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海洋生物的知识范文
时间:2023-11-17 17:46: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有关海洋生物的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海洋管理专业 《海洋调查实习》 具体措施
海洋管理专业是淮海工学院2003年新办本科专业,是在切实贯彻落实江苏省省委、省政府加快苏北区域发展战略,建设“海上”,发展海洋经济,培养高质量的专门人才,特别是海洋管理人才的大背景下兴办的。《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规划》明确指出,把淮海工学院列为江苏海洋人才的培养基地,要求我院重点加强相关专业和学科的建设,扩大办学规模,为江苏海洋经济培养更多的人才。
《海洋调查实习》是淮海工学院海洋学院海洋管理专业的专业实践课,是专业培养计划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我们采取了各种具体措施,现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一、制订定海洋调查实纲,安排切实可行的实习计划
根据海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海洋科学、海洋管理基本理论和规律,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能在海洋管理和相关管理部门从事海洋管理、教学和科研的应用性、复合型专门人才的要求制订实纲与实习指导书。海洋调查实习的主体实践内容是海洋生物学、海洋化学及物理海洋学,重点结合海洋监测有关内容进行实习。海洋生物以海洋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和潮间带生物为主。通过实习,为学生从事海洋管理工作打下基础,贯彻理论和实践并重,体现上手快后劲足的办学理念。
二、召开实习动员大会,明确实习目的
在实习前召开实习动员大会,让学生认识实习目的,充分了解实习内容,为什么要实习,如何在实习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把书本知识和野外实际有机结合,如何加强动手实践能力。海洋调查实习要到海船上去,安全工作非常重要,来不得半点马虎,一旦出事就是生死攸关的大事,所以在实习动员会上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重点强调,同时准备好足够的安全救生用品,人手一件救生衣。现在许多大学生体质很一般,按照以往的经验,肯定有部分同学要晕船,所以上船前通知大家做好防晕工作,出海前一晚要早休息,因为疲劳也容易导致晕船;带上一些小塑料袋应付呕吐。衣着穿戴要便于在船上调查实习,鞋子要注意防滑,不穿短袖、不穿裙子;带些创口贴、碘汞等医疗防护用品。带上笔记本和海洋调查专业记录表格,如浮游生物样品登记表、大型底栖生物海上采样记录表等,随时做好实习的有关海洋化学、海洋生物、物理海洋等的现象记录。
三、做好调查所用专业仪器设备的准备工作
海洋调查实习所需仪器设备较多,是一笔很大的投资,由于海洋管理专业是一个新专业,缺乏这些仪器设备,因此我们充分挖掘共享资源,向兄弟学院借用,如向测绘学院借用海洋物理方面的海流计、风速仪、救生衣、绞车、铅鱼、GPS等;向实习基地的协作单位借用,如向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连云港海洋环境监测站借用海洋浮游生物网、阿氏拖网、采泥器、水色计、采水计、透明度盘等。
四、精选实习指导老师
船上现场海洋调查实习任务非常艰巨,要求指导老师具有极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与身体素质。首先,无论风浪如何,指导老师也不能晕船,同时对调查仪器设备的使用要非常精通和内行;还要在特定的情况下完成海洋调查实习任务。在实习中指导老师既要负责学生纪律和安全,又要实施实习调查的技术性工作,而本专业的教师略显不足,所以我们就聘请了实习基地几位海洋环境监测站的工程师辅助我们,同时给学生进一步现场讲解,由此很好地保证了实习效果。
五、提高海洋调查实习教学质量的技术保障
为了提高海洋调查实习教学质量,在上船实习前,首先,我们对实习的调查仪器设备进行室内讲解和演示操作,使学生掌握使用方法、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提高了上船调查操作的成功率,降低了仪器设备的损坏率。其次,把学生分组,编排好各组调查内容的次序,在船上各组同时开展调查。如,船到了第一个采样站点,一组做海流、风速等物流海洋方面的调查,二组做海洋化学方面的调查采样,三组做海洋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的采样;到了第二个采样站点时,一组做海洋化学方面的调查采样,二组做海洋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的采样,三组做物流海洋方面的调查。依次调换完成全部海洋调查实习内容,这样就使得学生的海洋调查技术方法得到了全面巩固。再次,预先准备好现场处理浮游生物样品和底栖生物样品的固定剂,如甲醛、鲁哥氏碘液等;盛放浮游生物水样和底栖生物样品的瓶子也事先贴好标签,避免实习现场手忙脚乱。最后精选调查采样站点,我们选择海滨浴场、海水养殖区、河道入海口等进行调查采样,以使调查采样站点有一定的代表性。
六、加强实验室内的工作,完善实验数据的处理
各组对海水及沉积物进行处理,测定各项化学因子,记录数据;对海洋浮游生物样品及底栖生物进行鉴定和计数,按照《海洋调查规范》有关要求完成室内工作,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在浮游生物的室内工作中,通过显微镜、解剖镜对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观察鉴定,学生巩固了海洋浮游生物学课程的理论知识,提高了海洋浮游生物分类鉴定的技能;通过对海洋底栖生物底拖网样品的分类鉴定,学生熟悉了海洋生物学课程中有关海洋生物各大类的进化分类体系。通过数据分析,学生熟悉了Excel软件的数据统计方法在海洋生态学`中的应用,学会了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及丰富度指数的计算方法和涵义。
七、严格海洋调查实习考核管理
海洋实习调查要求学生每天写出实习日记,记录每天的实习情况和收获。另外,实习结束后要上交完整的实习报告,对实习内容海洋化学、海洋物理及海洋生物等方面作全面总结。包括海洋化学因子:盐度、pH值、DO、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活性磷酸盐、叶绿素a、氨氮等;海洋物理因子:海流、水色、透明度、潮汐、波浪、水温等:海洋浮游植物种类、数量、海洋底栖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等。实习成绩按照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出勤情况和纪律表现等综合因素给出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的等第。
参考文献:
[1]鲍献文,高郭平,郭佩芳等.关于《海洋调查方法》课程的建设[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Z1).
[2]李玉,李谷祺,吴建新.《海洋调查》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考试周刊,2008(21).
[3]侍茂崇,高郭平,鲍献文.《海洋调查方法》[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
篇2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儒勒。凡尔纳是法国十九世纪一个想象力惊人的科幻作家,他的惊人之处不但只是他写的夸张,动人而富有科学意义的小说,更惊人的是他在书中所写的故事,尽管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已不足为奇,但是在凡尔纳的时代,人们还没有发明可以在水下遨游的潜水艇,甚至连电灯都还没有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成功的塑造出鹦鹉螺号潜水艇,并在小说发表25年后,人们制造出的真实的潜水艇,与小说描写的大同小异,这是怎样的预见力,怎样丰富的知识底蕴啊!
就这样,我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开始和书中的主人翁探险者博物学家阿尤那斯,乘坐鹦鹉螺号潜水艇,开始他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底之旅。鹦鹉螺号的主人尼摩船长是个性格阴郁,知识渊博的人,他们一道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极和北冰洋,遇见了许多罕见海底动植物,还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遗址,其中包括著名的沉没城市亚特兰蒂斯,这个拥有与希腊相当的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书中都包容了大量的科学,文化和地理,地质学。阿尤那斯在航行中流露出他对尼摩船长出类拔萃的才华与学识的钦佩。但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还同时告诫人们在看到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重视防止被坏人利用、危害人类自身危机的行为;提出要爱护海豹、鲸等海洋生物,谴责滥杀滥捕的观念。这些至今仍然热门的环保话题,早已在两百年前就有先知者呼吁,可见留下有关人类正义更深层次的思考,才是此书让读者感受丰富多采的历险和涉取传神知识后,启发我们以心灵更大的收获。
这本书的精妙之处还在于完全自然的知识启迪,虽然书中讲述了不少有关海洋的知识,例如红海一名是源于海中的一种名叫三棱藻的微小生物分泌的黏液造成海水颜色像血一样红。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在读者接受起来十分刻意或困难的,只是一次旅行中的所见所闻罢了,这使人们对因景而生的各种想法和收获都得以牢固的保存。
并不是每一本科幻小说都像《海底两万里》一样富有强烈的可读性,它作为一本不是凭空捏造而是远见加博学累积成的小说,不但为对海底知识了解不详尽的读者解读了他们的旅程,更让后人看到了古人的智慧与文明
篇3
【摘要】在新世纪新阶段,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21世纪是海洋经济”的口号下。青岛提出了加快向“蓝色经济”、“智慧城市”迈进的发展目标,21世纪也是海洋文化彰显和海洋文化产业跃进的世纪,文化的意义是社会价值和功利价值的统一,文化的发展需要坚实的土地,经济增长需要文化含量,文化与经济的互动不仅是我们期望的目标,而且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海洋文化产业是代表先进海洋文化理念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形式,它具有资源投入少、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海洋开发的砥柱产业和朝阳产业。
【关键词】青岛;蓝色经济;海洋文化;产业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海洋文化产业,是与海洋文化密切相关的文化产业,可以为社会提供海洋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求。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全国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先导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和谐进步的示范区,海陆一体开发和城乡一体发展的先行区。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批复实施是我国区域发展从陆域经济延伸到海洋经济、积极推进陆海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有利于加快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加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山东半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海洋经济持续的增长。
(二)海洋文化产业的内涵
海洋文化产业,是与海洋文化密切相关的文化产业,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文化是海洋文化产业的基础和核心,曲金良教授在《海洋文化概论》中表述:“海洋文化,就是和海洋有关的文化;就是缘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也即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创造出来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海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加强海洋文化的研究与开发,是海洋文化产业高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青岛市海洋文化产业提升的障碍性因素
(一)对海洋文化产业缺乏战略性思考与规划
山东作为“孔孟之乡”,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与中国其他较发达的沿海开放地区相比,山东半岛受中国几千年来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较深,在经济发展上求稳而不求变,缺乏创新性和进取性,这与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不相契合。同时,由于山东半岛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人们对海洋文化的认识存在着较大的偏差,从而制约了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海洋文化资源没有转化为现实竞争力
青岛的海洋科研优势是显而易见的,青岛是海洋科研强市,但在海洋科技成果本地转化以及产业发展方面,岛城还算不上强市,主要在于“缺乏强大的海洋科技成果孵化与产业化平台,缺少发挥引领作用的重点项目和龙头企业。且传统产业对海洋经济贡献率远远大于海洋新兴产值,海洋高技术产业发展达到了瓶颈。”
(三)海洋科技应用人才和科研发展相对滞后
海洋人才的培养与产业脱节的现象非常严重,往往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要求,更有专家指出,目前我国海洋经济人才供应不足的关键原因在于培养模式存在结构性矛盾。据了解,山东在海洋经济人才培养上走在全国前列,单在青岛工作的院士就有十多位,基本涵盖海洋科研的全部领域。然而,据青岛市政府调研显示,虽然青岛的海洋科技人才很多,但结构不尽合理,基础研究占绝大多数,应用人才、经营人才、复合型人才还很匮乏,比如在海洋生物科研方面,青岛的人才和项目聚集在水产养殖上,海洋生物制药、海洋生物材料等海洋高端产业环节的研发,还处于起步阶段。
