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识别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17 17:46: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风险识别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务风险识别概念

篇1

关键词:现金流量;财务风险;风险识别;风险防范

1相关概念与理论介绍

1.1财务风险概念

狭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因借债过多无法到期偿还债务,而引发的财务风险;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的各个环节,主要是经营、投资、筹资、分配等各个环节可能会产生的风险。本文所说的财务风险是采用广义的概念。

1.2现金流量概念

现金流量反映的是企业现金的一种动态状况,即企业在一个会计期间,通过一定经济活动产生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现金流量主要来源于企业的三种活动即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

1.3现金流量与财务风险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现金流量表不同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它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编制,能够真实地反应企业的现金流入与流出,有效地避免权责发生制下由于计量方法的差异而造成信息失真的可能,为企业合理利用资金、识别财务风险、进行财务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另一方面,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数量、稳定性等都会影响着企业的盈利及财务风险的程度;现金流量的投资活动也隐藏着投资风险;观察现金流量的筹资活动也可以检测筹资风险。所以要想精确判断企业的财务风险,必须密切关注现金流量情况。

2基于现金流量的财务风险识别

基于现金流量识别财务风险,就是通过分析现金流量活动,识别出企业可能在哪方面存在财务风险。因为,现金流量来源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所以,从这三个活动来具体识别财务风险能够较为全面地获得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

2.1从经营活动识别财务风险

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财务风险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销售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很多企业为了创造销售业绩,在销售产品时,面对无法及时交付货款的客户,更多采用的是赊销方式,虽然这种方式创造了企业账面利润,但是,赊销过多,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就会越大,账面利润并没有转换为现金,没有为企业创造实实在在的收益,增加财务风险。另一方面,采购过程中带来的风险。企业在购买商品时如果没有事先进行采购计划,导致计划购买与实际购买产生较大的出入,有可能就会导致大量的存货积压,同时也是占用了企业的大量资金。或者企业在进行采购时获得的产品信息和商家信息不对称,出现产品恶劣或者商家不诚信等情况,这就会导致企业面临较大的资金损失。

2.2从投资活动识别财务风险

企业投资活动主要是要判别企业的投资项目是什么,分析项目特点,投资该项目会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例如,企业投资数额较大、投资时间长、收益回收慢,这必然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还有,一些企业为了扩大规模,盲目地进行多元化投资,投资前并没有对企业本身经营状况进行分析,导致决策失误,从而引发资金回收困难。

2.3从筹资活动识别财务风险

企业一般选择筹资的方式有两种:即债务性筹资和权益性筹资。在债务性筹资环节主要需要注意的是,企业要保证在未来的生产经营中能够产生足够的现金来偿还债款和支付利息。如果企业在未来经营过程中没有足够的现金去清偿债务和利息,很有可能通过再一次举债来偿还之前的债款,如此循环往复,企业就会陷入困境,危及企业生存。对于权益性筹资来说,虽然不像债务性筹资那样需要到期偿还本金和利息,但是为了不影响企业的信誉和再筹资,确保企业日后能够获得更多的权益性筹资,企业必须要保证有足够的现金支付股利。

3基于现金流量财务风险识别体系

现金流量表在进行财务状况分析时,能够非常清晰地了解到企业的财务状况,精确地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一个企业如果想从现金流量视角判断企业是否处于财务风险边缘,不仅要从定性上进行识别,还要从一些现金流量相关财务指标进行定量识别。现金流量指标能够有效地完善财务风险识别体系,分析出指标所隐含的财务信息,为准确识别财务风险夯实基础,提高预测风险发生的准确性。

3.1偿债能力指标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都是通过举债经营,如果长期下去,企业就有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而且,企业通过借款维持经营,对企业的发展也非常不利。如果持续这样下去,很难保证企业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现金流量状况可以通过现金流量偿债指标体现出来。现金流量偿债指标主要包括以下两个: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该指标从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动态角度对企业实际偿债能力进行考察,反映出企业当期偿付短期债款的能力。指标越大,说明企业的经营活动稳定,为企业能够产生更多的现金净流量,偿债能力也会相应得到提高。如果企业的现金流动负债比率低,说明企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不足,然而,借款需要企业用现金去偿还,企业现金储备不够,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也会比较大。因此,企业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提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现金利息支付率=现金净流量/同期应支付的利息金额。该指标越大,说明企业支付利息能力越高,企业的经营就会相对稳定。该指标越小,代表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也在不断下降,这样企业就会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不利于企业的稳定经营,对企业的健康发展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3.2获利能力指标

现金流量获利能力指标能够充分地体现出企业现金的盈利能力,它充分反映了企业的现金获利能力,如果企业拥有良好的现金获利能力,说明企业未来能够创造更多的现金,这有助于降低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反之,如果企业的现金获利能力不是非常的强,说明企业的现金成长能力欠佳,企业未来面临的获利压力比较大,财务风险相对也会比较大。现金流量获利能力的指标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净资产现金收益率=现金净流量/平均净资产。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的净资产获利能力,该指标数据越大,说明企业有较强的获利能力;该指标数据越小,说明企业的净资产获利能力不足,企业未来面临的财务风险也会比较大。现金收益比率=经营活动净流量/净利润。一般来说,该指标应大于1,指标越大,则说明企业盈利能力越强。若该比率小于1,则说明企业本年度所所产生的净利润中有的未转换成现金流入企业,就算企业本年度实现盈利,在未来也有可能出现资金短缺的现象。

4基于现金流量的财务风险防范

4.1加强现金流管理

提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一个企业要想长远发展,并不是说有多少的账面利润,而是拥有足够持续的现金流,在现金流量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最重要的,对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经营活动中的生产环节,要做到严格控制原料成本;在销售环节,对赊销客户,要督促其及时还款,加快应收账款的周转率,尽最大的可能性去避免发生坏账。同样,在购买环节,作为购买方,要充分利用信用期,尽量延长应付账款的支付期限,使现金在有限期间内发挥最大的效用。保持稳定的现金流量。现金支撑着企业的日常经营,企业的现金流动也是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环节。所以,企业保持过多、过少的现金都不是现金流量最好的状态,企业应该让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保持一个均衡的状态,这样企业才能获得持续稳定发展。这就需要企业在进行现金流量活动时要提前做好现金流预算,根据企业所拥有的现金总量,合理安排现金支出,而且现金要用在必要的支出上。所以,企业还要做好现金流监控,密切关注资金的流动方向,防止过多的消费性支出和非生产投资,造成现金资源的浪费。保持现金流量的稳定流动,尽可能最大化地让现金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益,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4.2从现金流量视角构建财务预警体系

企业为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可以事先建立财务预警体系。企业在构建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时,要充分考虑到现金流量的影响。这样不仅可以完善财务预警体系,还可以提高财务预警准确性,为财务预警机制更精确地预测财务风险奠定牢固的基础。而且,从现金流量角度建立财务预警体系,企业的财务人员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现金流量中包含的各种财务信息,提升现金流管理水平,进而达到防范财务风险的目的。

篇2

关键词:烟草企业;后金融危机;财务风险管理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

财务风险是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要面临并及时解决的问题,这种风险通常以货币的形式表现出来。企业的财务管理内容一般包括资金流入、资金投出、资金运转、资金发放等,无论在那个环节出现纰漏,即使是财力雄厚且独立运作的企业,也会引发财务管理工作上的混乱。评判一个企业是否具有良好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可以通过对其经营资金在市场环境中的运转情况及获得的最终效果进行考察。由此可知,企业财务风险是其总体财务管理工作的直接体现。财务风险的概念在企业整体财务管理工作中得到了完整的体现,由于市场环境中存在着各种无法掌握的影响因素,因此企业面临财务问题是必不可免的。

二、烟草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措施

1.有效预测系统的建立

要有效的控制烟草企业的财务风险,必须建立有效的预测系统。根据企业的现实状况,从两方面入手:首先,制作现金流动预测表,组建近期财务预告系统。判断一个企业在短期内是否能正常运作,不仅要根据其盈利程度,而且要根据其现金支出能力,基本的预算是企业可以早做打算的基础,正确的预算可以引导企业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为此,企业应该建立高效的预警系统,把企业近期财务的支出,收入,发放等都进行预算,对企业未来的资金动向做个全面的估算,为未来做好全面的准备。再者,对长期的财务状况的预测更不能掉以轻心,要有规律有计划的进行系统的预测,以此保障财务各项指标的正常运行。

