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的重要性和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17 17:46: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服务业的重要性和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服务业的重要性和意义

篇1

关键词:服务业;英语水平;提升对策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01

当前,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服行业的发展对于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以及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间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在涉外服务的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就对服务业从业人员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服务业员工提升英语水平的意义

1.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国际化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对外业务的快速增长,对员工外语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外语交际能力已经成为从业人员的必备能力。

2.东北作为老工业基地,一直以来致力于将服务业作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特别是伴随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只有通过加速服务业的发展才能尽快拜托地区发展的困境。而各项服务活动都需要由企业员工通过语言沟通来完成,在世界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国际通用语言――英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提升服务业员工英语水平,对加速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具有特殊意义。

3.由于中国第三产业的服务对象也越来越国际化,服务业员工的英语水平不仅关系到一个行业在对外经济交流中的相对竞争优势,影响一个国家融入世界经济中的程度和水平,同时也决定了其个人在职场中的技术能力和发展前景。

二、服务业员工英语能力现状分析

1.部分服务企业对英语培训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不够。虽然我国多数企业已经认识到英语培训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但对英语培训的理解还不够全面,大多数的英语培训只是局限在具体操作层面上,没有将英语培训放在企业的经营战略层面来考虑。

2.服务业员工的英语能力普遍不高,特别体现在应用方面。多数员工能写不能说,沟通能力不强。服务行业大多工作岗位任务相对单一,对员工的学历要求相对较低。

3.受过系统教育的高端服务业人才的英语应用能力也不强。大多数大学服务类专业侧重培养的是管理人才,高职类院校的培养目标是服务一线工作人员。即使经历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系统培养,由于接受的是长期应试教育,很多学生即使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六级的考试,却无法在实际服务工作中与人熟练的应用英语进行沟通。

4.服务业员工普遍缺少主动学习英语的动力。一方面,服务行业的岗位缺乏稳定性,工作岗位及工作内容的不连续性,直接导致了服务业员工主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服务行业的英语培训,大部分都是与业务内容高度相关和专业英语培训,培训主要以教师课件授课为主,互动对话练习少,课程枯燥乏味,员工普遍认为培训的效果不明显。

三、服务业员工英语能力提升对策

1.进行培训需求调查,明确培训任务。开展服务行业员工英语培训,应结合行业、企业发展现状,特别是要结合员工的实际工作需要来研究和计划,确定具体提供哪种类型的英语培训,如何进行培训效果最佳。英语培训需求分析决定了英语培训的目标,提高了培训的效率,也会更有效的减少不必要的培训浪费。

2.充分认识培训的意义,提高员工的参与度。开展培训前,组织者应阐明提升英语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可以在员工中开展大讨论,让员工真正认识到英语学习有利于他们自身工作的进行,有效提高个人素质,为职业生涯发展增加更多的机会等等。

3.从服务业工作实际出发,应用培训为主。开展针对服务业员工的英语培训,其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其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流利地利用英语与国际客户进行沟通,并为他们提供所需的服务。所以,在培训中应模拟实际工作场景,通过类似于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员工们进行实操性对话,使其能够从容应对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此外,要特别加强口语训练,使广大员工形成自然的英语语感,使英语服务水平日益提升。

4.丰富教学内容,培养服务业员工对英语的兴趣。在英语日常培训的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在培训时,组织者应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方式也应从单纯的知识讲授型向互动型、讨论型的方向发展。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集中学员的注意力,以及增加学员对英语培训的兴趣,如在培训课堂中引入外教模式,通过塑造特定的情景来鼓励学员与外籍人士进行沟通交流,或营造氛围鼓励学员之间的对话,还可以为学员推荐优秀的英语音像作品,使学员在娱乐中加深对英语的印象。

5.将服务业员工英语培训结果与激励机制相结合。培训服务业员工英语能力,是为了提高其所在企业的服务能力,并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将员工的工作绩效和培训的结果结合起来,即将上课到课率、考核表现情况及平时涉外接待表现相结合,通过问卷调研、比较评估等方法,对参训人员进行英语培训后的工作表现进行衡量,并建立配套的奖惩制度乃至晋升激励,对员工的培训成果进行正向激励,从根本上提高员工的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最终实现真正提升服务业员工英语培训效率和效果的目的。

当前,服务业的发达程度是衡量经济、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服行业已成为推动拉动区域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服务业员工英语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正视现状,从行业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将培训结果与激励制度相结合,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制约服务行业更好更快发展的难题。

参考文献:

[1]纵瑞昆.引人职场理念加快高职英语发展[J].职教论坛,2011(5).

[2]康宁,申霖,王丽虹.申奥背景下张家口服务行业英语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

篇2

【关键词】就业;结构;变革;测度

一、服务业的增长

大约50多年前,柯林・克拉克在他所著的《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从分析角度将经济划分为三个部类――初级、二级、三级。初级部类主要是农业,二级部类主要是制造业,即工业;三级部类是服务业。任何经济都是三者按不同比例的组合。但是克拉克认为,随着一个国家的工业化,由于各部类生产率之间的差异,大量劳动力将沿着一条必然的轨道进入制造业。而随着一个国家收入水平的提高,必将对服务业产生更大需求,从而使劳动力相应地向那个方向流动。而经济进步被定义为劳动力从一个部类向另一个部类转移的速率,这个速率是三个部类之间生产率之差的函数。把服务业就业增长当作重要标志以考察向发达社会过渡的著名学者,当推美国社会学教授丹尼尔・贝尔。参照克拉克的观点,贝尔认为,后工业社会第一个、也是最显著的特征是,大多数劳动力不再从事农业生产或制造业生产,而是就职于服务业――这个行业大致包括贸易、金融、交通运输、卫生、娱乐、研究、教育和政府等方面。服务业增长的真正动因是制造业广泛采用先进技术带来劳动力向第三部类转移。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它说明“夕阳工业”的提法并不十分确切。其实,说制造业衰落,主要是就第二产业部门大量裁员而言的。看来,现在大多数人都接受这样一个观点:没有强大的潜在的工业基础,服务部门决不会有真正的扩大。正如莱斯特・瑟罗所指出的:“如果工业高度发展的美国濒于衰亡,那么那些供工业使用的服务业也随之衰亡。”

应该指出,后工业社会的经济是否如贝尔所说,就是服务经济,这是值得推敲的。连贝尔本人也说,后工业社会建立在服务的基础之上,这里重要的既不是体力,也不是能量,而是信息。但是按照人们通常对服务业的理解,人们很难通过服务经济把握后工业社会的这个特征。这里人们不仅要对“服务”的含义重新理解,而且也会提出一个简单而明显的事实:提高商品工业的生产率和产出,比提高服务业的生产率和产出快得多。在商品生产方面,机器代替人比较容易,但在服务业则不然。由于服务业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人与机器的关系,所以其生产率不可避免地要低于工业。这就是说,服务业就业人数的上升是在于消化工业剩余的劳动力,它本身并不足以成为后工业时期科技生产力发达的标志。

随着高技术长人经济,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加大已成定势。不过,这要以我们对“服务”的含义重新理解为前提。“服务”一词,如果一般地使用,容易使人对社会的实际变化趋势产生误解。在许多农业国家,因为劳动力十分便宜,而且通常处于半失业状态,所以服务人员的比例很高,但这种服务主要是个人性的。在工业社会,由于生产的需要,另外一些类型的服务不断增加,如交通运输和分销等。但在后工业社会,受到重视的是又一类型的服务。服务被贝尔分为个人服务、辅助生产服务、人事方面的服务、专业技术服务几大类。正是后两类服务的增加,对后工业社会有着决定意义。它表明在大学、研究单位、企业和政府中,专业和技术人员在各种职业中将占主要部分。

