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创设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17 17:47: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创设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境创设的概念

篇1

(武夷山二中福建武夷山354300)

【摘要】新课标提出“情景—探究—应用”的学习方式。将新课程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的首要环节是创设适宜的情境。文章以物理概念教学为例,根据概念教学的特点,从概念的引入、定义、理解、应用等几方面对情境创设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中学物理教学;情境;情境创设

The strategy that physics teaching in the senior high school scenario establish and practice

Huang Yong zhong

【Abstract】The new lesson mark put forward "scene- investigation- application" of study way.New course principle implementation arrive teaching practice of the initial link establish a feat scenario.Article with physics concept teaching for exampl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cept teaching, lead to go into from the concept, definition, comprehension, application etc. several aspect establish to the scenario of the strategy carried on study.

【Key words】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Scenario;The scenario establish

一、情境及情境创设理论

情境,从广义上来说,它是影响个体行为变化(产生行为或改变行为)的各种刺激(包括物理的或心理的)所构成的特殊环境。学习情境是指在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习主体,使之产生一定情感反应并激活情境思维的客观环境。

情境创设是情境教学的核心。教学中,设置良好的环境,可使环境与整合正相关,而无效的情境将使环境与整合无关或负相关。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应根据所授内容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无意识的心理特征,精心选择适当内容,创设一些以学生为主体的、引人入胜的、轻松和谐的、具有探索性、启发性、创造性和科学文化氛围的、与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能够引起学生积极情绪反应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取得科学知识,发展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二、物理教学情境及其作用

物理教学情境是指在物理教学中,作用于学习主体,使之产生一定情感反应并激活物理情境思维(情境思维是当情境所提供的线索对学生而言较陌生,学生旧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不能完全理解或者解释,造成认知冲突,从而激发的一种思维)的环境,包括物理问题情境、物理实验情境、物理概念情境、物理思想方法态度的情境(可称人文情境)等。

例如:高一物理教学中,在讲解力的合成和分解时,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提问学生:细棉线下面挂一只重物,用一根线时易断还是两根线时易断?如图:

学生感到很好笑,认为肯定是用一根线时线易断。教师开始演示,一根线提得起重物,而两根夹角较大的细线提重物时,线断了!这一现象立即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和质疑:为什么两根线的效果反而不如一根线呢?这一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和进一步学习的动力,也使学生认识到了原有观念的错误,主动地调整、重组认知结构。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习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引起学生内心的冲突,动摇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从而唤起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进人探索者的角色,真正“卷人”到学习活动之中,以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的目的。

由以上实例可以体会到,物理教学情境的作用:

1、培养学生对物理科学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的物理教学情境,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动机,启发调动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使之发生由“厌学”到“愿学”的转变,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2、以学生为中心,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如果说客观主义使教学成为人的控制的过程的话,那么从上个世纪90年展起来的建构主义则使教学成为人的解放的过程,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真正把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促进教育、教学过程的个性化放在中心地位。物理教学情境正是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3、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起良好促进作用。通过创设物理教学情境,引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中自主探索:亲自动手、动脑,亲自观察、记录、操作、整理、讨论、分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学会如何去获得知识,如何用物理的观点和研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物理情境中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取得科学知识,发展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三、以物理概念教学为例的中学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和实践

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用于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被高度概括和抽象成为物理概念,这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物理概念是用来描述有关的物理规律的,如果概念不清,当然就谈不上掌握物理规律。因此,必须十分重视物理概念的教学。物理概念的教学,特别是重要的基本概念,决不能只是孤零零的让学生知道或记住他们的文字表述或数学表达式,而要努力搞清楚他们的“来龙去脉”。

物理概念的教学要达到以下几点要求:为什么要引入某个物理概念;概念是怎样研究得出的;概念是怎样定义的;某个概念的物理意义是什么;某个概念理解应用中学生易产生的疑惑和错误理解及应注意的有关问题等。当然,上述要求比较高,不可能通过一两次教学活动就能全面达到的,有的要经过多次反复和许多阶段才能达到。

根据以上概念教学的要求和特点,物理概念教学中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创设情境,具体策略和实践如下:

1、从为什么要引入某个物理概念的角度,创设情境。

例如:在圆周运动章节中学习角速度概念时,学生提出:既然用线速度可以描述圆周运动快慢,为什么还要引入角速度描述圆周运动快慢呢?如果教师创设了“月球和地球谁跑得快?”的情境:

地球说:“月球绕地球作圆周运动每秒钟走过的弧长为 0.99千米(即线速度为0.99 千米/秒),而我地球绕太阳作圆周运动每秒钟走过的弧长为 29.78千米(即线速度为29.78千 米/秒),所以我跑得快!”月球说:“我绕地球转一圈只需要28天,而地球绕太阳转一圈需要一年365天,所以我跑得快!”地球与月球说得都有道理,由此可见,仅仅用线速度来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是不够的,还需要从另一个侧面描述圆周运动快慢。因此,要引入角速度这个物理量来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

