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孝道的含义范文

时间:2023-11-17 17:46: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孝道的含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文化孝道的含义

篇1

孝道教育学生教育环境孝,作为我国古代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民族价值观,起到了积极作用,可以说功不可没。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一段时间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对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孝道教育不够重视,在学校教育领域中几乎是一片空白,甚至不知道孝为何物的人比比皆是,社会上忤逆不孝的人和事也屡见不鲜。

现如今,随着社会的急剧转型,独生子女比例的不断增大,人囗老龄化的加剧,一对年轻夫妻至少要赡养两对父母,后辈对长辈奉行孝道已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加之部分青少年的孝道观念处于断裂与冲突之中,他们的家庭观念淡化,功利思想严重,责任感缺失。因此,在学校开展孝道教育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和需要。这既是社会赋予教育工作者的历史重任和神圣权利,更是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一个重要内容。

一、注重校园环境,营造孝道教育氛围

花岘子学校始终将良好教育氛围的营造作为一种重要教育资源和教育途径,强调学生在共同参与这种文化氛围的营造过程中得到熏陶和启发,从而提供良好的孝道教育环境。

为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我们校园内的标语、图片,到宣传橱窗里张贴的展版,都紧紧围绕“孝道”这个主题,精心设计,合理规划,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述说着孝道”的话题;班级里通过黑板报创办、学习园地布置、手抄报编辑、普通话比赛等活动形式,让“孝”的气息渗透到每个班级,渗透到每个学生心中。

二、采用多种形式,深入理解孝道真谛

孝,上面是“老”字,下面是“子”字,就像儿子背着老子。从这里不难看出,只有上下两代融为一体,才有“孝”,所以做子女的要时刻想着孝顺老人,时刻要把“孝”字放在心上。基于此,我利用班会,给学生讲解我国古代孝文化,提高学生对孝文化的重视程度。并布置课外作业:利用信息课查阅孝道及论孝道的文章,摘取有益信息为我所用。综合每一位同学的资料,通过大家的讨论,我们一致同意把“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作为我们的孝道观,并将极具普世价值的“敬亲、奉养”作为我们行孝道的关键。因为孝的基本含义就是“善事父母”,奉养就是保证父母物质需要的供给。子女幼小时受到父母的抚育,而当父母年老体衰丧失劳动能力时,子女则有赡养、扶助和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社会责任。对于赡养父母仅仅有养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在赡养的过程中体现出“敬亲”,即对养育自己的父母亲人的爱戴、尊敬之情,常回家看看。

三、利用语文教学,自然渗透孝道教育

课堂,尤其是语文课堂,是我们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的主战场,在这里,我们可以充分挖掘传统孝道教育的因素,自觉的、有意识的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孝道教育。新课程改革重视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教材中涉及或者纯粹讲孝道文化的课文也不少。如七年级课文《散步》,以散步这一不起眼的休息方式,作为凝聚亲情的纽带,表现一个家庭中各成员之间互敬互爱,体现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又如,《金色花》《荷叶母亲》这些优美的短文,让我们体会到家庭之爱,体会到了这种感情的美好和圣洁,让我们明白了责任,懂得了感恩和无私的报答。这样能让学生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言行,使之符合孝道的要求。

另外,在写作教学中,我也从不忽视孝道文化。学了有关孝道的课文,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孝文化信息,我就出一些有关孝道的文题,让学生去发现并积累家庭生活的素材,让学生思考其中蕴含的深情,从而能更深切地感悟亲情,培养对家庭的热爱,对父母的热爱并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同时,我让学生走出课堂,搜集当今社会上那些行孝与忤逆的人与事,作为反面教材,让学生在正反对照中明了善与恶、美与丑、好与坏,为写作提供素材。

孝道不能光写在纸上,关键要付诸行动。为此,还要多渠道,多形式去体验,去实践。

四、瞄准特殊节日,组织开展孝敬活动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原先并不是非常强调的传统节日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而中国人的传统,使得我们在表达感情的时候还是比较内敛的,平时很少会把爱爸爸、爱妈妈的话挂在嘴边。那么,节日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比如,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爱。“重阳”节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敬老、爱老的活动。“教师”节可以让学生开展感谢老师的活动。也可以利用教师、同伴、父辈的生日,指导学生亲自为自己的教师、同伴做一些生日卡片,书写祝福和感恩的话语,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而作为班主任,当这些节日即将来临时,我会通过班级日记的渠道,或者利用学校午会课时间对学生进行相关节日的宣传和提醒。使学生们能充分利用节日,对父母表达感恩之心,感谢之情。

五、实施家校联系,促进学生孝道教育

为了给学生传递孝敬信息,树立良好榜样,当我们听到有的山区孩子老人得病时,一方面组织老师亲自去看望,带去师生的爱心捐款,还给因照料老人耽误学业的学生补课辅导,让他们体会到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温暖,更高更深层感悟到孝顺和孝敬的真正含义。有的孩子家人不幸去世,老师会抽空前去吊唁,深表哀悼之情。同时,对孩子进行精神安慰和经济帮助。学校助学金许可范围内特别照顾弱势群体,让他们懂得孝敬不是单方付出,而是全社会爱的互换与真情传递。

篇2

关键词:孝文化;孝道;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进校园,潜移默化悟“孝道”

心理学研究表明,环境对人能产生暗示,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作用十分深刻,表现在幼儿的身上更为突出。为此,我们利用环境的创设和布置,拉近师幼之间、家园之间的距离,彰显孝文化。在园内,我们进行了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建设,无论是墙面还是走廊或户外操场墙面,都图文并茂地进行展示,同时通过经典诵读、孝行活动、教育课程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向孩子、家长、老师诠释“孝”的丰富内涵和其具有的现实意义。

1.“传诵经典”了解“孝”

园内根据幼儿年龄特征,对小班、中班、大班三个年级段的孩子开展了不同程度的孝文化传播教育活动:每天的幼儿餐前活动,我们针对各年龄幼儿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优美诗词》《三字经》《弟子规》,让孩子通过诵读,了解古诗词的魅力和含义;在幼儿园“六一”汇演中,孩子们还进行了“诵经典”的歌舞表演,表演中不仅让孩子深入了解中国舞蹈的肢体美,也让幼儿更多地了解中国诗词的美;庆元旦活动中,大班孩子们朗诵了《弟子规》,并以舞蹈编唱的形式展示给家长们看,从中感受到“关爱与孝敬”的重要性;我们还将中国优美诗词《悯农》《静夜思》编到课间操中,师幼边唱边跳,共同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2.“快乐成长”践行“孝”

为大力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结合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关于组织开展第30个“国际志愿者日”活动,在2015年11月和2016年3月“学雷锋”活动中,幼儿园青年团员志愿者以及小朋友和家长委员会成员来到西湖街道开展了以“走进社区・关爱老人”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全体青年团员志愿者及孩子和家长用行动践行了孝道,孩子们在活动中体会和感受到如何尊敬老人、孝敬长辈。

3.“礼仪教育”学习“孝”

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学习孝、懂得“孝”、践行“孝”,幼儿园开设了专门的礼仪教育课程。全书共有六册,幼儿园大班、中班、小班各两册,每册22个教育主题,全书共132个教育主题,结合幼儿园礼仪主题教育,按基本礼仪、幼儿园礼仪、家庭礼仪、公共场所礼仪、节日礼仪5个部分,包括了6岁以内幼儿遇到的大部分礼仪场景及内容,每一个活动充分展现了礼仪的重要性,让幼儿学会知礼懂礼,学做孝顺、礼貌、懂事的孩子。

4.“校园环境”传承“孝”

良好的校园环境、室内的主题墙饰都可以成为孩子们教育的契机,所以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幼儿教育集团第三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随处可见传统文化的环境教育,园内创设了孝文化主题墙,让孩子们在欣赏、学习中传承“孝”。幼儿园每层楼都有不同的传统主题特色:一楼用伞、灯笼和中国结进行装饰,灯笼和中国结的结合更是一种孝文化的传递;二楼以扇子为主题,在扇子上用毛笔书写了许多成语,让孩子了解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三楼以“团团圆圆”为主题的吊饰,有家长、孩子、老师们共同制作的绣球;结合教学活动,张贴幼儿自主收集的少数民族的图片及资料,供孩子们了解、学习。

