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硕士教育管理范文
时间:2023-03-19 04:32: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程硕士教育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工程硕士教育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使所培养的人才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化技术手段,具有承担工程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和管理工作的能力。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工程硕士教育已融入了研究生教育的主流,培养力量逐渐雄厚,生源规模日趋宏大。截至2008年,我国开展工程硕士教育的培养单位已经由1997年的14所发展到218所;授权领域已经从1997年的34个扩展到40个;录取人数从1997年的1525人增加到2008年的59212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学硕士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但侧重于工程应用。专业学位的最大特点是获得学位者并非从事学术研究,而是有明显的职业背景。我国的工程硕士的培养制度是从工学硕士培养制度演变而来,工程硕士培养除了要求其学位论文应结合工程实际外,并未完全针对工程硕士的特点设置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基本上仍与工学硕士培养目标相近,即按学术型人才培养,这与企业所要求的应用型人才有一定的差距。
二、项目管理概述
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ManagementInstitute,PMI)认为项目管理是指把各种系统、方法和人员结合在一起,在规定的时间、预算和质量目标范围内完成项目的各项工作,有效的项目管理是指在规定用来实现具体目标和指标的时间内,对组织机构资源进行计划、引导和控制工作。项目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管理,成果指向性突出。应用项目管理使管理者有总体概念,目标明确,围绕目标使管理工作按照一定次序有序进行。在传统的项目管理方法中,项目的开发被分成5个阶段:①项目启动;②项目计划;③项目执行;④项目监测;⑤项目完成。不是每个项目都必须经过以上每一个阶段,因为有些项目可能会在达到完成阶段之前被停止,有些项目不需要策划或者监测,有的项目需要重复多次阶段②、③、④。
三、工程硕士教育项目化管理可行性分析
美国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委员会主席Paul•Grace认为:“在当今社会中,一切都是项目,一切也将成为项目。”从广义的角度看,凡事若以项目的方式运作,它就能作为一个项目,能运用项目以及项目管理的知识。工程硕士教育活动具有项目的属性。首先,工程硕士教育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工程硕士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进行整体规划、分工协作、实施必要的监控和评价,最后也要接受验收。其次,工程硕士教育活动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影响。这些资源和环境包括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学生层次、学校的性质、国家教育法规等。第三,工程硕士教育活动存在“项目关系人”。工程硕士教育活动的“项目关系人”主要包括:学校工程硕士管理部门、学院教学管理部门、专业教师、学生、企业领导等。工程硕士教育管理可以视为一种项目化管理。主要表现在:第一,工程硕士教育管理是过程管理。工程硕士教育管理活动是综合运用教育管理理论和方法、技术来对教育实施过程进行设计、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的过程。第二,工程硕士教学管理要实现既定的目标。工程硕士教学管理是为了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按照一定的原则、程序而对教学活动进行的过程管理。第三,工程硕士教育管理强调对质量的管理。项目的质量管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之一。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管理是教育管理最根本、最重要的任务。只有严把培养质量关,才能真正实现教育计划规定的工程硕士人才培养目标。工程硕士教育作为一种研究生的培养途径,具有明确的目标、对象、流程,可以作为项目来加以管理。以项目管理的原理和理论为核心,建立适合教学实际的新型项目管理流程和标准,实现项目管理的重构,即体现了从项目管理的维度看工程硕士教育管理,我们称之为工程硕士教育项目化管理。
四、工程硕士教育项目化管理具体阐述
(一)基于项目管理维度,构建合理的工程硕士教育项目化管理组织结构
合理的工程硕士教育管理组织结构是确保工程硕士教育工作顺利运作和教育质量的有力保证。项目管理者针对项目特点设计一个适应环境的合理项目管理组织结构模型,把实现项目的目标任务与管理组织职能、职权和规范有效地配合起来,通过团队组织的努力,汇集个人的才智和能力,以达到最佳效果。在工程硕士教育管理中,虽然各个培养院系都有参与,但大部分工作都是由某一个培养院系完成的。基于项目管理维度的工程硕士教育管理组织结构模式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应在工程硕士培养院系里确定一个该专业工程硕士教育的负责人,类似于“项目经理”,对整个培养过程负全责;第二,应区分项目工作与日常工作,对日常工作的管理,由XX专业工程硕士中心负责,例如,资料收集与整理,与学员进行沟通、协调;第三,指导教师、任课教师分别为课程教学阶段与论文培养阶段的重要参与方,对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第四,XX专业工程硕士中心、指导教师、任课教师的工作,还需要接受来自督导组的监督和检查。
(二)运用项目管理工具,推进工程硕士教育全过程动态项目管理模式
社会对工程硕士教育需求是多样化的,各培养单位根据自身科研特色、行业背景结合社会经济细分市场的需求,发展各具特色的工程硕士教育模式。即使在同一培养单位不同培养领域的工程硕士市场需求也不尽相同。我们认为有必要将工程硕士置身于一个全新的环境中,在质量、时间、成本等条件约束下,以为不同类型企业培养高素质的管理实践人才为目标,打破工程硕士培养周期重复化的先例,以项目管理的维度来看待每期的工程硕士教育,利用项目管理工具WBS(工作分解结构)对项目工作进行结构分解,按照“项目启动—项目计划—项目执行与监测—项目完成”来实施工程硕士教育全过程动态项目管理模式(见图1)。
1.项目启动阶段。以分析社会和企业需求为出发点,制定工程硕士招生计划,并组织考核以确定最终录用学生。项目启动阶段是整个项目的最初步骤,对应于工程硕士教育来说,主要体现在招生环节上。
2.项目计划阶段。制订项目计划,即明确特定项目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结合培养目标,研讨确定培养方案。工程硕士培养项目计划更突出企业特色,企业对培养的内容、目标等会有明确要求,学校要在企业要求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情况,对工程硕士教育过程中的教学资源、时间等进行重新分配与合理改革。项目计划要以满足企业要求为基础,同时能够有自己的特色。
3.项目执行与监测阶段。工程硕士教育项目执行主要可分为两个阶段:课程教学阶段和论文阶段。在课程教学阶段,整合校内外办学资源,设置课程体系,选择教学模式,配备校内外师资,借助学员、企业评价与反馈机制,结合外部环境和外界条件动态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通过不断与市场需求的偏差分析和市场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培养方法,做到与时俱进,体现动态教学。进入到论文写作阶段,应切实落实“双导师”制,结合企业需求确定论文选题,建设企业与高校共同的产学研平台,加强双导师与学员间的交流及时调整论文研究内容、方法,使学位论文的创新科研成果能够直接服务于企业生产管理实践。
4.项目完成阶段。在工程硕士完成答辩后,进入了项目完成阶段,根据企业的评价与反馈,对项目进行必要的总结,查找差距和不足。同时,积极与企业对项目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改进,提高项目完成的质量,因为每个项目都有其独特性,需要通过总结、改进、提高,将成功的方法应用于提升下一期的办学水平,实现工程硕士滚动上升式的发展。
篇2
【摘 要】探讨了具有水电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发展现状及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水电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 程硕士的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并探讨了工程硕士管理过程组织的三点工作体会。
【关键词】工程硕士 水电特色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7-0023-02
在长达13年之久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试点后,1997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5次会议审核通过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其目的是为了改变研究生培养类型单一现状,解决企业高层次专门人才紧缺但又长期得不到应有补充的问题,为我国工矿企业和工程部门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当时,全国按工程领域培养工程硕士的试点高校有14个,招收人数为1525名。到2007年,按工程领域培养工程硕士的高校增至212所,招收工程硕士研究生增至57146名,招生规模扩大了近40倍。各培养单位均在积极探索工程硕士培养的新思路,以切实解决培养中的共性问题。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2005年开始招收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本文结合该院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探讨具有水电特色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制定及相关问题研究,以加速为我国水电事业在职培养急需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技术及管理人才。
一、具有水电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现状及不足
通过召开座谈会和问卷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单位对我校的工程硕士培养与管理工作是满意的,起到了以科研促生产的作用。但仍然存在下列不足:
1.培养方案单一,不能完全适应工程硕士培养的需要。
工程硕士来自生产单位,多是带着实际问题来的。知识需求的选择性比较强。机械工程是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机械装备和生产制造技术以创造财富和提高社会文明水准的重要工程领域。在水电设计、施工企业有大量从事机械设计、制造、维修、采购、招投标等工作的技术人才。三峡大学是一所水电特色鲜明的学校,近年来,也招收了部分具有水电工程背景的机械专业的技术或管理人才攻读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实践表明,用现有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方案来指导这些在水电领域工作的工程硕士的培养,显得生硬而不切实际,必须制定具有水电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2.课程设置不够丰富,未能完全贴合人才培养需要。
工程硕士对知识的选择性,决定了他们对课程的选择性。在制定个人培养计划时,工程硕士心中都有个期望的课程菜单。调查显示,学生的期望菜单不能在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中得到部分或完全的实现,目前的课程体系未能完全贴合人才培养需要。
3.培养过程的管理不够灵活