二、专业与技术领域的增长

确定就业结构的变革,较之考察服务经济,考察体脑比的改变要更好一些。高技术长入经济,最惊人的工作变化是专业和技术领域就业的增长。在美国,其增长率为总就业人数平均增长率的两倍。1940年,社会中这类人员有390万,1975年达到1320万,从而仅次于半熟练工人,位居国家八类就业中的第二位。进一步分析资料,将会发现一个更为完整的图景:专业、技术人员总的增长率是劳动力平均增长率的两倍,而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增长率却是劳动人口增长率的3倍。到1975年,美国约有55万科学家和几乎150万名工程师。

1.蓝领和白领。向高技术社会的转变,不仅表现在人们的工作从哪个产业向哪个产业的转移上,而且还表现在他们所从事的工作类型的变化上。在西方,蓝领工人的出现,是伴随工业化而产生的一个现象。这些工人经过几周的训练,便可以从事机器作业所需的简单的重复性劳动。在工业社会,蓝领工人是劳动力中最大的一类。但是随着服务经济的扩展,办公、教育和政府的作用突出了,这自然而然地引起了工作领域向白领工作的转变。1956年,美国就业结构中白领工人所占的比重第一次超过蓝领工人。此后白领工人对蓝领工人之比稳步上升,到1970年超过了5:3。

蓝领工人大多分布在制造业,但是并非所有的制造业部门的工人都是蓝领工人,正如并非所有服务业工作都是白领工人的工作一样。也就是说,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都有白领工人和蓝领工人。服务业的运输工人和汽车修理工,也是蓝领工人;而制造业中也有白领工人,如工程师、设计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办事员和推销员等等。所不同的是,在服务业中,白领工人占的比例大一些;在制造业中,蓝领工人占的比例大一些。但是,随着工厂劳动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制造业中白领工人的比重也在逐渐加大,越来越多的蓝领工人正转化为白领工人,从直接参与生产的角色变为非直接参与生产的角色,他们的工作岗位已不在装配线,而在看管、维护和修理机器。

2.专业与技术人员。白领工人人数超过蓝领工人,首先反映了脑力劳动在高科技社会的中心地位。体脑比的转变,比用第三产业的服务经济,更好地反映了高技术社会的本质特征。对于工业社会到后工业社会的过渡,美国未来学家、社会学家托夫勒是用“第三次浪潮”来加以描绘的。他认为,“第三次浪潮”是以电子工业、遗传工程等新兴工业为基础,整个社会极大地依赖于信息,主要特征是知识化。人的主要能力不是靠体力,而是靠以智力和知识为基础的脑力。知识的生产将成为首要的“工业”,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其次,虽然美国职业结构中白领工人超过蓝领工人是引人注目的,但美国职业结构中最惊人的变化还是白领工人中专业和技术人员的增长速度――为劳动力平均增长率的两倍。1940年,专业与技术人员只有390万;到24年后的1964年,他们人数上升到860万;到1980年,专业与技术人员的人数更上升到1550万,占整个就业总人数的16.3%,仅次于职员的人数,成为美国九类职业中的第二大职业;到20世纪末更上升到第一位。

专业和技术人员的数目是指数增长的,突出反映了就业结构随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而发生巨大变化的一个侧面,,即科技人才的极端重要性。在工业社会向高科技社会过渡时期,具有专业知识人员的需求量大增,往往会出现各种科技人才供不应求,严重短缺的现象。据美国全国科学基金会预测,到2010年,美国将缺少70万名科学家和工程师。据日本科学技术厅预测,到2005年,如果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日本将缺少51万名科研人员。德国今后20年内将缺少10万名电脑技术人员。因此,可以预料,围绕人才的国际争夺战将愈演愈烈。

三、信息业的崛起

丹尼尔・贝尔是谈论后工业社会的第一人,但是后工业社会的标志究竟是什么,他未说清楚。1982年,奈斯比特发表了他的新著《大趋势》,在仔细地考察了所谓服务业之后他指出,人们误解了后工业社会的经济,以为它就是服务经济,就是大多数人不再生产货物、只提供服务的经济。实际上,对服务业的这种理解是不妥当的。因为,绝大多数服务业工作者从事的是创造、处理和分配信息的工作。奈斯比特进一步指出,认清人们所从事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社会的类型取决于人们所从事的工作。这样就很清楚了: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即为农业社会;以工业为主的社会,即为工业社会;以信息业为主的社会,即为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观察容易,衡量难。在这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是美国经济学家马克・波拉特的有关研究。1977年,波拉特发表了《信息经济:定义和测量》的九卷报告。他将国民经济分为四大产业部门: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业。他又进一步将信息业分为两个部门:把那些直接向市场提供信息产品和劳务的产业称为第一信息部门;而把政府或非信息企业为了内部消耗而创造出的一切信息服务,称为第二信息部门。

波拉特的研究异常仔细。他首先选出容易辨认的信息行业,并计算其经济价值。据波拉特计算,美国1967年国民总产值中有25%来自第一信息部门,也即由生产、处理及分配信息商品和服务的部门生产的。至于第二信息部门,波拉特改用在非信息行业中识别出劳动者的方法来计算其经济价值。

把两信息部门加在一起,波拉特得出结论,美国1967年信息经济在国民总产值中大约占46%,占收入的53%,信息经济的从业人员在总就业人口中的比重为45%。反映了一个世纪来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及职业结构变化的基本情况;用波拉特方法分析美国劳动力从1860~1980年的相对分布情况。

由此看来,随着高技术长入经济,工业劳动力减少与农业劳动力减少一样也是大趋势。当工业劳动减少时,劳动力下一步流到哪里?正如我们才看到的,服务业和信息业是主要出路。其中,传统意义的第三产业只吸收一部分。大部分将为信息服务业所吸收。信息服务业是增加就业机会的主要源泉,21世纪中国也将如此。

四、结语

信息服务业虽然有比传统服务业甚至更大的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但它所创造出来的职位,是以智能或知识为基础的,并不是只要有劳动力供给就能随时填补。围绕着高技术产生的希望也好,担忧也好,都必须结合到下岗工人再就业难等这些事实来考虑。这样教育的战略重要性又一次突出地被提出来。信息经济是以人才资源为基础的经济。如果国民有良好教育,结构性调整就能顺利完成;如果国民素质不高,就是信息服务业展现了广阔的劳动前景,结构性失业也将会成为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篇3

同志们:上周的今天,市上召开专题会研究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划,***同志在会上指出,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将带来一场影响深远的商业革命,各级各部门要从城市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发展电子商务的重大意义,抢抓历史机遇,抢占发展先机,全力推动电子商务产业实现跨越发展。他强调,要从实际和发展需要出发,下大力气推动电子商务发展,促进传统商贸业提档升级、持续繁荣,构建高效便捷的营销平台,促进本地企业加快发展,进一步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今天,我们全县的科级以上干部在此进行“成华县现代服务业”的专题系列讲座培训,也就是对**书记的要求的具体落实,在全县干部当中普及电子商务产业相关知识,深化现代服务业发展意识,努力将我县打造成西部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

当前,我县电子商务发展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第三方平台数量少、相关产业支撑能力弱、企业经营者对发展电子商务的意识十分欠缺,与其他县相比,我县还存在较大差距。要实现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首先我们领导干部需要提高认识,深入了解什么是电子商务,怎么样发展电子商务,如何利用电子商务加快推动产业的优化升级,实现传统服务业的现代化,这是我们摆在我们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来为我们做电子商务的专题讲座。**教授在电子商务与支付结算、网络金融与电子银行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和很高的造诣。

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教授给我们作精彩的演讲!…………

同志们,刚才**教授对电子商务的概念、特点、发展模式、发展趋势等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生动的讲解,为我们上了一堂深入浅出、丰富详实的电子商务课,让我们受益匪浅。在此,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帅教授所作的精彩的讲座表示衷心的感谢!