(四)缺乏科研力雄厚,创新力较强的龙头企业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从事海洋文化产品开发的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对海洋文化资源的开发程度不足,缺乏市场竞争力和创新力,尚未形成一个龙头企业带动多个中小企业的完善的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造成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缺乏活力和海洋文化资源的闲置及浪费。
三、蓝色经济区背景下青岛文化产业提升策略
(一)注重海洋传统产业的发展方式转变
1.注重区域合作,转变发展方式
山东今后在产业布局的分工方面,必须要注意到周边经济区的发展走向,尽量与其错位或者配套发展,加强与周边经济区的合作,避免重复建设的竞争,从“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的发展方式转变。
2.协调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在对滨海旅游业开发比较充分的基础上,应加强对其它相关海洋文化产业的开发,打造属于自己的海洋文化品牌,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研发能力的海洋文化企业,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合理开发利用海洋文化资源,实现海洋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青岛市沿海城市应按照与制造业相匹配的要求,突出发展与生产密切关联的以金融保险、科技信息、服务外包、工业设计、创意产业、滨海旅游等为重点的新兴服务业,提高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经济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突出港口在蓝色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要充分发掘青岛区位优势、港口资源等有利条件,突出发挥港口大进大出的枢纽作用,引导船舶、钢铁、石化、海化等产业资源重组,以大型企业集团为龙头,向港口、沿海园区和产业带集聚,打造以临港工业为支柱、港口物流为特色的港口经济集群,形成带动青岛市经济蓬勃发展的龙头力量。
(三)要坚持科技兴海,人才战略,增强推动力
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实施经济国际化的关键,实施人才带动战略,就是要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与经济国际化要求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全面提高人口的综合素质。
将进一步完善对引进人才的鼓励政策,在科研开发、知识产权保护、户籍、住房、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为其创造优良环境,加强人才引进工作,做到高级人才高级待遇,一流人才一流工作。
参考文献:
[1]沈镭.保障综合资源安全[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02)
[2]杨凤华.陆海统筹与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循环经济发展视角[J].科学经济社会,2013(01)
[3]杜军,任景波.中国经济发展面临资源约束的成因与特征分析[J].开发研究,2013(01)
篇4
【关键词】动画片;教育因素;爱的教育;环保意识;意志品质
调查表明,外国一些经典优秀动画片似乎更受孩子的欢迎,比如《米老鼠和唐老鸭》、《狮子王》、《猫和老鼠》等。动画片电影则每年都有好片大片推出,不仅画面精美,配音、音乐令人陶醉,情节也很正面,充满人文气息,有好的价值观的体现。比如《狮子王》、《天空之城》、《美女与野兽》、《泰山》、《海底总动员》、《熊的传说》等等,都是充满亲情、赞扬善良的作品。
对孩子来说,动画片的功能与游戏类似,都具有象征性的自我教育意义,同时也是孩子人生的一种经验,是对孩子学习、想象力等的一种激发。下面我就以《海底总动员》为课例,进一步讲解我是如何挖掘动画片中潜藏的教育因素的。
一、利用动画片对幼儿进行亲情培养
1.“爱”的教育——教育孩子爱父母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在社会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影片中小丑鱼爸爸不顾生死去救儿子,动力源自于伟大的父爱。鱼类如此,人类更是这样。这个过程中也体现了他与周围不认识的鱼的交往合作,也体现了周围鱼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精神。当今的家长,为了孩子能够付出一切,却从没考虑过要孩子回报,而孩子则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父母的爱,却没想到要去爱父母……
由此,我们开展了“我爱爸爸妈妈”的教育活动,在班内开辟“我的爸爸妈妈”专栏,幼儿画出自己爸爸妈妈的形象贴在专栏内,向同伴讲述父母的职业、特点、爱好,激起为自己父母感到自豪的情感。并且在课堂中请家长与孩子一起观看影片,请家长谈自己为孩子付出了什么,孩子谈父母是怎样爱自己的。通过谈点滴小事,激发孩子爱父母的情感。
2.施爱的教育——引导家长怎样赢得幼儿的爱
动画片向我们传递了两种不同的爱子方式,一种是以小丑鱼的爸爸为代表的因害怕自己的孩子受伤害而过多保护的方式,另一种是以海龟、“吉哥”为代表的相信幼儿的能力,放手让孩子尝试的方式。这两种不同的爱子方式对幼儿的家长、对我们教师都是一个深刻的启示。
我们请家长进课堂共同探讨,由动画片中的内容联系到生活中家长的做法,听听孩子对家长平日做法的感受,与孩子一同给动画片配音,使家长清醒地认识到:过多地保护、限制不仅不利于孩子成长,还会引起孩子的误解甚至产生怨恨,只有适度的放手教育,才能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才能赢得幼儿的爱。
通过亲情培养的活动,孩子体会到爱与被爱的快乐,幼小的心中播下了爱的种子。同时通过请家长进课堂的方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形成了家园共育的合力。
二、利用动画片对幼儿进行勇敢、坚强、克服困难等意志品质的培养
片中小丑鱼爸爸经过了鲨鱼的追杀,又跳过海蛰群,被鲸鱼吞入口中,横跨大海,又险些被鹈鹕当早餐,遇到了众多的危险而没有退缩,仍然坚定信念寻找儿子;而鱼缸内的小“尼莫”为了与爸爸重逢,不顾危险,一次次努力,失败了再来,表现出了勇敢、坚强的精神,这些都成为孩子效仿的楷模。教师们在引导孩子理解的基础上开展了多种体育活动。
1.体育游戏“救救小尼莫”
教师在场地上设置各种障碍物,让幼儿在钻、爬、跳、滑、冲的过程中体验小丑鱼父子的勇敢、坚强的品质,锻炼动作协调能力,磨练意志。
2.军训活动
教师带领孩子去武警支队参观警察叔叔练兵,然后与警察叔叔们一起训练,使孩子由钦佩产生动力、由参观化为行动,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到只有勇敢、坚强、不怕困难才能成功,才会感到愉快。
三、利用动画片激发幼儿的探索的兴趣,增进保护海洋的意识
《海底总动员》向人们展示了丰富多采的海底世界,孩子观看时不时地问:那是什么鱼?怎么长得怪怪的?那些会发光的是什么?像星星一样的又是什么?鲨鱼发誓不吃鱼可为什么还要吃鱼?我们及时把握孩子的好奇心,组织一系列活动以满足其求知欲。
1.广泛搜集资料,丰富知识,开阔视野
教师鼓励孩子通过不同渠道搜集各种有关海洋动植物及环境知识的图片、书籍,同时提供了系列的《新动物世界》、《海底奇观》、《人类与环境》等音像资料,让孩子在交流、看片中增长海洋知识。
2.组织专门的科学活动,认识海洋,培养环保意识
之前的“海啸”、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无不提醒着我们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而由此动画片使我们意识到“海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的意义所在。针对这些出发点,我们利用动画片开展了六个专门的集中活动,使孩子掌握了许多海底动物(如海鳗、海马、小丑鱼、海胆等)的名称、习性;知道了深海里有会发光的鱼,了解了动物保护自己的特殊本领;感知到海洋生物间的“食物链”……孩子深深地体会到海洋与人类的关系。
在这些探索活动中,孩子一直有着饱满的热情,旺盛的求知欲,特别是在“海洋知识大比拼”活动中,他们俨然是小小的海洋生物学家,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电影活动的魅力。
篇5
《《海底两万里》从1870年到现在,整整150年了,一直是享誉世界的畅销小说,更是我国小学生必读的世界名著。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2021海底两万里告诉人的道理五篇,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海底两万里告诉人的道理1《海底两万里》这本书十分神奇,刚开始我还对这本书没有兴趣,慢慢的便喜欢上了这本书。光说你们可能不了解,下面就由我来给你们讲一讲这本书的具体内容。这本书讲了阿龙纳斯先生和一些学者发现了海洋上有一个不明物体,甚至还破坏了一艘性能高的舰,他们便派林肯号去捜逐。没想到,在一次意外中,阿龙纳斯先生和他的随从还有鱼叉手尼德·兰发现了那个不明物体竟然是一个巨大的潜水艇,而且设备个个都十分先进,先进的连我们想都无法想到,即使想到也是不可能的。拥有那个潜水艇的正是尼摩船长。尼摩船长发明了许多高科技的东西,还运用自己的智慧在海里发掘宝藏,成为了百万富翁。在尼摩船长的船上,阿龙斯纳先生看到了自己没有机会见到的各种海里的珍奇标本,体验过自己从来没有体验过的在海里做的事,他自己甚至都想赖在那里不走了。他们在那里进行海下打猎、尼摩船长在海下养育价值千万法郎的珍珠、带领阿龙斯纳先生他们一起参观海底煤矿···他们一直在海洋上行走了两万里,最后以“鹦鹉螺号”的失踪为结局。
这本书里尤其使我佩服的是尼摩船长在刚刚创建这个潜水船的时候那种敢于创新、敢于做的精神。他绞尽脑汁的尽力想出能够让自己的潜水艇能够更方便,让自己在海上的生活能够适应。让我崇拜的是尼摩船长竟然能够在海下创建小金库,收集那么多的珍稀植物标本,真是一个奇迹。看到描述那些标本的地方,我甚至都想进到潜水艇了一睹风采呢!同时,我发现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尼摩船长还告诫我们: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也要重视防止被利用。大自然中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都要进行爱护,别让自己的祖先后代看不到我们大千世界的动物植物。其实作者还是在告诉我们: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只有有一定的根据,才可能有高于现实的想象,否则这只是空想;而如果连想象都没有,没有目的,那就更不可能有进步。
海底两万里告诉人的道理2《海底两万里》是“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的一部巨着。书中故事曲折离奇,惊险万分,扣人心弦。海底森林、珊瑚王国、去南极点、杀章鱼群……
故事的起因是世界各地的海洋中出现了一个怪物,比鲸鱼还要大,有人认为它是一个“独角鲸”。于是,美国的“林肯号”逐洋舰特地去追捕这个“独角鲸”。并邀请海洋学界知名人土阿龙纳斯先生一起参加。同行的还有阿龙纳斯的仆人康纳尔和加拿大人捕鲸能手尼德兰。
在追捕过程中,阿龙纳斯、康纳尔、尼德兰不幸落入水中,被“独角鲸”救起,这时他们才发现,原来海洋中出现的怪物“独角鲸”是一艘构造精密的潜水艇。“鹦鹉螺号”(潜水艇的名子)的船长尼摩邀请他们一起再做一次海底旅行。他们冲破了重重困难,多次化险为夷,但是,最终还是落入漩涡里,生死为卜,下落不明。而阿龙纳斯、康纳尔、尼德兰乘坐准备逃走的小艇而幸免落难,将所知道的海底世界公布于世。
书中人物的刻画是成功的。阿龙纳斯,是一位对知识勇于探索,永不满足的人;当尼德劝他逃走,他犹豫不决,他不想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把在海底千奇百怪的发现仔细观察,并做了笔记。康纳尔,一位对主人忠实的小伙子,对动物分类了若之掌。任何动物只要知道名字。就能分出它属什么类,哪一科……十分详细。尼德兰,他是一位脾气爆躁的人,但他也很善良。他曾救过尼摩船长的命,非常勇敢。尼摩船长,这是一位带有神秘色彩的人物,他的脾气反常不定,难以捉摸,时好时坏,不知对陆地有什么仇恨,这完全是个迷。就连他本人也是个迷。
书中想象合理、大胆。许多书中的事物现在我们早已实现。如潜水艇、电、潜水衣、探照灯等。许多设想非常成功。
我读完这本书后,对里面的故事情节,人物及海底世界,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不是吹的,这本书的确不错,有时间希望大家也读一读这本书。它那惊心动魄的故事一定会深深的吸引你的。
海底两万里告诉人的道理3《海底两万里》讲述的是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在海洋旅行的所见所闻。故事的起因是1866年所发生的一件怪事。当时不少航行船只在海上发现了一头大“海怪”,并有船只遭到“海怪”的袭击。出于对航海安全的考虑,也是在公众的呼吁下,由美国政府出资派出了一艘战舰对“海怪”进行追逐。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受邀参加了这次追逐。结果,追逐怪物的战舰反被怪物追逐,并遭到“海怪”的凶猛袭击。阿龙纳斯教授和他的两位同伴落水,被“海怪”所救,此后便跟随“海怪”周游四海,探尽海底秘密,历经千辛万苦。最后,因不堪海底世界过于沉闷的生活,他们设法逃走,重回陆地,并将“鹦鹉螺”号的秘密公诸于世。
全书情节曲折,悬念迭出,引人入胜。文章想像力丰富,令人叹为观止。其中所展现的海底世界的神奇和美丽更是令人趣意盎然,而且还可以使读者从中学习到有关海洋生物、气象、地理等方面的丰富知识。可见作者文笔细腻,构思奇巧,其作品既引人入胜,又很有教育意义,适合各种年龄的读者。而且,作者的幻想并不是异想天开,都是以科学为根据的。书中很多在当时没有的器材,都变成了现实生活中实有之物。
《海底两万里》中,一些句子运用的非常好,比如:“最下层的深渊里是怎样的情形呢?海底二万二千海里或一万五千海里的地方有些什么生物和可能有些什么生物呢?这些动物的身体构造是怎样的呢?”这三句话运用了排比式连续发问,引起我们的兴趣,并跟随阿龙纳斯教授直到揭开怪物的真实面目。还有比如:“尼摩船长的手抖起来,几滴眼泪从他的眼中流出来了。”这句话对尼莫船长的动作、行为的妙写尽管简洁,但有力地凸显了他的内心世界。尼莫船长表面冷漠,但面对离开的同伴时,他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痛苦了。这样精彩的句子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再说了。
读完《海里两万里》后,我了解了很多关于海洋里的知识,也知道了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很多新事物会层出不穷,但也不要异想天开,不要被一些子虚乌有的东西所迷惑,正如尼莫船长的名字一样,在拉丁文中的意思就是“子虚乌有的”。
海底两万里告诉人的道理4《海底两万里》描述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潜艇在大海中任意穿梭,海底时而险象丛生、千钧一发,时而景色优美、令人陶醉。美妙壮观的海底世界充满了异国情调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梦想。说了这么多也该进去看看了。
打开《海底两万里》,我怀着好奇心,和书中的主人公探险者博物学家阿尤那斯一起乘坐着鹦鹉螺号潜水艇开始了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底之旅。一起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极和北冰洋,遇见了许多罕见海底动植物,还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遗址等等。让我知道了大量的科学文化和地理地质知识,尤其是光的折射、珍珠的分类、采集、潜水艇的构造……这些东西如今都已变成了现实,我感叹作者儒勒。凡尔纳的想象力,竟能在还未发明电灯的社会中预料到未来世界,把科学与故事结合,创造出一个神奇的海底世界。
