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眼睛的重要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17 17:46: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保护眼睛的重要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保护眼睛的重要意义

篇1

2、猪肝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能保护眼睛,维持正常视力,防止眼睛干涩、疲劳,维持健康的肤色,对皮肤的健美具有重要意义

3、经常食用动物肝还能补充维生素B2,这对补充机体重要的辅酶,完成机体对一些有毒成分的去毒有重要作用。

4、猪肝中还具有一般肉类食品不含的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硒,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反应,抗氧化,猪肝可以防衰老,并能抑制肿瘤细胞的产生,也可治急性传染性肝炎。

5、明目:猪肝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能保护眼睛,维持正常视力,防止眼睛干涩、疲劳,维持健康的肤色,对皮肤的健美具有重要意义。适合血虚萎黄、夜盲、目赤、浮肿、脚气等患者。

6、猪肝还可以补血:猪肝中铁质丰富,是补血食品中最常用的食物,食用猪肝可调节和改善贫血病人造血系统的生理功能。

7、猪肝也可以去除毒素:经常食用动物肝还能补充维生素B2,这对补充机体重要的辅酶,完成机体对一些有毒成分的去毒有重要作用。

篇2

常见眼部疾病

近视:只能看近而视远不清,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多见于用眼频率高、用眼不正确、光线过强或者过弱的人群,特别是学生。

远视:俗称老花眼,只能看远而视近不清,多见于中老年人。

白内障:难以看清物体,各种原因如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c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都能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称为白内障。

青光眼:眼睛疲劳不适,常常酸胀,休息之后就会有所缓解,视力模糊,近视眼或老花眼突然加深,眼睛经常觉得干涩。是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的一种眼病,持续的高眼压可以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如不及时治疗,视野可以全部丧失而致失明。

眼疲劳:眼干、眼涩、眼酸胀,视物模糊甚至视力下降;一般是其他眼科疾病或者用眼不当所引起的。

这些信号提醒你眼睛累了

信号1:眼睛发红?警惕干眼症

加班挑灯夜战,眼内是否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红血丝?除了要适度缓解眼睛疲劳外,还要警惕干眼症。通常情况下,眼睛发红是由细菌、病毒感染发炎引起的充血现象。倘若同时还伴有分泌物、异物感、发痒及眼痛等症状,应去医院眼科诊治一下。

信号2:看电脑时眼睛灼痛或视力模糊?可能是电脑视觉综合征

使用电脑时间过长会出现视力模糊等眼部不适。平板LCD显示屏比老式显示屏更好。要避免屏幕反光,眼睛平视屏幕,定时休息远眺,避免空调、电风扇对着眼睛吹。

信号3:眼睛分泌物增多?当心眼睑炎

眼睛分泌物增多是眼睑炎所致,而该病通常与掉头屑和痤疮关系密切。伴随症状包括:眼灼痛、流泪或者干涩。建议洗手后用温湿毛巾热敷眼部5分钟,严重时应看医生。

信号4:视野出现盲点、闪光或波浪线?偏头痛搞鬼

视野出现盲点、闪光或波浪线,可能是偏头痛搞的鬼,大脑血流变化是其病因。开车时出现这一症状,应立即停车休息。症状超过1小时,应看医生,若伴有发烧、肌无力或言语模糊,则应考虑中风危险,必须赶紧就医。

护眼注意事项

讲究卫生 常洗手,少揉眼,如果家人或朋友患上眼病,一定不要与患者共用毛巾、脸盆等洗浴用品。外出游泳时,要选择卫生条件比较好的场所,游泳时戴上泳镜,同时尽量避免佩戴隐形眼镜。

及时补水 气温升高,出汗多,蒸发快,人体容易缺水,眼睛的晶状体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水在晶状体的新陈代谢中起到保持透明的重要作用。体内如果缺水,晶状体代谢不充分,易造成晶状体内蛋白质变性引发白内障。因此,在“桑拿天”即使不觉口渴,也要经常喝水。

避免阳光 户外阳光比较强烈,容易使人的眼睛受到损伤,可能引起角膜、晶状体受损,甚至发生视网膜病变。因此,外出时,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太阳镜,尽量避免长时间待在强光下。

饮食调节 多吃清爽明目食品,少吃辛辣、油腻食物,少喝酒,最好不要吸烟。夏季出汗多,要适当补充盐分,但一定不要过多,以防对肠胃造成伤害。

护眼黄金食物

菠菜+坚果 吃莴苣、菠菜和胡萝卜等凉拌菜时,加入鳄梨可以使人体对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及叶黄素的吸收率分别增加8.3倍、13.6倍和4.3倍。而这3种营养素均有益眼睛健康。鳄梨也可用坚果替代。

洋葱+猪肝 洋葱和猪肝都有很好的营养保健作用,它们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不仅能保护眼睛,维持正常视力,防止眼睛干涩、疲劳,还具有维持正常生长和生殖机能的作用,能维持健康的肤色,对皮肤的健美具有重要意义。

篇3

牛肉是中国人的主要肉类食品之一,它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享有“肉中骄子”的美称。它富含蛋白质、钙、磷、铁、锌、镁、B族维生素等营养素。牛肉的氨基酸的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可促进生长发育、补充失血、修复组织,非常适合处于生长发育及术后、病后调养时期的人群。

温馨提示

烹饪牛肉时放一个山楂、一块橘皮或一点茶叶,牛肉易烂;煮老牛肉的前一天晚上把牛肉涂上一层芥末,第二天用冷水冲洗干净后下锅煮,煮时再放点酒、醋,这样处理之后老牛肉容易煮烂,而且肉质变嫩。

清炖牛肉能较好地保存营养成分;红烧牛肉时,加少许雪里蕻,可使肉味鲜美。

牛肉的纤维组织较粗,结缔组织又较多,应横切,将长纤维切断,不能顺着纤维组织切,否则不仅没法入味,还不易嚼烂。

牛肚(毛肚、百叶)

牛的胃分为四部分,其中最常用的两部分称为毛肚和百叶。毛肚多在火锅中涮后蘸调料食用,百叶则多切丝后烹煮、爆炒。牛肚富含蛋白质、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等,具有补益脾胃、补气养血的功效,适宜于体虚、消化不良、脾胃虚弱者,如老人、糖尿病、胃病患者。

温馨提示

食欲减退、乏力、便溏者,用牛肚一个,薏苡仁120克。将牛肚洗净,切片,与薏苡仁同煮粥服食。

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将牛肚切块,与砂仁5克,陈皮10克,生姜15克共煮汤,煮熟后加适量食盐调味食用。

牛肝

牛肝中铁质丰富,可用于缺铁性贫血患者的食疗。维生素A的含量远远超过奶、蛋、肉、鱼等食品,具有维持正常生长和生殖机能的作用;亦可保护眼睛,维持正常视力,防止眼睛干涩、疲劳;还能维持健康的肤色,对皮肤的健美具有重要意义。肝中还具有一般肉类食品不含的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硒,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反应,抗氧化,防衰老,并能抑制肿瘤细胞的产生。

温馨提示

买回的鲜肝不要急于烹调,应把肝放在自来水龙头下冲洗数分钟,然后放在水中浸泡30分钟,用以解毒。

烹调时间不能太短,至少应该在急火中炒5分钟以上,使肝完全变成灰褐色,看不到血丝才好、

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应少食。

牛蹄筋

牛蹄筋向来为筵席上品,食用历史悠久,它口感淡嫩不腻,质地犹如海参,有俗语说:“牛蹄筋,味道赛过参。”牛蹄筋中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脂肪含量低,并且不含胆固醇。食用牛蹄筋能促进细胞生理代谢,使皮肤富有弹性和韧性,延缓皮肤衰老,是美容养颜的佳品。另外它可强筋壮骨,对腰膝酸软、身体瘦弱者有很好的食疗作用,还有助于促进青少年生长发育和减缓中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的速度。

篇4

:曾说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我省近日出台的《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必将有助于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如何理解生态保护补偿的具体内涵?

任晓冬:生态保护补偿这个概念是基于经济活动的外部性理论而产生。生态资源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如果所有人都只愿意使用却不愿意付钱,最终会导致资源过度使用,全体成员的利益受损。生态保护补偿就是通过对损害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收费,提高该行为的成本;或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补偿,提高该行为的收益。

赤水河水质好,贵州的白酒产业主要集中于赤水河流域,依托赤水河这条“美酒河”的优质水资源,贵州酿造出茅台等世界名酒。然而赤水河的经济效益与沿岸居民对生态的保护分不开,所以本次《意见》提出要持续推进赤水河云贵川跨省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以此提升上游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生态保护补偿不是慈善性的而是经济性的。由姚明等人发起的“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的公益广告语在中国家喻户晓,意在告诉人们,你消费的每一件皮草、每一件象牙制品、每一碗鱼翅汤,里面都有无辜动物的淋漓鲜血,并以此来引起人们对野生动物的恻隐之心。同样的道理,生态保护补偿就是“有买卖才有保护”,只要有人愿意购买生态产品,就有人愿意生产。因此,生态保护补偿实际上是一种购买和投资。

生态补偿的核心是“谁受益、谁补偿”,这一原则优于“谁开发、谁治理”“谁破坏、谁保护”“谁污染、谁付费”之处在于能够更好地调动群众生态保护的积极性。

生态优势带来绿色红利

:《意见》提出计划到2020年,基本形成符合省情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体系。我省实施生态保护补偿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在哪里?