2.提高企业识别风险的能力

识别风险是烟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风险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当中。有的一目了然,有的则需要管理者经过反复深入的进行专业分析才能辨别出来,有的会以书面文件的形式表现出来,有的会以一种隐藏的状态出现在企业的一些日常经营活动中。例如某企业财务风险评估部门通过检测其生产车间相关产品的数据,发现不合格产品率已经超出了预期计划的范围,交验成品的时候经常出现拖延情况,与销售部门相关资料进行核对,发现同一时间段中产品的退货率也超过预期计划的范围。这些情况都可能对企业财务及资金流动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财务风险评估部门应该深入企业生产经营基层,在源头上识别风险,并制定准确的风险防范措施。

3.完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控制机制

财务内部控制是指由烟草企业管理层向员工共同实行的一个具有明确的权责、有力的制衡和动态的改进的管理过程。它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而且信息质量的真实和资产的安全都得到了保证保护,使法律法规遵循发展策略得实现。建立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需要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一般是由职能部门和经理层、监事会、董事会、股东大会组成,是一个具有授权、执行、决策、监督的体系。董事会的作用就是正确监督引导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决策。还应了解管理者要承担的可能存在的风险责任,使其有相关的风险管理的权力。要完善内部控制就还要强化内部审计。何为内部审计?它是企业的一种自我评价的活动,通常企业内部存在的不足或偏差,都是可以通过内部审计发现的。管理都要加强对内部审计所起到的作用的重视。应该成立独立的人员和审计机构,能够协助和管理当局对其他的控制政策、程序起到有力的监督,包括企业的财务收支、经济效益以及企业在运转过程中存在的资金问题也需及时提出来以作改进,以免企业会更深的陷入在财务风险中。总而言之,企业要本着实用有效的原则从实际问题出发,成立一项或者几项内部控制体系,通过经验逐步的积累,建立一个健全且全面的针对风险管理的体系。内部控制的形式一般表现为、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彼此联结的程序和措施形成一整套相互制约的控制方法,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控制和识别依托于有效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

4.明确财务风险理念, 加强对风险隐患的防范

首先,烟草企业财务管理者要提高财务的风险意识,财务风险的客观性及重要性,要求财务管理者要不断地更新理念,透过现象分清财务风险的本质所在,了解其存在规律, 以最佳的管理方法来规避财务风险, 将其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其次,加大风险管理文化培养的力度,明确风险管理理念,将这种理念渗透到企业文化的建设当中,不断增强职工的风险意识, 进而转化为职工共同的认知及自觉的行动, 推动企业建立系统化、规范化、及高效化的风险管理体制。再次,企业管理者不能盲目地追求经济利益而不考虑风险, 更不能害怕风险, 必须牢牢掌握规避风险的方法,加强承受风险的能力,正确处理财务风险问题。最后,财务管理者在工作过程中要不断地增强风险意识, 通过制定正确的会计政策并不断完善会计策略来处理企业财务在现阶段及将来可能遇到的风险,将风险防范意识贯彻在财务管理工作的细节中。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想使烟草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得到真正的解决,还需要每一个烟草企业的员工的大力支持和不懈努力。依靠企业的全体员工的财务管理知识的理解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是财务管理得到提高的有效保障。最后,烟草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任务是非常巨大的,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以及汗水。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大数据;财务风险;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1绪论

财务风险可能出现在企业财务活动的任一环节,一旦企业发生财务危机,这必然影响正常运营。一次金融危机可以使得经济倒退数十年,财务风险的管控已经成为企业当今最重视的问题。现在我们正处于信息化时代快速发展的阶段,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面对巨大的数据信息量,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企业如何做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是一大难题。

2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的逐渐深入,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愈加关心企业的财务状况,这代表着企业持续经营下去的资本和在行业立足的能力。因而,把握适应当下正确的财务风险管理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发掘适应于当下的新型财务风险管理模式,对潜在的财务风险进行提前防控,这是企业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财务风险管理内容和特征

我国现阶段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如何识别企业将会面临的财务风险;衡量这些财务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以及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如何对风险做好防范措施,尽可能降低其带来的损失,控制风险。财务风险管理具有系统性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防控体系和反馈机制,旨在可以迅速的识别风险并作出合理反应。财务风险管理具有开放性的特征。财务风险不仅是企业内部的问题,也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企业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自身的预警系统和反馈体系,从而能够更好地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管理具有持续性。企业在成立之初,财务风险就已经客观存在于企业中,企业必须时刻保证财务风险管理机制的正常运行,以防控财务风险。

4当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4.1对风险和风险管理理念等方面存在认知缺陷

巴菲特说,学术界的学者们普遍对于风险的概念有错误的认识,他们认为风险是采用贝塔值通过对价格的波动度量出来的,采用贝塔值来对风险进行度量虽然较精确,但却是错误的做法。风险的含义是“遭受损失或损害的可能性”,而企业与企业之间内部的经营风险的差别没有办法用贝塔值来度量。因此,财务理论一直以来更喜欢采用数理的方式去表示、计量和解释风险,这种做法本身就包含一定的风险。可见,财务理论对风险的概念及风险的管理及技术、内容等都存在认知错误。

4.2投资决策标准较狭隘

如今随着我们步入了大数据的时代,原先被人们广为应用的评估方法也变得不再适用,其劣势也逐渐地显现出来。首先体现在这些评价方法评估的预期现金流不准确,这会极大地影响管理者对投资决策的判断,有可能会使管理者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其次,它们只适用于对传统的重资产经营模式下的投资决策进行评估,不适用于评估那些预期现金流较小、不明显或者不明确的投资项目。

4.3财务决策信息边界化现象严重

如今在企业的内部,如在规模庞大的企业集团中,各个分公司以及诸多的子公司,各个业务单元和各级部门会由于它们长时间的独立运营独立核算和彼此之间缺乏沟通联系而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它们独立核算自己的业务,也不会随时共享彼此的信息数据和财务资料。如果想要查看这些数据或资料需经过一系列“提交申请,等待审核,通过审核”等冗长繁杂的程序才能实现,而且实时的数据和资料也不会立刻得到更新。由于信息和数据无法在企业内部实现整合联通,企业对大数据的价值发掘和管理也面临阻碍。

5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的应对办法

5.1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理论进行重构

风险防控对策重构,尤其要注意各种类型的风险的匹配与组合。Ghemawat(1993)提到,在经济低迷时,企业应该注意权衡投资活动所引起的财务危机的风险和未进行投资活动所引起的经济竞争地位下降的风险。在经济萧条时,若企业太过于注重企业投资活动所引起的财务危机的风险,那么企业就必须承受企业未投资所引起的经济地位下降的损失。所以企业要对客观经营环境做出正确的判断,在投资带来的财务风险和竞争风险间进行仔细权衡。企业如果过度投资低盈利能力项目或错过高盈利投资项目的投资机会比流动性风险更可怕。

5.2改变投资决策的标准

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投资决策的标准不再是仅狭隘于对投资项目的现金流水平以及未来盈利能力的考虑,更多的应该思考企业未来的盈利模式与发展战略。对企业的投资决策标准应该如何做出变革,阿里巴巴的执行副主席蔡崇信是这样说的,“阿里巴巴在进行企业并购时具有严明的纪律与明确的战略目标,在投资时遵守三大原则:第一,增加企业的用户数量;第二,提高企业的用户体验;第三,拓展企业的商品与服务的类别,获取客户对阿里更多的消费份额是企业未来的长远宗旨,如今阿里的客户数量已达3亿人次,如何将更多的商品与服务提供给客户,是企业未来的方向。

5.3财务决策信息去除边界化

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企业可以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更强的目的性获得企业所需的财务数据和信息。在企业的内部,如在规模庞大的企业集团中,各个分公司以及诸多的子公司,各个业务单元和各级部门会由于它们长时间的独立运营独立核算和彼此之间缺乏沟通联系而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的状态被打破,达到企业财务和业务信息数据的一体化。

篇4

【关键词】 风险;企业财务管理;对策

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上市公司和大型集团公司的经营管理逐步由资产经营为主转变为资本经营为主,企业财务管理将成为企业管理中的核心问题。在这种经济背景下,如何有效的防范、抵御各种风险及危机,使企业更好的追求创新与发展已是财务管理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研究财务风险,怜理与防范控制财务风险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财务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其成因