电子商务产业是我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城县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也是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下面,我就全县发展电子商务,推动服务业加速发展提三点要求:

一、统一思想、深化认识

电子商务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一个新兴门类,我们要加大力度对我县发展电子商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广泛宣传,开展电子商务知识普及等系列活动,使全县上下统一思想,认识到发展电子商务对提升传统产业质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深刻意识到发展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为推进电子商务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二、加强学习,提高素养

电子商务作为新兴领域,对大家来说是相对陌生的,很多基本概念、基础知识都需要我们学习、研究,希望各位干部立足于我县的发展思路,发展定位和“1413”的发展战略,深入学习和调研。认真研读国家、省、市关于电子商务的政策举措,结合我县实际,深入企业加强电子商务调研,全面提升基本素养,为快速推动我县电子商务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篇4

试图强调服务业更加重要的学者因为第三产业的就业超过第一产业、增加值超过第二产业而将第三产业称为“支柱产业”。然而,无论是在理论导向的美国产业结构研究传统中,还是在政策导向的日本产业结构研究传统下,研究者从来都不会在三次产业的层面使用支柱产业这一概念,具有特定经济学含义和界定标准的支柱产业概念都是在纺织服装、化工、机械、汽车、房地产等两位或两位以上代码的行业分类层面上被使用的。

而希望强调制造业仍然是国民经济中的战略性部门的学者认为,我国的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可比收入时期的水平,因此我国的三次产业结构出现了“早熟”的问题。然而,任何一国的产业结构都受到其实际收入、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人口结构、国际分工地位等复杂的外生因素的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在多种因素作用下持续不断调整的内生经济现象,并不存在早熟或晚熟的问题。

例如,法国的服务业比重远远高于德国,人均收入却低于德国,但没有人会认为法国的三次产业结构存在早熟的问题。

针对国内有关三次产业结构问题存在的各种误读,我们认为,有必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有关二三产业比例关系的问题内涵、理论逻辑和政策含义进行批判性的总结和厘清。 一、服务业比重必将逐步上升

对于二三产业结构变动特征的基本判断是,随着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后期,服务业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必然会随着收入水平而呈现线性或者非线性的增长,这是不争的事实。服务业比重逐步上升,也将是未来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趋势。没有必要为了强调制造业的重要性,而采用所谓的创新方法低估服务业的比重或者高估制造业的比重。

一些学者认为,服务业比重的提高主要是由于服务业价格的上涨,而服务业价格的上涨是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成本价格的上涨。持这种主张的学者无法解释,为什么在三次产业结构的测算工作中不应该剔除知识密集型的制造业,或者制造业中由于人力资本价格上涨导致的价值增加部分?

当然,在看到服务业比重必然提高的同时,也一定要注意到,工业化后期相当长时期内服务业比重提高的主要原因,不是服务业自身的增速加快,而是工业的相对增速下降。

也就是说,工业化后期出现的三次产业结构变动是在制造业和服务业都在动态增长过程中的结构调整。而且从特定的国家看,还会由于外部技术冲击、市场开放等因素出现二三产业相对增速的变动和反复。

其次,应当从产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率这些更为根本性的福利经济学维度来评价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合理性,而不能因为我国的二三产业结构与发达国家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模式存在偏差,就说我国的三次产业结构存在问题。产业结构是动态的内生过程。

仅仅从全球化这一个外生因素看,由于制造业具有可贸易的性质,服务产品多具有不可贸易的特点,而我国的工业化过程是在较以往任一发达国家更加开放的环境下推进的,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更加深入,这意味着我国的制造业生产不仅要满足国内需求,而且要以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形式满足庞大的国际市场需求,而外资以及外资主导的加工贸易的服务链主要在国外,对国内的生产业的拉动作用就会较小,从而造成我国制造业比重偏高、服务业比重偏低。

因此,与其说我国制造业比重过高、服务业比重偏低,毋宁说我国的经济增长动力、引资模式和贸易方式有待改善,是产业组织结构、而不是产业结构偏差才是问题的根本。

再次,制造业和服务业下属的不同产业门类相互构成复杂的分工网络和投入产出关系,从增长的角度看,很难简单地说制造业或服务业是其他部门或国民经济增长的动力部门。 与其说我国制造业比重过高、服务业比重偏低,毋宁说我国的经济增长动力、引资模式和贸易方式有待改善,是产业组织结构、而不是产业结构偏差才是问题的根本。

一方面,不能简单地说制造业是生产业的增长动力,因为从实证研究的结果看,生产业的相当部分、甚至大部分是投入到服务业自身而不是制造业;另一方面,也不能简单说服务业是制造业增长的动力部门,虽然一些服务业确实对制造业形成拉动,如信息服务业、金融行业、商贸物流行业的增长会拉动电子通信设备、交通设备等制造业的增长,但制造业的发展不仅拉动了生产业的增长,甚至在分工深化的过程中孕育了大部分的生产业。

当产业间存在复杂的相互投入产出关系时,相对低效率部门的存在已经成为相对高效率部门增长和发展的前提,我们已经很难通过比较产业间的生产效率或产出弹性来判断某个产业在经济增长具有引擎和动力作用。而缺乏对制造业和服务业投入产业网络关系的内生化,实际上也是包括库兹涅茨、钱纳里、鲍莫尔等学者的经典研究在内的几乎所有国内外结构主义研究的共同缺陷。 二、不要割裂制造业和服务业

从规模比例关系的角度分析制造业和服务业相对地位和相互关系的研究,实际上都隐含了制造业和服务业只是在统计意义上有差别的两大部门,而没有关注到制造业和服务业各自的经济特性,以及这种特性所反映的经济理论含义和政策实践含义。

相对于第三产业,制造业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其科技活动和管理活动的复杂性。虽然农业和服务业也有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问题,但制造业的技术复杂性和管理复杂性都明显高于其他部门。正因为制造业具有更高的技术复杂性,所以任何一国的技术创新活动都主要发生在制造业。

例如,虽然美国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只有13%左右,但美国三分之二的商业性研发支出是在制造业部门实现的。也就说是,制造业是决定一国长期增长潜力的复杂能力的产业载体,发展制造业的关键是提高制造业的复杂度,而不是简单扩大规模。例如,尽管新材料产业在任何一国国民经济中都只有很小的体量,但由于新材料是几乎任何前沿技术和复杂产品的通用技术,因此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始终将新材料产业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而反观国内,由于受到规模比例关系思维的束缚,新材料技术和产业在政策操作层面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从而始终成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羁绊。

与制造业相比,服务业的独特性在于其经济福利评价标准的多元性。与制造业不同,服务业的经济功能不仅包括促进增长(就业)和提高效率(竞争力),而且承担着以提供普遍服务为核心的公共服务功能。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传统模式是“基于盈利最大化的市场化+激烈的地方政府间竞争+政府干预要素价格”,这种发展模式在较短的时间内扩大了产业规模,但牺牲了发展效率。如果我国服务业重走制造业的道路,则不仅会牺牲效率,而且会导致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

事实上,我国的教育、医疗、金融、甚至旅游等等所谓现代服务业或生产业的发展,已经在陷入盲目追求规模和效率的误区。目前国内学术界在谈到服务业结构的时候,更多强调生活业和生产业,而忽略了同样构成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府。此外,与制造业不同,非营利组织是服务业的重要组织形态。

国际比较研究显示,教育、 医疗等服务业中的非营利组织部门创造的价值通常占到一国GDP的5%左右、服务业增加值的10%左右。在美国,非营利组织创造的价值和就业分别占到其GDP和总就业的7%和8%。因此,二三产业的关系的要点,不是孰重孰轻,也不是“二者并举”的问题,而是真正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全社会福利最大化标准出发,有差别地确定二者的福利目标、发展模式和实现路径。

作为实证分析传统中的研究,三次产业结构分析的主要意义在于,在发掘三次产业结构变动一般规律的基础上,与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的其他典型事实相结合,最终对总量性视角的增长和发展问题研究形成必要的补充和修正。如果抛开增长和发展问题,而利用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规律简单推断各次产业的相对重要性,并引申出具有选择性倾向的产业政策导向,将有失学术严谨和实践客观。 三、理顺相关产业政策