最令我记忆由深的海底的那些植物和动物,物这些形形的植虫动物和软体动物分类,不停地分类。满地都是腔肠动物和棘皮动物。变化不一的叉形虫,孤独生活的角形虫,纯洁的眼球虫,被人叫作雪白珊瑚的耸起作蘑菇形的菌生虫,肌肉盘贴在地上的白头翁……布置成一片花地;再镶上结了天蓝丝绦领子的红花石疣,散在沙间像星宿一般的海星,满是小虫的海盘车,这一切真像水中仙女手绣的精美花边。
朵朵的花彩因我们走路时所引起的最轻微的波动而摆动起来。把成千成万散布在地上的软体动物的美丽品种,环纹海扇,海槌鱼,当那贝——真正会跳跃的贝,洼形贝,朱红胄,像天使翅膀一般的袖形贝,叶纹贝,以及其他许许多多的无穷无尽的海洋生物,践踏在我的脚底下,我心中实在难受,实在惋惜。
但是我们不得不走,我们继续前进,在我们头上是成群结队的管状水母,它们伸出它们的天蓝色触须,一连串的飘在水中。还有月形水母,它那带乳白色或淡玫瑰红的伞,套了天蓝色框子,给我们遮住了阳光。在黑暗中,更有发亮的半球形水母,为我们发出磷光,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我多么希望我也能驾驶着“黑鹰旋”号也去到海底永远的去旅行那么我认为这样一个人获得才有意义,不是只仰望别人发现的成果,而是自己去发现你在实在,让别人把你仰望。
海底两万里告诉人的道理5假期里,我最喜欢读的书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写的《海底两万里》。这是一部科幻冒险小说,读这本书不仅能同主人公一起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极和北冰洋,遇见许多的海底动植物,还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遗址等,还让我学到了很多的科学知识和地理地质知识。
书里面讲了在1866年在美国的某片海域出现了一只海怪,于是,美国政府派了战舰“林肯”号、捕鲸大王尼德·兰、生物学家阿龙纳斯、阿龙纳斯的仆人康塞尔以及“林肯”号的所有船员一起去捉海怪。但是,他们在海面上一直行驶着,连海怪的影子都没有看到。就在一天早上他们准备打道回府的时候,尼德·兰发现了那只海怪!
于是机械师丢下机器,伙夫丢下锅炉,厨师丢下汤勺,大家全部都聚集到甲板上去观看。随后,舰长下令全速追击,必须追上海怪!可最后,他们被海怪掀起的两股巨浪打翻了,“林肯”号随着海浪漂到了别的地方。阿龙纳斯、尼德·兰、康塞尔落到了潜艇“鹦鹉螺”号的甲板上。被六个蒙面大汉拖进了舱里。
在“鹦鹉螺”号上,他们认识了艇长尼摩,参观了“鹦鹉螺”号和奇妙的海底世界,还参加了海底葬礼,与章鱼、鲨鱼、土著人展开了搏斗、在此期间,尼德·兰一直在筹划怎样逃跑。更疯狂的是,尼摩艇长竟然还驾驶潜艇撞向一艘战舰!最后,尼德·兰一行人成功逃出了鹦鹉螺号,回到了陆地上。
在这本书里,我读到了康塞尔的忠诚、沉稳、执着、随从,读到了尼德·兰崇尚自由的愿望,还读到了尼摩艇长的才华过人、机智勇敢,以及阿龙纳斯的勇于探索和知识渊博。我很佩服尼摩艇长,但是在他身上有值得我学习的优点,也有我应该掘弃的缺点。优点是他学识渊博,才智过人,能在危急情况下做出正确而机智的措施,并且用自己的知识打造了“鹦鹉螺”号,能和船员们平起平坐,以身作则,勇敢果断。缺点是他内心充满了仇恨,有些冷酷和固执,不过在故事中,也展现了他善良,富有同情心的一面,所以我很敬佩他。
篇6
关键词:英语人才;水产贸易领域;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1-0062-03
一、海洋经济发展与高层次英语人才培养
随着国际经济迅速发展,国际海洋水产贸易市场竞争越来越紧张,国内有很多海洋水产领域大企业向外扩大规模,迅速发展,进出口贸易不断扩大。国际贸易的发展,市场的扩大,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培养涉海经济贸易的外语人才。据有关研究报告得知:目前国内能够熟练运用外语和涉海专业知识进行商贸谈判以及签订合同等商务活动的高级外语复合型应用人才供不应求。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的复合型外语人才更是缺少,外语专业的复合型主要涉及的专业领域有信息技术、信息通讯、现代农业与水产、海洋科技和渔业资源等方面。就国际贸易的成交率而言,对企业的贸易额来说,贸易谈判人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高层次、复合型的外语谈判人才,更是供不应求。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国际海洋经济发展迅速,我国水产品的总产量十几年来一直居世界前列,尤其水产品出口贸易占较大比例。依托我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加快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提升海洋经济竞争力,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是21世纪发达国家近年来的一条重要经验,更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省委在九届五次全会上提出了辽宁省到2020年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沈阳、大连等发达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成为科技更加进步的沿海发达省份。海洋领域是一个具有巨大资源潜力和可开发潜力的领域。辽宁位于我国沿海最北部,横跨黄、渤两海,近海水域面积6.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陆域面积43%,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有着天然的渔业经济发展条件,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显赫,更加促使大企业与国外企业合作,不断进行贸易往来,建立友好的、频繁的贸易关系。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是能够保证国际贸易正常化的根本保证,如何研究外语专业复合型以及人才培养规格就显得尤为重要。就复合型外语人才而言,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学科之间的交融和渗透尤为重要。综合素质不仅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心理素质好,人文社科知识面宽广,而且具有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知识结构具有复合性,除精通外语外,系统地掌握英语语言的同时,了解海洋经济、贸易、涉外法律等发展迫切需要的专业知识。在我国沿海城市中,我省水产品出口增长速度并不快,主要问题之一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我省水产出口增长的严重障碍。不同的语言能力、文化背景和不同的专业知识深度对贸易的最终结果和效益产生迥异的作用。在国际水产领域商务交流中,不仅具有扎实的听、说、读、写、译的语言运用能力,还通晓鱼类、虾类、贝类、藻类等水产贸易的高层次外语能力的人才在我省较为缺乏。高层次复合型外语人才不足是制约辽宁对外开放的“瓶颈”。目前,我国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特别是基于海洋经济领域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研究,建树不多,研究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策略至关重要。
二、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的吻合性
海洋水产品贸易外语人才是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高级人才,人才的知识结构具有复合性,不仅要熟练掌握英语语言知识,还要具备相关贸易、法律业务知识和技能。我们秉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理念,进一步完善了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省内多家大企业的实际贸易发展状况,甚至包括贸易存在的壁垒,我们不断分析和研究,结合多年的人才培养经验,进一步改革了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培养规格,更加明确了目标定位,培养适合地方经济、行业的领域,特别是适应海洋经济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化英语人才。改革后的培养目标更加具体,明确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扎实、熟练的听说读写译专业技能,同时兼顾掌握相关经济和贸易等基本知识以及涉海、涉鱼学科专业的相关知识,掌握英语发达国家的经济和文化,拥有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网络信息技术,并能达到较高水平,能够应用第二外语,能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尤其胜任海洋经济领域所需要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政产学研用”结合,加强与政府及企事业单位长期合作,构建“理论学习、社会实践、专题研究”三位一体,专职和兼职教师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的培养模式。目前,国内涉海院校开始考虑水产品、重点渔业对外贸易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问题。2000年以来我国高校逐渐增设商务英语和商务日语,水产贸易英语等本科专业,培养目标也都相继进行了调整和改革,但复合的知识内容、融合度以及知识交叉的幅度一直是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问题。就水产贸易英语专业而言,要求学生掌握英语、日语(二外)、相关经济和水产贸易等知识。我们在前两个学年主要是语言类知识的培养,后两个学年注重海洋经济学、国际商法、水产经济动植物学、海洋与水产概论以及渔政管理学等相关海洋类知识的培养。该专业是一个知识交叉幅度比较广泛又较为边缘的专业,具有鲜明的海洋水产特色,更加突出区域经济特色的英语专业。我们对新兴的水产贸易专业培养模式进一步研究,探索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寻找行之有效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在培养中注重政、产、学、研结合,强调实践环节,人才培养模式时刻以行业需求为主导的原则,实时跟踪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结果的反馈意见,再依据社会实时需求及时调整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该专业的知识模块包括外语知识、水产贸易业务知识,能力培养模块包括沟通能力、语言能力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等,构成课程体系中两大主体:知识和能力。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有着密切的关联。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四年不断线,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使得学生能够顺利地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如果两大模块处理得合适,培养模块之间就会具有一种和谐互动的吻合性。然而,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要达到吻合这一点,同时还需要以课程、教材等多方面建设为依据。例如,在前两个学年的英语能力训练中,课程学习内容一定要系统地融入大量的有关海洋、水产、经济贸易等行业词汇和语言材料,促使语言类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
三、突出实践教学模块
为了适应社会需求,抓好人才培养质量,要坚持校企合作,实行教学、实习、就业一体化工程。我们已与多家涉海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了实习基地,并定期派学生到这些集团和企业实习,不但强化了外语应用能力,而且也熟悉了海洋水产知识,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实战基地,同时结合现代教学手段,不断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模式和企业专家请进来的教学体系。通过课堂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语言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使外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发展,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主动式学习的方向发展。通过采用录像、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等手段,将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紧密融合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实践教学模式。我们在人才培养中,结合理论研究,突出英语(水产贸易英语)和日语(水产贸易日语)专业建设成绩,及时调整新专业的培养方案,不断加强培养复合性应用型外语人才的理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调查研究和实践论证的基础上,沉淀教学经验,逐步形成具有海洋特色的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对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具有学科的系统性和稳定性,重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以满足社会发展对相关人才的需求。
四、高层次人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高层次外语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高校、政府和人才个体等诸多方面,是多系统参与的完整体系。高层次、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更加关注各学科间的交融和渗透,注重综合素质培养。
