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范文
时间:2023-11-17 17:46: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图书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书标;图书馆;图书管理;书标维护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书标在图书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明确书标的具体作用,思考如何引导读者快速的找到自己有借阅意向的图书类别,如何使读者轻易理解书标的指示,逐渐成为了图书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什么是书标
书标作为现代图书管理中的重要元素,主要以文献索引号的形式进行图书分类。形式上多种多样,一般多为长方形三段式,分别标记图书的分类号、书次号和图书卷册号。不同类别的图书文献还可以用不同颜色的框进行区分。一般图书馆把红色书标围框默认为自然科学类图书,把蓝色书标围框默认为社会科学类图书。位置一般贴在书脊下部。此外,书标还用于文献的排列编目。每本图书入馆之前都要进过很多道工序,按照中途分类法的规定,经过主体分析之后,根据图书的基本内容作出分类,给予分类号码,之后在对同类图书进一步分类,进行种次号排序。最后录入计算机数据库。如K表示历史类,I表示文学类,书标上标出TP31/5,TP31是该文献的类别号,5就是它的书次号。有了文图分类号和书标,庞大的图书数据库排列就可以井井有条。
二、现阶段图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图书文献标识不完备
伴随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管理技术在图书管理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图书馆的图书管理系统和服务系统都一改从前。但无论体制上和系统上如何改革,图书的借阅与还取仍是图书馆不变的主要工作。传统的手工借还操作,在目前仍然是图书借阅工作的主要形式。所以,目前很多图书馆的图书标识仍是工作操作,导致不完备,很多图书分类不准确,常常导致读者在相应的类别图书区,找不到该类别的图书。
2、书标的打印和粘贴有待规范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普遍认识,读者们对现代图书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不光对图书质量和品位有相应的高要求,而且对书标的规范也有相应要求,只有完备的书标,图书才会得到有效的借阅,才能发挥它的价值。而现阶段的中小型图书馆,由于资金、设备的欠缺,在书标打印和粘贴上存在问题,如打印模糊,粘贴位置不一致,甚至有在书籍扉页手写中图分类号的情况,导致图书在整体摆放的时候严重影响美观。
三、书标在图书管理中的用途
1、可以使读者在浩如烟海的书库中迅速寻找到自己需要的图书
书标是读者与图书管理员之间一种没有语言的交流,具有桥梁作用。读者通过中图分类号的图书类别,可以迅速地找到自己想要借阅的书籍。在读者没有目的性的浏览图书时,也可以根据书标上的图书类别进行查阅,自由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图书。而且,书标的用途不仅在于指引读者寻找到自己喜欢的书籍,还可以在图书排序和摆放时,有一个合理的规划,把杂乱无章的图书,按照固定的排序摆放。
2、有利于图书管理员把图书按固定排序摆放
在图书馆闭馆之后,图书管理员都要对所以图书进行有序的摆放,把放置错误的图书放回原位置,保证了下次开馆时候图书摆放合理,方便读者查阅。如果没有书标上的中图分类,杂乱无章的书籍会越来越杂乱,使图书管理员无法按合理一定的顺序摆放。久而久之,书库就变成了书堆。
3、有助于图书的维护和修补工作
通过书标功能,图书管理员根据中图分类法把图书分为若干类别,哪种类别的书更面向大众,如文学、历史类,哪有类别的书更面向学术研究,如科研报告类。面向大众类别的书籍,借阅率一定很高,磨损速度也相对较快,因此,在图书维护和修补方面,对此类书籍要重点注意。如果没有书标标识,书库中的图书新旧程度不但会杂乱无章,而且在图书的维护和修补工作上会进行的很困难。
四、在图书管理中书标的维护与改进
1、书标形式上的维护与改进
由于现阶段大多数图书馆用的书标一般规格为2.5cm×3cm,面积过小,容不下较长的分类号,经常出现分类号的印刷和填写超出书标范围。而如果保证了图书分类号全部印在书标上,又使得分类号字体过小,读者在查阅时和工作人员在排序时费力,而且容易出错。针对此类情况,建议合理设置书标面积和形状,可以试着使用2.5cm×4cm规格的书标,不但不会使分类号超出书标,而且可以保证字体适中。
2、书标粘贴的维护与改进
书标作为图书分类的标识,可以说是与图书同时存在的。但由于书标的质量不好,黏贴度不高,常常出现书标脱落的想象,如此不仅在重新排序分类时很麻烦、易出错,而且会影响书籍的美观和完整性。对此有的工作人员通过手写书标和多贴书标,这样的维护方法仍然不利于图书的美观,因此,建议采用粘度较好的书标,最好再在书标表面贴一层透明胶,保证书标的牢固性。还有就是书标的粘贴位置,现在普遍图书馆图书上书标的粘贴位置一般在书脊上,距下部约3cm的位置。在具体的实践中发现,这种粘贴位置的弊端有很多,如书标基本上都正好贴在图书的出版社名称上。使得读者在找寻相应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时常常出现看不见,或者将书标撕掉查看的情况。长此以往,跟读者和图书管理员都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对此,建议把书标粘贴在书跟上,这样不仅使得图书在摆放时,看上去整齐划一,有利于同一水平线上书标的查阅,而且免去了看不见图书出版社的麻烦。而且,还可以做到加固图书,避免图书自下部裂开的情况。
总 结
在信息化和网络化投入图书管理中的今天,书标作为图书的指示牌,仍然是图书馆图书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优化书标形式,完善书标的应用,加强书标维护,不光是图书管理员应具备的基本理念,更是推动知识传播和教育发展的强劲动力。
【参考文献】
[1]范珏强.谈谈多元信息书标及其制作[J].科技资讯,2009(31).
篇2
关键词:图书资料;存在问题;建议
21世纪是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图书资料为我国的科技人才培养提供了基础支持。各种专业性强、理论水平高的图书资料广泛服务于教学、科研以及社会生产的各个层面。所以良好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对于促进我国科技进步,早日建成现代化国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图书资料管理迈入了一个新台阶,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严重制约了社会生产各个领域的教学科研的发展。本文就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涉及到的资金、人员和数字化建设方面展开了论述,并根据现实情况,给出了一些合理建议。
1 图书资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投入经费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整体物价水平有所提升,图书资料涨价也是大势所趋。与此同时,随着时展,科技进步不断加快,一些新材料、新技术、新理论书籍不断印刷出版,但是,我国相关单位划拨的图书经费严重不足,图书的数量种类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一些具有较高学术和理论水平的图书资料难以补充,并且由于保管不当,图书破损淘汰率较高,目前现阶段藏书量已经难以满足人民的需求。
(二)人员业务水平良莠不齐
目前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存在一个误区,认为管理岗位不需要专业人员。其实图书资料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扎实的掌握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图书资料管理员不是专业的科班出身,专业素养普遍不高,相当一部分是临时聘用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普遍存在服务意识差,知识匮乏的现象,只能简单的做些基础工作,无法为读者提供专业的技术。
(三)数字化建设滞后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微机管理已经广泛应用到了社会生产管理的各个领域,但是目前我国图书资料管理基础设施仍然不完善,缺乏硬件条件,工作效率低下。这些直接导致文献数量种类不清,借阅返还混乱,降低了图书文献的利用率。数字化建设的缺失,影响了图书资料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四)不规范的文献移交管理手续
各级部门对于图书资料的管理,要求并不严格,导致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很多管理者通常都会对文献资料的移交与接收进行简化处理,以减少工作量。按照规定,新文献资料的购买到其在图书馆中流通的整个环节都必须制定详尽的清单。但是部分图书馆仅仅把该过程简化为一个过场,有的图书馆即使有清单,也不严格交接,清点也不仔细。不严格的交接程序必然导致入库文献数量不清,质量不明,给图书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多的麻烦。
2 提高图书资料管理与建设水平的几点建议
(一)适当加大经费投入
当前首要的任务是要加大图书资料室建设的经费投入力度,以最终实现图书资料室的有效建设。只有加大经费投入,有关部门才有足够的资金启动来选拔专业人才,实现图书资料室的人才队伍建设,充分提高图书资料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另外,通过及时更新和完善基础设施,完成资料室信息化建设与现代化建设,使图书资料室建设随时代的发展而日趋完善,以保障图书资料采购力度、提高专业文献资源收藏量、改善文献资源结构,达到满足不同需求的目标,充分发挥图书资料室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应有的积极作用。
(二)提高图书资料管理人员专业素质
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要求有了新的变化,不仅需要掌握图书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广泛涉猎其他专业尤其是重点学科的基本知识,以及这些学科的教学、科研方向及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只有掌握了这些理论知识并具备图书管理的专业技能,才能够很好的胜任图书管理员工作。培训工作应该引起重视,通过一些列的讲座和学习,使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有质量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图书资料管理岗位需求。同时,也应积极引进人才,选择富有责任心、业务水平高的人员,充实人才储备库。
(三)增大信息化程度
为了达到使读者能够更加及时,便利、准确查找图书信息的目的,可编程一个电脑程序,并将图书资料的采购验收信息及图书登记,编目与检索等内容录入,使其构成一项自动化的图书管理操作体系;更进一步,可以依托图书馆的自动化平台,构建一个资料室子系统,能够达到在线查询馆藏信息,图书采购数据,并且实现联机订购与书刊分编的目的,将图书资料的管理及文献信息检索全方位实现自动化,构建各图书资料的全体系网络化及资源信息共享,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读者。
(四)逐步实现图书资料的规范化管理
根据现实的需要,我国相继出台了《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献工作标准》等,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应该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图书分类规范化,方便与网络接轨,实现图书管理体例的一致性。无论是工作方法还是敬业精神都都有接受检查与指导,杜绝混乱的登记现象。