当我们对三次产业结构和二三产业关系问题作出以上澄清和判断后,相应的产业政策建议就会顺理成章且逻辑清晰。

首先,不能将服务业比重提高作为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标准,政府也不应当在产业政策中表现出对三次产业的选择性偏好。对制造业和服务业两大部门规模比例关系发展趋势的判断,绝不能等同于传统的产业结构高度化意义上的结构变动,如工业化过程中加工产业相对于初级产品制造业比重的提高,技术密集型行业相对于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比重的提高。当我们面对“伴随着一国经济发展,服务业比重提升”和“伴随着一国经济发展,高技术行业比重提高”这两个在统计意义上具有相似性的典型事实时,其政策含义却完全不同,前者并没有直接的政策含义,后者的政策含义却是直接的;前者并不能引申出政府需要引导资源向服务业配置的政策含义,因为我们不能讲服务业较制造业具有更强的市场失败;而后者却意味着政府需要通过干预要素市场或产品市场引导资源向高技术行业流动,因为高技术行业较传统产业往往具有更为严重的市场失败。

其次,结构性分析的重点不应当放在工业和服务业孰重孰轻,而应放在如何通过服务业和工业的动态增长,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例如,针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速下降和产业转型升级压力严峻的矛盾,我们认为,中短期看,应当重点通过制度改革增强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因为目前制约服务业增长和效率提升的问题主要是制度性的,通过放松教育、医疗、金融等领域的进入管制和扩大普遍服务供给,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为产业转型升级创造宽松的、适宜的环境。相对而言,制造业领域的创新创业是长期技术能力积累的结果,由于以往30多年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没有很好地完成下一代技术和前沿技术的储备问题,因此需要在放松管制驱动的服务业增长周期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完善创新制度环境,最终通过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组合式增长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要抓住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本质,因地制宜地促进两大产业部门的发展。总体上看,制造业的增长和产业竞争力提升主要靠技术创新,而服务业的增长和效率提升主要靠业态创新和组织创新。提升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关键,一是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制度,如切实有效的市场竞争秩序和知识产权保护;二是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文化,并在这种文化氛围下形成一批具有创新抱负的企业家群体。

未来我国服务业增长的两大动力,一是放松管制。现代服务业、特别是基于互联网的现代服务业的业态创新的关键,是在保证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放松行政性管制,而放松管制的关键是以法律替代产业政策,法律能够给企业家形成明确的预期,而产业政策的主观性和易变性使企业家很难形成稳定的创新预期,更严重地,多变的产业政策甚至会诱使企业家进行政策寻租,而不是开展商业创新。

篇5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产业链;优化整合

一、现代服务业产业链的界定

现代服务业是建立在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高级专业人才以及创新能力等多种优势基础之上的。向上关联它需要获得各种信息、资源;向下关联它需要有效的市场需求和成熟稳定的销售网络;旁侧关联它需要基础设施、专业机构等。链条上的相关产业因知识的相关性而聚集在一起互动发展,并通过产业关联各环节衍生出一批具有分工协作关系的关联企业,形成长的、完整而有效的产业链。

鉴于现代服务业的相关特点,本文把现代服务业产业链定义为在一定的区域内,现代服务业产业中具有某种相互关联的各个企业间通过知识、信息等资源的共享、互换而实现价值增值的一种链状关联体系。

二、现代服务业产业链优化整合的必要性和意义

1、现代服务业产业链优化整合的必要性

现代服务业大多具有规模小、服务功能相对单一的特点,因此功能上不同但具有某种关联的服务业的业务间经常存在交叉关系,甚至不同类型的服务企业之间也存在一定的依存关系。因此现代服务业在分布上表现出一定的地域性,它们在市场中通过彼此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形成互相关联的价值网络。

现代服务业的上述特点表明对现代服务业的产业链进行优化整合是很有必要的,同时也是可行的。现代服务业的成长发展需要一个适宜的环境,一个完整的具有上中下游产业链连接,信息、技术等要素聚集,相关条件完善的产业体系。

2、现代服务业产业链优化整合的意义

现代服务业往往在知识、信息和服务等方面存在交互关系,有时甚至是互为合作的关系。同时,同一区域内的各企业所提供的服务也有其内在的生态链和互补性。这些服务业之间是一个纵横交错、相对庞大的企业网络,其中的每一个服务企业几乎都能接触到大量的资源和信息,包括产业链节点上的其它服务企业,上下游的客户等。但是,在多数情况下,这些对企业知识积累和服务创新等方面至关重要的资源在空间上是相对分散的,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从而不利于这些资源的获取,因此通过企业之间的垂直整合、水平联盟,对产业链进行优化,使提供同类和不同类服务的现代服务企业可以形成一个良性的竞争与合作环境,并且形成配套服务,以此实现规模经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由此可见,对现代服务业产业链进行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是提升和加快发展我国现代服务业的途径之一。

三、我国现代服务业产业链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代服务业近年来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现代服务业产业链已基本形成,产业链协作意识也逐渐增强,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有待进一步的发展。下面是对我国现代服务业产业链存在问题的分析。

1、现代服务业产业链结构不合理

我国现代服务业产业链结构比较简单,产业辐射能力较弱,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国服务业起步晚、规模小、产值小,虽然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速度较快,但产业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产业链结构简单,难以实现与制造业匹配的互动支撑发展。

2、现代服务业产业链附加值低,缺乏竞争力

现代服务业属于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由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掌握着较为先进的技术水平,一些相关技术标准也由他们所控制,因此拥有很大的产品定价权,而我国服务业产业链处于整个国际服务业产业链的下游,产业链中附加值较高的部分基本上由跨国公司所垄断,相应产业链的核心价值由他们所控制。

由于我国在关键技术上的自主创新能力较低,决定了我国现代服务产业的价值创造能力不高,缺乏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产业技术创新整体水平偏低,关键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短缺,尚不能满足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产业集中度不高,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3、现代服务业产业链协作意识不强

我国服务业各行业发展很不平衡,协作意识和协作能力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小范围小规模的产业协作虽然已经出现,但大规模的产业协同还有待形成。各企业主体虽然逐步意识到了产业链协作的重要性,但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善、定价机制缺乏、共享成本与效益的分割机制空白,大企业大品牌与配套企业的协作机能低下,导致了服务业形成一个整体协同的产业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现代服务业产业链优化整合的路径

现代服务产业链的优化整合,应当遵循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规律,以我国服务业的发展现状为基础,考虑现有服务业产业链的情况,选择适合我国现代服务业产业链发展的路径。

第一,以集群战略优化产业链结构。

在对现代服务产业链进行优化整合时,应当依托我国现有的服务业产业集群和产业区,整合产业集群内所有从事服务相关业务的企业,实施集群战略,实现主导产业、上下游相关配套产业和支撑产业以及专门化基础结构的集聚。加强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促进技术创新,推进专业化分工;发展一批有技术、有品牌、有竞争力的服务业优势企业,带动一批具有相对优势的配套企业,并通过产业虹吸功能吸引其它相关企业集聚到产业链上来。通过优势企业、配套企业以及相关企业的产业链协作与竞争,各自找到自身的核心发展环节,将非核心业务外包,不断壮大产业链的规模并优化产链的结构。

第二,培育产业链协作体系。

我国服务业产业链中上游环节发展速度很快,但总体贡献率还比较小;产业链还比较松散,各个环节的合作关系并不密切。因此,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在产业发展中的引导作用,大力提倡产业合作,要积极制定有利于产业链协调发展的发展规划,从政策上引导运营商、制造商、服务商之间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发挥相互之间的带动作用;要积极推行标准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推进产业链各方在标准与知识产权方面的合作;要引导产业链各相关环节找准定位,明确分工,着眼于自身的核心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规模运作。

第三,通过制度创新扩大产业链规模。

由于现代服务业产业链在我国发展还很不完善,在其优化整合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而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此,我们可以吸取国外先进经验通过制度创新,在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基础上进行多种制度设计,如从法制建设、经济制度安排到宏观调控等多种途径,以培育优势企业为中心扩大产业链的规模,从而实现现代服务业产业链的优化整合。

参考文献

[1]刘贵富.产业链研究现状综合述评[J].工业技术经济,2006(4).