2、创设促进学生自主思考、类比、概括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是怎样定义的。

例如:我在电场强度教学中建立如下的概念情境:首先启发学生回忆思考下列两类物理量在定义方法上有何区别:一类是位移、质量、力、能量、功、热量、电量等;另一类是速度、加速度、压强、功率、电流强度、密度、比热、劲度系数等。探究后一类量为什么要用比值来定义?生产生活中有无与后者类似的情况? 接着创设如下实验情境:用起电机使金属球带大量电荷+Q,用悬吊带电为+q的小球显示带电金属球的附近有电场。移动小球+q均由近及远可见悬绳的偏角变小。说明带电+q的小球在不同点受的电场力不同。然后引导学生概括:电场有强弱之分。但把小球多次移到同一点A,其偏角不变,说明在同一点,电场的强弱是不变的,这是电场的特性。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参照密度、电流强度的定义思路,用什么方法可描述某点电场的强弱?逐渐逼近E=F/q这一结果。通过创设以上情境,学生不仅对电场强度这一概念的定义理解深刻,并且通过类比、概括,了解了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3、创设生活化情境或实验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

例如:现行高中物理教材中设计了一些让学生自由动手的“做一做”。其中有这样一个实验:让学生做一个显示玻璃瓶微小形变的课后小实验:找一个大玻璃瓶装满水,滴入几滴红墨水,瓶口用中间插有细管的瓶塞塞上,用手按压玻璃瓶,细管中的水面就上升;松开手,水面又降回原处,这说明玻璃瓶受到按压时发生形变。我在演示这个实验时,使用了大号椭圆柱形墨水瓶来替代课本中所示的圆柱形玻璃瓶,当用手按压墨水瓶长半径两侧时,细管中的水面不是上升,反而下降,这种与教材中的实验结果相反的现象出乎学生意料,感到格外新鲜,无形中更加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实验不但使学生对“弹性形变”现象深信不疑(课本中的水面上升可能有少数学生产生是由于人手的温度引起水热胀的误解),同时也使他们形象地看到了圆形物的容积最大的实例。接着,再作一次按压短半径两侧的实验,结果是水面上升,这就从正、反不同的角度加深了“弹性形变”的理解,实验现象的说服力更强了。

这样,简单易做、成本又低的小实验,既激起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使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为学生展示自己的创造力、想像力提供了一个广阔、自由的空间。

4、创设与学生原有认知矛盾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辨析概念应用中易产生的疑惑和错误,解决学生的思维障碍。

例如:为了突破“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无关”这个难点,我设计了如下情境:用水平力将一本书压在竖直墙壁上,提问:“如果对书的压力逐渐增大,书受的摩擦力如何变化?”对这一问题回答错误最多的是:“因为f= μN, N增大,所以f也增大”。至此可借题发挥:“增大后的摩擦力必会大于书的重力,那时书将沿墙攀登了!?”学生听后哈哈大笑,自知出错,而后兴奋、思考,变信口回答为主动探索。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回答问题时,懂得“少一些信口开河,多一些主动思考”了。

学生对概念认识中的错误,往往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头脑中,很容易在认识活动中形成负迁移,排斥正确概念的接受,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出现错误的结论。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这些反例,不但可以引发学生思考,还能加深印象。

5、创设多角度、多样化、分阶段进行的概念教学情境,使其符合从现象到本质、从初级的本质逐渐发展到深刻的本质的认识发展过程。

例如:在加速度概念的教学中,刚开始只创设火车开车、汽车刹车等情境;然后用自由落体情境的重力加速度加深概念;继而用平抛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它也是一种匀加速运动,在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上使小球自由下落,则地上的人看小球为平抛运动;在圆周运动、简谐振动中进一步深化加速度概念;在学完静电场后,用静电场与重力场比较,E = F/q与g = G/m比较,学生可悟到,原来重力加速度实际上可认为是重力场的强度。在每次加深对加速度概念理解的教学中,联系、比较之前对加速度的理解,使得学生感受到知识之间的连贯性、整体性,能够融会贯通。

以上物理概念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策略仍在不断的应用和完善中。也可以进一步在规律教学、实验教学、习题教学中根据相应的教学要求和特点,从知识掌握的几个层次的角度探索情境创设的策略。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胡炳元.物理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许国梁,束炳如等改编.中学物理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篇2

在物理概念教学中,教师必须给学生营造一个适应教学要求,借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索事物本质属性的物理环境,把教学目标转化成学生的学习目的,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并引出概念问题。

一、以日常生活经验创设学习情境引入概念

教师要善于恰当地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良好的物理环境。该方法使学生感到亲切,容易接受。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勤于思考、善于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正符合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世界的新课程理念。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选择具体事例时,既要选择与概念有着明显本质联系的事例,又要注意防止经验中不正确观念的干扰。

如:“压强”概念的引入,先列举学生在生活中的熟悉事例,用手往墙上按图钉,图钉就被钉进墙里,用锋利的刀切肉省力,而用钝刀切肉十分费力;当人们走在海滨沙滩上时,沙滩便留下一窜脚印;骆驼靠又阔又扁并且富有弹性的掌蹄,行走时不会被陷进砂里,故称为“沙漠之舟”,而牛马行走在沙漠中时,蹄子就会深陷在砂中。可见压力的作用效果既跟压力的大小有关,也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为了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从而引入“压强”的概念。

二、通过物理实验创设学习情境引入概念

有些概念所涉及的现象不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这类概念的可以借助实验来引入。运用实验展示物理现象和过程,不但可使学生对物理现象及过程产生必要的感性认识,还容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特别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实验,通过自己的亲自操作,把实验感知与思维活动紧密地结合,物理现象和过程获得生动、深刻的印象,这对形成和理解物理概念有着积极的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运用实验来创设学习概念的环境,既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更要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被研究的对象和现象上来,注意观察它的变化及其产生条件。

例如引入摩擦力的概念(筷子提米)