二、教师队伍重建设,身体力行推“孝道”

1.传统节目,寓教于乐

孝文化的传播应该从教育幼儿的教师们做起。教师要身体力行,在与幼儿、家长、同事的沟通言行中,践行孝文化,更要善于发挥教育机智,捕捉教育时机,创造性地在教育实践中渗透孝文化。2015年11月底我国开展传统文化节目大比拼,看得出老师们排练节目的高效率。老师们排练了《茶艺》、古代宫廷话剧《守时》、情景剧《学堂之上》、舞蹈《俏江南之夕阳红》等,小班、中班、大班不同年级优秀节目充分展示了传统文化的精髓。

2.演讲比赛,展露风采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展现青年教师的蓬勃风采,引导和激励青年教师不断提高师德素养与自身修养,提升青年教师团队合作能力,进一步加强各校之间的交流学习,我园结合上级文件精神,开展了“弘扬传统文化‘四有’好老师”的主题演讲比赛,老师们用平凡、朴实的语言,讲述着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诠释。

3.自主阅读,提升修养

书可以给我们传递新的知识,书可以给予我们正能量,书可以让我们结识更多的朋友,书可以让我们不断进步,书还可以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老师们利用业余时间,加强自主阅读,不断充实自己的文化水平。每位老师都阅读了一本经典书籍,并撰写了读书笔记,共同交流分享,在知识的海洋里,不断提升个人修养。

三、家园共育同携手,合力互动兴“孝道”

我们积极利用家长会、亲子活动、家园共育栏等途径,搭建家园共育桥梁,向家长宣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与家长携手,培养幼儿的孝心,共同推进幼儿园的孝文化教育。

1.体验活动促孝行

“应该这样做”和“我要这样做”是不同的教育结果。我们追求的目标是让孩子们在真切情感体验中,懂得为什么要“孝”,怎样“孝”,从而让“孝”成为孩子们的一种自觉行为。因此,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亲子体验活动,如重阳节活动,孩子们亲手制作了手工贺卡,携带了苹果,送给爷爷奶奶,祝他们平平安安,爷爷奶奶脸上都露出喜悦的笑容;“三八”妇女节活动,给妈妈送上自己用真诚制作的贺卡礼物,让她们感受温暖和爱;母亲节、父亲节时,鼓励孩子回家主动为父母端上一盆洗脚水,给父母洗脚,并将自己对父母的爱大胆表达出来,体验亲情的温暖。在这一次次的活动中让孩子感受到了“孝”的意义,有助于他们从小就践行孝文化。

2.成长足迹展孝行

篇3

关键词:传统文化孝道孝道观

俗语说:“百善孝为先”。孝,作为支配中国古代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长期以来已经渗透于人们的骨髓和血液之中,成为中华民族普遍的社会心理和思维定式,构成了中国传统主流伦理范畴系统的核心部分。孝道是我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理念,是我国家庭文化的核心,它反映的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维系子女对父母亲情关系的道德规范体系。在19世纪以前,传统孝道在我国社会长盛不衰,然近一个多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传统孝道经历了全面的冲击和洗礼。但是这并非意味着传统孝道已经不存在了,它仍然有着一定影响。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知识青年,既受到传统孝道观的影响,也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形成了符合当代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新的孝道观。

一、传统文化中的“孝”

(一)“孝”的起源和含义

据研究表明,孝的观念最早形成于父系氏族社会。从文字构造上看,“孝”是一个象形字,“老”字头下有子,意为人老了行动不便时,由儿子背着走。这表明,孝是晚辈对长辈的。通常,孝是子女奉养父母所遵循的一种准则。

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将“孝”视为“德之根本”。春秋时期,孔子融六经之精华集著而成《孝经》。在《论语》中,孔子对孝进行了阐述。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孝经·开宗明义章》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吕氏春秋·孝行览》亦云:曾子曰:“父母生子,子弗敢杀。父母全之,子弗敢阙。故舟而不游,道而不径,能全支体,以守宗庙,可谓孝矣”。

(二)“孝”是我国传统家庭文化的核心

从古至今,孝的一般意义都是指子女对父母的侍奉。主要体现在奉养长辈、顺从长辈和祭祀先辈三个层面。从根本上来看,孝体现的是一种亲子伦理关系,它对于维护家庭的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我国传统家庭文化的核心。孝道在最初意义上的尊祖敬宗、报本返初和生儿育女、延续生命,到“善事父母”,就已经局限于宗法和家庭伦理范畴。几千年来,家庭伦理中仍然注重孝道,即使在现代社会亦是如此。故可以说,孝道不仅在过去,甚至在现在、将来都将会是我国家庭文化的核心。

(三)传统孝道观

我们知道,最初意义上的孝道仅仅局限于宗法和家庭伦理的范畴。然后来的儒家把孝道从家庭推向了社会,把孝移到“忠”上,将忠孝视为一体,从而使孝的内涵往外延伸。“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太平”,孝道成了同时维系家族和社会道德的纽带。到了汉代,孝被政治化,统治者提倡“以孝治天下”,且“举孝廉”,孝道成了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再到宋明时期,孝道更是被统治者及其思想家们加以扭曲,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愚孝成为当时道德的楷模。

传统孝道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纵观其整个的历史沿革,传统孝道可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对宗法的永恒追求。如对祖先的崇拜、传宗接代、延续生命等。

第二,善事父母,孝道的最基本的伦理意识和规范。包括对父母的事生和事死。事生是指养亲、敬亲、顺之以行、谏之以礼;事死则是指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及继志述事、大孝终身慕父母。

第三,修身、忠君、敬老。此乃是由孝衍伸出来的社会道德伦理意识和规范。

二、当代大学生的孝道观

(一)何谓孝道观

所谓孝道观,简单说就是我们对于孝道的一种观念。我们所说的孝道观主要指的是传统儒家孝道观。儒家孝道观不仅仅是指“孝”,宋代以后的儒家孝道观是将“孝”、“忠”、“节”、“义”四者相互融合起来。意谓中国社会人际的关系皆是父子之伦的延伸和衍化,故不论君臣、夫妻亦或是主仆之间的一切道德伦理,皆可用“孝”来解释。

(二)大学生对传统孝道的态度

根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有99%的大学生认为在当代社会仍有必要提倡传统孝道。对于为何要提倡?有62%的人认为是“因为爱父母”;35%的人是“为了报答父母”;不足3%的人则是因为“传统道德的束缚”。选择“爱父母”的人多认为:“爱”不同于“报答”,“爱”比“报答”凝聚了更深、更重的情感。“报答”是对自己所得的一种偿还,而“爱”是不计得失,是发自内心的情感流露,是亲子心灵上的亲密无间。

(三)当代大学生所具有的孝道观

1.大学生对于“善事父母”的意识以及行为表现

“善事父母”是传统孝道的最基本的要求。善事父母首先是对父母的“事生”,即父母健在时要对父母尽孝心,主要包括养亲、敬亲和悦亲三个方面。

所谓“养亲”就是指赡养父母,即对父母提供经济帮助、生活照料及精神慰藉等。是否愿意赡养和照顾父母以及用什么方式来赡养和照顾父母,是“善事父母”的基本体现,是衡量一个人孝观念的重要指标。据调查显示,有62%的大学生把“赡养父母,为父母提供物质生活条件”列为“符合现代社会孝道”之首。尤其是来自农村地区的大学生,由于从小生活在物质条件较差的农村,更加强调要给父母提供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以让其能安度晚年。在关注父母的物质生活条件时,大学生还关注父母的精神生活,大学生普遍不赞同“只给钱物给父母,不关注父母的精神需求,用金钱取代孝心”的做法。

“敬亲”是对传统孝道内涵的更高层次上的体现。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人们通常认为,传统孝道中的敬亲就是要做到对父母“无违”,即不违背礼节,严格按照礼的规定和道德的通行标准来孝敬父母;要以“色”事亲,即儿女应该要做到和颜悦色,顺从自己的父母;要做到谏亲,若君主或父亲的思想或行为“不义”,“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然而,若父亲不停劝谏,儿子还是得服从父亲。当代大学生对于敬亲的理解则是:因为爱父母,亲情间的真爱使其自觉的尊敬父母。敬亲是出于对父母的一种礼让,是对父母价值观的一种尊重和理解,更是对父母的重视。“悦亲”是传统孝道中比较重要的道德规范。孔子曾说:“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为孝。”《二十四孝》中的老莱子,73岁“着五色斑斓衣,做婴儿戏”,“佯跌卧地,为儿啼”以取悦亲。此乃传统孝道中“尽其欢”的典型。当代大学生并不赞同这种方式的孝。他们认为悦亲的方式有“做出成绩,让父母自豪”、“经常与父母联系,表达对父母的关爱”及“给父母丰厚的物质条件”等,并不是为了取悦父母而损毁自己的价值追求。

2.大学生对传统孝道观中关于“传宗接代”的看法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宗接代、追求永恒的宗法性是传统孝道的理念之一。在古代,父母对于结婚的子女的生育后代问题很关心,且要求儿子生男丁以继承家业。然处在现代社会的大学生对此有和看法呢?