[2]蒋国俊.产业链中间产品定价范围的研究[J].经济师,2003(12).

[3]蒋景东,陈国雄.温州商贸服务业产业链延伸的研究[J].价格研究,2011(01).

[4]蒋国俊.产业链理论和稳定机制研究[D].重庆:西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4.

[5]刘付芬.我国信息服务业的发展[J].中国信息导报,2004(12).

[6]万建军.我国信息服务业产业链的构建研究[J].湘潭大学,2007(05).

基金项目:河北省人才工程培养经费重点项目和河北省百名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的资助成果。

作者简介:

篇6

[关键词]知识密集型公众服务业人力资源调度员工需求

一、知识密集型公众服务业与人力资源调度问题

企业从投入到产出的过程通常涉及到多种生产要素。当某种生产要素在价值较昂贵或者数量上稀缺时,就应当在生产过程中对该要素进行合理恰当的配置,即对该要素进行调度。

人力资源是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要素,并且在许多行业中是非常重要的生产要素。特别是在医疗保健、金融、航空运输等行业和警察、紧急救援、法院等政府部门中,由于其运作过程严重依赖于员工的专家知识,人力资源是其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由于这些行业的服务对象都是广大人民群众,可以统称为知识密集型公众服务业。

除了对员工专家知识的依赖外,知识密集型公众服务业的运作过程还有另一个特性,人力资源和运作流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割,即某个员工不需要对一定的流程或事务负责到底,这一特性使人力资源可以调配。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和可调配性使知识密集型公众服务业面临着人力资源调度问题。

知识密集型公众服务业的另外两个特点加剧了人力资源调度问题的重要性。其一是知识密集型公众服务业的人力成本在成本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在国内医院,人力成本占到总成本的1/5,而在国外则高达1/2。其二是知识密集型公众服务业的服务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所针对的又是基本生活需求,低劣的服务质量将会导致恶劣的社会影响。如何充分发挥现有人力资源的作用,在节约人力成本的同时提高运作流程的效率和效果,不但将为知识密集型公众服务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能够有效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

但对知识密集型公众服务业来说,人力资源调度的难度同样十分突出。与其他调度问题不同,人力资源调度问题要受到法律法规、劳动合同、人类工效学、服务需求时间、人力资源层次性等方面的约束,这些约束大大增加了人力资源调度的难度。由于被调度对象是自然人,人力资源调度过程必须遵守相关法律和劳动合同的规定。人类工效学的研究表明,一些排班方式,如白班-夜班-白班,无法使员工得到有效的休息。为了保障服务的质量,人力资源调度应当遵守这些规律。

知识密集型公众服务业都必须长时间地,甚至是无间断地提供服务,如大多数医院都是全年无休的,人力资源调度过程还面临着克服服务需求时间与人类生理习惯之间矛盾的问题。人力资源的层次性是指员工存在着知识水平和权限的差异,通常情况下高水平或高权限的员工可以替代低水平低权限的员工(可能导致一定的额外成本),但反之则不能。层次性约束是指人力需求与人力资源层次的相关性,如医院中每个班次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高级职称医生。

二、员工需求

人力资源调度问题与其他调度问题的最大差别在于其被调度对象对问题的求解存在着要求,即员工对排班存在着要求。如果在调度过程中不考虑员工的需求,必然降低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运作的效率与效果。而员工满意度和顾客满意度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低的员工满意度将导致低的顾客满意度。只有在求解人力资源调度问题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员工需求,才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员工的创造力,从而提高组织运作的效率和效果。特别对前述医院等行业来说,由于人力资源是其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服务的质量有着直接关系,提高员工满意度对提高服务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如何充分考虑员工需求从而提高员工满意度是人力资源调度过程中不能回避的问题。

但人力资源调度问题难以考虑所有的员工需求。为了能得到更好的工作和休闲方式,员工需求通常过泛,甚至是互相矛盾,如多数员工都不情愿上夜班。并且人力资源调度过程必须满足法律法规、人类工效学、人力资源需求等“硬约束”。在员工需求不可能全面满足的情况下,需要对员工需求有选择地满足或拒绝。

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员工需求存在着不稳定性。特别对于高知识人才来说,他们不仅对休闲娱乐有着更高的需求,还必须不断的进行学习和继续教育,其需求更易变动。员工需求的易变性要求采用动态的方法求解人力资源调度问题。

三、交互式人力资源调度系统框架

对人力资源调度问题的求解,国外已经有了许多的研究。这些研究将人力资源调度问题看作组合优化问题,应用数学规划、约束逻辑规划、人工智能、局部搜索、启发式算法、基因算法、模拟退火、禁忌搜索等数值方法寻求能够最小化人力成本的调度方案。但这些研究没有将员工需求考虑在内,尽管能够降低人力成本,却无法保障员工合理的生活与学习需求,降低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为了能在求解人力资源调度问题时充分考虑员工需求,作者提出了基于HTTP协议的交互式人力资源调度系统框架。该系统的组成如下图所示,调度服务器是系统的核心,由Web服务模块、员工需求分析模块和调度算法模块组成。

在调度开始时,员工首先通过Web浏览器提交自己的员工需求。Web服务模块在收集了所有的员工需求后,交由员工需求分析模块分析。员工需求分析模块在剔除了不合理及互相矛盾的员工需求后,将剩余的员工需求提交给调度算法模块。调度算法模块应用成熟的数值算法对人力资源调度问题求解,当有解时将排班结果通过Web服务模块给员工。如果因为员工需求过多而导致问题无解时,则员工需求分析模块尽一步剔除部分员工需求,如此往复,直到问题有解。

参考文献:

[1]刘晖:谁持医改柳叶刀.21世纪经济报道,2007.3.5

[2]Cheang B., Li H., Lim A. et al. Nurse rostering problems - A bibliographic survey[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3, 151(3):447~460

[3]崔芸:浅析顾客满意度与员工满意度之间的内在联系[J]. 开封大学学报,2006,(4):19~21

[4]Ernst A.T., Jiang H., Krishnamoorthy, M., Sier D. Staff scheduling and rostering: A review of applications, methods and models [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4,153(1):3~27

[5]Burke Edmund K., De Causmaecker Patrick, Berghe Greet Vanden, Van Landeghem Hendrik. The state of the art of nurse rostering [J]. Journal of Scheduling, 2004, 7(6):441~449

篇7

关键词:

产业融合;现代服务业;文化业;旅游业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4-0043-02

1 引言

服务业包括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建立在信息技术和产业升级基础上的现代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而现代服务业的竞争优势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河南省的现代服务业近年来虽然发展很快,但其竞争优势与中部其他五省比较起来,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产业或行业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这主要表现为第一、二产业的交叉融合,第三产业对第一、二产业的渗透,及各大产业内部不同行业间的相互融合,由此可见产业融合的范围也在进一步地拓广。现代服务业融合的发展水映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和人民生活质量水平,将成为衡量区域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实践中,现代服务业已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产业融合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正逐渐成为产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在中原经济区被纳入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域的背景下,从产业融合的角度积极探究河南现代服务业竞争优势提升的途径,对于加快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2 现代服务业的研究

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是对现代服务业的研究主要着眼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角度。Anmari和Kuusisto(2006)分析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公共部门、区域和国家创新系统的影响。Aslesen(2007)探讨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地区知识资本发展的作用,而Zenker和Doloreux(2008)则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环境与区域创新进行研究,以上主要是针对宏观层面进行的。