如:“浮力”概念的引入,先做演示实验,在弹簧秤下挂重物,用手向上托重物,弹簧秤的示数变小。分析由于重物受到向上的托力,才使弹簧秤的示数变小;在把重物放入水中,可观察到弹簧秤的示数也变小。分析由于重物受到水向上的托力,才使弹簧秤的示数变小,从而引入“浮力”概念。

三、利用物理经验事实创设学习情境引入概念

物理学和生产实践中的一些经验事实,对物理概念形成具有突出现象、本质的特点,但是学生又不很熟悉,课堂上无法进行实验观察。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教育软件和教师的讲授,阐述经验事实,使学生获得感性材料。在平时的教学中,运用物理史料中的典型事例或故事引入物理概念,也是创设物理情境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方法。(例如马德堡半球实验)

如:“力”概念的引入,学生对力已经有了自己的亲身体验,从而抽象出力的物体性,进而引入力的概念。这样,学生对力的概念体会深刻,便于理解。

如:“惯性”概念的引入,引导学生观察乘坐汽车的过程中,汽车突然起动,刹车、加速和拐弯时所发生的物理现象,通过分析引入“惯性”概念。

四、由复习旧知识创设学习情境引入概念

往往新概念与学习过的概念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逻辑展开,把新概念自然地引入。这样可使学生认识到引入新概念的客观性和必要性,使知识系统连贯,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五、用类比方法引入概念

如:“电压”概念的引入,先将请水流与水压的关系,再通过类比引入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从而引入“电压”的概念。

六、通过物理故事引入概念

篇3

摘 要

意大利瑞吉欧的教育理念提出:“教师要注重环境创设,要让幼儿真正地感受到幼儿园环境是属于他们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也指出:要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有利条件,以积极运用感官为原则,灵活运用集体活动与个别活动的形式,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然而,在现实中,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总体上还是停留在观赏型,艺术型和教师的才艺展示型,教师也取代幼儿成为幼儿园环境的掌管着和使用者,幼儿并没有成为真正的参与者。因此,本文立足于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主张充分利用幼儿美术作品参与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以发挥它的创造作用,教育作用和环保作用,提高幼儿园环境在幼儿身心发展中的教育功能。

关键词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环境创设

现代幼儿教育特别重视环境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并把环境创设看作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意大利瑞吉欧的教育理念提出:“教师要注重环境创设,要让幼儿真正地感受到幼儿园环境是属于他们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也指出:要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有利条件,以积极运用感官为原则,灵活运用集体活动与个别活动的形式,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然而,在现实中,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总体上还是停留在观赏型,艺术型和教师的才艺展示型,使环境脱离了幼儿的自主动手能力,教师也取代幼儿成为幼儿园环境的掌管着和使用者,幼儿并没有成为真正的参与者。那么,如何利用幼儿美术作品参与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以发挥它的创造作用,教育作用和环保作用,提高幼儿园环境在幼儿身心发展中的教育功能。这种幼儿园美术环境又该如何创设呢?首先我们要了解幼儿园创设美术环境的特点 :

一、幼儿园美术环境创设的几点要求

1.一个良好的空间艺术环境布置,要有利于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使幼儿成为环境的设计者和制作者。同时,幼儿在参与活动室的墙面和悬挂物制作的过程中,使环境布置与幼儿产生互动,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另外,可以丰富幼儿相关常识识,如时间概念、植物生长、还可以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形式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自由表达的机会,同时,让幼儿动手参与空间艺术环境布置,还能增进幼儿对环境的进一步认识,从而使幼儿更懂得保护环境,萌发创设美好环境的意识。

2.幼儿园中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对环境的接受能力也不一样,因此,幼儿园的艺术环境创设应考虑年龄差异性。如小班幼儿动手能力差,墙饰可选择集体生活、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多借可爱的动物形象来表达构思;中班,可选择反应自然常识性内容,可以选择人与动物融洽共生为主题来布置墙面;大班的幼儿,动手动脑能力较强,可在其空间环境中,多布置些社会常识性内容为主的半成品,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

3.幼儿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对他们不能进行空洞抽象的理论教育,应该运用具体的形象,启发他们在看、听、摸、做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形成概念。所以,幼儿园美术环境的创设应通过鲜艳的色彩、优美的造型、直观的生活形象展示,渗透教育教学内容。

二、幼儿美术作品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具体运用

幼儿园的环境包括室内主题墙壁、室外活动墙壁和走廊,这些区域是幼儿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美术作品参与其中的环境创设将会为幼儿提供广阔的教育空间。以下具体分析:

1.室内主题墙壁、活动室外墙。

主题墙壁和活动室外墙壁都体现着幼儿园的办学理念和整体风貌,利用价值非常高。因此,可通过它们体现出幼儿园本身环境创设中幼儿美术作品所发挥的特色,可将幼儿优秀美术作品在主题墙和活动室外墙壁中展示。还可让幼儿亲自动手制作相框或者装饰,整体上使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富有教育性和创造性。

2.走廊。

走廊是连接幼儿园各个部分之间的通道,具有独特的延伸感,动态感和整体感,因此在创设时应尽量保持其特点不变,幼儿可运用学过的本领制作自己喜欢的美工作品,结合教师的美工作品吊饰于走廊强上方,从而体现了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创新性因素。幼儿还可利用废旧材料和自然材料制参与走廊的环境布置,对于向幼儿进行环保教育,这样对幼儿园环境本身环保环境的创设,会具有良好的效果。整体上使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富有环保性和创造性。

