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范文

时间:2023-11-17 17:46: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

篇1

1、当今少年儿童人文精神的缺失

进入21世纪,时展出现新情况、新特点,人文精神问题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在物质文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背后,人类人文精神的缺失。如,现实生活中,许多儿童与少年从小生活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娇生惯养。使得他们的心绪变得越来越浮躁和脆弱、他们少有同情心,相反,却越来越“功利”、“实际”、“理智”;缺乏吃苦耐劳、甘于寂寞的精神,缺乏耐心、专心和定力,相反,却越来越趋炎附势、虚娇萎缩,禁不住失败与挫折。这是人类精神的退化,是令人担忧的“人的危机”。青少年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所在,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这是勿庸置疑的共识。加强青少年意志品质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始终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2、中华武术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2.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强盛不衰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在武术当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宋人调露子《角力记》载:“夫角力者,宣勇气,量巧智也。然以决胜负,骋矫捷,使观者远怯懦,成壮夫,已勇快也。”无论是对习者还是对于观者都倾注了一种勇武顽强、一往无前的强者争胜精神。精于武术的明代学者颜元亦明确强调:“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强,天下动则天下强。”此自强不息的呼声至今令人感到发聋振聩,今天,自强不息、拼搏进取的精神仍然是我们中华儿女的强有力的精神归宿。

2.2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厚德载物”是中国人的一个重要品质,遵循于儒家思想。武术当中的“后发先至”,“舍己从人”,武德体系当中的“仁、义、信、敬、勇”等,都体现了“厚德载物”精神。在武术技击上,“厚德载物”的宽容、礼让的品质亦有表现。如,中国武术不是强调拳拳到肉,而是强调点到为止,仅太极推手而言,只要双方一接手,彼此之间的功夫深浅就以知晓,便不再做进一步的较量了,这是一种文明的格斗形式,不是那种血淋淋的格斗。甚至过去的保镖在保镖过程中,也不一定都是打杀,往往双方通过谈判,就能化敌为友。这也是中国武术优越之处,曾受中国武术影响而形成的空手道、跆拳道,均十分重视礼仪的培养,注重道德的培养。

3、武术人文精神在少儿武术教学中的弘扬

3.1通过言传弘扬人文精神

言教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使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武术视野下人文精神所指,另一方面是为了使他们正确评价自己和其他武术人行为是否符合武德规范,最终使他们树立起相对稳定的人文精神。如:南宋民族英雄岳飞,年幼时,母亲在其背上刺字“精忠报国”,使他铭刻在心,学文习武,文武兼备,时刻准备为国效力。其它的还有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史可法死守扬州城、林则徐虎门禁烟……均是绝好的素材,他们既是武术集大成者,又是爱国的典型模仿。通过言传让他们懂得练武的真正意义不仅仅是强身健体,更重要的是通过练武来磨练自己的意志,增强自己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培养自己报效祖国的英雄气慨。

3.2通过身教践行人文精神

身教是武术教育者通过自己躬行,达到培育学生传统武术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的教育方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武术教育者不仅言教、奖惩,而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如在进行武术技术传授时,做到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体现出不怕吃苦精神;在指导学生练习时,做到一视同仁,诲人不倦,突出武术的仁爱精神。唯有如此,才能感染学生,才能使学生找到标榜,实现自省。

3.3通过营造文化环境感受人文精神

篇2

[关键词]中医学;人文精神;淡化

[作者简介]朱翠贞(1971—),女,江西中医药大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理论;张卫平(1972—),女,江西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医药文化传播。(江西南昌330004)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学融入中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研究”(JC1438)

古今中外,医学是最具人文精神的一门科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实现阶段性的跨越,医疗机构有着过去无法提供的医疗技术服务,但在人文关怀方面却饱受批评。中医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文精神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医乃仁术”四字足以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底蕴。近年来,中医学人文精神也在淡化。

一、中医学人文精神淡化的成因

中医学根植于我国传统文化,其“以人为本”的贵生思想、“仁爱救人”的崇高品格、“济世救人”的善行,“治未病”的养生术,是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人文精神在医学本身、医者素质与行为的具体表现。[1]有观点认为当前中医学人文精神已“缺失”,我们认为是“淡化”,淡化的成因有下。

(一)社会转型

中医学人文精神的淡化,与当今的社会转型有着极大的关系。我国经济体制的变革引发人们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与过去相比,物质利益首位、功利主义至上、享樂主义盛行、社会责任感弱化。社会转型期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包括从事中医工作的相关人员,在临床实践中,追求个人利益、部门利益、行业利益,忽略人文关怀,淡化了中医学“天然”具有的人文属性。同时,患者因社会变化观念随之改变,加上信息不对称,在技术上和道德上对医务人员有过高要求,医方为自保,会弱化人文关怀。

(二)医疗卫生体制变迁

按说,中医单凭“望闻问切”,就比较有人情味。然而,每次面对病人,既要检验医生的专业技术,还要考核医生的经济核算能力,尽可能使自己和医院的利益最大化。我国当初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基本趋势是政府逐步减少对医疗卫生支出,鼓励医疗机构通过临床医疗服务,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医疗机构则按国企改革方式,采取科室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开单提成的做法,并对医护人员实施激励机制,导致医疗机构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面对病人时,不再以病人为中心,把创收和效益放第一,必然淡化人文精神。

(三)技术导向

西医传进中国后,用西医的科学标准来注释中医,认为中医不科学,中医地位日渐衰落。然而,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一样,具有包容性。西方不承认中医的科学性,但中医渐渐接受了现代医学的技术,在“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之外,运用了多种技术。引进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医的医者行为和医患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断更新的诊疗技术导致医生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实验室,而不是在病人床边聆听病人的陈述和与病人交谈。[2]中医的医务人员大量运用技术,无形中会弱化中医学天然具有的人文精神。

(四)教育缺失

“人文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除了环境的熏陶、实践,还需教育。首先,国学教育的缺失。国学本身就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却因近代东西文化碰撞中衰落,国学教育一度在我国各级教育退出,包括与国学无法切割的中医学教育。其次,人文科学知识教育的缺失。现在许多高校注重人文素质教育,但开设的人文科课程比例太少。中医院校在高等教育大环境下,也是如此。拿我们所在的院校为例,中医学专业培养方案的学时分配中,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占72%左右,通识课程占28%左右,人文科学课程又主要包含在通识课程的思想政治类课程中。

二、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的意义

探究中医学人文精神的淡化,是要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

(一)有益于医者个人素质提升

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有益于医者个人素质提升: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医者综合素质,而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利于专业素质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医者理性面对自身的内心世界,如何为人、做事、面对社会。人们普遍认为中医学人文精神淡化,是医患矛盾的原因之一,并因医方的强势地位,不太关注医者自身的压力、矛盾、困惑。实际上,每位医疗工作者除了是医方的一员,面对患者,还要面对自身的工作、生活及其他。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医者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从中体验到追求真善美的崇高境界,并从灵魂深处获得幸福。

(二)有益于患方

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信奉“医乃仁术”信念,让患者在充满仁爱之心的医疗环境中,有益于病情的恢复,甚至有利于患者家属的身心健康。中国自古就把医学定义为“仁术”,晋代杨泉在《论医》中写道,“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提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并要求医者对病人要不分“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做到“普固一等,皆如至亲。”“仁爱救人”不仅是中国古代医学崇尚的精神,也是中医学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

(三)有益于中医药事业发展

从事中医的医者,除了对专业技术精益求精,还需学习中医药文化,实践中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张效霞先生曾指出:“研究中医药文化,就是以中国哲学、文学、史学为基础,以中医典籍、中医名家、中医文物、中医史迹为对象,研究中医理论与发展规律、中医名家学术思想、中医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以及名家风范……从而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3]

