业银行告知消费者的即便是真实无误的信息,但鉴于理财产品的复杂性、专业性,而消费者又欠缺理解该信息所需要的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此时商业银行负有更高程度的告知义务,而商业银行往往无视自己信息披露过程中的解释说明义务,构成对消费者知情权实质意义上的侵害。基于此,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消费者知情权保护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规范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义务和满足消费者的信息需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金融消费者与金融经营者之间的信息对称。
信息披露义务则是商家与消费者进行交易时所要履行的基本义务,存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双方信息不对称,而消费者需要获取充分、准确、及时的信息作出是否进行消费的决定,并且信息披露义务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出于审慎监管的目的,监管机构要求银行披露银行的风险状况、公司治理、重大事项等信息;二是出于诚信、公平的目的,银行在与消费者从事交易中应向消费者披露有关产品和服务的信息。明确商业银行所应尽的义务,但在我国的金融法规上体现不充分,致使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消费者的知情权得不到保护,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
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消费者知情权保护制度层面的不足
(一)法规的空洞化
1.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直接规定消费者知情权保护问题的主要有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8条,具体言及金融消费者知情权保护问题的主要是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1年第5号令《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该办法明确规定商业银行销售理财产品应当遵循诚实守信、勤勉尽责、如实告知以及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中适当性原则精神已在《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中有所体现,适当性原则是最早产生于美国大萧条之后旨在提升证券业的商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金融行销规制手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完善后,已成为证券市场中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一项重要制度。但适应性原则是在说明义务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要求,要求适应消费者的知识、经验及财产状况。但过于原则化,这些原则性的规范在实践中并不能明确解答怎样为“如实告知”、如实告知该到何种程度,具体内容并未明确。
另外,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制度规范将商业银行与投资者之间的关系认定为“委托关系”,但这一关系的认定并不符合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实际操作状况。随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兴起,也增加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仅仅是涉及这一方面,模糊不明,这也体现了我国的法律制度不完善。
2.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说明义务的缺失。说明通常是指为弄清事物与事情的形态进行解释。信息披露义务与说明义务相关,笔者认为说明义务是以信息披露义务为基础,是对信息披露义务的继承与发展。不同于信息披露义务,简易地将银行理财产品信息传达给消费者,而是使消费者充分理解产品的信息,说明义务有着更高的要求,如银行在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时,将产品的弊端风险全部告知,但也有可能消费者对产品的风险理解错误并进行购买产生相关纠纷。
3.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规范,一般以部门规章和相关法规性文件的形式出现,其立法层级低,法律效力也远远低于法律法规。在法院审理相关诉讼时,这些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在法庭中不能作为直接依据,法官仅仅可能参考相关文件,也证明了在消费者知情权保护层面其保护力度较为薄弱。
(二)监管的缺位
商业银行种类繁多的理财产品交叉融合的趋势导致理财市场的专业化分业监管模式与新形势下市场化需求不相适应。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监管存在监管标准不协调、监管权权属不清等明显问题,最终造成有效监管的目标无法实现。仅仅依赖于某一监管机构的专业化分业监管不能实现金融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我国现有机构中,对理财产品的消费者负有保护职责的,主要是各级金融监管机构和消费者协会。就金融监管机构而言,多数机构中至今未设置由专门部门负责消费者保护的事务;同时,监管机构理财产品消费者的投诉和解决纠纷的处理机制相对缺失。就消费者协会而言,鉴于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知识结构、认识能力、专业技能等多方面的限制,消费者协会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较为薄弱,基本处于缺位状态。
四、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消费者知情权制度的完善
(一)加强立法和司法裁判标准精确化
由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银行违规销售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纠纷频发。商业银行在对个人理财产品的宣传中基于策略的考量可能会极力夸大自己产品的优势,而在司法认定中,商业银行的夸大其词与理财消费者的知情权本身又难以准确界定。立法规范的空洞化造成司法裁判中的裁判标准不明确,造成了司法实务中对理财消费者知情权保护的混乱状态。为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活动,促进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健康有序发展,完善相关立法使之能够给予司法以正确性的指引,我国应尽快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维护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借鉴国外的相关法律条文与经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充实我国有关知情权保护的立法内容。引入说明义务,说明义务要求银行等金融机构披露有关产品的不利事实和有利事实,使消费者全面理解产品的内容。引入适合性规则,使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能够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双方因为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知情权行使的限制,这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二)改进监管模式
我国金融业实行“一行三会”分业监管模式,针对各自监管领域的理财产品,各个监管机构制定了相应的监管规则,导致其规章制度混乱。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涉及银行、保险、证券等多个领域。金融市场混业趋势越来越明显,为了弥补监管缺位的漏洞,设置维护消费者权利的专门机构,以避免理财消费者知识匮乏所带来的理财风险。同时,向理财消费者提供透明的、可以充分理解的交易信息。该机构除了行使监管等各项金融服务职责及权能之外,同时应当承担推行理财消费者金融知识教育这一职能,以此加强理财消费者对金融体系的认知,确保其知情权能得到正当、有效的保护。
(三)强化维权意识
面对复杂专业的个人理财产品,金融知识缺乏的理财消费者难以根据自身风险认知偏好和财务状况对理财产品运作原理、成本收益和理财风险做出适合自己的理性判断。加之理财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淡薄及相关法律知识的缺乏,导致其自身权益遭受侵害时,难以及时采取措施维护自身利益。据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消费者的权利意识淡薄,这也是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消费者合法权利被侵害的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对理财消费者进行金融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理财消费者的风险认知能力,提高其相关理财知识水平以及对理财产品的理解能力,增强理财消费者维权的法律意识,这对于保护理财消费者的知情权,防范理财纠纷的产生和促进理财市场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篇2
关键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金融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4(2)-0020-03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居民投资意识不断增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银行理财产品规模的快速扩大,尤其是短期限及信贷类理财产品的发售,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存款市场的波动,影响到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甚至产生了一些金融风险的诱因,对基层央行更好地执行货币信贷政策、维护区域金融稳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一、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发展情况及特点
酒泉辖内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发展始于2006年,而受2009年以来我国资本市场持续低迷、居民投资渠道匮乏和通货膨胀预期不断升高等因素的影响,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真正的规模化发展出现在2009年之后。近四年来,辖内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保持了年均116.74%的增速。2013年末,辖内银行理财产品余额达到29.71亿元,占辖内商业银行存款余额的5.13%,全年辖内银行累计销售理财产品2431款,累计销售额为148.42亿元。
(一)理财产品短期化趋势明显。从辖内九家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数据来看,2011-2013三年辖内银行销售的6个月以内的短期理财产品金额分别为89.32亿元、137.92亿元、134.73亿元,分别占当年辖内理财产品销售额的96.47%、91.04%、90.78%,而六个月以上的理财产品销售金额分别为3.27亿元、13.57亿元、13.69亿元,仅分别占当年销售额的4.53%、8.96%、9.22%,可见银行理财产品的短期化趋势明显。
(二)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占市场主流。从对辖内银行理财产品销售数据分析来看,近三年辖内银行销售的“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分别为1222款、1633款、1887款,分别占当年辖内理财产品销售数量的75.90%、70.75%、77.62%,而“保证收益理财产品”和“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共计分别销售了388款、675款、544款,分别占当年理财产品销售数量的24.10%、29.25%、22.38%,且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占比有逐年升高趋势,占据绝对的市场份额,已经成为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的主流。