工程硕士进校不离岗,“工”、“学”矛盾突出。而且生源分散,培养过程中个性化特征突出。因此,工程硕士的培养管理工作,突出体现为对象少工作量大,规范管理难度大。探讨适合工程硕士管理的体制和平台建设非常必要。
二、具有水电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方案制定
培养方案必须解决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方向的问题。随着我国水电事业的发展,水电行业亟需大批从事水电施工机械设备设计、制造、运行管理、维护及采购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层次复合型工程应用人才。因此,具有水电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为:为水利电力事业发展培养具有一定工学理论基础和水电工程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掌握机械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解决工程问题的现代技术方法与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的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工程应用人才。 为更好的体现人才培养的个性化特征,具有水电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方案采用“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1]“平台”是指机械工程基础平台,体现为该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的培养口径应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和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要求来确定。“模块”则体现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专业特色和市场需求。根据水电事业发展的趋势与经济全球化的市场需求,设置六个专业模块,形成六个具有水电特色的方向,如下图所示。
三、具有水电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课程体系设计
课程体系依赖并服务于培养目标,是落实和实现培养目标的具体措施。依据具有水电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平台+模块”模式的课程体系。工程硕士的课程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其中,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则属于“平台”部分,专业方向课则以模块形式存在。学员进校后可以根据他所选定的研究方向来选定所修的课程模块。
分析具有水电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可知,“复合型”与“应用型”是其主要特点所在。在制定课程体系时,“复合型”的培养特点主要体现在知识结构和课程设置上。知识虽然是分学科的,但是应用或创新时却是不分学科的,这就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根本出发点之所在。因此,依据研究方向,专业课程设置应涉及包括机械工程在内的两到三个学科的主要内容。各研究方向所涉及的学科见图1所示。但这并不是说将其方向课设计成无所不包的大杂烩,而是要在保持培养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这一基本定位的前提下,开设部分与培养方向相关的其他学科的课程。并对部分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优化,如整合数理统计和矩阵论成高等工程数学;整合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成高等工程力学;整合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成计算机与网络数据库技术;在基础英语部分加强词汇、听力、阅读、写作能力的训练,在专业英语部分加强专业文献的翻译和写作训练。为此,设置平台课程如下:科学社会主义、外语(含基础部分和专业部分)、高等工程力学、高等工程数学、计算机技术应用等等。
“应用型”的培养特点并非体现在课程设置上,而是体现在教学大纲,即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它不要求各门课程的主讲教师对该门课程的全部内容作面面俱到的讲授,而是有选择地讲授工程实际中急需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务问题,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撰写水电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课程大纲时,应注意与本科生和在校硕士研究生课程大纲区别开来。另外,因为工程硕士的工作经历和理论基础不一,在专业课的讲授方法上,建议采用讨论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尽量不要“满堂灌”。[2]
四、加强过程管理,把好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关。
1.整合多方资源保证理论教学的质量
培养方案的实施很重要的一部分便在于理论教学。上述专业模块,涉及多学科知识,仅靠一个专业的师资力量来完成教学任务,是很困难的,而且势必加大教学成本。通常,机械工程领域是依托在机械工程类学院组织教学,师资可以聘请经济与管理类、外国语类、土木工程类与电气类专业课教师进行教学。甚至还应积极寻求不同学院,不同学校间的教育合作,试图把在同一地区开设教学点的学校联合起来,根据专业对来自各校的学员进行统一分班,师资上学校间协调选派,建立学校间互相承认学分的制度。这样不但可以节省教育成本,还可以集中多方优势资源,提高办学质量。另外,还可以为学员提供更多的便利,从而扩大招生规模。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应注意培养既热心工程硕士教学,专业与教学水平又高的教师组成较为固定的教师队伍。
2.校企联合保证实践环节教学质量
工程硕士教学中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指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及最后的毕业答辩环节。工程硕士采用的是进校不离岗的培养模式,论文工作大部分需在工作单位完成。这给学校导师的指导带来不便。而且学员除要完成学习任务外,还要完成本职工作,压力大。因此,调动单位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单位导师的指导作用,至关重要。只有校企联合,才能保证实践环节教学质量。[3]
3.提高工程硕士教育管理部门管理水平
工程硕士这种不脱产的学习方式,增加了其教育管理的难度和复杂度。工程硕士的教育是一个过程管理过程,只有强化过程管理,提高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质量,充分发挥管理部门的媒介和协调作用,调动参与工程硕士培养的各方的积极性,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和教学质量的有效达成。教育主管部门要重视工程硕士管理队伍的培养与建设以及管理体系、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的改革与实践研究。
五、结束语
文中探讨了具有水电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发展现状及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水电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并探讨了工程硕士管理过程组织的三点工作体会。其中,具有水电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方向,对解决水电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丰富机械工程领域的培养特色有一定贡 献,对指导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课程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复查.地方高校“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3):11~14
篇3
关键词:工程硕士;培养;实践探索
作者简介:高文波(1964-),男,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副处长。(湖北 武汉 430072)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4-0015-02
武汉大学是全国首批招收、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高校之一,目前工程硕士招生领域数已达到22个,涵盖水利、电力、测绘、机械、建筑、环境、计算机、电子通信、制药、物流等,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经过十余年的探索与发展,为社会、行业培养了大量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一、适应社会需求,创新工程硕士教育理念
随着我国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人才资源大国向人才资源强国的转变,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迫切需要转变教育理念,调整研究生培养结构,大力培养各行各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长期以来,武汉大学坚持“以质量为核心,以学生为根本、以教师为主导,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应用、重视工程实践,开放办学”的工程硕士教育理念,为社会、行业培养了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1.树立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
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在培养规格上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工程硕士是一种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它按工程领域设置,以专业实践为导向,侧重实务和应用,强调实用性和综合性。在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尤其要重视工程硕士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之需。
2.树立开放的教育理念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工程硕士教育必须学习和借鉴国际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先进经验,必须加强与行业企业的紧密联系,积极探索和创新培养模式,完善培养方案,大力改革课程体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工程硕士教育水平。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课程设置方面体现多层次、多领域、多方向、模块化、开放式的特征。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3.树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着力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面向行业实际,侧重实践,将理论学习应用到实际工作之中,体现强化能力、突出实用、结合工程的特点,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树立“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