(四)有益于推进医疗卫生制度的改革

人文精神,应当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它以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本身的发展为终极目的。[4]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不仅仅指向医方,还是全社会的。每个人、每个群体是被现行制度塑造的,又可以塑造制度。当今中国已不是传统的农业社会,现代中国的健康事业需要中医药有新的运行模式,这就需要在推进我国医疗卫生制度的过程中,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真正实现对人的关愛和尊重,构建和谐社会。

三、扭转中医学人文精神淡化的途径

中医学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倒逼中医学人文精神淡化现状的改变。

(一)拓展中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

中医是我国传统医学,西医进入中国后,才称之为“中医”。传统的中医学人文精神如前所述,“医乃仁术”是其精髓,“以人为本”、“仁爱救人”、“济世救人”、“治未病”是其具体表现。进入21世纪,如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一样,发展中医药事业,也要拓展中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理顺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融入科学精神和现代人文精神的核心理念。

(二)加大政府对中医药事业的扶持力度

2016年底,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有利于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鉴于中医药的实际弱势地位,还需各级政府在政策、制度、财政上的大力扶持,协同相关部门及行业支持中医药事业,不断优化发展中医药的环境。

(三)倡导中医学人文精神教育

首先,加强中医学各层次的国学教育。因国学教育在中国的断层,许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民众,也未能接受简单全面而系统的国学教育。中医学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只有掌握国学精髓,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医药文化,中医学人文精神。中医院校的大学生、教师,医者及相关人员,都需接受一定的国学教育。其次,中医院校开设中医学人文精神的相关课程。当前许多高校的通识课主要是思想政治课程,人文精神教育不完全等于思政教育,还要开设更多的人文类课程。再次,医者继续教育中要包含中医学人文精神培育。医者经常参加各种培训,但主要是技能层面。要根据实际情况,将人文精神的不同内容融入继续教育中。

(四)全面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

对大众而言,往往只想到医者需要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其实,对于曾经是医学生的医者来讲,大多怀着崇高的理想信念去治病救人,只是在实际工作中,慢慢淡化了内心的信念。因而,要全面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不仅仅是医者在医疗临床实践中实现对人的尊重和关怀的理念,医疗科研者在发明创造中也要倾注这一理念,政府部门管理者在医疗卫生制度的制定及规划过程中更要遵循这一理念,唯有如此,才能营造一个良性的人文环境,医者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服务于百姓的健康。[5]

篇3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d the importance of strengthening the medical humanism construction and humane care from the medical humanism and humane care point of medical personnel to the patients, emphasized the medical humanism, and implemented the concept of humane care to medical services, so as to make patient satisfaction, really provide good service and make effectiveness.

关键词: 医学人文精神;人文关怀;心理疏导

Key words: medicine humanism;humane care;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7―0289―02

0 引言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身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生命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医学人文精神是人类挚爱生命,在医学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是反映人类对生命根本态度的精神。加强医学人文精神建设,倡导医学的人文关怀是21世纪医学发展的主旋律。加强医患沟通,将人文关怀通过医务人员的言行和行为融入到临床工作中,引导医务人员尊重、关心、理解、体贴病人,增强病人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建立良好的道德良知和社会责任。从细微处入手,学会倾听、交流与沟通,了解病人的痛苦,明确行医目的,认真思考自己的追求。凡事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具体工作时,就能巧妙的了解患者的心。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使患者得到抚慰,为他们排忧解难。用真情和诚挚的行动赢得广大患者的心,接近与患者的距离,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帮助其提高生活质量。

1 医学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

1.1 人文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的定义

1.1.1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身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生命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正如周国平先生所言,“人是最重要的,人是最根本的,把人放在中心,这样的一种思想就叫人文精神,人文主义”[1]。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而且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它是构成一个民族区域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在西文中,“人文精神”通常译为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其核心思想是:①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②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③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

1.1.2 医学人文精神是人类挚爱生命,在医学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是反映人类对生命根本态度的精神。

1.2 人文关怀的定义 人文关怀又称为人性关怀、关怀照护、爱护[2],是指对人的主体、地位,对符合人性的需求,生存状态,生活条件以及保障的关注,着重强调尊重患者情感世界、尊重患者意愿、追求医学人性化、重视情感因素的倾注,倡导真善美。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

2 加强医学人文精神建设和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在医疗卫生事业迅猛发展的时代,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学的职业要求医务人员在专业学习上,踏实谦虚,厚积薄发;与患者的沟通上,清晰准确,更重要的是,让患者明白医务人员是设身处地为他着想;无论患者卑微、权贵,无论贫穷,巨富,道德水准,文化背景等,均一视同仁。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的灵魂,人文关怀是医学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

①加强医学人文精神建设是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是培养医学高素质、高技术人才的需要,是不断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需要。②加强医学人文精神建设,注重医学人文关怀是21世纪医学发展的主旋律,它不仅仅是对医务工作者的要求,更是对整个医疗卫生的建设和发展的期望。③加强医学人文精神建设,在全体医务人员中树立起医学人文精神是预防医疗纠纷、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环节[3]。倡导医学人文精神,重视医学人文关怀,是新世纪医院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2.1 医务人员人文关怀是赢得患者满意的重要基础 医学人文关怀贯穿着历史,三国时期的东吴名医董奉心怀慈悲,为贫苦病人精心诊治,关怀备至,为治病既不收费,也不收礼,只要求被诊治者在其门前空地上栽一棵杏树作留念。数年后,杏树蔚然成林,独成一景,“杏林”成了医学人文关怀的千古佳话。对于疾病,患者与医生之间的视角往往不同,在医生看来很平常的病症,有时患者却感觉很严重。其实,医生不是治病,而是医人。职业的性质决定了医生不仅要关心患者的“病情”,更要关注患者的“心情”。患者不良情绪易导致自身病情加重,如果医务人员能适时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加强医患沟通,将人文关怀通过医务人员的言行和行为融入到临床工作中,使患者掌握疾病的保健知识,提高遵医行为,减轻心理负担,积极配合治疗,更好地促进疾病的康复,赢得患者的满意。

2.2 医务人员人文关怀是和谐医患关系的必要手段 随着医学科学发展的不断深入,各种现代医疗仪器、设备的使用,提高了诊断的精确性,以致医生们对疾病的诊疗越来越依赖仪器设备,失去了与患者彼此间的交流与沟通。使高新科技离临床越来越近,医患关系却越来越远;引进一流设施设备越来越多,人文关怀却越来越少。易造成医学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的缺失。加强医学人文精神建设,在医务人员中树立医学人文精神,注重人文关怀是预防医疗纠纷,改善医患关系,促进医患之间和谐的重要环节和纽带,它可引导医务人员尊重、关心、理解、体贴病人,增强病人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主动配合治疗。因此,人文关怀是化解医患矛盾,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最好方法。

2.3 医务人员人文关怀是重塑医务人员形象的希望 医学人文精神来自于医务人员对生活经验日积月累的感悟和体验。要使医生摆脱“医匠”的影子――虽是受过良好专业训练的医学人才,但因忽略了人文素养的培养,只会替患者治“病”而不会医“心”,缺乏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加强医务人员人文精神的教育和培养,使他们认识到一个真正杰出的医生,不但有学术、医术上的造诣,还要有睿智及广阔的人文胸怀,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建立良好的道德良知和社会责任。从细微处入手,学会倾听、交流与沟通,了解病人的痛苦,明确行医目的,认真思考自己的追求。只有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具体工作时,就能巧妙的了解患者的心。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使患者得到抚慰,为他们排忧解难。用真情和诚挚的行动赢得广大患者的心,接近与患者的距离,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帮助其提高生活质量,实现自己最初的梦想,塑造医务人员在社会上的形象。其实,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每一个医务人员应懂得一个完美的医护职业形象应该是技术精湛、爱心浓烈和人文素养丰厚的完美组合[4]。