(一)信用风险及其成因

信用风险是指财务公司运用信用工具从事信用活动时,信用工具的本金与收益遭受损失的可能性程度,信用风险的大小同信用工具的特征和信用条件密切相关。信用风险是财务公司最主要的风险,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一方面成员单位主观上存在逃债思想,没有偿还债务的意愿,另一方面成员单位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风险转嫁给财务公司。

(二)资本风险及其成因

资本风险是指由于财务公司的资本规模较小,不足以弥补一定时期经营亏损,影响财务公司正常营运的风险。产生资本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是,财务公司作为隶属于企业集团的余资附属单位,当集团扩大发展需要资金时,财务公司不得不贷款支持,当企业集团所取得的联合贷款需要支付利息时,要求财务公司垫付,财务公司的资本金就在无可奈何中被企业集团将其抽减、抽空。不管成本多高,只要能融入到资金就行,致使多年来财务公司处于无利或微利的境地,更谈不上用税后利润转增资本金。在本身己有的资本金被抽减、抽空,又无增补资本金的来源的情况下,有可能出现资本风险。

(三)流动性风险及其成因

流动性风险是指财务公司无力为负债的减少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即当财务公司流动性不足时,它无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增加负债或变现资产获得足够的资金,影响了其盈利水平。目前一些财务公司由于资金周转不灵,流通阻塞,不能及时支付到期债务而引起的流动性风险,这主要是由于财务公司的资产、负债在期限结构上不匹配而引起。

(四)市场风险及其成因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或汇率发生不利波动,导致财务公司收入减少,或者成本增加或者资产贬值的风险。市场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两种基本类型,利率风险是指因利率的变化而引起财务公司收益的不确定性。在一般情况下,市场利率上升时,负债利率上升速度要快于资产利率,对财务公司收益产生不利的影响。汇率风险是指由于各国货币之间汇率的波动使财务公司以外币计价的债权和债务、资产和负债蒙受意外损失的可能性.

(五)管理风理及其成因

管理风险是指财务公司因管理不善、经营不力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如决策者凭经验、拍脑袋、决策失误给财务公司可能造成的损失,管理人员给财务公司可能带来的损失,财务公司内部人员和社会不法分子勾结进行诈骗和套取资金的犯罪活动可能带来的损失等。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和分析

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与分析,是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首要环节。通过正确的发现和判断企业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确定风险发生的概率及损失程度,为进行风险防范决策,选择有效的风险防范技术提供可靠依据。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内容

财务风险识别是对尚未发生的潜在的以及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识别和归类,并分析产生的原因。企业财务风险识别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企业要判明自己所承受的财务风险在性质上归属于何种具体形态。企业面临的风险往往是多种多样、相互交织的,需要认真加以识别,方能对其进行有的放矢的估计和处理。风险识别是风险防范的第一步,它为以后的风险估计和处理确定了方向和范围。

1.企业财务风险成因的识别

财务决策失误,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由于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导致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符理、使用及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怜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2.财务风险类别的识别

出资者财务风险:出资者对外投资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是被投资企业经营、财务状况等方面原因引起对外投资收益出现不确定性变动的风险(即对外投资风险),一般可通过对外投资收益变异系数的大小进行估算。资本减值风险:当出资者投入资本以后,企业管理当局为履行其受托责任,保护投资者利益,并为了企业的持续发展,必须事先对资本的保全并力求不断增值。从广义的角度看,资本保全价值包括原始资本价值和无风险收益,资本增值价值则包括资本有型增值、资本无形增值等。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

1.企业财务风险定性分析方法

家会议是依靠一些专家,对预测对象的未来发展趋势及状况做出判断而进行的一种集体研讨形式。召开专家会议,专家们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启发,通过讨论与辩论,取长补短,达成共识。由于会议有多人参加,占有资料和信息多,考虑的因素也较全面,有利于得出较为正确的结论。

2.企业财务风险定量分析

债权融资对权益资本收益与风险的影响。债权融资对股东利益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企业负债经营可以为企业带来一定的财务杠杆效应,即在一定的条件下,债务比例的提高会使权益资本的收益率相应提高;另一方面随着收益的增加,财务风险也同时增加。

三、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对策

(一)提高风险防范和控制意识

企业的投资,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依靠对有限信息和资料的分析而进行决策,这不可避免地使经营决策带有一定的风险,企业必须主动建立投资风险机制。一般而言,任何投资活动都是具有某种风险的资本投入,投资收益中又都相应包含了风险报酬。风险程度高的投资可相应地取得较高的收益,这不是说所有的高风险追求都可能得到相应的高报酬,投资者只能在可接受的风险度内进行投资活动。投资者可接受的风险度是一个相对概念,它是收益与风险权衡的结果,权衡收益与风险就是利用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之间的关系,对投资机会进行综合评价和选择的一种决策方法。显然,风险防范和控制意识的确立在合理确定负债经营规模和形成合理化经营预期方面有重要应用。

(二)健全人力资源制度

1.建立严格的招聘程序,保证在聘人员符合招聘要求

员工招聘应有明确的职位、岗位责任、学历、经历、技能、年龄等要求。首先人事部应对所有应聘材料通览后,挑选初步合格者,寄发面试通知书;其次招聘组对面试人员进行考察,填写面试记录表,有必要时,可对面试者进行笔试、专业技能测定、外语能力的测试等。

2.制定员工工作规范

用以引导考核员工行为企业应制定员工工作规范,并通过口头或书面等形式通知每个员工,如把工作规范制成书面条例,张贴在适当的位置,以便时时提醒员工要遵守这些行为规范,并以此作为对员工行为的考核依据。

3.对员工进行培训,帮助其提高业务素质

随着知识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企业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具备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企业应创造条件让员工更快的学习,促使企业内部形成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资金使用的风险防范控制

企业投资风险按照投资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实业投资风险与金融投资风险。实业投资风险是指企业内部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投资以及对外的实业资本投资过程中投资项目达不到预期收益的可能性,它包括长期投资风险和短期投资风险两部分。金融投资风险是企业在以基本金融商品和衍生金融商品为载体的资本投资过程中投资项目达不到预期收益,影响企业金融投资收益实现的可能性。随着资本证券化和衍生金融工具的大量创新,资本的虚拟化程度越来越高,金融投资风险不断加大。

(四)资金回收的风险防范控制

(1)注意评估对方企业的财务状况。尤其是对大宗购买的客户,要预防坏帐损失的发生。(2)注意评估对方的资信情况。资信状况是指一个企业在经济交往中,货款的结算与支付是否足额及时,遵守合同,惜守信誉。一般来说,资信状况良好,信誉高的企业,资金回收风险小。(3)合理利用折扣手段,促进货款的及时回收。折旧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商业折扣,另一种是现金折扣,现金折扣主要作用是促进货款的及时回收。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折扣政策,以促进货款的及时回收。

(五)建立风险预警系统

财务预警系统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对潜在的风险进行监控的一个系统,它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全过程。对风险预先做出警报和提前防范和控制是财务预警系统的核心,也具有当风险发生后一定的处理功能。建立上述完整、规范化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必须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前瞻性、经济性、合理性等原则,对现有信息、相关因素的相互影响、征兆信息的可能结果、偶发事件的发生概率、发生时间、持续时间、作用峰期以及预期影响等进行预测。

总之,加强对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将是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

参考文献

[1]黄锦亮,白帆.论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J].财会研究.2004(6)

篇5

一、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和管控概述

(一)财务风险概述

狭义的财务风险也称为传统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用货币资金偿还到期债务的不确定性。传统财务风险实质上是指流动性风险,是一种资产负债结构性风险,很难在市场上化解,只能通过不断调整资产负债匹配关系来解决,如采取建立流动性资产组合等措施。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财务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或无法预料、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的不确定性。这样财务风险的概念得到更为广泛的外延,涉及资金筹集、投资、占用、耗费、回收、分配等各环节,包含了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收回风险、收益分配风险及营运管理风险等。广义的财务风险理解有利于经营者充分和完整地认识财务风险的宽度与广度,更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理念。

