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的起源范文
时间:2023-11-17 17:46: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精神的起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精神科病人;住院期间;不良情绪;护理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68-02
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常常会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这种负性情绪对疾病的转归及其回归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等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防范风险的能力是摆在护理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精神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情绪不稳定时,他们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加之受精神症状的影响,容易出现冲动、自伤、伤人、毁物等行为[1]。本文从护理角度对 113 名精神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 8月~2013年12月于我院精神科住院的出现情绪波动的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79例( 52.7%),女71例( 47.3%) 。70例( 46.7% )精神分裂症患者,53例( 35.5%)情感性精精神障碍患者,10例( 6.7%)神经症患者,7例( 4.4 % )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5例( 3.3% )分裂样精神病患者,3例(2.2%)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3例( 2.2%)癔症患者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所选150例出现情绪波动的精神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调查情绪波动病人的心理状态及引发原因
2 病人住院期间常出现的心理问题
精神科病人住院期间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即包括正常的心理反应,也包括病态的心理反应。本文对对150例住院患者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发现患者存在的主要不良心理问题为:悲观(79%)、自卑(55.16%)、缺乏自信心(50.12%)、担心原有疾病复发(18%)、害怕出现药物副反应(21%)。相关研究人员对104名精神病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70%的患者不喜欢统一印制的精神病样住院病服,而喜欢颜色较浅的病服、谈吐文雅及整洁大方的护士形象,他们希望得到理解和尊重,56%的住院患者感觉医院生活寂寞、无聊、单调、不自由[2]
3 结果
3.1 患者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
(1) 疾病因素:精神病患者的自知力不全或者无自知力,受妄想、幻觉支配,过于抑郁、兴奋,对疾病的认识不够,导致活动、意志、行为、情感、认知等方面的障碍。经常出现拒绝治疗、外走、毁物、伤人、冲动、自杀、自伤等诸多安全问题
(2) 环境因素:医院精神科的病房主要是半封闭或者封闭式管理,会使患者产生无自由感,引发负性情绪,家属在节假日期间的探视量会增加,无形中会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分散护士的注意力,不易发现患者的微妙心理变化,家属探视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变化,另外也增加了无人探视患者思念亲人的感觉,这些应激因素会严重影响心态较差患者的情绪,直接导致负性情绪的产生[3]
(3)社会心理因素:部分患者觉得自己患有精神病很自卑,认为是一种耻辱,尤其是中年患者恰逢多事之秋,探秘需要面临社会、家庭的双重压力和责任,恢复自知力后,要重新面对社会及家庭生活中的各项问题,例如经济、工作、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会影响患者的情绪。随着社会发展,女性所处的社会地位及扮演的角色也在逐渐变化,这也是影响患者情绪的主要因素[4]
3.2 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⑴开展心理诱导:普及健康教育知识,帮助患者正确对待和认识病态行为,正确认识和对待家庭、社会关系,采用移情法辅助治疗悲观患者,协助患者总结出产生不良心理的原因及规律,并启发他们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⑵加强鼓励和心理支持:关心、尊重、支持患者,帮助他们正确处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利用成功病例正确引导病人,并配合以音乐治疗,使患者积极面对生活
⑶强化安全监护:特别注意抑郁症患者,住院期间精神病患者容易出现自杀倾向,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夜轻昼重,所以精神科的每一名护理人员均应加强病房巡视,重视心理护理,有针对性的制定监护方案,及时发现并消除患者的消极、悲观等不良情绪[3]
⑷及时施行心理危机干预:通常情况下,心理危机主要指人们所处社会或者生活环境遇到突发危险,以及在实现生活中追求自己的目标时遇到一系列难以克服的困难而出现的一种心理压力。为了及早地消除患者的这种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心理危机干预措施,干预否认应付、退缩及适应性等行为,帮助患者提高认识,使他们接受自己的患者身份,避免受到刺激,尊重病人的个人人格,体谅他们的不良心理状态,给予热情帮助;引导迟钝性应付行为患者正确认识自己存在的人生价值,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加强防范避免发生意外事故,真正帮助患者解决出现的不良心理问题,促进早日康复。
结语
精神科病人在住院期间极易出现不良情绪,发生出走、毁物、伤人、自伤、冲动等不良行为,重视病人的自我感受不能力,分析情绪不稳定原因,实施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明显降低或减轻不良期许及不良心理行为发生的几率,消除影响护理安全的隐患,使患者由懦弱转变为坚强,由消沉转变为积极向上,由盲目变为自觉,以积极的心态主动接受治疗,进而保障精神科病人住院期间的身心安全。
参考文献:
[1]郭莉新. 恢复期精神病人的护理干预[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29:242.
[2]潘胜茂,周英,朱元福,林建葵,赵春阳,卢凤华. 精神疾病病人首次住院的心理体验[J]. 护理研究,2013,17:1692-1693.