篇4

关键词:问题情境;免疫调节;概念

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在脱离生物情境下学生虽然获得生物学概念,但是学生对知识理解不透彻,无法将知识和技能有效地迁移到多种情境中。如果教师把要掌握的概念通过合理精心的问题情境设计,通过观察、分析、综合、归纳来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概念,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的整体性。笔者通过“免疫调节”第一节课时为例,探讨如何利用问题情境在生物教学中对概念的构建和知识网络的完善。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免疫调节”内容多而复杂,学生学习会比较困难。教学时,可以以艾滋病问题为切入口,设置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总理看望阜阳艾滋病孤儿和患者”以及艾滋病相关图片,学生参照课本资料讨论:(1)艾滋病的发现、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的主要病症及其主要病症及其危害性有哪些?(2)目前全球及我国艾滋病的发展现状以及如何采取预防措施?(3)艾滋病传播有哪些途径?(4)我们应如何对待艾滋病病人?面对艾滋病,我们能够做些什么?(5)艾滋病的病因是什么?艾滋病的死因是什么?为什么艾滋病病人最后往往是患不同的疾病而死亡?

通过与社会热点紧密联系,创设问题情境,为发现新知识创设认知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其中(1)~(4)的感知性问题通过感性认识使学生对艾滋病有更多的了解,认识到艾滋病的发展的严峻形势以及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通过(5)过渡性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前面问题时揭示艾滋病与人体免疫系统的关系,引入对免疫系统功能的学习,达到教学目标。

二、创设问题情境,突破核心概念

1.利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在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的学习中,让学生分析:(1)我们吃的食物有病原体,空气中有病原体,一般情况我们不得病,人体是通过哪些途径来抵御病原体的攻击?(2)大面积烫伤的病人护理不当时,容易被感染,为什么?(3)不小心手被划伤,伤口出脓了,什么原因造成的?(4)人被HIV感染后也并不立即得病,一般有几年时间的潜伏,这是什么原因?

问题(1)难度不大,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归纳出人体的三道防线以及三道防线的各自的特点。问题(2)~(4)通过从生活实际出发,把理论知识还原为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理解、记忆和迁移,通过问题设问,加强学生对三道防线的认识、理解和运用。对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就会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通过表格明确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通过问题(4)承上启下,引出核心概念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学习。

2.利用多媒体动画创设问题情境

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教学中,如果照本宣书,学生对特异性免疫的过程,两者的联系与区别会混为一谈,为了理清两者的思路,借助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动画,在讲解体液调节时,设置以下问题:(1)大多数抗原进入内环境后首先被什么细胞处理?(2)T细胞起了什么作用?(3)抗体的本质是什么?它是怎么产生的?它是如何起作用的?最后抗原是怎样被消灭的?(4)用文字和箭头来描述体液调节的过程?(5)出过水痘的个体以后不会再出水痘,主要与哪一种细胞有关?出过水痘的人还会感染其他传染病,体现了抗体的什么特性?(6)“接种疫苗,预防疾病”是常识,试画出抗体浓度变化的曲线?

通过(1)~(3)过渡性的问题,层层递进,让学生了解在体液免疫中各个细胞的作用,为问题(4)做好准备。在教师的适当的提示下,当学生完成问题(4),体液调节的过程就呈现出来,每个成分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一目了然。通过问题(5)和(6),对体液免疫的实质有了进一步掌握,有利于实现新知识的内化和认知结构的构建。

在讲到细胞免疫时,除了了解细胞免疫的过程,同时注重各个细胞的作用如:(1)吞噬细胞在其中起什么作用?效应T细胞有没有接触抗原?你能说出记忆细胞的作用吗?细胞免疫的结果是什么?最后抗原是如何消灭的?同时,让学生比较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归纳以下问题:(2)试说出免疫过程需要哪些成分的参与?

通过对体液免疫的学习分析、分类和归纳后,学生有了一定的认知,通过引导学生类比推理,总结细胞免疫的过程,学生在解决问题(1)后加深了对整个特异性免疫的认识以及记忆细胞的功能,理解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概念,建立特异性免疫基本过程的概念模型,突破核心概念,同时,得到思维的培养和能力的培养。在对问题(2)的分析,体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联系时,学生对免疫系统的组成产生了兴趣,为免疫系统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教学中借助图片、视频、动画等媒体信息创设问题情境,能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生动化,唤起学生的思维,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使问题解决能力得到提高。

3.承上启下,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简单的问题串形式,熟知免疫系统的组成从器官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进行归类。(1)什么是免疫器官?它包括哪些器官?(2)什么是免疫细胞?包括哪些细胞?它们有什么不同?(3)什么是免疫活性物质?它包括哪些?(4)当我们体内有炎症时,扁桃体会肿大,有时颌下等部位还出现淋巴结肿大,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在问题(1)~(3)中,通过多变的问题形式,从不同水平了解了免疫系统的组成,使学生对免疫系统的功能有了更为整体性的理解。通过问题(4)体现免疫系统各水平层次的作用,便于学生把握其在稳态实现中的作用。

根据情境材料的逻辑结构及其知识发生过程的一般规律,依照学生认知结构的基础及其认知发展规律,教师编制出一系列目的明确、难易相当的问题,能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使学生不会感到高不可攀,帮助他们理解概念,完善知识体系。

三、总结问题,构建概念模型

在分析免疫调节的功能时,结合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总结免疫调节的作用,完善免疫调节的概念图,可以让学生在问题中思维细化,通过概念图的构建,知识前后联系,高度综合。(1)免疫调节建立在什么物质基础上?(2)免疫系统包括组成、功能和应用,组成包括哪些?有什么功能?其中防卫功能体现在哪方面?教师板书如下:

最后的总结中,通过问题的形式概括出概念,使学生对免疫调节中的内容进行归类,最终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问题情境的设置中,学生会积极地去熟悉课本知识,整理知识。通过概念图,寻找概念之间本质的联系,使学生的基础知识体系和框架逐步得到完善并得到夯实。

参考文献:

[1]缪美芳,王孟雨.高中生物学问题情境创设中问题系统的构建[J].生物学教学,2013,38(2):13-14.

