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3-11-17 17:46: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摘要:科学精神是人类在追求真理过程中所创造的人类精神世界中不朽的旋律,人文精神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揭示主体价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往往相伴相随,认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认识误区,需要进一步认识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多层面的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共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也是互补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既以实践为基础,也表明了实践的价值取向。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探析对象和发现自己的活动中形成的两种观念、方法与知识体系。科学精神的核心是“求真”,人文精神的核心是“求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是人类精神必不可少的内在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实践所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当代人类实践的发展对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既提出了紧迫要求,也奠定了现实的实践基础。应使对今天社会发展的现实状态,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运用要融和与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实现了社会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保持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及可持续发展。要坚持的主导地位,立足当代人类实践,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要融汇中西,致力创新,加速分化,促进综合,在新的时代的条件下构建和谐与融合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促进人类精神的健康发展,这也正是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历史责任与现实要求。
一
科学精神是人类在追求真理过程中所创造的人类精神世界中不朽的旋律。从古希腊开始,科学精神就在西方世界开始萌动,古希腊科学中的理性精神、分析精神非常的发达,柏拉图的理性主义还使理性负载着精神生活的意义,这样,亚里士多德才有可能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形式逻辑体系。而突出表现在近代,启蒙时代的思想家更是把理性推崇到了万能的地位,认为理性可以达到人的一切目的。如在康德看来,意志行为惟有合乎理性。在近代科学发展中,由于客观精神与理性精神的复兴,实证精神和分析精神的迅速发展,由此引起近代科学在各个领域的全面繁荣。突显出来科学精神的大旗更是在波澜壮阔的现代科学革命中表现出来。历史把科学精神推向了人类精神的核心地位。科学精神的演变与发展凝聚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中。而何谓科学精神?在美国科学史家默顿看来,普遍主义、“公有性”、无私利性、有组织的怀疑主义构成了现代科学的精神特质。他进而认为,“科学的精神气质虽从未被整理过,但从科学家在习惯中,在无数论述科学精神的著作中,在对触犯精神气质的行为的道德谴责中所表现出来的某种道义一致性,可以推断出它的存在。”而从科学认识方法的视角,哲学家海德格尔则指出科学精神就是主体与客体的分离。“物本—物化—对象化,这就是这种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核。”[1]在我国,明确提出科学精神并提倡“弘扬科学精神”的是任鸿隽。伴随着的不断推进,黄昌款、、毛子水、屠正叔等对科学精神的研究从而使这问题进入了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而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从西方近代科学的先驱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刻卜勒、牛顿、波义耳等人身上,总结出了科学精神的几个特点,它们分别是:不盲从,不附和;虚怀若谷,不武断,不蛮横;专心一致,实事求是等。当代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拓宽了科学精神的内涵,赋予科学精神以新的时代特征。科学精神是科学实践中逐渐形成并不断表现出来的情操、气质、品格和特征,它是时代的科学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现代社会实践要求人们反思以往对科学认识的片面性,要求全面认识科学理性的作用。科学探索就是要透过事物的现象去把握其本质及内在的规律性,反对用任何形式束缚人们追求真理的思想和行为。科学精神是一种时代精神,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来理解它。科学精神体现着人类对客观性、真理性、合理性的追求与创造。它激励着人们驱除愚昧,求实创新,并不断推动着社会的全面进步,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宣传和探讨“科学精神”的热潮,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都充分展示了科学精神及其巨大作用。
人文精神是从人文文化中提炼、概括出来的价值观念和思想精髓。它以人为尺度,注重形象思维和整体综合,开掘主体生命内在的体验、感悟和直觉,人文精神突出了人主体地位,揭示主体价值。人文精神就其核心来说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的意义,人生的追求、目的、理想、信念、道德、价值等等。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人对自然、人对社会、人对他人、人对自己的基本态度上。人正确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热爱自然、尊重自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与自然和谐共处,人也要正确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社会中把握人的价值,人还要处理好人自我表现的超越性的问题。作为一种延续下来的文化传统,西方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注重对个体的关注,夸大物欲作用,忽视精神价值的单面人文精神。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也即通常所说的对人的“终极关怀”、“精神追求”等。有学者认为,人文精神就是人之为人的一种理性意识、情感体验、生命追求、理论阐释、评价体系、价值观念和实践规范。人文精神,说到底就是指“一切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实践原则,这种原则是评价一切实践活动结果的根本尺度。人文精神把人的利益、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人文精神是推动起一种有别于科学认识的探究活动,去展现人的内心世界,以及它与外间世界的交相辉映。以人性、人文理念来观察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它活跃于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中,是一种理性意识与非理性的体验的结合,人文精神的目标是追求善和美,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重视人的精神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它既表现为一定的知识形态,也蕴含着一定的价值观念。人文精神应承担消除人文危机的重任,为人类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开创一片新天地。
二
在古文明时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开始萌芽,它们交织在一起共同成为人们探求未知事物的手段、依据和目的,把自然、社会、人的思考混杂在一起。实际上,在那个时期,人的问题、道德的问题和自然的问题没有本质的区别。从古希腊教育的角度看,古希腊人追求人文的同时也展开对科学的追求,追求科学的同时也展开对人文的追求。我们看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兼容并包的。古希腊既孕育人文精神又孕育科学精神,“科学”对“人文”并蓄。我国古代“天人相合”、“天人相通”说明了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应在自然条件下才能实现。在西方,古代科学精神始终是在哲学世界观的庇护制约下进行的,经院哲学曾一度占据了科学与人文的所有领域,而当人类文化发展到近现代,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分野也逐渐凸现出来。近代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使得自然科学技术愈演愈烈,在近、现代的文化中,实际上一直存在着两种文化——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思潮之间的尖锐对立。理性与科技结合所形成的科技理性主义日益成为对人本主义的挤压。经由新康德主义者和逻辑实证主义者发展到极致,导致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分离出“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阵营。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流派割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互补性和内在联系,形成截然对立的两种观点。科学主义强调科学、客观性、真理性,主张“价值中立”。科学主义强调尊重科学,本来无可厚非,但把科学抬高到至上甚至唯一的地步,把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绝对对立起来,以科学文化否定和反对人文文化,这就走到了极端。[2]科学主义推崇理性和科学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力量,贬斥关于人的价值、尊严的空洞口号,片面主张知识就是力量。离开科学研究的比较单纯的境域(context)进入一个比较复杂的境域中,某种科学方法就变得太荒谬而不可取了。就像没有人会认同“为了解决人口问题在人口稠密的地区放原子弹、做核试验”一样,虽然其方法是高效的。[3]科技被推崇备至,科学精神曾一度压制了人文精神。由此,它以自然科学为唯一的、标准的文化模式,来改造其他文化。人本主义的思潮则鼓吹非理性主义,反对理性和科学进步,主张抽象的个人价值、个人理想、个人本位和个人中心等,人文学科领域日益狭窄。各执一端的观点都对社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这就迫使我们重新厘定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人们在认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时普遍存在认识误区,长期以来,由于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分离,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分离,科学与道德的分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往往被认为是完全不同的。“科学价值中立”、“为科学而科学”等观点又为这种分离提供解释和理论支持,以至这种分离成为一种传统。[4]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要么基本上把科学精神等同于科学方法,要么主张把在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有效用的科学方法。反应在科学与人文的隔离,教育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吴国盛认为,自然科学和技术愈演愈烈的学科分化和扩张,使人文科学的领地日渐狭窄;学科普遍的科学化倾向和功利化,导致了社会科学的兴起,也使人文科学的地位日渐下降;重视培养专业人才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推波助澜,人为地造成科学人文之分裂;自然科学自诩道德中立,人和主观性成了科学研究的敌人,使自然科学家们心安理得地拒绝人文关怀。科学活动深化人的认识,净化人的思想,美化人的心灵,凝练人的精神,塑造人的品格,从而内化为人的一种基本精神。同时,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渐渐脱离并对立起来。克服传统视野的狭隘性,在自然与社会、科学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中来把握科学精神,对科学技术批判是反对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特殊的霸权地位,以及把科学技术视为之至真、至善、至美化身的科学主义,它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汇提供了现实的依据。而实际上,科学主义所坚持的“为科学而科学”并不是完整科学精神,只是科学精神部分属性的反映。现代科技文明的发展昭示我们,科学技术一方面推动社会发展取得无与伦比的作用,问题的解决应是在推动科技发展的同时,采取措施,限制有意识科技成果的滥用,即确定“科技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增强科技发展中的人文关怀。发展从文化背景来看是科技与人文融合的产物。科学的人文精神有着极大的启发性和感召力,能够整合人与自然趋向,确保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具有科学的人文精神才能确保人的价值、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得以真正实现。新时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在技术上的表征。[5]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和科学技术的关系,提倡褒扬人的价值,捍卫人的尊严,提高人的地位,探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之路。