篇2
“医乃仁术”、“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是医学起源的初衷,也是医学大师对医学深遂内涵的理解和感晤。西方医学快速发展,尤其是^类进入20世纪以后,西方医学各学科获得突飞猛进的进步。医学在进步,医学科学的分科越来越细、医学技术越来越高超、医疗仪器越来越精密,现代医学的发达使许多人坚信医学可以消除一切病痛。然而,现代医学的先进并没有达到让所有患者的医疗感受更好,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人们对医疗活动的抱怨和指责也越来越多。医学到底怎么了?医学不是为人服务的科学吗?医学不是科学中最具有人文精神的门类之一吗?当我们深究这些问题时,发现近代以来机械唯物主义成为医务工作者的主要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认为人像机器一样是由各种零部件组装起来的,而治疗病人的疾病就像修理机器。20世纪大量有识之士呼吁人类的医学模式应为生物一__一心理一一社会,但这一模式并没有在实践中真正贯彻和实现。随着现代高精尖医疗设备在诊断与治疗过程中的大量运用,医生与患者之间增加了机器这个第三者,使医生与患者之间多了一道屏障,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越来越少,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医生对待患者的态度也越来越冷漠。在医学“技术化”、“市场化”、“功利化”的今天,医学出现“非人陛化倾向”,医学与人文的距离不断拉大。医患双方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医生在诊治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使医疗行为被认为是医生单方面的行为,而患者的情感、医疗感受、心理状态等常常被忽略,医学出现了人文精神的失落。医学需要人文精神,医学工作者必须具备人文精神,医学人文精神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医学人文精神是人文精神在医学领域的表现,是在医疗活动中对人生命的关注、人的生存质量的提高、人的情感的关切、人的心灵的安慰和人的发展的考量,其出发点是“人”,其核心是“以人为本”[11。医务人员的医学人文精神是通过医务人员对医学科学、医学职业的理解、医学态度、医学行为等体现出来。故医学人文精神的认知包括对医学为什么需要人文精神、为什么要提倡和坚守医学人文精神、提倡和坚守什么样的医学人文精神几个方面。对医学人文精神的认知是对医学人文价值的理解与把握,也是践行医学人文精神的前提。医学生是未来医疗活动的主体,医学生对医学人文精神的理解、把握关系到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关系到医学的目的的实现与未来医学体系的建立。因此了解医学生关于医学人文精神的认知情况是我们进行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前提和基础。对医科大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认知进行调查研究,旨在进一步了解医科大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认知状况,以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对象
以广东医学院2007、2008、2009级临床、护理两个专业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
2.2方法
2.2.1问卷设计
①医学需要人文精神的必要性,主要调查医学生对医疗行业和医疗活动的理解,设计的问卷项目为:选择医学专业的原因、对医学专业的理解、对医学科学的认识、对医学职业的看法。②如何培育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调查医学生对医学人文知识的重视程度,设计问卷的项目为:在大学期间应学习哪些知识、合格的医务人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临床上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③提倡和坚守什么样的医学人文精神,调查医学生对医学人文精神的认知情况,设计问卷的项目为:医学生对医学人文精神的了解程度、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临床最需要医学人文精神的人员。
2.2.2采用问卷调查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及与部分学生的座谈隋况,设计了调查问卷。以打印文本的方式开展了正式调查,问卷调查表采用统一指导语,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及时收回,进行统计处理。调查表发放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72份,回收率94.4%。
3结果与分析
3.1医学生对医疗行业和医疗活动的理解情况
对医疗行业和医学专业的理解和认识会影响学生对医学人文精神的认知。在学生选择报考医学专业的原因中,61%是因为没有选择的余地或是父母的心愿或是一时的冲动所至,39%是自己的理想。在对医学专业的认识上,大部分学生考虑的是个人的利益因素,认为医学行业是待遇高、较稳定的职业,也有39%的同学认为医学职业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医学学科的认知上,97%学生认识到医学是自然科学,45%的同学认为医学是一种技术,而只有17%的同学认识到医学具有人文特点。在对医学研究和发展的目的的认识上,80%以上的同学认识到医学是治疗疾病、减轻病人病痛和延长寿命的目的,但只有21%的同学认为医学发展是为实现人类的终极关怀,最终达到人的自由。从以上可知,大部分医学生有明确的医学专业思想,但也有许多医学生专业思想不牢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有些学生受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过分看重医学专业的经济功能,对医学专业态度过分功利性。救死扶伤不仅仅是医学的科学功能体现,还是医学的人文性质体现。医学本质上可以说是人道主义事业,而医务工作者也首先应是一个人道主义者。本次调查发现医学生对医学的人道主义性质欠缺认识,有的根本没有意识到医学的人道主义功能,没有意识到医学科学既有探索科学真理、减轻病痛、治疗疾病的功能,还有挽救生命、关心人类健康、尊重人类的人格和尊严的人道主义价值。
3.2医学生对医学人文知识的重视程度情况
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是通过对医学人文知识的学习和体悟,内化为医务人员的品格、素养、价值观,表现为人的语言、行为、精神气质。医学生对医学人文学科和知识的重视程度会影响其对医学人文精神的认知。通过调查发现48%的学生认为作为医学生学好医学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就可以了,35%的学生认为医学生除了要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学习相关的文、史、哲知识,5%的学生认为医学生要专业知识和文、史、哲知识并重。调查学生对于21世纪的医务人员就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方面,95%的学生认为要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24%的学生认为医务人员应具有关心与关注病人的生命与健康、病人的权利和需求、人格和尊严等人文精神。关于提高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的途径的调查中,46%的学生认为应通过医学人文课程的学习,22%的学生认为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13%的学生认为通过塑造洋溢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培养,21%的学生认为通过见习、实习等社会实践中培养。大部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较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培训,对文、史、哲知识的学习和体悟不够。而在提高医学人文素质的途径中,46%的学生认为应通过医学人文课程的学习来提高,这与之前的认识产生矛盾,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当代大学生的矛盾心理和浮躁作风。他们从理性上认识到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和文、史、哲知识可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但在功利主义思想影响下,却对专业课和非专业课予以两种截然不同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这在客观上增加了在校大学生对医学人文精神理解和培养的难度。在大学生毕业之后,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被交到了社会和工作单位,这就需要社会建立培育医务人员人文精神的体制和机制,从而使医学真正成为一门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学科。
3.3医学生对医学人文精神的直接认知
