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生态体系范文
时间:2023-11-17 17:46: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创新生态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DVD机只是中国众多出口产品的一个缩影。尽管中国的程控交换机、手机、彩电等产品的产量都超过了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二,但这些都不能掩盖电子信息产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尖端型和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匮乏、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尚未形成等严峻现状。
集成电路、系统软件、关键元器件等核心技术掌握相对不足,难以支撑产业的迅速发展。根据信息产业部公布的数据,今年1~6月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3.4亿元,同比下降11%,而平均利润率降至1.6%,为几年来的最低点。
上周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会议,让人们精神一振。会议由信息产业部、发改委、科技部三部委共同举办,提出了“一体双翼”的信息产业科技发展总体思路,即围绕一个战略主体(企业),面向集成电路、软件和关键元器件等紧贴国家战略需求的发展瓶颈,面向信息化重大应用和市场需求,逐步实现我国信息产业科技的整体突破和跨越式发展。
正如信息产业部娄勤俭副部长在会议上所指出,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之一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尚未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在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设立独立研发机构的不足五分之一,开展正常研发活动的不足四分之一,有些运营企业尽管规模很大,但是业务创新能力偏低。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通过有效的政策引导和支持,真正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投入主体,成为技术创新项目的承担主体,成为技术创新成果的拥有和应用主体,成为技术标准的制定主体,成为技术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主体。
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全球科技研发投资的80%、技术创新的71%,都是由世界500强企业所创造和拥有的,60%的技术转让发生在500强企业之间。相比之下,我国信息产业企业研发实力较弱,研发投入严重不足,去年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研发投入平均仅占销售收入的3.7%。
大部分国内电子信息制造企业当前的第一任务是“活命”,在生存下来的同时挤出一点资金做研发,但大部分中小企业根本没有精力和能力做科研。即使有些大企业有能力成立研究院,投入10%以上的销售收入进行研发,也仅仅是技术产业研发,远未能达到前瞻性研究。
要改变这种现状,重要途径是完善产业创新体系,营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生态链。在过去20多年中,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一个自上而下的创新体系,为信息产业科技创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业内专家指出,这个体系在科研成果产业化、产学研相结合方面未能发挥足够的作用。
篇2
一
上海张江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国务院在2011年批准的我国第三家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其前身为1991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二十多年发展,该国家级开发区由一区1园、一区6园、一区8园、发展为现在的一区22园。面积从25平方公里扩大为目前的400多平方公里。为加强对张江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管理和协调,上海市人民政府专门设立了上海市张江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管理、规划和协调整个张江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22园的建设和发展工作。“十三五”期间,张江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要抓住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双自联动、融合发展”的千载难逢大好机遇,抓住国际形势变化和世界多元格局形成的机会,加速建设世界一流和国内领先的科技园区。结合上海“十三五”规划发展,完成上海张江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一区22园合理布局和空间优化调整,构建张园与浦东创新带、沪北创新带和沪西南创新带这“一核三带”的功能布局,并按照我国“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国家战略发展辐射作用,重点建成一个综合性的国家科学中心和若干重大创新功能平台,真正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凝聚力和辐射力的“张江科技城”。建设一批可承载成果转化、技术转移、万众创新和融合互动的示范区:建设一批产学研用协同、品牌企业主导、创新生态良好的具有“四新”特色的产业转型升级基地;建设一个“双自联动、融合发展”的国家级人才改革试验区,形成创新和创业人才的集聚和辐射高地:建设一个为创新和创业服务的金融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过程中金融服务业先行先试的优势:建设一批海外孵化基地和科技园区,形成真正的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国际合作载体;全面达到和加快实现国家要求的“十三五”期间将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各项规划指标和全面实现国务院要求完成和实现的各项战略目标。把创新放在上海转型升级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推动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充分激发全社会和各阶层创新和创业的活力和动力。充分发挥创业者、企业家和人力资本在创新和创业中的关键导向作用,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技术创新引领产品升级和产业转型,扩大有效供给和品质提升,以满足张江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张江科技城融合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各项需求,使技术创新成为张江和整个上海科技、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的核聚变推动力。与此同时,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的需求,在张江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努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全国辐射力的创新中心,成为与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相匹配的全球认可的创新城市。
二
在创新发展张江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基础上,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全国辐射力的科创中心和创新城市,是上海面向21世纪服务国家发展的一个重大历史使命。在这方面,经过深入调研和科学决策,当前工作的重点无疑是要集中力量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要依托光子科学、生命科学、能源科学、海洋科学、材料科学、智能科学和信息科学等大科学设施群,筹建和完善国家实验室及国际交流合作交流平台,规划发展世界一流的张江科学城。“十三五”期间张江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还要建设和健全一批共性技术研发和转化的开发平台,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和自主创业集聚区,推进上海区级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的建设,真正创造适合创业者和创新者生存和壮大的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上海市人民政府制定和颁发的《上海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紧紧围绕将上海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历史使命要求,一是明确了上海科技创新的背景与使命:二是制定了上海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总体部署:三是培育良好的创新生态,激发全社会创新和创业活动:四是夯实科技基础,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五是打造发展新动能形成高端产业策源地:六是应对民生新需求,推映鞘泻诵姆⒄梗浩呤巧罨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创新治理能力。由此可见《上海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的颁布和实施为上海张江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新一轮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和源泉。