任晓冬:去年贵州省被选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理应发挥地方首创精神,承担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创新试验,就一些难度较大、确需先行探索的生态文明重大制度开展先行先试。

贵州是我国生态环境安全的生态屏障区。贵州处于我国主要江河流域源头区及上游地区,长江、珠江等多条大江大河都发源于西部地区,贵州的生态环境状况直接决定了下游地区的水资源量、水质状况和洪涝灾害风险大小,也就决定了下游地区的发展条件和安全状况。另外贵州是我国许多重要自然生态系统保留区和珍稀物种避难所,保存了许多世界原生生态系统和珍稀动植物物种,对维护我国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贵州是我国生态系统脆弱区。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中国脆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研究”成果认为,西南喀斯特地区、西南山地区均属于我国生态脆弱区。由于长期过度开发,贵州生态脆弱,容易遭受破坏。

贵州是我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由于历史的欠账与体制、机制问题,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农民为了经济利益过度采伐自然资源,生态保护意识较弱。反之,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又严重制约区域经济发展。贵州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脱贫攻坚任务重,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可以提升群众生态保护意识,厚植贵州发展的生态优势,获得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的双赢效益。近年来贵州旅游业快速发展,许多农民享受厚植生态优势带来的绿色红利。

“谁受益谁补偿”是基本原则

: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明确补偿的责任主体,是实施生态保护补偿的首要条件,补偿的责任主体应该如何确定?

任晓冬:贵州是生态环境保护“出力区”(例如,上游保护水源涵养林),与之相对的是生态环境服务功能的“收益区”(如下游地区),若简单地执行“谁污染谁付费、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不公平也根本行不通,必须与“谁受益谁补偿”相结合,促进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尽管目前“谁受益谁补偿”的生态补偿原则获得各界一致认可,但涉及到具体补偿行为时,补偿的主体和受体关系并不明确,特别是在国家层面上实施东西部大跨度区域之间的生态补偿时,这个问题更加突出。因此,明确责任主体对生态保护补偿至关重要。

首先要建立以各政府为领导,各部门协同合作的生态功能保护区管理体系,加强部门协作,建立林业、农业、水利、国土、环保等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

其次要加强绿色GDP核算及考核,使当地政府和当地人民的生态贡献得到社会承认,激发地方政府和当地居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在积极性,实现保护、发展、富裕的共赢。

另外还需界定各生态功能区定位,从而明确各生态功能区保护的责任和补偿的义务;基于生态资产与生态占用核算,确定各地区对生态环境的贡献和占用,从而确定各地区应该承担的责任;本着生态保护人人有责的原则,贵州可制定全省统一的人均森林覆盖率、自然保护区面积的责任标准,以此判断各地区是否完成生态保护责任,从而确定各地区保护和补偿的身份。

:补偿最终需要落实到资金,除了政府投入外,还可以采取什么措施保证生态补偿的资金来源?

任晓冬:生态补偿资金来源主要有政府投资和市场资金。《意见》提出要争取中央财政加大对贵州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各项转移支付力度就是政府投资。但从长远看,生态补偿不能靠单一的政府投入,而要走向市场化。理想的生态补偿机制,应该以市场导向为主,以此实现补偿上的公平。

但市场导向的生态补偿机制在建立之前,必须要满足产权清晰且产权能够自由交易。因此,落实补偿资金的前提是明确补偿责任主体,在此基础上进行生态估值,对自然生态产品定价。明确责任主体与生态估值双管齐下才能保证补偿资金来源。

本次《意见》提出“要加强生态保护补偿效益评估,积极培育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机构,引导评估机构对受补偿地区的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服务价值开展第三方评估,确定各类生态资产存量。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立统一的确权登记系统和权责明确的产权体系”。这实际上就是明确补偿主体和生态产品价格,更有利于生态补偿市场化。

篇5

环境是我们每天要居住的,我们都希望有干净舒适的环境,环境卫生整治倡议书应该怎么写,看看下面的范文,也许对你有帮助哦。

环境卫生倡议书1

春节将至,__党委坚决贯彻区委的决策部署,致力于人居环境再提升,做好礼貌创城工作,全面铺开新一轮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现发出如下倡议:

一、开展村庄清洁行动

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乡贤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我镇广大群众齐动手,实现“七清”目标,全面开展村居卫生清理整顿工作。

1、道路清:做到辖区内道路两侧干净卫生、无垃圾物,到达“五无”标准;2、房边清:做到房前屋后杂物摆清楚、无乱堆乱放、乱搭乱盖现象,无破败空心房。3、空地清:做到村庄空地平整清楚,无杂物堆放,无垃圾堆放;4、河道清:要做到河塘沟渠无漂浮垃圾、无淤积物,无黑臭水体,坚持水质干净;5、公厕清:要做到公厕卫生整洁,通电通水,制度上墙,定期保洁,无脏臭现象;6、田园清:做到田园内无乱搭乱盖,无农业生产废弃物及其他垃圾;7、山体清:做到辖区高速沿线、道路沿线两侧山体、坟墓整治到位。

二、实现商户“门前三包”

镇域临路(街)所有的单位、门店、住户自觉担负“门前三包”职责制。

1、包卫生:即无垃圾污物,无果皮纸屑,无乱贴乱画,坚持地面平整,排水通畅。不得从事有碍市容环境和破坏环境卫生的生产加工;2、包绿化:即包培植门前绿化和保护门前行道树,保护管理好门前公共设施,禁止损坏花草树木等;3、包秩序:即保证门前不乱摆摊点,无乱停乱放车辆,不凉晒和堆放有碍观瞻的物品,坚持门前整洁和道路畅通。

三、坚持企业周边环境卫生

企业要全力配合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坚持企业厂区及周边公共环境卫生整洁。

1、垃圾清理:企业所产生的工业垃圾不能乱埋乱倒,需要找专业的垃圾处理公司按照不一样的标准进行回收。生活垃圾由该辖区所负责的保洁公司负责清理;2、墙面整洁:不乱涂乱抹,不随意张贴广告宣传画、各类告示和悬挂灯箱招牌;3、周边绿化:定期对门口及围墙外绿化进行修剪养护、定期开展清理杂草、浇灌,确保企业门前周边干净、整洁。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一项系统的民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必须要有永远在路上的决心和毅力,持续推进、久久为功。需要广大群众共同努力,以构建美丽乡村为己任,自觉投身到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中去。让__的山更绿、水更清,不断构成人居环境新风尚,迎接__的到来。

环境卫生倡议书2

广大市民朋友们:

干净整洁的环境卫生是城市礼貌的重要标志,礼貌有序的生活环境是大家共同的期盼,爱护环境卫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靓丽整洁、管理有序的市容环境是城市的“名片”,代表着城市形象。为此,西吉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发出倡议:

从我做起,争当环境卫生宣传员

大力宣传环保理念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身体力行,带动更多人参加到维护生态环境的行动中来,在全社会营造环境卫生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浓厚氛围。

从我做起,争当环境卫生保洁员

自觉维护身边场所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不乱堆乱放、不乱贴乱画、不随地吐痰,不损坏花草树木,不破坏公共设施,养成讲礼貌、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努力净化、美化、靓化市容环境。

从我做起,争当环境卫生监督员

认真履行维护环境卫生的监督义务,对乱扔垃圾、乱堆乱放、乱贴乱画等各种破坏环境卫生的不良行为进行劝阻、制止、举报,构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维护环境卫生的良好局面。

爱护环境,从我做起!让我们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环境卫生,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环境卫生倡议书3

__镇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创立整洁、有序、优美的环境是我们共同的心愿,镇区环境直接关系着居民的起居生活,直接关系着我们的礼貌程度,为了更好地搞好集镇卫生,我们向各机关单位、个体商户、居民发出如下倡议:

一、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二、自觉维护集镇卫生的整洁,不乱倒垃圾、污物。每一天早上7点以前,午时7点以后将垃圾装袋后放在垃圾箱内。

三、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不乱扔果皮纸屑烟头等废弃物。

四、遵守经营秩序,单位、店铺门前经常坚持整洁,门店招牌按规定的尺寸制作悬挂,水桶拖把放在店内,严禁在门店面前和行道树上搭建凉棚、晾晒衣物。

五、自行清理建筑装修产生的垃圾,自行清除房前屋后堆放的杂物。

六、爱护公共设施,保护好集镇垃圾箱、下水道、地砖、路灯等设施。

七、爱护集镇一草一木,不在绿化带泼脏水,不摘取枝叶花木,不在公共绿地上行走。

八、车辆不乱停乱靠,自觉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

广大居民朋友,相信我们的倡议必须会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响应。人人都喜欢完美的环境,人人都有享受整洁清新环境生活的权利,人人也都有保护环境的职责和义务。愿大家身体力行,从我做起,为搞好和坚持__镇的环境卫生,奉献出自我的职责和义务,做礼貌的好单位、好商户、好居民,共同创立“宜居半岛、生态__”这个美丽的家园。

篇6

关键词:趣味性;设计理念;色彩应用;触觉设计

任何设计,都需要一个好的创意,那些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东西往往很快归于平淡。对于儿童书籍设计来说,趣味性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出发点,它可以很快的激发儿童想象和创造的能力,且陶冶性情。“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由此而看,儿童早期教育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在儿童最天真、最淳朴的时期,给予他们的,也应当是最阳光、最美好的东西。看似微不足道的一本儿童读物,也许会影响他们一辈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设计理念