篇5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初步运用展示出前所未有的魅力。计算机是数学情境设计的理想辅助工具。利用计算机创设数学情境,可以用图文并茂的表现方式,生动地描述各种复杂抽象的数学对象关系,并配以色彩鲜艳的动画演示,形象逼真地模拟各种轨迹的形成过程,解决了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形成、发展过程感性认识不足,不能深入理解数学思想方法等问题。计算机提供学习者动手实践的机会和友好的人机交互情境,使学生在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中学习,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个人潜能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一、创设问题情境应遵循的原则。

1.针对性。问题情境应根据教学内容,抓住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紧扣教材的中心及重点、难点设疑。

2.启发性。设问应联系学生已有知识、能力及个人经验,提出的问题应是学生乐于思考且易产生联想的。由于有了实际问题背景,同学们的探究热情异常高涨,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构造函数法、定比分点法、数形结合法等十几种方法竞相出现。在解题回顾中,师生还共同对问题进行了引申、推广及相应证明,从而增强了学生探究的信心和勇气,领略了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快乐。

3.挑战性。提出的问题难度要适中。问题太易,学生会产生厌倦和轻视心理;太难,学生会望而生畏。即教师提出的问题应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能够“跳一跳,摘果子”。通过多媒体的动画设计,学生能更生动真切地感悟到有限与无限、精确与误差、运动与静止的极限过程,从而对无穷等比数列各项和有了深刻的领悟。

4.明确性。设计的问题要小而具体,避免空洞抽象。可把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分解成几个有内在联系的小问题,步步深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5.趣味性。新颖、奇特而有趣的问题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

二、以主题式的故事情境素材支撑数学学习活动。

在问题解决或应用取向的数学课程设计中,一些现实情境主要是作为实现既定的课程目标(如知识、技能、能力目标)的背景或应用环境的具体事项而设计的。而通过故事情境设计引导数学学习的课程设计虽然与问题解决和数学应用有密切联系,但其课程设计的中心在于设置一个完整的真实的故事情境,使学生在此情境中产生学习的需求,并通过亲身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从识别目标、提出目标到达到目标的全过程。此类课程设计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即“抛锚式”设计,这里的“锚”是情节逼真的故事或场景,学习和教学活动围绕“锚”展开。这种学习是建构性的,即不是为学生提供答案,而是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援助”和搭建“脚手架”。这样的学习常常具有知识的生成性,探索问题的开放性,以及手段的多样性。

三、利用网络环境,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好奇心。

这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主动质疑的第一步,而多媒体技术正好是创设真实情境的最有效工具,如果再与仿真技术相结合,则更能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效果。教师利用以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从而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利用网络环境,创设协作情境,培养学生协作交流的意识。

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使学生思维不受拘束,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有利于解决学生入手难的问题;有利于解决课堂会,课后自己动手难的问题;有利于解决在处理问题过程中出现障碍不知如何突破的情况;有利于培养思维的严密性、灵活性;有利于开拓、提炼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明确方向的基础上,学生或通过信息资源库,或连接互联网,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这一过程的展开可以贯穿学习者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等不同的时段。

师生交流协作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在交流讨论活动中扮演配角的角色,在学生质疑、释疑讨论过程中,作用为巡视、指导、点拨、收集信息,把难点分解,引导学生主动探讨。

五、计算机技术支持下异面直线概念教学情境设计及分析。

篇6

一、问题情境的概念

问题是人们遇到的一种困难,是指人想要做某件事,希望达到某种效果或者程度,但又不知道怎样去实现时的心理状态。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问题,即学生在解决一个数学困难时,需要运用数学的思维组织答案又不知道该怎样思考的一种心理状态。随着学生知识面的加宽,学生遇到的问题会越来越多,这就好比学生是圆心中的质点,当他接触的知识越多,他外围的空白就越大。所以说,一个学生问题越多,问题越深入,说明这个学生的学习效果越好。

情境是说人类在处理问题或者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时候所处的社会环境。在数学上,情境就具体到学生处理数学问题时所处的学习环境。情境对人处理问题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升人进入处理问题状态的速度。在数学中的表现就是学生在处理问题时的情绪,能够更加冷静、理性、有逻辑地进行数学问题的思考。

问题情境是学生在处理数学问题时所遇到的心理障碍和困境。在数学教学上的体现就是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个学习任务,这个任务对于学生有一定的困难,但只要学生付出一定的努力肯定能够实现。这样的问题情境会使学生进入一种解决问题的急迫状态,学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得到心灵上的解放,就必须利用创造性思维,把以前学过的知识和现在问题所处的状态进行糅合,从中思考解决问题的思路,这就可以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学会用问题性目标逆推解决过程的思考方式。

二、有效创设“问题情境”需要注重的要点

问题情境教学是老师创造性思维的成果。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老师需要注重的要点有:认知差距性,生活性,探究性。