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5%的大学生不赞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孝道观。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当今社会已经不同于以前,男孩女孩都是一样的,所谓“有后没后”的说法已经不符合当今时代要求。生育后代与传统的孝道没有多大关系,只是成年人表达爱的一种方式而已,是为了使自己的人生更加完整一点,体验为人父母的感觉和责任,是自我情感的需要和寄托,是家庭稳定和幸福的源泉。

(二)当代大学生孝道观与传统孝道观的区别

1.在“善事父母”方面的区别

首先,在养亲方面,传统孝道观要求子女对父母要尽赡养义务,主要是阵对父母是物质生活方面,且传统孝道观要求子女要和父母同住以尽孝道。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现代社会,大学生认为善事父母,不仅要为父母提高物质生活帮助,更重要的是要给父母精神慰藉,且精神安慰要放在首位。此外,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较快,加之子女不在像过去那样只从事农业生产,而是从事农业以外的活动,故父母和子女不能住在一起。大学生认为“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孝道观已过时,即使将来不和父母同住,也不会影响对父母的赡养和照顾。因为现在交通发达,趁节假日可以回家和父母团聚,平时可以多和父母通通电话之类,给父母以精神上的慰藉。

其次,在敬亲方面,传统孝道观要求子女要对父母盲从、百依百顺,不能以任何理由顶撞父母,即使父母犯了过错,做子女的也只能顺从,不得违背父母的意愿。这种传统孝道观只顾及父母,而不顾及子女的感受,显然已不适用于现代社会。当代大学生认为敬亲是出于对父母的真爱,是子女自觉的对父母的一种尊敬,在现代仍要对父母礼让,要讲究长幼之分,但是这种尊敬不能以牺牲子女的基本权利或压抑人性为代价。

再次,在悦亲方面,传统孝道观要求子女尽自己的一切努力以博得父母高兴,不论父母有什么要求,只要能让父母高兴,子女都得照办,这样才算是对父母尽孝。而当代大学生不赞同这种方式的孝,他们认为让父母高兴不仅仅是以父母为主,而是要以自身为主,通过自己的成就使父母自豪、通过照顾好自己使父母放心等才是让父母最高兴的。通过此类方式取悦父母,不仅能体现父母的价值,也能体现自身的价值。

2.在“传宗接代”方面的区别

传统孝道观追求传宗接代,重男轻女,婚姻的主要功能就是为了传宗接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影响了我国社会几千年。然当代大学生却不赞同此观念。他们认为在现代社会男女都一样,生儿生女无关紧要,生女儿并不代表不孝。生育后代主要是为了表达情感,当然也是为了父母的快乐,但是生育后代已经不是为了唯一的目的——尽孝让父母高兴。大学生认为在现代社会,生育后代首先是自身的意愿,其次才是父母的意愿。

(三)当代大学生孝道观所体现的新特点

第一,较之传统孝道观,当代大学生孝道观的内涵要丰富、新颖。如在善事父母上,大学生提出,有时间和条件,要带父母出去旅游;在照顾父母上,更加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提出让父母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等。

第二,强调“事生”。大学生不赞同表明上的尽孝之道,认为在父母生前不尽孝,死后却风光大葬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强调做子女的,要在父母还健在时多关心父母。

第三,不赞同“子承父业”的思想。“子承父业”被传统孝道列为“善事父母”中“事死”部分,当代大学生不赞同此观念,他们认为人生的目标、事业专业以及生活方式应根据本人的特长和兴趣来决定,而不能由父母来决定。因为一个人选择了自己所喜欢的或是自己所擅长的事业时,他取得成功的概率也会大些,而取得事业的成功可以使父母自豪,就对父母的一种孝。

第四,子女都有尽孝的义务。这主要体现在赡养父母上。大学生普遍认为长子尽孝不可取。因为在现代社会,男孩女孩都是一样的,作为子女,都有义务赡养父母,对父母尽孝。

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是我国古代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传统孝道观经历了几千年的洗礼和冲击,仍对现代社会有着较大影响。当代大学生因处于新时代的背景下,受传统孝道观的影响,形成了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新的孝道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完全抛弃传统孝道观。对与传统孝道观,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要继承,也要发展。

注释:

论语.学而篇第一.中国戏剧出版社.1965.7.

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孝经.台北:大化书局.1952.5523.

篇4

纵观当今社会,传统文化价值观日益受到挑战和冲击,使得学校、家庭、社会的舆论导向片面地强调知识和能力,而忽视了传统教育。孝道——这生生不息、绵延千年的人类传统美德出现了严重的缺失与危机。在不少的家庭中,子女以自我为中心,敬老孝老的意识淡薄。在这种形势下,深刻认识和弘扬慈孝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创建幸福家庭、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当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当代社会公民道德教育的最佳切入点和出发点。幼儿阶段是孩子性格养成、童蒙养正的重要时期,让孩子知明礼、懂孝道,从小尊老孝老,这是孩子成人成才的根本。所以,幼儿园必须重视慈孝文化的启蒙教育。本文结合我园的研究和实践,阐述了幼儿园开展慈善启蒙教育的策略。

一、以爱的教育为原点,唤醒幼儿慈孝欲望

“爱”是慈孝行为的显著特点。如果幼儿不懂得什么是爱,不能去体验、享受被爱的幸福感,不知道怎样去爱自己,不能初步感知爱老孝老的具体形象,就不会产生慈孝的欲望。我们一味地凭空要求幼儿孝敬老人、尊敬师长,那么他们只是出于被要求去实行慈孝行为,行动是脆弱的,教育的实效性不强。所以,幼儿园进行慈孝文化启蒙教育要以“爱”的基础教育为原点,让幼儿认识爱、感受爱,奠定慈孝品德的情感基础。

1. 让幼儿感受爱的温馨

“慈爱”在幼儿园里体现出的是教师对幼儿的爱。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给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更要给予爱。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幼儿的感情基础,也是幼儿感受爱的有效载体。

“慈爱”在家庭中体现为父母等长辈对孩子的爱。这种爱更是幼儿感受爱的重要载体。幼儿园可以请一些家长来园对幼儿讲讲自己怎样辛勤养育儿女的事情,也可以组织幼儿开展《××爱我》的讲故事活动,让幼儿讲讲长辈关心爱护自己的小故事。通过同伴之间的故事交流,加深对爱的认识,分享爱的温馨,萌发爱长辈的情感。

2. 让幼儿学会关爱自己

孔子说:“父母唯其疾之忧。”即父母最担心的是孩子的身心是否健康,只要孩子能洁身自爱,不让父母担心,就是孝。教师要让幼儿知道这个道理,启迪幼儿增强自爱的情感。首先要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的意识,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技能。笔者所在幼儿园通过安全自护教育八策略,即常规训练渗透、游戏活动实施、借助情景表演、儿歌教学理解、模仿训练强化、实践演练体验、自主参与探索、增强锻炼确保安全自护教育,让幼儿在教师行之有效的各种教育方法引导下,形成自我保护意识,掌握一定的自救、自护技巧。并让幼儿懂得,只有在保护自己、快乐生活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去帮助别人,才能让长辈放心、幸福,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慈孝。