(二)财务风险防范和管控的目标和功能

由于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决定了财务风险不可能被完全防范和管控,必须理性认识风险防范和管控的目标。财务风险防范和管控的目标应是协调企业财务风险容量(riskappetite)与战略,增进风险应对决策,抑减经营意外和损失,识别和管理多重贯穿于企业的财务风险,积极实现机会,协调企业改善资本调配。财务风险防范和管控系统应具有如下功能:一是监测功能;二是诊断功能;三是免疫功能。

二、建设投资企业风险防范和管控现状的分析

建设投资企业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等项目建设业务,具有投资建设项目具有较强的计划性、投资建设周期长、一般都会跨会计年度、投资金额巨大、投资建设项目业务复杂、财务杠杆率高等特点。经作者对所在地区建设投资企业进行的调查发现,这些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大都存在如下问题:(1)没有全面风险管理的企业文化基础,风险防范意识较弱,仅将财务风险狭义理解为财务支付困难的流动性风险。(2)企业没有将财务风险防范和管控措施整合成为一个有机系统,没有量化的、科学的风险识别手段和评估方法,风险应对措施粗放,缺乏事前预警和事中诊断能力。以主观判断为主的风险识别工作失误率较高,往往是在企业财务风险发生之后才被动采取补救措施。(3)企业的突发财务风险应对能力不足,没有建立应急反应机制,若发生对外担保、未决诉讼等或有事项形成的重大风险,往往会使企业陷入严重危机。(4)企业的财务风险管控方法落后,风险防范机制僵化,有的企业甚至还在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资金管理方式和方法,严重不能适应企业不断发展和业务拓展的新常态。(5)重大投资或融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中,没有进行必要的财务风险研究,造成财务风险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三、基于某建设投资集团公司的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分析

(一)实施财务风险防范和管控的基本情况

2014年,某建设投资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建投集团)部署财务风险防范和管控系统,防范和管控目标为“及时识别风险、客观评估风险、科学应对风险,重点防范筹资风险,合理保障资金链安全,为企业价值创造活动提供安全保障”。财务风险防范和管控系统的基本思路:首先筛选与财务风险相关的财务指标,建立以财务指标为基础的评测指标体系;然后,根据评测指标的重要性与相关性配置权重进行综合评分;再后,按综合评分分析财务风险发生的置信区间;最后,根据风险等级确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二)财务风险防范和管控系统的内容

1、评测指标体系对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及发展能力等四个方面进行定量对比分析和评判,每个方面由基本指标和修正指标构成,以修正指标对基本指标的评价结果作进一步的补充和矫正。(1)偿债能力指标选取“资产负债率”和“已获利息倍数”作为基本指标,选取“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或有负债比率”作为修正指标。(2)盈利能力指标选取“净资产收益率”作为基本指标,选取“销售(营业)利润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成本费用利润率”作为修正指标。(3)营运能力指标选取“总资产周转率”作为基本指标,选取“不良资产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作为修正指标。(4)发展能力指标选取“销售(营业)增长率”作为基本指标,选取“销售(营业)利润增长率”作为修正指标。2、财务风险评测指标按权重综合评分评测指标实行100分制评分,指标权重依据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和各指标的引导功能设定,将偿债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发展能力指标权重分别确定为50%、20%、20%、10%。3、指标评分方法根据企业实际值与全国国有企业行业标准值对比,按照功效系数法计算指标测评分。功效系数法:各项指标的评价档次分别为优、良、中、低、差五档;对应五档标准值赋予五个标准系数:1、0.8、0.6、0.4、0.2;按以下方法对每个指标计分:上档基础分=指标权数×上档标准系数、本档基础分=指标权数×本档标准系数、调整分=(实际值-本档标准值)/(上档标准值-本档标准值)×(上档基础分-本档基础分)、单项指标得分=本档基础分+调整分;总得分=∑单项指标得分。4、测评标准值确定和修正财务风险测评行业标准值根据国务院国资委的年度《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选择确定,企业根据本地区和本企业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修正,经董事会批准后应用。5、财务风险等级和置信区间根据评价分数结合定性分析,确定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置信区间并推定风险等级:得分X|85分,发生财务风险的置信区间处于[0,15]范围为“优质”级别;得分X为70≤X<85,发生财务风险的置信区间处于[15,30]范围为“良好”级别;得分X为50≤X<70,发生财务风险的置信区间处于[30,50]范围为“中性”级别;得分X为40≤X<50,发生财务风险的置信区间处于[50,60]范围为“危险”级别;得分X<40,发生财务风险的置信区间处于[60,100]范围为“高危”级别。6、定性分析补充验证当置信区间推定财务风险处于“中性”、“危险”、“高危”等级别时,采用定性分析法进行补充验证,避免出现错报或漏报。财务风险联系会议制度。由财务总监召集,财务与各业务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召开会议,通过沟通验证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危害程度。外部专家调查咨询意见。组织外部财务、法律等各领域专家运用专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直观的归纳,对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概率及危害程度提出咨询意见。“四阶段症状”分析。对照财务风险“病症”特征,判断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可能所处的阶段。7、财务风险应对机制(1)当企业处于“优质”或“良好”风险等级时,一般不需要采取特别措施;(2)当企业处于“中性”风险等级时,列为关注,将财务指标采集频率提高到每周一次,与业务部门协同进行风险跟踪;(3)当企业处于“危险”风险等级时,启用风险应对和化解措施,将财务指标采集频率提高至三天一次,向管理层提交风险报告,控制非主业投资、对外兼并收购、固定资产投资、债务融资等事项;(4)当企业处于“高危”风险等级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或申请外部救助,测评数据转为实时更新,成立由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组成的“危机管理委员会”监管企业财务风险危机处理事宜,停止非主业投资和非日常经营性的重大支出事项,严格控制主业固定资产投资和日常经营支出。

四、建设投资企业风险防范和管控改进建议

篇6

【关键词】现金流量;财务风险;财务控制

前言

企业面临的一项重要风险就是财务风险,现金流量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经营状况,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生命线是否通畅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命运[1]。因此企业必须关注自身的现金流量,现金流量不仅有利于分析企业资产的支付能力、流动性和效益质量,更有助于降低财务风险。通过对现金流转或现金流动的状况进行分析,可以动态的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和筹资活动情况。基于现金流量视角,制定完善的财务预警制度,有效预测并防范财务风险,为企业经营活动贯通“生命线”,营造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1要素分析

现金流量:从定义上看它包含三个内容[2],分别是:初始流量、营业流量和总结流量[3]。对于实际情况来说,由于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呈现动态过程,需引进现金净流量概念,即: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差额。这种差额存在“+”、“-”可能。若为正数则为净流入,若为负数则为净流出。现金净流量是现金流量的最终结果[4]。现金流量管理对企业管理重要意义:首先,企业生存的基本要求需要加强现金流量管理,其次,保证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需要加强现金流量管理,最后,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需要加强现金流量管理[5]。财务风险:风险一般含义是指损失,其本质上是一种对未来的不确定、甚至是可能的损失。财务风险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是与负债密不可分的,简单的说就是企业经营过程中资不抵债。而广义的财务风险是外部和内部的各种影响企业财务体系的因素总和,其导致企业损失了机会和发展空间。具体来说它包含了四种财务风险:一是,筹资风险,即市场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导致筹集资金的不确定性;二是,投资风险,即市场需求变化而影响最终收益与预期收益偏离的风险;三是,现金流量风险,即销售实现原则的不同而产生的财务困难;四是,附带财务风险,一个企业以自己的财产为另一个企业的经济合同进行担保,因另一个企业有可能届时无法履行合同,而本企业必须依法承担连带的偿付义务,从而给本企业将来的财务成果造成的不确定性。财务风险的识别:既然财务风险存在外部和内部的各种因素,在风险识别时亦应从外部和内部角度同时考虑。外部因素识别:一方面,国家法律法规的变化,另一方面,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动。内部因素识别: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报表分析法,二是指标分析法。财务风险的预警:预警系统可以从以下的几个财务指标进行建立:(1)资产获利能力;(2)偿债能力;(3)经济效率;(4)企业发展潜力;(5)财务弹性;(6)盈利能力;(7)举债经营的财务风险。