3 医学人文关怀的实现途径

医学作为直接面对人的科学比其它科学更强调人文关怀。从古到今,人们的期望,都把“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结合”作为医学的理想模式。

3.1 重视和加强医学人才的医学人文培养和教育 新世纪新形势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医学人文建设。在临床实践中,注重加强医学人文教育,通过典型案例、身边发生的典型事例等,进行医学人文案例分析和专题讲座,将医学人文理论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充分发挥老专家、学科带头人等的言传身教作用,将医学人文精神知识的传授与医学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将加强医学人才人文精神教育和开展医德医风教育结合起来,使医学人才能从医学、道德、法律等不同角度加以理解、解决临床上可能遇到的问题,不断丰富人文情感,升华职业精神,增长智慧和见识,培养敬畏生命、尊重权利、关心群众疾苦的良好品质。使医学人才在精通专业理论技术的同时,拥有博爱、宽仁的人文品质,努力培养有技术、有责任感、有道德和创新精神的受群众欢迎的新型医生。

3.2 关爱患者,用心服务,体现人文关怀的内涵 医务人员的人文关怀主要体现在丰富的医学专业知识和精湛的医术中,这是医务人员为病人服务的基础。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病人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的理念是对医务人员的要求。在医疗服务中,无锡市二院将深化“三好一满意”活动与我院开展的“满意在二院―双百日优质服务竞赛”活动有机结合,强化精细化管理和医务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关爱患者,将人文关怀体现在医务人员的言行、举动,及为患者服务的每一个环节中。尊重患者的权利,注重患者心理,因势利导,加强沟通及心理疏导,促进医患和谐,切实增强医务人员人文关怀意识,大力倡导人性化服务,努力为患者提供温情、温馨的服务,不断提高医疗、护理服务的技巧和能力,将用心温馨优质服务贯穿于医疗服务的全过程,以实际行动体现医学人文关怀的内涵,取得了良好的服务效果。

在医疗服务逐步向人性化迈进的今天,我们在需要精湛的医疗技术服务的同时,更需要人文关怀。临床工作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重视医学人文精神,把人文关怀的理念落实到医疗服务的过程中,尽量满足患者病理―生理―心理需求,使患者真正感受到温馨、贴心、放心、省心,实现医疗技术与人文关怀的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做好服务,做出成效。

参考文献:

[1]周国平.医学与人文[J].医学与哲学,2006,5(1):1―4.

[2]王菊吾,叶志弘,蔡学联等.关怀照护的本质和内涵[J].护理研究,2005,19(1):1―2.

篇4

关键词:人文精神;临床医学;渗透

人文精神对于人类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人类追求自身存在、发展与自由,是以真善美价值理念的核心,同时也是人类的一种文化精神与历史精神。在人文精神中提倡的是将人的地位、尊严、价值以及自由发展放在主要位置,而在医学中的人文精神主要就是包括人文关怀、人文思想以及人文行为,体现的是一种对生命与健康的长远关爱,要求在医学中要有心的去帮助人与安慰人。在医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加强临床医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对于医学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临床医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人文精神的本质是是一种精神文化,主要是注重人类运用知识时的一种精神境界、道德良知以及社会责任感,同时人文精神也是保障社会健康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1.1加强人文精神渗透是临床医学本文的应有之义 临床医学在社会发展中不仅仅是一门自然科学,它同时也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一种结合。在我国的古代中将医学称之为"仁术",而医生则被称之为"仁爱之士"[1],由此可以了解道医生是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一种结合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的医学模式已经有纯粹的生物模式逐渐向"生理-心理-社会"的模式进行转变,如此医学就成为了一种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的双重科学体系。从我国古代哲人对医学的论述以如今医学模式的转变,我们都可以发现在临床医学中加强人文精神渗透的重要性。

1.2加强人文精神渗透是高等院校临床医学生培养目标的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如今的临床医学教育目标主要包括一些这几个方面的内容,这同时也是现代临床医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首先是在临床医学中,必须要让医学科学、人文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结合起来,形成一种三维知识结构,要让学生能够独立的获取知识[2]。其次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与技术,能够通过各种技巧解决问题。最后是要求学生必须有从事社会工作的能力,同时要具备良好的精神品质与道德品质。从这些教学目标与要求中,可以发现人文精神是一个合格优秀的临床医学毕业生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同时也就为临床医学中加强人文精神的渗透提供了必要性与可能性。

1.3在临床医学中韩加强人文精神的渗透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代临床医学所处的社会、经济以及文化环境都发生的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会对传统的临床医学观念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并且会逐渐的改变现代临床医学中相关医务人员的行为与观念。因此在时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在临床医学中加强人文精神的渗透,才能够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医务人员,这样才能够保证人们的生命质量,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2临床医学要重视与彰显人文精神

临床医学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如果要是没有控制好,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比如现代医学中出现了克隆人与人工大脑等相关的临床医学技术,这些技术多人类社会会造成怎样的影响都是无法预料。面对这样的一种情况,一方面表示人类需要大力发展医学技术以保证人类自身的健康,而在这个过程中,就必须要突破传统观念,需要有一个新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同时另一个方面就是人类必须要警惕新型医学技术可能会带来的不利影响,这就需要以人为精神来保证医学技术应用的正当性。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确立,人们已经逐渐的认识到医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联系,并且更加明确医学技术与人文关怀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临床医学必须要重视与彰显人文精神,这样才能够为人文精神在临床医学中的渗透提供条件。

2.1学习先进文化,树立先进理念 医院是临床医学的重要载体与平台,因此医院必须要将人文科学教育纳入到职工素质的培训计划中,要将人文社会科学作为职工的一个考核内容之一。通过在培训中加强人文社会科学学习、在职工中普及与深化人文知识,之间培训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同时医院的医务人员也要主动积极的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从而形成以人为本、对患者高度负责的一种理念。

2.2管理者要做好表率作用 医院的管理者除了要具备良好的管理技能之外,也必须要具备较高的人文修养,这样才能够成为医院人精神与人文关怀的模范实践者。医院的管理者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管理体制以及措施办法的过程中,要在没有环节中将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体现出来,这样不仅能够加强医院的凝聚力,让医院形成一种团队精神,以此来充分的调动每一位职工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将医院的人文精神充分的彰显出来。

3在临床医学中加强人文精神渗透的尝试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已经逐渐的认识到在现代医学中渗透人文精神重要性。我国的社会科学院邱仁宗教授已经指出:"在现代医学中,只有加强人文精神的渗透,让人文精神回到医学中去,才能够让现代医学恢复到"仁术",而不是只以赚钱为目的[3]。"因此在现代临床医学教育中,加强人文精神的渗透,让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结合起来,对于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非常重要。在临床医学中加强人文精神渗透中,本次研究主要从以下这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3.1树立医学人文精神理念,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 要想在临床医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医学专业课的教学中就开始渗透人文精神,这样才能够培养出真正具有人文精神的临床医务人员。而在临床医学教育中,最重要的是教师必须要先具备人文素养,这样才能够在学生中弘扬人文精神理念。我国的刘德培院士早已经指出,在临床医学教育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治病,更要让学生学会关爱与尊重患者。而在临床医学教育中树立关爱与尊重患者的理念,其目的是要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这种理念付诸行动。但是在我国长期的临床教育中,临床医学教育的教师通常指重视自己的专业素养,总是觉得人物素养与与自己关系不大,因此在教育中并没有将人文精神渗透到教育中去。