3. 让幼儿理解慈孝含义

让幼儿理解慈孝的含义不能抽象地说教,要通过古代和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例子,让一幕幕晚辈孝敬长辈的动人情景呈现在幼儿眼前。《三字经》中提到的“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就是适于儿童倾听的慈孝故事。特别是,要结合幼儿身边慈孝行为的典型实例,让幼儿感知慈孝的含义,为幼儿树立榜样。例如,我园大二班的叶嘉年,奶奶眼睛瞎了,他长年陪同奶奶一起睡,照顾奶奶起居,扶奶奶走路,帮奶奶拿东西。同龄人的榜样引领,有效地使幼儿加深了对慈孝行为的理解。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讨论,说一说自己所知道的尊老爱老的故事,说一说小朋友在家里可以怎样孝敬长辈。

二、以实践体验为载体,养成幼儿慈孝品性

心理学家费西纳认为,人的心理活动类似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小部分,它相当大的一部分藏在水面以下,在这里有许多观察不到的力量在对它发生作用。无意识活动的特点以及幼儿尚未成熟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无意识教育是一种有效的品性教化方法,对幼儿养成慈孝品性发挥“隐性”教育作用。但无意识教育具有依附性,需要一定的载体和手段才能发挥作用[1]。幼儿凭借亲身体验、体悟,才能使外部影响逐步内化,内在观念逐步外显,达到知行合一,使孝亲尊长活动收到显著效果。

1. 在多彩活动中体验慈孝

幼儿园开展以“孝道”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教师通过儿歌、三字经、故事、DCD、舞蹈等多种形式,让幼儿懂得爷爷、奶奶、父母等长辈的辛苦,懂得感恩;结合三八节、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端午节等节日,开展系列活动,如“彬彬有礼”礼仪小天使活动、“孝心宝宝在行动”、“种植感恩树”、“感恩的心DIY、感恩箴言”征集等多种特色活动。还可以把一些体现慈孝教育的故事改编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体验慈孝。

2. 在日常生活中体验慈孝

幼儿对家中父母的感恩和孝心是弘扬慈孝文化的重要内容。当代著名作家冰心就非常关心对孩子孝敬父母的教育。她要求,对儿童的教育不能只讲大道理,首先要教会孩子如何关心父母、爱护父母。很多事例证明,孝敬父母绝不是一件小事情!孝敬父母的教育是最基础的道德教育。一个孩子,如果连养育自己的父母都不关心、不照顾、不尊敬、不爱戴,怎么能去爱他人爱集体呢?如果一个孩子对生身父母都没有深厚的情感,怎么能升华出高尚的爱国之情呢?所以,我园要求幼儿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孝心:学会对父母表达感恩和关心之情,常说“谢谢”“您辛苦了”“您休息一下吧!”增强自我责任感,对自己的言行有要求,从整理玩具、收拾书籍、吃饭、穿衣、系鞋带、睡觉等日常琐碎的小事入手,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对父母表达孝心的小事,例如帮父母拿拖鞋、给父母捶背揉腿、帮父母盛饭等等。幼儿园要定期组织幼儿交流在家中对父母表达孝心所做过的事,及时捕捉亮点进行表扬,促进同伴之间相互启发、学习。

3. 在社区活动中体验慈孝

杜威明确指出要把儿童视为社会的一员,要求学校做的任何事情都必须“使儿童能够理智地认识他的一切社会关系并参与扩充这些关系”[2]。所以,敬老爱老的观念要由家庭推广到社会,有效地营造一种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我园位于鄞州区雅戈尔老年乐园附近,我们充分挖掘这个社区资源,把老年乐园作为尊老爱老的教育基地。教师经常带领中大班幼儿走进老年乐园,定期参加乐园“争做心理健康幸福老人”的聊天室活动,教师、幼儿在和老人聊天互动中培养了慈孝情感;平时每月一次走进老年乐园,幼儿争着向老人问好,牵着老人的手到户外散步,有时还往老人手里塞两块糖。老人们看到一张张稚嫩的脸庞,慈爱之情油然而生。我园和老年乐园联合举办的两年一届的老少同乐运动会是一大盛事,开幕式上,小朋友挥舞着红旗、鲜花、绿叶和彩环,用清脆嘹亮的童音一遍又一遍地向老人问好和祝福。老人和幼儿欢聚一堂,相互观摩体育技能。老人慈爱的赞叹、欢笑声,幼儿敬老爱老的热情,使会场洋溢着尊老爱幼的热烈气氛。

三、以家庭为亲密伙伴,实现家园同步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家园配合,使幼儿在园获得的学习经验能够在家庭中得到延续、巩固和发展;同时,使幼儿在家庭获得的经验能够在幼儿园的学习活动中得到应用。幼儿是否孝亲敬老,家庭教育是重要的环节,家长对老人的态度和关心程度直接影响着幼儿对父母和长辈的态度。一个家庭里父母和长辈的关系好坏也会影响着幼儿对父母的关注程度。

1. 面向家庭宣传慈孝理念

幼儿园从宣传入手,开展“慈孝文化进家庭”工程。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园地、网站宣传、环境创设等途径,让家长了解中国传统慈孝文化的主要内容,理解幼儿园进行慈孝文化启蒙教育的现实意义。可以结合全国首个“慈孝文化之乡”——江北区慈城镇,向家长讲一些有关慈孝文化的历史故事和现在的典型事例,从而增强家长的慈孝教育意识,在观念和行动上与幼儿园的教育达成共识,做到对子女慈爱而不溺爱,并有意识地为孩子的慈孝言行创设机会,搭建平台。

2. 开展家庭孝亲悦亲活动

老人是过往薪火的传承人,是既有财富的创造者,是未来发展的导航师[3]。老人身上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素质,幼儿园要引导家长让子女知道长辈有哪些长处,从而增强子女对长辈的崇敬和爱戴之情。如果爷爷奶奶是乡下农民,可以让幼儿接触他们的生活环境和劳动情景,感知他们艰苦朴素的精神,崇拜他们的劳动技能,向他们学习力所能及的简单农活;如果爷爷奶奶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让幼儿羡慕他们丰富的知识,学习他们爱读书、刻苦学习的精神。还要让幼儿常与长辈交谈,记住长辈的生日等,懂得给老人买礼物。这些孝亲和悦亲活动,会使孩子从小养成尊敬长辈的习惯。

3. 组织家长慈孝专题活动

笔者所在幼儿园以家长慈孝微论坛等为载体,引领家长进行家庭开展悦亲孝亲教育的情况交流,并开展慈孝专题系列活动:2011年3月,开展“慈孝文化我来说”家文活动,共征得文章128篇,家长们旁征博引《弟子规》《论语》等经典,阐述自己对慈孝的理解;2011年11月,开展了“慈孝之家”评选活动,全园家庭纷纷踊跃报名,并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海选”活动。随着争做“慈孝之家”活动的步步深入,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慈孝故事“浮出水面”,最终评选出全园十个慈孝家庭,每一户都用最真实的事件折射出慈孝文化的影响力。更可喜的是,此次活动后,慈孝的内涵与外延在活动中不断扩大,从家庭延伸到邻里,从邻里拓展到社会。

“慈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而不终的道德根本,我们祈以进行“慈孝”启蒙教育,让传统文化回归教育,在幼儿园、家庭、社区的互动中,拓展幼儿品德教育的内涵,提升幼儿各方面的综合素养,从教育的源头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1]孙晓轲.儿童德性论[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161.

[2]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28.