确立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习和研究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其身心特点、兴趣和个性特征,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不断获取知识。课程教学更加注重对其思维方法的熏陶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及实践能力、职业素质的提升,使工程硕士研究生在研究方案的制订、研究资料的收集、研究方法的选择、研究过程的调整、研究结论的得出和研究报告的撰写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中体现出较强的能力和良好的素质。
5.树立“大工程观”的教育理念
“大工程观”是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思想道德与工程实践融为一体,具有实践性、整合性、创新性的教育理念。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需要亟待改变狭隘的学术教育观,树立“大工程观”的教育理念,重视工程教育的实践性、应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兴趣、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工程创新能力。
二、面向行业实际,探索工程硕士培养模式
在推进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战略过程中,武汉大学秉承“规范管理、提高质量、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理念,始终抓住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这一核心,经过不断实践探索,初步构建形成了以质量为核心,以培养工程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与行业紧密联系为根本,包括课程教学、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三大环节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工程硕士培养适应社会需求,与行业紧密联系。
1.课程教学环节
增设“行业前沿讲座”课程,大力推进案例教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行业前沿讲座”。为了使工程硕士研究生尽早接触行业、贴近行业,增进学生、教师与行业专家的密切接触和交流,帮助他们开拓视野,激发他们对于行业前沿重大应用问题的研究兴趣。我校把“行业前沿讲座”作为一门课程进行规划、建设,选定相关讲座内容,定期开展讲座,并保证讲座质量;聘请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了解产业发展需要、熟知行业发展动态的行业专家开设前沿讲座。近年来,学校对各培养单位邀请行业高级技术和管理专家来校开设“行业前沿讲座”进行资助,每年都拨专项经费予以支持。
(2)案例教学。为了借鉴国际一流大学先进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我校在工程硕士课程教学中大力推行案例教学。近年来,我校坚持抓案例课题申报和案例库建设,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2.专业实践环节
通过加强专业实践的组织与实施以及专业实践基地建设不断强化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其职业素养,通过专业实践锻炼,增长实际工作经验,缩短就业适应期,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1)专业实践。我校通过制定《专业实践手册》,严格按照实践手册要求完成整个专业实践过程。主要把握好四个方面的内容:实践计划制订;实践阶段小结与自我鉴定、指导教师阶段成绩评定;所有实践阶段完成后,专业实践学结报告;导师组给出专业实践最终成绩。
(2)专业实践基地。专业实践基地是实现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保障,也是校企合作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要平台,对于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职业素养、实践和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校正在制订《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管理办法》,思考怎样选取实践基地、怎样建设和管理实践基地等相关问题。实践基地一般应建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有行业代表性,应具备一定的软硬件条件(如食宿条件、实践场地、实践项目、指导人员等)。实践基地的建设与管理主要依托行业企业开展。
3.学位论文环节
学位论文环节对学位论文选题、学位论文形式以及论文评审与答辩都做出了相关规定。要求论文选题来源于生产实际,有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要在专业实践中选题;论文形式根据选题,可以多样化;可以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工程/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形式;论文评审与答辩必须有行业专家参加。
三、强化过程管理,提升工程硕士培养质量
培养方案制定后,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十分明确,但是要让目标成为现实就必须强化培养链各环节的过程管理,保证培养质量。
1.课程教学过程管理
为规范课程教学管理,我校通过加强教师资格审查、课堂教学检查、考试及成绩登录等各个环节的监控切实保证教学质量。
(1)课程学习是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工程硕士研究生获取本专业领域基础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长期以来,我校坚持课程教学选派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授课,同时聘请行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专业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来校讲课。教师在实施课程教学之前要编写好课程教学大纲,严格按照大纲实施课程教学。
(2)课堂教学的规范和效果是评判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为此,我校加强了课堂教学检查与督导工作,聘请学校研究生教育专家组成员到课堂听课,选派课程信息员到课堂查课,引导研究生在网上评课,从而对讲课教师的上课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监督。
(3)课程考核是检验学生知识获得的一种有效形式。我校要求课程考核按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注重平时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并要求上课教师及时将成绩录入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各培养单位将考试试卷等相关材料存档备查。
2.专业实践过程管理
专业实践环节是工程硕士研究生增长实际工作经验、获取学位论文选题和素材、培养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的过程,也是达到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环节。
为了保证专业实践的顺利完成,我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建立了大批专业实践基地,并组织学校教师和行业企业高级专家共同指导工程硕士的专业实践。同时学校还专门制定了《专业实践手册》,明确专业实践内容及应达到的目标、详细的专业实践计划和实践考核办法,及时对专业实践全过程进行跟踪管理,定期检查、评估专业实践实施情况,较好地保证了专业实践质量。
3.学位论文环节管理
学位论文不仅是检验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工程硕士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专业领域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体现。
我校要求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来源于生产实际,有明确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要在专业实践中选题;论文形式根据选题,可以多样化,可以采用调研报告、工程设计、产品开发、工程/项目管理、应用研究等多种形式;论文评审与答辩必须有行业专家参加,论文评审按程序进行。同时狠抓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评审、预答辩和论文答辩等环节,切实加强论文各环节管理,严把论文质量关。
四、结语
随着工程硕士教育的不断发展,还需在招生体制改革、导师队伍建设、质量保证体系和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和实践创新,真正将工程硕士培养与工程领域各行业紧密联系起来,不断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以期满足社会、行业需求。
参考文献:
[1]林蕙清.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Z].
[2]高文波.提高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29).
[3]文冠华,姜文忠,陈宏量.抓好专业实践环节,确保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8):15.
[4]熊玲,李忠,赵伟.基于大工程观的工程研究生培养目标及相关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4):15.
[5]张笑燕,宋茂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过程管理与质量控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3).
篇4
关键词:工程硕士;校外导师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0-0001-02
自2009年起,我国开始招收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为落实教育部“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要求,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导师(以下简称“校外导师”)队伍建设方面开展了积极的工作,相继出台管理办法,开展校外导师评聘(或遴选)工作。但从总体来看,目前校外导师队伍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校外导师评聘管理体系,在准入条件、待遇、考核、培训等方面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工作。
一、当前国内工程硕士校外导师评聘调研情况
1.校外导师评聘管理制度建设有待健全。笔者共搜集了20所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的校外导师评聘管理办法。上述研究生培养单位中,以学校名义出台校外导师评聘文件的18所高校,以二级学院名义出台文件的有2个学院。可以看出,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校外导师评聘还停留在学校层面,尽管在校级评聘管理文件中,绝大多数规定以二级学院为主体开展校外导师评聘工作,但二级学院出台相关管理细则的仍然较少。近年来,国内高校普遍实施了校院两级管理体制,这说明目前的校外导师评聘工作仍停留在学校宏观管理层面,出台的管理文件中各项条款规定比较宽泛,具有较大的弹性;在二级学院层面,该工作仍然属于探索阶段,符合本学院情况和需求的管理细则还在制订之中。工程硕士教育在我国始于1997年(2009年之前以在职教育为主),经过10余年的积累,校外导师评聘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且,近年来工程硕士教育加强了与社会职业资格衔接,为评聘校外导师提供了便利。