临床医学中,教师的人文素养是临床医学中能否顺利渗透人文精神的关键。因此临床医学的教师应该要积极了解相应的人文知识,同时要积极的参与各种人文知识的讲座,收集与人文精神有关的素材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能够自觉主动的渗透人文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在教学中逐渐引导学生成为高尚医德与医务技术兼具的医务人员,通过相关的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在临床医学中渗透人文精神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

3.2在临床教学中融入医德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临床医学渗透人文精神的过程中,医德的培养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在临床医学中融入医德也能够有效的完精渗透。同时医德也是对于整个医疗卫生事业也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临床医学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将医德教学始终贯穿于整个临床教学。比如在临床医学中讲到抗细菌感染与细菌耐药性的内容是,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我国目前正广泛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同时在讲一些烈性传染病的病原体时,可以介绍一些相关病原体被一些当成了生物武器,从而给人类到来了巨大的危害[4]。在临床医学教育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为学生灌输这些人文精神,就能够逐渐的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应该要怎样做才能够为人类作出贡献,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这个过程中,就能够逐渐的在临床医学中渗透人文精神。而且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就开始渗透人文精神,能够在我国逐渐培养出具有人文精神的临床医学人才,让人文精神能够真正的渗透到临床医学中,并起到最好的效果。

4结论

临床医学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我国国民生命健康的保障,临床医学更是合乎生命、关爱生命以及尊重生命的一门科学。要想在临床医学中真正的将人文精神渗透进去,不仅要在医院中注重与彰显人文精神,更需要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加强人文精神的渗透,这样才能够促进医学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相互结合,最终保障我国国民的生命健康。通过本文的相关研究分析,可以了解到在临床医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同时本文还提出了相关的渗透尝试,最后希望在我国的临床医学中能够加强人文精神的渗透,使我国的临床医学取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昊龙.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争衡[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03).

[2]张庆金,陈金绪,李桂成.人体解剖学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与体会[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3(01).

篇5

    时下,很尴尬的是,医学人文在掌握了医学“硬”科技的医者身边“布道”时,常常会引致其充满鄙夷不屑的目光。其实,在不少医者的眼里,医学人文既不能杀灭病毒细菌逆转病情,也不能丰富医学科技层面的知识,更不能提升医疗专业技能;相比于“硬”技术,医学人文那玩意儿是或然的、边缘的、辅助的、几近无用的知识,是可有可无的职业情感训练[1]13。王一方先生在《医学是科学吗?》一书的自序中写道:“其实大部分有医学知识背景的人都漠视医学人文学科,认为是一只‘不下蛋的鸡’……”[2]医学人文精神在当下的意义上几近为一种奢侈的理想。于是,医学科技转身向左,人文扭身向右,两者分道扬镳!

    2医学人文精神被异化之关键词:强势、交易、遮蔽

    先借用黑格尔在评价宗教改革时的一句话,“……他的心,他的灵魂在场”。实际上,医者一直“灵魂在场”,其所为之“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皆为医学之本真。人之为人,其身必为首要之根本。认为,物质第一位,精神第二位。身的物质属性无疑使其具有对心的决定性作用,因为它是心之存在的基础与载体。人因患病而痛苦之时,对生理痛苦能立即解除的渴望,恐怕是患者的第一反应。于是,医学科技就需先从对患者的肉身干预入手。“科学精神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精神,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所以医者运用医学科技施治于被病痛折磨的患者,解除其肉体的痛苦,是医者对患者同情、悲悯情怀的彰显,这恰好生动地演绎了医学之灵魂的医学人文精神。医学何曾与其人文分开过?由此可见,“医学的人文是内在的,而不是外部强加给的。”[4]英国科学史专家斯蒂芬指出,医学是人道思想最早产生的领域,最初的医学不是谋生的手段,也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仁慈,一种人道关怀[5]。医学科技天然地具有内在的人文性,它被包含在医学人文之中,是医学人文的一个硬性的价值向度。

    它以科学技术为利器,解除患者病痛,维系生命健康,是医学人文精神具体化、专业化、外在化形式,是医学人文精神实现的手段[6]。故而,医学科技与医学人文自医学诞生之日起就从未割裂过,医学的工具理性与医学的灵魂密不可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医学科技的进步提高了民众的健康水平。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中国人均寿命男性71岁,女性74岁[7]。而1957年我国人均寿命才57岁[8]。生命权是人民权利的最好诠释,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在此,医学的人文精神得到了现实的诠释。在医学人文研究视域中,《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编辑部于2010年第7期开展了在医学人文知识建构方面的关于“好的医学”的讨论。这种讨论不但具有引导学界关注医学根源性问题的作用,而且还颇具导向性地规范医学人文研究路径起点的意义。因为当一种学科或学科群,定位了其研究的起点,拥有了自己的知识建构和研究路径时,其学术生命即为诞生,沿途而去,其力量则愈发彰显。在讨论中,王一方认为,从技术上看,医学(技术)“进步”(异化)是医学不可爱的真正根源。医者笃信科学这个“新教”的征服思想,崇拜技术的成长与成熟,技术主义甚嚣尘上,忽视对人类苦难的敏感、敬畏、同情和悲悯等职业情怀的养成。医者自身形成了这样一种认识:我治病救人赖于科技之功,与人文何干?临床实践中,医者因掌握了医学科技而具有高贵感和优越感,患者寻求帮助是医者这个强者对弱者的恩典。医者表现为专制主义的职业傲慢、偏见与冷漠。对于疾病的诊疗,医者不愿、不会或不屑于与患者沟通专业技术方面的东西。如在医疗方案中,患者只需听话就成,即所谓“遵医嘱”。医者威严冷峻的权威态度,满嘴的专业术语,以及医患的交流媒介于冷冰冰的机器,更加深了与患者的鸿沟。

    医学科技的强势,遮蔽了医学内在固有的人文内核,温情的医学不见了。从利益上看,物欲喧嚣下的交易格调是医者职业风险的经济诱因。医者瓜葛于各种利益集团,集团的利益胜过了患者的利益。而医者职业道德的净化机制还未健全,道德自律苍白,正确与正义,真理与真谛渐行渐远,越来越疏离[9]。同时,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财力与物力,而当财政的投入不断减少加之卫生资源配置的效率低下之时,医者必定会把手伸向求助于他的患者。换言之,医疗卫生在当下中国极其强烈地表现为一种科技与金钱的交易模式了———你给我拿钱,我给你看病。医学的人文精神在医患之间程式化的交易模式中渐渐消弭了。因此,强势的医学科技和交易格调的医患关系,遮蔽了医学科技内在固有的人文精神属性。医学的人文精神被异化,医学的人文关怀情愫,不见了。在民众的眼里医学“不可爱”了。于是,当患者肉体的病痛没能解除、精神的痛苦在医者的冷漠中加深以及金钱丧失等情况一并袭来之时,医患冲突的爆发达到了临界,剩下的就是导火索了[10]。如此,医者职业的风险危矣。