(三)理财产品收益率逐年攀升。从调查情况看,近三年辖内银行理财产品最低年化收益率分别为3.25%、3.5%、3.85%,最高年化收益率分别达到4.8%、5.8%、6.1%,可见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呈明显攀升的趋势。此外,调查还发现理财产品收益率同银行间资金市场的紧缺程度呈现高度的相关性,如2013年辖内多家银行理财产品的最高收益率都出现在二季度末银行“钱荒”的时点上。
二、银行理财产品的潜在风险
(一)理财产品成为银行存款冲时点的工具,冲击监管政策效果。近年来,由于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存贷比”等指标的考核要求,商业银行存款冲时点现象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而不断热销的理财产品也成为商业银行变相揽储的工具。一方面,商业银行通过在月末、季末等时点集中发行理财产品或提高理财产品收益率等方式吸引客户购买,而在理财产品募集期内的沉淀资金就成为了商业银行的存款规模;另一方面,商业银行通过巧妙地将理财产品到期日集中设计在季末、年末等特殊时点,使得客户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在到期后自动转化为存款。商业银行通过理财产品实现存款冲时点的现象容易造成监管指标失真,对监管政策效果产生冲击。
(二)银行理财产品规模过大,弱化宏观调控政策效果。银行理财产品是通过募集客户资金进行集中投资为客户获取收益的一种理财形式,其实质更像是一种短期的封闭式基金。由于其不受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管理和信贷政策的约束,在其资金的投资运用上具有更大灵活性,可能对货币信贷政策执行效果产生冲击。一方面银行理财产品募集的资金可能会流向房地产信托产品、城投债等一些当前不受信贷政策鼓励的领域;另一方面部分通过理财产品的形式进入实体经济的资金可能游离于正常的监测统计体系之外,一旦这部分资金的规模过大将会对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形成对冲。
(三)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监管不到位,容易诱发跨市场交叉性金融风险。银行理财产品由于其投资标的涉及到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信托市场、保险市场等不同金融市场中的金融产品,因此其本身是一种跨市场、交叉性的金融工具,而由于当前我国金融业实行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在对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发展的监管上还是分头监管,在这种监管模式下,银行理财产品投资端市场发生风险将会向销售端传递,容易诱发跨市场交叉性金融风险,易于引起整个金融市场的连锁反应。
(四)销售行为不规范,可能透支银行信用。根据《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规定:“商业银行应当在客户首次购买理财产品前在银行网点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但我们在实际走访调查中发现,银行在对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评估中多是走过场,由客户经理代填,客户签字就简单完成了风险承受能力的评估。此外,部分客户经理在销售理财产品过程中未履行风险告知义务,尤其对一些“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的销售宣传中,向客户承诺预期收益率,对客户造成误导。由于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多为银行存款客户,他们仍是习惯性地认为理财产品的收益是由银行信用背书,一旦投资环境发生变化导致理财产品未达到客户的预期收益或本金遭受损失,可能会引发银行的信用危机,甚至发生挤兑等严重问题。
(五)理财产品分流农信社存款,弱化农信社支农能力。从辖内调查情况看,由于以农信社为主的法人银行业机构并不具备理财产品开发能力,因此辖内销售理财产品的均为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而由于银行理财产品期限短、收益率稳定等因素,银行理财产品的热卖已经出现分流农信社存款的迹象,导致近年来辖内法人银行业机构储蓄存款增长趋缓,这将给本已经满负荷运营的法人银行业机构造成冲击,弱化农信社支持当地“三农”经济发展的能力。
三、推动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健康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银行理财业务监管,规范理财产品市场发展。一是规范银行销售行为。监管部门要加强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端的管理,严格执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的各项规定,坚决打击理财产品销售中存在的“虚假宣传”、“违规承诺”、“误导性陈述”等行为。二是加强理财产品投资端的监管。一方面理财产品资金投向的各金融子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投资品种合规性的监管,避免投资端市场的波动给理财产品本金和收益率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监管部门要对公募型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进行严格限定,避免理财产品资金流向高风险行业和限制性行业给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带来的冲击。
(二)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避免短期流动性风险。现行监管和考核体系下,商业银行利用销售理财产品等手段实现存款规模冲时点的现象,造成了短期流动性在银行间的频繁波动,给银行自身的流动性管理增加了难度,容易引发短期流动性风险。建议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总行建立更为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舍弃过度强调对存贷比、存款规模等指标的时点考核,采用“日均存款余额”、“日均存贷比”等受时点因素影响较小的监管考核指标,促进银行业形成良性的长效竞争机制。
(三)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引导市场良性竞争。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规模的快速扩张和农信社存款被银行理财产品分流等现象的产生,其内在原因都是投资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结果。因此,为了引导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避免农村市场金融资源的流失,政策当局应加快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只有真正实现存款的利率市场化,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商业银行间在理财产品市场上的利率恶性竞争行为,农信社也能够通过提高在存款市场上的利率定价能力规避自身竞争的短板,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展开正面竞争。
(四)强化金融知识宣传解读,增强投资者风险识别能力。当前随着金融市场创新步伐的不断加快,新的金融工具层出不穷,像“理财产品”这样进入寻常百姓生活中的金融产品种类和形式也将会不断增多,为了从根本上杜绝因宣传解释不到位、认识理解不足等问题产生的金融消费纠纷,各金融机构应强化金融知识的宣传解读。一方面,银行业机构要加强对自身业务人员业务知识的培训,尤其是加强对一线柜面销售人员的培训,避免业务人员因自身认知的问题而给金融消费者带来的误导;另一方面要加强金融知识的社会宣传,提升普通金融投资者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面对差异化产品的风险承受能力。
参考文献
[1]范丽君,王增武.理财产品市场整顿应疏堵并举[J].中国金融,2013,(7):63。
[2]李宁.对地方法人银行开展理财业务的调查和思考—以宁夏某银行为例[J].西部金融,2013,(8):85-87。
[3]陆敏等.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绩效评价研究[J].上海金融,2011,(2):42-44。
[4]王岩岫.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与监管[J].中国金融,2013,(9):46-48。
[5]赵斐,王玮.对陕西省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调查[J].西部金融,2011,(4):74-75。
The Analysis on the Risks behi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Wealth Investment Products Market of Commercial Banks
——A Case of Jiuquan City in Gansu Province
ZHAO Zongrong SHEN Haiping
(Jiuquan Municipal Sub-branch PBC, Jiuquan Gansu 735000)
篇3
关键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高息揽储
一、理财市场现状及其发展
银行业竞争的加剧、“负利率”以及对银行存款准备金利率的不断提高,使得商业银行不断发展其中间业务,尤其是理财产品的创新与发展。理财产品在数量、种类以及理财对象上都不断增加,其中,理财产品主要投向债券、票据以及信贷资产等风险相对较低、收益稳定的金融资产上,并且以中短期居多。
(一)理财产品发行规模不断扩大
2004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迅速扩大,产品不断创新。2010年,人民币理财产品规模显著扩大,全年募集资金量突破4.5万亿元,达到46370亿元。2008年到2010年间,理财产品募集量平均每年增长42%,远远高于存款的增长速度。
(二)理财产品种类繁多
受揽储压力以及利率管制的影响,银行间争相发展其中间业务,特别是理财产品的发展与创新。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募集更多的资金,各银行不断对理财产品的种类进行创新,以致使得不同期限、不同币种、不同投向的理财产品层出不穷。同时,银行之间也对理财产品进行互投,以达到提高资金收益的目的。
(三)理财产品投资对象复杂
在理财产品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理财产品的创新也极其频繁,造成理财产品种类繁多,按募集资金最终投资标的,理财产品可以分为:利率类、信用类、股权类、商品类、汇率类、组合类六大类。每个大类又可以分为多个次类。
(四)理财产品缺乏新意,同质化现象突出
缺乏独特价值内涵和理财服务同质化是困扰银行理财品牌建设的主要问题。与成熟市场的银行理财相比,目前我国个人理财更多的是把现有的业务进行一个重新的整合,而没有针对客户的需要进行个性化的设计。这样就使得我国银行业理财产品没有足够的新意,在本质上没有区别,不能够吸引更多的需求者购买理财产品。
二、理财业务发展快速的动力及其存在的风险
(一)理财产品快速发展的动力
1.从银行层面看
对于银行来说,持续的“负利率”及存款准备金的不断提高,使得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受到限制,同时,银行间竞争也不断加剧,因此,商业银行不得不争相发展其中间业务,以转变经营模式、减轻压力。银行以发售理财产品的方式来吸取社会资金,并且,这部分资金不属于其信贷资金,作为表外业务的理财产品使得监管变得困难,成为商业银行规避信贷规模以及存贷款利率管制的一种方式。
从投资者层面看
对于投资者来说,银行存款利率的水平始终处于“负利率”水平,面对通货膨胀的压力、证券市场低迷、房地产业调控等经济状况,投资者为了资产能够增值保值,购买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一方面可以规避证券市场以及楼市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可以获得比存款利率高的收益,从而使资产得到增值保值,这也有利于商业银行不断的创新其理财产品。
