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实验法范文

时间:2023-11-17 17:46: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实验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实验法

篇1

关键词:体育类院校;文学通识课;教学方法;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3.04.009

公元前3世纪,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自由教育”这一理念,他认为实施“自由教育”可以使人获得智慧、道德和身体的和谐发展。1829年,在此基础上,美国博德因学院(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A.S.Packard)教授提出了“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目的是让学生得到全方面的综合教育。今天,学者认为,通识教育就是使一个国家的大学生能有一个共同的知识体系和文化背景,为此,教育部鼓励在大学里普遍开设多学科、多门类的通识课,让学生掌握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引导学生能运用多种不同的分析方法,旨在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心智水平,从而实现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和精神教育。体育类院校是为了培养具有体育技能的健全人格的公民,因此仅仅进行体育方面的训练,无法完成培养目标。在体育类院校开设文学通识课意义重大,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道德情操也至关重要。

一、通识教育的内涵

关于通识教育的内涵界定,大家争论不休,说法不一。美国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罗索夫斯基认为“通识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宇宙和社会的正确认知能力,使学生拥有广阔的视野,具有基本的沟通能力、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我国著名的哲学大师牟宗三先生曾说:“通识并不是叫一个人懂得的许多,自然科学懂一点,人文科学也懂一点,美术音乐都懂一点,这样的话顶多不过是百科全书,百科全书你自己可以到图书馆去翻,通识教育最基本的目的或者精神是应该让一个人或学习者了解自己及时代”。香港学者何秀煌则认为,通识教育可以是大学社群、国家以至一个文化的教育理想;可以是一种教育措施,提供相关课程与学术交流活动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可以是一个以培育大学生的心灵或人格为目标的文化取向;可以是一种对于大学教育的哲学构想;可以是一项提倡某些理想甚或抗衡现行教育系统的社会运动,也可以是一个具有特定内容和目标的课程,甚或可以是一系列以通识教育为名而推行的课程组合等等。内地学者李曼丽认为,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通识教育主要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

可见,通识课教育的外在形式是灵活多样的,但其精神实质和教育目的是一致的。中外学者对“通识教育”的内涵虽然有不同程度认识和界定,但是可以肯定地是“通识”并不是让学生学习全方面的知识,接触所有的领域;而是要培养学生认识世界和适应社会的一种能力。同样,我国的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的健全人格的公民。

二、体育类院校开设文学通识课的重要性

(一)提高学生基本能力的需要

体育院校主要以培养体育人才为目标,大部分的学生有体育特长,但是在学科方面基础较差,有的学生甚至缺乏基本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在体育院校开设通识课,是作为体育专业课的一个有益补充,目的是扩大体育院校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掌握必要的人文知识,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沟通能力和阅读能力,可以更快更好地学习体育专业知识。这样,做到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推行人文教育和精神教育的需要

通识教育主要是推行人文教育和精神教育,更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内在精神,陶冶高尚的情操和完美的理性,培养学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通识课种类繁多,主要以文学类为主,因为文学往往涉及了社会各方面,开设文学通识课能够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和宇宙的更多知识,激发他们的联想,以更为广阔的眼界去认识和改造世界。

三、体育类院校文学通识课开设存在的误区

(一)忽视文学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性

通识课的开设存在着诸多误区。有的教学管理者认为学院的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是对立的,恨不得取缔通识教育,这是很危险的做法。爱因斯坦(A.Einstein)说,以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人只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著名的杨玉良院士曾经在《人民日报》采访时说过这样一段话,他说:“科学家不应只是一种会从事科学研究的机器。”专业教育的不足之处在于不能使人内心和谐发展。我们要有正确的教育认识和理念,最基本的教育是使学生对正确的价值观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必须在美和道德上有鲜明的辨别。

(二)文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很多大学教育逐渐认识到了通识课的重要性,但是并没有经过严格的思考讨论就纳入了教学计划。只要是非专业课都归入了通识课,使通识课变成了一堆杂乱无章的课。开设通识课也很随意,这一学期开设一门课,下学期可能就没有了。另外,通识课一般没有专门的师资队伍,大部分是临时给相关教师分课,教师备课时间较短,准备不充分,因此不能保证通识课的教学质量。

(三)文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形式单一

大学里开设的文学通识课,由于大都是由不同专业的几个班合在一起上课,学生专业不同,人数众多,基础参差不齐,所以,课堂上绝大部分教师还以传统的讲授手段为主,教学形式单一,缺少学生的互动交流,课堂气氛沉闷,不易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体育类院校文学通识课的教学方法建议

(一)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来设计教学内容

文学通识课主要在理工类院校或是体育艺术类院校开设,所以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必须具有针对性。教学内容难度系数过高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能起到人文教育的目的;教材内容过于简单,学生没有学习的动力。所以,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针对体育院校的特点,基于学生普遍的基础水平,选择生动有趣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形象和文学篇目讲授。在具体授课时,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建议中国文学内容选择要适当多一些,中国文学类白话文的选择相对多些,古文选择有代表性的名篇,篇幅相对较短的,文章内涵较浅显的,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比较生僻的篇目,可以先从作者生平入手,结合作者的事例和性格,分析具体作品印象会更加深刻。另外,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注重实践性,课堂讲授列举事例尽量紧扣现实生活,使学生学以致用。

(二)改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

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教学模式,不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教师站在讲台上满堂灌,无法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学目的收效甚微。教师讲授教学内容应备课充分,做好教学设计,采用循循善诱的启发式教学,注重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畅谈自己的见解,从而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采用多媒体、辩论赛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

体育院校的学生由于专业的特性,活泼好动,精神容易不集中。所以采取单一的教学方法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辩论赛、专题讲座、学生参与等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授课。如讲授《诗经·秦风·蒹葭》时,可以先放一首现代改编的歌曲《在水一方》,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氛围中感受文学的气息,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关于一些有争议的话题,可以设立一个辩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最后教师点评,这样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教学效果很好。有一些情节简单的话剧,动员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来演绎。多样灵活的教学手段会一改沉闷的课堂气氛,让课堂生活生动有趣起来。

(四)建立合理有效的考核制度

目前,文学通识课的考核制度基本是通过开卷考试,学好学坏一样,学生没有压力,不利于学习,所以需要建立合理考核制度。可以采用考勤、平时作业和最后考试相结合的方法。平时作业,教师可以结合课堂讲授的内容,列出扩展教学内容的书目,让学生课下自己阅读,自我感受,并写出心得体会,最后教师打分,按比例算入最后的考试成绩。最后的考试题目,可以以论文的形式给出,学生自己去图书馆查资料完成,这样也可以锻炼了学生写论文的科研能力。

(五)培养一支较高水平的稳定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学校的主体队伍,教师水平是办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所以应该重视培养高水平的师资力量。通识课一直处于被轻视可以忽略的地位,所以绝大部分教师也采取了忽视的态度,对于朝令夕改的通识课,采取应付的方法,所以通识课的教学水平很难保证。针对这一现象,应该改变通识课教师的观点,重视通识课的教育。另外,通识课的教师基本上是临时抓来的,没有稳定的师资力量,学校要重视通识课,培养一些能力强且善于学习的教师固定讲授通识课。