篇5

[关键词]孝文化 孝的层次 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4-0126-02

一、孝文化的内涵

所谓孝文化,就是关于敬爱父母长辈、尊老敬贤、感恩奉献的优秀文化传统。孝道是中国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孝的观念源远流长,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孝”,这就是说在公元前11世纪以前,我们的华夏先民就已经有了“孝”的观念。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则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累之意)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的咏叹。而关于敬老、养老的专门史料记载则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我们从“孝”的造字结构,就可以理解到孝的文化内涵。“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体现了父子之间的慈爱和孝敬关系,上面“老”字把下面的孩子庇护在身下,为孩子遮风挡雨,撑起一片蓝天。等到孩子大了,孩子就成了老人的全部支撑,也就是说子女要把照顾老人、安顿老人的责任承担起来,和老人相依为命,让他们安享晚年。“孝”字的构成,体现着父慈子孝的温馨亲情。

人人都是父母所生,父母对儿女的慈爱,出于本能,是人性光辉的自然流露。儿女对于父母的孝敬天经地义,是亲情的回报,是人伦关系的传承。因此,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给“孝”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也就是说,用真挚的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父母侍奉好了,让老人愉悦、高兴、没有精神负担,才能称为真正的“孝”。

二、孝道的内容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有文化理念,又有制度礼仪。从敬养上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即: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

(一)敬亲

中国传统孝道的精髓在于对父母的“敬”和“爱”上,没有敬和爱,就谈不上孝。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就是说,对待父母不仅仅是物质供养,关键在于要有对父母的爱,而且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是亲情的自然流露。没有这种真挚的爱,不仅谈不上对父母孝敬,而且和饲养犬马没有什么两样。同时,孔子认为,子女履行孝道最核心的就是时刻保持这种“爱”,即心情愉悦地对待父母。

(二)奉养

中国传统孝道的基本要求是“生则养”,即赡养父母,这是孝敬父母的最低纲领。也就是说,首先要在物质生活上保障父母,如果有肉,要首先让老年人吃。

(三)侍疾

老年人年老体弱,容易得病,因此,中国传统孝道把“侍疾”作为孝道的重要内容。侍疾就是如果老年父母生病,要及时诊治,精心照料,多给父母生活和精神上的关爱。

(四)立身

《孝经》上说:“安身行道,扬名于世,孝之终也”。这就是说,做子女的要“品正而身立”。儿女为人正直善良,与人群和谐相处,事业上有了成就,父母就会感到高兴,感到光荣,感到自豪。因此,品行不端、不走正道,懒惰、浮漂,不学无术、无所事事,这都是对父母的不孝。

(五)谏诤

“诤”音“正”,直言劝诫的意思。《孝经.谏诤章》指出:“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诤,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也就是说,在父母有不义言行的时候,要委婉提示,使父母改正,这样可以防止父母陷於不义。但不是当面反驳和指责。

(六)善终

《孝经》指出:“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就是说对待父母要始终如一,给父母送葬时更要庄重、虔敬,严格遵守各种礼仪。

三、孝道的拓展——孝的层次性

如果说,“小孝”源于对父母、兄弟姐妹仁爱的自然回报,那么,“中孝”则是孝道和仁爱思想在社会一定范围内的弘扬和推恩及人的延伸,只有对家人有爱的人,才可能在更大范围,更广阔的空间立足发展。而大孝则是升华到了对国家和人民的爱,并以这种仁爱情怀为目标加倍努力。这就是孝道的三个层次即“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

《礼记·大学》中说:“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个“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人格,我们一般简化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在我们中国,历来被作为仁人志士追求的最高人生境界,是完美的人格体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孝道文化历来强调以自我完善为基础,通过治理家庭,直到治理天下的最高理想。我们知道,最高理想都是建立在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要成就一番事业,实现更高理想,就必须起步于家庭这个社会的基础,“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而实行孝道,可以长幼有序,规范人伦秩序,促进家庭和睦,齐心协力。要治理好家族,一定要先从自己做起,用爱心和喜悦心改善自己的态度和习惯,使自己与人为善,明礼诚信,成为一个具有良好德行的人。要修好自己的品德,一定要先从正心做起,使自己心无旁骛,心思端正,意念真诚。我们可以想见,一个品德恶劣,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不孝子,他怎么可能治理好家庭呢?一个治理不好家庭的人,人们怎么会对他寄予尊重师长、团结同志、敬业奉献的希望呢?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孝治家”的含义。

我们把孝道精神从家庭扩展到社会、到单位、到企业,就可以看到,一个在家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的人,在社会上,在企业里,也一定是个敬业爱岗、团结友爱、认真负责、敢于担当的人。相反,一个没有孝心,不懂得回报的人,在企业里,也一定不会是个合格的员工。所以说“中孝治企”。在社会上,孝道无论是对家人,对国家,还是对自己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它是自我修炼的基础,是“立身处事”的前提。

在企业也一样,如果他勤奋敬业、尊师重道、敬业有成的名声被公司的大多数人认可,那他的上司也将因此显得荣耀,这是下属应该做到的,也是企业中最好的“孝道”。

“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的具有内在联系和孝道层次。我们知道,孝道,一开始是起源于侍奉双亲的,这是孝道的初始阶段,我们称之为“小道治家”,这也是我们所说的孝道的第一个层次。到了单位,有了自己的岗位,角色发生了变化,便要发扬爱的精神,以民胞物与的情怀,为集体、为大众、为领导着想,心里有个大局观念,想问题、干事情都要从全局出发,我们称之为“中孝治企”,这也是我们所说的孝道的第二个层次。随着阅历的增加、胸怀的开阔和人生境界的提升,心里装的事情多了,也就是说,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时候,他的人生境界就非一般人所能及的了,他会不断地反省和检点自己的言行和道德缺陷,有了为民族尽心、为国家尽忠的心理渴望,我们称之为“大孝治国”,也是孔子说的“孝之终也”,这才是孝道的最高境界。

四、弘扬孝文化对大学生的意义

弘扬孝文化对大学生的成人成才,对于大学生的人格完善、精神境界的提升和人生价值的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辨别真善美丑的能力。通过学习孝文化来弘扬孝文化,把孝作为一种衡量真善美丑的标准。对于一个讲孝道的人,社会舆论就会对他产生积极的评价,他的心灵和行为就是美的、善的,否则,他的心灵和行为就是丑的,就是被人们所唾弃的,就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将会被社会所抛弃。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责任感是一种道德情感,是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对我们责任和义务的感知。表现为尽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时心情愉悦而产生积极的情感;没有尽到自己责任和义务时心情懊丧而产生消极的情感。大学生通过学习孝文化,明确了自己对家庭的责任、对单位的责任和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责任就是使命,责任重于泰山,责任迫使大学生百倍努力,去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一个讲孝道的人,在得到社会肯定的评价的同时,他从内心也感觉到自己高尚,他会产生积极的情绪情感,从而感受到心里愉悦,完善了人格,提升了精神境界。

有利于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人生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一个身体力行来弘扬孝文化的人,必然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会通过百倍的努力来回报亲人、回报社会、回报祖国和人民,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升华自己的人生。

[ 参 考 文 献 ]

[1] 肖波 著.中国孝文化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篇6

一、感恩教育要重“实效”

近年来,无论从社会、学校到家庭都在以不同形式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仅感恩教育就搞得有声有色。于是诸如各类培训学习、演讲报告会、主题班队会,流动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等等,一时间活动搞得风生水起。在各种活动中孩子、家长、教师都不同程度受到感恩教育,社会反响也十分强烈,弘扬了“正能量”。但是效果又如何呢?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感恩教育的效果,但更多的没有将教育贯彻始终,而且效果不明显,甚至没有结果就半途而废了。因为他们对感恩教育的意义没有深刻理解,只流于形式,这就出现了学生在感恩现场给家长鞠躬下跪,在教室里为家长洗脚,师生互相自我检讨、抱头痛哭,过后却没有下文。造成学生错觉,认为感恩不过如此,太简单不过了,无非是给父母洗洗脚、给师长鞠个躬而已,连基本的感恩含义都没理解,更何谈深层次的感恩了。其实,真正的感恩教育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言传身教,而不是流于形式。感恩教育不是指通过一两次报告会、班队会、现场会就能够达到教育的目的,而是要坚持经常性的教育,潜移默化,逐步加深,要制定长远规划,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让感恩教育深入人心,达到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目的。