在张江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中心,需要不断提高上海综合配套和创新驱动以及产业融合的能力和动力。在创新和发展的前提下努力实现四个方面的新突破:一是建设各具特色的科技创新功能集聚区和“四新”经济创新基地,聚焦支持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和重点团队,构建研发,转化、产业、服务功能健全的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基地,在带动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上实现新的突破:二是张江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双自联动、融合发展”,创建人才改革试验区,促进科技创新要素跨境流动的便利化,在以制度创新促进科技创新上实现新的突破:三是建设服务健全、跨境融合、开放合作的创新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网络与实体相结合的众创空间,推进跨地域的创新联动和实施国际创新合作,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形成开发创新的新局面上实现新的突破:四是深化张江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聚焦新型产业构建基地加基金、人才及项目等新的推进方式,着力形成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管理开发模式,在充分激发创新主体的创新动力和创新活力上实现新的突破。
三
张江国家级自主示范区在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快建设上海张江综合性的国家科学中心,加强同建设国家级科技创新中心相配套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依托中国科学院、上海科学院等优质科研机构和复旦大学、交通大学等知名大学的集聚与辐射优势,建设世界级重大科学基础设施集群和具有世界领先水平和综合性科学研究实验基地,形成能与国际一流水平相抗衡的上海创新中心体系的核心。在张江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一区22园中依托张园、紫竹园、漕河泾园、金桥园、杨浦园、市北园、嘉定园、临港园等高新技术园区、大学城和重要产业基地,成为高能级创新引擎和高新技术集聚地及辐射源,加快上海乃至我国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的运用和转化。促进创新功能与城市功能的互动发展,形成科技、教育、商贸、金融、文化、服务等一体的复合型可持续发展的张江科技城。在加快张江科技城建设和转型过程中,结合城市规划和工业用地调整,积极盘活存量资源,发展量多面广、规模适宜的科技型、创新型、配套型和转化型的多样化、信息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企业集聚和成长空间。在战略定位上:上海“张江科学城”将在张江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园区的基础上,提升建设和转型发展成为我国乃至全球新知识、新科学、新技术、新思维的创新和创造之地,新产业和新生态的培育之地,成为上海乃至中国科研要素更集聚、创新创业更活跃、复合人才更集中、金融配套更便利、生活服务更完善、信息通信更高端、交通出行更便捷、生活环境更优美、国际交流更充分和文化氛围更浓厚的世界一流科学城。充分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产业变革大趋势、集聚人才大举措、面向上海作为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科技中心和航运中心的建设,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营造自主优良的创新生态环境,以重大创新改革举措为主要抓手,形成合力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和科创城市进军,为形成国际性重大科学发展原创技术知识产权的引领和发源地,乃至全球公认的重要创新城市奠定基础。
篇3
关键词:原始创新;生态位;维度策略;宽度策略
作者简介:汪立超(1977-),男,安徽定远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讲师;强晓华(1978-),女,安徽繁昌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讲师。(安徽 滁州 239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安徽省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我国高校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的成因分析及建设路径”(项目编号:2012SQRW27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005-03
高校既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原始科技、理论的生产发源地和高新技术的辐射源,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担负着知识生产、传播、创新以及技术创新的重要职能,其科技创新能力反映了我国科技实力和竞争水平,特别是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领域的原创能力。显然,提高我国高校原始创新能力,不仅能促进创新型大学的建设,更重要的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依照生态学观点,任一生态因子总要与周围环境不断处于相互交换之中。与此类似,高校处在由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因素构成的生态环境中,并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等的交换。作为社会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高校同样遵循生态位原理,而高校原始创新包含在高校生态位系统中,生态位理论也适用于对高校原始创新能力的构建研究。
一、生态位理论与高校原始创新生态位的内涵
生态位描述某个生物体单元在特定生态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功能关系和作用。生态位理论揭示:其一,生态位是某生物单元的“态”(指生物单元的状态,是过去生长发育、学习、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与环境相互作用积累的结果[1])和“势”(生物单元对环境的现实影响或支配力[1])两方面属性的综合。其二,如果物种形成并拥有适合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生态位,就可能弱化与其他物种的恶性竞争,保持生物群落和生物圈的有序稳定。[2]也就是说,为了确保生物群落和生物圈的有序和稳定,生物群落必须拥有适合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生态位。
借鉴生态学中生态位的定义,高校原始创新生态位可以定义为生态位主体对科研资源和环境的选择范围所构成的集合。依据生态位态势理论,生态位主体占有的科研资源多少和环境范围大小代表了科研“态”,两者容量越大,科研生态位幅度就越宽,竞争能力就越强;生态位主体对科研资源和环境因子的适应度代表了科研的“势”,适应度越高,科研生态位越高,适应能力越强,竞争力越强;高校原始创新生态位的“态”和“势”界面,体现了生态位主体运用所占有的科研资源和科研环境在自身的进化和发展中的作用。
二、促进高校原始创新生态位维度策略
参照企业生态位发展维度的设计,高校原始创新生态位维度分为环境维度、资源维度和能力维度。这三个维度从外部环境、内部环境、自身资源与能力上反映出高校原始创新生态位的多维度特征,构成了高校原始创新能力提升的内容体系。
1.环境维度
高校原始创新的环境维度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高校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受内外环境中的各个因子的影响,环境中任何因子的不足、缺失都会影响到高校原始创新生态位的正常生存和持续发展。
从内部环境来说,要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必须加强内部环境维度层面建设,从科研规划机制、科研管理机制、科研评价机制、科研激励机制、科研文化机制等层面着手,解决好限制因子问题,不断优化原始创新的内部环境,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外部环境来说,高校原始创新外部环境是由政治环境、技术环境和文化环境所组成。这些环境通过各行为主体的制度安排及相互作用影响原始创新,使原始性创新更富有成效。从文化环境来看,创新的思想需要浓厚的学术氛围去孕育,需要良好的创新文化来滋养。为了保护那些创新的萌芽和开拓性的探索活动,要在全社会营造一个开放的创新文化环境,形成鼓励发展个性和创新观念的社会氛围。
2.资源维度
资源维度是高校科研资源基础及所处的特定的位置状况,科研资源维度的广度和深度对科研的竞争优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综合型大学特别是具有高教学生态位和高科研生态位大学来说,一方面要发挥高科研生态位优势,通过国家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基金项目、“863”和“973计划”项目、科技部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来争取科研经费,拓展科研资源的广度。另一方面要发挥高教学生态位优势,以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科技国际竞争力为宗旨,着力提高高校教师创新能力,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努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吸引更多更优秀人才来校工作或合作研究,深化科研资源的深度。
对于科研实力相对弱的高校,要清醒认识到自身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位置,找准自己的生态位,明确自己科研地位,充分挖掘自身科研特色。总体上来说,要以区域经济建设为抓手,合理配置科研资源,以特色项目与横向课题研究为基点,通过校企合作、校地合作、项目合作,充分发挥自身科研特色和优势,在实际科研中带来具有应用、推广价值和示范作用的科研成果,进而争取地方的支持与理解,使之能分享并资助学校科研特色培育的愿景,更好地找到适合自身科研生存与发展的生态位。