五、结语

20世纪40年代,著名的社会学家潘光旦曾提倡通识教育,他认为“教育的理想是发展整个的人格,一个人应当受的教育是一个通才并重的教育,以至于‘通’稍稍至于‘专’的教育”。现代社会,文理分科产生的结果是,学理的不懂文学,学文科的不懂理科,很难实现“通”,培养的都是“半个人”。而开设通识课则是为了弥补科学主义教育造成的受教育者的人格缺陷,但由于通识课的开设是模仿国外,对通识课的理解又存在诸多误区,有关生存找工作的技能课受到了普遍关注,而忽视了人文精神的课程,即便是有这样的通识课,也只点到即止,停留在表面的讲解,忽视了内在的人文精神的转化。所以,我们要正确理解通识教育的涵义,明确通识教育的目的,针对学生的基础,合理有效地选择教学内容,运用灵活多样的启发式的教学手法,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真正上好通识课,让学生喜欢通识课,在潜移默化中丰富他们的精神,形成健康完整的人格,培养更多的通才加专才,为我们国家所用。

参考文献:

[1]潘光旦.潘光旦选集[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459.

[2]鄢彬华,谢黎智.通识教育的内涵辨[J].教育学术月刊.2009.6:17-18.

[3]刘丹. 高校外国文学通识课的设置与教学模式探讨[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90-191.

[4]王飞. 高职院校全校性通识课教学管理的几点思考[J].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1):20-22.

[5]王洪新,涂蜜,华小梅. 通识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2009.12:89-91.

[6]赵小琪,张晶. 试论中外文学名著通识课教学中的跨越意识[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57-61.

篇2

关键词:快乐体育;教学方法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制订,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快乐体育是指从情感教学入手,对学生进行以健全的身体教育和人格教育为目标的体育教育思想,它重视爱的教育、美的教育与各项运动所独具的乐趣,强调学习兴趣与创造学习。同时,体育与健康课程改变传统的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框架,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自身的特点以及国际课程发展的趋势,拓宽课程学习的内容,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并根据领域目标构建课程的不同水平的内容体系。因此,以“快乐体育”为学习内容与方法引导学生体验与感受体育的快乐,表现与创造体育的艺术美,灵活运用体育的多种功能,参与和发展体育,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真正获得掌握知识的满足感、技能提高的喜悦感、战胜困难的超越感、群体学习的社会感和良好氛围的舒适感等方面快乐的体验,从而使体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并持之以恒。

1 快乐体育教学方法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的意义

体育教学艺术的本质就在于促进学生乐于进行体育学习,为深化旨在追求运动乐趣的体育学习,学生自发、自主的学习活动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满足学生的运动欲求就会产生运动的乐趣。这种欲求的水平越高,越明确,其满足后获得的喜悦也就越大,因此体育课不能是带有教师强制性的,而必须能使学生自发、自主地享受运动中的乐趣的体育课。“快乐体育”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和新颖有趣的教学内容,可以不断地引起学生新的探究活动,激发起学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体验与感受体育的快乐,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真正获得掌握知识的满足感、技能提高的喜悦感、战胜困难的超越感及感受集体学习的责任感、团体协作和良好氛围的舒适感等。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中,“快乐体育”强调注重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即“以学生为主体”。传统的体育教学论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主导作用,认为学生只是一个需要教育的客体,被动地接受体育教师的教育培养,导致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学生失去对体育课学习的兴趣,不能激发学习动机,不能体验和感受到体育带给他们的乐趣。“快乐体育”十分重视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因作用,即主体作用。快乐体育理论认为,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体验与感受体育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另外,学生从事体育学习的基础、追求目标、个性心理、学习的方式方法等均不相同,教师只有最大限度适应学生的需要,因材施教,积极地鼓励、引导学生,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快乐体育教学方法具体运用

2.1 表现艺术,体现乐趣

在新课标下的“快乐体育”在体育教学工作中,教师正确运用适应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设生动、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围中,通过表现与创造体育的艺术美的体育舞蹈、集体舞等,唤起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使他们快乐地参加体育学习,并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发现”及“成功”的快乐,以得到全面、主动、充分和谐发展的体育教学的目的。

以音乐为主的快乐体育教学方法。即把优美欢快、激昂热烈、富有节奏感的音乐贯穿于整堂体育教学之中,让学生在欢乐和充满激情的气氛中开展体育学习活动。如:在引入情景阶段中安排节奏欢快的“兔子舞”,在恢复调整身心阶段中安排轻柔的音乐或瑜伽音乐做放松练习。

以舞蹈为主的快乐教学方法。即根据体育舞蹈的艺术性、健身性等特点,以男女生喜爱的现代交谊舞、健身操、啦啦队等活动内容为主。另外,也可选用民族喜爱的传统民间舞蹈为活动内容,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之中,从而锻炼学生的身体,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陶冶学生的情操。

在新课标的不同水平的要求下,适当的安排一些表演性的比赛,通过比赛让学生看到体育的艺术美,学生积极的参与表现体育艺术性的表演中,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锻炼身心。

2.2 灵活运用,功能益多

体育具有强身健体、娱乐身心、锻炼意志等多种功能,新课标下的体育教育在学生的不同阶段、不同水平都有不同的要求。以“快乐体育”为内容和方法运用体育的多功能,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达到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以体育游戏为主的快乐体育教学方式,即运用玩具游戏、跑动游戏等活动方式,将体育教材的学习内容贯穿于游戏活动之中,使学生在各种欢快和有趣的体育游戏中,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如在前滚翻教学中,先让两个学生做游戏,其他学生认真思考,两个学生用等体积的球和正方体做滚动比赛,结果学生会发现球滚动的快,从而领悟到做前滚翻时要团紧身体。

篇3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初中生;单亲家庭问题孩子;教育方法与途径

城乡结合部是指城市与乡村相互交融的地带,这一特殊地区单亲家庭孩子数量不断上升。这些天真烂漫的孩子由于突然遭受家庭变故,心灵受到了很大的伤害。由于父母的忽略,孩子的行为习惯得不到正确的培养,这就给学校教育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初级中学,其中我所任课的一个班级就有九个单亲家庭孩子,教育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为了教育好这些孩子,矫正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教师必须了解单亲家庭对子女身心发展的影响,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探究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一、单亲家庭对子女身心的影响

单亲家庭的话题是沉重的,单亲家庭受影响最大的是孩子。单亲家长很少能像家庭健全时那样关心子女的生活质量、学习状况、思想动态和行为习惯,即使孩子出现了问题,也不可能实施有效的家庭教育,及时予以纠正。有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则是自顾不暇。笔者经过深入了解和细心观察,并参阅一些相关的书籍,了解到单亲家庭的孩子一般存在着如下几方面问题:

1.不大合群,性情孤僻。心理学认为,人格异常的形成与恶劣环境有关,家庭不健全往往是其子女性格畸形发展的温床。他们很害怕与人交往,害怕别人瞧不起他、嘲笑他。所以,单亲家庭的学生,大多游离于集体之外,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也不喜欢与同学交往,逐渐变得性情孤僻,冷漠。