1.从思想观念方面:明确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定位。培养模式服务于培养目标。“英语+水产贸易”专业是一个新型的复合型英语专业,与渔业经济管理和水产养殖,与国际贸易和市场营销等专业而言,更具有综合性的专业。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是寻找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从培养方向角度:要着眼社会急需人才在专业课程设置上的新调整。本学科依托我校的办学特色,秉承水产贸易英语复合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经验,研究在海洋经济背景下的语言文化翻译,特别对海洋科技专门用途英语的翻译理论、翻译实践和翻译技巧进行分析和研究,把文体翻译学与海洋科技英语相结合,学科建设与我校相关水产、海洋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形成交叉和互补,突显海洋经贸行业英语的翻译特色。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适应海洋经济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化英语笔译人才,为区域经济服务,为行业服务。
3.从人才素质方面:阐明高层次外语人才的内涵要求。社会需求是导向,知识应用是基础,能力培养是本位,创新能力是目标。高层次外语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洞察市场发展趋势,了解各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懂得心理学和行为科学;有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4.从教育方式方面:自主与开放合作办学相结合。改变教育方式,积极引进和消化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积极拓宽各种形式合作办学渠道并注重建立“3+1”、“2+2”、“3+2”等能与国际接轨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机制;充分挖掘国内先进的办学模式潜力,建立和完善地区性教育交流与合作平台,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本研究主要在应用语言学、语用学、比较语言文学和第二语言习得等方面开展研究,研究英美日文学发展历史,了解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与文化和社会的关系;以海洋经济和水产贸易为背景,对外语教学模式和策略及翻译理论等方面进行实践研究;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海洋水产类高校的研究合作,开展不同文化的语言差异研究和教学实践。我国海洋开发历史悠久,海洋产业的繁荣,促进了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21世纪,人类进入了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时期,海洋在国家经济发展格局和对外开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海洋开发将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水产品贸易是推动海洋经济开发的重要动力之一,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增强我国海洋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涉海领域高级外语人才的培养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Mark Ellis,Christine Johnson.贸易英语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Fraida Dubin,Elite Olshtain.课程设计[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篇7
国际上热带研究期刊按学科分类,可分为热带综合类、热带地理类、热带生态类、热带生物类、热带农业类、热带林业类、热带气象类、热带海洋类等8大类27种(表1)。
热带综合类期刊
国际上热带综合类期刊主要有来自荷兰、美国的ActaTropica(《热带学报》)和TropicalConservationScience(《热带保护科学》)2种期刊。ActaTropica④由荷兰主办,Elsevier出版,1944年创刊,是世界上创刊最早的热带研究期刊。月刊,SCI收录,2016年影响因子为2.218,是一本有关传染病研究的国际杂志,内容涵盖公共卫生科学与生物医学等研究,特别强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人类和动物健康有关的主题;主要刊登热带亚热带的人畜健康、疾病生态、数学建模、社会科学、气候变化等方面的论文。TropicalConservationScience⑤由美国MongabayCorporation主办和出版,2008年创刊,季刊,为SCIE收录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为1.238,为开放存取电子杂志;主要出版有关欧洲、北美地区热带森林和其他热带生态系统保护领域的原始性论文和最新评论,接收研究论文、评论文章、通信、观点文章和短讯。
热带地理类期刊
热带地理类期刊主要有来自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等国家的《热带地理》、Singapore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新加坡热带地理》)、Malays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马来西亚热带地理杂志》)、Canad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加拿大热带地理杂志》)4种期刊。《热带地理》⑥由广州地理研究所主办和出版,1980年创刊,中文双月刊。主要报道国际上热带亚热带地区地理研究方面的成果,报道内容涵盖地理学及其各分支学科、相邻或交叉学科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研究论文、前沿动态、研究进展、社会热点等。Singapore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⑦由新加坡国立大学地理系(DepartmentofGeography,NationalUniversityofSingapore)主办,Wiley出版,1953年创刊,季刊,为SSCI收录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为1.277;影响分区为地理类Q3;主要刊登热带地区自然、人文环境方面的理论研究、实证研究、评论,以及与地理相交叉学科的发展问题。Malays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⑧由马来亚大学地理系(DepartmentofGeography,UniversityofMalaya)主办和出版,1980年创刊,半年刊,为EI收录期刊,主要刊登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热带亚热带地区地理与环境等方面的论文。Canad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⑨由加拿大劳伦森大学(LaurentianUniversity)主办和出版,2013年创刊,半年刊,英-法双语出版;暂无影响因子;专注于热带环境,重视开放讨论;其报道内容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地理、制图、遥感、环境、文化地理、经济地理、城市规划、区域规划、城市地理、地缘政治等。
热带生态类期刊
热带生态类期刊主要包括来自英国、德国、印度的JournalofTropicalEcology(《热带生态学杂志》)、Ecotropica(《生态热带》)、TropicalEcology(《热带生态》)。JournalofTropicalEcology⑩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CambridgeUniversityPress)出版,1985年创刊,为SCI收录期刊,双月刊;2016年影响因子为0.904,影响分区为生态学Q4;主要报道热带生态学领域的原创性研究或评论,重视通过实证研究来调查陆地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对种群进化和生理生态方面的思考,对热带地区生态科学在定量和统计方面的提升是其重要目标之一。Ecotropica⑪由德国热带生态学会(GermanSocietyforTropicalEcology)主办和出版,1995年创刊,半年刊。TropicalEcology⑫由国际热带生态学会(InternationalSocietyforTropicalEcology,ISTE)、印度BenerasHindu大学植物系主办和出版,1961年创刊,季刊,主要刊登热带、亚热带生态学各专业论文,包括植物生态、生态系统、土壤生态、生态压力、生态保护、生态恢复、生态演化、国际上生态变化、可持续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人文生态等方面的内容。
热带生物类期刊
热带生物类期刊主要包括来自美国、哥斯达黎加、中国、澳大利亚等国的5种期刊:Biotropica(《生物热带》)、TropicalPlantBiology(《热带植物生物学》)、RevistadeBiologiaTropical(《热带生物学杂志》葡萄牙文版)、《热带生物学报》和TropicalGrasslands-ForrajesTropicales(《热带草地》)。Biotropica⑬由美国热带生物与保护学会(AssociationforTropicalBiologyandConservation,ATBC)主办⑭,Wiley出版,1997年创刊,双月刊,SCI收录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为1.730,影响分区为生态科学Q3;主要报道关于热带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以及热带生物的进化、行为和种群生物学方面的原创性研究。TropicalPlantBiology⑮由美国于2008年创办,Springer出版,为SCI收录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1.400,影响分区为植物学Q4,季刊,该刊报道内容涵盖快速发展的热带植物生物学的方方面面,包括生理学、进化、发育、细胞和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基因组学、基因组生态学和分子育种,多发表原创性研究和评论文章,偶以专题的形式聚焦单一热带物种或某种大的突破。RevistadeBiologiaTropical⑯由哥斯达黎加大学(UniversidaddeCostaRica)主办,SciELO出版,1969年创刊,季刊,葡萄牙文刊,为SCI收录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0.495,影响分区为生物学Q4,主要报道内容:热带生物学和保护热带生物领域的文章。选择标准是具有新的信息,论文具有相应实验设计、长时段实地工作和完整体系的分类学系统研究。《热带生物学报》⑰由海南大学主办和出版,2009年创刊,中文刊,季刊,主要报道热带生物学领域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专题评述、学术问题讨论、研究简报(或快报)、成果摘要等。TropicalGrasslands-ForrajesTropicales⑱由澳大利亚热带草原协会(TropicalGrasslandSocietyofAustralia)主办,热带农业研究中心CentroInternacionaldeAgriculturaTropical(CIAT)出版,1967年创刊,英-西双语刊,在线期刊,3期/年,主要报道内容:热带农业、林业、牧业的研究成果,包括奶业和牲畜研究。
热带农业类期刊
热带农业类期刊主要包括源自中国、印度、马来西亚、墨西哥、牙买加等国的8种期刊:JournalofTropicalAgriculture(《热带农业杂志》)、TropicalAgriculture(《热带农业》)、PertanikaJournalofTropicalAgriculturalScience(《波坦尼卡热带农业科学杂志》)、TropicalandSubtropicalAgroecosystems(《热带与亚热带农业生态系统》)、《热带农业工程》《热带农业科技》《热带农业科学》《热带作物学报》。JournalofTropicalAgriculture⑲由印度科技部科学与工业研究局(DepartmentofScientificandIndustrialResearch)主办和出版,1961年创刊,原名AgriculturalResearchJournalofKerala(1961―1992年),半年刊;为Scopus收录期刊,主要报道范围:关于作物科学、农业生态系统管理和保护等各方面的文章,特别是将生物、工程、生态和社会知识应用于热带地区农作物、种植园和园艺作物的管理。TropicalAgriculture⑳,由牙买加西印度大学(UniversityoftheWestIndies,Jamaica)主办,1921年创刊,英文刊,季刊,为Scopus收录期刊,主要报道范围:综合性热带农业科学及其相关领域。PertanikaJournalofTropicalAgriculturalScience21由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UniversityPutraMalaysia)主办,Putra大学出版社(UPMPress)出版,1978年创刊,季刊,OA期刊,为Scopus收录期刊,主要报道内容:热带农业研究、农业生物技术、生物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昆虫学、渔业、林业、食品科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病理学和管理学、生理学、植物和动物科学、植物生产、兽医学。TropicalandSubtropicalAgroecosystems22由墨西哥尤卡坦自治大学兽医和动物科学学院(FacultyofVeterinaryMedicineandAnimalScience,UniversityofYucatan,México)主办和出版,2001年创刊,在线期刊,季刊,为Scopus收录期刊,该刊致力于对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认识和发展,鼓励与该领域相关或交叉学科的成果来稿。《热带农业工程》23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主办,1976年创刊,中文刊,双月刊,主要报道内容为农业机械工程、水土保持、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仿生科学与工程、农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生物工程(生物资源)、信息与电子工程、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农产品转化增值工程、经济与管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等领域的内容。《热带农业科技》24由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与云南省热带作物学会主办,1977年创刊,中文刊,季刊,主要刊登以天然橡胶、咖啡、热带水果、南药、热带花卉等为主的热带亚热带经济植物、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科技论文和快讯,内容涉及热带农业资源与开发、遗传育种、生理生化、土壤农化、植物保护、农业生态、热作气象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试验简报、综述述评等。《热带农业科学》25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主办和出版,1980年创刊,中文刊,月刊,报道范围是:国内外热带农业科学研究与生产技术动态;有关热带可持续农业理论和实践研究论文,动植物品种选育、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现代集约化种养技术、农业生物灾害防治、农产品储运保鲜加工等科学试验报告;农业经济管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研究,新技术开发、应用和推广等。《热带作物学报》26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主办和出版,1980年创刊,中文刊,月刊,主要刊登国内外热带作物特别是巴西橡胶树、胡椒、咖啡、剑麻、香草兰、椰子、木薯、甘蔗、热带果树、南药等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新成果、新技术和新方法,以创新性学术论文为主,兼顾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报告、试验总结、专题评述和学术问题讨论等稿件。