    3哲学视角下的医者职业风险

    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哲学的影响。近代形而上学的机械唯物主义孤立、静止、片面地解释世界。在笛卡尔、斯宾诺莎所坚持的意识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的二元论对立视角的哲学思维模式指导下,在科学技术提供的工具和手段帮助下,身心必然分离。“在机械唯物论影响下,医学就从交谈的艺术变成了沉默的技术”[11]。人,只剩下了肉身。1977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的恩格尔教授正式提出了超越生物医学模式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新概念。但这种新的医学模式在当下中国的医疗卫生界并不“髦得合时”,大行其道的是生物医学模式。因为医者生活在具有深厚的、无比崇尚实用主义传统的中国。在这种理念下,医者只需重视人的生理、病理属性即可。在他看来,患者来医院是因为病,要看病、治病,所以对准病才是正确的,谈别的都是虚妄、都是浮云。中国医疗卫生界在实践中的做派也证明了这一点。如,患者到大医院看病,好不容易排队挂上号,但和医生说不上两句话,一大摞检查单已到眼前。接着是穿梭于钢筋混凝土之中,人若物品般毫无尊严可言地面对着不同的“质检”仪器的查验,然后换回报告单,再回医生处,医生盯着报告单,方子就开出来了。如此,哪里有什么医学新模式的影子?“建立在机械论基础上的医学模式将病因从神秘的天罚中拯救出来,最终将其交给了质料;将治疗从对上帝的敬畏与心灵的洗礼中解放出来,最终将其交给了物质的相互作用。”[12]

    4医学人文精神异化的消解:医者职业风险的解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坐而哀叹、抱怨均于事无补,故而需刚健进取。笔者认为,要消解医学人文精神的异化,必须建基于维护和保障好医者和患者的利益与福祉,如此亦为化解医者职业风险之道。从对科技本身的直接规约来看,对医学科技的专业性几近无法制约。因为对于知识、经验、能力这类存在于人的头脑里的内在东西的规约,不同于对政治公权力的制约。或者说,洛克、孟德斯鸠等的政治权力制衡理论在对科技权力的约束中容易失效。其意义在于他们的思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以这种视角来看,消解医学人文精神的异化,只能从规约医者实施医疗技术的外在行为入手,所以各种各样的关于医疗卫生行为的制度法令出台就是必要的了。但仅有这些律令条例还是远远不够的。如《执业医师法》只是刚性地规定了医学伦理学这一门课程是必考课程,其它“医学人文”类的学科不见踪迹。在以崇尚实用主义而着称的中国,在硬性的执业资格考试中必须再加入些医学史、医学哲学、医学社会学等“医学人文”类课程的考核。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镌刻着特鲁多医生的铭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1]18它告诉医者,其职责不仅仅是诊疗和治愈,更多的是对患者的帮助和安慰。医学科学技术对很多疾病还是无能为力的。美国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为病人开出的成千上万种药物中,可有可无的占30%,基本无效的占60%,只有10%是确切有效的[11]。

    因此,医者应保持一份理性的谦卑,常怀敬畏与尊崇生命之心,谨慎行医,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做一个“专心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临床医师。”[13]亦即医者当以此来力图张扬被遮蔽的医学人文精神,减少其与患者日甚一日的冲突,渐次化解自身的职业风险,构建和谐之医患关系。从利益的角度看。社会学家伦德尔?柯林斯指出,人们总是自我利益的追求者;人们在实现自我利益的过程中所采取的行动策略与观念依赖于他们所拥有的资源[14]。人性是趋利的,道德的说教永远难以抵抗现实的利益诱惑;同时,道德也并非是高在云天的东西,它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所以,医疗卫生事业一日不能实现其公益性,医者的创收冲动就会存在一日。医者不去利用其专业技能的资源来掠取患者,他还能“宰”谁呢?姑且不论这种“宰”合理与否,眼前的实务是,患者不拿钱,就不能得到及时的救治,医者没有钱也难以活下去,医院没有钱也就难以生存。没有了医者,没有了医院,何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医者纠结于各种利益集团之中,实为一种无奈的生存之计。由此可见,对医学人文精神异化的消解,或者说对医者职业风险的解构,需要对过度市场化的医疗卫生体制进行颠覆性的变革。可喜的是,医疗卫生体制正朝着公益化的方向迈进。笔者认为,医疗卫生体制的变迁,必须以刚性的执行为先决约束条件。如,保障医院公益性的财政补贴一定要及时足额到位。倘对医者的利益维护与保障不力,医者还必须“自劳自养”的话,那么无论社会上如何诟病医界,医者还必将继续扮演“白衣屠夫”的不良社会角色[15]。如是,医患之和谐仍将在山的那一边。

篇6

一个好的医生或医护人员,除了应有精湛的医术外,还应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和高尚的医德,因此医学人文精神对于医护人员而言是不可或缺的,这不仅可以提高医疗服务水准,还能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提高医护人员和病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医学微生物学是基础医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探讨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加强人文医学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促进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医学微生物学;医学人文教育;教学方法

医学人文教育是医护人员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医护人员除了在学习当中掌握医学科学知识,还要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医护理念、预防观、卫生观等等,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人们对卫生健康的需求和保障,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是医学基础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门学科,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与医学相关的病原微生物的主要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和诊断方法及防治原则等理论知识,从而为学习临床相关的感染性疾病以及超敏反应性疾病打下坚实而牢固的基础;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与医学微生物学相关的观念和原则:如无菌观念、交叉传染、杜绝“滥用抗生素”等原则,这些观念和原则的把握,会使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学习和实际工作中,有助于学生个人和职业素质的进一步提升[1]。

1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

医学人文有着悠久的历史。一百多年前,加拿大著名医学家及教育家威廉•奥斯勒说:“医学是一种专业、而非一种交易;它是一种使命,而非一种行业;从本质来讲,医学是一种使命,一种社会使命,一种人性和情感的表达。这项使命要求于你们的,是用心要如同用脑”。“人文”一词源自拉丁文“humanists”,指的是人性与教养,也指人的精神文化[2]。人文涉及面很广,包括文化知识、、道德伦理、风俗习惯等,只要是与人类精神活动有关的内容都可以归属于人文的范畴。而医学人文精神是指在医疗实践过程中要敬畏生命、崇尚健康、维护尊严、抚慰心灵,简单来说,就是以病人为本的精神,从人性出发,关心、关怀和尊重病人,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具体体现在对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尊重和敬畏,发自内心地关爱病人。医学人文精神主要包括“知”和“行”两个方面:“知”是理念,即以人的生命和尊严为主旨,把人的发展完善和精神自由的信念深植于心;“行”则是实践层次,即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医务人员应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急患者之所急,忧患者之所忧,为维护患者的生命健康而努力[3]。当前,许多医院频繁发生恶性暴力事件,医患关系日益恶化,这与少数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的缺失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医学生在学习阶段更应注重素质教育,强化医学人文精神培养。

2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方式与途径

2.1教师加强重视,转换角色

在现代教育理念中,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把自己的知识、学问传授给学生,而育人则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使学生成为正直、善良、有益于社会的人。因此教师不仅要求满腹经纶,还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教师只有具备了高尚的师德,才可能把“育人”恰如其分地渗透于“教书”之中。这就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转变角色,不能把自己仅局限于教师的角色,除了传授知识外,还应该能够传承一种精神,一种人文关怀的精神。所以,教师在授课中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科学知识,还要把医学人文的精神文化传承给学生,言传身教,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培养他们关心、关爱、理解别人的精神和责任,只有这样他们离开学校进入社会才能更好地治病救人、服务于病人和社会。因此,在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中,教师同样要转变角色,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结合本学科相关内容把医学人文的精神传递给学生,促进医学人文教育[4]。

2.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

强化学生的自身感悟。医学微生物学所涉及的病原体种类繁多、内容庞杂,且各章节之间逻辑性不强,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本学科易于理解但难于记忆[5]。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主体,全程采取灌输式教学,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对医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必须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如采用以案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的启发式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积极开展情景模比、课堂讨论、课外阅读及学术研讨,鼓励并创造机会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观念,使医学生通过自身体验把人文价值理念内化为医学人文精神。实验与理论相结合,将医学人文教育融入实验教学。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也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如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无菌观念,设计“空气的细菌学检查”试验,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细菌无处不在,应时刻注重无菌操作技术,防止污染,为以后工作中防止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及传播打下良好基础;而“口腔、手指的细菌血检查”试验,让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的概念,认识到自然界大部分微生物为正常菌群,有些对人类无害而有利,微生物与人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密不可分,只有少数才会引起人类疾病。