Hipp(1990)分析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作用和如何将知识转化为服务;Hyypia和Kautonen(2005)则提出了一些能影响到知识密集型服务的供应商与客户之间关系的因素;Bagdoniene和Jakstaite(2008)分析了关系营销对提供知识密集型服务组织的竞争能力的重要性。以上研究主要着眼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的经营过程,这些属于微观层面的研究。

2.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真正对现代服务业的研究是从近些年开始的。孙晓峰(2004)对现代服务业的分类进行了专门的行业研究;宋庆迎(2005)还指出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城市能级提升之间的互动关系;代文、秦远建(2006)创新性地提出了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三种模式,力图为现代服务业集群化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霍景东和夏杰长(2007)从现代服务业的人力资本、投入与支持、产出与绩效及研发系统连接性四个层面分析了我国现代服务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并提出进一步的政策建议。王军虎(2008)采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关系理论,建立了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长期数量均衡关系及其短期误差修正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互为因果关系,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相对地在减小。何骏,刘杰(2009)在分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源起与特征的基础上,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迅速崛起的动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在全球视野下我国构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多样化的对策。闫星宇、张月友(2010)针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制度环境,确定了现代服务业相关的主导产业,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卢涛(2012)在比较和借鉴国内外现代服务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在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同时应该发展现代服务业。范建民(2013)探讨了基于区域核心能力的河南现代服务业的相关促进政策。综上所述,以上研究多是从宏观层面进行的,对个别城市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成果较多,但针对区域不同条件下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较少。

3 产业融合的研究

国外对产业融合问题的研究首先是从技术角度进行的。通过对美国机械工具业演化的研究,美国学者Rosenberg(1963)提出了技术融合的概念;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NicholasNegroponte(1978)用3个重叠的圆圈来描述计算、印刷和广播三者的技术边界,且认为这3个圆圈的交叉处将成为成长最快和创新最多的领域。上世纪80年代后,美国哈佛大学的Oettinger和法国作家Nora与Mince分别创造了Compunctions和Telemetriqu两个新词来试图反映数字融合的发展趋势。Yoffie(1997)、Greenstein &Khanna(1997)、Malhotra(2001)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界定了产业融合的内涵;Porter(1985)、Lei(2000)等则对产业融合的动因进行了深刻的阐述。Ames(1997)、Banker(1998)、Gains(1998)等深入研究了产业融合的产生过程。

国内,卢东斌(2001)、厉无畏(2002)、马健(2002)等对产业融合的内涵进行了解释;周振华(2003)对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三大产业融合演变过程进行了剖析;王素贞、边永清、杨海亭(2004)研究了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互动融合的对策;李美云(2005)从产业融合的概念、产业融合与产业演化的关系、产业融合对企业战略管理的影响、产业融合与政府管制政策之间的关系等多个领域,系统地介绍和阐述了国外产业融合研究的进展及其焦点问题。陈晓涛(2006)研究了技术扩散与吸收对产业融合及其演进的影响:相同的技术创新在不同产业之间的扩散和吸收导致了技术融合,而技术融合则是产业融合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姜奇平(2007)对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问题进行了探讨。唐昭霞,朱家德(2008)描述了产业融合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微观原因及宏观表现,提出了中国利用产业融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措施。刘志勇、王伟年(2009)积极探索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的途径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对两者的深度融合提出了若干建议。宋娜(2011)阐述了旅游产业融合的方式和机制。严奇春,和金生(2012)在现有产业融合分类基础上,从静态的产业层次和动态的融合过程的角度对产业融合形式进行分类,进而为相关产业政策制定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卢燕(2013)分析了在三次产业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用第三产业的优质服务和先进技术,来带动我国传统农业和传统工业向现代化农业和现代化工业的转变。

产业融合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而现代服务业融合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高科技产业等的融合。张树义(2007)分析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在企业内部、价值链和企业集群三个层面的融合,并寻求相关的融合途径。常丽娟(2008)认为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相互融合是制造业发展的有力支撑。茹莉(2008)提出河南要优先发展生产业,加快优势产业和工业园区服务资源集聚,大力发展科技与信息服务业,以及优化服务业结构这四个方面去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关长海,赵国杰(2008)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例,探讨了基于生态群落的现代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梁曙霞,祖强(2008)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发现江苏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关联度低于与传统服务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的相关策略。刘琦(2008)从产业集群的角度提出了长沙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的战略与原则,以及融合的路径和措施。高道友(2009)主要探讨了我国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融合发展的途径。周晔(2010)概述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内涵及发展特点,提出了我国产业政策应向以技术进步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方向调整。林凤彩,冯宝(2011)分析了沈阳市现代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张晓莺(2011)对江苏汽车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王观(2012)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视角出发,阐述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与核心竞争力的互动。孙建平(2013)探讨了如何牢抓大数据促高端现代服务业与现代产业的融合。

现代服务行业间的融合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业与其他行业间的融合。黄莺,马方方(2008)重点分析了如何把河南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的发展优势。袁金星(2008)通过对河南发展文化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SWOT)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了促进河南文化旅游发展的建议。李美云(2008)探讨了旅游景点业和动漫业融合的过程与模式,并提出促进两者融合的政策建议。徐虹,范清(2008)提出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和促进旅游产业融合的对策建议。王勇(2010)深入分析了杭州动漫产业与城市旅游互动关系。麻学锋,张世兵,龙茂兴(2010)有效探寻旅游产业融合路径。马卫寰(2010)探析了以旅游业促进河南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对策。潘利(2010)探讨了现代旅游服务业耦合发展下的河南文化旅游形象构建战略。吴银珍(2010)分析了山西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策略。张海燕,王忠云(2010)主要从价值链的角度分析了旅游产文化业融合的过程,并提出有效的资源整合路径。程锦,陆林,朱付彪(2011)对已有的国内外旅游产业融合研究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的差异进行总结,并对未来旅游产业融合研究方向和方法提出见解。卫奇琦(2011)对动漫产业与旅游产业市场融合的形式进行归纳,并以上海为例作出相应的实证研究。马倩等(2012)以黄峨古镇为实证研究,对文化创意产业与古镇旅游业的产业融合模式进行分析,并提出旅游开发的指导建议。陈华丽(2013)从企业和政府两个角度探讨了厦门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深度融合策略。

通过对产业融合相关理论研究的梳理,可以发现:(1)产业融合涵盖的范围很广,但研究大多描述局部产业的融合现象,尤其是“三网”融合,目前理论研究的深度仍显不足。(2)对于产业融合的研究大多只考虑单个的因素,这与产业融合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相悖。(3)已有国内外产业融合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信息和经济等领域,旅游产业融合方面研究的成果相对较少,且有限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产品、模式、机制的研究上。

4 研究展望

从以上述评可以看出:研究通过对河南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路径、措施的探讨,揭示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现实等多种因素对产业融合的相互影响作用,从而提升产业融合理论的普遍适应性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因此,基于文化旅游业的融合提升河南省现代服务业的竞争优势的研究思路可归结如下:以2009年文化部、国家旅游总局出台的《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及2011年9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为指导,首先综述现代服务业竞争优势和产业融合的相关理论,为研究建立起理论支撑体系。接着对河南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状况从中原六省以及省内各地市的定量比较分析中,找出河南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发达国家与国内部分其它地区动漫旅游业融合的发展模式及相关经验。最后,以国内外的发展经验为借鉴提出了河南动漫、旅游业融合互动发展,提升河南文化旅游业竞争优势的相关策略。

参考文献

[1]李英爽.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与城市竞争力研究[J].江苏商论,2010,(5).

[2]林凤彩,冯宝.现代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11,(6).

[3]王观. 从核心竞争力的视角看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J].东方企业文化,2012,(2).