3 小结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种新理论新知识不断涌现出来,专业性强、理论水平高的图书资料广泛服务于教学、科研以及社会生产的各个层面。图书资料是相关人员进行科研教学的的重要知识仓库,良好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对于促进我国科技进步,早日建成现代化国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目前我国的图书资料管理在资金、人员以及数字化建设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人才培养战略,给精神文明建设甚至经济建设都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本文针对这一现象,就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涉及到的资金、人员和数字化建设方面展开了论述,并根据现实情况,给出了一些合理建议,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为后续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刚. 浅析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为科研服务的有效途径[J]. 现代国企研究. 2015(18) :21-23
[2]马合木提・司马依.网络时代的图书资料管理策略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6(06): 43-45
[3]赵.网络信息化环境下加强图书资料管理探析[J]. 新闻研究导刊. 2016(10):22-24
[4]孙玉.论网络信息化环境下如何加强图书资料管理[J]. 传播与版权. 2015(02)::55-58
[5]李艳云.如何做好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探讨[J]. 技术与市场. 2015(05) :41-45
篇3
一、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管理员面临的新形势
图书管理人员是优秀文化的引导者,是新知识的传播者,是师生答疑解惑的引路者。新时期的图书馆建设呈现新的景象,管理人员也面临着新的形势。
1、管理对象的多元性
伴随着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高校图书馆除了传统的图书、期刊等纸质资料外,大量增加的声像、机读、数字型的最新媒介元素,使得图书馆资源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随着远程访问系统,wifi技术的应用,更使得图书馆资源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其馆藏种类、数量,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彻底改变了图书馆管理人员传统的工作模式,对其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管理手段的复杂性
传统的图书馆工作人员,无论是书籍的整理、归档、借阅等管理模式大多数依靠的手工劳动,即使是在计算机高度普及的今天,其管理方式也仅仅的将停留在将纸质材料改为电子材料的阶段,无论速度还是准确性方面都有存在着极大的制约。
而新时期图书馆管理人员不仅仅要求是一个文献资料的提供者、保管者,更要求是一名信息、网络的管理员、组织者,是新技术使用的讲解员,倡导者。
要求他不仅仅会使用传统的图书管理手段,更是懂得有线、无线网络技术、媒体制作技术等等多方面的技术能手,真正实现有传统手工技能服务向自动化,网络化、程序化现代管理和技能的转变。
二、高校圈书馆管理员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校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作用认识不到位
高校管理层对图书馆工作认识不到位,弱化其作用,是目前高校图书馆工作一直在低层次徘徊的主要原因。
一是大多数高校管理人员对图书馆的认识依然停留在图书保管员的层次,认为只要能够懂得简单的图书管理知识,经过简单的培训就能够适应管理人员的要求。
二是执行管理人员宽进标准,导致人员队伍结构不合理。将图书馆看做是养老院,收容所。在人员的选择上,将无法胜任教师工作的人员、教师配偶及子女等人员,安排进图书馆管理人员队伍,加大地影响了管理人员队伍素质。
三是在岗培训力度不够,影响了人员素质的提高。对于管理人员的相关培训对大多数图书馆而言是一个空白,大多数高校只是在人员上岗前进行了简单地培训,让其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电脑操作,而对如何提高其工作能力却重视不够,严重影响了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和质量。
2、图书馆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不全面
管理人员自身素质而言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年龄结构不合理。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相对以往而言,工作量大、负担重,急需一些年纪轻、精力充沛的人员。但实际情况却是,大多数管理人员年龄较大,虽然其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但工作精力、责任心相对不足,而年轻人员相对较少.影响了图书馆的后续发展。
二是职称结构不合理。图书馆中高层次人员相对缺乏,人才流失严重。图书管理学虽然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多年来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但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导致新的高素质人才不愿到图书馆来,而原来的高职称人员也逐步离开了工作岗位,从而进一步消弱了图书馆职能的发挥。
三是专业结果不合理。由于专业人员引进存在问题,因此在管理人员专业的选拔方面,只能以应急为原则,将相关专业,如计算机操作、网络专业等人员选进队伍中来,造成了结构上的不合理。
3、图书馆管理制度、方式难以适应新时期要求
在图书馆管理方式、管理制度方面,依旧沿袭几十年前的经验和模式,没有针对新时期工作的特点,采取有效的应对方式,影响了工作的展开。
而监督制度的缺失,更使得图书馆管理工作存在人浮其事的现象大量存在,造成庸、懒、散风气的形成。奖励机制的缺失.则使得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足,产生厌倦感,既影响了自身素质的提高,更影响了图书馆工作的开展。
三、新时期提高高校图书馆管理员管理工作质量的建议
1、提高对图书馆工作的认识。将其放在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高校管理层要切实把图书馆的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使其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一是要严格选人用人制度,将能够适应新时期图书馆发展需求,自身素质过硬的人才选进图书馆,克服目前收容所的不良局面,为图书馆工作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加强现有人员的培养。转变工作人员的观念,树立以读者为本的理念,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三是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端正服务态度。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放在重要的地位抓紧抓好,真正提高其爱岗敬业的思想水平,实现图书馆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2、加强人才培养力度,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队伍质量一是实行轮岗培训。要将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底数摸清,将固定式岗位工作模式变为轮岗式的模式,不仅仅要在图书馆内部进行轮岗,也可以有高校统一设计,在行政机关、院校办公室等等岗位统一进行轮岗,使得图书馆管理人员能够更为全面的接触到高校的实际工作中,全面了解学生的需求,更好的满足工作的需要。二是实行脱岗培训。
将有发展潜力的人才选送进其他高校,进行脱岗培训.一方面可以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同时也可以充分了解、借鉴其他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先进经验,提高自身的工作质量。三是实行聘任制。可以采取聘任制的方式,大力吸纳社会上的高层次人才.既不大量提高高校的财政、管理的压力,也可以在图书馆内部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用榜样的力量促进自身工作质量的提高。
3、严格制度落实。提高图书馆管理工作水平要创新管理工作模式,积极解决外面的先进管理经验,改变以往传统的管理模式,用适应时展需要的管理制度替代传统的模式,提高管理服务的水平。要严格监督.奖惩机制,在工作实践中用制度管人,用人,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创作性,改变以往图书馆死气沉沉的工作环境,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奋进的工作氛围,真正开创图书馆管理工作的良好局面。
篇4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一门式含义存在问题管理服务
1.图书馆“一门式”管理服务的含义和特点
1.1图书馆“一门式”管理服务的含义
“一门式”管理服务就是在图书馆大楼总出入口设置一个统一的门禁监测系统, 通过对读者入馆证件的身份认定,进行统一验证登记,出馆时进行自动检测。读者可携带自己的书包和物品自由进出各阅览室,实现借阅、藏书、查阅、自习、咨询一体化服务,并在总服务台集中办理图书借还手续。馆内其他地方不再设立安检装置,所有文献可随读者在管内自由流动,为广大读者创造了一个便捷的借阅环境,最大限度地方便了读者对图书馆的利用。同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良好学习环境。
1.2图书馆“一门式”管理服务的特点
传统的图书馆服务管理模式是“分室管理”――它是以每个图书阅览室为一个独立单元,每个阅览室门口都设有管理人员,配备工作台和门禁检测系统,借还、阅览、咨询等分属各不同部门,读者进出各阅览室必须分别进行严格验证和检查,并且不得携带书包进入室内。这种借阅方式是间断的、离散的、耗时的,给读者带来了很多不便。
这种“一门式”全开放、大开间的“知识超市”的管理模式,是集藏书、阅览、借还、咨询、自习等各种功能于一身,把需要办理的借还手续集中到一个大厅、一个窗口进行办理,大大简化了手续、提高了办事效率。实现了让所有馆藏文献和读者无障碍接触,使图书、读者和馆员融为一体,给读者提供了舒适、宽松、自由和愉悦的学习环境,打破了传统图书馆的“馆中馆”模式,体现了由封闭走向开放,由静态变为动态,由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由单一服务向多元服务扩展,极大地方便了读者,提高了查询和利用效率。
这种“一门式”管理模式大大减少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数量,节省了大量人力资源,从而大大提升了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和服务层次。
2.如何做好图书馆“一门式”管理服务
2.1目前图书馆“一门式”管理服务存在的问题
随着“一门式”大开放服务模式的运行,无论是对图书馆员,还是对读者来说都是一个大的转型,都有一个适应过程,特别是在读者和书刊的管理上,给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2.1.1图书损毁、丢失现象增加。“一门式”服务减少了对读者的约束,使读者在图书馆内享受了更大的自由,读者可以随便选择、取拿各种书刊,但在方便读者的同时也带来不少的问题。如少数读者对图书馆的书刊不爱惜,随意折卷、在书上随意乱画,随意做标志、发现书中有自己需要和喜欢的就随意剪裁和撕页,个别读者拿取书时猛拉猛拽,归架时随意乱塞乱放,导致部分图书书脊开线、封面脱落、书角翻卷等现象出现。更有个别读者趁工作人员不注意,将磁条和条码撕掉,将图书藏在书包或衣服里携带出馆外,给图书馆资产管理带来了重大损失。
2.1.2书刊错架、串架、随意丢弃现象严重。在实行一门式管理模式之后,图书馆就像一个大超市,读者可以随意地在各个阅览室查阅图书,少数读者图方便一次性挑选许多图书,看完之后顺手将图书放在大概的书架上或丢弃在书桌上,造成不同阅览室的图书混杂在一起。还有个别读者不使用代书板,任意抽取,随意乱放,导致图书严重错架、乱架。更有个别读者把自己没看完的图书有意藏在其他书架的隐蔽处或放在储物柜里,以方便自己下次阅读,这就造成了大量的图书串类错架、同时也增加了管理人员将书刊归架整理的难度。
2.1.3个别读者在馆内缺失社会公德。“一门式”管理服务为广大读者创造了一个舒适、安静的阅览环境,但少数读者缺乏道德修养和社会公德,个别读者使用他人证件借阅图书逾期不还,更有甚者用捡来或窃取的证件冒借图书,造成其他读者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一些人在墙壁和书桌上乱涂乱画、毁坏桌椅、还有一些人不听从工作人员的劝告在阅览区域大声喧哗、聊天、接打电话、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吃零食、抽烟、使用卫生间不冲洗等等;一些人用个人物品占用阅览座位、超量借阅图书、更有个别人出于好奇,随意触动防火、防盗报警装置,干扰了其他读者的正常阅读,影响了图书馆的学习环境,也给图书管理人员增加了诸多的管理难度。