伴随着儿童读物设计者的大量涌现,近些年的儿童书籍无论是材料、种类还是设计上都越来越精美、丰富、漂亮。饶是如此,弊端也不是不存在的。首先,国内儿童书籍出版行业并没有对儿童心理、生理发展进行系统的考察与研究,对于把握儿童成长需求的尺度上仍有欠缺,这也直接导致了国内儿童书籍过于刻板、枯燥,缺乏童真童趣。其次,家长在选择儿童书籍的时候缺乏正确的引导和选择经验,通常是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了家长的选择方向,不能不说,这是盲目的,不科学的。所以设计者在懂得儿童书籍设计重要意义的同时应本着负责的态度,在儿童书籍设计中突显更多形象生动、色彩鲜明、趣味横生、积极乐观的元素。作为童书设计者,多为小读者考虑,因为儿童在观察事物的时候最先接触的并不是一板一眼的现象,而是在视觉刺激过程中体验到的最原始的感染力。他们通常把吸引了他们视线的东西加以强调,进而突出对象的特征。比如当儿童看到汽车的时候,他知道车接近方形,车轮是圆形,进而在绘画的过程当中,方形和圆形的组合,就是他们脑海里的汽车;画鸟时,椭圆形代表鸟的身体,三角形代表鸟的嘴巴和翅膀,圆形代表鸟的眼睛。儿童的绘画世界就是这样的简单。尽管很多设计师绞尽脑汁的设计了一个完美的作品,但往往事与愿违。因为孩子眼中的世界是夸张的、富有强烈生命力的。所以在儿童读物设计过程当中,不要被社会环境和市场氛围所影响,多分析儿童的喜好与兴趣,注入抽象、概括风格的设计,增加图书的趣味性,才能更吸引儿童的目光,促进儿童好奇心和探索心,从而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提高儿童的想象力与。

儿童书籍设计的趣味性可以从很多方面着手, 比如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等方面,而在这其中视觉和触觉的设计尤为重要。

二.色彩应用

马利翁说过:“声音是听得见的色彩,色彩是看得见的声音”。因此,在为儿童书籍进行色彩设计时,要充分了解儿童对色彩认识的普遍规律。分析儿童的审美能力与心里特征,我们可以得知儿童的心里通常是色彩斑斓,明亮绚丽的。儿童天真单纯,所以设计更应远离“成人”思索,围绕着儿童的兴趣去用色、构图,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针对儿童心里特点,适当的采用变形、夸张的表现手法,突出不受约束,轻快明亮的感觉。比如,红色是积极的颜色,带给人热烈、激动的情绪,红色也是夸张的颜色,一切醒目的东西也都可以用它来表示;绿色是植被的颜色,带人给宁静平和的气息,让人产生希望,同时,也是生命力的象征;蓝色是大海的颜色,是充满着神秘与智慧的颜色。这些颜色都是儿童喜欢的颜色,所以应多出现于儿童书籍当中,并且设计者应根据书籍内容的不同,设计出不同类别的颜色搭配,从而到儿童视觉和心灵上的双重满足。

通过书籍设计的色彩培养儿童对的色彩感知,可使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艺术欣赏水平,获得愉快的体验和美享受,提高儿童的综合审美素质。重视儿童书籍设计,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是书籍装帧设计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触觉设计

在儿童书籍设计当中,触觉方面的设计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触觉在图书中的应用,也是如今家长较为关注的。在印制材料的把握上,应重视材料手感,常见的32开和16开本都是直角边,纸张薄且硬,易划伤身体,选择轻柔边角不锋利的材质,可大幅度降低纸张对于儿童的伤害。例如塑料、棉布、有韧性的纸张等就不会有这方面的隐患。

如今书籍的形态变化万千,从整体造型到材料选择,都是丰富多彩的。书籍的设计形态,可以说和触觉的感受体验休戚相关,例如织物,它在儿童书籍的设计当中有着与众不同的用途,棉织物柔和,不同于纸张的韧性,所以用棉布制作书籍,更贴近自然,无毒无害,更有利于儿童的身体健康。此外,这种书籍易回收,可反复利用,更符合环保的要求。这种丰富的材料选择和运用,可使儿童读物更受到家长的欢迎,再结合上独树一帜的创新理念,让人耳目一新。 例如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一本《请帮老虎拔牙》,就是由各色棉布手工制成,反射率低,可保护眼睛,又不易破损。该书的整体造型是一副手套,儿童可把书套在手上阅读,书页可随意翻动,伴随着书页的翻动,封面的老虎图案也跟着运动,嘴巴一张一合,很是生动。这种图书,是专为儿童设计的软性益智类读物,场景简单却不失活泼,破损率极低,弄脏了又可清洗,对于儿童是再适合不过了。此书做工精致,色调鲜明,构思巧妙,独具匠心。

四.结论

儿童书籍不仅仅是视觉、触觉、听觉和触觉等方面的表现,同时也是书籍设计的整体性、精神性和人性化的统一。伴随着时代的更迭变迁,人类的思想素质和生活需求也在不断的演变发展。人们对中国儿童书籍的需求也不外如此,顺应时代的潮流,儿童书籍设计者在设计当中应尽最大的努力设计出符合中国儿童特点的读物,设计出高趣味、高理念的儿童书刊,从而帮助儿童理解事物、增长知识、开拓视野,培养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个优秀的书籍装帧设计师要将书籍作者的感情与自己的情感完美地结合起来,融入设计中,并以儿童理解的方式表现出来。童心依旧、情感细腻的设计者一定可以设计出受儿童欢迎与喜爱的书籍。

参考文献:

[1]《书籍设计》 余秉楠 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

篇7

摘要: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提高全民族的创新能力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之一。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应当如何设计和组织安排幼儿园各学科领域和各种活动,才能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在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的同时,应使其自主探索精神、创新欲望和能力获得同步发展,形成以探索创新经验占优势的经验结构,促进其创新力的发展并最终实现全面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浅谈 幼儿 创新 能力 培养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蓬勃兴起,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21世纪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方面作了以下探索:

一、转变观念——由单纯说教转向思维开发

幼儿园各学科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尤其是幼儿思维能力和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往往不是教师直接“教”出来的,而是在实际生活和活动过程中通过幼儿的大胆实践和探索逐步开发的结果。在各学科领域教学活动中,单纯说教只能让幼儿被动接受,枯燥乏味,不能唤起幼儿积极的创新能力。幼儿在各学科领域的学习是有联系的,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根据各学科领域教学活动的特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合理、恰当地创设情境,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获得丰富的经验和体验。例如:中班社会领域活动《特殊电话号码》,我改变了传统的讲解、灌输的教学方式,而是创设紧急的情境:小老鼠搬家了,在搬家的过程中,小老鼠的妈妈突然晕倒了,家里没有其他人可以帮忙,小老鼠想拨打电话求救,它翻开紧急电话本,看到了110、120和119这三个号码,到底应该拨打哪个电话?有了这种情境,幼儿很自然地把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取出来,齐心协力帮小老鼠想办法,找到合适的电话号码,很轻松地获得了社会认知,并从帮小老鼠想办法中开发了幼儿的创新能力,并激发了幼儿能动手、动脑帮助他人的社会情感。

二、科学选材——以符合幼儿创造性思维开发为选材的基础

幼儿园各学科领域课程的内容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识,有社会学知识、伦理学知识、地理学知识、经济学知识、文化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教师选材时,不仅要以各学科领域课程目标、幼儿创新能力以及其它各项能力的发展为依据,更要注重倾向于幼儿的思维训练。如选择《按序排列》这样一个数学创新思维训练活动,结合本年龄段幼儿的实际情况,以幼儿已有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在活动中留给幼儿很大的发挥自身创造力的空间,他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能大胆地谈出做法和见解,从而开发了幼儿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丰富活动形式——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1.应用五大领域的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一日活动即课程”这一观念已深入人心,从入园到离园,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教师都能努力营造出一种有利于幼儿创新能力发展的氛围(如尊重个性、对话交流、民主平等、保护好奇心等),尤其是五大领域活动目标与内容的横向贯穿,更是体现了对幼儿创造潜能的开发。 教师在体育活动中动作的发散与替代物的使用,均可以发展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在社会领域,教师可结合日常生活的教育活动,发展幼儿的创新思维。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困难,教师引导幼儿动脑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便是发挥创新力的过程。每逢重大节日,教师可组织幼儿进行节目创编、道具制作、表演游戏、环境布置、礼物制作等活动。在科学教育中,教师可通过幼儿的探索活动,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兴趣、探索精神及善于发现事物和现象变化、获取新信息的能力。还可对幼儿进行关于物体性质、物体功能、自然现象与人们生活关系的发散思维训练。在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可通过字、词扩散,创编谜语、儿歌,编构故事等,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游戏是正在成长中的幼儿最大的心理需求。对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可以说是儿童创造力发展的重要源泉。教师要让幼儿真正做游戏的主人,即变教师的“导演”为启发引导,变幼儿的“表演”为按自己的意愿玩儿。教师引导幼儿自己提出主题与构思游戏情节,自己选择使用或制作游戏材料,自己分配角色,自己组织游戏,自己评价游戏等,教师只是以游戏伙伴的身份进行比较隐蔽的指导,及时地推动、引导游戏活动向纵深方向发展。

3.专项思维训练,培养幼儿创造力

创造性思维包含两种基本成分: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一个创造性活动的过程要经过“发散——集中——再发散——再集中”等多次循环才能完成,其中,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核心。因此,教师应加强对幼儿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以材料、功能、结构、形态、组合、方法、因果、关系等八个方面为“发散点”,进行灵活、新颖的发散思维训练。例如,我在进行专项思维训练时提出以下问题启发幼儿思考:⑴水、纸、笔等有哪些特殊用途?⑵生活中哪些东西是红色的、绿色的(或圆形的、方形的)?⑶什么东西变小了更可爱?什么东西变大了更好玩?……通过对幼儿进行这样灵活、新颖的发散思维训练,充分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

4.注重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篇8

关键词:治未病思想;青少年;近视眼

中图分类号:R778.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11-2451-03

Treatment to Prevent Young People Thinking about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Myopia

JIANG Hong1, LIN Zhongsi2

(1. Shenyang Financial School,Shenyang 110031,Liaoning,China;2. The Second Hospital Affiliated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 110034,Liaoning,China

)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Our medical and health undertakings have scored tremendous achievement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ommon diseases student performance significantly.However, the incidence of juvenile myopia but gradually rose. Therefore,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yopia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n the first of its defenses against disease changed both the unique concept of preventive medicine myopia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 has made important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bining modern science and school health eyes of the latest research results is not difficult to see, carry forward in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 thinking and to enhance school health education and improve eyesight protection and myopia prevention system, not to prevent disease, both in early and the prevention of myopia the only way to work.