3.能力维度
基于生态位态势理论,高校原始创新生态位解剖为生存力(反映高校原始创新“态”的属性,包括原始创新基础能力、原始创新投入能力等)、发展力(反映高校原始创新“态”和“势”界面的属性,包括人才培养能力、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社会能力等)、竞争力(反映高校原始创新“势”的属性,包括原始创新成果能力、原始创新成果转化能力等)。
高校原始创新生态位是通过科研的生存、发展、竞争这三个层面(包括这三个层面相应的维度)的能力来体现的,但是三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发展、竞争是高校原始创新生存的基础,而持续生存的本身一方面体现了高校原始创新发展的本质,另一方面也是高校原始创新竞争的演化过程,高校原始创新生存的历程是通过发展和竞争凸现。高校原始创新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具有较高的生态位,须建立以能力维度层为核心的内容体系,充分挖掘能力维度层面的潜能,提高高校原始创新的整体优势。
三、促进高校原始创新生态位宽度策略
当前,有些高校在科研工作方面与市场需求相脱节,不着眼于在自身的层次上的水平和特色,盲目向高水平大学看齐,导致科研具有高度的趋同性,限制了科研生态位的宽度,使其在科研中难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态位,给科研的发展造成负面的影响,带来巨大的压力。
1.政府、社会为高校原始创新生态位宽度的拓展提供保障
首先,政府要建立具有和谐发展导向的生态评价机制。对高校原始创新绩效进行评价并依据评价进行资源配置时,不仅要考量高校原始创新基础能力(仪器设备资产总值、科研人员总数等)和高校原始创新投入能力(科研人员中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比例、研究与发展经费占拨入科技经费的比例等)“态”的方面,更要对高校原始创新产出能力(专利申请数、获国家三大奖和国务院各部门科技进步奖数量等)和高校原始创新成果转化能力(专利出售当年实际收入、技术转让当年实际收入等)“势”的方面进行考量。建起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通过生态性评价和基于和谐发展能力的资源配置引导,使高校原始创新的生态位错位。
其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应摒弃单纯依赖财政拨款的观念,依据自身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多渠道、多途径积极争取社会机构、民间组织、企业对高校科研经费的投入,为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提供强有力的经费保障。同时,对社会投入的科研经费加强管理,深入剖析科研经费所含不同社会元素形成的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找出影响高校原始创新机制形成的相关因素,从而进一步完善高校原始创新构成元素、丰富高校原始创新生态位结构,拉大生态位宽度,减缓高校科研的同质化竞争压力,缩减高校科研的同质化资源需求。
2.高校原始创新生态位的泛化和特化策略
由于生态位是生存竞争中自然选择的结果,因此其存在泛化和特化两种趋势。泛化是物种在激烈竞争环境下拓展了其生态位宽度,形成了杂食性或广食性,以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特化的本质是通过单一功能的强化来实现生态位的错位。
根据泛化和特化生态现象,不同类型的高校在科研工作中可以根据自身的实力和竞争水平,采取不同的策略来填补不同生态位之间的“空隙”。对于具有高水平研究型的大学(如“985”、“211”等院校)来说,其规模较大和科研竞争能力较强,在自身优势的前提下,不断整合国内外科技资源,实现原始创新发展空间的扩展和原始创新生态位宽度的拓展,达到增强原始创新生态位“态”、“势”的目的,进而在原始创新生态位中占据有利的生存位置,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有些高校在规模不是很大而在某个科研领域具有比较优势的时候,可缩小其生态位宽度,加强特色建设,通过生态位特化来定向扩充和改变科研生态位,实现差异化竞争。因此,高校应依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摆正自己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位置,认清科研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好区位优势、科研资源、学科优势和科研特长,找准科研生态位,选准科技创新的攻克方向,做到独树一帜。
四、高校原始创新生态位协同进化策略
协同进化(C0-evolution)是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个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这一性状又是对前一物种的反应而进化的现象。[3]新质产生、系统和谐进化发展离不开协同进化。以此类推,高校原始创新生态位协同进化离不开影响因子的协同进化,即生态位主体间的协同进化以及生态位主体与环境间的协同进化。
1.以竞争、合作为抓手,推动原始生态主体间协同进化
高校原始创新生态系统中主体间的协同进化通过竞争、合作显现,竞争、合作对高校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发挥着关键的作用。竞争有利于生态主体对环境的主动适应和创新发展能力的提升;合作有利于提高生态主体之间能量转化效率,有利于提升原始创新生态系统自身的自组织能力,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有序性和稳定性,进而推动高校原始创新生态系统协同进化。竞争是手段,协同进化是目的。
根据竞争排斥原理,生活在同一生态系统中较强相似性的物种为争夺有限资源和活动空间进行竞争是必不可避免的。因此,高校原始创新生态系统中,占据相似生态位的主体在科研资源相对匮乏前提下,为获得更多资源或有利地位而相互竞争、相互排斥在所难免。
高校原始创新生态主体之间存在着利益差异,有差异就有竞争,生态主体之间竞争是增强其生态位提升能力不可或缺的手段。但他们之间的竞争不是为了个人利益,而是为了促进科研发展、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整体利益。科研能力较强的主体生态位较高,在高校原始创新生态系统中占据竞争优势。因此,在原始创新的动态竞争中,生态主体需通过拓展其生态位来保持和提升竞争优势。生态主体为增强其生态位提升能力,要在学术影响力、主体交流能力、科研创新成果水平、科研发展机遇等方面开展竞争,通过竞争优化内部结构、整合管理层次,提高生存力、发展力、竞争力,使自身得以可持续发展。同时,不断完善各种机制,包括科研经费分配机制、目标驱动机制、收入分配机制、晋升机制、科研评价机制等等,营造和谐、压力共存的科研竞争氛围,充分调动生态位主体的科研积极性,促进高校原始创新生态系统和谐发展,使有限的科研资源利用率得到最大化。
生态主体间的合作对于原始创新活动具有决定性作用,在推动原始创新生态系统协同进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生态主体都有适宜自身发展方向特定的“生态位”,每个生态主体在原始创新中的地位、影响、作用是不同的,具有差异性和互补性。生态主体间进行着物质、信息、能量等的交换,他们之间既存在相互竞争关系,又存在相互“协同”、“和睦共处”的合作进化关系。这种合作进化不仅可能产生新的单元形态,而且产生共生能力和新的物质结构,表现为共生个体或共生组织的生存能力和增殖能力的提高,体现了共生关系的协同作用和创新活力。[4]
以竞争为基础的协同进化在一定程度上会使生态主体间的关系复杂化和激烈,不利于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形成、生态系统的稳定。因此,生态主体间需摒弃“一山不容二虎”的陈旧观念,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优化协同效应,共同应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变化。总之,通过合作式竞争与资源共享,建立起生态主体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使生态主体间的竞争有序、合作有为,使共同竞争者均能充分利用资源协同进化。
2.以开放、平衡为支撑,推动原始创新主体与环境协同进化
生态系统中强调平衡性和协同进化。协同进化是生态主体间、生态主体与环境间在开放中所形成的共同进化过程,这种过程也是不断追寻系统平衡的过程。通过开放,利用内外相互补充资源实现原始创新,是内部动力要素的形成、发展和相互融合的本质需求。原始创新与知识资源的吸收、接收息息相关,是持续不断的知识创新活动,也是不断从无序到有序、到新的无序、再到新的有序发展过程,系统主体协同进化在无序、孤立系统中是无法发生的。因此,对于高校原始创新生态系统来说,要不断激发出创新主体进行原始创新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持续提升科研生态位,使原始创新能力向更高水平均衡演变,务必在内部通过人才流动、资金和设备共享、知识与信息的交换,在外部通过校际合作、产学研合作以及国际高校间的合作来达成。
在生态学上,平衡表明“系统的能量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协调一致,并且系统的组成、结构相对稳定,功能得到有效发挥。”[5]但在生态系统中,生态平衡是动态平衡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而超过自身调节范围时,就会引起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紊乱,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输出和输入量上不等,使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出现所谓的失衡现象。[6]因此,对于高校原始创新生态系统来说,要不断优化文化环境、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舆论监督,建立适合生态主体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点的生态平衡体系,使生态主体能通过生态平衡的良性循环,自觉地将个人理想与价值目标追求融入实现系统目标过程中,调动自身的创新潜能,避免生态位重叠,实现从无序向有序的演化,形成自觉的自组织行为。总之,高校原始创新生态位的平衡性离不开内部传统和外部环境两类生态因子,只有二者有机协调统一,高校原始创新生态系统才会避免失衡和错位风险。
参考文献:
[1]朱春元.生态位态势理论与扩充假说[J].生态学报,1997,(3).