认知差距性是说老师给出的学习任务中涉及的问题解决办法要在学生认知水平的层次上高出一点点,有一定的差距,但又不至于遥不可及。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为了让学生在已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进行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学习,所以在问题的创设上需要考虑新知识的融入,但在问题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占据了一定的主导性,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所以在创设情境的时候又要考虑新知识和旧知识的衔接。这样细微的认知差距正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欲望的根本,如果认知差距过大,会造成学生的兴趣下降,如果认知差距过小,这个问题情境的创设又没有教育的意义。

生活性是指老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需要结合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侧重点在“情境”。老师在进行问题情境教学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构建情境,不论是通过解说,还是通过多媒体播放,目的都在于清晰明确地把问题“抛”给学生,所以一个情境选择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兴趣,进而影响到整个课程的开展。在选择情境的时候同样要注意学生的认知差异,让学生在克服困难的同时又力所能及,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能巩固旧知识。比如,在等比数列求和的教学中,我给学生讲述了下面的情境:家长很苦恼自己的孩子每月要花很多的零花钱,学生就对妈妈说,那你只给我1毛钱,但是第二天要给我2毛,第三天4毛,每天都是前一天的2倍,这个妈妈听了之后很高兴,觉得孩子真懂事,但还没到月底,妈妈就坚决不同意这样做了。现在我想问问大家,这是为什么?大家知道过了30天,妈妈要给孩子多少钱吗?这个情境贴合日常生活,很多学生也在零花钱的事情上和妈妈有过争执,所以在讲述这个情境的时候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都积极思考问题,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篇7

关键词:中学物理 教学 情境 创设 策略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4.051

情境创设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认识的环境,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更容易产生联想,有利于他们对知识进行组建和改编。情境创设是进行情境教学的条件和基础,情境创设的结果直接影响教师开展情境教学的结果。因此,笔者在此介绍情境创设的一些策略,希望能给广大教师带来一些提示。

一、中学物理主要内容和要求

物理是中学生要学的理科的一个主要学科,纵观整个中学阶段的物理知识,大体上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是与物质的运动相关,一部分是运动的基本特点和基本概念其次是物理概念之前的一些联系,即物理规律,再次是由基本概念和基本物理规律推论得到的结论,还有重要的一部分是物理实验。

中学物理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让他们通过学习,认识基本的物质、运动、能量间的关系,在实践中可以了解、感悟物理知识的应用,学会在实践中应用知识,发展自我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不断发展的能力。

二、情境创设的策略

物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创设情境可以给学生的物理学习带来便利。情境可以让学生更形象地想到各个物理过程,如小球的无初速度的平抛,小车无摩擦力地向前运动,尤其是那些在现实条件下很难发生的现象和过程。这时,情境创设就显现出了其的作用。

情境创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创设。

(一)加强实验操作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设计问题情境的重要途径。物理实验所展示直观的现象能有效促进问题的新形成。利用物理实验现象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对现象的观察、交流讨论和分析获得的感性信息去思考新问题,从而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探究出正确的物理规律。实验是对物理知识的最好诠释,能将基本的、枯燥的知识摇身一变成为活生生的现象。针对实验,教师可以将原来就有的一些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进行改善和改进,创设情境。另外,由于教材上编写的实验数目有限,教师可以自行设计一些演示实验,多加利用生活中取之方便的物品,不但可以降低实验的成本,还能给学生加深印象,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应用物理知识能力的形成。

例如,学习“自由落体运动”一节时,我是这样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的:

1.准备两张不同的纸片,一张稍厚,较硬,另一张稍薄较软,手持纸片同时从高处撒手,观察两张纸片下落的情况,得出结论――轻的物体下落缓慢。

2.将稍薄较软的纸片用力揉捏成团,再次同时将它们从高处撒手,观察下落的情况,得出结论――轻的物体下落也有快的时候。

3.把体积相同的塑料球和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度下落到水平桌面。――让大家仔细倾听,结果:只有一个声音,说明轻重不同的物体同时落地。

这些情境,非常有利于学生展开思维,产生好奇心,实验的动机有了,再加上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就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二)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求知好奇

设置悬念,以奇引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引起寻根问底的思考,通过设置悬念,可以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诱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矛盾来创设情境。例如,学生在平时会在头脑中存在一些想当然的想法,这些想法一般都是错误的,比如,学生认为只有力作用到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以为力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没有力,物体就无法运动。类似的这些问题还有很多,所以教师在课堂中,巧妙利用这些错误概念,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强烈的认知冲突,促使学生注意力全都集中在对新知识的学习上,这种形式的教学效果非常好。

如在“探究两灯泡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

时,学生的前概念是闭合开关,灯泡越靠近电池正极的电流越大,越到负极越小,学生分组实验,用电流表分别测出各处的电流大小,然后在表格中记录一次数据后发现电流相等,与学生的前概念有冲突,激发学生的质疑欲。有小组提出,一次实验存在偶然性,下一步应该怎样做?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应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多次测出几组电流值,比较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在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探究过程中,通过问题冲突的提出和解决,促进学生知识正迁移,以激励性的语言给学生做出发展性的评价,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潜能充分发挥,逐步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三)在学生合作学习交流讨论中创设

通过学生小组交流讨论,不断对所学知识概念进行质疑,找到自己的认知差距,平衡问题情境,产生思维共振和情感共鸣,促进新知识概念在认知体系中的建立和深化。对于每个学生来说,由于其对问题认知的深度和广度不同,对事物的理解都会受自身条件、认知水平的局限,都会受原有知识背景的影响。因此,对同一问题的认知往往会因人而异,有的较全面,有的较片面,有的较深刻,有的则完全错误。这样,在合作学习中,学习者之间就会产生不同观点的对立、碰撞,从而创设学习的问题情境。

总而言之,为了将物理知识以学生更加容易接受的形式呈现出来,教师需要深刻挖掘教材,将知识融入情境之中,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加深印象,加深理解,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快乐,还能把抽象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进行具体化,使原本深奥难懂的道理浅显化,把枯燥的知识变得趣味化,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建立更科学、立体、系统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丰富、科学的物理素养,大大地提升中学物理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周波.中学物理教学情境的创设[J].才智,2015(6).