三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共生的,都是承认与尊重客观实际、提炼与抽取客观现象的本质、探索与揭示客观规律的,其基础在于社会实践。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在人的实践活动,尤其是这一活动的基本形式——生产劳动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具有共同的基础,其共同的根基就是人。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是人,而从事人文学科研究的也是人。许多科学家还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这样主体层面的科学精神中也包含了人文精神。科学界的优秀分子意识到自己从事的科学工作对于社会、人类的责任,从主体层面把科学精神理解为科学家的精神,是人文知识分子身上体现的精神价值。杰出科学家身上体现出的精神品质,如怀疑精神、敬业精神、奋斗精神、献身精神。这都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高度结合的体现。在人类社会实践层面,人们要以开拓进取的精神和深入实践的行动,自觉促进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相互渗透与统一建构。要在自然——人——社会相统一的基础上,发展和发挥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内在相通性,建立一种真正的大科学观,这种大科学观中蕴含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内在气质和广博内容,从而具有更加广阔的科学视野和实践价值。[6]这就告诉我们,只有撇开种种理论上的谬误,回到马克思说的现实的生活世界本身,才会确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本来就是统一的。科学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十分丰富的人文世界,科学精神同艺术精神、道德精神等其他文化精神是不可分割的融合在一起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往往相伴相随,科学精神根植于人文精神之中。科学作为一项探求知识和真理的认识活动,体现的对真理的无私追求的崇高精神永远激励着人类向着真善美的最高境界前进。近代科学的诞生,把人从神权的奴役下解放出来,这不是充满着人文精神吗?控制论奠基人维纳有一本著作,书名就叫《把人当人来用》,希望改变把人当机器来用的状况,这不也是充满着人文精神吗?[7]科学精神就是人类一切美好、崇高、值得肯定的精神品质,其中包含了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互补的,这能保证实践的正确取向和成功。有学者认为,科学精神以物为尺度,人文精神以人为中心;前者追求的是真实的世界,后者追求的是美好的世界;前者是张扬着理性至上的理念,而后者却在理性之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最终价值是一致的,即推动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提高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具有互补性。人类在改造世界的活动过程中能够同时受到两种精神的指引,忽视了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角度来把握科学精神,把科学精神理解为单纯追求精确性与物的客观性,“离开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精神,而离开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也只是一支残缺的人文精神。[8]在此,要反对仅仅从功利的意义上来理解科学精神,把科学精神归结为工具理性,科学精神要向人文的渗透。我们提倡的人文精神应该是具有现代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我们提倡的科学精神应该是充满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9]科学必须要创新,有创新才有发展。培养创新能力,它不仅来源于科学,更主要来源于人文精神。另外,探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必须贯串科学精神而不能违背科学精神。而科学精神本身,也有深刻的人文意义。“由于精神上的混乱是如此之深,以至单靠任何一种方法都不可能消除弊病,大概可以肯定,任何不把科学人性化包括在内的药方都不会有任何功效。人们必须找到把科学和我们的文化的其他部分结合起来的方法,而不能让科学作为一种与我们的文化无关的工具来发展。科学必须人性化,这意味着至少不能允许它横冲直撞。它必须成为我们的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始终是为其余部分服务的一部分”。[10]科学发展为人文精神的弘扬提供扎实的客观依据。在人类理性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地位的科学精神,对构建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也具有重大的意义。科学精神的本质是求真,但科学不能保证其本身方向的正确性。在社会高度发展,人文精神需要整合科学与人文特质,将科学精神融合于人文精神的价值中,科技创新需要良好的人文精神作保障。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既有区别之处,在冲突与对抗的过程中又有着日益贯通的趋势。[11]科学技术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才能向着最利于人类美好发展的方向前进。在社会中达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在实践中拥有共同的普适性和有效性。
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我国处在现代化的转型时期,知识和科技进步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科技、掌握科学知识已是势在必然。要满足这一要求,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科学精神,自觉遵循和运用客观规律。人文精神是社会文化建设的灵魂,凝聚社会文化发展的价值追求和目的导向,创新科技价值观念由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追求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培养造就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必须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科学的应用产生的生产力为人文价值的实现提供有利的物质条件,人文精神才能更好地指导人类实践。为此,既要拥有科技精神,拓展能力,促进社会的进步,又要凸显个性,尊重自然,培养以德性为根本的主体自由的现代型人格。
参考文献
[1]吕乃基,樊浩.科学文化与中国现代化[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
[2]仇金彪.科学的命运,人的命运——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J].思想理论,2002,(2).
[3]吴国盛.弘扬科学精神:两种思路[N].科技日报,2001-4-3.
[4]刘献君.知识经济呼涣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A].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3卷)[C].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5]彭纪南.现代信息科技革命与两种文化的融合[J].自然辩证法,2001,(6).
[6]欧阳康.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通与共建[N].光明日报,2003-11-6.
[7][9]龚育之.论科学精神[N].人民日报,2000-10-10.
[8]刘大椿.人文背景下的科学精神[J]哲学动态,1995,(4)
篇2
1.1 人文精神的含义人文实力和科技实力共同组成了国家的综合实力。 提高全民素质,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就是对人的价值追求和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与社会的事物。 前者关注的主要是人的人文精神价值的体现,后者则更关心人文精神对个人、民族、及文化活动之间的影响及关系。 人文精神对塑造精神世界,加强民族凝聚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因此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无论是对个人,还是民族乃至于整个国家来说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1.2 高职地理实践教学与人文精神高职地理课标的理念是学习对生活及对终身发展积极有用的知识。 着重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以此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也是正式高职地理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素养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高职地理的内容包括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 其主要核心内容就是人与环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而在高职地理实践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载体就是其丰富的人文内涵。高职地理因其自身涉及面广,应用性强,综合性强等特点,在实践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而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就要不断的充分挖掘和丰富高职地理教材的知识,把实践教学真正发扬并且实行起来,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积极的科学的态度,增强其对人类的爱心及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及责任感。 这也正是当下时代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
2 地理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只重视技能培养,忽视价值教育,人文精神被忽略在新时代的教育模式下,很多老师也都意识到地理学科能很好的的实践的特点,因此也积极的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然而,部分教师把学生当作技能载体来培养而忽视了学生同时也是一个完整的社会人,造成的结果就是地理实践教育到最后转化成了一种技能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却就这样被忽视了,从而加重了人文精神的危机。
2.2 过分注重教学,忽视学生是主体,人文精神在教学中得不到体现在如今的教学理念下,地理实践教学大都是在老师的角度来设计,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不够。 老师对学生的情感爱都及内心世界丝毫不了解,人文精神在教学中体现不出来,那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又该如何的正确的培养起来呢?
2.3 重视实践结果胜过过程感悟虽然实践教学的方式和内容日益丰富,但教师们往往都比较注重实践中的结果和实践的达成效果,而学生在实践当中收获的感悟却总被忽略。而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这个环节被忽略直接过渡到了实践结果,缩短了人文精神培养的过程,培养人文精神的过程有意无意中酒杯缩短了。
3 如何在高职地理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3.1 培养学生人文精神首先应当从教师自身做起教师在高职地理实践教学中有着引领作用,因此,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素养的实践教学当中,教师首先应从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开始做起,充分的了解人文精神与地理实践教学的关系及表现,把地理学科中的人文精神在教学当中充分的表现出来,让学生深受地理学科中人文精神魅力的影响。
3.2 制造人文氛围,渗透人文精神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营造一种自由、民主、轻松的人文氛围,让学生在课程当中思维方式完全放开,能充分流露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师可以收集社会热点、国家时事让学生进行点评与分析,从而让课堂与现实从分结合起来,激起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求真务实,热爱祖国,关心社会的积极态度与思想,从而建立和平发展的美好愿望和情感。
3.3 定期组织课外活动,让学生自觉融入其中在高职地理实践教学的过程当中,开展各种各样的有利于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课外活动。 如今最能关系到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就是环境问题。 学校可以鼓励学生自行组织宣传环境保护问题,让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等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把学生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真正培养起来。 也可组织关于社会与人类、环境保护的辩论赛或是正文活动,让学生把自己对社会问题的认识与思考真正表达出来,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在其过程中得到升华。
3.4 在学校中穿凿人文精神氛围从小的面来说,学生所具备的文化素养、人文观念代表着其自身的形象;但从大方面来讲,他们本身所具备的人文素养代表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形象。 培养学生额人文素养和科学意识,可以从校园、从身边做起。 比如参加义务植树、节约用水、校园环境维护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感受到自然环境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让其人文精神自然的在学生的思想中形成,那么积极的、有责任心的人文精神思想价值观念从此也在学生身上建立起来。
篇3
论文摘要: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二者既密切相关,又有明显区别。相关,则表明可以互通、互补,区别,则表明应该互动、互补,以求共同和谐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内在动因,功能上的互补性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前提,而和谐的协调则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实现路径。
一、现实的需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内在动因