2要素之间关系分析-现金流量与风险识别

企业财务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垫付、垫支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会因为无法预期的本金回收难度以及无法实现预期等情况导致财务风险的增加。作为动态的现金流量环节,恰能反应企业生产经营的真实财务状况,从而为企业经营者提供参考依据。首先现金流量直接反映企业财务风险,通过对现金流“+”、“-”判断可直接反映收入、盈利及成本中潜在的财务风险。其次现金流量可以为企业的筹资决策提供依据,现金流量作为客观存在,可以有效避免经过“粉饰”的财务信息对经营者和投资者的迷惑,使得其更好的了解现金来源和运行情况,实现对现金的有效调度和使用。最后现金流量是企业投资的基础,基础投资周期长、金额较大、占用时间长的特点,这使得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风险性,这就要求在投资前做好经济效益评价,现金流量评价就是经济效益评价的关键指标[6]。基于现金流量的财务风险结构图如图1所示:从生产-经营的关系链中可以发现三种主要财务风险。一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包括资金风险、信用风险等,生产经营过程中财务状况与资金周转的快慢有直接的关系,同时企业的经营与发展肯定会给企业带来利益,但是也可能会产生陷阱,特别是资金陷阱,例如:公司能保持良好的现金创造能力,即便出现暂时的亏损,也能经过改善经营管理而改变局面,扭亏为盈,相反,即便能够赚取再多的利润,如果现金周转出现困难,也可能陷入财务危机,所以要防范企业规模的快速扩张与财务资源当量之间的矛盾。二是,投资过程的财务风险,这个过程的主要风险在于偿债风险,如有不当投资导致资金流转缓慢,导致缺乏足够的现金流量在支撑企业的投资和进一步的生产和经营,遇到投资不当时应不再追加投资,及时终止投资,以避免进一步的损失。三是,筹资过程的风险,其主要表现是偿债风险和流动资产的流动性不足的风险,企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因对资金的需求特别是对流动资金的需求导致借贷模式是不可避免的,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对财务的一种风险[7]。企业现金流量与多因素密切相关,如运营状态、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通过对现金流量的管控和把握可以有效控制企业财务风险,这种管控和把握也是从三个方面着手:1)生产经营过程中现金流量的风险防范与控制。(1)风险识别,识别现金流量的风险是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从时间和数量上可以简易的勘出是否存在风险,时间上看客户是否有拖延,数量上看客户是否有拖欠等。(2)风险评估,其具有两个重要指标即账款回收期和回收率。(3)风险管理策略,企业应建立风险预防和自留机制,如定金制和信用制,便于企业减少自身的损失。如若采取了放松的信用政策,虽然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也正因为如此,从而增大了企业信用风险的机会,所以信用销售是引发的商业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2)投资中现金流量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投资过程中现金流量主要有资金的回收、收益及固定、流动、无形、和其他资产支付的现金。由于存在外部和内部各种因素的制约,特别是政策的变化导致投资亏损,或者回报率低等情况的出现,这要求在制定投资策略时要实施风险管控机制,利用风险规避、分散、转移的等方式有效避免投资的收益不符预期的情况。3)筹资中的现金流量的风险防范与控制购置固定资产或增加营运资金而申请银行短期贷款,加大了流动负债,最终可能会引发企业因筹资带来的流动性风险。这时的财务风险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因为融资流动而引致的融资成本高、控制权被稀释等可用融资风险来表述的风险。另一类,是由于创业自身资本结构不合理或战略不当而引发的流动资本不足。因此,企业的负债、借贷等情况会导致企业产生偿债风险,特别是现金流量满足不了偿债能力,会导致清算和破产风险,针对长期偿债和短期偿债能力的需求不同应制定风险防范机制,如采用发行股票和分散渠道的方式分散风险。

3要素之间关系分析-现金流量与财务风险预警

3.1建立长期、短期相结合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短期预警体系中现金流量预算是核心指标,短期预警体系应立足于监测和控制现金流量,利用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财务预警信号,以便及早采取行动,规避风险。长期预警体系可利用现有的如阿尔特曼的方法模型,通过对现金流量的管控实行对企业长期的风险预警。3.2将现金流量指标引入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现金流量和会计利润二者之间有很强的互补性,都可从不同德方面反映企业财务信息。有效的现金流量指标可以揭示资金运作的真实情况,反映现金流方面出现的问题,将现金流量和财务分析指标向结合,相互印证和支持,全面的分析企业财务状况,更有效的开展风险预警和控制。3.3保持合理的现金流量的组构现金流量的组构应与企业组构想匹配,在设计现金流量组构时应考虑其生成与流出路径,做到职责明确、组织清晰。同时辅以健全的会计体系,各部门统一协调,确保现金流量运作中少出差错。3.4提高企业资金的运作率,保持现金流量平稳现金流量贯穿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缺乏了足够的现金流量会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同时现金流量是一个动态过程,保持动态的平衡性和平稳性也是企业应予以关注的问题。一方面,对现金有合理的安排,提高运作率,缩短流动周期,另一方面,对现金有合理的调度,防止过度消费性支出和非生产投资,加强对现金的管理,防止资本流失,确保资本升值。通过提高资金的运作率和现金流量的平稳,可以保障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安全。

4结论

篇7

Key words: financial and accounting treatment;security company;risk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9-0066-03

0 引言

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是指公司在财务活动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账务管理出现偏差,致使公司存在遭受经济损失的风险[1]。自深圳特区证券公司开始试办以来,我国证券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金融市场上一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证券行业加大力度进行业务创新及转型,在监管层放松管制和鼓励创新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证券行业释放出巨大的发展活力,证券市场获得了迅速发展。证券行业业务范围不断扩宽,产品类型日益丰富,资产规模持续提升,盈利能力和资本实力不断增强。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证券公司面临着巨大的观念冲击、市场冲击、业务冲击、人才冲击和技术冲击,证券公司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整个证券市场能否健康快速发展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证券公司面临着诸多财务风险,比如净资本规模较小,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收入结构不均衡,业务同质化严重,公司业绩很容易受股市行情影响等等。如果公司没有有效的识别财务风险并且采取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那么将极其不利于证券公司的健康规范发展。随着市场的透明化、信息化、监管手段的完善化及法规化、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证券公司必须积极应对证券行业的发展要求,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以面对来自各方的危机。财务风险是一种很重要的不容忽视的风险,而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管理是财务风险管理基础,因此,如何规避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成为公司加强管理核心问题之一。

1 研究综述

在发达资本市场,在证券公司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已趋于成熟。我国作为新兴的资本市场,证券市场的发育还不是很成熟,在证券公司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相对较晚,尚处在理论探讨与经验借鉴的阶段。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研究开始重点关注于证券公司的风险管理。刘恩禄、汤谷良(1989)第一次系统论述了财务风险的概念、特征及原因,探讨了企业该如何管理财务风险[2]。

一些学者对证券公司的风险来源、表现形式和特征等进行了相关研究。毕秋香等(2002)按照证券公司的风险来源以及风险的特征,将证券公司所面临的全部风险划分为五大类,即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并且针对每一个风险的具体成因进行了归纳[3]。曾嵘(2006)根据证券公司的不同业务类型将风险主要分为四大类,分别是证券经纪业务风险、承销业务风险、自营业务风险和其他业务风险,同时具体研究了每项业务具体面临的各种风险,例如对于证券经纪业务风险而言,又可将其分为经营风险、操作风险、业务拓展风险和IT技术风险等[4]。

部分研究主要从证券公司内部控制的角度研究其风险控制。陈共炎(2005)从会计控制的角度研究了证券公司内部控制问题。他首先分析了我国证券公司会计制度演进的状况,然后总结了影响我国证券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并结合一些证券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提出应当通过建立集中管理的财务制度提升证券公司会计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以充分发挥会计在风险控制中的作用[5]。冯玉明(2006)通过对上市公司2008年财务数据的实证分析,认为加强内部控制可以有效防范企业的财务风险[6]。王学峰(2007)结合内部控制的国际惯例和中国证券公司的实际情况,从证券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必要性、证券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构成要素及控制目标、控制主体及层级、控制客体与范围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为我国证券公司构建了较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7]。张玺(2013)针对我国证券公司存在的风险管理问题,提出要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建立以净资本为核心的监管体系、加强行业信用评级制度管理、建立健全证券从业人员的监督机制[8]。段丽巧(2013)分析了金融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从财务内部控制环境、财务管理职务配置的优化等方面提出加强内部控制的对策[9]。