2.2 如何提高图书馆“一门式”管理服务水平
在一门制式管理的背景下,取消了各独立阅览室的借阅窗口,各个阅览室的文献图书处于全方位的敞开状态下,给读者的自由度很大,这就给图书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门式”管理不是简单的“一门进出”,而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的改变。这就需要发挥每位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发扬图书馆人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并在基础设施、馆藏资源、图书馆员、技术保障到机构设置和制度建设等方面,都要进行必要的调整,才能为读者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2.2.1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制定严格的服务标准。规章制度是图书馆的管理依据,为了保障这种大开放“一门式”服务模式的正常运行,保持图书馆有一个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图书馆应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包括工作制度和业务制度两大类。这些制度是图书馆实行科学管理的依据和准则,是整个图书馆正常而有秩序工作的保证。制度具有严肃性和强制性,同时,由于规章制度事先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也是图书馆馆员及读者的行动准则。当然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应在充分保障读者基本权利的基础上,尽可能从广大读者的立场考虑问题,不断改进自身的服务质量,并要与图书馆各项事业的发展同步。其次应不断从各种渠道收集反馈读者意见,及时修改完善,不断加强图书馆规章制度建设,最终制定出顺应图书馆发展也兼顾读者需要的科学合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开创以“法”制馆的新局面。
服务质量和服务标准是图书馆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有别于有形产品标准和质量,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严格的服务标准不仅可以规范馆员的工作,而且能使图书馆整体服务水平保持统一。其次,要建立良好的读者对服务质量的反馈机制体系,定期对读者进行图书馆综合服务、文献资源建设与使用、图书馆设备与环境、图书馆员的服务态度和业务能力、综合评价等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把评价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优劣的发言权交给广大读者。
2.2.2注重大学生入馆教育加强读者诚信培养。新生进入校园后对于如何主动获取各种信息处于茫然无知的状态,针对这种状况,图书馆应积极对新生进行指导帮助,增强大学生的信息意识,教会他们如何查询利用图书馆的文献信息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提高图书馆利用率。
对大学生进行入馆教育是发挥图书馆职能的重要体现。是做好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新生入馆教育,使大学生利用图书馆贯穿学生整个大学生涯,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使图书馆的价值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实现和提升,为大学生以后的学习乃至人生道路都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一门式”管理服务最核心问题对图书馆而言是信任和开放,对读者而言是自觉和自爱。大学生读者是诚信道德教育的主体,诚信不仅是和谐的剂,而且是和谐的奠基石。为此,应加强对大学生读者诚信道德教育,培养读者道德自主和道德自律,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宣传媒体多角度开展诚信宣传,用诚实守信的榜样鼓舞人,推动整体诚信意识的提高.监督读者诚信阅览,逐步形成人人讲诚信的良好校园环境和积极、健康的诚信教育氛围,共同营造和谐、文明、干净整洁的图书馆学习环境。
2.2.3建立完善的读者投诉机制吸收读者参与图书管理。建立完善的读者投诉机制是馆员与读者信息沟通的良好平台。有了读者的建议和意见,使图书馆各种规章制度、各项工作有了检验的标准。它也是衡量图书馆服务工作质量的一面镜子。同时,读者投诉也是我们了解读者心态的一个重要窗口,从中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读者的需求和愿望,有针对性地改善和提高服务工作。因此,图书馆除了在馆内设置读者意见箱、馆长信箱、电子信箱、投诉电话外,还应在图书馆网页上建立读者投诉栏,方便读者对图书馆的各项工作进行监督投诉。第二,成立“读者协会”,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读者活动,发挥“读者协会”上传下达的作用,大力宣传读者文明阅览。其次,定期召开读者座谈会,把图书馆的各种信息转达给读者,同时将收集到的读者建议、意见和要求及时反馈给图书馆,以供图书馆及时调整和改善工作方法,满足读者的需要。
为了给图书馆“一门式”管理模式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应该吸收大学生志愿者和勤工俭学的学生,协助馆员参与图书馆的服务和管理工作,参与图书馆的书刊整架、巡库工作,使他门了解和尊重工作人员的辛苦,养成文明阅览的良好习惯。这既为学生提供了社会实践的机会,也减轻了图书馆人员不足的压力。
2.2.4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合理配置管理人员。“一门式”管理服务模式首先要求图书馆出入口具备完好的门禁系统和智能化的报警检测系统,同时在阅览区内提供打印、复印和扫描等设备、提供自助存包书柜。第二,应有完备的自助借还图书系统、火灾报警及消防系统、监控防盗报警系统、电力供应系统、照明管理系统、应急照明、应急广播、应急呼叫系统等。其次,为了给读者精神上、艺术上的享受与熏陶,应在走廊、阅览区等地方布置名人字画,摆放花木盆景,以增加图书馆的人文气息,
随着进馆人数的增加,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也逐渐加大,同时,这种“一门式”管理模式也增加了读者的违规现象,增加了管理难度。有的部门每班只有一人值班,无暇顾及违规读者的教育和管理。因此,图书馆要根据在校师生总人数、馆藏数量、馆舍面积、阅览室数量合理配置管理人员。
2.2.5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是影响乃至决定图书馆工作效率及发展的主要因素,要为读者提供满意的服务,必须有一支乐于奉献、爱岗敬业、熟悉图书馆各项业务技能的人员队伍。这就对管理人员的素质与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广大师生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服务方式的变化,高校图书馆馆员必须是既懂图书情报信息专业方面知识又熟悉计算机及网络方面知识,要能够熟练的利用资源,向学生传递文献信息、文献分类、文献检索、目录查询等。他们是“知识导航员”,要在庞大的信息流中筛选信息,在读者和信息资源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加强专业技能,提高管理人员素质:(1)通过学术研讨、专题讲座,不断拓宽馆员的知识面,提高馆员的整体技能。(2)引进先进的图书管理系统,开拓形式多样的服务项目,提高服务水平。(3)要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人才选择和使用机制。
3.结语
总之,“一门式”大开放服务模式是对图书馆管理服务能力的考验,也是对所有读者公共道德及诚信力的考量,它对读者的文明和诚信要求更高,是一种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的变革。这种以人为本、方便读者的“一门式”服务必将成为今后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赵林.高校图书馆实施一门式服务的现状、挑战及未来发展[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第11卷第1期
篇5
高职高专院校是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的合称,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校文化建设的重点,图书馆是人类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基础性设施,在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该文从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发展面临的现状和问题出发,分析研究了今后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应以人文化、数字化、多功能化为重点,坚持逐步建立信息化建设评估体系和相关制度、不断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数字资源和基于网络的数字图书服务、多方式多渠道促进人才资源建设与管理的信息化发展策略,使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成为“文献与信息中心、专业教学中心、文化素质提升中心、学术交流中心”的多中心教育辅助机构。
【关键词】
高职高专;图书馆信息化;发展策略
图书馆信息化是信息化概念在图书馆的应用,加强信息化建设是高校图书馆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图书馆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应用和文献资源开发由局部到全局、由内部到外部、由区域到全球的不断深化的过程。笔者认为,图书馆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在图书馆中广泛应用为主导,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网络为信息传输基础,以信息人才为依托,以法规、政策、标准为保障的综合体系。但是,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不高,因此,加快推进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进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非常现实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1 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随着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和深化发展,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国各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建设实际,为进一步加强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高职高专工作组于2011年12月特制定下发了《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建设指南》。
1.1 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社会的全球化发展,图书馆信息化的意义不容小觑。首先是图书馆信息化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由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发展到现在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使得图书管理人员的管理观念、服务理念等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同时这样的改变也促进图书馆信息化的发展。其次是图书馆信息化实现了馆藏资源的共享。先进技术手段和物质条件促进了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既降低图书馆建设成本和费用,也极大的促进馆际之间的合作,使信息资源共享真正成为现实。再者是图书馆信息化提高了信息服务的质量。图书馆逐渐向数字化图书馆的转变,服务内容和模式向信息化的转变,利用网络技术进行采编等工作的应用,针对不同用户的特定信息需求所提供的个性化服务和针对的普及,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1.2 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必要性