Key words:thinking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 the young people; myopia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我国青少年卫生学和学校卫生学都获得长足进步,在校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然而,根据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2000年我国学生近视率分别为:小学生20.2%,初中生48.2%,高中生71.3%,大学生73.0%。到了2004年,我国学生近视眼发病率明显上升,分别为:小学生为32.5%,初中生为59.4%,高中生为77.3%,大学生为80%。不难看出,近视眼的发生有明显的低龄化趋势。近视率持续升高或居高不下,成为危害我国学生健康的最突出问题[1]。循证眼科学研究显示,目前西医不仅没有治愈近视的方法,甚至还没有一种可行的措施能够有效抑制近视进展[2]。不少专家甚至对于近视眼防治的可能性与可行性都持怀疑态度[3]。

关于近视眼的论述与防治祖国医学早有记载。中医近视症状“目不能远视”的最早记载见于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称之为“能近怯远证”,傅仁字《审视瑶函》称“近觑”。清代黄庭镜《目经大成》始简称为近视。中医的天人相应观、统一整体观、永恒运动观和动态平衡观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光辉。特别是中医学最具特色的“治未病”理论对于我们今天的近视眼防治工作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现代眼科学与学校卫生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弘扬中医治未病思想,并将其切实应用到临床实践,是提高近视眼防治工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1 治未病思想是我国传统医学文化的精髓

中医预防医学是指在中医学基本理论指导下,运用各种预防方法以防止疾病发生、发展、转变或复发的一门学科,是中医理论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医将疾病的预防称作治未病,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的名句:“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成为中国预防医学的座右铭。《灵枢•逆顺》亦强调:“上工治未病”。东汉“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写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就是治未病的具体体现。治未病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未病先防,一是既病防变。《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的“扁鹊见齐桓侯”的故事,说明了未病先防,既病早治的重要性。唐代“药王”孙思邈特别重视预防,在其《千金要方》中指出“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欲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医生应当善于“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病之前,不追于既逝之后”。中医治未病思想受到金元名医张子和、朱丹溪、明清医家俞嘉言、叶天士等历代医家的重视。

2 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发展规律

《黄帝内经》清楚地阐明了生命的发展规律。《素问•上古天真论》对人体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规律有精妙的观察和科学的概括。中医很早就认识到各种动物包括人眼的视觉功能都是为适应环境,特别是太阳光逐渐演化而成的。中医近视症状“目不能远视”最早记载见于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称之为“能近怯远证”。傅仁宇《审视瑶函》称“近觑”。清代黄庭镜《目经大成》始称近视。新生儿绝大多数是远视。随着眼球发育,眼轴迅速增长使屈光力增加,正视化迅速发展,1~2岁即接近正视。眼轴增长的同时,角膜变扁平与晶状体变薄则使屈光力下降,使屈光度维持相对稳定。人的眼球发育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视觉环境决定的,通常到13~18岁完成,屈光系统变化则持续终生。人的视觉在出生后6个月发育异常迅速,直到2~5岁逐渐发育成熟。通常认为人视觉发育的敏感期持续至9~12岁,期间特别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3 青少年学生近视形成的主要原因

根据中医的天人相应观,人类的视觉功能是为适应环境特别是太阳光逐渐演化而成的。中医很早就认识到近视眼等很多眼病都是由环境与自身的行为引起的。隋代巢元方公元610年成书的《诸病源候论》即认为近视是由“劳伤脏腑,肝气不足” 所致,与公元606年科举制的实施密切相关。唐代孙思邈在其《千金要方•七窍病》中将久处烟火、泣泪过多、夜读细书、月下看书、抄写多年、雕镂细作、博弈不休、饮酒不已等视为重要的眼病病因。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眼暗》一诗中有:“早年勤倦看书苦,晚岁悲伤出泪多”,道出了早年苦读书是晚年眼病的重要原因。

现代研究表明:遗传因素虽然对近视眼的形成很重要,但对于占学生近视眼绝大多数的单纯性近视眼患者来讲,环境因素起主要作用。人在视觉发育敏感期,特别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室外活动时间太少。长时间近距离作业造成的眼睛调节力低下或迟滞,导致成像落到视网膜后面,造成眼球相对远视,和/或长时间近距离读写时对于黄斑区以外的大片视网膜所造成的特殊形式的形觉剥夺,导致眼轴过度增长[4],从而形成近视眼。

4 青少年近视的科学预防与治疗

4.1 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是中医的重要治疗原则。《黄帝内经》开篇之《素问•上古天真论》即将“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与“嗜欲不能劳其目,邪不能惑其心”以及“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 作为养生明目手段。据唐代房玄龄等的《晋书》记载,至少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就有古方以“损读书,减思虑;专内视,简外观;旦晚起,夜早眠。”等手段来预防眼病,提高远近视力。

未病先防原则对于近视眼防治有重要指导作用。配戴眼镜是目前主要的近视矫正方式。根据中医预防医学理论,等到近视以后再配镜矫正,验配再准确,也只能是治已病的“下医”行为了。学生屈光度的降低往往早于视力的下降。根据目前的学生“视力监测公告制度” 和“近视眼防治工作制度”,等到视力下降后再进行矫治,常常痛失防治近视的最佳时机,亟需改进。大量的实验研究显示,为发育期的动物包括灵长类动物戴凹透镜可以诱导近视[5],以凹透镜矫正抑制实验性近视修复[6]。研究证实[1,4],戴凸透镜可抑制近视眼的发生与发展。由于近视眼戴低度凸透镜视远模糊,并有可能使外隐斜增加,以低度凸透镜预防近视,其最佳时机是在近视发生之前,仍然有轻度远视时配戴,为中医学治未病理论提供了实验依据。根据眼科学与学校卫生学的资料,我国学生8~9岁以后,近视率即迅速上升。加强学龄儿童的屈光监测,对于有近视趋势者,尽早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提高近视眼防治水平有重要意义。未病先防是我们必须坚持的防近原则。

在以预防为主的方针指引下,通过推广眼保健操,实行群防群治,结合教育改革,缩短学制,加强体育卫生、艺术与劳动实践教育,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在近视眼防治方面亦成绩斐然[7]。但目前,各地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很少能有条件开设近视眼防制门诊。中小学卫生保健所与学校卫生室眼科专业力量严重不足。青少年的视力健康关系到民族未来,应当调动全社会的力量,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视觉环境。中医医人,上医医国,要想彻底解决防近工作就必须改革落后的教育体制,为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视觉环境,这是其视觉健康发育的必要条件[8]。

4.2 既病早治 大量的现代研究证实近视眼的早期至关重要性[9]。初发轻度近视患者,经过早期防治,在视觉环境改善,不良用眼习惯等得以矫正,护眼技能得到提高以后,大部分视力都能得到显著提高,不少人视力恢复正常。并得到巩固。发现越早,越早开始治疗,效果越好。也有一些中高度近视患儿经过长期综合防治,裸眼视力得到显著提高。事实证明近视眼通过早期的综合治疗是可逆的。然而,随着近视度数的加深,防治难度迅速增加。

人的眼球在发育过程中,眼轴增长使屈光度增加,角膜变扁平与晶状体变薄则使屈光度减少。10岁以后,随着角膜变扁平与晶状体变薄已近极限,人眼屈光度数很难再减少。一旦进入近视状态,近视发展速度通常大大超过远视减退速度[10]。对于应用0.5%~1%的阿托品滴眼剂防治近视研究早已表明,应用越早,效果越好[9]。多数研究表明,对于初发轻度近视患者,应用低度凸透镜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11]。现代社会,近距离作业大量增加,近视稳定年龄延迟,许多人的近视进展持续至25岁以后[4]。随着近视度数加深,视网膜脱离等各种并发症大量增加。病理性近视是世界上的主要致盲原因之一。循证医学研究表明,对于由复杂的社会环境因素引起的学生近视眼的防治,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已难以解决问题。综合措施防治青少年学生近视是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必然要求,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既病防变,控制近视,意义重大,任务艰巨[12]。

5 结 语

对于青少年近视眼的防治,现代生物医学模式遇到了难以逾越的障碍。而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却迟迟未能确立。弘扬中医“整体观”和“治未病”的思想,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完善视力保护与近视防治体系,使青少年儿童自幼都能享受到良好的健康教育与视力保护服务,每人都能享有理想的视觉。中医一定能为提高青少年的视觉健康水平做出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徐广第.从视觉生理观点探讨防治近视的理想方法[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3,13(2):89-92.