[2]尚玉昌.生态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戈峰.现代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50.
[4]袁纯清.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1-30.
篇4
[关键词]循环经济;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发展走势
我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正式开启了风险投资事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历程,我国风险投资交易的单笔规模越来越大。这一现象体现出了当前我国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的发展具有较强潜力。此外,我国中小板以及创业板市值占据了多层投资的占比,从而实现了许多风险投资机构具备较大的退出容量。所以,从根本上来讲,我国当前风险投资市场能够在较短的发展历程中,成为许多研究学者的研究焦点。
一、我国创新创业市场形成环形的原因分析
(一)创投基金与创新生态体系之间存在较大的关联性从风险投资层面来进行分析,不管是以供给关系来表现,还是体现出相应的需求驱动并没有一个最终的结论。从相关研究成果来进行分析,对于创新创业市场形态的优劣,需要风险资本来提供后盾支持。通过有效的风险资本,才能够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实效性,并能够有效地强化企业家精神。
(二)创投基金与多层次资本市场收益与股权增值价值的关联性在风险投资市场中,只有具备较为高效的信息流动及价格发现机制,才能够为整个投资链提供退出保障,并能够为风险投资带来更多收益。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企业所表现出的差异化风险特征,需要根据相对应的发展阶段,制定出能够满足风险投资以不同方式的退出需求。同时,还借助多层资本市场为风险投资来提供保障,通过与有效监管体系形成有机的融合。以此来形成风险投资的生态体系。在此过程中,风险投资的加入可以对具有较强发展潜力的初创项目进行筛选,并针对性地提高了其企业的管理水平。同时,在高效的监督管理体系下,能够让整个项目的经营以及研发创新得到有效发展。这样才能够为资本市场项目输入质量得到最大化保障。
(三)创新生态体系成为资本市场的关键职能利用好流动性可以有效地降低信息不对称所形成的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企业在实施外部筹资过程中会增加其成本,这样造成了资金供求双方表现出了多元化需求的现象。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针对部分创新研发周期长,具有较高风险的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全方位的估值评价体系。此外,以这种方式来进行评估,还能够为各投资机构提供分散风险的组合投资,确保所投资的资金对创新创业企业提供较大的支持。同时,还有利于顺利构建具有高效性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通过与不同规模及生命周期创新创业项目的结合,促进创新行为的高效性,能够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运作的完善。
二、循环经济背景下我国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的发展趋势
(一)呈现积极的外在创新氛围相关著作中提出了某个国家的创新力,关键在于人口总数、人口质量、内部交流量和外部交流量这四个层面的要素。我国在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作为东南沿海地区的前沿,拥有了非常大的政策优势以及地理优势,从而实现了对外来人才的吸引。随着其人才的流动对其区域的经济、创新创业氛围形成了非常大的带动作用。
(二)引导政策和鼓励措施随着我国创新创业外在良好氛围的刺激作用下,国家出台了相应的创新体制,并针对性地对创新服务提供了有效的引导以及扶持。比如:针对创新创业企业给予优惠的财税政策、为相关企业提供创业发展平台、鼓励高校学生创业以及留学归国人员创业扶持等优惠政策。同时,还在相关区域内搭建了国家级创新科技园区,为更多的创新创业项目提供了良好的孵化平台。截至2019年9月,我国已经形成了企业主导并在高校与科研院协助下多个创新体系。并促进了创新专利申请和授予数量的快速提升(如下图所示)。截至2019年7月,从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供数据中了解到,2019年上半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了近65万件,同比下降9.4%,共授权发明专利近24万件,同比增长9.9%。随着外在创新创业氛围以及相关优惠政策扶持作用下,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创新氛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为整个风险投资产业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并进一步增强了创业创新力量的积累,形成了输入端的良性循环。
(三)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生态随着我国多层次资金市场生态体系的不断健全,为我国的创新创业的风险投资提供了保障。除了沪深主板体系以外,国家还推出了深交所的多个板块,切实将新三板推向了全国的资本市场。此外,全国范围内还积极地发展地方股权交易市场,纷纷搭建了交易所市场、场外交易体系等具有多层次特征的资本市场生态体系。通过这样的发展走势,为创新创业市场风险投资的退出保障提供了有效的条件。自本世纪初,我国资本市场一直以来都存在缺少风险资金退出渠道,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的资本市场结构形成了约束。其主要原因是在此阶段我国的IPO市场,主要是针对国有企业提供服务,还有部分发展趋于成熟的中小型企业。但对于初创以及成长中企业并没有达到当时的上市标准。从另一个层面来进行分析,当时对于国际资本损伤经验并不足,无法实现与国外资本市场的对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本土创投基金的退出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导致了本土基金发展非常迟缓。截至2019年底,新三板市场挂牌企业存量9921家,总市值3.25万亿元。而且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下,我国的IPO市场容量开始向着稳定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为我国风险投资提供了多层次的退出渠道,有效促进了创新创业市场融资及相关投资领域的发展。随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风险投资基金开始为大量的成长型企业提供资金扶持,进一步提高了资本市场的项目输入质量,提高了资金市场的交易活力,从不同程度上对资金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截至2019年7月,许多创业板企业均取得了风险投资扶持,从而让我国的风险投资与资本市场形成了良性循环。
(四)引导创投基金生态我国风险投资基金最早出现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为我国改革开放初始阶段成立的科技产业提供了一定的资金配置。在此之后,通过风险投资方式对我国的资金活力形成了积极影响,有效提高了当时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随后,在我国市场中出现了外资私募机构,并为我国的基金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管理经验。加上国家所出台的扶持政策,对我国本土创投基金的生态建设起到了有效的强化作用。并在政府主导以及税收调控等层面,对社会资本参与到风险投资中提供了条件。从目前情况下进行分析,我国对于公司制或试点区域内的有限合伙制创投企业投资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界满2年时,可以根据其企业的投资额度来制定税收调控制度。比如:将其70%的投资额用于抵扣企业应纳税。随后,我国证券协会颁布了《证券公司私募基金子公司管理规范》以及《证券公司另类投资子公司管理规范》两项规范。这也就意味着我国券商股权投资业务开始形成了规范化管理,并促进了其行业趋向于市场化发展。在此发展形势下,可以促进其在风险投资体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五)不断拓展基金募资渠道对于当前我国的风险投资的初始资金,主要是在政府主导下的基金、社会资本以及企业年金等,在一定程度上缺少发达国家较为成熟合伙人市场。从而导致了初期的风险投资基金表现出一种粗放型发展的现象。但在发展过程中,对于风险资本募资渠道形成了一定的限制。同时,还对于创投机构管理的规范化管理形成了阻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证券业协会于2016年的两种管理规范,为券商股权投资业务向市场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给我国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各类中小微企业以及具有战略性创业产业发展提供了条件。在此之后,中国银监会开始对银行子公司参与到科技创新股权投资的规定进行了重新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放宽了准入门槛。此外,通过并表综合算大帐模式,有效解决了投资收益对冲贷款风险损失的问题。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深化,我国创投机构的管理工具也得到了优化。例如:国家发改委主导审批的双创孵化债、交易商协会主管双创专项债等等,不仅有效地促进了证券市场的发展,还有效拓宽了风险投资机构募资渠道。
三、结语
篇5
只有创新驱动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关键在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转变。改变过多依靠资源要素投入的增长方式,加快形成新的内生增长动力,核心是使高素质人力资本得到充分利用、科技创新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一些国家之所以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资源和外来技术过于依赖,经济发展长期建立在低水平规模扩张上,以自主创新为主的内生动力不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国际背景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推动下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世界产业分工和竞争格局深度调整。我国转型发展与这一时代潮流不期而遇,能否乘势而上、推动发展迈上更高台阶,关键在于能否实现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双轮驱动,把发展动力及时切换到创新引擎上来。