2.评聘条件情况分析。各高校对校外导师的评聘条件规定不尽相同,经过归纳和分析,这些评聘条件基本可以归纳为年龄、职称(职务)、学历(学位)、实践经验、学术(科研)能力等五个方面的要求。(1)年龄。对年龄上限在管理规定中有明确要求的为9所,其中,1所高校规定上限为65岁;8所高校规定的年龄上限在55~60岁之间(如:57岁等)。其余11所高校在管理办法中做出明确规定。笔者认为,多数高校没有给出明确的年龄上限要求有其合理之处:①社会实际工作部门(尤其企业中)高级技术人才退休年龄弹性较大,在私企或外企中这种现象更为普遍,因此校外导师的年龄上限不好确定;②考虑各个专业学位类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由二级学院自主规定比较合适。硬性地规定年龄上限不利于校外导师评聘工作的开展。(2)职称(职务)、资历(实践经验)要求。20所高校均对校外的职称(职务)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16所高校要求具有高级(含副高级)职称(或相当水平的技术或管理职务),4所高校要求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中级技术职称也可。大部分高校对实际工作经历的年限通过职称或资历等方式提出了要求。校外导师具有高级职称或职务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为研究生参加实践教学提供较好的条件和环境保障。(3)学位(学历)要求、学术(科研)能力要求。在学位(学历)方面,有15所高校在基本评聘条件中做了明确的要求,其中6所要求学士(大学本科)以上学位,9所要求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余对学位(学历)未做明确要求的高校,可以从职称或职务条件中反向推测,拥有大学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是基本默认条件。在实际导师评聘审核中,拥有学士学位和副高级以上职称(职务)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在学术(科研)能力要求方面,所有高校都规定校外导师要具备一定的学术、科研能力。仅有一半的高校对学术能力做了明确的规定,根据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和与研究生教育管理者交流,主要原因可以归为以下两个方面:(1)目前校外导师的评聘管理规定是仍然采取了延续多年的学术型研究生导师遴选管理方法和思维惯性,在对校外导师总体情况缺乏了解的情况下,为保障导师队伍素质而采取的保障性规定。(2)研究生分类培养仍未得到深入实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和论文要求仍然与学术型研究生相近,所以校外导师的要求与校内导师也较相似。
3.校外导师职责与待遇(权利)规定对比分析。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校外导师的职责涉及“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从笔者调研的30所高校来看,对校外导师的职责做出明确要求的共有23所高校,职责多为3~6条,分别从提供实践条件、课题研究、开题、指导论文、承担课程教学等方面做了具体的要求;而对校外导师的待遇问题做出明确规定的仅有12所,其中提出支付校外导师报酬高校的仅7所,多数给予校外导师的待遇为“享有研究生导师的称号或名誉权,由研究生院或二级学院发放校外导师聘书”。校外导师的责权利不对等问题需引起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关注,应尽早出台相关的规定。目前,多数高校的校外导师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属于“义务工作”,在责任、权力和利益方面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缺失,单纯的名誉驱动,直接导致当前不同校外导师所指导研究生的效果差异较大,并且长此以往导师和所在单位的积极性均会受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教学环节可能会流于形式。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这个问题解决迫在眉睫,政府部门应尽早出台相关措施,比如参考国外政府对接纳学生实习的企业给予优惠政策、减免部分税收或给予补贴等。
二、校外导师队伍分析——以燕山大学工程硕士校外导师评聘工作为例
在“满足需求、控制数量、保证质量”的指导思路下,燕山大学工程硕士校外导师评聘工作目前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目前共评聘全日制工程硕士校外导师228人。与上述三个专业学位类别2012年招生规模相比,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师比为2。通过对上述228名校外导师的学位结构、职称层次、年龄分布、本领域工作年限、职务级别等基本信息进行统计。校外导师队伍具有以下特点:校外导师的学位(学历)层次以硕士和学士为主,二者合计占80.7%;职称结构以副高级职称和高级职称为主,二者合计占86.3%,无职称信息的导师基本来自没有实行职称评定的私企或外企,但担任相当水平的技术职务;校外导师队伍以36~55岁中青年为主,该年龄段校外导师占84.3%,年龄结构呈“纺锤形”,导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性较强;在专业学位类别所对应或相近的职业领域的从业年限也以11~30年居多,二者合计占80.6%;在本单位或部门担任中层、高层技术或管理职务的占86.3%。总体来看,校外导师的整体素质是很高的,是一支学历和职称层次合理、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导师队伍,能够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环节提供较好的条件支撑。同时,也应该注意一些问题:(1)导师绝大部分来自政府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来源于私企和外企的外聘导师比例仍然偏低。(2)多数校外导师担任中高层技术和管理职务,工作繁重,能否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担任指导或教学任务需引起高校的重视。(3)对校外导师的待遇、考核、培训方面的制度亟需完善健全。
三、对工程硕士校外导师队伍建设思路与途径的建议
工程硕士重点为企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双导师制”对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双导师制”培养模式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校外导师能够发挥预期的作用,对于加强工程硕士校外导师队伍建设,笔者有以下建议:
1.政府应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和支持工程硕士教育事业,对建立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基地和提供校外导师岗位的企事业单位在政策和资金方面予以支持。
2.高校应进一步更新理念、解放思想,在校外导师评聘工作上充分考虑各专业学位类别的特点来制订相应的评聘标准,遴选优秀的人才担任校外导师。
3.要保障校外导师队伍的质量,一方面在评聘数量方面可以随着专业学位招生规模逐步增加,并在摸索中逐步完善评聘条件和标准;另一方面,要尽快健全校外导师的管理机制,在待遇、考核、培训、淘汰等方面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实现校外导师队伍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Z].教研[2009]1号,2009-03-19.
篇5
这次“桥隧与钢结构”及“轨道交通工程”工程硕士班,是在全省交通行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加速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新形势下开办的,很重要,也很有现实意义。在此,我代表厅党组、省交通厅对各位学员顺利考取大学在职工程硕士班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向方书记、吴院长、林院长等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和研究生院的领导对我们江苏交通干部职工教育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此次举办的“桥隧与钢结构”及“轨道交通工程”工程硕士班是省交通厅与大学合作办学的第一个班次,也是交通厅切实提高交通干部队伍素质,加快培养适应我省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这个班的学员,层次很高、范围很广,既有机关干部、交通事业和企业单位管理人员,也有厅属学校教师和交通科研机构研究人员。大家能在工作很忙的情况下,抽出时间参加继续学习,做些理论研究,非常好,为全省广大交通干部职工树立了学习榜样。刚才,方书记、吴院长、林院长结合当前形势,对工程硕士培养工作提出了严格要求,希望大家深刻领会、认真学习,共同把这次工程硕士班办好,办出特色,办出成效。下面,结合当前交通发展形势,我简要讲三点意见。
一、积极把握交通发展形势,自觉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近几年来,在全省交通行业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努力下,江苏交通抢抓机遇、创新克难,取得了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投入最多、质量最高、成效最好的喜人成绩。高速公路、农村公路、航道、港口、铁路、航空发展和行政体制改革等都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并率先在全国构建了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了公铁水空齐头并进的大交通综合管理体制。至2007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超13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558公里,密度继续位居全国各省区首位,并基本实现了联网畅通。所有行政村100%通公路,提前实现交通部“到2010年东部沿海地区所有建制村通农村公路”的目标。苏通大桥顺利通过交工验收,泰州大桥、南京长江四桥相继开工。水运建设投资达到120亿元。重点港口建设快速推进,万吨级以上泊位数和全省港口货物通过能力均位居全国第一位。新长铁路淮安、盐城、南通“三站一线”建设全面完成,沪宁、城际铁路、、沪通铁路等一些重点项目正在筹划之中。省内机场建设速度加快,国际航班顺利开通。
交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在刚刚结束的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省委梁保华书记指出:“人才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江苏最可宝贵的战略资源优势是人力资源,最可依赖的竞争优势是科教人才优势”。省交通厅历来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始终把“科教兴交通、人才强交通”作为一项重要战略计划来实施。当前,全省交通正全力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急需一支规模更大、结构更优、质量更高的人才队伍,其别需要一批既懂管理又懂专业技术、既懂公路水运又懂铁路航空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举办这次工程硕士班,就是为了在现有人才的基础上,有选择性的重点培养一批能够满足大交通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充分体现了厅党组对人才培养工作的高度重视。在座的各位,既是当前交通发展的年轻骨干人才,又是未来发展大交通的重要后备人才。大家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学习是交通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交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自身素质的内在需求。希望大家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不断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着力倡导学以致用的学风,自觉将学到的知识用于交通实践