[2] Katz J,Schein O D,Levy,B,et al.A randonfizedtrialof,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es to reduce progression of children s myopia[J].AmJ Ophthalmol,2003,136 (1):82-90.

[3]Gwiozda J E,H.vman L,Norton T T,et a1.Accommodation and related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myopia progression and their interaction with treatment in COME37 children[J].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2004,45 (7):2143-2151.

[4] 郑荣领,雷士光,学生近视的预防[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 (1):93-95.

[5] Graham B,Judge S J.The efects of spectacle we~3x in infancy on eye growth and refractive error in the marmoset(Callithrix jacchus)[J].Vision Res,1999,39 (2):189-206.

[6]Wildsoet C F,Sehnfid K L.OFItical correction of form deprivation myopia inhibits refractive r~overy in chick eyes with intact or sectioned optic llerves[J].Vision Res,2000,40:3273-3282.[7] Editoria1.Lessons for and from Chioa [J].Imneet,2000,356(9238):1285.

[8] 吕福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让青少年学生健康地奔向2l世纪[J].中国学校卫生,2000,21(1):1-2.

[9] 胡涎宁.近视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眼视光学杂志,2004,6(2):71-74.

[10] 李光春,范元成,刘 雅,等.学生近视眼屈光阈值的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00,7(5):334-336.

篇9

一、 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下发的体育卫生工作条例为指导,坚持育人为本,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切实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础。

二、工作目标

1、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使学生了解卫生健康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学校的卫生与教学条件,加强对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与治疗。

2、使学生了解一些卫生保健常识,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

3、开展学生卫生健康与咨询服务。

4、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不断提高其健康水平。

5、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证学生具有旺盛的精力、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

6、 促进儿童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预防心理卫生问题。

5、动员学生家长主动配合学校进行健康教育。

三、学校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年级

1、通过课堂内外的教育,向学生传授卫生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个人清洁习惯,使他们自幼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维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2、培养学生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制度,养成早睡早起、定时定量进食,既不偏食、挑食、也不过量进食。懂得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自觉地保护环境,并懂得预防接种的好处,自觉接受预防接种。

二年级

1、让学生观察自己身高、体重的变化,了解儿童期的正常生长发育,并注意生长发育期应注意的事项。知道保护眼睛、牙齿、耳朵、鼻子的重要。

2、认识到阳光、空气、水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3、了解均衡饮食对身体发育的好处,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年级

1、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懂得并掌握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方法。

2、教育学生交通安全知识,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3、了解自身的发育及运动对身体的好处,教导学生安全用电,并知道触电急救的方法及小外伤的处理。

四年级

1、使同学们熟记急救、火警、盗警电话号码,在遇到急救病人、车祸、火警等急救、意外事故时,懂得如何打电话。

2、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知道人体需要的营养素,知道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

3、懂得体育与健康常识:运动前后的注意事项;过量饮水也会中毒;玩与心理健康;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

五、六年级

1、使学生理解健康的概念,培养健康的意识行为,懂得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

2、让学生了解适时、适体的穿着有益健康,引导学生培养朴素、大方、适时的穿着风格。

3、使学生认识吸毒的危害,教育青少年千万不要因好奇去尝试吸毒。

4、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心理健康的标准使自己逐步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正确看待自己身上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控制自己的情绪,多参与集体活动,培养良好的兴趣,并懂得如何自我保护。

5、了解环境卫生的重要作用,懂得爱护环境卫生从我做起。

6、让学生了解学校健康促进的内容,并在行动上支持和参与学校健康促进活动。

四、工作重点

(一)加强健康教育。

1、认真上好健康教育课,做到有计划、有教师、有教材、有课时、有教案。

2、为学生提供心理、生理卫生知识教育服务。各年级开设心理健康讲座,培养少年儿童提高调控情绪的能力,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具有预防心理障碍和保持心理健康的能力,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合作精神。

3、重视学生心理、生理健康教育,开展高年级学生青春期卫生讲座,并配合录像、挂图等,使讲座内容丰富多彩,通俗易懂。

4、提高预防疾病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让学生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了解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等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5、坚持每周"大扫除"制度,着力培养学生卫生习惯,做到常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不喝生水,不随地吐痰等,确保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达80%以上。

(二)着力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

1、在硬件上,校舍、采光、厕所、桌椅配置等均达到国家标准。在软件上,政策落实,制度到位,急救、防灾有预案,卫生服务优良,档案资料齐备,实行依法管理。

2、通过宣传教育,让全体师生懂得环境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避免在不利于身体健康的环境(如大雾、灰尘、噪声等)中进行体育活动等。

3、学生个人卫生做到头发整洁、无异味;指甲勤剪;面、耳、颈干净;衣服鞋帽整洁、无异味。教育师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觉注意合理的营养和饮食卫生,较为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自觉做到不吸烟、不酗酒、远离。

共2页,当前第1页1

4、搞好健康教育宣传橱窗,印发健康知识宣传资料,利用学校媒体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组织厕所消毒等工作。

5、开展环境卫生评优活动。各班划分包干区。每天由专人检查,当日整改。打分结果公布。积极开展“讲卫生、增进健康”的知识竞赛活动。使我校的健康教育工作持之以恒、不断深入。

(三)做好预防工作。

1、做好常见病的防治工作,以取得好的效果。

2、加强学生视力保护工作。以“防近”为中心,定期检查学生的用眼卫生,及时掌握学生视力动态,努力提高眼保健操的质量,积极改善学校卫生条件和设备,保证教室有良好的采光和照明。对近视新发病率及假性近视及时督促矫正,随堂纠正学生读写姿势(一尺一寸一拳),不疲劳用眼,按时下课,保证学生课间休息时间,学生每天在校时间不超过6小时。

3、做好传染病控制工作。积极配合疾病预防部门抓好传染病监测控制,落实好校园消毒、杀虫、灭鼠和注射相关疫苗等预防措施,严防传染病传入我校。如发生疑似传染病疫情,应立即向县疾控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以便及时调查处理。

4、认真监督学校饮水卫生及食品卫生,开展经常性的食品卫生检查以及对外购食品的索证工作,杜绝食品卫生事故发生。

五、具体防病措施

近视、沙眼、蛔虫、龋齿、营养不良、贫血等常见病的预防是学校卫生工作的中心任务,今年将继续督促患有近视眼、龋齿以及营养不良、贫血等疾病的学生尽早治疗和矫正。

1、近视:对4.8、4.9近视学生、督促他们做好眼保健操,纠正不良的读写姿势,不疲劳用眼,注意饮食,多食蔬菜、水果,减少肉及糖的摄入。对4.8以下的近视学生除注意以上几点外,还要及时督促到医院治疗。

2、龋齿、使用保健牙刷、氟化牙膏,注意刷牙方式,养成睡前刷牙习惯;少吃甜食,坚持氟化泡沫治疗,做好体检后恒牙龋齿修补的督促工作。

3、沙眼: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不与家人共用生活用品,一经诊断出患有沙眼,即督促学生到医院治疗。

4、肠道蠕虫:督促学生饭前便后洗手,注意饮食卫生,一经查出便为其进行驱虫治疗。

5、营养不良:建议家长调整饮食结构,荤素搭配,重视早餐,多参加体育锻炼。

篇10

关键词 :     幼儿园;爬行;匍匐爬;手膝爬;肘膝爬;手脚爬;仰面爬;

Abstract: Crawling is a basic motor skill for infants to control their bodies and explore the environment.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nfants to promote the differentiation of bilateral brain functional areas, exercise neck strength, enhance visual focusing ability, promote limb coordination, improve balance ability, promote thinking development, exercise courage and enhance perseverance.The types of crawling can be crawling on the stomach, hands and knees, elbow-knees, hands and feet, and back.The types of crawling can be crawling, crawling on hands and knees, crawling on elbows and knees, crawling on hands and feet, and crawling on their backs.Due to insufficient living space, over-education and over-protection, crawling activities are generally lacking in infancy, and children's crawling ability is lacking, so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crawling training in kindergartens.In the process of organizing training activities, it can be carried out through fast climbing, lateral climbing, obstacle climbing, etc.,but 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of young children, try to carry out sufficient outdoor activities, and make safety measures and scientific evaluations.