我国转型发展虽然面临巨大挑战,但已具备较好基础和独特优势。从国际上看,全球经济增长缓慢复苏的特征将保持较长时间,美欧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处于金融危机后的深度结构调整期,期望通过创新启动新一轮经济增长,进而重塑国际竞争秩序。从国内看,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为动力转换提供了巨大潜力和空间,我们完全有条件保持较长时期的中高速增长,把经济下行、结构调整压力转化为发展动力。从动力转换的科技创新基础看,我国有比较明显的优势。总体上看,我国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技大国,研发投入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研发人数达到360万人年,位居世界第一;、申请专利等数量居于世界前列;创新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以更大力度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努力破除束缚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释放创新潜力,有效激发创新活力,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
只有准确把握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重点才能从跟跑到领跑
第一,围绕培育新增长点聚焦创新重点。目前,人类正处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特别是智能社会演进的重要关头,科技和产业正处在深刻变革中。新增长点也是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主要集中在科技创新的新突破及其迅速转化成的新业态上。新一代移动互联网产业、服务机器人产业、个性化智能制造业、生物医疗及医药产业、数据产业、空间科技产业、高端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新的产业形态,将迅速成长为引领世界经济的新增长极。这些新产业的共同特点是,以创新为基础,知识人才密集,高端制造与现代服务业相融合,创新与创业一体化。在这些领域,我国科研基础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不是太大,面临弯道超车、后来居上和迎头赶上的难得机遇。
第二,突破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瓶颈。创新驱动发展的重点是推动现有支柱产业技术升级,应紧紧围绕破解传统产业升级存在的核心元器件和重大装备工艺主要依赖进口、制造业“缺芯少魂”等重大制约,加快突破基本工艺、技术装备、关键基础部件、基本材料等产业升级关键共性技术,推动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特别是围绕能源、冶金、石化等主导产业,加快构建清洁生产、提质增效的技术支撑体系。依靠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突破及转化应用,带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壮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竞争力提升,突破种业、农业全产业链升级的技术制约,创新农业技术转化和服务体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第三,为生态文明建设、民生改善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使命是为协同推进“五位一体”建设提供科技支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应坚持源头严防,为生产方式清洁化、绿色化提供系统的技术解决方案。围绕大气、水污染治理等重大环境难题加大科技攻关力度,为实现蓝天净水目标提供技术保障。围绕食品安全、医疗卫生、公共安全、教育等领域的重大问题进行系统部署,促进问题解决和民生改善。
第四,夯实科技创新基础,努力形成更多领跑优势。创新驱动发展必须建立在持续增强的科技创新实力和能力基础上。一个国家创新实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是从基础性研究到形成市场竞争力的效率,是与价值链有机联系、紧凑衔接的高效创新链。应瞄准世界科技革命前沿,加强对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的投入,努力在重大学科交叉、集成创新、跨界融合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力争实现从跟跑向并行乃至领跑转变。
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应当看到,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必须以解决动力转换的关键问题为导向,着力突破以下瓶颈制约。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高端人才缺乏。我国科技人员总量虽居世界第一,但就业人口中研发人员比重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特别是人才结构与欧美等创新强国差距巨大。从全球顶尖科学家分布看,美国以52.9%的比例占有绝对优势,英、德随后占据近15%的份额,我国仅占4.7%。二是技术创新主体能力不强。企业尚未成为研发投入主体、技术创新主体和人才集聚主体,总体上还不能发挥动力转换主力军作用。三是创新成果转化不畅。以人才为本的技术、资本、企业有机融合的创新生态系统尚未形成,产学研结合、协同创新携手转化的机制尚不健全。四是创新和产业化环境不优。宏观管理体制不顺,有利于创新驱动发展的管理方式尚未形成。科技管理中重物轻人的倾向没有根本改变,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支撑依然不足。
第一,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核心是形成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要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制约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弊端,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推动动力转换和发展转型。建立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的宏观管理体制。以提高创新治理能力为重点,改革科技宏观管理,使之与宏观经济管理有机结合、良性互动,加快建立科技与经济结合、着重环境营造、有利力量集成、统筹高效的国家创新治理体系。适应经济发展动力转换要求,进一步强化国家创新体系的开放性,强化创新主体的联系和互动,强化产业、金融、贸易、科技等政策工具围绕创新驱动这一核心目标的协同,减少相互掣肘和彼此脱节,形成有机衔接的政策体系。
第二,改革科技管理体制,激发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创新活力。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在深化科技计划体系改革基础上,改革经费拨付方式,加快从竞争性项目支持为主向科研基地预算稳定支持为主转变,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顶尖科研机构。形成以国家重点科研基地为骨干、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探索性研究为生力军、竞争协同机制为纽带的科研开发体系。完善符合创新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本交融支持、稳定投入与竞争支持互补、绩效挂钩的科技投入和政策体系。健全上下游通畅、产学研金结合的创新和转化体系,完善科技成果评价奖励等创新导向机制,完善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借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改机会,在职务成果所有权、支配权、收益权等方面加大对创新团队和个人的倾斜。
第三,把强化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作为企业改革的重点。把建设技术创新体系、激发内在创新动力作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强化其研发投入主体、创新人才集聚主体、引领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三大功能,围绕商业模式、管理方法、品牌、营销创新,重构企业发展战略、组织、文化、人才体系,提升核心竞争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最大限度地释放微观主体活力,形成中小企业灵活发展、大型企业优势突出的格局,提高上下游企业创新协作水平,形成产业转型升级合力,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
篇6
关键词:国内外经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常德;融入
中图分类号:F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1-0099-02
常德市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主战场、主阵地之一,如何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推进,产业竞争力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同步提升,是当前常德融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需要积极思考的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放眼国内外,许多大江大河流域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凭借其独有的资源禀赋条件发展成了产业密集带,进而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河湖流域的不少城市也在这一过程中迅速崛起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开发和保护模式。对河湖区城市的开发模式进行系统剖析,能很好地为常德市融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提供经验借鉴。
一、国外河湖流域城市建设的经验借鉴
(一)北美五大湖
北美五大湖地跨美国和加拿大两国,拥有优越的水资源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沿五大湖周边,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等市形成了沿岸城市群,其开发经验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区域协调合作。为了更好地保o和开发五大湖,美国联邦政府2004年成立了五大湖区域性合作特别工作组,负责管理五大湖治理开发问题。此外,为方便湖区各市州开展分工协作,美加两国成立了国际组织、联邦组织和民间组织组成的多层次的五大湖治理和开发机构,大大提高了各市州就流域问题展开讨论的效率。
2.构建现代立体交通体系。现代立体交通体系是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条件,也是传递辐射带动作用的主渠道。以芝加哥为例,它不仅是美国的水上交通中心,同时也是美国的铁路中心、航空枢纽,公路、铁路呈放射状向四周伸展,形成了发达完善的交通体系,很好地促进了区域间的经济合作。