从利率市场化的层面看
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还与利率市场化密切相关,银行通过发行高于存款利率水平的理财产品,来吸引投资者的加入,一方面,银行将储蓄资金变成固定收益类资产,另一方面,这也改变了投资者的储蓄意愿,反映储蓄利率水平与市场利率水平不符,而理财产品的出现是市场利率化的一种选择。
(二)存在的问题
1.信息不对称、披露不完善
(1)银行与投资者之间
商业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成倍的增长,各种创新,种类繁多。虽然,每种理财产品都有相应的产品说明、介绍,但仍然存在着模糊不清的介绍及专业术语,使得投资者难以理解,并且,理财产品往往存在着期限的转变,这也使得投资者对于资金的动向难以明确掌握。这些都使得银行与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
(2)银行与监管部门之间
理财产品属于中间业务,它为银行在表内和表外转换资产提供了方便,特别是对于目前快速发展的信贷类理财产品,该类理财产品并不在贷款额度统计范围内,所以对于这类理财产品,商业银行不用上缴存款准备金,这对于信贷规模的统计与控制造成了困难,并且,由于商业银行长期大量的发行理财产品,使得表外资金规模变大,而又难以监管和控制,这可能会有背于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相关的行业引导政策,不利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2.风险收益不符、银行存在高息揽储
商业银行往往将多个不同期限、不同类型的理财产品募集到的资金投资于多种资产池,使得多种理财产品对应多种资产投资,这样对于单个理财产品的风险无法进行估算,再加上,理财产品的期限不同,使得风险变得不可控。
银行间对于理财产品的发展,竞争不断加剧,这使得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明显高于同期存款市场利率,并且,虽然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最终要投到相应的标的市场,但是银行仍然可以利用募集期资金沉淀与到期资金回转待划之间的时间差,来增加存款额,以赚取更高的经济利润,因此,银行发行短期甚至超短期理财产品,有一定的揽储目的。
3.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定价机制
由于理财产品募集的资金不在银行表内业务中显示,对于其资金的额度、规模以及动向都难以明确掌握。货币供应量M2为流通中的现金+活期存款,理财产品实际上是将储户的活期存款转换为固定资产类的资产,进而影响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并相应地影响货币乘数,不利于货币政策的实施。
为了吸引资金,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往往都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这实际上等于避开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存款利率的管制。
4.流动性风险及操作风险
理财产品期限不一、种类繁多,而商业银行将这些理财产品投资于多种资产池,使银行或监管部门难以对其理财期限与投资资产期限一一对应,有可能会带来流动性风险。同时,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特性,往往只有专业人员才能理解,而理财产品的销售人员并非都是专业人员,而对其后续培训管理都相当缺乏,这就影响了其服务质量,还有可能会造成操作风险。
三、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规范理财产品的创新与发展
仅仅依靠提高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来吸引投资者,并不能很好的解决银行资金压力,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种类、期限、投资对象等各种特性设计,目前并没有很好的设计规范以及监管评测标准,因此,监管部门应当引导银行设计发行理财产品,规范理财产品的创新,银行也应当以投资者的具体身份、财务状况、投资者实际需求来设计理财产品,而不能仅仅是为了获取资金而违规设计发行理财产品。在此基础之上,还要引导银行树立理财产品的品牌化经营策略,针对目前各银行理财产品的同质化,银行应不断加强理财产品的创新和差异化经营:一是根据投资者的身份、需求等,将投资者进行市场分类,并科学合理地进行产品研发。二是从理财产品的设计、宣传、销售等全过程进行考虑,形成自己的理财品牌产品,提高知名度,进而获得稳定的市场份额,以增强竞争力。
(二)提高透明度、加强监管披露与投资者教育
理财产品实际上是银行避开央行利率管制而进行高息揽储的方式,虽然,理财产品的出现也反映了利率市场化的要求,但是,就目前来说,对于理财产品的监管、规范、风险测评都难以进行,特别是在信息不对称、披露不完善的情况下。这样不仅仅不利于监管部门的监管以及对可能风险的防范,还有可能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因此,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理财产品等中间业务的进行监管,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银行也应当按规定积极的进行信息披露,以提高其透明度,避免信用风险的出现。
投资者往往只是因为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高于同期存款利率水平,怀着对资产进行增值保值的目的而将资金投入到理财产品中去,他们往往不够专业,对大多数理财产品没有完全理解,这样进一步增加了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的可能性,因此,在要求银行规范设计理财产品、尽量以非专业术语进行说明介绍的同时,也要求对投资者进行基础知识的教育,以提高其对产品的理解能力,减少信息不对称。
(三)规范理财产品的投向
目前许多理财产品所募集的资金都投向多种资产池,“池”内标的不一、品种繁多,并且与理财产品的期限并非一一对应,这种期限错搭的混乱,使得风险难以估算、难以监管。因此,监管部门应当督促银行加强理财产品的投向管理,以加强流动性管理,禁止商业银行利用理财产品高息揽储或者同行业价格竞争。
(四)提取准备金
理财产品不同于银行的存贷款业务,央行对于信贷业务要提取存款准备金,并通过调控存款准备金率而对货币量进行调控。但是,理财产品并没有专门的统计部门,对于其额度难以掌握及衡量,这就使得监管变得困难,因此,一旦理财产品出现风险,后果将影响很大,对于此,借鉴存贷款业务,央行可以对银行理财业务进行统计并提取相应的准备金,以备风险发生时所需,这样也有利于对其进行调控。
总之,在五年之内理财产品数量从几百个增长到2万多个,银行能过发行理财产品避开信贷限制以及利率管制,而监管部门又难以对其进行监管,所以,理财产品大规模快速发展存在着一定风险,我们一定要对其高度重视,预防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的发生。(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王飞,何泫妮.银行理财市场的现状、风险及监管对策[J],中国金融,2012.(1)
[2]周荣芳.银行理财产品的存款替代及利率市场化[J],中国金融,2011.(15)
[3]吕乐千.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趋势研究[J],武汉金融,2013.(1)
篇4
关键词:商业银行理财 问题 建议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
进入“十一五”之后,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使我国国民收入显著增加。我国国民个人财富的积累及流动催生了个人金融服务市场的变革与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能力也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发展。从理财产品的发展形势看主要表现在:
(一)理财产品规模多样化
随着国民收入显著增加,人民的消费资金投入由原来单一的“应急”“防老”逐渐转变为具有获得更多、更优的具有“生利”性质的功能性资产消费。而商业银行的也随之推出了各种各样的个人理财金融产品,出现了商业银行在个人金融产品市场出现了产销两旺的繁荣景象。从2004年至2008年短五年的时间,银行发行的个人理财产品由107款迅速增至5928款,发行规模也达到了数万亿。
(二)理财产品的风险增加
从08年世界金融风暴以来,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进入衰退,世界金融市场恶化,银行倒闭,股市受挫,新兴市场国家贸易额度下降,个人理财投资数量和投入方式等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从整个亚洲的金融市场来看,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出现负收益的比重已经达到了1%,理财产品出现负收益的银行高达43.1%,而单个银行负收益产品也高达13.1%,大大增加了我国金融市场中理财产品的投资风险。
(三)理财产品监管的重点改变
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是一个经济发展中的新事物,其监管措施呈现出先松后紧的态势。银行在开始推出理财产品时一般采用“保本保息”的宽松政策来吸引广大投资消费者。在制定金融产品政策的时候,银监会避免利息管制的恶性存款争夺战,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监管也更加重视保护银行客户的利益。
二、个人理财产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在金融危机及金融市场迅速转变的过程中,国内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价值大规模缩水,甚至出现了一大批“负收益”“零收益”的理财产品。不仅使银行理财产品监管出现了困难,同时也折射出商业银行在内部监管、业务流程、客户服务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与增加存款有关
银行在发行理财产品时仍然从增加储蓄存款上下文章,从而导致了银行工作人员在处理理财产品的过程中,把理财产品当做是储蓄业务的替代品,并且从发行规模上大大超出了其预定计划,造成了金融产品流失及金融市场的恶化。
(二)理财业务的资金操作的模糊操作
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应将金融产品与结构性存款交易分开分离,金融产品应按照金融衍生产品进行业务管理,而基础资产应遵照储蓄业务办理。而部分银行工作人员操作模糊简化,且在与客户签订金融产品业务时同样加盖了“储蓄业务专用章”,增加了审核的困难。
(三)前期的市场分析开发能力不足
由于大多数商业银行在研究队伍建设中存在着市场调研不充分,无法对资本货币市场进行专业评估,从而导致了商业银行在开发金融产品时市场定位不明确,市场分析不透彻多方面问题的出现。
(四)中期的客户风险评估和产品评价薄弱
从银行来看,现有资源还难以做到理财产品的个性化定做, 加上银行客户经理知识水平受限,银行对客户投资风险评估及产品适用范围评测存在着较大困难。大多数金融产品的规定没有办法用综合竞争力来衡量,或缺少评判标准。
(五)后期的销售宣传力度大
商业银行在发行理财产品后,由于担心投资者的选择意愿,所以将宣传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将“高收益”“高回报”放在显著位置,而“限量发售”“上不封顶”等作为主要的宣传标语,让客户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对产品理解不够深入,误导消费者投资。
三、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建议
(一)完善监管机构的规章制度
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法律约束和保障,完善的监管机制既为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健康推出提供了坚强后盾,又为投资者的利益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改善内部基础管理机制
商业银行应加强业务内部控制,让基础资产和负债业务严格隔离,禁止通过自营账户与受托理财账户之间的交易损害投资人利益,实现表内核算及表外核算的分离,完善风险控制授权制,规范业务操作,实现操作信息化。
(三)优化理财业务流程及评估体系
商业银行要加强对国内外金融市场的把握,对金融风险有一定的前瞻性,对增强业务能力具有一定的主动性。要建立和完善严格的客户风险和产品风险评估体系,同时在销售理财产品时要让客户明确其存在的风险,减少恶性投资的可能。
(四)提高理财业务服务水平