二、感恩教育要重“身教”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其中蕴含了“身教胜于言教”这样一个教育道理。感恩教育也是如此,作为家长或是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感恩教育,感恩教育又要注重行为教育。如果一个家庭的父母整天喝酒打牌,却让孩子读书学习,孩子肯定会产生抵触情绪,学习效果也不会好;如果一个家庭的父母孝敬老人,邻里和睦,那么孩子一定是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好孩子。感恩教育要落实到“行”上,而不是“言”上,谁都能讲出一连串孝感故事,可是真正做到感恩、施恩的能有几人。我们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片面的只要求孩子如何感恩父母,如何感恩老师,如何感恩周围的人,而自己却没有一点感恩之举,这样的说教没有一点意义。因此我们要处处身体力行,树立“仁爱之心”,常存“感恩之念”,上敬父母、下爱子女、宽容友善、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对工作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建立和谐友爱的家庭环境。所以,在感恩教育过程中,一定要真正重视“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切忌空泛的说教,要经常检点自身的言谈举止,成为孩子的好榜样。无论工作多忙,都别忘了经常带孩子去看望老人;逢年过节、老人生日,和孩子一起为老人选购礼物。若能以身作则,处处感恩,定能达到“无为而为,不教而教”润物于无声的理想境界。

三、感恩教育要重“孝道”

篇7

现在的社会太让人担忧了:信仰缺失、道德缺失、诚信缺失。人们道德的缺失,归根结底是由于法制的不健全和教育的失败。现在的学校教育提倡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在执行中却以一味地追求升学率,“重成绩轻品德”。“素质教育”在“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几乎是形同虚设。针对这种情况,必须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而传统文化在学生德育方面的影响较大,能够规范学生的行为,让学生形成高尚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传统文化在培养中学生德育素养本文由收集整理中的作用

当今社会由于缺失信仰,人们唯金钱至上,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瘦肉精”、假烟假酒假饮料,又给多少人多少家庭带来灾难呀?新闻报道,欧美等国家经检验发现进口商品中不合格商品,百分之七十来自中国大陆。不合格的商品大多是食品。央央大国,还有让老百姓放心的食品吗?难怪到港澳旅游的游客会把澳门的奶粉买空。这些不良现象,让我们不得不唤醒民众,发扬我们的优良传统,继承我们的传统美德,不然将不利于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中学生是受教育的最佳时期,是未来民族发展的希望,让传统文化进校园可以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将来成为德才兼备的人。传统文化对塑造中学生孝第、礼仪、仁爱、宽恕、诚信、厚德等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弟子规》、《三字经》、《幼学琼林》、《论语》、《孟子》等经典的传统文化,对增强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培养中学生积极向上,刻苦学习的进取精神,能够引导中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可以重塑中学生的道德行为。

二、理解传统文化含义规范道德行为

中国有很长时间的历史,也有渊源深厚文化。传统文化有很多的内容是值得我们当今中学生学习的,学生理解含义以后可以规范自己的德行。例如,《论语》就非常适合当今的中学生学习,它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人性方面的问题依然值得我们学习,人性关系到我们一个人的道德行为。论语里面讲到的“恭、宽、信、敏、惠”五个字。【原文】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这里面是孔子说:“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易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勤敏就会取得成就,慈惠就能够借用他人之力。”如果能做到这些,那么中学生就能形成高尚的道德修养,规范自己的行为,懂得如何做人。

再如《孝经》中的一句话“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人的天性,德的根本,百善孝为先,孝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对于一个人来说,最起码要懂得去孝顺父母。当然学生也只知道去孝敬父母,但是不能付之行动。现在的社会不得不令人感到悲伤,有时候走在路上看到有老人在捡破烂,我在想:他的子女去哪了?有时候看到年迈的老人在摆摊,我在想:他们的子女不赡养他们吗?......现在的子女不孝主要出现在教育的问题上,我们的工作都放在考试上,忽略了对学生的德育方面的培养,那么我们把传统文化引进校园,让学生学习,能让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并下定决心去践行。

三、领悟传统文化精髓形成高尚人格

搞好德育工作,要推动文化建设,提升学生德育素质,让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是我们一直提倡和践行的。随着传统文化进行校园活动开展,全校上下、师生之间、班级之间,处处呈现出学习、诵读、力行传统文化的情景。以《弟子规》为例,通过学习让学生领悟其中的精髓。“弟子规,圣人训,守孝悌,次谨信”……现在听到学生们在背诵《弟子规》,学生诵读学习《弟子规》的情景给我们的校园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在师生诵读弟子规、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使受到了身心的感慨。我们不仅要让中学生会背诵《弟子规》,理解弟子规,领悟其中的思想精髓,并践行弟子规。我们学校大力倡导学生学习诵读《弟子规》。因为《弟子规》讲的是“孝”。百善孝为先。“孝”是“善事父母”,是“立人之本”。“孝”使家庭凝聚。家,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巩固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家”乃国之本”。子孝双亲乐,家和万事兴。一个从小不孝敬父母的人,长大何以爱祖国?何以爱人民?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培养要从爱父母,为父母分担力所能及的任务做起,然后逐步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的荣辱观。《弟子规》讲述的是我们身边的学问,我们学习古圣贤经典文化,是教育中学生从小学会为人处世的根基,弟子规里面有许许多多让人学习遵守的孝道规范,让我们的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学习弟子规,关键是领悟其中做人的内涵,这样可以使学习形成高尚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采取不同形式学习提升育人实效

学习传统文化中,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要注重形式的多样化,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去激发学习的兴趣,理解和感悟传统文化的精髓,以提升教育学生的效率。开展传统文化的教育活动形式有请专家进校园做报告,各科教师课堂渗透,开展国学课程,课外朗诵,撰写心得体会,还有开展专题活动等。

如某班开展的主题是“学习弟子规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让学生进行自我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团支书: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上一节班会课,主题是“学习弟子规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大家已经做了精心的准备,今天我们要展示出来。首先,请大家举起右手,和我一起诵读感恩词。(礼毕 坐)传统文化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又使同学们真正从中受到启发,受到熏陶。请班长畅谈一下学习弟子规的感受。(节目1)团支书:经典的传统文化让我们懂得了感恩。感谢生活给予精彩,感谢母亲给予生命。请欣赏某某等表演手语舞 【感恩的心】(节目2)团支书:懂得感恩,才知生命的意义;懂得感恩,才信赖阳光的温暖。一曲 【我不是高富帅】 会让你感受现代人生活的节拍。掌声有请某某等为我们表演 【我不是高富帅】 (节目3)

篇8

关键词: 高中古典诗歌教学 “兴观群怨” 教育功能

如果说“不学诗,无以言”是孔子教诲儿子的言辞的话,那么他说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则说明了诗歌欣赏的心理特征与诗歌艺术的社会作用,这是对诗歌社会作用最高度的赞颂,是对诗的美学作用和社会教育作用的深刻认识。在当代高中古典诗歌教学中如何实现“兴观群怨”的现实教育功能呢?

一、“兴”:引起学生精神的感动与奋发

“兴”指诗歌能引起欣赏者精神的感动与奋发。在教学中欣赏的主体是学生,“兴”的意义在于引起学生精神的感动与奋发。其实现途径有两个:

(一)抓住诗歌本体特征,把握让学生感动的细节。

1.诗是语言的艺术,因此要引导诵读,营造听觉美感,使学生自觉地进入诗文的情境中。如教学《兵车行》时,我播放录音,让学生完全进入战车丁零、拦路顿足、灰土弥漫、哭声遍野的悲惨送别情境中。

2.诗中的意象群鲜明突出,为读者提供了联想与想象的广阔天地,具有极大的审美价值,这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

3.意境美是艺术家的审美意识对现实美的能动反映和创造,因而渗透着艺术家的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它是一种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美。如《山居秋暝》这首诗描写描了清新、幽静、恬淡、优美的山中秋季的黄昏美景,让学生被“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隐居情怀所感动。

4.学生的想象在于借助已知的生活经验,把诗歌中富有想象的艺术形象再现为有特定含义和内在联系的画面。如《山居秋暝》可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把画面描绘出来,展开丰富的想象,填补诗意中的空白部分。