学以致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只有同指导实践相结合才能把理论学深学透。要深刻认识学习好、运用好科学理论对推进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交通行业是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行业。交通干部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觉的实际行动,创造性地学习,创造性地工作。“十一五”乃至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江苏交通仍将处于大发展的阶段,按照我省交通“十一五”发展规划,全省要完成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800亿元。依目前的发展态势看,加上铁路和机场建设,要远远突破这个数字,预计将达到2400亿元。特别是当前,国家大部制改革已经显现雏形,下一步,省级交通部门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显得比以往更加迫切。交通发展前景良好,但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也会出现更多的新问题、新矛盾,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进一步研究。
这次硕士班,大多课程专业性很强,有相当的难度。大家一定要认真对待,力争学好、学精、学以致用。一要理论联系实际地学。科学来不得半点马虎。学习研究千万不能脱离实际,不能形而上学,大家一定要联系工作实际,踏踏实实做学问,认认真真学知识。二要开拓创新地学。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当前交通事业正在沿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在发展,在发展当中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不仅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探索,更需要在理论研究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通过理论上的创新突破来推动实践的突破。三要互帮互助地学。古人云“独学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加强学习交流,学人所长,补己之短,是提高学习质量、拓宽学习领域的重要途径。大家要多请教、多思考、多交流,做到教学相长、互学助长。
三、齐心协力,努力将本次硕士班办成精品班次
多年来,大学为江苏交通行业输送了很多优秀的人才,这次工程硕士班的顺利举办,更是大学对我们江苏交通教育和人才工作的有力支持。厅党组高度重视与大学的合作办学,特别委托厅宣教中心负责参与办班管理,并进行全程服务。宣教中心要以这次联合办班为契机,加强与大学研究生院、土木工程学院和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的沟通联系,努力探索教育培训改革新路径,开拓教育培训新模式,不断提高教育培训水平。
一要加强在职学历教育特点研究。与短期培训相比,学历教育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特别是在职的工程硕士教育,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理论性,既不同于短期的岗位培训,也不同于普通的继续教育。在这方面,大学有着丰富的管理和教学经验,宣教中心要多向大学学习请教,加强对在职学历教育管理的研究,努力将本次硕士班办成一个成效显著、特色鲜明的培训班。
二要加强教学管理。加强教学管理是保证办班质量的重要条件。在教学管理上,要按照大学工程硕士培养方案和管理制度的要求,努力配合大学抓好入学、课堂教学、考试等管理工作。要落实相关部门,选好配强班主任,把工作做细、做实。各位学员要克服工学矛盾,转变角色,以一个普通学生的身份从严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篇6
关键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研究生教育是国民教育的最高层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质量专门人才的重任。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内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不仅需要在所从事科研领域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科学的研究方法,还需要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品质。
一、当前研究生思想特点
1.趋于明显的主体差异性
随着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在年龄、职务、经历上跨度大,价值观念分歧也更多。因此,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思维方式、个人行为、性格爱好、生活习惯等方面自然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主体差异性特征明显。
2.价值取向现实性
当前网络时代,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冲击,学业竞争、生存压力等现实问题使他们的人生理想日益务实,因此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更为现实。大部分研究生政治上积极向上,但部分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
3.政治热情高而又带有盲目性
研究生作为青年群体中的一部分,思想活跃,民主意识强烈但又普遍缺乏政治经验,法律观念和规范意识淡薄。大多数研究生尚未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模式。他们乐于吸收外来的新思想,也易受他人影响,难于理智地分析判断社会现状,思想波动性大。如果没有正确目标的指引,部分学生容易出现偏差。
4.思想道德水平形成的渐进性
研究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形成受本科阶段的影响较大,此外,受家庭、社会、大众媒体、校园文化等因素影响较多,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其形成过程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需要持续引导和不断规范。
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以下简称“生物工程学院”)现有研究生近800人,这其中包含学历硕士、专业硕士、工程硕士(近期启动“卓越工程师”硕士培养)。经过多年探索,结合生物工程学院特点,形成了“一二三”管理模式。
1.“一个理念”——全过程培养、协同管理
研究生的教育是一个全过程教育,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样。生物工程学院坚持对学生全程跟踪、全过程培养。进校伊始,由党政领导牵头开展入学教育,介绍学院、专业情况,让研究生一进校就感受到学院的人性化管理,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感和爱校情感。学期中,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组织开放式报告和交流活动,开阔了研究生视野,以2011年为例,学院组织讲座共32场;以社会奖学金激励为导向,鼓励学生、参与科创项目,营造良好的学术科研氛围;毕业阶段,开拓各种渠道以提高研究生就业力,如聘请知名企业HR和优秀校友开设讲座。
学院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包括离退休教师、校友、合作企业及管理、实验和教学教师,让他们也参与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聘请离退休教师为研究生党建组织员,审核党员发展和培养,邀请优秀校友为学生开展职业生涯指导,通过合作企业设立的奖学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定期邀请已退休的学术泰斗为研究生开设讲座。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应仅停留在一年级,对研究生需要进行全过程跟踪,同时调动一切资源使其成为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抓手,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教育质量。
2.“二个平台”——横向班级平台、纵向实验室党支部平台
生物工程学院建立了横向班级平台和纵向实验室党支部平台。横向班级平台主要负责学生事务性管理包括资料整理、日常通知、奖学金的评定和就业信息等;通过班级组织活动,加强同年级、同班级研究生之间的交流。纵向实验室党支部平台,主要进行支部的党员发展和再教育,完善的制度保障了党员发展工作规范化和程序化;以党支部为单位的实验室定期开展学术科研交流,高年级的党员指导低年级研究生,并通过自身模范榜样作用带动实验室的氛围。通过横纵交叉的方式,完善了研究生日常事务和思想管理。
3.“三支队伍”——导师队伍、中心秘书队伍和研究生会队伍
紧紧联络好三支队伍,使其成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的有效抓手。通过发挥导师的关怀功能、中心秘书的辅助功能和研究生会的服务功能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目前,生物工程学院主要采取导师负责、中心管理的模式,对于工科研究生,他们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实验室中度过,导师在其研究生生涯阶段对其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力,因此可以充分发挥导师的关怀功能,对研究生进行学业关怀、生活关怀和发展关怀。学业上,导师全面指导学生的学习、科研,定期组织研究生开展读书报告会和课题进展汇报会,给予指导和建议;生活上,关心研究生的生活、恋爱和思想动态,特别是一些特殊群体如家境困难或心理有问题的研究生;导师还对学生的组织发展、就业发展等给予关怀,党员发展过程导师有推荐和一票否决的权力,许多导师还为研究生就业提供指导、帮助他们联系单位。
中心秘书是实验室管理的具体人员,充分发挥其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的辅助功能,有助于辅导员更好地了解研究生在实验室中的具体表现,对其管理更有效,服务更有针对性。中心秘书主要在科研、思想和教学三个方面进行辅助:科研上,管理实验室科研环境,对研究生实验给予指导;思想上,协助辅导员管理实验室党支部,与导师和研究生进行沟通;教学上,协助管理研究生的学业问题,如中期考核、答辩等事宜。
研究生会是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组织机构,承担着丰富研究生业余生活、科技创新和就业服务的职责。以“朱宝镛大讲坛”为载体,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拓宽国际视野,在生物工程研究生中营造求实、创新、争先的学术氛围。生物工程学院院研究生连续多年获得国家级“大挑”“小挑”奖项,以2011年为例,研究生发表SCIE 94篇、EI 49篇。打造研究生会创业就业工作新品牌:“职场问道”——研究生就业能力大讲堂,举办优秀校友讲座、优秀毕业生面对面等活动。开展五院联谊舞会、篮球联赛、趣味运动会、羽毛球赛等内容丰富、吸引力强的校园文体活动,这在丰富研究生业余生活的同时也培养了一批研究生干部。
通过“一二三”管理模式,有效加强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了工作实效。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笔者还在不断尝试和探索,寻求更加有效的方法,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实现教育强国做贡献。
参考文献:
[1]蒋春晓.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14(5):98—99.