3.以优势主导产业带动区域发展。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各市州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了以生态农业、新型工业和高端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最终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协调推进。
(二)日本琵琶湖
琵琶湖位于日本滋贺县,临近日本古都京都、奈良,以及日本经济重镇名古屋和大阪,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凭借良好的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琵琶湖流域一直以来都是日本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其开发经验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因地制宜探索特色发展模式。以位于琵琶湖东岸的长浜城、近江八幡和彦根城为例,三市同为琵琶湖畔的“城下町”(即古代日本以王侯居住的城郭为中心所形成的城市),资源条件和发展基础基本一致,但却在过去几十年中因势利导形成了三种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长浜城制造业相对发达,以机织产业为支柱产业;近江八幡以商业流通和商品贸易为主,形成“商社”集团;彦根城保留了“城下町”构成精髓,继承传统文化,成为日本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2.完善法律法规体系。20世纪60年代,琵琶湖生态环境在工业化和城镇化不断推进的浪潮中遭遇严峻威胁。为此,日本政府1972年制定了“琵琶湖综合开发计划”,之后,一系列法律法规陆续出台,1975年制定《排放污水规则规定》,1979年制定《琵琶湖富营养化防治条例》,1980年《琵琶湖环境保护新对策方案》,1982年制定《湖泊富营养化环境质量标准》,1984年颁布《湖泊水质保护特别法》,为维护水生态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三)博登湖
博登湖位于瑞士、奥地利和德国三国交界处,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良的资源条件,博登湖流域若干城市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这对于常德发展旅游业有着特殊的借鉴意义。其发展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丰富旅游产品,增强旅游地的吸引力。对于湖泊开发而言,除观赏和散步外,多为开发水上产品以吸引游客,如游艇、游船、垂钓、游泳等。这种开发方式既受季节限制,同时也因产品形式过于单一导致吸引力不强、游客滞留时间短。鉴于此,博登湖几大旅游城市在水上产品的基础上积极开发陆地和空中产品,譬如梅尔斯堡,通过设立飞艇博物馆、葡萄种植和酿造博物馆,创办原始人小渔村等,化解了旅游产品单一的困境,延长了游客在当地游玩的时间。
2.在沿湖流域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城镇。依托城镇开发湖泊旅游,不仅有利于丰富湖区旅游资源,同时也能有效扩展城镇功能,对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大有裨益。
3.以特色活动和节庆的方式做好旅游产品宣传。例如林道有起航日、市镇节、海港圣诞节,梅尔斯堡有葡萄酒节、国际城堡音乐节,布雷更茨有音乐节、春季节、夏季节等等,通过特色活动和节庆日吸引大批游客前往游览。
二、国内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经验借鉴
(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
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目标是要建成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高效生态经济区。其发展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着力提升科技创新服务能力。截至2014年6月,黄三角共建成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292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32个。同时,通过一系列项目加快创新步伐,例如启动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建设、打造科教创新园区、建立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等等。
2.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园区。各市立足自身禀赋条件,积极对接国家项目,打造了一批特色突出的产业园区,进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如东营市突出抓好农业园区建设,积极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莱州市依托省级园区和经济开发区,重点培育机电、装备制造、生态化工等特色园区。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2009年12月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规划》批复以来,湖区各市积极对接,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其实践经验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挖掘地方特色,以产业集群化做强生态产业体系。基于对地区间竞争与合作的思考,江西省着力打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集群,以提升特定产业的区域竞争优势。例如,在发展新型汽车及配件产业时,以南昌、九江、景德镇、上饶等地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基地为基础,打造南昌汽车生产基地、景德镇汽车生产基地、上饶客车生产基地;又如,在建设江西动漫产业基地时,积极整合区域内的勇公司,打造江西省动漫产业集团,以加快动漫产业发展。
2.实施智慧工程,打造智慧城市。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湖区统一布局,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积极推广智能化、信息化应用,着力打造“智慧鄱阳湖”。其中包括,构建智能化生态环保体系,以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经济;构建智能化交通运输体系,以支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成为中部地区的现代物流中枢;构建智能化低碳生态产业体系,推动湖区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等。
3.争取国家支持,以试点改革带动整体发展。启动先行先试政策试点,积极对接国家政策,开展低碳经济城市试点、流域综合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生态补偿试点、绿色GDP核算试点等,使政策和规划精准落实到具体项目。如2011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开展绿色GDP核算试点,其中选择了若干县(市),将发展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生态效益纳入经济发展考核评价,为完善全区域考核办法打下基础。
三、国内外经验对常德融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启示
(一)坚持绿色发展,打造全国大湖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国内外湖区城市发展经验表明,明确发展定位和方向十分重要。就常德市而言,一方面,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保护作为发展底线,推进污染治理,坚决杜绝对生态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粗放使用;另一方面,引导和支持生态产业发展,将生态优势切实转化为发展优势,采取规范有序的开发格局,为全国大湖流域生态城市建设做出积极示范。
(二)坚持转型发展,构建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
实现生态立市,生态强市,关键在于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一要着眼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现代农业支撑体系。要立足已有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创新生态农业发展模式,通过开发农业产业化项目,延伸产业链,同时运用市场化理念,打造一批具有常德特色、市场竞争力强的生态农产品品牌。二要着眼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特色新型工业体系。要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对造纸等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和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先进装备制造、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夯实新型工业基础。三要着眼现代物流业和生态旅游业发展。以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建设为突破口,构建绿色高效的现代物流园区,融入环湖生态旅游圈,形成旅游发展带。
(三)坚持特色发展,形成合理布局的城镇体系
特色发展是提升区域竞争力、实现跨越发展的抓手。常德市应依托市内“四纵三横”快速通道网络,打造沅澧产业长廊,形成大中小城镇集群发展、产业特色明显的城镇布局。一是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推动常德中心城区发展和津澧融城,实现两极引领。二是加快县域经济崛起。立足于各个区县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实行差异化分工,例如,桃源县以旅游资源为优势,发展旅游服务业,打造精品旅游区,强化“张家界-桃花源-柳叶湖”旅游线的联系纽带作用。三是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
(四)坚持创新发展,为对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提供动力支撑
一是要大力支持技术创新,为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提供科技支持。以科技创新工程为抓手,依托湖区独特资源禀赋,大力开发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生态产业发展相关的新技术,革新传统产业,发展新型产业,形成科技竞争力强、具有良好示范带动效应的现代产业体系。二是要加快推进制度创新,为发展生态经济提供制度保障。创新区域合作机制、投融资机制、开发开放机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机制和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等等。
参考文献:
[1]李松龄,李娜,李利.洞庭湖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4.