热带林业类期刊
热带林业类期刊主要包括来自马来西亚和中国的2种期刊。JournalofTropicalForestScience(《热带林业科学杂志》)27由马来西亚林业研究所(ForestResearchInstMalaysia)主办和出版,1988年创刊,英文刊,季刊,为SCI收录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0.466,影响分区为林业科学Q4,主要报道关于热带森林生物学、生态学、化学、管理学、造林学、保护、利用和产品开发和发展方面的原创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热带林业》28由海南省林学会主办,1973年创刊,中文刊,季刊,主要刊登林业方面的研究论文、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综述与述评、科技信息等。
热带气象类期刊
热带气象类期刊主要有《热带气象学报》29的中、英文版,由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主办,中国气象出版社出版,中文版创刊于1984年,现为双月刊;主要刊登海―气相互作用、中低纬相互作用、低频振荡及遥相关、低纬大气环流异常及其机制、热带大气环流异常的影响、季风动力学、热带气旋动力学与运动学、热带应用气象、热带大气探测、热带大气物理、热带大气环境与化学、热带气候变化及其与国际上变化的联系、热带大气科学试验、以及相关方面等的学术成果。英文版JournalofTropicalMeteorology30于1995年创刊,季刊,为SCIE收录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0.600,影响分区为气象与大气科学Q4,集中刊登热带大气动力学、天气学、气候学、大气物理、大气环境及数值天气预报等方面的学术成果,报道新的预报方法和成功的经验,综述本领域科研进展及动态。
热带海洋类期刊
热带海洋类期刊有《热带海洋学报》31(JournalofTropicalOceanography),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1982年创刊,中文刊,现为双月刊,这是国际上唯一的一份专门研究热带海洋的期刊。该刊主要刊载南海及邻近热带海洋学研究中有关海洋水文、海洋气象、海洋物理、海洋化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海洋沉积、河口海岸、海洋生物、海洋污染与防治、海洋仪器与技术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论文以及反映最新学科前沿动态的综述性文章。
2国际上热带研究期刊的分布特征
国际上热带研究期刊的区域分布
国际上热带研究期刊主办国分布在五大洲的12个国家。其中,亚洲国家的热带研究期刊种类最多。包括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等4个国家;其次为拉丁美洲,有墨西哥、牙买加、哥斯达黎加等3国;北美洲有美国、加拿大两国;欧洲有德国和荷兰两国;大洋洲仅有澳大利亚。在热带研究期刊的主办国中,中国主办的热带研究期刊数量最多、学科最全。包括《热带地理》《热带气象学报》(中、英文版)、《热带海洋学报》《热带作物学报》《热带农业工程》《热带农业科学》《热带农业科技》《热带林业》等,涉及热带地理、气象、农业、海洋等多学科领域。
国际上热带研究期刊的语言文字分布
国际热带研究期刊从语种上看,包括英文、中文、葡文、西文、法文等5种语言期刊。国际上热带研究期刊中,英文刊的数量最多,共15种,占总刊数的一半以上。包括:ActaTropica、TropicalConservationScience、Singapore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Malays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Canad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TropicalEcology、JournalofTropicalEcology、Ecotropica、Biotropica、JournalofTropicalForestScience、TropicalPlantBiology、JournalofTropicalAgriculture、TropicalAgriculture、PertanikaJournalofTropicalAgriculturalScience、TropicalandSubtropicalAgroecosystems、JournalofTropicalMeteorology。2.2.2热带研究期刊的中文刊热带研究的中文期刊数量仅次于英文刊,为9种。占热带研究期刊数量的1/3,即《热带地理》《热带生物学报》《热带林业》《热带农业工程》《热带农业科技》《热带农业科学》《热带作物学报》《热带气象学报》《热带海洋学报》。葡萄牙文刊1种,RevistadeBiologiaTropical;英-西双语刊1种,TropicalGrasslands-ForrajesTropicales;英-法双语刊1种,Canad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
国际上热带研究期刊的检索机构分布
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个性化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信息技术与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二者既有其相对独立性,又存在紧密联系。本文拟就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下学生个性化学习语文课的学习模式作一些探讨。
一、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个性化识字学习模式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融合,特别是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识字教学软件(课件),学生可以通过这些软件(课件)自主选择学习生字,通过人机交互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检查和自我提高。为此我们构建了“媒体激趣―自主识字―巩固运用―拓展延伸”识字学习模式。以《四季》的识字学习为例:
(1)媒体激趣:首先利用多媒体出示秋天美丽的图片,地里的庄稼就是禾,而成熟高粱的颜色红红火火合起来,就是秋字,学生欣赏着美丽的图片,在这种情景中记住了生字,学生识字的欲望被极大地调动起来。
(2)自主识字:为了使学生更好掌握汉字的结构,制作课件时要充分显示汉字的构字规律。如为了能更好地体现形声字偏旁表义的特点,制作课件时可把偏旁部分做成红色。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很快就能找出这些字的异同点,自己总结出记住的方法。这样,学生很容易地记住这些字,对识字就会越来越感兴趣,并逐渐学会运用这一规律自己去识字。
(3)巩固运用:学生识字以后,为加深学生的记忆,借助于多媒体把识字与学课文融为一体,在学课文中识字,在语境中进一步巩固、理解、运用所学的字词。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大大地提高学习效率,信息技术辅助汉字教学,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学生多种识字方法,提高了识字能力。
(4)拓展延伸:学生认识了生字后,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学习知识的本领,引导他们去阅读各类课外书籍,同时深化课内知识。利用有趣的儿童故事和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学生听一听,读一读,在听读中拓展了学习内容,识记了更多课外的汉字。
二、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个性化阅读学习模式
信息技术环境下,我们构建了“媒体展示―情境教学―自主学习―拓展延伸”的信息技术环境下阅读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是:创设情景―呈现目标―启发指导―激励求新;学生是:进入情景―自主探索―合作探究―交流反馈。以《富饶的西沙群岛》学习为例:
(1)媒体展示:在课堂上创设“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这样一个情境,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搜集有关西沙群岛的图片,“游览海底世界”,美丽的海水加之丰富的海域物产,唤起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使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产生撞击,产生移情效应,情不自禁地关注、向往和投入。
(2)情境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说西沙群岛美丽富饶?西沙群岛一半是水,一半是鱼,为什么这样说?打开“质疑问难”窗口,再请学生说说你对这篇课文还有什么疑问?对疑问进行归纳整理,以学生的疑问为突破口组织教学。使学生目标明确,学有所向,学有所法。
(3)自主学习:教师运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以问题引导探究,以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利用BBS和其他同学、老师进行网上交流,最后再以个人和小组口头汇报加以补充。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将从网络资料库中了解到西沙群岛优美的风景图片和丰富的物产进行交流,既实现了第二次资源共享,又突破了三年级学生把话说具体的作文教学难点,使学生的学习实现“源于书本―跳出书本―回归书本”的理想境界。
(4)拓展延伸:设计“拓展延伸”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延伸探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一些问题:你想更多地了解西沙群岛吗?课后让学生读读有关海洋生物的资料。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想象:未来西沙群岛是什么样?在“我的留言”平台与同学、老师一起探讨,进行评价。
在这种模式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情境中学习,以“目标”推动学习,以“目标”贯穿学习,这样更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个性化作文习作模式
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开发和应用,教师创设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极大地提高了作文习作效率,优化了作文教学结构,促进了师生创新精神的发扬。为此,我们构建了“信息导说―自主习作―媒体评改―存盘上传” 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个性化习作模式。以《找春天》教学为例:
(1)信息导说:用多媒体展示春天的优美,让学生讨论春天的特征,准备写哪些景物,继而构思自己的习作。
(2)自主习作:课堂中老师播放优美的轻音乐,让学生在优美的意境中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灵巧的小手敲击着键盘,记录下自己的奇思妙想。
(3)媒体评改:学生完成习作后,老师指导学生欣赏体会、讨论修改等。并通过以不同颜色的修改,让学生进行改前改后的比较,体会将习作写具体的方法。
(4)存盘上传:学生根据例文评改,对照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定稿后让学生存盘并上传给教师,形成班级“习作集锦”。
在浓厚兴趣的指引下学习,学生学得轻松、自由,学生个性化学习得到充分发挥,学习效率得到极大提高。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整合给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更多的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方式和渠道。
篇9
关键词:海洋人类学;渔业社区;海洋社会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14)01-0026-09
海洋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对于海洋的探索和开发亘古久远。作为与大陆文明相对应的一种文明类型,海洋文明是人类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与海洋紧密互动而形成的。因为海洋环境存在差异性,世界各地的不同族群对于海洋的开发、利用和适应也不尽相同,由此也就形成了多样性的海洋文化。作为一门尊重和倡导文化多样性的学科,人类学对于海洋族群与海洋社会文化的关注和研究由来已久,并最终发展出海洋人类学(Maritime Anthropolo-gy)这一独立分支学科。可以说,作为一门兼跨人类学与海洋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海洋人类学在推动人们对于海洋的认识、开发和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尤其是对于当下中国的海洋发展战略更是不可或缺。本文拟从追述人类学的海洋研究人手,介绍海洋人类学的概念发展,界定海洋人类学的研究范畴,并对这一重要分支学科的学科意义略加阐释,从而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海洋人类学学科提供借鉴。
一、海洋人类学的由来及概念界定