Keyword: kindergarten; crawling; creeping; crawling with hands and knees; crawling with elbows and knees; crawling with hands and feet; crawling on the back;

爬行是在俯卧、仰卧位时手臂和腿的相互作用,一般出现在出生后的七八个月期间。爬行的出现是人类动作发展时期中“预先适应时期”的动作里程碑,也表明了自主随意运动、自主控制身体的能力取得了巨大进步[1]163-164。目前对于幼儿爬行的相关研究较少,仅有的也主要集中于婴幼儿爬行的意义、幼儿园爬行活动案例介绍等,缺少如何系统地开展爬行活动的相关研究。同时,幼儿园教师对学前儿童爬行所涉及的身体素质、爬行与身体素质的关系缺乏了解,在组织相关活动时有形无神,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这样的运动课程实施效果可想而知[2]6-7。因此,全面了解爬行活动的意义,熟悉爬行活动与身体素质的关系,才能梳理出爬行活动的基本类型和组织形式,为更好、更科学、更全面地开展爬行活动提供依据。

一、爬行对婴幼儿发展的意义

爬行对婴幼儿发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促进生理生长发育、提高认知能力以及促进社会性发展三大方面,其中生理生长发育包括大脑发展、视觉发展和动作发展等三方面。

(一)促进大脑双侧功能区的分化,提高动作效率

人类的左右大脑功能不同,大脑的各个功能区也是各司其职,正是这样的大脑功能专责化,才保证了我们身体的每个行动都有明确的主次负责部位。大脑双侧功能区分化不全,就像没有明确各自任务的公司部门相互之间配合效率低一样,大脑也会同样出现功能模糊,混乱下达命令、指挥身体,主要表现为全身大片用力,动作繁杂,不精准。例如写字时,颈部、肩部、面部全部用力。同时,人类的大脑还具有“机能代偿”功能,当某个区域受损时,其他脑区可以代为负责,这种功能必须建立在左右脑、大脑的各个功能区之间可以有效传递信息的基础上才可以完成,而爬行正是建立这种联系的关键。

爬行是身体第一次双侧肢体受到大量刺激与协调训练的动作,这个刺激可以帮助形成大脑皮层的中央沟,左右身体的感觉刺激会传入对侧脑,双侧动作可以促进胼胝体的成熟,对大脑双侧功能分化是一个强有力的推进力量。

(二)锻炼颈部力量,提高平衡能力

平衡能力是指抵抗破坏平衡的外力,以保持全身处于稳定状态的能力。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在身体平衡的状态下进行的,有了平衡能力作基础,才可能发展协调能力。人体活动的最大阻力是重力,在人体的倒三角结构中,头部处在极不平衡的位置,因此使全身平衡的关键就在于头部位置的调整。爬行姿势中头部做抵抗地心引力动作,即向上抬起以维持躯体平衡,这一动作的完成需要颈部支撑,如果颈部力量不足会导致头部无法稳定位置,带来失衡感。因此爬行运动可以最大程度地锻炼颈部力量,使颈肌和颈椎能更强有力地支撑头部,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同时,前庭平衡系统中的前庭神经核群位于脑干的脑桥与延脑交界处,也就是后脑勺的位置,爬行的颈部支撑动作可以刺激前庭神经核群,促进其成熟,完善前庭平衡系统,提高平衡能力。

(三)锻炼视觉聚焦能力,获得良好的视觉空间感

视觉空间感是人类学习活动中最重要的功能,良好的视觉空间感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感知事物,其获得主要依赖于前庭觉系统的正常发展与充分的前庭平衡觉训练。

从前庭觉的生理结构可以看出,半规管、球囊以及椭圆囊侦测了不同方向的运动状态和位置关系,因此不同部位、方向的运动会对前庭系统的内部生理结构产生不同的影响,并转换成神经冲动传至大脑,使我们可以感受到头部的空间位置与变化情况,获得正确的视觉空间信息。爬行时的颈部锻炼可以刺激前庭神经核群,促进前庭觉系统的成熟,使其自身功能得到完善,进而获得正确的视觉空间感知。除此之外,由于平衡觉传导过程中部分神经纤维上行至动眼、滑车、展神经核,主要调节眼球震颤[3]129-132,平衡被打破时眼球会产生震颤,恢复平衡后眼球震颤停止,因此人在各类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过程中,与其说是不断地调整头部位置,不如说是调整眼球的位置。爬行是前庭平衡觉训练的重要方式,在爬行过程中身体会接受大量的失衡刺激,需要眼球快速地调整位置,以保证稳定的视觉影像,进而维持身体平衡。

(四)促进四肢协调,提高动作质量

爬行是手臂和腿的相互作用,动作过程中既包含上下肢的配合使用,也包括左右四肢及整体躯干的协调参与。爬行是第一个协调四肢的活动,婴幼儿在爬行中由最初的上肢用力、同侧手腿用力发展到上下肢联合,左右手、腿异侧协调,逐步获得动作协调能力,为动作质量的提高提供可能,例如协调能力较好的人跑得会更快、跳得会更高等,也为今后的运动能力以及精细动作操作能力打下基础。同时,四肢同用的爬行运动可以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神经冲动传递更加迅速、流畅。由于不同部位的肌群接受不同神经中枢的支配,因此动用全身的爬行运动可以使不同神经中枢之间的协调关系得到改善,从而加强神经连接以及感知觉之间的配合,进而提高协调能力。

(五)锻炼四肢力量,增强肌肉张力和骨骼支撑力

身体素质是人体肌肉活动的基本能力表现,肌肉力量是身体素质的重要标志[4]17-18。爬行运动可以有效地影响四肢肌肉力量,增强肌肉张力和骨骼支撑力。幼儿园常出现因摔伤骨折的例子,就可见看出幼儿的骨骼发育并不是很好;力量不足、容易喊累的现象也比比皆是。从营养供给来看并没有缺失与不足,归其原因就在于婴幼儿的四肢骨骼和肌肉没有接受足够的锻炼,长久以往大脑自动判断四肢不需要承担负重工作,食物补充进来的营养可能会挪为他用,不会用来增强四肢骨骼与肌肉发育。爬行运动一方面锻炼骨骼支撑力,帮助维持身体姿势达到一定的时间,在四肢交替中增强肌肉力量,体验四肢肌肉紧张放松的变化,获得本体感觉,进而更好地支配身体;另一方面爬行运动为今后的站立、行走、跑、跳、攀爬提供上下肢的力量基础,熟练掌握动作技能,提高身体素质。

(六)促进思维发展,提高认知能力

认知是一个获取信息、加工信息、输出信息的过程,思维是以感知觉为基础的认识活动的高级阶段。信息获取通过感觉输入,人的感觉包含视、听、嗅、味、触、前庭、本体七大感觉,其中前庭觉的范畴较为广泛,可以涵盖头面全部信息,包括高层次学习的视听觉。爬行运动促进前庭系统的发展,促进脑干的网状结构形成,对维持生命正常运作、发挥高层次认知功能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语言能力、视觉空间感知能力的获得等。

同时,前庭觉是感觉信息进入大脑的“门槛”,具有信息筛选功能,如果系统发育不成熟,将导致信息疏漏、扭曲、不完整等问题,这都会影响我们对外界的认知。因此,爬行运动在促进前庭觉发展的基础上,能帮助我们获得全面、正确、有效的感觉信息,逐步积累经验,从而进行关联与区别、逻辑与判断等思维训练,提高认知能力[5]30-34。

(七)锻炼胆量,增强毅力,促进社会性发展

爬行的出现,代表婴幼儿的活动范围变大,相比之前,有更多自己可以自主探索的机会;不同类型的爬行训练不同的身体部位,在增加肌肉耐力与骨骼支撑力的过程中也逐步增强毅力;爬行类型下的不同组织方式,例如障碍爬,对专注力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同时对胆量也是一种锻炼;爬行过程中,运动的消耗对情绪也有一定的平复作用。因此爬行可以培养婴幼儿的独立与自主、毅力与专注、勇敢与机智、包容与乐观等社会性品质,促进社会性发展。

二、幼儿园爬行训练的必要性

城市化生活进程导致幼儿在家的爬行活动空间、时间减少,这就凸显出幼儿园组织爬行活动的重要性,一方面可以弥补婴儿期的爬行不足,另一方面可以改善因爬行不足带来的相关能力发展不足的情况。

(一)婴儿期爬行时间不足

爬行一般出现于出生后的七八个月期间,婴幼儿学会行走后就大幅度减少。爬行敏感期一般持续4个月左右,较为短暂,对于没有经过爬行就学会走路的幼儿,爬行更是严重不足。由于家长认为爬行是行走的基础,是一个从坐到走的过渡期,无需干预,所以婴儿期爬行时间不足成了幼儿园应加强爬行训练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脑双侧功能区的分化是在1岁之后开始的,其分化主要依赖于连接左右脑胼胝体的成熟情况。1岁前的婴儿胼胝体尚未发育,左右脑功能基本相同,这时期的大脑代偿功能也是绝对且唯一的生理优势。1岁之后胼胝体快速长成,左右脑实现功能分化。由于胼胝体的成熟一直持续到6岁,同时爬行能使双侧肢体受到大负荷协调刺激,推进双侧分化,所以爬行活动应从七八个月一直持续到6岁左右,只有足量的爬行训练,才能完善大脑功能。

(二)生活环境空间不足

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的活动也更多地集中于室内。家庭生活空间被各式各样的家具家电占用,仅有的活动区也被分割的零零散散,整片的空闲区域少之又少,多数婴幼儿没有爬行机会均由于活动空间不足造成,即使可以爬行,也会因为随时随地有碰撞东西的危险而使爬行效果大打折扣,如畏手畏脚、爬行缓慢等。家庭之外的室内场地虽然空间大小有所改善,但又缺少爬行的环境支持,如安全隐患等。同时,室内活动场所空气流通性差,对婴幼儿爬行时的呼吸造成不良影响,也会影响爬行运动的效率。

爬行有助于锻炼视觉聚焦能力,获得良好的视觉空间感,这应建立在眼肌运动能力得到充分锻炼的基础上。充足的活动空间可以使幼儿的视野范围变大,视距变宽,眼肌可以得到很好调节,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的视觉空间感才能更好地形成,爬行运动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它的作用。幼儿园作为具有充足活动空间、安全环境支持、丰富玩教具的场所,更适合组织多样的爬行运动。