近年来,在图书馆业务发展、读者需求、信息共享、图书馆管理等方面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使得图书馆信息化水平逐渐提高。针对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滞后于高职高专教育的迅猛发展,教育部于2004年下发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将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作为了水平评估的重要内容,这有助于高职高专院校将图书馆及信息化建设纳入了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之中。首先,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加快了高职高专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与高职高专教育迅猛发展形成对比的是图书馆设备陈旧、经费和资源不足、专业图书管理人员缺乏、管理技术手段落后。为适应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需要,高职高专院校应将其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作为重点,改变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以基于网络的数字化信息资源提供为主,创新服务方式和内容,为教学、科研和学生提供更为高效的图书信息服务。其次,图书馆信息化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的需要。图书馆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合理配置资源,高效利用资源,这从根本上解决了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不能满足读者需求的现实问题。同时,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使其产学结合的教育信息服务扩大到了工厂企业和社区,服务于终身教育需要,实现了扩大信息资源共享服务计划。
2 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现状分析
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思想观念陈旧,管理模式落后
首先是对待图书馆信息化的观念上,过去的认识是“重藏轻用”思想,随着网络技术发展,不仅仅是纸质图书资料,文献信息载体的更加丰富,使得传统的图书馆正在改变过去的陈旧思想,顺应社会需求,树立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参与到市场竞争中。传统的图书馆及受到各种硬件环境的限制,只是简单地满足了部分读者的需求,很难真正的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在管理方式上,传统的管理模式处于一种落后的形式,在对读者服务中也只是机械的、被动的。随着信息化建设和发展,高校图书馆信息集散中心的地位越来越凸显,建立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信息化系统,可将广泛的信息产品整合,实现信息共享,建立有效地健全的信息反馈机制。
2.2 经费不足导致硬件设备建设薄弱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首要的条件是要有优良的馆舍,再者是信息化处理设备。在高职高专院校的快速发展中,可以看到不同地区的图书馆建设一般都集中在重视外部环境建设,而忽略内部设施建设上。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绝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经费主要用于前期的馆舍建设上,新馆舍取代旧馆舍,信息化基础设施上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信息化基础设施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表现:
2.3 图书馆信息化人才缺乏
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中,人才起到关键作用。在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专业人才比例较低,高素质人才匮乏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人员结构比例失调、业务素质较低、知识结构良莠不齐等。在一些具体工作上,现有图书馆工作人员不能胜任,造成许多工作开展存在较大的难度。多数高职高专院校都将图书馆作为一般的辅助教学机构,将一些不具备专业技能的人员作为管理人员,同时,还存在工资待遇比较低的情况,使得大量专业型人才流失,不利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2.4 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水平落后
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主要是硬件设备和软件环境两个方面。在硬件设备上,许多高职高专院校由于经费不足,限制了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软件环境上,存在着资源共性不够,缺乏开发能力等情况。目前相当一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工作主要还是体现在业务流程的采购、编目、流通和检索等比较初级的计算机操作等方面,而距离真正的公共检索、联机编目、馆际交互、多媒体应用、远程教育、远程通讯等网络系统的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在馆际之间资源共享上也存在问题,既怕自己孤立,又怕在共享中本馆利益得不到保护。同时,由于技术水平限制,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信息化方面仍然停留在校内访问上,不能实现社会服务功能。在信息咨询服务等方面技术水平低,方式渠道单一。
3 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改变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思想观念
网络信息化的发展带动了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信息化的发展。首先应是院校领导层次需要更新观念,认识到图书馆及信息化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在学校的长久发展中将图书馆及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作为其重要内容之一。其次是在管理上学习采用国外先进的图书管理经验,聘请专业图书馆管理人才,组织相关业务培训,适应信息化管理需要,逐步提高信息化水平。
3.2 重视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
高职高专院校要加快发展数字资源和基于网络的数字图书服务,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中,各自为政的图书馆发展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广大读者对复杂纷繁的信息资源的需求。通过资源共享方式,使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在管理和实施组织上,保证学校学科建设与图书馆之间的协调发展。在工作方法上,坚持独立开发信息资源与合作开发信息资源的双赢模式,在保证各自利益前提下调动各方积极性。在技术上,既要实现批量应用服务也能够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服务,满足不同领域、不同服务对象。
3.3 逐步建立信息化建设评估体系和相关制度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信息资源建设。通过对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采用的数据库的分析,可看到目前主要是以国内大型综合性中文电子期刊和电子图书全文数据库为主,从引进的数据库内容来看,主要是适合于教师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个人业务素质提高的学术理论性较强的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和硕博论文等,适合于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自身水平的内容较少。作为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高职高专院校,其图书馆建设要充分体现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的建馆特色。各高职高专院校间也应建立统一的系统规划和标准,实现信息相互交换,在更高层次上进行信息处理。
3.4 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信息化中要建设专业的人才队伍
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应采用多方式、多渠道促进人才资源建设与管理的信息化发展策略。在图书馆信息化发展建设中决定因素还在于人的发展。首先是要建立一支整体水平较高的信息化管理人才。在图书馆人员中要使信息技术人员占管理人员的比重、专职信息技术人员比重、掌握信息化技术人员比重、图书情报专业本科人员比重等达到合理的人员比例。其次是要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再次是要掌握一定的外语水平。在图书信息中有很多的外文资料,需要专业精通的外语人员能提供最精确地信息资料。最后是要有较强的计算机水平。信息化建设要求操作者能够熟练地运用计算机操作系统,实现办公自动化。
综上所述,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是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高职高专院校应坚持逐步建立信息化建设评估体系和相关的制度、不断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数字资源和基于网络数字图书服务、多方式多渠道促进人才资源建设与管理的信息化发展策略,重视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切实有效地将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成“文献与信息中心、专业教学中心、文化素质提升中心、学术交流中心”的多中心教育辅助机构。
篇6
1、电子书籍的普及化。随着网络的逐步普及,电子书籍也应运而生。于是,很多网站开始推出品种繁多的电子图书,很多杂志也推出了电子版本,个人博客也逐步盛行,这让越来越多的人可以直接在网络上进行阅读。同时,能够进行阅读的载体也逐渐增多,比如手机,MP4等都可以进行阅读,而且携带极为方便。电子书籍的阅读方式逐步冲击着传统的书籍阅读方式,学生去图书馆的人次自然就会减少。
2、学生阅读的功利性。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中学生的升学压力依然很大。因此,学生的阅读越来越呈现出功利化的特点,比如为了找工作而阅读,为了专门的考试而阅读。于是,图书馆那些实用性很强的书籍往往深受大学生的青睐,中学生则喜欢教辅书和工具书,而那些人文性很强的书籍、学术性的杂志和书籍自然就被冷落了。
3、图书馆管理的低水平。目前很多学校建设好图书馆之后,对图书馆的功能没有充分开发,对图书馆的利用缺乏长期规划,对图书馆的宣传缺乏力度,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不重视,导致图书馆难以走进学生的生活中并对图书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
二、图书馆的传统图书资源缘何受到冷落