现实的需要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内在动因,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首先需要物质生活作基础,而物质需求的满足则要靠人运用自身的能力去创造和索取,即人是靠一定的物质创造能力与物质享受来维持其自身自然生命力的存在与发展的。人的物质创造能力与享受能力,是指人认识物质世界与改造物质世界的过程中获取物质财富和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以及占有这些物质成果发展自身的能力。它包括人对自然物质世界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这种能力的发展水平主要体现在人类的自然科学与技术发展水平上,或者说,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与技术发展水平是人类物质创造与享受能力的文化表现形态。人生存与发展除了物质需要外,还有另一个基本需要,即精神需要。满足人自身的精神需求同样需要人具备精神创造与享受能力。人的存在与发展不仅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以维系自然生命力的发展,而且必须有一定精神需求的满足,使人的精神处于一种舒适、和谐的环境中,使人在情感上获得幸福体验和幸福享受。人的精神创造与享受能力是指人们在对一定社会关系认识的基础上,形成、发展和巩固一定关系的基础上,去形成、发展和巩固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并把这些观念渗透在文学、艺术、哲学、政治学以及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中,用这些已有的文化成果指导自己改造社会、改造人的精神世界,使社会发展和人的追求向着合乎道德与人类理想的方向发展。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既能创造美好生活又能正确享受生活的人。一个人若只知科技而不知人文将是灵魂苍白的“空心人”,在当今,不懂科技而侈谈人文将是游离于时代的“边缘人”。“空心人”、“边缘人”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有科学技术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有对生活的理解,有善于调节人生酸甜苦辣的人文修养。不管科技如何发展,不论知识经济如何受到人们的关注,人永远不能将物质化为自己的思维与情感。总之,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和谐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呼唤人文精神,高技术、高情感的平衡才是现代社会的特征。科技与物质文明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类社会需要人文文化重建对社会生活的指导、对社会生活的正确理解、对人生酸甜苦辣的调节。科学与人文、技术与情感的相互融合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推动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二、功能的互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前提
从教育规律来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所以能融合,是因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存在着功能上的互补性。首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对象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学生能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身的要求,主动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能被学生理解内化,以学生的外显行为综合表现出来,并含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其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内容虽不相同,但却有交叉,且交叉渗透的成分愈来愈多。科学教育传授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和方法,又受到道德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制约;人文教育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形成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但又不能脱离现实的物质世界。科学知识有人文精神,将会更加自觉,人文知识有了科学内容,将会更加完善。再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目的相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目的都是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科学教育侧重人的理性和人改造自然能力的培养,人文教育侧重人精神的提升和灵魂的陶冶,两者最终目的都是高扬人的主体性,实现人的价值,促进社会发展,可以说是殊途同归,两者的完美结合能更好地实现人的价值。当今世界,人与社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需求,越来越强烈地要求,必须坚持一个完整的教育目的观,塑造一个完整的教育。只有完整的教育,才能促进人与社会朝着符合人性的方向和谐、全面地发展。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构成完整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不能用人文教育去代替科学教育,也不能用科学教育去排斥人文教育,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一种“完整的教育”。“完整的教育”一方面要重视科学知识教育,尤其是科学理论方法教育,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科学理性、科学精神及科学品质的熏陶与培养。所谓科学精神,是指我们在长期的科学活动、社会实践中所陶冶和积淀的价值观念、思维方法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其中求实、理性和创造性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另一方面要重视人文知识教育,尤其是人文精神教育。所谓人文精神,是指人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人文精神主要包括道德的人文精神、美感的人文精神、日新的人文精神和与自然协调的人文精神等。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他们获得道德的完善、价值的实现、精神的昂扬、情感的丰富和人格的臻美。杨叔子就曾指出,“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才,而非制造高档器材。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的,何况是高级人才;器是物,物是死呆呆的,再高级的器材,即使是高档的智能机器人,也不过只能具有人所赋予的复杂而精巧的功能或程序,其一切都不可能越过人所赋予的可能界限性这一雷池半步。我们的教育失去了人,忘记人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就失去了一切”[1]。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时代精神对现代社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的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生产与生活方式改变等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它是教育思想、教育价值观与功能观、教育制度和课程编制等全方位的根本改变。具体地说,它是科学化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化的科学教育的有机整体,它力图使科学人文化,使人文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又以科学的发展作为基础和实现目标的手段。
三、和谐的协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实现路径
不可否认的是,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对整个人类生活已经产生巨大的影响。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它使物质财富得到巨大的增长,它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使人们逐渐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简单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得以较为充分享用闲暇时间,扩大受教育的时间与机会,为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准备了必要的条件。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一种促进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辉煌成果,也是衡量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尺度。然而,在现时代,人们在充分享用着科技所赐予的丰硕成果时,却也感受到了种种科技异化的恶果。如它曾被滥用于军事与战争,使人与人之间的自相残杀达到毁灭性的程度;当它被当做一种资本为少数人所掌握时就成了一种牟取私利、剥削他人的工具,成了剥夺他人自由发展的手段,使人为科学技术所奴役,导致人的异化;当它被滥用于征服自然时,它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的生态平衡,从而危害人自身的生存以及子孙后代的发展;当人们把科学技术作为把握世界的唯一准则,它也就成了一种“宗教”,从而排除了反映人类精神需要的文明成果——人文文化,导致人的发展的缺失,社会精神层面的失落,人在精神上变得“无家可归”。如果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考察这个问题,其中最主要一点就是要对学生施加全面的科学文化教育,不仅要使他们获得科学的知识,获得科学技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具有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念,得到精神的熏陶。美国哈佛大学实行的核心课程,我国台湾省各大学实行的通识教育,我国大陆大学尝试的人文素质教育等,这些教育方式的实行既满足了人们对职业追求的需要,又满足了人们对人文精神的需求。当然,这种协调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客观上的对立。比如,为了迎合社会分工,增强学生的职业造就性,不得不开设一定的专业性课程,要求学生达到专、深、精;为完善学生人格,又不得不开设一定的人文社会综合课程,要求学生达到广、博、厚。而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人的精力也是非常有限的,既要专、深、精,又要广、博、厚,这对于生活在社会分工盛行的当今时代的任何个人来讲,都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当代大学生应该而且能做的就是尽一切可能协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而收“鱼和熊掌兼得”的双赢效果。作为专门培养人才的场所,高校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改变“半人教育”性质的专才教育,实现科学技术素质与人文素养的全面协调发展,走进教育的“全人时代”。从上世纪末发展至今,人们逐渐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整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要让科学文化纳入人文因素,也让人文文化接纳科学精神,创建一种科学人文主义或新的人文主义。杨叔子指出,“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人文中有科学的基础与珍璞;同样,没有人文的科学,也是残缺的科学,科学中有人文的精神和内涵……科学,求真,一定有求真的责任感;人文,求善,一定有求善的责任感。两者交融,无疑会形成坚不可摧的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感”[2]。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扬州 人文 包容精神
精神是城市之根本,也是城市之灵魂。我们要将历史沉积下来的精华充分地加以吸收和利用,形成城市精神的核心凝聚力,从而促进其更好更快地发展。
1.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浓厚的地域特色展现扬州的包容精神
扬州拥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文化传统而依然生生不息,经历了数代的繁荣又曾几度被毁灭的沧桑风云而宠辱不惊,泰然自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造就了扬州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富于创造性和开拓性的精神。
1.1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特色
1.1.1文学上的雅俗共赏
扬州的文学创作源远流长,名家辈出,据初步统计从汉末陈琳至现代朱自清,名扬全国、有著作广传者就达200人以上,传世文学书籍不下千部万卷,诗歌、散文、小说、戏曲、文学评论等方面均有硕果,民间文学也有丰厚的积淀,其民间文学种类丰富,有神话、传说、故事、寓言、笑话、歌谣、谚语等等。如此之多的文学样式并行不悖、相互促进。
1.1.2学术上扬州学派的集大成
扬州学派形成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继吴、皖两派汉学而起,在经学、小学、校勘学等方面都有突出成就,其研究成就将乾、嘉汉学推向巅峰。
1.1.3艺术上包容多种形式
扬州的文化艺术延绵不断,种类众多,有曲艺、戏剧、音乐、舞蹈、绘画、书法、篆刻、摄影等多种艺术形式,其中以书画、曲艺、戏剧成就最高。
1.2兼容南北的人文地域特色
扬州地处南北交通的枢纽咽喉,自古以来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均受到各地文化和地域特色的影响,集百家之长,包容万象,融合四方。
1.2.1工艺品,集南北技艺于一身
扬州拥有很多由现存民间工艺制成的工艺品,例如螺钿妆成翡翠光的漆器、琢磨人间新辉煌的玉器、一剪之巧夺神工的剪纸、顿使楼台增灿烂的彩灯、小中见大景色稠的盆景等等,其中以“南秀北雄”的漆器和“清、精、雅、健”的玉器最为有名。
1.2.2园林,集南北风格于一处
陈从周先生曾经说过,“园林分南北,景物各千秋”。扬州园林则集徽州风格、苏州风格和北京风格于一身。明清时期,徽商在扬州大规模建筑园林和住宅,苏州的匠师因为舟船之便来扬州修建园林的也颇多,当地官员为了取悦皇帝修建了许多仿官式、京式的高大园林建筑,由此,扬州园林较北方园林,少了几分登高望远的阔大气象,少了些许金碧辉煌的皇家气概,更少了一览无余的旷达气息,而多了回环曲折、柳暗花明的精巧布局,衡宇相望、门窗轩豁的宽阔胸襟,精雕细琢、陈列高雅的文化氛围。与南方园林相比,扬州园林虽然也有文气、灵气、秀气,但少了几分雕琢和繁富,多了些许质朴和简洁。我们不得不为扬州园林气势浩大而又温柔细腻的特色拍手叫好。
1.2.3饮食,会南北口味于一炉
扬州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东濒大海,西接皖北山区,域内古运河纵横南北,水网密布,地势平坦,是“物产之饶甲江南”的鱼米之乡;扬州历史上几度兴衰,其盛时,各地达官贵人纷至沓来竞相斗富,其衰时,无论名门望族还是贫民百姓,都举家迁徙他处。这样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历史变迁形成了扬州独特的贯通南北的特色饮食。