2.3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加强医学人文精神教育

2.3.1抗生素滥用与“超级细菌”的出现

青霉素的发现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自1941年青霉素应用于临床后,人们相继发现了上万种抗生素,其中200余种抗生素应用于临床治疗。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可以说挽救了无数生命,至今抗生素仍然是感染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药品。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引起人类疾病的许多细菌已经对其产生了耐药性。而人类抗生素的滥用加剧了微生物对抗生素的耐药程度,特别是近年来出现了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的多重耐药菌株,甚至是“超级细菌”。超级细菌不是一个细菌的名称,而是一类细菌的名称,这一类细菌的共性是对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有强劲的耐药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超级细菌的名单也越来越长,主要包括产超广谱酶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细胞菌、多重耐药结核菌、泛耐药肺炎杆菌等。为了减缓细菌耐药性及超级细菌的出现,要求医生合理规范使用抗生素,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的适应证、禁忌证,以及药物的配伍禁忌,或根据药物敏感性实验,选择敏感的,毒副作用小的抗生素用于临床治疗;严格控制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加强耐药监测。

2.3.2正确认识艾滋病,消除恐艾与歧视

当今社会环境下,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仍存在不少误解与偏见,针对这一现象,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这一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重点介绍该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为性传播、血液传播和垂直传播,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尽管目前我们尚不能治愈艾滋病,尚未研发出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但是通过宣传教育,严格控制血液和血制品,以及提倡安全等一系列积极有效措施,HIV的传播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当前HIV感染率仍居高不下的事实,分析原因,这与艾滋病患者被歧视、不安全、医疗机构的商业利益驱动等种种因素密不可分,归根结底是个人道德、医生医德等医学伦理素养缺乏所致。这就要强调学生要有职业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不仅要积极宣传预防,还要以身作则,洁身自好,同时教育学生应该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培养学生尊敬他人、理解他人的优秀品德。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将人文精神培育贯穿其中,将医学人文理念真正渗透到医学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信念[6-7]。

3结语

现代教育的培养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情感,三方面缺一不可,特别是医学不同于其他科学,研究对象是人,服务对象是患者,所以医学具有其特殊性,因此,医务工作者除了要求有精湛的医疗技术外,还必须具备高尚的医学人文素质,这样的医务工作者才会懂得珍惜生命,尊重患者,真正做到“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因此医学生人文教育更为重要,在授课过程中将人文素质教育有机融入到专业课,这就需要教者精心的构思和设计;此外,人文素质教育相关案例也需要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同时促进医学生的医德教育,使学生更能胜任将来的工作岗位,在某种程度上缓解医患关系,促进医学教育和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作者:张金平 曾静 胡晓艳 单位:西南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参考文献

[1]孙桂鸿.小议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素质培养[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5):封3.

[2]杜宏.医学人文教育乃医学教育之根本[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26(6):561-563.

[3]王夏强.浅论主体感悟式医学人文精神培育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4,(23):183-184.

[4]陈锦龙,吕刚,宋婧,等.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4):169-171.

[5]包常华.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法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10):781-782.

[6]胡晓艳,向丽,姜梁.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育[J].西南军医,2013,15(3):356-357.

篇7

1.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医学教育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医学教育会议提出“应指望把医生培养成为一个专心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临床医师,而不再满足于仅仅治疗某些疾病。”我国教育部在《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中明确指出:“学校要得到人文、社会科学及其他自然学科的学术支持,重视并制定专门政策,鼓励其他学科支持中医学科的发展”。并要求中医药院校在其教学计划中要保证开设“与中医学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其比例应当适合中医学科的发展、文化背景以及社会卫生保健需求。”善待、关爱、敬畏生命是现代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具体而言则是为对个体命运的关切、对个体尊严的维护、对个体价值的追求。“人本医疗”应该成为医务工作者技术实践、职业活动时所遵循的基本准则,因其不仅能提升医务工作者的人文素养及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同时也促使他们更关心、尊重患者,使得患者就诊的安全感与信任感增强,并使医患关系得到改善,从而为提高医疗效果奠定基础。所以,加强人文医学和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提高中医药院校学生的人文精神必须成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加强人文医学和哲学社会学科的教育是现代中医药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提到的七种核心能力中,四项皆与人文素质相关,足见哲学人文素质的培养在医学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医学生救死扶伤只是基本,患者的生存质量、患者拥有的权利、患者对死亡采取的态度及患者活着的尊严等问题更为重要,这也是现代医学教育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要求。所以中医药院校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医学疾病知识、诊疗技术,还须要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素养,以此能更多地关注患者的思想、情感等。医学教育中,培养专业知识技能和科学精神是基础,培养人文素质与健全人格是升华,通过这两个“培养”才能促进人格健全、知识广博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的成长。

3.加强人文医学和哲学社会学科教育是适应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俨然成为21世纪的主流医学模式,传统的生物学模式一去不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提出了现代医学发展的基本方向,即要求医生诊断与治疗应建立在新的医学科学技术发展基础上,从生物-心理-社会各方面综合观察分析健康人群、病人和疾病,从而进一步促进医学社会化发展。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生物学模式,将“病”和“人”割裂开来,更侧重于人的生物属性,轻视患者的客观感受,“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人文精神及关怀都没有体现出来。医学科学融入更多人文科学与心理学,使得其内涵和外延有了新的补充,是医学社会化的体现。教导、培养未来的医生不仅要重视消除患者的痛苦,而且还要重视危害人类健康的社会因素、心理因素;不仅要重视患者个体,还要重视人类健康和社会利益,应把对社会负责作为医师道德的重要标准,这是现代医学必须遵循的发展趋势。

二、实现中医药院校人文医学与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的发展途径

中医药院校人文医学教育和哲学社会科学教育与普通的专业医学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不同,重点是习惯性与持续性教育,学生自己感悟和领会将是教育的重点,以此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所以不能简单地把哲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医学教育理解为只是在医学课程表里增加几门人文课程。因此学校可以把传授实践技能和科学知识与传递人类伦理道德规范和文化价值观念有机结合起来,培养既具有明确生活目标、高尚审美情趣又掌握医学知识的医护人员,从而达到提升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使人文精神完善的目的。

1.加强医学课程与人文教育课程的融合在国外,一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在实践中,将人文社会科学渗透在医学教育中,其基本医学课程包括社会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医学等三部分,其中心理学、社会医学、社会学理论、伦理学、医学法律学、行为医学等被列为学校医学学科课程体系的必修课,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我国中医药院校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改变原有课程的结构,对原有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在教材中体现人文精神,并且加强医学史、心理学、医学与哲学、社会学、管理学、美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面向未来,培养新型的复合型的医学人才。

2.促进人文素质教育与德育教学的融合德育作为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重要保证,而“两课”教学则是开展政治思想教育的主干道。在人文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世界中,德育“两课”无法涵盖古今中外所有的优秀文化遗产,所以中医药院校加强医学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势在必行。中医药院校可以通过提供读书目录、课程选修、举办人文讲座、电视和网络等形式,加大学生的知性训练,以此潜移默化地提升其人文素质。因此,促进文化素质教育与德育“两课”教学的融合,是实现中医药院校人文社科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3.加强人文精神实践环节的形成在中医药院校素质教育中,人文社科文化教育不能只拘泥于课堂教学,还应拓宽至实践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将会深化课堂教学,拓展人文教育的空间,把感性教育和理性教育当做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学生接触自然,了解社会,既奉献了爱心,又锻炼了能力,这能让医学生逐渐养成“以人为本”的医疗意识,社会担当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最终实现医学科学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