商业银行要引入理财规范机制,实行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完善奖惩机制,提高理财师的货币收益,进而强化对理财规划师的监督。在使用银行理财费用时,兼顾灵活性和原则性,努力实现收费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居民理财;市场分析;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2-0-02
一、我国居民理财市场现状分析
(一)居民理财产品市场分析
近年来,我国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各金融机构不断更新理财产品,理财产品市场呈现以下态势:
1.理财产品成为最受投资者欢迎的理财工具
2013年3月,央行在其官网上当年首次储户调查问卷,根据调查结果,居民偏爱的前三位投资方式依次为:“基金及理财产品”、“房地产投资”和“购买债券”,其中,理财产品最受欢迎。通过进行基金、信托产品、保险理财产品以及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募集金额的横向比较,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显示出较强的成长性。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初,我国银行理财产品余额已达10万亿元,2013年全年,各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超过4万款。经过多年发展,银行理财已成为我国居民重要的投资理财渠道,预计今年理财市场规模还有继续扩大的空间。
2.理财产品的短期化趋势加深
无论是人民币理财产品和外部理财产品都显现出短期化的特点。2009年,期限3个月以内产品数量仅占26.51%,一年期以上产品占21.28%。而在2013年,3个月以内理财产品数量上升至58.82%,而一年期以上产品数量下降至1.93%。通货膨胀使得投资者更青睐于流动性较好的短期产品,并且,随着银行理财产品期限缩短,挂钩标的的波动幅度相对减小,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的风险也会相应下降。总体来看,短期化是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的必然。
3.理财产品同质化严重
近年来,各类银行理财产品发行势如破竹,但在看似设计“花样百出”背后,理财产品同质化日趋严重。一部分商行盲目追求产品规模的迅速增长而不注重丰富理财产品内容,很多理财产品在功能和投资方向上都是大同小异,没有针对客户的需要进行个性化设计,缺乏发行银行的品牌特点,没有创新树立自己的特色。
4.互联网金融冲击银行理财
随着监管趋紧和理财多元化时代的到来,银行理财“一家独大”的风光不再。从去年6月以来,互联网金融迅速兴起,阿里巴巴、百度、腾讯、新浪等互联网巨头纷纷跨界进入金融行业,以余额宝、百度理财、微信理财通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受到投资者广泛追捧。随着居民财富的积累和理财意识的增强,包括证券、基金、信托、互联网金融在内的理财市场必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理财渠道多元化,资金向银行体系外流的趋势进一步增强,银行理财业务的压力也将进一步加大。
(二)居民理财服务市场分析
1.缺乏专业性的理财服务人员
理财业务不同于一般销售性的业务,它需要一支专业知识丰富、综合能力强的研发队伍和营销队伍。当前,我国持理财规划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证书人数有30余万人次,其中大部分为二三级理财规划师,高级理财规划师持证人数仅为3243余人,而这个数字,远远无法满足行业需求。
国内商业银行的相当一部分理财服务人员并不具备储蓄、国债、股票、保险、房产、基金等综合知识和为客户提供理财方案的能力。有些理财人员是临时从现有员工转岗来的,或经过短期的专业培训,即便考上了理财从业人员的资格证书,也很难将这些知识有机地融入理财业务中去,更多的充当的是产品促销员。
2.理财服务质量需尽快提高
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的个人理财业务运行模式仍然是“以产品为中心”,理财顾问和规划服务成了配合产品的销售的手段。很多银行对客户经理的考核机制重点在于客户经理的理财产品销售业绩和吸收存款的数量,而对于客户的综合满意度、客户资产增加值等这些从客户角度出发的指标侧重太少,导致客户经理在工作中不承担收集、分析以及管理市场信息和客户信息的职责,因此缺乏对市场趋势和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也未能成功地营销和开发金融服务产品。这就直接导致客户经理成为产品销售经理而不是真正的理财业务客户经理。且不同银行间的地盘争夺战也呈白热化。在考核压力驱动下,部分销售人员为了提高业绩,向投资者片面夸大产品收益,隐瞒潜在风险。
(三)居民理财客户群体分析
近期股市、楼市投资前景不明,许多投资者把目光转回虽然收益低但较为稳定的银行理财产品。但居民个人理财认识仍然存在一定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漠视理财信息重收益,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很多投资理财者最关心的理财信息是有关理财产品的收益,而对其他非常重要的理财信息诸如资金投向、风险提示等很少关注或不加关注。实际上理财产品不等同于银行存款和国债,购买理财产品只是通过银行这个渠道完成认购程序,实质是消费者的理财投资,并不是购买的所有理财产品都只赚不赔。消费者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风险承受能力及对理财知识的了解程度进行谨慎选择。在购买理财产品前,要认真阅读理财产品的宣传材料,最好先对理财文书和合同进行研究,弄清楚收益、风险和费用,看懂理财合同条款,搞清楚风险是购买理财产品的前提。
2.资产配置不合理
招商银行日前《2013年中国城市居民财富管理与资产配置现状调查报告》指出,中国城市居民在理财行为中主要面临资产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个人资产配置不合理且低效,储蓄存款仍然是中国城市居民目前资产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多数人尚未意识到合理的资产配置是实现理财目标的关键。资产配置专业知识尚处于启蒙阶段,缺乏全民认知与教育。对大多数投资者来说,“资产配置”还是个陌生的名词,即使少数投资者表示“听说过”,但对资产配置的方式、目标也理解得较为浅薄。
二、完善我国居民理财市场的建议
(一)“以客户为中心”建立多层次、差异化的产品体系
经营个人理财业务的金融机构应转变理念,改变封闭式的产品设计思路,要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分析客户的需求,通过重新理解、认识和构建与客户的关系,实现从“产品驱动”发展到“客户需求驱动”的全方面转型,根据客户风险嗜好、投资倾向等数据,结合其生命周期模型设计出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在“以客户为中心”战略指引下,使产品改造和创新相结合,丰富理财产品品种和层次。
从欧美理财市场的创新过程中我们发现国外银行个人理财品种,都是以客户为中心,产品设计中着重于市场,以适应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为目标。不同年龄段有着不同的理财规划,因此可以根据年龄和收入进行初步的市场划分,并为不同目标客户群度身定做适合的理财产品。反观我国当前市场上的理财产品比较雷同,缺少与客户生命周期紧密相关的可以灵活配置的产品。我国金融机构应该吸取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多开发此类产品,丰富自身的产品线。比如,生命周期基金就是一种非常符合客户生命周期理论的理财产品,是一种可以满足持有人长期需求的理财产品。
我国居民理财主要以低风险、稳健型的产品为主,但同时也不能忽视确有一小部分人可能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比较强大,追求高风险之后的高刺激和高收益。这样银行就要对客户分层,做好有效的客户风险测评,据此设计出适合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的理财产品。
受分业经营的限制,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无法发行基金,但完全可以和一些基金公司进行合作,开拓自身的思维,进行大胆的金融创新,以更多的产品种类和更广的产品线,进行资产组合配置,满足不同客户在不同人生阶段的需要。
(二)加快综合性专业理财服务人员培养,建立独立的业务运行体系
要提高理财业务服务质量,为客户提供满意的理财服务,使客户群不断壮大,并创建有特色的个人理财品牌,快速、有效的培养综合性专业人才是关键。
1.国内金融机构应借鉴外资银行经验,打造专业理财队伍
美国几乎所有个人理财资格认证制度都把综合个人财务策划、投资策划、保险策划与风险管理、员工福利与退休计划、个人税务策划和遗产策划及事业继承等六大模块作为培训和考核从业人员的标准。我们可以借鉴其经验,对现有的理财顾问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培训。制定系统的理财顾问培训计划,精心挑选具备一定金融专业知识、懂得营销技巧、通晓客户心理的优秀员工作为理财候选人才,而且要同证券、保险等行业系统建立横向联合培训机制,造就符合其经营理念与职业标准的专业化复合型金融人才。如汇丰银行的“银行家培训计划”,已经成为汇丰发掘培养包括个人理财业务人才在内的本地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
2.教育管理部门应支持高校设置理财专业,培养专业理财人才
由于专业的理财人员应具备投资、财务、保险、法律等多学科基础,但目前我国高校相关专业毕业生大多不具备这种多学科交叉的知识背景,而是分割为金融、保险、财务等独立专业,从严格的意义上讲,这些专业的毕业生都不符合市场对专业理财人才的需求。为此,教育管理部门及高校应意识到我国居民理财的内在需求及发展趋势,支持有条件的高校设置独立的理财专业,以专业为抓手,打通理财所需的各学科知识之间的关联,培养具有多学科背景的专业理财人才。
3.独立的业务运行系统对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至为重要
商业银行可以设立专门的理财业务部门或联合其他金融机构成立独立的理财机构。业务系统应有很多功能化模块组成:信息收集模块、信息分析模块、风险评估模块、产品设计模块、推荐情况及使用反馈登记模块、日常服务模块等,具备个人理财产品设计、指导和建议、信息咨询、预约服务、客户投诉、沟通回访、采集信息、产品营销、了解市场需求等功能。
(三)加强个人理财教育
1.将个人理财教育纳入中小学生培养体系。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城市将理财教育纳入中小学生培养体系中,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监管部门和教育系统必须发挥领导推进作用,提高全国人民对个人理财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制订理财教育中小学实施计划,编制具体教材,将个人理财教育列为中小学必修课程。学校应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传授基本理财知识,包括金融常识和个人理财技能和方式,实际操作训练和理财氛围的营造,教会学生养成良好的金钱支配习惯。
2.利用各种媒介提高社会公众的个人理财能力。鉴于个人理财对提高市场经济效率,提升社会福利方面的重要作用,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通过各种媒介宣传理财重要性,普及基本理财知识。比如:建立主体网站,宣传储蓄、贷款、投资、保险等方面的知识;发行如何管理个人财富的小册子;联合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定期举办针对各年龄阶段和社会阶层的理财教育活动和知识竞赛,树立全民健康理财文化。如中信银行推出的“小小理财星妈妈大梦想”亲子理财大赛,结合父母育儿及银行金融教育、理财服务家庭财富管理,在亲子互动中将正确的财商教育方式方法进行有效渗透。
参考文献:
[1]李晓君.个人投资理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财会通讯,2010.08:28-30.
[2]邹亚生,个人理财:基于生命周期与现财理论的分析[J].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07.04:34-36.
篇6
所谓广义信贷,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统计指标,而是MPA的一个重要概念,意指相对传统贷款而言的更大范围的信贷。自2016年开始,央行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升级”为MPA,从资本和杠杆、资产负债、流动性、定价行为、资产质量、跨境融资风险、信贷政策执行情况等七个方面引导银行加强自我约束。其核心要义,是通过资本约束金融机构广义信贷的扩张。