2.意志薄弱,消沉厌学。单亲家庭的孩子,再没有了温馨的家庭,原先惬意舒适的生活也随之改变。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在父母面前甜蜜地撒娇,幸福的生活没有了,美好的憧憬消失了。这种消沉低迷的情绪使他们变得迷惘和不知所措。进而产生厌学、逃学,毫无朝气,暮气沉沉。

3.叛逆不羁,以自我为中心。家庭的破裂,导致他们心中几乎没有了亲情、没有了信任。他们不接受批评,有典型的逆反心理。他们在扭曲了的心理支配下,为所欲为,以此来发泄愤恨不平的心情。如骆同学,他是一个很典型的单亲孩子,上课时故意发出怪叫声扰乱课堂纪律,常常睡觉,作业不做,撕烂教科书。不做值日,乱丢垃圾。学校段考时骗家长说放几天假,自己赶集去了。还常常拿同学的钱,有一次还偷窃小卖部二十包鸡腿……

综上所述,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肩负着教育、感化、挽救他们的艰巨的任务。

二、单亲家庭子女的学校教育对策

1.建立单亲家庭学生的成长档案袋,关注其成长的足迹。当学生一步入初中学校的大门,学校应及时调查了解单亲学生的人数,建立其成长档案袋。老师要想办法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思想和学习动态,用耐心、爱心、恒心教育他们,使其初中阶段健康地成长。注意观察他们的言行,及时解开他们的思想疙瘩。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较敏感,某些普通小事会使他们的心理产生微妙变化。教师要多注意这些孩子的言行,若发现有异常的苗头,要及时跟他们谈心,了解情况之后,能及时疏导处理的就及时疏导处理,不能一下子解决的事情,先进行多方面的调查,找出问题的所在,再对症下药,同时加强孩子的心理矫正和学习辅导。

2.双管齐下,极力争取家长与学校的配合。本地由于政府开发新城区,征收了学校周围村庄大量的田地,一些家庭日子宽裕起来,不大重视孩子的教育。再就是本地是旅游胜地,很多家庭从事与旅游相关的职业,家庭经济状况较好,对孩子的教育抱无所谓的态度。部分人的观念是孩子在学校读书,不指望他学得多好,反正将来找碗饭吃也不难。家里放松了对孩子的要求,这些孩子在学校的生活纪律可想而知。所以学校必须与家长沟通好,孩子在学校读书,首先要学会做人,其次是学会学习。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父母都不能缺席,必须履行好教育的职责,不能扔给学校不管或父母间互相推诿。

3.爱心抚慰,严格教育。父母之爱的缺失,使这些孩子过早地承受着巨大的思想压力,每位教师应用爱心去抚慰他们受伤的幼小心灵,像父母一样关心这些孩子,如发现他们情绪不稳定时及时谈心,生病时热情地嘘寒问暖。若发现其沉迷于游戏机、网吧、武侠小说中应及时提醒,多方面启迪,并安排一些有良好兴趣且人际关系较好的同学与之同桌或者参加集体活动。对于一些违纪行为,应在课堂或课下及时批评,一旦改正,及时表扬。

4.要培养孩子的耐挫力和责任感。教育孩子正视逆境,敢于同命运挑战,做到自强自立,勇往直前,并对他们取得的进步多表扬和鼓励。在家里要体贴长辈,生活自理,做一个懂事听话的好孩子;在学校里要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集体,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每位教师必须抱着对教育工作极端负责的态度,应认真全面地掌握这些孩子心理的发展规律和心理特征,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帮助他们走出青春的阴影,接受社会的阳光和雨露。

5.激励孩子树立起信心。单家庭的孩子,情绪消沉、低落,失去信心。教师可以给他们讲一些励志故事,如张海迪身残志坚的故事,高位截瘫仍然笔耕不辍;美国作家海伦凯勒一出生就遭遇不幸,却不懈努力,写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书籍;他们身边同类学生的事迹等等。通过经历对比,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不幸与别人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从而消除心理困惑,重新树立起生活、学习的信心。

6、对单亲问题孩子,只表扬鼓励,不随便批评,不讥笑讽刺,教师或班主任经常注意寻找单亲家庭问题孩子的闪光点大加赞扬和鼓励,使他(她)知道老师看得起自己而愿意和老师交朋友,说实话给老师。老师就可以针对性的教育。

篇4

关键词:问题引导;数字信号处理;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4-0173-02

一、引言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是电子信息类及其相关专业的重要核心课程之一,理论性与实践性强,在学科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该课程涉及范围广泛,包含较多的数学概念和公式推导,具有内容多、概念抽象等特点。对于大多数应用型普通高等学校的本科生来讲,由于其基础相对薄弱,常常会觉得课程内容枯燥乏味,只能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死记硬背,而不能领悟其实际意义,从而难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2]。同时,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的过程中通常感到概念抽象,对其中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难以理解[3]。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深入掌握课程内容、消化课程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同时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校对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通过问题引导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基础来展开学习和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合作共同解决一些具有一定复杂性的实际问题,将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使学生能够深入掌握课程内容,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借此过程展开知识的建构,促进学生获得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4,5]。

二、问题引导的教学方法的实施

问题引导的教学方法,主要通过以下五个过程来实施。由于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在信号分析和处理等方面具有的诸多优越性[6],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数字音乐和计算机系统等。而自然界通过传感器感知的信号,通常都是连续时间信号,如温度信号、湿度信号等。为了能够利用离散时间系统分析和处理连续时间信号,需要将连续时间信号转换为离散时间信号,本文通过本课程中“信号的时域抽样与信号的重建”小节的内容具体分析该方法的实施过程。

2.问题的引导。教师通过引导以及学生的观察,学生普遍能够得到三段音乐片段的不同,第一段音乐优美,流畅;第二段音乐尽管能够听出片段内容,但有明显的卡顿;第三段的音乐效果明显地要好于第二段,卡顿效果减弱。此时教师就会带着问题来启发学生:这三段音乐片段是通过对连续时间的同一音乐片段抽样之后恢复出来的,那如何对连续时间信号进行离散化?离散化的过程是怎么样的?什么参数对恢复出来的信号有影响?有什么样的影响?

4.问题的回顾。通过对抽样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出,抽样频率不同,恢复出来的信号有的无失真,有的产生了失真。第二段音乐片段不满足抽样不失真的约束条件,对连续时间信号进行了抽样,产生了频谱混叠,从而产生了失真。这就对三段音乐片段为什么会有不同进行了很好的解释和说明。为了改善频谱混叠情况,在对连续时间信号抽样之前,先进行抗混叠滤波。尽管连续时间信号通过抗混叠滤波器后会产生截断误差,但通常截断误差是远远小于混叠误差的,如图3所示。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第三段和第二段音乐片段相比,具有同样的采样频率,但失真要小于第二段的原因。

5.問题的总结。最后,对问题进行总结:为什么要进行抽样?什么是信号的抽样?如何进行信号抽样?让学生回顾实例以及对问题的分析过程进行回答,加深和巩固本节所学习的内容。这样,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带着问题和教师共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整个授课过程都围绕着所提出的问题,始终使学生保持着探知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方法的好奇心,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紧跟教师的授课思路,使学生对比较抽象的知识进行更好的理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三、结语

针对“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内容多、概念抽象等特点,从提高课堂授课效果以及教学质量的目标出发,本文提出了问题引导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的课堂学习,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师所讲授的课堂内容。以案例的形式,探讨了问题引导的教学方法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并详细展示了该方法在课程授课中的实施方法,体现了问题引导的教学方法在本课程教学中的优势,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罗倩.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中创新性实践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11):145-146. 