[2]陈秋丽,李贵安,醋燕妮,刘耿,刘婵玉.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策略[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2(8).

[3]黄学奇.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4(3).

篇8

化学概念是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中之重。化学概念往往抽象难懂,使概念学习变得枯燥无味,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讲授,教学效果不理想。如果把概念教学置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中,更能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动机,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促成学生对概念知识的自主探索、发现和对概念的主动建构。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新课程改革以来,笔者积极投身于课堂改革的大潮中,以下是笔者关于问题情境创设的一点浅薄之见。

二、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

1.通过生活经验、社会实践创设教学情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只有当学习内容与学习者的经验、社会环境或自然情境相结合时,所学的知识才容易发生迁移;只有在真实情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才能真正理解、掌握并应用于真实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进行“化学反应速率”教学时,可以利用影像资料、图片等,让学生了解自然界和生产、生活中的化学反应的进行有快慢之分。例如,石油的形成要几十万、上百万年;炸药的爆炸可以瞬间完成;日常生活中用的塑料袋、一次性餐盒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才能分解掉;安全气囊的弹出既需要几秒钟。通过这些情景提出问题:如何比较和判断化学反应的快慢?怎样控制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然后再设置问题情境,例如,通过钢铁生锈、速效救心丸这样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体验控制反应速率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控制反应速率的方法。

在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中设置了多种教学情景,例如,在第一课时通过生话案例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存在的广泛性,可以展示神六发射图片、炼钢、生活中各种电池、苹果表面变黑等图片帮助学生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社会功能。

2.利用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模拟或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学生对化学实验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合理运用化学实验来创设教学情境。

在《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中,难点是电子的转移,高中学生习惯从直观出发认识事物,而氧化还原本质是微观和抽象的,这就造成了学生认识上的障碍。为了加深学生对电子得失的理解,可以进行实验论证。实施过程如下:学生通过化合价预测到锌与稀硫酸反应中伴随着电子的转移,教师提供该原电池实验,将电子转移的微观过程最终展现为电流计指针偏转产生电流的宏观现象,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电子转移的真实性。通过化学实验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其教学效果要比单纯的教师讲授要有效得多。

3.利用化学史料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中,引入化学史:从我们现在的角度,自然认为与氧化合的反应是氧化反应,但在18世纪时人们根被不知道氧元素是什么,而是持有一种错误的观念-燃素说,认为所有可以燃烧的物质中都含有一种叫燃素的物质,这种观点统治了化学界一百多年,但是其中有明显的错误。在18世纪末期,拉瓦锡通过反复观察和现象总结对此提出质疑,认为燃烧时得失的是周围的物质,在1777年完成了一个著名的定量实验证明了物质的氧化过程是结合了空气中的一种成分,而通过分解又将成分还原,这种成分拉瓦锡称为氧,于是拉瓦锡不仅发现了一个新元素还揭示了氧化的本质,完成了一场化学革命。通过刚才的叙述,希望同学们能够借鉴科学家的思维品质:敢于怀疑、用新的视角看问题,广泛、细致富于建设性的猜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

三、问题情境创设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体会,笔者认为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问题情境的设计要有层次、有驱动性

一定要精心地选择和设计提供的情境,要设计好合适的“路径”和“台阶”,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问题的梯度和难度要适中,问题太简单学生容易厌倦;问题太难学生啃不动,也会失去兴趣和主动性。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让学生“力所能及”地加以解决,以利于知识的再现和正迁移,在新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逐步提高。

2.问题情境的设计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问题的设计要重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用不同方法去探索,甚至于要启发学生打破常规,运用新思路去分析解决问题,从而认识概念的本质。

3.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关注学生提出的质疑,并且加以指导,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科学探究能力

问题情境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项有效的教学策略。在中学化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地分析教材,结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然后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精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且促进学生发展的问题情境。在这种教学情境的引领下,学生可通过探究等活动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和不断的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俊明,倪志刚.新课程理念下的创设教学设计.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耿莉莉,吴俊明.深化对情境的认识,改进化学情境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4(3):72-76.

【3】郑长龙.化学实验教学情景及其创设策略研究[J].化学教育,2004(12).

【4】崔典丽.化学课堂问题情境的设计方法[J].和龙市第一高级中学,2010,(03).