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图书馆馆藏传统图书资源担负着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的重要职责,在学校培养人才、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学校图书馆的传统图书资源利用率不高,图书资源浪费严重,对学校的教学和科研造成了不良影响。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数字化图书资源对传统图书资源造成了冲击。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相关的电子图书,如超星、书生之家、时代圣典、Wiley等,各学科的数据库,如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优秀硕博论文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库、INSPEC等,以及一些特色数据库纷纷设立。多数学校都购买了这些常用的数据库资源。网络日益发达,电脑在学生群体中逐步普及,极大地方便了读者的资料收集和阅读。他们可以不必去图书馆,只需要点击鼠标就可以查阅相关的文献和信息,提高了阅读的效率。这些数字化图书资源易于阅读、保存、检索和统计,信息量大,更新的速度快,而且价格相对便宜。这些都是传统图书资源无法比拟的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校,尤其是高校非常注重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而传统图书资源的建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他们认为传统图书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但是效果却不明显。还有部分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将精力主要放在硬件建设上,将有限的经费主要用于修建豪华的图书馆大楼和扩充相关的设施,而忽视了传统图书资源的建设。
2、学校图书馆读者对象单一,对传统图书资源需求不高。目前我国学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本校的教师和学生。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各学科的基础知识,需要的是较多的工具书和少量的专业书。不少学生缺乏图书的分类检索知识,而图书馆提供的图书检索、分类等培训和讲座又较少,不愿意到图书馆借书。
3、传统图书管理体制使图书资源便捷流通、高效利用受到制约。图书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国家投入有限,资金紧张。同时图书采购由图书馆统一负责,购书的周期较长,并且往往订购回来的书不能反映各专业和学科的最新学术研究进展,而师生学习和研究中最需要的图书又没有,不能使传统图书发挥应有的作用。
4、近年来我国高校和中小学在校人数大量增加,而图书馆工作人员却没有相应增加,造成他们工作压力大,能将日常工作做好就很不错了,更没精力对传统图书资源的管理和利用进行创新。学校与学校、学校与地方图书馆缺乏合作,传统图书资源不能共享。
5、传统图书资源日常管理中存在问题。图书的检索系统建设滞后,比如有的图书馆的查询系统不能模糊检索,实用性不强。一项调查显示,在使用传统图书资源的读者中,有56.9%以上的人不能迅速找到所需书籍,同时又不能得到有效的帮助。对借书期,加强反映本校学科优势和特色的文献资源的建设。其次,应健全服务体系,做好服务工作,使馆藏资源充分发挥作用。限的规定过死,导致图书的流通不畅,图书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很多学校图书馆的馆藏书库都对读者开放,由读者自己到书架上找书,部分读者在找书的过程中不遵守图书分类规则,胡乱摆放图书。其他读者即使查询到某书有馆藏的信息,也很难找到它。
篇7
摘 要:近几年,图书馆“问题读者”有增多的趋势,这些所谓的“问题读者”给图书馆的正常管理带来了危害和麻烦。本文针对图书馆“问题读者”的不同类型及特点分析,探讨了采用阅读疗法实现图书管理员与问题读者的沟通与交流。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2)03-0147-02
收稿日期:2012-02-06
作者简介:李熙利 (1974-),河南城建学院校办综合档案室馆员。1 引言
图书馆除了普通读者,还存在特殊性读者,笔者所涉及的“问题读者”即特殊性读者。“问题读者”不是指生理层面存在缺陷和残疾的读者,而是指心理层面存在问题的读者,这类人往往心里扭曲或有不良的习惯,给图书馆的正常管理带来了麻烦。近几年,图书馆“问题读者”有增多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缘于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据《经济日报》报道,当前我国1,000多万重症精神病患者,其中没有得到有效治疗的情感性疾病患者占95%。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和人口的老龄化,心理疾病患者的数量有继续增加的趋势,因而重视心里疾病患者显得尤为迫切。据调查,当前我国民众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咨询和治疗意识,有些人明知自己患有心里疾病,却不积极地去检查和治疗。当这些人进入图书馆成为图书馆的读者后,就会给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带来影响。
2 “问题读者”的两种主要类型
从前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问题读者”是指心里不健全的读者,他们在图书馆表现出异常的思想和行为,一般可以将他们划分成两类:一是有不良行为的“问题读者”;二是有严重心理疾病的“问题读者”(如神经症、恋物者、妄想狂等),其中部分读者的行为处于犯罪的边缘(如盗窃狂、暴露狂、窥视狂等等)。这两类“问题读者”在图书馆中普遍存在,极大影响了图书馆的正常管理。
2.1 不良行为型“问题读者”
造成这种类型“问题读者”的主要原因有不良习惯、心理狭隘和缺乏诚信素养。在各种类型的图书馆中都有这类读者的身影,他们是图书馆中最具破坏力的群体。他们的破坏行为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类:
(1)盗窃行为。这类盗窃行为的动机与其他盗窃行为有很大差别,由于“问题读者”从心理上认为知识是权力的源泉,掌握知识就相当于拥有了权力。为了在知识拥有量上超过别人,“问题读者”往往会采取各种措施独占图书馆的文献资料,有的会将图书“开天窗”、“撕书页”等,他们将自己有用的内容破坏掉,不让别的读者有阅读的机会,这样别人就无法超过自己;有的会将自己喜爱的图书、杂志移位,让别人无法找到;有的会采用“调包”计,如剪下自己喜欢的图书中的条形码或印章,然后将他们粘贴到自己购买的已经没用了的图书上,然后将“调包”后的图书还给图书馆;也有的借期刊复印之机,趁管理员不注意,将专业期刊调换为其他刊物。以上种种盗窃行为手段恶劣,严重违反了社会的基本道德准则。
(2)利己主义。利己主义行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部分“问题读者”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思想意识低下。图书馆中利己主义行为主要有在图书馆中需要安静的场所打手机、大声喧哗;不讲公共卫生,乱扔废纸和饮料瓶污染环境;胡乱图画公共图书、杂志,不遵守阅览规则,将图书归到不相关的书架,影响他人的使用。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这些读者缺乏基本的公共道德准则,没有树立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在执行过程中只考虑自己的方便和感受,丝毫不去尊重和营造良好的公共环境秩序。
(3)恶意破坏网络。有些读者利用图书馆网络道德规范建设上的漏洞,恶意破坏图书馆的系统和网络,阻碍网管对网络的控制,使网络道德失控。这些行为包括攻击图书馆的网站、侵犯他人隐私、恶意下载电子图书、利用图书馆的网络访问不良网站等。
2.2 严重心理疾患型“问题读者”
严重心理疾患型“问题读者”和已经触犯法律的读者虽然都是由心理疾病引起的,但两者有着本质的差别。已经触犯法律的读者心理的疾患已爆露出来,并造成了社会危害,需要接受法律的制裁。而严重心理疾患型“问题读者”的病态或变态行为还处于潜伏状态、受意识的控制,但如果受到某种外界因素的刺激,有可能会爆露出来。
3 采用阅读疗法,服务“问题读者”
3.1 阅读疗法概述
所谓“阅读疗法”,是指利用书籍来影响“问题读者”的人格。他利用的是书籍的引导作用,“问题读者”在吸收了书籍中蕴含的积极思想后,能反省自己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主动改正生活中的不当行为,积极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社会道德的人。图书馆中最丰富的就是书籍,因而这种方法是图书馆员帮助问题读者最可行、最方便的途径。
从图书馆的特点与功能来看,向社会提供阅读疗法服务是其应承担的责任。对于“问题读者”,图书馆更应该积极的组织和实施阅读疗法。如在图书馆内设立以心理治疗为特色的阅览室,并在阅览室内配置适用的书籍,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逐渐认识和了解心理疾病,自助实施心理治疗。
提高阅读疗法,首先需要图书馆员根据“问题读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适用书籍,这样才能对读者的思想产生共鸣和震动,陶冶读者的情操,改变其行为。其次,图书馆员还需要精心设计治疗计划,虽然这种疗法的主角是读者,但治疗的策划者应该是图书馆员。如在给抑郁症读者安排书籍阅读的同时,还要实施对他进行心理交谈和辅导。这些措施能主动的引导“问题读者”的认识,具有心理治疗的特征,因而图书馆员在实施时要进行充分的准备。阅读疗法的目的是减少“问题读者”问题行为的发生,是一种既治标又治本的措施,他通过“问题读者”与书籍的互动,有效的改变“问题读者”的思想意识,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使他们能主动的克服“问题”,这样治疗的效果既有利于提高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又纠正了他们的心理问题,提高了他们的个人修养。为达到这个目标,首先要求图书馆员有较丰富的文化知识,特别是心理疾病干预和预防的知识;其次,是对“问题”要有前瞻性、预见性;再者是要积极借鉴优秀的图书馆员的经验和措施,提高治疗效果。
3.2 及时发现“问题读者”并与之交流
图书馆员要留意去发现“问题读者”,并选择适当的时机跟他们沟通。通过交谈去发现“问题读者”的相关情况以及导致精神层面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图书馆员才能制定有针对性的阅读治疗计划、选择有针对性的书籍。例如,对于情绪低下、缺乏信心或心情忧郁的读者,可以推荐乐观向上的书籍,以排解烦忧、激发斗志;对因病痛而意志消沉的读者,可以介绍一些顽强、最终战胜病魔的书籍,让读者有信心战胜病痛。同时,通过交谈,图书馆员还可以发现“问题读者”的阅读心理,这种心理一般与读者所处的社会群体、年龄和性别有关。图书馆员推荐的书籍只有能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和文化素养,才能发挥积极的心理、生理疗效。
4 与“问题读者”建立正确的服务关系
4.1 将耐心贯穿于阅读治疗的全过程
通过耐心细致的观察及时发现“问题读者”,并精心制定具有针对性、适用实、可行性的计划,有目的地消除他们对帮助的反感;如果“问题读者”情况比较严重(如行为比较恶劣、社会影响较大),要耐心细致地与其交流,以了解他的真实想法,主动寻求有关心理治疗专业人员的帮助,与他们一起商讨制定治疗计划;在治疗过程中要及时追踪和评估治疗的效果。
4.2 要富有爱心,乐于奉献
从“问题读者”的角度着想,考虑他们的难处,倾听和采纳他们的想法,要充满爱心地开展对“问题读者”的治疗。
4.3 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问题读者”心理层面所存在的问题不是一日之间形成的,问题的治疗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心理疾病往往具有反复性和继发性,需要图书馆员在治疗过程中能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采取温和作风,理智、冷静并客观地为“问题读者”提供建议与指导。
“问题读者”也是我国的公民,在没有触犯国家的法律前,他们拥有进入图书馆阅读书籍的权利,我们不能用法制来限制他们的这种权利。“问题读者”也是“社会人”,只是缺乏健康心理,他们不良心理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周围环境的影响,“问题读者”群就是我们整个社会的一个缩影,一个在图书馆这个特定空间内的缩影。
参考文献:
\[1\] 廖又生.图书馆管理定律之研究\[M\].台北:学生书局,2010.