(二)找到情感这把钥匙,打开让学生奋发的心门。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如果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古诗教学中“情”是诗歌的一把钥匙,找到了这把钥匙才可能激发学生的感动,体悟诗人的情感,激励学生奋发向上、锲而不舍、执著奋进、不竭奋进的人生态度和生命理念。如诗人所写的诗篇往往是在国家民族存亡之秋奋起而发的一种激情,读来感人泪下,催人奋进,这种爱国之情便是激发学生奋发的钥匙。

二、“观”:深厚学生的文化底蕴,丰富学生的精神阅历

“观”指诗歌可使人了解社会生活、政治风俗的盛衰得失。教学中体现在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深厚学生的文化底蕴,丰富学生的精神阅历,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气质。其实现途径有:

(一)厚积薄发,深厚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气质。

“读诗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培养我们有一颗美好的活泼不死的心灵,尤其是读中国的古典诗歌,是果然可以有一种兴发感动足以变化人之气质的作用的”,在古代诗歌中,我们可以窥见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风貌,鉴赏不同时期的诗歌,透过诗歌看传统文化,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阅历。教学中,除了课本中的一些诗歌篇目外,还应有针对性地补充不同题材内容的诗歌。教学中应不断渗透丰富的传统文化,如孝道、礼仪等,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气质。

(二)纲举目张,用诗歌中相对固定的审美精神世界引领学生学会独立解读诗歌,丰富学生的精神阅历。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古典诗歌中有相对固定的审美精神世界,如对祖国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对自然的热爱,等等。在鉴赏各种主题的审美精神世界的过程中,应引领学生学会独立解读诗歌,使之产生相对稳定的审美情趣,如对孝道的尊重,对礼仪的向往等。教学中的这些审美精神世界逐渐丰富学生的精神阅历,这对构筑新的道德堡垒起了关键作用。

三、“群”:组织拥有共同价值观的和谐群体

“群”指诗歌可以在社会人群中引起思想交流,相互感染,从而保持社会群体的和谐。教学中体现在通过诗歌中思想情感的交流,让学生思想形成碰撞,产生正确的道德审美观,组织拥有共同价值观的和谐群体。其实现途径有:

(一)以诗中的真善美树立道德审美观和人生价值观。

《江苏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要求:“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当代中学生的社会、人生意识受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对学生的道德审美观和人生价值观进行人文干预,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只有将优秀诗歌中的真善美展示给学生,才能培养出拥有正确积极的道德审美观的新一代,才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审美教育和人格教育相结合。

诗歌教学能够唤起学生的生命意识,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操,培养学生的超越品格。本着陶冶情操、塑造高尚健全人格的目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注重发现古人身上的传统美德,并将自身与之进行比照,使之成为今后处世的榜样。

四、“怨”:注重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

“怨”指诗歌可以对不良政治的种种表现表示出否定性的情感态度。教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对种种不良现象提出意见和观点,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的个性,并形成更加完善的人格,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

(一)善挖掘个性,培养学生勇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勇气。

功利性的教学,忽略了学生作为一个主体性的人的特质。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的,是能形成独特的审美感受的,教学中必须承认并挖掘这种独特性。如李白的《将进酒》,学生在体味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时,既可认识李白淡于富贵、积极用世的思想,又可感受其怀才不遇的愤懑和豪放不羁的情怀,这样有利于学生抒发自己的独到见解,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勇气。

(二)为个性引路,让学生学会为人处世,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

篇9

关键词:谚语;语言;文化;道德观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部分,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谚语的最大特点是表达人民群众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各种社会活动中积累的丰富经验,闪耀着人民智慧的火花。谚语一般精练短小,富有哲理,极其民族文化特色。由于地理、历史、、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谚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点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道德观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谚语集中的反映了中西道德观,其异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孝道问题。孝道就是孝顺父母之道。孝顺父母是儿女应尽的义务,包括听父母的话、在身边侍侯父母、尊敬父母、养父母老、继承父母的香火,等等。汉语中有许多谚语表现了孝顺的内容: 父母在,不远游。千里烧香,不如在家敬爹娘。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十恶为首,百行孝为先。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在西方道德中,虽然也要求儿女尊敬父母,但不强调对父母言听计从,子女都有自己的人格,更没有要求子女三从四德,以及把“无后”看作不孝的罪行。有些谚语表达了相反的观念。如:Children are not to be blamed for the faults of their parents. 不能因父母之过使孩子受到责怪。(与“父母责,须顺承”相反。)

children suck mother when they are young, and father when they

are old. 孩子小时吃母亲的奶,老了享受父亲的财。(与“养儿防老”相反。)Children when they are little make parents fools, when they are great make them mad.孩子小时使父母变傻,长大了把父母逼疯。(这条谚语更是与中国的孝道背道而驰。)

(2)妇女问题。在长期的社会化过程中,女性因社会地位、生活方式、价值标准等不同于男性体现出独特的文化特征。在封建社会的中国,男孩子出生为“弄璋之喜,梦熊之喜,天降麒麟,麟趾呈祥贺生子”。而女孩子出生则为“弄瓦之喜,明珠入艳,喜添金雏,风声清贺生女”。璋/瓦分别象征男子的高贵与女子的卑微。在西方莎士比亚就在其著名的《哈姆雷特》中提到: “Frailty, the name is woman.”。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与男性一样接受教育,参加社会活动,从事各类职业工作,女性地位得到提升,因为我们在日常交流的时候要尽量避免使用带有性别歧视的谚语,同时希望有更多类似“女人能顶半边天”这样肯定女性地位的谚语被创造出来

(3)名誉问题。名誉和道德是紧密联系的。中国人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既重视名誉,也重视面子。有关的谚语有: 人有脸,树有皮,没脸没皮没出息。人怕不要脸,树怕剥掉皮。由于在乎面子,中国人最怕不利于自己的流言。谣言可以杀人。防人之口甚于防川。西方的传统道德观念认为,名誉很重要,人应该检点自己的行为。但只要自己不危害社会和他人,不违反法律,他人如何评价自己并不重要。所以,英语谚语涉及流言蜚语时并不感到害怕,而是觉得无所谓: Sticks and stones may break my

bones, but words will never hurt me. 棍棒石头可能打断我的骨头,但话语决不会伤害我。比较汉语谚语“棍棒伤皮肉,恶语伤人心”,可见:中西观念对棍棒伤人认识一致,而言语伤人则看法不同。下面一条谚语更能说明两者认识上的差别: Hard

words break no bones.难听话不会伤筋动骨。

(4)交友问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身利益与国家、集体、家庭、朋友的利益比较起来是小利益。因此有这样的谚语: 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岁寒如松柏,患难见知交。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与其有十两黄金,不如有一个知心。 但是,在西方社会中,个人利益总是超过其他利益(“我”不用“i”,而用“I”就是一个典型实例),比起自己来,朋友是次要的,甚至会带来不便。因此,英语中有这样的谚语:

Love your friend, but look after yourself.爱朋友但要照顾自己。

Friends are thieves of time.朋友是偷时间的贼。 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之一是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交友讲究互惠互利,对一些人来说有着极重的功利色彩。这在谚语中也有反映: He that has a full purse never wants a friend. 钱包丰厚的人从来不需要朋友。 Hungry knows no friend.饥饿不识朋友。Never catch at

a falling knife or a falling friend. 千万不要接落下的刀或正在落难的朋友。 有趣的是,这条谚语中也用刀做比喻,但同中国传统文化中宣扬的为朋友两肋插刀、赴汤蹈火的义气正好相反,这条谚语用刀来比喻危险,劝人不要救遇难的朋友。

(5)爱情问题。中国封建道德和西方资本主义道德最鲜明的对比恐怕就是爱情观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礼教严重束缚男女的自由恋爱。婚姻凭父母做主,听媒约之言,做到明媒正娶。反映这方面的谚语有: 父母之命,媒约之言。爹娘做主,一世受苦。 媒人口,无量斗。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娶到的媳妇买到的马,有由人骑来由人打。 在西方社会,早在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人追求自由,追求人性解放。英语中有许多歌颂爱情,评论爱情的谚语: Love is free.爱情是自由的。 Sweet lovers love the spring.甜蜜的情侣热爱春天。 True love never grows

old.真正的爱情决不会过时。 Where love is, there is faith.那里有爱情,那里就有信任。 Love is the touchstone of virtue.爱情是美德的点金石。 Love laughs at locksmiths爱情嘲笑锁匠。现在,“爱情嘲笑锁匠”这条谚语常被用来形容爱的力量。