[2]唐宇文,李银霞.洞庭湖区域新型工业化战略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4.
[3]鲍曙明.国内外湖区发展的经验教训及其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启示[J].鄱阳湖学刊,2009(2).
[4]陈洁敏,等.北美五大湖流域综合管理的经验与启示[J].湿地科学,2010,8(2).
篇7
我国正处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进程中,需要一批高水平创新型大学作支撑。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我国高校应认真对接国家“双一流”建设方案和实施办法,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面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发动开放创新的强大引擎,主动担当起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使命责任,统筹谋划创新型大学建设。
一、培B拔尖的创新创造型人才,引领高等教育改革创新
同志指出:“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高水平的创新呼唤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应树立全人教育的培养目标,促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人格塑造有机结合,着力培养具备宽厚基础、卓越能力、综合素质和健全人格的杰出人才。创新全方位育人的培养模式,推动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交叉培养、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完善交叉复合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优化整合人才培养政策环境。构建全过程的教育生态圈,推进“四个课堂”衔接融汇,即发挥好“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丰富“第二课堂”校内实践,拓展“第三课堂”境内社会实践,加强“第四课堂”海外交流研修。
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创造高水平科研成果
当前,我国正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校应依托自身科研优势,对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求。促进学科、人才、科研良性互动,以构建高峰学科为牵引构筑科研高地,以汇聚一流人才为抓手激发科研活力,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推动关键领域实现突破。构建完善的创新网络,推动校内创新网络与校友联系网络、社会服务网络、国际创新网络的连接互动,形成多网融合的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提升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对接服务国家重大科技发展战略,主动支撑区域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创造新的理论、思想和文化成果,建设高端智库,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智慧和方案。
三、改革创新大学治理架构,营造包容共享的创新生态
篇8
6月6日,“2017创响中国巡回接力北京站”活动在海淀正式启动。“2017创响中国巡回接力北京站”以“1+5+N”的模式,着力展现以海淀双创示范基地为核心的北京双创成果,凸显海淀双创示范基地正在践行的大中小微企业共同参与双创的新路径,以及海淀双创基地与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相融合的新阶段,充分发挥北京双创的示范引领作用,掀起全国创新创业新的浪潮!
“2017创响中国北京站”活动以“产业双创”为主题,着力展现以海淀为核心的北京双创活动成果。海淀是全国创新创业资源最为密集的地区,在2016年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之后,又适逢中关村科学城这一国家战略在海淀全域实施的历史机遇,海淀深入整合丰富的大企业、创业孵化机构、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产业技术等优势资源,发挥创新创业在推动产业升级和新动能培育中的作用,始终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相结合,把推动创新创业与打造产业生态体系相结合,努力构建海淀“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与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的双引擎,使全国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与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016年海淀“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成就显著,全年新注册企业约3.3万家,平均每个工作日诞生130余家,其中90%以上的是民营企业,1.9万余家属于科技、文创企业。与此同时,中关村科学城建设4项任务、33个项目陆续启动,网络安全领域国家实验室、百度获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重大项目纷纷落地海淀,北京石墨烯产业创新中心、中科大北京研究院、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脑科学与智能技术研究院、中关村前沿技术研究院、北京精准医疗与健康研究院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持续推进,百度“面部支付”、旷视科技“刷脸支付”技术等一批前沿、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小米、百度、普天、博康智能、网智天元、千方科技和航天信息、匡恩网络、百分点等企业已经构建成海淀高精尖产业的自主创新集群。双创平台建设实现新突破,以英特尔、微软、毕马威等为代表的跨国巨头,航天科工、大唐电信等央企国企力量,联想、BAT等行业骨干企业纷纷搭建开放创新平台,使大企业为代表的产业力量正在成为海淀双创新势力。海淀已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格局和高精尖经济结构,成为全国创新创业氛围最浓、创新创业要素最完备、创业者和创投机构高度聚集区,成为全国最具活力的双创高地,以及向全球展示中国双创风采的重要窗口。
启动仪式上,海淀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李长萍海淀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成果和海淀双创示范基地国家重点支持项目,溢思实创全球协同创新中心、中关村京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心、北京星云环影智能影像创新中心、北京正业智能制造研发中心签约入驻海淀双创示范基地。
活动上,中关村创业大街产业双创基金和中关村(海淀)联合创新基金正式。中关村创业大街产业双创基金是中关村创业大街旗下的专业风险投资机构,核心业务定位于TMT、泛人工智能行业初创期和成长期项目投资。中关村(海淀)联合创新基金暨盛景全球创新大奖基金由中关村管委会、海淀区人民政府、盛景嘉成和中关村有关企业共同发起设立,计划将国际创新能力与中国的资本能力、产业能力、市场能力和服务能力进行集成配置和有效组织,加速创新生态国际接轨。
篇9
本报讯 为细化落实《中国制造2025》,着力突破制造业发展的瓶颈,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启动了“1+X”规划体系的编制工作。“1”是指《中国制造2025》,“X”是指11个配套的实施指南、行动指南和发展规划指南,包括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5大工程实施指南,发展服务型制造和装备制造业质量品牌2个专项行动指南,以及新材料、信息产业、医药工业和制造业人才4个发展规划指南。
5个工程施指南的制定是对《中国制造2025》五大工程的具体落实,明确了工程实施的目标、任务和手段。其中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以突破重点领域前沿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为方向,建立从技术开发到转移扩散到首次商业化应用的创新链条;工业强基工程主要解决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的工程化和产业化瓶颈问题,构建产业技术基础服务。这两个工程主要解决基础能力问题。绿色制造工程通过推动制造业各行业、各环节的绿色改造升级,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智能制造工程以数字化制造普及、智能化制造示范为抓手,推动制造业智能转型,推进产业迈向中高端;高端装备创新工程以突破一批重大装备的产业化应用为重点,为各行业升级提供先进的生产工具。
2个专项行动指南中,促进装备制造业质量品牌提升行动重在夯实质量基础,打造以质量安全为基础、高质量产品为核心、国际化品牌为标志的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发展服务型制造行动旨在通过加快制造业企业服务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培育融合发展新生态。
4个发展规划指南中,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是以满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重大技术装备急需为主攻方向,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支撑、军民深度融合、产学研用协同促进的新材料产业体系,突破一批新材料品种、关键工艺技术和专用装备;信息产业发展指南是以加快建立具有全球竞争优势、安全可控的信息产业生态体系为主线,强化科技创新能力、产业基础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突破关键瓶颈,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完善基础设施,深化普遍服务,促进深度融合应用,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旨在加快技术创新,深化开放合作,保障质量安全,增加有效供给,增品种、提品质和创品牌,实现医药工业中高速发展和向中高端迈进;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是从制造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全局角度出发,完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夯实人才队伍建设基础,加快培育紧缺人才,完善人才使用、流动、评价、激励等机制,为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提供坚实人才支撑。(龚新)
篇10
关键词:发展战略 城市建设 创新型城市
1.城市创新系统理论的概念