此次通知并非理财“回表”,也不需要占用风险资本和计提拨备,但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后,将扩大广义信贷规模本身,同时影响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中的逆周期资本缓冲项,从而影响银行的MPA评分结果,进而对理财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形成约束。
将理财业务纳入“广义信贷”测算标志着游离“表外”多年的理财业务将纳入监管者的视野,理财业务进一步由“表外”向“表内”靠拢。尽管理财业务还能在“表外”游离多久尚不确定,但理财业务由“表外”走向“表内”的大方向是确定无疑的。
一、在“表外”野蛮生长的理财业务
我国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起步于2004年,到目前为止,不仅产品多样、门类齐全,而且规模庞大、增长迅速。
(一)眼花缭乱的理财产品
2012年起,监管部门对理财业务的监管开始松绑,各类金融机构全面介入资产管理领域,采取多层次的合作方式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样化的理财产品,根据产品功能和收益实现形式的不同,可将目前的理财产品分为现金管理类、固定收益类和权益类三种形式。
1.现金管理类
现金管理产品是指为投资者提供现金管理服务的产品,是为了满足短期或超短期投资需求而产生的业务,主要投资于货币市场,产品流动性强,风险低,收益稳定。
2.固定收益类
(1)投资于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的产品。截至2014年末,投资于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的银行理财资金6.9万亿元,占全部银行理财资金的43.75%。2014年全国证券公司共发行1321只债券及混合型理财产品,占全部集合理财产品数量的69%。
(2)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的产品。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是指未在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债权性资产,项目主要由银行机构发起,借助信托、券商、基金子公司等机构过桥。截至2014年末,银行理财资金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资金总额3.3万亿元,占全部理财投资总额的20.91%。
(3)投资于权益类收益权的产品。权益类收益权产品以股东权益为投资标的,产品主要以结构性产品或其他衍生类金融工具为主。自从监管层要求限制银行非标投资后,为保证理财收益率,很多银行把注意力转向权益类资产,同时为规避权益类产品的投资者门槛限制,设计出挂钩收益权的产品,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银行理财资金对伞形信托和券商两融收益权的投资。
3.权益类
权益类产品是指投资于股票、股票型基金、非上市公司股权等权益类资产的理财产品,除去广为人知的基金型产品外,还有投连险、众筹和股权类理财产品。
(二)理财产品创新的特点
在这些金融理财产品的业务创新中,最突出、影响最大是“银信合作”、“银证合作”中产生的“资金池”或“资金池―资产池”模式。这两种模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存在期限错配。两者都把长期资产转化为短期资产。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理财产品期限很短,有的数月,有的甚至只有几天;而募集资金所投资的资产多为期限1年以上的信贷资产。因此,当前面发行的短期理财产品到期后,商业银行为偿付到期的理财产品,必须立即发行新的短期理财产品,这也是为什么这类产品备受诟病,甚至被称为“庞氏骗局”的原因。
二是资产与负债均在银行资产负债表外。通过发行短期理财产品,投资者在银行的存款转化为理财产品,不再体现为银行的负债;所募集资金投资于某信贷资产,该信贷资产也从资产负债表移出。银监会曾出台规定,凡是保本的理财产品,必须并入表内,但仍然有规模巨大的非保本类的理财产品不在表内。
三是理财产品的定价并非以所投资资产的实际收益为基础,也即所谓的“分离定价”。一方面,资产池是由不同期限和收益风险属性的资产简单组合而成,有的资产到期,有的资产仍在存续,这些资产并没有像资产证券化那样根据信用等级和风险属性进行“分级”;另一方面,资金池是由不同期限的短期理财产品组成的,因此,既不存在类似基金“净值”的理财产品“净值”,也无法依据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来计算不同期限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所以,不同期限理财产品的定价是单独定价的。
四是存在事实上的“双重信托”。囿于有关规定,商业银行不能发行信托产品,因此商业银行通常与信托公司合作,商业银行把某信贷资产交由信托公司设立信托并发行信托,而商业银行则发行理财产品募集资金购买信托公司发行的信托。尽管银监会把理财产品界定为委托,但从本质上说理财产品更符合信托的属性。理财产品的创设与发行过程中,实际上存在双重信托关系,一个是投资者和银行之间的信托关系,一个是银行和信托公司之间的信托关系;自然也存在两个受托人,一个是银行,一个是信托公司,两者的信托责任界定不清。
五是信息不透明。监管机构并没有要求商业银行披露“资产池”中各种资产的充分信息,因此,投资者在做是否购买理财产品的决策时,并不是基于对资产池中资产的信用等级、收益风险属性的了解和判断,而是依赖于对银行声誉的信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要求投资者对自己的投资决策负完全的最终责任。
(三)理财产品的风险
创新类金融理财业务和产品满足了广大居民多元化资产配置的需求,但也存在不可忽视的风险。
1.“双重信托”加大了操作风险
在目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双重信托”格局下,存在两个受托人:一个是银行,一个是信托公司。信托责任界定不明确,收益与风险由投资者最终承担,两个受托人都缺乏对所投资资产的风险严格控制的足够动力。银行认为信托公司要承担责任,信托公司则认为投资项目和投资者都是银行的,银行当然应该负责。责任界定模糊,可能会让投资者的资金投资于质量较差的资产,当发生风险时,会发生银行和信托公司互相推诿的情况,这在现实中已经反复出现。
2.信息披露不充分酝酿较大的道德风险
按照目前对理财产品的监管要求,不论是银行、信托公司还是证券公司,都没有义务对募集资金投向的资产做详尽的信息披露,常常是简要介绍,语焉不详,投资者对资金投向和用途模糊不清,因此投资者的购买决策更多依赖于银行的信誉。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银行、信托公司或者证券公司尽职尽责地投向高质量的资产项目,只能依靠他们的自律行为。
3.银行、信托公司和证券公司面临较大的流动性风险
银信合作和银证合作的理财产品都存在严重的期限错配,本金和收益的偿付主要依赖于“借新还旧”。一旦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所投资的项目发生违约,理财产品发生亏损,投资者趋于谨慎,拒绝购买新的产品,商业银行“借新还旧”的资金链就会断裂,无法偿付到期的理财产品,进而陷入流动性困境。
二、金融理财产品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为规范理财业务,监管层对于银行理财的监管在不断加码,试图通过监管使理财回归资管本质。可面对日新月异的金融产品创新,特别是横跨多种金融机构的交叉性金融产品创新,单靠单个监管部门独立的监管政策很难有效防范风险,且各监管部门之间往往步调不一致,既无法合理引导市场预期,也无法做到有效监管。
(一)分业监管体制已不适应业务发展要求
随着业务融合不断加深,不同类型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风险敞口逐步加大,金融机构的资产与金融市场的关联度不断提升,金融风险传递更加迅速和普遍,单一监管机构在风险识别和风险防范方面显得力不从心。
1.金融综合统计体系与风险监测框架缺位
长期以来,金融统计分别由“一行三会”根据各自的统计管理规定进行,各部门政策缺乏协同,不仅统计范围不全,而且标准化程度低,产生了不少统计上的重复与空白,不利于监管部门准确评估风险状况,更无法及时预警风险的交叉传染。
2.缺乏统一的行业准入与风险评估标准
在合格投资人数、起售金额、投资范围、资本要求、信息披露等方面要求不一致,给各机构合作创造了套利空间。
3.监管真空与监管重复并存
各部门各自为政、自成体系,部门间也存在一定的监管竞争。一方面不少金融业务与产品市场被人为割裂,重复监管问题严重;另一方面对复杂风险点又刻意回避,在风险暴露时甚至存在一定的相互推诿现象,导致监管真空产生。
(二)法律地位不明难以有效约束过度创新
法律法规滞后对风险的影响突出反映在服务与产品创新中。
1.法律依据标准不清,制度性风险隐患突出
在现行法律体制下,委托关系主要依据《民法通则》和《合同法》来调整,信托关系则主要依据《信托法》来调整。对理财行为究竟适用于《合同法》(委托)还是《信托法》存在争议,导致财产登记、税收、会计等方面的处理不统一,在司法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2.金融机构“双重委托”诱发风险
在理财产品中,金融机构既受客户所托进行理财,又会委托其他金融机构投资,存在着双重委托关系,当前对这种关系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责任界定模糊,一旦投资失败可能产生推脱,损害投资者利益。
3.无法实现产品与金融机构之间的风险隔离
在理财业务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因为缺乏法律主体资格,不能用产品的名义进行业务对外签约或者交易,只能借用金融机构自身或者其他机构的名义,一旦产品发生风险,往往会引致金融机构自身的声誉风险,所谓“刚性兑付”正是这种困境的具体表现。
(三)产品信息不对称引发严重风险外溢
金融理财产品的信息不透明也是引发风险的根源,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金融机构与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现在的理财产品多数是采用事前报备的形式,事中监管机制缺位,一般是问题发生后再制定相关的规范性文件,早期干预和纠正效果较差。
2.金融机构和理财产品投资者掌握的信息不一致
理财产品投资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宣传材料中所引用的专业术语和所包含的金融知识已超出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的理解范围,再加上很多金融机构还不能及时、有效地向投资者告知产品运行情况,投资者很难全面和准确地获得所购买理财产品的真实信息。
3.管理机构与委托人之间信息不一致
金融机构之间相互合作开展理财业务,资金募集方不负责产品的运作和管理,很难及时掌握理财资金的真实流向和风险。再加上很多产品暗含各种形式的远期回购、担保和承诺等,部分机构在预期第三方兜底的情况下,放松对交易背景、融资企业资质和资金流向的审查,一旦发生风险,为维护声誉必须采取额外的补偿机制覆盖损失。
三、规范金融理财业务的政策建议
鉴于理财业务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应从“鼓励创新、规范前行”的原则出发,构建包含有效外部监管、健全内控机制以及良好市场约束的管理和发展体系,促进理财业务尽快回归代客理财本质,服务实体经济。
(一)推动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短期内要加强金融理财产品的协同监管。建立金融理财业务综合统计体系,统一金融统计分类与标准,通过梳理当前金融业理财产品的发展状况,构建跨市场金融工具品种、交易量、交易频率、资金流向等的监控指标体系,进而打造标准化、全口径的金融理财产品统计、监测与预警系统。
中长期要加快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建立全覆盖的综合监管体系。
(二)制定统一的金融机构理财业务管理规范
1.建立基于信托制度的理财业务监管法律规范体系
明确金融理财业务信托法律关系属性,参照信托财产独立性原理,为理财计划编制独立的资产负债表,开立独立的账户;在运用理财计划的资金进行交易时,应当以计划管理人名义进行分别管理、分别运用,防范理财资金与金融机构自身负债业务等混淆。
2.建立理财业务风险监管体系
在金融机构间建立人员、信息、决策控制、会计核算等方面有效隔离,严禁理财资金与自有资金、理财资金之间的相互混同使用。加快对理财业务会计核算制度的建立,明确受托人运用管理信托财产过程中的拨备提取要求,确定信息披露频率和内容要求,积极借助中介力量加大对理财项目全过程,特别是中后期管理的监督与评价。强化资本约束机制,防止理财业务盲目扩张。
3.建立合格委托人制度
在受托人对资金使用方实行尽职调查的同时对委托人实施尽职调查,建立受托人资格审查程序,借助中介机构对受托财产的管理情况发表独立意见等途径,加快理财市场环境的培育,全方位做好风险提示。
(三)建立金融理财业务集中交易、登记、结算、统计平台
1.制定产品信息强制披露标准
公开、集中披露发行机构、产品限期、投资方向、风险类型及预期收益、购买和赎回方式、投资团队等,确保产品信息权威、合规、完整、真实。
2.开展理财产品集中登记结算