(6)金钱问题。英国和美国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英语里有很多与金钱有关的谚语,这些谚语有深刻的思想性。

Money is a good servant but a bad master.要做金钱的主人,莫做金钱的奴隶。The love of money is the root of all evil.贪图金钱是一切邪恶的根源。Money often unmakes the man who makes it.赚了金钱,损了德行。但英语中也有不少谚语宣扬资产阶级的铜臭,兜售金钱拜物教。Money talks.金钱万能。Money can

move even the gods.钱能通神。Money is the key that opens all

doors.金钱是打开一切门户的钥匙。这些宣扬腐朽和落后思想的谚语是英语谚语中的糟粕,是毒害人们的精神鸦片。汉语中也有一些类似的表达。“人无外财不富”、“人为财死.乌为食亡”等等,对此我们要给予高度的警惕和无情的批驳。我们学习和研究英语谚语,不但能丰富我们的英语知识,提高我们的英语表达能力,同时也必将提高我们的思想修养和情操。思想道德之舟在时代的大潮中是不进则退的,人的思想境界只有不断升华,才能从根本上划清是非界限,从而不断保持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不断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在改革开放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当宣传媒体热衷开展“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大讨论的时候,我们每个人要切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要做钱的主人,不做钱的奴隶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谚语历史久远,或来源于民间,或来源于宗教典籍,或来源于文学作品,汇集了大众的智慧,经过长期积累,不断丰富。谚语集中体现了中西道德观的异同,是理解中西文化异同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 王德春,柯素英,黄月圆汉英谚语与文化[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 邢志远,殷耀. 英汉对照常用英语谚语词典[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篇10

摘要:孝文化是是支持中国家庭养老的主要文化价值理念。孝文化自产生后不断调适,经历了从家庭伦理到社会规范的变迁过程。但当前剧烈的社会变迁使孝文化的约束力减弱,家庭养老方式面临危机。因此,有必要加强传统孝文化的自觉,以推进孝文化的再生与创新。

关键词:孝文化家庭养老文化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9-014-02

文化是一个社会中成员所共享的理想、价值和信仰,它为社会成员提供了处理彼此间及与外人关系的规则与秩序,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中人的行为是一种文化行为。而一个社会中人们的养老行为方式,即照顾老人的方法、对待老人的态度,可视为一种养老制度文化。中国自春秋战国以来就有尊老、敬老、养老的文化传统,家庭养老一直是中国最主要的传统养老方式。孝文化观念是家庭养老的主要价值理念,可视为中国家庭养老文化,它在中国经历了个人行为准则到家庭伦理规范到社会道德的变迁过程。本文从文化变迁与调适的视角考察支持传统家庭养老方式的“孝”文化的变迁过程,探索在当前家庭养老方式面临危机的情况下,传统的“孝”文化如何调适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家庭养老的需要。也即在当前如何加强“孝”文化的自主创新的“自觉意识”。

一、孝文化的内涵演化

据中国晟早的可考文字甲骨文记载,与孝有关的大多是有关祭祀和卜辞的内容,表现为对祖先的尊敬、怀念和祭奠。《尚书・周书》多处提及孝。《诗经・大雅》称“永言孝思”。《诗经・周颂》“于乎皇考,永世克孝”都表明对祖先的敬仰0。而《诗经・大雅・既醉》中提及“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匾,永锡尔类。其类维何?室家之壶。君子万年,永锡祚胤。”表明古人希望子孙绵延无尽的一种理想,儒家的经典《大戴礼・曾子大孝》中说“孝有三:小孝用力,中孝用劳,大孝不匮”。还有《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说明孝还有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含义。另外,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对孝解释是:“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以上说明孝文化的内涵有尊祖敬宗,善事父母,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等。孝文化要求个人崇敬祖先,善事父母,繁衍后代,属人伦的范畴,是用于规范家族内部父母与子女关系的一种家庭伦理道德。

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孔子、孟子儒家学派的理论阐述和历代封建王朝统治者的宣扬与发展,孝文化已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第一,“孝丧、孝祭和守孝”,尊敬祖先;第二,“孝敬事亲”,奉事父母;第三,“孝继”,立身扬名,以显父母;第四,“孝行”,治国之本。同时也巩固与强化了孝文化对家庭养老的支撑作用。

二、孝文化的功能及变迁

孝文化通过强调“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等内容,对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家庭中人伦关系,如个人的道德品行、性别间、代内与代际间。个人与群体、社会中不同等级间的关系等均作了严格规定,这样就可以置个人、家庭、社会于一个井然有序、天下太平的秩序世界中。因此,孝文化具有提高个人品德品行、规范家庭伦理、维护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强大的整合功能。

1.提供个人道德行为准则:尊老侍亲。孝为百行之先,中国传统社会中孝文化对个人而言是一种美德,是人初始的行为要求与人终其一生所要追求与践行的最高道德理想。《孝经》把孝看作是至高无上的道德准则,是评价人们一切行为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把孝作为德育的主要内容,用刑法作为推行孝德的后盾,认为“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文化对个人的要求首先是行孝,要孝顺父母、尊敬亲长。然后是立身。《孝经,开宗明义》上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身立然后方可言孝,而中国古代的“立身”,不外乎“立德、立言、立功”。这三者之间固有区别,但总体上来看,都已不再是局限于家庭内侍候父母的范围,而是一种社会的事业。众所周知,儒家对“立身”最为关注,弘道求道,成仁取义,以天下为已任,以兼济为目标,这是儒家始终不移的修身追求;而且儒家修身的目的也正在于治平,“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一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在此意义上,立身之孝就会导致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国事关怀。

2.提供家庭代际伦理规范:孝亲。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为基础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孝文化为家庭成员间提供相处的文化规范。社会是南基本家庭构成,只有家庭稳定才有社会安定。在古代孝是和睦家庭、邻里相亲的良方。在家庭中父母子女关系是家庭的基础。“上慈下孝”是家庭纵向代际关系的基本伦理规范,可保证子女在父母的关爱下健康成长,父母在子女的赡养下安度晚年,以此实现家庭代际关系的平衡稳定。而对家庭横向同辈,即代内的人际关系则规定为“兄友弟恭”,夫妇间则为“夫义妇贤”。在这种纵横交织的家庭人伦规范中每个人都可找到自己所处的位置,每个人自己行为准则,以及对待其他家庭成员的原则,整个家庭人际关系犹如精心编制的网络,经纬分明,而这一切都是以孝为规范整合起来。中国传统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社会,孝文化对家庭成员的规范同样被用于处理宗族成员的关系,会看到很多宗族的族规、族训内容都有关于父严、母慈、夫和、妻顺、兄友、弟恭、子孝等基本规定。由此可见孝文化整合的范围还包括家族这样大的具有血缘关系的人类群体。

3.提供社会整合控制的伦理道德原则:孝亲始,忠君止。经过孔子等儒家的多方理论阐释及汉代统治者的政治践行,传统孝文化规范逐渐推行于社会,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伦理道德,具体表现为“忠君”。汉代以后,孝文化强调在家为孝子,在外为孝臣,以事亲之心事君上,从孝亲始,至忠君止,从而将事亲孝推于事君忠。尽忠须尽孝,尽孝必致忠。经过汉代儒家的进一步阐发,将狭义的孝父母泛化到广义的忠天子,将孝于父母长辈的家庭宗亲伦理感情转化为忠于国家朝廷的政治道德观念,这是封建家族伦理观念的扩充与泛化。汉代以孝治天下,孝文化泛化为政治伦理形成这样的局面:“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在家为孝子,在国为忠臣。忠孝联姻使外在强制性的社会规范和内在自觉的道德修养结为一体,则人人行孝悌之道,服从和维护权威,即可达到天下太平的目的,有利维护社会稳定。此外,传统孝道还有利于调整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说,“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为人父者;教以弟,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待友诚信、谦和好礼、处事循义、尊老爱幼,以及仁、义、礼、智、信等。

三、加强孝文化的自觉,重构家庭养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