一些学者重点关注了证券公司财务风险,并对其特征进行研究,提出了切实可用的风险管理办法。许明波(2005)通过分析证券公司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和财务风险,设计了全面、系统、逻辑一致的风险识别和评估的指标框架及风险动态监测框架[10]。孟祥霞(2007)从理论研究角度出发,认为应注重基础理论,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研究,强化财务风险文化、风险管理教育和财务风险管理责任观[11]。俞邵峰(2013)对证券企业财务风险的界定与特征以及证券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展开分析与探讨,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加强证券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与管理的有效举措与建议[12]。

但是,相对于其他大多数企业而言,证券公司的数据很难获取,尤其是财务方面的数据,更是缺乏,这给证券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带来较大困难。证券公司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较少,而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是财务管理风险的基础,决定了证券公司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尤其是一些证券公司希望通过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方式进行融资,更是要保证财务与会计处理的真实行与合规性。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结果可以为我国证券公司的财务与会计处理的风险管理提供借鉴。

2 我国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的现状

国内关于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的研究比较细致,涵盖了财务印鉴管理、发票管理、银行存款管理、涉税、会计档案管理和实物资产管理七个方面,落实到了实务中可能出现的具体问题上面,并给出了较为详细的解决方案,这对于证券公司日常账务处理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

但是国内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风险研究缺乏理论指导。研究内容都是从微观层面着手,以上研究问题虽然较为全面,但是并不能涵盖财务与会计账务处理的方方面面,并且多从实际问题出发, 并不能对整个证券行业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其次,研究缺乏普遍性。国内的研究多从某一个证券公司的角度出发,分析该公司存在的问题,所以研究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这样虽然各个公司能够处理好自身问题,但是该公司的经验不能对其他公司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研究缺乏共性。

再次,缺乏全面的风险控制体系。研究内容较为分散,多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风险并没有一个全面的控制体系,导致在财务与会计的日常处理中通常是出现了问题才能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这样将会把证券公司置于一个风险较大的环境中,风险控制十分被动。

3 我国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的识别和应对

3.1 我国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的识别和应对思路

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管理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只有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才是管理层决策的有力支持和有效依据,才能够满足外部客户的需求。针对上述研究不足,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研究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的理论基础。应当跳出微观层面的研究,从宏观角度出发,深入了解证券行业的财务风险,找到解决问题的理论支撑,对于现有问题及未知问题都具有普遍的理论意义。

第二,总结研究证券公司面临的风险问题的共性。公司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财务人员缺乏风险意识,未严格执行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公司内部财务监督缺位等方面的因素。这些原因具有普遍性,研究应当针对整个证券行业,并非某个证券公司的某些财务与会计风险问题。因此,应当总结风险问题的共性,结合理论基础,形成一些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风险控制对策。

3.2 风险识别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并对我国几个规模和市场影响力较大的证券公司及其营业部进行走访调查,总结出证券公司财务与会计日常处理主要风险如表1所示。

4 结论及建议

4.1 结论

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管理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只有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才是管理层决策的有力支持和有效依据,才能够满足外部客户的需求。拥有完善的内部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控制机制是保证证券公司成长的关键。

本文通过总结分析国内证券公司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控制的研究成果,发现证券公司财务与会计处理普遍存在七种一级风险:财务印鉴管理风险、发票管理风险、银行存款风险、涉税风险、会计档案管理风险、实物资产管理风险和经纪人账务处理风险。上述风险分别对应若干个二级风险,并针对各个风险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4.2 建议

篇8

摘要:财务风险的防控管理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企业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本文首先阐述了企业财务风险防控管理相关概念以及成因;其次探讨了企业财务风险的防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最后针对性的提出了如何加强财务风险防控管理以及可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 :财务管理;风险防控;财务风险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这充分表明,在新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政府将会减少对企业发展的干预,将经济职能更多转向为企业创造良好市场环境,尊重市场自身发展规律,让企业公平、公正的参与到市场竞争当中,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必然面临更多的风险,这就使得企业必将对财务风险的防控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一、企业财务风险造成的后果

1.导致财务决策失误

财务决策失误是财务风险的集中表现,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

2.企业管理人员风险意识较差

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内部财务关系不顺

企业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不力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二、企业财务风险防控管理相关概念及成因

1.财务风险的概念

(1)财务风险和风险防控的概念及内涵。广义的财务风险通常是指包括公司财务管理活动本身各方面所具有的风险。将公司财务管理风险分为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对财务风险的定义限定为由于使用负债筹资而带来的风险,而对于经营风险,则定义为由于使用经营杠杆而导致的公司息税前收益的变动而产生的风险。结合以上理论,将本文中谈及的财务风险定义为由于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导致的公司在融资、投资和收益分配等财务管理活动中产生的实际结果和预期结果发生背离,产生损失的可能性。由此可见,财务风险实际上应包括融资风险、投资风险、收益分配风险和其他风险。企业财务风险,其特征主要体现为具有客观存在性与不确定性。

(2)财务风险防控的概念及内涵。财务风险防控管理过程应包括对财务风险的识别以及对财务风险的评估。从防控管理内容上讲,则应包括单位预算风险防控管理、财务收支风险防控管理、资产运营风险防控管理、采购风险防控管理、发展风险防控管理和操作风险防控管理这六大类别的风险防控管理。只有对这些环节的风险从严强化管理,坚持制度创新,才能在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力争为建设世界一流财务工作新局面做出贡献。

2.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1)财务预算风险。一是预算编制不科学带来的风险。通常体现对单位相关部门上报的项目预算经费没有进行深入审核,预算编制不够细致、严密。二是对预算资金管理不规范引发的风险。预算资金管理不规范,则主要是指在预算资金的分配与管理上,没有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操作标准,造成预算资金分配不均衡、被挪作它用的现象时有发生,且在预算资金支出环节,因财务人员对具体项目的不了解,信息交流的不畅,容易造成资金拨付不及时,影响项目进度的顺利进展。

(2)财务收支风险点。一是收入不按照合同约定,不入账、少入账。如没有定期核对往来账目,欠款长期不能回收,也不做帐务处理;又如当期的生产成本、费用跨期入账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在收入确认原则方面,有的单位财务甚至通过变更销售收入确认方式,来改变企业财务报表上营业收入的数据。此外,有些企业还存在虚构收入的现象,如通过对开发票,确认收入等。这些做法非常容易导致债权债务统计不实,而财务统计的不真实又为企业在运营中作出的决策埋下了风险隐患。

(3)财务管理制度的不严格,企业管理不善,账实不符。如有的单位不顾生产实际用量而大批采购、重复采购的现象依旧存在,物资过分积压浪费,不仅加大了企业的管理成本,且对企业的资金成本,也是一种没有必要的占用。此外,对材料出入库管理不够严格,材料入库、出库手续不全,材料管理部门长期不与财务部门对账的现象也颇为多见。

(4)成本费用管理不严,对成本乱挤乱摊的现象比较严重。一是资本性支出挤占收益性支出。如将应列入资本性支出的固定资产列入当期生产成本等;二是收益性支出挤占资本性支出。如将机器维修等费用列入资本性支出。这种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乱摊的行为将直接影响到会计主体财务状况以及财务成果的真实、可靠。

三、加强企业财务风险防控管理的对策措施

1.加强制度建设,探索制度创新

首先应加强企业制度建设,积极探索企业制度创新,以法律法规、企业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为准绳,加强企业预算管理、往来账项管理、资金管理与成本管理。如在预算管理方面,企业可以从完善预算组织程序着手,建立预算评审项目库,坚持按程序办事。此外,企业亦应完善会计核算制度、决算制度,使之能够为预算的执行提供真实、可靠的相关信息。可以通过建立集预算、核算、决策于一体的管理信息系统来提高企业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从而减低企业财务预算方面的风险。

2.落实管理责任,强化财务核算监督

落实管理责任,就是要责任到人,以资金管理业务为例,其存在着资金控制人员违反规定支付资金的风险,那么资金控制人员就是这个风险点的第一责任人。此外,在强化财务核算监督方面,对所有的会计事项都要实行由经办、审核、部门负责人、稽核四人负责的业务流转程序,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通过对财务流程的重重把控,才能做好财务风险的防控管理工作。

3.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强化风险防范意识

财务人员的素质高低决定了财务风险指数的高低,因此,有必要对财务人员进行素质教育和专业、系统的业务培训,树立财务人员的责任感、忠诚度,使财务人员清楚明白,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工作的每个环节当中,财务工作无小事,任何麻痹大意的行为都可能给单位带来财务风险。

综上所述,加强企业制度建设,落实管理责任,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及风险防范意识,对财务风险的防控管理有着重要意义,必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唯如此,才可将企业的运营风险减到最低,为财务工作理顺管理环境。

参考文献:

[1]李胜,傅太平.论企业的全面财务风险管理[J].经济与管理,2004(06):86.