篇8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图书文献的载体由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变,许多文献在出版纸质印刷品的同时,会随书附带一张使用光盘作为本书内容的补充说明和详解,旨在帮助读者更容易地理解所借图书的内容。随书光盘这种新的存储介质将现代数字形式与传统纸本形式紧密地结合起来,深受读者的欢迎。据统计,现在图书的配盘率达到5%―20%,还有继续上升的趋势,而且随书光盘所涉及的门类也越来越广泛。这使对图书馆随书光盘的使用要求更高。然而由于光盘载体的特殊性,如何管理好这些随书光盘,让其内容得到有效利用,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已成为图书馆急需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随书光盘的特点
随书光盘往往图文并茂、音像结合,能增强读者对书本内容的理解,从而达到辅助学习的目的,因而很受读者欢迎。随书光盘作为一种文献类型,与纸质书本有着显著的差异,它是一种特殊存储介质的电子载体,所包含的知识内容必须通过计算机设备呈现出来,具有以下特点。
1.与书本关系密切。随书光盘从名称上看,就与书本有着密切的联系,或是书本内容的补充延续,或是书本内容的电子化重复再现,或是通过音频、视频等符号生动形象地诠释书本内容,或是通过电脑实现人机交互,等等。读者对随书光盘的使用往往需要配合相应的书本。
2.容量大,内容丰富,格式多样。一张小小的光盘可以承载相当丰富的内容,可以是参与文档、技术手册,可以是图片、声音、视频,也可以是程序实例、源代码、免费软件,还可以是教学盘或演示课件,其文件格式可以是.exe、.bvp、.jpg、.gif、.mp3、.wma、.avi、.rmeb等多种格式。
3.易损坏,对保管环境要求高。随书光盘怕挤压和划伤,怕强光长时间照射,并且频繁使用也会对其造成一定的磨损,久而久之很可能就读不出来了。随书光盘由于载体性质的特殊性,对所处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都有一定的要求,过高或过低都会直接影响其使用寿命。
二、随书光盘的管理模式
当前,国内图书馆对随书光盘所采用的管理与服务方法有很大差异。目前高校图书馆对随书光盘采用以下管理模式。
1.随书光盘只收藏不流通。有少数图书馆在光盘上实行只收藏不流通的方法,将光盘做简单著录甚至不著录,单独收藏归放,不参与流通。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一方面是担心光盘借出后或阅览时被损坏、丢失,另一方面是图书管理员对随书光盘价值认识上存在问题,以为印刷型文献都管理不过来了,哪有心思花在随书光盘上,在主观上对随书光盘的管理和利用不够重视。
2.书盘一体,随图书流通。光盘和图书作为一个整体,随书光盘不单独分类、编目。在图书馆编目数据中把光盘当做图书附件著录,流通时也是作为附件进行流通。图书与光盘经过采编部分类编目以后,盘随书走,作为一个整体,书与盘一起典藏进入流通系统。有些馆不把光盘从书中剥离,直接随书上架;有些馆则把贴有书标的光盘集中存放,将光盘按类单独排架。光盘开架或闭架借阅,读者在借阅图书时都可实现同步借阅,还书时一并归还。
3.图书与光盘分散异地管理。这种模式是图书入书库流通按常规借阅,光盘则进入电子阅览室阅览。在分编加工过程中,书盘分离,附盘图书和其他图书一样由图书外借口,光盘作为特种文献收藏,入电子阅览室统一管理。当读者在图书借阅口借到图书后,如果需要配套光盘,可到电子阅览室借阅。采用这种管理方法,随书光盘的分编著录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盘和书统一分类,即图书与光盘取相同的索取号,著录在同一条记录中,盘作为书的附件借阅。第二种是盘和书完全分开编目著录,有独立的分类号和条形码,附盘能单独借阅。目前我馆对附书光盘的流通借阅就是采用图书与光盘分散异地管理的方式。
三、对随书光盘管理模式的建议
1.提供光盘刻录及拷贝服务。提供光盘刻录及拷贝服务,可以有效地避免光盘在外借就电子阅览室使用等过程中造成的各种损伤。设置专用的计算机及刻录机,为读者提供拷贝及刻录服务,这种方式既能解决光盘的保存问题,又方便读者的使用。
2.建立随书光盘网络化管理系统。在随书光盘的管理工作中,当馆员的工作量与读者便利之间发生矛盾时,应当首先方便读者,尽可能地提高随书光盘的利用率。所以,有必要实行随书光盘的网络化管理,即光盘经过编目人员严格校对、审核和验收后,通过虚拟光驱管理软件的光盘镜像制作功能对光盘进行压缩处理,迁移到服务器中,形成虚拟光盘镜像文件;然后在图书馆主页相关板块光盘检索服务,并对内容进行及时更新。读者需要借阅某光盘时,利用图书馆网络管理系统即可下载,可极大地方便读者利用光盘。
3.开设免费视听阅览室。高校图书馆主要是面向学生,考虑到学生经济状况,图书馆应开设免费视听阅览室供读者下载、浏览光盘信息,并设专职馆员进行管理,向读者介绍随书光盘的知识,指导读者上机,解答读者疑问,帮助读者更好地利用光盘资源。
4.加大对随书光盘的宣传。目前,对随书光盘的宣传工作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但是随书光盘的数量在不断增长,这给我们的宣传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使读者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些随书光盘,应采取多种措施,开展随书光盘的宣传工作。首先,对有附盘的书刊,在编目时需进行充分描述,让读者在检索和借阅藏书目录时充分认识该书的附带光盘。其次,在图书馆新书通报与新书推荐中,可对图书与附盘一同介绍,尤其是要注重和用图书馆网站作为宣传平台,对本馆随书光盘管理模式进行详细介绍,让读者对如何借阅或下载随书光盘压缩文件有详细的了解,对随书光盘的内容及其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促进随书光盘的有效利用。光盘管理人员应对读者给予必要的指导,不断提高读者的光盘利用能力。
5.建立数据库资源。图书馆可以挑选一些随书光盘资源和其他电子资源,如:对电子文档和多媒体教学的音频文件进行加工,建立特色数据库,经过标引分类后进行,构成新的电子资源,以丰富馆藏,方便读者,更好地满足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总之,图书馆正步入开放式服务和信息共享化的时代,对随书光盘的管理和利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随书光盘作为图书的重要内容和补充,是图书馆馆藏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加强指导,积极创造条件,提高对随书光盘的管理水平,充分发挥随书光盘的作用,提高馆藏文献的利用率,从而更好地服务读者。
参考文献:
[1]覃柳慧.图书馆随书光盘管理模式的点差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10.