[2]霍铖宇,卢怡,吴正阳,等.PBL教学模式在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5,(2):147-148. 

[3]刘婷,王帆,杨婷.《数字信号处理》综合性课程设计的改革与探索[J].山西电子技术,2015,(2):82-84. 

[4]李敏通,赵继政,迟茜,等.问题教学法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高教学刊,2015,(21):70-71. 

[5]杨智明,彭喜元,俞洋.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实践型教学方法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9):180-183. 

篇5

经历了十年的课程改革,我们惊讶地发现,多数地区、多数学校、多数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想象的那样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整体而言,课堂教学改革尚未取得实质性和根本性的进展。教学方法单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是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我们对“三维目标”的理解和把握还不够准确,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正常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学习方式没有多大改变,应试压力使语文教学脱离了正确轨道。东方教育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基本上还是沿袭着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以老师的灌输为主要教学方式、以牺牲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为代价的老路子。“少教多学”正是针对着课堂教学的这个痼疾而提出来的。“少教多学”是一个涉及到教学论深层次理念和策略的大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地去思考和研究。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运用“少教多学”的理念和策略,解决课堂教学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少教多学”作为一种教学思想,反映了人们对教与学的关系的深层次思考和对以往教学实践的反思,并且准确地概括出了当代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少教多学”触摸到了教学的核心问题――为谁而教?教什么?怎样教?“少教多学”呼吁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并为学生提供更具弹性的发挥空间,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做好准备。“少教多学”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思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培养上具有明显优势,同时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其重要性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

“少教多学”教学思想与我国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是一脉相承的,与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是一致的,是对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核心就是促成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让学生多学,自主地学、主动地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本质上讲,《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正是“少教多学”所追求的。或者说,《语文课程标准》所追求的,只有通过“少教多学”才能够实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完成这个任务的唯一途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因此,要给学生创设更多的学习条件,给学生更多的尊重与关怀,给学生充分的发现和质疑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更广阔的实践和展示的舞台,减少对学生的束缚和限制,真正实行“以学生为主体”,解放学生的学习“生产力”。做到这一点,最简单、最朴素、最实用的做法就是从“少教多学”做起,让学生行动起来,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去完善自己的能力结构,去实现自己的美丽梦想。

“少教多学”不是一个刻板的、凝固的教学模式。而是一种教育理念、教学思想;不是一个简单的操作方法,而是一种行为规范,甚至是一个行为警示。少教,不是教学行为、内容数量的减少,而是教得更好,教得更精,教得更加有效。多学,不是学习内容数量的简单增加,而是学得更主动,学得更科学,学得更有用。“少教多学”体现了课堂教学的科学发展观。

“‘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组,将本着针对性、科学性、系统性的原则,并在明确发展性、突出创造性、讲究自主性、注重实践性、强调结合性和体现兴趣性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及其他教育科研的常用方法开展研究与实验。

“‘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属于学科基础应用性研究。课题研究不是要创造出一个“教学模式”供大家去使用,而是希望所有参与这一研究活动的学校、教师,能从本地、本校、本班的实际出发,灵活地、恰当地处理“少教”与“多学”的关系,逐步形成一种新的教风和学风,真正落实“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促进课程改革沿着科学、健康的道路深入发展。

课题研究遵循面向基层、服务教学的宗旨,坚持以广大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在专家的带领和帮助下,开展有针对性的、能够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研究活动。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既是行动者,也是研究者;既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领导下,遵照相关的法规及管理办法开展活动。按照实施方案,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达成研究目标,逐级进行结题鉴定。总课题组之下,在条件成熟的省、市设立地区指导中心;在地区指导中心之下,吸纳条件成熟的学校为课题研究与实验学校。研究与实验学校可以在推荐的子课题项目中选择确定子课题项目,也可以在“少教多学”的总体框架内自设子课题项目,在履行申报、审批手续后。开始进行研究活动。课题组还将聘请一批具备相当研究能力和一定研究成果的优秀语文教研员和优秀语文教师担任课题研究员。

课题组欢迎有志于语文教学改革的学校及教师,积极参与到课题研究活动中来,为推进语文课程改革、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总课题组由景民教授任组长。总课题组设学术委员会,负责相关学术活动的指导和评价工作。总课题组秘书处设在首都师范大学《教育艺术》杂志社。如需课题资料,可与课题组秘书处联系。

秘书处负责人:刘桂英 办公电话:010-68980218/68980397

篇6

关键词:大学生;健美操;心理健康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调查于2011年7月完成。实验采取随机取样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为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2010级公共体育课修健美操的女生,由本人教学。对照组为选学其他项目的女生。

实验组:随机抽取选修有氧健身操一年以上的本院女大学生39人

对其参加学习前后用scl90量表进行测量

对照组:随机抽取选学其他体育项目的一年以上的女大学生39人

对其参加学习前后用scl90量表进行测量

1.2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查阅了现代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体育科学学科发展现状、体育运动训练与方法、全球化的文化动力、体育理论与方法等书籍,以及近十年与本研究有关的体育期刊、杂志、和中国期刊网、超星数字图书馆的相关文献。

1.2.2问卷调查法

运用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SCL-90,对随机抽取健美操班女生和选学其他项目班女生各39人进行心理健康测量,严格控制外界条件,问卷调查以集体纸笔、统一问卷的方式现场进行。进行比较分析,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以p0.05的水平为有统计学意义。

1.2.3数理统计法

运用方正怡和电脑及SPSS17.0软件对所调查的数据进行常规数理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2实验前两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特点与分析

在进行教学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各项心理健康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见表1)表明,在进行教学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的心理健康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两组大学生心理健康各指标在同一水平上。

2.3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较

为了检验健美操教学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对实验后组间心理健康指标进行差异性比较(见表2)。结果发现:实验组学生心理健康各指标得分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恐怖因子除外,两组差异显著(P<0.05)。这说明除了学生自身发展能引起变化外,实验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极大促进了其心理发展。

2.4健美操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的分析

2.4.1健美操运动对人际关系的调节功能

2.4.2健美操有助于高职大学生品格培养和完善

健美操对心理调适,可以帮助高职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自我,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

2.4.3健美操对抑郁、焦虑症状的调节功能

2.4.4健美操有助于高职大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创造

3 结论

有氧健美操运动能有效改善高职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等心理健康指标具有显著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武术 中学生 意志品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1.058

0 前言

武术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明,以其极高的健身价值和技击价值而流传至今。作为我国的优秀传统体育项目,武术也经常被引进到体育课中进行教学。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校本课程开发”的一系列崭新的课程理念,提倡学校要积极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对学生进行具有学校特色的教育。武术作为一种优秀的体育资源,具备进入学校,作为一种体育教材对学生进行运动教育的功能,其价值也不应只体现在其健身和技击的作用上,还应体现在其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上。因此,如何利用武术这一优秀的体育资源,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干预,是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体育工作者重视的一个课题。