所谓海洋人类学(Maritime Ant}1ropology),就是运用人类学的理论、视角和方法对海洋类型社会的人群行为及文化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学科,它主要探讨包括渔业社区的人口、家庭、风俗、、生计方式、组织规范、技术工具、艺术以及海洋适应、海洋移民和海洋污染与海洋生态保护、渔业资源管理、全球化对于地域渔业社区发展、海洋资源共享、海洋利用协作的影响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这一分支学科的产生与人类学发展息息相关。西方人类学界很早就关注到海洋和渔业社会,在人类学这门学科诞生之初,英国剑桥大学的哈登(A.c.Haddon)教授就曾组织开展了著名的托雷斯海峡(Torres Strait)调查,对海岸带土著人的体质、心理、语言、、艺术和工艺等方面进行初步研究,并出版了六卷本的《剑桥托雷斯海峡人类学探险报告》。此外,由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Malinowski)、拉德克利夫・布朗(Alfred Radcliffe-Brown)及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所撰写的人类学经典名著《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安达曼岛人》《萨摩亚人的成年》,也是专门针对海岛土著部族的人类学研究。应当指出的是,上述早期人类学经典以海岛土著作为研究对象,与西方早期海外殖民统治格局是密切相关的,更多的是一种无心插柳之作,其探究重点是“土著”而非“海洋”。人类学真正意义上以渔村、渔业为主题开展的一项重要调查研究,是由被誉为英国社会人类学之父的雷蒙德・弗斯(Raymond Firth)所完成的。1939-1940年间,弗斯与其妻子在莱弗尔梅(Leverhulme)奖学金的资助之下,前往马来半岛东海岸调查和研究当地的海洋渔业,并写成了《马来渔民的小农经济》(Malay Fishermen:Their Peasant Economy)一书。该书于1946年出版,书中包含了大量关于当地渔业经济的细节描述,如渔获量、商品价格和市场组织、渔民收入、资本投入及借贷等;除此之外,作者也对影响当地渔业经济的社会文化因素――如不同人群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度分析。该书的重要意义在于突破了以往人类学主要集中针对农耕社会和采集狩猎社会进行调查和研究的局限,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认识海洋及渔业社会文化。可以说,弗斯的《马来渔民的小农经济》是第一本从人类学视角专门针对一个渔业社会及其经济关系所完成的海洋民族志。自弗斯之后,人类学关于海洋渔业社区的研究日渐增多。伴随着大量相关论著得以出版,海洋人类学的概念也日趋明晰。从现有资料可见,20世纪50年代早期,西方学术界已开始正式提出“海洋人类学”这一名称,其最初定义主要是用来指涉那些生活在海上和海岸带人群的民俗文化和物质文化。而随着人类学日渐介入海洋社会研究,其研究内容也渐趋丰富,海洋人类学的概念也从最初集中关注海洋民俗文化,发展为有关海洋社会文化类型的整体性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海洋人类学这一概念及其相关研究成果逐渐为学术界所熟悉和认可,其研究也在20世纪70年代达到了一个,而海洋人类学作为人类学与海洋学共有的一个分支学科也就应运而生,其标志性成果主要是1977年美国人类学家史密斯(M,Estellie Smith)所编著的《海上人家:一项海洋人类学研究》一书。
在海洋人类学的发展过程中,渔业社区与海洋社会是两个争议较多的核心概念。从西方已有的海洋人类学研究成果来看,其所考察的对象基本集中在以渔业经济为主要生计的渔业社区和群体。究其原因,可能是这类渔业社区和群体呈现出比较明显的文化特殊性,如社会结构、生活方式、人际关系、技术工具以及思想观念等。然而,在既有的研究中,有关什么样的社区才属于渔业社区,渔业社区应该具有哪些特征,以及渔业社区可以在多大程度上脱离渔业而存在等一系列问题,却一直都颇有争论。概而言之,这些争论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派别:一派主要是从社区的文化或文化建构(culturally constructed)的角度来考虑,如Marian Binkley、Gerald Sider和Anthony Davis等人主要是从女性在生产生活中的角色,以及家庭关系的复杂性和亲属关系在渔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来定义渔业社区;而Steve Jacob和Michael Jepson等人则认为,既然是渔业社区,那么渔业在人们心目中和认识观上必须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Richard Apostle等人在对加拿大和挪威的渔业考察之后则发现,渔业是一个“文化的容器”(cultural containers),它容纳了很多特别的技术、组织形式、制度、知识和身份认同等内容。另一派则是从地理位置等方面来定义渔业社区,如Bonnie H.Mc-Cay认为可以依据地理学上所说的距离海岸线的远近来定义渔业社区;Patricia M.Clay和JohnJ.Poggie Jr.等人则强调渔业社区应该是享有共同的海岸聚落,同时又在同一片海域作业的存在各种联系的人群共同体,这一定义特别强调人们的生产生活在地域上的联系。虽然以上定义强调的内容各有侧重,但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渔民有别于其他群体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其突出的流动性,渔民在陆岸可能是共同生活在一个渔业聚落,但是在海上作业时,却通常是随波逐流,分散行动的;另外,随着现代渔业的发展,船主与船员之间关系也发生了较大改变,船主已不再经常雇佣自己的亲属当船员,所以说从文化建构以及地理位置等单一层面来判断和定义渔业社区显然是存在不足的。
与西方学术界不同,目前国内从事海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多强调使用“海洋社会”作为海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围,但是对于何为“海洋社会”,不同学者之间同样也存在较多分歧,大体上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海洋社会,指在直接或间接的各种海洋活动中,人与海洋之间、人与人之间形成的各种关系的组合,包括海洋社会群体、海洋区域社会、海洋国家等不同层次的社会组织及其结构系统。”第二种观点认为,“海洋社会是人类缘于海洋、依托海洋而形成的特殊群体,这一群体以其独特的涉海行为、生活方式形成了一个具有特殊结构的地域共同体。”第三种观点则认为,“海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于海洋、海岸带、岛礁形成的区域性人群共同体。海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包括人海关系和人海互动、涉海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互动。以这种关系和互动为基础形成的包括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思想文化结构在内的有机整体,就是海洋社会。”正是因为意识到一门学科在诞生之初总是会遇到概念界定等问题,著名海洋史学者杨国桢教授很早就提出了要加强海洋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概念磨合,他认为概念磨合是任何学科创立之初都会存在的问题,概念磨合是一个交叉、渗透和融合的研究过程,它不仅不会贬低多样性和多角度的研究,相反还会刺激更高层次的多样性研究。
其实,对于“渔业社区”和“海洋社会”等概念的界定固然重要,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任何概念都并非固定不变。自20世纪以来,整个世界进入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海洋社会也同样经历了一个急剧变迁的过程。随着海洋渔业资源的急剧减少,如今沿海地区采用传统的出海捕鱼方式来经营生计的渔民越来越少,相当多数的渔民转而从事海产养殖;与此同时,一些相关产业也因为沿海地区所具有的便利交通优势,纷纷将企业和工厂转移到沿海渔村,由此吸纳了大量渔村劳动力,导致从事传统捕捞业者越来越少,渔村人员外流严重,出现巨大变化;此外,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移民流动等因素也使得传统渔业社区与外界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在逐渐影响和改变着人们对于传统渔业社区和海洋社会的理解。但不可否认的是,即使所从事的职业发生了变化,渔村呈现较大变迁,生长于海洋社会的人群,其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始终都渗透着海洋的因子和色彩。从研究的角度来看,海洋社会的这些变迁也恰好正是海洋人类学的研究范畴之一。由此观之,我们对于渔业社区和海洋社会的研究不必过度拘泥于概念的严格区分,只要我们立足于从多维视角来思考、把握、分析和研究其文化内涵,不同学科和学者对于渔业社区和海洋社会相关概念的理解就必然会愈加透彻和清晰。
二、海洋人类学的研究范畴与方法
目前关于海洋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研究,由于切入学科性质的不同,其研究对象也有所区别,例如海洋史学主要研究历史上的海洋活动,尤其是海洋贸易、海洋移民、海疆治理等,海洋民俗学主要关注各种与海洋有关的习俗、神话、传说、故事和民间信仰等,海洋考古学则侧重对于史前海洋文化、海洋民族的起源与分布以及历史上的海洋沉船等器物的考古发掘之类问题的探究。近期兴起的海洋社会学则注重考查社会条件变量与海洋开发利用之间的互动关系。而海洋人类学的研究范畴,从西方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是针对以渔业经济为主要生计的社区和人群的探索,如著名的海洋人类学家James R.McGoodwin、John J.Poggie Jr.、Richard B.Pollnac和Rob van Ginkel等人的一系列论著,几乎都是从海洋民族志视角考察渔业社区问题。以研究海洋渔业著称的人类学家艾奇逊(James M.Acheson)曾经将海洋人类学的主要研究范畴归纳为三个方面,即现代渔业(modernfisheries)、船上生活(shipboard life)和史前海洋适应(prehistoric marine adaptations),但这一归纳显然还是比较狭窄的,并未能涵盖海洋人类学的丰富研究内涵。从海洋人类学兼具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的独特学科特点出发,同时结合对西方已有的海洋人类学研究成果分析,我们认为海洋人类学的研究范畴至少应该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渔业社区的整体性研究。渔业社区是海洋和渔业文化保存和传承的重要载体,我们不仅可以从中看到作为整体经济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渔业经济,而且还可以窥探具有多样性文化特征的渔民生活。具体来说,渔业社区研究应该包括社区的社会结构、组织制度、文化规范、生产方式、技术工具、经济模式、行为方式、家庭结构、亲属关系、心理性格、、音乐艺术以及船员的水上生活和渔业社区的变迁等诸多方面。二是有关海洋生态保护、渔业资源管理和海洋政策制定等内容的应用性研究。众所周知,随着人类开发海洋的强度日渐加大,海洋渔业资源面临枯竭,海洋生态岌岌可危。此外,海岸带的过度开发、污染加重以及政府政策与渔业社区文化之间矛盾频生,这些都是海洋人类学必须直面的问题,因为海洋人类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推动人类与海洋之间的和谐共存。这一点,从西方海洋人类学的发展历程也可以看出,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学者们的关注焦点已开始从海洋文化转移到海洋生态保护、海洋公共财产资源管理、海洋使用权和海洋政策等具有很强应用对策性的问题探究上。三是海洋社会文化其他问题的研究,包括海港文化、海岛旅游、海洋移民、史前海洋适应以及沿海不同人群和文化之间的交流、互动等。当然,海洋人类学在对上述问题开展研究的同时,也不排除对于其他学科研究成果的借鉴和吸收,包括海洋自然科学。
在实际研究过程中,一些研究者可能会疑虑上述海洋人类学研究范畴中的学科重叠问题。这里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海洋人类学与人类学其他分支学科的重叠。在海洋人类学的学科发展过程中,海洋人类学与经济人类学、应用人类学等分支学科之间经常会出现研究对象重叠、研究区域相近等问题。对此,我们认为不同分支学科之间存在研究重叠属于正常现象,尤其是对于人类学这样一门“学科之中的学科”来说更是如此。其实,人类学的不同分支学科之间的差异只是关注点和研究内容上的不同,其研究视角皆是社会文化视域内的深度观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海洋人类学与经济人类学、应用人类学互有交叉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对于海洋社会的研究,既可以是针对渔民的经济行为和生计模式,也可以是关于海洋生态的保护和渔业资源的管理,同时还可以是海上或涉海人群的文化模式和等等。但此处需要强调的是,与人类学对于农耕及采集狩猎等社会的研究不同,海洋人类学注重“以海洋为本位”来思考和研究海洋社会的社会结构、行为模式和文化规范等。其二,海洋人类学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交叉重叠。如同样对海洋污染和海洋生态开展研究的海洋社会学,以及对海洋社会和人群的民俗、信仰开展研究的海洋民俗学等。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海洋人类学与上述海洋社会学、海洋民俗学在一些研究范畴上确实存在交叉重叠,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二者之间在视角、方法方面并非完全一致。首先,从研究视角上来看,海洋人类学注重从海洋主体性来思考和研究海洋社会文化。众所周知,在传统学术研究中,相当长时期内存在着西方与东方、现代与原始、先进与落后,以及中心与边缘、华夏与蛮夷这样一种二元对立的视角和思维。以人类学对于华南社会和东南亚华人社会的研究为例,学者们基本都是站在一种“从中心看周边”的视角来开展研究,将这些非中原汉人社会的族群和文化视为边缘,从而忽视了这些社会的独立性和他们对于文化进行再建构的能力。又如在关于环中国海海洋族群的研究中,以往很多历史学者、考古学者和民族学家的研究都是“在以汉文史籍为依托、王朝史学为主体的传统史学框架中,从中原看四方、陆地看海洋、华夏看岛夷”,从而使历代海洋族群的社会历史和价值不能得到真实的再现。因此,如欲将海洋人类学研究与传统的人类学和其他学科对于海洋的研究区别开来,就必须要转换视角,强调一种海洋主体性即以“海洋的思维”作为开展研究的主导思想,突出海洋社会这一文化类型的独特性。其次,从研究方法上来说,田野调查方法,尤其是参与观察法是人类学研究的基石和学科优势所在。自马林诺夫斯基开创科学民族志的研究方法以来,长时间(通常为一年)地参与到被调查对象的社会生活中,与被调查对象建立和保持良好关系,通过田野笔记等各种方式来记录和获取资料就一直被奉为人类学家开展调查研究的圭臬。人类学的这种长时间的参与观察式的田野调查方法具有两个优势:一是为期一年左右的田野调查可以让研究者观察到被调查社区和人群的一份完整的生产和生活图景;二是参与式的观察可以让研究者同时拥有一种主位和客位的双重研究视角,进而获得更多真实、有效的第一手资料。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但也不排除定量研究,具体到海洋人类学的调查研究中,两者可以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前述雷蒙德・弗斯的研究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在弗斯的研究发表之前,很多学者批评人类学家对于传统非西方社会的经济研究缺乏定量的数据支撑,因而不具有科学性。然而,弗斯的著作《马来渔民的小农经济》一经发表,就对很多关于人类学研究方法和科学性的质疑及批评给予了有力的回击。在这本书中,除了大量描述性的文字之外,弗斯还使用了很多统计性的数据,包括渔民的渔获量、出海时间以及渔市中的资本、利息、利润、工资等,从而很好地向读者展示了他在实际调查中对于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的有效运用,此外,弗斯在全书的附录部分还增添了许多其在调查过程中所搜集到的有关船只、技术、资本、鱼产量等的统计数据和图表。像弗斯这样精细的海洋民族志,只能依靠人类学的深度参与观察才能完成。所以说,在海洋社会研究方面,无论是从研究视角亦或是从研究方法而言,海洋人类学都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优势。