1.2.4城市,融南北之人于一地
自古以来,扬州就是南北交通的要道,吴王夫差开邗沟,隋炀帝开运河贯通南北,处于水运枢纽处的扬州自然成为经济高度发达,各路商贾往来贸易的集散地,大量外来人口涌入扬州。扬州曾容纳过多少大江南北的文人墨客、大贾商旅以及黎民百姓,从没有人因穷困而被这座城市遗弃,无论兴盛或衰败,扬州一直以仁义道德的博怀迎接着四海来客。
2.当代扬州人文的包容精神所面临的危机以及原因分析
从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两方面来看,扬州自古就拥有包容精神的深厚底蕴,但与过去相比,从人们的思想意识到行为举止,从日常生活到旅游休闲,人文的包容精神都在逐渐淡化,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扬州人文的包容精神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2.1改革开放之后,市场化的冲击淡化了人文精神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化机制日趋形成,自由竞争与交流已成为一种主流趋势。省际间的交流不断完善,区际间的联合逐步形成,国际间的往来也日渐频繁规范,多种文化正走进我们的生活,许多新的文化正在形成,固有文化正在面临这些文化的严峻挑战,扬州这个处于长江三角洲,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城市,原有历史文化积淀下来的人文精神同样受到威胁。
首先,大众文化在中国迅速崛起。人们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接受着大众文化越来越频繁和猛烈的冲击。人们不断地以产业的形式生产着大众文化,享受着大众文化,消费着大众文化。
其次,外来文化迅速兴盛。在扬州这座融八方之人于一处的城市,外来人口众多,其它省市和国家的人口以各式各样的社会角色在扬州生活,随之而来的各地文化齐聚在此,一种文化形成一种精神,各种精神的汇聚,使扬州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受到了巨大威胁。
再次,市场化机制的形成,人们的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化,文化也具有了商品性。“无利不起早”成为当今人们都不陌生的一句话,做任何事只图一个“利”字。教育也逐渐实用化,从孩子的培养上就已经陷入了一个“唯利是图”的误区,人文精神不被重视,包容精神更无从谈起。
最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原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就是一组相对的概念,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崇尚一种科学的精神,而忽视了人文的精神,以科学技术精神中的理性所表现的文化产品“整齐划一”,生产和消费不断重复,“把因循守旧的行为模式当作自然的令人尊敬的合理的模式强加给个人”,扼杀了人的个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用量和质来区别一切事物使得扬州人文的包容精神无从体现。
2.2人们对包容缺乏正确理解
现在的扬州,外来文化带来了新的意识和理念,造就了与以往不同的文化和地域风格,体现在文学、艺术、园林、饮食等各个方面。外来的文化固然应该借鉴,但不能够全盘接纳,我们应该学习鲁迅的“拿来主义”,取其长者,为我所用。
包容和吸纳天下人才,宽容和学习各种先进文化的城市风格,倡导容纳世界的宏大气量和向外开拓的进取精神。扬州人文精神中的包容乃是一种“各美其美,以美为美,美美与共,是为大同”的精神。
2.3当前扬州在城市人文精神建设方面存在问题
首先,人们对城市人文精神建设的内涵,扬州建城历史与人文精神建设的关系,城市人文精神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点还缺乏明确的认识,尚未形成浓厚的人文文化氛围,人文建设相对于经济、科技、社会等方面的发展还比较滞后。
其次,硬件设施建设不足。各种文化、艺术、体育、休闲等公共硬件设施与扬州建设国际化旅游城市的目标要求相比,与知名的文化名城相比,仍存在不少差距。
第三,扬州引进的文化艺术人才,与现实的发展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质与量上的差距,尤其是近年来高端文化艺术人才出现流失现象。
第四,社会科学尤其是人文科学的研究机构、研究力量、研究成果上存在明显不足,尤其是结合扬州城市发展历史开展城市文化、城市人文精神的研究有待加强。
第五,城市人文精神的凝聚力建设不足。扬州人文的包容精神与上海的“海纳百川,追求卓越”,与杭州的“精致和谐,大气开放”和大连的“创造、创业、创世”等城市精神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3.扬州人文包容精神的建设
据上面分析的扬州人文包容精神所面临的危机和原因,提出本人的几点关于扬州人文包容精神建设的意见:
3.1文化层面
首先,针对市场化带来的文化冲击,应加强对扬州市民的历史文化教育,把人文教育落到实处,鼓励不同的思想学术流派的产生、发展和争鸣,而不是互相侵蚀;为市民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足够的公共空间,促进文化沙龙、文化艺术流派的自由竞争和发展。
其次,加强对扬州历史文化艺术研究的力度,重点研究与扬州人文精神相关的方面。加强高端历史文化艺术人才的引进、使用和管理,使扬州成为高端文化人才的栖憩地。加强文化艺术团体的建设,包括高等学校及学术研究机构,为其进行历史文化艺术研究提供充足的资金、技术及其他必要条件。
3.2意识层面
针对人们对包容精神的错误理解,应进一步营造加强扬州城市人文包容精神建设的宣传舆论氛围。各新闻媒体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大力加强扬州人文包容精神建设的宣传,开办专栏、举办讲座、利用网络等各种形式,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出版单位等也要有计划地组织力量研究出版人文建设方面的图书、读物,从而形成浓厚的扬州城市人文包容精神建设的宣传氛围。
3.3制度层面
结合扬州实际,出台相应的文件和政策措施,形成有利于人文包容精神发展的软环境。制订和完善符合实际的城市人文包容精神建设的发展规划;制定吸引各类文化艺术人才尤其是高端文化人才的优惠政策,开通便利通道;采取各种措施,留住各类文化艺术人才,使其多出成果、多出精品。
3.4城建层面
首先,在扬州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加大引入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使其与扬州包容精神的文化及地域特色得以有机结合、弘扬光大。在扬州公共绿地、旅游景点等空间合理建设一批具有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华诗词主题园,增设能够表现扬州人文包容精神的书法碑林、石刻等,使广大市民在休闲、旅游时能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文包容精神潜移默化的熏陶,并使之成为扬州历史文化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其次,加强文物保护和博物馆建设。加大文物保护开发和博物馆建设力度,尽快出台扬州文物保护的地方性法规;采取切实措施,鼓励社会及民间力量兴办各类博物馆,为方兴未艾的民间收藏提供展示、交流和鉴赏的便利,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种类的特色收藏文化;组织力量编撰有关扬州历史文化的简易读本丛书,形式力求通俗易懂、简明扼要。
参考文献:
专著:
[1]许少飞,扬州园林,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
[2]韦明铧,扬州掌故,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
[3]朱福,扬州史述,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
[4]曹永森,扬州风俗,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
[5]马家鼎,扬州文选,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
[6]曹永森,扬州特色文化,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
[7]陈肖静,扬州文化与旅游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论文:
[1]赵昌智,试论扬州文化的特点,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12月第21卷第4期
[2]冯俊,提倡人文精神、弘扬人文传统,学术界,2006年第1期
篇5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作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有过硬的临床实践技能。临床技能学是每一位临床医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门临床实用课程,包括病史采集,病例分析,内、外、妇、儿等学科中的临床技能操作部分等内容。授课的主要方式则是在各种医学模拟人上进行各种如腰椎穿刺术、胸膜腔穿刺术等临床操作技术。由于整套教学均在实验室中的医学模拟人上进行,同时,授课教师只注重讲授操作技术的理论和操作手法,忽略了医学人文教育,导致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严重缺乏。在临床技能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刻不容缓。
二、医学人文教育在临床技能教学中的应用
(一)在理论教学中体现人文精神。《绪论》是一门课的开端,也是一门课的缩影,是学生对《临床技能》的初次接触。《绪论》课讲授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本门课是否产生学习兴趣和强烈求知欲望。“传授知识———接受知识”的教与学模式仍然是目前我国大学的主要教育模式。这种教与学的传统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医学生在将来的实习与工作中就会出现医学人文素质不高的现象。将医学人文教育融入到临床技能教学中,对于医学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绪论》中重点讲述医生应有的救死扶伤、锲而不舍、崇尚科学的精神。
(二)在实训教学中体现人文精神。临床技能的教学,除了课堂讲授、实验室教学外,还要进行各种临床技能训练。人文精神的培育,不是知识教育,而是素质培养、人文精神的获得与提升,需要通过实践逐渐去体验感悟。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真正理解人文精神的内在涵义,在耳闻目睹中亲身感受和体验人文精神,从而产生丰富的人文情感。一是实训基地人文精神建设:在实训教室内及走道悬挂国内外名医照片,事迹介绍等,以及一些医学名家的格言,这些精神层面上的建设,可使医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完善实训教学大纲,重点通过情景式互动教学促使学生人文医学理念的建立。二是在实训教学中增强学生的主动性:这是学生实践人文观的重要途径。尽可能给予学生机会主动参与。每2~3人为1个学习小组,通过在多媒体电子模拟人教学区、操作训练区进行身体评估的练习,教师应当给予相应的指导,使学生能够在模拟的情景中模拟或描述如何运用评估技巧采集病史、医患沟通、身体评估等。
(三)在考核中体现人文精神。对于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进行评估。一是理论考核方式的多样化,通过设计不同的题型,做到对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的全面评价。如果你是一位儿科医生,在给1例患儿腰穿时由于患儿哭闹不配合,导致穿刺失败,患儿家属对你意见很大,态度恶劣,面对这种情况你如何去做?请把你的处理方式以及这么处理的理由写下来。二是完善操作考核标准:包括医生素质(分仪表、仪容、行为举止、语言态度);操作前对患者、环境的评估;操作后评分(操作效果、医患沟通情况、患者反映评价);中间操作步骤不过分强调标准化,总体要求原则是舒适、安全、有效。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有研究显示,应用ECS模拟人教学中,由于医学生所扮演的“医疗小组”抢救不当,导致“患者”(ECS模拟人)死亡,参与学生易产生难过的心理情绪。这表明对可塑性极强的医学生稍加正确引导,即能取得良好的人文关怀教育效果。以胸腔穿刺术为例,医学生扮演操作者,将模拟人当成真实患者,从进入病房开始融入医学人文教育。首先,仪表端庄,态度和蔼,进入病房。从容自信地面对患者,向患者自我介绍,交待病情,解释做此项操作的目的和意义,并让病人签好手术知情同意书,以取得患者的配合。在摆穿刺时,对患者动作轻柔;在胸部叩诊时,需搓热双手后再进行;打麻药时,应向患者解释会“有点疼,请尽量忍耐一下”。在穿刺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与患者进行沟通,同时手法要尽量轻柔。操作完成后,要向患者交待注意事项,并帮助患者整理衣物和被褥,同时要感谢患者的积极配合。本例着重体现了医学人文教育融入临床技能教学后的效果。过分强调人文精神而脱离技能教学本身,会使学生觉得这不是上临床技能课。介绍人文精神应该自然地从技能教学中引出。
篇6
人文教育,就是让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得到人性层面上的促进和提高,同时塑造出理想的人格品质,并且让教育成果充分体现出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归根结底为人性教育,其核心宗旨就是人性涵养与人文精神。因此,人文教育的基础价值就是对学生人格与精神的培养。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的文化素质、思想品质以及理论道德得以充分提升,让学生懂得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合格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样能让学生了解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从而充分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二、实施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1.语文所涵盖的人文精神
语文教材如同一部百科全书,包罗万象,包含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等多个领域及诸多层面。特别是人文内涵丰富多彩且寓意深刻,不但有追求真理的孜孜不倦精神,更有对国家利益与社会尊严的誓死捍卫,反对黑暗势力,不畏,见义勇为,爱憎分明,还有对社会的奉献,为人民服务的舍己精神,自力更生的奋斗精神,刻苦勤奋的钻研精神等。总之,语文教材中包含了各式各样的人文精神和情怀,这些都值得学生们深入学习和效仿。
2.语文课程性质规划和要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而且对人非常重要,这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是人类需要的学习工具,而且还体现了它的人文性质,属于语文课程的基础所在”。语文教学同时具备了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因此,语文教学不但要为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技能,提升他们的语言理解运用能力,同时更要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内涵,并且注重学生身心素质的提升,不仅让学生增强自身的语文知识技能,同时还让他们具备较强的审美能力和深入探索精神,最终让其拥有充分的科学文化素质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为拓展自我个性和精研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顺应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的需要