本研究欲通过在体育校本课程教学中,采用武术作为教学内容,探讨“武术练习”提高中学生意志品质的作用进行研究,探讨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中学生意志品质的方法与途径,以期为体育教学改革和武术进校园提供实践的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被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研究者从教的福州市某中学体育校本课程“武术”班的学生共36名学生作为研究被试,其中男生27名,女生9名。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查阅了关于心理健康量表方面的专著,以了解心理健康测量的工具,为本研究的方法提供支持。在研究现状上,本研究以“意志品质”和“中学生”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查阅并下载了相关研究论文9篇,剔除与本研究相关度不大的研究论文5篇,对剩余的4篇进行重点的分析,以了解本领域的研究现状病确定本研究的选题。

1.2.2 实验法

(1)实验设计。采用前实验设计的单组前后测设计进行实验:前测――实验处理――后测。单组前后测设计是指在实验处理之前增加了一次前测,通过前测可以获得所抽取样本的初始水平或心理特征,再与单组后测结果进行比较,以分析实验处理效应的一种实验设计方法。①

(2)实验的过程方法。根据本实验的设计,在开始试验前,先采用研究量表,对实验班的被试学生进行一次意志品质的测量,把测量结果作为前测保存;在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武术教学实验后,再次采用同样的研究量表,对被试学生的意志品质进行测量,把测量结果作为后测保存。

(3)本研究的“武术练习”及其要求。本研究的“武术练习”是指:在体育课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师采用的武术教材进行课堂练习。本研究采用的教材为:武术基本功、五步拳和初级长拳。

为保证实验的效果,本研究要求教学实验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在进行武术的教学时,除了必要的准备活动外,不再进行其他的体育运动。在教学实验的运动量方面,由于教学过程带有实验的性质,因此,本实验班的教学采用每周三次课,共一个学期的教学时间,以保证实验效应的针对性。

1.2.3 量表法

量表法是心理学和教育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指采用现成的量表或自编量表,对研究被试的心理特征进行量化评价的一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②本研究采用现成的《中学生意志品质量表》作为研究工具,对研究被试的意志品质进行测量。《中学生意志品质量表》是李佑发2007年研制的,该量表包括四个维度: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性。

《中学生意志品质量表》共有36个条目,可用于中学生意志品质的测定,也可用于对运动员选材和心理技能训练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③该量表的结构效度较好,经研究者检验: 2/df = 1.52,CFI=.93,RMSEA=.04。

采用《中学生意志品质量表》,对被试学生于实验前和试验后分别进行了测量,两次测量共发放问卷72分,由于采用了当场填写,当场回收的方式,因此,实验前和试验后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100%。

1.2.4 数据统计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试验研究前后的数据进行差异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武术练习”教学实验前后被试学生意志品质的得分差异检验

运用SPSS13.0软件的作图功能,对试验前后被试学生意志品质得分的情况进行可视化,具体结果见图1。

从图1来看,实验后被试学生意志品质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坚持性、自制性的得分均高于试验前。为了分析被试学生意志品质得分的变化是否是由随机因素引起,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被试学生在武术练习教学实验前后,意志品质的得分进行差异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的检验结果看,学生的果断性、坚持性、自制性的前后得分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

2.2 武术练习提升中学生意志品质的效果分析

对试验效果的分析,一般采用效应量分析的方法。效应量是指干预手段对干预对象的干预效果的大小。为了分析本研究的“武术练习”提高被试中学生意志品质的效果,对被试学生的几次测量中存在显著差异的课堂管理维度与教学策略与技巧维度数据进行效应量的分析。具体分析结果如表2。

对效应量大小的分析,一般采用大规模、中等规模和小规模的评价形式进行,具体的依据为国际上对效应量分析所采用的标准。④根据评价标准,从表2可以看出,被试学生的意志品质,在“果断性”和“自制性”维度上的效应量都达到中等规模;在“坚持性”维度上,显示为大规模的效应量。表明武术练习对被试中学生意志品质的提升有较好的效果,在实践中有较好的意义。

2.3 “武术练习”提高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原因分析

武术项目作为中小学体育教材的可选内容,其存在的必然价值,就是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正向的意义。⑤根据本研究的结果,认为武术练习提高了中学生的意志品质,其原因分析如下:在进行武术的教学时,为了严格要求学生,教师会要求学生遵守一定的教学纪律和规章制度,体育教师的训练要求也必然是不折不扣的,保质保量地完成的,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按照教师的要求,克服在武术练习时的各种心理惰性,如:累了想休息、肌肉酸了坚持住、动作慢了要果断加快等,因此,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学生按照教师的上课要求和武术动作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本身就是一个人意志品质不断得到锻炼的过程。

特别是在坚持性和果断性方面,因为武术属于武术的范畴,因此,在练习时,必然有一些学生尚未掌握的动作,对于这些动作,体育教师就会要求学生加强训练,二在加强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必然要承受较大的生理负荷,必然要调动自身的意志,以克服生理惰性。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意志品质也将得到提高。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在体育运动中,采用武术作为运动载体,能有效培养运动者的意志品质,从而促进运动者的心理健康。

3.2 建议

作为一种有效的意志品质培养工具,武术具有独特的效果。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特别是在培养学生意志品质为主要目标的体育课中,可以把武术作为一个优秀和有效的教学内容。

注释

① 佟立纯,李四化.体育心理实验与测量指导手册[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6.

② (美)Jennifer Evans著.心理学研究要义[M].苏彦婕等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10:47.

③ 张力为,毛志雄.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第二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46.

篇8

【关键词】Choking;比赛失常;失误;压力;实验研究

On the Phenomenon of Choking in Athletic Competitions

LI Rui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44, Henan)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literature on the phenomenon of choking published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It analyzes the misunderstandings in the relations between choking and pressure, mal-performance in matches and faults, and also discusses the demerits of experimental study of choking, in hope of a tentative probe into the phenomenon of choking in sports competitions.

【Keywords】 choking, mal-performance, fault, pressure, experimental research

体育比赛中Choking现象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是由孟斐斯州立大学的一名硕士研究生Tippett完成的,在这个研究中,他第一次用Choking来描述成绩下降。〔1〕近年来,Choking现象业已引起国内运动心理学界研究者的热切关注,一些学者也做出了有益的探讨。如王进、魏瑶、胡桂英等学者先后撰写了《为什么到手的金牌会‘飞走’――竞赛中‘Choking’现象》、《压力下的‘Choking’――运动竞赛中努力的反常现象及相关因素》、《运动竞赛‘Choking’现象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研究》、《优秀运动员Choking现象的个案研究》等文献。在这些研究当中,其观点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基于对“Choking”这一概念的基本理解,笔者也对“Choking现象”作尝试性探讨。