篇8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必要性;发展现状

现代服务业是发展城市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方便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沧州实现全面小康、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沧州应面对新情况,审时度势,创新思维,明确目标,优化方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为实现全面小康,成为河北沿海地区后发先至增长极增加新动力,培育新亮点。

现代服务业具有“三新四高”的时代特征。

三新:新服务领域;适应现代城市和现代产业的发展需求,突破了消费业的领域,形成了新的生产业、智力(知识)型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的新领域。新服务模式;服务提供者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基础上进行的服务创新。新增长方式;这一方面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产物,另一方面是现代服务业高人力资本投入、高附加价值,低资源消耗、低环境代价的结果。

四高:即高技术含量、高增值服务、高素质人力资源结构和高精神享受的消费服务。

一、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必要性

现代服务业具有“两高两少”(即智力要素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的特征。沧州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势在必行。(1)发展现代服务业带来的税收能优化地方税源结构,并可成为沧州新的经济增长点。(2)从现代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互动关系来看,沧州市一、二、三产业的良性互动关联度亟需提高。(3)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沧州只有以信息流、资本流和技术流为重点,着力构建比较完善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城市功能才能充分发挥。(4)现代服务业能缓解就业压力,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二、沧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沧州现代服务业虽有一定发展,但仍处于起步阶段,许多新业态初见端倪,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1)现代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例偏低,对GDP贡献率不大;(2)现代服务业新门类发展不快,物流、中介服务等不少,规模不大、质量不高;(3)招商引资力度较大,技术含量高的高端服务业不多;(4)认识上还存在一定误区,如文化产业化、市场化观念滞后,不愿挖掘其潜在的生产力。在这种情况下,沧州市政府出台多项措施,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1.沧州市多项政策给力生产业发展

日前,沧州市出台《加快推进工业企业主辅分离的实施意见》,提出将一年左右时间,对全市规模以上,具备主辅分离条件的工业企业全部实行主辅分离,以提高生产业发展水平,促进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发展,实现企业减负增效和地方财政增收双赢。

工业企业主辅分离就是在政府引导下,企业自愿前提下,将工业企业混合销售和兼营业务中的服务业分离出来,鼓励企业间对相同或相近的业务进行整合,通过资产、人员、技术的有机结合,培育一批功能定位准确,集聚辐射能力强的生产业和产业群体。分离的重点包括将企业中的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物流业务与主业分离,成立独立核算的法人企业。

《意见》指出,将在财政、税收、土地等方面支持工业企业加快主辅分离。

在财政上,对分离后的生产业企业,以2010年未分离前实际缴纳营业税为基数,自2011年至2013年3年内由同级财政部门对其实现的营业税地方留成才超过基数的部分,按一定比例给予补助,用于支持生产业的发展。

在税收上,其自有并用于生产经营房产应缴纳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对缴纳确实有困难的,报经地税部门批准,给予减税或免征。

在土地政策上,对改制分流的生产业需要在其他地点重新建设的,优先安排用地计划。对物流企业用于物资储备用地,运输装卸等物资储备用地,基础性物流项目用地,按照规划的土地用途公开出让。

2.电子信息业的发展

现代服务业的一个衡量目标即为信息电子的发展程度。为促进全市信息产业的发展,沧州市政府决定于2006年组建了信息产业局。沧州市信息产业局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挂牌子,与沧州市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合署办公,接受省信息产业厅的业务指导。

为促进信息电子服务业发展建设,以公共基础通信网络为重点,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电信主干网络、宽带接入网络、移动通讯网络,构建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同时,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实现电信网、移动通信网和有限电视网的互联互通和协调发展。

(1)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在整合现有网络资源的基础上,加快开发政府内部信息平台资源,建设以市政府网络中心为枢纽的上联、下联、横联办公网络,加快建设金融、保险、教育、科技等与国家对应的12个部门的电子公务系统建设,逐步建立统一、有效的电子政务信息平台,“十一五”期间实现网上办公,建设“透明”政府。

(2)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完善电信和互联网业务的消费环境,建设市内公用交易平台。进一步加强政府的示范和引导作用,积极开展BtoB、BtoC等电子商务形式的试点工作,扩大网上成交规模,使网上交易、网上购物等有较快发展。积极推进对外贸易、商品零售和旅游业、证券业电子商务进程。

综上所述,发展现代服务业已具备现实条件。沧州立体交通体系渐已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科技流运行越来越顺畅,有利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城市化率和消费水平的快速推进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了大量新的服务需求。服务类企事业改革改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服务业的市场准入逐步放宽。国际服务业转移涉及的软件、金融、管理咨询、生物信息等多个行业,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了新的机遇。

本文为沧州市社科联课题《加快沧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

作者简介:

篇9

    论文摘要:国际经济发展经验表明,服务业发展加速一般发生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由低收入水平向中等收入水平的转变时期。本文依据全球经济结构已经出现由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转变的趋势,而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现状,对发展服务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探讨。

    自20世纪60年代初起,服务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断提升,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全球经济服务化趋势的不断加剧,其就业人数和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关系到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多样化需要,同时也是关系到工业部门、农业部门乃至影响整个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力量。

    1服务业的发达程度是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志。

    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结果,越是经济发达的国家,服务业越发达,人均GDP较高的国家,其服务业的产出与就业比重也相对较高,也基本代表了一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目前,在世界总量中,服务业产值已超过了60%,其中一些发达国家的服务业产值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个别国家接近80%,而服务业的就业比重,发达国家已高达70%左右,中等收入国家为50%-60%之间。同时,世界服务贸易占到贸易总额的1/4;服务消费占到所有消费的1/2左右。因此,可以说世界经济实际上以服务商品的生产为主,己经步入了“服务经济”时代。然而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比重,到2004年仅为31.18%,我国服务业就业劳动力占就业人口比重为30%,与国外相比,显然比重过低,整体水平滞后,明显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2发展服务业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逐步提高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促进第

    一、二产业的优化升级,这应是我国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本方向。我国经济结构长期依赖传统工业的发展道路,但一些重要的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铁、铜等国内自给率日益下降,资源短缺已经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问题,而同工业相比,服务业具有污染少、资源消耗低等一系列优势,并且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高新技术的应用从生产领域扩展到服务业领域,产生了许多新的职业和岗位,如信息技术含金量较高的现代金融、通讯等服务行业。这些行业的发展将提高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而且可以优化服务业的内部结构和就业结构。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在本世纪中叶达到世界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就必须在继续积极发展具有竞争优势和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业的同时,加快发展服务业,使其与经济整体发展相协调。3发展服务业有利于促进工业化的细分及深化。

    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会不断提出各种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往往有赖于工业技术上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从而对工业提出新的要求,比如医疗领域中不断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在检测和治疗上的新突破要求有更高的生物化学技术、信息技术等,从而推动工业相关行业的发展。并且服务业中的许多行业具有社会基础性质,有利于市场的进一步深化。如商业和交通运输业可以促进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结合,解决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矛盾,从而保证工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提高市场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金融业是投资的载体,而投资是工业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因而金融业也就在国民经济运行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行业作用,它的运营状况直接制约着工业经济的健康和持续发展。因此以商业、交通运输业和金融业等为代表的现代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的交织、持续运行在促进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深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4发展服务业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由农业向

    二、三产业的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国已处于工业化中期,工业大规模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开始减弱,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服务业将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我国未来几年,甚至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就业压力十分巨大。据中国社科院和国家信息中心预测显示,“十一五”期间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在500万到550万之间。如果农村每年的城市化水平提高1%,就要转移1000万劳动力,加上往年失业的人口,“十一五”期间可能有四五千万劳动力需要就业。而服务业在吸纳就业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服务业门类众多,各种类型的行业并存,就业形式灵活多样,能够容纳不同层次的就业群体,加快发展服务业有利于缓解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wwW.XchEn.cOm.cN

    5发展服务业有利于推进城市化进程。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经济相继面临产业结构升级缓慢、消费市场长期低迷等问题,城市经济的重要性和城市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受到经济学家的日益重视,这带动了对城市化功能和发展规律的深入研究。郭克莎等对世界主要国家城市化发展历程的分析表明,工业在城市化中前期具有直接和较大的带动作用,工业发展所具有的聚集效应带动了城市的兴起和繁荣。而“当工业化演进到较高阶段、人均收入达到较高水平以后,对城市化进程的主导作用逐步由工业转变为整个非农产业…”,“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的上升明显快于生产比重的上升,而这主要不是工业而是服务业的就业增长带动的”。这一研究结果揭示了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的关系,表明两者之间最直接的联系是服务业对城市就业具有较强的吸纳作用,服务业所提供的大量就业岗位是保证城乡人口顺利转移和城市化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总之,发展服务业在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加快发展服务业将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减少我国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降低对环境破坏的程度;加快发展服务业必将推动我国市场化、产业化、城市化进程,在促进就业、拉动消费、扩大对外贸易、提高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华而诚.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经济研究,2001(12).