4.加强培养医学生医疗人文情怀目前的医患关系比较复杂。医疗行业如以患者为本,在医患行为中体现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则可极大程度地缓和医患紧张关系。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现代医学教育模式领导下,医生在临床教学以身作则,成为学生们行动和思想之楷模,使之人文情怀得以逐渐塑造。

篇8

关键词:人文素质 教育 医学生

高等教育始于人文教育阶段,历经二三百年的科学教育,正是沿着科学教育与人文思想相结合的发展轨迹,人类文明才有了今天这样辉煌的篇章。长期以来医学生担负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神圣使命,承担着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之圣洁和荣誉的历史责任。救死扶伤,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是社会对医学生寄予的急切希望。因此,以道德理性教育为核心,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为两翼的人文教育,对于启发医学生寻求人生的意义,完善自身个性,发挥自身潜力,形成良好的医德医风,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医学从来就不是纯粹的自然科学,它从古到今都需要得到人文精神的孕育。培养现代社会合格的医学人才,既要求医学生掌握医学专业知识,更要求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的责任心及与病人沟通的能力和技巧等医学人文素质。因此,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他们成为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是医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和需要。

1.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1.1人文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永恒主题

在当今时代,人文素质教育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而人文精神的缺失,容易使大学生趋向于用世俗媚俗、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眼光看待世界。漠视人文精神的人,无法成为一个健全的人。意大利诗人但丁有句名言:“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的传授、环境的熏陶以及自身的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个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育人的过程,强调“以人为本”,本质为引导人们洞察人生的目的与意义,引导人们对“真”、“善”、“美”、“价值”的追求,丰富人文底蕴,促使人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全面提高[1]。

1.2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教育的基石

中国古代提出的“医乃仁术”便早已具备了人文关怀理念。20世纪末以来,为了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世界各国对医学教育进行了改革。英国提出“医学教育和实践要加入更多的交叉课程,以达到医学人文与医学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美国也将“人文素质学科与自然学科并列为教育核心学科”[2]。近年,我国对人文素质教育也进行了许多的探讨与实践。虽然人文教育在某些历史时期出现了偏移,但当今的回归意味着其将是不变的主题。医学的研究对象、服务对象是人,决定了医学工作者必须有丰富的人文底蕴,是一个人性丰满的人,而人文素质教育便是关键,人文素质教育必然是医学教育的基石。

1.3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医学生树立职业素养

医德是医生的职业道德,是其伦理道德修养在职业活动中的体现。树立高尚的医德,首先就要培养高尚的个人道德修养,即通过强化人文素质教育,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道德修养和个人情操,让良好的医德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潜移默化地树立,医学生就不会是一个“医疗机器”,而是一个尊重人类、尊重生命、有爱心、同情心、理解人和有高度责任感的“医生”,医学生就不仅仅只是一个“专家”,而是成为爱因斯坦所说的“和谐的人”。

1.4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发展的必然和需要

当今医学发展呈现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互交叉、渗透、融合的整体趋势,现代医学既是科学,也是人学。医学的发展依靠人文精神的培育和滋润,应该重视对人的生存状态的终极关怀。否则,失去人文精神的医学将会变得越来越不关心人,会成为医学整体发展的瓶颈。因此,医学发展需要人文精神的注入,有赖于和谐的人际环境和文化环境,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发展的必然和需要。

2.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我国医学生人文素质薄弱。高中阶段实施文理科分班制,重理轻文,使得进入医科的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欠缺,造成了人文素质的“先天不足”。加之医科学生繁重的专业课学习,又严重地制约着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致使一些学生汉语水平偏低,应用能力较差,特别是在进入临床实习后,病案书写不规范,错别字、病句等随处可见。有些学生对患者缺乏爱心与同情心,不重视患者的心理问题与社会问题,思考与处理问题片面,不能有效地与患者沟通等。这表明,医科大学生学历达到本科层次,但在语言表达、文学艺术、人文精神修养以及实际应用能力等人文素质方面却较为薄弱。

一直以来,我国的医学院校实施专业教育,片面重视专业知识的灌输,片面追求纯技术的提升,严重忽略了人文学科的教育,忽视了全面素质的培养,导致“人不见了”的现象,医学教育是“育人”而非培育“医疗机器”,滞后的教育观念忽略人文精神的塑造,使目前医学教育存在着严重的误区,人文素质教育严重不足。

近几年,随着人文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国医学院校相应增加了人文教育课程的比重,但仍存在不足。目前,国内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学科约占总学时的8%,明显低于美国的15%-25%,体系偏窄而且内容单一,课程多以“两课”教育为主,英语、体育也占去了不少学时,法律、德育、伦理学、心理学等只有一小片天地。而现时国外医学教育早已形成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人文社会学科三者并重的模式[3]。

3.强化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我校人文素质教育中树立了一种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全新理念,构建了一个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整体知识框架,编写了一部现代大学生人文素质与修养教科书,建设了一个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基地,培养了一批既具备自身专业知识又具备人文素质教育才能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设计了一套科学实用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活动。

3.1转变教学理论,改革课程体系。

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绝不仅仅是给学生传授一些人文知识,也不是让学生把课本读懂即行。目前,我国医学院校的学时被庞大的专业课程所占据,人文社会学科课程比例低,只占总学时的8%,造成医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合理与人文精神的缺失。要让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完美地结合起来,首先需要调整课程体系,适当压缩医学基础与临床专业课程学时,增加人文学科比例,除了法律、卫生法学、医院管理、道德、伦理学、医学心理学等学科外,还可根据具体情况增设美学、艺术欣赏、摄影、绘画、书法、医疗保险、医药营销等选修课,灵活安排学生感兴趣、喜欢的各种人文知识讲座,从而优化整体课程结构,设计医学知识、能力、人文素质结构的新框架,构建独具特色的医学教学模式,实现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人文社会学科三者并重的转变。

3.2提升教师素质,发挥言传身教。

要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师是关键。教师的文化素养、语言特征、行为气质、风度仪表都能以有形或无形的因素直接感染、示范给学生。目前,我国医学院校教师普遍缺乏跨专业、跨学科、医文渗透的知识结构,学校应当通过进修、留学、外出学习、经验交流等各种渠道提升教师素质,以及引进具备丰富人文素质的人才,加强师资队伍。同时,教师自身应不断更新知识,拓展知识,提升整体素质,切实将思想教育与业务教育、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将做人与做事有机结合起来,渗透到各教学环节中教育学生,从而逐渐培养医学生对人文问题的关注与人文精神的塑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人格力量、品德修养、个人情操同样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其人格魅力时时熏陶、同化着学生。

3.3结合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强化社会实践。

应将人文教育贯穿于临床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充分挖掘临床课程的文化内涵,一方面有意识地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质观念,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如:尽早安排接触患者,通过感性认识,让学生在耳闻目睹中亲身感受和体验人文关怀;体检时要求动作轻、熟练,尽量少改变患者,从而减轻不适,让学生在细微之处不断培养人文关怀精神。人才是否优秀很大程度取决于实践能力的高低,各医学院校可以根据医学教育的特点,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带学生到出院患者家随访,不仅使其了解某种疾病发展的全过程,也可锻炼他们的交往能力,想患者所想;组织上街义诊,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塑造乐于奉献的情操。

3.4教学辩论法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教育已由传统的传授知识时代向素质教育方向发展。这种新的发展趋势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素质的锻炼和培养,而辩论法教学能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基本人文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水平,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辩论法教学,突破了传统讲授法的模式,使学生进入了一种新的教学氛围之中,提高了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开阔思路,同时加上氛围的影响,壮大了他们的胆识,使平时不爱说话者也跃跃欲试。因此,其人文素质在这一系列的连续过程中提高是必然的。

现代医学教育要求我们在传授医学专业知识的同时,必须充实人文教育的内容,才能使医学生从内心深处理解医学科学和人文的双重性质,树立医学的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相统一的辩证思维观念,才能够唤起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人文情怀,领悟医学科学的人文价值,使个人价值在为社会、百姓的服务中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聪磊,李健.现代传授技术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影响[J].教育技术研究,2001,3,(15):28-29.