1关于Choking现象

关于“Choking现象”的诠释性解说,目前国内体育心理学领域里的学者相继发表了近20篇论文。然而,总体来看,这些文章对“Choking现象”的解说不仅有其差异、难以统一,而且甚至抵牾。这里择其要者述之。如:“在压力条件下,一种习惯的运动执行过程发生衰变的现象”〔2〕 ;“ 竞赛中的‘Choking’是描述比赛关键时刻运动员的技术发生衰变的现象”〔3〕 ;“ 通常发生在比赛的关键时刻或重大比赛中,主要表现为运动员在压力增加的情况下发生了一些不该发生的失误导致运动成绩下降” 〔4〕;“运动心理学界将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技术发挥失常的现象称为 Choking 现象”等〔5〕。而大多数研究者对Choking现象概念解说回答认为是,“Choking现象”通常发生在“压力条件下”、“比赛的关键时刻”或“重大比赛中”。下面就上述几个问题作简要分述。

1.1“Choking现象”与压力

综合国内现有的体育竞赛Choking现象研究文献,总体来看,认为choking现象是在压力条件下产生的,并如图1所示的模式框架下展开论说,并将“压力”放在了choking现象产生的必然核心位置。这当然也有其合理性。那么choking现象全然是在压力条件下产生的?笔者对此问题同样存在疑问和困惑。如陈亚林、刘昌在《有关工作记忆的压力下Choking》文中指出,“当前对压力下‘Choking’的定义存在着一定的混乱,有些研究者对‘Choking’和压力下‘Choking’不做区分,导致很多对‘Choking’的定义实际上就是对压力下‘Choking’的定义”。〔6〕因此说, Choking和压力下Choking有着不同特质与涵义。在压力条件下会产生“Choking现象”,但是,同样存在不在压力条件下发生“Choking现象”。由上述引出图2模式。

如图2所示可以明了,研究Choking现象的重点应放在因素A、B、C……X上,其次是研究因素1、2、3……n。而现有的Choking现象分析大多研究因素1、2、3……n通过压力的作用导致Choking现象。那么,因素A、B、C……X直接导致成绩下降和因素1、2、3……n导致压力使成绩下降又可说明Choking现象的产生并不是单一的压力条件下的现象。而直接导致的比赛失常、失误(即“成绩下降”)也不能全然当做Choking现象产生的机制研究。如:自身技艺与对方差距、文化差异、“首次采用6-3-3 新赛制〔7〕、摄像机的影响〔8〕”等稳定因素;又如:“缺乏大赛的经验”、“比赛的高技术含量增加” 等因素。当然,有些因素既能产生压力,也能产生Choking现象,同样还能成为成绩下降的直接原因;不排除这三个因素群之间有交集的可能,也不排除A、B、C……X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或和压力的交互作用因素。

又如站在心理学研究理论中的“潜意识”层面上,弗洛伊德认为“过失不是无因而致的事件;乃是重要的心理活动;它们是两种意向(intention)同时引起――或相互干涉――的结果;它们是有意义的,这些意向中若有一个想要借牵制(hamper)另一个而得到发表(express),其本身便不得不先受一些阻力禁止它的活动。简单地说,一个倾向必须先受牵制,然后才能牵制其他倾向”。〔9〕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认为Choking现象的产生也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意向相互牵制所导致的结果?如在金牌的“诱惑”(temptation)下,主体从无意识中冒起的欲望(desire)和超我(Superego)对表现欲望的压抑(depression)等。从神经系统科学看,心理是脑的机能,脑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神经系统暂时性的功能丧失也会导致Choking现象,笔者在此便不作赘述。

综上所述,后续的研究应该对比赛中的“某一时刻”下的Choking现象心理状况和因素A、B、C……X与直接导致Choking现象因素投入更多的研究分析,这是Choking现象研究的“基石”。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讨论Choking现象的机制和要义。同样外界因素突变和自身心理突变共同导致了运动过程的突变,变化的因素也应成为分析研究的重点。

1.2Choking现象与比赛的关键时刻、重大比赛

学者徐晓斌在“压力条件下篮球运动员自信心与‘Choking’关系的研究”一文中所述“竞赛中的‘Choking’是描述比赛关键时刻运动员的技术发生衰变的现象”。那么比赛过程中什么时刻是关键时刻呢?笔者认为一名运动员在比赛中任何时刻都是关键时刻,那么,是否可以理解为“比赛中的某一时刻”运动员个体的意识执行过程中发生“窒息、阻塞”而导致的失误或运动成绩下降?而很多研究者一定程度上都在“重大比赛”中的“最后时刻”冥思苦想。“重大比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我们固然认为奥运会、世锦赛等这样的国际比赛是重大比赛,但对于不同层次的运动员来说,参与者主体就会对不同层次的比赛有着不同的认识。那么,可能一场区队比赛就有着重大的意义,也可以称之为重大比赛。正如胡塞尔所言“不同的认知主体对同一个认知客体就必然因由于认知经验不同而影响着认知主体的意向性不同”。〔10〕Choking现象可以是发生在任何层次的体育竞赛中,也可以发生在不同层次的运动员比赛时。但大多数研究者在选择研究对象时,多以选择一些较高层次的重大赛事和较为突出运动员作为个案研究,当然也有其合理与重要性。作为研究者要多面研究Choking现象产生机制和要义,如果将Choking现象的前提情境定位在“重大比赛中的最后比赛的关键时刻”,那么就很容易混淆研究范围和对象了。

2Choking现象与比赛失常、失误

就其比赛“失常”、“失误”和Choking现象之间的关系,在这里还是要先举两例个案,以更有助于解释。如“优秀运动员Choking现象的个案研究”:“S(指受研究的优秀运动员)平时的训练状态和训练成绩都说明其专项技能已达到较高水平,可在重大的全国赛中却屡屡败北,这种现象正是Choking 现象。” 〔11〕另“运用Choking理论分析中国男子体操队在第28届奥运会上失误的原因”:“中国男子体操队在第28 届奥运会上发生了一些不该发生的‘失误’。从心理学的观点分析是一种心理现象,通常称为‘Choking’现象。”〔12〕这两篇文献均是将比赛“失常”和“失误”等同于Choking现象来研究。如王进所言,自然因素、生理因素等非心理因素,都有可能导致比赛失常和失误,而“Choking”是一种心理现象。从上文笔者所述概念中不难看出 Choking 现象表现是比赛过程中的某一时刻“突变”现象,只有这样的某一时刻才能和Choking现象的“特质”相符,即“噎、堵住、窒息、阻塞”。并且,影响运动员在比赛中某一时刻产生Choking现象的情境因素应该是“突变”的、不可预知的、共时性的。可预知的、稳定性的因素不能当做导致或产生Choking现象的机制与要义,那么假定可预知的、稳定性的因素,其应该是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和赛场心理干预等其它研究的范畴。那么,比赛的失常、失误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既可是历时性的与历史遗留因素,也可是突发性因素。诚然,比赛失常、失误现象包括Choking现象,但比赛失常、失误不一定是发生Choking现象。如果研究者将一般意义上的比赛失常、失误不加区分地等同于Choking现象研究,是否偏离了关于Choking现象质的规定性研究?