经过调查发现,95%的学生对医学人文精神并不了解,只有5%的学生对医学人文精神有较清楚的理解。大部分学生认识到医学人文精神包含有敬畏生命、关爱生命、感悟生命真谛、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尊重患者权利、尊重患者人格和尊严、达到人类自由这些内容,但也有54%的学生认为患者是疾病的载体,医生治疗患者的疾病属于医学人文精神的体现。32%的学生认为在临床上医务人员所诊疗对象是有病的人,而68%的学生认为是人得的病。在调查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中,98%的同学认为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会影响,45%的同学认为患者的情绪和心情,而认为医务人员对病人的态度、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程度、医院的就医环境影响疗效的同学分别占209/o、23%、18%。医学具有人文特性在于医学研究对象的是人,医务人员工作的对象是人的生命。维也纳医学教授诺瑟格尔(HerrmanNothnage1)指出,“医学治疗的是有病的人而不是病”。美国霍普斯金大学医学教授鲁宾森(GeorgeCanbyBobinson)在其著作{ThePatientasaPerson}中告诫医学界不能以“科学的满足”取代“人类的满足”,要求医生“把病人作一个整体来治疗”乔治亚医学教授休斯顿(WilliamHouston)认为是否尊重患者心理感受,是“医生区别于兽医之所在”。因此正如杜治政认为,医学教育应该实现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每一位医学生具有“善”的理念,让“关爱病人”成为每位医学生的基本人文价值观念。医学高等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具有精湛医术的专业人才,而首先是培养其成为“人”。“做人”是最根本的、最重要的。综上所述,医科大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培育任务艰巨,医学人文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篇3
关键词:语文;人文教育;溯源;发展
教育可理解为一种价值观引导下的活动,围绕这种价值观展开的教学活动才更有意义,固然,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极为重要,但这背后以怎样的精神来推动才是核心。
一、人文精神――我国传统文化的根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先秦时期形成的内涵深厚的人文精神是中国古代人文精神形成的标志,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时代的社会主流文化的主题精神,人文精神的内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它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纵观中国传统文化,早在西周时期就已有人文精神的存在,周人在对夏商以来统治技巧总结的基础上,将目光由“天”转向“人”。到春秋战国时代,管子率先提出“修旧法,顺民心”。至孔子时对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他所讲的“仁者爱人”是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更是为后世“以德治国”的正统思想奠定了基础。
就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先秦时期的思想较多保函了人文精神的精髓,其具体表现在“以人为贵”、“以人为本”和“仁者爱人”的思想之中,分别从不同程度上肯定了人的价值。到了汉代,“德治”、“仁政”的思想更被用作为政治方针,成为规范人们言行的社会法则。唐代更是注重文人的素质和修养,丰富了封建的正统思想。总体上,人文精神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始终是朝着进步的方向发展着。
二、道德至上――我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特质
中国人文精神的崛起源于对神的崇拜逐步削弱及对天命的怀疑。那么,在神鬼受到怀疑之后,究竟由什么来指导人事,决定国家的命运呢?这就是“德”。
德作为一个政治范畴和道德范畴出现在周代,周人在分析其取胜的原因时,认为是周王用德,所以得到“天”的任命。周人因此提出了“敬德保民”的思想。而后统治者为了维护其自身的统治,将道德问题与政治问题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德的权限进一步扩大化。除政治领域外,道德在文学和经济领域也具有相当高的力量和权威。
文学方面,隋唐的古文运动明确打出了“文以载道”的旗号,将道德与文学的关系界定为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在道德与经济的关系上,认为道德高于经济。基于此,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的认识基本上局限于人自身道德的完善,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在于对自身道德本质的修养和践行。后林语堂指出,中国的人文主义有三个要素:其一是对于人生目的与真义有公正的认识;其二是强调个人的行为要以此目的为指归;其三是认为达到这一目的的方法,在于明理。至此,人文精神与道德至上的结合,就产生了道德的理想主义。无论对社会,还是对个人,道德都是一种“绝对命令”,具有最高的价值,这正是传统文化的特征所在。
三、人文教育与语文教学
对比传统人文精神更强调人的集体利益,当前的人文精神有更广泛的内涵。在人文教育日益引起重视的今天,人文精神的培养已进入课堂,语文课程作为最具有人文性质的科目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人文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将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①人文教育的根本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做人。人文教育的过程,即是让学生学习和内化为一个人所应该具备的人文素质的过程。
(一)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以人为本的理念是语文课程人文性的根本标志。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和语文素养的获得是他人无法替代的,所以语文课程以学生的主体存在为出发点,尊重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肯定学生自身的价值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核心。
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体,语文教学是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只有在课堂中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给学生以自由的思维空间,才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这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其次,要善于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同时,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平衡语文知识与学生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知识是科学理性的基础,没有知识就无法准确地认识事物并对客观事物进行正确的判断与推理。语文知识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传授语文新知识,其目的是有效提升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以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语文能力,从而更好的指导语文实践。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使用常用工具书搜集和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使其能够利用所占有的资料对文学作品加以分析,从而领会作品的思想内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获得需要谋求语文知识和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关系的平衡,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不能顾此失彼。
(三)通过语文学习实现自我,完善个性发展
德国心理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谓教育,正在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教师通过语文教学,不仅是直观的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还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唤醒学生的生命感和价值感,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从而使其个性能够得到健康发展,这是语文课程人文性的最高体现。
不仅如此,语文人文教育还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批判和反思的能力,使学生建立对自然和社会的理性认识,形成健全的人格。
总而言之,纵观我国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从其产生及发展的过程中来看,都体现出了鲜明的特征,就是关注人的生命和价值。可以说它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日益丰富的今天,人文精神又被赋予了更新的更高的内涵,这既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也是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参考文献:
[1]朱汉民.人文教育的审思[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2]高焕祥.人文教育:理念与实践[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篇4
[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11—0024—02
在时下所能见到的大多数人文工具词典中,仍查不到“人文精神”这一词条,尽管在相关实践中已被运用了20年。它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文学与文化批评领域,由于其内涵的深度和广度及其当前针对性,继而成为学术界和思想理论界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从它产生的时代背景看,适逢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的一次前所未有的重大转型期,在这一过程中曾出现了普遍的价值失落、文化失范、道德失度等状况,这成为提出“人文精神”的现实起源。而它的被提出,也正是以期实现对这种丧失的有效救赎。
“人文精神”概念一经提出,便经历了一个由思想表述、理论规约到疏理其学术前史的发展过程。纵观这一轨迹,其含义彰显于以下几个层面。
第一,作为一种“意义领域”(相对于后现论的“无意义”而言),它指人对自身命运的理解与把握,是对人的价值、尊严、权力,亦即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着眼于对人类的命运与归宿、痛苦与解脱、幸福与追求的沉思。
第二,它是对人之为人所持有的文化教养的珍视,是对建立于个体精神原则基础上的人的尊严、人的感性生活、特别是个体的人自由地运用其理性的权力的珍视,也是对建立在教养有素基础上的每一个人在情感和意志方面自由发展的珍视。其中每一层次都包含并体现着人的永恒追求,且具有超越当下而展示人类精神文明发展前景的意义。
第三,是对人之为人的一种理论阐释和实践规范,包括对人的精神和价值追求的理论提升。它由历史发展积淀而来,又渗透于民族整体意识和行为方式之中,是世代相传的、不断流动的、处于不断重建的有生命力的文化精神意识,其生命力
在于它与现时的结合上。
第四,对人的“存在”的思考,对生存意义的终极关怀与追问。这些由不同论者所给定的含义,既有相同取向,又有相异角度。但它们共同构成了对“人文精神”的全面阐释和界定。
无论何时何地,教育的发展首先建立在与人的生存和发展相适应这一基本目的之上。人的生存与发展,其质量如何、前景如何,受多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就目前为止所形成的关于人文精神的各种解释来看,显然它是其中具有决定性影响的要素之一。因此,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必须对人在生存与发展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以自己的方式予以深思和解决,尤其在当下中国社会从心理深层仍未彻底达成发展与平衡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正因为这一原因,在当前教育发展中全面而深入地提倡人文精神,不仅是人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的本质属性使然。从当代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大背景看,它需要接受多种多样的挑战:人类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和急剧变革;生态环境的全球化危机;激烈的竞争——经济的、文化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物质追求与精神生活的失衡——这其中也包括教育自身所携带的机制性、认知性困境……诸多问题都需要得以解决,特别需要通过教育来解决,而所有这些问题又都非常直接地成为人文精神关注的焦点。
此外,就中国国情而言,社会生态给人的普遍生存带来的种种冲突,在深层仍属于人文精神范畴。例如经济生活与文化价值取向之间的冲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冲突,现代文化与后现代文化之间的冲突,等等。所有这些冲突,无不浸染着人对自身价值、生存意义、权力与尊严的不断思索与追问,饱含着人文精神的气息,呈现出对人的文化关注与终极关怀的历史深度和现实张力。这都是当前教育发展所无法回避的现实。当下教育对“内涵式”发展的要求,若从“人文精神”角度解读,或具有革命性,但功利的生态使得教育在定义内涵、实践内涵等要害环节大打折扣。如此而言,弥望的便是“稻草人”的舞蹈与“空心人的歌唱”景象。
人文精神的匮乏首先表现在教育的匮乏上,进而也表现了生存的匮乏。这便是将“人文精神”作为教育发展的关键词的关键之所在。
提升人的素质,要义是提升人的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第一所指实际上就是对人的文化关怀(或人文关怀)。这便是人文精神与教育发展的链接点。同时,教育本身也是文化构成的要素,它与人文精神拥有同质的关联性。但教育又具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具备传递、选择、创造文化的功能,因而它又可以作为人文精神的载体和播种机。这是可将人文精神纳入教育发展内容的理论依据。教育也将因此而获得它的当代性、针对性和前瞻性,这对教育而言无疑是一种输氧、补血的过程。如何在当前教育发展中有效融入人文精神教育,或许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笔者认为要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1 形精神与教育发展的目标确认。人文精神以特定的社会历史发展为背景,以人为核心,直接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状况,并从人的心理、意识、精神等内在层面出发,探究人的内部世界对自身生存的潜在或显性的影响。正如“人文精神”在字面意思上所显示的那样,人文精神以反思、选择、批判和重建人的内在精神世界为己任,它是一项非直接物质化的生存工程。教育发展不仅具备这种非直接物质化的特性,而且在终极目标上与人文精神有着同质、同向的关系。此外,从教育角度看,这一目标的确认,也意味着对教育本身从思想到方法都是一种充实和革新,使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纳新的人文思考,获得更丰富的内涵。
2 平衡“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关系。从思辨意义上讲,“工具理性”本身处于“价值理性”的思考范围之内。相反,“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思考容易陷入实用与狭隘。人类面对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功利选择和急功近利心理,往往导致对“工具理性”的片面夸大和对“价值理性”的忽视。在这方面,历史的教训数不胜数,人类也曾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当人类凭借技术发明和科学进步在自然界获取了生存保证后,对“工具理性”的崇尚与信仰是不言而喻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无视“价值理性”而到达彼岸天国。事实上,自工业文明发生以来,普世性的对人自身含义的反思与追问,关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向何处去”的质疑,对人的异化的重重忧患……这一切始终伴随着人、困扰着人。这都是因偏废“价值理性”而带来生存恶果的常识性例子,也是对“工具至上”、“技术万能”的讽刺。在20世纪最后的三四十年间,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以人为中心论题的研究,哲学和各人文学科重返“人”这一主题,正是对工具理性极度扩张而导致人的物化这一现实的积极救正。在西方,像海德格尔、萨特等人对人的现代性困境的反思,都集中到了对价值理性的进一步追寻上。这表明人类生活的意义绝不会限于追求物质财富一端,他们还需要建设自己的精神家园;富于理性的人类,其智慧也绝不会仅仅停留在对“工具理性”的运用上,因为他们同时还具有发展“价值理性”的巨大需求和潜能。
因此,在关于人的评价与历史判断中,对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不可厚此薄彼、有所偏废。只有二者兼具才是历史进步与文明发达的真正标志。那种“先工具理性、后价值理性”的强调必然导致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失衡,造成巨大的社会偏颇。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进步与技术革新,在当下教育发展过程中融入这一观念,尤具深远意义。而方兴未艾的对于人文精神的思考,又为此提供了最直接的依据,它是从更深层次上对遭到偏废的价值理性的确认。
篇5
关键词:艺术教育;人文精神;艺术人才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断提高,对中国的艺术人才要求不断提高,高素质美术人才的短缺,关于专业美术院校的美术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的讨论已经展开。中国的专业艺术教育究竟怎么了,到底中国的美术教育该如何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