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这最终使得物质的自身价值持续高涨,而其精神价值却出现了一定的缺失,其核心就是人文精神的缺失。人文精神价值需要弘扬和传承,这是基础教学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高中阶段,人的个性与心智正处于逐步成熟阶段,是加强人文精神教育的理想阶段,所以,将学生培养成具备人文情怀的高素质人才,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也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教育理念与人文教育中的“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不谋而合,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就一定要顺应时代需要,还要与社会发展观相吻合。
三、人文教育的渗透必须时刻留意学生的心理变化
可以肯定的是,高中语文教学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人文精神,教师完全可以根据自己视角来进行观察,从文章里解读出蕴含的人文精神。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想要渗透人文精神教育,就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变化,以便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教程内容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而且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们可以提炼和升华自身的精神世界。杨绛先生的散文《老王》,重点讲述社会上所有人都是平等的,而每个人的人格都应该受到别人的尊重,虽然每个人的人生境遇有所差别,这与人格无关。通过本文我们可以了解到,作者对于拉平板车的老王发自内心的尊重,对老王生意的照顾,尤其是两位先生发自肺腑的平等观念———“人家上门了,没能请他坐下来喝杯茶,真实感觉很抱歉”。再看看我们现如今的许多人稍有点财富,稍有点社会地位,就理所当然地判定自己高人一等,对这篇文章中所展现的人文精神,就是对这种负面社会思想有力的抨击。这能使学生们从中学习正确的交往理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最终能够用客观的眼光去看待这些社会上的负面因素。很明显,处于人生成长关键时期的学生们绝对需要这种正确人文精神的洗礼。
四、人文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路径选择
1.教师的人文素养须提高
教师的人文素养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教师是课程教学的关键,也是教学进程的组织者与引导者,他们是人文精神的传递者,因此必须发挥自身人文精神的示范作用,必须综合提升人文精神素养。教师人文素养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人文教育的开展实施。所谓人文素养,其实就是教师平时自我人文精神的集中展现,其中包括情感模式、性格模式、道德模式以及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深化教师与其他职业的区别,其实就在于对学生生存与发展的关心程度,这也被定义为教师体现人文素养的核心所在。而对于该核心部分起到支撑和作用的,其实就是教师对人文知识教育与人文精神的理解程度。所以,如果教师想要实现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务须始终学习人文知识,持续提高自身人文价值,而且人文教育的方式方法也要不断改进,以求达到人文教育的精益求精,这也是高中语文教学阶段实现人文培养教育的重中之重。
2.教材中人文教育元素须深入挖掘
从文化多元化角度来讲,对于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工作必须提出更多要求,以求达到学生应用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创新探索能力的提高。首先,教师须对课程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充分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将教材作为教学依托,方可有效挖掘课程教材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与核心观念。其次,教师还要将人文精神充分融入教学课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文章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并引导学生深入作者的精神世界,切身感受作者的品质与胸怀,让学生立足社会,展开联想和反思,这样方可实现学生人文精神的学习目的。另外,还要丰富学生的时代气息,不断拓宽教学领域,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并从中渗透人文思想教育,以求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观念意识。
3.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有利因素
语文课程本身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其中的人文精神必须将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充分融合,方可实现最佳效果。而在此类多元化教学方式中,多媒体形式的教学方式优势明显,它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广泛,始终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如果高中语文应用多媒体技术,学生在充分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还会对文章中的人文价值精神产生更为深层的认知和了解,从而更加准确地揣摩作者的心路历程,学生更是体会透彻,最终也让人文教育的培养实施收到奇效。
五、总结
篇7
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真和善又都导致美。从古希腊起,随着几何学的美妙结构和精美推理的发展,人们就把数学看成是一门艺术———思维的艺术和抽象的艺术。但是,数学之美是抽象的,它隐藏在人们的视线之外,一般人往往难以察觉和感受到。数学之美是深刻的,它已融合到思维和抽象之中。庄子说:“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是对数学研究的高度概括。数学的美与真是相伴的,判美是为了求真,析理也在塑造美。关于什么是美,人们说法不一,有人说,美是自由的象征。也有人说,美是一种价值体验;美是一种和谐;美是一种境界和状态等等。罗素说:“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则具有……至高无上的美———正像雕刻的美,是一种冷而严肃的美,这种美不是投合我们天性的微弱的方面,这种美没有绘画或音乐的那些华丽的装饰,它可以纯净到崇高的地步,能够达到严格的只有最伟大的艺术才能显示的那种完美的境地,一种真实的喜悦的精神,一种精神上的亢奋,一种觉得高于人的意识———这些是至善至美的标准,能够在诗里得到,也能够在数学里得到。”[3]146关于数学的美学观,古往今来,有许多数学家、哲学家、科学家对此均有论述,其中,英国数学家哈代在《一个数学家的辩白》一书中写道“数学的美很难定义,但它却像任何形式的美一样的真实———我们很可能不知道什么才算是美的诗,但这丝毫也不妨碍我们在朗读一首诗时去欣赏它的美。”[3]150我国著名数学教育家徐利治教授对美的论述是:“美是无限多样的事物共同内涵和本质属性,或者说是客观事物形象中那些能激起人的美感的属性。”[3]146数学之美通常用统一美、对称美、简洁美、和谐(协调)美、奇异美来概括或体验,而数学美的本质在于数学思想深刻之美,数学的审美和美感拓展人们的审美空间和美感体验,数学的审美将对美的追寻延伸到理性世界,数学的审美意向和美感体验渗透在数学认识活动的对象、过程的交互以及发生在理性探索的情感过程中。
数学具有独特生动的审美价值和美学意蕴,学会从数学中感受或欣赏到潜藏在理性世界深处的数学美,与艺术的欣赏比较,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素养。在人类活动中,人们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世界,用美的尺度来衡量一切,数学也不例外。从根本上讲,美是以审美和美感为前提的,审美与美感是一种比一般意义上的思想更为深刻的思想,是一种深刻到超越意识的思想。从美学的内涵来说,如果单纯从学科的发展需求来看,可以说是一种社会意识的标准,美的数学才能在世界上找到永久的地位。如果单纯从个人的精神需求来看,应是一种心理活动,艺术美给人的生命带来更多的是愉悦成分,而数学美则给人的生命注入的是更深邃的意义。正是这种美,使人对数学内涵的探求持久不断,所体现的深刻的审美和美感思想是数学具有的人文价值之一。正是这种价值,使得人的思想得以运用到至善至美的程度,从一定程度影响着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因此,数学同艺术一样,都是人类最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数学在其理性探索过程中展现的独特的艺术特征和美学意蕴,为数学添加了深厚浓郁的人文色彩,使数学美成为科学美的一个典范,体现的是科学性与人文性、艺术性的内在统一。所以说,数学美是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在内的所有科学的共同美,数学的真善美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二、数学人文精神是连接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纽带
数学曾经被毫不怀疑地视为自然科学,这是因为数学源于自然科学又服务自然科学,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数学现在也从人文、社会科学中获得课题,也与人文、社会科学结合并为它们服务。可以说,数学实际是介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或者说数学是自然科学中最接近人文科学的学科。在以整个人类文化为文化基础的视野下,数学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质上就充满一种人类的理想和激情,它与人类的文明进步和自身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数学人文精神是连接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纽带,站在人文精神的高度,这个观点对于在高职数学教育中(特别是素质教育)确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素质教育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加深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理解。克服把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划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认为科学世界只追求纯粹的客观性、确定性、严密性和精确性、科学文化只是具有工具的价值、科学活动与整个人类的其他文化活动是分离的看法。同时,超越将人文精神与文人精神或人文科学的精神等同、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对立的观念。事实上,科学精神同艺术精神、道德精神等其他文化精神不仅在追求真善美的崇高境界上是相通的,有些精神,例如创新精神,既是科学精神又是艺术精神;为人类造福的精神,可以说是科学精神,也可以说是道德精神等。因此,在科学精神和其他文化精神之间,并不存在截然的分界线,人为地将二者分离和对立,都是对科学精神和人为精神狭隘的理解。
(二)数学人文精神为连接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架起了桥梁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不仅是整个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始终是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因此,作为科学最深层、最抽象的理性形式———数学,它与音乐和绘画一样,都是人类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在内的所有科学的共同语言和精神财富,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数学的贡献在于对整个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科技)水平的推进与提高,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滋润,对经济建设的繁荣,对全体人民的科学思维与文化素质的哺育,这四个方面是极为巨大的,也是其他学科所不能全面比拟的。”[3]70。不同的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满足同样的数学定律,遵循同样的数学规律,这一事实在本质上反映出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在数量关系上的类似、关联和同一性。正是这种普遍的数学规律的存在,通过人类共同的语言———数学语言,把各种不同的文化联系在一起。由此可见,数学精神作为科学精神的典范,数学人文精神是沟通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是连接通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桥梁的纽带。
三、高职数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
关于数学的人文教育问题长期被忽视。人们常常用功利(或实用)的观点看待数学,将工具价值或应用价值看做是数学的唯一价值,将人类文化区分为科学与人文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使得人们难以看到数学的人文精神及人文价值。当前,高职数学教育在围绕服务专业,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的导向下,其教育和改革基本上是向着以应用为目的工具价值的单一维度发展,而忽视了数学的其他价值。正如爱因斯坦所言:“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4]数学的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数学文化体现的最根本的一种精神,作为人性的本质特征,它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意义。站在高职素质教育的视角看,数学的人文教育具有与专业技能教育同样重要的地位,它对于培养高职学生的数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一)树立高职数学人文教育的新理念,促进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教育有机融合