篇9

近些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越来越多的公司争取在公开市场上上市。但是相比于非上市公司,上市公司会面临更多的监督和环境因素的影响,面临更多新的挑战和风险。而在我国上市公司当中,制造行业所占的比例较大。财务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多个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对于制造业上市公司同样如此。目前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在内外部环境共同作用下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多个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发展。制造业上市公司应加大对财务风险的重视力度,构建系统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完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营运能力,强化财内部控制,以此来降低财务风险对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影响。

[关键词]

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策略

财务风险是开展经济活动的一种必然现象,对于任何一个经营者和企业来说财务风险都是必不可免的,无论企业采取哪些措施都不可能完全规避财务风险,只能最大程度的降低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和威胁。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其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一、财务风险概述

(一)财务风险概念界定

风险一词由来已久,但人们对风险的定义却尚未统一,总体而言学术界对风险有以下几个观点:第一,风险具有不确定性,风险主要是对未来事件结果的一种不确定,这种不确定既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第二,风险带来的损失是无法确定的,持这类观点的学者认为风险主要是不利事件的集合,强调风险会带来必然的损失,但这类观点不认为风险是可以测量的。第三,风险是可能发生损害程度的大小,这类学者认为如果风险的损失在预期范围之内则不认为是风险,只有实际损失大于预期损失时,大于的偏差被认定为风险。第四,风险是风险构成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风险构成要素一般由风险因素、事件以及结构等几个部分组成。其中风险因素是重要素间的基础和前提,风险事件是外部环境发生的导致风险结果的事件,是风险存在的充分条件。同时风险事件也是搭建风险要素和风险结果的桥梁,将风险转化为现实。本文研究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时中的风险主要是指最后一种风险,即风险构成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财务风险种类划分

财务风险根据不同要求可以分为多个种类,一般来说财务风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首先,根据财务风险的成因大致可以分为经营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法律风险、政治风险以及利率风险;其次,根据企业管理部门面临风险的表现可以分为战略性财务风险、总体性财务风险以及部门性财务风险;再次,根据风险发生的频率可以分为普通时期财务风险、特殊时期财务风险;最后,根据资金运动过程可以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收回风险以及收益分配风险。本文主要以资金运动过程分类对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进行探究,根据制造业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三)财务风险主要特征

财务风险是财务与风险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而言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第一,客观性。财务风险主要来源于企业内外部环境,大多由一些无法控制和预料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因此财务风险的成因是客观的,直接导致财务风险也是客观的。国家经济、企业经营、市场价格等多个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企业的风险,这些客观存在的因素都决定了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企业只能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降低风险的损失,而不能从根本上杜绝风险。第二,普遍性。市场经营活动中风险无处不在,以各种形式贯穿于资金运动的始终,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第三,不确定性。财务风险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无论是发生的时间、地点还是形式都是不确定的,正因为这种不确定性才导致风险的复杂,人们不能完全掌控风险。第四,客观可度量性。尽管财务风险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但依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财务风险进行观察,采用数学或统计的观点对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最后将风险量化。第五,可控性。尽管财务风险不确定,但人们依然可以采取一些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经济风险进行事前的预测和防范,尽量将风险降到最低。从这一角度来看风险并不完全属于突发事件,企业在面对风险时并不是无能为力的。第六,损益的两面性。随着我国经济开放和社会的进步,财务风险不再局限于给企业带来额外损失,相反还有可能带来额外的收益,因此需要采取积极的抵御措施加大对财务风险的管理力度。

二、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现状

(一)筹资风险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制造业上司公司对股权融资有着强烈的偏好,带来的是高资产负债率,同时负债结构存在不合理的现象,流动负债偏高。我国对资本结构有着较为明确的规定,当企业负债水平不超过一定限度时,其负债可以抵减一部分所得税,从而形成一种杠杆利益。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可以充分利用该项政策,当企业经营良好时可以加大负债比例从而降低加权平均资本的成本,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投资风险管理现状

企业作为投资主体,其经营目标是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提高市场占有率以获得长期发展。但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与该目标相背离,进行了一系列与经营目标不符的投资行为。根据以往经验和数据可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在2011年至2013年整体投资率仅为4.94%,但有些企业的投资率为19.28%,制造业上市公司存在投资不足、投资过度等多种情况,无形当中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三)收益分配风险管理现状

从收益分配角度上来看,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存在股利支付率不高、缺乏连续性等问题,股利分配制度极为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具有较大的权利,根据自身利益需求随意更改股利分配方案,股利分配方法缺乏严肃性和科学性,致使二级市场上股价经常发生异常波动。其次,同一家制造业上市公司可能会存在多个股利分配方案,在分配股利时没有科学的依据进行合理分配。最后,股东大会执行力较差,不能按时足额支付相应的股利,严重侵犯了股东们的合法权益。

三、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问题存在的原因

(一)内部原因

1.管理者缺乏风险意识。多数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控制意识,主观上认为只要资金运用得当就不会有财务风险,但没有认识到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开展财务活动必然会产生财务风险。财务对上市公司极为重要,由于管理者缺乏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和把握能力,导致风险发生时不能及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方式,给上市公司带来巨大损失。

2.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是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体系。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体现着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理念和措施,形成适合本企业的独具特色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是降低风险的关键。我国会计制度发展较晚,体制上不太健全,尤其是制造业,多数企业是由粗放的生产方式发展而来的,财务系统仍然滞留在核算阶段。电算化系统虽然在不断普及,但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尚未形成,财务预警系统也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这在客观上导致上市公司在复杂的市场中缺乏财务方面的竞争优势。

3.资本结构失衡。资本结构是公司资本中权益性资金和债务性资金所占的比例。资本是企业运行的血液,资本的流动性直接影响公司运行,也是产生财务危机的直接原因。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十分普遍,原因主要是筹资决策失误,资产负债率过高是其直接体现。上司公司资本结构不合理就会导致企业缺乏偿债能力,资金难以变现,直接引发财务危机。

(二)外部原因

1.历史因素。我国从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市场经济只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上市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经验。我国上市公司有两种起步形式,一种是原国有企业发展成为上市公司,另一种是民营企业上市。相比而言,由国有企业发展而来的上市公司在财务制度上较为健全,但其财务活动受政府干预,在市场经济中缺乏适应性。而民营企业发展而来的上市公司在初期缺乏完善的财务制度,在市场经济中缺乏信誉。两种上市公司都存在相应的财务风险。

2.经济因素。经济的整体增长速度对上市公司有显著的影响。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化大生产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错综复杂,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外部经济环境直接影响着上司公司的财务活动,一方面外部经济环境决定着企业是否有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税收、经济危机、国家经济政策等外部因素又直接制约着上市公司的发展方向,要求上市公司在财务上要不断适应这些复杂的变化。

3.政治因素。社会政治环境是上市公司发展的大环境。不同地区在社会制度上的差异意味着社会政治环境存在着很大的变化性,人们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异,由此可能产生政治上的冲突和摩擦,对经营范围较广的上市公司来说,这些冲突和摩擦必然会影响到财务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人口问题、就业问题等将逐渐暴露出来,给企业的财务活动造成阻碍。

4.其他因素。公司一旦上市就会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环境。自然环境的变化会影响企业的资金运用,严重的自然灾害对股市有明显的冲击;科技因素也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财务活动,一旦发生计算机崩溃、机密资料泄露等情况,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财务安全,给企业财务管理造成直接损失。

四、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完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企业利用信息化技术实时监控企业经营活动中潜在风险的一种手段。财务危机的发生意味着企业中早已存在财务风险因素,但企业未能通过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因此,企业应当不断完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及早发现风险并采取应对措施以减少企业损失。企业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首先要考虑国家政策导向,保证经营方向符合宏观经济环境;其次应当审视所处行业发展状况,恰当评估该行业的整体风险水平;再次应当考虑本企业产品的市场,如果市场较小则应扩充产品范围;最后结合本企业的偿债能力、获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等进行风险预警,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