中国的专业艺术教育从一开始的师徒教育模式,逐渐到校园模式,到改革开放后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教育模式。传统的中国人没有将艺术作为一种“曲高和寡”的高尚艺术,而是在高考模式的压力下将艺术变成了少人问津的边缘学科“小三门”。这样的直接后果是艺术类考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素质偏低,形成了重专业轻文化的表象,以至于在许多地方“艺术”成为差生升学就业的一条捷径。在艺术类院校,伸手能画,但开口不能文的现象已不足为奇,生源素质不高已经成为制约高校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的深层次因素。以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为目标的文化课设置变成了一种抹杀专业特性的例行考试。专业辅助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成为制约高校培养高素质美术人才的重要因素,但更多值得我们思考的是美术专业的设置,专业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的运用。学不致用,美术专业设置不适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情况屡屡出现,这些已经成为制约高校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的关键因素。
艺术教育已不是传统的艺术技法教育。艺术是一个开放的领域,艺术的内涵是不断丰富和扩展的,艺术的发展潜力是无限的。这就决定了艺术教育是一个开发智慧的复杂系统工程。人们不可能仅凭掌握一点技法就能提高自己的艺术素质,除掌握技法外,还必须熟悉艺术发展的历史,提高艺术欣赏力和评价艺术的洞察力。这些能力的提高是通过掌握艺术创作、艺术史、艺术评论和美学的知识和运用来实现的。这就意味着艺术教育是以多学科为基础的,具有人文学科内容特征的综合学科。艺术、艺术教育本身已经带有浓厚的人文精神,人文学科这一载体将人文精神对艺术、艺术教育的影响加强了。艺术教育的过程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将有赖于以艺术创作、艺术史、艺术评论和美学为载体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教育向来是一种工具、手段或方式,是为一种主体、内容、人类的价值或生活方式服务的。艺术是艺术家通过特种材料来体现艺术价值觉得过程,但艺术并非是一种玩物,也并非一种装饰性的调解,而是一种必需,一种必不可少的东西,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艺术教育有赖于人文精神的培养,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文明感,孕育创造力,传授一种有助于沟通和交流的能力(艺术技法)。提供用以评估人们所读所听所写的工具(审美方法)。达到这个目标必须通过多科目、多种类的文化学习和接触大量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在艺术和艺术教育中一直都存在两种观点:素质说认为艺术是塑造人类品性的构成要素,其代表人物席勒认为,人通过优美艺术的长期熏陶而发展成熟后,社会才达到和谐的状态。启示说认为艺术是人类个体获得智慧和启发的工具,代表人物克莱克提出,视觉艺术是智慧的生产者。两种学说印证了一个问题,艺术是凭借自身素质与启示能力来完成对人的综合素质形成的影响。从素质方面看艺术体验对人格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从启示方面看艺术体验会丰富个人的思想意识。而这一切的视线都依赖于艺术创造、艺术史、艺术评论和美学所代表的人文精神的培养。我们可以通过解读艺术创造、艺术史、艺术评论和美学及其关系来探寻如何在艺术教育中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
艺术创造中的人文精神在于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行为时,将普通经验中的特性加以理想化,即我们所说的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凭借个人能力明确地表现出原先混乱的情感。依据某种特定的艺术方式来表达一种模糊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正是现代高校艺术专业学生所欠缺的,而非表面所表现的启动情感和单纯的技法能力的缺乏。所以在艺术教育中重视技法和理论的同时重视个人感情的控制和培养,把握乱象中执牛耳的能力。
艺术史中的人文精神在于传统、在于过去,想要继承就应当努力学习,回到过去和过去的艺术家在一起,从时代、传统、风格等研究艺术作品,只有我们对艺术作品的起源条件和模式有了了解之后,才有可能讨论传统艺术作品的方式,从而反映出今日艺术思想的观念和信仰。
艺术评论中的人文精神在于通过对艺术作品感知力的再教育过程,即对于艺术作品的推理、评价、赏玩的过程而维系艺术的本色,产生精神与思想启蒙的源泉,达到愉悦和精神品质的升华。
美学中的人文精神存在于美学试图弄清和阐明艺术概念和艺术术语的过程中,这个过程涉及到人类、社会与自然研究的各个方向和层面,可以解决人关于艺术的各种问题,当然也包括艺术专业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专业艺术教育的完整过程应该是,在学习技法的同时通过艺术史的学习感受和体验艺术创作过程,通过艺术评论来理解艺术作品中独特的精神和深层次的思想,通过美学来审视各种艺术现象给社会发展和思想变革带来的影响。由技入道,由理入道最终达到一种心灵的升华、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苏轼;词作;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I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谈到人文精神,我们不得不先对它作出一个解释。在西方,一般以为,“人文”范畴起源于14世纪欧洲的资产阶级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提倡一种以人和自然为研究对象的非神学的世俗文化。人文主义反对中世纪扬神抑人的观点,反对神学禁欲主义和所谓“来世”观念,反对封建等级束缚,反对教会的经院哲学和蒙昧主义等,而重视人的价值,强调人的高贵,赞美人的力量,颂扬人的特性和理想,提倡尊重人的独立人格,发展人的事业,满足人的欲求。要注意的是,这与中国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并不完全相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一词最早见于《周易・彖传》。“贲卦彖传”曰: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原是与“天文”一词对举为文的。“天文”指的是自然界的运行法则,“人文”则是指人类社会的运行法则。具体地说,“人文”的主要内涵是指一种以礼乐为教化天下之本,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一个人伦有序的理想文明社会。天地人三者中,人处于一种能动的主动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把人的道德情操的自我提升与超越放在首位,注重人的伦理精神和艺术精神的养成等,正是由对人在天地万物中这种能动、主动的核心地位的确认而确立起来的。其实简言之,人文精神尤其强调人在对天道认识的基础上,对进退、存亡、死生、荣辱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从而进行取舍和追求,以美化人的生活,实现人的价值。
这些说法其实是非常抽象的,我们也很难体会到人文精神的内核,需要有一种具体的表现形式去帮助我们理解。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学作品是我们了解文化内涵的很好的手段。传统文人不可能不受人文精神的影响,在其作品中也一定会有所反映。苏轼就是很鲜明的一个代表,开豪放派词风的他,在词作中也反映出了人文精神的影响。下面以几首词为代表来具体谈谈这个特点。
一、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是一首大家都很熟悉的词了,这是苏轼醉后抒怀之作。此词作于他外放之时,应该说苏轼当时的心情是很寥落的,词的整个基调和色彩也是比较清冷的。但是细细品读,却有一种仙风道骨的通透与潇洒,并没有浓郁的自伤情绪。对月抒怀,这其实本身就有一种天人合一的意境在里面,这也是人文精神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人与自然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肯定人的价值并不是要否定自然本身的独立价值。人的存在与自然的存在是互相包容的,在道家和儒家思想中都十分强调顺应自然。这里的顺应并不是消极的,而是可以折射出一种人生态度。
苏轼在人生低潮期,在心情低落时,并没有否定自己,在对月抒怀中,在与自然互相交流的过程中,他对悲欢离合,荣辱进退有了更达观的认识。“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天上的世界再美好也是冷清的,人间尽管有那么多不如意,但还是令人不舍的。出世与入世,退与进,尽管很矛盾,但最终选择的仍是在现实社会中好自为之,不能因为外界的一些因素而全盘否定自己的生活。到了下阕,苏轼已经把认识的境界又提升了一个层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联系自然和社会,用变换不拘的宇宙规律,说明人间合少离多的事实,意境一转豁达。结尾两句,进行更高层次的变转,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发出真挚的祝愿,增添了积极奋发的意蕴。从小我到大我,从伤怀到释怀,从矛盾到豁达洞明,整首词表达的就是自我情操与价值的超越。处境的寥落并不能使他心灰意冷,也并不完全超然地对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而是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这正是人文精神非常好的体现。