篇9

创设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问题情境,提供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机会(再发现、再创造),教给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精神(意识),成为数学教学的题内之意。

问题情境,分两层含义:首先是有“问题”,即数学问题。数学问题指学生个体与已有认知产生矛盾冲突,还不能理解或者不能正确解答的数学结构。“问题”不可以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轻易解决,否则就不成问题了。当然,问题的障碍性不能影响学生的接受和产生兴趣,是学生通过探索能获得解决方法的,否则,至少不能称为好问题。其次才是“情境”,即数学知识产生或应用的具体环境。这种环境可以是真实的生活环境、虚拟的社会环境、经验性的想象环境,也可以是抽象的数学环境。

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自主探索。

2.学生喜欢听故事,生动有趣的故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生喜欢做游戏,简短有趣的游戏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创设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情景,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

例如:以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这句俗语来创设问题情境(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能顶上吗? 比如,在一次“三国演义”的知识竞赛中,三个臭皮匠能答对题目的概率分别为50%,45%,40%,诸葛亮能答对题目的概率为80%,如果将三个臭皮匠组成一组与诸葛亮比赛,各位选手独立解题,不得商量,团队中只要有一人解出即为获胜,答对题目快者为胜,问哪方胜。

问题之中有情境,情境之中有问题,其核心是问题。“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学习的实质就是解决数学问题,学会怎样数学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每节课都要有一定的“问题情境”,借助于这些情境,带领学生轻松地步入引人入胜的境地。即激起学生情感体验的心理场(问题),引起认知上的冲突、语言的交流、情感上的共鸣,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火热的学习思考。师生之间进行思想交流和碰撞,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设计情境时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最近发展区内, 既不能超出最近发展区,又不能低估学生的水平,出现“弱智化”的活动——影响深层次的高质量的思考活动。

2.情节材料要自然、真实。否则,学生会感到别扭、茫然不知所措,一头雾水之感。

3.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践、开展思维、产生问题。

另外要注意“问题”的有效性:(1)有效果;(2)有效率;(3)有效益。

第一:可及性,跳一跳,够得到。第二:直观性,提供某种直观。第三:开放性,问题富有层次感。第四:挑战性,问题激发学习兴趣。第五:体验性,问题给学生以感受和体验。

在数学教学设计中,首先应当是设计一个“初始问题”。就是可能导致数学知识(概念、定理、公式、法则、方法、思想、观念)产生的问题。初始问题的作用: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一个好的切入口,确定一个好的方向,为学生学习活动找到一个好的载体,也为数学课找到一个好的结构,使数学课成为以解决初始问题为起点和目标的积极的活动。

如:对于“函数的概念”,我们会提出如下的问题:

1.什么是函数,函数的意义是什么?

2.函数的定义是怎样得到的?

其实,这两个问题都不是导致函数概念的本质问题。这些问题只能在函数概念形成后才有意义。设想一下,在函数概念课上,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除了静下心来准备听讲,或翻书寻找答案外,很难进行思维。

类似地,这样的问题也不是好问题。

1.让学生指出下面例子中的变量以及变量之间关系的表达方式。

①以每小时80km匀速前进的火车,所驶过的路程和时间;

②用表格绘出某水库的水量和水深;

③由某天气温变化的曲线所揭示的气温和时刻。

2.找出上述各例中二变量关系的共同属性;

3.抽象出共同属性之间的各种假设;

4.让学生举例,将上述本质属性推广到同类事物,形成函数概念,并用定义表示。

从表面上看,学生回答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参加了概念形成的思维活动。但是,学生并不知道活动的目的,也不知道如何评价自己的活动及其进程。学生是教师指令的的执行者,因而不是积极的深刻的思维活动者。问题就在于上面的问题不是形成函数概念的本质问题,因而就无法为促进函数概念的产生提供思维动力。

我们应该把这样的问题当作教学的起点

问题:是什么因素促使我们建立函数概念的?

1.估计人口数量变化趋势是我们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的依据.从人口统计年鉴中可以查出我国从1949年至1999年人口数据资料如表所示,你能根据这个表说出我国人口的变化情况吗?

2.当两个变量具有什么样的关系时,才能实现用一个量表示另一个变量的目的呢?

篇10

关键词:情境教学;问题;优势

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难以加强学生对单调的数学知识点的记忆程度,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情境式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加深印象。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创设情境。

一、提出问题

教师授课时,在真正进入课堂的正式环节前,可以采取特殊的引入方式,以自己创设的教学情境带领学生进入相应的数学话题,如教授直线概念时,教师可以根据可利用的教学环境创设如下教学情境:组织学生进行直线排列,让学生通过最直观的感受去理解和记忆直线的概念;还可以要求两个学生起立,在两个学生之间画一条线,即可总结出经过两点之间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但要注意的是,在创设情境时,数学教学还应注重其严谨性,不可仅关注趣味性而忽略了其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否则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二、分析问题

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不能仅仅为了引入话题,在分析知识点时,教师应结合先前引入的情境,合理地分析情境与问题实质之间的区别,以免使学生产生误解。仍以直线情境举例,教师首先引入排列式情境来向学生展示直线这一概念,但是,不能忽略的是,直线是两端无限延伸的,而上文创设的情境中,由学生组成的直线两端并不是无限延伸的,而是线段。因此,教师在分析问题时应注意情境的局限性,及时将情境与问题不符之处指出。同时,教师还可通过对比二者之间的区别,进一步向学生展现直线这一概念,让学生能够对比式记忆,强化记忆。

三、思考问题

教师创设情境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将新数学知识的学习建立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以此营造一种有趣的学习氛围,进而主动去发现问题、学习问题、思考问题。因此,创设教学情境仅达到引入兴趣的目的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去观察创设的情境,亲自动手进行模拟和实验,对相应的现象进行思考,从而获得知识。

因此,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之后,应当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感受创设的数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情境与新数学知识之间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最后通过总结归纳得出自己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