按发行机构登记产品规模、标的资产情况,实名登记包括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在内的各类投资者的持有情况,便于业务追踪、审查以及后期产品转让市场和监测预警体系的建立。
3.推动建立理财产品转让市场
集中登记客户交易情况及交易价格,监测理财产品的合约执行情况和市场发展动态,探索开展理财抵质押贷款业务,改善投资者资金流动性。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银行理财;金融市场;效率
文章编号:1003-4625(2008)08-0069-03中图分类号:F830.4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商业银行全面参与理财业务市场可能算是近年来中国金融业发展的亮点之一,无论是从理财产品的品种还是从理财产品的规模看,都可谓是发展迅速,而且可以预计这种态势还将延续多年。2004年包括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在内的13家商业银行(其中11家为中资银行,2家为外资银行)发行了76款理财产品;2005年包括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在内的26家商业银行(其中19家为中资银行,7家为外资银行)发行了593款理财产品;2006年包括北京银行、中国银行在内的26家商业银行(其中19家为中资银行,7家为外资银行)发行了1158款理财产品。2007年发行理财产品的商业银行迅速增加到39家,理财产品发行总数也达到了2404款。2005年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额是2000亿元,2006年这个数字为4000亿元,2007年理财产品销售额超过1万亿元。
发生在2008年初所谓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门”事件引起了中国理财市场的一场轩然大波,给刚刚兴起的看似一片繁荣的理财市场平添了一些神秘色彩,引起了包括管理层、学界在内有关人士的高度关注和思考。连续发生银行理财产品的低收益、零收益、负收益事件使银行理财正在遭遇“质疑之春”,继2006年9月东亚银行发行的“利财通”系列1号表现最差之时有逾60%的亏损,到2008年3月19日民生银行的“港基直通车”QDII产品被迫清盘(亏损超过50%)等,将此类事件的影响推向了。
目前看来,针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讨论看似热闹非凡,但现象描述居多,理论思考似乎不足。我们的问题是,银行全面开展理财业务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效率影响如何?从改进金融市场效率的角度看,银行理财是否存在市场边界?等等。本文尝试在一个基础性的分析框架内,给出一些符合经济理论的解释。
二、银行理财影响金融市场效率的经济分析
(一)利率管制下的中国金融市场均衡
传统的金融理论认为,在利率上限的约束下,如果利率上限高于金融市场的均衡利率,利率上限对金融市场没有影响;但如果利率上限低于金融市场的均衡利率,则会产生金融产品需求大于供给的所谓短缺现象,普遍存在的信贷配给现象导致了诸如排队、拉关系等社会资源的浪费,市场规模的缩小降低了金融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
在利率上限为约束条件的前提下,中国金融市场效率的改进途径就只有降低金融市场的均衡利率,当市场的均衡利率水平与利率上限重合或低于利率上限时,市场规模扩大,短缺现象消失,此时的金融市场回到了有效率的状态。而促成均衡利率水平下降的途径有二:1.在供给一定条件下,需求减少使得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均衡利率水平下降的同时,金融市场的规模缩小,不符合效率的原则。2.在需求一定的条件下,金融市场的供给增加使得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移动的结果是利率水平的下降和市场规模的扩大,符合效率的原则。
在中国目前的局限条件下,利率上限和资产负债管理的约束,以及逐渐兴起的多元化的金融资产市场,竞争的约束使得银行存款难以满足银行资产扩张的需求。事实上,近年来规模递增的银行理财产品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实质贷款利率水平的下降,或者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贷款利率水平上涨,促进了金融市场的效率。
(二)固定收益银行理财产品与存款收益差的持续存在符合效率原则
理论上讲,在一个有效的金融市场上,不存在任何无风险套利的机会,明显的机会可能就是陷阱,无数自利的市场参与者持续的套利行为使得套利的机会瞬间即逝,任何超过市场平均利润水平的收益都是对其承担风险的补偿。那是说,风险水平相同的金融资产,其收益水平也应该是相同的。
考察一下中国目前固定收益的银行理财产品与银行存款之间持续存在的收益之差现象,我们也许能够找到一些符合逻辑的解释和颇具意义的推论。
从上图中我们不难发现,市场上相同期限且风险水平相同的两类金融产品其收益水平持续存在着差别,令人深思。稍作经济分析之后,我们大致可以得出如下的推论。
1.中国金融市场的均衡利率水平应该等于银行保本固定收益型理财产品的收益水平,否则的话,就很难解释银行为何不遗余力地开展理财业务。而与存款业务相比,开展本不熟悉的理财业务增加了银行的成本,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降低了银行的利润水平,不符合理性人的假说。银行愿意接受高成本的资金一定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中间业务规模的扩张也许还有规避监管和提升企业价值等方面的考虑。
2.竞争性金融产品市场的存在是银行开展理财业务的根本原因。随着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和开放,金融产品市场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除了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业务模式创新之外,境内中资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创新也层出不穷,而且规模逐步扩张,如基金、信托计划、券商理财产品、投联险等等。如此的竞争格局下,资金持有者的选择范围扩大,在存款利率管制的前提下,居民资产组合中银行存款的优势在逐渐丧失,套利的行为终将会引起银行存款的流失。假如银行不开展理财业务的话,银行资产的规模不仅难以扩张,说不定还会萎缩,这是银行不愿意面对的。
3.银行开展理财业务得益于中国贷款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在增大。从银行的角度看,银行用发行理财产品(尤其是贷款类银行理财产品)筹集的资金购买金融资产,相比存款资金而言,成本增加或者说利差缩小,在规模一定的情况下,利差缩小则意味着利润减少,果真如此的话,银行开展理财业务的行为就无法找到经济学意义上的解释。符合经济逻辑的解释,只能是银行开展理财业务引起的规模扩张带来的额外收益,一定能抵补因利差缩小导致的收益损失,而且还有多余。假如银行不开展理财业务,资金供给的减少必然引起贷款利率的上升(显性或隐性的),在贷款需求缺乏价格弹性的条件下,利率的上升并不会引起贷款需求的急剧下降,银行完全不必劳神费力开展理财业务,但在贷款需求价格弹性的条件下,利率的些许上升就会引起贷款需求的急剧下降,这对银行是一个坏消息。事实上,中国目前资金需求者中的民营企业比例的上升,加上国有企业的改革深化,贷款需求对利率的敏感度呈现出增大的趋势,贷款需求价格弹性的上升符合逻辑。
4.银行开展理财业务有降低信贷市场均衡利率水平的倾向,提高了金融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宏观上看,在交易费用(信息搜集费用、时间匹配成本和资金起点等)的约束下,一个不是充分套利的金融市场里,银行存款利率与银行固定收益理财产品收益之间存在收益之差也许会始终存在,银行固定收益理财产品的高收益吸引着闲散资金的持有者,增大了整个金融市场的资金供给,有降低金融市场均衡利率和扩大市场规模的倾向。微观上看,银行资金运用与资金来源的利差缩小,减少了中国金融机构的“制度红利”,有助于激励多年来依赖于“制度红利”而生存的中资金融机构改进运作效率,培育中国整个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银行理财的市场边界思考
面对着这样迅速发展、问题逐渐显现的中国理财市场,无论是社会公众还是金融主管当局似乎都缺乏足够的理解和心理准备,对于同一类事件的发生,人们的态度却相距甚远。而基金、信托、投联险等理财产品的低收益、零收益和负收益现象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过多关注和质疑,对于此类事件,参与者尚能泰然处之。而偏偏是银行理财产品出现此类事件时,参与者的忍耐力似乎全无,公众质疑之余,管理层也表了态。2008年4月11日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银行不得以发售理财产品名义变相代销境外基金或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境外投资理财产品。2008年4月15日又通报了部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存在的六大问题。可见问题并不一般,有智之士甚至开始担忧银行理财是否会重蹈当年银行办信托的覆辙,这些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笔者以为,银行参与理财市场切不可急功近利,初期应以开展固定收益理财产品为其市场边界,慎对非保本浮动收益型或结构性理财产品。
(一)银行参与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或结构性理财产品市场,推高了整个金融市场的风险水平,增大了中国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银行出于追求利润的动机和迫于竞争的压力,在基础性的准备工作不完善的情况下迅速进入风险业务市场,有增大中国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倾向。目前人们普遍质疑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现象,银行多少应该引以为戒。在中国目前的局限条件下,银行理财产品出现的所谓“收益门”事件是情理之中的事。(1)中国金融人才的匮乏使得多数涉及高风险的理财产品仅靠从国际投行手中购买,设计极其复杂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哪里是一般人顷刻之间能够明白的;(2)中国目前金融市场尚缺乏风险管理的工具,利用资产组合降低非系统性的意愿难以实现;(3)对于风云变幻的国际金融市场我们目前还显得很陌生,期望着预测国际金融市场的价格走势来管理风险几乎是一厢情愿。
如此情形之下,规模不断扩张的、普通百姓本以为是无风险资产的理财产品如果是大面积出现风险的话,美国次级债事件也许就是前车之鉴。
(二)理财市场基础性制度的缺失约束着商业银行理财应当固守保本固定收益理财市场
金融理论认为,风险只能让能够承担风险的人来承担。那是说,风险与收益是对称的,要想获得超额的收益就要承担更大的风险。如果一个市场让没有风险承担能力的人承担了风险,当风险变成现实损失的时候,面临灭顶之灾的市场参与者说不准会给社会造成损失。这样看,信托计划和券商定向理财的所谓合格投资人的有关规定是有理论依据的。想想近年来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刚刚“脱贫致富”的银行理财市场的参与者,潜意识地认为银行理财产品的本金和收益都是有保障的,甚至于不知风险为何物,银行是否应该多一点风险甄别和风险管理的社会责任感。
一般认为,完善的理财市场基础制度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既然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管理人最起码的责任应该是及时、准确地告诉投资人受托资金的运用和收益情况,以便投资人做出决策。目前看来,银行理财市场的信息披露情况并不是那么令人满意,理财资金运用管理信息不透明以及理财收益分配或者管理费用收取信息不透明的现象大量存在。
2.第三方理财中介机构的大量存在。理论上讲,自利的市场参与者都有隐瞒对自己不利信息的动机,期望着作为理财产品提供商之一的商业银行准确无误地揭示其产品风险不符合自私的假说,模糊性的、误导性的承诺语言(如预期收益率等)正是目前投资者对银行不当推销理财产品的质疑之一。因此,受市场约束的第三方理财中介机构的发展对于消除信息不对称或者说降低信息费用,促进中国理财市场健康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完善的理财产品监管制度。金融监管作为一种外部的约束,以法律和法规的形式,用影响被监管者成本与收益的手段,并以此改变被监管者的行为,达到解决市场失灵的目的。目前看来,对于刚刚兴起的中国理财市场,需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尽快颁布有关银行理财的法规或指导性意见,以规范银行理财业务,避免银行过度参与高风险的理财业务给中国金融业带来风险。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金融危机;商业银行理财;特点;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4-0155-02