数学人文精神内涵极为丰富,它由数学家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与献身精神、自由探索的精神、批判与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与合作的精神、恪守科学家行为规范的道德精神等等在内的许多精神汇合而成,而这些精神都具有深刻的人文意义和人文价值。这种精神对学生的人格养成、精神的教化是不可或缺的,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在高职数学教育中要体现数学人文精神和开展人文教育,相应的数学观和数学教育观念的变革是十分必要的。从历史和现实来看,数学发展的历史贯穿着现实需要与理性探索两股动力,数学教育的目的贯穿着作为工具、应用与真善美的两种追求。但是长期以来,传统或现代意义上的数学观是单一实证化的数学观。在高职数学教育中确立的是工具价值或应用价值单一的数学教育目标。工具价值或应用价值教育不应该是高职数学唯一的教育维度,高职数学还应有另一重要的教育维度,即关注人的科学素质教育、数学素养的培养。
在高职数学教育中,数学的工具价值或应用价值的重要性理应强调,但是,当这个维度只是向单一维度发展,变成过度工具化或应用化,而人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遭到淡化乃至遭到忽视的时候,问题就可能变得严重了。其后果势必大大忽视和削弱对人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关注的维度,导致人向单一维度发展,使学生们失去了同人类另一半文化的接触,使高职数学教育变得越来越离开人的心灵世界、失去其最深刻的数学人文精神的教育意义,最终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高素质是核心要素,其内涵依然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因此,我们要转变高职数学教育观念,致力于追求一种包括科学与人文在内的综合数学观。这就要求在高职数学教育中树立人文教育的新理念,这种新的数学观和人文教育理念的宗旨是:高职数学教育要展现数学文化的人文内涵,把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作为一个重要目标。使学生了解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精神,学会用数学的理性思维观察世界。使学生在真、善、美等各个维度上达到对于数学的感知、欣赏和修养,并能够把这种数学素养全面的转化为对于其他学科或现实生活有益的能力或技能,使数学真正成为学生内在的文化素质,促进德育、智育、美育全面、终身持续发展。这就要求高职数学教育在课程的改革与建设中:要体现数学教育的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要有利于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教育有机融合,并从其理论和实践层面上,以数学及其教学为载体和媒介,建立科学思想和人文思想之间的教育通道。
(二)开设数学文化课程,建立科学思想和人文思想之间的教育通道
篇8
一、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教育是时代赋予教育的使命
科学精神是人类在漫长的科学活动中形成的被人格化的精神和人格力量,是激励人们探索和掌握科学知识、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灵魂和动力。
人文精神,指的是一种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它关注人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道德和文化传统,关注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终极关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向来存在着一以贯之的人文精神,即以人为核心,融天地万物与人为一体,把人的伦理精神、道德情感的提升与超越放在首位。
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两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尽管各有侧重,如科学精神强调科学的重要性,而人文精神则重视人类文化的重要性,但由于科学的最高目的是追求真善美,因而两者在精神实质和深层底蕴上是沟通和互补的。许多杰出的科学家都具有浓厚的艺术兴趣和较高的审美修养。玻恩曾说:“我个人的经验是,很多科学家和工程师都受过好的教育,他们有文学、历史和其他人文学科等方面的知识,他们热爱艺术和音乐,他们甚至能够绘画或者演奏乐器。”这是合乎事实的,他本人演奏钢琴,可以与管弦乐队一起演奏协奏曲。此外,爱因斯坦是小提琴手,普朗克是钢琴家……
但回头审视我们的教育,不能不遗憾地看到巨大的差距。在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目的的“应试教育”模式中,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沉重的课业负担使他们疲于奔命,机械的灌输和训练把他们变成知识的容器、考试的机器。奥妙无穷的大自然、充满理性之美的科学,在他们的眼中不过是做不完的题目和按方抓药式的实验。这种严重脱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科学教育,其结果只能造成学生对功利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冷漠,最终将导致人性的失落。他们虽然熟练地掌握了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却未必真正地“理解”科学,对科学以外的东西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这种人是片面发展的人,是单方面的“工具人”、“半边人”。这显然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途径是在教育中实施卓有成效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教育。
二、科学教学目标中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教育要求的体现
初中科学教学目标是:(1)使学生学习科学基础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科学与其他学科以及科学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关系;(2)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创新意识,结合科学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其中“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科学精神教育目标的体现;“了解科学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关系”以及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和品德教育等,就是人文精神教育目标的体现。可见,科学的教育目标绝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而且要全方位关注科学对人的个性、品质、好奇心、求知欲、创造性、同情心、人生观等多方面的培养,让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自然观、世界观、价值观与审美观。
三、贯穿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HTK]1.教师要求真务实,做好表率,体现科学精神
我国科学家钱三强说过:“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是一个人优良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人成就事业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他们的知识和能力,甚至可以说更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实事求是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课堂中的争论、波折,甚至错误,都可以成为生动的教育资源。例如,我在讲到《导体和绝缘体》时为了说明酸碱盐溶液是导体特意做了一个实验:我一边打开一瓶浓盐酸,一边讲解:“大家看,我一打开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就有白烟生成,证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它的导电性能如何?话音刚落,一个学生就举手说:“老师,您讲错了,瓶口生成的是白雾,而不是白烟。”接着,他理直气壮地讲解了“烟”和“雾”这两个概念的区别。我真诚地道歉了:“由于老师不严谨,犯了一个不该犯的错误,非常感谢你把错误指出来,并向大家做了如此清晰的解释,科学是求真、求实的,希望大家以我为戒。”刚说完,全班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学生们的脸上写满宽容和理解。接着我给大家讲了柏拉图“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故事。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求真务实、实事求是,这就是我们教师对待错误应有的科学精神,这样的科学精神必然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HTK]2.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从挖掘课程的人文资源入手
在《科学》学科中,人文精神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而教师是实现这一要求的关键。首先,教师要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从各方面发展自己的人文意识。其次,教师要积极挖掘课程的人文资源,精编习题。例如,在“物态变化”中这样写道:“初冬,一夜之间,小城变成了冰清玉洁的银色世界。落光了叶子的树枝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在阳光下,耀人眼目。树上的枝条在风中摇曳,不时飘下点点冰晶,宛如晨雾漫卷……自然界中这样奇特的现象举不胜举,真可谓千姿百态。那么你知道物质存在哪几种状态,这些状态之间如何转化吗?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形态各异的物质世界吧。”散文诗一般的语言清新流畅,使人充满遐想,体现了科学和文学的融合。又如对“运动的描述”中写道: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画家用形和色彩描绘运动;音乐家用旋律和节奏表现运动;这些内容与传统教材相比,有着明显的变化。对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和挖掘。
四、科学教学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教育结合的有效途径
[HTK]1.加强科学物理学史教育,用物理学家的完美人格感召学生
[JP2]物理学史是人类文明宝库中璀璨的瑰宝,整个物理学史就是一部由一代又一代杰出的物理学家用他们的光辉实践谱写出的闪耀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灿烂光辉的壮丽史诗。历代物理学家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所表现出来的求实精神、献身精神、怀疑精神、创新精神,在科研和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虚谨慎、真诚合作、淡泊名利、与人为善的优秀品质以及他们对人类对社会高度的责任感等,都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他们身上完美结合的体现。在基础科学课程中,科学教材根据学习内容介绍了众多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牛顿、法拉第、麦克斯韦、普朗克、玻尔、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等,每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都联系着震撼人们心灵的故事。教师在进行有关内容的教学时,不要仅仅停留在他们对科学的贡献,更应着力揭示他们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人类进步的影响。物理学家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教育的宝贵素材,在教学中应给予充分的重视。[JP]
[HTK]2.重视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功能
研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具有重要作用。首先,研究性学习的交互性使其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规范意识、个人责任感、团结协作精神都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学生个性和操作能力的差异,有的快,有的慢,有的动作灵敏,有的操作失误,有的忘带工具等。这些都要由学生互相帮助去完成。我们及时表扬帮助他人的学生,从点点滴滴的教育逐步培养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群体意识。实验结束后,指导学生做好器材的整理、保管、清洁工作,这同样是对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培养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应尽量采取探索形式,避免“按方抓药”、“按图索骥”的做法。教师也不能仅满足于学生“发现”了物理规律,还要善于提出富有探索意义的问题,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解决。实验过程中,学生只有付出坚强的意志,足够的细心,一丝不苟的操作,才能获得成功。常常有学生为了拼凑数据而弄虚作假,去修改原始数据,实验失败了不去寻找失败的原因,总结失败的教训,而是掩饰、推托。这时,需要我们老师更多的鼓励和引导。如果学生在实验报告中能认真地找出原因,诚实地说明过程的疏忽或错误,我们仍然给予较高的评价。在失败面前,鼓励他们在科学的道路上保持良好的心态。
其次,研究性学习课程内容大多与社会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诸如环境保护、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技术发展等,通过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加以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社会的现实与未来的人文关怀及有志于将科学造福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而这都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
再次,为了充分发挥研究性学习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教育中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独立思考、大胆假设、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解决问题。