二、临江仙(夜饮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湖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这首并不是很著名的小词作于被贬谪黄州期间,之前苏轼曾以所作诗文语涉讪谤罪被捕入狱,出狱后就被流放到黄州,这首词讲的就是他在黄州居住期间发生的一件小事。入狱的经历对每个人的打击都会是很大的,也肯定会对自己的思想认识造成一定的影响。但通过这首词,我们不难感受到苏轼的精神世界仍然是强大的,生活的磨难,壮志的压抑都对他造成了一些影响,但词中仍体现了一种特有的人文精神。
醉后归家,家童却已睡熟,无人开门,他只好在外“倚杖听江声”。这里所说,虽仅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却体现出了苏轼的处事态度,说明他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善于自我开解。下阕开始描述此时的心理活动,“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这其实是一种老庄思想,庄子提倡“吾身非吾有”,提倡人身自由,主张不为外物所役,这正与苏轼的思想一致。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他在反省造成自己处境的原因。本想作一番事业,却总是事与愿违,他不能自由,也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摆脱世间名缰利锁的羁绊。在矛盾与痛苦的时候,大自然总是能给他提供一个疏解的途径。面对平静的江水,在自省的过程中,他认识到自己的痛苦来源于未能忘却人间的功名利禄,此时,他只想从此以后都不再理红尘俗事,驾舟江上,终此一生。他得出的这个结论自然见仁见智,积极消极也不是我们在此讨论的重点。关键是这个自省的过程是人文精神很好的体现,在不断的思辨中去得到人生境界的提升,在强大的外物环境中强调自身的价值,在与自然的对话中寻求变通的途径。
三、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潇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也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描述的是出行途中遇雨的经历,因为没有雨具,同行的人都狼狈不堪,独有苏轼从容不迫。这首词不妨结合小序来看,“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途中遇雨本是很平常的一件事,苏轼却从中悟得一番有关人生的哲理。这是因为他仕途并不顺利,终至身陷囹圄,而后又被贬谪到黄州,政治和生活上都经历了不少风险和磨难。但他的心胸就像大海一样,对风雨变化虽然十分敏感地不时泛起涟漪,但总体上又能维持大体的平静。这首词就是借助这样一件途中遇雨的小事来抒写他此时独特的人生体验与处事态度。
我们可以把这首词分为两部分,上阕写的是在雨中行走的心情,风雨而来,苏轼却吟啸徐步前行,轻快而悠闲。漫天风雨,就象征着人生的崎岖路,在这条道路上,他却泰然自若,毫不在意地按自己的节奏前行,这也反映了他处事的态度。不论外界环境如何,都能不受影响,坚定地按自己的方式走下去。下阕写的是雨后的感受,雨过天晴,一切风波都已成为过去,回望刚才走过的风雨萧瑟处,已是斜阳映照。经过风雨洗礼,得来的是轻松平静,自然界如此,人生的旅程又何尝不是如此。这里既是写的经历风雨的感受,其实也是他对自己经历的一切生活风波的内心体验与反省。自然的景象也可以说是他心灵和经历的艺术投影。有了这种人文精神的照耀,人生中所有的波折都不算什么了。风雨之类的外界磨难是我们所不能左右的,就像我们不能支配自然界,只能顺应它的规律,我们也不能完全回避生活中的坎坷,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人的因素才是主导的,正是在一次次与外物的博弈中,在一次次的内省中,我们才会有道德情操的自我提升与超越,伦理精神和艺术精神的养成。这也正是人文精神尤其强调的人在对天道认识的基础上,对进退、存亡、死生、荣辱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从而进行取舍和追求,以美化人的生活,实现人的价值。
苏轼的作品很多,在这里仅仅是举出三首词作,难免有疏漏之处。但是从这三首词,我们不难看出他身上所闪耀的人文精神。,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无处不在,苏轼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因为这种精神是突出而悠久的,关注人、重视人的思想是一贯的,故其在今天仍然有重要的意义。传统文化强调人的价值,人的自我提升,主张积极面对现实社会和人自身,这种精神应该一直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唐圭璋主编.唐宋词鉴赏词典[M].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
[2]刘乃昌.苏轼选集[M].齐鲁书社,2005.
篇7
【关键词】医学人文 文学作品 阅读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J
医学人文精神的基本含义
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服务性、社会性很强的科技、人文合一的科学。医疗关系的核心是医患关系,其内容是由技术性关系和非技术性关系构成的。在诊疗过程中,技术关系可精确检测病位、诊断病情,对症下药,而非技术关系中医者的道德、价值、文化、利益、法律观念亦对疗效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希波克拉底誓言》中“医生有三大法宝:语言、药物、手术刀”对此做了最好的诠释。他的思想被认为是最早的医学人文主义纲领。医学人文学倡导、宣扬和维护人文精神,珍视“人”的概念,是医学传统中最为绵长深远的一脉,也是医学的实质和精髓。
《爱丁堡宣言》指出:“应把医生培养成为一个专心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临床医生,而不再满足于仅仅治疗某些疾病”。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的Boelen博士提出了“五星级医生”的概念,医生应是保健提供者、治疗决策者、健康教育者、社区领导者、服务管理者。要求医生具有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精神。
医学人文学的任务就是理解“完整的病人”,而不是一具有问题的躯体,这是Downie于1991年在“Literature and medicine”一文中提出来。Cassell也认为:“医学人文学在理解疾病、生命与病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在治疗方面有平衡技术的作用。”
中外医学人文教育丛览
医学人文学的教育模式建构应基于自然科学、医学科学和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多个学科的高度融合,任何单一学科无法解决当代卫生保健难题。20世纪60年代起,西方国家兴起医学人文主义思潮。70~80年代,部分美国医学院把人文教育引入医学教育。40所美国南方医学院校的36所学校课程有所变更,以培养临床医学技能、与病人交流的态度和知识背景为重点。①宾夕法尼亚大学规定从1988年秋季起,学生一旦进入该医学院,就修习一门为期3个学期的必修课《门诊医学概论》,重点是在医院用非专业人员的口吻与病人交谈。迄今美国、德国医学院校人文医学课程占总学时20%~25%。英国提出医学教育和实践中要达到医学人文与医学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②英国莱斯特大学华维克医学院也于2000年1月开始为医学生开设文学与医学课程,其目的是提高医学生对健康与疾病相关经验和情绪的理解。英国医学院校人文医学课程约占总学时15%左右。法国提倡医学院培养不受任何学科界限的医生。而日本则要求医学生修满60分人文课程学分,以达到“全人”的医学教育。
我国的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人文教育源远流长。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指出:欲为大医,除医学知识外,还需涉猎五经三史、庄老诸子。这也就表明了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就已经认识到医学人文精神在医学中的重要性,医生不仅需要医学知识,还需要构筑良好的道德修养及人文修养。以贯彻执行《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契机,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建设得到了重视和加强,涌现出一大批有价值、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如何其莘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高校“九五”科研规划咨询报告选》一文中强调了人文社科学习在高校科研教学中的重要性,文秋芳发表了“文科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综合素质实践课:从理论到实践”等文章。虽然我国在人文教育上做出了许多努力,但医学教育中长期偏重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的问题仍十分突出。
回归经典阅读,重构医学人文素养
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是其在生活、学习与成长过程中不断汲取经验并内化为精神理念的综合表现。大学教育若过分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学生就没有太多机会和条件,去面对自己的精神世界,自觉地树立道德观和价值观。奥斯勒在《行医的金科玉律》中是这样说的:“行医,是一种以科学为基础的艺术。它是一种专业、而非一种交易;它是一种使命,而非一种行业;从本质来讲,医学是一种使命、一种社会使命、一种人性和情感的表达。这项使命要求于你们的,是用心要如同用脑。”
经典文学作品蕴含着深厚的博爱思想、积极进取精神和创新理念,无不体现了人类心灵的精华,闪耀着人文精神光芒,在人文精神的发展及推广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何为经典读物,即那些影响过历史和现实、经过时间的筛选,有着深邃的思想、丰富的内容、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峰巅作品。