    [2]李江帆.中国第三产业的战略地位与发展方向.财贸经济,2004(1).

    [3]程大中.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黏合剂”作用.财贸经济,2004(2).

篇10

关键词:服务业;生产运作;竞争环境

服务业生产运作管理,一般是指对服务业企业生产运作过程及其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计划、组织和控制。服务业生产运作管理的意义是很广泛的,它不仅包括服务业企业的生产运作管理,也包括其他任何组织中所存在的服务生产运作。

按照国际公认的定义,当一个国家服务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超过50%时,就认为该国家已进入服务经济时代。美国等发达国家早在30年前就进入了服务经济时代。我国在经历了由忽视甚至限制服务业发展到力促第三产业发展的转变后,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以年均10.5%的速度递增,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也由1952年的22.76%上升到2000年的33.2%。尽管按照国际公认的定义我国尚未进入服务经济时代,但服务业在我国的高速发展则是有目共睹的,越来越多的人在从事服务生产运作管理工作。

一、服务业生产运作的经济环境

服务企业通常在困难的经济环境中生产运作,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包括以下方面:

(1)总体进入壁垒较低:服务创新没有专利保护,在许多情况下,服务业也不是资本密集型的,因此,创新很容易被竞争者模仿。(2)难以达到规模经济:服务的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客户必须亲临服务设施所在地或服务人员上门与客户接触。这种必要性限制了市场范围,导致经营场所规模较小。(3)不稳定的销售波动:服务需求每时每刻都在随机变化。与购买者或供应商交易时,在规模上没有优势。许多小型服务企业在与有实力的购买者或供应商讨价还价时处于劣势。(4)客户忠诚问题:现有企业凭借个性化的服务建立起忠诚的客户群,从而为其他新的服务企业设置了进入壁垒。通常,客户在创造这个服务产品的过程中会积极参与。改变服务生产过程的性质通常会影响客户在该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人作为产品的一部分。在高度接触的服务业中,客户不仅同服务人员发生接触,还可能同其他客户发生联系。因此,客户在许多服务行业中,就成为产品的一个组成部分。新的服务企业没有固定的客户群就相当于没有立足的根基。(5)退出障碍:少数服务企业可能在低盈利甚至不盈利的情况下继续经营。因此,利润驱动的竞争者会发现,他们很难将那些不以利润最大化为企业生产运作目的私人企业逐出市场。

此外,技术进步、政策法规、能源价格等对服务业的影响很大。这些外部因素往往能改变一个服务企业的服务内容、服务提供方式及其规模结构。

二、服务业生产运作存在的障碍

(1)组织障碍:从以前时代继承下来的组织结构可以轻易地破坏优质服务和针对服务文化的合理变革过程。如果变革的方案没有把改革不恰当的组织结构包括进来,那么为取得成功的努力就会白白浪费。组织一旦不再适合服务,它就成为了变革的障碍。(2)系统和制度障碍:尽管大多数员工都愿意善待他们的客户并为其提供优质的服务,但是,如果管理制度、经营或行政系统、使用的技术与优质服务截然对立,员工就无法做到这一点。在发展组织的服务文化时,若只把培训作为主要的手段,而忽视了对由制度、系统和技术构成的基础设施进行变革,往往会产生上述障碍。(3)来自管理者的障碍:管理者如何对待下属,员工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组织的客户。如果变革过程主要集中在一线员工和支持员工身上,高层和中层管理人员置身局外,那么一线员工的上级主管就可能完全意识不到员工与客户的这种联系,不知道应该如何对待和管理真实瞬间。这样,发生错误的风险就太大了。(4)战略障碍:如果缺少明确易懂的服务概念,组织就会发生混乱,制定和执行计划就会迷失方向。没有战略观点必将成为变革的障碍。(5)决策障碍:如果组织推行新的观点和合理的计划时,没有必要的决策、信心和力量,细致的分析和周到的计划都是毫无价值的。换言之,薄弱的决策管理总是变革过程的一大障碍。(6)质量控制障碍。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到达客户那里之前,可以根据质量对它们进行检查。但是服务在生产出来的同时就被消费了。这样,错误和缺点就很难掩盖,而服务人员和其他客户的在场又引入了更大的可变性,这些因素使得服务性组织很难控制质量和提供始终如一的产品。

三、服务业成功生产运作的对策

首先,发展和维系良好持久的客户关系。不仅客户关系中服务要素的重要性在增加,而且客户要求从服务提供者中获得灵活机动的服务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如果服务企业的员工掌握必要的知识,而且对工作和客户具有服务导向的态度,再加上企业在其他方面也具有竞争力的话,那么获得市场成功则是水到渠成的事。必须发展和保持良好和持久的客户关系。

其次,有效地管理服务。需求服务是直接向人(或组织)提供帮助,或者向人(或组织)所有的设备提供服务。在生产和交易服务时,一线员工和客户直接面对面地接触,没有其他人可以对客户需求和愿望突然的变化做出反应。这种情况下,一线员工必须立即做出决策,采取必要的行动;或者根据客户行为所透露的信息,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当然,采用市场调研的标准方法能够事先测算出市场需求,这一点仍然要继续做。因此,与客户接触并生产服务的员工必须自己分析在服务生产和消费的那一瞬间客户的需求和愿望。

再次,做好服务营销工作。服务竞争中,市场营销的性质也在发生变化。尽管传统的市场营销活动,诸如市场调研、广告、专业销售队伍进行的推销和促销活动,仍然像以往那样重要,但是它们已经不是市场营销开展的惟一活动了。营销职能比以往更加广泛,贯穿于整个组织之中。当维系或强化持久的客户关系时,常规的竞争手段主要是为了确立新的客户关系。为了进一步发展业已存在的客户关系,商品、服务和信息的交换以及金钱利益和社会关系的交换都是至关重要的。

最后,构建组织、技术和管理支持。经常发生的情况是,许多企业的组织结构并不支持客户导向和高质量服务的经营,那些必须相互配合才能创造服务的一线员工或部门,在组织中却各自为政。为了把服务发展成为一种有力的竞争手段,企业必须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整,以便使组织――无论是正式还是非正式的,支持员工尽力提供优质的服务。应该指出的是,服务经济中技术的重要性并没有比以前降低,相反,它甚至是更为重要了。一项技术措施或物质资源如果符合使用者的需求和愿望,或者适合所使用的环境,它会大大提高服务质量,经常提供技术支持可以让员工创造出更好的服务。此外,强有力的管理支持,也是员工提供优质服务的必要条件。

作者单位: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丽文.管理的特殊性[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45-47.

[2]朱沆,汪纯孝.服务质量属性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1999,6:88-90.

[3]孟宪华.顾客参与的服务作业系统的集成化设计[J].人类工效学,1999,2:26-27.

[4]关舒华.抓服务管理的“关键环节”[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1: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