总之,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形成乐于合作、善于合作的良好品质;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他们谦虚谨慎、真诚合作的精神;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逐步形成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自我意识;启发学生对滥用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做深入的思考,提高学生用科技造福人类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基础。
[HTK]3.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的身心在充满人文关怀的环境中健康发展
教师应努力塑造以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师德为核心的、内在的、具有亲和力的人格形象,成为学生心目中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为一体的“形象大使”。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应尊重和信任学生。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扬民主,让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善于发现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发现和保护他们灵感的每一个微小的火花。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由衷的赞誉、热情的鼓励、耐心的启发、诚恳的批评,甚至一个会心的微笑和一句幽默的玩笑,都会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使他们如沐春风,在老师营造的和谐氛围中身心健康地成长。
五、结束语
篇9
高职学生由于入学文化课基础弱,大部分高职院校重视技能操作培养,忽视人文精神熏陶,普遍存在学生动手能力强、人文素养弱的现象。我国传统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人文精神内涵深厚。日常教学过程中增强对高职学生儒家思想教育,提升他们的人文内涵和素养是高职教育中人文精神培养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人文精神;儒家思想;高职教育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社会对有一技之长的高职学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许多高职院校加足马力扩大招生,因此高考分数较低、文化基础较弱的学生大多被高职院校录取。后续高职教育中多数老师、家长和学生认为只要掌握好技术就不怕找不到工作,因此偏重专业技术的学习而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形成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匮乏的普遍现象。
一、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精神匮乏的主要表现
(一)自卑心理比较严重高职学生属于大专层次,录取分数比较低,基本上200分左右即可被录取。由于高考分数比较低,与本科同学相比有差距,导致大多数高职学生有自卑的心理。根据目前我国高招程序,高职录取在本科院校录取结束后,有的地方甚至在中专录取后,这使得社会上很多人对高招政策有误解,认为高职学生比本科甚至中专学生低一等,这些误解和偏见进一步加深了高职学生的自卑心理。
(二)自理能力弱,自控能力差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且家庭条件比较好。据我校不完全统计,约85﹪的学生是独生子女,约44﹪的家庭在当地属于中等以上收入,贫困学生只有不到2﹪。由于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学生在家里备受溺爱,相当一部分学生自主能力弱,缺乏自我生活能力。进入高校以后,得不到家长的照顾和呵护,一部分学生甚至基本生活不能自理,自控能力差,经常迟到、旷课,违反学校纪律,对于遵守学校规范管理意识薄弱。
(三)集体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性差由于高职院校的很多学生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在家备受家长的宠爱,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从小就养成了任性、占有欲强、自私自利的坏习惯。同时大多数独生子女由于缺乏和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环境,造成部分学生喜欢独来独往,集体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性差,缺乏集体荣誉感、不愿意接受集体的束缚,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强调自我价值,奉献意识薄弱。
(四)重智育,轻德育智育是具体的,有具体的考核标准衡量,而德育是抽象的,难于用一个规范的标准来量化。因此,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中普遍重视智育中技能教育,忽视德育人文素养的培养。社会上许多用人单位,在招收员工时往往只考虑招收对象是否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而不考虑是否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大部分高职学生产生了只注重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了人文素养培养的“短、平、快”的思想。从人才培养的长远角度考虑,人文素质教育的匮乏不利于学生今后进一步向“高、精、尖”专业技工方向发展。薄弱的文化底蕴使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不足,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学科视野受到限制,过重的功利导向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训练受到影响。[1]因此,真正提高职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应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构建人文精神,这不仅仅是学生今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由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需要。中国是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从某种意义讲中国传统思想即儒家思想,提倡积极入世,主张个人修养。在高职院校德育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高职学生的儒家思想教育,不仅可以培养他们人文思想,提升他们的人文内涵,也能够在专业技能提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
二、儒家思想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一)人际关系方面强调人本意识,注重对人的尊重人本意识是指尊重他人,推崇他人,弘扬人存在的价值和独立自觉的意义。孔子提出“仁”,倡导人应该有德性,对统治者要求立足于“富民”、“教民”、取信于民,“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认为人有了德性和理性,人才有灵性,有了灵性以后人才比万物高贵,人才是万物的主宰。因此,孔子说:“鸟兽不可与同群”(《论语•微子》)。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人性善来高扬人的价值,他认为仁、义、礼、智是人区别于其他事物而独有的。儒家思想认为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德性的修养确立起人的尊严和价值,每个人的命运都可以由自己主宰。
(二)社会文化方面强调有责任心和忧民意识儒家思想在充分肯定人的自由意志的同时,又注重激励人的担当精神和培育人的忧患意识。儒家思想的忧患意识是伟大的忧国忧民意识,不是个人的一己之忧。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都集中体现了儒家忧国忧民的思想。这种忧患意识使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向着认同现实的方向发展,并促进入世品格的形成。反过来这种认同和入世的品格又不断提升和巩固这种忧患意识。[2]
(三)自然关系方面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儒家思想认为宇宙是由“天”“地”和“人”三个元素共同组成的和谐美好的宇宙。天人合一是人和自然关系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的社会表现,就是个人与社会的统一,要做到个人服从于群体,即要从自己本心上体悟到个体与群体的统一性,人只是天地之间的一个组成部分。“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庄子•达生》),儒家认为人在自然界应该尊重自然规律,这样才能达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人的修行方面,儒家也提倡和谐“顺其自然”的理念。由于人会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诱惑,不能坚守做人的道德准则,因此人要排除外界欲望的蒙蔽,自觉履行道德原则,达到“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为政第二》)的目的,即要求做到克己复礼,战胜自己的欲求,使自己的心性及行为符合社会要求。
(四)自我修养方面主张力行意识与道德实践如果说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儒家着重突出“天人合一”,那么在人格境界方面,儒家特别强调个人道德品质的自我修炼。孔子主张君子力行,提升道德素养,要面向社会,服务于人民。儒家强调通过修身或自我改造来达到道德修养或道德实践的目标。“仁”是儒家所强调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独立人格的体现。郭沫若在分析《论语》中关于“仁”的各种表述后总结:仁的含义是克己而为人的一种利他行为。简单一句话就是“仁者爱人”。[3]儒家的这种思想主张人应该推己及人,先人后己,尊重他人;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追求理想人格。
三、儒家思想人文精神的价值分析
高职学生因文化层次、个人素质、人生阶段、社会风气等因素造成了他们人文素质不同程度的缺失,而这种缺失会对其个人发展、社会进步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传统儒家思想人文精神的实质是对人的思考,其内涵是对人自身价值、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与探索。学习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有助于正确地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在这种价值观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出优良的行为规范意识。儒家思想的人本意识、生命意识能够有效帮助高职学生正视自身的价值,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自己的能力,克服自卑心理,在实际行动中体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使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儒家思想中的“忧患”意识,强调作为人应该肩负起的责任,人应该与人类和社会共忧患。“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能够激起人们改造社会、变革现实的无穷热情,也有利于高职学生明确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培养前进的动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儒家思想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明确了个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有助于高职学生认清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明确集体、社会的重要性,摈弃个人主义思想,鼓励学生融入集体,与同学和睦相处,增强集体主义荣誉感。儒家思想中对于自我修养的要求,强调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性,通过“修身”、“内省”完善自我人格,有助于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健全人格,端正态度,具备良好的品格,从而成为合格的人才与和谐的个体。以儒家核心思想为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四、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构建
人文精神是以人为主体的精神,它是以人为对象的,一种对人的关注,维护人的尊严、价值和命运,对人类文化遗产高度重视,是对理想人格的全面发展的肯定和塑造。[4]构建人文精神,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于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和学生群体素质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然而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构建不能操之过急、一蹴而就,应该以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按照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循序渐进地开展。
(一)转变观念,树立人文精神教育理念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转变观念是构建学生人文精神的前提基础。很多学校负责教学工作的领导和教师认为高职教育就是教会学生一技之长,把高职教育误认为是“技术教育”。这种错误的理念导致了很多高职院校重视技能教育,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高职教育应该是培养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我们不能把高职学校当作培养“工具”性人才的工厂,要树立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教育理念。[5]在强调科学教育的同时,加强人文教育,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学校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创新实践能力。