(三)过度教育及过度保护

家庭教养方式也是导致婴幼儿爬行训练不足或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过度保护会使幼儿缺少很多亲自尝试、探索的机会,尤其是爬行运动,因为怕碰撞、怕受伤,养育者让幼儿少爬或不爬;过度教育主要表现在幼儿阶段追求智力开发、全脑训练、逻辑思维培养,而这些大多是静止的脑力训练,缺乏户外的大体运动。无论是过度保护还是过度教育,都源于家长对科学育儿认识不足,对爬行对婴幼儿的发展意义理解不到位。幼儿园作为家庭教育不足的补充,可以为实现科学育儿提供可能,这也是幼儿园应开展爬行运动,既弥补婴儿期爬行不足,又实现爬行多方面能力培养目的的必要性体现。

三、幼儿爬行的基本类型

幼儿爬行类型的划分是组织爬行运动的重要依据,幼儿园无法开展系统的爬行活动正是因为爬行类型的模糊。不同爬行类型训练目标不同,身体四肢的配合要求不同,按照触地方式,可将爬行分为以下五类。

(一)匍匐爬

婴儿首次表现出在腹部与支撑面保持接触情况下的爬行动作称为匍匐爬。匍匐爬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婴儿早期,这时的匍匐爬十分缓慢,此时婴儿的下肢力量不如上肢力量,爬行主要靠手肘支撑地面向前移动,手肘还不能完全支撑身体的重量,身体腹部及以下部位都在地上无力量的、不协调的向前挪动;另一个是幼儿后期,甚至一直持续到成人时期,这时的匍匐爬要求屈回右腿,伸出左手,用右腿和左臂的力量使身体前移,然后反之,依此交替前进,它是依靠一定手臂和腿的攀爬力量使身体整体前进的爬行类型,因此这个阶段的匍匐爬上下肢更有力量,身体更加协调,同时可以根据所要越过的障碍物情况,选择低姿、高姿、侧姿等不同的匍匐方式。幼儿园开展匍匐爬运动应以后者为准,训练幼儿的身体协调性,与其他爬行相比,匍匐爬难度较大,爬行过程中更注重四肢、背腹力量及双侧身体协调性的训练。

(二)手膝爬

当婴儿对躯干和腿的控制能力发展起来后,就能够使腹部脱离地面用手和膝盖进行爬行。开始时的手膝爬每次只能移动身体的一侧,有时是先移动手,后同侧的腿跟上,有时先移动腿,后同侧的手向前,手腿不同步且顺拐,此时由于肌肉强度不足导致脊柱前凸。后期的手膝爬婴儿可以同时移动一侧手臂和对侧的腿,并且后背平坦的快速向前爬。手膝爬是所有爬行类型中最容易训练且最容易掌握的爬行方式,与匍匐爬相比,手膝爬对身体的协调性、四肢力量要求低一些,在爬行过程中鼓励幼儿抬头向前看,不能低头,手腿异侧同时向前移动,对于幼儿经常出现的手腿异侧继时移动动作重点纠正。

(三)肘膝爬

以肘和膝盖为支撑点进行的爬行称为肘膝爬,该类型是爬行最容易忽略的方式,动作要求幼儿臀部上抬,身体前倾,两腿(膝盖)、两肘与肩同宽并垂直撑于地面,抬头向前看,爬行时,异侧肘膝同时发力前进,稳定躯干。爬行初期部分幼儿会出现同侧肘膝顺拐现象,此时身体摇晃较为剧烈,容易导致失衡翻身。与其他爬行类型相比,肘膝爬更注重上肢肌肉力量训练,以及颈部支撑训练。身体前倾的姿态使重心前移,一方面增加上半身重量,使背肌、胸肌、臂肌得到训练,加强心肌并提高了心肺功能,另一方面增加头部抬起难度,使颈部肌肉得到训练,强化前庭系统,提高平衡能力。

(四)手脚爬

当幼儿腿部力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手脚爬便可以开展。手脚爬行的前期会出现手脚不同步、同侧顺拐的现象,通常幼儿是双腿直挺、屁股高高翘起的爬行姿势,躯干摆动较为明显,头部无法抬起,平衡掌握较差,随时有跌倒的可能,爬行持续时间短,甚至伴有头晕恶心的症状,这些都是手脚爬行动作掌握不标准导致的。正确的手脚爬要求手脚异侧同步,双腿屈膝,胯骨微抬,重心前移,两手臂与肩同宽,五指分开撑地,稳定躯干,头抬起向前看。与其他爬行类型相比,手脚爬更注重幼儿四肢骨骼支撑力量的训练以及腿部肌肉张力训练,同时,由于爬行时身体前倾,头部抬起会更有难度,因此对于颈部力量的锻炼效果更佳,肢体在接受大量活动刺激下,平衡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五)仰面爬

仰面爬是指在仰卧位时手臂和腿的相互作用,要求幼儿仰面向上,四肢撑地,双手与肩同宽,五指张开向外,两腿分开比肩略宽,躯干挺直、稳定,头向上抬起,主要锻炼幼儿的背腹肌肉控制能力、颈部支撑力、平衡能力及四肢协调力。由于仰面爬时背部离开地面并挺直,因此对于身体核心力量的训练效果更佳,控制躯干一方面帮助幼儿稳定重心,保持平衡,另一方面后仰姿势锻炼脊椎,长时间的背腹肌肉控制状态既可以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加快信息传递速度,活跃大脑皮层,又可以使身体获得更多的本体感刺激,从而更好地协调四肢进行爬行。在训练仰面爬时可以在幼儿腹部放置一定重量的物品,既能稳定躯干,不左右摆动,也能增加背腹肌肉支撑及控制力量。除此之外,颈部支撑头部同样可以刺激前庭神经核群,促进平衡能力的发展。

四、幼儿爬行活动的组织方式

组织形式的选择是教师系统、全面、科学地开展爬行活动的关键,一般可以使用快速爬、横向爬、障碍爬等形式进行爬行活动组织。

(一)快速爬

快速爬是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一定长度的爬行方式,该组织方式主要培养幼儿的速度素质。速度的提高取决于三方面因素,即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以及位移速度。

1.爬行前的反应速度及训练

反应速度是指幼儿对指令发出到动作启动之间的时间长短,反应快慢取决于兴奋通过反射弧所需要的时间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通过反射弧的时间长短主要依赖感受器的敏感程度和效应器的兴奋性,因此爬行前的准备时期主要取决于听觉敏感度、听觉注意以及肌肉兴奋性;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主要是指具有良好的兴奋程度及灵活性,大脑皮层的兴奋性越低,调整对刺激的感应越慢。快速爬行活动前准备时期,可以进行听觉专注力训练,例如听指令做动作,同时增加原地跳跃热身运动,既可以提高肌肉兴奋程度,也可以活跃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皮层兴奋状态。

2.爬行过程中的动作速度、位移速度及训练

动作速度是指完成单个动作时间的长短,主要由肌肉力量、快肌纤维比例所决定。位移速度是指运动通过一定距离的时间,主要取决于肌力大小、躯体大关节柔韧性以及肌肉协调放松能力[6]265-268。因此,增加肩关节、髋关节的摆动热身运动,加强腿部及臂力训练,如幼儿园可以开展扎马步、青蛙跳、推小车等热身活动,以有效提高训练效果。在快速爬行过程中,可以不断缩短一定距离下的爬行时间,也可以负重爬行。同时根据运动条件反射的巩固程度,遵循逐渐增加负荷原则、专门性动作训练原则、合理训练间隔原则开展爬行运动。

(二)横向爬

横向爬是指手膝、手脚、肘膝着地的水平移动爬行类型,在爬行过程中要求同侧上下肢同时同向迈出,除了匍匐爬不能进行横向爬以外,其余4种爬行类型均可进行。幼儿横向爬主要动用的是肩关节及髋关节,上肢的外展和内收运动既锻炼了三角肌、冈上肌、肱二头肌,又锻炼了背阔肌、大圆肌等肌肉[7]68-72。既增加幼儿肩部宽度,提高臂肌力量,加固肩关节,提高灵活性;又锻炼颈椎、稳定背部核心,改善因背部肌肉无力造成的驼背和脊椎病,同时增加躯干抗打击能力,保护骨骼和内脏。下肢屈、伸和外展、内收的髋关节运动一方面增强了脊柱椎体的稳定性,保护脊柱与腰椎,另一方面灵活膝关节,增强腿部肌肉力量。因此横向爬可以使幼儿肩、髋关节更准确、有效地完成前屈、后伸、外展、内收、旋外、旋内功能,增强关节灵活性[8]191-255。

(三)障碍爬

障碍爬是指在爬行过程中设置条件,让幼儿判断条件,对爬行的顺利进行做出适应性反应,主要包括高空爬、限宽爬、限高爬、跨越爬、曲线爬、坡度爬。

1.高空爬

爬行时,将爬行面抬离地面一定距离,训练幼儿视觉与前庭觉的统合能力,随着幼儿熟练掌握,可以增加爬行面的高度,高度越高,幼儿的眩晕感会越强烈,因此高空爬可以强化幼儿的前庭平衡感,同时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视觉空间感。

2.限宽爬

爬行时,将爬行面设置一定的宽度,最开始应大于肩宽,随着幼儿的熟练掌握可以缩小宽度,但不能小于两脚并拢的宽度。限宽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平地爬行,此时可以在地上画出限宽线,要求幼儿爬行时手脚不能越过边缘线,锻炼幼儿本体觉与视觉的协调能力,也可以开展钻爬不同宽度的毛毛虫隧道;另一种是在宽窄不同的平衡板上爬行,平衡板可平放于地面,或离地有一定高度放置,此时爬行锻炼的是幼儿的前庭觉、触觉的统合能力。