在人文精神起源时,古希腊的诗人创作的《荷马史诗》和《神谱》等文学作品通过对古希腊神话的描述,展现了人类对自我价值研究的雏形。其中,被马克思称为“人类哲学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的普罗米修斯是人文精神的绝佳体现。在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创造人类,教导人类,赋予人类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他勇于献身,无惧于严酷的惩罚,也要盗取火种拯救人类。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名言“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也阐释了人类要不断地通过学习来探知自我,实现价值的思想。
经过古希腊思想的洗礼及社会经济文化的变革,14世纪在意大利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又掀起了一场对人类自我认识和自我解放的革新。此时,人文主义精神变成了这场历史运动的核心。这个时期产生了但丁、薄伽丘、莎士比亚等著名文学家。在文艺复兴运动奠定的人文主义基础上,17、18世纪的欧洲又爆发了第二次思想革命―启蒙运动。当时先进的思想家认为,迄今为止,人们处于黑暗之中,应该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他们著书立说,积极地批判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和封建特权主义,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人文精神是贯穿于西方文学发展史的重要主题,是支撑西方文学走向繁荣的脊柱。人文主义的探索影响了许多著名的文学家及哲学家,引导他们写出了众多具有丰富时代意义的著作。
诺贝尔奖得主、法国作家加缪的《鼠疫》、托尔斯泰的《伊万里奇之死》、肯・凯西的《飞跃疯人院》、卡夫卡的《变形记》等作品,拷问医生道德及社会面对传染病、衰老、死亡等的感受。涉医作品中有些是关于医者形象的,如诺贝尔文学奖得主Sinclair Lewis塑造的Arrowsmith,点燃许多年轻读者献身医学事业的热情。契诃夫的《第六病房》、Richard Selzer的《给年轻医生的信》等由既是医生又是作家所著的作品更能引起医生的共鸣。西方文学作品不仅宣扬了人文精神,更是医学人文精神的经典力作。
人文精神是人类共同的精神现象。从四书五经到唐诗宋词,从先秦诸子到当代中国作家无不怀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强调“民为贵”,“君子以厚德载物”,崇尚诗品、文品、人品的统一。作品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敬畏自然,追怀历史,感悟人生,歌颂英雄、亲情、友情、爱情,充满忧患意识和牺牲精神,重义轻利,珍惜心灵的自由,好学不倦。人们千古传诵屈原的《离骚》、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体现了社会历史责任感、自强不息、乐观精神。古代名医孙思邈在著名的《大医精诚》中提出了有关医德的两个问题,即医术要“精”,医道要“诚”。总之中国文学经典作品的人文主义精神可以概括为“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
经典阅读是一种文化传承,有着“教以化之”的传统。优秀的精神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王蒙在“想念真正的文学”中认为,真正的文学,发展人的思维与感受能力,丰富与提升情感,回答人生的种种疑难,激起巨大的精神波澜,满足灵魂的饥渴。读以前与读以后,人生的方向会有所区别。在政府提倡全民阅读的大环境下,医疗服务人员通过阅读经典,品味其情境,感悟其内在意蕴美,领会文学中所展示和表达的人文精神,让文学中的人文因子沉淀于内心世界,进而培养自身的道德情操及人文情怀,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重构医学人文素养,阅读经典不失为一项良策。
(作者为首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应用语言学系教授;本文系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面上资助项目“西方经典文学传承的医学人文精神探究”的部分成果,项目编号:SM201510025003)
【注释】
①《国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8》,北京:高教出版社,2008年。
篇8
1.背景
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结合必修一及本课内容,归纳古希腊时期人文主义起源的背景。”①政治: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发展;②经济:古希腊奴隶制经济繁荣;③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教师阐释:“人文思想是一种思想文化现象,思想文化主要由什么决定?政治、经济与文化是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虽非课程标准要求的重点内容,却是学生理解的一个难点。为突破难点,教师应让学生结合必修一所学的知识和教材对古希腊人文主义产生的背景进行分析。并将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上升到规律性的认识。也为学生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等先哲的政治设想的了解埋下伏笔。
2.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1)智者学派。提问:“什么是智者学派?关于智者学派,他们提出了哪些主张?”(展示材料并分析。)
“材料一: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也不知道他们不存在。――普罗泰格拉;材料二: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普罗泰格拉。”
提问:“这些材料体现了智者学派的哪些主张?”
这两则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论断,具体表现:①人的感觉是判断标准;②制度、法律是人为产物。
让学生结合材料分析智者学派的主张,一分为二地评价智者学派,从而得出智者学派由于过分关注人的自然属性,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因此导致了当时雅典世风日下的局面这一结论。
(2)苏格拉底。学生首先归纳苏格拉底的主张,教师提问:“‘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中的思想力是什么意思?”
提问:“如何做到一个有思想力的人?”(展示材料)“熊和隐士成了好朋友。熊看到有苍蝇来打扰隐士睡觉,很生气。它抱起一块大石头砸向落在隐士额角上的苍蝇。苍蝇飞跑了,隐士的脑袋也成了两半。”思考:“熊究竟有没有美德呢?如果苏格拉底读到这个寓言,他会得出什么结论?”追问:“怎样获得知识?”继续追问:“苏格拉底的主张体现了他关注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小结:“苏格拉底认为有知识的人,就有美德;所以主观上你要认清自己是否具备知识;客观上知识是来自教育。”
思考:“如果让苏格拉底与普罗泰格拉对话,他们的观点有何异同?”
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而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一个是从关注神到关注人,一个关注什么样的人,追求真善美。
(3)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归纳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并进行分析。思考:“作为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更以学识渊博著称。他不仅青出于蓝而胜与蓝,处处皆有超过老师的成就,还对柏拉图的唯心论进行了批判。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说明他们关注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设计意图:关于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主张,是本课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一个难点。教师主要通过让学生分析材料,步步设问,让他们对这些先哲的观点有较深刻的理解,并认识到他们关注的对象都是人,而智者学派关注的是自然的人,苏格拉底关注的是有道德的人,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关注的是有理性的人。
3.古希腊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与意义
学生归纳:古希腊时期的人文主义就是注重人和人性(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重视人的理性思考。
学生活动:如果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他们四人中有一位被评为“感动雅典人物”,请结合他们的思想主张,为他写一份颁奖词。某学生所写的颁奖词如下:一个垂暮老人,一副疲惫的肩膀,支撑起的却是所有青年的精神世界,美德即知识,让他身上散发出圣洁的光芒,大街小巷是他在针砭时弊,侃侃而谈,被诬陷,被迫害,濒临死亡毅然不弯腰,就像死一千年不倒,倒一千年不朽的胡杨,永远屹立在我们的心中!