篇9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集中实习;现状调查
教育实习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师范生成长、完成由学生向教师角色转换、提升自己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环节和必由之路[1,2]。为增强师范生的实践能力,提升教师培养质量,教育部还专门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教师[2016]2号),明确提出要“组织开展规范化的教育实习,制订教育实习课程标准、实施计划、实习手册、评价标准等工作规范,做到实习前有明确要求、实习中有严格监督、实习后有考核评价。建立师范生实习资格考核制度和实习档案制度。”[3]因此,了解高校师范生教育实习基本情况,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策略,意义深远。
一、研究对象、方法及研究工具
为增强保山学院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课堂教学、班级管理能力,教育学院对本院本科学生的毕业实习进行了改革,由过去的分散实习模式改为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模式,并于2015年10月12日至11月6日完成了2012级小学教育班到保山市隆阳区金鸡乡金鸡中心学校为期1个月的教育集中实习。为了解2012级小学教育班教育集中实习情况,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该班的全体同学及其指导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分为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两种,学生问卷共26题,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对实习的态度、实习内容、实习指导、实习效果等方面,教师问卷共9题,调查的主要内容为实习生在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各种技能运用的情况、实习生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高等院校课程设置的建议等方面。
二、2012级小学教育班教育集中实习的现状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学生问卷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1.实习生实习基本情况。
2012级小学教育班共有学生55人,男生7人,女生48人。隆阳区金鸡乡中心学校地处隆阳区东北角的历史文化名乡、省革命老区――金鸡乡,下属金鸡中心小学、下沙河小学、育德小学、东方小学等八所小学,考虑到实习生人员分配及实习过程中的交通便利等问题,2012级小学教育班实习地点分别为金鸡中心小学、育德小学和下沙河小学,在各实习点实习的学生人数分别为31人,12人和12人。实习的实习内容包括教育见习,语文、数学、科学、体育等科目的教学、班主任工作、作业批改、校园文化建设、课后辅导学生等。据统计,实习期间,有7.3%的实习生听课总课时数为15节至20节,有92.7%的实习生听课总课时数超过了20节;有7.3%的实习生上课总课时数为10至15节,有14.5%的实习生上课总课时数为15至20节,78.2%的上课总课时数超过了20节。
2.实习生对待实习的态度。
83.6%的实习生认为实习在本专业的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16.4%的实习生认为实习在本专业的教育教学中比较重要,说明实习生都认为实习对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很重要。因此,在实习期间,仅有18.2%的同学因为生病、参加会计考试等原因请假,绝大部分同学都能按时参加实习。
3.实习教师对实习生的指导。
58.2%的实习生认为指导教师能对实习生在教学中出现的失误和不足之处进行认真指导、讲解,32.7%的实习生认为指导教师能对对突出问题做指导,仅有9.1%的实习生认为指导教师只做一般指导。在实习生授课过程中,90.9%的实习生认为指导教师能积极有效帮助实习生完成教学任务,仅有9.1%的实习生认为指导教师没有指导或指导的效果不佳。这些都说明,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习工作是很重视的,对学生的指导比较认真、效果良好。
4.实习生在教学、管理中技能的发挥及存在的困难。
在“普通话、板书技能、讲解技能、课堂组织管理技能、提问和强化的技能和研究教材的技能”中,绝大数实习生都比较能熟练运用这些技能,但实习生在课堂组织管理技能、提问和强化的技能和研究教材的技能中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大部分实习生认为自己在“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技能、组织活动的技能、组织培养班集体的技能、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的能力发挥得还不错。92.7%的实习生认为实习过程中存在困难,主要表现在教学专业术语不够准确;课堂组织管理方面尤其是课堂纪律控制力度不足,对一些突况处理不完美;语言不够丰富,教学时间掌握不好,重难点拿捏不准,板书技能不足等。
5.实习生对实习的满意程度及实习成效。
全班55名同学都认为教育集中实习对其自身教育教学技能有所提高,96.4%的实习生对此次实习活动感到满意。对指导教师布置的任务,有45.5%的实习生能按时、较好的完成,52.7%的同学基本能完成,仅有1.8%的同学感到有时候完成不了指导教师布置的任务。因此,大部分实习生能完成相应任务,把教育集中实习做好。
6.实习高校实训课程设置、实习管理等方面的建议。
在“你对所就读的学校开设的教育类课程的设置有何看法?”一题中,大部分学生认为“实践课程少,实践训练不够;理论性强,脱离实际”,同学们都喜欢以“案例教学法、微格教学和专题讨论”的形式来上教育类课程,并且认为大学期间的见习和实习活动,让学生提前感知小学教学现状,了解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学习能力。在实习管理方面,学生实习的地点有三个,可带队教师往往只集中在金鸡中心小学,很少到育德小学和下沙河小学看望实习生,因此学生希望带队教师数量可适当增多,每个实习点都有带队教师。其次,实习生们还比较关注实习经费的问题,希望能得到一些实习补助。
(二)教师问卷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1.实习指导教师基本情况。
2012级小学教育班的55名同学的实习指导教师是来自于金鸡中心小学、下沙河小学和育德小学的语文老师或数学老师,共49人,^大部分实习指导教师每周的课时量在11节以上,有30.6%的教师周课时量达到了21节以上,教学任务比较重。除了上课外,实习指导教师还要担任班主任、图书管理、实验室管理、中队活动、学校财务、寄宿生管理、教研等工作,业务比较繁忙。
2.实习生在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各种技能运用的情况。
在“普通话、板书技能、讲解技能、课堂组织管理技能”中,绝大数实习指导教师都认为实习生能较好运用这些技能,但在课堂组织管理能力、提问和强化的技能方面,实习生还需要加强训练才行。在班主任工作所需的“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技能、个别教育的技能、组织活动的技能、培养班集体的技能、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的各项能力中,大部分实习指导教师认为实习生基本掌握了上述能力,但能达到熟练程度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少,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3.学生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高等院校课程设置的建议。
“在实习期间,您觉得实习生最常面临的困难是什么?”这题中,42.2%的实习指导教师认为是“学科教学法知识方面的欠缺”,26.5%的实习指导教师认为是“教师基本功方面的欠缺”,说明小学教育专业的实习生在教学基本功和学科教学法的训练方面还需加强。为此,实习指导教师建议高校应该加强小学教师基本功训练,多让学生听课,多让学生深入了解实际的教学工作,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提高教学技能,同时,实习指导教师也希望高等院校能派一些专家到小学进行公开示范课展示,开展先进教育理念方面的讲座,进行教育技术的培训等。
三、保山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教育集中实习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教学基本功不扎实,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的能力有待提高。
通过调查,实习点的指导教师反映最多的就是实习生在粉笔字板书、汉语拼音、笔画笔顺的书写等教学基本功不扎实,部分实习生自己也承认,在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发音上存在问题,一些汉字由于书写习惯,笔画笔顺存在错误。在学科教学方面,学生普遍感到吃力的是由于对教材不熟悉、对学生已有基础知识不了解、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不熟悉等原因,课堂教学实际情况与预期设计存在很大出入,从而使课堂陷入僵局,教学效果不佳。在管理班级时畏畏缩缩,组织班级活动时不敢放开手脚,对实习指导班主任的依赖性比较大。
(二)教育集中实习管理机制不健全,教育实习效果有限。
通过1个月的集中实习,教育学院发现在教育实习管理方面仍有不足,主要体现在带队教师对实习生的指导和实习经费的使用方面。由于教育学院师资力量有限,教育学院每天只派一位教师带队,要求其负责了解到金鸡中心小学、下沙河小学和育德小学三个实习点实习学生的基本情况。然而,大部分带队教师主要集中到金鸡中心小学,选择学校单一。学院要求带队教师随班听课,必要时可以为实习生提供一些指导。然而,部分带队教师由于对基础教育不熟悉,自身教学经验不足,因此对实习生的指导能力也十分有限。另外,由于教育学院第一次进行教育集中实习,学校也没有出台具体的教育实习经费使用及管理办法等文件条例,因此,这次集中实习活动没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经费的提前预借,对实习工作的经费使用存在一些问题。
四、提高保山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育集中实习质量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学生教学基本功训练,做好教育实习前的准备工作。
“三笔字、简笔画、普通话”等是教学的基本技能,每一位教师都应具备这些技能。虽然在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也有相关的课程,如“三笔字”、“教师口语训练”、“书写规范练习”、“美术”等,但由于课时有限,任课教师为完成理论部分内容的教学任务,在课堂上留给学生进行训练的时间有限。“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行”,因此,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如果今后想走向三尺讲台,除了课堂上认真听讲,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外,还应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训练,增强自身教学基本功。教育学院也可以组织一些“三笔字比赛”、“板报设计”、“讲故事比赛”等活动,以增强学生的教学基本技能的提升。针对实习生普通话不标准、汉字书写存在笔画笔顺错误等问题,在学生实习之前,可以组织班级同学提前了解小学语文、数学等主干学科的教材,要求实习生会读课本的文字内容,会写生字表里要求的汉字,为实习做好坚实的基础准备。
(二)加强教学实践环节,不断提升学生的课堂教学、班级管理能力。
在课程设置方面,教育学院可以根据课程性质,减少理论教学的课时量,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量,让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技能训练。同时,积极开辟学生的第二课堂,利用学生课余时间,组织安排专业教师开展“经典作品诵读”、“教学简笔画”、“少儿舞蹈”、“三笔字”、“经典儿歌大家唱”等兴趣小组,鼓励学生踊跃报名参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保山学院周边的小学建立合作关系,有组织、有计划地带领学生到小学进行参观、观摩课堂,义务支教、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教学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对小学的感性认识和实际登台授课、管理班级的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理论知识内化的平台。同时,也可以为教育学院青年教师感知小学教育现状,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素养提供机会,从而增强带队教师对实习生的实习指导能力。
(三)完善教育集中实习管理机制,提高教育集中实习实效性。
为保障教育集中实习的顺利实施,在开展实习活动之前,教育学院会撰写工作方案,并进行多次讨论后最终定稿。通过这次的集中实习发现,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值得改进:在实习之前应该成立实习工作小组,明确组员的分工,特别是应该有专人负责实习经费的管理,提前到学校计财处预支经费,保障实习工作的有序进行。另外,在安排实习生的带队教师时,应充分考虑教师的专业性、责任心、工作能力等因素,明确带队教师工作职责,必要时可以对带队教师尤其是青年带队教师进行实习指导工作的培训,提高其指导学生实习的能力,从而提高教育集中实习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吴丽君,明建利,陈新亮.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14, 30 (3):105一108.