篇7
关键词:研究生 教育管理 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c)-0-01
1 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
1.1 以学校为主导,与院(系)二者之间双重管理
学校首先应明确校与院(系)两级研究生管理部门的各自分工和不同权责,以研究生院作为学校研究生的主管部门,致力于确立标准、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统一协调和检查监督,逐步实现高校研究生教育学校和院(系)双重管理,不断完善高校研究生的教育管理模式。院(系)根据学校的统一规定,针对研究生层次多样化,个性化地管理本专业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和科研工作等。为各院系量身定做培养方案,为研究生的全面发展制定规划,争取实现科学管理。
1.2 以导师为核心,与教研室之间协同管理
导师不单单只是负责研究生的学业,更应该是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等的首要责任人。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制和教研室协同管理相结合的指导体制。教研室应成立研究生指导小组,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论文的选题、和论文两个环节。相关教研室成立研究生指导小组,对研究生课题进行开题论证,并对研究生在具体实验中期间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行充分的论证,并对其课题的先进性、科学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查。导师应经常与研究生进行实验方法、技术思路等方面的探讨。导师与教研室之间协同配合,共同管理,充分发挥群体优势,齐心协力做好对高校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1.3 以高校研究生为主体,与研究生会之间共同管理
在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研究生始终是主体,根据研究生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较强的特点和其专业、年龄、个人经历等方面的特殊性,学校应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和个性化发展的思想,使他们的主动性主体性在教育管理的活动中得以体现。在高校研究生中成立研究生会,将研究生会作为联系老师与研究生之间的纽带,关注研究生的学习、科研、情感和生活情况。积极帮助研究生完善自身人格魅力,激发自身科研兴趣,提高自身奋斗目标,约束自身纪律,调节自身心理健康,服从学校统一管理,充分调动研究生科研中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高校研究生来源广泛,年龄不均,社会阅历深浅不一,科研、生活不统一的特点,迫切需要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创新[1]。
2 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
2.1 培养方式多样化
近年来,伴随着高校研究生的培养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也日益增多,从原有的学术型硕士,到专业型硕士和工程硕士等。高校应顺应时代的发展,使高校研究生的培养从实际出发,科学制定培养方案和指导模式,完善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强化导师队伍建设,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研究生对新鲜事物反应敏锐,精力充沛,能在短时间内接受和掌握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根据高校研究生所学专业的不同,分别制定适合研究生发展的培养方式,将导师指导与研究生自学结合起来,使研究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科学思维分析的能力、动手实践操作的能力和独立解决的能力得到锻炼,从而培养研究生的锐意进取精神。在导师加强指导的同时,必须充分发挥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己动手建立技术方法并进行实验,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研究生培养与学科建设结合,鼓励研究生参与到相应教学工作中,这不仅充分调动了研究生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还通过实践,使研究生在全面掌握知识、语言表达及组织教学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充分锻炼。为研究生学术创新营造更广阔、更自由的空间。
2.2 培养形式网络化
培养机制改革着力于建立起以科研为主的导师责任制和与科研紧密联系的导师资助制。改革后,导师不仅要负责指导研究生的学术科研,而且还成为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等的首要责任人。随着培养机制改革试点的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更应该自主化、个性化、多元化[2]。然而,高校研究生有别与本科生的教育管理和培养形式。面对研究生教育管理相对松散、难度相对较大等特点,高校应顺应时展,积极探索新的途径、方法和手段。信息时代的今天,网络以其传输快捷、信息海量、交互性强、覆盖面广、形式多元、沟通自由[3]等特点,为创新与加强研究生教育管理提供了良好条件,丰富了研究生的培养形式。首先,以院(系)为单位建立研究生信息数据库,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效率,创新研究生教育管理培养模式。建立研究生基本信息资料库和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及时更新学术讲座,各科研组的研究进展,促进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将院(系)网络平台汇总到学校,使研究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了解到全校各院(系)的有关决策和信息。其次,建立高校研究生就业信息网络平台,将高效研究生教育管理培养机制创新落到实处。针对毕业生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指导机制,为高校研究生就业提供相对及时,丰富的资源。网络化作为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培养模式创新必然发挥重要作用。
2.3 培养模式制度化
有效的运行机制是研究生教育管理网络化顺利实施的可靠保障。在具体教育管理网络化的实施中,学校、院(系)、导师三级网络平台既要合理划分边界,确定各自主体内容,避免资源重复浪费,同时也要在层级指导原则下,确保各层级平台互连互通,整个学校的教育管理信息纵向联系顺畅。建立健全学校各职能部门、学院、学科、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机制,既是研究生教育管理网络化的必然要求,也是研究生教育管理网络化实施后的必然结果。
总之,在高校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要保证高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就必须创新思维,与时俱进,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研究生的教育管理模式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调整,促使研究生将自己的积极性转移到科学研究上,进而建立健全科学的、规范的、行之有效的制度与措施,促进研究生教育水平和科研水平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敏,王春燕.高校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2(2):112.
篇8
江苏大学是2001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江苏理工大学、镇江医学院和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以工科为特色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是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学校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晚清名臣张之洞在南京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2002年 5月,江苏省委、省政府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江苏大学等9所从三江师范学堂发展而来的高校隆重举行办学百年庆典,并赠鼎纪念。
学校座落在风景秀丽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镇江市,占地面积3045亩。学校现有教职工4700余人,其中教授320余人,特聘两院院士7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7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席科学家1人,博士生指导教师180余人。全日制在校学生42000余人,其中研究生7200余人。拥有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3个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4个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13个江苏省重点学科。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个。拥有26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和MBA、临床医学、会计、农业推广、资产评估、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十一五”期间,科研经费总量达11亿元,其中纵向经费3.29亿元;获得一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863”重点项目等高层次项目,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7项、国家社科基金17项;获科技成果奖5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获部、省级科研成果奖130余项;三大检索收录论文3300余篇;专利申请与授权总数分别为1300余件和630余件。2010年,学校发明专利申请量居全国高校35位,有效发明专利量列全国高校 47位。
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工科优势明显,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积淀形成了“秉承为农服务办学传统,坚持走工科院校为农服务道路”的鲜明特色,构建了工科、生命医药、理学、经管、人文五大学科板块,形成了重点突出、交叉渗透、板块联动、优势互补的综合性大学学科格局。
篇9
要:教育管理信息化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构建安全、稳定、高效的高校业务系统数据库是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关键前提。本文研究了基于校园网的高校数据库发展现状,分析了各种模式的特点,并展望了云计算时代的高校数据库发展趋势。
关键字:高校教育信息化;高校数据库;信息系统;教育云;云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TP39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23-0025-03
在我国高校信息化中,各类业务管理系统是支撑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几乎所有的业务系统规划和实施中,都需要数据库在后台支撑。安全、稳定、高效的数据库是业务系统正常运行的有力支撑,设计合理且可持续发展的高校数据库的规划是教育管理信息化顺利推广和发展的关键一步。
华东师范大学近年来在高校信息化建设成果颇多,“通过搭建公共数据库平台,实现了校园内各种信息系统的互通互连和数据共享”。[1]下面笔者将就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数据库发展现状进行简要阐述及分析。
一、基于校园网的高校数据库发展现状及分析
1.业务系统独立数据库模式
早期的高校业务管理系统通常由业务处室来组织开发和使用。作为业务部门开展业务的辅助工具,业务系统的后台数据库通常是仅为业务部门自己使用。各部门采用自己的数据标准,设计符合部门需求的数据结构,建设为自己所用的数据库,如图1所示。
各部门的数据库在自己的系统里运行良好,但是一旦需要与其他部门的数据库进行交换或同步的时候,常常会发现由于数据库类型的不同,或数据库里表的字段格式不同,在数据共享时出现很多问题。数据库有多种多样,有SQL SERVER/ACCESSS/FOXPRO等,甚至也有采用Excel存储数据。这些数据库多数缺乏专业管理人员,数据充分利用和共享的作用非常有限。
2.业务系统数据部分交换或同步模式