1 金融危机赋予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新特点
起始于美国次级房地产贷款的危机演化成了一场波及全球的金融海啸,而且进一步恶化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包括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内的西方舆论普遍认为其级别为“百年一遇”,二战之后之仅见。就在不久前,我们还在为一路高升的牛市而欢呼,转眼之间一切繁华尽遭风吹雨打,金融风暴已经携裹着滔天巨浪来到了我们面前,荡涤冲击着每个人的生活。中国的理财市场,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波及。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呈现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1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逐步走低
从近几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走势来看,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无论是本币产品还是外币产品,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都呈现出一个快速上扬到大幅下挫的曲线。比如说人民币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在本轮经济周期的上行期,一年期平均收益率从2004年的2.82%左右上升到2007年的6.60%左右,经济处于下行时,一年期平均收益率转而又下降至2009年第一季度的3.84%左右,纵观整个2009年,共有6824款理财产品到期,平均年化收益率为3.26%,这比起2008年4.53%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来讲有明显下降的趋势,下降幅度接近三成。显示出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强大影响力。
1.2 人民币理财产品一枝独秀
截止到2009年10月份,人民币理财产品占据市场主流,其市场占比已经连续三个月超过80%,10月为83.27%,与9月基本持平。而10月美元理财产品市场占比仅为7.45%,较9月下降0.9%;欧元、澳元、港币理财产品市场占比则均保持在3%左右。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人民币理财产品真正做到了一枝独秀。
1.3 理财产品以短期,稳健型产品占主导
面临着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市风险、商品市场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等充斥市场,使暴露在这些风险之下的理财产品时刻面临市场波动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投资于短期理财产品成为市场的首选。从国内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来看,2004年短期理财产品的比重为17.89%,2009年1季度则高达74.19%,显示在经济下行期,短期理财产品的占比越来越高。不得不说,在金融危机的冲击和经济减速的担忧下,理财产品由“粗放型”向“精耕细作型”过渡,已经形成了以短期主的格局。
就类型来看,在2003-2007年经济上行阶段,理财资金比较集中于资本市场和信贷市场以及大宗商品市场,比如说“打新股”理财产品,信贷受让计划理财产品以及与大宗商品走势挂钩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是经济上行阶段的主流产品。但自2008年经济进入下行期后,特别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标的趋于保守。风险较大的结构类产品数量大幅下降,与资本市场联系紧密的新股类产品的数量也随着08年股票市场波动的加大而逐渐减少。而风险相对较小的债券票据类产品增幅较大,基本上成为008-2009年理财市场的主流。这说明在经济下行周期中,稳健理财产品已经成为主导。
2 当前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面临的问题
2.1 理财队伍经济、市场分析研究力量薄弱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投资业务。从目前发展状况来看,投资的范围无外乎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信贷市场以及大宗商品市场等,而这些市场中的基础资产表现显然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因此,如何提高理财能力、判别理财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商业银行对经济周期的判断、对市场走势的把握,这需要大量的经济研究和市场分析工作。同时,现阶段理财产品多为较为初级的重复性产品,设计缺乏差异化,把握市场脉搏能力相对较弱,这也是因为尚未成立一支专业化的团队系统深入地研究整个资本市场、理财市场和客户的产品需求,因此缺乏设计差异化并富有竞争力的理财产品。从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理财团队的组织架构上来看,多数商业银行理财部门还没有建立起专门为理财服务的市场分析研究队伍,即使建立研究队伍的,也由于激励和考核机制不到位,往往形同虚设。
2.2 财产品缺乏客观评价标准
当前,在各家银行推出的林林总总的理财产品、理财计划书面前,投资者可能面临无法选择的窘境。主要原因在于理财产品结构越来越复杂,产品说明书越来越难懂,而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又不透明,造成投资者盲目攀比理财产品拟定的“预期收益率”,而不能够将影响产品的各个层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合理选择理财产品。目前国内尚无统一权威的具体标准来衡量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度。
2.3 专业理财服务人才严重缺乏
理财服务是一项高智力的中介服务业务,涉及到市场、资本、金融、贸易等多个领域,需要具备广泛而又系统专业的金融知识,通晓各种金融商品和投资工具,同时又要求从业人员具备熟练的操作技巧,对市场变化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以及良好的个人信誉。但在现实中,具备上述综合素质的理财专业人士数量匮乏,一旦市场需求规模形成,商业银行目前拥有的理财团队是不足以满足众多客户需求的。总的来说,我国理财人士的缺乏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高素质的客户经理缺乏;二是提供一般理财知识的理财员工缺乏。这导致银行客户关系管理水平不高,对客户的长期联系缺乏,对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长期支持不够,对个人理财的全面营销造成很大影响。
2.4 理财产品的信息不对称,对产品风险的提示不够
虽然产品说明书中均对可能面临的风险作了比较详细的揭示,然而银行许多营业网点没有在明显的位置张贴风险提示公告。商业银行在产品销售上,采取的主要是大众化的营销方式,但既没有按照标准化、大众化产品销售的要求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也没有按照理财产品的不同风险收益组合进行充分的风险揭示。一些商业银行虽然在合同中设计了风险揭示的条款,但由于对理财产品营销人员缺乏严格的要求和必要的培训,在理财产品的宣传和销售过程中,风险揭示经常被有意或无意忽略。引发许多纠纷,对银行声誉造成负面影响。
2.5 理财业务售后服务不到位
从各商业银行理财实践活动看,客户在理财过程投诉乃至诉讼最多的是开放式基金、证券业务、保险业务、个人账户黄金买卖、个人账户外汇买卖业务、个人理财业务等理财流程问题。虽然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不断创新,但相关的业务咨询、功能介绍、金融导购等售后服务却严重滞后,使得许多居民对个人金融服务项目一知半解,无法真正享有服务。同时,在顾客购买理财产品过后,也缺乏专门的理财经理对其进行跟踪,及时与客户沟通。
3 发展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相关建议
3.1 打造市场分析,调研团队,把握市场脉搏
多年来,国内商业银行在理财业务发展上对市场分析研究工作重视不够。多数商业银行在理财业务组织架构上,基本上没有建立起市场分析研究团队,导致理财产品在面对市场变化时不能够及时调整,理财产品风险加剧。因此,在全球金融市场瞬息万变的今天,商业银行应重视理财业务的市场分析研究工作,打造一支高素质,专门从事市场调研的团队,理解国内外经济的发展趋势,把握金融市场的变化脉搏,在理财产品开发设计上更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主动性。
3.2 增加理财产品第三方评测市场
虽然信息不对称在任何行业都存在,但是在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方面表现得更加严重。它使得委托人获取信息的成本高昂甚至不能获得信息。同时也使得委托人通过合约约束银行即人的成本变得高昂。理财产品合约存在不透明性,容易使得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违约成本偏低。面对这种情况,监管部门应要求商业银行建立理财业务信息披露制度,逐步按照制度化、规范化要求,真实、准确公开披露有关理财产品信息。同时,积极引入第三方商业银行理财评测机构,加强市场专业化监督,提高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违约成本和声誉破坏成本,促进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创新能力和市。
3.3 加强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
对于目前国内市场而言,理财产品客户的主体仍是普通储户,其风险识别能力和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因此产品设计还应注重低风险和结构简洁。同时,客户经理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应及时、有效地向客户披露相关信息,避免营销时过分渲染最高预期收益率,而对产品说明书中的风险提示则轻描淡写甚至略过不提,从而导致投资者对银行理财产品只知其利、不知其弊的结果。商业银行切实需要按照银监会强调的风险揭示、客户评估及信息披露等要求,对不同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做出明确的划分和标识,进而在销售过程中配备专业人员对客户的财务状况、风险偏好、损失承受能力以及投资预期等进行审慎的识别与评估,通过进行必要的分层,辅助客户选择与其风险收益特性相匹配的理财产品,防止由于错误销售而损害客户利益。
3.4 全面提高理财人员综合素质,降低个人理财业务风险
理财人员必须全面了解理财产品的各项功能,熟练掌握投资、银行、保险、法律、税收、财务等多方面知识,具备丰富实务操作经验,并有良好的交际和组织协调能力。由此可见,个人理财业务对理财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高素质的理财人员是个人理财业务服务质量的保证,是维护客户的满意度、忠诚度和信任度的关键。但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时间较短,缺乏专业化理财人员。因此,加快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复合型的理财人员,对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降低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至关重要。
3.5 加强售后服务管理,建立理财业务的投诉处理标准和程序
构建全面、透明、方便和快捷的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包括处理客户投诉流程、回复安排、投诉调查以及客户投诉的补偿、赔偿制度。这不仅有利于保护客户合法权益,也有利于提升银行理财产品品牌价值,更有利于提升银行声誉。银行应高度重视客户对理财产品相关事宜的投诉工作,实施投诉一站式服务,明确客户投诉处理程序、时限,减少因投诉法律诉讼转化几率建立高素质客户投诉专员队伍,化解理财客户投诉风险。另外,在客户购买理财产品后,应该安排专门的一对一的客户经理来跟踪关心各个客户的理财收益,资产状况,并及时与客户沟通。这也售后服务管理的一个部分。
参考文献
[1]张兴胜,钱金叶.人民币理财产品热销的冷思考\[J\].中国城市金融,2005.