3.限高爬

爬行过程中设置不同高度的档杆,要求幼儿在不碰触档杆的前提下快速爬过。由于档杆高度不一,幼儿爬行姿势也会在匍匐爬和手膝爬之间随时调整,既锻炼了幼儿的反应能力,也锻炼了视觉判断能力,是一种训练视觉和本体觉统合的最好方式。

4.跨越爬

爬行线路中摆放路障或平衡杆,要求幼儿爬越障碍物。障碍物的高度不能超过幼儿臂长。随着幼儿爬行熟练掌握,跨越的障碍物高度和数量可以增加,训练幼儿的视觉、前庭觉与本体觉的统合能力。

5.曲线爬

可以由教师画好曲线路线,幼儿进行爬行,也可以将幼儿的眼睛遮蔽,教师在教室移动,通过发声让幼儿判断声源爬向老师。前者训练幼儿的身体控制能力,调整平衡、肌力、协调、变化等运动功能,后者训练听觉与本体觉的统合能力。

6.坡度爬

爬行面有一定的倾斜程度,幼儿可从上向下爬,也可以从下向上爬,由于重心的变化,幼儿会随时调整身体姿势,前倾或后倾以维持平衡,上下肢的力量也会逐渐偏向一方,因此坡度爬锻炼了幼儿四肢的控制力及身体的平衡力。

五、幼儿爬行活动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爬行活动实施过程中首先应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其次在掌握幼儿不同能力发展的基础上尽量延长户外活动时间,同时做好活动过程中的安全措施,最后进行科学的幼儿发展、活动组织评价,逐步提高爬行活动开展的针对性及科学性。

(一)注重幼儿个体差异性

个体差异性受先天遗传和后天教养的影响,作为教师,应充分了解幼儿先天的差异因素,在此基础上掌握爬行类型的动作难度差异以及训练强度、环境变化对幼儿身体状态的影响,以保证爬行活动的顺利实施。

1.婴儿期发展的差异性

早期发展的差异性是教师了解幼儿个体差异性的前提与基础,只有掌握前期生理、经验状态才能更好地为幼儿爬行差异找到原因,并对症下药,纠正行为。婴儿期发展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生理生长方面,包括母亲孕期运动情况,新生儿的出生方式,生产过程是否有异常,抬头、坐、爬、走、说话的开始时间,爬行行为持续时间和视力情况;二是家庭教养方面,包括经常照看幼儿的家庭成员、家庭结构、幼儿参加的兴趣班等。以上问题可以通过家访或问卷调查方式了解。

2.动作掌握的差异性

在爬行类型中,仰面爬和匍匐爬较难掌握,手膝爬比较容易,原因在于动作方式、身体协调能力、四肢力量要求不同。由于幼儿先天条件不同,早期爬行经验不同,身体素质有差异,爬行类型的掌握同样也有差异,对于肢体力量要求更高、身体更协调的爬行类型很难掌握,训练也会需要更长时间。同时,同一爬行类型不同幼儿表现也不同,例如手膝爬,有些幼儿可以快速、稳定地爬过平衡台,有些幼儿慢且不平衡,教师应根据不同爬行类型、不同爬行活动组织方式中幼儿所表现出的不同行为,进行合理分析与矫正,并给与具有差异的训练方式,例如增加规定时间、降低平衡台高度、减少爬行障碍等。

3.身体状态的差异性

在爬行过程中,有些幼儿会表现出脸色惨白、眩晕呕吐、出虚汗等现象,是因为爬行刺激的前庭系统发出信号至脑干网状结构、植物神经系统,会产生因平衡失调引起的呕吐、眩晕感现象[9]84-91,所以组织爬行活动时要时刻关注幼儿的身体状态,一旦出现异常立即停止活动,遵循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逐步增加活动量。

(二)尽量开展足量的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不仅是幼儿日常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幼儿运动的基本形式,足量的户外活动时间也是实现户外活动的必要条件。

1.户外开展爬行运动

从动作幅度来看,爬行运动并不需要很大的活动空间,甚至室内就可以完成,我们在此强调的户外开展爬行运动,其主要目的在于尽可能地放松幼儿的眼睛。爬行有助于良好视觉空间感的形成,爬行刺激的前庭平衡系统可以帮助幼儿获得正确的头面信息,包括视觉与听觉,进而提高高层次学习能力,如语言的获得、思维的锻炼等,因此前庭觉训练与视觉训练是相互影响的,通过视觉训练促进前庭觉发展,通过前庭系统锻炼强化视觉信息。户外活动可以使幼儿视野更广泛,视距更宽阔,在有效调节眼周肌肉的同时放松眼睛,起到增强视力、保护眼睛的作用[10]。

2.延长户外爬行时间

延长户外爬行时间是指将单独的爬行动作训练时间增加,并非延长活动前的准备时间和活动后的放松时间。身体素质的提高需要遵循大负荷的训练原则,虽然幼儿的骨骼发育并未完全,肌肉不宜长时间处在同一姿态下,但负荷较小时,中枢神经只能调动部分兴奋性高的运动单位参加,只有阻力增加,负荷变大,才可以调动更多的运动单位同步收缩,身体才会表现出更大的肌张力,运动训练才有效果,但在此过程中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调节幼儿的兴奋状态,也可以增加少量侧身翻滚、走的动作,放松长时间同一爬行姿态的肌肉紧张状态。

(三)做好安全措施

安全措施在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中尤为重要,既包含器材的安全,也包括场地规划的合理性与保护性材料的提供。

1.器材使用安全

根据不同的爬行组织方式,幼儿园会配备不同的玩具器械,例如障碍爬中的高空爬配备平衡木、坡度爬配备斜板等。部分玩具器械因为使用时间较长、保存方式不当而破损,成为不安全的因素,因此在器材使用时,教师应提前检查,排除安全隐患,对于破损的器材应及时维修或更换,选择玩具器械时应考虑气味、材质、牢固性等问题。此外,教师应掌握正确的器材安装方法,例如平衡板与支柱的安插等,并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器材使用方法,为幼儿爬行活动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2.场地安排合理

场地安排合理主要是指选择场地和规划场地空间合理,场地安全系数的高低对爬行活动中的安全事故发生率有直接影响。选择场地时,应选择面积较大的空旷场地,或是草坪或是平坦的地面,空旷的场地可以灵活地摆放玩具器械;规划场地时,应避免幼儿之间产生肢体冲突,小组之间应有一定的空间距离,互不干扰,也可以安排专门的场地供能力较弱的孩子练习,实现幼儿个体差异的训练目的,为每名幼儿的发展提供机会。

3.保护性材料提供到位

爬行活动因为较多地使用手、肘、膝关节,这些部位容易出现因长时间摩擦而损伤,尤其是膝关节,它是人体的主要稳定支撑和运动关节,因此这些部位的保护是教师在开展爬行运动活动时不能忽略的问题,要把保护性材料提供到位,如护膝、肘套等。同时,爬行时可以在地上平铺垫子,垫子的厚度随着爬行方式的不同而变化,在平地爬行时,垫子可以轻薄一些,方便移动,避免皮肤擦伤,在高空爬、坡度爬时,垫子厚度和柔软性应增加,减缓幼儿下落的冲击力。

(四)科学评价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评价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名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科学的幼儿园爬行活动评价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综合评价幼儿发展状况

纵向评价和横向评价都是评价幼儿爬行发展的重要方式。横向评价找差异,能够在同龄对比中发现幼儿的不足之处,并针对性训练;纵向评价看发展,在连续多次爬行活动的动态数据中观察幼儿能力是否有变化,哪方面的变化,是提高还是退步等,进而提出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与训练策略。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评价,都应保证观测的全面性,例如爬行过程中的持续时间、身体状况、四肢协调、肌肉力量、视觉聚焦、平衡能力、本体感知能力等的发展状况,改变以偏概全的评价视角,充分认识爬行运动对综合能力发展的作用。

2.系统性评价爬行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状况

爬行运动的活动设计与实施是实现爬行促进幼儿各方面发展目标的落地环节,完整性、系统性、有效性是评价爬行活动开展的重要维度。完整性是指爬行类型是否完整、爬行方式是否全部覆盖;系统性是指内容安排是否循序渐进,按照动作的由简到难,连贯地安排爬行类型、爬行方式的开展顺序;有效性主要是指每次活动中幼儿爬行动作的掌握情况,可以通过不同动作掌握程度的人数比例来反映,例如可以在10秒内爬5米的幼儿有10名、在20秒内爬5米的幼儿有20名等。同时,有效性还包括爬行活动开展的时长与频率,时长根据幼儿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而定,即心理时长而非钟表时长;频率遵循合力训练间隔原则,即寻求两次训练之间的适宜间隔时间[1]17-18,例如较小训练量时每天都可以开展爬行活动,中等强度训练时应隔天进行等。

参考文献

[1] GREG P,耿培新, 梁国立.人类动作发展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

[2]柳倩,周念丽,张晔学前儿童健康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白丽敏,姜美国华神经解剖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1.

[4]刘克敏,熬丽娟运动学[M].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14.

[5]汪宜霈感觉统合[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5.

[6]封飞虎,凌波运动生理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

[7]顾德明,缪进昌运动解剖学图谱[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13.

[8]布朗蒂娜.卡莱热尔曼运动解剖书[M]张芳,译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