海洋文明是与农耕文明、游牧文明并存的三大人类文明形态之一,它是人类与海洋长久互动和实践的结果,也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一种存在和表现形式。弗斯在《人文类型》一书中,曾深入探讨了历史和地理因素对于一个民族生活的重要影响作用,并指出了文化作为自然环境的产物,是如何在不同社会中解决各种问题的。由此出发,我们可以将海洋文明定义为一种海洋人文类型。那些生活于岛屿、海岸带、沿海村落等海洋社会的人群,“走洋如适市”,海洋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主要的生存空间。但是,相对于陆地而言,大海是一个危险的异域环境,生活在海洋上的人群经常要面对各种不确定性的因素,必须借助于很多外在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如天气、风向、潮汐、设备、技术等,才能够在海上作业,否则任何气候状况变化或操作失误都可能招致生命危险。也正是因为长期生活在海洋这样一个特殊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所以海洋族群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类型,在物质、制度、精神等层面上都产生了与其他两个文明类型有所不同的内容。对于海洋族群来说,海洋作为一个“自然家园”已经渗透到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成为了他们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海洋人类学的研究意义
作为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海洋人类学的诞生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十年时间,但是其研究却吸引了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众多学科研究者以及政府部门的关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人类学对于海洋及海洋社会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海洋人类学的诞生缘于对现实的关怀。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大约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海岸线以内60千米的地方,由海岸带、海域、岛屿组合而成的海洋社会系统是人类社会区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也大多分布在沿海一带。在中国,海洋同样已成为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空间,甚至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动力,这一点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沿海一带的经济发展和海洋进出口贸易的不断增加可以看出。进入2l世纪,世界各国对于海洋的开发、利用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包括远洋运输业的发展、海洋渔业资源的捕捞、海底能源的勘探与开采以及海洋和岛屿旅游业的开发等,海洋已成为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然而,与此同时,由于缺乏对海洋及海洋社会的深度认识,一段时期内,人们陷入了一种盲目和过度开发利用海洋的境地,进而使海洋生态变得脆弱不堪。此外,又因为长期以来世界各国对于领海、公海等概念缺乏一个明确界定和共识,所以在海洋开发、利用过程中,相邻各国之间经常会出现诸如争夺海域捕捞权、渔民越境跨国捕鱼、海洋污染和海洋资源管理混乱等问题。正是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1982年,世界各国在牙买加召开的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上一致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并于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但是,从现实来看,《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颁布对于海洋发展和海洋保护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实质效应,相反,由于领海和专属经济区的明确划分,使得一些沿海国家对于海洋的开发呈现出纷杂多样的局面。其实,海洋问题的出现,反映的并不仅仅是国与国之间有关海洋利益的争夺,从更深层次来看,它透视出的是人类如何与海洋和谐共处的问题。作为一门研究人与文化多样性的学科,人类学开展对于海洋及海洋社会的研究不仅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而且也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从西方学者开展的海洋人类学研究来看,其研究内容涵盖渔民之间的协作、渔业资源的管理、海岸带的管护、海洋生态的保护、沿海滩涂的开发、海岛旅游业的发展、海洋政策的制定、渔业社区的变迁和港口文化的建设等诸多方面,这些研究不仅为人们重新认识海洋和处理人海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视角,同时也为国家开发海洋、保护海洋和制定海洋政策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依据。例如在美国,渔业保护管理局(MSA)在定义“渔业社区”的概念以及制定渔业政策的时候就充分参考了人类学家的研究和意见,美国的国家海洋局顾问委员会中也总是固定会有几名人类学家参与其中。又如在挪威,国家在发展海洋旅游业以及石油公司在勘探海底石油和建造海上钻井平台之前,通常都会先雇请一个包括人类学家在内的研究团队对相关海域的海洋生态、渔业资源、社区文化和开发之后可能会造成的相关影响进行调研和评估。此外,在加拿大、英国、冰岛、荷兰、日本等海洋国家,政府部门对于海洋人类学家的研究同样也十分重视,并适时将他们的相关研究成果吸纳到了本国海洋政策的制定中。
在对于海洋的传统认识中,人们一直抱有一种以陆地为本位的视角,将海洋看做是陆地的附属、边缘和终结,海洋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积极意义,也仅在于海洋是沟通各大洲文明的大通道,使濒海的各民族成为邻居。然而,海洋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远非如此。海洋人类学的研究就是要试图改变人们对于海洋的这种传统认识观,从而以一种崭新的视角来看待海洋和处理与海洋之间的关系,以及重新认识海洋社会及其文化的独特性。要达到这一目标,其关键点就是要树立海洋主体性思维,充分认识到海洋社会是与陆地社会相对应的一种独特的人文类型。正是由于文化和环境的不同,那些长期以来靠海为生的海洋族群在认识和处理与海洋之间关系时也就会表现出与其他社会的族群不同的一面,而这种差异性正是海洋人类学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正确认识到这种差异性也是有效处理当前海洋危机和人海矛盾的关键。摆脱来自陆地视野下的传统海洋认识和海洋研究,回归到以海洋为本位的学术视野下来认识和研究海洋,是海洋人类学研究可以作出的一大贡献。除此之外,海洋人类学在定性与定量有机结合的研究方法上的创新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和兴趣。在传统的人类学研究著作中,主观描述常常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数据统计和分析则显得不足,而这种所谓缺乏科学性的调查、研究的写作方式,正是造成20世纪80年代以《写文化》为代表的对于人类学写作模式展开批评的原因之一。而在海洋人类学的研究著作中,定性与定量常常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大量有关渔业经济、船只、设备、资本、收入、价格等数据的定量统计和分析被广泛使用,甚至经济学模型等研究工具也不鲜见。更为重要的是,海洋人类学家通过长时间的参与观察,不仅可以从渔业社区获得上述真实有效的定量统计数据,而且也可对海洋族群的日常行为、仪式过程和生活方式等加以细致“深描”,从而为今人了解海洋提供深度的民族志资料。因此,从学术层面来说,海洋人类学的研究和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四、结语
毋庸置疑,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对于海洋的依赖越来越明显,海洋开发和利用也愈加立体、多样和全面,然而,就在人类大力开发海洋的同时,海洋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渔业资源急剧减少,人海之间的矛盾也表现得越来越突出。此外,海洋争端的增加也使海洋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海洋发展已成为一个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问题。
缘于对海洋与人类发展的现实关怀,海洋人类学作为人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得以正式诞生,并在此后得到了较好发展和应用。在研究和分析方法层面,海洋人类学有着一种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对于海洋社会文化的整体性理解。其研究强调一种海洋主体性的视角,突出海洋社会自身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特殊性,尤其认为海洋社会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类型,有其不同于陆地社会的运作逻辑和文化规范。而获得这些对于海洋及海洋社会的环境和文化独特性的了解和认识,不仅是人类良性开发和利用海洋的前提,也是处理与海洋之间关系的基础。所以说,海洋人类学作为人类学与海洋学的一个重要交叉研究领域,它在推动和改变人们对于海洋的认识、开发和利用等方面影响深远。
篇10
然而,当记者深入了解第一号罪犯王易健的家庭时,竟意外发现:这名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却有着令人欷的两面人生――面对年迈的双亲,他绝对是十足的仁义孝子;在年幼的儿子心中,他又一直是一名形象高大的严父。这样一个好儿子、好父亲,为何罔顾法律、剑走偏锋,一手策划、操纵了这件震惊全国的“海底盗油”大案?当他率领着一帮同伙握着手摇钻钻穿海底输油管道的时候,他是否想到,同时被毁掉的还有他在爱子心目中完美的父亲形象……
生意失败求暴富:儿子眼中的偶像老爸欲以身试法
2003年冬天,王易健遭遇了自己生命中最冷的严冬:辛辛苦苦做了几年水果生意,也算有了些积蓄,却被一场意外的冻灾冻烂了好几车皮的水果,一下子前功尽弃、血本无归;紧接着,妻子李玉凤又提出离婚,这更让王易健一时英雄气短、欲哭无泪。
王易健的运气似乎一直不好。1974年出生在沧州市黄骅市吕桥镇刘场村的他禀性聪明,初中毕业时本来考上了沧州市一所中专学校,父亲却恰在这时得了一场重病,他不得不辍学回家务农。好不容易为家里还清了近两万元债务,不甘清贫的王易健借钱做起了生意:先是买了辆大卡车跑运输,1994年结婚后又卖起了水果。家庭条件总算日益改善。可是到了2000年秋天,他再次遭遇不幸:一位相识多年的生意伙伴骗走了他30万元货款,其中有12万元是他借来的!
意外之灾让王易健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不仅一贫如洗,且负债累累。换成一般人也许就此一蹶不振,王易健却没有。天性好强的他一面给父母妻儿宽心,一面四处借了几万元,打算从头再来。谁想得到,三四年下来,生意刚刚有了点起色,命运竟又一次和他开了个无情的玩笑……
这一次,王易健有点挺不过去了:时年29岁的他,短短几天好像老了10多岁;心情也灰暗到极点,以至于面对李玉凤的离婚要求,他只有听天由命。
让王易健重新振作起来的,是他当时只有7岁的儿子王军。
闻听妈妈要跟爸爸离婚,王军抱着妈妈的腿痛哭着说:“您就再给爸爸一次机会吧!爸爸这么能干,他会重新赚到钱的!将来我长大了,也会像爸爸一样能干、也会赚很多钱给您花,妈妈您不要走!”
儿子稚嫩的话语让王易健心酸不已。在儿子身上,他投入了太多的心血:由于妻子文化知识有限,他主动承担了教育、辅导儿子的责任。尽管做生意很辛苦,但他每天都要给儿子补习功课,一有时间就与老师沟通,及时掌握儿子的学习情况。他的苦心没有白费,儿子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父子间感情也格外深厚。
就算为了儿子,自己也绝不能倒下!王易健暗暗发狠。“离婚可以,”他跟李玉凤说,“儿子必须跟我。”
儿子聪明、懂事,李玉凤当然希望他能和自己一起生活。为此,她和王易健闹上了法庭。法官征求王军的意见,结果儿子的回答让王易健当场洒泪:“我跟我爸一起过。我爸对我很好,生活上能照顾我,还能辅导我学习。”
从法院出来,王易健拉着儿子的小手回家,一路上合不得放开,越攥越紧,直到儿子喊疼。“爸,快把我的手松开吧,您放心,您就是撵我我也不会跑的,我还要等着您赚大钱给我买好吃的呢!我知道您行!”
蹲下身来,王易健鼻子一酸,直视着儿子的眼睛,用男人对男人的方式郑重发誓:“儿子,今天咱俩都在这儿,爸就算是答应你了:你妈走了,那是她没眼光;你肯留下来陪老爸,老爸绝不让你失望。从今往后,你给爸把学习弄好,爸给你闯出一番大事业,咱俩都要好好干,到时候让你妈后悔!”
但是,“大事业”谈何容易。已经没什么人敢再借钱给他了,求爷爷告奶奶七拼八凑筹了些,只够他做点小生意。欠下的十几万元债务,只能由年迈的父母靠种地和养殖帮他还。好几次,他在父母面前长跪不起,哭骂自己是“不孝之子”,父亲每次都把他拉起来说:“健儿,你是孝子,这十里八乡的人都清楚!你别急,什么事都要慢慢来。我和你娘再熬几年,给你把债都还上,到时就啥也不干了,专心享你的福……”
然而,王易健已无法让自己“慢慢来”了:兑现曾对儿子许下的誓言,只是其中一个理由;更重要的是他必须尽快摆脱负债累累的经济困境,带着父母和儿子重新过上富裕生活。王易健终日如坐针毡,焦灼地不放过任何致富信息,四处打听发财的门道。2004年春天,在一份别人用来包早餐的过期报纸上,王易健看到这样一则消息:“2003年12月19日,途经四川省广元市赤化镇的兰成渝输油管道破裂,造成90号汽油泄漏,油柱喷射高达40余米,方圆几公里内油气弥漫,发案现场成为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巨大汽油弹……后经侦查,泄漏源于犯罪分子打孔盗油……造成兰成渝输油公司损失400余万元。”
400多万!这个数字,让整天想发财的王易健头脑一热:能让国家损失400万,干这事的人自己赚了多少呢?回想自己这么多年循规蹈矩做生意,结果落得如此下场,他的心理越发失衡:“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小打小闹何时才能赚到大钱?要想一夜暴富,只能铤而走险!而且,他觉得,所谓风险大小,也要看谁来干。自己一向聪明过人,只要智商够高,什么风险不可以规避?