篇9
【摘 要】如何理好财,如何使资产更好的保值增值,是越来越多的兰州市居民所共同关注的话题。在兰州市,居民个人理财已逐渐成为一股热潮,成为个人和家庭合理配置资产、有效规避经济生活风险的主要方式。本文着重从微观角度对兰州市居民理财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兰州市个人理财需求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居民理财倾向于风险较小产品,理财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个人财富的不断增值。
【关键词】居民理财;理财产品;需求
一、兰州市经济概述
2016年1月至6月全国生产总值达到340637亿元,增速为6.7%,而甘肃省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720.99亿元,增速为7.8%,其中兰州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95.7亿元,增速为8.5%。兰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量达15092亿元,增速达到9.8%,总体而言,兰州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稳定持续上升。另外,2016年1月至6月市区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达到8643.26亿元,同比增长13.60%,其中住户储蓄存款2754.11亿元,增长9.27%。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7899.42亿元,增长15.60%,存贷比为91.4%。就基本经济运行状况来看,在进入2016年以来,兰州市经受住了全国经济下行的压力,稳定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走在全国的前面,并毋庸置疑的成为甘肃省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二、兰州市居民理财现状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其中有效问卷588份,有效率达98%。这里主要对理财产品的需求状况进行分析,由表1可以看出,银行存款,股票等传统金融理财产品还是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银行存款风险小、收益较低但比较安全稳定,存取方式灵活简便,更重要的是银行是极具信用的机构,因此这种最为传统的理财方式长期以来一直获得居民的青睐。其次是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和股票,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需求大主要因为其机构本身所具有的相对稳定性,同时这类理财产品基本都由专业投资理财专家经营。进入2016年以来,股市一直处于较为低迷的状态,让很多股民纷纷从股市中撤出资金,所以对于股票的需求比重较前年有所降低。就全国居民理财现状来看,购买基金的居民的比重迅速上升,这主要归因于基金有着风险相对较低和收益率较高的特点,兰州市居民理财也同样具有这一趋势。
其次,保险具有安全性、长期性等优点。如果未来居民和金融机构都能够运用好“保险”,这将是一种一举两得的理财方式,既一定程度的发展了居民理财市场,同时也加强了社会保障。另外,房地产投资一直以来都是一种获利极高的投资方式,在经济邻域常将它视为“最硬的通货”,同时投资房地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用来规避通货膨胀的风险,因此吸引了大部分资金充裕的投资者。就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房价在短期内虽得到抑制但考虑种种因素下跌的可能基本为零,尽管近期房地产泡沫较为严重,但仍无法抑制居民投资房地产的热潮。
最后,如期货、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等在我国推出并l展的时间并不长,短时间内还很难被大多数投资者接受。但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目前在大学生群体中较受欢迎,这主要因为大学生群体认识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且此类产品一般投资门槛低,这对于基本无收入的群体较为有利。另外如期货这类衍生金融产品其产品本身和操作经营均极为复杂,对专业知识和技术的要求极高,一般情况下,普通投资者很难参与其中。总体比较,兰州市城镇居民还是比较倾向于购买低风险较为安全、稳定的理财产品。
表1 理财产品需求状况分布表
理财产品 人数 (人) 占比 ( % )
银行存款 129 22
银行理财产品 82 14
基金 65 11
股票 82 14
债券 47 8
保险 76 13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 41 7
房地产 35 6
黄金、外汇类 12 2
古玩字画 12 2
金融衍生产品 11 1
合计 588 100
三、兰州市居民理财现状存在的问题
1.兰州市居民理财需求在提高,但总体需求量仍然较小。由统计分析我们看出,由于兰州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目前仍处于较低水平,因此为保障基本物质生活大部分人能够投资于理财产品的资金并不充足,更不愿意投资冒险,且兰州市地处我国西北地区,大部分居民长期以来对投资理财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观念还未完全转变,这些都是造成目前兰州市居民理财需求量不大,居民理财市场不够完善的重要原因。
2.银行存款占所有理财产品的比重过大。这一问题是目前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所普遍存在的问题。银行存款因其本身的各种优势“掩饰”了其收益低的根本缺点,且在目前负利率的情况下,居民应尽量避免选择这种理财方式。大部分居民表示愿意采用银行存款的方式配置资产,这种现状在短时间内是很难改变的。
3.居民的风险承受能力较低。这主要还是由于兰州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普遍较低。
4.理财产品的需求品种结构单一。统计数据显示,银行存款、股票、基金和保险是市民选择的最常见的三种主要理财产品,而很少购买其他理财产品。尤其对于期货等理财产品的购买几乎为零。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一方面在于理财产品供给上相对落后,各类理财金融机构对理财产品的供给不足或者推出的理财产品品种有限,但结合国内相关文献以及实际情况,目前兰州市理财产品供给数量和品种基本与一、二线城市接轨,因此,供给方面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适合大部分兰州市居民的理财产品。
四、建议
第一,加强对理财知识的学习,确立正确的理财观念。根据兰州市居民理财现状,大部分居民仍是由于缺乏专业理财知识而不敢投资冒险或非理性理财,所以兰州市居民首先应该加强对理财知识的学习,改变对投资理财的保守认识,重新理解资产增值的意义,使自己有自信参与到投资理财的队伍当中,从而促进家庭金融资产结构合理化。
其次,加强专业理财知识的学习是确立正确的理财观念的充分必要条件,但除此之外,政府也应介入其中,政府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各种媒介宣传理财重要性、普及基本理财知识,并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定期举办针对各年龄阶段和不同社会阶层的理财教育和知识普及活动,以此来加强兰州市居民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正确调整自身的理财观念和投资意向。再者,地方电视台也可以参与其中,举办一些可以全民参与的理财知识有奖竞答节目,既顺势潮流,又起到了宣传和普及专业投资理财知识的作用。
第二,正确识别和降低风险。居民不仅要积极关注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了解相关的专业投资理财知识,而且要在此基础上,正确的识别风险,降低风险的发生。例如在投资某支股票时,就需及时了解当下以及未来较长一段时期的社会经济环境和该企业或公司的经营状况及竞争环境,较准确的识别这支股票存在的潜在风险,继而通过组合投资或各种对冲风险的方式来规避风险。对于居民而言,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通过电视或网络媒体来了解投资理财信息。
第三,选择适合自己理财产品。在个人投资理财产品中,目前为止,没有一种理财产品能够适合所有投资理财者,因此,居民应当根据自身情况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个人理财具有个性化特征,居民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资金能力来选择相应的理财产品,且应确立正确的理财目标,不能为了“一夜暴富”而投资理财,过于焦灼的心理将会提高投资失败的概率。每个人都应正确审视自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培养良好的理财习惯。
第四,理性配置个人资产,审慎选择投资组合。居民应尝试在收益与稳定之间寻求平衡,增加投资理财的多样性,采用投资组合的方式合理分配资金,“不要把所有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所谓投资组合,即是在众多投资理财产品的基础上,产生比单一理财品种更多的组合,且不同金融资产组合的相关程度是不同的,比较投资单一理财产品,经营投资组合应当更为复杂,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个人投资者应根据自己的投资目标和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同样也要审慎选择适当的投资组合方式。其次要理性的把握投资产品的收益性、风险性和流动性。选择任何一种理财产品首先要了解清楚能否保本,不仅要了解其过去的收益率和波动情况,根据“历史会重演”的证券市场原则,我们还要客观的分析其预期收益率有多少及其波动情况,在收益性与风险性成正比的情况下,变现能力又如何,能否在自己需要现金时快速并无损的变现,这都是在选择理财产品时需要着重考虑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老展红,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Σ--以农行NH分行为例[D]. 广西:广西师范大学. 2014.
[2]韩敏,丽水市居民理财状况调查研究[J]. 区域经济. 2011,(2).
篇10
1.从年龄结构看,年轻的人大多比较敢于投资,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也比较多,而年纪大一些的人大多比较保守,即使有投资,投资所占的资金比重也只是其收入的一小部分,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储蓄等风险小的方式。我们也可以看到,有55.1%的人都是选择以自身收入的0%-20%进行投资,说明人们大多还是倾向于使用较少的资金进行投资,0%-20%这一区间在大多数人所能接受的范围内,如果赚钱当然好,而如果失利也不会对其的生活造成过大的影响。由此可见,国人在金融危机的洗礼之后,对投资活动持谨慎态度,不愿将手中资金用于投资获利,对市场前景持不太乐观的态度。尤其是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中老年人更不愿进行投资,反而是手中富余资金较为缺乏的年轻人看准金融危机过后的市场低迷时期,积极进行投资建仓,期望当经济转好之时自己的投资为自己带来丰厚的报酬。
2.从理财产品信息渠道看,年轻人较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而且网络的信息流通能力远远大于其他传统媒体,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主要宣传对象应该定位为不太接触网络的中老年人,因此此类媒体上的广告应迎合中老年人的兴趣口味,在关键版面或关键时段放出,取到更好的效果。
3.人们投资的方向主要有储蓄、股票、国债、基金、期货、收藏品等方面。人们在选择理财产品时,主要考虑收益率、风险以及投资期限。近些年来,不少新兴的投资方式也逐步获得了人们的青睐,比如期货、外汇、黄金以及收藏品等,这些新兴的方式大多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
4.在投资期限的选择上,人们大多选择半年至一年以及一年至三年,两者所占比例分别为34.7%和38。1%。主要原因在于,短于六个月的投资收益率过低,对普通投资者等对于资金流动性没有特别严格要求的投资者来说没有吸引力,而三年以上的长期投资,虽然其收益率较其他投资为高,但期限过长。考虑到资金流动性和金融市场变化迅速的特点,大部分投资者普遍倾向于半年至三年的中期投资,投资收益有保证的同时也不会挤占资金,影响通过资本运作获取最大收益。
二、今后银行理财产品发展趋势
1.理财产品期数和规模不断扩大,但增速会放缓。
2.理财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投资范围越来越广,产品结构日益复杂。
3.客户更加理性关注风险。主要由于全球股市调整,与股票挂钩的银行理财产品出现了大量的零收益、负收益事件,客户与银行间产生了一些纠纷,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
4.银行理财产品成为重要的常规投资产品之一。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已经成为商业银行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业务,商业银行基本建立起发展理财产品的管理体系,理财业务走入正常化发展轨道。
5.理财产品以短期为主,趋向基金化。由于目前我国处于加息周期,特别是近期物价上涨较快,中长期理财产品的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另外,由于客户对产品的灵活性要求越来越高,已经有银行推出了随时开放的产品,理财产品基金化趋势明显。
三、对银行等理财产品发行方的建议
1.保证收益,风险合理。收益与风险作为投资者选择理财产品的两个主要影响因素,银行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收益与风险要相互搭配,收益以风险为代价,风险以收益为补偿,而且最好能够确定一个基准收益率,令投资者获得基本的回报。当收益低于预期时,应对投资者做出合理的解释。
2.细分投资者类型,做出合理理财建议。我国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差异化不明显,产品开发缺乏深度,理财缺乏细致的市场划分和明确的产品定位[2]。对于不同年龄、不同风险承受力的投资者要提出不同的理财建议,推荐不同的理财产品供其选择。虽然投资者对自身的情况会有所保留,但银行处于对投资者负责的态度,还是应该积极了解投资者有关做出理财决策的个人信息。
3.利用自己的行业优势、网点优势做到理财便利化。银行可以自动将投资者的储蓄账户与其理财账户相挂钩,减少投资者的转账操作,方便其投资理财。另一方面,银行要利用其网点广布的优势,让普通投资者一出家门即可进行全面系统的理财活动,而不需要到某些指定的规模较大的支行才可以进行有关投资理财的全部操作。
4.普及理财相关知识,简明理财产品说明。从今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广大人民群众对金融理财业务并非十分了解,对其中一些术语基本没有认识。这就要求银行在平时的宣传中不仅要以销售产品为目标,还要以普及理财基础知识为目的。虽然这次调查我们并没有深入到对单只理财产品的考察,但从活动中接触到的宣传资料来看,理财产品的宣传材料普遍过于专业,普通投资者对其理解有限,从而难以到达预定的宣传效果。
参考文献
[1]蒋剑平.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J].农村金融研究,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