(二)优化资本结构

企业应当学会利用财务杠杆,根据不同阶段的生产规模选择合适的债务融资比例,优化企业资本结构。财务风险的重点是筹资风险,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起点就是筹资风险的管理。负债经营能给企业带来高利润的同时也直接考验着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企业进行负债经营的前提是收益率高于负债成本,否则在财务杠杆的作用下,企业的财务风险将不断增加。企业在债务性融资时应当注重还款期限的安排,做到适度负债。根据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成熟期的企业负债率可以适当提高,而发展期和衰退期的企业应降低负债比例。企业可以运用无差别点分析法,在收益相同的条件下选择最合适的资产负债比例,通过优化资本结构的方式来降低财务风险。

(三)提高营运能力

提高营运能力是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系统性、长期性工作。首先,管理者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学习,丰富自身的知识水平。当前上市公司管理者普遍缺乏风险意识,应当多了解审计知识,明确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其次,上市公司应当恰当利用风险重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兼并、收购是企业低成本扩张的重要形式,能有效扩大生产规模。兼并、重组不是简单的生产和资本的相加,而是会计制度、经营理念和生产方式的融合,只有那些具有发展潜力、生产范围相似的企业才有兼并和收购的价值,与企业的生产范围形成互补。当前的制造业依赖先进的机器和技术,机器的折旧、技术的更新、设备的互补性是制造业在兼并重组时应慎重考虑的因素。最后,企业应通过创新来提高营运能力。在激烈的竞争中,只有不断创新产品、提高技术才能拉开与其他企业的差距,抢占市场资源,这是企业降低财务风险的重要措施。

(四)强化财务内部控制

财务内部控制的目标是提高企业运行的效率和效果。企业的财务报告应当满足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的要求。内部控制只能做到风险防范,而不能化解和转嫁风险。财务风险管理包含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和风险度量等环节,在这些环节中,内部控制只能影响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识别和评估是企业采取对策的前提,也是建立内部控制的基础。根据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建立财务内部控制体系,能防范企业在经营中常犯的错误,结合企业的风险规避措施组成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降低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快,制造业财务危机屡见不鲜,因此加大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视力度是一种必然趋势。财务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多个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对于制造业上市公司同样如此。目前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在内外部环境共同作用下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多个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发展。制造业上市公司要加大对财务风险的重视力度,构建系统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降低财务风险对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影响。

作者:刘小慧 单位:渤海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泮敏,曾敏.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研究———以我国制造业为例[J].会计之友,2015(21):63-67,68

篇10

关键词:财务风险;市场经济;风险防范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和特征

在当今理论界,对财务风险这一概念的理解存在很多观点,财务风险是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和无法控制的因素,使企业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所获取的最终财务成果与预期的经营目标发生偏差,从而形成的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或更大收益的可能性,这个定义是得到普通接受的。

企业的财务活动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筹措资金、长短期投资、分配利润等都可能产生风险,根据风险的来源可以将财务风险划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存货管理风险、流动性风险。

二、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总体来看,企业财务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企业的理财活动跟不上复杂多变的外部经济环境

企业财务活动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下,并受这些环境的制约,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包括国民经济整体的形势及行业景气度、国家信贷以及外汇等政策的调整、银行利率及汇率的波动、通货膨胀程度等。企业理财环境的变化莫测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因为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其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预见和难以改变的,这必然影响到企业的财务活动。

(二)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资产负债率偏高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金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将使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现阶段,企业大部分生产经营资金的来源为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从国有企业财务结构来看,普遍存在着资产负债率较高、银行贷款过多的问题。因为当企业生产规模扩张过快、流动资金严重短缺时,必然会向银行借入资金。借人的资金将会产生借款费用,这些费用与还款的压力有时就会构成一定的财务风险。

(三)企业的赊销、垫资比重加大

现代社会企业间广泛存在着商业信用。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和产值,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和垫资的方式销售产品、承揽工程。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看,这可以增加企业利润,但相当多的企业在此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盲目赊销和垫资,造成大量应收账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

(四)企业收益分配政策缺乏规范性

企业在不同成长与发展阶段所采用的股利政策也不同。其分配方法的选择会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状况的判断和企业的声誉,从而影响企业资金的来源,也可能影响企业潜在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例如,采用剩余股利政策则说明企业处于初创阶段,此时企业经营风险高,有投资需求且融资能力差。另外,企业的利润分配政策如果缺乏控制制度,不结合企业的实现情况,不进行科学的分配决策,必将影响企业的财务结构,从而形成间接的财务风险。

(五)企业内部财务监审制度不健全

内部财务监控是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相当独特的系统,为使其能更充分地发挥其职能作用,企业不仅应该设置独立的组织机构,更重要的是要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系统的、强有力的内部财务监控制度,才能保证企业内部财务监控系统的高效运行。而现阶段企业大多没有建立内部财务监控机制,即使有,其财务监督制度执行也不严格,特别是有的企业管理与监督合而为一,缺乏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对财经纪律置若罔闻,难以进行有效的约束,财务风险极易发生。

(六)企业理财人员风险意识不强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策略和方法

(一)企业应树立风险意识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要承担相应的经营风险。企业必须树立风险意识,设计如何应对方案,否则风险来临时,企业毫无准备,必然会招致失败。因此,企业必须认真分析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经营管理策略,提高企业对生存环境变化的适应和应变能力。

(二)制定科学的投资和资金计划

对新项目投资要准确测算项目资金需求,防止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实际资金需求超出预算,项目尚未建成就出现资金缺口。在生产经营中加强现金流量管理,从严控制款项的收支。按订单采购原材料,科学组织生产和经营,以减少库存积压,加速流动资金周转,减少流动资金占用。同时,企业在年初制定年度预算时,要预测全年现金流量,预算资金缺口,提前准备融资方案,充分利用各种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进行融资。

(三)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预警机制

企业必须立足于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网络和风险防范预警机制,对财务风险进行及时的预测和防范,并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风险规避方案,如通过控制经营风险来减少筹资风险,充分利用财务杠杆原理来控制投资风险。根据市场变化制定生产经营计划,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不断提高企业盈利水平,避免由于决策失误而造成的财务危机,把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

(四)负债结构要合理

企业在充分考虑影响负债各项因素的基础上,谨慎负债,在制定负债计划的同时,使其具有一定的还款保证,企业负债好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流动比率不低于1:1,最好流动比例保持在2:1的安全区域。流动比率越高,表示短期偿债能力越强,流动负债获得清偿能力的机会越大,债权越有保障。因此,企业应根据需要对长期、短期借款合理安排,防止还款期过分集中。应制定详细的还款计划,进行必要的还款计提,以免债务到期日无法偿还,带来连锁反应,影响企业的信誉和生存。

(五)负债规模要适度

企业必须保持合理的负债总额和资产负债率,做到适度负债,量力而行,随时衡量自身的资金结构是否合理,企业负债比率是否与企业实际情况相适应等,以实现风险与报酬的最优组合。对企业所有者来讲,当企业资本收益率大于筹资资本时,资产负债率越高越有利,但资产负债过高,势必会影响企业的偿还能力,为筹资带来困难,对债权人来讲,资产负债率越低,风险越小。为了增强抵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企业必须着力于补充自有流动资本,降低资产负债率。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将资产负债率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最理想是控制在30%-50%左右。

(六)企业在财务风险防范上还可以采用一些技术方法,主

要有以下几种:

1 转移法。即企业通过某种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例如,在对外投资时,可以采用联营投资方式,将投资风险部分转移给参与投资的其它企业。采用发行股票方式筹资时,选择包销方式发行,可以把发行失败的风险转移给承销商。采用举债方式筹集资金,企业可以与其他单位达成相互担保协议,将部分债务风险转移给担保方;企业还可以通过购买财产保险的方式将财产损失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采用这些方法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2 回避法。即企业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现实的基础上,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规避财务风险的目的。企业在选择债权性投资和股权性投资时要根据企业自身承受风险得到能力进行评估、分析。一般而言,股权性投资远大于债权性投资的风险。

3 分散法。即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企业可以与其他企业共同投资风险较大得到投资项目,避免因独家承担投资风险而产生的财务风险。在多种经营方式下,一些产品因滞销而产生的损失,可以被其它产品带来的收益所抵消。企业对外投资多元化是将资金投资与不同的投资品种,以达到分散投资风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