设计意图: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与主动发现。古希腊先哲们的思想是本课的重点与难点,为此我设计了学生活动,为他们写颁奖词,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感。只有学生自己参与了,他们的印象才深刻。
篇9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逐渐倡导“以人为本”“相互关爱”“个体价值”等教学理念,因而,在实践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顺应时展,将“人文教育”融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由人文精神了解语文学科本质,同时,发挥自身个体价值,挖掘语文知识点,达到高效性语文知识学习状态。
关键词:
初中语文;人文教育;渗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就当前的状况来看,语文课程仍然缺乏人文教育问题研究,因而,在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灌输人文精神,即在语文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关注学生人文个性,从学生角度出发,优化课堂教学氛围,挖掘学生潜在的人格与学习能力。以下就是笔者对初中语文学科中人文教育渗透问题的详细阐述,以期为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展开提供有益参考。
一、人文教育内涵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于《周易》,但随着人文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文”逐渐被解读为:人们应掌握自身命运,同时,突破封建社会的压迫,挖掘自身价值,坚守自身尊严与人生意义,突出人类主体地位,践行“以人为本”思想。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渗透路径
(一)引入优秀文学作品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人文教育的渗透与融入,应注重将优秀的文学作品导入初中语文课堂中,由文学作品丰富学生思想,使学生在文学作品的熏陶下,完善自身人格,同时,探索优秀文学作品中的人文意义,让学生心灵、思想健康发展。例如,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可组织学生每月进行一次“文学作品读后感评比”活动,即鼓励学生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即《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等,如,在《水浒传》的赏析过程中,可受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故事的熏陶,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正义感,同时,体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后,依照文学作品中正义的人物形象,重新塑造自身高尚人格,提升人文素养。
(二)营造人文课堂环境
就当前的状况来看,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人文课堂环境的营造将影响到人文教育效果。为此,在实践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创造自由、宽松的氛围。幽默的语言交流方式,拉近了学生与教师的距离,同时,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促使学生更好地感悟到人文教育内涵,体会人文思想。此外,在人文课堂氛围的营造过程中,为了达到高效性人文教育状态,应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相互关爱,然后,共同解决语文学习难点,感悟人文精神,同时,激发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投入到学习环境中。
(三)挖掘教材人文精神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为了实现对人文教育的更好融入,应注重挖掘语文教材的人文精神,为此,应注重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第一,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应选择富有思想内涵、文质兼美的文章,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熏陶。例如,在达尔文《物种起源》一文的教学过程中,应要求学生从“深刻的印象”角度出发,自主阅读课文,同时,勾画优美词句,感受达尔文所要表达的严谨科学态度,理解文章中心思想,最终将文章内涵与自身学习状态相联系,改变原有浮躁的学习心理,且调整个人目标,完善个体品格。第二,在人文教育的渗透过程中,应注重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平台搜集教材课文相关知识点,然后,通过对课文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整体的人文精神。例如,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讲解过程中,教师可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诗句相关资料,同时,利用网络资源了解陶渊明的生平经历,继而感悟陶渊明在诗句中寄托的思想情感,挖掘诗句丰富的人文意蕴,最终受恬淡人文精神的熏陶,改变自身人生观念,形成良好的品质,做好自律、自强。
综上可知,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人文教育环节的展开,可践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同时,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培养。为此,当代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应提高对人文教育融入问题的重视,且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自由、平等的课堂环境,然后,利用优秀文学作品和现有教材,传达人文意蕴,且对学生人文精神实施教育,提升学生美好品质,改变学生不端正的学习态度。
作者:罗魁 单位:四川省米易县丙谷镇初级中学校
参考文献:
篇10
由于这门课程的特殊性,教材中在介绍每一位代表性作家的史学思想和作品特色时,都非常具体的将现成的结论展示在读者面前,这使得学生的思考能力得不到培养,听课和考试的时候只需要记住每位史家的史学思想即可,更严重的是在课堂讲授中如果仅仅只涉及到现成的理论或思想的讲解,那将使课堂变得非常枯燥乏味,缺乏生动性。笔者一直认为大学历史专业应当增加对经典著作的阅读,从经典中感受历史学的魅力,从经典中学习治史方法,从经典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而《西方史学史》恰恰是一门研究西方史学经典作品的学问,笔者试图在讲授这门课的过程中做一点教学改革的尝试,将经典作品阅读纳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一方面使学生从中领略经典作品之美,另一方面也从作品中分析和挖掘出作家的史学思想,以及人类各个阶段历史认识的特点及趋势。
一、选取经典作品
由于学时有限,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对西方史学史上的每一部经典作品都选取出来要学生来阅读和分析,只能选取每个阶段一两部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选定其中的某些能够深刻反映作者史学思想的段落,以期从这些作品的段落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出史家的史学思想和作品的特色。鉴于此,笔者在课堂教学中,选取了“古希腊史学”中的《荷马史诗》、希罗多德的《历史》和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古罗马史学”中的凯撒《高卢战记》和塔西佗《历史》,“中世纪史学”中的格雷戈里《法兰克人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史学”中的马基雅维利《佛罗伦萨史》和维柯的《新科学》,“近代史学”中的兰克《罗曼与日耳曼民族史》和马克思、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现代史学”中的汤因比《历史研究》、布洛赫《封建社会》和布罗代尔《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等,至于在每一部作品中该选取哪些段落,则完全取决于该史家所具有的史学思想,教师可以依循教材的线索找到作品中的经典段落。
二、组织课堂教学
选取好了经典作品及其段落之后,接下来到了组织课堂教学、实施教学计划的时刻了。在上课之处,教师要做前言性的背景介绍,譬如史家所处的时代及其成长经历,可以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大家思考。然后接下来就组织学生阅读经典作品,教师将经典作品电子版本放映在投影上,按照学号或座号顺序每个人读一段。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求阅读的学生保持站立姿势,具有端正的仪态,声音需具有节奏性,吐字清晰,语速适中。阅读的时间应尽量控制在15分钟内。阅读完毕,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提出问题,譬如从刚才阅读的段落中,体现出作者怎样的史学思想?语言、文字和内容有什么特点?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感受?然后待同学发言后,教师做出总结,并结合教材的观点讲述史学作品、史学思想、历史认识论等问题,同学们经过自己的思考和教师的点评、总结之后所得到的知识更加鲜活和牢固,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讲授的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