随着高校信息化的发展,各个业务系统独立数据库的模式渐渐被打破,开始有业务部门沟通协调,推动数据的交换共享。如图2所示,教学系统需要学生和教师的数据,然而最准确的学生和教师数据是在学生处和人事处,原先教务管理部门需要定期找学生处和人事处索取数据来更新教学系统,这常常造成数据不一致,给师生带来困扰。
由于数据需要及时更新,采用人工更新的方法显然既费力又不能达到数据及时共享的要求,这就衍生了多种数据交换和同步工具。Oracle公司的ODI工具常常被用于数据同步,在高校整合信息系统,建立统一的数据库之前曾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它促进了校内各类数据的及时流通和同步。尽管ODI能支持大多数数据库的数据同步,但数据同步不仅对数据库表的字段对应有要求,也需要依赖网络的稳定性及网络带宽的保证,一旦同步数据量达到一定规模,常常需要网络的QoS保障。
3.公共数据库或核心数据库模式
近几年,由于教育信息化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各个高校开始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和投入。许多著名高校成立了信息化建设指导小组,由校长/副校长担任组长,组建了专职的信息化建设队伍,成立了学校的信息化办公室或网络信息中心等作为校级信息化建设机构,有力地推动了数字化校园的发展。随着校园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渐成熟,高校已有能力整合校园网内的信息系统,将数据库整合起来,统一设计、逐一部署、灵活管理,建立起校级的公共数据库或核心数据库,如图3所示。
这个阶段的高校数据库大多数采用Oracle或SQL SERVER数据库,在数据处理能力和安全、稳定性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高校的公共数据库包含了学校的核心业务系统,如教师信息、学生信息、教学管理、科研管理等高校最核心的业务数据。这些核心数据放置在同一个数据库中,利用数据库多用户管理和权限灵活控制的特点,各个业务系统数据既相互独立,又能直接在数据库里调用其它系统的任何数据,当然这是基于学校管理部门的协调和授权。在信息化建设高度集中的学校,这样的数据库模式最经济,能减少业务部门对服务器的重复采购,也能减少各部门对数据库管理人员的需求。由学校的信息化管理部门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公共数据库的模式推动了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4.基础数据库数据交换或同步模式
国内高校的管理理念并非完全一致,各个高校有着自己的传统和文化,因此组织机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在一些没有校级信息化管理部门,或者是各个业务部门的信息化建设能力较强的高校里,可以采用基础数据库的建设模式,即由学校统一建立基础数据库,存储最基础和核心的数据,如学生基本信息、教师基本信息、课程标准编码、科研成果类型标准编码等,各个业务系统独立建立数据库,但在使用基础数据的时候,统一调用学校的基础数据库,如图4所示。
采用基础数据库的模式,由学校统一管理和维护基础数据,一方面可以保证基础数据的权威性和一致性,另一方面可以让业务系统数据库更加独立,业务相互之间的影响降到最低,并且可使业务系统的开发商完全独立,促进软件开发商的良性竞争,提升业务系统的核心竞争力。当然,基础数据库的管理和维护离不开学校领导对信息化的强力支持,只有高度重视基础数据库,才能充分发挥基础数据库的作用,为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起到有效支撑。
二、高校数据库未来发展展望
2006年3月,亚马逊(Amazon)推出弹性计算云(Elastic Compute Cloud,EC2)服务。2006年8月9日,Google首席执行官Eric Schmidt在搜索引擎大会(SES San Jose 2006)首次提出“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概念。至此,云计算开始在商业领域如火如荼地发展和应用。[2]云计算是继20世纪80年代大型计算机到客户端—服务器大转变之后的计算机界又一巨变。用户无需自己投入基础设施,不必具备相应的平台管理技术,也无需自己开发软件,只需要提交服务申请,云计算平台供应商会提供相应的服务交付,提供基于互联网的资源和服务。通过以自助、动态伸缩、可计量的方式实现对共享计算资源池的按需访问,云计算在速度、敏捷性和效率方面提供了无与伦比的优势。
随着世界范围教育信息化的逐步推进,云计算也迅速应用于高校教育信息化中。2007年10月,Google与IBM开始在美国大学校园,包括卡内基梅隆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及马里兰大学等,推广云计算的计划。这项计划希望能降低分布式计算技术在学术研究方面的成本,并为这些大学提供相关的软硬件设备及技术支持。学生则可以通过互联网开展各项以大规模计算为基础的研究项目。[3]国内的教育云也紧跟世界潮流:2011年4月,厦门大学软件学院开设软件工程专业硕士移动云计算研究方向,秋季正式招生;[4]同年5月,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与上海交通大学正式宣布将联手搭建国内首个高校“云计算教学与科研平台”;[5]6月,天津大学与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曙光公司)合作共建“天津大学云计算中心”,为首个高校云计算中心;[6] 9月,第一届移动云计算创新论坛暨2011级移动云计算、交互设计方向软件工程硕士开学典礼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学隆重举行。[7]深圳大学城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投入运行。[8]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充分整合现有资源,采用云计算技术,形成资源配置与服务的集约化发展途径,构建稳定可靠、低成本的国家教育云服务模式。”[13]展望新一代高校数据库的发展,云数据库(CloudDB)将逐步进入高校并成为主流。业界数据库主流厂商Oracle推出了Oracle PaaS平台,用于构建以公有云或私有云服务形式提供的应用平台。Oracle PaaS平台基于Oracle网格技术,这些技术包括带有真正应用集群的Oracle 数据库和Oracle应用网格(包括 WebLogic Server、Coherence内存中数据网格和JRockit JVM)。在集群中间件和数据库技术这一基础之上,Oracle PaaS平台还包括诸如Oracle SOA Suite、Oracle BPM Suite、Oracle Identity Management 和 Oracle WebCenter 这样的一些组件。[9] Oracle还推出Exadata云数据库服务器,这一切都为在教育信息化中实施云数据库提供了基础和保障。云数据库解决了数据集中和共享的问题,并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数据库使用方式,业务系统用户无需了解数据库的配置情况,只需提交服务申请,云数据库管理部门会按需分配,灵活伸缩,极大程度地节约了资源,促进了教育管理信息化高速发展。
三、 总结
在云计算风起云涌的时代,高校信息化建设必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的时期。总结上述几种数据库模式,高校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模式来开发数据库,让信息化建设推动高校与国际接轨,努力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参考文献:
[1]任友群.教育信息化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20).
[2][3]云计算[EB/OL]. http:///view/1316082.htm.
[4]厦门大学软件学院开设移动云计算方向专业硕士[EB/OL]. http://.cn/it/2011-04-20/19045429800.shtml.
[5]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与上海交通大学携手助力云计算人才培养[EB/OL]. http:///china/ard/newsrelease/press20110504.aspx.
[6]天津大学与曙光公司共建云计算中心[EB/OL]. http:///focus_1658/20110701/t20110701_643410.shtml.
[7]首届移动云计算创新论坛暨“移动云计算”与“交互设计”专业开学典礼[EB/OL]. http:///MC/show.asp?id=383.
篇10
[关键词]地方高等院校 联合培养 研究生教育
[作者简介]黄颖斌(1976- ),女,湖北武汉人,江汉大学研究生处招生及教育管理办公室主任,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教育管理。(湖北 武汉 43005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7年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普通本科院校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探索”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07B338)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8-0017-02
地方高等院校是指由地方行政部门划拨经费的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地方高校”)。地方高校学生的生源和就业具有非常明显的“本地性”,但却因为“学位点少,学科覆盖面窄”而遭遇发展瓶颈。于是,众多地方高校特别是在争取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授予权之前都开展了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在期刊网中输入“联合培养研究生”能检索出73篇相关文章,在检索结果中加入“地方高校”的关键字只搜索出不到10篇文章。通过文献归纳分析,目前对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的研究大多数主要是关于有硕士或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工程硕士等专业学位研究生、高校与科研机构以研究项目为纽带联合培养研究生等。联合培养研究生在地方高校“升格”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而理论界却缺乏对该项目工作的系统研究。因此,应对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案例进行剖析,探索构建符合地方高校发展特性的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新模式。
一、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形式分类
(一)以培养单位性质划分
1.校际联合培养。即地方高校与国内外知名高校之间联合培养研究生,可分为中外联合培养和国内高校联合培养。中外联合培养模式常见的有国际学术会议、交换生、双学位、国际时期学校、海外实习、国外短期访学、中外合作办学等。这些模式能快速地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高校的国际交流,让研究生进入到世界学术领域进行国际化竞争。国内高校联合培养,多为低一级学位授予单位和高一级学位授予单位之间的合作,如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与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学士学位授予单位与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联合培养,或是同一级学位授予单位中无学位授予权的学科单位与有学位授予权的学科单位进行联合培养。目前,国内没有硕士或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多为地方高校,他们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多少带有为申请学位授予权积累经验和条件的短期目的。
2.校企联合培养。即地方高校与高科技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而这正是校企合作的基本契合点。在这种模式下,地方高校聘用企业一线优秀研发人员指导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撰写,同时让校内年青教师深入企业生产一线了解科研转化和研究新方向,建设一支优秀的“双师型”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培养企业研发急需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
3.校所联合培养。即高校与各类专业型科研院所通过联合开展科学研究进行研究生联合培养,其鲜明的特点是以项目为牵引、强强联合、培养高层次拔尖人才。无论是中国科学院及其下属的各研究院所还是地方政府设立的各级研究院所,都拥有很强的科研实力,且科研课题多、项目层次高、经费充足,但又存在学科相对单一、研究生规模较小、注重研究生科学研究而基础课程教育资源缺乏等弱点。高校则基础课程教育资源充足而专业研究设备较少、项目经费相对较少,两者联合,恰好取长补短。教育部积极鼓励这种合作,2009年印发了《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暂行办法》,2010年又下发了《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和工程研究院所联合培养干士研究生试点工作的通知》。根据教育部的“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联合培养研究生试点工作专项招生计划”,近三年来,校所联合培养研究生发展迅速:招生单位由2010的14家、2011年的29家增长到2012年的42家,联合培养单位由2010年的22家(硕士2家)、2011年的65家(硕士3家)增长到2012年的113家(硕士4家)。