3Choking现象与实验研究

首先笔者就Choking现象的研究并不反对使用“科学”(science)方法研究,甚至一部分研究内容必须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这当然有其合理性。要问实验研究是Choking现象的最佳研究方法吗?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实验研究法对Choking现象研究有哪些不合理之处呢?下文作以简要辨析概述。

试验研究方法在自然科学领域内的有效实施并无多大困难。由于Choking现象涉及到的是复杂的心理活动,那么,所研究的内容是否都可以、是否都能够成为量化数据?由于精神与情感所表现的内容、性质是个体的、还没有或不能外化为可被科学研究者视为“事实”,因而在本质上则是显其“主观性(individualistic subjectivity)”。〔13〕关于在体育比赛者的Choking现象动机等的精细把握上,社会“科学”(sciences)定性研究可以较好地研究Choking现象主观性和动态性。胡塞尔指出:“‘现象’不仅仅只是包括那些自然和物理性的‘东西’,而且还应包括那些被他称之为‘观念性的(idealistic)’如逻辑、数学、科学理论、价值、各种观念、种种想象和情感等‘东西’。这些东西虽不能直接被感知,但可以被人所意会。”〔14〕那么体育竞赛中Choking现象作为产生在体育比赛中的复杂的心理现象,不能全然按照行为主义的“SOR”模式化研究。更何况很多心理活动无法被量化,譬如无意识欲望和神经递质变化,是不能用等级评分的。再者,运动员在比赛关键时刻的精神紧张度、思维变化、现场情景等在实验室里是无法得到复制的;Choking现象产生的背景在实验室中也是无法重现的,更何况不同环境下产生Choking现象机制也不尽相同,研究所得结论也不尽相同,那么实验研究的结论信度就相当低了。如《青少年运动员Choking现象心理机制的实验研究》一文,文章最后也指出了在“实验操作下的压力和真正比赛中的压力有着差异”的异议。〔14〕如果靠情景再现设计、增加压力等方法人为性是不能制造出来二次一致性,那么实验的效度就值得怀疑。

综上所述,学术界应该对Choking现象的研究方法进行思考和讨论,尽量摒弃一些无效的研究方法,使得Choking现象的研究更具有针对性,研究的信度和效度更高。那么研究中使用何种方法研究,就只能依靠“综合处理”,综合研究者自己根据研究的对象、内容、本质属性等来确定不同的研究方法。

4后记

正如马克思所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阶段,都是对前一阶段的否定,同时它自身也被后一阶段再否定。这种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才推动了事物向着更新的方向前进。研究也是如此。体育竞赛是由参与“人”的特殊性,决定了体育心理学研究在“总科学”的要求下做着艰难地探索性工作。我国正处于由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发展时期,体育学术界加大对体育心理学研究力度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王进.运动心理学关注的热点问题:竞赛中的 Choking 现象〔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5,13(5).

〔2〕 王进解读“反胜为败”的现象:一个“Choking”过程理论〔J〕.心理学报, 2004,36(5) .

〔3〕 徐晓斌.压力条件下篮球运动员自信心与“Choking”关系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

〔4〕 胡桂英,许百华,许琦.青少年篮球运动员“Choking”心理机制的实验研究〔J〕.体育科学,2008,(3) .

〔5〕 王进.压力下的“Choking”运动竞赛中努力的反常现象及相关因素〔J〕.体育科学,2005,(3).

〔6〕陈亚林,刘昌在.有关工作记忆的压力下“Choking” 〔J〕.心理科学进展,2009,(8).

〔7〕 高红艳,王进.运用“Choking”理论分析中国男子体操队在第28届奥运会上失误的原因〔J〕.中国体育科技,2006,6(6).

〔8〕 刘运洲,张忠秋.竞赛中的Choking现象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9).

〔9〕 〔奥〕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引论〔M〕 .上海:商务印书馆.

〔10〕 王邦虎.论现象学方法论对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J〕.学术研究,1997,(8) .

〔11〕 胡桂英,王进,许百华,优秀运动员Choking现象的个案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6,(4).

〔12〕 高红艳,王进.我国体操运动员“Choking”体验及归因的调查〔J〕.体育科学,2009,(4).

篇9

关键词:足球专修 教学模式 实验比较 发现式 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6-136-02

从学习论的角度来看,学生的学习可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大类,“接受学习”的主要特点是学习的全部内容或多或少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习者,不涉及学习者任何独立的发现和思考,只须将所学习的内容消化、吸收,并储存起来,以便再现和运用,这种传统式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合足球专修学生的教学;而“发现学习”则不同,主要特点是为学习者提供有关线索,由学习者自己根据线索去独立发现问题,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他们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足球技术教学中,应把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首位。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我们对湖北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02级专修男生16人进行了4个学期、3个阶段的教学实验。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

2.问卷调查法。对湖北大学体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江汉大学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湖北师范学院体育系等20所院校进行可行性问卷调查。调查教授14人,副教授29人,讲师35人,助教16人名,共发出问卷表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4份,回收有效率为94%。

3.实验法。

(1)将体育系16名专修男生随机分成人数相等的二组:即实验组8人,对照组8人。二组学生在入校前均未受过专业足球训练,实验前对二组学生进行了基本技术和身体素质测试,无明显差异。对照组和实验组处于同一水平,样本有效。

(2)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实验组运用“发现式教学模式”进行4个学期、3个阶段的教学实验。首先对实验组学生提出目标要求:即实验结束时须达到或超过二级运动员水平和国家二级裁判员。

(3)第一阶段:(108学时)。基础训练阶段:任务是检查自我,设计自我,建立目标。以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训练为主以及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教师指导占80%。

(4)第二阶段:(216学时)。专业技术提高阶段:任务是塑造自我,充实自我。在此阶段学生大量学习掌握各种技术类型的动作,着手具备基本的独立从事足球运动科学研究的能力。教师指导占50%。

(5)第三阶段:(108学时)。考核,评定:任务是发挥自我,表现自我。由教研室组织专家依据评分规则制定测验标准,对学生比赛能力和裁判能力进行考核,同时评定其技术等级。并对学生整个实验过程中的观察记录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6)教学实验的监控。按照实验设计方案,针对各阶段的任务与要求,安排教学与训练的步骤,并及时检查各步骤的完成情况,以保证各个环节与步骤的有机联系和实验效果。在实施教学实验过程中排除不利因素和干扰,及时纠正和指导学生在各阶段对自己掌握技术环节的不足和偏差,帮助其完成各阶段任务。

二、结果与分析

1.足球专修课教学模式改革的可行性分析。目前,我们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修课程设置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十几年不变,已无法适应中等专业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从问卷调查显示(见表1),在所调查学校中有79.8%是沿用或部分沿用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94.7%的人一致认为非常有必要对现行的专修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为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创造性,发挥学生的能力,给予学生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扩大掌握知识、技能的范围,要求学生按规定达到二级运动员标准和二级裁判员,获得此项支持率达90.6%;在足球专修内容的定向方面,有92.5%的人认为应以提高综合能力为主,近乎60%的人认为以“三基”教学为主,笔者认为教学无论朝哪个方向发展都离不开“三基本”。调查结果与我们实验设计的目的一致,此试验可行。

2.足球专修课教学模式学习效果的整体性分析。我们采用两种不同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是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验组运用“发现式教学模式”:即“发现自我、设计自我、发展自我”,进行教学实验。

(1)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双向分析。在4个学期、3个阶段的教学实验过程中,我们对两组学生的早操,训练的出勤情况进行了统计(见表2)。