篇10
论文关键词:语言自主学习中心 自主学习 管理 辅导
论文摘 要:语言自主学习中心是伴随着外语教学和研究不断深入而产生的一个新生事物,为大学生的语言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目前,中国很多高校都建有语言自主学习中心,但仍处于初级阶段。文章从管理的角度,针对自主学习中心、进行自主学习的学生及辅导老师三个方面来分析武汉高校语言自主学习中心存在的管理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更好地满足高校学生语言自主学习的需要和促进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在当今语言学习研究领域,自主学习已深入各大学者的研究范围中,成为热点话题。20世纪80年代它在欧美兴起,90年代在东南亚包括港澳地区的院校大批涌现。高校语言自主学习中心不仅为不同外语水平的学生提供了一个便捷的语言学习场所,创造了一个新的学习环境,也推动了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而自主学习的定义是由著名学者Holec在1981首次提出的,他认为自主学习是通后天培养在学习过程“对自己学习负责的能力”。自主学习表现在五个方面,即确立学习目标、正确的内容进度、选择方法技巧、监控学习过程、评估学习过程。所以建立语言自主学习中心是为大学生提供一个方便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确保学生语言自主学习的顺利进行。
为了准确分析武汉高校语言自主学习中心的管理问题及对策,本文对武汉9所高校(国家211重点院校3所、一本院校2所、二本院校2所、三本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各1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共发放问卷530份,收回432份,其中英语专业总计200份,非英语专业总计232份,有效率达81.5%。同时,本文也对陶水英等30名同学进行了访谈,以便进一步了解武汉高校语言自主学习中心的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武汉高校学生提出的对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高校语言自主学习中心和促进自身语言自主学习进步的建议。
一、武汉高校语言自主学习中心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在对语言自主学习中心的管理上
虽然目前武汉大部分高校都设有语言自主学习中心,但仍处于初级阶段,在管理方面还存在问题。本文根据调查数据从语言自主学习中心的规模、语言学习基本设备、语言学习资源开发和规划模式三个方面来阐述武汉高校语言自主学习中心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武汉高校语言自主学习中心的规模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在所调查的9所武汉高校中,其语言自主学习中心同步容纳人数在1000人以下的占77.77%,1000人-1700人的占22.22%,1700人以上的为0%, 而面对武汉各个高校扩招的形势,高校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可见武汉高校语言自主学习中心的规模难以满足更多的高校学生的语言自主学习的需要。调查中,各大高校学生都反映学校语言自主学习中心的规模过小,学校应该扩大语言自主学习中心的规模,以有利于更多的学生能在语言自主学习中心进行自主学习。
2、在语言学习基本设备上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有43.52%的学生认为其所在高校语言自主学习中心用于语言学习的基本设备如电脑、打印机、录音机等比较完善,但部分学校的语言学习基本设备功能不全;有49.77%的学生称其设备不很完善或不完善,很多设备老化,用起来很不方便;只有6.71%的学生称其设备很完善,能够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求。
3、语言学习资源开发和规划模式
根据表1数据显示,有48.15%的学生认为其所在高校语言自主学习中心的语言学习资源开发和规划模式还可以,但有些内容需要更新改进;也有44.91%的学生称其不够好或很不好,内容很落后,更新慢,不能满足学习;只有6.94%的学生称其很先进,能满足各个年级、不同层次学生的语言学习需要。另一调查表明,有32.41%的学生称其所在高校语言自主学习中心提供的语言学习资源对学生自主学习有帮助,提供了很多有利于语言学习的相关专业资料和课外知识;有40.28%的学生称其有点帮助,但也有些学习资源对语言学习用处不大,且很多资源更新慢、内容落后;27.31%的学生认为没有帮助,希望学校能根据学生的需求来配置语言自主学习中心学习资源。由于大学英语课堂更强调听、说,再加上四、六级英语全国统考对听力有一定要求,很多学校纷纷建立语言自主学习中心之后,在语言学习资源的开发和规划模式上把重点放在听、说上,资源配置不平衡。除了提供好的听说资料外,学校也应该适当提供有利于语言学习的相关专业资料和课外知识,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英语水平。
(二)在对进行语言自主学习的学生的管理上
建立语言自主学习中心的目的,简而言之,就是提供一个固定的语言学习场所,以增强不同学习阶段和不同层次学生的语言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语言应用水平。但是,由于语言自主学习中心是近几年在高校兴起的,对于广大高校学生来说可能还是新鲜事物,为此,本文从高校对学生进行语言自主学习的宣传和管理政策两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
1、对学生进行语言自主学习的宣传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45.94%的学生称自己主要是通过老师的引导和鼓励来了解语言自主学习中心的相关信息的,而这也与本文调查结果一致;有16.66%的学生则称不知道学校是否有宣传语言自主学习中心,他们主要是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到相关信息,如偶尔自己发现或通过学长、同学推荐;通过学校网络宣传或通过学校海报宣传的占23.42%。武汉部分高校建立语言自主学习中心之后并没有向学生积极有效地宣传语言自主学习中心的相关信息,因此高校学生对其所在高校语言自主学习中心也只是表层上的了解,并没有深入认识到语言自主学习中心对他们进行语言学习的积极作用,这样,各大高校自然不能从根本上激发高校学生到语言自主学习中心进行语言类自主学习的动机和积极性。
2、对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自主学习的管理政策
根据表2数据显示,有71.91%的学生称学校采取了相关的鼓励和引导措施来激发学生在语言自主学习中心进行语言学习,而根据调查可知,很多学生一直坚持去语言自主学习中心学习一方面靠自觉,另一方面是为了应对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有28.09%的学生称学校没有采取相关的鼓励和引导措施,这就说明武汉部分高校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应该适度采取一些管理政策鼓励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自主学习,如根据学生自主学习成绩来增加平时分或是给予一定奖励,督促辅导老师对学生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等,使学生对在语言自主学习中心进行语言学习产生兴趣,与传统的课堂学习相结合,更好地帮助他们学习外语。
(三)在对语言自主学习辅导老师的管理上
从广义上讲,语言自主学习中心的管理问题就已经包括对自主学习中心工作人员的管理,即对专业辅导教师的培训、图书管理员和技术员的管理以及对自主学习中心管理者的要求。但无论是授课老师还是语言自主学习中心中相关工作人员,其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作用都是很重要的。对此,本文特地从语言自主学习中心对辅导老师的管理上做详细的调查分析。 转贴于
1、辅导老师的人数问题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有59.49%的学生称其所在高校语言自主学习中心提供的辅导老师人数不足;有19.21%的学生称其所在学校没有提供辅导老师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一点与上文提到的部分学生不知道学校是否有对语言自主学习中心进行宣传相符合;也有17.59%的学生称自己不知道所在高校是否有提供辅导老师。可见,大部分高校语言自主学习中心辅导老师人数不足甚至没有,不能够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给学生提供所需的建议和指导。虽然在语言自主学习中心里学生进行语言自主学习是自主性的,老师只是隐性地在发挥作用,但语言自主学习中心毕竟是近几年才在武汉高校兴起的,它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新生事物。由于大部分学生仍依赖于中国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进行语言自主学习方面还需要辅导老师在场进行辅导,教他们如何更好地使用语言自主学习中心的设备设施和利用那些学习资源来辅助自己语言学习,这就使得辅导老师人数是否充足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2、对辅导老师的培训问题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58.77%的高校学生称其所在高校辅导老师有定期或不定期接受培训,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同时掌握计算机等相关设备应用技术和多媒体网络应用技能,能很好地辅导督促学生进行语言学习。根据问卷分析结果显示,这类情况主要集中在国家211重点院校当中;有41.23%的高校学生称其所在高校很少有或是不知道有没有对辅导老师进行培训,根据问卷分析结果显示,这类情况主要集中在二、三本院校及高职高专院校当中。这一数据说明,就武汉高校语言自主学习中心辅导老师培训问题,由于国家211重点院校师资力量和财政力量都比其他院校充足,其辅导老师经过定期或不定期培训,培训内容丰富,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自主学习,适时检查学习进度,利于提高学生外语的学习水平;二、三本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对辅导老师的培训欠缺,培训内容少,不能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自主学习,很难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在这方面需要改善。
二、对语言自主学习中心的管理建议及对策
首先,根据问卷调查分析,语言自主学习中心在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宣传工作上应加大力度,从老师引导,学长推荐扩大到学校大量的网络和海报宣传,让学生了解其功能和作用,提高其在学生中的影响;对学生进行语言自主学习采取一定管理政策,如根据学生自主学习成绩来增加平时分或是给予一定奖励等,从而真正从根本上激发高校学生去语言自主学习中心进行语言自主学习的动机和积极性。
其次,在规模上,语言自主学习中心应该扩大,增加自主学习网络教室数量,改善自主学习环境;在语言学习设备上,希望学校能更换老化设备,改善电脑的配置,完善录音机、打印机等基本设施,提高网速,以便于学习;在语言学习资源开发和规划模式上,高校语言自主学习中心除了提供与外语四、六级考试相关的、与语言课堂学习相关的听说学习资料外,应更多、更好地提供与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有关的信息、考研信息、典型的各类电影、教学视频、外语学习网站资料及增加更多的辅助语言学习的应用软件,如有道词典、日语丸、法语助手等,同时要加大信息量,促进语言学习资源的定期或不定期更新;实现高校间网络资源共享;从而达到资源平衡配置,使学生全方面地提高英语水平和丰富知识量。
再次,对辅导老师的管理上,语言自主学习中心应提供足够的辅导老师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且对辅导老师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从而使其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耐心的教学态度,同时精通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应用技能以更好地引导督促学生投入到语言自主学习中。
三、结束语
高校语言自主学习中心的产生标志着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中的问题。高校语言自主学习中心不能搞形式主义、表面现象,而是要合理地管理,实实在在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帮助,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了解语言自主学习中心的积极作用,进而真正爱上自主学习,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为将来的进一步学习和就业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龚文辉.浅谈语言自主学习中心的管理[J].安康学院学报,2007(6).
- 上一篇: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
- 下一篇:冶金技术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