(二)完善课程设置体系,加强人文知识教育开设人文课程是增加学生人文知识,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前提。人文课程广义上包括所有容纳人类思想,一切关注人类真、善、美,以人教育为教育主题,注重人类精神道德传授和强调处世原则的课程都可称之为人文课程。[6]狭义上的人文课程就是指文、史、哲等人文学科。学校教学领导可根据各高职院校教学特点和高职学生的情况,在以实用性、市场性为开课特点的基础上增加人文类、艺术类课程的比例,打破专业课“一统天下”的局面,可以多开设一些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加强儒家思想精髓的教育,如国学课的学习,重读中国儒家的传统经典《老子》、《论语》、《孟子》等,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通过对这些儒家典籍的学习陶冶情操、注重道德修养的提升,明确人生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三)改进人文课程教育方法,给学生人文关怀要充分运用教师的人格力量,在人文课程教学中融入授课者的人文情感,以儒家思想“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文关怀。这种教育方法不仅是教师内心情感的自然外泄,还应该是有计划、有目的对学生施加影响,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精髓。人文情感本身就是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在讲授人文课程时不仅要给学生传递文化知识,更要以身作则给学生关怀,帮助学生构建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价值的人文精神。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人文文化氛围人文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孟母三迁”的典故说明了文化熏陶对一个人成长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以文化为载体,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作为学生,一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中度过,因此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非常重要。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文化氛围,可以通过三种途径:第一、创造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例如开设第二课堂、举办人文讲座和读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让学生学到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扩展知识面,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第二、开展具有特色的校园活动。如各类体育活动、各种社团活动、舞会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增进友谊、学会共处、增强自信、完善自我。第三、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一个干净、整洁、有序的校园环境会促进学生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良好的公共道德。优美的环境也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审美情趣。在这种独特的校园文化熏陶下,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具有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价值观。然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开放的工程,它包含了高职院校建设中的多个方面,不仅包括基础硬件设施建设,还包括教师的文化素养、思想素质的培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的建立等等。因此,打造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校园文化需要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
综上所述,作为新时代的高职学生,不仅是产品的制造者,更是文化的承接者和传播者。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升级,我们不仅仅需要一般的产业工人,更需要创造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技术工人。新时期的高职院校肩负培养高素质技术工人的任务,因此将人文素质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核心,在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中给予学生正确的人文素质教育,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当前高职教育的目标。以儒家核心思想为指导,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助于唤醒学生的个人自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社会的进步,提高全民素质。
参考文献:
[1]文辅相.我国本科教育应当做战略性调整[J].高等教育研究,1996(6):13.
[2]龚平.儒家人文精神的现代意义[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4):27.
[3]蒋文学.儒家人文素养思想探微[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8(2):25.
[4]谷声然.人文精神的内涵探析[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78-82.
[5]卢云峰.论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体系的构建[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6):107.
篇10
关键词:中职;德育;核心维度;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4-0055-02
人文素养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人格品质。提高学生的职业人文素养、增强人才综合素质,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然而,中职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内容方面对人文素养的忽视,导致其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文素养的严重缺失。长期以来,中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人文素养不高,专业技术能力不强,使社会上许多人对中职教育的价值不予认同。
因此,中职教育应将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作为中职德育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中职学生人文素养不高,人文知识的缺乏,人文意识的不足,人文精神的缺失使我们在面临许多社会问题时,难以找到好的解决办法。当前,许多新的社会问题和矛盾不断出现,在这种情况下,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日益被中职学校重视。
人文素养的内涵
所谓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以及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通俗地讲,人文素养指的是一个人成为人和发展为人的内在素质和修养。其内涵包括三个层次:
基本层――人性 包括尊重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幸福和尊严,崇尚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珍惜生命,有同情心、羞耻感、责任感;有一定的逻辑性、个人见解和自制力,做事较认真,思维清楚,言行基本得体。
发展层――理性 包括能理性思考,有好奇心,关爱生命和自然,目标明确,积极乐观、崇尚仁善、乐于助人;重视德性修养,具有超功利的价值取向,有较强的责任感和自制力;思维清晰,做事认真,见解独到,言行得体。
高境界层――超越性 拥有丰富的心智生活,关注人的心灵与渴望,具有理想主义的倾向,追求完美;有高度的责任心,自觉践行社会的核心价值,意志坚韧;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宽容大度,对古典文化能够“守经答变,返本开新”;思维敏捷、深刻,善于创新,言行优雅。
人文素养培育与中职德育的区别与联系
人文素养培育与德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统一于素质教育的范畴,共同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现代职业品质与能力的“职业人”。
二者的区别 中职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职业道德和诚信与敬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指导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而人文素养培育一般包括人文知识谱系、人文精神、人文情感等几个层面的内容,重点是人之为人的素质与修养。二者关注的内容有交叉,但是侧重点有很大不同。中职德育的目标更多地指向对作为准职业人的中职学生进行影响和引导,以促进学生成人、成长、成才为主要目标。人文素养培育的目标则是回归人格健全并有鲜明个性的“人”本身,首先关注人自身的和谐。人文素养培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生命的对话,是情感的交流。
二者的联系 人文素养的培育是中职德育的底蕴和依托,中职德育应发扬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核心。缺乏了人文精神的德育只能沦为一种技术性的操作,也就背离了道德的原义。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背景和价值背景。学生只有领悟并具有了人文精神后,才能达到道德自律。德育对人文素养培育有着导向作用,且渗透其始终。人文素养具有多面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人文素养培育过程应遵循德育原则,克服教师个人的主观片面性,在人文素材的选择和观念的引导方面还要注重思想性和导向性,过滤掉那些消极、不明朗的因素,要善于挖掘人文素养中的德育因子,从而使得教师在教学中更有自觉性。人文素养培育和德育可统一于素质教育的范畴。加强人文素养培育有利于克服目前由于教育的专门化所造成的科学与人文的割裂,改变各专门人才的“单向度”倾向,使得中职学校所培养的学生既有科学素养,又富于人文精神,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健全人格。
人文素养培育成为中职德育核心维度之缘由
中职学生人文素养不高 当今教育的功利主义色彩越来越浓,而人文素质培养却越来越弱。中职学生道德滑坡现象大量存在。大多数中职学生缺乏基本的人文素养,常常表现为文化底蕴不够丰厚,勇于挑战的意识不强,缺乏积极乐观的心态等。对当今的中职学生,如果不强调人文素养的培育,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将会成为“迷惘的一代”。目前,中职学生犯罪、轻生、心理疾患等问题的增多,表明这个问题绝不是杞人忧天。中职学生人文素养亟待提升。只有加强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使中职教育更好地达到其教育目标。
现代企业用人标准提升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将目光盯准了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的优秀人才。过硬的综合素质是学生适应市场的保障。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是企业对每个员工的要求。
知识经济的新要求 工业化社会忽略了学会做人在教育与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和作用,造成了人的“单向度”发展趋势。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学会做人是个体生存的一种基本需求。做人教育是当前世界教育的主流,也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新需求,更是中职德育的核心内涵。中职教育不应仅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还应注重人文素养的培育,特别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这是目前中职学校应着重解决的课题之一。
“以育人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职校办学特色的要求 从就业角度看,企业需要的不是“两脚机器”,而是具人文素质和文化底蕴的技术人文主义者,他们要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态、广阔的视野、博雅的知识和高超的技能。人文素养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人格品质。具备较高人文素养和扎实的技能,中职毕业生才能得到企业的认可与欢迎。
中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这决定了职校必须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坚持培养社会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中职教育特别要着力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迅速提升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规格,向社会输出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毕业生。我们应秉承“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教育理念,大力提升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及其在未来就业竞争中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志宏.人文素养的内涵与提升(摘要)[OL].(2008-12-21)..
[2]戴林东.职业教育与人文素养[OL].(2004-3-22)..
[3]董媛.浅谈人文素养教育与德育的关系[OL].(2011-01-04)..
[4]李炜宁.提高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思考与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21).
[5]鲍谧清.学会做人――德育的基础与内在动力[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3,(2).
[6]肖小红.中职教育中人文素养培育的思考[J].交通职业教育,2009,(5).
[7]郭建平.人文素养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大家,2011,(9).
作者简介:
- 上一篇:冶金技术专业
- 下一篇: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