这个疯狂的念头突然让王易健有点害怕,四顾无人,他把那份报纸小心叠好藏在贴身的口袋里,带回家。
父子俩挑灯夜读:儿子作业簿旁满是老爸的犯罪“功课”
2004年6月的一天,王易健来到海边,对着渤海海面上的很多油井发起了呆。广元那件盗油案事发,是因为“火车司机看到一股高约50米的液柱在火车左前方的路基下冲天而起,同时一股强烈的汽油味扑面而来,快速通过后司机紧急报了警”。那么,如果没有被司机看见,是否就可以瞒天过海?眼前这些油井下面也有输油管线,里面也有油,海底总不可能有人经过看到吧?加上一般的防盗监测手段都是针对陆地盗油的,海底是监测的盲区,如果打那里的主意,绝对是个保险系数很高的发财之道!
王易健突然有了种预感:眼前这片浪涛阵阵的海域,会给他和他的家人一个彻底翻身的机会。
离开海边,他直接去了书店,购买了大量有关海洋石油开发、海洋大陆架石油开采及输送等方面的书籍资料,随后还特意去省城石家庄买来一套石油大学的相关教材。
“爸,您买这么多书干啥?”王军平时就喜欢看书,看爸爸桌上堆了一大摞新书,上前拿了一本就想翻。王易健一惊,赶紧夺过来说:“你看不懂的,这是爸爸学习用的书!”“您都是大人了,又不用考试,为什么还
要这样刻苦学习呀?”儿子很好奇。王易健强作镇定,摸摸儿子的小脑袋,像往常一样跟他讲起了人生道理:“儿子,你给我记住:人要是不学习,脑袋就会出问题。爸的脑袋够好使吧?可爸爸也得学习,不然就得一辈子卖水果。所以,从今天起,我们都要努力学习,你争取考上一个好初中,要重点的;我争取在几年内博览群书,将来成为一个不让你丢脸的好爸爸。你答应不?”“我答应!”儿子用力地点点头。
从此,每天晚上儿子做作业的时候,王易健总在一边陪着,就像大学生考研一样,废寝忘食地刻苦钻研。父子俩挑灯夜战的情景,让这个小家充满了更浓的学习气氛。一个月、两个月……整整四个月过去了,王易健啃下的相关书籍有十几本,渐渐掌握了不少海洋大陆架石油开采方面的知识。
毕竟心里有鬼,为了自己的“宏伟计划”更隐蔽,每次学习完后,王易健都要将这些书籍藏起来。一次,一个亲戚来家里做客,意外发现王易健在啃这些“高深知识”,非常不解。王易健有些不自在地解释:“是这样的,咱们做父母的,天天教育孩子要好好学习,可是自己却不爱学习,那算什么称职的父母呢?所以我没事就瞎看看。说不定哪天认识个朋友在油田的,还能给咱找个技术活儿,以后不就不用再卖水果挣辛苦钱了吗?”亲戚连说有道理。
理论掌握了,王易健开始进入实质性的准备阶段。他知道,这项大工程绝非一人能完成,必须有一班相应的技术人马作后盾。因此,他开始物色“合作伙伴”。多次接触后,2004年年底,他首先选中了“做事牢靠”的刘林彬。因为他了解到,盗油最关键的技术工具,就是被不法分子视为“发财钥匙”的“盗油卡子”;而刘林彬深谙电焊技术,绝对搞得清楚“盗油卡子”的制作诀窍。
听了王易健的构想,刘林彬满脸惊诧,问道:“海底盗油?这怎么可能?”王易健胸有成竹地告诉他,自己已研究大半年了,绝对可行。“无非就是把‘油卡子’挪到海底的管道上去,这没啥!关键在于要找到各种‘能人’,比如会潜水的、会水下焊接的、能找来海底石油管道分布地图的、会用GPS定位仪找到管道具体地点的……”
王易健把整个策划思路讲得头头是道,刘林彬最终被说服了。很快,他悄悄做好了一个“盗油卡子”。王易健反复研究并提出一些微观的改进建议,使“卡子”更加适合海底盗油。接下来两人共同考查,又网罗了七名“能人”。
为免家人起疑心,离开沧州前,他跟父母和儿子说在山东省东营市找了份工作。“我要去东营一家工厂做监工,”王易健对父亲说,“老板对我不错,年底还会发给我一大笔奖金,咱家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的……”父母以为他真的在外面上班,非常高兴。王军虽有点合不得,但想着爸爸要去干大事业,也只好百般不愿意地放他走了。
2005年4月,王易健、刘林彬决定来一次“演习”。同伙李秀河是胜利油田浅海工程某公司职员,负责提供油田井位、管缆轨迹及水深图;刘明中等两员“干将”由杨振杰开着自家的船到海上转了一番,根据图纸的经纬度坐标指数,用OPS定位仪找到了海底输油管道的位置和走势;“潜水能人”时国勇则负责潜入水下看个究竟。不到20分钟,时国勇便从海水中钻了出来:“弟兄们,管道就在这下面,图纸标得一点也不错!高科技就是高科技,不服不行!”
为了亲身感受海底管道的情形,王易健要时国勇陪他再次潜入近10米深的海底。海下的世界光怪陆离,多种海洋生物擦身而过。当直径半米粗的石油管线出现在王易健视线时,他有了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石油管线辐射出一种热波般的暖暖射线,金灿灿的,就像一块堆满了巨额财富的黄金宝地……
“演习”归来,王易健回了趟家。家里跟他走的时候没什么变化,变的是王易健。跟同伙在一起的日子,王易健每日统筹安排、精心策划,看起来指挥若定,其实难免提心吊胆:毕竟他们干的是杀头的买卖!现在离开了同伙,回到慈爱的父母和懂事的儿子身边,他绷紧的神经一下子松弛下来,有一刻甚至想:要不就算了!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家里老老小小的怎么办呢?
可是看到日渐苍老的父母还得坚持劳作,看到已经开始长高的儿子还凑合穿着去年的衣裤,他的心肠又硬了起来:这个家要翻身就靠他了,他必须赌这一把!
临走前,他语重心长地跟儿子谈了一次话:“爸在东营那边工作,一切很好,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的学习。孩子,你是爸唯一的希望。爸答应你的事正在做,你答应爸的也别忘了,一定要给爸争光!”
其实,他也知道,这些敦促并没有什么必要:王军一直很刻苦,是班上的尖子生,这令王易健非常欣慰。但是他还是忍不住要讲,因为只有在教导儿子、跟儿子谈心的时候,在描述他们一家三代幸福未来的时候,他的内心才能暂时摆脱恐惧,得以有片刻的喘息之机。
潜入海底盗原油:许诺儿子未来的老爸没了未来
家里再好,终须离开。想到自己的“大计”,王易健没待几天就“归队”了。又经过了半个月的准备,2005年5月的一天,他们正式动手了。
一切都跟上次“演习”时一样,不同的是,这次,时国勇他们下水带上了“盗油卡子”。半小时后,“盗油卡子”等装置安装完毕。刘林彬等两人带着特制的手摇钻潜入了水下。很快,管道上的贝壳等依附物被剥去,露出光滑的金属管壁。在坚硬的金刚石钻头的作用力下,金属管壁的碎末沉入海底……伴随着三个“水鬼”“咕咕”的气泡,管壁很快被钻穿了!
然而,让他们失望的是,并没有石油喷射出来――这条管道已改为运输天然气了。
上船离开时,每个人的脸色都不好看。王易健有点担心:大家一旦动摇,凭他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这个计划的。自己已经跟家人夸下了海口,一旦事情黄了,他怎么让父母和儿子的生活越过越好?他怎么兑现自己曾经许下的承诺?想到这里,王易健拼命为他们打气:“虽然这次没有成功,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咱们的海底搞油技术上是成熟的,方法是得当的。下一次,一定能成功。咱们都是爷们儿,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家里人想想吧?数不清的钱就在脚下,只要再坚持坚持,家里人就不用跟着咱们受穷了!”
王易健一番话推心置腹,众人被说服了。
在静待下一次机会期间,王易健也打过几次电话回家。电话里他若无其事地问候父母身体、询问儿子学习,同时再次描述美好的未来:他在公司干得越来越好了,年底一定会有一大笔奖金的,说不定足够一次把债务都还清。到时候,他们一家子就可以好好过个年了。
2005年8月初,负责监测天气状况的李秀河明确发出了“可以出海作业”的信号。王易健一声令下,整个团伙行动起来。这一回,随着手摇钻再次钻穿原油管道,黑黑的原油带着巨大的压力和高温涌进了他们的输送管,接着被注入接应渔船上的油罐里……
这些原油被王易健他们卖到了河北保定等地的个体石油加工厂,换成了不义之财。终于又有钱了!这个“喜讯”,王易健第一时间想要跟儿子分享。他迫不及待
地往家赶,提着大包小包的食物、衣服,当然,最多的还是各种高档学习用品。
“孩子,老板又给爸加工资了,还升了爸当经理呢!咱家的穷日子结束了,你和爷爷奶奶再也不用跟着爸受苦了!以后想买啥只管跟爸说,爸一定满足你!”他将儿子紧紧搂在怀里,兴奋地说个不停。
王军也很兴奋。爸爸生意失败后,因为家境变得不好,他在学校里没少遭同学的奚落。只是因为怕爸爸难受,懂事的他从来不说。现在,爸爸终于成了“大经理”,某种程度上,这比考试得高分更让他骄傲。“我明天就回去跟他们说,我爸现在有钱了!以前他们成绩比不过我,就老是跟我比爸,现在看他们还拿什么和我比!”王军兴致勃勃地说。
王易健一愣,搂着儿子的手下意识地放开了。他是有钱了,可他也很清楚这钱是怎么来的。儿子回去到处说,万一有人起了疑心呢?以前没钱盼有钱,现在钱到手了,却又不敢让人知道。王易健心里很不是滋味,定定神,劝儿子说:“那可不行。你还是学生,学生比的就是成绩。大人有钱是大人的事,不要到处乱说,你们小孩子把学习弄好就行!至于爸挣的钱,你要花也要花到正道上,爸知道现在很多学生都上各种补习班,要不爸爸出高价给你请个老师补课吧!”
“补课?哼,我是谁的儿子?我还用补课?”儿子故意摆出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王易健又被逗乐了。 跟儿子在一起的感觉真好。可是这并不能阻止王易健回到他的团伙中去。短短半年多时间,王易健打头的海底盗油团伙总共盗窃石油10吨,这些“黑油”都被他们卖到了河北甚至陕西等地。
2006年初,胜利油田所在地部分海面出现了大量漂浮的原油,导致多户水产养殖户养殖的海参等海洋生物死亡。国家海洋局的监测卫星清楚地捕捉到了这片奇怪的海污现象。这引起了胜利油田的高度重视。油田组成了200多人的潜水员队伍,深入海底对管线详细排查,最后终于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有人在海底石油管道上盗油,由于“盗油卡子”的封闭性能无法持久,导致石油外泄,大面积海面被严重污染!
这是渤海海面有史以来的最大污染,受污面积达200多平方海里,给海洋生态造成严重破坏。王易健、刘林彬等人通过盗油获得不法收入不过3.5万多元,但胜利油田为此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进行了为期半年的清污工作,仅此项费用就高达近亿元,加上各项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近4亿元!
当地警方抽调得力人手进行侦破,很快查出王易健、刘林彬等人的犯罪行为。2006年3月27日,王易健、刘林彬以涉嫌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被正式批捕。不久,刘晓克、杨振杰、张庆民、李秀河、刘明中、时国勇、韩先民等团伙成员也相继落网。
由于案情新而且复杂,涉及面广,对这起大案,司法部门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调查。2007年7月27日,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处王易健、刘林彬死刑,其他犯罪成员根据情节轻重,也被判处各种有期徒刑。
12月25日,王易健、刘林彬被执行注射死刑。临刑前,王易健与亲属最后见面。得知儿子已经考上初中,还多次考得全镇中学第一名的好成绩,他的表情很古怪,不知是哭还是在笑:“这小子,好样的!回去跟他说,他答应我的做到了,我谢谢他;我答应他的,这辈子是没戏了,等下辈子吧!还有,这句话一定记得跟他说,就说他比他爸聪明多了,有出息多了,将来一定能考个好大学!到时候,你们可一定别忘了告诉我一声……”
- 上一篇:旅游文化课程
- 下一篇:服务业的重要性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