我国学者赵黎明教授(2002)以创新理论、区域经济学以及技术扩散相关理论为理论基础,首先提出了城市创新系统理论。他认为城市创新系统是指在特定的城市内和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各种与创新相关联的主体要素(实施创新的机构和组织)和非主体要素(创新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以及协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制度和政策所构成的网络。在他的理论中强调了制度创新的重要性,认为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割裂,不能偏废,因此,和国家创新系统中只是将政府制定的制度、政策等看作创新系统所处的环境,而不是构成创新系统的决定因素不同,赵黎明教授将政府看作是制度创新的主体。城市创新系统的创新主体主要有4类:大学和科研机构,企业,政府,教育、培训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该理论进而从创新主体的角度出发确定了创新系统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服务创新。各创新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是:知识创新是基础,技术创新是核心,制度创新是保障,而服务创新是桥梁和剂。
隋映辉(2004)认为,城市创新系统可以表示为城市创新的扩散效应和科技产业聚集效应的矢量集合,以及一个独特科技、经济、社会结构的自组织创新体系和相互以来的创新生态系统。创新集聚和扩散能力是体现城市创新规模与竞争实力的两个侧面,同时,也是城市创新域和产业系统链范围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以创新城市系统为核心节点、以科技产业和创新企业关联为组织结点的创新生态系统和网络群,将在协同创新中进一步联结城市各个创新结点(产、学、研、府等),构成创新系统网络,并融入到区域创新、国家创新系统组成的系统结构。
范柏乃(2003)认为,城市创新系统是指组合城市范围内的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技术、资金、设施等资源,以激发创新欲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建立有效的创新机制和服务于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为导向,由城市内的企业、大学、研究机构、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政府等行为组织构成的创新网络。
黄继、管顺丰借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国家创新系统的定义,将城市创新系统定义为:城市创新系统是由一系列公共机构(国家实验室、高校)和私营机构(企业)组成的系统网络,这些机构的活动及相互联系和影响决定一个城市的扩散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表现。
张辉鹏、石嘉兴从系统工程学角度将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定义为:城市区域内参与技术创新的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政府部门等行为主体,通过一定的机制相互延伸和交融组成的创新网络系统,具有鲜明的城市区域特色,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子系统,并构建了城市技术创新体系三元行为主体系统模型。张德平认为,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是指由相关的知识机构 (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等)组成的,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在各组成部分之间生产、传播、引进、扩散和应用新技术、新知识,并将创新作为系统变化和发展关键驱动力的体系。
孙红兵、向刚认为,城市创新系统由主体要素和创新环境要素构成,通过各种要素在创新过程中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而形成,是一个以创新为核心、以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开放的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其中主体要素包括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政府、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等与创新相联系的要素,创新环境要素包括宏观经济环境、市场、制度和基础设施等。
2.城市创新系统各专项领域问题研究
2.1城市创新系统的结构
对城市创新系统结构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则是四川大学管理学院张平的观点。在他的《城市创新系统与绵阳科技城的建设》一文中,将城市创新系统的理论与绵阳科技城的建设相结合,认为城市创新系统是由核心子系统、基础子系统、重点子系统和支撑子系统构成。其中核心子系统包括企业创新子系统和产业创新子系统;基础子系统包括技术创新子系统和知识创新子系统;重点子系统是由科技创新子系统和环境创新子系统构成的;支撑子系统包括服务创新子系统、教育子系统、基础设施子系统和金融创新子系统。并且认为基础子系统、重点子系统和支撑子系统的构建都必须围绕核心子系统的构建展开,而构建基础子系统、重点子系统和支撑子系统的目的是为了给核心子系统的有效运行和整个城市创新系统的高效运转提供保证。
倪鹏飞等认为,城市创新系统体系包括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创新主体、资源禀赋、市场环境、内部平台、全球联系、公共制度七个潜变量,其中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是外源变量,后六个是内生变量。
2.2城市创新系统的功能
华中科技大学王铁明认为,城市创新系统的功能主要有:构建和完善创新环境;实现产业创新,形成产业集群现象;创造更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提高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和质量;改变城市经济增长的方式;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3城市创新系统的创新能力评价
国内学者对城市的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选择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赵黎明利用城市创新系统理论构建了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从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服务创新能力和城市宏观发展水平五个方面利用主成份分析法对城市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张立柱、隋映辉以对城市创新系统主体的分析为基础,从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政府行为能力和服务创新能力四个方面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分层聚类分析法对山东省17个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黄继、管顺丰把城市创新系统分为搜寻子系统、探索子系统和选择子系统,认为城市创新系统的能力是由各子系统的创新能力构成,进而从搜寻能力、探索能力和选择能力三个方面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武汉市城市创新系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孙红兵、向刚从城市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出发,主要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服务创新、金融创新及创新环境五个方面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主成份分析法对30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创新综合能力分别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的评价和排名。
2.4城市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
赵黎明等以创新理论、区域经济学和系统论为基础,应用系统动力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城市创新系统的动力学结构模型,以此来研究城市创新系统的原理和运行过程。
倪鹏飞等采用结构化方程构建城市的创新系统结构模型,进行城市创新系统中的变量作用分析及影响机制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公共制度、内部平台是最重要变量,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城市创新能力;在全球背景下,城市全球联系对城市创新能力具有比较积极的正面影响;城市的创新能力最终是通过创新影响因素的相互协同作用形成的。
3.城市创新系统理论研究述评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创新系统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层次的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和中观层次的区域创新系统理论以及微观层次的企业创新系统理论上,对城市创新系统理论的研究很少,尚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对城市创新系统各专项领域的研究工作虽然较多,但多数研究是以经验总结为主,缺乏从城市创新系统和政府系统的角度对城市创新系统创新管理的研究;城市创新系统管理理论研究的成果尚很零散,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不能够满足城市创新系统建设和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课题名称:河北省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与对策研究,课题编号:201103303。
参考文献:
[1]赵黎明,冷晓明等.城市创新系统.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2]隋映辉.城市创新:战略构建及其途径.南方论坛,2004(4)
[3张立柱,隋映辉.城市创新系统与山东省“四大创新圈模式”构建.科学学研究[J].2006(8)
[4]黄继,管顺丰.武汉城市创新系统创新能力评价与提升对策.科技进步与对策[J].2007(5)
[5]范柏乃.城市技术创新透视:区域技术创新研究的一个新视角[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6]孙红兵,向刚.城市创新系统的创新综合能力评价[J].经济问题探索,2011(3)
[7]张辉鹏,石嘉兴.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4
[8]倪鹏飞,白晶,杨旭.城市创新系统的关键因素及其影响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2011(2)
[9]张德平.建立城市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5)
[10]张平.城市创新系统与绵阳科技城的建设.中国科技论坛.2003(6)
[11]王铁明,曾娟.关于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0)
- 上一篇: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方案
- 下一篇: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