篇9

精细化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体系的构成与特征

1.精细化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体系的构成根据医学专业教师职业和专业需求,结合医学院校实际情况,构建精细化的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体系。如图1所示体系的核心是把握精细化的培养过程,将培养目标与现实需求通过培养体系有效地衔接起来。2.精细化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体系的特征教师人文素质培养体系的精细化即体现了精细化管理的基本特征,又有自身特点。一是,系统化、细节化与持续改进。医学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全面把握,统筹协调,整体实施。同时注意对各系统精细化的设计与控制,关注培养过程的每个细节,把工作做实做细,以精益求精的态度,通过评价反馈,不断改进措施,优化流程。二是,数据化、标准化与尊重个性。有别于粗放型管理的模糊标准,精细化培养强调培养目标与培养措施各环节工作都要有标准,并且标准要实现数据化与精确性。但在标准化的同时专业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要尊重个性,即关注医学专业教师的特点,量身定制培养方案,促进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的提高。三是,信息化、流程化与追求效率。将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到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中来,促进教育管理的自动化;根据人文素质的知识、精神、能力的养成规律设计培养流程,有效提高教师人文素质培养的质量和管理的效率。

精细化理念下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

医学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培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运用精细化管理思想构建其培养体系应从以下方面进行。确立精细化的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目标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要取得良好效果,就首先要对其培养目标进行精细化分析。对医学专业教师而言,其人文素质具有区别于其他行业的内涵和特点。医学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是以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尤其是医学人文知识、相关教育理论与方法为基础,经教育、人文环境浸染、个体的教育实践与体认所内化而形成的稳定的知识、能力、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是适应医学教育教学活动必备的要素。医学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是人文素质在教育、医学领域的具体体现,其结构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目标框架相通,与医学生人文精神实践相应。医学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培养目标就是要实现其人文素质各要素的良好发展,最终提高医学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目标系体系中人文知识是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的基础和前提,人文精神是核心和最终目标,人文教育力是其人文素质的外在表现和价值体现。构建精细化的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模式培养模式指为实现培养目标的整个培养活动的组织方式。精细化的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模式和教师人文素质形成过程可以用图3表示,这体现了教师人文素质的形成特点及各要素关系,蕴含着精细化理念。图3:精细化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模式与形成过程精细化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模式包括四个途径:一是,讲座培训。拓展专业教师人文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主要通过人文知识专题讲座、校内外培训等方式进行。尤其注意讲座培训与医学相结合,挖掘医学专业中的人文资源,走专业与人文相结合渗透之路。二是,实践体验。人文精神的涵养关键在内化。实践体验促进人文知识向精神的内化。对于医学专业教师而言,要充分利用教学、临床实践,有意识地在实践中亲身感受和体验人文精神,利于牢固人文精神和提高人文化的教育力。三是,环境浸染。教师的人文素质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养成。开展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人文氛围,这可以潜移默化地对医学专业教师进行人文熏陶和熔炼。四是,自我教育。张祥云认为:人文精神的建构具有不可替代性、不可转让性;人文理论具有隐喻性;人文道理具有体认性[9]。人文素质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只有充分调动个体主观能动性,通过自我培养,才能有效提高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总之,通过以上途径促进教师对人文知识的知晓,进而领悟、内化为自身人格、气质、修养,升化为人文精神,外化为人文教育力。四个途径相互补充,“四位一体”,促进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的提高。构建精细化的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的内容体系根据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目标,其培养的内容主要包括:基础人文知识,如:历史、文学、哲学、宗教、道德、法律、艺术、传统文化等知识。尤其要加强哲学、美学知识、传统文化知识的培养。医学人文知识,如:医学史、医学哲学、医学辨证法、社会医学、医学伦理、医患沟通、医学美学、医学法学、卫生管理等知识,这些医学人文知识中蕴含丰富的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专业教师要重点掌握的。教育学知识,如: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育心理学等,它们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与技能。构建精细化的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的方法体系医学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培养不仅仅是外在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内在精神的塑造,因此应充分调动医学专业教师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学思结合”、“体悟结合”,促进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的提高。根据人文素质培养特点,结合学校的具体状况,改革教师人文素质培养的方法,将人文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精神塑造相结合。具体方法有:理论学习法。医学专业教师主要通过理论学习来提高其人文知识和教育理论水平。具体通过参加人文专题讲座及培训班、外出学习及参会等方式,加强其医学人文、教育理论方法、医患沟通、医学伦理学等知识的学习。讨论启悟法。组织各类教师进行人文专题讨论,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改革、师德师风、教学方法、医患关系、医患权利义务等专题讨论,通过讨论中多方思想的碰撞,促进医学专业教师对人文素质的领悟。参与体验法。加强教师的人文实践,一方面,组织专业教师定期到临床见习、参与临床活动,切身体验医学为人的本质。另一方面,加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精神的意识和行为,用人文思想来理解、运用教材,用人文方法进行教研活动,以人文情怀对待学生。通过这样的参与与体验,将人文知识逐渐内化形成教师的人文素质,又外化成高超的人文化教育能力。构建精细化的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的校园环境体系良好的环境对教师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只有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形成了人文传统,才会有深邃的人文精神,校园才会成为教师提高人文素质的殿堂。营造医学院校浓厚的人文环境氛围具体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打造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在建设硬环境时,突出人文特色,在校园景观建设中增加文化品位和艺术含量,营造学校高雅的文化环境。二是,营造校园精神文化环境。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人文讲座、学术交流,营造校园人文氛围;树立优良的学风、教风、医风和校风,尤其要积极建设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治学、与时俱进的优良教风,以具有浓郁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提示、激励、感染教师。三是,完善校园制度文化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医学院校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教师工作和学习制度;大力开展学术道德、医德、师德教育,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总之,这三种人文环境相互影响,共同显现医学院校校园环境的个性与品质,构成富有独特文化内涵的人文氛围。

篇10

>>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视域下的医学生医德培养研究 实习医学生开展医德教育干预模式的研究 “卓越医生”视域下五年制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全过程服务性学习模式研究 医学生医德教育体系的构建 医学生医德教育平台的构建 构建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价值观教育模式研究 新的医学模式下的健康观 医学教育中的医德情感培养研究 孙思邈医德思想所蕴含的医学人文精神 以医德为核心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法探讨 医学生医德教育模式探索 基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 整体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体系 基于人文关怀下现代护理服务模式的构建 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模式的构建及其意义 树立新的医德观 藏医的医德观浅论 人文校园建设视野下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研究 整体语言教学观下小学英语对话教学模式研究 现代医学模式下对护理人文教育改革的思考 PBL教学模式融入医学生医德教育的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11]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3.

[12]LYNCH D C, SURDYK P M, EISER A R. Assessing professionalism!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Med Teach,2004,26(4):366 -373.

[13]郑大喜.医学领域中商业主义的渗透与人文精神的回归[J].医学与社会,2010,23 (4):1-3.

[14]张志平.仁心仁术 大医精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9):188-189.

[15]张茅.在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座谈会上的讲话[N].健康报,2012-04-25(1).

[16]杜治政.用良知抗衡技术与资本对医学的入侵[N].健康报,2010-1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