从早操和训练课的出勤情况看,实验组的学生早操出勤率经检验P

训练课的出勤P>0.05,无差异。但从平时对两组学生上课的观察记录看,实验组的学生在2、3阶段的训练课上表现出勤学苦练,团结协作,积极热情;对技术问题,勤于思考,主动提问;而对照组的学生在训练课上积极性和主动性略有不足,除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外,较少有人再练其他内容。之所以如此,我们认为实验组的学生主体目标明确,竞争意识强,表现出学习积极主动。

(2)素质测试效果的单向分析。依据足球项目的特点,经过专家论证,确定了对足球教学与训练直接相关的3项内容作为专修学生身体素质测试指标。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前身体素质无差异,在两种教学模式的控制下,经过4个学期、3个阶段的教学实验后,经达标测试,两组学生身体素质均有较大幅度提高,除了引体向上实验前后无差异,实验后两组之间也无差异(说明上肢力量练习抓的不够),其他内容经t检验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3)技评和等级达标成绩效果的递进式论证。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实施不同教学模式,经过3个阶段的教学实验,实验组学生无论从掌握的动作难度、数量、技评成绩和等级达标上均优与对照组,实验组通过等级达标7人,达到87.5%,对照组通过等级4人,占50%。两组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

(4)学生能力效果的多元式跨越。在整个教学实验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始终围绕目标要求设计自己的训练计划和上课的内容,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不断修改和充实完善。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思维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裁判能力主要对学生传授足球竞赛规则知识,培养学生组织比赛和实际应用的能力。即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分别在期中和期末组织足球比赛活动,提高实践能力。比赛能力主要是通过教学比赛,使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比赛的情景,在此情景中充分表现自我,了解自己实际掌握动作技术的水平。从两组学生能力测试指标看,实验组学生在比赛能力方面的平均分是86.32,而对照组的平均分是80.24,P0.05)无差异。

三、结论

1.新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模式的改革,符合足球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满足于学生的求知欲,对不同性格特征和个体差异的学生因材施教,使教学更有针对性,能使学生认识自我、展示自我、发挥自己的能力。

2.新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许多不足之处。它体现了足球教学指导思想内容方法的一系列改革,体现了教学方法将从“灌输型”向学生“自主型”转化,体现了主体性和现代性的特征。

3.从实验结果表明,新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知识结构,技能和能力结构培养、个性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开发,比赛能力和自学互助能力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作用。因此,新的教学模式具有可行性和较好的实用价值。

4.“发现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关键在于“发现自我,制定目标”,也就是学生要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不足和长处,制定一个经过努力而能达到的奋斗目标;再就是保证三个阶段各阶段任务的完成,否则将会影响总目标任务的完成。

参考文献:

1.邹师.体育教学模式分类及其应用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3):29-32

2.毛振明,吴键,马铮.体育教学模式论[[J].体育科学,1998(6):5-7

3.吴志超,刘绍曾,曲宗湖.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4.陆亨伯,李建设,刘健.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2(3):38-39

5.侯恩毅,陈章云.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应成为体育教学研究的一个方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4):51-56

6.林克明,董胜利,徐虎泼,等.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发展对策的研究[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7.袁艳春,朴哲松.试论创新型体育教师具备的能力[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湖北黄石 435002)

篇10

【关键词】大课间体育活动模式 学生 学生体质健康 策略研究

1.研究目的

1.1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思想,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1.2对我校现有的“体育大课间活动”项目进行科学的筛选和设计。

1.3对我校“体育大课间活动”场地与器材的要求与合理利用。

1.4对我校“体育大课间活动”安全措施的制定与可行性分析。

1.5研究制定适合我校“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新模式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收集研究国内外有关国家体育教学文化生活的文献资料,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争取在现有研究水平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提高。

2.2问卷调查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生和其他任课教师进行调查:现阶段体育大课间活动对学生造成的一些消极和积极影响,同时了解学生所喜欢的活动项目,为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做好准备。

2.3数理分析法:对前面的调查案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从不同角度分析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从中找出解决的方法,制定和实施新的体育大课间活动方案。

2.4对比实验法:以本校实验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对学生阶段测试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对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主要因素进行深入剖析,查找原因,不断反思与校正,不断优化活动实施目标与方案,不断提高实践活动的效益,进一步改进和优化体育大课间活动方案,撰写阶段研究报告。

2.5经验总结法:在实践与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积累材料,总结有效措施,找出有效提高农村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 国家政策是充分利用大课间活动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健康发展的前提保障

国家教育司杨贵仁司长在开幕式上发表了《认真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讲话,再次重申中小学生每天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并要求全国各地都要认真地贯彻落实。中国学校体育研究会理事长宋尽贤也强调指出:落实中小学每天大课间体育活动是我们今后一个相当长时间内学校体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3.2丰富的物质、和谐的社会人文环境,是推动大课间活动模式的开展、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健康发展的坚强后盾“以人为本”是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就是秉承这种理念。让学生经常参加各项体育锻炼,不仅能使同学们身体健康、体魄强壮,具有更强的意志和上进心;还能使同学们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具有开阔的视野,富有合作精神和创造力,为他们将来成为祖国栋梁奠定基础。

3.3浓烈的体育运动氛围是利用大课间活动模式,是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健康发展的动力

首先,秉着理论先于实践的原则,华侨初级中学根据自身学校自身的办学特点和特色,成立了以体育科组的全体老师为成员的专门研究小组,探索适合学校开展的大课间活动模式和活动的内容等。

其次,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大胆创新。不拘泥于传统的课间操模式,引用诸多时尚的,深受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如篮球、毽球、竹竿舞、打跳舞、功夫扇、拳操、活力健身操、踏板车、轮滑、滑板车等项目。

3.4家庭观念的更新,家长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增强,也从侧面为大课间活动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健康发展和提升起到了带动作用。

3.5教师素质的提升是充分利用大课间活动促进学生体能素质健康发展的关键性基础

4.结论与建议

从政策的大力支持、社会人文环境和物质环境的良好、学校浓郁的体育锻炼氛围、家庭观念的积极影响、教师素质的与时俱进、学生需求的与日俱增这几个方面的具体论述,更完备地说明了充分利用大课间活动促进学生体能素质健康的实践是能取得成功的。基于已有的现实基础,再结合研究目的利用大课间活动促进学生体能素质健康,为大课间活动开展更加顺利,仍有许多问题尚需深入探究。提出以下建议:

4.1 更深入的分析国家政策,更坚决地把政策内容落实到实处。

4.2 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更大的社会影响力,使社会大环境更利于大课间活动的开展。

4.3 进一步强化学校体育锻炼氛围,构建完善的学校大课间活动的管理机制和管理体系。

4.4 加大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让参与体育锻炼的思想更深入家庭观念中。

4.5 持续不断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并且可以开发以大课间活动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

4.6 始终以学生的需求为基点,使越来越多地学生从大课间活动中获得他们所想要的。

【参考文献】

[1]季钢,侯令忠,《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中学实施中的问题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周传尧,影响《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的因素分析[A],体质研究与健康促进论文集[C],2006年

[3]杨军,主编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 [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3月

[4]肖明,主编《哲学原理》[M] 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11月第二版

[5]张厚粲,主编《心理学》[M]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2年2月第一版

[6]毛振明 、杜晓红 、于素梅 《体育与健康》[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