4.校政联合培养。即地方高校与当地政府及事业单位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在这种模式下,地方高校通过派研究生赴地方政府部门开展社会实践、聘请政府政策研究人员担任校外兼职导师等方式让研究生参与到地方政策问题研究中。江汉大学与武汉市政府开展的地方志研究、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武汉化学工业区等签订的战略协议中都包含联合培养研究生等创新人才培养内容。
(二)其他形式分类
从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层次来看,可以分为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和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如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多培养博士研究生。从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学术类别来看,可以分为联合培养学术型研究生和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例如,校际之间多培养学术型研究生,校企合作则多联合培养专业学位应用型研究生。从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环节来看,可以分为全程联合培养和论文联合培养。全程联合培养,指从研究生招生开始到最后学位授予,联合培养单位都参与其中。论文联合培养,指研究生的招生和学位课程的培养在招生院校完成,而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撰写在联合培养单位完成。
二、地方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驱动力
(一)地方高校提升办学层次的需要
地方高校多为非硕士或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即使有学位点数量也较少,因此地方高校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多少带有获得学位授予权的“功利”心理。联合培养研究生是地方高校对获得学位授予权后独立招收研究生工作的预演,是对地方高校科研资源和教学管理的考验,也是以教学为主的地方高校向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科研型院校转变的重要环节。教育部要求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要有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经历,并且从很早开始就允许并支持高校之间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教育部还注意严格控制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规模数量,近三年的“联合培养单位招生计划”,无论是招生单位和联合培养单位的数量还是招生的规模,变化都不大。湖北省的武汉工程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武汉工业学院等省属高校,无不是经过多年的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经验的积累,最后才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
(二)地方高校提升科研能力的需要
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的区别之一是强调创新性的培养,培养目标中明确要求研究生必须取得一定的创新性成果。研究生是一个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群体,在培养过程中导师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科的发展态势帮助他们确定研究方向,并让他们在自己的课题研究中承担相应的科研任务。采取启发和引导的方式让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便于充分调动其科研积极性。研究生思维活跃,他们的加入如同催化剂一般,便于地方高校科研能力的快速提升。
(三)地方高校建设科研队伍的需要
地方高校的教师要想取得研究生导师资格就必须与受聘高校的教师一起,以同等的资格进行竞争。这就要求这部分教师在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等条件上与受聘高校的教师具有同等或是更好的条件,才可能取得该校导师的资格。如在江汉大学具有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的教师多数是省级重点学科或硕士点立项建设学科的带头人和骨干,这些教师一般都是省级以上重点课题的项目负责人,项目经费充足,并且获得过市级以上科研奖励。同时,研究生培养的高层次性要求导师具有较高的学术科研水平。
(四)地方高校加强科研与教学互动的需要
从培养目标上来看,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侧重于使学生打好现代科学文化基础,进行初步的或基础的专业训练;而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强调通过科学研究实践,使研究生深入探索专业学科的某一领域,掌握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创新能力。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因为长期以本科教学工作为主,其科研工作所占的份额较小,而联合培养研究生要求教师对学生从进行专业训练为主转变为进行科研的训练。另外对本科教育为主的地方高校的教学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本科的实验设备主要是教学型实验设备,而研究生则要求科研型实验设备并要求24小时提供科研条件的保障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说明联合培养研究生对一个长期从事规范性本科教学的地方性本科院校的教学管理水平、教学资源有效配置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区域高等教育师资合理配置的需要
湖北省共有8家部委属高校、23家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下属的科研院所、18所省属高校拥有研究生招生资格。通过对近3年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比较,我们发现,地方高校研究生招生计划远低于部委属高校。武汉大学2012年博士招生计划为1564人,是省属高校总和的9倍;硕士招生计划是6140人,几乎相当于省属高校招生人数的总和。部委属高校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师生比均为1∶6,而省属院校则分别为为1∶3和1∶1。这种悬殊让省属院校“赋闲”出大量的研究生教育师资,他们学术成果多、科研项目多,但可能招收的研究生却很少。可见,区域高等教育师资急需进行合理配置,而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正是有效的途径。
三、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的模式探索
(一)着眼学科,突破学位授权的短期目标
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在地方高校中常常是因为要获得学位授予权而开始的,但事实证明如果仅仅着眼于学位授权而忽视其对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功能的重要促进作用,就会舍本逐末,最终影响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江汉大学在2010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后,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不仅没有中断,还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联合培养人数从2010年的27人、2011年的49人增长到2012年的60人,特别是没有学位授予权的学科,随着学校授权单位的获得,近年来不断扩大联培研究生数量。在2012年的省属院校重点科评审中,江汉大学没有学位授予权的基础医学、控制理论与工程和生物学被评为省级重点或重点培育学科,而这些学科联合培养研究生历史达10余年之久。
(二)创新机制,建立完善联合培养工作管理体系
教育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暂行办法》中指出联合培养要按照“思想更加开放、政策更加优惠、制度更加规范”的工作原则进行,即要在联合培养研究生招生管理、培养模式、教育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创新机制和体制,根据联合培养的特殊性和人才培养规律制定管理制度、配套政策和操作办法。按照“联合招生、合作培养、双重管理、资源(成果)共享”的模式,不拘一格选拔培养创新人才。例如,在培养方面双方各选导师组成“导师组”对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招生录取、培养方案拟订和课程学习等进行共同指导;在管理方面可以双方共同注册学籍、奖助学金共同资助等;在学位授予方面可以双方互认学分、共授学位等。
(三)优势互补,共享优质教育科研资源
联合培养研究生的高校、科研机构要深入挖掘优质的教育科研资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教师资源方面,不仅要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富余的研究生教育师资,还要吸引产业、行业、企业界和政界的优秀人士参与到研究生实践教学与管理中来。在科研条件方面,要注重校际、校所和校企间科研平台的共建共享。在学术交流方面,要促进国际研究生联合培养交流,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四)项目牵引,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深度合作
结合地方高校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需求,以项目为牵引,结合重点实验室、学科基地、博士后流动站等多种科研平台的建设,采用“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模式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生是重要的科研力量,高校中有近80%的科研工作是由研究生完成的。但是,随着近年来的持续扩招,研究生数量不断增长,而地方院校又很难接触到高层次的国家重点科研课题,部分高校出现研究生承担科研工作不饱满的情况。通过重大项目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既能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理论水平以及科研创新能力,又能培养研究生的团队与合作精神。
(五)加强监督,保证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在联合培养研究生过程中,招生单位与联合培养单位双方要共同商讨构建一种双重管理监督的制度,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招生单位往往具有丰富的研究生培养经验,联合培养单位要虚心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招生单位要在导师遴选及指导方式、课程教学、科研条件、科研训练、论文质量等方面对联合培养单位进行认真的指导和控制。例如,可以由双方导师共同组成导师组,对研究生核心课程考核、论文开题、学术成果检查、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辩等进行研究方向引领、学习方法指导等过程的督促检查。
(六)营造氛围,创造良好学术科研环境
联合培养研究生一般学科分散、规模较小,而联合培养的高校又缺乏专门的管理体系,导致学术氛围淡化、社团活动缺失、科研体系不完善等。这些会让研究生感觉自己在双方学校都被“边缘化”了,从而产生“思校”情绪。因此,地方高校应通过出台专门针对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管理办法,将联合培养研究生纳入学校统一管理,从奖助学金方面给予资助,强化导师在研究生思想品质等方面的引导,加强与招生高校的联络与交流等、积极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
联合培养研究生是在国家对研究生教育所采取的“控制规模、分类培养、优化结构、区域协调”的政策下催生并壮大起来的新事物,也是地方高校中广泛开展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对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的研究,有利于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现区域内高教资源的共享,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从而培养地方经济发展急需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工程造价预算方案